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08-7-24 07: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江苏省海门市江心沙学校 吴广法



  教学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3.学会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4.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推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和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难点: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教学理念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探究。

  教学方法

  采用边学习、边实践、边观察、边分析、边讨论、探究,要多思考、多猜想、多推理和理论联系实际;并用物理语言进行小组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樟脑丸、试管、试管夹、筷、火柴、酒精灯、碘锤、滴管、水、烧杯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首先从复习着手,在黑板上自上而下写出气态、液态、固态。让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固态和液态的相互转化,液态和气态的相互转化,并由学生上黑板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的过程,然后让学生猜测固态和气态之间物态是否可以相互转化呢?

  二、学习新课

  (一)活动:学习自主学习──学生分组实验──—合作探究《人工造“雪”》

  对于人工造“雪”实验我们作了改进;把碘粒改为樟脑丸,锥形瓶改为试管,铁架台改为试管夹。

  在实验时要向学生说清楚实验器材,提醒学生在试管中加少许樟脑九,给试管加热时需要微微加热,筷放在试管的中间,不能触及樟脑丸,加热一会儿后,看到试管内有较多白气向上冒,这时移去酒精灯或移去被加热的试管。熄灭酒精灯,待樟脑九降温后小心取出筷。同时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物理现象,要多猜想,多分析,最后归纳得出结论。

  观察物理现象。

  把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填入下面空格里。

  加热时:樟脑丸由( )态直接变成( )态,条件是( )热。

  冷却时:樟脑丸由( )态直接变成( )态,条件是( )热。

  筷上出现:( ),它的形状像( ),颜色是( )色。

  学生讨论、探究、交流:

  把你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与同组的同学讨论、探究一下,同时进行相互交流,得到正确答案,并得出结论。

  结论: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

  引出课题:四 升华和凝华

  (二)演示:

  碘锤──磺“搬家”

  请两位同学上讲台演示,并边做实验边讲解,把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告诉同学们。

  想一想:

  碘锤内有一些碘粒,在下端微微加热,让碘锤冷却一会儿,在上端凹部分滴几滴水,可以发现内凹部分的内表面上析出的碘比容器壁上的多,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三)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讨论:

  自然界中“雪”是怎样形成的?让学生探究,教师指导。

  举例:

  1.“霜”是怎样形成的?

  2.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为什么?

  3.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4.樟脑丸变小了。

  5.灯泡发黑了。

  在上述几个例子中,要特别强调:物态变化中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以及变化过程中的条件,即升华的条件是要吸热,凝华的条件是遇冷。如冰冻衣服晾干,是因为衣服下的冰吸热升华成水蒸气,初始状态是冰,最终状态是水蒸气,条件是吸热,物态变化是升华。

  (四)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人工降雨》,探究《人工降雨》

  讨论:

  1.《人工降雨》的方法有几种?

  学生回答:

  2.《人工降雨》中,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所经历的物态变化的过程。

  让学生讨论相互交流、共同探究、教师指导。

  这里干冰到雨经历了三个物态变化的过程,一是干冰的升华降温;二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三是小冰晶下落遇到热的气流溶化成小水珠,小水珠越结越大,小水珠的重力大于上升气流产生的浮力时,水珠下落到地面就形成雨。

  3.探究干冰粉喷洒在舞台上就形成白雾,那么舞台上的白雾是怎样形成的呢?

  干冰粉喷洒到舞台上,迅速升华降温,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来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

  4.物态变化有六种,可分为两大类:

  吸热和放热两类。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小结这堂课学到的知识:一是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和概念。二是升华和凝华的应用。三是学到了探究物理、学习物理和触摸物理的方法。

  四、布置作业

  略。

  提示:

  医学上采用冷冻疗法,是采用液态氮的沸点-195.8℃来获得超低温,从液态氮中取出治疗棒在病人“疣子”的部位接触,使“疣子”冷冻而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08-7-24 07: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陆区中学 马建荣
  设计理念

  本节课,课标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热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来探究物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并知道物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进一步能运用相关的知识来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相结合的应用能力。学习本节内容所运用到的思想方法,将贯穿整个物态变化的学习过程。

