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1 08:52
标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山东省阳信县实验中学 常俊山
  【设计思想



  初二学生由于刚刚进入物理学科的学习,会感到物理与自己的生活有很大距离。因此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它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就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和对实验现象及收集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教学重点



  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师准备



  音叉、小锤、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真空玻璃罩、抽气机、烧杯。



  【学生准备



  橡皮筋、细线、铅笔、白纸、细砂、小闹钟(或小收音机)、小石头、塑料袋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媒体播放:海涛声、砂轮与工件的摩擦声、优美的歌声、琴声、锣鼓声、神奇的超声波等。



  引导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音呢?



  导入课题: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二、进行新课



  问题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讨论: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引导比较:1.让学生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



  2.观察比较按紧的直尺不发声与拨动发声时的情况



  3.观察比较烧杯中的静水与向烧杯中倒水发声时水的情况。



  4.让观察比较拉紧的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时的情况。



  师生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师演示: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物理研究方法指导:转化法)



  乘势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是否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呢?怎样验证?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需要那些器材,具体怎样操作?确定方案)



  教师预备:方案一:用手轻触发声的音叉,手有什么感觉。



  方案二:让发声的音叉浸入水面少许,观察水面变化情况。



  方案三:用细线将铅笔系在音叉上,音叉发声时,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观察在纸上留下的线条情况。



  方案四:用细砂撒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砂子的情况。



  方案五:把装有水的水槽放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水面的情况。



  学生活动:(教师根据情况指导)



  收集信息,分析材料:



发声体

现象

结论

声带

说话时喉咙部位在振动

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直尺

发声时直尺在振动

发声的直尺在振动


水发声时在振动

发声的水在振动

橡皮筋

发声的橡皮筋在振动

发声的橡皮筋在振动

音叉

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音叉

手感觉发麻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音叉

发声的音叉在水面上激起水花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音叉

铅笔在白纸上留下波浪线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桌面

桌面发声时细砂会跳动

发声的桌面在振动

桌面

桌面发声时水面上会激起水波

发声的桌面在振动



  得出结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引导解决:1.指导学生看教材12页图1.1-1、13页1.1-2,是什么物体在发声?为什么会发声?



  2.我们能把声音记录下来吗?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点播)



  问题二: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



  提出问题: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呢?



  媒体播放:宇航员在月球行走的资料片断,观察宇航员交流的方式,与人们在地球上的交流对比。



  教师引导: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介质)。



  提出问题:怎样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呢?固体、液体是否都可以传播声音呢?



  学生讨论:器材?操作?(教师引导点拨、确定研究方案)



  教师预备:方案一:1.把正在响的闹钟放进玻璃罩中,听声音的情况。



  2.用抽气机往外抽气,听声音的变化情况。



  方案二:把正在响的闹钟用塑料袋包住,放进水中,听声音的情况。



  方案三:在水中,敲击两块石头,旁边的人能听到声音。



  方案四:一同学轻敲课桌一端(或把闹钟放在课桌一端),另一同学把耳朵贴近课桌的另一端,听声音的情况。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收集信息,分析材料:



介质

现象

结论

空气

听到闹铃声

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听不到闹铃声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听到闹铃声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听到石头敲击声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课桌

听到敲击(嘀嗒)声

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问题三: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提出问题:既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那么声音在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投影展示:振动源可在水槽中激起水波,并不断向外围扩散。



  类比说明:指导学生看图1.1—6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物理研究方法指导:类比法)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如何传播,激发兴趣,突破难点)。



  问题四: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提出问题:平时我们说话时,一张口,马上就听到声音了。那么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



  教师预备:1.百米比赛时,计时员是怎样计时的呢?为什么?



  2.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能马上听到回声吗?



  3.雷电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共同归纳: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也就是声音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



  介绍资料、指导读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学生讨论:在读表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特点?(教师指导)



  1.150C时,V=340米/秒       250C时,V=346米/



  2.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3.一般情况下:V>V> V



  三、课堂小结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 150C时,340米/秒(空气)



  板书设计:



  一、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2.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3.声速:



  (1)150C时,V=340米/



  (2)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四、知识应用



  例1
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D)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内,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拓展:本题可以在学生识别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查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如: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例2
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的速度变为0.1m/s,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请写出3个合理场景.



  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在假设条件下,对生活中常见的声现象进行联想,从而得出一些新情景。许多同学看到这道题时会产生无从下手的感觉,由于对身边的声现象熟视无睹,缺乏感性材料而无法进行联想。其实,本题重点考查了两个知识:我们周围充满空气,声音要靠空气传播;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当声速变慢,会出现声音滞后现象。



  答案:(1)过马路的行人听到汽车喇叭声后再躲避车辆已经来不及了;(2)在教室里上课时,后排的同学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3)发令枪响后,好长时间运动员才能起跑.(4)看表演时,会发现,演员的动作出现了很长时间,才听到发出的声音。



  五、作业设计



  1.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地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你觉得这段描写符合科学道理吗?



  2.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蝙蝠根据飞行时发出超声波的回声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这种方法叫做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深度,这些都说明回声的存在和它的利用价值,通过日常经验我们也知道,人们面对高墙喊话,往往能听到回声,可是,小红和小明同学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当在我们的教室中说话时,却听不到回声,但听到的声音很响亮.这是为什么呢?



  他们猜想,这是不是与发声体距离障碍物的远近有关呢?



  于是,他们上网查询资料,查到了如下结果: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再传入耳朵,我们就听到了回声。如果声源与障碍物的距离较远,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声源与障碍物的距离较近,不到0.1s,回声和原声就混在一起,会使原声加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学习,他们获得了哪些知识?



  (2)我们已经知道,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请根据以上结论估算一下,如果我们要建一个足够大的大厅,当我们站在大厅的一边大声讲话时能听到回声,则此大厅至少要有多长,我们才能听到回声?



  (3)此结论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



  3.课外实践:分小组设计测量声速的方法,并实际测量。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1 08:52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教学研究室 高悌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了解声音的特性。



  ●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



  ● 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 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教材分析



  教材将声音的特性按照音调、响度、音色的顺序进行讲授。但是,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往往将“音调”和“响度”两个概念混同起来。本人考虑到响度比音调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接触到,而且响度比音调更加好理解一些。在排除响度的干扰之后,音调更加容易理解一些,因此将课本中二者的顺序颠倒了一下,将知识的处理由易到难。



  【学情分析



  声音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许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特性各不相同。但是学生对于声音的特性的有关知识(尤其是音调和响度)十分模糊,甚至存在错误理解。而本节课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就看能否顺利改正学生的错误理解,真正理解音调和响度。



  此外,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学生也向着多方向发展,拥有乐器演奏等多方面的才能。本节课可以让学生自带部分乐器供课堂探究之用,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



  大小木鱼、大小铜镲、大小铜锣、大小鼓、大小音叉、敲打木槌、铝板琴、学生自带乐器(吉他、竖笛等)、乒乓球、铁架台、示波器。



  (说明:以上器材可从学校音乐器材室中寻找,也可用其他乐器代替)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了解了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中的一些美妙的声音吧!(播放录音)



  请学生提出想要知道的有关声音的问题。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抽取与声音的特性有关的问题作为本节探究的内容,从而引出课题。



  板书:



  课题:§3.2 声音的特性



  二、新课教学



  (一)手耳并用



  请学生利用手边的器材(包括老师提供的器材及学生自带的乐器)来发出尽可能多的声音,仔细倾听,尝试用不同的形容词来描述声音的不同,并展示自己的做法。



  生1:声音有大小不同。用力敲铜锣,声音大;轻敲,声音小。



  生2:有的声音低沉,有的声音尖锐。敲大鼓,声音低沉;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小鼓,声音尖锐。



  生3:有的声音浑浊,有的声音清脆。敲大木鱼,声音浑浊;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小木鱼,声音清脆。



  生4:声音有强弱不同。用力敲铜锣,声音强;轻敲,声音弱。



  生5:…………



  教师将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类,并引导学生用专门的物理术语表示声音的不同。



  板书:



  声音



  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
(大小)



  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
(尖锐或低沉,清脆或浑浊)



  声音为什么会有强弱、高低的不同呢?研究问题要追根求源,从本质入手。请同学们回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回答: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振动会有什么不同?



  教师演示:手来回摆动的动作。学生观察,总结振动有哪些不同。



  与前面声音的不同对应。



  板书:



  声音
振动



  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
振幅:振动的幅度



  音调:声音的高低(尖锐或低沉,清脆或浑浊)
频率:振动的快慢



  振动是怎样决定声音的响度、音调的呢?



  (二)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响度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响度可能与振幅有关,有的学生猜想响度可能与频率有关。



  进行实验



  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器材,使它们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并观察发声体的振动有什么不同?



  相互交流,看能不能总结出规律?



  学生分小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成果展示与总结



  学生边展示,边总结。



  生1:用力敲铜锣,锣面振幅大,响度大;轻敲,锣面振幅小,响度小。



  你是怎样比较出锣面振动幅度的大小的呢?



  生1:将手指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锣面,手指振动越强烈说明锣面振幅越大,振动轻微说明振幅越小。



  有其他更直观的反映方法吗?



  生2: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锣面,乒乓球被弹开的高度反映了锣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肯定学生的回答,点出该物理研究的方法并板书:转化法。



  还有其它的做法吗?



  生3: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的高度反映了锣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用力敲音叉,音叉振幅大,响度大;轻敲,音叉振幅小,响度小。



  板书:(将响度与振幅用箭头联系起来)



  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振幅:振动的幅度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三)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音调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音调可能与频率有关。



  引导学生分析,要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必须使振幅一定,即用大小相同的力使物体发声。对学生进行“控制变量法”的研究方法教育。



  进行实验



  请利用手中的器材,使它们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并观察发声体的振动有什么不同?



  相互交流,看能不能总结出规律?



  学生分小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成果展示与总结



  学生边展示,边总结。



  生1:用木槌敲小木鱼,声音清脆,音调高;用同样的力敲大木鱼,声音浑厚,音调低。



  生2:用木槌敲小音叉,声音清脆,音调高;用同样的力敲大音叉,声音浑厚,音调低。



  生3:用手指拨动吉他同一根琴弦,手指靠上时,音调低;用同样的力拨,手指靠下时,音调低。



  生4:……



  生5:……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用同样的力敲大小木鱼时,它们的振动频率有何不同?



  教师以生活实例做比喻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分析:



  大个子同学与小个子同学跑步时,他们蹬腿的频率如何?能将这个现象与我们刚才的实验类比吗?



  学生总结出:



  大个发声体振动频率慢,音调低;小个发声体振动频率快,音调高。



  同一琴弦,振动部分越长,振动频率慢,音调低;振动部分越短,振动频率快,音调高。



  教师演示:将钢笔帽和钢笔管拆下,分别吹。让学生比较音调的高低,并分析。



  吹气时,钢笔帽和钢笔管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帽内空气柱短,振动频率快,声音尖锐,音调高。管内空气柱长,振动频率慢,声音低沉,音调低。



  板书:(将音调与频率用箭头联系起来)



  音调:声音的高低(尖锐或低沉,清脆或浑浊)频率:振动的快慢



  频率低,音调低;频率高,音调高。



  演示:观察声音的波形



  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观察不同频率的音叉声音的波形。再将男女同学的声音信号输入,比较它们的差异。



  听一听、议一议:



  播放录音:蚊子和老黄牛的叫声。



  讨论:蚊子和老黄牛的叫声相比,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



  (四)探究声音的特性之三──音色



  游戏:



  (1)耳朵“辨”乐器。播放录音:梁祝1(古筝演奏)
梁祝2(二胡演奏)



  同学们辨别是何种乐器演奏的



  教师介绍:不同的乐器演奏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曲子,声音各有特色,我们称之为音色不同。



  (2)耳朵“辨”人。



  请后面的两名同学读屏幕上的句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前面的同学说出朗读者的名字。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人,声音各有特色,我们也称之为音色不同。



  板书:



  音色:声音的特色。不同乐器,音色不同;不同人,音色不同。



  教师介绍: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五)自己阅读教材,还能学到些什么?



  让学生自学频率的概念、单位、超声波、次声波等知识,并进行展示与交流。



  想想议议:



  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



  (六)课堂练习:



  1、请解释下面几句话中的“声音”各指的是声音的哪个特征?



  (1)对不起,请您讲话声音高一点(



  (2)李宁唱歌的声音真好听(



  (3)电锯发出的声音很尖,很刺耳(



  2、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蜜蜂是采了花粉回来还是出去寻花源,是因为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  
)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不是



  3、用小木槌轻敲与重敲同一锣面时,音调、响度、音色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



  4、寓言故事中的兔乖乖听见说话和敲门声之后,根据什么没有将门打开(






  A.说话声的响度



  B.说话声的音调



  C.说话声的音色



  D.敲门声音的不同



  5、拿一张硬纸片,把它的一头伸进自行车轮的辐条中间,然后转动车轮,就会听到纸片振动发出的声音。当减慢车轮转速时,你能听到(



  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



  课堂练习后音乐欣赏:



  欣赏男低音John Denver与男高音Domingo合唱《Perhaps Love》,再次体会音调的高与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结束学习。



  课外知识拓展:



  自学课本P41 科学世界──乐音和乐器,理解不同乐器改变音调和响度的方法。



  参考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制作音调可变的哨子和水瓶琴。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1 08:53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案例与设计

河北省馆陶县文教体局教研室 郑明泉
课题
第一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学习
目标
知识
目标
1.体验声音的产生是由于振动引起的。
2.领会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能力
目标
1.初步培养实验操作技能,能初步学会有目的地观察。
2.能利用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会描述实验现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归纳科学规律。
3.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
目标
1.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
3.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
学习重点
声音产生的原理;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学习难点
探究物体传声实验;估测声速。
教具与
媒体
鼓一只,吉他一把,纸屑若干,钟罩一只,抽气机一台,闹铃一只,气球一只。
学生合作组器材:纸片、绷有橡皮筋的空盒子、音叉(包括小锤和音箱)、梳子、树叶的叶片、一个玻璃缸(里面盛有水),几块石头。










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依据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事先录制好自然界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某些声音。例如:电铃声,钢琴曲片段,工厂烧电焊声,丛林中的鸟语,夏日的蝉声,瀑布声等。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听出刚才都是什么声音?是哪些物体在发出声音?(同学回答)
  教师: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研究自然界中声音的有关知识。
  同学们自己想知道有关声音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依照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总结出4个,然后逐个进行探究。这个活动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进行:探究性活动──小结──验证──事例交流。
  (一)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1、先观看有关的视频(什么是声现象)。
  2、组织学生活动: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有创意?介绍桌上的器材,特别是音叉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体验: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你触摸发声的物体时,请体会感觉。
  思考:(1)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2)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3、共同体验:摸着自己的声带,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说出感受。
  问题:是不是物体发声就一定在振动?
  演示:击鼓。鼓面在振动吗?如果在振动,你如何证明,能否让看的人感受到它的振动?说出你的方法。
  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
  从上述事例中你能否总结出一种“验证难以觉察的物体些运动”的方法?
  观看视频资料(奇妙的现象)
  小结:在以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物体发声的原因。即物体发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引起。
  (二)声音传播的探究性活动
  1、提出问题:我的讲课声是怎样传到你的耳朵的?
  2、空气是气体,那么液体能传播声音吗?
  3、固体是不是也能传播声音呢?
  实验:在一个玻璃缸内盛有水,手拿两块石头在水中撞击,在外面也能听到撞击声。(或把一个正在广播的收音机用塑料袋装起来,用细线吊着放入水的水槽中,照样也能听到收音机的声音)
  结论: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他们都是能够传声的介质。
  4、引导学生做些小实验。
  桌子的传声实验:将耳朵紧贴桌面,另一同学在桌子的另一端敲击或摩擦,会听到清晰的声音。
  5、观看视频(声音的传播)
  声波:声音向外传播时形成的波(与水波相似)
  6、真空能是能传播声音呢?
  让学生观看真空罩实验的录像。
  思考问题: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如何进行交流呢?
  (三)声速
  1、提出问题: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2、生活实例:距离不同的两个喇叭,我们听起来的声音是不同的,总感觉近处发声早。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几种物质中的声速。
  找出传播最快的、最慢的传声介质,并总结出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声速小于液体的声速,液体的声速小于固体的声速。
  4、记住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5、测声速
  我们利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不同,如果我们能够测出其时间差,就可以计算出声音在这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了。
能听出。
学生: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我们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3.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人耳的?
4.为什么有的声音悦耳动听,有的却很难听?

学生动手做实验




师生共同活动




让学生回答感受











观看视频



通过空气



让学生举一些固体、液体能传声的生活实例



学生活动
不能









利用无线电信号







有的认为很快,不需要时间,有的认为需要时间
通过直观感受,提高兴趣,加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亲自经历,感受才最深刻








资源的不断渗透,有利于学生对微观事物观察能力的培养










兴趣是通过活动培养出来的





该实验不容易成功,我们用视频取代,效果也很好




速度的单位可以稍做介绍因为小学已经接触过了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声现象,通过探究,我们知道了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其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靠介质传播的,空气、液体、固体都是能传播声音的介质,由于真空中什么都没有,所以它不能传声。
  声音在空气中(15℃)的传播速度为340m/s;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小于液体中的速度,更小于中的速度。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第一节:声音的发声和传播
一、声音的发生: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
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三、声速: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课后反思
  该课涉及的内容多,且很零碎,实验又大都与学生的实际联系紧密,所以让学生动手比较容易,但个别实验的演示、观察也出现了一些困难,针对这些较难处理的实验,我们都通过视频展示、图片观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同时一些学生自己动手的简易实验、低成本实验也可以加以体现,从本质上说,这都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1 08:53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案例与设计

河北省馆陶县文教体局教研室 郑明泉
课题
第一章:声现象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学习
目标
知识
目标
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知道骨导的原理;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能力
目标
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情感
目标
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
学习重点
人耳的构造;
骨传声和空气传声
学习难点
听到声音的过程。
教具与
媒体
视频资料,音叉,









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依据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复习提问: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声吗?
3、声音是借助于什么向外传声的?
4、传声介质有哪些?真空能不能传声?
引入新课:老师的讲课声大家都能听到,你想过没有,为什么你能听到我的讲课声呢?它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1、要有声源;2、要有传声介质;3、人耳能感受声音。前两个我们上节课已经讨论过了,这节课我们通过对人耳朵的学习,认识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二、新课教学
1、提出问题: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2、猜想与假设:大家猜想一样,人耳要想能感受声波的振动,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呢?
上节课我们知道,声音在传播时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声波本身就携带着大量的声音信息,
这些信息要能被我们所感受,人耳中应该有什么样的结构呢?让同学们每人吹一个气球,双手捧起,然后老师在讲台前用较低沉的声音大声说话,学生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总结:人耳中要有一个能接收声音的“膜”。
3、老师通过幻灯片讲解人耳的结构,及声音是如何被我们感知的。
并板书如下内容:
外界的声音→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
4、神经性耳聋和非神经性耳聋
由于听觉神经损坏而引起的耳聋叫神经性耳聋,它不易治愈;如果耳聋是由非神经性引起的,而只是声音的传导发生了障碍(如耳膜损坏),叫做神经性耳聋,它是比较容易治疗的。
介绍贝多芬的耳聋就是非神经性耳聋,他是通过骨传导听声音的,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创做出了大量的乐曲。以此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聋哑人的良好思想品质。
5、尝试用骨传导听声音
方法1、用音叉听声音
(1)将敲响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听音叉的声音。
(2)用手指将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尾部用嘴咬住,看能否听到声音,并比较一下,声音有什么不同。
方法2、用笔杆听声音
(1)先咬住笔杆的一端,用手指弹击他的另一端,感受声音的大小。
(2)将牙松开,仍用指弹击笔杆的另一端,这时再感受声音,两次的声音一样吗?
  方法3、用录音机录下一个学生的声音用录音机录下学生的一段说话声,然后再放出来,让全班同学听,问这位学生:你自己感到录音机里发出的声音发生变化了吗?然后再问全体学生:这是他平时的声音吗?
  这位学生认为录音机里的声音与自己平时的感受会有很大的差别,而其他同学则认为这就是他平时的声音,这说明这位同学自己听到的声音有骨传导的成分,而通过录音机录下的声音和其他同学听他平时的说话声就只有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了,所以他们听起来是有差别的。
  6、双耳效应
  由于声音传到人的两只耳朵时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有时会有不同,人们通过这种微小的差异就能判断出声源的方向及位置,这就是双耳效应。
  观看录像(双耳效应)。
  7、双耳效应的小游戏
  根据录像中的介绍,我们也做个小游戏。让一位同学的一只耳朵堵上,只用一只听声音,并且合上眼,找一位同学要他的旁边拍手,看这位同学对声源的感觉如何。
如果把堵上的耳朵再放开,用两只耳朵听声音,看他对声源的感觉有什么变化。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学生回答相应的问题


老师与学生一起得出这三条结论


学生可能有难以解决的表情



感到气球振动




学生回答



学生举例







学生做实验,加以感受








学生感受


学生感受











学生观看




学生操作



复习巩固


贴近学生的生活

人耳的结构我们通过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得出


低成本实验


多媒体辅助,增强效果






兴趣是通过活动培养出来的,用贝多芬的故事来激励学生



通过低成本实验,让所有学生参与,感到物理就在自己身边

让学生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教室里小,该实验不易操作,通过录像可以感知生活中的这种现象

课堂小结
这节课把声现象与人听声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人耳的构造,分析了人听声音的过程,引出了耳聋的原因,使人们增强了对残疾人的认识和了解;通过贝多芬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本上的双耳效应则让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更紧密了。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第二节: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一、人耳的结构
二、人耳听声音的过程:外界的声音→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
三、神经性耳聋和非神经性耳聋
四、双耳效应
课后反思
1、这节课内容少,要多通过增加些学生的亲身活动,既能提高兴趣,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提倡用学生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对他们进行物理其实就在身边的教育;提倡用高科技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充分感受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1 08:53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征”教学案例与设计

河北省馆陶县文教体局教研室 郑明泉
课题
第一章:声现象 第三节:声音的特征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能力目标:
1.通过做“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的实验”和“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探究法。
2.了解探究学常用的方法──转换法。
情感目标:
1、通过体会现实世界中物体发出的丰富多彩的声音,欣赏美妙动听的。乐曲,充分享受科学的美感。
2.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意识和互相配合协作的精神。
学习重点
声音的音调和响度
学习难点
声音的音调
教具与
媒体
多媒体、音叉、乒乓球、铁架台、钢尺、鼓、橡皮筋、乐器等










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依据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提问几个上节课出现的问题,做好知识的铺垫。
2、[师]我们所能听到的各种各样的声音,你感觉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吗?
3、[师]引导学生观看录像。
师:可见,影响声音的因素有很多,今天我们就学习新课,声音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声音的音调
1、【提出问题】同样是唱歌,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响亮有的不太响亮,我们把声音的高低用音调来描述。单调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
2、【猜想】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2、【设计实验】用同样大的力,让物体振动的快慢不同,观察声音的不同。
3、【实验器材】钢锯条(或塑料尺)、发音齿轮、纸片
〖方案1〗按教材的样式,将钢锯条压在桌子边,使钢锯条露出的长度不同,然后用同样的力拨动钢锯条,比较所听声音的不同。
〖方案2〗让发音齿轮按一定的速度转动,用硬纸片在齿轮边靠近齿轮,通过硬纸片在不同齿数齿轮上靠近时,感受所发出声音的不同
4、结论:物体振动越快,其发出声音的调子就越高,我们把这种声音的变化称之为音调的不同。即音调与物体的振动有关,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5、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6、观看不同音调声音的波形图(通过视频播放)
7、认识一般声音的频率范围:
通过看课本上的图1.3-2,引导学生总结出(1)人的发声频率范围;(2)人的听声频率范围;(3)哪种动物听声的频率最低和最高;(4)频率范围最广的是谁。
8、观看多媒体,进一步了解动物之间交流的情景。
9、超声: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次声: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10、介绍超声和次声的应用。
(二)响度
1、【提出问题】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除了有高低的不同外,还有大小的差异,这大小的差异,我们就说它们的响度是不同的,那么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该怎样描述它呢?
2、【猜想】响度与所用力的大小有关,根据是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就越响。
3、【设计实验】我们怎样才能证明响度与用力的关系呢?
4、【实验器材】钢锯条(或塑料尺)、鼓、碎纸屑、音叉、小用细线悬吊的乒乓球
〖方案1〗取一钢锯条,让其一端压在桌面上,用手拨动其另一端,改变所用力的大小,观察所发出声音的不同。
〖方案2〗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用不同的力敲鼓时,通过鼓所发出声音的不同,观察碎纸屑振动起来的高度。
〖方案3〗课本上图1.3-4所示的实验,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然后将发声的音叉靠近小球,观察小球被弹起的距离。
5、消除学生对用力大小是声音大小因素的误区,说明所用力的大小只是外因,物体声音的大小在其内部看来,决定于其振动的幅度。
6、结论:我们把物体振动时的幅度就做振幅,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
(三)音色
1、【提出问题】如果声音振动的频率和振幅都相同,这两个声音就是一样的吗?
2、【多媒体展示】
用不同的乐器演奏的同一个曲子,听起来一样吗?
观看声波的录像。
3、音色:有别于其他声音的特殊因素,它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的不同而不同。
4、举一些振动频率、振幅均相同,但音色却不同的例子。如课本中的图1.3-5可以看出,音叉、钢琴和长笛的基频(振幅最大的振动的频率)相同,但是在基频的基础上还有一些附加的小的振动,这些小的振动和大的振动一同决定了声音的音色。
(四)三种典型的乐器
先播放几种乐器的录像
1、打击乐器
通过打击物体,使之振动而发声的乐器,如鼓、锣等。
2、弦乐器
通过拨动弦,使之振动而发声的乐器,如二胡、琵琶、小提琴等。弦振动的频率与弦的张紧程度有关,弦越紧,音调越高。
3、管乐器
通过管中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的乐器,如笛子等。空气柱越短,发声的音调也就越高。
4、自己动手制作一些乐器。
(五)小结
(六)练习

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该实验学生都可以操作,将钢锯条换成塑料尺也行



学生实验








85~1100Hz
20~2万Hz
最低为狗
最高为海豚





与所用力的大小有关

用不同的力拨动同一个钢锯条


学生实验一样

不一样


不一样








尝试打击乐器

尝试弦乐器

尝试管乐器


做好知识的预备




也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体现










超声与次声方面的资料很多,我们可以随时添加




猜想可能是不规范的,但此时教师不必指出



这些实验,要根据情况,进行不同的选取




音色的分辨不容易演示,借助多媒体的波形,比较容易理解









通过尝试和模仿,激发学生对乐器认识
课堂小结
这节课分析了声音的三个重要的特征,首先通过录像发现影响声音的因素,然后引入该课的探究环节,得出单调、响度的概念,分别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得出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
在音调和响度都一样也能区分出声音的特征来看,引入了音色的概念,提出影响音色的因素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教学流程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一、声音的分类
声音可分为乐音与噪声
二、音调
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符号为Hz。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超声: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次声: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三、响度
振幅:物体振动时离开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四、音色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在设计时我们突出了以学生为主的方法,增加了不少学生的活动,对一些学生不易观察的现象我们进行了录像、放慢等措施,增加了学生对细微变化的观察。
在典型声音的素材搜集上,我们还需要些努力,在声音的对比音效上,在学生不易认识到的特殊声音上,我们还要进一步通过采集利用起来。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1 08:54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案例与设计

河北省馆陶县文教体局教研室 郑明泉
课题
第一章:声现象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学习重点
噪声的来源及危害,减弱噪声的途径
学习难点
噪声的等级
教具与
媒体
玻璃片、铁钉、音叉及相应的图片、录像等










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依据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提问几个上节课出现的问题,做好知识的铺垫。
2、播放录像
[师]声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能给人以优美享受的声音,叫做乐音;另一类是令人感到心烦意乱的声音,我们把它叫做噪声,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噪声己成为国际公害,那么噪声的来源有哪些,它有什么危害,它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怎样减弱噪声呢?我们如何今天就来学习第四节的内容,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板书)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噪声的来源
1、【提出问题】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常来自哪里呢?
2、【实验器材】两玻璃片、铁钉。
〖方案1〗将两玻璃片的棱接触后摩擦,让学生听发出的声音。
〖方案2〗用铁制品与水泥地摩擦,感觉它发出的声音。
3、这些声音发声时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用示波器观察一下它的波形,再与乐音进行对比。
老师放一段录像。
总结:噪声的振动是无规则的。
4、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是令你心烦意乱的,
总结:妨碍其他人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所以噪声的来源很多,我们判断一种声音是不是噪声,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从物理学角度看它的振动规则,如果它的振动是不规则的,那么这种声音就是噪声;二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是否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如果对其他人有影响,则属于噪声。
5、举一些生活中产生噪声的例子。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1、【等级】虽然都是噪声,但它们之间也是有不同级别的,有的强度大,有的却小,我们如何描述噪声的这种差别呢?
2、我们是否可以将声音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级代表一定的强度。于是我们就用分贝作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分贝用符号dB来表示。
3、请同学观看课本图1.4-3的声音强弱等级表,找出以下几种声音的强弱。
(1)有利于学习的教室里的声音;(2)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谈声;(3)嘈杂的马路上的声音;(4)喷气式飞机起飞的声音。
4、【危害】
大约有三类:心理效应、生理效应和物理效应
(1)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休息
举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曾用尖锐的噪声来折磨被俘人员,使他们精神错乱以获取口供。
(2)生理效应:出现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症状,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举例:20世纪50年代,西班牙曾经有80个人自愿做喷气发动机噪声作用的试验对象,结果有28人死亡,其余都得了严重的麻痹症。
(3)物理效应: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
举例:曾有一架飞机,在60米底空只以每小时1100千米的速度飞行时,使地面一座楼房遭到破坏。
所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减小噪声对其他人的危害。
5、噪声监测
播放噪声监测图片或录像,让学生观察,从监测仪上能得到什么知识。
(三)噪声的控制方法
由于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声源→传声介质→人耳,所以控制噪声的方法也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加以控制。
例如:你正在学习,但楼下音乐的吵闹声影响了你,你该怎么办呢?
老师总结控制噪声的三个方法
1、在发声处控制
如:摩托车上的消声器;用光信号代替声信号;提高技术,增加金属间的弹性,研制无声合金等。
2、在传播过程控制
如:在公路两植树造林,让树木来减弱噪声;对产生噪声的机器装上隔音罩等。
3、在人耳处控制
如:戴上耳塞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老师举一些例子,请同学们判断这是采用什么方法控制噪声的。
(四)我国在控制噪声方面的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已于19961029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199731日起施行,各省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文件。其中有一条是: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法律为我们提供了保护,你还怕什么呢?
(五)噪声的利用
噪声也能利用,例如,利用噪声可以消除杂草,发电、制冷、除尘等。
(六)练习:
课外活动小组参考课题:
研究噪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这个活动适合以4~6人的小组为单位展开。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选定要研究《噪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拟订实验方案。

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两玻璃片摩擦时或铁钉擦地时


我正在学习,其他学生的唱歌声

所举的例子可多可少,老师要适量掌握


可以利用书上的表格,通过比较能得出一个大约值










有声音强弱的大小,其单位是分贝(dB)

学生回答
生1:
生2:
生3:






学生回答

做好知识的预备






可以让学生直接制造一些噪声来,可提高积极性

噪声的波形借助多媒体,可以体会高科技为我们带来的便利






养成带着问题看书的好习惯,也为理解影响别人学习的声音做好铺垫



通过对噪声危害的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利用实例引出控制噪声的三种方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我国法律的规定上给学生以熏陶,增强控制噪声的信心和勇气

利用噪声的利用,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思维方式
课堂小结
这节课从声音的分类角度得出乐音与噪声中噪声的有关知识。主要分析了噪声的来源、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及控制噪声的方法等内容。
  对噪声和来源我们是通过录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方法得出的;对噪声的等级和危害我们是通过看书和录像相结合的方法得出的;对噪声控制的方法我们是通过一个个的实例总结出的。
教学流程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的来源
1、噪声的振动都是无规则的;
2、凡是影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1、等级:噪声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适宜学习的强度为30~40dB。
2、危害:从心理上、生理上和物理上都能产生一系列的效应。
三、控制噪声的方法
1、在发声处控制;2、在传播过程中控制;3、在声源处控制。
四、我国在控制噪声方面的措施
五、噪声的利用
该课属于应用性质,所以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还应进一步提高,贵在设计更新颖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参与。
在录像素材方面,还应进一步提供一些学生见得少的情景,能体现高科技方面的情景等,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1 08:54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声的利用”教学案例与设计

河北省馆陶县文教体局教研室 郑明泉
课题
第一章:声现象  第四节:声的利用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学习重点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学习难点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教具与
媒体
图片、录像等










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依据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提问几个上节课出现的问题,做好知识的铺垫。
2、[师]上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分类,声音的特性及乐音与噪声,其实声的应用很是广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节:声的利用。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声与声音的区别
同学们注意了没有,以前我们学习时都常说“声音”怎样怎样,可今天我们学习时,标题却是声的利用,为什么不叫做声音的利用呢?
1、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平时我们能听到的声音和不能听到的超声、次声等;所以声音的概念相对而言面要窄得多,它仅指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
2、看来声包括声音。
(二)声与信息的传递
1、【提出问题】你平时用声音传递过信息吗?
2[师]其实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我们彼此之间的谈话,教师在课台上的讲课声,同学们课下的交谈与交流声等不都是在传递信息吗。假如让你不说话,你有什么感觉。
3、通过声传递信息的例子还有哪些呢?
大致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一是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携带的信息;另一种是靠反射回来的声音所携带的信息。
(1)物体直接发出的声所携带的信息
它又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我们能听到的声音;一类是我们不能听到的声音。
①播放我们能听到声音的录像。让学生回答并板书。
A. 人类的交谈声;
B. 隆隆的雷声;
C. 心脏、肺的声音。
D.中医诊病的“望、闻、问、切”中的“闻”就是通过听来了解病人病情的。
②播放我们听不到的一些声音。让学生回答并板书。
A. 动物的交谈声。
B. 利用鱼所喜欢的声音捕鱼。
C. 地震、海啸前出现的一些次声波我们也听不到。
③谁还能说一些通过直接发出声音所携带的信息?
(2)经过反射的声所携带的信息
我们也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是所反射的回声我们能听见;另一类是反射的回声我们听不见。
①播放物体反射我们能听见的声音录像。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实例。
A.下雨打雷时隆隆的雷声;
B.回声与混响,建筑设计中的科学。
如果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晚0.1s以上,人就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来,容易形成混响;
如果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小于0.1s,则人分辨不出是回声还是原声,两种声音在一起得到加强。
让学生解释一些现象:
在教室里说话听起来比在操场上说话响一些,这是为什么?
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这是为什么?
C.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和三音石,还有圜丘。
尝试对我国古代声学建筑进行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D.介绍有趣的聚音伞。
如上图所示。在一只伞的焦点处放一块手表,在另一把伞的焦点处就能听到走表的声音。 E.利用声音的反射建造的新王宫。
如上图所示,大臣上奏时处于一个焦点处,而国王正好处于另一个焦点处,只有国王能听到大臣的小声上奏声。
②播放反射听不到声音的录像,并让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A. 蝙蝠的回声定位。
B. 利用声呐探测海深
C. B
原理:将弱超声波透入人体内部,当超声波遇到脏器的界面时,便发生反射和透射。透射入脏器内部的超声波,再遇到界面时还会再次发生反射和透射,超声波接收器专门接收各次的反射波。医务人员根据所收到的各次反射波的时间间隔和波的强弱,就能够了解到脏器的大小、位置及其内部的病变等。
D. 超声波探伤仪
原理: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超声波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能够透过被检测的样品,被对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如果样品内部有缺陷,超声波就会在缺陷处发生反射,这时,对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信号。这样,就可以在不损伤被检测样品的情况下,检测出样品内部有无缺陷。
(二)声与能量的传递
播放录像,说明声波也是携带着大量能量的。
学生回答,老师并板书。
A. 用超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
B.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再举几个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例子为我们服务的实例。
超声波回湿器。
(三)小结与作业。



声与声音其实是一回事





用过


太闷了

学生回答



学生总结



学生总结




学生多举例











练习拍手

让学生解释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


学生画图









学生回答



利用学生的失误进行讲解较好

学生说过,但其实并不知道我们时常的讲话声就是典型的应用
将声音这样的分类,只是讲课的一种,我们也可以进行其他方式的分类


鼓励学生多举例是开发其智力的好方法



为以后进行有关的计算打下基础


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这是两个扩展型的例子,可以充当练习





这两个例子都比较陌生,可以引导学生画图认识




还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课堂小结
这节课从声的另一种分类角度出发,分别分析了它们的利用。
直接发出的声音我们将其分成了两类,一是可直接听到的声音,一是直接听不到的声音;可直接听到的声音就是能被耳朵直接感受的声音,它对我们的生活确实太重要了;听不到的声音就是超声波和次声波,他们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
对于反射声音的利用也是如此,我们也将其分成了两类,其特征就是利用反射。
对声的利用进行了这样的分类后,我们就非常清晰明了。
教学流程





第五节:声的利用
一、声与声音的区别
声包括人听见的声音,和听不到的声音如超声、次声等
二、直接发出声音的利用
1、可直接听到的声音。如雷声、心脏的跳动声、“闻”等。
2、直接听不到的声音。如动物的交流声、地震、海啸发出的次声等。
三、反射回来声音的利用
1、能听到的反射声。如回音壁、建筑设计中的混响等。
2、听不到的反射声音。如蝙蝠的回声定位、利用声呐探测海深、B超超声波探伤仪等。
四、声与能量
1、用超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
2、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该课属于应用课,是前面声音知识的大集合,声现象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所以实例很多,但这些现象让学生直接回答,他们又一下子说不上来,所以我们通过及时播放录像的方式把学生引领到一个个生动的情景中,录像能给人以真实的感觉,所以很少使用课件,学生参与积极,热情很高,也说明把他们的举起调动了起来。
但在录像素材方面,下一步还应进一步提供一些学生见得少的情景,如地震时动物的表现、龙卷风的情景等;在能体现国家高科技发展方面也应积极探索,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1 08:54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减弱噪声污染小行动

山东威海二中 杨月
  



  午夜,邻居家的麻将声、家庭卡拉OK声、附近酒店传来极度刺耳的乐曲声,吵得人无法入睡。在公路和铁路的交通干线上机动车辆和机车的马达、鸣笛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工作和休息……



  工厂里,各种机械在做功时由于撞击、摩擦、喷射以及振动发出的很大的声响,附近建筑工地、邻居家室内装修机器的轰鸣,公共场所商业活动、高音喇叭的吵闹声等更令人烦躁不安……



  关于噪声污染的问题时常见诸报端,下面是几则相关的报道。












  要想对噪声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的网站和书籍会有所帮助:



  1.http://www.hbnp.com.cn/     



  2.http://www.ahmasepa.gov.cn/fgjs   



  3.《噪声污染控制》肖洪亮主编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可见,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噪声,这些噪声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我们要想办法减弱这些噪声。



  



  要减弱噪声,首先要对自己身边的噪声有一定的了解。我们从噪声源、噪声产生的原因及减弱的办法等方面去分析一下。



噪声源

产生的原因

减弱的办法

拖桌子

乱拖拉桌子

在桌子腿下粘上胶皮

过往车辆

随意地乱鸣笛

关闭门窗

公共场所的商业吵咋

随意放大响声

带上耳塞

建筑工地施工

机器轰鸣声

关闭门窗

……

……

……



  在上述噪声中,室内噪声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最大,对不同的噪声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对同一种噪声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在减弱室内噪声问题上,我想到的方法:室内禁止大声喧哗;不能随意开大电视机的音量;干脆,搬到清净的地方;用隔音材料装饰房间……。



  



  减弱室内噪声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实施方案。在制定实施方案前,我们仔细考虑应该怎样制定实施计划。方案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打算按哪几个步骤来制定自己的方案?如何从众多的方法选择最适合自己做的?在制定好自己的计划后,还要征求哪些人的意见?以便将自己的方案更好地修改完善。






  



  针对普遍存在的室内噪声现象,我们小组准备采取的措施是向居民发出倡议,唤起他们减弱室内噪声的意识,并为他们提供一些减弱室内噪声的方法。



  首先我们去调查一下室内噪声的污染源及危害,我们的调查结果如下:



噪 声 源

人的感觉

对人的危害

电视机、录音机

较吵

引起耳部不适

洗衣机

有烦躁感

影响休息

……







  然后,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减弱室内噪声的方法,这些方法有些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还可以采访专家、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到环保部门访问、网上查阅等。



  在完成了这些准备工作之后,你就可以开始起草建议书了。请把下面的建议书补充完整,希望你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呀!






  建议书终于写好了,通过上门分发、同学传送等办法尽快地送到居民手中以落实到行动上。



  



  在这次活动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和体验,我们小组同学交流如下:



  有学会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有是这样解决所遇到的困难、还有能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再有对噪声污染的调查报告、请参观一下我们小组做的墙报……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体验到:这次减弱噪声小行动的收获和启示很多很多,关于噪声的问题,还想了解的更多更多……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1 08:55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噪声影响人们身心健康,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我国于1996年10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本节课的物理知识不多,教学主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让学生经历探究防止噪声各项措施的过程,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识,联系实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与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



  难点



  环境保护的教育。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录音机、气球、玻璃板、示波器、教师教学参考用书、网上查找资料



  学生:闹钟、泡沫塑料、空纸盒、棉花、网上查找资料



  板书设计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的来源



  1、物理学角度:



  2、环境保护角度:



  二、噪声等级――分贝(dB)



  三、噪声危害



  四、控制噪声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教学流程



  激趣导入
实验探索
交流讨论
演示验证
应用举例
测评小结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提问



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声音有哪些特性?

思考、回答

使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回顾,以备本节使用

●导入新课



今日说法:由一学生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法》中的主要内容。演示:



1、以中音播放一曲,然后突然以很大的声音播放。



2、先播放一曲乐音,再播放一段噪声。



3、用充气的气球在干燥的玻璃上摩擦,其声音听起来人们感到非常不舒服。

学生说法











体验中去比较、思考并讨论,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并猜想。

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生活现象往往会促使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引起学生的重视。

●进行新课



一、噪声的来源



演示:观察噪声的波形,如图1.4-1噪声的波形。(见教材)



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做比较。



演示:播放一段噪声,如建筑工地的敲击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电锯声、机器的轰鸣声等。



归纳结果──噪声的来源。



引导学生讨论和发言,师生一起归纳结。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学生阅读26页的表,请学生回想在这些环境中的感受,并归类。



举例:噪声对人们有哪些危害?



讨论:非洲北部农村70岁老人的听力比美国20多岁的城市青年还好,这是为什么?



三、噪声控制



学生实验:课本上没有实验的,为了让学生感受更深,特增设学生实验。



实验步骤:用闹钟作声源,将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或将闹钟置于空纸盒中;或用棉花塞住耳朵,都可以感觉到噪声减弱了。



学生阅读课本图1.4-4几种控制噪声的措施的实例。



举例:生活中治理噪声的例子。



环境保护的教育



测评与小结



课堂小测试



测试反馈,师生共同评讲矫正。



请学生小结



噪声的来源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噪声的控制



环境保护



布置作业 



学生练习









观察、直觉思维、理解。























讨论5分钟,举手发言,讲述噪声的来源。











阅读并归类。











发言,举各种例子讨论2分钟,举手发言。







明了方法步骤。两人一组,动手做实验,操作、观察、分析。(5分钟)









阅读并归类。







发言,举各种例子。















做5分钟测试



讨论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









通过演示,使学生对噪声的概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以及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思维发散,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去发现噪声控制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理论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练习,检测学习效果。



反馈,共同矫正。



最后的归纳总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对本节重点内容进一步巩固。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1 08:55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科学之旅”教学设计



湖北省宜昌市花艳中学 赵晓琼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到物理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



  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展示以及学生的动手实验,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敢于猜想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让学生能初步掌握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



  难点:注重学生实验的可操作性、可观赏性,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乒乓球、漏斗、大小不同的试管、水、烧杯、水槽、惯性演示器、酒精灯、烧瓶、录音机、小人、扬声器、放大镜、纸板、铁架台、集气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让我们一起来看──(多媒体展示引言部分。)



  师补充:物理学是个知识的海洋,它需要我们去探索,让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乘上《探索物理》这叶小舟,开始我们既充满乐趣又不乏艰辛的科学之旅吧!



