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08: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



江苏省无锡市东亭中学 包益新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体验声音的产生是由于振动引起的。

  2.领会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实验操作技能,能初步学会有目的地观察。

  2.能利用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会描述实验现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归纳科学规律。

  3.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目标:

  1.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

  3.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声音产生的原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探究物体传声实验;估测声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鼓一只,吉他一把,纸屑若干,钟罩一只,抽气机一台,闹铃一只,气球一只。

  学生合作组器材:纸片、绷有橡皮筋的空盒子、音叉(包括小锤和音箱)、梳子、树叶的叶片、一个玻璃缸(里面盛有水),几块石头。

  多媒体课件:声波动画(可到网上查询)。

  设计思路

  教材提供了教学的框架和资源,而课堂活动的组织、安排,内容的逻辑处理却是教师的再创造过程。本节课是本书的第一节,又是初二学生刚刚进入物理学习的起始阶段。以培养兴趣为出发点,以锻炼思维和提高能力为根本,并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本教学设计的主旨。

  一开始,就进行情景创设。通过让学生倾听各种声音,把学生引入声的世界,从产生兴趣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接着围绕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设计几个学生活动。

  声音的产生:

  1.开展探究和讨论,让学生在产生声音的过程,和较多的现象中归纳出结论。

  2.讨论生活中有趣的发声现象。比如动物的交流方式。

  声音的传播:

  1.通过学生讨论生活事例、设计在固体中和液体中的传声的小实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教师演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声波:因为比较抽象,在这里不宜进行展开,可采用多媒体的动画造型让学生头脑中初步产生一个模型即可。

  声速的估测:学生第一次在物理中涉及到估测的设计问题,有一定的难度,由“击敲长铁管听声”事例引入启发,让学生拓展联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事先录制好自然界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某些声音。例如:电铃声,钢琴曲片段,工厂烧电焊声,丛林中的鸟语,夏日的蝉声,瀑布声等。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听出刚才都是什么声音?是哪些物体在发出声音?(同学回答)

  教师: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研究自然界中声音的有关知识。

  同学们自己想知道有关声音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学生: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我们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3.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人耳的?

  4.为什么有的声音悦耳动听,有的却很难听?

  老师在赞赏肯定的同时有选择地摘录同学提出的问题,并确定本节课研究的主题就是同学刚才提出的问题中的某几个,并说明其他的问题会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探索,同学们也可以课后上网查找资料,自己先行研究。

  二、探究性活动一

  这个活动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进行:探究性活动──小结──验证──事例交流。

  (一)探究性活动:

  组织学生活动: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有创意?介绍桌上的器材,特别是音叉。

  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

  体验: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你触摸发声的物体时,请体会感觉。

  思考:

  1.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2.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活动:用桌上的器材研究如何发声,教师下组参与讨论。然后教师请同学代表上台表演研究结果,对独特的发声方法赞赏和鼓励。并对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共同体验:摸着自己的声带,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说出感受。

  问题:是不是物体发声就一定在振动?

  演示:击鼓。鼓面在振动吗?如果在振动,你如何证明,能否让看的人感受到它的振动?说出你的方法。

  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

  从上述事例中你能否总结出一种“验证难以觉察的物体些运动”的方法?

  (二)小结:在以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物体发声的原因。即物体发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引起。

  (三)交流:物体的发声现象真是太多了,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比较奇特的发声方法吗?比如动物间有趣的交流方式。

  说明

  1.学生的发声活动是在开放的互动式形式中进行,教师在学生的交流汇报中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展示发声方法,汇报体验和感受。例如对学生把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可激起水花,利用树叶吹奏发声等,更应该鼓励,并让学生在现象中归纳问题的本质。如果学生不能对桌上的器材进行实验,教师可做一定地提示和演示。

  2.交流有趣的发声方法时,如果学生难以调动,教师可提出有趣的发声问题让学生讨论。例如①动物的发声方法:蝉是怎么发声的?蚊子和苍蝇发出“嗡嗡“声是怎么回事?猴子和大象是怎么交流的,等等。②同一物体不同的发声方法:怎样让一个气球发出不同的声音来?人体除了声带外,还可以怎样发音?能否一试?可让学生讨论发言,增加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探究性活动二

  情景创设:医生的听诊器,心脏跳动或者肺部的声音是靠什么传到人耳中的?

  猜想:声音的传播可能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做个最简单的小实验验证一下你的猜想。就用我们的课桌做传声物。这个实验需要提供什么条件?(联想医生听到病人身体器官运动的条件)如何操作?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也可提示:发声体(源)──人耳(接受体),中间为传声物质(即课桌)。

  活动:两位同学合作,一位同学轻敲桌面或抓桌子,另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感受听到的声音。再把两张桌子分开一条缝,进行实验,前后对比。

  从以上的活动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固体可以传声)你还可以想出其他的生活事例或实验方案来支持固体可以传声这个观点?(让学生举例,例如小学里曾经制作的土电话等)。

  问题:那么液体是否也可以传声呢?

