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获奖教案大全

[复制链接]
78#
 楼主| 发表于 2008-7-27 06: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获奖教案大全

《落花生》教学设计



梁胜娟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能背诵课文重点语句。



4.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能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难点:



体会赞颂花生顽强生命力的语句。



教学准备:



老舍的《落花生》和《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梅花魂》等文章;



演示文稿。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类比导入,揭示主题



梅花、竹子历来被中国人所喜爱,他们的清高、淡雅和坚贞往往被用来比喻有气节、有骨气、有灵魂的人。比如诗人郑燮在《竹石》中描写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此抒发自己不畏磨难的铮铮铁骨。比如陈慧英的《梅花魂》中外公说: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腰。他们就像梅花一样!这些诗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看似状物,实则是写人,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这就是“借物喻人”或“借物喻理”。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落花生》,看看作者许地山是如何通过写落花生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不加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1.学生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查朗读,提示重点字词的读音与结构,如茅、榨、榴等。(要求会书写,会组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



1.你对课文哪一部分最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课文的学习。



2.集体读第一段,了解种花生、收花生。重点体会“居然”一词。



(1)读出花生收获后一家人的意外、惊喜。联系生活,会用“居然”造句。



(2)种了就是想收的,为什么收了却又说没想到?没想到什么?为什么没想到?感悟、体会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四、品读课文,研析重点



1.花生顽强的生命力令我们惊喜、赞叹,同样也让母亲高兴。在第二段中有一句话表现了母亲的高兴,谁能帮我们找出来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过渡:(是啊,一次没想到的收获,也要过个节来庆祝,可见这一家人对生活是多么的热爱。这收获的哪里是花生,分明收获的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啊!)



2.读一读4—15段,看看这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一家人是如何边吃边议论花生的?



读“吃花生、议花生”的内容。



过渡: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容易被人忽视的特点,而这容易被人忽视的恰恰是花生最可贵的好处。



3.默读父亲的话。(出示演示文稿——父亲的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



要求:读这段话,你能读懂什么?还有没有不懂的?



a根据你对父亲的话的理解。完成下面的表格。



比  较


花  生


苹果、石榴、桃子



不同点


  
  

相同点


  

启  示


  


b反复读一读“我”说的话:“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联系生活,先想一想“体面”“讲体面”“只讲体面”的各自含义,再深入体会父亲对我们的期望。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朗读最后一段,找一找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父亲的话给“我”很深印象。体会“印”字用得准确,体会父亲的话对“我”一生的影响。



“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长大后他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他说过的这句话:(出示演示文稿:我要像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六、作业



语文能力的提高仅凭课堂上的学习和看几本语文书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更多的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老师推荐几篇文章和几首乐曲,希望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认真读一读,听一听,相信你一定能从中享受到书籍和音乐带给你的震撼、快乐以及幸福。



书籍(文章)。



老舍的《落花生》、茅盾的《白杨礼赞》、陶铸的《松树的风格》、陈慧英的《梅花魂》、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一读这些文章,把点明中心的句子画出来。



乐曲:《小草》、《劳动者之歌》



第二课时





一、检查听写,复习积累



1.听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并能积累居然、开辟、成熟、吩咐等词语和有深刻含义的句子。



3.抄写第10段父亲的话并能背诵。



二、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根据学习,引导学生概括总结文章简写和详写。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三、拓展提高,深化主题



联系生活想一想,像落花生这样的事物还有哪些?它们各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仿照《落花生》的写法,试着从身边的事物中选择一种写一写,尽可能做到详略得当。题目自拟。



(教师可以提示:粉笔、蜡烛表现一种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青松、荷花表现做人的清高和坚贞不屈等)。



四、交流评价,习作修改



1.自己先把自己的小习作轻声读两遍,争取用修改符号至少修改两处。



2.自己给自己评价等级星。



3.个别学生展示朗读自己的习作。



五、作业



1.运用详略得当的写法,完成课堂小练笔。



2.继续完成第一课时的阅读作业,并结合生活实践,写出对你的启发。



(板书设计略)





附课文:



落花生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08-7-27 06: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获奖教案大全


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复华小学校 王传贤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词语。能正确抄写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3.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请同学们读单元学习提示,看看从中可以知道什么?



