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李成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论文集

[复制链接]
141#
 楼主| 发表于 2008-8-12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育论文集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


--------------------------------------------------------------------------------

 摘要: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确立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由于人们对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操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现象。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导致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这些现象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重视教学方式多样化,克服教学过程形式化。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改革;
  课程资源中图分类号:G420;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05)05-0003-07

  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一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可以说,成绩与问题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是新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对矛盾。对于成绩,必须给予肯定;当然,对于问题,也必须给予正视。

  一、三维目标确立与教学目标虚化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了冷落和忽视,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则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突出表现在: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过程方法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形式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种对人的情感和道德的普遍关注,是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所难以想象的,也难以企及的。参与实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意识和追求,用他们的话说:“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有知识的授受,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学的过程有什么样的体验。”这实在是了不起的进步。
  但是,由于对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操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现象。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知识、技能目标,该实的不实。知识、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课堂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它是教师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然而,由于认识上的片面和观念上的偏差,在不少课堂上,最应该明确的知识、技能目标,反而出现缺失或者变得含糊。一些课听下来我们总觉得心虚,我们不能像传统课堂那样只抓“双基”,但也决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放弃“双基”。“双基”毕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抓手,也是形成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因此,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
  第二,过程、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的现象。首先,由于“过程、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是以往课堂教学所忽略的新要求,一般教师设计这类目标的意识不强,有些教师是有明确的意识,却在设计和操作中明显地出现了“游离”现象:游离于知识、技能目标之外,游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之外,游离于学生发展之外,从而使过程、方法的价值丧失殆尽。下面这个案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师:小朋友,怎样记“菜”字?
  生:菜,上下结构,上面草字头,下面是采字,合起来是“菜”字。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草字头,下面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是辛苦的苦去掉古,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是花字去掉化字,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莱”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
  学生们越记越复杂,越学越糊涂。这种为过程而过程、为方法而方法的教学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出现了“贴标签”的现象。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也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在新课程中的体现。但是,这不意味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可以“独立”和“直接”进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一门学科而言,是伴随着对该学科的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过程方法)所实现的学生个性倾向性的提升。”当前课堂上,一些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因而也是低效甚或无效的。从教书育人的机制来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但是,现在却有教师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这类教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这种教育只是一种知识教育或技能教育,而不会成为有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因而对学生的发展不可能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目标的多维化以及对目标的不当定位,致使教师教学中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二、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内容泛化
    课程资源开发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课程意识的确立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使教学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缺乏课程意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唯一对象,小学6年的语文就是学懂12本书,数学就是会算12本书上的习题,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就牵着学生去“钻”教材,学教材,甚至去背教学参考书。教材被神化了,被绝对化了,教学变成了教书。这是一种极其狭义的教学。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仅把课程当做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教师不再是可怜的课本知识的解释者、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道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新课程的民主性、开放性、科学性,让教师找到了课程的感觉,形成了课程意识,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充分地挖掘、开放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教学中再也不以“本”(课本)为本,把教材作为“圣经”解读,对教材的补充、延伸、拓宽、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这是新课程的课堂极其普遍的现象,我们在听课时,经常会听到学生质疑教材的声音:我对教材有个建议;我对教材有个补充;我对教材有不同看法;我对教材……与此同时,新课程突破了“课堂教学就是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再只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只限于有字的教科书,而是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无字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深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雷雨,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宝库,都是活的书。”这部宏大、深邃的“无字书”走进了新课程,‘成为学生阅读、思考、探究的对象。这是新课程十分可喜的变化。但是,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突出表现在以下四点。
  第一,教材受到了冷落。在新课程中,教材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整体,而是开放的、完整的“课程资源”中的有机构成部分,教材成为学生与他人、生活、社会、自然等发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有些专家据此把教材比喻为教学的“引子”,这是对传统教材观的补充。教材是“引子”,并不能因此削弱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基于人们对教材的科学理解和灵活把握,但是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却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过早或过多地补充内容,海阔天空,甚至偏离文本而大谈从网上查阅到的资料,教材受到了冷落,教学活动失去了认知的支撑。还有的教师片面强调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大量补充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进行删减或更换。如一些学校大量增加民族文化或乡土文化的内容,删除了不少反映现代文明成果和大都市的题材;有的山区学校回避大海和繁华的城市,教材中那些有关大海和城市的美丽词汇和精美插图本可以唤起学生对外面世界和未来生活的好奇与向往,但却被教师狭隘的“生活教育观”所限制,学生失去了一次感受和认识世界的机会。
  第二,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情境。设置适当的情境,赋予知识鲜活的背景,使学生在把握知识来龙去脉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更能体现知识的教育和人文价值。然而,情境设置应该自然地呈现这种紧密联系,而不能“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情境”。如某教师在讲“两步计算式题”时,创设了去游乐园玩的情境。课件演示:两个学生乘车来到游乐园门口,遇到了“拦路虎”,要求学生闯过“迷宫”才能进门,教师充满激情地问:“同学们有信心闯过去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有!”课件显示迷宫图:把算式和正确的答案连起来,连对了就能走出迷宫(只有一题是两步式题,其余均为一步式题)。学生顺利闯关后,教师表扬:“真能干!”追问:“这些题目中哪一题是与众不同的?”从而揭示课题“两步计算式题”。可以说,这种情境与教学内容并没有任何内在的实质性联系,只是外加的一顶“高帽子”。
  第三,联系实际变成了一种装饰。加强教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是改善学生对知识和知识学习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认同的必要途径之一。然而,教学内容所联系的实际,必须是真正的实际,而不是给知识教学所穿的一件“外衣”。一些课堂上,教师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反而妨碍了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
  第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形式主义。一是动不动就让学生搜集材料。语文课表现特别明显,只要课文中涉及某种风土人情,教师便让学生去开发相关的民俗风情资源;只要课文涉及某门学科的知识,便让学生进行所谓的延伸、拓展与整合。教学内容泛化,语文课成了杂烩课、拼盘课。这必将导致语文课的变味,甚至变质。一些很简单明了的问题也让学生搜集材料,以为不如此就不是新课程了。实际上,这样做既不必要,学生也难以承受,造成了学生的另一种形式的学习负担。二是只重搜集而不重处理、利用。材料搜集到了,只是在课堂上展示一下,读一读,而没有加工、分析。出现了为搜集材料而搜集材料的形式主义。以上是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误区,它们造成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教师使命的缺失
