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大全

[复制链接]
29#
发表于 2008-7-20 07: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大全


绵绵之音 涓涓之情

──读王玲湘老师《搭石》课堂实录所感

上虞市闰土小学 李炳坤



课文内容简析:

《搭石》这篇课文描绘了一幅幅乡间人筑就和谐、动人的画面: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岸边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了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两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

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在学生们的齐声呼唤中,在听课老师热情的掌声中,王玲湘老师结束了她四十分钟的讲课──《搭石》。

听完课后,留在我心头的热乎却远远没有因为欢呼、掌声的渐行远去而消逝,她已深深地印在我一个年青老师的心底。对王老师这一堂课的评价,人民出版社网站的论坛上已经有很多了,我先没去看,就想让自己先想想自己对这堂的解读,之后写出的东西也算是对王老师的敬畏。

对这堂课,就让我先冒昧地改用课堂上王老师统领全课堂的“文眼词句”谈谈我对课的整体感觉,那真可谓是──《搭石》,构建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和谐课堂。

一、如“小溪,顺流而下”

景一

师:(出示图片,配乐)文章的作者刘章爷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回过家乡。但当他静心闲坐,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家乡的一幕幕,浮现出的不仅是家乡那优美的风景──连绵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树木,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以及散落在小溪边的风情民居,但让作者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在开课时一段优美音乐的配乐下,加之王老师入情的课堂引领辞,在每一个听课学生面前勾勒出一幅乡间恬淡、闲适的画面,以及文章的“主角”──小溪上的搭石。那一幅画面深深地吸引着听课的每一个孩子,他们很快便就融入到了课堂当中,有了很强的欲望──想去刘章爷爷家乡看看的欲望,想去读读文本的欲望,想去了解自己可能先前从未见过的乡村世界──小溪上的搭石的欲望。

开篇之景,就像小溪的源头活水,浸润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有了源头,便有了源源不断的溪水,也就汇就了那涓涓小溪。

顺流而下,王老师紧扣“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学生初读课文,并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什么是搭石。通过对比,学生感受到了有了这不起眼的搭石,给当地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课堂由此逐层深入,恬静的溪水流向深潭……

景二

师:你们说得都不错,和作家心是相通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

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

师: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风景呢?让我们跟随着作家,跟随着家乡的人们一块去走走搭石吧。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围绕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的“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让学生细细品读咀嚼。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如流水般顺畅、自然。在一系列的学法指导中,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乡村人淳朴的民风、民情。

二、如“行云,沁人心脾”

景三

师:搭石是怎样一道风景呢?

生:我找的是“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师点击课件)

……

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生1:就是很有秩序,配合得很好。

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

生2: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师:你联系上下文理解了。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

……

师:没有人踩在别人脚上,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其实没有人指挥,但配合得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生:协调有序)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始终体现着新课程提出的引导者的角色。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由学生主动完成。那道“协调有序”的风景,在初读之后,可能学生只是基于文本,感觉到乡亲们走得很有秩序,至于是一种怎样的情景他们没有一个真切体会。此时老师适时得引导,加入表演读的元素,创造出似“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的课堂朗读呈现,“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使孩子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乡亲们过搭石时的和谐之音。如行云,似轻扶,无形之中体悟朗读带给他们的震撼。

这一教学过程,王老师也充分加强了对阅读的学法指导。“这是从字面上理解;你联系上下文理解了;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等等,老师甜美轻快的小结之音,深深扎根孩子们的心田,“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对如何进行文本理解、阅读有了一定的方法积累。

斯事虽小,但足见老师的匠心独具。如朵朵浮云,沁人心脾。

三、如“民歌,唱响一曲和谐之音”

景四

师:让我们读读课文的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走搭石的美。

师:展开你们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怀抱着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假如──

生1:假如胆小的孩子来走搭石;

生2:假如拿着行李的外乡人第一次走搭石;

生3:假如回娘家的妇女走搭石;

师:“假如……谁总会怎么做”,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再说说你心中的假如吧。

生1:假如遇上年幼的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会用强健有力的手抱起孩子过搭石,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生2:假如遇到抓扛着一大包行李的外乡人来走搭石,年轻人一定会接过他的行李,扛在自己的肩膀上,还会提醒外乡人“紧走搭石慢过桥”。

