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李成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论文集

[复制链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19: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育论文集

教师的人文修炼


--------------------------------------------------------------------------------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喜欢读书、擅长思考、富有爱心、诲人不倦的人成长为优秀教师或教育大师的可能性,比不爱阅读、不爱读书的人要大得多,因为他具有与生俱来的内生式的教师素质----这样的人具有一种强烈的、稳定的热爱读书的激情和习惯,擅长传播或交流人类创造的智慧,并具有巨大的热情和兴趣,即具有读书人格。近日,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为教师形成读书人格,进而相对完美地完成“专业素质修炼”提供了线索。

读书人格的内在修炼过程和内容,可以有多种表现和作用:

一是体现在教师的主动探究活动的人文关怀行为中。譬如教师不是被动地完成管理层面上的硬性指标任务,而是积极、创新地工作;教师可能更多地设法调整自己的交流方式,时时注意尊重学生或同事。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师要更多地以人为本,从“人的转型”和人的全面发展出发,从兴趣或责任出发来挖掘、提升自己的教与学的经验,即用深入阅读获得的理性眼光、教育理论来梳理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教育感悟----这事实上就进入了“学问”和“教育研究”的情景中了,也就是带着爱的热诚、理想和诗意工作着、快乐着或“痛并快乐着”。这就进入了探究和修炼的人文境界了!苏霍姆林斯基、蔡元培、陶行知、陈鹤琴等教育家,都是把教育工作本身,把教育对象,把班级和校园及其相关社会环境的改造当作探究的对象的,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更不是为了发表论文,得到职称、职务等功利而研究;他们是本着“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为了“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等人文精神、人本发展目标而从事教育----探究----育人工作的,因为这是充满理想、激情而又需要辛勤奉献的事业。

二是体现在教师对中外人格教育传统的关注和践行中。在政府以“新发展观”、“以人为本”作为施政纲领的今天,在舆论倡导“人文中国”理念的今天,中小学应试教育仍然风行,素质教育理念难以彻底开展,学生人性和人格得不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发展,我们的确亟待重读陶行知、陈鹤琴、蔡元培,感怀他们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样并不富裕舒适的条件下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和身体力行的人格教育理论,感念他们对中国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奠基和开山劈路的非凡贡献。所谓复兴中华人文精神,应该包括复兴和弘扬那个时代的教育家精神这一宝贵传统。

老师们如果把农村义务教育出路问题与解决中国当下“农民、农业、农村三农问题”深层的动因联系起来思考,如果重读七八十年前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概论》、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理论》等名著,就会发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终要归结为:通过平民教育、乡村建设,开发民智,改良“地民性”,解决“愚、私、贫、弱”,提高“人的现代化”素质,从而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如果把《理想国》、《爱弥儿》、《教育过程》中的教育理想,塑造尊重自然、人性,倡导民主、科学、探究的理想人格,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本、人文资本和人格资本紧密相联地审视,就会发现提高师生乃至全体公民的人文素质是人类普遍、共同的文明需要!

三是体现在对教育家精神的弘扬中。历史上的教育家都是有丰富的教育经验或以教育实验为生活背景的,有矢志不移的远大教育理想为基础,有非凡的理性思考能力和务实践履的魄力。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才能在困苦的环境中树人、立言、立德。今天的中国教育特别需要“百年树人”的理想和精神,少些功利思维。教师不甘当没有创新精神的教书匠,有志成为有教育理想和教育理念的教育家,这并非高不可及。中小学老师教书育人的经验和智慧也是一种学问。老师们做这种扎根性的教育科研的最大优势就是具有厚实的、原生态的教育生活资源,科研选题也是可以找到和把握的,关键是要通过科研提高理性与感性,理论与实践的贯通、融合能力。譬如,教师人格和专业素质、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师生关系、教师成长的人文生态环境、学生、班级、校园文化、课程、教学信息化,对这些问题,中小学老师非常适宜进行个案研究、校本研究和行动研究,不要囿于学理的演绎研究或做“宏大文章”。这种研究可以是完全凭自己兴趣出发的,也可以是努力申请和获得正式的科研课题资助的研究。当然,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兴趣、资源是基础,除此而外,要有一定的科研选题策划意识和能力。

导引老师们自觉地、有触动地去阅读描绘教育大师成长轨迹、人格特点、心理品质的图书及其著作,走进他们心灵和智慧的博大世界中去,深入地对话、理解、交流,显然是教师的人文素质提升的必经的心智修炼之路。这方面,朱永新、袁振国、朱小蔓、眭依凡、方展画、周川等教授主撰的《中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给人的启发很多,具体叙事、做法也很实在、亲切。