  看完这一段,同学们一定有许多的想法,对于物理这门学科,同学们一定也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首先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意见。



  同学们讨论发言。



  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问题也提的非常好,在以下的旅途中,我们将一起找到答案。(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二、让我们一起进入科学之旅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实验一:纸人跳舞



  打开录音机,纸人随着音乐起舞,关上录音机,小人停止跳舞。



  学生提出问题



  师:通过下一节课的探究活动,同学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实验二:教师演示



  (1)烧瓶在火焰上加热一段时间会看到,水沸腾。



  (2)烧瓶从火焰上移开,水停止沸腾。



  (3)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停止沸腾的水会再次沸腾。



  学生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非常好,说明大家不仅对实验进行了仔细的观察,而且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本着这样的态度,同学们一定能够学会、学好物理这门课。大家提出的问题,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通过你们自己的努力找到它的答案。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几个有趣的实验:



  A、漏斗吹乒乓球;B、放大镜看物体;C、纸板托水;D、小试管爬山;E、吹纸。



  实验前让学生先猜测结果,实验结束后,看结果和同学们的猜想是否一致。提醒同学们不仅要善于思考,还要勤于动手。



  多媒体补充实验(纸盒烧水、多彩的太阳光、会变大的鱼、连电路)



  师:以上这些实验有趣吗?物理就是研究这些力、热、声、光、力等形形色色的有趣的现象的,这些现象不仅有趣,而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三、物理不仅有趣,也是非常有用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进入科学之旅第二站──物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生:正是有了电的发明,才使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光明,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丰富……



  生:正是有了声、光的发现,才使我们的眼中看到了色彩斑斓,五彩缤纷……



  生:有了物理知识的大量应用,才能使生产飞快发展,生活质量迅速提高……



  师:物理的世界是如此的有趣,物理的用途是如此的广阔,同学们一定都想学好物理,怎样学习物理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科学之旅第三站。(多媒体展示学习方法)



  (一)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师: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看看我们的同学是不是个有心人。



  问题:1.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是竖排的还是横排的?哪一种颜色的灯在上面(左边),哪一种颜色的灯在下面(右面)?



  2.山地自行车后轴有很多的齿轮,上坡时要想省力应该用大齿轮还是用小齿轮?



  3.冰棍从冰箱里拿出来时你观察到什么?(冒白气)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上还是向下?



  师:生活中有很多现象不是我们没看见,而是多数人都是“视而不见”,没有有意识地去观察,如果大家都是有目的去观察,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得到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都是经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的思考总结出来的。因此我们同学们一定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注意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同时还要多动手多实践。



  学生实验:要求做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并能叙述实验及现象。



  1.鸡蛋的沉浮(新鲜鸡蛋在水中会下沉,陆续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会看到什么现象?继续加盐,鸡蛋;在水中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2.惯性实验



  师:同学们在实验的时候,不仅要善于观察,勤于动手,而且要开动脑筋、多问自己为什么,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发生的现象,只有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提高。



  (二)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物理中有很多著名的理论都是科学家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研究得出来的。



  (多媒体展示)牛顿的伟大发现地球引力及白光的分解。



  师:物理是从实际中来,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



  (三)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没有物理学的发展和其它现代科技的发展,就没有我们现代方便快捷的生活(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享受着高科技给人类带来的文明成果的同时。由于不恰当地使用科技成果,也给人类自身带来了许多的问题,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同学们可以就这个问题小范围内讨论,发表你了解的情况、并能给出建议。如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特种减少等



  师:同学们讲得都非常好,希望大家以后继续关心这样的问题。相信有了广大同学们的参与,环境会越来越好,生活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科学之旅第四站。



  四、课本STS



  请同学们看到课本第8页的STS,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伟大发现。(多媒体展示画面)



  五、结束语



  六、作业



  调查:一些物理学家的生平、成就以及他们对社会的贡献。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1 08:55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学案例



山东省临清市自忠中学 王洪刚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



  【教学重点】



  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



  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例如:音叉发出的声音、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它们都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请同学们注意听下面的歌曲(男低音独唱曲、女高音独唱曲),比较这两支歌曲的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



  [生甲]前者的演唱声音低沉,后者的演唱声音尖细。



  [生乙]前者的演唱是通俗唱法,后者的演唱是民族唱法。



  [生丙]前者的演唱声音小,后者的演唱声音大。



  [生丁]前者的演唱音调低,后者的演唱音调高。



  [师]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探究活动。



  二、进行新课



  [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师]每组的实验台上备有钢尺,请同学们想办法使钢尺发声。



  [生]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注意观察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



  [生]钢尺振动得较快,声音尖而细。



  [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些,再次拨动,注意要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得快慢和发出的音调。



  [生]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钢尺振动得较快,音调高;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得慢,音调低。



  [师]同学们刚才的探究活动很成功,为同学们成功的合作及探究鼓掌。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0页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投影]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3.物体振动得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



  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次声波了解多少?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用处吗?



  [生]阅读教材内容,并讨论上述问题。



  [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生答]



  1.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frequency)。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ertz),简称赫,符号为Hz。



  3.实验表明,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音调就高;物体振动得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就低。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 Hz到20000 Hz。其中20 Hz是人类听觉的下限,20000 Hz是人类听觉的上限。



  5.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supersonic wave)。



  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infrasonic wave)。



  6.超声波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一个是沿直线传播。



  超声波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超声波加湿器、治疗咽喉炎及气管炎的药液雾化器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液体破碎成许多小雾滴。



  (2)超声波清洗污垢。



  (3)声纳利用超声波基本上沿直线传播探测水中的暗礁、敌人的潜艇,测量海水的深度。



  (4)超声波探伤仪利用超声波沿直线传播探测金属、陶瓷、混凝土制品内部是否有气泡和裂纹。



  (5)医院利用B超(B型超声波)分析体内的病变。



  (6)许多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龙卷风等在发生前都会发出次声波,科学家们用次声波来预测台风、研究大气结构等,在军事上可以利用次声来侦察大气中的核爆炸、跟踪导弹等等。



  [师]有趣的是很多动物都有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例如蝙蝠,飞行中不断发出超声波的脉冲,依靠昆虫身体的反射波来发现食物。海豚也有完善的“声纳”系统,使它能在混浊的水中准确地确定远处小鱼的位置。



  [生]老师,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雷达,就是仿照蝙蝠的超声波定位系统制造的。



  [师]的确是这样,这门新学科叫仿生学。另外,有些动物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如猫、狗、海豚),而有些动物对低频声波有很好的反应(如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实际上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请同学们课后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网站等多种途径,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并利用活动课进行交流。



  [演示]观察声波的波形



  [师]简单介绍示波器的作用:



  在这里,我们要用示波器显示声波的波形。



  [生]示波器为什么可以显示声波的波形呢?



  [师]示波器的构造复杂,工作原理要在高中物理的电场部分涉及到,目前同学们的知识还不足以理解它。另外,我们也没有必要弄懂它,只要我们会正确使用就行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实验。



  1.通过示波器观察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比较不同频率的声音的波形有什么差别。



  2.通过示波器观察不同的男女同学发出声音的波形,比较男女学生声音的波形有什么不同?



  实验结论:



  1.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相似,但频率高的音叉的波形要密一些。



  2.男、女学生声音的波形不同,女同学的音调比男同学高,波形就密一些。



  [生]老师,轻敲和重敲同一个音叉(即频率相同的音叉),音叉发声的波形有什么不同?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我们做做看。



  实验结论:



  轻敲音叉时,波形的幅度小;重敲音叉时,波形的幅度大。但两种情况下,波形的疏密程度相同。



  [想想议议]



  [师]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生]分组讨论。



  [师生共同活动,总结上述问题]



  蝴蝶的翅膀一秒钟振动不超过10次,蚊子的翅膀一秒钟振动500~600次,由于蝴蝶的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当然人耳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而蚊子翅膀的振动频率在人耳的听频范围内,人耳就能听到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师]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怎样才能使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



  [生]大胆地猜想。应该使物体振动的幅度大一些。



  [师]同学们能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实验来证实你们的猜想吗?



  [生甲]轻敲鼓面,鼓皮振动的幅度小,声音弱,响度小;重敲鼓面,鼓皮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强,响度大。



  [生乙]拨动小提琴的琴弦,琴弦振动的幅度小,琴声弱,响度小;琴弦振动的幅度大,琴声强,响度大。



  [师]同学们刚才的猜想和论证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值得表扬。下面让我们利用准备的仪器进行探究活动,证实同学们上面的猜想。



  [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1.用细线把乒乓球吊起来,使乒乓球静止在竖直位置,恰好跟音叉的一个叉股接触。轻敲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2.重敲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3.比较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有什么不同。



  4.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分组实验,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结果:



  1.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小,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小,音叉振动的幅度小;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音叉振动的幅度大。



  2.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知,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师]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生]振幅是确定响度的唯一因素吗?



  [师]实际中,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原因: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



  [演示]音调和响度的关系



  用口琴先用力吹“1”,再轻轻吹“5”。请同学们比较它们音调的高低,响度的大小。



  [生甲]“1”的响度大。



  [生乙]“5”的响度小。



  [生丙]“1”的音调低。



  [生丁]“5”的音调高。



  [师]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音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的特征。



  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



  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也不一定大。



  在同一首歌曲中,音调低的“1”可以唱得比音调高的“5”更响。



  [练习]请同学们讨论并回答,蚊子的叫声与黄牛的叫声相比,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



  参考解答:



  蚊子的叫声音调高;



  黄牛的叫声响度大。



  [师]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但是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它们。这表明在声音的特征中还有一个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它就是音色。



  物理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musical quality)。



  [想想做做]



  [师]请两位同学藏在讲桌后面,分别用不同的乐器(口琴和笛子)演奏C调的“1”,让同学们猜他们用的各是什么乐器?



  [生甲]第一位同学用的是口琴。



  [生乙]第二位同学用的是笛子。



  [师]两位同学猜得都对。为什么这两位同学猜得如此准呢?



  [生]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师]播放录音(分别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同学们能不能分辨出由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首乐曲。



  [生]据它们的音色不同来分辨。



  [演示]观察波形。



  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不同的乐器对着话筒发出相同音调的声音(都发C调的“1”),比较各波形有何异同?



  实验结果:



  不同乐器演奏C调的“1”时,波形各不相同,音调相同,频率相同;但振幅不同,响度不同。



  [想想做做]



  [师]在上节的活动课上,我已经让同学们用录音机听自己的录音,然后把自己的录音与自己的原声作了比较。在这里,我们要让别的同学听你讲话,再听你的录音,然后加以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一样吗?



  [学生实际操作]



  实验结果:听别人直接讲话和听别人的录音没有多大差别。



  分析原因:这是因为录音机录下的是说话人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直接听到说话人的声音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别人认为像说话人的声音。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3.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



  4.不同的发声体具有不同的音色。



  四、布置作业



  1.活动课上,每个同学尽可能带一种家里有的乐器,观察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又是怎样改变音调和响度的。



  2.制作音调可变的哨子,并用它演奏一首音乐课上学过的简单的曲子。



  3.把动手动脑学物理的3题写在作业本上。



  4.自制乐器,在活动课上交流。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1 08:56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科学之旅》的教学探究



通辽市东北希望国际学校初中部 梁兰英



一、制定教学目标

人教版新教参第九页写道:“这部分相当于全书的绪论,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二是初步了解学好物理应该注意的事情”。根据《课程标准》里规定的“课程目标”,我制定本节的教学要求还有:

①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逐步教会学生“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初步领悟“直觉并不都是可靠的,只有进行科学研究,才能很好地认识自然规律”,逐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树立正确科学观”。

②初步培养学生“能在观察物理现象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和“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③初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二、实验教学设计

为了实现本节教学目标,我注重学生参与、阐明学习方法,并体现身边物理。

1.注重学生参与

“注重学生参与”,就是让每位学生都能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比如:

(1)“低压沸腾”:

教师在演示书中图0.1-1所示的实验前问学生:“停止沸腾的热水,浇上冷水后会发生什么现象”?演示完后再追问:你猜对了吗?”、你还有别的办法,让停止沸腾的热水,不再给它加热也能沸腾起来吗?”……

然后再指导每组学生都做“使用一个大注射器,也能让小试管里的热水沸腾起来”的“低压沸腾”实验。主要做法有:①用新购买的大注射器,到医院里去兑换使用中的大注射器,以推管用水湿润后靠其重力能自由下滑为宜。②用试管夹夹住小试管,向管里倒进装在保温瓶里的热开水,管内仅留1-2ml空间,堵紧用最小号打孔器打孔的胶塞。③将大注射器的推管用热水湿润后推进注射器前端,将注射器前端的乳头直接插进胶塞孔里,然后用力向上拉推管,小试管内热水会立即“沸腾”起来,慢慢放松推管后再用力向上拉它,小试管内的热水会第二次“沸腾”起来,再重复上述动作,直到小试管内的热水不再沸腾时为止。如果此实验进行顺利,教学时间有余,还可以指导一名学生表演“用冷水能使烧瓶中的热水沸腾”一次,再向瓶内再加热水,使瓶颈内仅留有2-3ml空间,塞紧带孔的胶塞,使用“两用气筒”抽气,教学效果更好。

(2)利用市面上出售的手持简易放大镜(直径约5~10cm、焦距约9~110n,售价在2~3元/个),安排学生做图0.1-3实验,效果比使用光具座上配套的放大镜好。教师要提示学生:“什么条件改变了,才造成透过放大镜所观察到的现象(注:应为“物像”)发生了改变”?

总之,在学生做观察实验时,要逐步培养学生“有初步的观察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现象,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发生的条件”,使学生逐步“养成爱问‘为什么’的习惯,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探究我们不知道的自然规律”。

2.阐明学习方法

为了使学生能深刻地理解“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地思索而总结出来的”,更突出“观察、实验和思索”是学好物理最基本的方法,我们设计了下列实验(以下各实验,均先让学生猜想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然后再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这样,不仅能突出“观察、实验和思索”是学好物理最基本的方法、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而且还有利于适时地进行“想象并不一定都符合事实”等思想教育):

(1)吹乒乓球:

把图0.1-4所示的“吹乒乓球”实验,变为学生实验的困难是:由于人的“肺活量”有限,常见的漏斗管径较粗,所以用力吹气时,乒乓球在漏斗里旋转而不下落的时间较短。改进的办法有:

①在直径约3.2~4mm脱掉药皮的电焊条芯上(或直径相应的十字花螺丝刀杆上),用厚纸卷几层长约10cm纸筒,然后塞进漏斗管内,露出管外部分纸筒,用透明胶带包扎好,确保不漏气。

②用展平的铁筒饮料盒铁皮制作铁片漏斗:先剪出半径4~5cm圆形,再剪掉约1/4圆面积后围成漏斗型,仿上所述卷成一根长约8cm铁皮管焊牢即可。铁管吹气一端套紧一段长约3cm软塑管,以防伤唇。

教师先演示:把乒乓球放在展平的掌心上,用漏斗口对着乒乓球水平吹气,球将很快滚动落地。再把球装进口朝上的漏斗里后问学生:谁能用漏斗向上“吹气把球吹起来?”(一定要注意口腔卫生,下同)先让体质弱的女学生吹,再让“不服气”的体质壮的男学生吹,然后师生共同做实验,结果谁也不能把球吹起来。

教师再演示:让漏斗口朝下后把球放进漏斗里,一松手,在重力作用下球将下落。再问学生:如果把“球装进口朝下的漏斗里先用手摁住,然后用力向下吹气后再松手,球将会怎么样”?师生共同做实验,结果出乎学生的预料,停止吹气后球才下落,学生十分惊奇;接着把球放在桌面上问学生:“不准直接用手接触球,有什么办法能把球从桌面上移到展平的掌心里”?用漏斗罩住乒乓球后用力吹气,也能达到上述要求(注:若把球放在掌心上,将漏斗内壁离球约1cm间隙后用力吹气,结果会使球向上跳进漏斗里转动,也能引起学生惊喜)。

(2)吹铁架台:

将自行车内胎的气门芯拔掉,在气门嘴子上接一根长约50cm乳胶管(管口另一端插进一段有倒角的短玻璃管,用以便于吹气,下同),保留气门嘴子,将内胎截取约30cm长、内胎两端胶死不漏气,用铁罐头盒皮在铁架台的铁杆上围一段长8~10cm铁管、焊缝,取下铁管,把它的一端砸扁成刀刃状。

实验时,先把内胎平放在讲桌上,把铁架台的底座压在内胎上问学生:谁上来用嘴从乳胶管端吹气,“把铁架台‘吹’起来?”(注:由于受“吹乒乓球”的实验影响,学生心理状态不言而喻),先找一名体质弱的女学生上台表演,结果铁架台能跳离桌面(注:断续、快速吹气,铁架台将上下跳动、甚至倾倒)。再把铁架台倒置,铁杆端插进铁管里,只让砸扁的刃状管端压在内胎上(刀刃跟内胎垂直,能使吹气后的内胎不滚动),教师用一只手的虎口部位扶住铁架台的上部铁杆,以使铁架台不能倾倒,然后再问学生:现在谁能“上来憋足一口气,也能把铁架台‘吹’起来”?结果,包括教师在内用力吹气,铁架台均为纹丝不动。

(3)一口气把人“吹”起来:

把手扶拖拉机尾轮用的内胎的气门芯拔掉(若选用胶制充气的游泳用的救生圈,由于容积太大,吹一口气时现象不明显;若使用2个胶制暖水袋、打孔的8号胶塞、短玻璃管、玻璃三通管和乳胶管,把它们“并联”起来做实验,效果亦好),气门嘴子上接通一根长约1.5米乳胶管,把内胎平放在前排实验桌上,上面盖严一块五合板等(板的适宜部位先钻孔,穿过乳胶管、露出气门嘴子)。

教师:“现在请一位同学上来蹲在五合板上,我憋足一口气就能把他(她)‘吹’起来,信吗”?实测表明,体质好的男老师深吸一口气,能把80千克的自己吹离桌面4cm以上,体质一般的女教师憋足一口气,也能把40千克的学生吹离桌面4cm以上。以上两个实验,我们过去是为《帕斯卡定律》和《液压机》两节教学内容设计的。帕斯卡定律的实质,是大小不变地传递压强、而不是压力!在本节课内演示,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有力地证明“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而且还能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等思想教育,学生反映甚好。

3.体现身边物理

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到,多数学生是带着“物理难学”等思想包袱,坐在物理课堂里的。本节教学,要把学生的“沉重负担”,转变为“愉快享受”,充分体现物理就在身边”。为此,我安排了下列“用嘴做的学生实验”:

(1)力学──做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将直径约为5cm的铁制废香脂盒(盒盖越紧越好,除“万紫千红”牌香脂盒外,其余铁盒一般均可选用,加盖印章使用的印油铁盒和装擦鞋油铁盒效果最好),在盒底和盒盖的中心部位,用锥子各扎两个间距约1.5cm孔,分别插进一个用粗铜丝围成的“U”状把手,盒内铜丝两端向两侧弯成90°,在盒内焊牢不漏气。在盒底边缘用锥子扎孔,在盒外焊牢一个自行车废辐条帽,连接一根长约30cm、经过严格消毒的输液用的塑料管,管端插进一段废油笔芯塑料管(这样便于吸气)。实验前,在盒盖内侧四周涂满擦手油或凡士林等起密封作用,盖紧盒盖,一位学生用嘴从吸气管端吸出盒内部分空气,另一位学生手持两个铜丝半环拉手,通常用力也不能把盒体拉开(每次实验前,均要重新涂抹一下密封油,否则容易漏气。如果气温较高,要把盒盖浸泡在凉水中,使密封油变稠)。

(2)热学──做蒸发吸热实验:

温度计和蒸发等热学知识,学生在小学自然课里已经学过。首先让学生记住温度计在室温空气里的示数,然后再让学生观察在下列情况下,温度计的示数是怎样变化的:

①用嘴对着温度计的玻璃泡轻轻哈气时;

②把玻璃泡置于室温下的酒精(灯)里时;

③取出玻璃泡后立即对它轻轻哈气时;

④持续哈气到酒精蒸发完之后1~2分钟时(敬请注意:“玻璃泡沾满酒精后的温度计置于空气里,它的示数变化”的常见参考答案均跟实验事实不符!只要大家亲自动手做实验,就会得到正确答案)。

(3)声学──做声音的发生实验

(4)光学──观察光的反射实验

课前在窗台上放一满碗水,使平静的水面能把阳光(或单束激光)反射到室内墙壁或天棚上。实验时,教师先用手指弹动一下碗边,让学生观察被水面反射的阳光有何变化。待水面平静后,请一名学生用嘴对着水面大声说一句话(注意此时头部不能遮挡阳光),再让学生观察被水面反射的阳光。

(5)电学──做人体电池实验:

把用砂布磨光的直径约为3mm粗的铜、铝丝各一根,平行地穿过厚塑料泡沫(起定位作用)。我们是把它们分别接在固定在一块小方木上的接线柱上,做成长期使用的教具,使其间距约为2cm,一端露出约4cm长,另一端用导线分别接在灵敏电流计的两个接线柱上,此时表针不动。教师先演示: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闭合开关以后,小灯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均偏转后再指出:电流看不见、摸不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小灯泡的发光和电表指针的偏转等,能够判断出它的客观存在。然后再让学生把铜、铝丝同时含在嘴里,并让它们跟唇、舌和口腔的内表面充分接触,表针也能立即偏转。若任意调换一根导线的任意端接点,则表针反偏(注:此实验可为”电流方向”和“直流电表的接线规则”等教学打下伏笔)。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认为,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从学生上第一节物理课开始,要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物理环境,提供充足而又必要的探究实验条件,使学生都能手脑并用地学好物理知识,同时受到多方面的科学训练:逐步地树立科学思想、端正科学态度、训练科学作风、形成科学习惯、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技能、发展科学思维、陶冶科学情操、提高科学素质和启迪创新意识。决不能把初中物理课上成“第二数学”,更不应该把学生领进“题海”的深渊。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1 08:56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响度、音调和音色)

江苏省泰兴市西城中学 顾文德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本节内容是《声现象》一章的重点和核心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声音三大特征,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能懂得日常生活中的声现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教学重、难点
重点:表征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决定因素。
难点: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3.教学模式:
自学阅读,讨论与探究,通过各种探究实验和自主实验完成本节教学目标。
教学器材
1.演示用:多媒体课件、音叉、乒乓球、细线、学生电源、发声齿轮、硬卡片。
2.学生用:鼓、碎纸屑、梳子、硬卡片、棉布。
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有关,只是学生平时没有注意观察和缺少理论知识,但是学生们都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表象,很容易联系到本节的知识中来,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兴趣将会很浓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声音的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
·知道不同声源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和“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习声乐基础知识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通过介绍我国在研究声现象方面的成就,渗透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教育。
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自己的听、看、想、做等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声音的特征,并能在实际中分辨这些特征。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是什么,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先来聆听一组音乐。(播放不同乐器的演奏声),学生讨论,这些声音有哪些特点呢?指出这些声音是千差万别的,有强有弱,有高有低,那么声音有那些基本特性呢?这些特性又与什么有关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二、新课教学
1.响度
我们先来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投影:活动1: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投影:物理学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很强的声音震耳欲聋,我们说它响度大;微弱的声音几乎听不见,我们说它响度小。)
同学们桌上都有一只鼓,要使它发出声音,怎样做呢?要使鼓声更响些,又要怎样做呢?学生操作,你们认为鼓声的响度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让学生思考,勇敢说出自己的猜想,根据猜想的科学性,找出有价值的猜想,进行检验。“鼓声的强弱可能与鼓面振动的幅度有关。”能设计出显示鼓面振动幅度大小的方法吗?让学生讨论得出实验方法。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根据碎纸屑跳起的高度来显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学生实验。轻敲鼓,听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敲击由轻逐渐加重,再听声音强弱的变化,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试一试,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换个声源,情况又会怎样?我手上有音叉和乒乓料,怎样设计显示响度与振幅关系的实验呢?学生回答,教者演示。
投影:物理学上声音的振动幅度称为振幅)。
投影: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_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
2.音调
播放小孩、大人唱歌声,投影“小孩、大人唱歌”图,让学生就图中提出的问题和学生的音乐知识,通过交流和辨析,引入声音高低即音调的学习。
投影:活动2: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
同学们桌上都有木梳,用一张硬卡片分别拨木梳的粗齿和细齿,你听到卡片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卡片拨动细齿听到的声音比拨动粗齿听到的声音高,以不同的速度撕棉布,听到的声音也有什么不同?由此你认为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设置问题,引起猜想。
教者演示发声齿轮实验,检验猜想。使电动机的转速逐渐增大,注意塑料片发出声音高低的变化。启动电动机,使齿轮敲打塑料片,可听到塑料片的“轧轧”声;随着转速逐渐增大,塑料片发出的声音就会变高;当转速达到一定程度时,塑料片还会尖叫起来。齿轮转速越快,塑料片振动越快,塑料片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结论:齿轮转速越快,塑料片振动越快,塑料片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投影:音调部分信息快递内容)
投影:声源振动的频率_________,声音的音调高;声源振动的频率_________,声音的音调低。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与声源振动的频率,)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4一段文字。
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
投影: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却是声音的响度。物理学中的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惟一,不能产生歧义,所以在物理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响度。)
练习:一个男低音放声歌唱,一位女高音轻声伴唱,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
3.音色
投影:活动3:辨别声音)
(听一听)、(辨一辨)播放用几种不同的乐器先后演奏的同一首歌曲,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别?“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你能否只凭听觉辨出声音是哪个乐器发出来的?
(游戏)“闻其声,知其人”,找几位学生读一段文字,其他人闭上眼睛,能否说出读书人的名字?“正因为各各位同学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我们才可以区别出他们。”
投影:声音的另一特性──音色)
阅读课本P35“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图”。投影: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图。
阅读课本P35“生活、物理、社会”,看编钟图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小节
四、课堂练习
1.听力题:
2.填空题:
①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要大点声,自习课研究问题时要小点声,指的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②我市溪桥镇素有“小提琴之乡”的美誉。制作小提琴用的木板和弦线非常讲究,如弦线有羊肠线、尼龙线、钢线等,不同的弦线做出的弦在发音时( )不同。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③一个人从儿童到青年有一段变声期,经过边声期,发出声音的( )变低了。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五、课后作业
1.课本36页1、3
2.上网查阅,完成课本36页4
3.找四个相同的玻璃杯,往玻璃杯里装不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当用金属汤勺敲击玻璃杯时,听到的声音有高有低,试试看,并将音调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A         B        C       D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1 08:56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教案)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郑家中学 侯合先
教材分析
一、本课题的地位和作用
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本章讲述的是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关的声学初步知识。本章教材在整个初中阶段物理知识中虽不是重点,但从新课程标准要求来看,本章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信息意识、研究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以及科学探究精神都有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课题研究的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从知识和技能上应该掌握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和声音的快慢三个问题。为了体现“物理是生活中的物理”和“物理现象就在我们身边”的新课程理念,教材中设计了一些探究实验。
二、本节教学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声速在固体中最大、气体中最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和“真空罩中的闹钟”的实验,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和合作的意识。
三、本节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声音产生的原理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对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学生联系生活会有一些肤浅的认识,而对于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速度不同,学生可能就知之甚少,所以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和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是本节的一个关键。
本节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所以本节课堂组织教学的过程应突出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最终实现本节教学的三维目标。
教法设计
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是本节教学的两个中心环节,我采用教师演示实验、质疑、引导学生观察等实验探究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声,而真空不能传声。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因此对于声速、回声的知识,我采用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初步的猜想或者判断,设立悬念、激疑,在学生中营造各持己见、百家争鸣的讨论氛围,然后以“信息平台”、“信息快递”等板块形式向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信息,再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的问题,学生结合提供的信息进行讨论交流,肯定或者否定了自己原来的想法,最后再选出代表发言在全班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归纳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于这些问题正确观点的认识,又通过这些观点的形成过程,锻炼学生的思维行为和合作交流的科学精神。因此本节教法我设计为实验探究法、质疑诱导法、自学讨论法相结合,组织学生获取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器材准备
本节教学中,实验器材牵涉较多,要恰当合理正确地操作使用,增加直观性和可信度,创设物理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认真细致进行观察,让学生贴近生活,探索其中的奥秘。
真空铃实验装置、鼓、锣、音叉、共振音叉、悬挂有乒乓球的铁架台。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激发兴趣
1.我等上课铃响后,边敲锣边走进教室。
2.利用PPT课件展现一些自然界中正在发声的情景,这里可以在PPT中的录制旁白里面把把这些声音录下来。(通过对自然界一些声音的播放,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的世界里,从而对声音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
·提出问题 
启发,在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制造出一些声音来,现在利用书桌上的东西你能不能制造出一些声音来。(学生利用书桌的东西制造出声音)
提问:你对声音有什么问题?(学生说出自己想知道的有关声的问题和不懂的问题)
在黑板上列举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声的产生
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1.问题启发
(1)你能不能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
(2)观察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何区别。
(3)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
(4)发声物体分别是什么。
·学生思考:通过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感悟到:实验中要用到比较的方法,比较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物体的区别。
2.探究实验
·实验1 用钢锯条、橡皮筋、喉头进行发声实验
(教师指导观察学生实验,尤其强调将发声与不发声时进行比较;指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学生开始实验1 讨论答案:物体发声时振动,不发声时不振动。
·实验2 用音叉、鼓做实验
问题 (1) 你观察这次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区别像实验1一样明显吗?
(2) 怎样使不明显的现象变明显呢?紧挨着音叉。
启发学生(可用风吹草动,风吹树叶动)是否可利用它对别的物体产生的效果来显示呢?
学生回答:可以在鼓上放一些轻小的物体(如纸屑)紧挨着音叉放一乒乓球。
学生改进实验再做,并同样回答前面的问题。
归纳:在物理的研究中经常用到变抽象为具体,变细微为显箸的研究方法。
·实验3 用瓶子、小绒球做实验
吹瓶子口,听声音。
问1:这个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猜想可能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问2:假如空气在振动,你能看见吗?怎么办?
学生实验分工,一人吹,一人观察小球,然后交换进行。
问3: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归纳:气体振动可以产生。
·实验4 利用水产生声音,并注意观察水面的振动情况。
学生进行实验并归纳总结。
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
问:去年,我国航天员_______驾驶的“________”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在宇宙中航行5天的时间,并与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进行了交谈。听到这一令人激动和振奋的好消息后,我禁不住要问大家:
你们知道在宇宙中,宇航员之间是通过什么进行交谈的吗?他们为什么不能直接进行交谈?
声音在传播的时候有什么条件呢?
·学生讨论 列举生活中哪些物质可以传播声音。
空气、玻璃、金属、墙壁、水等。
·生活中的物理
1.在课堂上,在座的各位都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同学们之间讨论问题时彼此能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说明了________的传声。
2.古代的侦察兵用一个铁筒插入地下,耳朵贴着铁筒就能知道很远处队伍行进时的步伐声和马蹄声,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3.在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多名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做着非常整齐一致的动作,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做到整齐一致吗?说明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
宇航员在宇宙中为什么不能直接进行交谈呢?
·实验探究
演示“真空罩中的闹钟”实验,探究真空能否传播声音。引导学生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做这个实验时,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中的现象。)
·总结:
气体、固体、液体都____传声,而真空____传声。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____。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放映水波的传播。
我现在拿一张纸,它没有发出声音,问:怎样才能让它发出声音呢?
教师挥动手中的纸,引起纸的振动,纸发出了声音。
问:纸的振动会影响到周围的空气吗?
问:水滴使水面振动,以水波的形式传播,振动的纸发出声音,在空气中以什么形式传播呢?
我们可不可以用水波类比一下呢?从而引入了声波。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问:一根装满水的很长的钢管,在一端敲击一次,在另一端能听到几次敲击声?同学们猜想一下,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意见。(提示:有几种介质)
(三)声速
学生活动:阅读小资料。
学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规律。
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声音的传播还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学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规律.
·总结:
1.常温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
2.常温时声音在_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在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小。(填固体、液体、气体)
通过对声速的学习,评议刚才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进一步问:3次敲击声分别是沿着什么物质传来的?
(四)回声现象
·提出问题
在空旷的房间里说话,为什么比在野外说话要响亮的多?
学生讨论,交流意见。
老师说明: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使原来的声音得到了加强),这种现象叫回声。
五、回顾总结和板书设计
1.声音的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声速
关键词:振动、介质、340m/s

六、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为两道题,第一题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列举气体、固体、液体传声以及回声的实例,引导和强化学生“物理来源于生活”的学习意识。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第二题设计为实践活动题,让学生两个人一组,以细绳(棉线、棉绳、金属丝)、纸杯(塑料杯、易拉罐、饮料桶)等为原料,制作一个土电话,两个人一组实验,验证固体能传声。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
作业设计体现和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同时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整体设计思想,不仅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而且在教法设计上突出体现以学生为本,依靠学生的自学、探究、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等形式来获取和掌握知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1 08:57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



河北省冀州市北内漳学校 李同心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有两条主线,一是以活动为主线,创设物理情景,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和探究体验熟悉声音的三种不同特征,二是以问题为主线,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声音的特征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为合理分化难度,在新知识的学习中,本课设计都特别突出几个环节:丰富感性认识→形成抽象概念→物理情景识别→深化概念理解→应用、交流与想象→矫正认识偏差→小结知识要点,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实验、观察、比较、探究、讨论、想象、练习、归纳、演绎等多种方法,积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与创新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快乐,从而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材分析】

1.通过体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要素。

2.通过声音的速度估测增强学生对声速的感性认识,熟悉速度的测量。

【学情分析】

1.学生有强烈的活动探究欲望,在方法和环节的把握上不够成熟。

2.学生对声音较为熟悉,而对其特征、规律缺乏认识。

3.学生的直观感性思维较好,而对音调、音色等的抽象思维不够。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经验了解声音的三个要素和声速。

2.借助探究活动增强体验,培养能力、学会思维与合作。

3.通过过程感受激发想象能力和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创设情境,引发心理需求

1.播放音乐(千差万别的声音)

2.这些声音有何不同?

(生):听音乐、描述感受

二、活动1:探究声音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师):创设问题,引发表现欲和求知欲

问题设置、过程引导:(以打鼓为例)

1.鼓声是怎样产生的?

2.怎样能显示出鼓面的振动?

3.要使鼓声更响些,你会怎样做?

4.鼓声的强弱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5.怎样做能显示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生):首战告捷,获得心理满足

思考、表述、操作、讨论、对比、总结

(师):多媒体课件放映并解说:示波器显示声音的强弱

三、活动2: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

(师):创设情境,引发探究,激发学生自我发现,追求过程和方法体验

问题设置、过程引导:

1.你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吗?

2.用一张硬纸片拨动梳子,怎样做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3.声音的高低不同时,梳齿的振动情况有何不同?

4.猜想: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什么关系?

5.怎样检验你的猜想?

(生):感受过程,抽象思维,体验知识发生

思考、表述、操作、讨论、对比、总结

(师):多媒体课件放映:齿轮敲打塑料片、示波器显示声音的高低、弦乐器的音调

(生):阅读课本(信息快递),认知概念。

四、活动3:辨别声音

(师)(生):(乐器演奏表演、少数学生发音,其余学生闭目静听、识别)

1.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

2.辨别不同人的声音

(生):阅读课本:(1)体验声音的另一特征──音色

(2)感受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图。

(3)生活、物理、社会

五、阶段小结

(师):引导归纳

(生):自主回顾,感受成功

1.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声源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

2.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

4.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5.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六、想一想,议一议

(师):问题设置

(生):练习、交流、矫正

1.声音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

2.“震耳欲聋”是指_______很大,“声音刺耳”是指_______很高。

3.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他们的声音有哪些要素不同?有什么不同?

4.听起来感觉不同的两个声音,可能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七、活动4:估测声音传播的快慢

(师):问题设置:

1.光的传播有多快?

2.声音的传播比光更快还是更慢?你有什么事实依据?

3.要测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需要用哪个公式?要测出哪些物理量?

4.给你一把发令枪和一个秒表,怎样测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生):思考、表述、讨论、阅读

(师):问题设置、引导想象

1.假如你是一名铁道检修工人,如何判断火车离你的远近程度?

2.假如你驾驶着一架超音速飞机,且能听到外面声音,这时你会感觉到什么异样的情景?

3.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变为0.1米/秒,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

(生):自由想象,合理陈述,获得深层心理慰藉

想象、思考、讨论、表述、

八、课堂回顾

(生):整理归纳、形成结构、自主表述

(师):播放结束曲

九、布置作业:课本P36:1、2、5、6

教后反思:在宽松而又热烈的气氛中,我的《声音的特征》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优美的旋律、动感的视频、多样的活动、丰富的联想,给在座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声音的特征》一节中,教材力图通过实验,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了解声音的三个要素;通过声音的速度估测增强学生对声速的感性认识,熟悉声速的测量方法。

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我事先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准备,通过实践教学的体验,感觉效果不错。成功之处大约有如下几点:

第一,以听声为主线,通过莫扎特交响乐播放、击鼓、乐器演奏、辩音、结束曲播放等环节,让学生在丰富的听觉体验中反复感受,逐步从无意转向有意,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声音的三个特征。

第二,以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讨论等方式由表及里、深化思维,培养合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物理结合生活的意识。

第三,以媒体为依托,通过精心备课,理顺各知识点的衔接关系,做到过渡自然、流畅,方法科学、有效,语言简洁精练。从始至终,教师都是学生的学习合作者、点拨者、促进者。

第四,以问题为平台,通过解疑过程导引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注重发散,层层推进;在问题的设置上坚持面向全体,“横看成岭侧成峰”,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信念上都能有所得。

但是,在具体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1.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够强,一方面是由于对物理概念的把握不够准确、熟练,更重要的还在于平时的自我要求不高,缺乏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和训练。

2.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不够,缺乏对物理现象观察的针对性和敏锐性,这也说明学生物理联系生活的意识比较淡薄,这一状况的改变同样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虽然已领会了一些理念,摸索了一些做法,但要真正落实课堂教学的多元目标,实现高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1 08:57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辽宁省西丰县天德镇中学 宫玉秋
设计理念
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结合本节内容的特点:“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在以前课本上是选学内容,目标层次是“了解”,新课本中定为比“了解”更深层次的“知道”,这就需要对其中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提炼加工;可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是以前那些,并未增加多少,该怎样处理呢?现在的课程目标中又增加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怎样才能完成达到呢?现成的方案没有,只有多次认真地学习《课程目标》,吃透其精神,在它的指导下完成目标,为此对于本节的教学我做了以下安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声音的特性;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试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材分析
一、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总结出对音调、响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关因素。
·本节中出现的名词:乐音、音调、频率、超声波、次声波、响度、振幅、音色。
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动脑。
·学会自我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
实验器材
一、教师演示
示波器、吉他、笛子、小鼓、铁架台、音叉、乒乓球、细绳。
二、学生分组 钢锯条(25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世界上的声音千差万别、各种各样:有悦耳动听,使人心情愉快的乐音(如:音乐厅的演奏,歌唱家的歌唱);也有嘈杂刺耳,令人厌烦的噪声(如刹车时的摩擦声、打磨工件的声音、电钻的声音)。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乐音的特性。
二、进行新课
1.3 声音的特性(板书)
乐音:是物体作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但同是乐音,有的调子高,有的调子低,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这是怎么回事呢?
既然声音是由振动着的物体发出的,我们会这样猜想:声音的差别必然跟物体的振动情况有关,是不是这样呢?
[师演示]:
请听:用吉他弹几个不同的音。
提问:你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声音的高低不一样。
我们先来研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
一、音调──声音的高低。(板书)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生分组试验]
物品:钢锯条,记录表格。
过程:把钢锯条紧压在桌边上,(1)将锯条1/5伸出桌外;(2)将锯条1/3伸出桌外;(3)将锯条1/2伸出桌外,使其振动发声。
操作关键:(1)按锯条的手要用力压紧。(2)使锯条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
观察:锯条伸出桌外长短不同时:振动快慢情况?发出声音的特点?
实验总结:请填表。
锯条伸出长度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伸出1/5

最快

最高

伸出1/3

较快

较高

伸出1/2


最低


我的结论 振动的越快 发出的声音越高(音调越高)。
同学们,刚刚的探究活动很成功,让我们一起为同学们成功的合作及探究鼓掌加油!
我们得到的结论是: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板书)
那么能不能用一个物理量来表示振动的快慢程度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9-20页,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3.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和次声波了解多少?他们有什么用处?
(以上问题利用投影)
老师先引导学生回答,再讲解:
1.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板书)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板书)
3.实验表明: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
物体振动慢──频率低──音调低。(板书)
4.大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20赫兹~20000赫兹(板书)(其中最敏感的频率是3000赫兹;老年人的听觉会衰退;20赫兹是听觉下限~20000赫兹是听觉上限)
5.超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声。次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这两种声,人是听不到的)(板书)
6.超声波特点:能量大,沿直线传播。
超声波利用:(1)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成像(B超)。举例:如何探伤;B超原理。(2)超声处理──利用强超声波的高能量。举例:空气加湿器;超声洗牙、洗工件;超声钻孔。
次声波(又叫亚声波,大致范围:10-4~20赫兹)产生:火山爆发、地震、极光、海啸、台风、雷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还有,核爆炸、火箭发射、化学爆炸、机器工作时也能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次声波特点:传播的距离远,而且不容易被吸收。
次声波利用: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的用于预测自然灾害。
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现象和应用:有一些动物有完善的发射和接受超声波或次声波的器官。
超声波如:蝙蝠、海豚(要说明它们是如何利用超声波的)、猫、狗;次声波如:大象(解释章首图,讲海啸中大象救人的故事)
在故事中,让学生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
[师演示] 以上讲完后,用示波器来演示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
一起来看教材上的“想想议议”。
引导学生分析,蝴蝶、蜜蜂、蚊子的飞行特点,频率的高低,是否能听到。
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大小的不同。
二、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板书)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响度和振动的哪方面有关?先引导学生猜想
[生分组试验]
物品:钢锯条,记录表格。
过程:把钢锯条紧压在桌边上,(1)将锯条1/2伸出桌外轻轻拨动 (2)将锯条1/2伸出桌外用力拨动 使其振动发声。
操作关键:(1)按锯条的手要用力压紧。(2)使锯条两次振动的伸出长度相同。
观察:锯条两次拨动时,振动幅度情况?发出声音的特点?
实验总结:请填表
拨动方式

振动幅度

发声特点

轻轻拨


声音小

用力拨


声音大


我的结论 振幅大 声音大(响度大)
好,这次探究也很成功!
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振幅大,响度大;振幅小,响度小。(板书)
[师演示] 敲音叉试验,让学生注意观察。
这个小试验,验证了我们得到的结论。
另外,声音的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板书)。举例:听喇叭广播,远近听声音大小不同。
以上,我们共同研究了声音的两个特性:音调和响度。
[师演示]用吉他来演示,声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的特征。
用力拨粗弦──音调低,响度大。
轻轻拨细弦──音调高,响度小。
可见: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
讨论:(1)蚊子与黄牛的叫声。(2)1234567(老师唱出音调)指的是音调还是响度?
[生做小游戏]前排指定一位同学不许回头,后面的同学指到谁,谁说一句话。让前排指定同学判断是谁的声音。
[师做]在桌子底下分别敲鼓和音叉,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学生回答后,引出问题:我们是怎样区分开不同的声音的?这是由于音色不同。
三、音色(板书)
1.物理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又叫音品。(板书)──这是声音特征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为什么每一种物体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色都不同呢?
2.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决定的。(板书)人也有各自的音色,但人的一生中,随着年龄的不同,音色会发生改变。
[示波器演示]音叉、吉他、笛子同是C调1的波形: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波形长相也会各有不同,即音色不同。
小结本课:乐音的三个特性:音调──振动频率;响度──振幅;音色──不同发声体。(板书)
作业:
1.阅读“科学世界”,把三类乐器的特点归类。
2.“动手动脑学物理”。
3.利用身边物品,制作一件简单乐器,并说明发声原理,以及如何调节音调、响度。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1 08:57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稿)



河南省洛阳市第27中学 孙少辉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学生接触初中物理的第一节,在教材中以及在以后的物理教学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能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感悟到物理学的美,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就成为这节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突破以上难点,落实新课标的精神,我在教学策略上努力实现三个转变:(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总之,通过本节课将努力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美的熏陶中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2.教学内容及教材特点:《声现象》这一章主要是通过对生活、生产中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声音有哪些特性?人们是怎样利用和控制声音的?本章特别注意使学生了解声音在生活、生产和社会等方面的应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初步学会有目的的观察;

(2)使学生能利用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会描述实验现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归纳科学规律;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好与有趣,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知识。

(2)通过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互动,营造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共同尝试的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并通过学生的探索实验,培养同学间相互合作、探讨交流、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声音产生的原理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只有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原理,才能从本质上理解对它的控制与应用,这是进一步学习本章其它内容的前提,这个前提的掌握与否是本章后续学习的关键,是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基础。

【教学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仅仅依靠学生的日常生活感受很难认识到这一点,只有借助于实验及推理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学生刚刚接触物理知识,认知能力相对薄弱,易于形成难点。

【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教学属于知识探究性教学。本节课拟采用诱思探究→实验论证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导控下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探究的问题,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通过亲自动手及分组实验来进行论证,通过小组交流进行归纳总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以上这些,可以概括为:创设情景→导入目标→自主探索→实验论证→表达交流→总结归纳。

【课时安排】 1课时

【实验器材】:

1.教师演示实验器材:真空铃实验装置。

2.学生探究实验器材:鼓、锣、音叉、共振音叉、悬挂有乒乓球的铁架台、发声体(小收音机、两个塑料袋)、水槽两个、水、CuSO4溶液、白纸、气球、树叶、四季润喉片瓶子等。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

第一组:共振音叉。

第二组:发声体(小收音机、两个塑料袋)、水槽两个、水、CuSO4溶液。

第三组:长钢管。

3.多媒体课件

【课堂设计】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5分钟)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声音的世界里,在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优美动听的音乐令我们心旷神怡,可恶的噪声却可能干扰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使我们心情烦躁。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些有关声音的知识呢?好,那么就请允许我做一名导游,伴随同学们来探究声音知识的宝库吧!