  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为起点,以物理知识为载体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和物理知识的认识。教师在学生的整理过程中,通过举例、设问、讲解、点拨等多种方法,适时引导,教师以引导者,共同学习参与者的身份来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合作、科学家探究的学习氛围,提供学生知识和能力发展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掌握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是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准备

  学生实验,六人一组。每组配备熔化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两支、海波、蜡、水、火柴、坐标纸。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熔化和凝固

  师:春天来了,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固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你见过哪些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生答:冬天到了,气温下降,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工厂的铸造车间里,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了固态的铸件。

  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刚才我们提到的冰化成水是熔化,水结冰是凝固。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液态是熔化,铁水铸成工件是凝固。

  除此之外,蜡、松香、沥青、玻璃等物质也能熔化和凝固。

  二、展开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   1.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2.是不是每一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都相同?

  假设与猜想  1.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应该不断上升。

         2.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应该不变。……

  设计实验论证

  教师:为了让我们发挥团结协作能够更快更好的完成探究实验整个班级组成一个科学研究组,老师作为组长,下面分成八个小组每组六人,每组推举一个小组长一个工程师。(小组讨论推举小组长和工程师)

  组长组织讨论  1.怎样组装这个实验装置?

           2.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3.怎样作好分工使实验有条不紊?

  (小组讨论并汇总给工程师)

  教师:八个工程师组成一个工程组把每个组的讨论结果汇总。

  (一)上讲台演示组装实验装置的过程。

  (二)讲述实验中注意的事项:

  1.温度计要完全浸入被测物体中。

  2.实验时让物体受热均匀要不断搅拌。

  3.注意酒精灯的使用安全。

  (三)分工:报时一人,报温度值一人,报物质状态一人,记录一人,照顾仪器一人,搅拌物质一人。

  (四)实验物质:海波和石蜡。

  (五)进行实验。

  1.海波与石蜡的熔化曲线的分析



  (教师选择一个组的熔化曲线,请该组同学画在黑板上,如上图

  教师:其他各组的曲线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大致形状如图所示。我们将这一曲线分为ABBCCD三段,请同学们结合实验,讨论下列问题。

  ①AB段。在这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②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

  ③在BC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海波加热?

  ④在CD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

  ⑤石蜡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怎样变化?

  熔点:

  晶体(教师):除了海波以外,其他晶体物质,如各种金属、冰、固态酒精等,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点叫做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非晶体:像石蜡这样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没有固定的熔点叫做非晶体。

  2.凝固曲线

  教师:如果让熔化了的海波和石蜡冷却,记下液态海波和石蜡在冷却凝固成晶体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可得到凝固曲线近似上图的形状。请大家思考并回答:

  ①DE段。海波是_____态,_____热(填“吸”或“放”),温度____

  ③EF段。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__热,温度_____

  ③FG段。海波是_____态,_____热,温度_____

  ④石蜡在凝固是温度怎样变化?(不断降低)教师:晶体的凝固也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在凝固时温度不断降低没有固定凝固点。

  3.学生练习

  ①读物质的熔点表。

  请学生看课本上的熔点表。教师读一种物质的熔点并加以解释。

  教师:钨的熔点是3140。钨在熔化时温度保持在3140不变。

  (学生模仿教师读几种物质的熔点并加以解释)

  ②学生回答

  ·温度是70的萘是____态。

  ·铁、铜、铝在常温下是____态。

  ·水银在-30时是____态。

  ·酒精在-100时是____态。

  ·想想议议:中国北部的漠河冬季气温最低达到-523,应选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为什么?(应选用酒精温度计。因为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在-523的情况下,酒精是液态的。水银的凝固点是-39,在气温低于-39时,水银是固态的。所以水银温度计在冬季的漠河无法工作。

  4.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教师:现在请大家结合熔化和凝固的实验听一段海波的自白,并回答问题。

  我叫海波,我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48。现在我的体温恰好是48,请你们告诉我,我是应该熔化,还是应该凝固呢?只要你们说得对,我就照你们说的办。

  (学生讨论并回答)