读书人格是在人格与人格、老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相互宽容、理解、沟通中不断完满和升华的。教师爱好读书自然有助于摄取更多的信息和思想养料,有利于创新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智慧;另一方面,教师的读书人格可以感染、熏陶学生人格的积极成长。这种心灵和精神上的以读书及其人文趣味为纽带的“读书育人”,是老师和学生相互追寻生命价值的支撑,是师生相互的智慧和人格力量的共生共荣,即双向度的成长,而非单向度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所谓建设“书香校园”,其真谛是促使教师和学生的精神发育和人格的共同成长。鼓励师生走进教育大师的智慧和心灵世界,认真地、虔诚地、不浮躁地阅读几本世界名著和教育名著,触摸和倾听圣贤的心声,与大师进行历史的和现实的对话,这是多么美妙、浪漫的体验!这也是中小学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19: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育论文集

谁来“造就”好校长


--------------------------------------------------------------------------------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撇开个人方面的因素,我想重点从校长选拔、任用及评价体制等方面抽茧剥丝,以期探准症结,对症下药。
    校长是“官”,自然按政府官员的选拔任命的程序来运作。从确定人选到走马上任,一切操作权都在主管部门与主管官员的手上,普通教师是很难有参与意见的机会,所谓的民意测评也近乎走过场。那么,选拔校长的标准是什么?除了考虑到该人选的教育观念、管理能力外,实际中,更要考虑什么官位的平衡、相关背景等等,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常常后者要占很大的权重。于是,校长这顶乌纱的赏赐有的时候就成了官场角逐的筹码。
    国办学校校长的任期与政府官员一样是以“届”来计算的,换届的时候自然要有业绩评估,以决定是否留任。而评估指数的“数字化”与“量化”实际上成了制约想有所作为的校长们的枷锁,给了某些会揣摩风向的“聪明人”“大展宏图”的机会。比如,很多教育管理部门把升学率作为评价一个学校的主要指标,有的把指标提前一年下发,完不成指标的要受到批评。于是,不少学校只好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如开早晚自习、周六日补课,以损害师生身心健康来换取业绩;有的学校甚至弄虚作假如强迫“差生”转学休学、在学籍上搞猫腻以“提高”升学率;有的挖空心思争抢生源。于是,搞教育的人做着违反教育规律的事,这在不少学校成为很正常很自然的现象。一个校长在一所学校的任期一般都不会太长,能干上五六年的就很不错了,现行的评价机制使得为数不少的校长只能做些立竿见影的工作。这既是制度的悲哀,也是校长的悲哀,更是教育的悲哀。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现在的评价机制诞生的“好校长”有不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校长。他可能是一个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行家,也可能是一个谙熟官场规则八面玲珑的高手。另外,缺乏有效制约机制的校长负责制,又给这些人提供了一个充分施展其“才华”的舞台,不少校长实际上成了霸道的政客和私营企业主。他们只对上级负责,对自己的仕途负责,缺少对教师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意识。他们把官场的那套御人之术玩得烂熟,既打击异己,又用小恩小惠笼络人心。学校成了这些人的独立王国。
    而在现实生活中能成为好校长的,大多是因为其自身就是有思想有个性的教育行家。他们执着于自己的教育理想,努力排除世俗功利的干扰,在很大程度上摆脱现行体制的羁绊,做出了有自己特色的事业。
    至此,该给好校长一个明确的定义了。他应该是一个教育家,学识渊博,思维敏锐,对“教育”的内涵、实质、真谛有清醒的认识;他应该是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公平、公正,熟知并能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长处,为每个员工的事业发展搭建宽敞的平台;他应该有敦厚长者的胸怀,宽以待人,作风民主,以人格力量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如果能用这样的标准去选择校长;如果每个校长都能用这样的标准自励;如果选择校长的“路径”更科学更合理;如果校长负责制不至扭曲变形;如果教师(教代会)对校长能实行有效的监督,乃至能够弹劾罢免不做为、不称职的校长,那么,好校长不会是少数教育修养高深、有高尚人格的人的专利。良性的机制必将催生大批滤净了官气、有高远事业追求、有真正人本意识、敢作敢为的好校长,教育的春天才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万紫千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19: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育论文集

乡镇“教办”撤消后的乡镇教育管理


--------------------------------------------------------------------------------

一、建立机构、改变观念、转变职能。

“丰良镇教办”被撤销后,原教办的工作人员合并、精简至中心小学改设中心小学校长负责全面工作;副校长二人,一人负责全镇的教学、成教、幼教,一人负责中心小学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并成立了以中心小学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面上小学具有教学教研实力的领导或教师为组员的“丰良镇教育科研小组”,教育科研小组下设德育组、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文艺体育组、少先队、书画组,形成“宝塔”似的组织结构。随着这些机构的成立,各机构负责人就依据自己的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变过去的“以人治教”为“依法治教”、“以德治教”,加强了中心小学领导、各小学领导、全镇教师的法律学习、政治学习、职业道德学习,使全镇从教师到领导的思想上、道德水平上,紧跟形势,与时俱进;中心小学的各位领导,也各施其职变过去的“坐镇指挥”为现在的直接深入到教育教学第一线,参与、指导、督促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教育教学,从而提高了丰良镇小学领导、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意识。