    本次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发挥人的主体性为宗旨,将实现学生充分的、有个性化的发展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尊重每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应该说,无论从理念还是从实践角度说,这都是很了不起的进步。但是,对这个过程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强调学生的独特见解(体验),却忽视对文本的基本尊重 在数学课上,有十几种解题方法;在人文课程里,对文本有十几种理解。有的方法巧妙,有的较为繁琐;有的切中要害、视角独特,而有的却是牵强附会、浅尝辄止,真可谓众说纷纭。而教师在此是“听其不语”,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或是各执一词,不及其余,或是莫衷一是,无所适从。
  ①应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提出自己的个人理解,富有独特、个体性地来把握这个世界的真谛和意义,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策略。但是由于学生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主观性偏差。请看《司马光》一文的教学片断。
  师:你觉得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做法好吗?
  生:大家都慌了,有的去找大人,有的哭起来,只有司马光的办法又快又好。
  生:我觉得司马光的办法不好,砸坏了公园的缸,又可能把缸里的小朋友砸死。
  师:你们觉得第二位同学说得有道理吗?
  生:对,小石头都会砸伤人,这么大的石头真的会把缸里的小朋友砸死。
  生:缸片飞出来,还会把外面的小朋友砸伤。这办法危险!
  师:这几位小朋友真会动脑筋!
  其实,该文主要是赞扬司马光在危急时刻能不慌不忙、急中生智、挺身救人。而这大智大勇的司马光却在教师的引导下被群起而攻之,批了个体无完肤,使大部分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严重偏离了课文原意。
  ②让我们来再看一组学生对文本主人公的解读与评价:
   《狐狸和乌鸦》——“狐狸很聪明!你看,它为了得到肉,很会动脑子”;
   《秦兵马俑》——“我觉得应该感谢秦始皇。如果秦始皇不为自己建造陵墓,就不会留下举世无双的兵马俑了”;
   《虎门销烟》——“林则徐没有环保意识!几百万斤烟渣冲人大海会造成多么严重的污染!石灰冲人大海,对大海动植物的危害更大!”这些脱离文本主旨,游离文本语境天马行空式的“独特体验”,是对文本的误解,它不仅严重偏离、曲解了课文原意和科学本质,而且还出现了价值观的偏离,从根本上扭曲了教学的方向和实质。虽然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决不会变成彼.拉多。因此,教师既要激励学生进行多元体验和多元理解,又要引导学生尊重人文主旨并追求共通见解,正确处理一元标准要求与多元解释、个性解读与文本原旨领会、独特认识与共性认识、多元文化与普遍价值的关系。这才是新课程理念的真正要求。
  (二)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自主建构),却忽视教师的引导性(价值引领)
 新课程在强调学生自主性的教学实践中,确实存在着忽视教师作用的唯(学生)自主化的倾向,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教学中出现了一些缺乏启发性艺术性的常用语:“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就学什么”“你想怎么学就怎么学”“不要紧,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关系,只要把你自己的看法说出来就行了”等等。各学科在实施自主学习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些现象和问题。这是一种典型的只“赋权”而不“增能”的不负责教学行为,它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上因为教师作用的丧失,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受到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致使他们的认知水平仍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在这样的课堂上,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假性主体),失去的却是教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等神圣的职责,这是导致课堂低效或无效的根本原因。解决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关键在于既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与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就算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引领仍然是必要的。“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铺路架桥;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①一位语文教育专家也建议教师在课堂上“该出手时就出手”:当学生读得提不起精神的时候,教师应该调动学生读的欲望和兴趣;当学生读得印象浅薄、形象模糊的时候,教师要引领学生读得充分、读得细腻;当学生读不出文本的理趣、情味的时候,教师得点拨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智慧,激活学生的想象。
  ②教师的正确引领是保证学生学习方向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三)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和赏识,却忽视对学生的正面教育 新课程强调尊重、赏识,其实质是强调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应该说,新课程倡导尊重、赏识,这对于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无疑是很有必要的,实践上也确实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是,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课堂上,经常听到一些教师对学生取得的一点成绩过分表扬:“你很聪明”“你回答得最好”,这种过多的“廉价”奖励过分注重形式,缺乏激励性,甚至会误导学生,以为自己的答案真的最好而沾沾自喜,长此以往,听不进不同意见,还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不再探究,这便是误区。
  笔者认为,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一味地夸奖学生同样弊大于利。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迷恋夸奖对学生发展绝对无益;同样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也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完整的教学既需要表扬,又需要批评。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给予及时、适当的肯定和激励,让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发挥;另一方面,对学生的错误结论明确地加以改正,使模糊的概念得以澄清,让学生对知识有新的认识,在否定之否定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一味批评或赏识都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值得强调的是,正如表扬不是随意性夸奖一样,批评也绝不是压制、嘲弄,更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学生觉得难堪,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方式多样化与教学过程形式化
    学习方式变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又一个亮点。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出现了多样化的景观,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多样化的背后,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
  (一)“对话”变成“问答”
     对话是一种交流方式。教学中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它包括人与文本的对话、师生对话和自我对话。对话既是一种精神,又是一种方法。从精神的角度说,它倡导平等、交往、互利和共同发展的理念,注重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从方法的角度说,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太多的“传话”和“独自”的方式,走向互动和交流,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可以说,新课程所提倡的对话教学是对传统独自式教学的超越。但实践上,却有不少教师把对话等同于师生问答。实际上,发生在课堂上的有些师生问答,其实并非真正的教学对话。
  (二)有活动却没体验
      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动自觉的活动”。针对以往教学中过分夸大内隐的、观念的活动,而忽视了学生实践的、感性的、操作的活动的状况,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因而现在课堂上呈现了较多的外显活动,这是合理的、正常的。但当前的活动中有相当部分是散漫的、随意的、肤浅的、局限于表层的活动,活动缺乏明确的目的,出现了活动的形式化、浅层化和绝对化倾向。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活这,一会儿忙活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却称之为“动中学”,这种“活动”是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却没有体验,没有反思。活动性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动自觉的活动”。但新课程所提倡的活动是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统一,是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在亲自体验过程中获得发展。有活动没体验,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因此,当前应努力提高教师对活动的指导水平,将对活动形式的重视与对活动的质量和有效性的重视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的关系。
  (三)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上的合作和交流,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机会增多了,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但一些教师却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时间又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教师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而是一个仲裁者,教师只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把学生往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这是典型的应付式、被动式讨论。而学生方面,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他们更多时候在做听众,即使他们发表了意见也不会受到重视,在小组汇报时成绩差些的学生的意见往往被忽视。总之,当前大多数课堂里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自发阶段和随意状况,不少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时偏重于形式,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刻认识和反思。
  (四)课堂有温度却无深度
 在封闭式教学中,“闷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闷课的主要特征是,课堂气氛沉闷,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昏昏欲睡,闷课的结果是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活”起来了,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呈现出了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空气浓厚,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但是一些课堂虽有温度,却没有深度,虽然让人感受到活跃,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
  (五)有探究之形,却无探究之实
     在接受与探究的关系上,我们不能只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而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了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即为典型),学生学习纯粹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创新,影响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基于此,新课程倡导和凸显探究学习。探究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需要通过一定的“形”表现出来并加以实施,这里强调的是探究的程序,也是探究的载体,它表明探究学习要经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再做什么。现在一般认为组织学生探究学习和开展探究教学的基本步骤是:(1)提出或生成问题;(2)围绕问题,提出和形成假设;(3)收集证据,形成解释;(4)交流和评价。