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媒体播放机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向学生展示乐曲的波形图,使学生感到惊奇;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常见的声音,请学生思考这些声音都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从而使学生产生疑问,活跃思维。接下来,再通过声波枪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从而顺利引入新课。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各种各样的声音打交道,但是,你可能不会想到,声音居然会和现代战争中的高科技联系在一起。目前,美国加州的一家公司已经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式武器──声波枪,它可不是普通的枪,因为它发射的不是子弹,而是一种能量强大的声波,而且它专门用来袭击人类,被袭击者往往会感到胸闷、头痛、休克甚至死亡。如果说机枪大炮来得更光明磊落的话,声波枪则显得有些暗箭伤人。为什么呢?因为声波枪所发射的声波不在我们人耳的听力范围之中,它看不到、听不见也摸不着,来去无踪。不知道同学们听到这则消息后心里会不会感到紧张?我们暂且不去考虑美国人要拿声波枪去对付谁,但是,面对可能到来的伤害,我们能够束手无策吗?大家有没有防御声波枪的好办法?作为十几岁的初中生,我们还没有能力去主动进攻,那么,我们今天就象科学家一样去探究一下防御声波枪的好办法。

这时,便将学生带入了一个有趣的物理情境。教师接着提示:

《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声波枪如此厉害,要想有效地防御它,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声波?声波是怎样产生的?它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身边来的?

板书: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实验探究 讲解新课(35分钟)

1.通过探索性活动探究声音的产生(7分钟)

这个活动过程分三个步骤进行:探索性活动──小结──事例交流。

(1)探索性活动(3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桌上的器材,特别是音叉以后,组织学生活动: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并使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发声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最有创意。

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

体验: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你用手指触摸发声的物体时,有什么感觉?

思考:①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②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活动:用桌上的器材研究如何使物体发声,教师参与讨论,适当给予提示或引导。然后请学生代表上台表演研究结果,对独特的发声方法表示赞赏和鼓励。

共同体验:摸着自己的喉头,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

(2)小结(1分钟):在以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物体发声的原因,即: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板书: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3)交流(2分钟):物体的发声现象真是太多了,哪位同学能向大家介绍一种比较奇特的发声方法?

注意:交流有趣的发声方法时,如果学生难以调动,教师可提出有趣的发声问题让学生讨论。例如:①动物的发声方法:鸟类是怎么发声的?蝉是怎么发声的?蚊子和苍蝇发出的“嗡嗡”声是怎么回事?猴子和大象是怎么交流的?②同一物体不同的发声方法:怎样让一个气球发出不同的声音来?人体除了声带外,还可以怎样发音?

(4)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及时巩固所学知识(1分钟)。

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早期机械唱盘表面的放大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唱片表面上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漕,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漕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还发明了用磁带和激光唱盘记录声音的方法。

2.通过类比引出声波的概念(2分钟)

教师重复刚才得出的结论,提出新的问题:振动物体所发出的声音是如何向远处传播的?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水波的形成与传播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水滴落入水中时出现了什么现象?水波是怎样产生的?(水滴使平静的水面发生了振动,形成了水波。)能否以水波作一个类比,思考一下:振动物体所发出的声音可能会以什么形式向远处传播?

板书:2.振动物体发出的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3.创设情境、提出假设,通过分组实验加以验证,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35分钟)

(1)提出问题,激发思维(4分钟)

有了上面这些知识,我们现在就来研究一下怎样防御声波枪。假如声波枪所发出来的声音正无声无息地向我们袭来,我们怎样才能把自己保护起来呢?注意:声波枪所发出来的声音我们人耳听不到,但它却仍然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教师动员学生大胆猜想: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防御声波枪?

学生可能提出的办法有:

①用隔音材料做成盾牌(教师评议:声波枪所发出的次声波很特殊,它在传播的过程中损耗很少,用一般的材料很难吸收,到现在还没有攻克。)

②将声波枪发出的声波反射回去(教师评议:把次声波反射回去或想办法对它进行干扰,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但是,我们这些中学生暂时还没有能力去进行研究。)

③潜入水中,用水隔住声波枪发出的声波。

④进入真空,用真空隔住声波枪发出的声波。

⑤用固体物质隔住声波枪发出的声波。

(2)分析方案,提出假设(2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对同学们提出的方法加以分类,区别对待(前两种方法尽管偏离了我们的课堂研究方向,教师也要向学生简要解答一下,并予以鼓励,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探究哪些物质可以传播声音上来,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假设:

假设一:固体不能传播声音。

假设二:液体不能传播声音。

假设三:气体不能传播声音。

假设四: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分组实验,验证假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的猜想是不是一定正确呢?不是,那么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呢?动手实验。现在我们就分成三组来研究这个问题:第一组验证固体能否传播声音,第二组验证液体能否传播声音,第三组验证气体能否传播声音。

教师分组发放实验器材,同时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相互协作,搞好配合。

教师提示:不管我们研究的是哪一个问题,都要尽量避免其它因素的干扰。例如在验证固体能否传播声音时,要尽量避免液体、气体影响到我们的实验;同样,在验证液体能否传播声音时,要尽量避免固体、气体对我们实验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在科学上叫做控制变量法。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相互交流,得出结论(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请各小组推荐1-2名代表,从三个方面交流实验感受。(1)你的假设是什么?对不对?(2)你是如何验证的?(3)你的结论是什么?同学们在说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可以创造性地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或者想出其它办法,只要能验证自己的假设就可以了。

学生代表交流验证过程时,教师给予适当引导,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结论: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板书:3.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5)联系生活,巩固新知(5分钟)

气体可以传播声音。我们的周围充满了空气,空气为人类和动物传递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地球上的动物大多数都具有听觉。而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就只能通过无线电交流。

液体也可以传播声音。在河边钓鱼的人最怕别人在旁边追逐打闹,唐代诗人胡令能的诗《小儿垂纶》中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意思是说:一个小孩儿学大人们钓鱼,侧着身子坐在水边的青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手,因为害怕惊跑了鱼而不敢回答。

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据说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30多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耳疾,听力完全丧失,但是他并没有向命运屈服,他用牙齿咬住木棒的一端,将木棒的另一端顶在钢琴的键盘上感受旋律,继续自己的创作。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让学生感受美妙的旋律。

现在同学们听到的《田园交响曲》就是贝多芬在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这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表达了作者丧失听力以后对大自然深沉的眷恋之情,与《命运交响曲》一起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交响曲之一。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可能会经历种种挫折和不幸,但是,只要我们能像贝多芬那样,不向命运低头,敢于迎接挑战,就一定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教师指出:虽然我们刚才的假设都是错误的,但我们却通过实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无法找到材料来阻断次声波的。那么,我们用什么办法才能防御声波枪呢?

教师演示真空铃实验(3分钟):有空气时,发声体发声,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当用抽气筒抽出部分气体以后,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变小,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推导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

板书: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教师提出问题:假如现在有人要用声波枪向我们袭击,我们该怎样防御呢?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在我们周围设立一道真空。教师讲述一个小故事:1995年,美国士兵在索马里使用了一种高粘度的泡沫,企图将示威的群众粘在地上,但是聪明的索马里人却很快地发现,只要在地上铺上报纸,人就可以大摇大摆地走过去,让花费了巨资来研制泡沫的美国人无可奈何。现在,美国人又研制出了新式武器──声波枪,但是,我们这些只有十几岁的中学生,仅仅用了半节课的时间,就想出了防御的办法,不知那些美国人听到这些消息后,会做何感想?同学们是不是特别有成就感哪?

4.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声速(2分钟)。

创设情境:有时候会在电影里看到这样的画面,演员的口型与我们听到的话不同步,我们听到的声音比演员的口型慢了半拍。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把声音在每秒种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种物质中的声速表。教师引导学生快速地熟悉声音在空气、水、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从表中可以看出,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

思考: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时,让士兵头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觉,可以及时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则记载与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吗?

三、回顾总结、重温要点(2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在这节课里,同学们象科学家一样去思考、去探究,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帮助我们解决了很重要的实际问题。我想每一位同学都有成为科学家的可能,假如我们从现在开始,能始终保持探究科学的兴趣和激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牛顿、伽利略和钱学森将会在我们当中再次出现!

四、想想议议、活跃思维(2分钟)

1.敲打桌子时,听到了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

2.通过查阅教材中的声速表我们可以了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但是同学们能不能想出其它办法来测量一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该怎么办?说出你的实验方案。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物理,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提示,以降低难度:①请同学们按照以下思路进行探索:要测声速,必须知道哪些量?你准备用什么办法测量这些量?测量这些量时需要用到哪些器材?②同学们在设计实验的时候,要注意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声源离人耳的距离要适当,不宜过近。测量时间的工具也要尽可能地精确。③每个小组认真讨论后,共同设计一种实验方案,下节课我们共同交流一下,看看哪一组的办法最好。

五、布置作业、巩固升华(1分钟)

作业:教材P16 动手动脑学物理──1、2、3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1 08:58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科学之旅》教学设计



山东淄博博山第七中学 李福忠



课题: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

2.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2.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物理,你听别人说过物理吗?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样的呢?谁起来说一下?(让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二、新课教学

1. 演示几个实验,说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

(让学生先猜测现象,再演示)

(1)器材:一大一小两只试管(尺寸十分接近),水,红墨水。

做法:大试管装入过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试管,倒过来,水流下,管上升。

现象:试管自动上升。

(2)器材:漏斗,乒乓球。

做法: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

现象:乒乓球悬在空中不下落。

拓展:让学生撕下两张纸,用力吹两张纸的中央,发现纸靠近。

(3)器材:两只大烧杯,鸡蛋,清水,盐水。

做法:把一只鸡蛋分别放入两个大烧杯中。

现象:鸡蛋有浮有沉。

(4)器材:导线,开关,电池组,小灯泡,变阻器。

做法:连好电路,闭和开关,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现象:灯变亮。

2. 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

(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再解析)

提问1:人听到子弹声再躲来的及吗?为什么?

解析:子弹出膛飞行时的速度比声音快,所以来不及。

提问2:我们对着水中看到的鱼用手去抓,能抓到吗?

解析:抓不到,我们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鱼在像的下边。

提问3:黄浦江边的路灯,水中的像为什么是一道光柱?

解析:古诗云“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荧。微微风簇浪,散做满河星”,起伏的水面相当于许多平面镜,每盏灯在水里有好多像,连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光柱。

提问4:冬天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

解析:外表面。

提问5:在光滑的路面上,空身容易摔倒,还是肩挑重物容易摔倒?

解析:空身。

小结:同学们,今天对所提的问题的分析,大家可能还领会不了,没关系,随着以后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

3.怎样学好物理。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勉励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学问要躬行”。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不能死记硬背,贵在理解,要多问,“为学贵有疑,有疑贵问师”,不要以为问老师一些简单的问题会遭到耻笑,而不问。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我们学了知识以后,如果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就完成了一次飞跃,如果遇到生活中的疑问,又从课本中找到根据,就又完成一次飞跃。

(4)像科学家那样探究。

介绍伽利略的贡献:伽利略望远镜,伽利略温度计等。

尊称:近代科学之父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八页“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并讨论材料后的几个问题。

小结:学习物理,就要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善于动手,加以实践,找到规律。

三、作业:

阅读“科学之旅”,说说你打算怎样学好物理课。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1 08:58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河北省邢台市二十二中 李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了解声音的特性
●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试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总结出对音调、响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关因素。
● 本节中出现的名词:乐音、音调、频率、超声波、次声波、响度、振幅、音色。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动脑。
● 学会自我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钢锯条(25根),示波器、吉他、笛子、小鼓、铁架台、音叉、乒乓球、细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引课
世界上的声音千差万别、各种各样:有悦耳动听,使人心情愉快的乐音(如:音乐厅的演奏,歌唱家的歌唱);也有嘈杂刺耳,令人厌烦的噪声(如刹车时的摩擦声、打磨工件的声音、电钻的声音)。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乐音的特性。
新课教学
&1.3声音的特性(板书)
乐音:是物体作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但同是乐音,有的调子高,有的调子低,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这是怎么回事呢?
既然声音是由振动着的物体发出的,我们会这样猜想:声音的差别必然跟物体的振动情况有关,是不是这样呢?
[师演示]:请听:用吉他弹几个不同的音。
提问:你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声音的高低不一样。
我们先来研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
一、音调──声音的高低。(板书)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生分组试验]
物品:钢锯条,记录表格。
过程:把钢锯条紧压在桌边上,(1)将锯条1/5伸出桌外;(2)将锯条1/3伸出桌外;(3)将锯条1/2伸出桌外,使其振动发声。
操作关键:(1)按锯条的手要用力压紧。(2)使锯条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
观察:锯条伸出桌外长短不同时:振动快慢情况?发出声音的特点?
实验总结:请填表。
锯条伸出长度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伸出1/5
最快
最高
伸出1/3
较快
较高
伸出1/2

最低

我的结论 振动的越快 发出的声音越高(音调越高)。
同学们,刚刚的探究活动很成功,让我们一起为同学们成功的合作及探究鼓掌加油!
我们得到的结论是: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板书)
那么能不能用一个物理量来表示振动的快慢程度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9-20页,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3.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和次声波了解多少?他们有什么用处?
(以上问题事先写在小黑板上)
老师先引导学生回答,再讲解:
1.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板书)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板书)
3.实验表明: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
物体振动慢──频率低──音调低。(板书)
4.大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20赫兹~20000赫兹(板书)(其中最敏感的频率是3000赫兹;老年人的听觉会衰退;20赫兹是听觉下限~20000赫兹是听觉上限)
5.超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声。次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这两种声,人是听不到的)(板书)
6.超声波特点:能量大,沿直线传播。
超声波利用:(1)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成像(B超)。举例:如何探伤;B超原理。(2)超声处理──利用强超声波的高能量。举例:空气加湿器;超声洗牙、洗工件;超声钻孔。
次声波(又叫亚声波,大致范围:10-4~20赫兹)产生:火山爆发、地震、极光、海啸、台风、雷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还有,核爆炸、火箭发射、化学爆炸、机器工作时也能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次声波特点:传播的距离远,而且不容易被吸收。
次声波利用: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的用于预测自然灾害。
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现象和应用:有一些动物有完善的发射和接受超声波或次声波的器官。
超声波如:蝙蝠、海豚(要说明它们是如何利用超声波的)、猫、狗(讲犬笛的故事)。
次声波如:大象(解释章首图,讲海啸中大象救人的故事),狗(讲唐山大地震中,小狗救主人的故事)。
在故事中,让学生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
[师演示] 以上讲完后,用示波器来演示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
一起来看教材上的“想想议议”。
引导学生分析,蝴蝶、蜜蜂、蚊子的飞行特点,频率的高低,是否能听到。
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大小的不同。
二、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板书)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响度和振动的哪方面有关?先引导学生猜想,
[生分组试验]
物品:钢锯条,记录表格。
过程:把钢锯条紧压在桌边上,(1)将锯条1/2伸出桌外轻轻拨动 (2)将锯条1/2伸出桌外用力拨动 使其振动发声。
操作关键:(1)按锯条的手要用力压紧。(2)使锯条两次振动的伸出长度相同。
观察:锯条两次拨动时,振动幅度情况?发出声音的特点?
实验总结:请填表
拨动方式
振动幅度
发声特点
轻轻拨

声音小
用力拨

声音大

我的结论 振幅大 声音大(响度大)
好,这次探究也很成功!
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振幅大,响度大;振幅小,响度小。(板书)
[师演示] 敲音叉试验,让学生注意观察。
这个小试验,验证了我们得到的结论。
另外,声音的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板书)。举例:听喇叭广播,远近听声音大小不同。
以上,我们共同研究了声音的两个特性:音调和响度。
[师演示]用吉他来演示,声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的特征。
用力拨粗弦──音调低,响度大。
轻轻拨细弦──音调高,响度小。
可见: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
讨论:(1)蚊子与黄牛的叫声。(2)1234567(老师唱出音调)指的是音调还是响度?
[生做小游戏]前排指定一位同学不许回头,后面的同学指到谁,谁说一句话。让前排指定同学判断是谁的声音。
[师做]在桌子底下分别敲鼓和音叉,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学生回答后,引出问题:我们是怎样区分开不同的声音的?这是由于音色不同。
三、音色(板书)
1.物理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又叫音品。(板书)──这是声音特征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为什么每一种物体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色都不同呢?
2.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决定的。(板书)人也有各自的音色,但人的一生中,随着年龄的不同,音色会发生改变。
[示波器演示]音叉、吉他、笛子同是C调1的波形: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波形长相也会各有不同,即音色不同。
小结本课:乐音的三个特性:音调──振动频率;响度──振幅;音色──不同发声体。(板书)
作业:
1.阅读“科学世界”,把三类乐器的特点归类。
2.“动手动脑学物理”。
3.利用身边物品,制作一件简单乐器,并说明发声原理,以及如何调节音调、响度。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1 08:58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设计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杏坛小学 王莹





  一、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①能根据现有材料对耳的的构造和作用提出假设。

②能在已有的资料、经验的基础上对声音的传导途径提出假设。

③学会搜集、整理信息、资料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验证假设。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②建立声音的传导途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认识到耳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②培养对听力有障碍的人的爱心和同情心。

③培养学生问的交流合作养成与人合作的好习惯。

二、教学准备

课前教师准备好耳的各部分形状的贴纸,并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声音在耳朵中是怎样传导”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谈话:“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可见,耳朵是我们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的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直接导入突出耳的重要性)

(2)组织学生讨论:关于耳朵的知识你知道哪些?你想研究关于耳朵的哪些问题?

(3)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并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如:耳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

【评析】学生对于耳的现有认识大多只停留在外部特征,以及知道它是一个重要的人体器官等知识上。而耳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都有什么作用,这些知识学生们了解甚少,因此要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查找相关的资料从而累积资料,在头脑中留有一定的印象,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这一环节的活动也是为了能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了解的深度和广度,为教师进行后面的教学找好起点。

(4)带领学生选择本节课将要研究的问题。

2、假设耳的结构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耳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交流自己的想法。

(3)小组总结一个耳的结构。

(4)教师发耳的结构的贴纸。

(5)各组把分到的耳的各部分形状的贴纸试着根据自己组假设的结构拼成耳的形状。

【评析】教师课前做好了耳的各部分形状贴纸,让学生根据贴纸的形状一边拼摆一边和同伴交流想法,并修改自己最初的假设,在“验证──实践──验证”的活动中一步步接近科学的结论。

【注意】教师在设计有关耳的贴纸时可以将有关耳的结构的示意图复印后分剪,再分别复印。学生会在拼摆的过程中发现当各部分很好地衔接时才会呈现一个完整的耳的结构。

3、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

(1)谈话:现在,请每组选一名同学带着你们组组装的耳朵到前面来展示。

(2)教师找两三个小组说说他们小组在刚开始时认为耳的结构是怎样的,然后在活动过程中是否成功组装了一个完整的耳,如果没有成功又是如何修改自己的假设再进行验证的。

(3)全班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搜集到的资料交流讨论,弄清耳朵各部分的作用。

4、研究声音的传导途径

(1)谈话:根据耳的构造和搜集到的资料你能画出声音的传导途径吗?

【评析】有了前一部分的学习再加之学生的资料积累,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依据搜集到的信息资料,画出声音传导的途径:“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这个活动重在培养学生们整和信息的能力。

【说明】在正常情况下,声波经外耳道振动鼓膜,鼓膜对各种声音都可共振。鼓膜的振动引起了3块听小骨的振动。听小骨的振动将声音传导给耳蜗卵圆窗,使卵圆窗产生了同样的振动。卵圆窗的振动使螺旋器中的毛细胞产生兴奋,兴奋由位听神经传导给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从而使人感知声音。

(2)让学生们观察教材中的图,说说为什么耳朵是一个奇妙的接收器。

【注意】这个问题只要学生能理解,有自己的解释就可以,不必要求答案的统一。

【说明】在此有条件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放映动画片《猫和老鼠》中一集有关声音在耳中传导的动画,该集动画片可以更形象地把教材上的图画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同时也会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有关耳的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五、认识耳的重要性

1、提问:谁来说说耳朵的重要性?

2、让学生用手捂住耳朵,教师轻声说一些话,然后让学生谈谈刚刚自己的感受。

【评析】此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一个有听力障碍的人的角度来感受一下,从而可以使学生有真实的感受,让学生们理解有听力缺陷的人的处境,对他们报以爱心和同情心。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1 08:59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基于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整合下的物理教学设计

西华师范大学物电学院 王可
呼唤智慧的教育,培养个性的学生,已经成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如何从根本上革除我国传统教育中重知识传授、轻智慧培养的弊端,如何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使拥有不同天资和强项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其自身特质的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领域中备受瞩目的核心问题。自从多元智能理论传入我国,它迅速构成了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之一。然而多元智能关注的主要是人的多种智能与学习内容的联系,几乎不涉及人们的认知过程,并没有关注学生对信息的感知和加工。基于此,有人提出将多元智能理论与学习风格理论进行整合。这样就可以取长补短,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实施更加有效的个性化教学。本文对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整合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广大一线的物理教师有所帮助。
一、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理论及其整合
1.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简称MI理论)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加德纳认为“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八种智能,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八种智能为,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智能[1]。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我们的学生。即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没有高低之分,有的只是组合方式的差异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在多元智能看来,个体智力的发展受到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教育条件的极大影响与制约,即所有智能通过发展都能成为能力。语言智能通过听说读写能使人说话自如或书写流畅;数理逻辑智能通过演绎归纳和推理使人有效地工作和思维;视觉空间智能通过视觉和意象进行绘画能发展人的视觉创作能力和视觉准确定位能力;身体运动智能发展手眼协调和平衡能力以及身体表现能力;音乐智能使人学会创作音乐和分析欣赏音乐;人际智能则能关注他人感受并发展与人共事能力;自我认识智能可监控个人思维、展示自律、保持冷静;自然智能可使人对生物和自然物进行鉴别与归类、分析生态和自然环境。这些都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2.学习风格理论
学习风格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Kung.C)根据人类类型说而提出的。荣格把人的学习风格定位为四类;掌握型(感官—思考型)、理解型(直觉—思考型)、人际型(感官—感受型)和自我表达型(直觉—感受型)[3]。该理论认为擅长于不同学习风格的人他们的学习特点、思维方向也不同。掌握型学习者偏重动手操作的或技术性的学习而不是语言、理论。他们喜欢投入实际的、符合逻辑的、有用的事务中。希望以有组织、有效率的方式完成任务。不喜欢开放的或阐述性的作业;理解型学习者喜欢独立思考,采取有逻辑的、有组织的、系统的方式进行学习。善于逻辑讨论、解释、形成理论。在着手工作前,他们会制订计划,组织观念,决定需要的资源;自我表达型学习者渴望探索观念,提出新的问题解决方法。擅长发现性学习和隐喻的思考。能创造性地表达、推测。喜欢因自己的洞察力和发现而受到肯定;人际型学习者往往个人化,他们倾向于表达情感,喜欢与人建立和睦关系,喜欢互惠学习,与人交流,爱寻求他人的认可。
3.两种理论的整合
两种理论的侧重点不同。多元智能理论主要关注学习的内容或“学什么”的不同,以及学习与八种知识或学科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多元智能理论几乎不关心人们是如何感知并加工信息的。而学习风格正相反,它主要关注“如何学”。通过学习风格,讨论人的学习方法,以及思考过程的风格偏好如何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却不特别注重学习内容。显然,学习风格与多元智能需要彼此整合。没有多元智能,学习风格将不能很好地顾及学习内容;没有学习风格,多元智能理论也不能顾及思考与感受等不同的学习历程。这两种理论正好可以自然地整合在一起,取长补短。那么,如何将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进行整合呢?美国著名学者哈维·席瓦尔(HarveyF.Silver)和理查德·斯特朗(RichardW.Strong)等人已研究出一套八行四列的表格,每一行表示多元智能中的一种智能,每一列表示一种学习风格。这样它清楚地表明了这两种理论的整合。
二、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整合后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用多元智能理论与学习风格整合后来指导物理教学设计,符合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把“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的课程理念。这种以面向全体学生的为目的的教学设计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创造了合适的条件,有利于将素质教育切实贯彻到学校的教学课堂中去。
当我们把握住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这两种理论的关键特性,看到它们那么自然的整合在一起。它充分地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性,即顾及到了学习的内容,又考虑了学生认知方式的不同。接下来我们要思考如何围绕这八种智能针对四种学习风格来设计进行物理教学方案。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认真了解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学习风格
“为学习而设计”,必须做到“心中有人”。教学设计应当认真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认知方式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准备,同时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智能差异。以保证他们的学习需要与动机、智慧技能与认知策略。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向家长了解学生情况、通过档案查看学生以前的情况等形式来了解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学习风格类型。
2.分析课程目标,针对每一种智能,创造一些可能的学习机会
为了实现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开放其智能的机会,教师需要问自己一系列的问题,思考如何把有效的多元智能整合到自己的课堂中来。如,对语言智能的开放,教师要思考“我怎样才能把文字、写作、听力、讨论与语言结合到课堂中?”;对数学逻辑智能,要思考“我怎样才能把计算、解题、推理与数学结合到课堂中?”。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尽可能多的列出自己的想法。
然而,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智能特点,不可能样样精通。所以在开放课程中多元智能的设计时教师常常会觉得力不从心。虽然他们有很强的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意识,但遇到具体问题时就觉得无从下手。这个时候教师们可以组成个智能团,通过和其他教师或者是学生的合作取长补短,充分开放课程中的各种智能。
3.检查并选取达到学习目标最合适的教学活动
从上一步的想法中,根据教育的背景,选取最可行、最有效的教学活动。
4.顾及不同的学习风格
教师喜欢用自己喜欢的风格进行教学,这样对那些和教师学习风格不一样的学生很不利,所以教师要顾及到不同的学习风格。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考虑怎样才能将符合四种学习风格的教学策略和活动整合到授课计划中。教师这样做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会用多种学习风格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的终生学习。
5.教学设计的决策和生产阶段
这个阶段要求设计者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信息资源、教学传媒以及设计的方式方法做出选择和决定,并且创造性地设计出产品,并考察其可行性。
以人教版八年级第一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节为例。我们将看到多元智能和学习风格是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进行整合的。(注:⑴,⑵…为教学步骤,“[]”内为学生得出的结论)
一、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2、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智能与风格
教学策略
课堂实例情况
掌握型
音乐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
自然智能
语言智能
数理逻辑智能

激发兴趣
实验观察
归纳学习
难度渐进
播放美妙旋律,大家想象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大家让摆在你们面前的橡皮筋、刻度尺、音叉发出声音,仔细观察想想它们。
敲击音叉观察物体是在发声前、发声后还是正在发声时在振动?
归纳声音的产生[结论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让学生思考、讨论利用回声测海底深度时需要知道什么物理量?需要测量什么?用什么公式进行计算?
理解型
数理逻辑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
人际关系智能
语言智能
分析对照
归纳学习
实验研究
获得知识
实验意识

比较它们发生时的情形,找出声音产生原因?
和搭档讨论并总结声音的传播条件,及哪些介质能够传声?(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传播声音。)
轻轻敲一敲桌子,听发出的声音,再把耳朵贴在桌面上,用同样大小的力敲桌子感受一下听到两次声音是否一样?原因?
为什么公式s=vt是利用回声测距离的原理?听到回声最近距离?
自我表达型
语言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
音乐智能
旁征博引
描述感受
假设推论
严谨的科学意识
自我表达

能举几个不振动发生的例子吗?
用手摸着喉头部分朗读大屏幕上的结论。
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什么传播的?其他气体可以吗?如果没有介质,声音会传播吗?用课件演示真空铃实验
用媒体演示回声的动画,并提出问题开山放炮时为什么能听到隆隆不绝的响声?
编写一段有韵律的诗歌,歌曲等形式总结这节课的内容。
人际型
语言智能
人际关系智能
数理逻辑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

联系生活
合作学习
培养科学意识
分析归纳
创造性思考
描述几个在你生活中发生的物体,想一下它们是靠什么传播声音的?
表演实验:“土电话”。教师采访:你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演示“钓鱼、鱼网发声器”的动画,说明什么问题?
用媒体演示声速动画,让学生认真阅读、分析课本上的声速表再结合动画发现规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液体中较慢,在气体中最慢。声音在不同温度下,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是不同的。)
能说明为什么古代打仗探听敌军是否逼近,要趴在地上听吗?
让学生思考、讨论课本上的想想议议:利用回声测海底深度时的原理。

通过融合学习风格与多元智能于课堂教学设计中,并进行有效的实施和贯彻,教师能够顾及各种风格学习者的强势和弱势,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形式,让学生体验各种活动方式,展示自己的强项并让弱项受到挑战。现在我们回头看看上面的教案设计如何让学生轻而易举地学习学习物理知识。以下只以这个教学设计中的前几步为例进行分析。
掌握型学习者最佳的学习方式是示范、练习、动手操作,学习偏好遵循一步一步的指导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所以当让他们观察振动物体,让他们找出为什么会发出声音时,很快会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也能很迅速的从老师的话语中明白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为了照顾到培养学生的多种学习风格和智能。所以在步骤⑴后,我采用了分析对照的教学策略,目的是考虑到理解型学习风格的学生。理解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喜欢运用阅读、逻辑讨论与辩论、演讲等学习方式,偏重找事物的关联。这样让他们比较三个物体发声的原因,他们会很快发现振动这一共同的特点。之后我又运用了旁征博引的教学策略让自我表达型学生“能否举几个不振动的例子?”他们喜欢沉思默想、发现性学习、运用自己创造性的方法计划、组织工作。最后,由人际型学生来描述几个生活中的例子,这种与生活有关的任务是他们的强项。他们喜欢学习直接影响人生活的事物,得到老师的关注,倾向团体经验和项目。也是考虑到人际型学生的这一特点。
从以上教案设计图可以看到,并不是每一种风格学习者的八种智能都可以在一节或两节课内得到训练和强调。教师不可能也不必要在一节课内全部使用八种智能,而应根据单元内容和学习任务进行一至两周的教学安排。在这一周期内,轮换采用四种学习风格和八种智能,让学生接触其强势与非强势风格与智能。这样,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各种智能都得到公平对待。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1 08:59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



江苏省无锡市东亭中学 包益新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体验声音的产生是由于振动引起的。

  2.领会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实验操作技能,能初步学会有目的地观察。

  2.能利用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会描述实验现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归纳科学规律。

  3.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目标:

  1.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

  3.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声音产生的原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探究物体传声实验;估测声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鼓一只,吉他一把,纸屑若干,钟罩一只,抽气机一台,闹铃一只,气球一只。

  学生合作组器材:纸片、绷有橡皮筋的空盒子、音叉(包括小锤和音箱)、梳子、树叶的叶片、一个玻璃缸(里面盛有水),几块石头。

  多媒体课件:声波动画(可到网上查询)。

  设计思路

  教材提供了教学的框架和资源,而课堂活动的组织、安排,内容的逻辑处理却是教师的再创造过程。本节课是本书的第一节,又是初二学生刚刚进入物理学习的起始阶段。以培养兴趣为出发点,以锻炼思维和提高能力为根本,并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本教学设计的主旨。

  一开始,就进行情景创设。通过让学生倾听各种声音,把学生引入声的世界,从产生兴趣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接着围绕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设计几个学生活动。

  声音的产生:

  1.开展探究和讨论,让学生在产生声音的过程,和较多的现象中归纳出结论。

  2.讨论生活中有趣的发声现象。比如动物的交流方式。

  声音的传播:

  1.通过学生讨论生活事例、设计在固体中和液体中的传声的小实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教师演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声波:因为比较抽象,在这里不宜进行展开,可采用多媒体的动画造型让学生头脑中初步产生一个模型即可。

  声速的估测:学生第一次在物理中涉及到估测的设计问题,有一定的难度,由“击敲长铁管听声”事例引入启发,让学生拓展联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事先录制好自然界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某些声音。例如:电铃声,钢琴曲片段,工厂烧电焊声,丛林中的鸟语,夏日的蝉声,瀑布声等。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听出刚才都是什么声音?是哪些物体在发出声音?(同学回答)

  教师: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研究自然界中声音的有关知识。

  同学们自己想知道有关声音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学生: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我们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3.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人耳的?

  4.为什么有的声音悦耳动听,有的却很难听?

  老师在赞赏肯定的同时有选择地摘录同学提出的问题,并确定本节课研究的主题就是同学刚才提出的问题中的某几个,并说明其他的问题会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探索,同学们也可以课后上网查找资料,自己先行研究。

  二、探究性活动一

  这个活动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进行:探究性活动──小结──验证──事例交流。

  (一)探究性活动:

  组织学生活动: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有创意?介绍桌上的器材,特别是音叉。

  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

  体验: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你触摸发声的物体时,请体会感觉。

  思考:

  1.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2.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活动:用桌上的器材研究如何发声,教师下组参与讨论。然后教师请同学代表上台表演研究结果,对独特的发声方法赞赏和鼓励。并对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共同体验:摸着自己的声带,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说出感受。

  问题:是不是物体发声就一定在振动?

  演示:击鼓。鼓面在振动吗?如果在振动,你如何证明,能否让看的人感受到它的振动?说出你的方法。

  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

  从上述事例中你能否总结出一种“验证难以觉察的物体些运动”的方法?

  (二)小结:在以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物体发声的原因。即物体发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引起。

  (三)交流:物体的发声现象真是太多了,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比较奇特的发声方法吗?比如动物间有趣的交流方式。

  说明

  1.学生的发声活动是在开放的互动式形式中进行,教师在学生的交流汇报中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展示发声方法,汇报体验和感受。例如对学生把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可激起水花,利用树叶吹奏发声等,更应该鼓励,并让学生在现象中归纳问题的本质。如果学生不能对桌上的器材进行实验,教师可做一定地提示和演示。

  2.交流有趣的发声方法时,如果学生难以调动,教师可提出有趣的发声问题让学生讨论。例如①动物的发声方法:蝉是怎么发声的?蚊子和苍蝇发出“嗡嗡“声是怎么回事?猴子和大象是怎么交流的,等等。②同一物体不同的发声方法:怎样让一个气球发出不同的声音来?人体除了声带外,还可以怎样发音?能否一试?可让学生讨论发言,增加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探究性活动二

  情景创设:医生的听诊器,心脏跳动或者肺部的声音是靠什么传到人耳中的?

  猜想:声音的传播可能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做个最简单的小实验验证一下你的猜想。就用我们的课桌做传声物。这个实验需要提供什么条件?(联想医生听到病人身体器官运动的条件)如何操作?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也可提示:发声体(源)──人耳(接受体),中间为传声物质(即课桌)。

  活动:两位同学合作,一位同学轻敲桌面或抓桌子,另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感受听到的声音。再把两张桌子分开一条缝,进行实验,前后对比。

  从以上的活动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固体可以传声)你还可以想出其他的生活事例或实验方案来支持固体可以传声这个观点?(让学生举例,例如小学里曾经制作的土电话等)。

  问题:那么液体是否也可以传声呢?

  讨论:你能否用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简单的小实验来体验一下?如果你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你能否举一些生活事例来证明你的观点?

  这时,让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进行设计和探究,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对照固体传声的小实验,提出问题:用什么做发声物比较简单?传声物是什么?把发声物放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

  活动:方案设计好以后,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进行实验。教师下组辅导。并让学生列举生活事例。

  问题:空气可以传声吗?举事实说明。1.听到铃声 2.听到人的说话 3.听见脚步声等等。

  进一步猜想:如果连空气都没有呢?声音能不能传播呢?为了证明这个猜想,最好做实验试一试。

  联想:同学们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想一想这个实验该怎样做?怎样实现没有空气的状态?学生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需要提供一个真空的环境,然后把一个发声体(例如小电铃)放入这样的环境里,前后对比。思路理清楚后,由于实验器材的局限性,这个实验由教师演示,比两个同学上台辅助,学生进行观察对比:①抽去空气前和抽气后铃声的对比②抽气后再放入气体,两种情况铃声的对比。及时纠正猜想的谬误,最后推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正确结论。

  引导:通过刚才这一段的学习,同学对声音的传播有了怎样的认识,能不能请个代表用你自己的语言归纳一下。

  学生:声音传播需要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传播声音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四、声波

  问题:声音在空气中如何传播呢?

  学生实验:用铅笔不断地点击水面,你会看见什么?(一圈圈的水波,而且不断地向四周扩散)。

  那么空气中是否也是类似情形呢?

  播放多媒体声波动画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并提出声波这个概念。

  五、声速以及估测

  我们把声音在每秒钟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媒体显示:声速表。快速地熟悉声音在空气、水、钢铁中的传播速度。

  问题:在一根空的长铁管的一头敲一下,在另一头可以听到几次声音?(抢答,并说出理由)。如果要想在另一头听到三次敲击声,你该怎么做?

  学生思考并回答。在思考的过程中体会传声速度与传播时间的关系。说明声速不仅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问题:如果我们想知道声音在室温状态下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该怎么办?说出实验方案。

  引导:要测声速,必须知道哪些量?

  你准备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些量?

  需要用到哪些器材?

  组织学生讨论,要求每组想出一个测量声速的办法。

  学生讨论交流。

  说明:在设计实验的时候,要注意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声源离人耳的距离适当,不宜过近。测时间的工具也尽可能准确。当然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实验方案,只要原理得当,应该给予鼓励。

  本文系原创作品,先在人教网上做内容展示,后要收录《物理教学案例与设计》,版权归人教网和作者本人所有,请勿转载!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1 08:59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山东省青岛56中学 王承强
  设计理念
  —、课程结构的处理
  “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在以前课本上是选学内容,目标层次是“了解”,新课本中定为比“了解”更深层次的“知道”,这就需要对其中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提炼加工;可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是以前那些,并未增加多少,该怎样处理呢?现在的课程目标中又增加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怎样才能完成达到呢?现成的方案没有,只有多次认真地学习《课程目标》,领会吃透其精神,才能在它的指导下完成目标,为此我做了以下处理:
  1.知识结构的处理
  日常生活中,学生对“频率与音调”比较陌生,课本上作为第一知识点提出,可能增加了难度,为此,我把第二知识点的“响度与振幅”提了上来,作为台阶。因为“响度与振幅”学习相对熟悉一些,而且还可以利用有关模型直观地让学生理解,然后再过渡到“频率与音调”。通过尝试,在课程教学中果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掌握得很顺利,解决了难点。这种灵活的做法,不仅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扩大了教师授课的自由空间,使教师不再照本宣科,为课改的深入打下了基础。
  2.过程与方法的处理
  在“响度”和“音调”这两个知识点的学习中,始终执行的教学方法是由学生亲自参与的探究式教学法;其中各个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设计、操作、结论等都是由学生自己讨论完成。第三个知识点“音色”在课程中是浅层次的“了解”,便做了简化处理,让学生参与体会就行了。在过程与方法的处理中,学生不仅又一次地学习练习了探究这种物理中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重要的是可以由此节课的练习开始,以后的所有新知识点的学习都可以自己进行探究,体现了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
  3.情感与态度和价值观的处理
  声音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高层次高水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呢?这需要精心设计课程内容,讲究艺术性的学习和体验。于是我以人们最喜闻乐见的声音──音乐为开端:课程的开始配以精美的图画和美妙动听的乐曲让学生们充分领略美的感觉,然后课堂对各种声音进行讨论和探究,最后又以学生们自己所能接受的高质量的音乐鉴赏为这节课的结束,使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还充分培养了艺术的美感,并且在讨论探究的过程中又培养了密切合作,认真求知的人生态度,完成了这一目标的达成。
  二、课程内容与手法的尝试
  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目标,在利用载体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就培养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节课中依托“响度、音调、音色”这几个知识点,引导学生主要学习探究这种学习方法,同时伴随的是学生“思维程序的透镜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的主要过程是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订计划设计实验④实验操作搜集证据⑤分析论证⑥结论⑦评估交流⑧应用。在这个过程的每个步骤中贯穿着思维的发散与会聚的交替程序:①会聚②发散③会聚④发散⑤⑥会聚⑦⑧发散。用这种方法不断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和智慧,解决了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就会形成不依赖于老师的自觉自主的学习,在完成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每次的成功中享受到科学带来的乐趣,在每次的挫折中再次激发去克服困难的斗志,这恰是新课程的最高目标要求。
  三、课堂实践与效果(课堂小结)
  课程开始,利用美妙的音乐引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任意猜想与发言,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有效发言,接着把各种不同归结到响度、音调、音色这三个知识点,引出本节课的中心内容,然后让学生分别对这三个知识点进行探究式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表现的机会,老师在其中只是起到一个调度作用,完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老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本位”的精神。学生的热情异常高涨,对知识的掌握也非常细致和牢固,特别是在第三个知识点“音色”的学习中,我利用了两个小游戏“听音辨乐器”和“听声辨人”使整个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通过这两个游戏的体验收获,学生们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远远超出了想象,学生的情绪异常高涨,目标练习的完成合格率也出奇的高,最后在这种欢乐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本堂课。学生对这节课“声音的特性的学习将会终生难忘。这其实恰是我们现在课程标准中所要求达到的最终目标,即: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将来对自己对社会有所贡献。
教材分析: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应该使学生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频率的大小决定音调的高低,音色即声音的品质。
学情分析:学生对声音比较熟,但对声音的特性却十分模糊,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适时加以引导,如何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声音了解声间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这是本节的一个难点。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做“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的实验”和“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探究法。
2.了解探究学常用的方法──转换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体会现实世界中物体发出的丰富多彩的声音,欣赏美妙动听的。乐曲,充分享受科学的美感。
2.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意识和互相配合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声音的响度、音调
教学难点:音调
实验器材和教具:多媒体、音叉、乒乓球、铁架台、钢尺、鼓、橡皮筋、乐器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思维程序和教法过程

1.复习引入: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振幅


频率
提问
(用手臂的摆动幅度不
同,请同学观察并讲
出不同之处,从而引
出振幅概念)
提问:振动有什么不同
(用与振幅相同的方法
引入)
回忆并回答
振动的幅度不同,用振幅表示。
观察并回答:振动的快慢不同,用频率表示(对于学生不同的回答,从积极参与的态度上予以肯定)
思维会聚
思维:发散一会聚
方法:比较法
同上
2.声音特性的引入
各种声音都有哪些不同呢?(放音乐)
对所有的发言记录并归纳为三方面:响度、音调、音色
请同学们一起欣赏并分析
思维发散
思维收敛
(1)响度





(2)音调

提出问题;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归纳肯定:与振幅有关,请设计实验验证(把所有的实验仪器展示给大家,供选择)
请学生上讲台操作讲解
其他同学评估交流
总结:振幅决定响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并指出:把振动的幅度转换成乒乓球跳动的高度来研究的方法叫做转换法
前面探究了响度与振幅有关,那么声音的另一特性——音调与什么有关呢?
归纳肯定:音调决定于频率
请同学们设计试验验证
请学生上台操作并讲解
请其他学生评估交流
大胆猜想
分组讨论、设计
操作并讲解
评估交流
猜想讨论
讨论设计
(主要选择的仪器是钢尺和橡皮筋)
操作讲解
其他同学观察和听
探究步骤一
思维发散
探究步骤二
思维收敛
探究步骤三
思维发散
探究步骤四
思维收敛
探究步骤五
思维发散
思维收敛
转换法
探究步骤一
思维发散
探究步骤二
思维收敛
探究步骤三
思维发散
探究步骤四
思维收敛
探究步骤五
思维发散

总结:音调决定于频率,我们最熟悉的音调是乐器的音调,请各同学演奏同一乐器的不同音调,给大家感受一下(为音色的引出铺衬)
一个同学演奏其他欣赏
思维收敛
3)音色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我们来做两个小游戏,感受一下音色的区别

第一:听声辨人(不同的学生读一段课文,其他学生闭眼听,说出读课文同学的名字)

第二:听音乐辨乐器(事先了解班里有音乐爱好者,并能演奏质量较高的乐曲,如果没有可以请其他班的或者请音乐教师配合,其他学生闭眼倾听辨别)

3.课堂小结

  本文系原创作品,先在人教网上做内容展示,后要收录《物理教学案例与设计》,版权归人教网和作者本人所有,请勿转载!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1 09:00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云南省陆良县板桥镇一中 骆仲祥



  【设计理念】

  1.本课设计中,力求体现用身边常见器材进行物理实验的思想。这节知识跟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好章节,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

  2.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探究是初二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探究学习方法,让学生知道解决物理问题常采用这种方法,即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有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传播的?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参与、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器材】

  1.录音机、磁带、外接喇叭、大米数粒。

  2.直尺。

  3.杯子、勺子、适量水(学生自带)。

  4.小铃铛、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

  【教学过程】

  一、提高授课艺术,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提出问题

  1.重视课堂授课艺术,富有魅力的语言,对吸引和保持学生注意力起重要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章首图,教师用抑扬顿挫、有声有色的语言朗诵配文,给学生美的享受。教师巧妙设疑,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是自然界普遍存在且非常直观的现象。根据图文,你们有哪些困惑的问题?激励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如大象靠什么进行交流?

  2.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课本图1.1-1四幅图,让学生模拟它们发声,激活课堂气氛。学生交流讨论:发生体发声时,有没有共同特征?

