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李成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论文

[复制链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08: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论文

创设德育新课堂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下的德育工作更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应力求创设一种和谐,自然而又富有活力的德育新课堂。

一.人文自我——德育的前提

人文教育并不是一句空话,它担负着培养大写的人,舒展的人,

使人的品格经教育而更加情意悠长,光明磊落的责任。在很长时期内,由于我国的一些历史事实,使教育体系缺失了“人文”这一重要环节,而致使教育的形式古板,生硬,缺乏“人气”。

人,是世界的精灵,万物的灵长,个体的人,有他独立的思维意识和价值取向,不要以为他们小,只是些孩子。孩子有孩子的世界,作为教育者就更不能以成人的自我束缚他们。放开他们的手脚,让他们撑一片自己的蓝天,引导他们张扬个性,感悟生活,健康成长。所以,作为教师,转变自己的“人文”观念,使孩子们意识“自我”,是创设德育新课堂的前提!

二.爱心长城——行动的保证

每个老师都很爱自己的学生,只是爱的方式不同,恰恰是这不同方式的爱,使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发生了天壤之变。不要以为打他,骂他是对他的爱,在孩子们看来,却只是老师的手段而已。没有爱,谈什么教育?只要我们对学生多一点了解,多一点理解,多一点鼓励,一个信任的目光,或者一个善意的微笑,她都会使我们的教育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人格。要知道,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连接学生和老师的纽带,更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我们应力求用爱心筑起一座长城,让德育工作可以在无声无息中走进孩子的世界!

三.多方渗透——内容形式的充实

通常情况下,学校会把德育工作划分出来,通过德育活动,思想品德课来实施这个过程。可是,单纯的靠几堂课,几次活动就可以了吗?

在新课改下,德育工作应该是渗透在各个学科,各个阶段,各种活动的教育与开展当中的。例如:利用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自然,这是大家都在做的。也可以扩大德育阵地,组织班务建设,橱窗建设,国旗下演讲等等,但在更多时候,把德育工作渗透于各个学科教学,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德育工作无所不在,无处不活!这大概要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最主要的形式吧!

创设德育新课堂,是一种观念,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境界。它需要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具有宽广的心胸和气质,具有关心,爱护学生的情怀和气度,更需要我们具有一种质朴高雅的人生追求和理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德育工作在孩子们身边生根发芽,也只有这样,我们才具有实施德育的条件!

让我们为培养身心两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共同努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08: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论文

论小学新课改下的古诗文教学

  杨红

    [内容摘要] 古诗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在小学教材中,古诗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在小学阶段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故事法创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读讲法体味诗意,通过欣赏与品味理解诗境,使小学生对古诗充满好感,使古诗文的教学充满活力。

    [关键词] 兴趣  读讲  欣赏与品位

[正文]古诗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在小学教材中,古诗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教师,让学生轻松,愉快,自然的感受古诗文的魅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和实施又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本人就小学阶段新课改下的古诗文教学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故事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去学习的强大内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倦地勤奋钻研。[1]