  这几个环节也可以看作是几个要素,它们是探究性学习和教学的基本标志,它们使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有章可循。但是,如果只是按照环节和要素机械地设计教学活动,安排探究路线,然后组织学生按部就班地实践或经历探究过程的每一步,把学生直接引向所要获得的学习结果,这其中既没有学生对现象、事件和观点的质疑,也没有对问题的自由性探索和观察实验的自主性设计,也没有教师对学生探索的智慧性启发和引导,那么,这种“探索”就会演变成对智力进行徒有形式的机械训练,而无法使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迷失探究教学的方向,最终导致他们丧失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探究学习不仅要模拟科学探究的“形”,更要渗透科学探究的“神”。科学探究的精神主要表现在:(1)好奇心;(2)怀疑精神(批判精神);(3)求证精神。科学探究的“形”与“神”是相互依存的统二体,“形”是基础,“神”是灵魂,没有前者,后者就会失去载体,显得虚无飘渺,无从把握,实践上也难以操作,从而导致“探究”的泛化和虚化。缺乏后者,前者就会失去动力和方向,变成没有内涵和精神的“空壳”,从而导致“探究”的形式化和机械化。应该承认,这也是当前探究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笔者认为,新课程教学改革所以取得成绩,一方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先进性、正确性,另一方面反映了教师的实践智慧和改革热情。而新课程教学改革之所以会产生问题,从具体实施角.度看,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实施者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出现了偏差,而且实施者的经验和能力不足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当然也有其他原因。但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以及其他有关人士要学会——对改革出现的问题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既不能把它绝对化,也不能置之不理。我们坚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者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将会越来越到位,越来越准确,实施和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和经验也会与日俱增,改革出现的问题将会随着改革的深化而得到有效的解决。方向对了,总有达到目的的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楼主| 发表于 2008-8-12 11: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育论文集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教学改革