  二、探究活动:声是怎样产生的

  1.教师简介:物理学中研究、解决问题常采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探究。即: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2.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发声体发声时有共同特征吗?

  3.探究前的交流与合作:同学们对上述问题,各自有哪些猜想与假设?写在草稿本上,然后四人一组交流、讨论。如何验证你的猜想与假设?

  4.设计一个简单易做,又富有音乐美的实验。大米也能“跳舞”:用一部录音机外接一只八寸嗽叭,大米数粒。当学生看到这些器材,顿时高兴起来,有的就叫起来,能听音乐了。将大米放入嗽叭“纸盆”上,让某一个学生触摸一下纸盆,然后放一段音乐。教师引导:眼看到什么?耳听到什么?此时,让某一个学生再触摸一下“纸盆”,让学生把两次触摸“纸盆”的感觉写下来,教师组织学生第二次交流、讨论:(1)你对喇叭发声时和没有发声时的感觉各是什么?(2)大米为什么会“跳舞”?(3)发声体发声时的特征是什么?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教师起到引导、组织作用,学生除了“动眼”“动耳”“动脑”外,还要动手参与,这种富有音乐享受的实验,学生的好奇心容易被激发起来,从而产生探究欲望,有利于思维的活跃。

  三、重视学生身边器材,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面向全体学生做实验,进一步探究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1.直尺能发声吗?2.怎样才能使直尺发声。3.发声时特征是什么?学生思维进一步活跃,让直尺发声的方法较多。

  四、简单介绍物理在我们身边,物理是有用的,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

  科学家运用科学技术可以记录、保存声音,重现声音。如唱片、磁带、光盘等。

  五、不完全探究活动

  1.声音传播需要载体──介质,课本第14页,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探究结论:固体能传声。此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将生活与物理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探究活动思路。

  2.演示:课本第14页图1.1-4,证明: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每个学生将适量水倒入自己的杯子中,用勺子敲击杯子上部。边敲边触摸杯子,再一次体验发声体的振动,耳听声、眼观察回缸中的水面。不仅听到声音,而且看到水波,将声波与水波类比,学生更容易理解声波,从而知道声也是一种波,把它叫做声波。

  六、初步介绍数据、声速、回声概念。强调声速的读法和写法

  七、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

  1.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本节课各自有哪些收获?

  2.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耳”“动眼”“动脑”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简单设计实验的能力,初步理解了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环节(主要环节让学生总结)。

  3.课文中的三个“想想议议”放到课外完成,学生查阅资料,可独立或互相交流合作完成。这样做,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创新。

  本文系原创作品,先在人教网上做内容展示,后要收录《物理教学案例与设计》,版权归人教网和作者本人所有,请勿转载!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1 09:00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天津市河西区滨湖中学 黄雁
  设计思路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把本节课改为探究实验,自认为这样做有以下四点好处:1.更有利于学生对折射规律的理解和掌握;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让他们感受到观察在物理实验中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让学生真正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研究、学习(学生可能会发现一些书本上没有提到的规律,这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而不是单纯为了让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而探究;4.既让学生知道如何开展实验探究,又让学生体验物理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认识折射现象,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的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2.逐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感觉。


  【教学重点


  1.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1.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解释有关光的折射现象。


  【教法


  实验为主的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


  【教具和媒体


  玻璃砖、激光笔、水槽、水、圆表盘、碗两只、硬币、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引入


演示魔术:空碗出财宝(放在杯底刚好看不见的硬币,加上水后又会看得见。)


组织学生活动:叉鱼比赛。


师:同学们对以上的现象一定很好奇,那么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光的折射”的探究,就可以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了。

学生活动:叉鱼比赛

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新课进行


(一)光的折射现象


探究1: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传播路径,并把你看到的现象画出来。


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所需器材和方案。


巡视分组实验(要求画图记录下观察到的光进入水中的传播途径)


引导交流实验结果。


学生可以看到光的偏折现象,告诉学生,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若换成其他介质光也会发生偏折吗?指导由学生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半圆形玻璃砖,从而引出折射现象的定义。


师总结:光的折射现象定义。


(二)探究2:光的折射规律


采用类比法,结合光的反射规律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需研究哪些方面。


引导学生回忆光的反射规律,并讨论光的折射需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


指导学生用手边的仪器,边做实验边归纳光的折射规律。


(三)眼睛受骗


解释魔术“空碗出财宝”(配合播放光路图)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回答,最后强调看见的硬币是硬币的像。


引导学生解释刚才在叉鱼比赛中,为什么同学总是把叉子叉在鱼的上方。(配合播放光路图)


教师提问:有的同学喜欢游泳,看水只有齐腰深,可到水中就不止了,这是什么原因。




师:同学们学了光的折射知识后,要懂得应用到生活中,在游泳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教师提问:你见过海市蜃楼吗?你知道海市蜃楼是怎样产生的吗?


教师总结:我们已经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其实严格地说,光只是在均匀的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疏密不均,光线就不会沿直线传播而会发生折射。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配合播放电脑中的图片和两段录像)



学生猜想,并在黑板上画出自己猜想的传播路径。


设计实验所需器材和方案。


分组实验,收集证据。


交流实验结果。




学生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半圆形玻璃砖的实验。





学生回忆光的反射规律,并讨论光的折射需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


学生用手边的仪器,边做实验边归纳光的折射规律。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揭秘“空碗出财宝”的魔术。


由学生解释刚才在叉鱼比赛中,为什么同学们总是把叉子叉在鱼的上方。


学生回答:“为何有的同学看水只有齐腰深,可到水中就不止了”这一现象。


让学生发表对海市蜃楼的看法。



最大限度的通过实验观察与思考,达到探究的目的。

















通过类比法来研究新规律,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手段。






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感受物理这门学科的魅力之一所在。

三、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结合板书)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四、练习


教师发练习题,并反馈结果。

学生练习


五、布置作业


P48 动手动脑学物理 14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4 07:40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光的直线传播”课堂教学实录



天津市仁和中学 赵树珍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光的传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联系实际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引起注意。)

(播放动画:一人走进一间漆黑的屋子,接着把灯打开,紧接着又进来一人将他的眼睛蒙上。)

师:如果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们能看见物体吗?为什么?

生:不能看见物体,因为夜晚没有光,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师:站在明亮的屋子里,将眼睛蒙上,你能看见物体吗?为什么?

生:仍然什么也看不见,因为将眼睛蒙上就是看不见物体。

(其他同学在思考,教师用鼓励的眼神望着同学。)

师:想一想,谁能进一步解释一下?

生:是不是没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里?

(同学们露出茅塞顿开的神色,教师露出满意的微笑,点点头。)

师:他说的对不对?

生齐答:对。

师:实际上我们的周围就是一个充满五颜六色的光的世界,阳光使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光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同学们一定都想知道光的奥秘吧!从本章开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光的世界。

二、教学目标(投影显示)

1.知道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的现象。

3.知道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4.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三、预习指导(投影显示预习内容)

1.________________叫光源。光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光在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传播的。

3.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光线。

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

5.解释影子、日食、月食的形成原因。

(通过图片的直观展示,说明光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劳动创造人类文明的思想教育。)

师:同学们阅读课文并完成预习题,有问题请在书中作出标记。遇到问题同学们可以一起讨论。

(此时教师全场巡视,检查同学们的完成情况,将具体的问题记录下来。)

师: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了哪些有关光的知识?

生: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生:太阳、闪电、电灯、蜡烛、萤火虫……可以叫光源。

生:霓虹灯、篝火、手电筒、火把……也可以叫光源。

生:光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光源,一种是人造光源。

师:很好,可是,光是如何传播的呢?

生:小学自然常识中曾经学过──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吗?能否举例说明?

生:见过,比如电影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直的……

生: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生:现在有的建筑物上打的光束也可以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既然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怎样才能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呢?

生: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

师:谁能上来示范画光线?

(生举手示意,生在黑板正确画出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师微笑着点头表示肯定。)

师:同学们注意,光是真实存在的,光线是人们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的一种方法。因此画光线时必须用箭头标明光的传播方向。

生:太阳发出的光也可以这样画吗?

师: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发出的光可看成是平行光线;手电筒、探照灯射出的光线也可看成是平行光线。

(教师示范画出平行光线)

生:光在哪里是沿直线传播的?

生:光是否总是沿直线传播呢?

生:光沿直线传播需要什么条件?

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学们就要注意观察、实验,深入探讨、自主探索和总结物理规律。要想确切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同学们必须自己去探究。

(各组学生选用已准备好的小激光、水、玻璃、蜡烛、手电筒、带孔的纸板、三球仪等器材进行实验。各组选择的不同,实验的步骤不同,探究的问题不同,遇到的问题也不同,气氛异常活跃。此时教师要适当地向学生指导和点拨。)

(教师把小组实验中探究的共同问题投影在屏幕上)

师:通过实验,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观点。

生1:光可以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中传播。

生2:光在这些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

生3:光在透明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生4:这说明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还有其他观点吗?

生5:光必须在同种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师:(质疑)光在同种介质一定沿直线传播吗?

(同学们显示出疑惑、求知的神态。)

四、教师点拨

师: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它周围的大气并不均匀,请看从大气层外射向地面的阳光还是沿直线传播的吗?(利用微机动画演示早晨太阳光线的偏转)

生1:通过动画演示,我看到光在疏密不均匀的空气中,不能沿直线传播。

生2:早晨,当太阳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

生3:这是因为不均匀的大气使光线变弯了。

生4: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

生5: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在同种且均匀的介质中。

生6:应该说,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同学们分析总结得很好,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这就是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你们是不是对光的直线传播有了新的理解?

全体生:是。

师:请同学们在书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下面用红色铅笔画线引起注意,并且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下画重点符号。

(教师微笑点头,师生鼓掌,教学难点突破,目标达到。)

(播放雷鸣闪电动画)

师:打雷时闪电和雷声实际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先听到雷声还是先看到闪电?

生:先看到闪电。

师:(质疑)这说明了什么?

生: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得多。

生:光的速度到底有多大呢?

师:(释疑)光的传播速度很大,测定光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困难的。第一个测量光速的科学家是伽利略,但遗憾的是他失败了。后来经过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测出的结果一次比一次精确,现在公认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生:这3×108m/s的速度能有多大呢?

师:光在1秒内传播的距离相当于绕地球7周半;光从月球传播到地球只需1.3秒。

五、探究训练

(发掘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启发学生思维,在变化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去探索。用科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师:(演示手影)请看,这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光学现象,谁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下?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生:光在均匀介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达到的区域便形成了影子。

师:同学们都在路灯下走过,(动画演示一个人在路灯下走过时的情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看谁能发现。

生:人的影子会发生长短变化。

师:谁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为什么人的影子会发生长短变化呢?(学生回答,老师鼓励,微机辅助演示释疑。)

师:能否根据影子的形成,说明汽车的前灯为什么安装在车的下部?

(提示:夜间行车,灯光照射的路面一片光亮,表明路面是平坦的;如果有黑影,说明路面是坎坷不平的。)

生:(释疑)由作图可知,对于同样高的障碍物,如果光线从较高的地方射向障碍物,其影子比较短;光线从较低的地方射向障碍物,其影子长一些,这样有助于司机看清前面路面的凹凸情况,所以汽车的前灯要安装在车头的下部。

师:回答得非常好!老师还知道同学们最爱看动画片,请看《宝莲灯》片段中发生了什么自然现象。(播放)

生:月食。

师:(质疑)你相信月亮确实被天狗吃了吗?用微机动画模拟演示日食、月食的成因。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生1: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中间并成一直线时,太阳的光被月亮挡住,地球表面上某些地区短时间看不到太阳就出现日食。

生2:地球运行到月球与太阳的中间并成一直线时,太阳光被地球挡住,不能射到月球上,月球上出现阴影,就是月食。

师:光的直线传播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什么应用?谁能再举例说明?

生:检查排直队,打靶瞄准时。

生:什么是激光准直?

(教师用微机模拟利用激光准直来凿隧道,并演示掘进机在激光束的引导下工作。)

师:激光的方向性好,而亮度随距离增大而减弱得小。因此,用它能保证掘进方向不变。

生:小孔成像是怎么回事?能利用这节的知识解释吗?

师:你提的问题很好!请同学们观看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墨翟的介绍,并欣赏小孔成像的动画演示。

师:(启发)通过图片介绍和动画演示,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我们知道墨翟是世界上第一个论述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并最早进行小孔成像实验的科学家。

师:(引申)同学们在明确小孔成像的特点和原理后,还可用白炽灯和不透光的纸观察灯丝的像,根据小孔成像制作针孔照相机,这个“小实验”及“小制作”留给大家去研究。

六、总结点拨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生: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生: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

生: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光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

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在学生谈的过程中,投影显示。)

师:同学们都完成了今天的教学目标,在课下还可以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讨论一下本节后面的“想想议议”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就是要这样勇于探索、勇于进取,为社会的文明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4 07:41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江苏省怀仁中学 陈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了解先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等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材分析



  第二章光现象和第一章声现象联系十分紧密,研究对象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而第一小节主要解决三个问题:①什么叫做光源?②光是如何传播的?③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这三个问题跟第一章声现象中研究的三个问题很接近。①什么叫做声源?③声音是如何传播的?③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多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光和声音作一个类比,使学生对光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引入



  引入部分选用一个谜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谜语:一个西瓜在它被切开以前是什么颜色的?



  分析: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西瓜瓤可能是红色的,也有可能是黄色的,如果是生西瓜,还可能是白色的,所以学生可能得到上述的三个答案,即红色、黄色、白色。但是标准答案是黑色的。学生们觉得很惊奇,一定会问:为什么是黑色的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西瓜没有切开以前,里面是没有光的,任何物体自身不发光也没有反射其他物体发出的光,那是黑色的。这个道理和在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什么东西都是黑色的是一个道理。假设这个世界没有光,我们看什么东西都是黑色的,或者说我们什么都看不见。由此说明光对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没有光,这个世界就不会如此五彩斑澜,如此美丽,甚至我们根本不能生存。



  二、新课部分



  (一)什么叫做光源,



  学生刚刚学过声源,可以让学生仿照声源的概念自己来归纳光源的概念。学生回答“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他们的理由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叫做声源”。但这样是不是完整呢?很多物体都“能”发光,但是不是所有发光的物体都是光源呢?举几个例子来说,比如电影荧幕,月亮,我们看起来都“能”发光,但他们是不是光源呢?先分析一下,电影荧幕的光来自放影机上的投影灯,月亮的光是反射太阳的光,它们自己是不会发光的,所以都不是光源。可以提问学生,“我们怎样修改光源的概念才够完整?”学生答: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让他们列举生活中的光源。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一个小组列举得最多,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因为是比赛的形式,所以学生的参与热情会比较高,最后列举的数目也会很多。表扬列举得最多的小组,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同时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比如说,学生可能会说“蜡烛”、“电灯”、“星星”等等是光源,告诉他们“点燃的蜡烛”、“开着的电灯”才是光源,“星星”并不都是光源,只有“恒星”、“流星”是光源,而“行星”、“卫星”、“彗星”等都不是光源。



  在理解的基础上说明,光源是可以分类的。



  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



  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开着的电灯。



  (二)光是如何传播的?



  学生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晚上汽车、摩托车或者是手电筒的光都是直线传播的,那么可以让他们大胆地猜测一下“光是如何传播的?”。学生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猜测完了以后,需要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物理本来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实验过程:



  1.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空气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径迹。



  2.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



  经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但是这样说是不是完整了呢?在实验2里面,我们虽然观察到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但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空气和水面的分界面上,光线发生了偏折,不再“沿直线传播”。应该怎么修改呢?



  分析: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只有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才不是沿直线传播,所以,“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1.小孔成像 2.影子的形成 3.步枪的瞄准器 4.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三)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前面学习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那么光的速度与此相比较是大还是小呢?打雷的时候,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光的速度比声速快。



  列举生活中各种物体的速度,然后给出光的速度,作一个比较。摩托车速度20m/s,汽车速度30m/s,飞机速度200m/s,宇宙飞船速度8000km/s,而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达到3×108m/s。



  举例说明光速到底有多快:



  1.如果一个飞人以光速绕地球运行,在1s的时间内,能够绕地球运行7.5圈。



  2.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到达地球。如果一辆1000km/s的赛车不停地跑,要经过17年的时间才能跑完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可以说明: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一般用字母c来表示。光在真空中1s能传播299792000m,也就是说。真空中的光速为c=2.99792×108m/s。在空气中的光速是2.997000×108m/s,比真空中的光速略小,一般在真空和空气中的光速都表示为c=3×108m/s。在其他介质中光也可以传播,比如在水中,v水=3/4C,在玻璃中v玻璃=2/3C。



  排列一下:v真空>v空气>v水>v玻璃



  三、科学世界



  主要解决一个问题:光年是什么单位?



  学生有年的概念,所以很容易把光年理解成时间单位。通过学生自己学习探索,可以了解光年是一个天文学上面的距离(或长度)单位,它表示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同时要会计算天文学上面的一些简单问题,比如说。



  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16光年,它们之间相距多少千米?



  解:1光年=3×108m/s(365×24×3600)s=9.4608×1015m=9.4608×1012km



  S=16光年=16×9.4608×1012km=1.51×1014km



  答: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1.51×1014km。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4 07:41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光的颜色”教学设计

湖北省宜昌市第五中学 刘洪玉
  设计理念
  本课力图体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本课安排的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具有知识浅、实验操作方便的特点;结论易获得,适宜初中生探究。学生通过进行过程的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受到科学探究方法的教育;从收集的证据中,总结和归纳规律性的知识;从中获得成功的愉悦。
  教材分析
  光学是有用的,表现在它的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光可以分解也可以合成,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学知识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诞生了彩色电视机;光学知识与颜料混合的知识相结合展现出七彩的世界。本节教材尽量多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观察、体验,获得最直接、最生动的实验事实资料,感悟实验方法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成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二、过程与方法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重点难点
  学生自主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通过制定实验方案,自选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表格,记录实验发现,获得最生动的实验事实资料,总结和归纳规律性的知识,感悟实验方法对学习物理的重要性,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成功的愉悦。
  教学准备
  一、器材准备
  盘子、平面镜、水、放大镜、手电筒、各种颜色的透明胶片、绘画颜料、调色盘、三棱镜、白纸
  二、分组准备
  二人一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你见过“雨后彩虹”吗?谈谈你的“发现”或提出你最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可能的发现或提出的问题(摘选)
  1.彩虹是七色的,很美,但我不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
  2.彩虹为什么会消失呢?
  3.画画的时候,也有很多颜色的颜料,可以用它来描绘“彩虹”,那么颜料和光有联系吗?
  师:大家的发现非常好,让我们先来再现“雨后彩虹”,你想到了哪些办法呢?
  二、探究光的色散
  1.研讨与发现
  学生在这个环节,通过相互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方案一:用一块三棱镜对着太阳光,用白纸在另一侧作光屏,可以观察到白纸上几种颜色的光。
  方案二:在盘子里装上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墙壁上,观察墙壁上反射光的颜色。
  方案三:将水含于口中,对着太阳光喷成雾状,可以观察到短暂的彩虹。
  方案四:透过喷泉喷洒的雾状小水珠,也可以观察到彩虹。
  师: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你所观察到的现象。
  2.实验与发现
  通过实验,学生发现太阳光可以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色光的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师: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那么要得到其中的任意一种色光,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三、探究色光的混合
  1.实验与发现
  学生:用手中的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上的的各色光条,可以发现,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条合成的。(此实验可以安排课前学生在家中完成)
  师:人们发现,红、绿、蓝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2.探究与发现
  学生:分别用不同颜色的透明胶片挡在两只手电筒前面,观察它们射出的光在白墙或白纸上重叠部分的颜色。
  师:设计表格,并将你的发现记录在表格中。
表(一)



红光

绿光

蓝光

红光

红光





绿光



绿光



蓝光





蓝光


  (教学中,教师不应让学生死记三原色光合成的结果,而应让学生在探究中去认识几种单色光合成的效果,在实验中获得感性认识。)
  四、探究颜料的混合
  师:颜料的混合与色光的混合后的颜色是一样的吗?
  学生:将手中的颜料按相同的比例在调色板上混合,并设计表格,记录发现。
表(二)



品红

黄色

蓝色

品红

品红





黄色



黄色



蓝色





蓝色


  师:学习了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你有哪些收获呢?(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那些对颜料了解比较多的热爱绘画的学生的积极性,动员他们为教学提供较多的背景材料,使学生能够提出更多的问题。)
  五、小结与拓展
  学生刚接触到光学知识,兴趣和热情都非常高,可以安排学生课后去自制彩色陀螺实验。制作方法如下:做三个硬纸圆盘,分别涂满红、绿、蓝三种颜色,颜色要尽量浓一些并纯正。沿半径切开一个槽,把三个圆盘沿着槽口交错地插在一起,套在陀螺上,露出红、绿、蓝三个扇形面积,陀螺质量要大些,可保证在较长时间内高速转动,分别拨动圆盘,调节三个扇形面积的大小,即改变三种颜色的比例,反复试验,便可以看到多种颜色。
  让学生亲手去做一做,并记录下实验结果,作为相互交流的素材。
  【板书设计】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4 07:42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薛玉芬



  引入新课

  教师设计。班长主持为班内某一位同学(最好是特困生。单亲家庭或有特殊表现的学生)过生日,点燃生日蜡烛、小焰火,有光有声的热烈气氛,引导学生观察“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有声音,有光现象。

  教师给出主题“声现象前面已研究过了,今天开始研究光现象”。

  同时板书:

  第二章 光现象

  提出问题

  一、你看到哪些发光物体?

  学生举例:太阳、电灯、萤灭虫、水母、霓虹灯、手电筒、夜明珠、点燃的蜡烛和烟火、月亮、星星……

  引导学生分类:

  1.把不是光源的月亮去掉。

  2.星星发光更正为恒星

  3.用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把上述光源分为不同的类型

  太阳、电灯、萤火虫、水母、霓虹灯、手电筒、夜明珠、点燃的蜡烛、恒星,以上物体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学生回答:都能发光,教师引导认识能自行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引导学生分类:

  (A)人造光源,天然光源

  (B)生物光源,非生物光源

  (C)冷光源,热光源……

  二、盲人能看到光吗?我们能为盲人做些什么?

  三、你最想知道有关光的哪些知识?

  由学生充分发言:

  1.光的传播速度。

  2.光的传播路径。

  3.光有几种颜色?

  4.光有危害吗?

  5.人类如何利用光?

  6.声有声波,光有光波吗?

  教师引导指出:本节课先探究光是怎样传播的,同时要了解光的传播速度的大小。

  猜想假设

  由学生讨论猜想:

  1.光的传播路线可以是折线

  2.光的传播路线可以是曲线

  3.光是直线传播的

  设计实验

  一、设计能看到光线传播路径的实验

  由学生分组讨论:在黑夜里或在烟雾中可以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

  由学生示范:喷雾器喷出一片白雾,可以观察到激光手电发出的光的传播路径。

  二、设计实验观察:

  1.光在空气中怎样传播

  2.光在水中怎样传播

  3.光在玻璃中如何传播

  进行实验

  学生二人一组讨论利用自带的器材,通过实验探究光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也可以跨小组吸取其他小组的经验,或由其他小组的实验得到启发。

  讨论交流

  由四组学生进行示范性探究实验公示:

  1.点燃卫生香对准开口朝下的大可乐瓶,让瓶内充满烟雾,盖上盖子。对可乐瓶射出激光小手电,发现无论从哪个方面射入可乐瓶内,清晰地看到光在可乐瓶内的烟雾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在一次性透明塑料杯内倒入大半杯水,洒入一些粉笔灰,当激光手电的一束光通过粉笔灰水时,可清晰见到一束光的直线传播。

  3.让光在饮料吸管内的空气中传播,不断改变光线出口的方向,当饮料管弯折时不能在管口的泡沫塑料(光屏)上见到红色的光斑,而只有将饮料管拉直时,才能在另一侧的光沫塑料上见到明显的红色光斑。说明光在饮料管内的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4.把半杯水(加粉笔灰)放入大口乐瓶内,使水面上有烟雾,当激光手电光从液面上斜射入水中时,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折线。

  分析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进一步论证得出结论,光的传播路径是直线。

  确认:光在空气中、在水中、在玻璃中的传播路线是直线。

  光从空气传播到水里时,不是直线传播的,以后再详细研究。

  实际应用

  师生共同联系实际,找出生活中和生产中应用光沿直线传播规律的实例。从体育课站队,教室里排课桌,日蚀月蚀现象以及激光掘进等,让学生大量举例,广泛联系实际。

  教师介绍光传播速度的大小,强调在真空中c=3×108m/s。引导学生与声速进行比较,加深对光速的了解。

  作业

  一、论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小论文一篇)。

  二、进一步探究你想知道的光的其他知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4 07:42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看不见的光”教学设计

福建省厦门松柏中学 刘幼华
仪器材料

红外线演示仪、空气清香喷雾器、幻灯机、三棱镜、紫外线验钞笔、真、假钞票、太阳镜、防晒霜及课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知道看不见的光的存在。

2.确定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了解它们的性质。

3.了解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生产、军事、高科技领域等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尝试对不可见的事物通过其可见的效应来对该事物进行研究的方法。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红外线、紫外线在高科技上的应用,体会科技的力量。

2.客观地看到社会进步的同时,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遭到了破坏,从而形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情况

学生活动情况

引入新课:
通过新奇的实验引入新课,提高学生的兴趣。
师:我有气功,同学们相信吗?
演示:打开红外线演示仪开关,让它发出音乐,当教师用手靠近红外线演示仪,阻断了它的红外线(不要接触到仪器),发现音乐嘎然而止。
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学生猜测、疑惑,都不信。
学生踊跃。“老师,我也会”,
其中一个学生上来演示了这个实验。学生观察,思考,说:“这个位置肯定有光线的,要不为什么,手一挡住这一位置,音乐就停止呢?”
激发学生自行设计出方案。
设计的成功给学生带来喜悦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信心。

新课教学

物理学史在介绍的同时,也渗透了物理学的一种经典方法:对不可见的事物通过观察其可见的效应来对该事物进行研究的方法。



课前的查找资料,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不同学生获取的资料不同,通过交流能够互相补充,且有利于培养合作、交流的精神。

由于红外线应用的物品,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用多媒体展示,能够补充这一方面的不足,同时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科技的力量,逐步形成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的意识。
知道一个事物都有其正反两面,从而养成客观看待事物的态度。介绍紫外线指数,目的在于给
学生一些实际的生活知识。
给学生一个发挥的空间,教师应多鼓励,舍得花时间。
学会从生活中找物理,用物理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师:这是一种什么光呢?
:怎样证明这种光是激光还是红外线或是其他的光呢?
演示:用空气清香喷雾器对着红外线演示仪的红外线处喷射,果然看不见光。
师:说明这里的光线并不是前面所学的光线,那么,这种看不见的光是什么光呢?而人们又是怎样发现这种看不见的光线呢?
师介绍:英国物理学家赫谢耳(17381822)在1800年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暗室中唯一的窗户用木板堵住,然后在板上开了一个矩形的孔,孔中正好装上分光棱镜,于是得到了一组彩色的光带。
师演示:用幻灯机演示光的色散实验。
播放多媒体展示:光谱和声音的频率图。
通过多媒体展示,说明光谱,并类比于人耳可听到的声音只占声的一部分,说明人眼可看见的光也同样只是光谱中的一部分,从而引出红外线和紫外线。
师介绍:赫谢耳为了研究光谱里的各种色光的热效应,用温度计去测量各光带中不同色光的温度时,他发现有一区域的温度特别高,同学们能猜猜是哪一区域吗?
师: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温度最高的温区,总是位于光带最边缘处的红光外面。多次反复实验,都是这样。这就是人类首次发现红外线的过程。红外线的发现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又一个飞跃。显然,红外线最突出的性质就是热作用强;另外,红外线穿透云雾烟尘的能力也特别强,且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不分昼夜)发射和吸收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随着对红外线的不断探索与研究,已形成红外技术这个专门学科领域。请同学们根据红外线的特征,拿出课前准备的资料,共同讨论和交流,红外线在生活、生产以及军事中能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多媒体展示并介绍:
1.媒体展示:出生7个月的女婴在登机前接受便携式体温测量计的检查。
师介绍:“五一”期间,国内最先进的红外线测温热像仪和便携式红外线体温测量计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投入使用,受测人员不必与测温仪器接触,一秒钟便可以直接显示出测温结果,不仅安全卫生,而且大大加快了机场进出港人员的客流速度。
2.媒体展示:红外线夜视仪。
3.媒体展示:在红外线夜视仪的观察下,所有的伪装都失效。红外线夜视仪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应用。
4.媒体展示:红外摄像仪。
5.媒体展示:暗箱中的钥匙在红外线照相机下清楚可见。
6.媒体展示红外遥感:通过卫星拍摄到的大兴安岭火灾的照片。
7.电视机的遥控器。
8.媒体展示:美FA22“猛禽”成功试射响尾蛇导弹。
介绍:美国《每日航宇》129报道,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美空军FA22型机测试小组于1122成功发射一枚未填装弹药的AIM9M型导弹,击中了一架超音速QF4无人靶机。
介绍:德国物理学家里特(17761810)在1802年发现,在光谱的紫光区域的外测也存在着看不见的射线,这就是紫外线。紫外线的主要特点是化学作用强,用紫外线照相能区分出物质间的细微差别,例如能清晰地分辨出留在纸上的指纹。紫外线有很强的荧光效应,这个效应有许多应用。日光灯就是用紫外线来激发荧光物质发光的。
演示:用紫外线验钞笔,来辨认两张百元钞票的真假。
展示:用紫外线照相的相片。
紫外线还有杀菌消菌作用,医院里常用紫外线来消毒病房和手术室。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紫外线还能促进生理作用和治疗皮肤病、软骨病等。经常在矿井下劳动的工人,适当地照射紫外线,能促进身体健康。但过强的紫外线能伤害人的眼睛和皮肤。多媒体展示:

1.媒体展示:银行用的验钞机。

2.媒体展示:紫外线消毒柜。

3.媒体展示:电焊工人在电焊时,穿好工作服,带上防护面罩。

4.媒体展示紫外线指数:

02 最弱 安全可以不采取防护措施。

34 弱 正常外出戴防护帽或太阳镜

56 中等 注意除戴防护帽和太阳镜外,涂擦防晒霜(防晒霜SPF指数>15

79 较强 在上午十点至下午四点时段避免外出活动,外出时应尽可能在遮荫处

10 很强 有害尽量不外出,必须外出时,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5.播放一段本地的天气预报中有关紫外线指数的片断。

6.动画播放:被称之为“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

师介绍《蒙特利尔议定书》,并进行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情感教育。

7.媒体展示最新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科学家近日发表一份报告,称他们在南极洲上空观测到一个规模巨大的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283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美国领土面积的3倍。这是迄今观测到的最大的臭氧层空洞,也是南极洲上空臭氧层严重受损的征兆。它是因人类使用像含氯氟烃这类化学药品而导致保护。
地球的臭气严重受损而引起的。
最后,请同学们观看影片《偷天陷阱》中的一个片断。并回答:
1.影片中小偷用的一个仪器是什么仪器?(答案为红外摄像仪)
2.博物馆中错综复杂的防盗光线是激光还是红外线?(答案为激光)。
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是激光,有的说是红外线,众说纷纭。
学生:“用喷雾器(空气清香喷雾器)来喷喷看。”
学生:“这种光不是激光。”

[说明:由于,在前面学习光线时,学生已经能够设计出在空气中用喷雾器看到一般光线的传播路径,所以,此处的设计安排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灵感。」















学生首先猜的是红色,而后是紫……



学生讨论并交流:
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可以来加热物体、烘干油漆和谷物等,如在家庭中用的红外线食品烤箱来烘烤食品,在医院中用红外线烘干物体等;
由于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不分昼夜)发射和吸收红外线,可以不分白天和黑夜进行红外线拍摄,不必受限于其他光线,而且从照片上能分辨出普通照片不易看清的情况,且可以实现远距离的拍摄,这种技术叫做红外线遥感;利用红外线遥感技术,可以在飞机或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监测森林火情、估计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报台风寒潮等;遥感技术在现代军事上也有很多重要的用途。

















同学们讨论:紫外线的危害以及在生活中有哪些防止紫外线的措施。
有的学生介绍:太阳镜、太阳伞、防晒霜、玻璃等物品。
有的学生介绍:需关注天气预报中的紫外线指数。
有的学生课件介绍:为什么登山运动员都要戴一副墨镜。
高山上阳光辐射特别强烈,紫外线和红外线随之而增加。眼睛是人体最灵敏的感光器官,强烈的紫外线和红外线照射在眼睛的视网膜上,能灼伤视网膜的视觉细胞,引起视力减退,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完全失明,医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雪盲。









有的学生课件介绍:山上有防紫外线的帐篷。
有的学生课件介绍: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会损坏人和动物的免疫功能,诱发皮肤癌和白内障,会破坏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据报道,位于南极臭氧层边缘的智利南部已经出现了农作物受损和牧场的动物失明的情况。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讨论关于地球、环境与人类的话题。



这是一部精彩、经典的影片,学生都被吸引。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学生基本能回答,而第二个问题,则需学生动脑筋,注意观察影片中的一些细节,并根据前面设计区别红外线还是激光时的方法进行判断。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4 07:42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吉林省长春市一汽九中 董国武
课题

光的反射

课型

新授课

授课人

董国武

教学方式

讲授、实验探究

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合作

单位

一汽九中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阿基米德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通过对光污染的介绍,教育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

光的反射(reflection)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

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过程及结论的得出
手段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教具

射飞镖用的靶子、激光手电筒(每组3只)、小平面镜、量角器、中缝黏和的两块硬纸板、自制的漫反射演示装置、一小段香、玻璃罩、火柴。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教师和学生进行
的第一次射击比赛
问:“2000年悉尼
奥运会我国选手获得
的第一块金牌是什么
项目?”
“今天谁来与老师
进行一次射击比赛?”
回答问题(射击)


与教师进行射击比赛
激趣,同时复习了
光的直线传播
创设一种学生想学
的课堂情境
教师和学生进行
的第二次射击比赛
通过平面镜射击靶子
与教师比赛

引入新课



探究
每组自行设计方案探究光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提出问题
教师提出(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呢)

培养探究意识

经历探究过程

培养探究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实践能力

培养科学态度

猜想和假设

猜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分析可行性
小组讨论设计并演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巡视、指导
进行实验
分析与论证
指导、纠正
组内总结
评估
分析学生得到的结论
组内评估
交流与合作
讲述、板画
小组间互相交流
德育

光的反射的应用和危害

1.香港汇丰银行用平面镜反光进行天然照明。
2.阿基米德带领全村妇女用平面反光烧毁敌人船只。
3.光污染。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创新实验

分别用平面镜和白纸反射太阳光照学生,引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进行创新实验。
演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小结
学生归纳
作业
课后上网查底有关光污染的资料
板书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5 10:47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江苏省无锡市社桥中学 胡志英
  这是本教材中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实验,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开端,既要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开展探究实验,又要让学生体验物理探究的乐趣,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材相比,课程标准降低了教学要求,由原来的“光的反射定律”改为“光的反射规律”,只要求学生知道“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都不作要求,但是在探究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学生发现这些规律,同样可以归纳到“收获”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让他们感受到观察在物理实验中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器材】
  演示实验器材:激光演示仪,蚊香,带盖的玻璃盒。
  学生实验器材:平面镜,纸板盒,蒙黑纸的手电筒,直尺,量角器,笔。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位置,测出反射角与入射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太阳、电灯、蜡烛等物体发出的光会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就能看见这些物体了,许多不会发光的物体为什么也能被我们看见呢?
  由于自然常识课的学习和学生自身的经验,学生很快答出:因为光的反射。
  (板书)二、光的反射
  (副板)光→人眼(光的接收器)
      直接发光的物体→光源
      间接发光的物体→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备注:光在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按照课本的排列是先实验后讲概念,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不妥的。
  二、新课教学
  1.光的反射现象。光射到物体表面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几个基本概念(一点二角三线)。a.入射光线AOb.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c.反射光线OB。d.法线:过O点作反射面的垂线ON。e.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f.反射角∠r: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提问:引入入射角∠i及反射角∠r的意义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甲认为,数学题常用“东偏南20°”来表示方向,所以入射角∠i及反射角∠r是表示光线传播方向的;乙认为,甲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地理上也是用角度来表示方向的。
  3.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提出问题:
  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也就是说,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即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如图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桌上,再把一张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
  (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
  (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角i和r。
  4.讨论。
  (1)怎样使纸板能稳定地竖直在平面镜上?
  学生在讨论中提出多种方案,如在纸板后做一个支架,用纸盒的一个侧面,用泡沫包装盒,等等。
  (2)怎样得到“一束光”?
  有人首先提出用太阳光,但马上有人反对,认为太阳光不是“一束光”,又有学生想到前一节刚做的小孔照相机,其外筒可以利用,透过外筒上的小孔,能得到“一束光”。可是,如果阴天怎么办?用手电筒。集中大家的讨论结果,认为用一张开有小孔的黑纸蒙着手电筒,就能得到“一束光”了。还有学生提出用激光笔,当然效果更好。
  (3)怎样画出光的径迹?
  问题提出后,立即有学生想到,把光对着O点入射,分别沿着入射光和反射光线点点,用直尺连接OA与OB即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了。
  (4)根据讨论写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器材]平面镜,纸板盒,蒙黑纸的手电筒,直尺,量角器,笔。
  [实验步骤]①在纸板上作一条与底边垂直的虚线ON,放在平面镜上。
  ②将一束光射向O点,记录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
  ③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角i和r。
  备注:学生没有关于物理实验的经验,如果只看课本中的内容,是很难完成实验的,所以必须引导学生对实验器材、实验步骤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的能力。
  5.分析和论证。提问:关于光的反射,你发现了什么?生答:反射角r与入射角i很接近;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r与入射角i应该相等;从实验记录中找不出什么规律。为何会找不出规律呢?请观察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一:在玻璃盒中点燃蚊香,使里面充满烟雾,比较手电筒的光线与激光光线射入其中的效果。
  演示实验二:用激光演示仪演示光的反射。
  在演示实验的启发下,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
  ①光的路径记录不够细心;
  ②角度的测量不准确;③光束不够细。如何改进呢?①改用激光笔作光源;②在纸板上先细心地画好角度。通过改进再进行实验,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r等于入射角i;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6.光路的可逆性。
  小实验:用一块板挡在两个学生之间,使彼此小能看到对方,怎样才能彼此看见呢?由于学生有此经验,用一块镜子就能解决,作图说明光路的可逆性,学生很容易接受。
  7.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小实验:用手电或太阳光照在镜面上反射,照到学生的脸上,他们会感到刺眼;而照在白纸上时,光线则比较柔和。什么原因?
  ①光照到镜面上发生了反射,而照在白纸上时,没有发生反射。(马上遭到了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准备实验器材,在讨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此实验上节课做过但是观察的角度不同,可获得不同的启发。光线是为了研究光的传播路经而作的直线,其实它并不存在,这是物理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他同学的反对)
  ②光照在白纸上时,发生了漫反射。
  提问: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规律吗?
  生答:遵守。
  三、板书设计
  1.光的反射现象。
  光射到物体表面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几个基本概念(一点二角三线)。
  ①光线OA。
  ②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
  ③光线OB。
  ④法线:过O点作反射面的垂线ON。
  ⑤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③反射用∠r: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光的反射规律。
  光反射时,反射角r等于入射角i;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两则;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4.光路的可逆性。
  5.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四、练习及作业
  1.已知镜面及入射光线,要求画出反射光线。
  2.已知镜面及反射光线,要求画出入射光线。
  3.已知反射光线及入射光线,要求画出镜面。
  4.完成课本第41页“动手动脑学物理”中各题。
  五、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
  小结:如果只按照课本的要求去进行教学,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因为我们的学生缺乏动手实践的意识,更缺乏动手实践的能力。如前一节课,请学生课后完成一只小孔照相机的制作,许多人无法做好一只圆筒。所以,在学科学习的初始阶段,应以养成良好的本学科的学习习惯为主,使学生在逐步体验成功的喜悦中培养兴趣,学会观察,学会提问,学生设计简单的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学会吸取别人的成功改善自己,学会合作交流,等等。这些能力的养成,比学会一些知识、技能更重要,所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分析实验,开始可能缓慢些,但必须夯实这一过程,为以后的教学打好基础。尤其是思维基础较差的班级,更需要教师的耐心,因为这里是他们学习的转折点,低的起点,小的台阶,更易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乐学中培养学好物理的信心。
  延展: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光线”一词常出现,会有学生提出:光线是一条线吗?对于这点,可以因势利导地向学生介绍,在物理探究过程中,有许多研究方法,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会不断遇到。“光线”并不真正存在,是人们为了研究光的传播路径而做的带箭头的直线。这样讲清有助于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在生活中学习物理,同样学生也会有意识地把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5 10:48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青海省渔中县多巴镇通海初中 张延庭
  【设计理念】
  本节课设计立足在物理走向生活、生活走向物理的思路上。在复习上节课基本概念(如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等)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首先从学生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出发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兴奋状态。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物理。
  【教学器材】
  平面镜、手电筒、实物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及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
  (5)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法】
  引导、设问、点拔。
  【学法】
  质疑、探究、观察、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教师手掌中放一块1dm2大的平面镜,背对学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
  提问:我没看大家,怎么会知道你们的表现呢?
  镜子能发生光的反射,那么,什么叫做光的反射呢?出示幻灯片1。

幻灯片1
  不知大家有没有玩过这样一个小游戏,下课用小镜子照同学,可太阳光在教室外面,你是怎样把光照到同学的脸上的呢?
  演示实验:用手电照玻璃。
  提问:
  大家知道光的反射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呢?那么,你能举出我们生活中利用反射现象的实例吗?
  师:对平面镜大家太熟悉了,我们每天早上都要用到,学校在大厅里放了大的平面镜就是为了方便大家。关于它的成像大家有什么疑惑点吗?
  学生思考,说理由,提出问题。
  板书:平面镜成像。
  分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小组内分工,边讨论、边设计探究方案。
  教师组织学生探讨最佳的设计。
  2.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教师引导、点拨。
  师生评价、交流:小组选代表上台演示探究过程,得出结果。(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
  知识点总结: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大小相同。(等大)
  出示幻灯片2。
  师问:A点发出多少条光线,方向如何?哪些光线射到了平面镜上?
  学生选其中一条入射光线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再选另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
  提示:两条反射光线能否相交?如人眼恰好在这两条反射光线的路径上,画出一只眼睛。人眼是根据光线直进的经验来判断物体的位置的,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向镜内看去,觉得光线好像是从镜后的A’处射来的。
  学生画出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得交点A’。
  指出这个点在镜后实际并不存在,不是反射光线的交点,而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的交点,是一个虚像。
  补充知识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板书)
  平面镜知识的拓展:(出示幻灯片3)。
  师:利用手面镜来改变光路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电影《地道战》中游击队员使用的潜望镜就是一个典型的应用。那么潜望镜中的平面镜是怎样放置的?
  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
  1.学生总结:今天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能力、知识等)收获最大?在探究中你是怎样进行的呢?
  2.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下图中物体所成的像。(出示以下幻灯片4)
  3.学生范读:“STS:凸面镜和凹面镜”后布置作业:
  (1)根据所学知识自制一潜望镜。
  (2)探究“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的规律”。
  要求:①器材自己选定。
  ②要有完整的探究报告。
  ③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教后反思。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5 10:48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光现象”教学设计



青岛市城阳区实验中学 韩同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究过程,有初步的探究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式教学法。

  教具

  激光笔、蚊香、玻璃砖、白纸板、盛水的小烧坏、空烧坏、喷雾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光把世界打扮得如此美丽动人,同学们对光感兴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第二章“光现象”(板书)。

  二、进行新课

  (一)光源

  师:同学们,我们要看清五彩缤纷的世界,必须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那么,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

  生:讨论交流。

  师:对,我们小学自然课学过。

  师:除了太阳、电灯之外,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

  生:讨论。

  师(板书):萤火虫 恒星 水母

        火柴 蜡烛 电灯

  师:这些物体能够发光,称之为光源。

  像这类能够自然发光的物体,叫“天然光源”;像这类由人类制造的发光物体,叫“人造光源”。

  师:老师手里拿着一个激光手电,它可以发光,是一个光源。

  (二)光的传播

  1.提出问题。

  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从光源发出的光是沿着怎样的路径传播出去的?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知识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2.猜想。

  生: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同学们都猜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可老师却猜想光不总是沿直线传播的,也就是说,光的传播会发生改变。(板书)

  3.设计实验。

  师:到底谁的猜想正确呢?显然,科学仅仅靠猜想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用实验的方法去检验。今天,我们就用桌子上这些简单的器材去大胆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

  4.进行实验。(生讨论,师指导)

  师:下面我们欢迎这一小组展示一下自己的实验,请把你们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告诉大家。

  展示:

  生A:用激光手电沿白纸照射,显示轨迹……

  生B:沿激光射出喷雾,发现一条光束……

  生C:激光手电(蚊香)。

  生D:激光手电(水)。

  5.分析论证。

  师:刚才同学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在这些物质中,光是怎样传播的?