  讨论:你能否用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简单的小实验来体验一下?如果你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你能否举一些生活事例来证明你的观点?

  这时,让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进行设计和探究,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对照固体传声的小实验,提出问题:用什么做发声物比较简单?传声物是什么?把发声物放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

  活动:方案设计好以后,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进行实验。教师下组辅导。并让学生列举生活事例。

  问题:空气可以传声吗?举事实说明。1.听到铃声 2.听到人的说话 3.听见脚步声等等。

  进一步猜想:如果连空气都没有呢?声音能不能传播呢?为了证明这个猜想,最好做实验试一试。

  联想:同学们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想一想这个实验该怎样做?怎样实现没有空气的状态?学生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需要提供一个真空的环境,然后把一个发声体(例如小电铃)放入这样的环境里,前后对比。思路理清楚后,由于实验器材的局限性,这个实验由教师演示,比两个同学上台辅助,学生进行观察对比:①抽去空气前和抽气后铃声的对比②抽气后再放入气体,两种情况铃声的对比。及时纠正猜想的谬误,最后推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正确结论。

  引导:通过刚才这一段的学习,同学对声音的传播有了怎样的认识,能不能请个代表用你自己的语言归纳一下。

  学生:声音传播需要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传播声音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四、声波

  问题:声音在空气中如何传播呢?

  学生实验:用铅笔不断地点击水面,你会看见什么?(一圈圈的水波,而且不断地向四周扩散)。

  那么空气中是否也是类似情形呢?

  播放多媒体声波动画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并提出声波这个概念。

  五、声速以及估测

  我们把声音在每秒钟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媒体显示:声速表。快速地熟悉声音在空气、水、钢铁中的传播速度。

  问题:在一根空的长铁管的一头敲一下,在另一头可以听到几次声音?(抢答,并说出理由)。如果要想在另一头听到三次敲击声,你该怎么做?

  学生思考并回答。在思考的过程中体会传声速度与传播时间的关系。说明声速不仅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问题:如果我们想知道声音在室温状态下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该怎么办?说出实验方案。

  引导:要测声速,必须知道哪些量?

  你准备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些量?

  需要用到哪些器材?

  组织学生讨论,要求每组想出一个测量声速的办法。

  学生讨论交流。

  说明:在设计实验的时候,要注意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声源离人耳的距离适当,不宜过近。测时间的工具也尽可能准确。当然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实验方案,只要原理得当,应该给予鼓励。