生3:假如有残疾人来走搭石,家乡的人会脱鞋绾裤,不顾水凉,小心翼翼地扶他过搭石。

……

通过孩子们对来走搭石人的假设,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那些原本自己本无法亲身经历,但又想借他们让自己所想帮助的人去经历走搭石过程,都搬上了课堂。小空间瞬间变成了乡村大世界,各色各样的特殊人群都来了:胆小的孩子,第一次走搭石的外乡人,抱着孩子的妇女,手拄拐杖的老伯……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们不难感受到这些假设人群正代表着什么?是的,那些正是些需要帮助的人,孩子们心中有的正是那颗──像乡村人那样为他人无私奉献的心呀!这正是我们新课程下的课堂,正是我们想培养的人才……

孩子们通过想象,想尽各种方法去帮助那些过搭石需要帮助的人。多善良的孩子们,正是基于王老师巧妙的设计,引领着孩子们在天堂里畅谈──感受着人间温情。

多好的课堂,多美的乡音,孩子们被文章中的那些无私奉献的乡亲们感动了,自己也愿意成为那些淳朴乡民,共同奏响一首淳朴的民歌,让余音久久环绕在广阔的山村间,让和谐之音畅响课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8-7-20 07: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大全

三遇《鸟的天堂》



浙江诸暨荣怀学校 彭俊



缘起: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老教材六年级的一篇课文,也是浙教版十二册的一篇课文。笔者有幸三次教学这篇课文,却有着不同的经历。教学工作似乎是“年年岁岁花相似”,但毕竟又是“岁岁年年人不同”。初识《鸟的天堂》,让我羞愧不已;再遇《鸟的天堂》,“暇”字困扰我很久;三遇《鸟的天堂》,难题接踵而至:鸟很多,会不会造成灾害呢?

初识《鸟的天堂》

── 羞愧不已

第一次教学这篇课文,由于经验不足,主观上很想上好课文,做一个称职的老师。但殊不知如何下手,怎么办?借鉴名师的,相信热闹的名师课堂照搬照套后,也会出现在我的课堂上。可事与愿违,课堂死气沉沉,别无它法,只好匆匆收场。现在已记不起自己是怎样熬过那“漫长的课堂”,也不知道教学的思路。只记得课后作业时有许多同学写错了“应接不暇”的“暇”,我还大发雷霆,责怪同学们读书不认真。现在想一想那时的我是多么无知,真有愧“老师”二字(因为关于“暇”上课根本没有教学,笔者自己也经常写错),这能埋怨学生吗?这是学生的错,还是老师的错呢?

再遇《鸟的天堂》

──关于“暇”字的困扰

时光荏苒,两年之后,我第二次教学这篇课文。往事真是不堪回首,如何解决“暇”字以及第一次教学的难堪成了一道难题,怎么办?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决不能让第一次的难堪重演。我虚心求教,研读教材,日夜思索。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点眉目了,这样的教学设计也许能解决以前的难堪。对于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我采取的方法是:抓住重点词语导入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了解文本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语拓展、感悟和体验文本。

1.抓住重点词语导入课文:

上课之前先出示两个词语“枝叶繁茂、应接不暇”来考考同学们说说它们的意思。因为“枝叶繁茂”很简单,但“应接不暇”很难,尤其是“暇”字的意思和字形对同学们就很难,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把“暇”字写成“目”字旁。我预设通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方法解决此问题,由于不知道意思,所以就导入课文《鸟的天堂》学习“应接不暇”及“暇”的意思。很快同学们就找到了这个词语,根据上下文知道文中“我的眼睛应接不暇”是因为鸟太多,来不及看鸟,从而理解到“暇”的意思是“空闲”,进一步明确“暇”字的偏旁部首是“日”,而不是“目”。然后再和“碧玉无瑕”的“瑕”进行比较。这个词语及生字就这样被攻破了,也达到了抓重点词语导入课文的目的。可谓一箭双雕。然后读课文找一找有没有容易读错的字及词,解决字词难点关。

2.抓住重点词语了解文本主要内容:

抓住重点词语了解文本主要内容就是抓重点词语“枝叶繁茂、应接不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先让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中“枝叶繁茂”是用来形容什么的,很显然是用来形容榕树的;通过“应接不暇”同学们会感受到鸟很多。刚好这就是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主要景物,从而理清了文章的脉络。然后比较两次去鸟的天堂不同点。这也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3.抓住重点词语拓展、感悟和体验文本:

抓住重点词语拓展、感悟和体验文本就是抓重点词语“枝叶繁茂、应接不暇”感悟体验文本,本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就是榕树和鸟,除了以上所谈到的“榕树枝叶繁茂和鸟多”的特点之外,然后让学生找一找榕树和鸟还有没有其他的特点,这样就为第二课时的再读文本,找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感悟和体验榕树的“大”和鸟“在榕树上生活的非常幸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设置了一个悬念,让同学们焦急地等待上第二课时。就这样由易到难,最后文章的难点就会不攻自破。课堂上的效果终于让我满足了一次,课后我经常回味无穷。

反思:小学语文第一课时怎样上?