二、抓好中心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充分发挥“三中心”的作用。

为了抓好中心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心小学除了按照分工各施其责外,还敢于放权,让具体负责中心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放开手脚进行教育教学的管理与督促工作,并在人力、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因此,在人事安排上,中心小学排除一切阻力,坚持“工作能力弱的不要、思想水平不高的不要、不会协调人际关系的不要”的用人原则,在师资方面不断充实中心小学的力量,使中心小学成为思想较硬、工作能力较强、心胸较宽广的具有战斗力的集体,使教师能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全镇教师的榜样。其次是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对师生的管理,并且在制度的规范下,中心小学的教师们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并且在中心小学领导的直接关注下,把教师的研究成果随时展示给面上小学的教师,以供面上小学教师学习、模仿、借鉴,从而使中心小学真正成为骨干示范中心、教学研究中心、教师培训中心,同时也使中心小学成为了教师业务辅导基地和教育教学改革基地。近两年,中心小学的水平测试成绩都名列全镇之冠,几乎每位教师都为全镇教师上过公开课或示范课。

三、抓好教师的管理,提高教师的素质。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

只有加强师德建设,才能使教师具有爱国爱民、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能使教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在教育教学中作出成绩,使学生健康成长。为了加强师德建设,丰良中心小学不仅经常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政策法规,组织教师学习时事政治,了解当前国际国内学校教育的形势和变化,从思想上紧跟时代,开拓创新,还聘请镇司法所的同志作为各面上小学的法律顾问,帮助处理一些与师生有关的法律问题,给师生进行法律知识讲座,从而提高了师生的法律意识。在此基础上,中心小学领导成员常下乡检查,从检查中发现问题,防微杜渐,对症下药地进行指导和教育,并且,制定了师德“一票否决制”,对有违师德的教师进行处罚,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思想水平。两年来,全镇小学有50多位教师被评为镇以上先进个人,其中黎小红、曹世锦二位老师被评为广东省“南粤山区优秀教师”,彭灵、吴继生、吴展文、张广发四位校长获县“优秀校长”或“优秀管理人员”称号,黎素文、吴志蓉两位老师被评为县教改积极分子,彭惠玲、黎德文、彭更新、吴巧玲四位老师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二)、重视提高教师的文化和业务素质。

丰良镇小学有200多位非全日制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他们的教学基本功和知识能力相对较低。面对这种状况,丰良中心小学领导一方面重视学历教育的宣传,鼓励教师参加学历培训,这两年,全镇参加大专以上学历培训已有130多人毕业,举办了4次小学教师语文、数学基础知识水平测试,促使教师更新、补充知识,提高了教师的文化素质;组织教师参加县以上培训的有500多人次,特别是2003年暑假,丰良中心小学不仅组织了全镇300多位教师学习好县教育局巫拉芳副局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还先后派出11批近180人次参加各类各科培训,广大教师的业务文化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教育教学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从事教育教学的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并有致力体培养学生能力的观念。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丰良中心小学领导既重视指导,也重视督促,在全镇小学系统,创设了一种“提高师生素质,谋求更好发展”的良好氛围。

⒈大力抓好教师基本功的评比。

抓好教师的基本功的评比,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为了锤炼“师功”,丰良中心小学专门成立了基本功竞赛领导小组,具体规划活动,如2002年11月举办的“阅读教学大比武”、2003年11月举办的数学教师说课比赛、2004年元月举办的教师卡拉ok比赛、以及一年一度的教师书画比赛等,不仅丰富了广大教师的课外文化生活,对提高广大教师的文化业务素质起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从而涌现了一批像曹世锦、邓雨玲、吴志蓉、张广玲等一批“教学能手”,他们的说课、上课、论文、教案设计等获得县以上奖励。

⒉大力抓好教研、教改活动。

“常规打基础,教改求出路”,只有加强教改教研,才能使教育出成绩、出成果。丰良中心小学“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对全镇小学的科研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落实。两年来,“教育科研领导小组”,不仅给每个学科制定了教研专题,抓好镇级公开课的质量,使其同时具备示范性与指导性,并且要求每个教师自定一个教改专题,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实验报告、有总结,各校每周固定时间进行教育教学交流,研究课堂教学教学结构模式,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使教育、教学互相渗透,相得益彰。在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要求课堂教学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量为中心”这一原则,提倡“减负增效”,创设乐学氛围;为使中心小学这一教改策略得到落实,每次举办公开课,镇教研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专人负责课前指导、课后总结分析,并要求听课教师人人都写听后记、人人发表意见、认真评课,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从而达到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又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⒊抓好学科水平测试和各种竞赛。