  本文系原创作品,先在人教网上做内容展示,后要收录《物理教学案例与设计》,版权归人教网和作者本人所有,请勿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08: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山东省青岛56中学 王承强
  设计理念
  —、课程结构的处理
  “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在以前课本上是选学内容,目标层次是“了解”,新课本中定为比“了解”更深层次的“知道”,这就需要对其中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提炼加工;可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是以前那些,并未增加多少,该怎样处理呢?现在的课程目标中又增加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怎样才能完成达到呢?现成的方案没有,只有多次认真地学习《课程目标》,领会吃透其精神,才能在它的指导下完成目标,为此我做了以下处理:
  1.知识结构的处理
  日常生活中,学生对“频率与音调”比较陌生,课本上作为第一知识点提出,可能增加了难度,为此,我把第二知识点的“响度与振幅”提了上来,作为台阶。因为“响度与振幅”学习相对熟悉一些,而且还可以利用有关模型直观地让学生理解,然后再过渡到“频率与音调”。通过尝试,在课程教学中果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掌握得很顺利,解决了难点。这种灵活的做法,不仅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扩大了教师授课的自由空间,使教师不再照本宣科,为课改的深入打下了基础。
  2.过程与方法的处理
  在“响度”和“音调”这两个知识点的学习中,始终执行的教学方法是由学生亲自参与的探究式教学法;其中各个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设计、操作、结论等都是由学生自己讨论完成。第三个知识点“音色”在课程中是浅层次的“了解”,便做了简化处理,让学生参与体会就行了。在过程与方法的处理中,学生不仅又一次地学习练习了探究这种物理中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重要的是可以由此节课的练习开始,以后的所有新知识点的学习都可以自己进行探究,体现了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
  3.情感与态度和价值观的处理
  声音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高层次高水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呢?这需要精心设计课程内容,讲究艺术性的学习和体验。于是我以人们最喜闻乐见的声音──音乐为开端:课程的开始配以精美的图画和美妙动听的乐曲让学生们充分领略美的感觉,然后课堂对各种声音进行讨论和探究,最后又以学生们自己所能接受的高质量的音乐鉴赏为这节课的结束,使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还充分培养了艺术的美感,并且在讨论探究的过程中又培养了密切合作,认真求知的人生态度,完成了这一目标的达成。
  二、课程内容与手法的尝试
  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目标,在利用载体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就培养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节课中依托“响度、音调、音色”这几个知识点,引导学生主要学习探究这种学习方法,同时伴随的是学生“思维程序的透镜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的主要过程是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订计划设计实验④实验操作搜集证据⑤分析论证⑥结论⑦评估交流⑧应用。在这个过程的每个步骤中贯穿着思维的发散与会聚的交替程序:①会聚②发散③会聚④发散⑤⑥会聚⑦⑧发散。用这种方法不断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和智慧,解决了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就会形成不依赖于老师的自觉自主的学习,在完成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每次的成功中享受到科学带来的乐趣,在每次的挫折中再次激发去克服困难的斗志,这恰是新课程的最高目标要求。
  三、课堂实践与效果(课堂小结)
  课程开始,利用美妙的音乐引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任意猜想与发言,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有效发言,接着把各种不同归结到响度、音调、音色这三个知识点,引出本节课的中心内容,然后让学生分别对这三个知识点进行探究式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表现的机会,老师在其中只是起到一个调度作用,完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老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本位”的精神。学生的热情异常高涨,对知识的掌握也非常细致和牢固,特别是在第三个知识点“音色”的学习中,我利用了两个小游戏“听音辨乐器”和“听声辨人”使整个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通过这两个游戏的体验收获,学生们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远远超出了想象,学生的情绪异常高涨,目标练习的完成合格率也出奇的高,最后在这种欢乐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本堂课。学生对这节课“声音的特性的学习将会终生难忘。这其实恰是我们现在课程标准中所要求达到的最终目标,即: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将来对自己对社会有所贡献。
教材分析: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应该使学生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频率的大小决定音调的高低,音色即声音的品质。
学情分析:学生对声音比较熟,但对声音的特性却十分模糊,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适时加以引导,如何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声音了解声间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这是本节的一个难点。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做“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的实验”和“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探究法。
2.了解探究学常用的方法──转换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体会现实世界中物体发出的丰富多彩的声音,欣赏美妙动听的。乐曲,充分享受科学的美感。
2.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意识和互相配合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声音的响度、音调
教学难点:音调
实验器材和教具:多媒体、音叉、乒乓球、铁架台、钢尺、鼓、橡皮筋、乐器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思维程序和教法过程

1.复习引入: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振幅


频率
提问
(用手臂的摆动幅度不
同,请同学观察并讲
出不同之处,从而引
出振幅概念)
提问:振动有什么不同
(用与振幅相同的方法
引入)
回忆并回答
振动的幅度不同,用振幅表示。
观察并回答:振动的快慢不同,用频率表示(对于学生不同的回答,从积极参与的态度上予以肯定)
思维会聚
思维:发散一会聚
方法:比较法
同上
2.声音特性的引入
各种声音都有哪些不同呢?(放音乐)
对所有的发言记录并归纳为三方面:响度、音调、音色
请同学们一起欣赏并分析
思维发散
思维收敛
(1)响度





(2)音调

提出问题;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归纳肯定:与振幅有关,请设计实验验证(把所有的实验仪器展示给大家,供选择)
请学生上讲台操作讲解
其他同学评估交流
总结:振幅决定响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并指出:把振动的幅度转换成乒乓球跳动的高度来研究的方法叫做转换法
前面探究了响度与振幅有关,那么声音的另一特性——音调与什么有关呢?
归纳肯定:音调决定于频率
请同学们设计试验验证
请学生上台操作并讲解
请其他学生评估交流
大胆猜想
分组讨论、设计
操作并讲解
评估交流
猜想讨论
讨论设计
(主要选择的仪器是钢尺和橡皮筋)
操作讲解
其他同学观察和听
探究步骤一
思维发散
探究步骤二
思维收敛
探究步骤三
思维发散
探究步骤四
思维收敛
探究步骤五
思维发散
思维收敛
转换法
探究步骤一
思维发散
探究步骤二
思维收敛
探究步骤三
思维发散
探究步骤四
思维收敛
探究步骤五
思维发散

总结:音调决定于频率,我们最熟悉的音调是乐器的音调,请各同学演奏同一乐器的不同音调,给大家感受一下(为音色的引出铺衬)
一个同学演奏其他欣赏
思维收敛
3)音色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我们来做两个小游戏,感受一下音色的区别