1.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学习是有易到难的过程,同样学习语文也是有易到难的过程。特别是语文的第一课时先要读通文本,然后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而笔者第一次教学这篇课文时,第一课时就导入课文直奔重点或难点句段,研读重点句段,深究文本主体,理解课文。可是学生反映平平,总是不能达到老师预设的效果。深思其原因:是学生不能对文本进行充分的读,有的只是读一、二遍课文,有的只是读了文章一、两段内容,有的甚至一遍不读就去理解、感悟文本,探究文章内涵、品味语言文字,学习遣词造句,结果是学生读不准字词,读不通语句。语文第一课时,最主要的任务是要引领学生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初步领悟文章内涵,如果学生连这些要求都不能完成,试想:我们的孩子究竟拿什么去进一步的学习。至于品评文字,体会情感,升华思想,那也只能是教师心中的“空中楼阁”。

2.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的方法。教师巧妙引导,让学生“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把词语置于具体语境中,体会其内涵。把词语教学与对课文的理解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增加了学生对词语的感知能力,有利于今后迁移运用。这样既避免了把语文的第一课时当作“拼音课、识字课”,又解决了课文中生字难关。从课后作业情况来看,效果很好,只有一位同学写错了,他是因为不认真,把“日”写成了“目”。第一次的教学情况来看,这个字最少有三分之一的同学错,有的同学甚至错了五六次。更有甚者,等到他走上工作岗位当老师还分不清,因为笔者就是其中的一员,而且不止听到10位同事问这个字的偏旁是“日”还是“目”。



三遇《鸟的天堂》

──鸟很多,会不会造成灾害?

几年以后,我三遇《鸟的天堂》,这次我是在浙教版十二册和她相遇,对于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我对自己的设计记忆犹新:抓住重点词语导入课文;抓重点词语了解文本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语拓展、感悟和体验文本。我想这样的设计多好,再重演一次又何妨?可第一节课上课不久,刚刚解决应接不暇这个难题,我正在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的设计很妙:这个词语及生字就这样被攻破了,也达到了抓重点词语导入课文的目的。可谓一箭双雕。突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笑问:

老师,鸟很多,会不会像《意想不到的灾害》一文中那样造成灾害?

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我一点准备都没有,甚至也不理解他提问题的意思。我示意他解释一下,

生:鸟太多了,会不会吃农民田里的庄稼?造成灾害?其他同学听到这个问题后马上附和着:对呀,会不会造成灾害呢?有的同学说会,有的同学说不会。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秩序甚至有点混乱,同学们虽然嘴里说着,但是几十双眼睛在紧紧地盯着老师,在等待老师的回答、评判。我立刻意识到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这是本课环境教育的绝好机会。但同学们的争论是毫无根据的,因为学生对文本一点不熟悉,只是在那里毫无根据的瞎掺和。我马上镇定下来,应该立刻调整本课的教学思路,我出声了:“同学们,这里的鸟的确很多,现在或者若干年后会不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灾害,文中告诉了我们答案,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从阅读文本中找出合理的依据,让其他同学信服你的答案?好吗?”同学们听到后马上大声地朗读课文,想立刻找到问题的答案,让他人佩服自己的聪明才智。过了一会儿,几双小手举了起来,我示意他们再读一读课文,尽力找到更多的答案,又过了一会儿,更多的小手举了起来。我认为此时可以全班交流了。

生1:榕树很大、枝叶繁茂,里面有很多虫子可以给鸟吃,所以不会造成灾害!但马上有学生反对:一棵树里能有多少虫子供这么多鸟吃?我知道这些同学还是没有体会到榕树的大,以及“独木成林”的现象。我就让同学找出相关的句子。全班交流体会榕树的大,我又乘机介绍榕树的相关资料,播放课件展示榕树的全貌。这样同学们就明白了榕树的特点。

生2:周围是河流,水里也有鸟儿的食物。

生3:是因为这儿的人好(农民不许人捉它们),人与鸟和谐相处,鸟儿也会去报答他们的,不会去吃农民的庄稼。(孩子的心灵是多么善良!)