  6.评估。

  师:同学们想想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经历了怎样的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分析论证(结论)——评估

  师:刚才在探究过程中.老师发现同学们讨论积极,思维活跃,并且验证了你们的猜想,有没有同学也验证过老师的猜想是否正确?

  有(展示)。

  没有(师:请同学再设计实验,探究老师的猜想是否正确。边讨论,边实验)

  (生讨论,师指导)

  展示:

  生A:激光手电照射平面镜,说明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生B:激光手电斜射盛水的酒瓶,光发生偏折,说明光的传播方向可以改变。

  师:同学们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出示课件)

  师:嗅,原来光的传播方向还可以发生改变!可见老师的猜想也有一定的道理,而刚才我们也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出示课件)。

  师:对比这三种现象,此时你最想解决什么问题?请分组讨论。

  7.提出问题:(生讨论,师指导)

  光为什么有时沿直线传播,有时传播方向变了?

  光到底是怎样传播的?

  什么情况,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在什么条件下光沿直线传播?

  师: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并提出了这么多新问题,下面让我们都来当一次小科学家,探究你们自己提出的问题。我们先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8.假设。

  师:请同学们讨论分析刚才的实验现象,对这一问题(指板)提出自己的假设。

  (生讨论)

  展示:光从一种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板书)

  师:你为什么有这样的假设?

  生:实验中光从空气进入另一种物质(水)时,方向变了。

  师:光从一种物质(体)射到另一种物质(体)时,说明光经过了几种物质?也就是说光在两种不同的物质中,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9.设计实验。

  师:到底我们的假设是否成立?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来验证(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说说实验中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展示:

  A.激光手电照射平面镜。

  B.激光手电斜射有烟雾的白酒瓶。

  C.激光手电照射玻璃砖。

  D.激光手电斜射烧杯(奶或红酒)。

  师:我们看不到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能否改进?

  10.分析论证。

  师:通过实验,同学们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指板)。

  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能否说出光在什么条件下方向不改变(沿直线传播)?

  师:(补充板书)1.特点:光在同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11.评估。

  师:在刚才的探究过程中,有没有不完善的地方?

  今天所说的光在两种不同的物质中,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说法不很严密,我们将在下一节课做进一步研究。

  12.应用。

  (课件:(1)开凿大山时,为什么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2)利用学过的知识帮助毛毛想想在烈日下怎样防晒?)

  师: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把桌子对齐,你能说说刚才是怎样做的,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三)光速

  师:节日放礼花的时候,先看到礼花,后听到响声,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生:(讨论)光速大于声速。

  师:生活中,你还见到了哪些光速大于声速的例子?

  关于光速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请自学课本。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讨论交流。

  四、布置作业

  阅读牛郎织女的故事,想想故事中有哪些物理知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2 07:26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透镜”的教学案例
──以源于课本改造课本作为要求的探究式教学个案
江苏海安城南中学 程红
教学目标
1.了解两种透镜的形状,成像特点,对光的作用;会区分两种透镜。
2.初识猜想、假设、收集证据等探究要素,分类、比较等思维方法。
3.体现学习的乐趣,增进对物理的情感。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两种透镜的形状,成像特点,对光的作用;会区分两种透镜。因此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实验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设计;以实验为主线,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间的讨论、设计、动手及合作的观察、分析揭示透镜成像的特点,把透镜分成两类,再对它们的形状共性进行探究得定义;关于透镜对光的作用进行假设,利用实验进行验证得出结论。为突出知识点,在课件制作上利用了艺术字进行处理,形象直观的表现透镜的特点。为巩固知识,设计了区分老花眼镜和近视眼镜的活动,最后通过常见的冰、水制作透镜开拓学生的视野,利用光在传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观察鱼缸中的金鱼,引发学习兴趣与欲望,将学生从生活引向物理。
师:(手托养有金鱼的鱼缸)同学们,请你们观察一下老师所养的金鱼,并用你的手比划它们的大小。
生:……
师:(捉一条金鱼与学生的比划的大小进行比较,发现实际上的金鱼要小得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为了揭示这其中的奥秘,我们用下面的几个小实验来进行探究。
2 新课教学
2.1 通过水杯看字等活动体验透镜成像的情况,丰富学生的信息。
实验1:透过装水的透明玻璃杯看近处的字:从侧面看字是放大的;把书放在水杯下,从杯口向下看,字是缩小的。
实验2:利用老花眼镜和近视眼镜看近处的字:老花眼镜看字是放大的;近视眼镜看字是缩小的。
实验3:在透明塑料纸上滴一滴粘纸的胶水,透过这滴胶水看近处的字是放大的;当在这滴胶水上覆盖一层透明塑料纸后再在这滴胶水的中央,用手指轻按一下,透过这滴胶水看字是缩小的。
实验4:用老师提供的圆形镜片看近处的字(两类透镜各两个);一类成放大的,一类成缩小的。
(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的相应栏目中)
2.2 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类,知道透镜按成像情况分成两类。
师:同学们,你们能把刚才看到的现象分成几类?各有什么特点?(根据刚才的实验记录中的实验现象,小组交流、讨论,进行分类。老师课前将实验的现象拍成照片,制成课件,适当的时候放出来,请学生对着课件再次进行分类,增加师生的双边活动。)
生:两类:一类能成放大的像;一类能成缩小的像。
2.3 探究两类透镜的外部特征,定义透镜的名称。
师:其实这就是老师今天要讲的两种透镜一种能使近处的物体能成放大的像;一种能使近处的物体能成缩小的像。你们以镜片为代表,探究一下,成放大像的镜片在形状上有什么特点成缩小像的镜片在形状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在观察、讨论、探究过程中老师分发被从中间切割成半圆的镜片)
生:成放大像的镜片是中间厚边缘薄,成缩小像的镜片是中间薄边缘厚。
师:我们把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把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这里的透镜是从眼镜店中购买的普通老花和近视眼镜的玻璃镜片,并从镜片的中间切割成两片半圆形。)
2.4 实验探究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师:透镜是能透光的,同学们设想一下,一束光线通过透镜后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说明:上课前没有预想到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上的内容还能记得,并应用在这里,老师并顺着学生的思维,进一步介绍光传递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并进行了适当的补充,从而增加了环保教育。)
生: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师:说出你的理由。
生:在小学的自然课上,我们用放大镜在阳光下时能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在光斑处放上火柴后能把它点燃,所以我认为是会聚。
师:这位同学肯动脑筋,结论也对,并且它的这一实验现象也进一步表明,光在传播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同学们这会儿在课堂上,不到外面去用阳光验证他的结论,但我们可以用手电筒验证一下。
(学生讨论,在纸上画出自己的猜测,并用老师提供的手电筒验证自己的猜测。)
生: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光斑变小,通过凹透镜后光斑变大。
(老师通过激光演示仪进一步验证学生得出结论的正确性,并结合实验介绍出相关知识点)
师:由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作,所以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又叫发散透镜。凸透镜对光会聚的一点叫焦点,用F表示;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刚才那位同学所说的最小最亮的光斑其实就是透镜的焦点。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寻找凸透镜的焦点和测出焦距。
2.5 整理知识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透镜的特点有哪些?
(说明:为节约版面,未按原文用艺术字图示)

2.6 以辨别、设计透镜等活动方式,深化和“活化”课堂内容。
师:现在我手上有两副带外框的皮眼镜,现在请一位同学拿去辨别一下,哪一副是老花眼镜,哪一副是近视眼镜?说出你的方法?
生: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用手摸,根据中间和边缘的厚薄来区分;第二种是看近处的字,根据成放大或缩小的像来区分;第三种是放在阳光下,看它对光线的作用来区分。
师:这位同学回答很好,能把我们本节课的内容正确应用了。但是我现在手上有许多粉笔灰,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眼镜让我摸一下?
生:……
师:对于重要的光学元件一般不用手摸的方法来区分透镜的种类,所以我们主要提倡另外的两种辨别方法。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我们看到鱼缸中金鱼比实际的要大?
生:鱼缸和水组合,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里面的金鱼有放大作用,我们看到的是放大了的金鱼的像。
(由刚才的那位学生讲的凸透镜能使火柴点燃进一步拓展,适时进行环保教育。)
师:大家有没有外出旅游?特别是登山?
生:去过。
师:有没有见到过一种特别的警告牌与我们本节课内容有关的?是什么内容?
生:有。请不要随便丢弃盛有饮料的透明饮料瓶。
师:为什么要这么说?
生:从前面的实验中我们知道盛水的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盛有饮料的透明饮料瓶也相当于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同时伴随能量的传递,能使火柴点燃,表明也能点燃干草等,容易引发火灾。
师:(借学生的话题,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除了老师刚才教你们做的一些透镜外,你们讨论一下,还能用哪些材料制作透镜?
生:可以用冰块制作冰透镜。可以把透明塑料纸的四角用线吊着,把中间倒水,制作水透镜。……
师:(对学生的想法大加赞赏和肯定)现在大家知道了为什么雨过天晴时,种反季蔬菜的农民要及时将透明塑料薄膜上的积水清理掉。
生:……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2 07:27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关于“眼睛和眼镜”的教学



湖北宜都市教研室 赵承忠 湖北宜都市松木坪中学 刘以华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是如何矫正的。

2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对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的探究,提高利用物理方法认识和解决人体生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可变焦水透镜的成像模拟实验,尝试应用控制变量、对比、替代等一些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强化眼保健意识。

(2)体验科学规律、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海伦·凯勒的简介,体会残疾人的痛苦和对生活的热爱。

点评:课堂教学是由教学目标、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要素构成的。本课依据课程标准“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这一教学目标,以人体的器官──眼睛为研究对象,以眼睛的成像原理,眼疾的原因及其矫正的方法和器具为主要内容载体,生发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度六条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全面具体,教育要素的挖掘充分,教学目标的表述准确、切实。

【新课教学】

1 新课引入

教师:生活中有一种说法,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说明眼睛是我们最值得信赖的。你们有没有想过,有的人一生都生活在黑暗中,感受是怎样的?其实大家只要有生活在漆黑的夜里的经验,就不难体会一个失明的人对光明的渴望。下面请大家听一篇散文。

(播放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背景音乐:“二泉映月”)

教师:听完了这篇散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眼睛对于我们非常的重要。我们应该爱护自己的眼睛。

教师:看来,眼睛对于我们真的很重要,那么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探究与眼睛和眼镜有关的知识、问题。

点评: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激发探究眼疾成因,预防近视和失明的强烈欲望。

2 新课教学

教师:眼睛作为人的一个重要器官,有一个最基本的功能:看东西。那好,我们首先就来探究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1)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教师:关于眼睛的结构和基本的成像原理,我们在七年级的生物课里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学生:①人的眼睛由晶状体、角膜、视网膜等结构组成,其中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②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

③眼睛会患近视和远视病。

④眼镜有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其中近视眼镜是一个凹透镜,而远视眼镜是一个凸透镜。

那么眼睛的成像原理和我们曾经学过的一种什么光学器材很相似?(照相机),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照相机能够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能在胶片上成一个清晰的像,靠什么来调节?

学生:镜头和胶片的距离。

(Flash课件展示:照相机的调节作用)

教师:眼睛也能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也是这样调节的吗?

学生:不是,因为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之间的距离是无法调节的。

教师:那么眼睛调节什么才可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原来,眼睛的晶状体是一个特殊的凸透镜,特殊在什么地方呢?它的厚度可以调节,可以通过睫状肌实现自动调节。

(F1ash课件展示:晶状体的厚度调节)

教师:下面我们来模拟眼睛的调节作用,大家通过实验观察,看是否能得到一些启示。

*自制实验器材:用自制水凸透镜(可通过连接在一起的注射器改变其厚度)模拟晶状体,蜡烛模拟眼前的物体,光屏模拟视网膜。(教师简单介绍实验器材,并演示眼睛在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如何调节的)

学生总结: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自动变厚,其折光能力变强;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自动变薄,其折光能力变弱。

点评:基本知识内容及物理事实的教学,可以采用传统的讲授、演示、讨论的方法,本课仍采用了这些方法,但恰到好处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富有启发性的提问,特别是可变焦水透镜教学模具的制作和演示应用,使“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这一问题的教学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落实。在非探究性内容的教学中仍渗透了探究的思想方法,特别是实验手段的创新,给了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专门的操练式创新教育对学生的作用可能会更大些。

教师:如此看来,眼睛还是一架非常高级的变焦照相机。眼睛有出问题的时候吗?会出什么问题?

学生:红眼病、角膜炎、沙眼、近视眼、远视眼等。

教师:下面我们就重点来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问题。

(2)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教师:我想先来调查一下我们班有多少同学患近视眼?(大致统计)

教师:队伍还不小,看来我们还是非常有必要来探究有关近视眼的问题,下面我想请一位患近视眼的同学来配合我做一个小实验。

实验:让一患近视眼的学生摘掉眼镜朗读一首诗,不断向远处移动白纸。

教师:大家通过刚才的小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近视眼患者看近处的物体清晰,而看远处的物体模糊。近视眼镜(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教师:“看远处的物体很模糊”这是患上了近视眼最典型的症状,你们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我觉得可能是视网膜出了问题,因为患了近视眼就看不清物体了。还有可能是字太远了,像变小了,所以看不清楚了。有可能是晶状体的自动调节功能失调所造成的。

教师:这是刚才同学们对近视眼成因的猜想,下面我们一起来对同学的猜想作出分析评价。

学生:第一个猜想不对,我觉得不是视网膜出了问题,因为如果是视网膜出了问题,那么我们看近处的物体时也会看不清楚。

学生:也不是因为字太小了,因为我和我的同桌同学离黑板一样远,我患了近视眼看不清楚,而他却看得清楚。

教师:看来同学说的还很有道理,你们同意吗?

学生:同意。

教师:那么请大家接着思考:如果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不能自动变薄,那么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在什么地方呢?

学生:在视网膜的前方,因为晶状体越厚,其折光能力越强。

教师:你们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镜片来矫正?

学生:应该用凹透镜,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

教师:非常好,刚才我们猜想出了近视眼形成的原因及矫正的方法,但这毕竟只是我们的一个猜想,我们还必须想办法来验证一下。下面我们想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检验一下我们刚才的猜想,我给大家准备了一套实验器材,大家先来认识一下。(实验器材跟演示实验器材一样,简单介绍器材及作用)

教师: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怎样完成实验可以检验我们刚才的猜想。(学生讨论并总结实验方案)

教师:除了近视眼之外,还有一种眼病:远视眼,大家有谁知道患上了远视眼的感受?

学生:我爷爷是远视眼,他看书的时候总是把书离眼睛很远,所以我想患上了远视眼,应该是看近处的物体模糊,而看远处的物体比较清晰。

教师:他观察得很仔细啊,那么请大家按照逆向思维,猜想一下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学生:远视眼也是由于晶状体的自动调节系统出了问题,当看近处的物体时,不能自动变厚而导致像在视网膜的后面造成的,应该用凸透镜来矫正,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教师:那么我们按照刚才验证近视眼相反的方法就可以得到实验方法,现在请大家利用我们刚才介绍的实验器材,对近视眼及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猜想进行验证。(学生实验)

教师:实验完成的组请举手,我想请两个组的同学来展示一下他们刚才实验的过程及得出的结论,哪个组的同学愿意上来展示一下?(学生展示实验过程)

教师:刚才大家通过实验验证了猜想,得到了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的原因及矫正的方法。那么你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有没有其他的发现?

点评:探究性学习也需要一定的基本知识铺垫,也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本课中教师很好地发挥了参与合作和引领作用。学生利用教师制作的实验器材,主动积极探究“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情感体验充分,思维活跃,在释疑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了控制变量、观察测量、对比分析等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我刚才在对近视眼进行矫正的时候发现,用桌子上的镜片进行矫正时,效果很好,而用我自己的眼镜来矫正时,效果不是很好。

教师:你的发现很好,那你有没有想过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我还没想好,但我想可能是由于我的眼镜和桌子上的镜片的度数不一样吧?

教师:很好,那我们现在把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课外进行探究,就是为什么你的镜片矫正时,像不是很清晰,而用桌子上的镜片矫正时,像会很清晰。

教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

教师:(在学生谈到保护眼睛的时候,给大家介绍一些保护眼睛的方法)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保护眼睛的资料。(投影:保护眼睛的方法)

教师:关于保护眼睛的方法,你们还可以通过上网、查阅书刊等途径获得更多保护眼睛的方法,在课外的时间在班级内开展讨论活动。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就到这里,下课。

总评:本节课是教师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探究生活中物理现象的一个典型课例。此课从准备到实施凸现了三大亮点:一是自制“可变焦水凸透镜”,匠心独运、巧夺天工,使人眼复杂的晶状体调光过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抓住了改造工具认识自然这一科学探究的关键;二是教师合理地利用故事、多媒体动画、学生随身物品等多种课程资源,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眼的结构、成像原理和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三是教师充满关切、富有情感和启发性的语言,调动了学生内心体验,学生们全身心投入、积极探究,学习氛围浓、效果好。这是一节参加全国比赛的课,获得了全国第三届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初中组一等奖,但留下了精心雕琢、打磨,追求完善的痕迹,存在对探究主题:“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这一教学重点内容突出不够的缺点。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2 07:27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河北省丰宁二中 胡旭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

·过程和方法

通过自制望远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重点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结构及原理。

·难点

视角的理解。

●○教学准备

师:显微镜(每5人一小组)、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

生:预习。

●○教学步骤

一、提问,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引入新课




二、显微镜



三、望远镜



四、交流、练习、小结



●○板书设计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

组成部分:物镜、目镜、反光镜、载物台。

物镜:将物体形成放大的实像。

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将第一次成的实像再次放大。

2.望远镜

组成部分:物镜、目镜。

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将第一次成的实像放大。

影响人们看清物体的一个重要因素:视角。



●○课堂练习设计

1.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的物体经过________次放大,第一次放大与________原理相同,说明了被观察物体应放在物镜的________之间,成________像;第二次放大与________原理相同,成________像。

2.使用望远镜时,物镜的作用与________原理相同,成________像;目镜的作用和________原理相同,成________像。

●○能力提高设计

自制望远镜,通过望远镜观察不同远近的物体,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参考答案

1.两、投影仪、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放大倒立、放大镜、放大正立

2.照像机、缩小倒立、放大镜、放大正立

●○小资料

1609年,在荷兰的密特西波奇城里,有一家眼镜店。有一天,眼镜店老板汉斯的孩子,悄悄地拿了几块镜片,有老花的,也有近视的,和邻居的几个孩子玩儿。

他们本来是想模仿大人,把镜片架在自己的眼睛上,可是他们的眼睛既不近视,又不老花,这些镜片对他们当然都不合适。只有把它们靠在离眼睛比较远的地方,才能看清楚镜片后面的东西。

有一个淘气的孩子忽然想到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游戏。他一只手拿着近视镜片,一只手拿着老花镜片,把它们一前一后地举在眼前,他透过两块镜片向远处一望,不由得又惊又喜地喊了起来:“嗨!真奇怪,礼拜堂的尖塔,突然变得这样近啦!”他的发现使得小朋友们异常兴奋。大家又喊又叫,惊动了眼镜店的老板汉斯。汉斯起来一看,真了不起!孩子们在游戏中竟发现了一种可以望远的透镜。

当时,荷兰正在跟西班牙打仗。汉斯做了一架望远镜献给了荷兰皇帝,可以用它来侦察敌情,皇帝很高兴,赏了汉斯很大一笔钱。

后来,望远镜的做法传到了法国,又由法国传到意大利。伽利略听到了这个消息,自己设计制造了一架天文望远镜,用来观察天上的星星。人类这才打开了宇宙的大门。

荷兰的那几个小孩还发现,镜片越是凸得厉害,用它来看东西越显得大。50多年以后,一位名叫列汶胡克的英国看门人,知道了这个消息以后,自己磨制镜片,制造成了第一架显微镜。这位看门人打开了一个人类从没见过的微生物世界。

少年朋友,你大概没想到吧,游戏帮助人们打开了两个世界的大门。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2 07:28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海南农垦实验中学 李健华 肖新平
●〇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学生在学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本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为了降低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难度,这次再版的人教版新教材把另一个难点实像和虚像放到了“生活中的透镜”中,相对于第1版来说,这次教材明确提出了实验时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u>2f、f<u<2f、u<f,同时给出了详细的实验步骤;在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结论时以提问的形式得出;教材这样处理,着重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探究的难度,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探究的目的性,做到有的放矢。“想想议议”栏目让学生思考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的实像,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这样加深学生对凸透镜规律,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U<2F、U<F,同时给出了详细的实验步骤;在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结论时以提问的形式得出;教材这样处理,着重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探究的难度,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探究的目的性,做到有的放矢。“想想议议”栏目让学生思考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的实像,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这样加深学生对凸透镜规律,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〇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全过程探究,本节课需要两个课时(每课时40分钟),第1课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猜想时一般不懂怎样去猜想,有时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关键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猜想,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景,并且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设计实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第二课时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②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①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③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②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〇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①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难点
①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规律的实验。
●〇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3分钟)

根据上节课生活中的透镜提出利用什么光学元件成像和成像有什么差异的问题,再由凸透镜成像的差异引入新课
回忆生活中的透镜成像情况并回答问题,并产生凸透镜有什么规律的想法,从而激发探究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景,从生活走向物理,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新课导学


提出问题








猜  想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和论证

(第2课时)









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都有凸透镜,但有大小、倒正和虚实的差异,通过引导学生由凸透镜成像的差异提出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有什么关系。

继续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成像的同相点及不同点,引导学生针对像的大小、倒正和虚实分析并做出其与物距或者像距大小关系有关的猜想与假设,同时板书。




指导学生要检验猜想是否正确需要实验,提出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给出器材,让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法,并说出器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6,明确实验观察什么、测量什么和记录的数据以及实验的主要步骤及过程。
演示: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法补充说明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摆放位置。
根据猜想,实验时先改变物距,由大到小进行几次实验。
并提醒学生怎样观察像;怎样记录物距、像距;注意分工合作。

教师巡视,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指导,及时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鼓励最先完成实验的学生填写黑板的数据.(见附表)



教师事先画好表格,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思考得到什么结论,是否证实了猜想和假设,并进一步思考、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的成像情景,从而提出问题。




学生讨论、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成像情况,做出猜想与假设。







学生阅读、讨论、作答,举手发言。其他同学评估、改进实验方法。明确实验目的。
回顾凸透镜焦距测量的方法,并让两位学生测出本节课凸透镜的焦距.














分二人小组实验,观察记录,思考猜想是否正确。
实验、记录、思考、作答。






讨论思考得出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或与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有关,进一步综合、分析归纳出: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验像;
当f<u<2f是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成实像时,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像也变大。


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由生活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猜想有多种多样,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猜想,但需给予肯定与鼓励。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猜想情景,引导学生猜想,并明确猜想的理由是什么,同时,教师板书学生猜想,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科学的能力及精神。
培养交流合作精神、制订计划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评估能力、勇于发表见解的意识。
教师指导、让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示范实验过程,是为了使所有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及方法,强化对物距、像距概念的理解,从而突破难点。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





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交流合作精神、创造意识。激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与成功感。


启发学生从实验数据中找出规律。数据较多,要加强引导。自行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突破了难点,培养了分析归纳的能力。
归纳小结

请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同时用Flash动画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Flash动画下载地址:
http//flash9dngcm/sftdwn
/33/517K_swf_36-10852
swf
从知识、方法、有什么体会方面小结,并观看动画进一步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重点小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和科学探究方法,让知识和方法系统化。利用Flash动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体现的新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〇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一个全新的体验,学生活动进行热热闹闹,但我们一定要注意,要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的探究,通过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升华,深化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从而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原理。
附表:
凸透镜焦距f
cm

实验次数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距u/cm

像的性质

像距v/cm

实验者

姓名

实虚

大小

正倒

1

u>2f







2f>u>f






u<f






2

u>2f







2f>u>f






u<f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2 07:28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江苏省无锡外国语学校 陈德军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在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研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培养科学研究方法,得出清晰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归纳、动手、创造等多方面能力,以及培养了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发光体位置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师和学生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做这样一组小实验:
(幻灯)
你看到什么:
①用凸透镜近距离的看书上的字;
②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屏幕;
(用凸透镜近距离看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同样是凸透镜,所成的像却有如此大的差别。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疑问,请把你的疑问写下来,然后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①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②为什么会有时成放大的像,有时成缩小的像?③什么时候成放大的像,什么时候成缩小的像?……)
当然,同学们一定还有许多其它的问题,今天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幻灯)课题: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
提出猜想
同学们想一想:凸透镜成像的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这样猜想的根据是什么?
(与物距有关;与像距有关……当放大镜靠近物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放大镜远离物体时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我们必须干什么?(做实验)
制定实验计划
在制定实验计划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照相机的使用。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配合一下老师。
现在老师想用这架照相机拍下他的相貌,大家看看老师这样做行不行。
(把镜头对着大家)我这样拍,能拍到他的脸吗?怎么办?
(把镜头倒过来,对准自己)能拍到像吗?景物、镜头和胶片必须谁在中间?
(把相机高高举过头顶)能不能拍到他的脸?应该怎么办?
(把镜头非常的靠近该同学的脸部)能拍到像吗?
好,现在老师学会拍照了。(拍下一张照片)同时,老师也相信大家一定能设计好本次的探究活动。
小组讨论完成学案上的实验计划。
①你打算如何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先把物体放在u>2f处,然后放在2f>u>f处,最后放在u<f处。这样,由远到近,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F处。这样,由远到近,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②你打算使用哪些器材来完成本次探究活动?
(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光具座)
介绍:大部分同学也许不了解光具座,它是专门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仪器。另外,本次实验我为大家准备的凸透镜焦距都是10cm的。
③实验具体步骤:
(a、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到光具座上,并使它们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
b、逐次固定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30cm、15cm和5cm,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记录像距和像的性质。
插入:在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当物距为5cm时,会不会像我们刚才使用照相机一样,在光屏上看不见像?如果无法成清晰的像,我们可以透过透镜看看像的性质。
c、实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理仪器。)
④你认为本次实验还应注意什么?
(及时记录数据……)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步骤开始实验。
(学生开始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好!实验结束,请同学们把蜡烛熄灭。我们请一个小组汇报一下实验结果。
物距与焦距关系

物距u

cm

像的性质(f=10cm

像距v

cm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30





2f>u>f

15





U<f

5






(介绍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与他们的是否相似?
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从这张数据表格中可以得到什么?
①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
②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
③像的虚实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虚像?在什么情况下成实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思考:根据上表的数据,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
小结:大家实验做得很好,得到了许多有用的数据。科学家也是这样经过实验探究、分析数据从而找出规律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当然,相信同学们还有其他许多的问题,同学们课后可以相互讨论,也欢迎同学们与老师来共同探讨。
附件:学案
一、引入新课:你透过凸透镜看物体后,有哪些疑问?请把它们写下来:
1.
2.
……
二、猜想:凸透镜成像情况不同与哪些因素有关?你猜想的根据是什么?
三、制定实验计划:
①你打算如何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②你打算使用哪些器材来完成本次探究活动?
③实验具体步骤:
④你认为本次实验还应注意什么?
四、进行实验。
五、探究实验记录表
物距与焦距关系

物距u

cm

像的性质(f=10cm

像距v

cm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30





2f>u>f

15





U<f

5




可不填

六、结论
①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或放大的像?
②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或倒立的像?
③像的虚实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虚像或实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或倒立的虚像?
思考: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成缩小的实像时呢?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2 07:28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山东阳信实验中学 吴卉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参与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使其能自觉注意保护视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
【教学难点】
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的培养。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挂图、眼睛模型、投影仪、课件、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眼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滚动放映一组与眼睛有关的一组图片和视频,最后画面定格在一幅带眼镜的卡通画面上:让学生在欣赏画面的同时,认识到眼睛是人体中一个既复杂又奇妙的器官,它帮助我们认识身外的世界,判断物体的大小、距离、质感、颜色及长宽等等,但在我们周围许多人的眼睛出现了问题:
汇报上一节课布置的近视率的调查结果:
结果表明,近视已是我们同学们中存在的很普遍的视力问题。你想知道有关近视的哪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确定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
问题一:眼球的结构及视物原理:
上节课已布置让学生查阅有关眼睛的资料:
放投影片,课本图3.4-1,眼球的结构,让不同的小组通过挂图和投影片讲叙,然后其他小组补充:
师生总结:
1.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近似球体。此外,还有一些附属结构。
2.眼球由角膜、晶状体、瞳孔、虹膜、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组成。
3.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4.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作用,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5.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小组交流:有关眼睛的结构各小组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让其他小组解决:
问题如下:
1.眼睛的睫毛、眼皮不属于眼球的构造,属于什么?(解答:眼球的附属结构:有使眼球运动的肌肉,保护眼球的眼睑、睫毛、结膜、泪器。)
2.眼睛睫状体起什么作用(眼睛的睫状体的作用是调节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3.眼睛中瞳孔起什么作用?(眼睛瞳孔的作用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若在一个阳光普照的室外环境下,由于我们的眼睛不用太多光线来观看物体。瞳孔会自动收缩;相反,在漆黑的环境下,由于我们需要更多的光线来看物体,瞳孔便会自动扩张,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
4.视网膜起什么作用?(眼睛中视网膜的作用是把物体成的像的光能转变为神经冲动,再经过通往大脑的神经把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到达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视网膜好像照相机的底片。)
5.既然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物体能成什么样的像?(光线由物体射入眼球,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的折射,然后到达视网膜形成倒像,但我们看见的物体都是直立的物像,是因为受生活经验的影响。)
师生总结:我们的眼睛就是这样:光线由我们所观看的物体发出,经过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再由角膜及晶状体(功能好像照相机的镜头),再会聚在视网膜上(好像照相机的底片)
(一)眼睛(板书)
主要构造:

设问:我们的眼睛实在了不起,我们不需要像摄影师那样,要考虑到环境的光暗或物体距离,我们的眼睛会自动调节,只要眼睛各部分运作正常,每一次我们均可“摄”取一张美丽动人的“相片”。有些人单靠自身眼睛的调节已不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这种情况是怎么形成的,如何处理?
问题二: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
小组交流:1.近视眼的成因: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的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或者晶状体太凸,折光能力太强,致使远处射来的平行光线还未到达视网膜就已聚成一点,而当光线到达视网膜时又都分散开,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2.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远视眼是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近或者晶状体太扁,折光能力太弱,致使近处射来的平行光线到达视网膜时,还没有聚成一点,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因此,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设问:那么怎么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你们能不能通过实验模拟矫正近视和远视的过程?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
1.矫正近视的模拟实验方案:
取一个凸透镜,蜡烛、光屏和近视眼镜。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图3-34所示摆好,调节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使得在光屏上得到一个蜡烛的缩小实像。我们用白纸板模拟眼睛的视网膜,上述实验,表示正常眼看物体时,能在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像。

图3-34
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定距离,此时蜡烛的实像不再落在光屏上,光屏上蜡烛的形象变得模糊,用另一张白纸在光屏前移动,可得到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实验模拟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近视眼视网膜的前方。
用一个近视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前,模拟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视力。这时物体发出的光通过凹透镜发散后再进入眼睛(凸透镜),可以看到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蜡烛像。
2.矫正远视的模拟实验方案:
教师对学生的方案表示赞扬并总结。
问题三:怎样爱护眼睛:
播放课件:生活中的错误用眼方法:
请几位戴眼镜的同学说说戴上眼镜之后在生活中和学习中的不方便之处。思考怎样注意用眼卫生?同学们举例说明。
教师补充:形成近视眼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其中环境因素是形成学生近视眼的主要因素。
儿童、青少年眼睛中的晶状体弹性强,睫状体的调节能力大,但是如果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书本放得离眼太近,或采光、照明条件不好,或持续用眼的时间过长,都会使睫状体内的肌肉持续收缩。晶状体凸度增大,久而久之,一旦看远方物体时,睫状体内的肌肉就不能放松。变凸的晶状体也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样就造成了假性近视。
发生假性近视以后,如仍不注意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会造成变凸的晶状体不能恢复正常,就会变成真性近视。
播放课件:你的眼睛累了吗?专家教你做放松眼睛的眼部体操,学生一起跟着做。
三、课堂总结:
学生分组概括本节的内容。
设问:你还有那些想知道的问题可利用留言板和老师。同学继续交流。
四、课后拓展:
阅读科学世界“眼镜的度数”,回答提出的二个问题。
五、板书设计:
一、眼睛
(1)结构:
(2)成像原理
二、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用凹透镜
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用凸透镜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2 07:29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案例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四中 王新春
【教学设想】
为体现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指导思想,我将《凸透镜成像规律》设计成学生通过实验以及数据分析得出规律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组织教学,基本流程为复习提问(有关生活中的透镜)→引导提问→讨论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分析论证→实验评估→交流合作→实际应用→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2.过程和方法
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测与假设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科学原理。
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教学重点】
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
根据猜测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数据的分析、实像和虚像
【器材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照相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课件动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

的简述





播放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动画

根据上节课生活中的透镜提出利用什么光学元件成像和成像有什么差异的提问,再由凸透镜成像的差异引入新课。
回答问题,产生凸透镜有什么规律的想法。
激发探究的兴趣




播放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动画和成像差异表格
同样是凸透镜,成的像有时倒立,有时正立,有时放大、有时缩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猜猜看
根据动画和成像差异的表格,学生讨论

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出示:
合理猜测与假设

根据动画和成像差异的表格,帮助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
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
1.可能跟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2.可能跟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小有关等等
培养根据图表分析做出合理猜测与假设的能力




出示合理的实验方案
出示实验注意事项
引导要验证猜想最好实验。
介绍实验仪器:凸透镜:f=10cm,光具座(重点:光具座上的刻度、光屏以及暗示学生光具座上的物体、透镜、光屏都是可以移动的)、蜡烛、火柴
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教师巡回指导
让实验组交流自己的实验方案,并说出仪器所起作用教师确定一个合理方案,指导观察实验数据表格,明确实验观察和记录的项目
补充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自己的实验方案

学生同时观察实验数据表格,明确实验观察和记录的项目

观察屏幕,了解实验注意事项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精神,




出示实验注意事项
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发现问题:
有的组像在光屏的边缘,怎么办?
怎样的像才是清晰的像?
提问在光屏得不到像时,怎样观察像?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分组实验,
点蜡烛、移光屏,观察,读出物距和像距,将数据记录在学案的表格中,结合猜想思考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分组讨论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分析


论证

实物投影:学生较标准的数据
选出学生较标准的数据实物投影,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讨论是否证实了猜想,进一步分析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生根据数据实物投影开始讨论,分析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启发学生分析数据,找出规律,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实物投影:学生有代表性的数据
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评估
举手发言,做出评估
培养评估,表达能力,





演示动画,出示文字:
能光屏接收的像称为实像,不能用光屏接收的像称为虚像
指导学生得出实像和虚像的概念
指导学生讨论得出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规律,并补充到前面总结出的规律中。

学生领悟,思考得出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学生讨论总结出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规律,并补充到前面的规律中。
理解实像和虚像的概念。


演示图片,动画:
1.照相机的原理
2.投影仪的原理
3.放大镜的原理
指导学生认识构造,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一步认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原理。
学生观察思考得出原理。
培养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原理的意识
课堂

小结

出示文字:谈谈你的收获?
请同学们谈谈今天的课里有什么新的收获?
学生交流,简单汇报
让知识和方法系统化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2 07:29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湖北省应城市实验初中 张国辉
设计思想
体现“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这一教学理念,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从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习的兴趣;
2.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用观察、比较、列表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对科学的兴趣,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拉近生活、社会、科技与物理的距离;
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3.渗透科学、技术、社会(STS)教学的指导思想。
教学准备
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放大镜、刻度尺、小水电筒、金鱼缸、小金鱼1条、水。
教学重点
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物理情景进行猜想,引入新课
观察现象:我们通过金鱼缸的侧壁来观察缸中游动的小金鱼,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观察后会回答:由于金鱼缸和水组成了一个放大镜,所以看到的小金鱼比实际的放大了。
提出问题: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吗?
学生实验,观察现象后回答:不是。物体有时会放大,有时又会变小,像还会由正立变倒立。
从前面我们的学习中知道:
1.照相机照相时,物体离照相镜头比较远,成的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2.投影仪投影胶片时,物体离投影仪比较近,成的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3.放大镜看物体时,物体离放大镜很近,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启发学生猜想:凸透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那么凸透镜能够成像,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呢?我们这节课就用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实验探究
(一)课题板书: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同学们用桌上准备好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实验准备:
1.测定凸透镜的焦距f并做好记录。
方法:平行光聚焦法,小手电筒代替平行光源。
2.指导学生将实验器材按如图所示摆放。
要求: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
调整凸透镜、蜡烛、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提出问题,进行探讨:
如何使物体所成的像呈现于光屏上?
学生思考会回答:调整物体,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
实验过程中应记录哪些现象和数据。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像的大小,倒立或正立,像的虚、实。
实验要求:
1.态度认真,一丝不苟。
2.光屏上的像一定要明亮,清晰。
3.多次进行测量,仔细观察,做好记录进行实验。
学生每2人一组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探究:
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和像距u(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2f>u>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3.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在屏上还能得到蜡烛的像吗?怎样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物距,估测出像距。
按上述计划操作,把数据和观察结果填入下表中。
透镜焦距f=_____cm
物距与焦距关系

物距u/cm

像的性质

像距u/cm

实虚

大小

正倒

u2f






u2f





2fuf





2fuf





u<f





u<f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学生启发和引导。
三、交流评估
1.各小组送交自己的实验记录结果,进行投影展示,表述发现的现象和规律。
2.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开展评估,各述己见。
四、归纳和总结
通过本节课同学们的探究,我们得到如下规律:
投影展示:
1.u>f时成实像,u<f成虚像,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2.U>2f时成缩小实像,u<2f时成放大实像,二倍焦距点是成放大实像与缩小虚像的分界点。
3.成实像时,当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物距增大时,像距变小,像变小。
4.成实像时,像与物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时,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侧。
5.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显示在光屏上,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显示在光屏上。
五、课后延展
1.商家制作的泡有人参或海马的酒瓶为什么设计成较圆的凸形?
2.照相时,使用的长焦镜头有什么作用?
3.取两只老花镜片(凸透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镜片看前面的物体,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六、布置作业
课本P68页,1.2.3题。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2 07:29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江苏省无锡市外国语学校 陈建全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物理(八上)》第68-71页,主要包括眼睛的构造、成像原理,眼睛的调节作用、近远视眼及其矫正等内容。课型:新授课
二、教材分析和设计思想
眼睛和眼镜是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透镜的初步知识、照相机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物理知识,还涉及生物学科知识。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了解凸透镜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的应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的一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眼睛、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等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节教材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观察世界的窗口。《眼睛和眼镜》这一节从眼睛的构造、成像原理,眼睛的调节作用逐步展开,在介绍眼睛的调节作用后,进一步引出了视力缺陷及其矫正的问题,最后安排了《科学世界》供同学们阅读。《动手动脑学物理》穿插在《科学世界》之前。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寻找教与学的切入点,把方法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融入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将学生下意识运用到的科学方法和良好的思维脉络展露出来,教师的引导以及合理的归纳与总结,将未知的知识和隐含的学科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领悟知识获取的过程和方法,为主动探究、解决新问题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奠定基础。这是我设计的主要思想。我先通过“盲校的同学在认真地用手看书”导入,让学生体会残疾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热爱世界的情感,感受热爱生命的真谛。再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1.模拟眼睛成像,随后,由模拟眼球成像实验与真正的眼睛的区别引出眼睛的调节作用。从长时间的近观导致眼睛的病变引入课题。
2.近视眼的成因,让学生在上一个实验的基础上选用器材,进行对比实验,验证猜想。
3.近视和远视的矫正。同时我还为每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了预备知识一栏,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突出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把知识的产生过程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地应用已学到的知识,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探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内化为学习研究的能力。这样做有利于实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最佳配合,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改变“重结果轻过程”这种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课后学习,把过去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转向让学生经历知识探索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评价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后学习),都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愿意探究、敢于创新等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 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过程和方法
● 通过模拟眼睛成像活动,经历、体验和领悟眼睛成像的原理,通过比较实验,领会近视的成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关心残疾人和热爱世界的情感;
●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
四、教学要点
1.重点: 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2.难点:眼睛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五、教学方法
探究性学习(以启发式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知识)。
六、教具
充水的透明气球、用手电筒制作的光源、凸透镜两只(焦距不同)、白纸两张、凹透镜一只、多媒体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研究研究课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景之一: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它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眼睛会流露出你的感情,是心灵的窗户。关键词:明亮的眼睛,心灵的窗户)
情景之二:请戴眼睛的同学摘去眼前的眼镜,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大家。(关键词:摘去眼镜,景物变得模糊)
情景之三:投影“浙江盲校的同学在认真地用手看书”的图片。(关键词:盲人需要帮助,爱心使世界光明)
由此启发,让学生提出问题,并选取其中三个问题作为本节课研究的主题。
    1)眼睛为什么能看清物体?
2)近视眼是怎么形成的?
3)近视眼和远视眼应如何矫正?
眼睛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会流露出你的感情,被称为

。(填空)


摘去眼前的眼镜,景物变得模糊。

闭上眼睛,体会盲人的痛苦,激发学生的爱心。


我们都拥有一双眼睛。有关眼睛,你想了解什么问题?请提出一个有关眼睛的问题,写在下面:


(过渡:为了解决你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研究和学习与眼睛、眼镜相关的知识)

(二)子课题1:模拟眼睛成像(探究“眼睛为什么能看见物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投影眼睛结构图,观察我们眼睛的结构
逐一介绍眼球的结构,并与相应的光学仪器相对应(提示学生,我们晶状体的焦距很短,只有12cm,因此我们平时看到的物体都在两倍焦距以外;同时让学生观察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的位置,为学生实验做好铺垫)。
简单介绍桌上的器材:充水的透明气球、用手电筒制作的光源、凸透镜两只(焦距不同)、白纸两张,让学生有一个初步了解。
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眼睛成一个什么样的像?”进行合理猜想,教师对猜想进行归纳和汇总。
组织学生讨论:⑴实验器材的装置;⑵实验的步骤;⑶记录信息的方法;⑷应注意的问题;并对讨论结果完善补充。
实验一:把凸透镜与充水的透明气球紧帖放置,光源放置在凸透镜前两倍焦距之外并正对凸透镜,把白纸放置在充水的透明气球后接收像,记录成像的位置。
2.眼睛的调节
预备知识: 凸透镜中间越厚,焦距较短,凸透镜使光线偏折的程度越大,会聚本领越强。
请一位同学在教室第一排和最后一排观看。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人眼睛如何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
实验二:在透镜位置不变时,改变光源的远近,研究所成像的位置,位置是改变的。
进而提问:在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时,若要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成在光屏上,怎么办?
实验三:利用充水的透明气球模拟晶状体的变形与调焦。
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共同归纳总结:远眺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较薄,焦距较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近观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较厚,焦距较短,近处物体射来的光又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
观察并了解我们眼睛的结构

眼球的结构: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相当于光屏,物体在它上面成像(填空)


明确玻璃体用充水的透明气球演示;晶状体用凸透镜演示;视网膜用白纸演示。
学生猜想并说出猜想的理由。

个人猜想、记录。


小组讨论并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小组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有效的信息:物体经过眼睛成倒立、缩小、实像。






思考并讨论


小组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有效的信息





小组实验、研究、操作



共同归纳总结


(三)子课题2:近视眼的成因(对比探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近视眼的成因是什么?”进行合理猜想,教师对猜想进行归纳和汇总。
组织学生讨论:(1)如何在上一个课题的基础上选用器材;(2)进行对比实验的步骤;(3)实验数据的记录方法;(4)应注意的问题。并对讨论结果完善补充。
小组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有效的信息并与实验一的成像的位置相比较,得出结论:眼睛近视是由于晶状体变厚,使光线在视网膜前发生会聚。
实验四:在前面三个实验的基础上,更换一个焦距比较短的凸透镜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成像的位置与实验一相比较。
多媒体演示加深印象。
学生猜想并说出猜想的理由。
     个人猜想、记录


小组讨论并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小组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有效的信息并与实验一的成像的位置相比较,得出结论:眼睛近视是由于晶状体变厚,使光线在视网膜前发生会聚。


(四)子课题3:近视和远视的校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备知识: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
1实验五:近视眼的矫正
     取一个较大的焦距(当作正常眼)凸透镜,调节白纸(光屏),光源成清晰的像在光屏上。换上一个较小的焦距凸透镜(当作近视眼),白纸(光屏)不动,观察光屏上像的情况。在凸透镜前插上一个凹透镜(或学生的近视眼镜),观察白纸(光屏)上像的情况。
多媒体演示加深印象
2 实验六:远视眼的矫正
     取一个较大的焦距(当作正常眼)凸透镜,调节白纸(光屏),光源成清晰的像在光屏上。换上一个更大的焦距凸透镜(当作近视眼),白纸(光屏)不动,观察光屏上像的情况。在凸透镜前插上一个凸透镜(或老花眼镜),观察白纸(光屏)上像的情况。
多媒体演示加深印象。

  介绍有关眼保健知识,进行用眼卫生教育。

学生猜想并说出猜想的理由。
     个人猜想、记录


小组讨论并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小组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有效的信息并与实验一的成像的位置相比较,得出结论:眼睛近视是由于晶状体变厚,使光线在视网膜前发生会聚。


小组实验、研究、操作、记录






学生讨论如何才能做到用眼卫生




小组实验、研究、操作、记录




(五)小结,布置课后学习
由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并完成课后学习(内容见附)。
附:课后学习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可以回答你上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了吗?把你的结论写在下面。如果还不能解决,课后与同学讨论或与老师探讨。
2.按课本上“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知识,测出你的近点。你的近点是多少?和其他同学或家庭人员比较一下,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近点相同吗?探究一下,其中有什么规律?你能完成你的探究报告吗?
3.谁不希望自己拥有一双明澈的眼睛?“爱护眼睛,远离近视”,是我们健康用眼的主题。写一句爱护眼睛的话,记在下面,并要求自己努力做到: 。
4.调查一下我们及周边学校中学生用眼情况,统计出近视率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班里的同学进行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仔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2 07:30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浅谈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教研中心 王卫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内容,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那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呢?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探索出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六步教学模式:即“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分组讨论 大胆猜想→设计实验 探究新知→分析现象 体验感悟→归纳总结 交流评价→课外实践 发展个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教学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认识的开始,教师要让学生敢于提问,就要给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空间和方法,营造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氛围,创设提问情景。在教学中一是可采用学生熟悉图片导入,从熟悉的现象提问;二是利用一些违背思维定势的现象导入,引起学生激情冲击,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提问;三是利用录像片段引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观察从而提问;四是通过演示实验导入,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问。
在本节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多的将镜头伸向生活,一是利用自制的照相机演示拍照的过程(突出在毛玻璃上所成的像),二是利用投影仪投影图片在天花板上,三是利用放大镜看书导入,这样便于学生体会学习凸透镜成像的实际意义,便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照相机、投影仪里面都有凸透镜,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都能成像,但是三者成像却都不相同,由此提出问题:1.凸透镜的成像情况跟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2.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体的位置(物距)有什么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主体性学习的角色。
二、分组讨论 大胆猜想
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目的是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能力,它是以学生既有的整个知识结构和经验为依据的直接而迅速的认识过程。分组讨论,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教师适当点拨。可一边演示一边分析:照相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使用投影仪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学生猜想出像的大小可能与物体到凸透镜距离有关;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像和物体究竟在凸透镜两侧还是一侧,猜想出:像的虚实、正倒可能跟像和物体是否在同侧有关等。这样引导学生合理的分析讨论,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三、设计实验 探究新知
为了节省时间,增大演示的可见度,可以先把怎样使用光具座制成视频课件,介绍光具座及刻度尺,导轨中间放置凸透镜,两边分别放置蜡烛及光屏,点燃蜡烛,将蜡烛放在某个位置,烛焰通过凸透镜就可以成像。蜡烛长了,怎么办呢?有意识的提醒学生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烛焰、凸透镜、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放在一起,比一比,不等高就要调节螺母。学生在实验前,指导学生设计数据表格(见下表):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实验中,指导学生怎样才算观察到像,这是非常重要的。当光屏上有了烛焰的轮廓,再移动,清楚了,继续移动,又变得不清楚了,移动下去,烛焰的轮廓从光屏上消失。要学生分析,光屏上承接的都是烛焰的像吗?然后再引导分析,物体的位置确定以后,像的位置应该是唯一的,哪个是所成的像呢?在实验的过程中,不强调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多远,有的小组不管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看到像,不妨缷掉光屏,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烛焰,能看到烛焰的像吗?再指导学生去观察所成的像的大小、正倒、物体和像到凸透镜的距离。通过不断的完善设计,完善实验,使学生感受探索的艰难,同时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分析现象 体验感悟
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表格及成像的情况,相同的光具座和凸透镜,为什么烛焰在光屏上会成不同的像呢?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通过和凸透镜焦距比较。凡是在光屏上成像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都比焦距大;当像和物体在凸透镜同侧时,是正立放大的,无法在光屏上成像,在这里可以通过分析平面镜成虚像过渡到此时凸透镜成的也是虚像的道理。这个过程,教师不是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总结,而是在学生自我体验感悟的基础上,总结归纳: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成不同的像,发现成不同的像其“物距”不同,进而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与传统教材中直接给出“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外二倍焦距以内”、“在一倍焦距以内”陈述迥然不同,而是让学生自己分三步完成科学探究:一步带路,二步放手,三步得结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理念,学生得到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五、归纳总结 交流评价
学生通过回顾本节课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大胆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现象→交流评价,思考从中学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实验的数据中还能发现什么?能否利用凸透镜成等大的像?各小组交流。
六、课外实践 发展个性
课外实践充分体现应用性、灵活性和实践性,是对学生个性的完善,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大好时机。学了本节内容,让学生了解有关照相机的常识,如:想照远景怎么办?想把登记照片的人像照大点儿应该怎么办?一个凸透镜打掉了一半,还能研究它成像的规律吗?通过这些操作和探究,让学生领略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始终保持求知的渴望,也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实践证明: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按照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分组讨论 大胆猜想→设计实验 探究新知→分析现象 体验感悟→归纳总结 交流评价→课外实践 发展个性”这五步教学模式实施探究式教学,能使学生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同时通过过程与方法的获得过程,领悟和形成科学的思想和精神,由此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又促使学生进一步再去探索新的知识与技能,进而开启新的探索历程。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2 07:30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透镜”的创新教学设计



江苏省苏州市第十四中学 邓丽



这是一堂创新教育展示课的教学设计,笔者于2001年向来自全国的同行上了“透镜”的展示课。

1 设计思想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理念:

①“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即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在其中的物理规律。

②“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即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包括技术设计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将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中。

为了体现这些新的理念,“透镜”教学总的设计思想是:从“冰透镜向日取火”的实况录像直接切入课题“透镜”;就地取材,用学生熟悉的眼镜组织学生实验探究如何用多种方法判别凸透镜与凹透镜以及如何测量凸透镜焦距等问题;并从中提炼出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鼓励学生运用方法,解决新问题。本课的教学流程为:引入课题→判别透镜→测定焦距→总结方法→课题研究。

2 过程设计

2.1 引入课题

通过“冰透镜向日取火”的实况录像,结合配音资料,开门见山地引出课题“透镜”,并介绍透镜的概念。这样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得知,冰透镜是教师自己动手制成,这一段录像是本校摄制时,更激起学生对物理课学习的重视

【学生实验1】感受凸透镜与凹透镜中间及边缘的厚与薄,使学生悟出凸透镜与凹透镜的定义。

2.2 判别透镜

问题:近视眼镜和老花眼镜的镜片分别是用什么类型透镜做的?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认识到近视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而老花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判别凸透镜与凹透镜?也即如何区分近视镜与老花镜?

