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2:18:22 | 只看该作者
扎扎实实搞教研
刘玉珠
  
课程教材改革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改革,参与课标教材试验意义同样重大。参加大型培训、学习理论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搞好试验,实现改革的伟大目标,最重要的是扎扎实实搞研究。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革新;教师角色的转化;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等一系列新的理念,都要从教学第一线课堂做起。作为教研员,我的工作就是深入课堂搞研究。我所能做到的就是认真学习理论、坚持听课评课、与老师一起商量对策、共同提高。

试验的大概情况是:我们参加的是河南省教研室组织的人教社课标教材试验。是全省五个试验市之一。我市共有12个试验班,6位试验教师,分布在两所学校,每校都有一名副校长负责试验工作。试验一年多来,多次接受人教社教材编写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在省教研室直接管理下,教研工作扎扎实实的进行。我市的具体做法是:每周教研一次。教研内容:(一)学习理论,数学课程标准、有关专家的讲话、新的教育理念。(二)研究一周的教学内容,集体备课。(三)针对教学中的困惑,商讨对策,统一认识。(四)上课实践,一人执教大家评析。同时,我们还注意教学进度阶梯式,有一位教师教学进度稍快一些,将她在课堂上的得失交流于其他教师,最大限度的减少课堂失误。我除去开会,外出学习,其余时间每天上午前两节课都在实验班听课,听完课与教师座谈。下午时间再去处理其他教研活动。一年多来,试验教师的实验心得或论文、教案,在试教通讯上发表四篇,教案集上发表五篇。有五篇在省教研室实验论文评比中获奖。另外试验教师的课在全国、省、市、区都做过展示、示范或评比,均受到好评。目前有四节录像课参加了省教研室的实验课评比。

通过一年多的试验,我们有如下体会:

1. 师生有共同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搞实验的教师虽然非常忙,每天都要集体备课,自制教具,收集学生反映,相互之间听课评课。但实验教师的心情却前所未有的愉悦。新的课程理念使他们振奋。实验教师都有共同的感慨,越学越觉得过去的很多教法是误人子弟。新的教学方法使他们不断地在课堂上尝试成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和爱戴。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欠学生的数学课,学生就会成群的找到老师要求补上他们的数学课。过去可从来没有过这种现象。作为教师能有比这些更让人欣慰的吗!所以越教越有奔头。学生的体验也是前所未有的。特别喜欢上数学课,在数学课上不仅能愉快的学习,还时常有惊人之举,时常有才能展示。学生在欢乐中学习,可不断地尝试成功,还有什么比这更高兴呢?我也是如此。在学习中不断的有所认识和提高,不断的发现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不断地迫切想让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体现,让实践证明。而老师们忙于日常教学工作,没有时间学习理论,也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教研员理应服务于他们。所以我和实验老师们的不断切磋,也经常尝试成功。我当然也是从心里往外乐。

2. 教师的角色在不断发生变化。

我们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课堂上应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教师究竟怎样做才能扮演这样一种角色呢?回想以往的课堂,教师之所以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威,无非是师生地位不平等。所以我们要转变教师角色就要把教师的地位先降下来。第一,从改变语言做起。教师总爱说,“请回答老师的问题。” “老师考考你。”“看谁给我坐得最好。”“把你的答案告诉老师。”等等。给人的感觉老师就是高人一等。如果老师这样说话,“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你想试试吗?” “老师也有一个想法,你想听吗?” “请用你喜欢的方法做。”等等。这样的语言给人的感觉是和蔼可亲,是商量的口气。当然就有平等的感觉。对学生尊重的感觉。第二,从改变一言堂做起。过去教师总是上堂就讲,讲完就练,基本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现在,教师尽可能的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一种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不是教师要求他们学习、强迫他们练习,而是他们自己,心甘情愿的要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是我自己要学习,是我自己想学习,我不是为别人而学习。学习的动力自然就强。