师:通过以上交流,同学们明白了这里的鸟和农民能和谐相处,是因为这里的自然条件好,而且更因为这里的人好。鸟的天堂才更美,这美是人为的创造出来,人可以创造美的环境。从而解决了同学们提出来的难题。以后顺着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时的情景。

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场所。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或是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就谈不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只有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能对课文进行质疑,并阐述自己的见解,才能提高学生求异、创新的能力。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推行创新教育,更是起始于问题,收获于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允许学生质疑,甚至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教师不仅不能求全责备,还应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摆脱原有知识范围和思维定势的禁锢,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重组,从而产生创造性的新发现、新设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瑞士的一位专家皮亚杰指出,“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构造学生的知识结构,并用这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欲望。这样,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只有摒弃封闭的“填鸭式”教学,应以各种形式启动、激活学生思维,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打下扎实的基础。

后记:笔者亲身经历了三次教学《鸟的天堂》,也感悟到:教学的成败关键取决于老师的心里有没有学生,对不同的学生了解了多少。第一次照搬照套名师的教法,那是不合实际的,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习惯、思维方法等不一样,课堂教学的失败也是必然的。第二次让我回味无穷的教学设计也只能适合那次教学,因为第三次的教学已证明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是不一样的,一切老师主观的意愿都是徒劳的。那些墨守成规的教学终究会淘汰,创新已是新课程的主“号角”。那么,创新又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创新来自于教学反思!教学重在反思,要学会静下心来不断叩问自己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如果只知重复,一味照搬,按以往的曲子跳舞,教学工作“年年岁岁花相似”,又哪会出现“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新气象呢,哪会有创新?因此反思这一步很重要,思广则能活,思惑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反思要有“绝知此事需躬行”的手,要有“留心处处皆学问”的眼,要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心,要有“跳出庐山看庐山”的胆。只有这样,教学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08-7-20 07: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大全


《去年的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广州市海珠区菩提路小学 邹丹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

2.初步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

4.多层次品读课文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异班教学,课前热身──自我介绍,很高兴跟同学们上课,有信心吗?

一、揭题导入,整体感知:

1.揭题,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一篇童话故事了解到这样一对好朋友,它们不是人类,但是它们的友情也一样珍贵。这篇课文就是(生齐)《去年的树》。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这到底是怎样一个故事呢?请打开课本51页,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你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小声吟读,可以一个人读,也可以邀请同桌一同读,让我们尽情与课文交流对话,还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5.检查生字的朗读,教写难写的字;(控制在5分钟内)

(CAI融、剩、伐、煤及其生词)个别读一个后立刻齐读,四个生词;

让学生选择难写字,说说识记方法,选出最难写的字指导;

6.概括课文内容:

你们都是朗读小能手,谁可以概括出课文主要说了什么呢?

(1到2人)(相机板书:大树 小鸟好朋友)

(最好的答案:鸟儿和大树是好朋友,小鸟去南方之前答应大树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却发现树不见了。于是它四处寻访,最后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指导:我注意到你把小鸟去山谷、去工厂、去村子找大树这些内容用“四处寻找”这四个字就概括出来了,真聪明。)

二?研读对话,体会小鸟的真情

1.过渡:

这篇童话故事除了小鸟和大树这对好朋友,还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呢?

(树根、大门、小女孩──相机板书)

他们还会说话呢,这种写作手法叫做?(拟人)这也是童话的一大特点,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数数这些角色之间共有几组对话?(4次)同学们找对了,说明你们读书非常认真仔细;

2.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

①引读。(CAI离别的对话)

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可寒冬来临,好朋友即将离别,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回答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②同桌练读。

你看他们感情多好啊!他们即将分离多久?(一年)一年不见,好朋友在分别的时候心情会怎么?请你为他们加上表示心情的词语,然后找同桌练习读一下这组对话吧。

(CAI:树______地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儿______地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③指名读(1到2组)。

(指导:观察学生的朗读,学生读得不错时,在评点中指导“我明年一定回来”,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读?(坚定)大树的语气(真诚地请求)。学生读得不够理想时请学生点评:他们读得怎样?你有什么好建议?梳理出朗读的方法:语气、语调、感情、表情)

(评价:你把大树的语气模仿得真像……你这小鸟的难过让我们都感受得到了……)

3.第六自然段过渡:

一对好朋友就这样依依惜别,并做了约定。第二年,鸟儿返回找树朋友。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树去哪了呢?