--------------------------------------------------------------------------------

小学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 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关于〈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的说明》明确指出:“工具性,指 语言文字是思维的工具,日常交际的工具,学习各门功课、获取新知和将来从事各种工作的最基本的工具。”“思想性指语言文字总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总是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的。”还 强调“工具性和思想性都是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是缺一不可的。”
(一)注意“语言”与“语文学科”概念的混淆
语文学科的相应科学是语言学。内容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它的根本属性必然要为语言的性 质所制约,但二者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语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以“表达心理的符号系统”的形式存在。
语文学科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学校课程是实现教育的手段。
语言和语文学科都具有工具性,但这“工具性”的内涵也不是等同的。语言的工具性指的是它 的社会功能。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因此,不能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仅仅理解为单纯的学习语言文字。 “语文学科”与“语言”概念的混淆,会导致只强调语言文字形式方面的练习,忽视能力培养 、智力发展和思想品德教育。这样,语文的教育功能会被大大削弱,而且学生的语言也不可能真正得到发展。
(二)注意“人文学科”与“线性学科”概念的混淆
语文属人文学科,数学属线性学科。小学语文学科与线性学科既有同一性,又有特殊性。它的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是语言文字训练。
(三)注意“语言”与“思维”概念的对立
心理学告诉我们,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这是二者的同一性。但他们仍有区别。主要在于“语言和思维的职能不同。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的形式是词和句”; “思维是认识 的工具,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应同步进行。
一些优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意贯彻启发性原则,引导学生感知课文语言,并进行思维加工;注意训练梯度的合理性,寓思维程序于训练之中;注意思维的训练层次,在了解课文“写了什么”的基础上,理解“怎样写的”,“为什么而写”;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注意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相机指导,点拨思路;注意结合语言训练,渗透规律,晓以学法,使学生领会课文是怎样读懂学会的;注意技能迁移,促进能力的形成;注意评价学生练习效果时,不仅评判正误,点拨思路,还从速度、深度、有无创见等方面加以肯定。这些做法,有利于学生语言与思维的同步发展,体现了对学科属性的透彻理解。
(四)注意“语言 ”与“思想”的割裂
“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的辨证统一“已成定论。但是,从教学实践看,却体现得不尽人意 。语言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思想是思维活动的内容和结果,语言和思想都离不开社会生活的结果,无不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词、句表达出来的,甚至连标点符号 的使用有时也带有感情色彩。文章中的语言表达方式、篇章结构,甚至于修饰,无不围绕中心,服务于表情达意。很难说学完了一篇课文,学生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没有感触,或体会 甚少,就算是理解了语言文字。没有引起“共鸣”的阅读训练,不能说是成功的。 一些优秀教师,“教”书为“育”人,与思想品德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注意在钻研教材时,从语言形 式与思想内容统一的角度,确定教学重点,设计训练项目;注意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 “明”理、“悟”道、“激”情、“导”行;注意以教师之情,启发学生领会作者之情,形成 教育的氛围;注意经常坚持“自然渗透”,使教学形成熏陶感染的过程。小学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只要我们不但注意概念的“外延”,而且更注意概念的“内涵”,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加深认识,定会取得真知。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观要实现素质教育必须首先从课堂教学入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观念?长阳县教研室向贤陆老师认为应突出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首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 爱劳动爱人民的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促进他们形成正确得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树立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的远大抱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原动力。其次要紧密 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激趣激思、动手动口的问题、推动他们通过自己看书、查资料、讨论、做实验、观察、思考,主动的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适时对其引导、鼓励、评价,使他们感受到学 习成功的喜悦。产生“只要自己认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就能成功”的自我评价意识,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是教师有意把学生推向做学习主人的成功通道。只要教师教学中能坚 持正面教育和为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铺路搭桥,就会逐步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学习态度,学生不会再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负担,产生越学越带劲的主动学习氛围。
2.教给学 生如何学习的方法
教师要教给学生会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辨证教学思想 。教给学生会学习的方法,是学生终生收益的事,教学中要始终贯穿和突出这个观念,这也 体现了由应试教育的短期行为转向素质教育的终生行为。如看书、归纳、小结、观察思考等。 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结合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采取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有措施、有目的的实施培养,在步骤上可采取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分内容实施。在方法上,一是紧密 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知道学法;二是必要时专门组织学法知识讲座,集中解决一两个学法问题;三是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学法交流,促使他们相互借鉴学习方法。
3.贯穿因材施教的原则
基础教育既要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有用人才,又要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从这个目标 出发,就决定了培养人才的多层性。再则由学生本身的性别、年龄、智力和非智力等因素也客观造成一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智能水平的千差万别。这也就决定了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 因材施教的原则。再次从教材内容来讲,也设置了许许多多的反映智能的层次性的问题。综上所述,无论从培养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都体现了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因而课 堂教学必须抛弃一班学生、一本书、一样要求的统一的教学模式。但因材施教决不是歧视或变相忽视差生,而是要求教师在班级式教学情况下,如何辅导差生达到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 要求,使教学不偏离面向全体学生的方向,另外也要采用相应的方法来使优等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进一步提高智能水平的问题,从而达到在一节课内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均有不同程 度的收获和进步,继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理想效果,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内在潜能。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
4.科学的把握和实施每一教学环节
科学的把握和实施每一教学环节,是提高课堂45分钟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是达到课堂高效益、高质量的必经之路。是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较高要求,也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和减轻学生课 业负担的有效途径。这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还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精通或熟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等多方面的知识。教师必须从每一节课着手从提高自身素质着 眼。一是加强自身学习,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和理论储备,注意收集整理多种教改信息,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探索、总结提高。二是要从每一节课做 起,在备课教课中,认真审视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程序,看其是否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在知识上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在智能上是否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各 种能力,在情感上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优化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素质
1.抓根本——提高认识能力
(1)钻研教材,把握要求。
(2)遵循规律,探求方法。
①串“联点”,在语言环境中教学字词。
②借“撑点”,于读写重点训练中学方法。
③寻“空点”,循作者思路拓展思维。
2.讲落实——强化基本功训练
实践告诉我们,每篇课文后面的练习与作业是抓基本功训练的一个依据。因为课后作业是教材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编者的意图,体现了重点训练与一般训练的内容、序列与层次。它揭示了教学的重难点,告诉我们教学的步骤与方法,揭示课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依据作业 去组织教学,能教的准,学的快,双基训练也落到了实处。
3.辟渠道——提供个性特长发展场所
   如建立朗读读报、习作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活动或节假日组织班级新闻发布会;散文、诗歌朗诵会;主题班队会;利用课堂边角时间举办朗读、背诵、默写、讲演比赛;建立“墙报小组” 、“通讯报导小组”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楼主| 发表于 2008-8-12 11: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育论文集

语文教师的责任


--------------------------------------------------------------------------------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已无法安坐,缘于我今年接的两个高一班级,课堂上出现的一些不正常问题,加之平时所见所闻语文教育之种种奇怪现象。我不得不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语文及语文教学,还有语文教育者的责任。

我是一个从事高中语文教育工作已有16个年头的人,多年在高三任教,在题海里摸爬滚打,自认为工作上还算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业务水平上精益求精,成绩也算让领导、家长、学生满意,到如今混出个省级骨干教师,自己也聊以自慰,沾沾自喜。接了高一后,满以为凭自己的学识,敬业精神叫他们啧啧称赞,决不在话下,谁知在课堂上竟然有睡觉的,注意力不集中的,看课外书的,交头接耳的,学习即不积极也不主动,更别谈密切配合了。看着学生冷眼旁观、兴味索然的冷漠样,自己是多么的孤独、可怜哪。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呀,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一向受学生欢迎的课备受新生冷落,着实令我大伤脑筋,怎么会集体无意识,全部患上失语症呢?自己也是全身心投入的呀,精心备课,耐心辅导,热情答问的。