教师的业务素质,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心理,学生的学习的质量,在很大的程度上也能反映出教师的业务素质。为此,在素质教育体制尚未建立或健全的情况下,“统考统改”依然是一种衡量教师业务素质高低和学生学习质量好坏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能使“水平测试”尽最大的力量衡量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丰良中心小学采用学生单人单桌、分校到总校测试、异校交叉监考的组织形式,考试后统一装订、统一评分标准、三个人以上复核、登分,利用有线电视公布学生百名前名单、简报表彰前五名学校和老师,使整个测试过程尽量做到真实、公平、科学,从而推动了教师的工作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学科水平的测试成绩连年名列全县的前列。当然,丰良中心小学不仅在学科水平测试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近两年来,在参加全国奥林匹克数学比赛中有20多人获国家级奖励、10多人在梅州市“育苗杯”及“数学通讯赛”中获奖;参加全国青少年“春蕾杯”征文赛、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赛、中国校园文化征文大赛等共40多人次获奖,在市以上刊物发表作文有10多篇;参加县少儿书画获奖的有20多人次;参加县文艺汇演获奖有20多人次;参加县田径运动会,团体成绩均名列前茅……所有这些,均从另一侧面反映了该镇师生的素质不断提高。

⒋重视教师的教研教改总结提高。

重视教师教研教改的总结提高,其实,也是对教师教研教改的肯定与鼓励。丰良中心小学为使教研有成效、教改有成果,对教师的总结提高,不仅做了硬性规定,比如每学期必须完成一份教研教改总结;而且还制定了奖励办法,比如凡发表或获奖的教研文章,按级别给予一定的奖金,激发教师教研教改总结提高的兴趣。由于重视了教研教改的总结提高,丰良中心小学近两年以来,共有40多篇教研文章获县以上奖励或发表。

总之,自撤“教办”后,丰良中心小学的各项工作都在有序地开展,并且比以前更务实、更有效了,但是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心小学“三中心”、“两基地”的作用还需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19: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育论文集

如何为“各路英雄”排座次———剖析美国大学排名榜


--------------------------------------------------------------------------------

美国的大学排名也许值得国内有关机构借鉴。在美国,为大学排名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主办的年度排名是最有权威性的。这种权威性不仅在于它以教学质量为标准,更在于它采用一套科学的方法对大学进行评估。每年初,这家报纸就将全美大学的基本情况以排名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出版一本专辑,题名为《美国最佳大学排名榜》,常常被列为全美最佳畅销书。——编者

排名前提:4个层次和8个类别

学校分类是排名的前提排名前提4个层次和8个类别。美国大学数量大,种类繁多,排名之前,必须对所有的学校进行分类。分类以“卡内基分类法”为基础,无论公立、私立,均划分为4个层次和8个类别:

第一层次: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性大学这类大学提供广泛的学士学位课程,并设有硕士和博士课程。凡是每年能够在至少15个学术领域里提供50个以上的博士学位的大学,称为“授予博士学位的第一类研究性大学”;凡是每年能够在至少3个学术领域里提供20个以上的博士学位的大学,称为“授予博士学位的第二类研究性大学”。

第二层次:授予硕士学位的大学和学院这类大学或学院提供广泛的学士学位课程,并设有硕士课程。凡是每年能够在至少3个学科领域里提供40个以上的硕士学位的大学,称为“授予硕士学位的第一类大学”;提供20个以上的硕士学位的大学,称为“授予硕士学位的第二类大学”。

第三层次:四年制学院一类是授予学士学位的文理学院。这类学院基本上只有本科生教育,每年授予50%以上的文理学士学位。另一类是综合性学院。与上类学院不同,它们每年授予低于50%的文理学士学位,其他都是工科、商科和农科等学士学位。还有一类是本专科混合学院,它们每年只授予10%的学士学位,其余都是大专学位。

第四层次:两年制大专学院这类学院除了极少数外,只授予大专学位,即使授予学士学位的学院,每年的授予率也低于总学位的10%。社区学院、初级学院和技术学院都属于这一层次。

此外,还有单一学科的专门学院,包括神学院、医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工程技术学院、艺术学院、法学院以及军事学院等。它们授予某一学科的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并不隶属于任何大学。

排名榜分类:分门别类的“榜中榜”

依照卡内基分类法,《美国最佳大学排名榜》开设了7个分榜:

