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1-12-16 08:34:11
|
只看该作者
三、实践活动的情境性
数学的学习必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每一位教师都应努力创设一个鼓励学生去探索的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情境,吸引学生投入。
1. 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教学“比大小”,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是让学生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会用符号表示物品的多少关系,这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讲是比较枯燥、抽象的。因此,我在上课时先出示一张幻灯片:三只小猴子围坐在三种水果的前面,其中鸭梨有4个,桃子有3个,香蕉有2个。学生看清楚后,我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三只猴子分水果,请小朋友猜一猜猴子分哪种水果时没意见?分哪种水果时有意见?为什么?问题一提出,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猴子们分桃子不会有意见,因为猴子的只数与桃子的数量同样多,随即教师出示符号,告诉学生这个符号表示左右两边数量相等的关系,接着学生又说猴子分香蕉时可能意见大,因为香蕉只有两个,而猴子有3只,不够分,即2比3小,反过来3比2多,出示大于号,介绍大于号的意义。同样的方法介绍小于号,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既有现实性、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和开放性,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问题情境的故事化,确保了每位学生的有效参与。
2. 创设生活情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将枯燥的数学以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来代替,将会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愿望。如教学“9加几”,这是一节典型的计算课,如果只让学生一味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未免太枯燥,我就在课的开始放录像──关于奥运健儿为国夺取金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场面,让学生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接下来开展为参加校运动会选拔运动员的活动,在选拔运动员的情境中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算理,体现出算法的多样性。
四、实践活动的合作交流性
数学交流主要表现在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实践活动通常采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师首先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让每个学生有效地参与,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情境,鼓励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由于独生子女更容易养成惟我独尊的性格,不会倾听别人,不会欣赏别人。因此,实践活动中应关注学生间的人际交流、观点交锋及智慧的碰撞,为学生形成健康的合作意识打基础。而新教材中的实践活动课就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如“我们的校园”这一课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结合,分别组建出跳绳组、跑步组、踢球组等,至于组中谁任组长,谁先跳,谁数数,谁发口令,全留给学生自己处理,给学生充分合作、充分交流的空间。再如“小小商店”这一课中,让学生带着“纸币”到自己喜欢的“柜台”中“购物”时,学生买哪件商品,买卖时如何讨价还价,教师都应放心地让学生去交流、去合作。
五、实践活动的创造性
新课标实验教材中每册都专门设置了一至两次的实践活动,这样就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空间,教师可以合理地支配教材,也可以结合教材特点和学校背景,改造教学内容,灵活安排实践活动。比如,在进行“统计”教学时,教材中安排了学生统计花的朵数,大部分学生对花的感觉远远不如对动物的牵挂,对水果的钟爱,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统计动物园里的动物、统计学生爱吃的水果切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总而言之,加强活动研究,拓展实践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舒展身心,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是开展实践活动的宗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