(被砍掉了)大树离开时的心情会怎么样?它可能想对鸟儿说:“_______。”

4.指导朗读三次对话。

①用“”画出小鸟说的话,多层次朗读体会情感;

通过前面的学习,老师发现你们的朗读水平确实不一般,接下来,小鸟向谁打听树的消息呢?请把鸟儿的问话用画出来,想一想,你是鸟儿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么样?并为它补充上去:

(CAI)……鸟儿____地问树根。

她_____地问大门……

鸟儿_____地问小女孩……

(学生每说出一种心情立刻让他们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②自由练习:模仿朗读──选择喜欢的角色对话练习读;

选择喜欢的角色,加上他们当时的心情,练习读一读对话。

(CAI)……鸟儿____地问树根。

树根_____地回答……

她_____地问大门……

大门_____地回答说……

鸟儿_____地问小女孩……

小女孩_____地回答说……

汇报──想象自己就是树根、大门、小女孩,你会有什么心情?

指名请三组学生读并说明这么读的感受和理由。

③生生互评,多元解读:他们读得怎么样?谁有不同的感受也想读一读?

小结:评价:你着急了……?你在为大树担心……?你体会得真好……?你是那么迫切地要找到你的好朋友大树?

④师生合作读:(CAI几组对话)

师引:冬去春来,当小鸟满怀深情匆匆回来找她的好朋友。可是,大树不见了!小鸟问:“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小鸟急忙赶到山谷,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大门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大树,你一定要等着我呀!”小鸟急得都快疯了,它问小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小女孩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三、升华感情,点题并且写《友情卡》

1.升华感情。

同学们,这对朝夕相处的伙伴分别时是那样的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小鸟百折不挠地寻找大树,因为他们是──(好朋友)。无论多么辛苦,小鸟都要找到树,它是多么守信多情啊!

2.小练笔《友情卡》。

最后它终于找到大树了,请你帮小鸟写一张《友情卡》给大树,把小鸟的思念,把你想说的都写上去。

3.视时间汇报。

4.布置下节课任务:到底这对好朋友见面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留待下节课学习。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作业超市──选做)

1.课外阅读:小鸟和大树演绎了一段令人难忘的真情故事,课外,你们还可以再找有关友情的故事来读一读。

2.《大树的日记》:从去年惜别小鸟,到今年化为灯火再次听到小鸟的歌声,这中间,大树经历了什么?它会怎么想?会想对小鸟说什么?请你替大树写一篇日记。



板书:  11  去年的树



树根大门小女孩

鸟儿 大树 

唱歌

好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8-7-20 07: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大全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河南濮阳油田第一小学 侯长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了解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指引学生的认识和行为。
3情感目标: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尽自己的义务,做对别人有益的事;发现身边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给你们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上课,我感到真幸福!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吧。《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边唱边做动作。
2.幸福有很多表达的方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板:幸福是什么)有位作家说,
幸福是一个谜,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看看我们能从故事中找到什么样的答案。
二、 自读自悟
a)
自由读阅读导航。一生再读。
认真默读课文,想想文中的三个孩子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再说说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根据自学提示,把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 ,多读几遍,说说自己的收获,体会或疑问。

b)
生默读后交流。(读后说说自己的理解)
重点词句段落的品读:
(一)
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
1
自由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
师生表演医生给病人治病,然后师采访医生:当病人对你千恩万谢的时候,你什么感觉?读出你的这种感觉来。(一老奶奶腰痛,启发孩子主动热情为病人服务。)
3其他学生跟着学一遍。
(二)
我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当过消防队员,做过花匠,还做过许多别的事。我勤勤恳恳地工作,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
1.“勤勤恳恳”是什么意思?(勤劳踏实)
2.你能想像得到他在火车上,轮船上都是怎样勤勤恳恳的工作吗?如果你是第二位青年,你为别人服务的时候,什么感觉?读出这种感觉来。
3.有人看到你忙忙碌碌,也许会说,干活别那么卖力了,差不多就行了!这时,你会说──(读划线部分)
4.如果咱们班里有同学对班干部说,你天天为班里操心,多累人呀!这时,你也可以对他说──
(三)
我耕地。地上长出麦子来。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
1自己读一读这句话,你觉得这位青年说这话时,用什么语气说的?那你就读出来吧!
2
你觉得这位青年还可能会用什么语气来说呢?
过渡语:是谁对三个青年说的话做了总结呢?
(四)
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1、
同桌一起读,说说幸福是什么呢?(板:靠劳动,尽义务,做益事)
什么叫“义务”?能举个例子说明么?在学校,
学生的义务是什么?在家里你的义务是什么?