3. 处理好尊重教材和灵活运用教材的关系。

教材是呈现数学知识的一个依托,是为教师教学提供的各种资源,但并不是让教师照本宣科。我们在实验中首先认真研究教材,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每课时的场景图是什么意思?例题反映了什么内容?练习要达到什么目的?充分发挥教科书的资源作用。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教材中确实有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我们也大胆的加以改动。比如进度问题,像l~5的认识,教材是一课时处理完,在实际中一课时却是完成不了。只能完成认识,不能完成写数。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听、读、思的能力比写的能力强,所以我们改为两课时完成。再如第一册的实践活动《数学乐园》,提供了很多数学游戏,如果一课时都完成势必造成走过场,每项活动都蜻蜓点水,每项活动都达不到目的。于是我们就选择一两项学生需要的活动,搞彻底,搞深搞透。有一些场景内容,如城市学生不辨公鸡母鸡,一年级学生不了解学校办板报的情况等。我们都做了相应的更换。

4. 处理好合作学习的问题。

新的教育理念之一就是改变学习方式。变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主动式、合作式学习方式。这样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操作时却遇到很多问题,如放开让小组合作学习往往能激起学生很大的兴趣,但却收不回来;再如大额班级,人数多,桌椅密集,动一动都很不方便,往往学生分好小组了,情绪也没有了,还耽误了很多时间;还有学生在交流中有开小差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在教研中反复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是对的,不能因为操作不好就不合作了,而是要研究目前为什么合作不好,要尝试试验怎样合作才能合作的好。我们试验的结果是,首先,合作学习的问题要有价值,有合作的地方,学生乐意合作,也需要合作。这样的合作才有意义。其次,小组合作的要求要明确,步骤要清晰,使学生做起来有的放矢,这样就避免了学生乱说话。第三,小组内要有分工,人人有事做,这样既能合作得好也能培养责任感。第四,根据问题的大小可以限制合作的时间,提高操作的速度,免得放开了收不住。最后,合作要有结果,要以小组的名义发表合作达成的共识,这样才能具体体现合作的意义。在教研中我们还有一个看法,不一定所有的问题都让小组合作完成。只需要交流的问题,安排同桌讨论、商量商量的形式为最好。

5. 打好基础、发展能力。

打好基础是发展能力的前提。没有坚实的基础,不可能有良好的发展。这个基础包括知识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学生在数学课上确实很开心。但有时很茫然。他们只照顾自己的兴趣和好奇。而老师不能盲目的迎合学生的爱好。应有效地利用学生的情绪,使他们能在玩中达到不知不觉的学习。所以我们在课上利用各种形式坚持口算练习;利用教材中的场景图坚持学生观察能力的训练;坚持书写训练;坚持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坚持培养学生尊重别人、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合理接纳别人的训练。由于基础打得好,学生能力明显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2:18:43 | 只看该作者
谈谈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陈奕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要培养学生吸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精神,小组合作学习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社会性的绝好机会。合作交流不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也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必要手段。我认为小组合作的实效性主要包括:

一、进行合作学习的时机。

小组学习也好,合作学习也好,关键是学生有没有这样的需要,有没有这样的可能。作为教师要抓住合作学习的时机,具体表现为:

1.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举手如林时。这时教师不能满足每一位学生发言的需要,可以让学生相互说说,满足学生倾诉的欲望。我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我让学生先自由地在小组内摸一摸、玩一玩、滚一滚,然后在小组内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结果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从长方体谈到长方形,再由特殊的长方体谈到正方体,气氛热烈而融洽。他们把自己所知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情况描述得既详尽又细致。这样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地说,激活了学生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提炼、概括,促进了数学学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每个人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可以即时进行交流,有许多精彩的发言就是在这种热烈的交流氛围中产生出来的;让学生体验到自我的力量,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当提供的材料需要资源共享时,当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相互启发时。这时靠个体的力量不能解决,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会主动地小组讨论,合作完成。这是我们经常说的“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学生会觉得有讨论的需要和必要。

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时,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用学生们自己准备的各种形状的物品来搭积木。学生兴致很高,经过小组的讨论,依据自己的想像,自主选择材料,最后拼摆出了许多很有新意的造型,使学生体验到创新学习的成功喜悦,也增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3.形成了不同意见,需要交换时。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你能用10根小棒摆几个正方形?经过实际操作,有学生说摆2个,有的说可以摆3个,两种答案争论不休。面对这种情形,我没有加任何评价,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去讨论去争议,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最后这个问题就在学生的自我探索中迎刃而解了。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