在古诗的教学过程中,也必须运用故事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听故事身心体验

在古诗文中采用听故事的方法组织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它可以使孩子们更好更快的入情入境。例如,《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课标版第五册)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故事开头:(老师充满激情地)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好吗?(学生顿时眼睛发光,精神饱满)有一个蓬着头发的小男孩,拿着钓鱼竿来到了小河边,他想学习钓鱼。他侧着身子坐在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他的个子实在是太小太小了,四周的草儿几乎把他的身子都盖住了。他可不管这么多,眼睛盯着鱼竿一动也不动的,他多认真啊!(这时加上老师的体态的作用,学生已完全进入角色了)。(老师用急切的语气说)这时,有一个过路的人经过这里,看见了他,想去问个路。这小男孩连忙摆摆手(老师加动作),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老师略作停顿,让学生参与故事的编撰、创作,适时给以鼓励)同学们真聪明啊,他是怕鱼逃走才不理他的。这小男孩可爱吗?(学生再次参与讨论,使小男孩的形象在小朋友头脑中鲜活和丰富起来。)这一极富意趣的情境被唐朝的一个诗人胡令能看见了,就用诗的形式把它写了下来,题目是《小儿垂钓》…… 这时,学生已经进入了非常积极的状态,后面的教学就会显得非常的轻松。与传统的释题,释词,释句模式比起来,效果可想而知。比较一下,至少有以下几点不同:
    1.目标定位不同。新课改明确打破了三维目标的排列,把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体验作为首要目标.而传统的讲解法,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目标定在这首诗上。因此,不自觉中,老师就开始逐字讲解了。故事教学法,要达到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考虑最多的是这样教,学生喜不喜欢。老师们考虑得最多的是课程目标是否合理。因此,在课堂上着力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虽然对字词的落实表面看来没有前一方法明确,但长远来看,效果要好得多。不是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从教师们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明显感到,孩子们的想学古诗,在开始阶段很多成份是被古诗中的故事、意趣吸引了。
    2.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体验有着天壤之别。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最大困难就在于文字,老师在上古诗文时首先想到的是要替学生扫除文字的难关,总会有意无意地去关注字词的意思讲解,学生首先感觉到的是“难”,“搞不灵清”,等基本弄懂,兴致就全无了,再去通过其他教学手段激起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又必须另起炉灶。而且,老师讲多了,学生对诗的理解更多的是“共性”的东西。其实,古诗文本身,就已经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描写的意境,在不同的人,同一个人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它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的引导,更需要同学们用心去读,不断地感悟。哪是一句“要想看得更远,请再登上一层楼”所能表明清楚的呢。现在用故事引入法,学生随着老师的描述,他们不自觉地跟自己的生活经验取得联系,发挥想象,建构起诗的意境。这时同学们头脑中出现的意境也许跟诗歌所描写的意境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这又有何妨?同学们还可以通过朗读等手段去再次体验、建构。学习过程中不必刻意化精力去逐字地讲解,不必去担心怎样翻译成现代文,同学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读背古诗文,知道个“大概”,不必作精确的口述,这样的学习,学生的心理是开放的,没有任何压力。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渐渐理解,慢慢受滋润。有些学生不太好理解的诗句,就留着让时间来帮助他们理解。
    3.对“教学过程”的理解不同。“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是“教”和“学”的关系问题。传统观念中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在古诗文教学中要“以教为中心”的理由说它几十个不成问题。因此,就出现了“小儿是什么意思?”“垂钓是什么意思”的一连串的问题,及“恐就是恐怕,畏就是害怕,惊就是惊吓,恐畏鱼惊就是恐怕鱼受到惊吓”的小结。在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明确地感觉到,“故事引入法”教学古诗文的过程中折射出的是与新课标精神暗合的新的教学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在不断地交往,积极地互动着。随着一声“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好吗”,学生迅速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这小男孩连忙摆摆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又马上进入创作状态。“他是怕那人的声音太响,把鱼吓跑了。”“这时肯定是他看到有条鱼游过来了。”同学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诗境,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创作。老师的“同学们真聪明啊,他是怕鱼逃走才不理他的”让同学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尝到了学习的快乐。“这小男孩可爱吗?”一问,又让学生各抒己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心中时时装着的是学生。老师始终是在跟学生交谈。交谈中引发学生思考。从“故事引入法”教学古诗文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老师是不应该受考试的束缚的。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宗旨,重在引导学生去体验,重在让学生朗读,感受古诗文的整体美、节奏美。
     正因为有了以上的不同,故事引入法才真正显示出了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方面的特殊功用。

(二)看故事视觉感知

既然是看,就需要借助多媒体。



多媒体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在渲染气愤,创设环境,再现情景等方面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它的内容都源于学生们的亲身经历和平时的耳闻目睹,或展现优美的画面,或展现感人的瞬间,或展现活动的过程,这样极易唤醒学生的情感,打开记忆的阀门,产生不吐不快的表达需要。2



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歌时,学校有位教师就运用了电脑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当时的情景。一看画面上那鲜艳的色彩,那舞动的柳丝,那举杯话别的主人公,孩子们便对诗歌所描述的情景知之一二,然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所看到的景,这样不光领会了诗意,还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我在自己的教学中又以这首诗的曲为切入点,让音乐来带动他们的兴趣,让音乐来引领他们感悟,我相信每一个人听到那低沉而又有点忧伤的曲调时都会有所触动,更何况,小学生那容易波动的情感呢?