3.“有益的事情”指的是什么事情?在我们周围或从书上电视上,你看到谁做的什么事是有益的事情呢?
4.智慧的女儿说的这句话揭示了幸福的真谛。回家后,你把学到的这句话和家人一起分享也是一种幸福!先给妈妈说──(读句子)再对奶奶说。(再读)最后向邻居家的小弟弟说(再读)。时光飞逝,转眼间,你们变成了爷爷奶奶,那时你们会对自己的孙子孙女说(句子消失后背诵)让幸福的真谛一代代传递下去吧!
5.同学们你们看,不知不觉中,大家已经把这句话背下来了,这就叫熟读成诵。以后,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背诵更多得好文章。
(五)体会身边的幸福
1.三个青年经过十年的时间,终于弄明白了幸福的真正含义。我想问同学们,假如第一个和第二个青年不到外面工作,他们能不能找到幸福?
2.三个青年在十年前有过幸福的感觉么?(有)什么时候?那个时候,他们疏通泉眼就像埋下了一颗幸福的种子,然而那时的他们意识到这就是幸福了么?(学生简要说四五自然段内容)
3.那他们是什么时候意识到的呢?读有关语句,说自己的理解。(随机板书:让别人幸福)
4.师小结:幸福不一定要走很远的路去寻找,也不一定要花很长时间去追寻,只要我们能用自己的双手做出对别人有好处的事情,就会感到幸福的。
(六)童话的特点
1.故事中是谁让三个青年十年后明白了幸福的真正含义呢?(智慧的女儿)
2.你觉得,在文中她的智慧表现在哪里?(不直接说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导青年自己寻找,这样更能体会的幸福的真正含义。)这很像懂教育的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将来你做了父母,要学习这一点呦!
3.师:在这个童话中,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飘然而去,具有神奇的力量,这正是童话的一个特点。喜欢读童话故事么?哪些童话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看,我也喜欢读)
4.师小结:这些童话除了人物奇特以外,你认为还有哪些特点?(童话的想象非常丰富,故事性强,容易吸引读者,每个童话都讲了一个道理。)今后,我们在编童话的时候,如果借鉴这些特点,你写的童话会更吸引人。刚才有同学讲了,每一个童话还会向我们讲述一个道理。
(七)师总结:(指板书)今天这篇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幸福要靠劳动,尽义务,做益事,让别人得到幸福自己就幸福了。
三、拓展延伸
1.对于幸福的理解,不同身份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师配乐朗诵:
对雷锋来说,幸福是“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的快乐;
对警察来说,幸福是“舍一家团圆,保万家平安”的奉献;
对农民来说,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
对母亲来说,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期盼。
作家毕淑敏这样感悟幸福。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2.想知道侯老师对幸福的理解吗?我也写了一首小诗,愿和大家一起分享!(师生配乐共同朗诵老师作的诗《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侯长缨
幸福是学生的一声声问候,
如一股暖流温暖心窝。
幸福是看到学生灿烂的笑脸,
那是一首甜美的歌。
幸福是和学生一起畅游书海,
去寻找真善美的生活。
和孩子们一起发现春的颜色。
幸福无处不在,
幸福就是快乐。
幸福是一种感觉,
找寻幸福更需要心的平和。
3
孩子们,你们的幸福又是什么呢?
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可以是一首小诗,一句格言,一件小事,一段感悟……
A、要求:四分钟时间,不抬头,不停留,写出自己独特的理解。一会儿我们找同学来汇报。(学生配乐写)
B、找个别学生站起来汇报。没机会说的人,同桌互相分享自己的幸福。
4师总结:孩子们,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幸福要用心去体验。让我们随着一首歌曲《我们多么幸福》,一起去耕耘幸福,品味幸福,传播幸福吧!
下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8-7-20 07: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大全

营造阅读氛围 引导自主发现
《白鹅》教学案例与评析
湖北省宜城市郑集镇王洲小学 余江琴 徐虎 陈东风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词语。