二、合作的组织机制。

小组学习是介于集体学习与个别学习之间的学习组织形式,它的组织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慢慢地培养。像角色的分工,交流时遵守的原则,都应在合作中不断的完善。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教给学生合作的规则和技巧,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其次要精选内容,低年级可以在学生“学说话”的时候,高年级可以在教学的重点、难点的地方,安排学生讨论;最后还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如果只有表述而没有倾听,那么这种组内“交流”就失去了大半价值,至多不过在梳理表述者的思维和锻炼语言能力,而不能达到交流最重要的功能:在交流中丰富个体的知识建构,反思思维过程,培养创新能力。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每个学生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要让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特别关注小组学习中保持沉默的人,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三、评价的引导作用。

1.创新评价机制。

改变以往学生与教师一对一的交流,改成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改变对学生个体的评价,改成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在教学比多少时,我出示了一幅图,让学生凭经验和直觉提出问题,我并不加评价,而是将评价的任务交给学生,学生先是思考哪个答案正确,进而认识到其中的道理。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加强,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2.教师不宜过多或过早地对方法和策略进行“评价”和“择优”。

在教学中,学生有时候并不需要也不想老师过多过早地进行评价,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已有的经验和自己的个性喜好来作出对于他来说是合理的、最佳的方法与策略。学生能说的教师千万不要代说,学生能做和教师千万不要代做。过多过早地进行评价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生思维的发展。

有效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使他们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让每位同学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2:19:00 | 只看该作者
让案例与我们同行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小学 施志萍
说起案例,老师们都耳熟能详。谁都能说上许多道道来,我在这里谈,似有班门弄斧之嫌,因为老师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肯定遇到过无数个精彩的瞬间,也有许多难以忘怀的师生交流。同时肯定为学生独特的思维赞叹过,为学生的新异的想法震撼过,为学生简便直接的方法叫好过,当然肯定也有过棘手的,困惑的、难解的问题。而这一切有价值的教学顿悟,还大都收藏在我们自己的记忆中,保存在我们自己的讲义中。假如把我们大家的这些经验都能以案例的形式写下来,那该是多么宝贵的一笔财富,无论是对自己的教学和对同行们的成长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记得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也记得江苏省新教育实验的创始人朱永新教授的成功保险。所以我们若能经常性整理我们的课堂,书写一些教学案例,那么我们若不能成为名师,也一定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老师。

一、案例就在我们身边。

案例并不神秘,也不深奥。只要是课堂中一个小小的片;学生间一段精彩的讨论;师生间一次顺畅的情感交流;或者一次无法进行的课堂尴尬;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影响,也都会给我们一些触动,甚至于一些震撼。所以案例就在我们身边,多年的数学教学,大家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由于教学不同于生活产品,工作的对象是生动的,有个性的,所以当我们就在同一学校、同一教室,对同一内容用同样的方法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就可能会是完全不同的状况,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感想。所以我们有数不清的课例,也有不知其数的得意的、或遗憾的片断,写成文字,加上思考便成了案例。

1. 预设之外的精彩。

课堂教学中的精彩有来自课前精心预设,也有来自动态生成中的教学机智。生成的精彩更多地来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意义的、有思维碰撞的对话和交流,更多地体现教师对学生的不断关注。教师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与学生共同书写着一幕幕不可重复、不可复制的精彩生成。
    在《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老师通过几组实物的观察,学生很快列出算式:
    5×1=5,5×2=10,5×3=15,5×4=20,5×5=25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后,学生发现了原来这些结果之间都相差5,且个位上的数是0与5相隔,并且单数个位上是5,双数个位上是0。于是学生还编出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五九四十五的口诀。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当学生进入了角色,那份演绎就会淋漓尽致,那份精彩就似水到渠成。

2. 经验之外的困惑。

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对同一内容进行不止一次的教学,所以也就有对经验的依赖。一节课,按照经验和预设能顺利地完成任务固然好,但当课堂出乎预料,往往会有些比顺顺利利完成任务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更值得回味的案例。
    曾读到一个教师的案例,《商不变的规律》的教学,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初步发现了商不变的规律,接着学生自己举例验证商不变的规律。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断定是不会出现异常情况的,于是我像往常一样巡视着,发现多数学生是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整十或整百的倍数来验证。我提示他们也可以同时扩大或缩小2倍、3倍等等。我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扩大验证的范围,没想到特殊的情况发生了。这个学生的例子让大家顿时陷入了困惑之中。
    她所举的例子是这样的:
    6÷5=1……1
    12÷10=1……2
    18÷15=1……3
    最后学生通过计算,明白如果用小数表示得到的商,都是1.2。另外还知道了商与余数是两个概念。类似这样的例子我们的老师也一定有,新课程的改革的确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变化,给学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也给我们的教学生活增添了从没有过的惊喜!