全国性大学排名榜所有博士学位授予大学都列在这一榜。前50名按总积分逐一排列;50名之后,分为上、中、下三组,列出积分,只按照字母排列。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久负盛名的八所“常青藤大学”,包括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康乃尔、布朗、达特茅斯和宾州大学等,常常排在这一榜的前20名。

地区性大学排名榜所有硕士学位授予大学都列在这一榜。考虑到许多人为节省旅行开支,愿意就近入学,这一排名榜按地区分为4榜: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中西区和西部地区。每一地区,按总分列出前30名,其余的分为上、中、下三组,每组中只按照字母排列。

全国性文理学院排名榜与第一榜相同,前50名按总积分逐一排列,其余分为上、中、下三组,列出积分,按照字母排列。不同的是,列在前20名的学院并没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例如,近几年在这一榜一直名列第一的Amherst学院,就不像哈佛大学或耶鲁大学那样世人皆知。

地区性综合学院排名榜与第二榜相同,按地区分为4榜;每一地区,按总分列出前30名,其余的分为上、中、下三组,每组中只按照字母排列。

以上4榜都是公立和私立大学混合排名。与此同时,这4榜又为公立大学单独开设了小分榜。

工商管理学院排名榜由于工商管理学院培养的是未来的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员,所以入学条件较高,需要单独排名。这里的工商管理学院均属于某一大学,与后面将要提到的专业学院不同。排名是由全美国工商管理学院的院长和资深教授通过问卷评定的。这一榜包括学院和专业排名两种,学院排名列出前50名,专业排名只选前5名。专业排名分类较细,有会计、财政、信息管理、国际商务、人事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等12个项目。有趣的是,在学院排名中名列前茅的学院,在各专业排名中不一定都排在首位。例如,宾州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在2002年排名第一,但在12个专业排名中只有3个占居榜首。

工程学院排名榜工程学院与工商管理学院相同,竞争性强,有严格的专业课程要求,也需要单独排名。由于研究生院的教学和研究对本科生教育有很大的影响,授予学士和博士学位的大学分开进行评比。其评比方法与工商管理学院相同,以专家的意见为基础。这两组排名也分为学院和专业两榜,学院排名列出前50名,专业排名只选前5名。

专门学院排名榜其排名方法与前四榜相似,由各学院提供有关数据,然后按专业排名。不同的是,他们没有总积分,排名榜只按字母排列。这一榜只有4组:美术和表演艺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工程学院和军事学院。其他专业学院没有排名榜。

除了以上7榜以外,《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还有一些不定期的排名,例如,高质低价的大学排名,毕业生负债量的排名,以及近年来增加的校园种族多元化的排名等。

排名核心:确立合理的评比标准和方法

《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在长期的评比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汲取各方面的批评和建议,终于确定了7项评比标准。

同行评价和学校声誉(25%)邀请各大学的校长、教务长、招生处主任为同类学校进行评定,给出1-5分:1分表示“最低水平”,5分表示“最高水平”,学校声誉按积分高低排名。评定主要根据学校对教学的重视程度来评分。此项标准在排名中占很大比重,因为学校声誉或知名度对毕业生寻找好的职业有很大影响。

在校生的回返率和毕业率(20%-25%)其中包括两个指标:其一是一年级新生的回返率。对学生来讲,第一年是最困难的一年,退学率往往是4年中最高的。回返率占这一标准的20%。其二是6年的毕业率。美国大学实行学分制,学生毕业少至3年,多至七八年。缩短学业年限意味着个人和政府都能够节省投资,因此,6年毕业率成为衡量大学质量的另一重要标准,占此项的80%。回返率和毕业率高,表明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服务工作,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师资质量(20%)根据有关的研究,学生对教授的教学和指导的满意程度,与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毕业率成正比。这项指标包括6个数据:小班课(20人以下)的百分比、大班课(50人以上)的百分比、教授平均工资和福利、持有博士学位的教授人数的百分比、学生和教授的比率以及全日制和半日制教授的比率。一般来说,小班教学比大班教学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可以得到充分的帮助。而教师的工资高低、学位程度,师生比率以及全日制或半日制的地位等,则决定着教师的责任感和投入量,都对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

新生质量(15%)这项指标包括:新生大学入学考试(SAT或ACT)的平均分数、新生录取率等。美国大学的入学可分为两种:有选择性和无选择性。后者是指那些只要交学费就可以入学的大学,前者则是指根据入学考试分数和其他标准来挑选新生。例如,在2003年25所“高选择性”的大学中,哈佛大学的新生录取率为9%,而其他学校的录取率则从11%到35%不等。很显然,录取率低而选择性高,可以保证优秀的生源。

学校资金(10%)这项指标是指一个财政年度内在教学、科研、服务以及其他有关方面为学生支出的人均费用。人均费用高,表明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多样化的课程和服务设施。