课间,我和学生闲聊,了解到他们语文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问起学生对我教学的意见,学生说我人满好的,知识也算丰富,就是课讲的不够灵活,干巴乏味,时常说到高考,搞得人挺紧张的,另外,讲的很多初中就应该会的知识他们接受不了,因为初中的老师从不或很少扩充知识面,也像我一样只扣住考试讲东西,一点都不吸引人,令人生厌。说我在赏诗品读、讲学法和涉及课外知识的时候他们特别愿意听。

我深深的反省自己,猛感到教高三教出毛病来了,天天浸在苦味十足的题海里,平平淡淡,浑然不觉自己成了教育的另类,离语文越来越远了,自己多年的辛苦换来的居然是这样的结果。想到这些我不觉出了一身的冷汗。

再看看周围,无不在忙着准备应考——章节考、单项考、周周练、月考、对抗赛、高考,班与班的,年级间的,校与校的对抗一个接着一个,县级的、市级的也时不时的来凑热闹。老师们绝大部分时间沉浸在筛选试题,批阅试卷,排列位次,对比差距中。有几位语文老师在孜孜以求地搞素质教育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再说,几乎三天一大考,两天一小考,语文老师们单是看作文就已经力不从心、灰头土脸了,哪里还有更多心思和更多时间钻研教材,深研教法,研究学法,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以其规律指导学生在听、说、读、写上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这样的情况几乎成了校校如此,地地如此。看似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背后其实是教师和学生的疲于应付才枯思竭。

我们不妨再来听听来自于学生和他人的反映,自从前几年那场关于语文的大辩论,把语文教育说成是“误人子弟”、“祸国殃民”,使普天下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脸面丢尽臭不可闻之后,《中国青年报》及其他报刊上挞伐语文及语文教育的文章就始终没有间断过。指责者有正在接受中学教育的中学生,有大一新生也有学生家长,有专家教授。其中南开大学一年级新生批判中学作文教学是“八股式的议论文写作方法,让学生生硬地把一些哲理嵌入文章,生拉硬扯地挖掘某一事物并不存在的意义。”一搞文字编辑工作的学生家长指责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公式化的生硬套入,把生动有趣的好文章人为拆解,搞的七零八落。完全背离了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另一名是知识分子的家长无奈的说,语文考试,必须回答的和标准答案一字不差,仅仅意思答对了,也一分没有。使孩子逐渐纳入了固定的思维模式,丢掉了学习的主动性,求知的创造性。更有大名鼎鼎的国际数学大师丘成童的质疑,一个想到哈佛读博士后的国内名牌高校研究生写的论文质次价底到等同于一般本科生的水平,令人唏嘘不已。这样的文章一篇接一篇的到来,无疑是在煽语文教育的耳光,煽语文教师的耳光,这是对语文教育的绝妙讽刺,每每读到心里都是沉甸甸的,一种羞辱感一下子就涌来了。

作为语文教师,如果我们把课都教成了技术课、套路课,把孩子都教的言不由衷,文理不通以致厌恶语文痛恨语文,岂不是我们语文教育和语文教育者的悲哀,不能不说有我们教师的责任,固然,应试教育的紧箍咒仍念的我们痛苦不堪,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学生方方面面的期望和压力,使我们不得不关注升学率,关注分数。体制的弊端作为一般教师我们是无能为力的,学校和领导对我们的命令我们也无法违抗,实行教育改革的确举步唯艰。但不等于我们就只能安于现状,无奈接受命运之手的安排,在“少、慢、差、费”中坐以待毙,满足于完成备课、教课、辅导学生这个任务,让学生在无趣无味枯燥难挨的语文课上倍受煎熬,固化他们的思维,扼杀他们的灵气,泯灭他们的个性,以至于没有思想,缺乏灵活,无有创造。我们一定要想想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得不是坐等,不是抱怨,不是观望,不是在耗干我们生命的同时也消耗学生年轻的生命,必须思考在忙忙碌碌中究竟我们最该干点什么,什么才是主要的。

语文是一个充满趣味、丰富多彩的百花园,既具有文化底蕴,又具有人文价值。她千姿百态的自然美、变幻莫测的社会美、奥妙无穷的科学美、情真意切的情感美、隽永深邃的语言美,无不给人以诱惑、启迪、急智、熏陶。语文是人一生不可或缺的工具,难道我们真的不能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快乐地提高能力?品赏语文那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玩味精妙绝伦的名篇佳作,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篇生动感人的文章,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培养学生美好高尚的情感,启迪学生创造探究的心智?让学生会思考、能判断、善联想、精推理,从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张扬他们的个性,放飞他们的思想,解放他们的灵魂?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快感,知识的美感?厚积他们的文化,给他们以人文的终极关怀?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的展开,新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出台,在我们面前铺就了一片前所未有的新天地,我们已经鲜明地看到语文课本上体现出的人性化特点,既具有时代感又具有超前意识,新鲜、灵活的内容随处可见,那是一个任学生任意翱翔的世界。我们决不能妥协于应试教育,应该义不容辞的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大力推行素质教育,高举回归语文的大旗,大刀阔斧的进行教育改革,丢弃传统教学中那些陈腐的观念,学习先进的“大语文”教育理念和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让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去。让语文课散发出特有的人文光彩,展示出语文多姿多彩的艺术魅力,上出真正意义上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课,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每一个学生。我想还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心态要平和,理性对待世人的责难,冷静分析是非对错,这样才有利于锐进。二是不能急于事功,功利心太强,则容易入歧途,且欲速不达,甚或走向反面。三是不能满足于当一个教学熟练工,要提升自己为教学能手、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教学专家。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楼主| 发表于 2008-8-12 11: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育论文集

兴趣——学习诗歌的金钥匙


--------------------------------------------------------------------------------

摘要:新教材选入了大量的诗歌鉴赏。诗歌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学修养,但它却向来是学生的一个弱点,也是教师的一个盲点。本文就诗歌教学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感叹:“一般青年都欢喜听故事而不欢喜读诗。”他告诉我们:“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低下?……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 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一般学生恰恰正是不爱读诗歌,更不懂怎么学诗歌。甚至,不少学生的诗歌的阅读量几乎是零。这就给诗歌教学带来了难度。

由于本身阅读面窄,对诗歌又知之甚少,学生在学习诗歌不知如何入手,只是按传统的学习方法听、记所谓的中心思想,主旨感情,被动的接受导致学习的结果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无法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教师唱独角戏,上课自然缺少激情,效果可想而知。将诗歌的主旨直接说出让学生记录,教无教趣,学无学趣,这种教学还有什么意义?学生又能有多少收获呢?