总之,抓住了孩子们的兴趣,才能真正使古诗文教学走出传统教学的困境,才能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们也才有机会创新教学的策略,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习古诗。

二.读讲体味诗意

有了兴趣,教学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教学任务的完成,单有兴趣是不够的。配合兴趣的古诗教学,我倡导以读为主!

(一)以读为主,不求甚解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句里至少蕴含着这样一些信息:
    首先是要“好读书”。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就无所谓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了。上面讲到的看故事,听故事,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第二就是说书要慢慢读,细细品,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了解书中的道理。有谁能一下子读懂所有的书呢?在阅读教学中,阅读鉴赏有其自身的规律,相当程度上要求融入求实求真“力求甚解”的“科学”的态度。但在古诗文的学习过程中就不必有这些顾忌了。它不需要学生字字会解释,句句能分析。教学的目标单一而有趣,让学生开心地学,有趣地读,多多地记。学习的特点是化整为零、删繁就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触摸”语言本身的声音、形体、色彩、结构、分量、品质、情味等等,从而领略汉语言独特的形音义的综合美。这样的话,在学生进行古诗文学习时,就大可“不求甚解”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先让学生背了再说,读多了,感悟多了,学生对其中的意思自然也就会明白个三分。

此外,新课改倡导综合性学习,而古诗文的学习过程,其实正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同学们上网找资料,开展赛诗会等等,老师关注的是让学生们都去参与,对诗的意思,不去求“甚解”。此时,老师已跳出教材,站在了课程的高度来看问题了。这样老师就不会再去为一个学生答不上某一个词的意思而大动肝火。当同学们在课外书中得到一首诗时,当同学们上网找到一副对联的出处时,当同学们为一首诗配上了插图时,老师们都会向他们投去赞赏的目光。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只要是学生为之付出过劳动的,老师都会去肯定他们、褒奖他们。这样,学生就会越来越爱学习古诗文。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了老师硬性的作业任务,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途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个我”。所有的这一些,使得孩子们着了魔似地爱上学习古诗文。

    第三,在前者的基础上熟读。什么是熟读?用古人的话说,就是达到“使其言皆出之于吾之口”,换句话说,就是读得滚瓜烂熟,以至熟而成诵。这个过程更多地应该是学生个人诵读的过程,要给足时间,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练读,而不是课堂上那种整齐划一的齐读。这样才不致于混灭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使学生在熟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古诗句的语感,把古诗的语言纳入自己的语言中来。

(二)以讲为辅,画龙点睛

1、粗讲

优秀的中国古诗,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格律严格,魅力无限。正如19世纪英国著名文艺批评拉斯金说:“每一部伟大作品的精华部分,总是无法把它解释得很清楚,因为它好,所以它好。”因此教学时,其丰富的意蕴,“言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是无法讲出来的。况且小学生刚刚接触古诗,由于阅历和生活积累的局限,不可能“字求其训,句索其旨”。如果“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必然贪多嚼不烂,如果不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去精讲细究,咬文嚼字,必如宋代的教育家张载所说:“始学之人,未必能继,妄以大道教之,是诬也。”必然使学生食而不化,泯灭了学习的兴趣,倒了学习的胃口。那么怎么粗讲呢?

我觉得应该从下面三点考虑:

一是比较生疏的字词。如 “煮豆燃豆萁”的“萁”,“渭城朝雨浥轻尘”的“浥”,“千里黄云白日曛”的“曛”,“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绦”等,这些字词,学生一般没有接触到,是学生阅读诗句、理解诗意的拦路虎,所以首先要让学生认其形,晓其音,知其义。

再就是古今音变意变的字词。如“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死去元知万事空”的“元”,“儿童急走追黄蝶”的 “走”,“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直”,“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乡音未改鬓毛衰”的“衰”等,这些古今意思有别或读音不同的字词,学生容易望文生义,产生误解,因此少不了教师的讲解。