第一:听声辨人(不同的学生读一段课文,其他学生闭眼听,说出读课文同学的名字)

第二:听音乐辨乐器(事先了解班里有音乐爱好者,并能演奏质量较高的乐曲,如果没有可以请其他班的或者请音乐教师配合,其他学生闭眼倾听辨别)

3.课堂小结

  本文系原创作品,先在人教网上做内容展示,后要收录《物理教学案例与设计》,版权归人教网和作者本人所有,请勿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09: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云南省陆良县板桥镇一中 骆仲祥



  【设计理念】

  1.本课设计中,力求体现用身边常见器材进行物理实验的思想。这节知识跟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好章节,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

  2.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探究是初二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探究学习方法,让学生知道解决物理问题常采用这种方法,即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有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传播的?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参与、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器材】

  1.录音机、磁带、外接喇叭、大米数粒。

  2.直尺。

  3.杯子、勺子、适量水(学生自带)。

  4.小铃铛、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

  【教学过程】

  一、提高授课艺术,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提出问题

  1.重视课堂授课艺术,富有魅力的语言,对吸引和保持学生注意力起重要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章首图,教师用抑扬顿挫、有声有色的语言朗诵配文,给学生美的享受。教师巧妙设疑,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是自然界普遍存在且非常直观的现象。根据图文,你们有哪些困惑的问题?激励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如大象靠什么进行交流?

  2.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课本图1.1-1四幅图,让学生模拟它们发声,激活课堂气氛。学生交流讨论:发生体发声时,有没有共同特征?

  二、探究活动:声是怎样产生的

  1.教师简介:物理学中研究、解决问题常采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探究。即: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2.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发声体发声时有共同特征吗?

  3.探究前的交流与合作:同学们对上述问题,各自有哪些猜想与假设?写在草稿本上,然后四人一组交流、讨论。如何验证你的猜想与假设?

  4.设计一个简单易做,又富有音乐美的实验。大米也能“跳舞”:用一部录音机外接一只八寸嗽叭,大米数粒。当学生看到这些器材,顿时高兴起来,有的就叫起来,能听音乐了。将大米放入嗽叭“纸盆”上,让某一个学生触摸一下纸盆,然后放一段音乐。教师引导:眼看到什么?耳听到什么?此时,让某一个学生再触摸一下“纸盆”,让学生把两次触摸“纸盆”的感觉写下来,教师组织学生第二次交流、讨论:(1)你对喇叭发声时和没有发声时的感觉各是什么?(2)大米为什么会“跳舞”?(3)发声体发声时的特征是什么?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教师起到引导、组织作用,学生除了“动眼”“动耳”“动脑”外,还要动手参与,这种富有音乐享受的实验,学生的好奇心容易被激发起来,从而产生探究欲望,有利于思维的活跃。

  三、重视学生身边器材,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面向全体学生做实验,进一步探究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1.直尺能发声吗?2.怎样才能使直尺发声。3.发声时特征是什么?学生思维进一步活跃,让直尺发声的方法较多。

  四、简单介绍物理在我们身边,物理是有用的,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

  科学家运用科学技术可以记录、保存声音,重现声音。如唱片、磁带、光盘等。

  五、不完全探究活动

  1.声音传播需要载体──介质,课本第14页,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探究结论:固体能传声。此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将生活与物理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探究活动思路。

  2.演示:课本第14页图1.1-4,证明: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每个学生将适量水倒入自己的杯子中,用勺子敲击杯子上部。边敲边触摸杯子,再一次体验发声体的振动,耳听声、眼观察回缸中的水面。不仅听到声音,而且看到水波,将声波与水波类比,学生更容易理解声波,从而知道声也是一种波,把它叫做声波。

  六、初步介绍数据、声速、回声概念。强调声速的读法和写法

  七、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

  1.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本节课各自有哪些收获?

  2.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耳”“动眼”“动脑”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简单设计实验的能力,初步理解了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环节(主要环节让学生总结)。

  3.课文中的三个“想想议议”放到课外完成,学生查阅资料,可独立或互相交流合作完成。这样做,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创新。

  本文系原创作品,先在人教网上做内容展示,后要收录《物理教学案例与设计》,版权归人教网和作者本人所有,请勿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09: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天津市河西区滨湖中学 黄雁
  设计思路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把本节课改为探究实验,自认为这样做有以下四点好处:1.更有利于学生对折射规律的理解和掌握;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让他们感受到观察在物理实验中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让学生真正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研究、学习(学生可能会发现一些书本上没有提到的规律,这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而不是单纯为了让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而探究;4.既让学生知道如何开展实验探究,又让学生体验物理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认识折射现象,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的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2.逐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感觉。