【学生实验2】组织学生讨论、猜想,设计实验探索多种方法判别眼镜。

学生介绍判别眼镜镜片的方法:

方法①摸:用手直接去摸眼镜的镜片,发现镜片中间薄、边缘厚的则为近视镜;镜片中间厚、边缘薄的则为老花镜。教师表扬学生能活学活用,利用刚学的凸、凹透镜的定义区分眼镜,并及时指出光学仪器一般不允许用手摸。

方法②看:使眼镜靠近书本,透过镜片观察字的变化,发现字变小的是近视镜,字变大的是老花镜。

【学生实验3】制作水膜透镜:将铅丝紧绕在透镜的金属柄上,绕成一个封闭的小圈。把小圈浸入水中,取出后小圈上形成一个水膜透镜。用此透镜观察字的变化。有发现字变大的,有发现字变小的,而发现字变大的甩一甩后又发现字变小了。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成放大像的水膜形成的是凸透镜,成缩小像的形成的是凹透镜。

【学生实验4】移动透镜,观察现象。使两种透镜从靠近书本慢慢远离书本,透过镜片观察字的变化。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凹透镜在移动的过程中,总是成正立缩小的像;而凸透镜在移动过程中,既能成正立的像,又能成倒立的像,即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其中有什么规律,鼓励学生课后去研究。

方法③照:用光源对着镜片照,发现近视镜把光散出去,而老花镜把光聚起来

教师结合凸透镜与凹透镜对光不同作用的动画讲解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而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并介绍焦点、焦距的概念。

教师补充判别眼镜的方法:

方法④晃:把两种眼镜放在字前慢慢摇晃,透过镜片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5】学生晃动两种眼镜,发现像的移动方向与近视镜的移动方向相同,而老花镜则相反。

以上判别近视镜与老花镜的方法,其实也是区分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方法。点评:教师通过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接着学生自主设计各种实验,找出了多个方法。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还经历了作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2.3 测定焦距

问题:眼镜有不同的度数,度数表示什么意思?

显示资料:眼镜的度数一般不用焦距f表示,而用屈光度Φ表示,其关系如下:Φ=(1/f)×100。

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到眼镜的度数与镜片的焦距有关,怎样来测焦距呢?

【学生实验6】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测凸透镜的焦距。(学生一般都能用平行光聚焦法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2.4 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对怎样区分近视镜与老花镜和怎样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探究,从中可以总结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以区分眼镜为例,怎样判别近视镜与老花镜,这是问题的提出(显示“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讨论、猜想有哪些方法,例如有学生想到“摸”、“看”等方法(显示“设计方案”)。接着用实验去探究这些方法的可行性,及寻找更多的方法(显示“实验探究”)。方法找到后,还要对方法进行交流、评估,如“摸”虽为一种方法,但光学仪器不允许用手摸(显示“交流评估”)这就是人们常用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探究→交流评估。

2.5 课题研究

针对上述方法,提出4个课题,鼓励学生学用方法作课后研究。

课题①:为什么凹透镜晃动时像的移动方向与镜片的移动方向相同,而凸透镜则相反?

课题②:平行光聚焦法能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怎样测凹透镜的焦距?

课题③:怎样用透镜组合成望远镜?

【学生实验7】用透镜组合望远镜。

课题④:透镜与现代文明有什么关系?

演讲:的确,人类自从发明了望远镜,从而认识了广阔无垠的宇宙,也推动了航海业的发展,人类也许正是因为发明了望远镜才加快走进了现代文明。透镜可以组合成望远镜,那么透镜与现代文明有什么关系呢?

3 对“透镜”展示课教学设计的点评

在判别凸透镜与凹透镜的环节中,用学生熟悉的老花镜与近视镜等生活常见的物品来判别,用最普通的铅丝、水来做水膜透镜,使学生有亲切感,感到物理课程不是想象中那样枯燥、难以下手。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最后设计课题组合望远镜及研究透镜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整节课设计了大量的学生实验,使学生投入到真实的情境中去,在亲自动手做的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科学的方法,逐渐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让学生“做中学”。

对学生来说学习知识技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通过科学探究提高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往往是不成熟的、分散和粗糙的。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实验方法,帮助他们总结提高,从而使学生找到一条进行科学探究的正确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课的最后提出4个课题,鼓励学生用学到的方法作课后研究,让学生带着科学探究的余兴和问题离开课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堂课课堂教学的效果。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2 07:30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云南陆良县第三中学 梅祥



  教学程序

  一、以照相、看电影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过程;

  二、凸透镜的三种应用和各自的成像特点均让学生从观察和实践中得出,让学生体验物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通过自制模拟相机、水滴放大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获得成功的愉悦;

  四、选用安培事迹的投影片既能调节课堂气氛,又让学生领略科学家刻苦钻研的忘我精神;

  五、课堂小节先让学生归纳概括,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也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六、课后实践与思考是课堂教学的延展,旨在引导学生进行基本的科学探究和实践,并在实践中提出问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和方法

  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通过观看投影片,了解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2.通过自制水滴放大镜,初步感受等效原理的应用。

  3.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情感。

  4.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准备

  一、教师演示器材:真实照相机、模拟照相机、投影仪、投影片(同有照相机原理简图的投影片一张,“安培和移动黑板”的故事投影片一套)、放大镜。

  二、学生制作器材:制作模拟照相机的材料(两个直径相近、长约15cm的圆纸筒,焦距为7.5cm的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胶带纸)、玻璃片、水。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怎样区分虚像和实像?(让学生先回答后再讲述,着重强调成虚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并非来自于像点)。

  2.我们在透镜一节中学习了透镜可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什么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边缘薄中间厚的透镜;会聚作用)。

  二、新课教学

  引言:同学们喜不喜欢照相和看电影?喜欢,那么知不知道照相机和电影放映机的原理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板书课题:生活中的透镜。

  (一)照相机

  出示真实照相机,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相机镜头的形状,使他们对照相机镜头有直观的印象,指出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播放画有照相机原理简图的投影片,对照投影讲解: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二)想想做做

  让学生动手制作模拟照相机。

  出示做好的模拟照相机,讲解制作方法:在直径较大的圆纸筒一端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图纸筒一端固定半透明塑料薄膜,再把小纸筒有屏幕的一端套入大纸筒内。

  让学生两人一组动手制作,两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制作完成后,让学生把模拟照相机对着室外,并前后拉动直径较小的纸筒,直到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观察所成的像,回答:

  1.像是缩小还是放大?

  2.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3.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1.和2.比较直观,对于3.可以让学生根据进入眼中的光线是否来自像点进行判断。

  (三)投影仪

  让学生观察投影仪,着重观察镜头,简单介绍其构造。

  演示:从“安培和移动黑板”故事投影片中拿出一张让学生看投影片上人物的大小程度,再把投影片放到投影仪上,放置时让投影片上的人脚朝黑板,头向学生,请一位同学到投影仪前证实。然后移开反光镜,使光线直接射到天花板上,调节镜头,直到天花板上成清晰的像,让学生观察并回答:

  1.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和投影片上的人物相比);

  2.像是正立还是倒立(以像上人物头脚朝向和投影片上人物头脚朝向比较得出)。

  3.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问题回答,讲解后,重新装好反光镜,把图案反射到墙壁上,让学生了解反光镜的作用。并把“安培和移动黑板”故事的五张投影片逐一放完,简介安培事迹。补充: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们钻研科学的忘我精神,但不能学习在大街上思考问题,被车撞到可就麻烦了(玩笑)。

  简介幻灯机、电影放映机基本成像原理和投影仪是一样的。

  (四)放大镜

  让学生用凸透镜看书上的字,说出看到的情况:

  1.字是放大还是缩小?

  2.字是正立还是倒立?

  教师讲解:放大镜是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放大的像,但这个像与投影仪所成的像是不同的,它是正立的虚像,并且像与物体在同一侧。

  提问:能否利用其他物品来替代玻璃凸透镜制成放大镜?

  结合学生的回答简介水滴放大镜、水瓶放大镜、冰透镜,并让学生做成水滴放大镜看书本上的字。

  (五)动手动脑学物理

  1.和2.让学生课后完成,并书面记录结果。

  (六)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

  1.先让学生归纳本节知识树,教师再板书归纳。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实像

  生活中凸透镜的应用 投影仪成倒立放大实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虚像

  2.课后实践与思考

  ①用自制的模拟相机替同学“拍照”,并探索:要使所成的像更大一些,可采取什么措施?

  ③请你利用凸透镜制成一种有用的装置,说明制作方法和用途。

  ③用分离原理将投影仪分离成两个可单独使用的仪器。

  ④用放大镜以不同的距离看物体,是否都是放大的?

  ⑤根据④中你所看到的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你提出的问题?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2 07:30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都中学 杨龙飞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中力图体现:学习知识是一种探究的活动。结合教学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构建,以更利于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与创新,学习知识和掌握相关的技能,并领悟科学探究的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体验性目标
  1.经历:观察凸透镜的成像过程,能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2.反应:能在经历的基础上表达感受(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
  3.领悟:初步形成爱科学的态度、愿意探究的精神、与他人协作的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等。
  教学准备
  凸透镜、光具座、蜡烛、火柴、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及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
  (一)玩小水珠:把透明胶片放到课本上面,用手指在透明胶片上滴一个水珠,观察小水珠下面的字。揭秘“小水珠”并进行设问:
  你玩过凸透镜吗?能介绍一下你以前是怎么玩的吗?还有别的玩法吗?
  (二)演示:用投影仪把细小的灯丝投影在天花板(墙壁)上。让学生观察灯丝的像与灯丝相比怎样?
  演示:灯丝开口向下,在像上开口怎样?
  演示:灯丝开口向上,在像上开口又怎样?成什么样的像,
  1.如何区别像的正立、倒立?
  什么情况像明亮、清晰?
  2.怎样区别实像和虚像?
  像与原物相比有什么特点,
  3.像的放大、缩小是什么意思?
  学生思考回答: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无法用光屏承接。
  像的正立、倒立是指像的上下位置,与物体的上下位置比较是否颠倒。
  “放大”、“缩小”指像与物比较的结果。
  “变大”、“变小”指像本身的变化情况。
  4.什么是物距、像距?灯丝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像距。
  (三)设问:使用凸透镜产生这么多的现象,所成的像有哪些特点?成像的条件是什么呢?能猜想一下吗?
  凸透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体的位置有关,我们这节课就用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进行实验
  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能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尊重实验事实,如实记录实验现象、数据,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卡片;使学生能各取所需各有所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一)出示课题并板书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让学生观察实验器材,自己动手组装、摆放、调整器材。
  1.观察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J2507型光具座。
  让学生观察说明光具座主要组成部件。
  2.学生对实验器材进行组装、摆放、调整。
  探究按照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何组装实验器材?
  摆放顺序可以从左到有依次为蜡烛、凸透镜、光屏,也可从右到左依次为蜡烛、凸透镜、光屏。
  使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
  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固定凸透镜,移动蜡烛和光屏进行观察实验。
  固定蜡烛,移动凸透镜、光屏进行观察实验。……
  3.设问:什么是物距(u)、像距(v)、焦距(f)?
  学生对照光具座回答:物距是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像距是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焦距是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三)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和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及进行相关记录。
  学生可采用不同的摆放顺序、不同的移动对象来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如:
  摆放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蜡烛、凸透镜、光屏。
  设问:如何使物体的像呈现在光屏上?
  引导学生回答调整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设问:移动凸透镜或蜡烛,作用是否相同?
  让学生明确:作用是相同的,都是改变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
  注意:移动光屏观察成像时,要保证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继续设问:根据设计方案需要记录哪些物理量及像的哪些特点?
  启发学生明确要记录:物距、像距;像的性质(放大、缩小,倒立、正立,虚、实)……
  (四)学生实验
  1.出示实验要求:
  ①多次实验,观察物体的成像。
  ②记录每次看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时,像的特点及成像时的物距和像距。
  ③记录其他方面的问题及发现。
  2.学生两人一组开始独立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填写小组观察实验记录表(按上面的文字说明做)。
  附表 小组观察实验记录表
小组观察实验记录表
第_______小组 成员_______、_______
 要求:1.多次实验,观察成像的情况。
  2.记录每次看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时,像的特点及所成像的物距和像距。
  3.记录其他方面的问题及发现。

 
  3.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启发、点拨或发提示卡片并提示学生。
  教师应准备小组实验活动建议卡片,谁遇到疑难问题或不能继续进行实可向教师要卡片,按提示继续实验)
  三、汇报交流
  学生实验基本结束,并填写好了实验记录表。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重要的规律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及时反馈矫正实验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教育。总结成功的经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注意学生思维的火花,延伸实验课的教学。以讨论方式进行。
  (一)学生总结发现的现象、解决的问题及发现的规律性的问题。
  学生回答的问题一般有:放大的像、缩小的像、等大(不变)的像、看不到实像(放大的虚像)等,靠移动蜡烛、光屏来解决,或移动凸透镜来观察……
  看到有关的像时,你们所记录的物距和像距各是多少?
  (二)教师根据板书学生的记录数据,引深讨论。
  设问:对所记录的数据能分析一下吗?有规律吗?
  学生讨论回答:物距和像距及焦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1.认识像与物等大这个关键点。
  2.总结: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像与物在透镜的两侧,在光屏上能得到。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侧,在光屏上不能得到。
  3.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及放大的虚像的条件,有什么关键的位置吗?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1.物体通过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决定于物体离开凸透镜的距离。物体离凸透镜由远移近时,成的像逐渐变大,像离凸透镜的距离也变大。
  2.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像总是比物体小。物体移到二倍焦距以内时(焦点以外),像就变大到比物体还大,也就是成了放大的实像了。再移近到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像就由实像变成了虚像,发生了质的变化。(用计算机多媒体突破像变大或变小这个难点)。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能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一下吗?
  学生总结归纳:焦点是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像的放大或缩小的分界点。
  (三)评价
  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刚才的实验和回答能对自己做个评价吗?
  启发学生回答: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实验才能明确物理现象;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应该多想、合作解决;猜测的结果和实验结果不一定相同;自己动手动脑做出的实验现象有意思、真实……
  四、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规律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1.多媒体计算机演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思考:水珠还能成其他的像吗?
  投影图片讨论其中蕴涵什么物理规律?
  学生回答:水珠离另一侧的花朵较远(u>2f),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当花朵离水珠较近时(f<u<2f),成倒立放大的像。
  当花朵离水珠很近时(u<f),成正立放大的像。
  3.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提示本节课所总结的规律是下一节应用学习的原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2 07:31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课 题

眼睛和眼镜

课 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杨玉波

教学方式

讲授、

实验探究

学习方式

创新、合作

单位

一汽九中





知识与

技能

1.了解眼睛的构造
2.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3.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及其矫正方法
过程与

方法

通过实验对比发展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关心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矫正视力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眼睛保健教育
3.使学生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重点

近视、远视的矫正
难点

近视、远视矫正的探究过程。
手段

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
教具

透镜组(若干)、光具座(若干)、蜡烛(或电灯)、白纸板(做成光屏状)和近视眼镜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眼睛是怎样看见

物体的

微机显示眼睛结构的图片,提出问题: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介绍眼睛的晶状体与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观察

结合眼睛的构造思考回答
通过观察理解眼睛看见物体的原理
眼睛的调节作用

用凸透镜使距离不同的物体成像,像与透镜的距离会不同,而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像都成在视网膜上,即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不变
认真听、仔细思考
用讲述的方法引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与眼睛的调节作用看似矛盾,其实有必然的联系,为眼睛是一个可变焦距的系统作好铺垫

介绍正常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的调节并在黑板上画图
观察、思考、理解
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意识

介绍近视眼并画图,引导学生模拟矫正近视的实验,要求学生说出心得、体会
思考矫正近视的方法并积极回答观察积极发言
培养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能力

介绍远视眼并画图,要求学生自己实验矫正远视
小组讨论设计并演示进行实验组内总结
培养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
眼镜的度数
要求学生阅读科学世界“眼镜的度数”。同学之间比较不同度数的眼镜镜片的不同
学生阅读后小组互相交流
通过对比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的精神
德育

如何保护眼睛
1.不要边走边读
2.不要躺在床上阅读
3.不要在过强或过弱的光线下阅读
4.不要长时间玩游戏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创新

给你一个老花镜,要求测出它的两个镜片的度数,请说出所需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图。 
           
小结

学生归纳
作业

课后上网查阅有关弱视、散光的资料


35眼睛和眼镜
一、眼睛的调节作用
二、近视的成因及矫正(板画)
三、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板画)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2 07:31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透镜”课堂实录

青岛市二十六中 丁晨
  【设计理念】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理念的指导下,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考虑。
  1.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现象,从生活走向物理。由这些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要探究的主要课题,通过讨论、分组探究,寻找物理规律,再将所学
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当中,从物理走向生活。
  2.让学生经历深究学习的过程,在注重科学探究的基础环节上,渗透物理学科的基本研究手段,引导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加强合作探究,在合作中,相互取长补短,不
断改进自己的方案,使学生在各自学习层面上取得进步。
  3.落实新的学生评价机制,不仅注重结论的得出,还要兼顾过程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激发起学生活跃的思维。保持学生对学习、对科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









知道什么是透镜、薄透镜,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主光轮、光心、焦点和焦距;
知道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知道利用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





让学生以丰富、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
让学生带着问题,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与情

价感

值态

观度

创设情景,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养成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逐步建立物理学习的兴趣。





本章主要讲述透镜的初步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研究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和凸透镜的成像是本章的重点。而本书中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又是理解凸透镜像以及透镜在生活中应用的根本。





以“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这个知识点为载体,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活动的设计以及实验现象,合理运用物理的研究方法进行解释即为本节课设计应着力之处。



以学生的集体讨论、小组合作为基础。合理引导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用:凸透镜、凹透镜、光具盘、光源。
学生用:凸透镜、凹透镜、小平行玻璃板、光源、白纸。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实录】
  一、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戴过老花镜没有?戴过的同学能说一下有什么感觉吗?
  (说明:此次发问并不要求学生作出准确回答,只是为本课作引,唤醒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记忆,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
  师:(手持老花镜)如果没有,老师提供你一次机会,谁愿意来试一试?
  (学生争先尝试)
  师:能不能说一下,你戴上老花镜的感觉与不戴时以及戴近视镜有什么不同?
  (学生争先发言)
  师:刚才没戴过的同学肯定也想试试!桌上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三块玻璃,请同学们亲身体验一下。
  (学生尝试、讨论)
  师:通过刚才和同学们一起的亲身的尝试,我就想:同样是玻璃制成的镜片,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异?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你们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说明:创设情景,利用初中生较强的好奇心,使学生与本节课实验器材充分接触,注意到三个镜片形状上的差异。
  (学生可对照实物回答)
  生:三个镜片有一个中间厚、边缘薄,一个各处等厚,一个中间薄、边缘厚。
  二、引入课题
  师:(鼓励)同学们的观察十分仔细!
  板书:第二节透镜
  一、透镜的分类
  (出示投影1)
  (说明:此环节重点突出凸透镜,凹透镜的概念形成。)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光线在经过三个玻璃片后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出示投影2)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光在通过三块玻璃后的传播情况。今天讨论最简单情况:平行光射的情况: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提出假设、建立课题。
  (学生讨论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1:我们组认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可以聚拢,经过凹透镜后应该散开,而平行玻璃板对光线没有什么作用。
  生2:我们组跟刚才的同学意见略有不同。我们认为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可以聚拢,经过凸透镜后应该散开,而平行玻璃板我们同意刚才的意见。
  生3:
  (说明:对学生所有的大胆猜想给予支持。)
  师:刚才同学们的猜想,我感觉都动了脑筋,那么谁的意见是正确的呢?
  生:应该通过实验验证!
  师:今天阳光明媚,我们今天的实验就到校园中去做!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我们可以认为是平行光,请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记录阳光在经过透镜后留下光斑的大小,并且考虑一下:光斑的大小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回来后,我们看哪组同学的实验记录最详细!
  (学生露天实验,教师跟随并解决学生实践中产生的质疑)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亲身实验,能把你们的实验现象踉其他同学交流一下吗?
  (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出示实验记录)
  师:(多请几组学生到讲台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
  师:还有同学找到不同的实验现象吗?……如果没有,那么请同学们自己来总结一下,你认为三种镜片对光线应该有怎样的作用?
  (学生讨论并自己进行总结、教师作必要规范)
  (出示投影3)
  板书:第二节透镜
  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平行玻璃板不改变(垂直入射)光线传播方向。
  (说明:此环节重点突出透镜对光的作用。本实验中,让学生离开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学生实验兴趣高,实验效果好。)
  师: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得到了正确的答案!老师很高兴!可是老师想知道,你们是如何建立结论和实验现象之间关系的?
  (学生组内讨论)
  生:通过观察光线经过透镜后留下光斑的大小,利用这种转换的方法,将光的传播路径间接地表示了出来。(说明:教学过程中,授之以鱼,也要接之以渔)
  师:另外关于透镜还有几个重要的名词,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5页。看能否自己解决这几个小问题。如果看不懂,可以和周边同学或跟我交流一下。
  (学生自学。可讨论)(出示投影4)
  师:(请学生对照投影提示,辨别几个重要名词)
  三、新课巩固:
  师:(出示投影5)
  师:透镜在生活中很多地方有广泛的运用,除了投影中列举的实例外,你还能找到更多的例子吗?
  (学生讨论并回答)
  (说明:物理知识来源生活、还原于生活。)
  师:(出示投影6)
  小名的奶奶要看报纸,让小名拿老花镜,小名发现爸爸的近视镜和奶奶的老花镜都放在桌子上,怎么办?请你帮忙为小名想个办法。
  (学生讨论并回答)
  (说明:物理知识学习的根本要应用于生活。)
  三、布置作业
  师:(布置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第二节 透镜
  一、透镜的分类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三、关于透镜的几个重要名词
  主光轴 焦点 焦距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2 07:31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透镜及其应用”教材分析

王伟庆
  这一章是色彩斑斓的光现象的第二部分,在光现象的基础上,讲述透镜及透镜的实际应用。主要内容有透镜的初步知识;生活中的透镜: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观察世界的窗口:眼睛和眼镜,还有观察微观和宏观用的显微镜和望远镜。编者把这些内容放在一起,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这些内容都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
  一、课程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与《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的教学目标不同。它不仅有知识与技能目标;还有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前者属于知识技能目标,后者统称为体验性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了解凸透镜的应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
  (2)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3)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成像的道理及其应用。
  (二)体验性目标
  1,经历:观察凸透镜的成像过程,能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2.反应:能在经历的基础上表达感受(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
  3.领悟:初步形成爱科学的态度,愿意探究的精神,与他人协作的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等。
  二、对课程目标的理解
  (一)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与原《大纲》中的教学目标的比较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与《大纲》中的教学目标相比,知识目标有所降低,但能力目标、意识目标提高了。
  
  1.原《大纲》中的教学目标与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
  (1)原《大纲》中本章的教学目标:
  2.两种目标的比较分析。
  与《大纲》相比,《课程标准》有三处不作要求,如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知道利用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能根据所给的条件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还有将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及这些像的特点,降为知道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由原来的“知道”降为现在“了解”层次,而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是指导性学生实验,现改为探究性的学生实验。能力方面比《大纲》中的要求高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也高了,明显地体现出“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一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究精神。
  (二)本章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1.重点。
  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本章的中心内容,也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对于探究性活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也是本章教学重点,重点应解决如何探究,如何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归纳结论、评价等。
  2.难点。
  “平行光源”的解决是做好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关键,所以是教学中的难点。另外,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如何写探究报告,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三)对教材的灵活处理
  从教科书中的五节内容来看,有些内容属于《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有些内容不属于《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对教科书的这些内容,教师可按教科书讲,也可自主选教材,尽情发挥。有些内容教师不必担心学生学不会怎么办,《课程标准》把这些知识内容作为载体,以达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愿意探究、敢于创新等能力的目的。教师不可能将庞大数量的信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塞给学生。因此必须改变“只有讲过才算教过”的观念。许多内容可以精选,精讲,点到为止。更多的内容,如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补充材料(包括视听材料),搜集各种形式的信息,除了教材介绍的内容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准备几个相关的小课题让学生去做调查研究。例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和照相机的原理后,可让学生调查商店中各种照相机的价格和功能,并分析它们的关系。
  (四)弄清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
  从课程目标的分层看,分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要落实好这三种目标,必须弄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弄清关系,教师才能研究好每一节课,准备好每一节课,教师在备课中才能有针对性地备好提问、引导、组织性的问题。
  基于这种要求,如何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呢?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的学习,经历的大过程如下。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知识与技能的探索过程,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在物理知识与技能的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从而使学生不断地掌握一些简单的研究方法;然后通过过程与方法的获得过程,使学生初步领悟和形成科学的思想和精神,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教学循环。然后这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促使学生进一步再去探索新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循环。因此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说:知识与技能是实施探究过程获得方法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营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探索知识与技能的动力。显然在每一个循环中,过程与方法处于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因此使学生经历过程、掌握方法是施教的关键。抓住了这一点就等于抓住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渠道。
  三、教材特点
  (一)教材选择的内容更贴近生活
  教科书贴近《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不仅贴近学生生活,还贴近科学研究。凡贴近生活的内容增加了,对原教材中的繁、难、旧的知识内容进行删除或降低要求。例如,删除了原教材中的幻灯机,换成了学生现在学校常用的投影仪,使学生看得见,容易观察,容易理解,进而理解电影院用的放映机、照相馆用的放大机的原理也就容易了;还增加了人的视觉器官──眼睛和矫正视力用的眼镜,使学生对眼的卫生常识更容易理解,更爱护眼睛;增加了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这样,学生使用起来易操作,易理解;还增加了外出旅游常用的望远镜、观察宇宙用的天文望远镜,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尝试将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是《课程标准》提倡的学习方法之一。例如,从生活中的透镜──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然后联系生活实际──眼睛和眼镜,又联系社会科学──显微镜和望远镜。这种安排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
  (二)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课程把过去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转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所有的知识内容基本上都是通过探究总结得出的,因此要引导好探究的过程,指导学生观察好现象,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的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记忆结论,同时也注意了鼓励将信息技术渗透在物理教学中,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三)学生动手动脑机会多
  教科书中差不多每节课都有“想想做做”,节后都有“动手动脑学物理”。本章中共有“想想做做”三个、“动手动脑学物理”五个、“探究”一个。要尽量引导学生动手去做,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和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研究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终生对科学的探索兴趣。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3 07:00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汽化”教学案例与设计

山东文登教研中心 毕建波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温度计、熔化和凝固的基础上,对热现象的进一步学习,是热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生产实际联系十分密切。教材以探究沸腾的特点和蒸发与那些因素有关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探究沸腾的特点和蒸发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的过程。在通过实验得出沸腾和蒸发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生产中的沸腾和蒸发现象。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本节的沸腾和蒸发是两个完整的探究过程,通过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学会科学猜想、设计实验表格、分析论证、感悟科学方法也是本节的重点,因此这节课在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沸腾和蒸发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之一,学生已经产生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了解沸腾的特点和蒸发的影响因素,对于学生来说都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是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学生还是比较不熟练,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在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什么是汽化。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腾。



  ●认识蒸发现象,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了解沸点与气压有关。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沸腾是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通过探究活动理解蒸发快慢的条件。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领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主动探究意识,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三、教学资源



  演示实验器材:酒精、棉球、塑料袋、热水、酒精灯、温度计、烧杯、铁架台、石棉网、手表。



  学生探究实验器材:热水、酒精灯、温度计、烧杯、铁架台、石棉网、手表、带孔的硬纸板、冷热档的电吹风、纱布。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主要研究的是沸腾的特点、蒸发的影响因素。蒸发和沸腾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有多个探究活动穿插进行,环环相扣,且有的探究问题都是由一个有趣的实验或现象引入,激起学生的疑惑、好奇心,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自发进行探究活动。学生在经历探究过程中,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和处理。让学生通过知识的探索去获得研究、学习、思维的方法,然后通过方法的获得及运用方法探索、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形成科学而积极的思想意识、精神,这些思想意识、精神又促使学生进一步再去探索新的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循环。



  五、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实验:在黑板上用酒精棉球写下“同学们好”几个字,过一会儿“同学们好”这几个字就不见了。



提出问题:字到哪去了?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通过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教师提问: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总结引入:物理学把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4同学们想知道这神奇现象的原因吗?



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与此有关的汽化现象。



板书:汽化)

1.学生观察:字不见了。



学生进行讨论回答:变成气体跑到空气中了。



2.实验:①在白色通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排尽空气后扎紧袋口,并将其放入热水中,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让学生把塑料袋从热水中取出,观察袋内的变化情况。



学生根据现象回答:①酒精变成酒精气体了。



②塑料袋又瘪了,酒精又变成液体了。

















实验现象很奇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引入:在我们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类似的例子,请同学们先小组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举出的例子最多。



教师根据学生举的例子,提问:在同学们举的例子中,液体变成气体的方式都是一样吗?















总结。(板书:蒸发和沸腾)



分别对蒸发和沸腾进行研究。







提出问题:水沸腾的现象大家都见过,但由于时间和视角的问题可能大家观察的不是很清楚,对于水的沸腾大家还有哪些问题。



请学生分组对提出的问题讨论进行猜想。巡视指导。



(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先提出猜想,留在下面的探究实验中进行解决。)



















根据本节课的目的,请学生小组就探究问题进行猜想。根据各组的猜想,各自进行实验设计。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探讨。



























请学生进行小组间交流。教师补充:观察水沸腾的过程中,水中会有气泡产生,要注意气泡的变化情况。

















请同学们分工配合好,选取合适的器材进行科学的探究实验。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交流。



教师板书:



①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称为沸点。



教师就实验中的出现的问题提出问题:



①各组实验中沸点为什么不同?



②平时说沸腾水的温度是100℃,为什么这个实验中水的温度不是100℃?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小组1:湿衣服晾干、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小组2:锅里的水被烧干了、擦在手上的酒精一会就没了。




小组3:理发师把湿头发吹



干、有露的时候太阳一出来一会露就没了。



……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总



结。



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1:水沸腾有什么特点?



学生2:水沸腾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3:水沸腾后,在加热的过程中水的温度是否会发生变化?



学生讨论猜想:



学生1:水沸腾时,上下翻滚,有大量的气泡。



学生2:水沸腾的过程中要一直给水加热,如果不加热,水就不会沸腾。



学生3:水沸腾以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





探究的问题

猜想







①水沸腾的特点





②水沸腾的条件





③水沸腾时温度是否变化





学生1:(边演示边讲解)课本装置实验图,加热到水沸腾通过观察透明烧杯中的现象记录沸腾的特点;当水沸腾后把酒精灯拿走,观察现象;在加热的过程中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学生2:在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要用手表记时,并记录数据,便于总结结论。



学生3:烧杯中要少倒些水,为节省时间还应该用热水。



学生4:给烧杯加个硬纸板做的盖子,减少热量损失。水沸腾后要多观察一会,不要马上停止加热。。



学生5:根据实验方案设计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的表格。





(min)

1

2

3

4

5





(℃)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并将数据填写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①温度计的差异;温度计的使用。



②通过观察沸点表,可见:不同液体沸点不同;同一种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









学生通过讨论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教师在此处的作用只是引导汇总,引出课题。



















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观察提出问题。



















根据生活经验提出



猜想。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相互学习中得到提高。























培养学生应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继续去发挥。

课外



拓展

教师简单介绍。实验:用纸锅



烧水。

学生根据课堂上的实验,回家



自主设计、进行实验。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上课时,在黑板上写字,字不见了的现象,引出蒸发。



提问:蒸发与沸腾有什么不同?



教师汇总,板书:



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提问:洗的湿衣服为了让它尽快干,你会采取哪些措施?



进一步提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根据我们的猜想,小组就探究问题进行猜想。根据各组的猜想,各自进行实验设计。巡视指导学生。





各小组学生交流实验计划,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确立实验方案









请学生选取合适的器材进行科学的探究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其中。



实验完毕,引导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教师板书:



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1:蒸发不需要加热,在常温下也可以进行。



学生2:只是在液体的表面进行,液体的内部没有发生。



学生小组讨论:展开放在向阳,通风的地方



学生猜想:可能与液体的温度、空气的流动快慢、面积有关。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准备,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探讨。

探究问题

猜想

实验方 案

①蒸发与液体的温度的关系





②蒸发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③蒸发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的关系







学生:我们准备两块一样大的纱布,同时放入酒精中,拿出来后,一块展开用电吹风的凉风档吹,一块展开用热风档吹,比较温度影响蒸发;再重新把纱布弄湿,一块团成团用电吹风的热风吹,一块展开用电吹风的热风吹,比较表面积影响蒸发;再弄湿纱布,都展开一块用电吹风的冷风档吹,一块自然凉,比较空气流动快慢影响蒸发。



学生进行实验。













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

































探究的过程中要使学生会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

课后拓展

①为什么装入保鲜袋中放进冰箱的蔬菜就能保鲜?



②我国西部地区严重缺水,当地人民利用处于地下很深的暗渠道输水,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

学生练习,及时反馈。



梳理反思

请学生把本节课小结一下,交流自己的收获,提出自己的困惑。



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

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提出自己的困惑。

通过知识的梳理,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课后作业

1.观察日常生活实际中的汽化现象。



2.《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1、2题

学生去观察、思考,动手动脑完成作业。







  六、教学反思



  1.本节所有的知识点都是由实验或者是现象引出。学生通过实验或者现象发现问题──提出研究课题──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操作──总结评价,努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课堂的主人,同时将教学活动变成了学生的一种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力。



  2.本节课自始至终教师都只起到引导与点拨的作用,每个知识点都是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或者进行实验,然后由学生自主去探究,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适时地进行点拨,辅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3 07:00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实验教学设计



河北省迁安市于洪庄初级中学 李宏



实验简析

本实验的核心是:引导学生探究水的沸腾现象,逐步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进而会运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

总体构思

本实验的探究活动,采取“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实验探究──归纳总结的模式,使学生在“设计、操作──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获取新知。

设计理念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对沸腾现象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逐步学会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题
探究水的沸腾现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沸腾时的特点。



2、会运用沸腾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水沸腾时的特点,经历试验探究的基本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沸点联系起来,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道理。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运用物理知识造福人类的意识。

重点
实验探究水沸腾的规律。

难点
实验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器材
铁架台、烧杯、温度计、石棉网、酒精灯

课型
探究实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水开了吗?”这是在每个家庭几乎天天都会听到的一句话。如何判断水是否开了呢?你认真观察过水的沸腾吗?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创设猜想情境,激发求知欲。

猜想假设
1、判断、猜想



2、归纳猜想情况



猜想1:在烧水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



猜想2:在烧水过程中,声音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



猜想3:在烧水过程中,水中气泡的变化规律是          。



猜想4:在烧水过程中,还存在的其他变化规律有        。
创设探究目标,使探究活动有的放矢。

设计实验
1、点拨:



迁移探究固体熔化规律的学习经验,直接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从而探究发现其特征和规律。



实验中,要分工合作,对其变化做好观察记录,还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2、设计:



各组根据猜想的内容设计实验,选择器材,通过探究,得出水沸腾的规律。
明确操作注意事项











制定探究程序,选择器材,增强探究活动的科学性。

进行实验
1、将实验器材放置好。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观察水中发生的变化(包括水的温度、水发出的声音、水中的气泡等)。



2、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记载表格中。同时注意观察烧杯中水发生的温度变化,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



  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记录表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温度/℃
  
  
  
  
  
  
  
  




3、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沸腾。



4、仿照固体的熔化曲线做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曲线。




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收集数据
点拨:设计好表格,细心观察,搜集所有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实事求是,忠实记录数据。
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分析论证
1、点拨:实验结束时对数据进行分析,看看是否存在什么规律或趋势,思考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他们能不能支持你的猜想。



2、小组内部、小组之间分析论证



通过探究,可得到水的沸腾现象的特征            。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逻辑表达能力。

评价交流
1、实验时,水蒸气液化使温度计的刻度线模糊不清。你能改进一下实验,使读数方便些吗?



2、把盛水的试管放入烧杯中,对烧杯加热,试管中的水会沸腾吗?



3、俗话说“开水不响,响水不开”,这是真的吗?其中蕴含了什么道理?
评价好坏对错,交换看法、分享信息。



实现共同进步和提高。

发展空间
1、探究水沸腾前的水温的变化规律。



2、探究高压锅做饭快的原因。
巩固拓宽知识,发展提高能力。

板书设计
探究水的沸腾现象

[目的]



探究水的沸腾现象



[器材]



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



[猜想]



猜想1:在烧水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




猜想2:在烧水过程中,声音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



猜想3:在烧水过程中,水中气泡的变化规律是       。



猜想4:在烧水过程中,还存在的其他变化规律有      。



[记录]



        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记录表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温度/℃
  
  
  
  
  
  
  
  




[结论]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3 07:00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温度计》教学课堂实录



湖北省襄樊市第三十五中学 张志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工具】



  自制温度计,烧杯,水,实物投影仪(数张已准备好的胶片),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教学内容】



  (用生活中的自然景象──雾凇引入课题,逐渐探讨温度的概念,引入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从而引出课题)



  一、引入



  师:请同学们来欣赏屏幕上的几幅美丽的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



  生:雾凇。



  师:雾凇俗称树霜,是出现在我国松花江边的一种自然景观,你知道它的形成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生:温度。



  师:你能感觉温度的高低吗?



  生:能。



  师:我这里有两杯水,请一位同学上来感觉一下,哪杯水的温度高?



  生:(操作)



  师:告诉大家,哪杯水的温度高?为什么?



  生:因为这杯水是热的,这杯水是冷的。



  师:由此,你能总结出温度跟什么因素有关吗?



  生:物体的冷热。



  师:物理学中,我们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一样,物体的冷热程度相同。



  师:这里还有一杯水,下面再请一位同学上来,先将手伸入热水中,再放到这杯水中,然后告诉大家这杯水的温度高低情况如何。



  生:低。



  师:另请一位同学上来,先将手伸入冷水中,再放到这杯水中,然后告诉大家这杯水的温度高低情况如何?



  生:热。



  师:同样一杯水,出现了不同的温度,究竟谁的正确呢?我们怎么知道他的正确温度值呢?



  生:都正确;用温度计。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二、温度计



  用自制的演示温度计来讲解温度计的使用原理,原理的引出从实验现象中体现。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个实验的演示,可见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自制的温度计



  (1)把自制温度计先放入热水中,让学生观察温度计中的液柱的变化情况。



  (2)把自制的温度计再放入冷水中,(注意,最好使用冰水,这样使得效果很明显。)观察温度计中的液柱的变化情况。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热胀冷缩的性质)从中,你能找出温度计的测量原理是什么?