还有,就是那些富于传神的关键性词语。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的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就很显作者炼字的功夫。一堵高墙的“关”和一枝红杏的“出”,形成了一对矛盾:一个要把满园春色关住,一个却要枝露墙头,春光外泄,一“关”一“出”,整个画面活了,有了动感,显出了春花盛开时的盎然春意。再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前两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写送客的时间、地点和送客时的环境与心情,其中第二句,作者着意用“楚山孤”表达送别的心情:芙蓉楼上,俯瞰长江,寒雨凄凄,远眺楚山,望客帆远去,心情惆怅,仿佛觉得楚山是孤寂地峙立在那儿一样。一个“孤”字,看似写山,实是写人,写出了作者送别友人时惆怅孤独之感。又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前两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是一联对偶句,“日暮”对“天寒”,写投宿的时间,是在寒冬的日暮时分。“苍山远”对“白屋贫”,写主人家的居住环境和家庭状况,一个“远”字,写出了天气昏暗中周围青山的朦胧;一个“贫”字,点出了投宿的这户山里人家的贫寒。以上所举诗句中“关”、“出”、“孤”、“远”、“贫”这些字词,都是理解诗句意思的关键词语,把它们的意思讲清楚了,学生在弄懂诗句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比较顺畅地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2、以“猜”代“讲”法
    猜是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每到“猜”时,同学们总是那么欣欣然。孩子们通过读,对诗文有了点朦朦胧胧的了解。这时,好胜的孩子们心中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愿望。他们想说出自己的感受,但又有点担心,怕说错。那么好,我们就来猜一猜。反正是猜,猜错了又有何妨?这一个“猜”字减轻了孩子们的心理负担。他们可以自由地诉说,甚至可以凭借自己已有的一点认识大胆地展开想象。例如“不识庐山真面目”,为什么“不识”?有些说是没去过,有些说是可能舞太大,看不清楚,有些还说他自己站在山里,自然看不清楚了……这些答案,不论是对还是错,都在时时启发引导着学生,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的精神状态。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猜错了,再来猜;在同伴的启发下,我有了新的想法,那就再来猜。猜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合作的是氛围,合作的是环境。这是合作学习的高境界。在这样的氛围中,班级及群体的合力效应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学们在相互影响下,思维的火花得到了碰撞,部分学生在猜中会有“顿悟”。在猜的过程中,老师就是一个引导者,但发现精彩的答案时,老师的主导作用就要得到发挥,引导学生去“接近”正确答案。说“接近”,是因为古诗文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像画家画中国画一样留下一定的空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也正因为老师的定位是让学生“接近”正确答案,在同学们不断的猜的过程中,才不会去赤裸裸地否定孩子们的答案。
   “猜”让孩子们在课堂中寻找到了自我。整堂课下来,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少了老师的讲解,有的只是老师适时的点拨。“猜”中还蕴含了同学们的想象,包含了同学们的思想。因为学生在猜时,他只有通过读,凭借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取得了联系,在头脑中形成了一定的表象后他们才会去猜。在“猜”中,同学们互受启发,渐渐走进意境,再配以吟咏体验,孩子们会被古诗、对联中美好的意境所感动。

三.欣赏品味诗境

    我们从小学教材古诗的分布可以看出,越是低年级,诗歌的数量安排越多,而古诗文的学习,对小学生来说意在提高文化底蕴,属于品味和鉴赏的高等级工作。那么要从那些方面来指导学生审美呢?

(一)通过反复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对于理 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古诗的语言美,还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炼美。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古诗的语言美,也表现在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上。不同的作品或不同的诗人,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李白诗歌的豪放,杜甫诗歌的现实,白居易诗歌的通俗等,显示出古代诗人语言的不同风格之美。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教师首要的还是应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然后通过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比如一年级的孩子们,他们第一次接触诗歌,总是会像跳皮筋那样把诗歌背的朗朗上口,可是,一旦你告诉他们诗人当时的心情,或者示范朗诵一下,他们很快会像个小诗人一样,摇晃着小脑袋,一副陶醉的模样。尽管,我们已经摈弃了传统的“摇头晃脑”,可实际上,摇晃的过程,正是他们对诗歌的音乐,节奏,甚至情感的体会过程!
    (二)、通过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
    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如诗与画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因此,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常常被告人选作绘画的题材。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 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合起来则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鹂之“黄”,柳之“翠”,鹭之“白”,天之“青”,雪之“白”,还有暗含诗中的江之蓝、船之褐等。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远近高低相映成趣,真是一派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
    诗和画虽然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但是,画是视觉艺术,诗是语言艺术,两者的审美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画,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来表现的,具有直观性;诗,是用语言描述的“无形画”,具有间接性。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启发学生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怎样启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中的画面美呢?