二、案例让我们学会了思考。

当我们把教学中的经历、感悟、智慧与激情用朴素、真切的文字记下来时,你的教学将少了随意,少了盲目,少了迷惑,多了理性,多了思考,也多了深度。常常是因为要记录些什么,你才会用心去理解、去感悟、去思考。

1. 案例促使我们思考。

教学案例是对教育细节与教学现象的一种倾诉与呐喊、对话与交流。它不仅可以抒发我们的情感,表达我们的困惑,传递我们的思想,还可以锤炼我们的思维,使其更具有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有了写案例的习惯,会促使我们时刻关注身边的每一个教育细节,无论是预设中的还是经验外的,我们都能敏锐地发现问题,积极地用心思考,细致地加以提炼和升华。这时,问题意识、思考习惯已不自觉地成为我们的精神之花。
    当写成为习惯,我们对问题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与独到,分析会更加深入与理性,阐述会更加自信与自如,视野会更加开阔与广博。
当写成为习惯,我们会自觉地把读书当做一种习惯,为我们的思考积淀深厚的养分,使我们对教材更有思考,对学生的回答更能应变,使我们的教学更加从容。

2. 案例促使我们重审自己的课堂。

不管是我们潜心研究的教研课,还是平时的一些常态课。其中的一个个典型的课例,不管片段长短,只要用心感悟,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能给我们以启迪。以至于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从而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前一周本人在执教《商的近似值》一课时,就有这样的感受。19.4÷12=?当商出现不能除尽时,我们该怎么办?于是有同学就建议,因为当除到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时,发现余数总是“80”,那么商就一直会是“6”。于是就可以用循环小数来表示,我轻描淡写地肯定了一下就过了,第二同学提出可以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三位小数,我就迫不及待的提问:保留三位看第几位?
    当我写下这个片断时,心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循环小数不是本节课我所要教学的知识,所以我就一带而过。假如我能让学生来黑板写写这个循环小数,尽管这是不要求,但这一两分钟所起到的作用可能是无法用时间来计算的,因为这样的话,不仅对会这一知识的同学是赞许,同时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鞭策与激励。而当学生提出保留三位小数时,因为这是我所预设的,也是我所希望得到的回答,所以我就似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马上展开。
    当我写下这个片断时,我是激动过,遗憾过,思考过,也就有了比较深刻的影响,我想每当听到或再上这个内容时,这曾经的一幕一定会再浮现。若不把这个过程在课后写下来,我想当初的激动是一样的,但一定不会留下太深的影响。

三、案例让我们听到课堂中的另一种声音。

课堂上,常会有一种与我们的教学设计不一致的声音。面对这样的声音,我们是回避、堵塞、应付、推委、还是置之不理呢?

1. 善待孩子的想当然的回答。

每一堂课,实际上就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回答问题,对了当然要受到表扬,但是,如果错了或与老师预设的答案不一致,该如何处理呢?
    一位教师正在上数学公开课,课题是“找规律”。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了这样的画面:房子的屋檐下有规律地挂着红蓝相间的气球,而房前停的一辆货车正好挡住了中间的一部分。“孩子们,怎样才能知道货车后面躲着的气球有几个红气球,几个蓝气球呢?”教师的话音刚落,一个学生就站起来:“老师,把货车开走了就知道了。”
    碰到这样的场面,就连听课老师都不禁为上课教师捏了一把汗。这位老师一怔,转而微微一笑:“是啊,你真爱动脑筋,很快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可是司机叔叔不在呀,看来,看来,我们只有另想办法了。”接着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画面,发现其中的规律,根据规律求出躲在货车后的气球个数。
    像这节课中出现的,孩子的回答与教师的初衷大相径庭,不理睬吧,会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肯定吧,找规律的目标就落空了。孩子怎么办呢?教师肯定孩子的发言后,用“可司机叔叔不在呀”这么精妙的一句话,很自然的将孩子的思维导入预设教学中。这样,孩子的自尊心得以保护,自信心也增强了。试想,如果教师对孩子的回答加以斥责,也许从那以后就再也看不到他那举得高高的小手了。
    当孩子的想法得到教师的肯定后,他们会感到莫大的满足。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尊重每一位学生,赏识每一位学生,赏识每一位学生,以一名帮助者、支持者、欣赏者的身份走近学生,这才是我们教师工作的真正含义。