1.生活是一本书。



2.学习本组课文的方法。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注意有哪些生僻的词语和不容易读好的句子,一会儿和大家交流。



2.交流词语和句子。



(1)交流字形词意。



(2)屏幕出示词语检查。



(鱼饵、鲈鱼、操纵、鱼鳃、翕动、皎洁、嘴唇、沮丧、抉择、告诫、实践)



(3)把课文中难读的句子读通顺。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4.再来读一读课文,想一想“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而父亲却为什么坚持要“我”这么做。



(老师出示关于鲈鱼捕捞开放日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5.默读课文的4-9自然段,看看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提示:如果课文里有合适的词语能概括出作者的心情,你就把他画出来;如果没有这样的词语,你可以自己找出合适的词语来概括,把这个词语写在书边上。)



6.交流学生概括的词语,指导朗读相应的语句。



(重点指导读出“急切、难过、依依不舍、沮丧”的语气。)



7.完成书后练习题二。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作者当年放掉大鲈鱼时的那份无奈和沮丧。课文中还有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下节课我们交流这些句子的含义。



(提示学生抄写本课要求写的字,下节课听写。)



第二课时



一、听写



1.我小心翼翼地将鱼竿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



2.当我一次次面临道德的是与非的选择时,就会想起父亲告诫我的话。



3.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听写后对照屏幕自查改错)



二、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1.指名读课文第二部分(后三自然段)。



2.默读思考,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自己试着体会其中的含义。



3.交流语句及自己的理解。



(1)体会第一句: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



引导学生思考: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诱惑人的“鱼”指的可能是生活中的哪些事情?



(2)体会第二句:当我一次次……



引导学生思考:就“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这里的是与非简单吗?做起来难在哪里呢?



*“我抬头……目光投向了父亲”,结合这句话请学生想象,当时“我”的心理活动,以及父亲面对孩子委屈的泪水时会说些什么?



*思考:“我”失去的是鲈鱼,但“我”得到的是什么?



(3)在“我”人生的旅途中,不止一次遇到诱惑的时候,“我”会怎样做呢?为什么?(引读最后一句话:“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



三、总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呢?课文中哪些语句对你有启示?请你把这些语句摘录到笔记上,还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08-7-27 06: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获奖教案大全

五年级上册习作“父母的爱”教学设计



吉林长春市东北师大第二附属小学 王显才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1.明确写作范围,开阔写作思路,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炼写作方法。



2.激发学生兴趣,找寻来自父母的不同的爱,在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



3.升华学生情感,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完成习作。



教学过程:



一、从本组四篇课文谈起,提炼写作方法



1.在我们第六单元学过的四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中,哪几篇写了父爱?哪几篇写了母爱?每篇课文都写了什么样的父爱和母爱?



2.文中的哪位父亲或母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说说为什么。读、画课文相应的段落。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外貌动作语言



二、鼓励学生联系生活,找寻来自父母的“爱”,提升学生对爱的体会和理解。



1.生活中,父母的爱多不多?父母是怎么爱你的?



2.你是否曾像小巴迪那样,曾经对父母的爱不理解?



小组讨论:



(1)曾经不理解,现在已经理解的是什么?



(2)曾经不理解,现在还不理解的又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升学生认识,并板书:理解万岁



三、升华情感,鼓励学生自由创作



1.升华亲情,在歌曲中进一步深入体会来自父母的爱。



不论是慈父严母还是慈母严父,父母的心都是相通的,下面请同学们在歌曲《母亲》的欣赏中,进一步体会母爱,升华亲情。



2.弹性习作,形式不限,抒发真情实感。



(1)体会来自父母的爱,相互沟通理解。



(2)自主命题,形式不限,抒发真情实感。



可以采用书信、读后感、诗歌、随笔等多种形式。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有没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写作的冲动?老师相信并预祝你们写出好的习作。



板书设计:外貌



父母的爱动作



理解万岁语言



第二课时习作评改(互动式)



同学们,经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对自己的习作满意吗?想不想通过这节课的交流使自己的习作有更大的提高?



一、交流·分享──心有灵犀



1.总结本次习作总的特点:慈、严、严爱、渴望



2.学生汇报自己的文题属于哪类文章,并请他们读自己最满意的语句,教师相机指导点评。



3.鼓励学生将好的作文题目写在黑板上,与同学们分享成功的喜悦。



4.欣赏学生的两篇佳作,并鼓励学生交流欣赏这两篇文章的哪一点。



二、比较·推敲──咬文嚼字



1.推荐三个片段并请这三个片段的作者分别读自己的作品。



2.引导学生欣赏这三个片段并把握每个片段特点。



3.出示片段并指导修改。



三、互动·感悟──锦上添花



这次习作纸上共分成了三个栏目:教师点评、家长心声和学生感悟。(教师板书示意图)



1.互动评议,感悟家长心声



现在让我们来读读爸爸、妈妈他们的话,体会一下他们的心声。



2.鼓励学生谈出感悟并修改自己的习作。



听了爸爸、妈妈给我们写的寄语,结合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又有了哪些新的感悟呢?对父母的爱又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感悟并相应修改自己的文章。