2.通过朗读课文,了解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感悟文中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具准备



1.生字、生词卡。



2.教学挂图。



学情分析:



鹅的外形特征已在孩子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课文写的并非是鹅的外形特征而是写白鹅的性格特征,对于四年级的孩子说,学习这一课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语言表达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或学过的古诗描述鹅的特点。



2.用几句话赞美鹅。



3.这节课我们学习《白鹅》这一课,看作者是怎样写白鹅的。



板书:
《白鹅》



点评:导入课题时尊重学生的意愿,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认识生字,划出不理解的词。



2.小组相互检查认字,理解词语。



3.查字典理解词语。



4.出示生字、词卡,让学生认读。



三、整体感知全文。



1.说说读书的方法,然后朗读课文。(找好词好句,圈出不理解的词等)



2.朗读课文,用一个词语概括白鹅给你留下的印象。





板书:高傲



3.出示书本插图,感受鹅的高傲。



4.默读课文,想课文从哪些词和从哪些方面感受到白鹅的高傲?



学生1:左顾右盼
表现出白鹅刚到我家不受拘束,说明白鹅高傲。




让学生表演左顾右盼,进行理解这个词。



学生2:从叫声、步态和吃相中也能看出鹅的高傲。




板书:
左顾右盼





叫声
步态
吃相



5.鹅刚到作者家,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使作者发出什么感叹?



出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再次感受一下白鹅的高傲。



6.从鹅的叫声中作者是怎样写白鹅的高傲?



学生3:见到生客进来,它必然厉声叫嚣,仿佛大声训斥别人似的,表现它的威严,远处有人走动,也没惹它,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好象在责备别人打扰了它的安宁。



1)如果你是白鹅,你会说什么?



师: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我不仅感受到了鹅的高傲,也看到了它的近在尽职,难怪主人喜欢它呢!



(2)
你认为读好这一段,应读好哪些词语?

(3)


板书:
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



3)齐读第三自然段,读出它可爱的语气来。从它的叫声中进一步感受鹅的高傲和尽职。



点评:反复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7.自读47自然段,自主发现。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白鹅高傲的句子。



出示:a、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b、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C、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侯,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2)读这些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4:我发现这些句子表面上是说不喜欢这只鹅,在说它的缺点,而实际上更能感觉到作者特别喜欢这只白鹅。



师:用“缺点
”赞美白鹅



学生5:我发现作者一直把白鹅当作人来写。



师:那你觉得这只白鹅像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5:它叫的时候像一个严厉的警察,走起路来像一个京剧里出场的净角,吃饭的时候像一个要专人侍侯的大老爷。总之,像一个很高傲的人。



学生6:我发现作者用对比的方法来写鹅的特点,更显出了鹅的高贵和傲气十足。



师:作者用这些方法写,既突出了鹅的特点,又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形象和语言的幽默风趣。



点评:以读为主,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感悟到作者的表达方法。让学生自主去探究,拓宽了学生思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感悟写作方法。



1.从课文中我们也感受到了鹅的高傲。



再一次读句子“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联系上下文体会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2.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7:前半句与第一段相联,后半句概括了后四段,用“更”字将前后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体会先总写后分述的写作方法



五、拓展延伸。



试用总分的写作方法说你家的鹅。



点评: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进行创造性表述,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综合应用能力。







板书设计:



白鹅



姿态:左顾右盼





叫声:厉声叫嚣
厉声呵斥
引吭大叫




高傲

步态:局促不安
步调从容
大模大样

喜爱



吃相:三眼一板
一丝不苟
从容不迫







总评:整个教学设计体现出自读自悟的新课程理念。打破了传统的串讲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增强了学习兴趣,也增强了积累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8-7-20 07: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大全


《家乡的变化》

──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习作内容:写家乡的变化。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交流后,能丰实、调整自己的认识,进而有效选取内容;2、能够抓住变化,确立合理的行文顺序;3、指导学生将变化写具体。?



  作前准备:结合第七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课,引导学生去观察、寻访家乡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开展第八单元的口语交际活动,将自己所得所感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让作文和生活紧密联系,为习作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本课



1、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课中感受到的家乡变化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2、激发学生情感:畅谈感受到家乡有如此大的变化时,自己的内心感受?