  通过自制温度计的演示,让学生体会温度计的测量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引出液体温度计里的液体,有的用水银(比如,体温计),有的用酒精,有的用煤油(实验室用的常用温度计)。以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为例(预先将温度计发放下去),观察温度计的基本构造(玻璃外壳,液体,液体泡,刻度和符号)。温度计这一节的内容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看懂,建议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46页的内容,并组织快速抢答,并规定相应的规则。(例: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派一为代表,每道题为10分,答对加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整个的问答过程,用投影的形式贯穿。使整节课形散而神不散。



  抢答题:



  (1)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什么意思?



  (2)如果测出人体的温度是37℃,某天气温为-3℃,怎样读?



  (3)如果给你一只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你怎样标出它的0℃、100℃和1℃的大小?



  (4)观察课本中几种常用的温度计,他们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量程和分度值各是多少?



  (5)为什么这样设计他的量程和分度值?



  (6)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



  (7)使用前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



  设计的这些问题除了有基本的知识点以外,问题的设计要层层深入,在此过程中训练物理思维。同时,在这些问题的回答中,穿插有关量程和分度值的概念;量程和分度值是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在学生没有学习过测量的基础上让他们来理解分度值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让学生通过1℃的得到,体会分度值的由来,并逐渐体会分度值体现的是测量精确度。有关0℃、100℃和1℃的定义,是个重点,再通过练习,巩固这些基本知识。



  注意点:℃这个单位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往往还是以往的读法,注意纠正



  四、正确使用温度计



  关于温度计的正确使用,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体会更为合适。让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体会使用温度计的正确方法。老师可以相应的设计一些问题以补充知识点。



  (1)选择温度计后,能否直接去测量?测量前应该做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结合图4-5,4-6中的几种使用温度计的错误,谈谈他们错在哪里?正确操作时,温度计的液体泡应该放在哪里呢?



  (3)液体泡浸入液体中就读数,行吗?为什么?应该在什么时候读数?



  (4)读数时,眼睛要注意什么?



  (5)读数时,温度计能否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为什么?



  根据实验,总结使用温度计的注意事项:



  (1)使用温度计前要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适当的温度计,测量前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这样才能正确读出所测量的温度,并且不会损坏温度计。



  (2)测量时,温度计的液体泡不能与容器器壁、容器底部接触,液体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



  (3)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读数。



  (4)读数时眼睛要平视。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五、体温计



  学生对体温计的使用比较熟悉。为了讲清楚温度计和体温计的区别,可以设计场景,让学生分别用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来测量人的体温。让学生自己发现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不同,并从中分析出体温计的结构特点。总结体温计使用时的注意点。



  六、常见的温度值



  给学生准备了常见的一些温度计的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探究学习】



  (1)常用温度计的液体通常有水银、酒精、煤油;为什么不使用水作为常用温度计的液体?



  (2)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后记】



  通过这节探究式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单凭感觉去了解某些事物是不确切的。学生对这种方式很感兴趣,特别是对温度计结构,工作原理和体温计的缩口的探究表现了极大的热情。但是,对部分学生而言,这种方式使他们心里很不踏实,因为他们还停留在以被动接受知识的陈旧的学习方法之中,这需要长期耐心地去引导纠正。最后设计的两道探究学习题,使同学们明白了只有在探究中学习才能在学习中创新。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3 07:00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蒸发”教学设计



河北省唐县实验中学 田静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蒸发;



  ·理解蒸发快慢的因素;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会用蒸发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探究蒸发发生的部位;经历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领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主动进行探究的意识;乐于了解自然现象中所包含的物理道理。



  【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难点:用蒸发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具】



  酒精、温度计、纱布、水、烧杯、麻油、玻璃棒、棉花。



  【学具】



  装有适量酒精的一次性注射器(5ml)、蜡烛、火柴、玻璃片、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用棉花蘸酒精在黑板上写“液体”二字,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等字消失后再惊奇的问:“同学们,我写的字呢?”(学生思考后回答:“蒸发了。”)



  教师:蒸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蒸发”。投影课题并板书。



  二、让学生提出问题:关于蒸发想知道什么?



  三、进行新课



  (一)蒸发的特点



  师: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是温度达到沸点以后,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那么蒸发是在什么温度条件下发生的,它发生在哪里?



  根据实例学生讨论蒸发的温度条件并得出结论: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实验:探究蒸发发生的部位。



  在小烧杯放一些麻油,让学生闻一闻,能不能闻到麻油味,然后再往烧杯里倒一些酒精,还能不能闻到麻油味,然后再用玻璃棒搅拌,使麻油和酒精混合,看能不能闻到麻油和酒精的气味。得出结论: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通过实验观察,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剧烈程度。



  综上所述,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师:蒸发与生产、生活联系非常密切,人们有时需要蒸发快些,有时又需要蒸发慢些,因此我们就有必要来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二)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问题情景一]在洗衣服后是怎样让衣服干得快的?



  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晾在荫凉处干得慢;夏天比冬天干得快;冬天为了让衣服干的快把湿衣服放在火炉附近烘烤。



  [问题情景二]晒粮食时,把粮食摊的又薄又匀时干的快,堆在一起时干的慢;同样多的水,倒在碟子里干的快,装在瓶子里干的慢;一整个鲜地瓜干的慢,把它切成片干的快。



  [问题情景三]同样湿的衣服,挂在有风的地方干的快,挂在无风的地方干的慢。



  [讨论猜想]:根据以上现象你猜想一下,蒸发的快慢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和进行实验]



  师:今天我们的探究活动以小组竞赛的方式来进行。注射器里装有等量的酒精,用蒸发的方法使注射器里装的酒精全部变干。提供给每组的辅助器材还有:一块玻璃板、一根玻璃棒、一只蜡烛、一盒火柴,还可以用你自己的物品做器材。竞赛要求:将注射器里的酒精慢慢挤出,充分利用上述的器材,用蒸发的方法使酒精变干,干的最快的小组为优胜组。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师:宣布今天竞赛活动的优胜组,请把你们的做法向大家介绍一下?并说明这样做的目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



  (三)蒸发吸热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生活中的一个事例。大家都打过针吧?在打针之前医生会用酒精给我们消毒。现在,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这个过程。



  [实验一]:



  师:请大家把酒精擦在手背上,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生:手感到很凉。



  师:人感到凉,说明酒精蒸发从人体吸热。可见,酒精蒸发过程是吸热的。



  师:刚才我们是通过人的感觉得出的结论,为证明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下面我们借助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再来做一个实验。



  [实验二]:



  师:请大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再请大家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酒精瓶中再取出来,看看它的示数有什么变化?



  生:温度计示数下降很快。



  师:酒精蒸发,温度降低,从温度计吸热,使温度计的示数下降。这说明液体蒸发要吸热的结论是正确的。



  生:举出一些生活中利用蒸发吸热的例子。



  师:下面我们利用蒸发吸热的知识来解释物理现象。请大家来看一个实验:这是两块相同的纱布,一块不经过处理,另一块先浸水再浸入酒精后取出。如果将这两块纱布点燃,请大家猜想一下会有什么现象。



  学生猜想。



  师:在酒精燃烧过程中,放出热量,使水温升高;水的蒸发加快,水蒸发吸收了大量的热,使纱布的温度达不到它的着火点,所以纱布不会燃烧。这个现象生动地说明了液体蒸发是吸热的。



  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夏天人出汗后,电风扇吹一下就凉快多了?



  高烧病人除了吃药打针外,可以通过哪些辅助手段,帮助降温退烧?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根据蒸发吸热的道理,设计一个保存食物的方法或装置。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3 07:01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温度与温度计”教学设计

徐沼兴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见得温度值。能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
2.了解体温计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并学会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3.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过程与方法
养成使用仪器和探究其物理原理的好习惯,体验学会使用一种新仪器的愉悦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体会对温度进行准确测量的必要性,养成采集准确数据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温度计的使用。
2.难点
温度计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阅读法。
四、教学器材
演示实验器材:各种温度计(各1支)、各种温度计挂图(各1副)、演示温度计(1支)、烧杯(3只),分别盛冷水、温水、开水。
学生实验:烧杯(2只)盛半杯冷水,一杯热水、温度计(各1只)
辅助教学资源:多媒体或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热现象是指与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
我们生活中都用哪些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学生思考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形容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这样是否就能准确区分物体的冷热程度呢?
学生议论。
教师讲述:这样的形容非常的粗糙。如: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认同所研究的问题)。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用温度的数值比较准确区分物体冷热程度。
新课教学
一、温度与温度计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在生活与生产中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单位。
在科学研究中使用热力学温度,有关热力学的温度,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中“加油站”的内容。
2.单位:
①常用单位:摄氏度(℃)
②SI单位:开尔文(K)
3.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T=273+t
教师讲述:温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如:地球平均气温的升高使人们看到环境的污染导致“温室效应”;“SARS”传播期间,发病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体温升高;许多食品、药品的保鲜、保质都要在一定的冷藏、冷冻温度范围内;气温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的许多都要在一定温度环境下进行……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有关温度和温度测量的知识。
教师讲述:自然界中的物体,温度高低相差很悬殊。请大家读出图各种物体温度值,要求大家能说出生活中和自然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并能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
说明:引导学生参与探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讲述:我们对于温度高低的判断往往用皮肤的感觉。现在请同学们来做个实验探究。三只烧杯中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现请一位同学将左手食指伸入热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将两个食指同时放入温水中。
说明:一名同学上前面来操作,同学们认真观察,比较两手指的感觉,说明了什么?
教师讲述: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地判断就必须进行测量,要进行测量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二、测量工具──温度计
教师讲述: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使用温度计测量过温度。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些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师出示常用温度计(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表)实物挂图让学生观察,并让用手捏住温度计使它升温,放手使之降温,引导同学们思考温度计的原理。
提问:温度计中液体上升和下降跟温度的变化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
学生讨论、交流后并回答,老师给予适当的点评和引导。
学生意见统一后,教师予以概括总结并用板书。
1.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根据( )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提问:前面我们已经观察过温度计的实物和挂图,都知道温度计上都标有刻度,你们知道温度计是怎样刻度的吗?
(引导学生找到温度计刻度的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适当的启发: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多少?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多少?
学生讨论后回答。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100℃。
讲述:摄氏温度就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1℃如何刻度呢?
学生思考,讨论,形成正确的观点后汇报,在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
教师板书
2.摄氏温度的规定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
教师向学生介绍桌上的温度计是常用的温度计,分别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表。
教师让学生再仔细看一看桌上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的量程有何不同,想想温度计中的液体有何不同。
(提示:常用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处于液态,才能正常使用。根据用途不同,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的量程不同。参考值:实验室用的温度计:-20℃~110C;寒暑表:-20℃~50℃;体温计:35℃~42℃;固态汞熔点:-39℃;液态汞沸点:357℃;固态煤油熔点:低于-30℃;液态煤油沸点:150℃;固态酒精熔点:-117℃;液态酒精沸点:78℃。)
※工作液体的选择原则:一是液体存在的温度范围要宽,即凝固点要低,沸点要高;二是液体的膨胀系数要大;三是液体要纯净,不沾污玻璃,不侵润玻璃。
3.常用温度计的种类:
(1)实验室温度计
(2)寒暑表
(3)体温表
①特殊结构:缩口
教师讲述体温计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做得非常细的缩口,测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缩口回升到上面玻璃管里,读体温计时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处断开,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所以体温计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人体的温度。要使已经升上去的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可以拿着体温计上端用力向下甩(不是体温计的普通温度计不能甩)。
②液体—水银 量程:35℃~42℃ 分度值:0.1℃
体温度计的使用规则:
①不能用常用温度计直接测量火焰的温度,原因之一是火焰的温度超过了常用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另外火焰还可能使玻璃熔化或使温度计中的液体沸腾;
②寒暑表的测量范围的上限不会超过50℃,而沸腾的水面上,水蒸气的温度会达到近100℃,所以不能用寒暑表测量沸水及沸水面上的温度;
③测量液体温度时,如果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放在液体的中间部分,而是靠在了容器的侧壁,而侧壁因液体与外界发生热传递,其温度会低于或高于液体平均温度,使测量不准确。容器的底部也会因为加热,温度高于中间部位的液体温度。所以,应该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液体的中间部位进行测量。
请同学们在综合第十一章有关温度计使用注意事项,总结如何正确使用常用温度计。教师予以适当的指导。
说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正确的予以肯定。
学生意见统一后,教师予以概括总结并用投影出示。(小黑板展示)
4.液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1)使用温度计前:①选择量程合格的温度计,若待测温度高于温度计的最高温度,温度计会胀破;若待测温度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则测不出温度值。②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测量时能准确读数。③确定零刻线。
(2)使用温度计时:①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待测液体中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否则示数会降低。同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若斜视会产生误差。
学生实验:测出半杯冷水的温度,并不断向冷水中加热水后分别测出其温度的情况。
教师巡视并予以适当的指导。
教师讲述:温度计的种类很多,下面再向大家介绍几种温度计。
数字式温度计:根据物质导电性与温度的关系制成。感温元件将所测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通过数字电路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温度值。
双金属片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是由两种不同膨胀系数彼此牢固结合的金属作为感温组件的温度计。感温组件随温度变化而发生形变,其自由端带动指针旋转,从而测得被测介质的温度,并直接通过表盘显示。
彩色温度表:根据高温物体的颜色与温度的关系用对照的方法估测出物体的温度。
告诉学生除了书上介绍的温度温度计外,在生产和科研中用到的温度还有很多种,例如:
气体温度计(gas thermometer)利用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压强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或压强不变时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制成的温度计。前者称为定容温度计,后者称为定压温度计。常用的气体有氢、氦、氮、氖、氧和空气等。用接近理想气体的氢气(或氦气)制成的温度计精确度高,且测量范围较广,所以常用于精密测量。
辐射高温计(radiation pyrometer)利用高温物体的热辐射来测量其温度的一种高温测量仪器。这种温度计可以不直接和被测物体接触而在远距离测量,所以可以用来测量星体温度。辐射高温计实际测量范围约为500~1600℃。
光测高温计(optical pyrometer)利用炽热物体发的光测量其温度的一种高温测量仪器。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的物理量,生活与生产中温度的常用单位是_____。
2.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的原理工作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被测温度不要超过温度计的_______;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_____。
3.读出图中,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上时刻的气温。
2时_________℃
8时_________℃
14时________℃
20时________℃
4.用体温表测得某人的体温是38.5℃,用后没有甩过就又接着测第二个人,示数可能会怎么样?
布置作业
1.认真看书复习本节课的知识,预习下部分内容。
2.书上作业第3题。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3 07:01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汽化和液化》的教学设计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学 刘艳
内容分析
《汽化和液化》是第四章第三节,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理念,本节“想想做做”3个,科学探究活动1个,“动手动脑学物理”1个,“STS”一个,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的主要特点。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用具
水槽、塑料口袋、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老师用棉纱蘸些酒精或水在黑板是写几个字,不一会儿,字迹不见了,引起同学们的思考。
二、进行新课
活动1:课文里的“想想做做”,教师先演示:用一塑料袋装一些酒精,把塑料袋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了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学生清楚看到塑料袋里的酒精不见了,而塑料袋却马上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塑料袋瘪了,袋里又有酒精了。这时学生自然产生“酒精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塑料袋会鼓起来?”、“酒精为什么会失而复得?”等一系列的疑问,从而引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活动2:“探究水的沸腾”这个探究活动是本节的重点,采用探究物理问题所经常采用的方法:
[提出问题]:我们把水烧开称为沸腾,请同学们来说说你所见到的、感受到的沸腾现象?(由于烧开水是我们生活中常做的事,因此同学们可以说出较多的沸腾时的现象)
[猜想和假设]:既然沸腾是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现象,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思考和猜想,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猜想列在黑板上,并进行归类。如:水沸腾时温度会上升,停止加热水不会沸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教师给出的器材,同学们讨论、思考,学会正确选择所需要的器材,并能知道其作用:酒精灯(加热)、加盖烧杯(盛水、防止热散失)、铁架台(支撑烧杯)、温度计(测水温)、石棉网(烧杯受热均匀)。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学会了分工合作,如计时、观察气泡的变化情况、温度的变化,且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酒精灯的正确操作在此得到进一步的复习巩固,要求同学们将观察到的数据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










温度/℃









气泡变
化情况










[分析和论证]:将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作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下图)。
收集同学们填在表格的数据,进行分析说明,使同学们较好地了解沸腾的特点,知道了沸腾的条件。
[评估]: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操作,评估探究的各个环节,你认为这些探究还有哪些不足和疏漏的地方,请提出来,最好能说出改进的措施本实验使用的学生温度计因为质量问题,以及本地的大气压影响使测出水的沸点不是100℃,可结合小数据括号中的“在标准大气压下”作简单说明。
[合作与交流]: 由于有许多探究活动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同学们之间的相互配合,促使同学们之间要懂得相互合作,在交流过程不知不觉使同学们之间形成一种默契配合,关系融洽的友好气氛。
活动3:“纸锅烧水”,它的实验现象出乎学生意料,可以很好地说明由于水的蒸发吸热,使纸的温度低于着火点,纸锅也能够烧开水。
活动4:课文里的“想想做做”,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让学生手背感觉到“凉”而亲身体验蒸发吸热的效果。2.用沾了酒精的棉花包在温度计的玻璃泡,并用扇子扇,让学生看到温度的降低而感受到的蒸发吸热过程,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有蒸发致冷的效果。
活动5:再一次重复活动,让学生观察什么是液化,如何使气体液化,体会液化的一种途径──温度“降到足够低”的含义,而利用压缩体积进行液化这种方式学生不熟悉,可以举液化石油气的例子,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例子。
活动6:指导学生阅读“STS电冰箱”的内容,让学生逐步习惯用所学的知识认识生活,解释实际问题,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注意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本节教学后感
新的课程目标与《九年义务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相比,知识目标有所降低,但能力目标、意识目标有所提高。按《九年义务教学大纲》的要求,旧教材将汽化和液化的内容分为3节课进行:蒸发、观察水的沸腾、液化,通过三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准确表达所学到的知识。而新教材则把它们放在一节课,正是遵照新课程标准精神:在义务教育阶段,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知识的严密性。只要抓住它们的最明显的特征,让学生好理解和记忆,使他们可以更多地专注于探究的过程。
通过以上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事求是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都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3 07:01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广东省珠海市夏湾中学 黄国保



【设计理念】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熔化和凝固概念,通过实验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总结规律,及时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应用。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固体熔化时的特点,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用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重点难点】

1.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进一步总结出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2.让学生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绘固体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教学仪器】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大烧杯、温水、大试管、粉末萘、石蜡、温度计、搅拌器、火柴。

【教学模式】实验探究模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讲述:我们在小学学习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但是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

动画展示:铁矿石在高炉中熔化为铁水,从高炉中倒出的铁水凝固成铁板;低温度实验室在低温状态下制得液态氧、氮和固态氧氮;不同季节、气候下的水的状态变化。

引导归纳: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联系生活: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水就会变成冰;把冰加入饮料中,冰从它们那里吸收热量就变成了水。点燃的生日蜡烛的火焰旁边,固态的蜡不断地变成液态的蜡,一部分流下来的蜡滴很快又变成了固态的蜡。路桥施工人员把固态的沥青加热成液态,再把液态的沥青浇在路面上,很快又变成固态。

点明课题:科学上把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如冰变水。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如水结成冰。

动画展示:正在喷发的火山。(让学生用以上的结论分析火山喷发的现象)

引出问题:物质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条件?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强调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本课设计中用多媒体的方式引入大量的生活物理,从这些感性素材中概括出物理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有利于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

(二)进行新课

第一部分: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猜想假设: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

进行实验:

(1)四个同学为一组,选出一名同学作为组长,负责本组探究性学习,教师课前要对组长进行指导,交待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能顺利进行。每一组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探究两种不同固体的熔化。



(2)介绍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强调酒精灯和温度计的用法。

(3)第1小组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要求从68℃开始计时,实验员每隔1分钟报告一次温度值和物质状态,记录员把数据填入记录表,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对应的点;第2小组探究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要求从50℃开始计时,实验员每隔1分钟报告一次温度值和物质状态,记录员把数据填入记录表,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对应的点。

动画展示:如何用图象法分析所收集的数据。

分析论证:各小组将描在坐标纸上的点连成一条曲线。根据图象分析固体熔化时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小组评估: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

交流合作:与同学进行交流。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级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

设计意图:固体的熔化和凝固是学生常见现象之一,选择这一内容让学生参与探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有利于体现“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新课程理念。

第二部分:认识熔点和凝固点。

对比研究:分析两种不同固体的熔化曲线。

 

得出结论:(1)一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晶体;如各种金属、冰、海波等。另一类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非晶体;如松香、沥青、玻璃等。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3)晶体凝固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知识扩展:让学生阅读小资料“几种晶体的熔点”,体会不同晶体熔点不同,认识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同时记住冰的熔点是0℃,钨的熔点最高。

设计意图:这是初中物理中第一次用图象的方法来表示物理过程,教师应通过班级讨论的方式,解释清楚曲线上每一个点的含义,让学生深刻地体验图象法是一种非常简洁、有效地表示物理过程的方法,为今后使用图象法学习物理打好基础。

第三部分:认识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归纳总结:晶体与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

逆向思维:从冰吸热可熔化成水,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变成冰的道理,知道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让学生根据物质熔化的规律推理出物质凝固的规律: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非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联系生活:北方的冬季很冷,为了妥善地保存蔬菜,都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结冰时放出热,窖内温度不致太低,保护菜不被冻坏。

前沿科技:现在人们研制出一种聚乙烯材料,在15℃~40℃的范围内熔化或凝固,而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把这种材料制成颗粒状,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壁,天气热时颗粒熔化,天气冷时又凝固成颗粒,能调节室内的温度。

学以致用:请同学解释“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俗语中包含的科学道理。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强调通过科学想像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本部分从设计上启发学生应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学习,并紧密的联系前沿科技,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课堂小结

基本概念: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3)晶体: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5)非晶体: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6)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基本规律:

(1)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温度到达熔点,二是继续吸热。

(2)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不同。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基本技能:

(1)酒精灯、温度计的使用技能。

(2)组装垂直组合实验器材的技能。

基本方法:

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象来分析问题的方法

(四)板书设计

熔化和凝固

一、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萘在熔化的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松香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上升。

3.认识固体熔化曲线。

三、熔点和凝固点:

1. 晶体: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非晶体: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4.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5.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不同。

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任何物质熔化都要吸收热量,凝固都要放出热量。



(五)作业设计

1.如图所示,为某种晶体熔化过程的图象。由图可知,该晶体的熔点为________,熔化过程用了________min,该晶体可能是________。



2.有两个同学研究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他们在实验中观察到,海波第5 min开始熔化,第11min熔化完毕;石蜡第2min开始变软,第12min全部熔化完毕。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48
53
56
59
63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63
65



请你对以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完成下面各题:

(1)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0℃;2.(1)海波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2)石蜡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3.冰。

附:点击浏览→【本课相关课件】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3 07:01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对《蒸发》一课实施探究式教学实录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苗山镇常庄中学 刘其波



按照教材的处理,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只需通过引入晾衣服的例子便能推出,既无学生实验,也无演示实验,从知识掌握的角度看,能基本实现教学目标,但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样一个课题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先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进行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进行猜想,然后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通过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分析和讨论从而自然而然的得到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和蒸发吸热。这样,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实验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兴趣。

【教学目标】

学会

①知道汽化现象及汽化的两种方式。

②认识蒸发现象。

会学

①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②知道加快或减慢蒸发快慢的方法。

③知道蒸发吸热及利用蒸发降温。

爱学

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把兴趣学习提高到主动学习。

【重点和难点】

重点:蒸发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难点:理解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吸热。

【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法、自学讨论法。

【教具】酒精、蜡烛、火柴、玻璃片两块、三角板、滴管、温度计、棉花。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用棉花蘸酒精在黑板上写“欢迎”二字,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等字消失后再惊奇的问:“同学们,我写的字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蒸发了。” )

教师:蒸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蒸发”。

投影课题并板书。

二、幻灯片出示教学目标

一生读目标,其他学生明确目标。

三、进行新课

(一)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一段和第二段,明确下列问题:

[放映幻灯片]

阅读课本第一段和第二段,明确下列问题:

1.什么叫汽化,什么叫液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什么?

2.蒸发是在什么条件(温度)下发生的,它发生在哪里?

学生看书后回答,教师进行矫正。

教师问:蒸发有没有快慢之分呢?你能不能举出几个例子?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蒸发的快慢跟那些因素有关呢?下面大家看投影:

(二)[放映幻灯片: 讨论与探究一]

你在洗衣服后是怎样让衣服干的快的?你有没没有注意下列的现象?

1.衣服晾在阳光下干的快,晾在树荫下干的慢。

2.夏天比冬天干得快。

3.冬天为了让衣服干的快把湿衣服放在火炉附近烘烤。

教师问:请同学们认真分析以上的事例,你猜想一下,蒸发的快慢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系?哪位同学能起来说一下?

(学生思考后回答:可能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教师:同学们同意不同意他的说法?可是这只不过是我们的一个猜想,到底对不对,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放映幻灯片]

自己动手做一做,看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实验方法与步骤:

1.在两块玻璃片上各滴上一滴酒精。

2.为了让两滴酒精的温度不同,你准备采取什么方法?

3.按照你的方法进行实验,观察那一块玻璃上的酒精蒸发的快。

教师问:你准备采取什么方法使两滴酒精的温度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鼓励并进行改进。)

下面大家就根据你选择的方法进行实验,观察那一块玻璃上的酒精蒸发的快。在实验中要注意:

1.为了对比,两滴酒精的量要相等。

2.如果你用的是加热的方法要注意别烧着手,别把酒精点燃了。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完成后,教师提问:哪一位同学愿意把你观察到的现象告诉大家呢?(学生回答实验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你从实验中得到了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教师追问:有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回答)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大家看投影:

[放映幻灯片]

在相同条件下,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的就越快。

教师问:你能不能举出一些液体的温度影响蒸发快慢的例子?

(学生举出后教师进行总结)

(三)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那么蒸发的快慢是不是只和液体的温度有关呢?大家有没有注意下面的现象?

[放映幻灯片]

讨论与探究二

1.晒粮食时,把粮食摊的又薄又匀时干的快,堆在一起时干的慢。

2.同样多的水,倒在碟子里干的快,装在瓶子里干的慢。

3.一整个鲜地瓜干的慢,把它切成片干的快。

通过以上事实,你认为蒸发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系呢?

教师问:通过分析上面的现象,你猜想一下,蒸发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系?

(学生回答)

教师:这位同学认为还和液体的表面积有关系?你同意他的想法吗?那我们的猜想正确吗?让我们在来做实验!

[放映幻灯片]

实验:

在两块塑料板上各滴一滴酒精,将其中的一滴用玻璃板刮一下,观察哪一滴酒精先蒸发完毕?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得到了什么结论?来告诉老师!

(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你的结论和他的一样吗?

好,看来同学们通过实验都到了同样的结论。那就是:

[放映幻灯片]

在相同条件下,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你能不能举出几个例子?

(学生回答)

(四)[放映幻灯片]

讨论与探究三

同样湿的衣服,挂在有风的地方干的快,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干的慢。

同学们你有没有这样做过,你猜想一下,蒸发的快慢还和哪个因素有关呢?

(学生回答)

教师:我们再来通过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放映幻灯片]

实验:

用滴管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各滴上一滴酒精,想办法加快其中一滴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观察哪一滴酒精先蒸发完毕。

教师:你怎样加快空气的流动速度?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从中确定最好的方法)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完成实验后找三个小组汇报实验的现象。

学生共同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到实验结论,回答。

[放映幻灯片]

在相同条件下,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的越快,蒸发得越快。

提问:你见过哪些空气的流动影响蒸发的快慢的现象?

(学生举例)

小结:通过实验你得到了几种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思考后二生回答,其余学生讨论矫正。

教师:怎样加快和减慢蒸发?

(学生回答)

(五)在上一节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熔化是吸热的。那么蒸发是吸热的还是放热的呢?大家看投影。

[放映幻灯片]

做一做:

(一)用棉花蘸一点酒精,在自己的胳膊上擦一下,你有什么感觉?

大家做一下这个实验,告诉我你的感觉!

学生实验后回答。

教师:你有凉的感觉,那么你认为蒸发吸热还是放热?

(学生回答)

我想问问同学们,我们的感觉总是正确的吗?

(学生回答:不正确)

为了更准确一些,我们要用什么来测量?

(学生回答:温度计)

[放映幻灯片]

(二)用棉花蘸一点酒精,再用棉花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包住,仔细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为了使现象明显,可以对着棉花扇风,以加快酒精的蒸发。)

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大家做这个实验。注意先记下现在温度计的示数,完成实验时,再记下温度计的示数,对比一下有什么变化?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找几位同学说一下你的现象!(学生回答)

同学们,你看到的和这几位同学的一样吗?

(学生齐答)教师追问,蒸发吸热吗?(学生回答)

刚才我们通过实验知道,蒸发是吸热的。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比如:夏天为了使室内凉快些,你会在地上洒水。

(学生回答)教师:对,可以用来降温。那你知道那些利用蒸发降温的例子?

(学生回答)

同学们举了这么多的例子,有一些我还不知道呢。真是棒极了。

同学们,你在这节课里,学到了那些知识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本节知识。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看几段动画片,轻松一下。

(六)【练一练】

[放映幻灯片]

场景一、晾衣服。

教师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来晾衣服?

(学生回答)

场景二、晒谷场。

教师提问:晒粮食时,为什么要摊的又薄又匀且不住的翻动?

(学生回答)

场景三、游泳池。

教师提问:为什么一个觉得冷,一个觉得热?

(学生回答)

场景四、小家庭。

教师提问:为什么在头上敷湿毛巾可以降温?

(学生回答)

教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刚才的场景中,小孩说的话?为什么会有“白雾”呢?这个问题我们下一节课来研究。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3 07:02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蒸发”说课



山东省莱州市城港路街道玉皇中学 潘书朋



一、说教材

1 教材简析

蒸发是常见的一种汽化方式。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发吸热是解释许多现象的基础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经常用到。学生对于蒸发现象很熟悉,因此,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适当的实验,让学生自己经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并注意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际中去。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蒸发快慢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以及蒸发吸热才能解释一些有关的现象,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中都很有用,所以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难点: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发吸热解释现象,这两点知识既是本节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往往不能用来解释有关的现象。做好实验,使学生对蒸发吸热获得深刻的印象,同时在解释现象时提醒学生注意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不要想当然地回答问题。例如回答扇扇子会感到凉快,不要因为一说凉快就认为是扇扇子能降温,而要运用蒸发吸热降温来解释。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及本节的教材特点,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蒸发现象,理解蒸发快慢的条件;

2.知道蒸发吸热利用蒸发降温;

3.会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发吸热解释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如何使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个量随两个量变化的定量关系;学习通过实验总结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三、说设计理念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四、说教法

根据以上设计理念,针对本节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确定本节采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设疑激趣 引出课题──分组讨论 解决问题──猜想假设 设计方案──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教师点拨 解疑释惑──创意设计 应用实践──总结评估 交流感受──课后实验 巩固强化等一系列探究过程,让学生在自主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找出规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具体教法包括:提问法、谈话法、分组讨论法、实验法等。

五、说学法

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针对本节内容和以上教法,学生主要为实验探究法和讨论归纳法。

六、说教学流程

(一)设疑激趣 引出课题

上课时,教师可以用棉花蘸酒精在黑板上写两个大字(例如:汽化或蒸发),字很快就没有了,同时闻到了酒精味。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自然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分组讨论 解决问题

1.用谈话法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

2.学生分组讨论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

通过对这个现象的讨论分析,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1)汽化:液态──气态;

(2)蒸发:只在液体表面缓慢进行的汽化现象;

(3)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3.教师引导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的蒸发实例;

4.学生继续分组讨论蒸发现象实例:

学生汇报蒸发例子,例如:在晾晒衣服时,不管烈日炎炎,还是阴天,都可以干,只不过是速度不同,一方面强调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同时引出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意图:让学生紧密联系实际,从生活走进物理。

(三)猜想假设 设计方案

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是理解层次,应作为重点讨论,要求学生不仅记住这三个因素是怎样影响蒸发快慢的,而且应能结合实际举例说明。为此,在这一环节分三步进行:首先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分组讨论、猜想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然后互相交流并且举出实例,不同意的可以反驳;最后学生设计可行性方案以便验证自己的猜想。

设计意图:“控制变量法”在以前学习中曾经接触过,在这里引导学生逐步学习应用到自己的探究中去,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在充分讨论猜想之后,根据设计的可行性方案利用身边的器材验证自己的猜想,最终得出结论。

学生交流实验过程,例如:在两块玻璃上分别滴一滴酒精,一组:将其中一滴酒精摊平。二组:对其中一滴加热。三组:对其中一滴酒精扇风。对比总结出蒸发快慢与何因素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五)教师点拨 解疑释惑

用分子动理论观点解释蒸发现象及影响因素。

这一环节主要是从理论的高度深层次来认识蒸发现象及影响因素,应该说相对难度较大。可以首先由教师用分子动理论观点解释蒸发现象是如何产生的,然后由学生用分子动理论观点解释影响因素。

在运用分子动理论观点解释蒸发现象及影响因素之后,教师让学生一个小实验:在同学胳膊上擦一些酒精,考虑如何使酒精尽快蒸发?

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想出方法,在进行实验同时会感觉擦酒精处凉,说明蒸发吸热。然后安排学生进行实验对结论进行验证:拿两支温度计,其中一支玻璃泡外包一层纱布,用滴管滴上酒精,观察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再对二者扇风,从而得出蒸发吸热的结论。

在得出结论之后,可引导学生进行下面的推理分析:液体蒸发温度降低──与周围环境有温度差──从周围物体吸热──周围物体放热温度下降──液体蒸发产生致冷作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

(六)创意设计 应用实践

在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以后,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环节:学生联系实际讲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发致冷。

例如:电冰箱、冷风机致冷;狗夏天吐舌头;夏天用电风扇吹风;天热时往地上洒水……

另外,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课外资料,例如:喷灌……

第二环节:给学生出一部分创意设计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

设计意图:设计开放性试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七)总结评估 交流感受

第一环节:教师对今天学生上课的表现进行正确地评价,及时表扬学生的闪光点;

第二环节: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谈对本节课的感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八)课后实验 巩固强化

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一个简易实验:验证(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液体蒸发吸热有降温致冷作用。

设计意图:为学生构建开放性的课堂,从物理走向生活。

七、谈教学反思

本节的内容,从知识上看并不难,但应给予足够重视,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有很丰富的生活经验,要充分利用,为此在课堂上做一些相关的实验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学生在平时有时观察不是很仔细,在课上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体会,最后得出结论,对于训练学生思维是大有好处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3 07:02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温度计”课堂实录

山东省无棣县信阳一中 唐勇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一)播放录象
通过录象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物质存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当温度变化时这三种状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物理学中与温度有关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热现象,从这节课我们开始对有些热现象进行学习和研究。
多媒体出示并板书课题:第四章:物态变化
(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多媒体出示: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时教师巡回指导,主要让学生亲自体验温度的不同和用手判断温度不准确。实验完毕后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对结论进行评价。
教师总结:三杯水冷热程度不一样,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同一杯水两只手的感觉为什么是不一样的,这说明人们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thermometer)。
多媒体出示并板书:第一节 温度计
二、进行新
(一)温度计(多媒体出示并板书)
共同探究:我们用桌上的东西自制一个温度计。在广口瓶内加入一些带颜色的水,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把细玻璃管封闭的一端加热,使玻璃管内的空气跑出一些,迅速用橡皮塞塞住瓶口。大家做完了以后,将广口瓶放入热水里,仔细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再放入冷水里,观察水柱位置,得出结论。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实验完毕后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生1:放入热水里,细管中水柱上升。
生2:放入冷水里,细管中水柱下降。
生3:这可能是由于液体热胀冷缩的缘故吧。
教师总结:是的,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里面有的用酒精,有的用煤油,还有的用水银。现在我们看几个常用的温度计。
多媒体出示图片:
教师介绍:投影片上,甲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乙是寒暑表,丙是体温计。
根据图片共同讨论温度计的基本结构,完毕后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总结: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包括玻璃泡、细玻璃管(内径很细,粗细均匀)、刻度。
教师引导过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该温度计采用的是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温度的一种标度方法,温度的标度方法除了摄氏温度外,还有热力学温度,我们先来研究摄氏温度。
(二)摄氏温度(多媒体出示并板书)
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呢?
多媒体出示录象:(配音介绍摄氏温度的规定)。
教师总结:原来摄氏温度是这样来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在0 ℃和100 ℃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摄氏度(1 ℃)
多媒体出示小资料:自然界的一些温度/ ℃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着将空白处填上。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1]高压锅内沸水的温度是高于100 ℃。
[生2]人的正常体温是37 ℃。
[生3]冰箱的最低温度是-18℃。
[生4]我国最低气温为-52.3 ℃(漠河镇)。
教师介绍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 ℃左右,读做“37摄氏度”;我国最低气温为-52.3 ℃读做负52.3摄氏度或零下52.3摄氏度。
教师引导过渡:知道了温度计的结构、原理后,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呢?
(三)温度计的使用(多媒体出示并板书)
多媒体出示:想想议议 共同探究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学生从联系实际的角度思考,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然后请几名同学发言。
学生总结: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超出了温度计的量程,将测不出温度,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如果所测的温度过低,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将测不出温度。
寒暑表所测量的最高温度是50 ℃,最低温度是-30 ℃,分度值是1 ℃,主要是根据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常年温度范围确定的。
体温计所测量的最高温度是42 ℃,最低温度是35 ℃,分度值是0.1 ℃,是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范围确定的。
实验用的温度计所测量的最高温度为110 ℃,最低温度为-20 ℃,分度值是 1 ℃,根据实验中需要测量的范围确定的。
多媒体出示:温度计的使用规则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根据自己的推测判断:
多媒体出示:判断对错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错误的错在什么地方?学生讨论后推选代表发言:
[生1]第一个图错误是把温度计玻璃泡位于容器底部。
[生2]第二个图错误是把温度计玻璃泡位于容器侧壁。
[生3]第三个图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没有全部浸没在液体中。
[生4]还有可能发生的错误是:没有等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就读数。
[生5]第五个图错误是读数时温度计离开了被测液体。
[生6]第七个图中间一个是对的,上下两个可能的错误是读温度计示数时眼睛没有平视。
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我们鼓掌进行鼓励。教师进一步引导大家知道了使用温度计常犯的几种错误,哪又该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呢?
多媒体出示:温度计的使用规则

教师介绍我们知道了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后,就用它来做一个实验:
多媒体出示:比一比谁的判断准

凉水

温水

热水

用手感觉




实际测量




学生分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学生先用手估测一个温度,再实际用温度计测量一下,并比较估测的与实际测量的温度的不同。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然后请几名同学发言。
(通过活动不但练习了温度计的使用,而且进一步说明了要准确知道物体的温度,凭感觉是不可靠的,必须使用温度计测量。)
(四)体温计(多媒体出示并板书)
我们家庭中和医院常用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体温计图片、思考并提出问题。
多媒体出示:体温计挂图
   
学生分组讨论后推选代表发言:
[生1]体温计与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构造有什么不同?
[生2]体温计的构造有什么特点?
[生3]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温度,实验室用体温计不可以,为什么?
[生4]为什么使用体温计先要甩甩?
教师进一步根据问题引导大家观察讨论来得出结论。
学生总结:
(1)体温计里面的毛细管,比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更细,而且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非常细的弯曲缩口。玻璃管非常细,这样当玻璃泡内的水银有微小的膨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有明显变化,因而更精确。
(2)读体温计示数时要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所以仍指示原来的温度。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重新用体温计时,必须拿着体温计用力往下甩,让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这样才能使用,否则测量出温度不准确.
三、小结
多媒体出示:我的收获
小组讨论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温度的概念、摄氏温度、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构造及正确使用的方法。这节课的内容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希望同学们要注意观察生活中有关的现象,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课堂实录评价
刘金法
看了唐勇老师设计的“温度计”课堂实录,我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可喜变化。我认为,这一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主体性教育、生活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
一、本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给学生创设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才能的教学情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
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本设计选材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强调学生情感体验,并注意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升华为学生的追求。
三、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设计通过“合作实验”、“共同探究”等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小组学习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总之,这一篇教学设计贯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4 07:13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对三块碑中学供水系统的调查报告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三块碑中学 刘为
活动内容
调查学校供水系统。
活动目的
1.初步学会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利用物理知识分析学校供水系统的工作原理。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通过调查、观察,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公式P=ρgh,连通器原理、能的转化、电功率、电磁继电器原理等知识。
2.器材准备:笔记本、笔、照相机、卷尺等。
3.组织准备:全班分为三个小组,小组长负责调查活动,进行安全、纪律教育。
活动过程
1.勘察、测量供水系统现场
⑴第一组到水井边查看水管、水泵、开关的安装和分析水泵铭牌上的数据。
⑵第二组到楼顶查看水箱、水管的安装。
⑶第三组到用户卫生间查看水管的安装,走访用户用水情况。
每组20min,然后转换调查地点。
2.方法
⑴观察:水箱、水管安装的位置,用照相机拍下现场有关相片。
⑵测量:用长卷尺测量水箱距地面高度。
⑶绘图:绘制供水系统水、电示意图。
3.作业
各组整理调查结果,写好调查报告,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⑴在本次调查活动中,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⑵学校供水系统与哪些物理知识有联系?
⑶你对改善学校供水系统有哪些建议?
活动小结
这次调查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学们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的实践中,既开阔了视野,又培养了能力。
在调查报告中,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如:杨享文同学提出利用电磁继电器自制水位自动控制器,使水泵开关由人工控制变为自动控制;程进同学提出将裸露在室外的水管用稻草和薄膜包扎防止冻裂等都受到了学校的重视。
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一、调查者:三块碑中学初三(一)班第一组 张振 程进
二、调查课题:学校供水系统概况
三、调查时间:2005.9.8
四、调查地点:学校水井、水箱、厕所等处
五、调查报告内容
(一)调查原因
我校地理位置偏远,地势较高,地表含水量少,生活用水一度极为困难。2001年在多方努力下,请专业打井队在校内打下一口日产地下水近80t,深约92m的深水井,才解决了学校用水压力,为了解供水系统工作原理,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过程
1.观察、思考、讨论
①在水井边,我们看到水管表面覆盖着一层水珠,水管像是在“出汗”一样,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归纳总结:在天气气温较高时,与地下水温度相差较大,这时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冰冷的水管液化形成的。
②水由地下到楼顶的水箱中,再从水龙头中流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归纳总结:这个过程中先是电能转化为潜水泵的机械能,机械能再转化为水的势能,打开水龙头后,水的势能又转化为水的动能了。
③观察井中的水管和井外的水管,可以发现两者是不一样的,井中采用的是无缝钢管,井外用的是普通铁管,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归纳总结:这是因为水箱位置较高,学校水井深90多米,水箱与水井内部形成的水位差很大,水位差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也越大,为了耐高压所以井中采用无缝钢管,而井外水管所需承受的压强小一些,所以用价格较便宜的普通铁管。
④在潜水泵开关的前面安装有保险丝,起什么作用?
归纳总结: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会首先熔断,起到防止烧毁电路和潜水泵的作用。
⑤水箱由两个半球组成,它们的接头处是用一些大螺丝压紧的,在每个螺帽下方都垫有一个钢垫圈,这起什么作用?
归纳总结:这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防止旋紧螺帽时水箱接头处被压破裂。
⑥观察水箱顶,可看到顶部都开有一个小孔,为什么?(如图1)
图 1
归纳总结:水箱顶部留的小孔,是为了使气体能进入水箱中,防止因大气压将水堵在水管中,水不能顺利流出来。
⑦卫生间的下水管道上都有一个“U”形弯管,有什么用途?(如图2)
图 2
归纳总结:这个“U”形弯管构成一个连通器,使得水面两边总是相平的,“U”形管下方总会存留一些水,使下水管道内的异味不能进入室内。
2.分析计算潜水泵说明书上的参数
①观察潜水泵说明书上标有哪些数据,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归纳总结:说明书上注有额定电压220V,输入功率3.3kw,输出功率3kw,电源频率50Hz等。
②根据说明书标注的数据,如何计算该水泵的额定电流?若潜水泵距离地面30m,水箱离地面12m,潜水泵在1h内消耗电能为多少?又能将多少m3的水送到水箱中?
归纳总结:
额定电流
1h内消耗电能为
1h内水泵对水做功为
,可得