结束语: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分享了各自习作的同时,也体会了来自父母亲不同角度的爱。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与爸爸、妈妈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沟通,多一份体贴,多一份关怀,把握住在我们身边的那一份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楼主| 发表于 2008-7-27 06: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获奖教案大全


整合就变模样放手才有精彩

──谈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单元的教学

重庆市九龙坡区教研室 陈昌发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进入五年级上册,大家发现第五单元很特别,它一改前八册教材以课文篇目编排的风格,而是一组以“遨游汉字王国”为题的综合性学习单元。在五年级上期的综合性学习单元的教学中,不少实验教师在试教中奉献了宝贵的经验,但是也存在部分教师简单处理教学的情况,表现在:有的保守教学,他们把各则阅读材料嚼得很烂后再“喂”给学生,学生没有品尝到探究的味道;有的盲目教学,漫无目的,蜻蜓点水,草草收兵;有的轻率教学,简单地把一则阅读材料当作原来的一篇课文来教,从识字学词到读文了事,完全缺失综合性学习的特点。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部分教师对单独编排的综合性学习单元的教学认识还不深,把握还不准,因而在五年级下册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综合性学习单元教学的研究。

五年级下册教材,仍然有这样的一个单元(第六单元),整组是以“走进信息世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材料。面对新的“综合性学习”单元,我们如何有效进行教学呢?笔者认为有几个问题是不能回避的:我们开展综合性学习,基本教学理念是什么;主要目标是什么;实现目标的基本策略与方式又是什么。

顾名思义,综合性学习具有“综合”的特点,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教学理念也应该突显“综合”特色。敢于综合,敢于整合,语文教学便会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呈现出别具活力的、生动精彩的面貌,会使语文能呈现出更鲜活的模样。在整合中应该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呢?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及教材编排意图,本单元教学应实现: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信息在我们生活的存在及其价值,了解古今的主要信息传递方式,有初步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自主策划学习活动并开展活动。如何在整合中实现这些目标呢?就是要敢于放手,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他们的才能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活力得到更多的释放张扬,当然教学就会更加精彩。

本单元的具体教学建议有:

一、放手自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要实现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我们必须鼓励学生自主。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是学生搞高综合性学习的前提。

1.自主选择主题。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相当的语文知识与综合能力,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学生。只有信任学生,才能放手;只有放手,学生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释放和发展。我们放手信任学生,应从选择活动主题开始,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利。这个单元的两个板块“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共7则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并不等同于课文,我们教师不一定都要依序教学,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打破教材顺序,整合重组两个以上的材料,并确定某个主题来研讨,如“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与“网上呼救”可以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学生可以用“神奇的因特网”为探究题目,进行相关自主探究活动。

2.自主策划活动并制定计划。五年级学生也具备一定的组织策划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三学段学生要“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活动进行讨论和分析,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我们在专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当然应该去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主题,自主去策划综合性学习活动,如对于网络利弊的认识,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活动,可以开展辩论比赛,可以开展演讲活动,也可以仿照电视开展访谈等活动。至于具体怎样开展,确定什么时间、地点、内容,活动分为几个步骤,还要涉及哪些问题,需要谁去落实,如何开展交流展示总结等,都可让学生自主确定,然后形成比较周详的活动方案。

3.自主开展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是综合性学习不一定都必须由教师来当主持人,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去完成综合性学习的各项活动,包括学生自己主持活动,自己做活动准备工作,自己做活动总结反思。教师不必担心学生策划的活动质量不高,其实学生自主策划的活动,他们真正参与了,收获和体验是不同的,在其中,他的能力更能得到提升。

4.处理好自主与引导的关系。虽然强调学生自主,但教师的引导作用不能忽略。鼓励学生自主,并不是教师撒手不管。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帮助,善于当好参谋,如个别学生不会选择主题时,我们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独立策划活动方案时,可能经验不足,有些因素考虑不到,制定的方案存在不尽完善,不够恰当,不够深入等问题,这时,我们教师可以进行指导,提出建议,让学生再修改,帮助学生拟订更切合实际的活动方案;对于简单调查报告的撰写,有的学生可能在教材范例中不能发现调查分析的方法,总结不出恰当的调查报告的写法,这时,也需要教师点拨提示。

二、放手合作,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比较宽泛,本单元就有“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主题。这些主题的探究任务,要由一个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肯定不现实,因此我们必须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综合性学习的合作,不能简单地让学生分个小组随便说说了事,应该注意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合作交流互补。一个班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认识能力有高有低,通过交流,学生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提升。比如,要了解信息传递对生活的影响作用,学生各自去了解,往往从各自生活圈子去寻找,思路难免狭窄,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可以彼此互补,相互启发,最后形成比较完善的结论。