  48既是海波熔点也是它的凝固点。此时海波是熔化还是凝固,关键要看海波是吸热还是放热。固态海波在温度到达熔点时,吸热则熔化。液态海波在温度到这一温度时,放热则凝固。所以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

  (评估与交流)教师  在这个实验中有些同学做的非常成功,但是也有些同学没有成功。那么请那些没有成功的小组由组长带领自己分析一下自己失败的原因在哪里,然后再跟成功的小组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

  (归纳总结)

  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有明显的区别: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这个温度分别叫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但是不论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吸热,凝固时都放热。

  所以,晶体实现熔化的条件可概括为两条:一是温度到达熔点,二是吸热。凝固的条件是温度到达凝固点,同时要放热。

  2.通过以上的学习,请大家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①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什么总是0?(学生思考并回答)

  ②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话是什么道理?(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学小结与延展

  教学总结:本节课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掌握了晶体与非晶体熔化与凝固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了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通过这次的探究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技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延伸:物理作为一门科学探究性学科来讲,不仅要求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而且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真正体现社会──科学──社会三者的统一。比如:利用这节课的知识学生应该能够解释北方的冬季较冷,为了妥善地保存蔬菜,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结冰时放出热,窖内温度不致太低。现在,人们研制出一种聚乙烯材料,在1540的范围内熔化或凝固,而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人们将这种材料制成颗粒状,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壁,天气热时颗粒熔化,天气冷时又凝固成颗粒,能调节室内的温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08-7-24 07: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汽化”教学设计



江苏省无锡市江南中学 童丽瑾



    【设计思想】

  1.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汽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汽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科学探究,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本节课通过“探究水的沸腾”“探究蒸发与什么因素有关”两个探究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使学生获得才干,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只有当学生对物理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兴趣,进而发展到具有研究物理的志趣。对于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二学生,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本节课共有实验八个,大多是学生亲自动手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通过实验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学生终身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道汽化物理现象及汽化的两种方式;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认识蒸发现象,理解蒸发快慢的条件;

  4.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5.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6.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物理现象的物理道理。

  【教学器材】

  1.电教器材:计算机、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

  2.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火柴、自制三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棉线、热水、手表、小塑料、酒精、纸盒、玻璃板、酒精棉球。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入课题

  实验:在黑板上用酒精棉球写下“液体”两个大字,过一会儿“液体”两字不见了。

  教师:黑板上的“液体”到哪里去了?

  学生:液体变成气体到空气中去了。

  实验:在白色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排尽空气后封口,并将其放火热水中,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教师:酒精到哪里去了?

  学生:液态酒精变成气态酒精。

  实验:塑料袋从热水中取出,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学生:塑料袋瘪了,酒精又回来了,袋中的气态酒精又变成了液态酒精。

  教师总结:物理学把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这节课我们首先研究汽化现象。

  二、新课教学

  首先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和自然现象中汽化现象的实例。如湿衣服晾干、水壶里水烧开、打火机打火、使用液化石油气、洒在地上的水变干、洗过的头发用吹风机吹干等等,再通过讨论对汽化现象进行分类,总结出汽化现象可分为两类,蒸发和沸腾。

  (一)探究水的沸腾

  1.提出问题。

  教师从日常生活中烧开水的问题引入,使学生对沸腾现象产生新的探索欲望,迫切希望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一现象。

  教师:水沸腾的现象也许大家都见过,但是否观察过水沸腾的全过程?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的可以大胆提出来。

  学生甲:水沸腾有什么特征?

  学生乙:水沸腾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丙: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变化?学生分组讨论。

  2.猜想。

  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猜想一下问题的答案。

  (1)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2)水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

  (3)水沸腾过程中如果继续加热温度不变;

  (4)水沸腾过程中,如果继续加热,温度升高。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水的沸腾。

  3.设计实验。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选择器材,并汇报实验方案。

  教师: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要缩短水沸腾前加热的时间,既能节约能源,又能减少污染,用什么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呢?

  学生讨论提出各种方案:

  (1)烧杯小一些,加热水少一些;

  (2)烧杯上加一带孔的纸盖;

  (3)将普通酒精改为三芯酒精灯。

  4.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指导学生重点观察。

  (1)点燃酒精灯后,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2)当温度升高时,水中是否出现气泡?这些气泡是怎样变化的?

