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47|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1课《回声》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PPT课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16:1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1课《回声》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PPT课件
【教学内容】
  人教社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
  
【课前透视】
  这篇科学童话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教学中应从文章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多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的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在课前教师应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丰富学生的感知。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图片或多媒体等手段,揭开回声的奥秘。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4、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图片或课件。
  2、课前引导学生去生活中体验回声。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揭题:小时侯,老师很喜欢钻到空房子里或是到空旷的山谷中,拉长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谁?谁在学我说话?”然后总能听到令人兴奋而又好奇的回答。课前我也让大家在生活中去寻找这个感觉,你谈谈自己的体会吧!(学生谈感受)(板题:回声)
    (联系课前实际,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表达愿望,自然引入课文学习。)
  
  2、揭题激趣:(板书:声)你们看这是什么字?平时你们听过什么样的声音?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回声》,看到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课文。
  
    (因题质疑,培养了学生思考、提问的能力。同时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机及问题取向,有利于设计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率。)
  
〖对话平台〗
一、自读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自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注意读准每一个生字的字音,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以及不懂的词句。记下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培养自读能力,整体感知课文。)
二、识字
  1、字卡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呱哩圈纹碰返”: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识字与读文联系起来,强调重点字音。如:呱:读什么?“呱呱呱”是谁的叫声?课文里的小青蛙是怎么叫的?(指名读句子、指导朗读);圈、纹:课文中“圈”和“纹”可以组成词语──一圈圈波纹。(出示)看看课文的插图,找找一圈圈波纹是怎么样的?(指名)你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这个词语一句话?(出示课文插图。一圈圈波纹碰到河岸又返回来。)
  
    (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识字活动,避免了形式枯燥,做到了识用结合,提高了识字效率,训练了学生语言。)
  
  2、组内识字巩固。组织组间的识字比赛。  
  
二、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8个字,组织学生观察,分类学习书写。
  2、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左右结构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宽,哪些字左宽右窄?指名说(洞、纹是前者,影是后者。)范写。生描红,临写。同桌评一评。
  3、观察。两个大口框的字──圆,围。大口框和口字的写法不同(口字的左右竖和右边的折向里收,大口框不向里收。)范写。生写。
  4、范写“倒、游”提醒各部分应该写的瘦长,紧凑一些。提醒写字姿势。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抓住汉字的书写规律和特点,丰富识字写字经验,提高书写能力。)
  
三、朗读
  1、分组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评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帮助读书有困难的同学共同进步。
  2、指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一段,师生共同评议。
  
四、感悟
  1、组织学生通过读文,回答自己课前的问题或是在读书中弄懂的问题。回答,读相应的课文。
  2、启发思考:小青蛙听到了什么声音?把有关句子画下来。想一想,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哪儿听到?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青蛙提出的问题的?把有关的句子画来。仔细读一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16:18:1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巩固字词。同桌互考;看老师的口形说字,带读。
  

二、精读

  1、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分角色朗读课文。

  2、启发小组合作读书,思考:
  
    小青蛙是怎么弄明白这是回声的?妈妈不但告诉了小青蛙这是回声,还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谁来说说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从青蛙妈妈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可以提供如下的提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填空。)
  
    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一颗石子,()河里,河水被激起()。波纹(),又一圈圈地()回来。
  
    (抓住课文的主要线索,突出重点部分,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合作讨论,完成填空等活动,初步了解了回声现象。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了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水平。)
  
  3、教师运用多媒体或图片等,进一步解释声波,加深学生对回声现象的理解。
  
  4、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课件或图片,同桌或与周围的同学互相讲解。
  
    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实际选择如下方式进行提示:⑴ 声音的()碰到桥洞的(),要()回来。这样,小青蛙就能听到()啦。这返回来的声音就是()。⑵ 你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小青蛙为什么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吗?
  

三、拓展

  1、出示句子:暑假里,妈妈带着小明大山里去游玩。她们来到山顶上,小明对着大山喊:“喂,我来啦!”对面的大山也喊了起来:“喂,我来啦!”小明感到非常奇怪。妈妈笑着说:“___________。”

    小朋友都来做小明的妈妈,对你的同桌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训练学生语言,发展学生思维,巩固学生对回声现象的认知。)
  
  2、平时生活中你认为哪里还可以听到回声?你能来解释一下吗?
  
  3、小结:关于声音还有许多奥秘,同学们课下去寻找吧!