显然,这一状况必须改变。为此,我具体分析了学生之所以对诗歌学习提不起劲的原因。

主要有两点,一是没时间。二是没兴趣。

学生似乎更愿意将时间花于埋头做数理化,因为理性思维比感性思维的收获要明显得多,他们就觉得做一题的效果比看十本课外书有用。读诗不如做数理化,如此恶性循环,自然无时间可言。为此我们一、要让学生明确语文课外阅读是一种长期投资,纠正他们轻视诗歌阅读的错误思想,充分引起学生对诗歌阅读的重视。明确诗歌是文学的骄子,是文学中最高形式。我国有几千年的诗歌史,诗歌作品辉煌灿烂、光彩夺目。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文化已经浸透到中华文化的血脉中,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岂能对诗歌一无所知。二、要把学生引导到诗歌上去。在明确了诗歌的重要性之后,要真正领学生进入诗歌殿堂之门,必须解决第二个问题:给学生一把开启诗歌殿堂之门的金钥匙——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有钻劲,才愿挤出时间多看多读,这样也就有了提高的前提与基础,自然容易提高理解、鉴赏诗歌的水平。那么,怎样才能引发他们学诗的兴趣呢?这就是关键之中的关键。

一、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德国十九世纪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要引起学生读诗的兴趣,首先得让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使他们觉得诗歌并不是那么难懂。然后再一步步深化。因此一开始讲诗不能一步登天,把学生吓倒。应找一些学生易懂的、富有哲理的或是感情真挚明了或是贴近学生思想能的作品以期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鼓励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探究活动。

比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是一首极富哲理的小诗。诗歌只有两句话却意味深长,写出了一代人的理想与追求。第一步,我不加限制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就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让学生对诗歌本身产生兴趣。第二步,介绍时代背景,再引导学生回到诗歌上来,使学生联系特定的背景感悟特定的诗意。第三步,拓展阅读,引入到课本中的《赞美》、《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两首诗歌的分析。这样学生就很容易领会到《一代人》的内涵,并为其精短的语言,丰富的内涵所折服。同时激发了他们的读诗、赏诗的兴趣,分析课文也就容易多了。

自古以来 ,文人骚客在诗歌创作中往往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行动性格,生命及思想感情,使自然景物反映出人和社会生活的美。这就是美学所称的诗歌创作的“ 移情作用 ”。  诗歌中的“移情现象”就是作者的意识、情感对于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的结果 。我们要理解诗歌也就是要理解诗歌中的这种情感。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这种情感。

舒婷的《致橡树》描写了一种健康积极的爱情观。爱情是个敏感的话题,也是正处在青春年华少男少女们感兴趣的话题。不妨以此切入,先让学生大胆的谈谈对爱情的看法,然后举一些古今中外的爱情诗篇,在此基础上引出《致橡树》。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舒婷的诗歌境,理解女作者的爱情观。最后让学生比较阅读课本上的《我愿意是急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读诗赏诗的方法和技巧,让学习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二、信息教育,丰富课堂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达,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达,多媒体、网络已不再是神话。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一张嘴、一支粉笔驰骋讲台的情景已经变成了历史,新教材的出现,使我们在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工具的运用,可以使沉闷的语文课堂变的活跃,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们学习语文的气氛也更加浓厚。学习活动不是在一个设计好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环境里获取信息的过程,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他们切实参与了各项学习活动时,他们的学习效率就会得到很大提高。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应该利用各种资源,进行高效教学活动,创建一种基于多媒体作品制作的教学方式。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感性的学科,诗歌尤其讲究意境。如果恰当的运用各种先进的现代教学工具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不同的诗歌配上不同的音乐,或悠远深长,或轻快活泼,或萧瑟凄清,或激越豪迈。渲染气氛,笼罩一种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中感受诗歌的不同意境;不同的诗歌意境配上不同的画面,毛泽东独立寒江,指点江山图,李白举杯邀月图,夕阳西下古道芳草图等,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教师在讲解诗歌时完全可以通过利用电脑制作多媒体课件,鼓励学生上网查资料,开设网络课等形式,有效的结合课堂教学,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既让学生动脑又让学生动手,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走进课堂、走出课堂

在教学中我发现,尽管说的语文教材文学性更强了,但还是满足不了学生的文学方面的需求,教师不妨安排阅读欣赏课,语文课把学生带进阅览室,让他们在阅览室里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文学修养。目前的学生知识面日益丰富,他们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世界等,了解世界的发展、国际国内形势,他们能够脱离旧思想的束缚,在一个相对宽泛的空间发展着自己的个性,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在诗歌教学中,可以把朗读、默读、快速阅读、思考、讨论引进课堂,在不断的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在不断的朗读中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通过学生认真思考和热烈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有一次上课讲到一道课后练习,请学生仿造《我愿意是激流》写两个诗段,学生积极性很高。我发现不少学生喜欢写诗,我就抓住这一点,且不论他写得好坏如何,先抓住他们的这一兴趣所在,充分利用起来,鼓励学生创作,给予他们成就感。一、可以进一步引发有兴趣的学生,并将之导入正规,二、可以带动其他学生。