  (3)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对它加热,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变化?

  (4)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水还会继续沸腾吗?

  (5)水沸腾时,烧杯里水面以上部分是否透明?

  5.分析与论证。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及图表的分析,总结归纳出水沸腾的条件及规律:

  (1)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3)沸腾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6.讨论和交流。

  学生甲:水沸腾时的温度为什么不是100℃而是96℃?各组水沸腾时的温度为什么不同?

  讨论结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不太纯、气压的高低、温度计不太标准等都可以影响水沸腾时的温度。

  学生乙:当酒精灯熄灭,停止加热,沸腾并没有停止。

  讨论结果。沸水吸收了石棉网的余热,所以水沸腾还能继续一段时间。

  (二)沸点

  教师:刚才从实验中得到液体沸腾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我们把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沸点表,总结得到:

  1.不同的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

  2.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3.同一种物质的沸点与气压的高低有关。

  应用沸点的知识解决几个实际问题。

  (1)能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2)能用纸做的锅在火上烧水吗?为什么能用纸锅烧水?

  学生分组实验,用纸锅烧水。

    (三)蒸发

  教师引导学生将蒸发现象和沸腾进行比较,总结得出: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1.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天气睛朗时,洗过的衣服很快就干了,阴雨天洗过的衣服就不容易干了,说明蒸发是有快慢的,那么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

  (2)猜想。

  教师从日常生活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教师:要使洗过的衣服干得快可采取哪些措施?

  学生:衣服应展开并放在通风有阳光的地方,干得快。

  教师:思考一下,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影响的因素可能是温度高低、空气流动快慢……

  (3)实验探索。

  器材:两块相同的铁片、酒精灯、水、酒精、滴管、小扇子、酒精棉球。

  学生应用现有的器材设计实验并进行分组实验。

  [实验1]取两块相同的铁片,给其中一块微微加热,用滴管在冷、热铁片上分别滴一滴酒精,稍等片刻发现加热过的金属片上的酒精先干。

  结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实验2]取两块相同的铁片,用滴管在铁片上分别滴一滴酒精,将一块铁片上的酒精摊开,稍等片刻,表面积大的酒精先干。

  结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关,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实验3]取两块相同的铁片,用酒精棉球在铁片上涂上两个大小相等的印记,用扇子(或垫板)给后涂的印记扇风,扇一会儿发现后涂的印记反而先干。

  结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上方空气流动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得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4)想一想。

  ①为什么装入保鲜袋中放进冰箱的蔬菜就能保鲜?

  ②我国西部地区严重缺水,当地人民利用处于地下很深的暗渠道输水,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

  2.探究蒸发是否需要吸热。

  (1)提出问题。

  液体沸腾需要吸热,液体蒸发需要吸热吗?

  (2)实验探究。

  [实验1]:用蘸有酒精的棉花球,在手背上擦一下,手背感觉凉爽。

  [实验2]:取一温度计,读出温度计的读数,在温度计的液泡上包上酒精棉球后,温度计示数减小。

  (3)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说明:液体蒸发需要吸热,液体蒸发有致冷作用

  (4)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①夏天人出汗后,电风扇吹一下就凉快多了。

  ②狗在夏天因没有汗腺,无法出汗,它是如何散热的?

  ③高烧病人除了吃药打针外,可以通过哪些辅助手段帮助降温退烧。

  (四)课堂小结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与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总结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阅读课本第87页科学世界《不烫手的开水》。

  3.课本第83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08-7-24 07: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四川省郫县郫筒镇中学 王 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沸腾是液化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活动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教具与学具】

  水槽、塑料口袋、冰棍、苹果;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24套)

  【教学过程】

  一、实验与发现

  师把滴有酒精的塑料袋(不让学生看见内有酒精)挤瘪,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

  学生观察现象

  师取出此口袋放入冷水中。

  学生观察现象并猜想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师请学生闻一闻、看一看口袋内有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塑料袋在热水中鼓起,而在冷水中变瘪了,学生代表回答。教师点拨,总结出汽化和液化。

  (在这个演示实验中,并不先告诉学生内有酒精,而是让学生观察“鼓起”“变瘪” 的现象,再通过“闻一闻”“看一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探索欲,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体现从现象到物理的课程理念。)

  二、探究与发现

  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师:一群业余登山队员登上一座高山后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如饭是生的,鸡蛋也煮不熟,把手伸到“开水” 中也不烫手等,队员百思不得其解,请同学们帮帮忙,能解释这些“怪现象”或者能向老师提出什么问题吗?