毕业率的增长(5%)这项指标是指预测的毕业率和实际达到的毕业率之间的差别:如果一个学校的实际毕业率高于预测的毕业率,就表明这所学校在教学方面有所成就,称为“增加值”。预测的毕业率是以新生入学考试的平均分数和学生人均费用为基础的。这项指标只用于第一和第三榜的排名。

校友捐款人数的百分比(5%)这项指标是指最近两年内有多少校友为本校捐款。如果捐款的人多,间接地表明了校友对母校工作的满意程度。在这里,使用捐款人数而不是捐款总额来评比是比较公平的,因为捐款总额不仅仅是由对母校工作的满意程度决定的,还取决于校友的富裕程度和个人收入等多种因素。

确立标准之后,还需要采用数量化的计分方法,使排名更为准确。尽管采用了比较精确的计分方法,在每年的排名中,两个以上的学校并列的情况并不少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排名榜的资料来源。《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每年从各个大学收集有关资料,包括新生回返率、6年毕业率、校友捐款的百分比等15种数据。这些数据往往由各个大学的学院行政管理研究室提供,而这个研究室的工作人员大多持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是统计学和数据库管理方面的专家。2003年,全美94%的大学为《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提供了资料,可见这一排名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此外,他们还从其他教育组织那里收集补充资料,从而使其数据更为齐全。《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另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是雇用专业公司实施专家评价,其问卷范围常常在4000人左右,回收率为60%以上。这一资料收集系统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排名效应:家庭、学校、雇主关注的焦点

美国高等教育主要是个人投资,特别是私立大学,学生交纳的学费和管理费是学校运作经费的主要来源。即便是公立大学,州政府拨款占40%-50%左右,但此拨款也要根据入学人数的多少来调节。因此,各大学经常面临着两个市场的竞争:招生市场和就业市场。与中国不同,美国大学多而生源有限,大多数学校需要采取各种方法去吸引高中毕业生入学,力求完成招生指标;一些学校因招生不足而只好关门。即使那些声名显赫的少数名牌大学,虽然不必担心生源问题,但也要为争夺优秀人才而绞尽脑汁。在就业市场上,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形势变幻无常,但仍以买方市场为主,雇主往往对大学毕业生有很大的选择权。在这种背景下,排名榜有三种基本功能:

学生和家长选择大学的指南对于高中毕业生和其他寻求升学机会的人,《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的大学排名榜比大学免费赠送的精美招生手册更具比较性和客观性。为了便利读者,他们将所有大学进行不同的分类,不仅有层次之分,而且有公立和私立之分、地区之分、专门与综合之分,然后进行排名。

学校管理的反馈信息由于《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的排名信誉较高,许多大学,特别是排在各榜前50名的学校的校长和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对此非常重视。如果一些学校当年的排名比去年下滑了一两个名次,这些学校就要寻找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便在下一年的排名中能够回升或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这些大学也将这一排名看作一个重要的广告宣传途径,以吸引更多、更好的新生入学。

雇主招聘人员的参考指标如前所述,名牌大学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学校排名越高,去招聘的公司也越多,形成了“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挑雇主,非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被雇主挑”的局面。当然,没有“终身名牌”,例如,康乃尔大学一度下滑很多,从1999年排名第六位下降到2001年的第十位,2003年又降到第十四位,被戏称为“冒牌常青藤”。加州理工学院近几年上升很快,2002年甚至排在了麻省理工学院之前,其毕业生也在就业市场上随之走红。

(作者英文名字为JingWang,现为美国史密斯学院【SmithCollege】行政管理研究室研究员和副主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19: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育论文集

什么样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好学校中国和美国评价标准的比较


--------------------------------------------------------------------------------

对于什么是好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有一系列政策规范,而且不同类型的学校有不同的软、硬件方面的评价与验收标准,专家教授们也有一套面面俱到的评价理论,当然,教育实践第一线的许多校长也有自己的理念和经验;而在更多普通老百姓心目中,好学校的标准倒也简单,那就是升学率高,当然,如果学校设备先进,硬件好,学校面积大大的,漂漂亮亮的那就更好了……这是中国人眼中的好学校。那么,其他国家国民眼中的好学校的标准是否与我们一致?有哪些一致的地方?有哪些不--致的地方?一所好学校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思考一下美国人眼中的好学校(译自Gill Davision:Some Key Elements for a Good School,HGSEA lumnus Momograph,1992):

好学校是充满活力与智慧的教与学的统--体,它致力于帮助学生学会很好地运用自己的智力。在这里,年轻一代能够充分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技巧并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好学校具有突出的团体文化特色,它十分尊重并保持与邻近学校的一致性与不同性,能够在国家所要求的价值观与其所属团体所要求的价值观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好学校不能仅仅反映地方、州或国家等的利益团体的要求,它必须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