  
〖伴教锦囊〗

  相关链接:
  
  1、回声是指声音在向远处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的现象时,被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
  
  2、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若不到0.1秒,回声将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因此利用人耳听的这种特点可以实现回声测距。在计算障碍物的距离时,由于人(或者人附近的物体)发出的原声到达障碍物的时间等于回声返回到人耳的时间,利用人听到回声与原声的时间差除以2得到原声到达障碍物的时间。再利用专用的公式,即可算出人体到障碍物的距离。一般可以通过回声测定海底的深度、冰山的距离、潜水艇的远近、前方山崖的距离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16:1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31课。这篇科学童话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物理现象—回声,本文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也增加了学生对大自然现象探索的吸引力,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学生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的语文课,涉及到的是自然当中一种普通物理现象,但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知识了解的不够多,多数学生不知道“回声”是怎么回事,因此,课前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去体会,学生可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表达自己对回声的认识。还可借助图片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了解回声是怎么回事。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汉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读出奇怪、欢快、亲切的语气。

  3、可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祖国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和词句训练。


【设计思路】

  1、本次教学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采用边读边悟组合式教学。在教学中,多方位、多角度组织、引导、点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会语言合作。

  2、课前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去体会回声,课堂上大家交流,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有关回声的录像带;设计识字的相关课件,创设一定的情境;体会美感的伴奏带;设计引导性问题。

  2、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回声的资料;预习课文;自己尝试学习生字;查阅相关资料,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自然界里有许许多多美妙的声音,你们想听一听吗?(生: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回声》(板书课题)

  小朋友回声是什么声音?在哪能听到回声呢?读了课文后你就能知道了。


二、创设愉悦空间,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初读课文认字〗

  1、学生自读课文,自己解决不认识的字。

  2、检查认读情况。

  3、放伴奏带老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倾听,熟悉课文,巩固生字。

  4、看动画,进一步熟悉课文,然后自由读课文,指名读,开火车读。随时纠正错字。


三、通过几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感知文中所描述的小青蛙思想感情的变化

〖学生置疑〗

  1、小青蛙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哪听到的,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青蛙提出的问题的?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把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3、学生就以上问题分组讨论。

  4、学生汇报(精选四五段)。

   ⑴ 学生互相说一说对回声的理解。

   ⑵ 实验演示,突破难点。

    ① 观察水的变化。

    ② 口述水的变化。

    ③ 朗读课文第四段,并指导学生将文中的词语和老师实验时所用的物品,所做的动作的词语,加以比较:“捡—拿 扔—投 河岸—盆壁。”

    ④ 结合词语比较,记认“捡 、 扔 、 河 、岸 、碰”等字,并进行字义理解。

   ⑶ 通过小组内交流,并根据学生喜新求变、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及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把实践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合作动手做实验,激发兴趣,调动思维、让其在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中自然地达到“以做促读”的目的。

    ① 指导朗读青蛙妈妈的话,青蛙妈妈是在解答孩子的疑问,它的话应该要读出耐心、亲切的语气,节奏要慢,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或领读──再比较读──齐读──回读。

    ② 小青蛙听了妈妈的话,恍然大悟,它非常高兴,要读出欢快的语气,节奏稍慢。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或领读──再比较读──齐读──回读。

  5、以读为主,通过各种朗读,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多读中悟情。

    (分角色感情朗读,有条件的可以指导自编自演课本剧。)

  6、指导写字。

  7、实践活动。

   ⑴ 回家后用脸盆做一个实验,观察水波碰到盆壁又荡回来的样子。

   ⑵ 到山谷或空矿的房子内喊两声,听听自己的回声。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同学们充分体验回声是怎么回事,并感受大自然的赐予的美妙的声音。


四、总结全文,回味欣赏。(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16:18:27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教养方面〗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从而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

  3、能正确完成课后第二题填空。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第五段青蛙妈妈对小青蛙说的话。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教设备(电脑、投影仪、电教平台)

  多媒体电教软件(《回声》课件)

  幻灯机、盛水的玻璃缸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诱导预习。


〖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3、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4、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16:18:3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理解青蛙妈妈的话从而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听回声的录音。

  2、你觉得这声音有什么特别?你想知道些什么?

  3、设疑:你听过回声吗?在什么地方听到了的?回声是什么回事?

  4、板书课题、交待学习任务。
 

二、检查预习

  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 引导细读,边读边议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 自由读。

     思考:这段话有几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⑵ 示图,用导读的方法回答思考题:

     第一句告诉我们:小河上……

     第二句:半圆的……和水里的……连起来,好像一个……

   ⑶ 指导感情朗读:你觉得这里的景色怎样?谁能把这美的感觉说出来?