  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发现和提出问题。

  (1)与气压有关。

  师:肯定,说明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继续学习。

  (2)水沸腾后不烫手,说明温度低,若继续给水加热,温度会不会继续上升?

  师: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继续上升?水沸腾时究竟有什么特征,最好通过什么来观察?

  学生:实验。

    2.设计实验。

  小组讨论,提出设计方案,教师引导,适时点拨。

  3.进行实验。

    小组探究,一人计时,一人记录,一人观察现象,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白纸上。

  4.分析与论证。

  (1)请小组代表总结在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生1:水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到水面破裂。

  生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度保持不变。

  生3:我停止加热,水也停止沸腾了。

  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3:沸腾要吸热。

  (2)请小组代表仿照晶体融化曲线描绘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曲线。

  师:指导学生观察图像,得出沸点的定义。

  (3)指导学生看“小数据”。

  师:为什么我们测出水的沸点与书上的不同呢?

  让学生发现条件:在标准大气压下。

  5.评估、交流与合作。

  请小组代表总结实验设计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分析为什么各组测出的水沸点不同?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a.忘记加纸盖;b.水盛得太多;c.测量中产生误差,造成水的沸点不一样。

  6.布置课后探究“纸锅烧水”。

  (我在处理这个探究实验时,别出心裁地讲了一个看起来并不精彩的故事,而正是这个故事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引起了学生在认识上的冲突,激起了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我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坚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设计实验的能力。通过评价、交流活动,既让学生发现了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认识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又让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生活与发现

  提供以下现象,让学生观察讨论并从物态变化的角度归类。

  a.刚从冷藏室中拿出的苹果,表面不断凝结小水珠(演示);

  b.打湿的衣服干了;

  c.冰棍周围冒“白气”(演示);

  d.冬天,室内玻璃窗上的水珠;

  e.洒在地上的水不见了。

  学生分类,教师肯定,并且说明:在物理学上称b、e这一类物态变化叫蒸发,它属于汽化现象,而a、c、d这一类物态变化叫液化。

    1.蒸发。

  (1)请学生比较“湿衣服慢慢变干了”与“水沸腾后一直加热,直到把烧杯里的水烧干”,这两种汽化现象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教师点拨思路,分析出蒸发与沸腾这两种汽化现象的异同。

  (2)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晒衣服的?

  请其他学生回答这位同学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讨论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要素。

  (3)学生分小组“想想做做”。

  请小组代表说出自己的感觉,观察到的现象。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总结出:蒸发、吸热、致冷。

  (4)请学生解释图4.3-5。

  (5)请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有关蒸发的现象。

  2.液化。

  (1)请学生讨论a、c、d现象是属于液化外,还有什么共同点。

  生:冷、温度低。

  教师点拨并设问:怎样可以使气体液化?

  生:降低温度。

  (2)教师演示:给密封的乙醚气体加压。

  学生观察现象,小组讨论,总结出在常温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四、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

  1.教师介绍液化石油气和火箭燃料。

  2.指导学生阅读“STS:电冰箱”。

  3.介绍科学世界“不烫手的开水”。

  4.请学生谈谈本堂收获与体会。

  5.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

  (由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引入蒸发和液化,体现了从现象到实质,从生活到物理。通过“拓展与延伸”,让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学生自己得出规律,培养了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观察、讨论、发表见解,既体验成功,也增强了学生合作、互助的能力,还可弥补班额较大时对弱势学生关注的不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08-7-24 07: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温度计”教学设计



湖北省宜昌市第六中学 石弘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学生实验器材

  每4人一组。每组:盛有不同温度水的烧林两个,自制温度计1个,实验用温度计一个。

  教学过程

  请学生欣赏章首图──雾淞。

  师:面对这样美丽的风景,你想知道哪些有关它的知识?