好学校是其学生及教师人格特征的体现。虽然教师和家长都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但问题是,我们应该知道怎样与学校中的每一个孩子交谈。如果我们不了解学生的心理,不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就无法教好他们。实际上,如果学生知道我们很在乎他们想要说出的东西,他们是很愿意表现自己的;如果我们很尊重其为了表达重要的想法和感情所作的努力,如果我们不仅尊重他们的沉默,也尊重他们的说话,他们则更愿意表现自己。

好学校强调人际交往。在为将来生活而学习的旅程中,学生不是一个装东西的空罐子;教师也不能是填装知识的自动化机器。学习本是感性与理性的辩证统一,成年人与孩子之间可以而且应该互相学习。

好学校总是想方设法创造出一种团体认同感。无论在我们生活的地方还是学习的地方,没有认同感是有害的。而一个受人尊重的团体总能够在其所有成员之间创造出认同感及内聚力。

好学校对其全体教员而言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特殊群体。学校的全体教员只要把尊重学生以及团体的需要当作其首要工作,他们就会名垂校史。如果学校的全体员工具有强烈的集体责任感,能严肃认真地审视其所处环境的标准与安全,能不断对其所认定的目标作出重新评价,那么,学校就会成为未来的领头羊,其未来的力量及潜力也会充分体现出来。

好学校所选定的目标通过一整套的标准清清楚楚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些标准设计的前提是相信每一个学生不仅应当、而且能够做到。它是对学生尽可能多的尊重与期望的标志,它使得学生最终所取得的成绩非常有意义。因为通过艰苦努力来实现那些有价值的目标是发展年轻人自尊心的最可靠的方法。在这所学校里,这些判断成功的高标准对所有的学生都是一样的,尽管不同学生达到这些标准的方式不同。

好学校的明智之处在于能够以孩子们自己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实现目标。他们要求学生以他们所知道、所能够做到的不同的方式通过,一个最终的展示加以证明,这个展示实际上是一次公开的表演。或者,学校通过收集学生在不同阶段最好的“成果”做成,一个“汇报册”,以使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进步能非常明显地反映出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这一做法的关键在于: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方式去评价学生,以获得一个更真实的、更广泛的关于孩子知道多少以及如何运用知识的图景。

好学校要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一个理想,的环境。它应帮助学生作好应付学校以外世界的准备,作好自己作出艰难决定的准备,作好创造性地运用智慧的准备。学生们需要能够以一种敏感的方式来处理这个真实的世界,因为他们在教室以外的日子不会被分割成均等的时间单位。

好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一处在精神及身体上都能感到安全的场所。在那里,他们能够畅所欲言,不会成为在学校建筑之外大街上经常发生的暴力的牺牲品。

好学校必须为学生及全体员工提供一个能够毫无担心地走在校园小道的环境,还必须创设一种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表明他们的观点,而不用担心遭到斥责或者诸如恐吓、装聋作哑、充耳不闻等等不公正的待遇。

这就是美国人眼中的好学校。上述的评判标准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揭示了一所好学校所应具备的特征,它对我国的学校管理者应当有所启示。稍作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美国人心目中的好学校大概有四个关键词:

◆支持----对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学生为本、师生彼此间的尊重以及良好而充分的人际交流予以充分的支持;

◆氛围----创设团体认同感、集体责任感以及鼓励独,创性的氛围;

◆标准----制订明确而可行的标准,相信学生能够达标而且达标的方式可以各不相同;

◆环境----提供师生员工在精神及身体上都能感到安全而愉悦的场所。

应当指出,中美两国人心目中的好学校标准虽然有一些共性的成份,但差异之处也是很多且明显的:

差异之一,美国的标准对学校的“软件”系统颇为关注,而中国的标准对学校的“硬件”系统更为重视;

差异之二,美国标准的评价重心在于学生在一所学校当中的成长过程----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中国标准的评价重心更多的是学生在一所学校能取得的结果----升学率。

有鉴于此,针对我国的国情及中小学的现实状况,在学校管理者大脑里至少应当及早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即在所有好学校的标准中,有一最本质的成分:一所学校进来的学生都是挑选好的,毕业出去的也是好的,这所学校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好学校;进来的也许是不怎么样的,甚至是差的,而出去的是好的,进步幅度大,这样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好学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8-1 19: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教育论文集

英国德育:塑造合格公民
心理学博士、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硕士生导师   刘春
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会计、金融、经济学院院长   Gardner
  道德教育:要塑造什么样的公民形象

  英国中小学的国家规定课程中并没有称为道德或品德教育的课,但其课程设置中有涵盖道德教育的课程: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宗教教育,也有的将公民教育从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中单列出来,成为一门单独的课程,目的是塑造合格的公民形象,其内容和中国的道德教育近似。

