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设计意图: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既充满了幻想,又具有合理真实的情节,同时还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作品以故事中取经人物所经历的磨难为中心,逐次展开情节,内容曲折有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具有不同的外形特征,身怀各种变幻技术及大都本领,具有鲜明的个性及行为特征。从文学写作的角度来看,通篇有完整、连续的故事情节,每一篇长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其语言生动有趣,描述准确。
《西游记》作为我国的传统经典文学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从小引导孩子进行阅读和欣赏,能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其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培养其文学艺术素养。作品中富有神奇色彩的故事内容,能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欣赏,从而丰富其想象力,使其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故事中人物不同的个性行为,可以帮助幼儿辨明是非、树立正确的善恶观。
幼儿进入大班前期,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创造力以及表现力有了以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平时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尤其是对内容变幻和情节曲折跌宕的故事尤为感兴趣,这些为开展《西游记》活动提供了可能。
二、 预设活动目标:
1、知道《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对民间文学作品产生探索兴趣。
2、通过调查、讲述、讨论等活动,了解故事中人物形象、性格特征及主要情节,丰富相关经验。
3、通过念童谣、唱歌和戏曲表演等不同形式表现故事的相关内容,体验念一念、唱一唱的乐趣。
4、能运用多种手工形式(绘画、泥塑、撕纸等)表现故事的人物形象与情节,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
5、尝试和同伴共同制作相关道具和背景,分角色进行合作表演,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三、 活动网络图(略)
四、预设活动教案
活动一:大家来调查(社会)
活动目标:
1、大胆的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有关《西游记》的调查活动,获得相关经验。
2、对《西游记》故事感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活动准备:
1、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介绍《西游记》活动开展的总体构思,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2、师生共同设计调查表。
活动重点:
请家长协助幼儿一起开展调查,并指导幼儿以符号形式记录调查得到的各种信息。
活动二、关于《西游记》的谈话
主要涉及领域:语言、社会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大胆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调查,进一步丰富《西游记》的相关经验,体验分享的快乐。
2、能注意倾听同伴的介绍,对《西游记》产生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在调查活动中已经积累的相关经验、调查表,幼儿收集的相关资料。
活动注意点:
1、利用晨间或区域活动,引导幼儿相互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交流相关经验。
2、在集体交流中帮助幼儿对已有经验进行整理,形成关键性经验。
活动三:《西游记》人物
主要涉及领域:语言、艺术
活动目标:
1、在观察、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西游记》中人物的特点。
2、能大胆运用连贯的语言和绘画方式表达,表现自己的认识。
3、进一步激发参与《西游记》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具有《西游记》人物的相关经验,唐僧等人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明确讨论的主体和讨论过程中的要求。
1)能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注意倾听同伴的意见。
2、分别观察不同的人物形象,进行交流与讨论。
1)观察人物的外貌、形象特征。
2)讨论人物的性格特征。
指导语:你就饿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幼儿在表达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发表不同的意见)
3、选择自己喜爱的人物形象进行绘画。
1)讨论绘画的要求
①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人物的外貌特征。
②大胆丰富画面。
2)自由绘画。
4、交流、讲述自己的作品。
活动四:童谣《唐僧骑马咚咚咚》
主要涉及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学习童谣,感受童谣明快的节奏特点。
2、在朗诵童谣过程中发现童谣句尾与局首的顶针关系。
活动准备:
六幅图
活动过程:
1、观察前四幅图片,理解、学习童谣的前半部分,感受童谣句尾和局首的顶针关系。
1)观察前四幅图片,理解、学习童谣的前半部分。
指导语:图片中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感受童谣句尾和局首的顶针关系。
指导语:听了这首童谣你发现什么?什么地方好玩、有趣?
2、观察后两幅图,理解、学习童谣后半部分。
3、根据图片的提示,完整的朗诵童谣。
1)变换不同形式(拍手、两两结伴),有兴趣的朗诵童谣。
2)自有结伴表演童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