于是我大力鼓励学生创作,不少学生将他们的创作写在周记上或直接拿给我看,我均给予了恰当的评点分析,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如有一个同学写了一首小诗“金沟河畔,凉风习习,蝉声和睡莲,伴我入梦乡。”我先称赞之余建议他将“和”字改为“绕”字,更有韵味。他也感到一字之别,意境却大不相同,感受到的炼字的乐趣。

有一位学生写了一篇习作《修坝》我利用晚自习的时间,抄在黑板上当堂讲解。由于是学生自己的作品,大家听得非常认真,且积极地投入,热烈探讨,提出了许多有创建的建议。这不仅鼓励了创作者,也引发了其他学生的诗兴,过后,大家都跃跃欲试。趁热打铁,接着我把学生的诗歌收集起来,汇集成册,搞了一期名为《小荷尖尖》的诗刊,让学生自己设计封面,把学生的作品打印出来,学生拿到诗集,看着自己的作品更是兴致高涨。

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多说。通过各种演讲比赛、朗读比赛、讨论会等,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多写。通过作文、日记和读书感想以及自己办报纸、出墙报等,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果;让学生多听。通过听广播,看电视,网上浏览等,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让学生多读。除报纸、杂志外,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诗歌集。

四、纳入正规,理性分析

人常说,语文老师的嘴最厉害,能滔滔不绝,能出口成章,但一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是老师讲的是不是生动,还要检验一下学生对语文知识掌握的如何。语文成绩收效不大的根源就是讲的太多,练习太少,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温故知新,缺少认真巩固。学习诗歌也是如此,除了培养学生对文学的趣味,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外,还有一个很现实的目的就是面对高考。因此学生光有兴趣还不行,必须对诗歌有一个理性的认知。所以,讲练结合对诗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大胆摒弃以往的“陶醉式”教学、“不放心课”教学,改变观念,认清学生是求知的主体。不管是以前的三主教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还是现在提倡的两主思想(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体),都要求我们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的地位。为此,我主张大胆采用“学后讲,讲后学,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45分钟是学生的,我们教师不应“霸占”,45分钟应该有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练习的时间。或者45分钟里必须留一定的课堂时间,通过课堂训练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去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我刊印了不少同步的诗歌鉴赏题与学生一起做。对特别有兴趣的学生还进行个别辅导,师生共同探讨。做到在课堂教学中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能有所偏废。

至今语文教材已经历了两次改革,从原来重在语文知识的传播与学习发展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其中新教材的一个最大特色就是选入了大量古今中外的诗歌。这是旧教材所没有的,这使得新教材的文学品位更高了,也更能体现新时代素质教育的新的要求,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诗歌的最大特点是通过抒发强烈、独特的感受、情绪来反映社会生活,它要求以集中的内容,饱满的感情,丰富的想象,精练的语言,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创造高超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以最简练的语言包含最广泛的内容。不像小说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不像散文有优美而相对明白易懂的语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用心感受、体悟。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感情引入诗歌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即要培养学生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去探究、发现,形成自己对作品的独立感悟,而不是一味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楼主| 发表于 2008-8-12 11: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育论文集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体验学习


--------------------------------------------------------------------------------

有这样一个故事:著名儿科专家林巧稚小时侯有一次上生物课,老师问道:“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是绿色的。”林巧稚和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老师又问道:“树叶是什么形状的?”
不少同学答道:“是椭圆形的。”
生物老师并不急于对学生的回答作结论,而是把他们带到山上去,采集各种树叶。采集回来,大家把树叶放在课桌上,老师让大家重新回答那两个问题。这回大家知道了,原来树叶不仅有绿色的,还有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树叶的形状更是千奇百怪,锯齿形的、针状的、扇形的……什么样的都有。这一堂生物课给林巧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终生不忘。为什么一堂普通的生物课会给孩子留下如此难忘的回忆?分析这堂课,教师没有烦琐的讲解,没有枯燥的说教,所有结论的得出,所有哲理的获得都来自两个字—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由切身体验而获得的知识或明白的道理,更容易对人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因为它体现了对生命个体的一种尊重。如果我们能够把体验教学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像林巧稚的生物老师那样,化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为自然活泼的生活体验,课堂教学必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模拟情境,在活动中体验
儿童由于受年龄的影响,生活经验少,对文章的理解往往处于似懂非懂之间,特别是低年级儿童,生活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是一个不容逾越的思维障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情境,让学生到类似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品味,才能在头脑中形成更鲜活的形象,从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如低年级有一篇课文叫《植物妈妈有办法》,里面有一小节:“苍耳妈妈更有办法,她给孩子披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有动物从这里走过,就被他的皮毛带到田野山洼。”对这段的教学,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教师先拿出一些苍耳的种子,让学生观察、触摸,然后提问:“苍耳宝宝是什么样的?”
“尖尖的,硬硬的!”
“它摸起来很扎手。”
“它披着带刺的铠甲!”
“谁愿意让你的小动物从苍耳宝宝的身边走过?”
学生纷纷举手,然后一个个兴致勃勃的带着自己的皮毛玩具从一堆苍耳种子的旁边擦过,一颗颗苍耳种子被皮毛玩具带走了。孩子们兴高采烈,不住的赞扬“苍耳妈妈真有办法。”美学家王朝闻指出:“只有诉诸感觉的东西,才能引起强烈的感动。”课文教学也是这样,只有让声、形、象、境诉诸学生的眼、耳、脑,才能使他们真正的理解和感动。这节课教者借助一个模拟情境,使学生仿佛进入了神奇有趣的大自然,在体验中,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再如,讲《山行》可以叫学生采来黄叶、红叶,创设“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象,以见“风霜”之力;讲《捞铁牛》可让学生亲自做一下浮力实验,体验怀丙捞铁牛的科学道理。
二、激活相关经验,在联想中体验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脑中已存储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经验、知识。阅读时,我们可以激活贮存在学生脑中的相似的经验,引导联想,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获得情感体验。
比如《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浅显易懂,无须多加分析,重在感情朗读。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先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体验:炎热的夏天,你走在街上,口渴得很。这时你有什么感受?(很想喝水—焦急)当你看到冷饮店里摆着矿泉水,你心里怎么想?(有水解渴了—惊喜)可你一摸口袋,没带钱,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不知怎么办好—犯愁)突然你发现邻居王阿姨也来买东西,你会怎么想?(我有办法了,借钱买—兴奋)当你喝到水后,又是一种什么感觉?(心满意足—舒畅)在学生充分体验了情感变化的基础上,教师说:“你们刚才所体验到的就是找水喝的心理变化过程。现在你就是那只乌鸦,请你读书,体验一下乌鸦找水喝的心理过程,然后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学生找到了相关经验,把这种心理体验转移到课文中,自然读得感情饱满,抑扬顿挫。再如讲《落花生》一课,让学生联想自己所佩服的人有哪些品质,体会父亲的话的含义;讲《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让学生回忆在新闻中看到的美伊战争中伊拉克难民流离失所的惨景,体会失去父亲的雷利对和平的渴望等。
三、提供体验环境,在实践中体验
体验的形式有多种,可以在情境虚拟中体验,可以在假设想象中体验,但有些体验却无法在虚拟和想象中实现,如《我家跨上了高速公路》一课,没有上过网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对网络的神奇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如果有条件,教师组织学生上一次网,亲自体验一下网络查询、发送邮件的神奇和快乐,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楼主| 发表于 2008-8-12 11: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育论文集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体验学习