  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由安全教育,个人理财教育,情感健康教育,营养与体育,性与两性关系教育,毒品、吸烟与酗酒教育等方面组成,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培养社会和道德责任感:学习什么是社会和道德的责任行为,如何对他人和社区成员负责;参与社区活动:学习帮助社区中的人,先从家庭开始,然后考虑如何为学校、邻居、地方、国家甚至全球服务;发展参政议政能力:学习关于地方、国家以及国际的民主制度,学习在社区生活中扮演有效角色所必要的技能和价值观,鼓励学生就所关心的问题进行辩论。

  
目的之一:健康、安全地生活

  安全教育:每年在英国有1万名儿童因意外造成终生残疾,意外事故是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安全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各种情况下的潜在危险,使学生有能力识别危险,做出正确选择,保护自身安全。教育学生首先要对自身安全负责,遵守章程、标识、程序,遇到危险时有信心获得帮助,对面临危险的他人要坚决帮助和劝告,对冒不必要风险的典型事例和压力有所认识。学校会安排学生会见安全专家或参与他们的工作来加强认识,如会见消防员、道路安全官员、驾驶教官、贸易标准官员、健康与安全官员等。

  个人理财教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英国公民的信用卡欠账总数已达上万亿英镑。个人理财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理财能力,为将来能自信、独立地生活打基础。理财教育在英国中小学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5岁至7岁的儿童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用于多种目的;7岁至11岁的儿童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11岁至14岁的学生要懂得人们的花费和储蓄受哪些因素影响,懂得如何提高个人理财能力;14岁至16岁的学生要学习使用一些金融工具和服务,包括如何进行预算和储蓄。在公民教育中,还要使学生懂得,消费者或雇主以及雇员在金钱上的权力和责任。

  情感健康教育:目的是使学生意识到所面临的情感健康问题,并鼓励同伴间相互支持。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理解情感,学校的环境要帮助学生通过公开谈论情感健康问题而树立信心。在学校中,教职员工的情感健康问题与学生的同等重要,这一点要纳入学校的章程中。

  营养与体育:儿童时期的健康饮食可以降低白血病和牙齿疾病的危险,有助于减少心脏病、癌症等成人疾病。鼓励学生进行适当的运动,认识到运动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

  
目的之二:严肃面对英国的社会问题

  性及两性关系教育:性教育是英国中小学所必须提供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关于艾滋病等性传染疾病的知识,鼓励学生从道德的角度以及家庭生活的价值方面思考这些问题。学校可以决定性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而家长则有权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参加与否。性教育如何进行是一个关键问题,教师要懂得相关的政策、程序、内容、事实和问题。

  毒品、吸烟及酗酒教育:通过增加学生对毒品、烟草以及酒的知识和理解,了解这些东西所产生的副作用,帮助学生做出安全和明智的决定。在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的相互配合下,帮助学生远离毒品和烟酒,过一种自信、健康、安全、独立的生活。与此有关的知识还会渗透到各个年龄段的科学课程中,家长参与制定学校关于毒品的规定。

  
音乐教育:实践和体验道德教育

  英国在学科课程中也渗透了道德教育的内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音乐教育。

  音乐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和文化的,因此,道德教育中的许多方面都可以通过音乐教学活动自然地进行。例如:

  个人、社会与健康方面:通过学习和演奏乐器,参加演出和创作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和各种能力;通过小组成员一同进行音乐创作,认识到要与他人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尊重人们的差异。

  道德发展方面:音乐活动要求对自己在创作过程中所选择并决定扮演的角色负责,可以增强责任感;认识到自己和他人工作的价值;认识到音乐带来的社会影响,如广告音乐、噪音污染等。

  社会发展方面:通过分享音乐制作,培养社会依赖感;认识到不同音乐活动的价值,以及自己在支持和丰富他人作品方面的责任。

  文化发展方面:认识音乐是如何影响和反映人们的思维以及感觉方式的,将对音乐的理解与它的创作及公演历史背景联系起来,体验和欣赏不同时期以及不同文化中的音乐;在不同传统中分析、评价音乐,识别音乐的某些方面如何以及为什么发生演变;认识自己的工作如何能对文化产生影响。

  情感发展方面: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与他人、社会网络、文化以及环境的联系中了解自己。

  理财能力培养方面:认识购买和保养乐器和音响系统的成本,管理自己购买音乐CD的钱。

  管理企业的技能培养方面:练习组织演奏团体,安排音乐会,包括确定票的成本到最后出售自己演出的录音,等等。

  其他课程也对道德教育发挥作用,如体育课对于培养学生发展公平感、责任感与协作精神等有重要作用;历史课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历史上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等等。
(文见《中国教育报》2005年3月25日第7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8-8-1 20: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育论文集

学术性很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21: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