  【教学重点


  1.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1.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解释有关光的折射现象。


  【教法


  实验为主的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


  【教具和媒体


  玻璃砖、激光笔、水槽、水、圆表盘、碗两只、硬币、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引入


演示魔术:空碗出财宝(放在杯底刚好看不见的硬币,加上水后又会看得见。)


组织学生活动:叉鱼比赛。


师:同学们对以上的现象一定很好奇,那么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光的折射”的探究,就可以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了。

学生活动:叉鱼比赛

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新课进行


(一)光的折射现象


探究1: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传播路径,并把你看到的现象画出来。


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所需器材和方案。


巡视分组实验(要求画图记录下观察到的光进入水中的传播途径)


引导交流实验结果。


学生可以看到光的偏折现象,告诉学生,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若换成其他介质光也会发生偏折吗?指导由学生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半圆形玻璃砖,从而引出折射现象的定义。


师总结:光的折射现象定义。


(二)探究2:光的折射规律


采用类比法,结合光的反射规律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需研究哪些方面。


引导学生回忆光的反射规律,并讨论光的折射需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


指导学生用手边的仪器,边做实验边归纳光的折射规律。


(三)眼睛受骗


解释魔术“空碗出财宝”(配合播放光路图)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回答,最后强调看见的硬币是硬币的像。


引导学生解释刚才在叉鱼比赛中,为什么同学总是把叉子叉在鱼的上方。(配合播放光路图)


教师提问:有的同学喜欢游泳,看水只有齐腰深,可到水中就不止了,这是什么原因。




师:同学们学了光的折射知识后,要懂得应用到生活中,在游泳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教师提问:你见过海市蜃楼吗?你知道海市蜃楼是怎样产生的吗?


教师总结:我们已经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其实严格地说,光只是在均匀的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疏密不均,光线就不会沿直线传播而会发生折射。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配合播放电脑中的图片和两段录像)



学生猜想,并在黑板上画出自己猜想的传播路径。


设计实验所需器材和方案。


分组实验,收集证据。


交流实验结果。




学生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半圆形玻璃砖的实验。





学生回忆光的反射规律,并讨论光的折射需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


学生用手边的仪器,边做实验边归纳光的折射规律。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揭秘“空碗出财宝”的魔术。


由学生解释刚才在叉鱼比赛中,为什么同学们总是把叉子叉在鱼的上方。


学生回答:“为何有的同学看水只有齐腰深,可到水中就不止了”这一现象。


让学生发表对海市蜃楼的看法。



最大限度的通过实验观察与思考,达到探究的目的。

















通过类比法来研究新规律,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手段。






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感受物理这门学科的魅力之一所在。

三、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结合板书)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四、练习


教师发练习题,并反馈结果。

学生练习


五、布置作业


P48 动手动脑学物理 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7-14 07: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光的直线传播”课堂教学实录



天津市仁和中学 赵树珍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光的传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联系实际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引起注意。)

(播放动画:一人走进一间漆黑的屋子,接着把灯打开,紧接着又进来一人将他的眼睛蒙上。)

师:如果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们能看见物体吗?为什么?

生:不能看见物体,因为夜晚没有光,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师:站在明亮的屋子里,将眼睛蒙上,你能看见物体吗?为什么?

生:仍然什么也看不见,因为将眼睛蒙上就是看不见物体。

(其他同学在思考,教师用鼓励的眼神望着同学。)

师:想一想,谁能进一步解释一下?

生:是不是没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里?

(同学们露出茅塞顿开的神色,教师露出满意的微笑,点点头。)

师:他说的对不对?

生齐答:对。

师:实际上我们的周围就是一个充满五颜六色的光的世界,阳光使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光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同学们一定都想知道光的奥秘吧!从本章开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光的世界。

二、教学目标(投影显示)

1.知道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的现象。

3.知道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4.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三、预习指导(投影显示预习内容)

1.________________叫光源。光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光在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传播的。

3.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光线。

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

5.解释影子、日食、月食的形成原因。

(通过图片的直观展示,说明光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劳动创造人类文明的思想教育。)

师:同学们阅读课文并完成预习题,有问题请在书中作出标记。遇到问题同学们可以一起讨论。

(此时教师全场巡视,检查同学们的完成情况,将具体的问题记录下来。)

师: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了哪些有关光的知识?

生: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生:太阳、闪电、电灯、蜡烛、萤火虫……可以叫光源。

生:霓虹灯、篝火、手电筒、火把……也可以叫光源。

生:光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光源,一种是人造光源。

师:很好,可是,光是如何传播的呢?

生:小学自然常识中曾经学过──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吗?能否举例说明?