首先,要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 。有些诗,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能帮助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如教学《咏柳》时,我先出示柳树的图片,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看到的柳树,然后再学习古诗,学生能够以自己描述的情景为依据展开想象,进而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之后,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一幅柳树的画面,很容易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画面美。

其次,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如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的是人们喜迎除夕,忙碌愉快的情景。教学时我启发学生联想自己过年时的心情,使他们脑子里呈现出喜悦的画面,再介绍一些旧俗,学生会展开想象从而感受到诗中的画面美。

其三,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如骆宾王的《鹅》:“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其中“红”、“绿”、“白”、“清”等词能引起视觉上的美感,“歌”有听觉感受,“浮”、“拨”等动词有触觉感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眼、耳、鼻、皮肤等多种感官去感受,感受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
    (三)通过理解词句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指作者的立意,即思想、情感;境,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意境,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正如清代吴乔在《国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家残破,在诗人眼中,连盛开的花儿也会落泪,鸟儿的鸣啭也令诗人心悸。可见战争之乱给诗人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独特的意境美。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古诗的意境美,是诗人在创作中的刻意追求。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古诗的意境美呢?我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三点:

1、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动之以情,并通过自己动情激发学生动情,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使他们一同进入或欢欣或伤感的情态。这就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富于感情,切忌无动于衷的一般讲解。      

2、教师应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启发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既要从一首诗的整体上去把握诗的感情,又要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感情色彩。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会诗人如何借描写江畔雪景,借歌咏垂钓“寒江”的渔翁,来寄托自己的清高和孤傲,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心情 ,又要抓住“绝”、“灭”、“孤舟”、“独钓”、“寒江”等词语仔细品味,体会诗人的感情和用词之精妙 。意境是由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又往 往寄寓在客观景象的“境”中,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四)通过探求意蕴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草》蕴含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扼杀的”的深刻哲理。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一首古今传诵的写春景的名诗,它给人们以启迪的哲理是: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人想压制它都是不可能的。 然而,诗人表达哲理与哲学家阐述哲理的方式是有区别的。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说话,诗人用图画和形象说话……一个用逻辑上的论证,而另一个则用图画罢了。”古诗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绘之中,或给人以鼓舞,或给人以启迪,因而诗中暗含深刻的哲理。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面上写庐山,然而,只要我们深入思索,就能悟到这样一个哲理:对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观察、了解,不局限于一隅之见,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根据哲理诗的特点,要使学生理解古诗的哲理美,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一是情与理。哲理诗中的“情”与“理”,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少古诗往往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如李绅的《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它不仅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愤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而且道出了一个不可移易的真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而创造的。教师在教这首诗时,既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感情,又要理解诗中情理交融的哲理美。

第二是形与神。哲理诗中形与神的关系,就是艺术形象与哲理的关系。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而艺术形象则是哲理的躯壳。哲理总是因形而生,借形以寓,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由形悟神,探求诗中的意蕴,理解诗的哲理美。如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师在教学时,既要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祖国万里河山的壮丽景色,又要引导学生理解蕴含于景色描写之中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的深刻哲理。

第三是理与趣。理与趣的关系,是诗中的理性内容与审美特征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优秀的哲理诗都具有“理趣”,既富于哲理性,又富于艺术趣味性。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诗的艺术趣味,使学生在教师生动形象、理趣盎然的教学中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总之,古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让古诗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如果一味的追求成绩,一味的扎实基础,那么古诗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必将有所褪色。新的课程理念,新的学习目标不允许我们这样,让我们长记屈原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的征程上为古诗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









--------------------------------------------------------------------------------

注释:[1] 张勇.中国教育创新.中国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七月总第55期.25页.