  学生提问:例如,它是怎么形成的?雾淞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为什么我们这里没有这种风景?

  师: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要探知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第四章《物态变化》.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都与温度有关,我们的探究就从温度开始。

  师:关于温度,你了解哪些?

  (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应该可以说出温度的定义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温度值,如沸水的温度,人体正常体温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温度的定义及单位。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进一步介绍摄氏温度的规定、读法、写法。

  请学生观察教材第71页“自然界的一些温度”,使学生对自然界中常见的温度值有一定的了解,对于表中的空白,可以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温度值处于这个温度的范围,对于具体的数值可以让学生课后查阅有关资料再填上。

  师:今天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学生回答出大致的温度值即可)

  师:你是凭什么知道今天的气温的?(凭感觉)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但这种判断每次都是正确的吗?有没有哪位同学有过凭感觉判断温度不准确的经历?(学生举例说明,感觉不一定可靠。)

  师:要准确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请每组同学观察温度计。

  师:对于温度计,你想知道有关它的哪些知识?(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板书在黑板上。)

  师:(教师出示自制温度计)我这里有一只小瓶,大家讨论一下,能用这只小瓶分辨出每组桌面上的两杯水哪杯温度高?哪杯温度低?并认真观察它是如何辨别出两杯水温度高低的。

  学生实验、观察,并得出:这只小瓶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你能将小瓶进行改进,使它能测出具体的温度值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只要刻上刻度就可以了。

  师:怎样刻上刻度?

  生:……

  师:刻上刻度的自制温度计虽然可以测出温度,但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学生自由讨论)对自制温度计进行修改。(如小瓶太大了,不方便,可以缩小为玻璃泡,并将其中的液体改为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将吸管换成封闭的玻璃管,并将内径变细等。

  师:把我们自己设计的温度计与真正的实验用温度计进行比较,找一找有什么不同?让每一小组的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相互讨论提出有哪些错误的操作。

  教师总结归纳。

  学生回答课前提出的有关温度计的问题。

  教师布置课后探究:日常生活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温度计叫体温计,它是用来测量人体体温的温度计。请大家课后思考一下,体温计与我们今天用的实验用温度计在设计上应该有什么不同?并将你思考的结果与教材对照一下,你的思考是否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08-7-24 07: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温度计”教学设计



广西南宁市第四中学 梁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温度的概念;

  ③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值;

  ③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③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使用温度计易错之处。

  教学教具

  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烧杯(每桌3只,中等大小)、多媒体课件、开水、冷水若干。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看一看:教师播放与温度有关的图片。

  教师根据图片提问:你们是否想了解冰雪是怎么形成的?衣服为什么被晒干?樟脑丸放久了为什么会变小?

  教师板书:第四章物态变化

  二、想想做做

  1.温度。

  想一想①:冬天和夏天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想一想③:冷到什么程度,热到什么程度,天气预报是如何表示冷热程度的?

  (学生回答)

  师生总结温度概念。教师板书:第一节温度计

  2.温度计。

  想一想,议一议:①如何判断两杯水温度的高低?②哪种方法更准确?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板书)

  做一做:用手感觉冷、热、温水,得出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想一想:③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

  (学生回答)

  师生总结:使用温度计测量较准确。

  三、想想议议

  1.问一问:你想了解有关温度计的什么知识?