生:见过,比如电影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直的……

生: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生:现在有的建筑物上打的光束也可以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既然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怎样才能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呢?

生: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

师:谁能上来示范画光线?

(生举手示意,生在黑板正确画出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师微笑着点头表示肯定。)

师:同学们注意,光是真实存在的,光线是人们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的一种方法。因此画光线时必须用箭头标明光的传播方向。

生:太阳发出的光也可以这样画吗?

师: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发出的光可看成是平行光线;手电筒、探照灯射出的光线也可看成是平行光线。

(教师示范画出平行光线)

生:光在哪里是沿直线传播的?

生:光是否总是沿直线传播呢?

生:光沿直线传播需要什么条件?

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学们就要注意观察、实验,深入探讨、自主探索和总结物理规律。要想确切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同学们必须自己去探究。

(各组学生选用已准备好的小激光、水、玻璃、蜡烛、手电筒、带孔的纸板、三球仪等器材进行实验。各组选择的不同,实验的步骤不同,探究的问题不同,遇到的问题也不同,气氛异常活跃。此时教师要适当地向学生指导和点拨。)

(教师把小组实验中探究的共同问题投影在屏幕上)

师:通过实验,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观点。

生1:光可以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中传播。

生2:光在这些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

生3:光在透明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生4:这说明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还有其他观点吗?

生5:光必须在同种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师:(质疑)光在同种介质一定沿直线传播吗?

(同学们显示出疑惑、求知的神态。)

四、教师点拨

师: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它周围的大气并不均匀,请看从大气层外射向地面的阳光还是沿直线传播的吗?(利用微机动画演示早晨太阳光线的偏转)

生1:通过动画演示,我看到光在疏密不均匀的空气中,不能沿直线传播。

生2:早晨,当太阳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

生3:这是因为不均匀的大气使光线变弯了。

生4: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

生5: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在同种且均匀的介质中。

生6:应该说,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同学们分析总结得很好,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这就是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你们是不是对光的直线传播有了新的理解?

全体生:是。

师:请同学们在书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下面用红色铅笔画线引起注意,并且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下画重点符号。

(教师微笑点头,师生鼓掌,教学难点突破,目标达到。)

(播放雷鸣闪电动画)

师:打雷时闪电和雷声实际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先听到雷声还是先看到闪电?

生:先看到闪电。

师:(质疑)这说明了什么?

生: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得多。

生:光的速度到底有多大呢?

师:(释疑)光的传播速度很大,测定光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困难的。第一个测量光速的科学家是伽利略,但遗憾的是他失败了。后来经过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测出的结果一次比一次精确,现在公认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生:这3×108m/s的速度能有多大呢?

师:光在1秒内传播的距离相当于绕地球7周半;光从月球传播到地球只需1.3秒。

五、探究训练

(发掘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启发学生思维,在变化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去探索。用科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师:(演示手影)请看,这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光学现象,谁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下?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生:光在均匀介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达到的区域便形成了影子。

师:同学们都在路灯下走过,(动画演示一个人在路灯下走过时的情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看谁能发现。

生:人的影子会发生长短变化。

师:谁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为什么人的影子会发生长短变化呢?(学生回答,老师鼓励,微机辅助演示释疑。)

师:能否根据影子的形成,说明汽车的前灯为什么安装在车的下部?

(提示:夜间行车,灯光照射的路面一片光亮,表明路面是平坦的;如果有黑影,说明路面是坎坷不平的。)

生:(释疑)由作图可知,对于同样高的障碍物,如果光线从较高的地方射向障碍物,其影子比较短;光线从较低的地方射向障碍物,其影子长一些,这样有助于司机看清前面路面的凹凸情况,所以汽车的前灯要安装在车头的下部。

师:回答得非常好!老师还知道同学们最爱看动画片,请看《宝莲灯》片段中发生了什么自然现象。(播放)

生:月食。

师:(质疑)你相信月亮确实被天狗吃了吗?用微机动画模拟演示日食、月食的成因。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生1: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中间并成一直线时,太阳的光被月亮挡住,地球表面上某些地区短时间看不到太阳就出现日食。

生2:地球运行到月球与太阳的中间并成一直线时,太阳光被地球挡住,不能射到月球上,月球上出现阴影,就是月食。

师:光的直线传播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什么应用?谁能再举例说明?

生:检查排直队,打靶瞄准时。

生:什么是激光准直?

(教师用微机模拟利用激光准直来凿隧道,并演示掘进机在激光束的引导下工作。)

师:激光的方向性好,而亮度随距离增大而减弱得小。因此,用它能保证掘进方向不变。

生:小孔成像是怎么回事?能利用这节的知识解释吗?