      

2 祁向明.中国教育创新.中国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七月总第55期.82页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教学方略》.现代教育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5年七月第一次出版.(配合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2.《中国教育创新》.中国科技教育出版社.张勇.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08: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语文要加强创新素质教育,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当今,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分析、运用、传递信息的综合能力。为了使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针对传统语文教学"少满差费"的弊端,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应进行了下述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  一、激发创造兴趣,鼓励创新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没有学习的愿望,那么我们的全部计划、探索都会落空。没有求知欲,就没有学校。因此,他向全体教师建议,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的火花。要使学习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又富有吸引力的事情。增强孩子的信心,使他们获得取得成功的鼓舞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启发性原则,提问设疑,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



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一灌到底的方法,让学生睁大眼睛发现,发现好的词语、好的修辞、好的句子、好的描写,每一个发现都是学生自己的收获。特别是对语文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更多关注些,尊重他们的人格,激励其上进,尽量捕捉其"闪光点",给予激励表扬,使之振作精神,树立信心,学生从细微处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这样学生心情舒畅,课堂上学生敢于大胆开口,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师生在教学中产生和谐的共鸣,增进了相互的情感交流,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求异法,旨在创新  "求异"法是在分析解决问题时不拘于一般的原则和方法,不满足已知的结论,而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标新立异的提出自己新见解的一种方法。教学中,运用"求异"法,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因此,教学不应求同过多,而应尽量引导学生用发散的眼光,多方位的审视文章的立意、题材、结构和语言,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体味,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强调在课堂中进行多元化思维训练,多元化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思维形式,鼓励学生针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别人的见解,各抒己见。另外,还要正确引导学生逆向思维,一些小学生由于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常常"人云亦云",不能也不敢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新见解,为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的进行探索,树立新思维,创立新形象,在思考问题时,不仅可以从正面去思考,也可以从反面去设想。例如一些成语,强调某一方面的道理,意思比较固定,但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狐假虎威"不好,但狐"假"虎威对付老虎,保全性命,难能可贵。由此可见,语文教学运用求异法,学生能突破原有的、前人的框架,使学生形成独特的思维个性。  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鼓励学生大胆幻想,以幻想目标激励学生,然后启发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架设通向幻想目标的桥梁。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的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对事物的未来大胆地幻想是创新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史上的许多事物的过去和今天都表明,"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大胆进行幻想,并以此幻想目标为导向,激励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寻找各种将幻想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从而增进创新技能。



  创新教育已成为了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实施素质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抓住契机,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通过自身素质,在教学中扎扎实实落实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而努力,以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当然创新教育的实现需要改革的因素还很多,比如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等诸因素都将影响到创新教育的实现。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08: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论文

学中的写字教学


摘要:写字教学对教学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有重要作用,所以老师和学生都必须重视写字。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字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脑打字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不重视写字了。所以目前,在社会上流行这样一种说法,是不是人们的生活形式变了,就连我国传统国宝—汉字艺术也难以让人接受。不光是公务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遇到“字难出手”尴尬处境,比如,签字。就是连在学校里