2.合作论辩争鸣。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可能在讨论过程中形成完全不同或者部分不同的观点,通过组内或班内的争论,可以彼此启发,加深认识理解,最后也许彼此融合调整,也许一方被另一方说服后修改等,这都是一种提升。如对于因特网利弊的认识,多数学生可能只看到好处,部分学生能看到弊端,通过争辩学生会修正自己的看法,从而对因特网有更科学更全面的认识。

3.合作完成任务。综合性学习的探究任务较重,往往需要多个学生共同承担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整个计划,如为了了解“信息”的价值及传播途径,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某小组确立了“了解‘神舟’飞船系列,感受祖国科技变化”的研究主题,这样的主题研究要一个学生完成会很困难,如果小组进行分工(如下表),小组成员各自负责收集神州一、二号……六号的信息,然后选择可用信息编排剪报,再合作探究“神州”一号到六号的科技进步和超越表现在哪些地方,学生便能看到科技在进步,我国在发展,中国国际地位在提升等。这个过程中,学生实际感受了信息的存在和它的价值,实际操作了从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实际锻炼了收集信息和处理的能力。

小组成员 分工情况 了解信息渠道 主要信息摘要

了解“神州”一号相关信息

了解“神州”二号相关信息

了解“神州”三号相关信息

了解“神州”四号相关信息

了解“神州”五号相关信息

了解“神州”六号相关信息

4.处理好合作与分工的关系。合作学习要有明确的任务分解,同时要将这些任务进行明确分工。没有明确的分工,稍复杂的任务便不能完成。但只强调分工不注重合作也不行。小组成员完成任务时,会遇到困难与问题,假如不合作,某个任务卡了壳,整个活动计划就得搁浅,因此分工也要合作,也需要互相帮助。在合作中分工,在分工中合作,综合性学习活动才能保证质量。

三、放手探究,提升探究的水平

五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应该有别于中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本组教材围绕一个主题,安排整组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编者期待着通过教学提升学生综合探究的水平。

本组教材涉及“信息”话题,我们教材呈现的阅读材料都包含丰富的信息,学生课外阅读的资料还有更多的信息。如何培养学生的处理信息能力,提升探究水平呢?我们建议多开展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训练,并根据分析和综合的不同运用,进一步开展“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思维训练活动。

1. 在分析与综合中探究。

“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从整体中区分出个别特征、个别方面的思维方法。“综合”与分析相反,是在思想中把事物的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各种因素联结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以便从总体上把握事物。比如让学生通读第一板块的五则材料后提问:“你阅读后发现本板块主要说了什么观点?”,学生的这个思维过程就是综合。“阅读《烽火戏诸侯》这则阅读材料后,你知道了多少有关‘信息’的信息?”,这个过程就是在进行“分析”的思维训练。“学了第一板块的五则材料,你知道了古今有哪些信息传递的方式?”这个过程既有综合又有分析。

2. 在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中探究。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并确定他们之间异同的过程。在《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范例中,作者之所以选择这个论题,是因为在班级姓氏分布多寡的比较中,发现了“我们班有好几个同学姓李”。这个选题思考过程就有“比较”。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可以多开展在同类或不同类事物中,找出事物异同的思维训练。

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一些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过程。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从同类事物抽取出来的共同本质属性结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具体化是把概括出来的一般认识运用到具体的、特殊的事物上去的过程。在《关于爸爸咳嗽病因的研究报告》中,作者寻找引发爸爸咳嗽原因的几种可能,经过进一步观察,再咨询医生张伯伯,最后排除了其它可能,确定了引发爸爸咳嗽的真正祸首是附近硫酸厂排出的二氧化硫气体。这个过程就是在抽出本质属性,舍去非本质属性的抽象思维过程,将这些属性结合起来确定引发咳嗽原因的正确结论的过程,就是在概括。作者找到原因再验证“从此,只要刮东南风,我就把朝南的窗户关紧。这样爸爸就不咳嗽了”,这里就有具体化的运用。

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教材范例的思维方法,并自觉运用,提高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比如上例中,“了解‘神舟’飞船系列,感受祖国科技变化”的研究活动,“探究‘神州’一号到六号的科技进步和超越表现在哪些地方”就涉及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过程,整个过程自然离不开分析和综合。我们设计其它活动也应该注意这些训练。

3.处理好探究的结果俞过程的关系。学生探究活动能得出什么样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在探究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学习探究方法,锻炼思维能力,提升综合探究水平。

总之,教师要明确目标,要敢于整合,要敢于放手,大胆鼓励自主、合作、探究,这样,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便能得到不断发展和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4: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