师:你提的问题很好!请同学们观看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墨翟的介绍,并欣赏小孔成像的动画演示。

师:(启发)通过图片介绍和动画演示,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我们知道墨翟是世界上第一个论述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并最早进行小孔成像实验的科学家。

师:(引申)同学们在明确小孔成像的特点和原理后,还可用白炽灯和不透光的纸观察灯丝的像,根据小孔成像制作针孔照相机,这个“小实验”及“小制作”留给大家去研究。

六、总结点拨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生: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生: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

生: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光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

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在学生谈的过程中,投影显示。)

师:同学们都完成了今天的教学目标,在课下还可以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讨论一下本节后面的“想想议议”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就是要这样勇于探索、勇于进取,为社会的文明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7-14 07: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江苏省怀仁中学 陈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了解先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等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材分析



  第二章光现象和第一章声现象联系十分紧密,研究对象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而第一小节主要解决三个问题:①什么叫做光源?②光是如何传播的?③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这三个问题跟第一章声现象中研究的三个问题很接近。①什么叫做声源?③声音是如何传播的?③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多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光和声音作一个类比,使学生对光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引入



  引入部分选用一个谜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谜语:一个西瓜在它被切开以前是什么颜色的?



  分析: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西瓜瓤可能是红色的,也有可能是黄色的,如果是生西瓜,还可能是白色的,所以学生可能得到上述的三个答案,即红色、黄色、白色。但是标准答案是黑色的。学生们觉得很惊奇,一定会问:为什么是黑色的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西瓜没有切开以前,里面是没有光的,任何物体自身不发光也没有反射其他物体发出的光,那是黑色的。这个道理和在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什么东西都是黑色的是一个道理。假设这个世界没有光,我们看什么东西都是黑色的,或者说我们什么都看不见。由此说明光对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没有光,这个世界就不会如此五彩斑澜,如此美丽,甚至我们根本不能生存。



  二、新课部分



  (一)什么叫做光源,



  学生刚刚学过声源,可以让学生仿照声源的概念自己来归纳光源的概念。学生回答“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他们的理由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叫做声源”。但这样是不是完整呢?很多物体都“能”发光,但是不是所有发光的物体都是光源呢?举几个例子来说,比如电影荧幕,月亮,我们看起来都“能”发光,但他们是不是光源呢?先分析一下,电影荧幕的光来自放影机上的投影灯,月亮的光是反射太阳的光,它们自己是不会发光的,所以都不是光源。可以提问学生,“我们怎样修改光源的概念才够完整?”学生答: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让他们列举生活中的光源。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一个小组列举得最多,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因为是比赛的形式,所以学生的参与热情会比较高,最后列举的数目也会很多。表扬列举得最多的小组,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同时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比如说,学生可能会说“蜡烛”、“电灯”、“星星”等等是光源,告诉他们“点燃的蜡烛”、“开着的电灯”才是光源,“星星”并不都是光源,只有“恒星”、“流星”是光源,而“行星”、“卫星”、“彗星”等都不是光源。



  在理解的基础上说明,光源是可以分类的。



  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



  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开着的电灯。



  (二)光是如何传播的?



  学生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晚上汽车、摩托车或者是手电筒的光都是直线传播的,那么可以让他们大胆地猜测一下“光是如何传播的?”。学生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猜测完了以后,需要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物理本来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实验过程:



  1.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空气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径迹。



  2.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



  经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但是这样说是不是完整了呢?在实验2里面,我们虽然观察到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但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空气和水面的分界面上,光线发生了偏折,不再“沿直线传播”。应该怎么修改呢?



  分析: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只有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才不是沿直线传播,所以,“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1.小孔成像 2.影子的形成 3.步枪的瞄准器 4.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三)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前面学习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那么光的速度与此相比较是大还是小呢?打雷的时候,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光的速度比声速快。



  列举生活中各种物体的速度,然后给出光的速度,作一个比较。摩托车速度20m/s,汽车速度30m/s,飞机速度200m/s,宇宙飞船速度8000km/s,而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达到3×108m/s。



  举例说明光速到底有多快:



  1.如果一个飞人以光速绕地球运行,在1s的时间内,能够绕地球运行7.5圈。



  2.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到达地球。如果一辆1000km/s的赛车不停地跑,要经过17年的时间才能跑完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可以说明: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一般用字母c来表示。光在真空中1s能传播299792000m,也就是说。真空中的光速为c=2.99792×108m/s。在空气中的光速是2.997000×108m/s,比真空中的光速略小,一般在真空和空气中的光速都表示为c=3×108m/s。在其他介质中光也可以传播,比如在水中,v水=3/4C,在玻璃中v玻璃=2/3C。



  排列一下:v真空>v空气>v水>v玻璃



  三、科学世界



  主要解决一个问题:光年是什么单位?