的学生也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字迹潦草、缺乏规范、行款不整齐、卷面不整洁等,这是一个什么原因呢?面对如此窘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得不反思:实施新课改,我们的写字教学怎么了?怎样才能体现和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呢?
国家教委明确指出:“写字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训练之一”,搞好写字教学对教学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有重要作用,可见加强写字教学势在必行,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重视写字呢?
从多年的写字教学中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1 激发学生学习写字的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爱好和追求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主动去钻研某一学科,某一业务或某一技能的动力,当人们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法国著名师范教育家茅斯多德也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它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可见学生的写字兴趣对于提高写字质量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首先让学生明白写字的作用。一手漂亮的字就像一个人穿上美丽的服饰,可以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字写得工整美观,不仅有利于促进自己的学习,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底蕴、个性修养乃至更多丰富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还彰显出一个人的个人魅力,还可以让别人了解你的为人处事,俗话说:“字如其人”“心正则笔正”就是这个道理。其次可以从书法本身的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能把人带入事物“美”和“奇”的境地,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书法的特点让学生领略书法艺术之美,培养他们学习写字的兴趣,最后通过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增强学生情趣。如举办书法讲座、作品欣赏、临摹竞赛、书写春联等使他们在相互学习、相互观摩、公开展示的活动中无形增强学生写字的兴趣,从而有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2 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书法的环境
为了让学生一进校门就能深深地感受到文化的气息,不妨建立书法碑廊和书画廊。书法碑廊专门悬挂名人名家的佳作,让他们天天伴随书法、激励大家不断努力;书画廊就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培养师生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学校的标语、名言、警句尽量用书法的形式展现。
还有在每个班级的“学习园地”里经常以“比一比”谁的字“写得好”“谁的字进步”为内容,开展认真写字的竞赛活动,这样在学校营造了良好的写字环境,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乃至游戏中提高他们的书法水平。
3 培养师资,让学生有学习的榜样
抓好写字教学,关键是培养教师队伍,要想每个学生都能写得一手好的字,必须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师高弟子强,名师出高徒。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自身书法艺术修养非常重要。
关于师资队伍建设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学校应该拥有在书法技能、技巧、方法、理论、鉴赏等方面有很强能力的专职书法教师,这样以来,他们可以在写字课上对学生进行写字方面的指导,严格训练,并能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和想到的疑难问题,让学生接受正规的写字教育。
其次还应该有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写字教育的关键时期是在中小学,尤其是幼儿园和学前教育,老师在进行写字启蒙教学时方法要恰当,严格要求学生,特别是对学生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写字习惯等方面加以重视,让孩子刚刚能够写字的时候就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要搞好写字教学,提高学生书写水平,仅靠写字课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共同关心才能凑效,因此其他任课教师在上课板书、学生评语、作业批语诸方面要给学生起到榜样作用,对学生进行写字修养的熏陶感染,这样,就要求教师有一手好的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在学生的作业中还要在学生书写质量(规范、工整、漂亮、认真、端正)作为判断正确与否的依据,形成教师与学生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良好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08: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论文

练好字,弘扬祖国灿烂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到规范、写字修养等进

行培训,使理论与实践很好结合起来,为书法教学开辟广阔天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08: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课堂注意力


要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对教师来说,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固然是至关重要;而重视对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也很重要。什么是注意力,目前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注意力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又如何培养学生课堂注意力呢?
从目前学校教学的现状看,教师在培养学生注意力方面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教学结构单一。系统论认为:结构合理的整体功能大于

各部分功能的相加总和;任何事物越是有序,其效能越高。而我们有些教师无视教材的区别,也不看学生的差异,只有“万能”的千篇一律的教学结构。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没有把握好两者的统一。这样又怎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一以贯之的注意呢?
2.教学方法陈旧。现在不少教师还习惯于依靠“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式的老师讲而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又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怎能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呢?
3.不注意信息的反馈。有些教师上课只顾自己讲,丝毫不留意学生对信息所作出的反应,不能根据学生的注意动向随时调正自己的讲课内容或方法,以适应学生听课之需,这样势必造成教师讲得越多,学生的注意力越是分散的恶果。
4.大量地重复地无目的地布置作业,使学生精神疲劳,学而生厌,学生的注意力当然集中不起来了。
综上所述,教学结构单一,教学方法陈旧,不注意信息反馈,作业布置不适当是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的主要原因,也是课堂教学效益低的症结所在。
为了提高教学效益,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课堂注意力。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条:
1.温故而知新。人们感兴趣的往往是切合人们实际的对之略有所知却又不了解的东西。因此,教师必须努力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地把新材料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以加强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授茅盾散文《风景谈》时,可将学生在初中所学的茅盾的另一篇散文《白杨礼赞》联系起来,可以设置下列一些问题:两篇文章写作的背景相同,主题是否相近?《白杨礼赞》写白杨从黄土高原起笔,《风景谈》又为何从星星峡外的沙漠写起,各有什么用意?两文在结构安排与写作方法上有何异同?通过这些启发,就有可能把新材料与学生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加强学生的注意力。
2.培养兴趣。。人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它是在一定需要的基础上,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课堂教学的内容越能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就越符合学生的需要,也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更加集中。最能激发兴趣的事物,也是最能引起注意的事物。除了上述的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外,教师还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有人教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过去教,一开头就讲“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总讲不出“无非”这个词的意味。这次先引导学生弄清东京“清国留学生”精神空虚,堕落腐败的情况,回过头来再教这一句,这样“无非”就有了着落。这是化难为易,浅化问题的定度控制。总之,难易适中,由浅入深,深而浅之等方式都能定度。在课堂上,教师应当留心学生听课的信息反馈,如留心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和神态,尤其是看眼神,了解自己的讲解能否被学生接受,是否能被学生接受。这两条对注意力是否集中至关重要,这实际上也是驾驭课堂的能力问题,而集中学生注意力的艺术便是其中之一。
4.调整情绪和精神状态。由于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就使老师不能从素质教育考虑,而大搞“题海战术”。学生疲于应付作业,这就转移了学生注意力。因此,教师布置作业应少而精,使学生每天都有良好的精神状态,集中注意于学习。另外,教师还应善于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入境乐学。因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一个整体和谐的班集体,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大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才能形成普遍全神贯注的大气候,有了这种大气候,注意才能真正地入神,教学效益也才会从整体上真正地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09: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语文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课堂注意力