2. 错误也是一种美丽。

人们往往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大敌,总是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少犯错或不犯错。孩子正处在成长的阶段,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每一次犯错可能就是他们进步的一个新台阶。在与学生一起分析犯错的原因时,往往会引起学生创新火花的迸发。因为此时学生不仅对原有的知识结构更为明了,还会对原有知识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理解得更透彻。
    教师撰写自己的教学案例,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法,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也是将来自外部的教育理论与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内在领悟相互转化的过程。在教学和思考中,总会有一些美丽和难忘的瞬间在你眼前闪过。如果我们只是沉醉,这些难忘的瞬间就会像流星一样从眼前飞逝;如果我们及时记录教学中的点滴感悟,那么这些教学中的精彩与遗憾、困惑与顿悟就能化成文字,凝固在记忆中,成为我们永恒的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2:19:15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跃进街小学 明月春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渴求获取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如果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会自觉地、热心地、专心致志地去接受新知识,从而事半功倍地完成学习任务。反之,丧失了这种兴趣,求知味同嚼蜡,是不会出好成绩的。看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我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收到了较好成效。

一、通过新颖活泼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依靠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教师语言准确、生动、形象、严密,教学方式新颖活泼、灵活多样,也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例如,在教学小学二年级“平均分”一节中,先讲一个趣味性较强的故事:在唐僧取经的路上,孙悟空摘了6个桃子,唐僧要把桃子分给三个徒弟吃,怎样分合适?(让学生动手分分看)唐僧分的是:孙悟空3个,猪八戒2个,沙僧1个。沙僧对对唐僧分的有意见吗?(有)有什么意见?(分的不公平,有的多,有的少。)怎么分没有意见?请一名学生假扮唐僧重新分,老师指出像这样分的每份同样多,叫“平均分”。这个故事,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再启发学生对教材进行分析、比较、概括而得出结论可引起学生兴趣。

二、用实践操作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实践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动手操作或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最能唤起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稳定的注意力。如教学了行程问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现在两车同时从相距200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经过2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由于题中未说明行驶方向,所以两车出发2小时,两车相距的路程应是多少并无一个标准,因此,我组织两个学生在教室中按四种情况进行了演示:1.两个学生同时相向而行;2.两个同学同时相背而行;3.两个学生同时向同一方向而行,走得快的同学在前;4.两个学生同时向同一方向而行,走得慢的同学在前。因此我再启发学生,这道题应该如何进行解答。这样,学生很快认识到,这道题应分以下四种情况进行讨论:

(1)两车同时相对而行,相遇后又拉开距离:(60+50)×2-200=20(千米)。

(2)两车同时相背而行:(60+50)×2+200=420(千米)。

(3)两车同向而行,客车在前面货车在后面:60×2+200-50×2=220(千米)

(4)两车同向而行,货车在前面客车在后面:50×2+200-60×2=180(千米)。

三、巧设探索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兴趣

现代心理学认为: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如能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也会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借助数学的思想方法,会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尽量做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如在教学了乘、除法应用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小红和小明同住在一幢大楼里,小红住五楼,小明住四楼,小红每天回家要走80级台阶,小明回家要走多少级台阶?

这道题显然不同于一般的应用题,因此我启发学生,解这道题时应该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不要忽略了一楼没有台阶这一重要条件。学生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讨论,最后得出如下的结论:

 小红住5楼与1楼的间隔为:5-1=4(层),4层一共有80级台阶,那么每层就有台阶:80÷4=20(级),小明住4楼,与1楼的间隔是:4-1=3(层),因此,小明回家要走3个20级台阶,即:20×3=60(级)

因此,小亮回家要走60级台阶。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就能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行创造性学习,培养创新思维,为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奠定基础。“让学生们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你应当引以为容的事。”(苏霍姆林斯基语)

作者简介:

明月春,1980年2月出生,河北宣化人,大专学历。现在宣化区跃进街小学任教。2001年被评为区级优秀班主任,2002年指导学生的作文获市级二等奖,论文、评优课曾数次在区级获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1: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