--------------------------------------------------------------------------------

有这样一个故事:著名儿科专家林巧稚小时侯有一次上生物课,老师问道:“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是绿色的。”林巧稚和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老师又问道:“树叶是什么形状的?”
不少同学答道:“是椭圆形的。”
生物老师并不急于对学生的回答作结论,而是把他们带到山上去,采集各种树叶。采集回来,大家把树叶放在课桌上,老师让大家重新回答那两个问题。这回大家知道了,原来树叶不仅有绿色的,还有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树叶的形状更是千奇百怪,锯齿形的、针状的、扇形的……什么样的都有。这一堂生物课给林巧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终生不忘。为什么一堂普通的生物课会给孩子留下如此难忘的回忆?分析这堂课,教师没有烦琐的讲解,没有枯燥的说教,所有结论的得出,所有哲理的获得都来自两个字—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由切身体验而获得的知识或明白的道理,更容易对人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因为它体现了对生命个体的一种尊重。如果我们能够把体验教学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像林巧稚的生物老师那样,化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为自然活泼的生活体验,课堂教学必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模拟情境,在活动中体验
儿童由于受年龄的影响,生活经验少,对文章的理解往往处于似懂非懂之间,特别是低年级儿童,生活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是一个不容逾越的思维障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情境,让学生到类似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品味,才能在头脑中形成更鲜活的形象,从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如低年级有一篇课文叫《植物妈妈有办法》,里面有一小节:“苍耳妈妈更有办法,她给孩子披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有动物从这里走过,就被他的皮毛带到田野山洼。”对这段的教学,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教师先拿出一些苍耳的种子,让学生观察、触摸,然后提问:“苍耳宝宝是什么样的?”
“尖尖的,硬硬的!”
“它摸起来很扎手。”
“它披着带刺的铠甲!”
“谁愿意让你的小动物从苍耳宝宝的身边走过?”
学生纷纷举手,然后一个个兴致勃勃的带着自己的皮毛玩具从一堆苍耳种子的旁边擦过,一颗颗苍耳种子被皮毛玩具带走了。孩子们兴高采烈,不住的赞扬“苍耳妈妈真有办法。”美学家王朝闻指出:“只有诉诸感觉的东西,才能引起强烈的感动。”课文教学也是这样,只有让声、形、象、境诉诸学生的眼、耳、脑,才能使他们真正的理解和感动。这节课教者借助一个模拟情境,使学生仿佛进入了神奇有趣的大自然,在体验中,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再如,讲《山行》可以叫学生采来黄叶、红叶,创设“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象,以见“风霜”之力;讲《捞铁牛》可让学生亲自做一下浮力实验,体验怀丙捞铁牛的科学道理。
二、激活相关经验,在联想中体验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脑中已存储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经验、知识。阅读时,我们可以激活贮存在学生脑中的相似的经验,引导联想,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获得情感体验。
比如《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浅显易懂,无须多加分析,重在感情朗读。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先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体验:炎热的夏天,你走在街上,口渴得很。这时你有什么感受?(很想喝水—焦急)当你看到冷饮店里摆着矿泉水,你心里怎么想?(有水解渴了—惊喜)可你一摸口袋,没带钱,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不知怎么办好—犯愁)突然你发现邻居王阿姨也来买东西,你会怎么想?(我有办法了,借钱买—兴奋)当你喝到水后,又是一种什么感觉?(心满意足—舒畅)在学生充分体验了情感变化的基础上,教师说:“你们刚才所体验到的就是找水喝的心理变化过程。现在你就是那只乌鸦,请你读书,体验一下乌鸦找水喝的心理过程,然后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学生找到了相关经验,把这种心理体验转移到课文中,自然读得感情饱满,抑扬顿挫。再如讲《落花生》一课,让学生联想自己所佩服的人有哪些品质,体会父亲的话的含义;讲《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让学生回忆在新闻中看到的美伊战争中伊拉克难民流离失所的惨景,体会失去父亲的雷利对和平的渴望等。
三、提供体验环境,在实践中体验
体验的形式有多种,可以在情境虚拟中体验,可以在假设想象中体验,但有些体验却无法在虚拟和想象中实现,如《我家跨上了高速公路》一课,没有上过网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对网络的神奇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如果有条件,教师组织学生上一次网,亲自体验一下网络查询、发送邮件的神奇和快乐,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4 18: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