要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对教师来说,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固然是至关重要;而重视对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也很重要。什么是注意力,目前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注意力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又如何培养学生课堂注意力呢?
从目前学校教学的现状看,教师在培养学生注意力方面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教学结构单一。系统论认为:结构合理的整体功能大于

各部分功能的相加总和;任何事物越是有序,其效能越高。而我们有些教师无视教材的区别,也不看学生的差异,只有“万能”的千篇一律的教学结构。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没有把握好两者的统一。这样又怎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一以贯之的注意呢?
2.教学方法陈旧。现在不少教师还习惯于依靠“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式的老师讲而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又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怎能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呢?
3.不注意信息的反馈。有些教师上课只顾自己讲,丝毫不留意学生对信息所作出的反应,不能根据学生的注意动向随时调正自己的讲课内容或方法,以适应学生听课之需,这样势必造成教师讲得越多,学生的注意力越是分散的恶果。
4.大量地重复地无目的地布置作业,使学生精神疲劳,学而生厌,学生的注意力当然集中不起来了。
综上所述,教学结构单一,教学方法陈旧,不注意信息反馈,作业布置不适当是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的主要原因,也是课堂教学效益低的症结所在。
为了提高教学效益,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课堂注意力。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条:
1.温故而知新。人们感兴趣的往往是切合人们实际的对之略有所知却又不了解的东西。因此,教师必须努力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地把新材料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以加强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授茅盾散文《风景谈》时,可将学生在初中所学的茅盾的另一篇散文《白杨礼赞》联系起来,可以设置下列一些问题:两篇文章写作的背景相同,主题是否相近?《白杨礼赞》写白杨从黄土高原起笔,《风景谈》又为何从星星峡外的沙漠写起,各有什么用意?两文在结构安排与写作方法上有何异同?通过这些启发,就有可能把新材料与学生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加强学生的注意力。
2.培养兴趣。。人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它是在一定需要的基础上,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课堂教学的内容越能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就越符合学生的需要,也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更加集中。最能激发兴趣的事物,也是最能引起注意的事物。除了上述的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外,教师还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有人教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过去教,一开头就讲“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总讲不出“无非”这个词的意味。这次先引导学生弄清东京“清国留学生”精神空虚,堕落腐败的情况,回过头来再教这一句,这样“无非”就有了着落。这是化难为易,浅化问题的定度控制。总之,难易适中,由浅入深,深而浅之等方式都能定度。在课堂上,教师应当留心学生听课的信息反馈,如留心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和神态,尤其是看眼神,了解自己的讲解能否被学生接受,是否能被学生接受。这两条对注意力是否集中至关重要,这实际上也是驾驭课堂的能力问题,而集中学生注意力的艺术便是其中之一。
4.调整情绪和精神状态。由于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就使老师不能从素质教育考虑,而大搞“题海战术”。学生疲于应付作业,这就转移了学生注意力。因此,教师布置作业应少而精,使学生每天都有良好的精神状态,集中注意于学习。另外,教师还应善于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入境乐学。因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一个整体和谐的班集体,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大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才能形成普遍全神贯注的大气候,有了这种大气候,注意才能真正地入神,教学效益也才会从整体上真正地提高。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21: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