  学生有年的概念,所以很容易把光年理解成时间单位。通过学生自己学习探索,可以了解光年是一个天文学上面的距离(或长度)单位,它表示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同时要会计算天文学上面的一些简单问题,比如说。



  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16光年,它们之间相距多少千米?



  解:1光年=3×108m/s(365×24×3600)s=9.4608×1015m=9.4608×1012km



  S=16光年=16×9.4608×1012km=1.51×1014km



  答: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1.51×1014k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7-14 07: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光的颜色”教学设计

湖北省宜昌市第五中学 刘洪玉
  设计理念
  本课力图体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本课安排的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具有知识浅、实验操作方便的特点;结论易获得,适宜初中生探究。学生通过进行过程的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受到科学探究方法的教育;从收集的证据中,总结和归纳规律性的知识;从中获得成功的愉悦。
  教材分析
  光学是有用的,表现在它的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光可以分解也可以合成,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学知识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诞生了彩色电视机;光学知识与颜料混合的知识相结合展现出七彩的世界。本节教材尽量多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观察、体验,获得最直接、最生动的实验事实资料,感悟实验方法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成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二、过程与方法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重点难点
  学生自主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通过制定实验方案,自选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表格,记录实验发现,获得最生动的实验事实资料,总结和归纳规律性的知识,感悟实验方法对学习物理的重要性,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成功的愉悦。
  教学准备
  一、器材准备
  盘子、平面镜、水、放大镜、手电筒、各种颜色的透明胶片、绘画颜料、调色盘、三棱镜、白纸
  二、分组准备
  二人一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你见过“雨后彩虹”吗?谈谈你的“发现”或提出你最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可能的发现或提出的问题(摘选)
  1.彩虹是七色的,很美,但我不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
  2.彩虹为什么会消失呢?
  3.画画的时候,也有很多颜色的颜料,可以用它来描绘“彩虹”,那么颜料和光有联系吗?
  师:大家的发现非常好,让我们先来再现“雨后彩虹”,你想到了哪些办法呢?
  二、探究光的色散
  1.研讨与发现
  学生在这个环节,通过相互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方案一:用一块三棱镜对着太阳光,用白纸在另一侧作光屏,可以观察到白纸上几种颜色的光。
  方案二:在盘子里装上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墙壁上,观察墙壁上反射光的颜色。
  方案三:将水含于口中,对着太阳光喷成雾状,可以观察到短暂的彩虹。
  方案四:透过喷泉喷洒的雾状小水珠,也可以观察到彩虹。
  师: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你所观察到的现象。
  2.实验与发现
  通过实验,学生发现太阳光可以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色光的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师: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那么要得到其中的任意一种色光,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三、探究色光的混合
  1.实验与发现
  学生:用手中的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上的的各色光条,可以发现,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条合成的。(此实验可以安排课前学生在家中完成)
  师:人们发现,红、绿、蓝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2.探究与发现
  学生:分别用不同颜色的透明胶片挡在两只手电筒前面,观察它们射出的光在白墙或白纸上重叠部分的颜色。
  师:设计表格,并将你的发现记录在表格中。
表(一)



红光

绿光

蓝光

红光

红光





绿光



绿光



蓝光





蓝光


  (教学中,教师不应让学生死记三原色光合成的结果,而应让学生在探究中去认识几种单色光合成的效果,在实验中获得感性认识。)
  四、探究颜料的混合
  师:颜料的混合与色光的混合后的颜色是一样的吗?
  学生:将手中的颜料按相同的比例在调色板上混合,并设计表格,记录发现。
表(二)



品红

黄色

蓝色

品红

品红





黄色



黄色



蓝色





蓝色


  师:学习了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你有哪些收获呢?(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那些对颜料了解比较多的热爱绘画的学生的积极性,动员他们为教学提供较多的背景材料,使学生能够提出更多的问题。)
  五、小结与拓展
  学生刚接触到光学知识,兴趣和热情都非常高,可以安排学生课后去自制彩色陀螺实验。制作方法如下:做三个硬纸圆盘,分别涂满红、绿、蓝三种颜色,颜色要尽量浓一些并纯正。沿半径切开一个槽,把三个圆盘沿着槽口交错地插在一起,套在陀螺上,露出红、绿、蓝三个扇形面积,陀螺质量要大些,可保证在较长时间内高速转动,分别拨动圆盘,调节三个扇形面积的大小,即改变三种颜色的比例,反复试验,便可以看到多种颜色。
  让学生亲手去做一做,并记录下实验结果,作为相互交流的素材。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03: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