  (学生提问,教师板书)

  2.原理。教师演示自制温度计,引导学生回答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板书)

  想一想,议一议:为了更准确地测量温度,温度计应怎样改装?(学生讨论回答)

  3.看一看、说一说:温度计的构造。

  (学生观察实物并回答)

  4.想一想、读一读。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温度的表示方法、单位、符号、读法,然后练习读数。

  5.看一看、比一比。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三种温度计的不同,同时进行量程、分度值的教学。

  6.做一做,议一议。

  学生测量热水温度并上台演示,师生总结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多媒体演示)

  正确方法

  (1)看清量程和分度值,并估测。

  (2)玻璃泡不能位于容器底及侧壁,必须全部浸没在液体中。

  (3)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5)读数时眼睛要平视(以上各点均配有图片)

  错误方法(图片略)。

  7.做一做,议一议(体温计的使用):

  学生演示游戏(两人),学生评价并说出理由同时进行体温计构造的教学。

  四、教师投影与自然界中的一些温度有关图片并引导学生看课本第71页表格。

  五、小结

  学生谈一谈本课的收获,教师归纳。

  六、动手动脑学物理

  1.课内:课本第741页第2题。

  2.课外:第741页第3、4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08-7-25 07:4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水果电池”探究教学案例



广东省恩平市沙湖镇水楼学校 温炬红



  一、课题确立的背景:



  世界上最早的化学电池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设计并制成的。他把铜和锌作为两个电极插入食盐溶液中,制成了最简单的化学电池。在这个电池中,一个电极是铜片,另一个电极是锌片,电解质是稀硫酸。化学反应发生在电解质和电极之间,因为两个电极带异种电荷,它们之间就存在了电压。电压引起了电荷的流动。



  我们设想,用其他方法取代伏特电池替代,减少环境污染,用水果代替其电解质,看看效果如何?



  二、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影响水果电池电压的因素有哪些?



  2.猜想:与水果的种类、成熟程度、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关。



  3.进行实验:



  找一些铜片和铝片,再剪一些比铜片和铝片大一些的纸片在醋里浸一下。在一个铝片的上面放一个纸片,在纸片上放个铜片,一个简易的化学电池就做好了,铜片是正极,铝片是负极,浸湿的纸片就是电解质。不过,这样的一个“电池”产生的电实在太微弱了,只能用灵敏的电表测到。如果把许多这样的“小电池”垒起来,让一个“电池”的铝片放在另一个“电池”的铜片上(这时铝片和铜片之间不要放纸片),这时产生的电流就强了一些,几个“电池”垒起来就能点亮一个发光二极管(一种通过很小电流就能发光的半导体元件)。如果很多这样的电池垒起来,电流就会很强了。也可以把铜片和铝片插进一些蔬菜水果里,如插在西红柿、柠檬里,这样就可以做成一个有趣的“水果电池”。



  水果(苹果、梨子、橙子、橘子和西红柿等)中含有大量的水果酸,是一种很好的电解质。如果在水果中插入两个电极,就会象化学电池一样能产生出电流。影响水果产生电流大小的因素很多,有水果自身的原因(如水果的种类、水果的大小和成熟程度),还有外界的原因,如插入水果的两个电极的大小、两电极间距和插入的深度等因素。在研究多种变量的探究中,关键是要控制好变量,即在探究某个变量产生的电流的影响时,其它的各种变量保持不变,并在对照中发现该变量的影响效果。我们制造水果“电源”,这款电源,主要原料是马铃薯,大约有150多个。



  由于马铃薯本身带有含磷的酸性物质,通过与铜丝和采用镀锌的钉子连接便可产生化学反应,在把镀锌的钉子插入马铃薯后,用铜丝再把每个马铃薯连接起来便可产生微弱的电量,理论上,任何带有酸性物质的柑橘类水果都可通过此方法提供电力。



  考虑到需要足够的电力才能让带动音响进行工作,我们总共使用了500磅马铃薯,每个马铃薯可产生大约0.5伏特、0.2毫安的电量。通过并联,500磅重的马铃薯一共产生了5伏特、4毫安的电力。



  把这些马铃薯放入卡车之后,该“马铃薯电源”成功地对收音机进行音乐播放提供了电源,音箱里发出了悦耳的声音。当然,这些用过的马铃薯不能食用。电池很快就腐烂。



  4.分析论证:与我们的猜想一致。



  三、小结与反思:



  水果电池理论上能代替成品的电池,但其成本比较昂贵,虽然污染小了,付出的代价与使用价值不成正比,本着学习知识的态度,开展此次活动。



  四、提出新的问题:希望科学家们制造出更环保的电池,为人类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9 22: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