     过渡:就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请同学们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完后用一、两句话告诉老师。

  2、学习二、三自然段:

   ⑴ 小声自由读。

   ⑵ 在这里发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看谁能用一句话来告诉老师?(强调“桥洞”)

   ⑶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把小青蛙和“看不见的小青蛙”的话用“___”划出来。

   ⑷ 检查,示句:

     “呱呱呱,多好看哪!”

     “你是谁?你在哪儿?”

   ⑸ 指导读句 想一想:小青蛙两次说话的语气一样吗?从哪里知道的?

    ① 指导按标点符号读好句子。

    ② 分角色朗读:谁来当小青蛙?谁来当看不见的小青蛙?让我们听听"看不见的小青蛙"怎样学小青蛙说话的?(提示:学话的小青蛙要比小青蛙声音要小。)

   ⑹ (读小青蛙妈妈的问话。)听到有人在学自己说话,小青蛙心里非常奇怪,书上怎么说。

     理解:奇怪极了

     板书:奇怪

     示句:“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学我说话哩!”

   ⑺ 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出示生字卡读读理解:藏

     过渡:多好向的小青蛙呀,桥洞里真的藏着一只小青蛙吗?让我们跟着青蛙妈妈一起去看一看。

  3、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 自由读:

     思考:青蛙妈妈是怎样做的?

   ⑵ 示第四自然段:

     默读:把写青蛙妈妈动作的词用“.”把它点出来。

     示生字卡读读理解:捡 扔

     (用做动作的方法学记这两个生字)

   ⑶ 再找出写河水变化的句子,用“___”划出来。

   ⑷ 做实验:利用玻璃缸投石演示,观察水面的变化。

   ⑸ 刚才大家看到了什么?

     师:刚才老师做的实验,跟课文所讲的现象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边读课文的句子,一边想象刚才的情景。

   ⑹ 读句“……河水……荡回来”,出示生字卡读读理解:波纹 荡

   ⑺ 演示动画“扔石头”,进行说话训练。

   ⑻ 齐读这个自然段。

   ⑼ 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小结板书:

          碰
          水的波纹 河岸
          荡

     过渡:青蛙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回声到底是什么回事?看第五自然段,听听青蛙妈妈是怎样说的?

  4、学习第五自然段:

   ⑴ 指名读。

     思考:青蛙妈妈一共说了几句话?

   ⑵ 示青蛙妈妈的话:

     问: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什么?

   ⑶ 示2、3句话,引导比较,理解。

     先引导学生从句子中找出相同的词,再引导悟出声音的波纹与水的波纹相似之处:碰到挡住它们前进的东西,都会回来。

   ⑷ 引导学生板书:

          碰
          声音的波纹 石壁
          返

   ⑸ 演示动画:青蛙叫的回声。

     练习说话:青蛙是怎样听到回声的?

   ⑹ 填空练习:

    ① 水的( )碰到( )又( )回来。

    ② 青蛙叫的声音的( ),碰到桥洞的( ),也要( )回来。

    ③ 小结板书:明白

    ④ 分角色朗读这段。理解:一蹦老高

     过渡:回声多有趣呀,小青蛙又回到桥洞里听那有趣的回声了。

  5、情景导学最后一段。
 

四、小结质疑。(略)

  1、按板书小结。

  2、质疑: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16:18:42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巩固练习,训练提高。


〖教学过程〗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练习说话,用"因为……所以……"说说回声的形成。

  3、完成课后练习题

  4、分析生字的字形,指导田字格的书写,进行扩词,说话的练习。

  5、布置作业:

   ⑴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 抄写生字词。

  6、附板书设计:

          回声
          碰
          水的波纹 河岸
          荡
          奇怪 明白
          碰
          声音的波纹 石壁
          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16:18:49 | 只看该作者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一只小青蛙在桥洞底下听到了一个声音,好像一只小青蛙在学它说话,它奇怪地问妈妈,妈妈的解答使他明白那声音是自己的声音。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以童话的形式,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讲了回声这一科学知识。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帮助学生读懂每个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读懂句子,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回声”及“为什么会产生回声”这一科学知识。


【教学方法】

  采用以读为主、以词句训练为重点,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及课文插图,结合实际演示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槽、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特别是带后鼻韵母的生字,如“藏”、“扔”、“荡”的读音及“哪儿”、“哩”等语气词的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分清自然段,知道课文主要讲的一件什么事。


〖教学过程〗

  (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5 02: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