3、创设情境:老师和大家一样,十分喜欢家乡的变化,也更加深爱自己的家乡了。不过前两天,我一个刚去洛阳军事外语学院读书的妹妹说,她的同学们都评价咱们张家口是一个“天上黄沙飞,地上污水流”的很令人讨厌的地方……



4、激发写作欲望:多少年前,确实是这样啊,咱们想办法把家乡的变化也告诉这些外地的哥哥姐姐吧,怎么样?(引出写作文)



二、指导选材



1、引导选材思维:这么多的材料我们该选什么样的来写呢?(A亲身经历,熟悉的;B家乡变化中的典型事例;C令自己感触最深的……)



2、总结指导选法:写变化并不需要面面俱到,我们可以从家乡的变化中选取微小的一两个方面来表现出家乡的巨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小见大。



3、进行有效选材:静心思考,想想你准备从哪一方面进行描写,原因是什么,想突出它的什么?



4、交流。



三、指导行文顺序



1、引导学生思考:有了自己想写的内容,那你打算以怎样的顺序来写呢?(从古到今;抚今追昔;今忆古惜今……)



2、确定行文顺序:根据自己选材的需要看看哪一种顺序更适合你,可以有助于你展示变化。



3、交流: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大概表述一下自己的习作思路。其它人可以帮忙补充和修正。



四、指导学生写具体



1、过渡:内容、顺序都确定了,那怎么就能让他们从咱们的语言文字中感到咱张家口的变化,让他们重新认识我们张家口呢?(A真实B带着情感C具体)



2、回忆写具体的方法:想想我们以前所学,一篇文章怎样可以写具体?(A人物的言行心神;B事件的前因后果,中心重点的突出;C事物的形感功用……)



3、思考交流本次习作:那么这篇写变化的习作我们可以怎样把它写具体呢?



4、整理归纳:写出所见、所闻、所感,可以适量插入自己寻访了解的历史小故事,别人对此变化的议论,此变化带来的连锁变化……



5、构思自己习作:根据自己习作的内容,想想自己的习作该重点从哪些方面怎样来写具体?



6、小组交流、补充、修改,全班汇报、完善。



五、独立行文,教师巡视



板书设计:



        选材:熟悉清楚、以小见大



家乡的变化   顺序:古→今、今→古、今→古→今……



        表述:真实、含情、具体(见、闻、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8-7-20 07: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大全


《白鹅》教学设计



山东省曲阜市董庄中学小学部 韦福强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白鹅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我们小时侯就学过一首诗《咏鹅》,请齐背一下。

(《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描绘了白鹅色彩的美丽和姿态的优雅,那么作家丰子恺笔下的白鹅又是怎样的呢?

二、检查预习

1、区别形近字


颈(    )
劲(    )
项(    )

侍(     )
待(    )
厉(    )
历(    )
励(    )
吭(     )
抗(    )
2、      易读错的字音

  头颈(     )    引吭大叫(    )    从容(     )

  大模大样(    )侍侯(     )  看守(   )供养(   )

3、易写错的字

脾        餐

4、多音字


  




jué(    )
jiǎo(   )


mú(     )
mó(    )


三、整体感知

a)         指名朗读课文。

b)        其他同学思考:大师丰子恺笔下的白鹅有什么特点?用一个词概括,(高傲)

四、体会白鹅特点

问题:都说白鹅是一个高傲的动物,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又是怎样具体写的?

方法:学生交流,读课文,每一部分都让学生想象,体会,有感情的朗读

①叫声:重点围绕如果鹅会说话,它会说什么进行讨论。

②步态:让学生模仿鸭子和鹅走路的姿势。

③吃饭:想象狗和鹅的心理活动(6段)

④观察插图:用白鹅的口吻说一说图画上的内容。

五、感悟写法

问题:作者是怎样写白鹅高傲这一特点的?

方法:

1、      学生读1、2段后思考,1、2段之间存在一个什么关系,(总——分)

第2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过渡句,承上启下)

2、      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部分读书、体会、交流。

说说自己从文中发现了那些写作特点

①对比,如4、6段

②语言,风趣、诙谐、幽默,

③明贬实褒,把直接写白鹅高傲特点的句子画出来,体会作者包含的感情。(表面上说不喜欢这只鹅,在说它的缺点,实际上更能感觉到作者喜欢这只白鹅)

④把鹅当作人来写,那它是怎样一个人呢?

叫的时候      走起路来        吃饭的时候      

六、延伸练习

仿照本文的写法写你熟悉的一种动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07: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