(三)建议
我校目前的供水系统虽然为解决用水困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以下方面还能进得行进一步改进。
1.将井中水管改用耐高压的无缝钢管,可防止井下水管破裂。
2.利用电磁继电器改装的水位自动控制器可自动控制潜水泵开关,节约电能及水资源,并且可防止停水。
3.在输水管道中加装活性炭净水器可有效降低水的硬度,提高水质。
4.将室外水管用稻草和薄膜包裹起来可起到防止水管冻裂的作用。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4 07:13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物理探究性学习教学实录
──水循环水资源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漕河镇中学 李鸿
教学设计思想:水是生活和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中的水通过发生各种物态变化形成水循环,使淡水自然不断的得到补充。但由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局限性,水资源出现很大的危机,爱护环境,合理利用水资源是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需要人们形成发展与保护的思想的出发点。让学生通过生活和生产中的水循环,进一步理解自然界中关于水的各种物态变化现象。通过水资源的现状让学生养成关心社会合理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通过探究净化水的方法,养成克服困难,不断通过实验探究追求成功的心理品质。通过上网、动画片、访问、让所学的知识走进生活中,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产生新的问题,让学生找到最感兴趣的问题,运动实验的方法去自觉探究,在学习中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实验中,没有使用一件实验室仪器,都是学生废物利用,让学生明白从生活中去探究,小实验能解决大问题,更在探究中养成节约资源的意识。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明确指出:“一切教育都源于未来形象,一切教育也都创造未来形象。”本节课试图通过探究性学习达到创新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用实验等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引入新课(5min)
教师:同学们好!今天我先给大家表演一个“空中生水”的魔术。请看我这是一个没有开封的健力宝饮料罐,我先用干燥的毛巾将外壁擦干。变、变。同学们,罐的外壁出现了什么?
学生:水。
教师:我用毛巾擦一下,咦,怎么擦也擦不干?是不是罐子破了?来XX同学你帮我看看。
学生翻转观察健力宝饮料罐后回答:没有破。哎呀,好冰人。
教师:请问,这外壁的水是那里来的?
学生: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水珠。
教师:空气中的水蒸气那里来的?
学生A: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升入空中。
学生B:人口不断向空中呼出水蒸气。
教师:原来,这罐子上水是自然界中一个简单的水循环的过程。
教师:冰、冰晶是固态的水,小水珠和水是液态的水,水蒸汽是气态的水。
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进入大气的水基本是纯净的水。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通过降水如云、雨、雪、雾、露、霜、雹等形式又回到陆地和海洋。固、液、气三态的水之间循环使陆地上的淡水不断得到补充。
二、水循环(10min)
教师:刚才大家观察到的是生活中和一组水循环的例子,自然界中的水又是如何进行循环的呢?(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云、雨、霜、雪等形成画面,并配音):
陆地和海洋的水不断蒸发,空中大量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就放热液化成极小的水珠或凝华成极小的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形成了云。
云中的小水珠和小冰晶,如果相互凝聚,当大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下降,下降过程中,如果冰晶吸热熔化成水珠,形成雨。
如果水珠在下降过程中,骤然遇到0℃以下的冷空气,水珠放热凝固成冰珠,在上升气流带动下上升,冰珠越结晶越大,下落时就是冰雹。
如果冰晶在下降过程中,没有熔化,空气中的水蒸气与其结合形成六角形的小薄片,就是雪。
夜晚或早晨,当地面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珠形成雾,水蒸汽液化成的小水珠附在草木上,便是露。
气温低于0℃时,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粒附在草木、屋瓦上,便是霜。
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进入大气的水基本是纯净的水。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通过降水如云、雨、雪、雾、露、霜、雹等形式又回到陆地和海洋。
板书:一、水循环(多媒休投影水循环简图)
     
三、水资源
教师:同学们,水与大家形影不离,生活和生产中,水有那一些用途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水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①生活用水;
②农业用水;
③工业用水;
④水上航运;
⑤水产养殖;
⑥水力发电,三峡工程。
教师:水资源主要指淡水资源。
板书:二:水资源
固、液、气三态的水之间循环使陆地上的淡水不断得到补充。地球上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吗?请大家观看一段动画片。
录相:蓝猫淘气三千问:地球上的水用不完吗?录相中插入水资源图。
最后插入两则广告:日本公益广告词:人体的70%是水,你污染的水早晚也会污染你,把纯净的水留给下一代吧!
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今天你不珍惜用水,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你的眼泪!
教师:从动画片中,我们大家有什么感想?
学生讨论后回答:水资源是十分珍贵的。水真的用的完……
水资源危机产生原因:
教师:水资源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大家看几则图片(多媒体投影,图片主要内容有:①字幕:水资源十分珍贵:人类实际可直接利用的不到0.03%。;②人类对水资源的过量使用超过了水资源自然更新的速度。③生产生活对水体的污染,加剧水资源的短缺。④污水排放,污染水源破坏森林,水土流失;⑤富营养化引发“赤潮”,使水生生物死亡。)
请大家和我一起上网观看去年我国最大的水污染案:四川沱江水污染视频。
教师:自然界中水循环,应该不会产生水资源危机,但现在确实已经发生了水资源危机。大家已经自到,沱江那么多的水不能用,产生水资源的危机是什么引起的?
学生:人类。
四、合理利用水资源
教师:社会需要不断的发展,经济也得不断的发展,不用水,这现实不现实?
学生:不可能。
教师;那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呢?刚才蓝猫重新立起节约用水的标志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生活中节约用水。
②农业喷灌,节约用水。
③污水处理,循环利用。
教师: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场暴雨过生,昔日使用的水源变得浑浊了,如何使一杯浑浊的水变清?来就一下急呢?下面请各小组选器材,设计一个使浑浊的水变清的探究实验方案。请各小组按设计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并写出你们这样设计的依据或生活原型。
学生自选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探究性实验。
特写:各小组进行讨论设计镜头。各小组选择器材进行实验。
第一小组:在水中放木炭。效果不明显,又在水中加明矾。
第二小组:利用所给的瓶子(学生自制),尝试,先装入棉花,再装入海绵、丝瓜酿子,再装入少量的沙,倒入浑水,观察过滤后水的浑浊程度,效果不很明显,学生失望状。教师鼓励,学生重新进行实验,去掉原沙,重新装入更多的沙,再进行过滤。特写:滴下来的水比较清。
第三小组:第三小组进行与第二小组类似实验,学生使用两个过滤装置两层过滤,并仔细观察过滤出的清水。
第四小组:加热装置(酒精灯使用在铝易拉罐去掉一半的火锅形式,将浑水倒入另一易拉罐内,在孔内安装导管(输液器改装)通到另一个透明容器(饮料瓶去上面一部分改装)内冷水中,出口放一个塑料杯接水。
各小组将处理后的水放在一起比较。学生进行实验成果交流,并说明设计方案受生活中启发原型。
第一小组介绍:木炭有吸附作用,生活中常用木炭来吸冰箱中的异味。但对水的净水作用不明显。
老师,我家住在大河边,经常使用大河里的水,有时后,水浑浊了,我父母总是在水缸里放一点明矾,第二天,水缸内的水非常清。实验中不知道什么原因,竟然观察不到实验现象。学生失望状。
教师:你家用这种方法净水,时间要多长?
学生;一晚上。
教师:你实验时间有多长?
学生:大概10min。老师,我知道了,我的实验成果明天才会出来。
教师:好,我们明天再看第二小组同学的实验成果。
第二小组:我们小组昨天专门到水厂去访问了技术人员,得到了启发。
播放学生访问录相。
教师:第三小组的同学采用了多次过滤(特写第四小组的过滤装置),净水效果比较好。下面请他们介绍为什么这样做?
第三小组:我们经常听农夫山泉的广告:经过二十七层过滤。我观察过我家的净水器,也是由七层过滤装置组成的。
第四小组:我们在前面学习《液化》时,就做过类似的实验得到了清水。
教师:我们通过今天的探究实验,学会了一个生活技巧:以后在暴雨过后,生活中用水遇到只有浑水时,可以简单处理浑水,让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和能力,应一下急。
教师:简单的由泥土弄浑的水,我们可以使用简单的方法处理,刚才我们从动画片中听到:海洋的咸水,不能直接饮用。我们能不能用刚才一至四小组的同学的实验进行处理?
学生答:不能。
教师:第五小组同学的探究实验组我们指出了一种探究方向。实验上工业进行的科技处理,海水淡化变使用这样的一种方法。
教师介绍:科技处理,海水淡化(多媒体投影下面的画出,动画展示海水淡化过程)。
海水从进水管进入,经过加热后,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到冷的进水管壁液化成淡水。
学生提问:老师,如果使用燃料加热,现在已出现能源危机,这种方法实际中可不可行?
教师:问题提的好,请大家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可以利用太阳能来加热。
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大致过程,明白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水资源危机的现实性,知道水污染的危害性,也学会净化水的简单方法。通过学习,大家产生一些什么新的问题呢?
学生讨论后,投影学生问题:
第一小组:木炭净化水,到底能不能进行?明矾净化水。
第二小组:对于水污染,国家有那些法律法规,如何处理身边的水污染问题?
第三小组:净水器中是一些什么物质?净水器发展现状和商业价值前景有多大?
第四小组:科技处理,淡化海水,实际中是否可行?这种技术发展前景有多大?
教师:请各小组将今天这次课所产生的新问题作为本周的课外探究活动课题,写好实验探究报告,并通过探究实验,在下周进行交流。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4 07:14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温度计”教学案例



江苏省无锡市社桥中学 胡志英



课题:一、温度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温度的概念;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实验器材:烧杯三只,温度计,体温计,冰水,自来水,开水,“冰糖”,两只一次性茶杯及饮用水(每一组学生实验桌上使用的器材)

演示器材:焦耳定律演示仪 演示温度计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将事先制作好的“冰糖”发给学生,在吃了无数次的冷饮之后,用心去体验“冷”的感觉。(调制浓的糖水,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中冷冻)

2.接着,再喝一口饮用水

师:有什么感觉?

生:冷,热。

师:物理学中,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多媒体显示)

3.三只烧杯中分别放冰水、自来水和足够热的水,引导学生进行“冷”“热”的体验:

A.把左手放入冰水中,再放到自来水中,说出自己的感受

B.把右手放入足够热的水中,再放到自来水中,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为什么同一杯自来水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内有两种差异很大的冷热感觉呢?

生:看来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

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凭自身的经验和感觉去判断事物,然而这种经验和感觉今天遭遇到了挑战,怎么办?用科学武装自己,勇敢地迎接挑战!

让我们拿起武器,迎接挑战!

二、层层递进,学习新知

1.实验演示,了解原理

师:对于温度计,同学们一定不陌生,为了使大家更清楚的了解它,请同学们看一个小实验:

(利用老教材中做“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的器材,在锥形瓶中分别放入酒精、水和煤油,观察加热和停止加热时液面的变化)

这就是我们家中的电热水器,其中的奥秘,下学期我们会详细的学习的,今天我们只是利用它来给瓶中的水加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

生:液面上升了。

师:停止加热,继续观察。

生:液面下降。

师:平时,你观察到过类似的现象吗?

生:家中烧开水时,如果水壶中的水灌得太满,刚刚开始烧水,水就会溢出。

师:很好!这样的现象我们送它一个物理名称──热胀冷缩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里面可以用酒精、煤油还有用水银的。

(多媒体显示)

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玻璃电接点温度计
园艺温度计
婴儿沐浴温度计
室内温度计






工业双金属温度计
光学高温计
红外线测温计
红外线(耳式)测温计



师:各种不同的温度计各有各的妙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常见的玻璃液体温度计,它们在结构上基本相同,分别有:装液体的液泡、细内管、刻有示数的玻璃柱,根据液泡中的不同液体通常使用的有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

2、阅读讨论,了解单位

A.字母“℃”的意思:表示摄氏温度(瑞典的摄尔修斯提出的)。

B.0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记作0℃(关于“一个大气压”在后面的学习中会进一步的了解的)。

C.100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记作100℃。

D.1摄氏度:0℃和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个等份代表1℃。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

珠峰营地的帐篷内,温度为-15℃,读作:负15摄氏度或零下15摄氏度。



在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中,所有的主持人都把温度读作:100度,1600度。你认为妥当吗?

出个题目考考你:“25℃”,你会读吗?

         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员是怎样预报天气的呢?

         “28摄氏度”怎么写?

         “零下8摄氏度”怎么写?

3.尝试探索,学会使用

师:观察实验桌上的两支温度计,你能说出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生A:一支测普通的温度,一支是测体温的。

生B:上面标的数字范围不同。

生C:每一小格表示的温度也不同。

生D:体温计的下面是弯的。

生E:体温计的玻璃柱不是圆的。

生F:体温计的玻璃柱可以起到放大的作用。

……

师:非常的棒哦!同学们都作了细致的观察。这里包含着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测量时必须遵守的两个要求──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A.量程──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量程为:-20℃~110℃。

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

B.分度值──最小一个代表的值。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

(由学生观察后回答完成)

师:两支温度计就在空气中,现在温度计的示数应该就是空气的温度,请大家读出来。

生A:(手中拿的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示数为:(注意单位)。

生B:(手中拿的是体温计)读不出来。

师:为什么读不出来呢?

生:现在的空气温度没有达到体温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

师:回答的很好!

没有读出空气温度的同学可能有些气馁,没关系,请做下一个环节──测体温

请同学们将温度计放在腋下,根据经验,要等待一会,在等待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课本P78“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正确方法”

A.朗读使用方法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的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B.讨论“想想议议”中的图4.1—4,使用温度计时还可能发生什么错误?

?请大家拿出温度计,读出自己的体温

生A:(手中拿的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我的温度计的示数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下降)

生B:(手中拿的是体温计)我的体温是(注意单位)

师:手中拿体温计的同学心里平衡多了吧!其中的奥秘在何处呢?

生C:我发现体温计离开人体后,在弯管处的水银断开了。

师:这正是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也能读出温度的奥秘。那么,如果另一个同学也想测量一下自己的体温,能否马上就拿过来使用呢?

生D:我在医院里看见医生测量体温之前要甩动体温计,所以我们也要甩一下再测量。

师:对。测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着温度升高,发生膨胀,通过细管挤到直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收缩,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它表示的仍然是人体的温度。每次使用前,都要拿着体温计把水银甩下去。

师:学习了温度计的相关知识后,让我们一起来测量这杯热水的温度!

请同学们把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以正确的方法同时放入热水中。

(此时,手拿体温计的同学可能会犹豫,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大家勇敢地尝试)

生:哎呀!我的体温计坏了。

师:坏了就好啊!从中大家能获得什么启示呢?

生B:温度的测量不能超过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的

三、归纳小结,巩固知识

师: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节课就要结束了,你在这节课上有什么收获呢?或者说你有什么感想呢?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好吗?

生:……(此处学生可能会有各种说法,引导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作归纳)

结束语:同学们,了解了温度,掌握了温度计的使用,我们将踏上探究“物态变化”的征程,大自然的景色美不胜收,期待着同学们有更大的收获!

附练习:

1.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

(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_____。沸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

(2)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温度计里的液体,通常用_________(列举两种)。

(3)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这个温度计采用_________温度。人的正常体温约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它的下端是_________,上面连着一根内径很细的_________,当温度稍有变化时,细管内液面的位置就会有变化。

2.该选哪一项?

(1)温度反映的是物体的()

A.体积大小B.运动快慢C.冷热程度D.振动快慢

(2)-20℃的正确读法是()

A.零下20度B.零下摄氏20度C.负摄氏20度D.零下20摄氏度

(3)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4)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A.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B.用自来水加以冲刷C.用酒精灯烘烤D.用医用酒精擦抹

3.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请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C.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

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E.取出温度计;

F.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为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在把温度计插入热水后应何时读数据?”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甲认为应立即读数;乙认为应该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丙认为插入时间越久读数越准确。请你对此发表评论。

(2)粗心的护士小张仅对一支体温计消毒后,就直接用它给几个病人测体温,结果发现均是39℃,可是有的病人并不发烧,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小张这样做可能引起哪些危害?

5.请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图中甲、乙、丙、丁各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它们的读数分别是:_________。



6.图中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请你评价这四种操作方法的正误。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



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4 07:14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熔点与沸点的实验探究活动



安徽芜湖市第24中学 柳宣



让五个住得较近的学生组成探究小组,每一小组发一支温度计。

1.学生课前自主的探究活动

①观察温度计的构成、刻度特点、测量范围。

②将冰块放入搪瓷杯中,插入温度计,放在液化气灶上,用小火缓慢加热,观察,每隔30秒记录一次温度。

③取冰水放入搪瓷杯中,放在液化气灶上用火缓慢加热至沸腾,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④将冰块和蜡烛分别用铁盒装,缓慢加热。当它们开始熔化时,插入温度计,感受冰块和蜡烛的硬度是否变化?温度计示数是否变化?(最好在家长指导下进行,注意不要被烫伤)

2.课堂探究活动

①各组学生代表将冰块熔化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展现给大家,并初步得出结论。

②探究小组展现水沸腾时的温度数据,并初步得出结论。

③学生简述冰块和蜡烛熔化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变化、蜡烛的硬度是否变化,用简短的语言叙述,初步认识晶体和非晶体。

3.课后活动

①“穿冰无痕”:从冰箱中取一长方形冰块,取出后放在一个合适的木块上,要求冰块有两个侧面能伸出木块的外面。用一根细的尼龙线,两头各系一重物,然后将线放在冰块的顶面,同时将重物悬挂在冰的两侧。耐心等待观察结果。从这个实验中,你领会到什么?

②“纸盒烧水”:取一个能盛水的纸盒,放在液化气灶上加热,直至水沸腾。观察纸盒是否被烧坏。这个实验又能说明什么?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4 07:14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实验探究



安徽芜湖市第24中学 柳宣



1.学生课前的自主探究活动

①将冰块握在手中直至熔化,感受熔化是吸热过程。

②酒精涂在手臂上,感受酒精的蒸发是一个吸热过程。

③用瓶装丁烷气给打火机充气时,留意丁烷气罐的温度变化,感受汽化是放热过程。

④将水烧至沸腾,然后将水壶从液化气灶上拎到地上,观察水是否沸腾。

2.课堂探究活动

①如图,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的碎冰块里,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观察甲、乙两支温度计的温度是否变化,大试管中的冰什么时候开始熔化。由此得出熔化的条件。



②装置同上图,将碎冰块换为热水,把盛有热水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热水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加热,观察甲、乙两支温度计的温度是否变化,什么时候烧杯中水沸腾?水沸腾时,温度是否变化?烧杯中的水沸腾时,大试管中水是否沸腾?甲温度计的示数是多少?并由此分析得出液体沸腾的条件。

③把两张同样的纸片(滤纸或餐巾纸)浸入酒精中同时取出,分别贴在装有冷水和热水的烧杯外壁上,过一会取下,看哪张纸片干得快;将上述的两张纸片一张折叠起来,一张摊开,都贴在同一个装有热水的烧杯外壁两侧,过一会取下,看哪张纸片干得快;用棉球蘸些酒精擦在黑板上(液迹要均匀);一部分液迹用纸片盖住,另一部分用扇子扇,看哪部分干得快。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④取两只相同的温度计,让学生观察两者的示数相同,然后在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一些酒精,过一会就发现其示数与另一支温度计相比明显下降。若对涂有酒精的玻璃泡吹风,其示数下降更快。引导学生分析原因,从而得出液体汽化是吸热过程。

⑤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可以通过书本迷你实验室“碘的升华”来演示。但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一定要盖好瓶口,因为碘有较强的氧化性,吸人后,会对人体有较大伤害。

3.课后活动

①装置下图所示,用玻璃管和橡胶管把烧瓶与U型管相连,U型管中装有有色水。开始时,液体相平,将一块浸有酒精的纱布敷在烧瓶表面上。过一会,看到和烧瓶相连的U型管中液面上升,另一管中液面下降。表明酒精蒸发要吸热,使瓶内气体降温收缩。



②“烧不坏的手帕”:取一方手帕,把一粒樟脑丸紧紧地包起来(包一层即可)。用镊子夹住,然后擦着一根火柴去点燃手帕;手帕很快就着火,发出了红色的火舌,并且向外散出黑烟。展开手帕却一点没被烧坏。学生可以通过所学的升华吸热的知识去加以解释。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4 07:15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实验探究

安徽芜湖市第24中学 柳宣
1.学生的课前自主探究
①蜡烛熔化后,用纸作为模具,按教材上自制玩具的方法制作一个小动物的模型,并感受凝固的放热过程。
②在晴朗的早晨,起个早,感受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并观察田间的露水。
③在一个干的搪瓷杯中放一些碎冰,过一会观察杯子的外壁,会出现小水珠(即露),并解释露形成的原因。
④在一个干的搪瓷杯中放一些碎冰,再撒一些盐,过一会观察杯子外壁,会出现一层霜,解释霜形成的原因。
⑤观察冰箱内霜出现的位置以及形状,解释为什么冰箱内会结霜。
⑥收集有关“无氟冰箱”的知识。
2.课堂探究活动
①学生代表将本探究小组探究的蜡烛凝固过程的感受展示给大家。
②如上图所示,用烧杯装上一杯热水,然后将保温瓶中的冰块放在烧杯上,观察到杯中会出现很浓的雾。然后将冰块取下,白雾散去后不再出现。归纳得出雾的形成过程,以及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
③取两只灯泡让同学们辨别新旧,并阐述他们的理由。再利用碘演示升华与凝华。
④请各探究小组将本组收集到的有关“无氟冰箱”的知识展示给大家,并展开适当的交流与讨论。
3.课外探究活动
①设计实验,探究液化放热过程。
如上图所示组装实验器材,测量水槽中水的初始温度。用酒精灯加热,使烧瓶内水沸腾,让水蒸气通入右边的试管内,待一段时间后再次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发现温度计示数变高。从而得出水蒸气液化成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②“人造雾松”:用泥土将松枝固定在铁片上作为小树,在泥土周围放入樟脑丸,把烧杯罩在它上面。在铁片下面加热,直到樟脑丸全部消失,停止加热。稍停一会取下烧杯,会看到绿色的松枝上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花。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4 07:15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物体的热胀冷缩”探究活动



长沙市桐梓坡小学 陈雷



一、小组讨论,初步探究

课前,在学生的实验桌上,教师未准备任何器材,只是把部分器材放在了实验室的准备桌上。学生在获得液体、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教师要求学生对空气是不是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进行预测。然后,教师将学生的预测结果进行统计,并指出:要证明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还需要经过实验来验证。我们都知道科学家研究一个问题,是由自己选择实验器材,今天,我们也要像科学家那样自己来准备实验材料,自己设计实验。

问题一出,同学们马上议论开了。有的用手在比划,有的拿出了纸和笔,有的借助书的帮助。此时的我,也加入到了学生讨论的行列,只听到这个说“空气看不见,怎样才能发现空气的体积有变化呢?”;那个说“怎样让空气受热、受冷呢?”;这边说“把空气装到塑料袋里”;那边说“把空气装到气球里”。学生热烈的讨论,新奇的想法,是因为教师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讨论,因而学生才能把问题想得深、想得广、想得全。

二、组际交流,再次探究

经过组内充分的讨论,应该说每一个学生对这个问题都有了新的认识,为了让每一组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我要求学生把本组认为最好的方案说出来,让其他同学听听,看有没有不同意见,此外每组同学还要为自己的设计做好答辩的准备。

有学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我们是这样设计的,准备一个铁球和一个铁环,球内有空气,并且这个球正好通过铁环,用酒精灯加热这个球,过一会儿,看球还能不能通过这个铁环,如果不能通过,就证明了球内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然后把它放进冷水里,再看它能不能通过这个铁环,能通过就证明球内的空气受冷体积收缩。”看来,上节课固体热胀冷缩的实验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没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他们的实验不够完善,因为在加热铁球时,铁球内的空气和铁同时受热,这样就不能肯定是空气受热膨胀。”其他同学听了纷纷点头,看来,学生的能力确实不能低估,关键在于你怎么去挖掘。

又有同学站起来:我们准备的材料很简单,需要一个小塑料袋,里面装有空气,再把塑料袋绑紧,把它放进热水中看它会不会鼓起来,再把它放进冷水里,看它会不会瘪,如果瘪了,就证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请问你们在袋子里装多少空气?”“装小部分。”看来,学生对这个方案已经认可。

“我们准备用气球装空气。”很显然,这一组受了刚才发言同学的启示。“我们准备用一个杯子……”“上来画个图好吗?”学生一边画一边讲解,“上面蒙一张塑料纸,然后加热杯子,看塑料纸会不会鼓起来,再让杯子受冷,看塑料纸会不会瘪下去。”同学们的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想法越来越丰富。

“我们准备用一根管子”,“用这样的管子可以吗?”我举起了试管,学生点点头,“在管子上面轻轻地塞一个塞子,加热管子,如果塞子往上动,就证明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受冷时如果塞子往回缩,就证明空气受冷体积收缩。”这个实验我有一些怀疑,但学生既然都认为他们设计的合理,那就干脆等实验时让事实去说话。“我们的实验最简单,我们也是要用一根管子,用手按在管子口,加热,如果感觉到有向上冲的力,就证明受热体积膨胀,再把管子放进冷水中,如果手感到有股向下的力,就证明空气受冷体积收缩。”

同学们的设计开阔了我的视野,看来,我们平时惯用的“看看桌上的材料,你能想办法来证明吗?”这样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组与组的交流,更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他们在无拘无束的探索空间里使自己的思维得到极大的发散。

三、实验验证,深入探究

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实验,更进一步加深了对空气是否有热胀冷缩性质的认识。在设计的同时,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得到了延展。但实验设计是否合理,还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完善。

“陈老师,我感觉到了!我的手确实感觉到有力在向上推。”这是实验设计最简单的那组,“受冷呢?”“受冷时感觉到有股力向下拉。”“塑料袋胀起来了!又缩回去了……”“鼓起来了!瘪下去了……”“我的气球怎么鼓不起来呢?”“我的塞子也没有动静!”看到别人的实验都成功了,实验“失败”的同学未免有些心急,“别着急,看看其他同学的实验,再想想自己的,你们一定能找出原因。”教师鼓励的话语激起了学生继续探索的信心。

于是,他们到别的组去“取经”,“可能是气体膨胀产生的力不够大,不能使气球胀起来。”“我们这组的可能是塞子松了,气从四周溜走了。”学生通过自行探究找到了失败的原因,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其实,学生经历失败再吸取经验教训重新实验,再次尝试所获得成功的实践经历将会刻骨铭心。同时,还能体验到科学探索迂回曲折,知识来之不易,还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科学。

四、课后静思

以往的课堂内容,教师在组织学生研究一个问题时,往往是让学生根据老师为他们准备好的实验材料来自行设计实验,老师为学生准备的往往是精心设计、能排除许多负面影响、直指实验结果的材料。很显然,这样安排虽然容易得出结论,但在研究中对学生自行探索能力的培养是有限的。学生在老师的安排下,做老师要求做的实验,我们的学生并没有像“小科学家”一样在真刀真枪地搞科学!我以为这样做,会使学生的思维集中于正确的事物,使学习过程以一个正确的顺序展开,教师为学生扫除困难直接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日后去面对各种实际问题并没有太多启示。相反如让学生受到挫折,获得一些失败的经历,对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是有益的。

总之,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准备材料,“解放了孩子的脑、思想、手、脚和时间”(刘墨耕语),拓展了学生自行探究的空间,满足了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学生真正成为了探索活动的主体。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4 07:15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探究水的沸腾



河南省新野市 刘海涛 李庆东



【教材分析】

“探究水的沸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沸腾是流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喝茶,对司空见惯的水的沸腾,大家是否注意到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会──

学生相互议论:“水沸腾时,有大量白气。”“水沸腾时,水面翻腾作响。继续加热,水温继续上升呗。”“不,有资料介绍,继续加热水温保持不变。”“为什么?”

一联系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大家都打开了话匣子,老师还没说完,就各抒己见,讨论热烈。有直观现象,有猜想,有资料中找出的答案,有质疑。

(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师:很好,同学们注意观察身边的现象,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并且敢于质疑有关资料上介绍的现象。那么,水沸腾时为什么有大量白气?继续加热,水温究竟是否变化?为什么?请同学们讨论,通过怎样的实验来进行观察研究呢?(板书:探究水的沸腾。)

二、分组实验探究

1.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生A:用煤炉加热水壶中的水,沸腾时观察、研究现象。

生B: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观察、研究水的沸腾现象。

生C:煤炉加热钢精锅中的水,沸腾时观察现象,用温度计测水温。

生D:酒精灯加热烧杯中适量的水,用温度计测水温,沸腾时观察研究现象。

(学生踊跃回答)

师:以上几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都可以观察到部分或全部的沸腾现象,为了保证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建议同学们采用学生D的方案进行探究实验。

(培养学生设计探究实验方案的能力)

2.分工明确,人人参与

师:实验台上准备了学生D方案的器材,大家先不要动手。各小组成员要分工具体、责任到人。装水、加热、测量温度、观察现象、记录、交流发言等要明确。分工完毕的小组,组长到黑板上写出组号,再开始实验。实验时间为20分钟。完成实验的小组里负责交流发言的同学,在本组号后面简要写出观察现象。实验中要注意酒精灯、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幻灯片投影)。

(明确分工,使人人参与,有条不紊,既保证实验探究顺利进行,又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

3.分组实验

全班学生分为20个小组,按照教师的建议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检查落实了10个小组的分工情况,指导了5个小组的实验,并对其他小组进行巡视。

为了提高实验效率,有的小组采用250mL的小烧杯,有的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使水面稍高于温度计液泡,有的采用温水加热,有的在烧杯口盖上一块硬纸板。学生们真是开动了脑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

15分钟后,第二组在黑板上写道: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剧烈汽化。

第六组写道:沸腾前加热、升温,沸腾时加热,温度保持98°C不变(并附图说明)。

第一组写道:同六组,沸腾吸热,加热温度不变。

部分小组写道:同一组、六组或同二组。

部分小组写道:同一、六组。

20分钟实验时间到,还有两组仍在进行。

4.汇报交流

师:时间到。绝大多数实验组已经结束,建议没有完成的两组也听一听完成实验的同学的交流汇报,再继续完成实验。

各组代表交流发言,第六组展示了绘制的图。

(培养学生交流合作、分析论证的能力)

师:根据刚才的交流汇报结果可以看出,大家在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特征是: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这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对水加热,但只能使水不断地变成水蒸气,它的温度都保持不变。第六组绘制的图象非常形象直观。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水的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大家看(用幻灯片给出)几种液体的沸点表。请找出水、亚麻仁油、液态氧三种液体的沸点,并思考为什么油条是黄色的,而水饺煮不黄?为什么自然界氧以气态存在?

生E:油的沸点比水高,所以水饺不黄,油条黄。

生F:液态氧沸点是-183°C,所以自然界常温下氧以气态存在。

生G:水的沸点是100°C。我们测量为98°C,表上的数值应修改。

师:很好!E、F两同学用沸点知识解释了生活和自然界的两个现象,G同学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对沸点表提出了质疑,精神可嘉。请同学们注意沸点表所注的条件:在101kPa下。我们今天实验时大气压可能不是标准大气压,所以数据不同,有关大气压知识我们将在以后的章节学习。

(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应用能力和质疑精神)

5.实验评估

师:现在我们还回到本次实验中,请大家帮助继续进行实验的两个小组查找分析一下原因。

生H:可能是实验用水温度低。

生I:可能是没利用酒精灯外焰加热烧杯中的水。

生J:可能是烧杯中被加热的水过多。

继续实验的第三组组长发言:“谢谢同学们,我们组开始时确实忽略了用酒精灯外焰加热烧杯,后来发觉,进行了调整,现在水已沸腾,看到了和同学们说的一样的现象。”

另一个继续实验的第十六组组长说:“我们早已发现同学们说的各种现象。我们在研究资料上看到,水沸腾时,迅速提起水壶,短时间内壶底是凉的。通过刚才实验证明,当水沸腾时,迅速移去酒精灯,烧杯底6秒内是凉的……”

“凉的?”“真的?”“为什么?”……

超出教师的意料,师生都感到惊奇,反响强烈。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急着要尝试。

师:大家不要着急,请十六组组长把话讲完。

第十六组组长:“当时我们还百思不解,经同学们刚才的交流,我们明白了!刚移去酒精灯时,杯内水仍在沸腾,沸腾吸热吸去杯底的热,所以……

教师带头鼓起掌来。

(师生交往,互动互惠,一起分享新知,促进学习。)

三、总结

师:很好,十六组同学有着惊奇的发现,解释也非常好。大家应向十六组同学学习,课后找机会尝试,老师提醒大家注意两点:一要勇敢;二要注意安全。

(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探索活动,培养学生勇敢精神,同时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师:马上就要下课了,时间不允许我们现在尝试,请同学们整理器材,然后各小组把实验过程、现象、结果或图表写成实验报告,在班上讨论和交流。课后完成“想想做做”──纸锅烧水,并交流其中的道理。

(培养学生实验后整理器材的良好实验习惯以及整理实验报告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课后反思】

在这节科学探究实验课中,我真正体验到,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里,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从未涉及到十六组同学提出、验证并圆满解释的这一问题,真是后生可畏,教师也大开眼界!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时,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出现绝非偶然。另外,作为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实在是十分必要。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4 07:15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汽化”教学设计



江苏省无锡市江南中学 童丽瑾



  设计思想

  一、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汽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汽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科学探究,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本节课通过“探究水的沸腾”、“探究蒸发与什么因素有关”两个探究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三、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只有当学生对物理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乐趣,进而发展到有研究物理的志向。对于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二学生,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本节课共有实验八个,大多是学生亲自动手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通过实验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学生终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道汽化现象及汽化的两种方式;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认识蒸发现象,理解蒸发快慢的条件;

  4.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5.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6.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性,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物理现象的物理道理。

  教学准备

  一、电教器材:计算机、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

  二、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火柴、自制三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棉线、热水、手表、小塑料、酒精、纸盒、玻璃板、酒精棉球。

  教学过程

  实验引入课题

  实验:在黑板用酒精棉球写下“液体”两个大字,过一会儿“液体”不见了。

  教师:“液体”到哪里去了?

  学生:液体变成气体到空气中去了。

  实验:在白色透明塑料袋,滴入几滴酒精,排尽空气后封口,并将其放入热水中,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教师:酒精到哪里去了?

  学生:液态酒精变成气态酒精。

  实验:塑料袋从热水中取出,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学生:塑料袋瘪了,酒精又回来了,袋中气态的酒精又变成液态的酒精。

  教师总结:物理学把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这节课我们首先研究汽化现象。

  新课教学

  首先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和自然现象中汽化现象的实例。如湿衣服晾干、水壶里水烧开、打火机打火、使用液化石油气、洒在地上的水变干、洗过的头发用吹风机吹干等等,再通过讨论对汽化现象进行分类,总结出汽化现象可分为两类,蒸发和沸腾。

  一、探究水的沸腾

  1.提出问题

  教师从日常生活中烧开水的问题引入,使学生对沸腾现象产生新的探索欲望,迫切希望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一现象。

  教师:水沸腾的现象也许大家都见过,但是否观察过水沸腾的全过程?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的可以大胆地提出来。

  学生甲:水沸腾有什么特征?

  学生乙:水沸腾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丙: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变化?学生分组讨论。

  2.猜想

  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猜想一下问题的答案。

  ①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②水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

  ③水沸腾过程中,如果继续加热,温度不变;

  ④水沸腾过程中,如果继续加热,温度升高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水的沸腾。

  3.设计实验

  学生分小组设计实验,选样器材,并汇报实验方案。

  教师: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要缩短水沸腾前加热的时间,既能节约能源,又能减少污染,用什么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呢?

  学生讨论提出各种方案:

  ①烧杯小一些,加热水少一些;

  ②烧杯上加一带孔的纸盖;

  ③将普通酒精灯改为三芯酒精灯。

  4.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指导学生重点观察。

  ①点燃酒精灯后,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②当温度升高时,水中是否出现气泡?这些气泡是怎样变化的?

  ③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对它加热,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变化?

  ④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水还会继续沸腾吗?

  ⑤水沸腾时,烧杯里水面以上的部分是否透明?

  5.分析与论证: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数据及图表分析,总结归纳出水沸腾的条件及规律。

  ①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③沸腾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6.讨论和交流

  学生甲:水沸腾时的温度为什么不是100℃而是96℃?各组水沸腾时的温度为什么不同?

  讨论结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不太纯,气压的高低,温度计不太标准等都可以影响水沸腾时的温度。

  学生乙:当酒精灯熄灭,停止加热,沸腾并没有立刻停止。

  讨论结果:沸水吸收了石棉网的余热,所以水沸腾还能继续一段时间。

  二、沸点

  教师:刚才从实验中到液体沸腾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我们把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沸点表,总结得到:

  1.不同的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

  2.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是100℃。

  3.同一种物质的沸点与气压的高低有关。

  应用沸点的知识解决几个实际问题。

  ①能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②能用纸做的锅在火上烧水吗?为什么能用纸锅烧水?

  学生分组实验,用纸锅烧水。

  三、蒸发

  教师引导学生将蒸发现象和沸腾进行比较,总结得出: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水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一)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天气晴朗时,洗过的衣服很快就干了,阴雨天洗过的衣服就不容易干了,说明蒸发是有快慢的,那么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

  2.猜想:

  教师从日常生活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教师:要使洗过的衣服干得快可采取哪些措施?

  学生:衣服应展开并放在通风有阳光的地方,干得快。

  教师:思考一下,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影响的因素可能是温度高低、空气流动快慢……

  3.实验探索

  器材:两块相同的铁片、酒精灯、水、酒精、滴管、小扇子、酒精棉球。

  学生应用现有的器材设计实验并进行分组实验。

  【实验一】取两块相同的铁片,给其中一块微微加热,用滴管在冷、热铁片上分别滴一滴酒精,稍等片刻发现加热过的金属片上的酒精先干。

  结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的越快。

  【实验二】取两块相同的铁片,用滴管在铁片上分别滴一滴酒精,将一块铁片上的酒精摊开,稍等片刻,表面积大的酒精先干。

  结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关,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实验三】取二块相同的铁片,用酒精棉球在铁片上涂上两个大小相等的印记,用扇子(或垫板)给后涂的印记扇风,扇一会儿会发现后涂的印记反而先干。

  结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上方空气流动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得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4.想一想

  ①为什么装入保鲜袋中放进冰箱的蔬菜就能保鲜?

  ②我国西部地区严重缺水,当地人们利用处于地下很深的暗渠道输水,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

  (二)探究蒸发是否需要吸热

  1.提出问题

  液体沸腾需要吸热,液体蒸发需要吸热吗?

  2.实验探究

  【实验1】用蘸有酒精的棉花球,在手背上擦一下,手背感觉凉快。

  【实验2】取一温度计,读出温度计的读数,在温度计的液泡上包上酒精棉球后,温度计示数减小。

  3.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说明:液体蒸发需要吸热,液体蒸发有致冷作用。

  4.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①夏天人出汗后,电风扇吹一下就凉快多了。

  ②狗在夏天因没有汗腺,无法出汗,它是如何散热?

  ③高烧病人除了吃药打针外,可以通过哪些辅助手段,帮助降温退烧。

  课堂小结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与交流

  布置作业

  1.总结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阅读P87科学世界《不烫手的开水》

  3.P83动手动脑学物理(1)(2)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4 07:16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液化”教学设计



湖北省洪湖市实验中学 张本俊



  设计理念

  近几年,我校开展了以“身边的物理”为课题的研究,并已确立为省教研室主项课题,旨在使物理教学走进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身边的物品实验,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启迪创新思维。在物理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常见的液化现象;知道气体液化的方法;知道气体液化要放热。

  能力目标: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探究自然奥妙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时刻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介绍长征三号火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气体液化的办法

  难点:“白气”是水不是水蒸气

  教学准备

  演示用:铁支架、酒精灯、玻璃杯、水槽、水、乙醚、注射器、CAI课件、多媒体一套。

  学生用:热水、冰冻的瓶装水、塑料杯(自备2个)、小平面镜(自备)、打火机(自备)、小铁片(自备)、茶杯(自备)

  教学过程

  (按授课进度,学习《液化》正值冬季,我们充分利用天时这个有利条件,作如下设计)

  一、情境导入

  表演戴着眼镜“吃火锅”

  一个大玻璃杯中,装有一半水,放有几个有壳的鹌鹑蛋,几块胡萝卜等(增强视觉效果),灯光加热至沸腾,放入铁支架上,用酒精灯加热。教师戴着眼镜,有意靠近“热气”,边擦镜片,边用筷子夹鹌鹑蛋,终于捞出一个,剥壳,吃掉。

  教师:哪位同学想体验一下在物理课上“吃火锅”的感受,

  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一下被激发起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举起手。请一位戴眼镜的同学来模仿老师“吃火锅”。

  质疑:你还能看到你的同学吗?(不能)你猜想是什么原因?(镜面上附有水蒸气)取下眼镜,用手触摸镜片,有何感觉?(有水)是怎样产生的?(水蒸气变成水)

  像这样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板书课题)

  二、实验探究(1)

  观察液化过程

  (一)质疑与犯猜想:

  同学们学习兴趣浓厚,我们的火锅也热气腾腾,你们想过没有,“热气”是水还是水蒸气?

  意见不一,引发争议,这说明了同学们对这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并没有近距离、较长时间的仔细观察。

  (二)设计与实验:

  如何利用我们身边常见的物品来观察水蒸气的液化过程?

  学生提出许多方法后,教师建议用其中一种简易有效的方法。各小组拿出两个塑料杯,一杯倒入适量的热水,另一个塑料杯倒扣在上面。同学们两眼紧盯着上面的塑料杯,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1.最初,上杯中是否有水蒸气?你能否看到水蒸气?

  2.过一会儿,上杯还透明吗?用手触摸塑料杯内壁有什么感觉?

  3.再过一会儿,白蒙蒙的杯壁上的水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用手摸杯外壁,有何感觉?

  (三)交流与讨论:

  学生A:我看到了水蒸气,它在杯中往上冒呢。

  学生B:我也看到了水蒸气,它是白色的。

  教师参与:教室中有没有水蒸气?我们为什么看不到呢?

  学生C:可能是冬天教室中水蒸气少的缘故吧?

  学生D:夏天,温度高,水蒸发更快,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更多,我们还是看不到。我想: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是看不到的。

  学生E:上杯逐渐模糊,用手摸一下内壁,有水,说明内壁附有一层肉眼难以分辨的极细小的水珠。

  学生F:我看到上杯壁的水珠逐渐长大了,有些还顺着杯壁滚落下来。

  教师点睛:秋冬季节,我们常见到“白气”“热气”应该是──细小的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后的产物(学生归纳)。

  学生G:摸上杯外壁发热,发现水蒸气液化后,要放出热量。

  教师拓展:其他气体液化也放热吗?

  课件:电冰箱原理──冷凝器的作用

  学生H:冬天,我常把手放在电冰箱的外侧烤暖和,原来是氟里昂气体液化时要放热。

  三、实验探究(2)

  怎样使气体液化?

  (一)提出问题:

  教室的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烧水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甚至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水蒸气,当我们想要使水蒸气液化时可以采取哪些办法呢?

  (二)设计实验:

  学生提出许多方法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甲、乙、丙三个不同组别,选用实验器材不同,探究的手段和方法有所不同,各自看到什么现象?并提出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并加以解释。

  甲组:茶杯中盛有开水、铁片 探究:使开水产生的水蒸气液化

  乙组:小平面镜       探究:使口中的水蒸气液化

  丙组:冰冻的矿泉水     探究: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三)交流与拓展:

  甲组:

  学生A:放在茶杯口上的小铁片上有水滴流下。(边说边演示)

  学生B:吃饭的时候,我看到电饭锅盖内表面有水珠。

  学生C:我家里的纯净水桶上方有水珠。

  学生D:秋冬季节,早晨上学时有时发现头发上面结有露珠。

  乙组:

  学生A:口对平面镜呵气,镜面模糊,用手摸,发现上面附有一层细小的水珠。(展示附有水珠的平面镜)

  学生B:冬天洗澡时,我发现浴室的镜子上有一层雾。

  学生C:很冷的冬天,我戴着眼镜走进教室,不久我的镜片使模糊了。我们教室玻璃内表面也有一层白蒙蒙的水珠。

  学生D:有一次牙科医生为我检查牙齿,检查前把小平面镜放在火上烤一下。我当时想可能是消毒吧,现在我明白了,那是为了防止口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面上,影响观察。

  丙组:

  学生A:冰冻的矿泉水的外表有水珠。(演示用手摸,有水滴往下落)

  学生B:夏天的早晨,常看到外露的自来水管“出汗”。

  学生C:夏天吃冰棒,冰棒上冒“白气”;打开冰箱门,门口冒“白气”。

  学生D:夏天,妈妈要用西红柿炒鸡蛋,我从冰箱中拿出的鸡蛋、西红柿,发现它们会慢慢地“长出”水珠,我以为是鸡蛋、西红柿中渗透出来的。通过今天的实验做得了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降低温度,会液化成水。

  在学生解释现象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模糊的认识,如“空气液化”“冰箱里面水蒸气液化后跑到门外”“冰棒先熔化,再蒸发成白气”。教师加以指导,予以纠正,并有意引导学生对各组的现象加以综合分析,找出共同的、本质的东西──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

  课件:雾和露的成因

  (四)质疑与猜想

  学生观察打火机。

  1.它里面是水吗?

  2.里面的液体是怎样装进去的?

  3.有何好处?

  视频展示:用注射器压缩乙醚蒸气使其液化。

  知识发散: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

  课件:

  ①电冰箱的工作过程──压缩机的作用。

  ②介绍长征3号火箭及低温技术。

  四、学生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板书设计)

  (1)

  (2)气体液化要放热。

  课后延展

  一、观察探究有关电冰箱的物态变化,例如:

  1.上网查资料,了解压缩机是如何使氟里昂液化、蒸发的?

  2.放进电冰箱的新鲜蔬菜过几天为什么会失去水分?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可以保鲜?

  3.电冰箱内壁的水珠到哪里去了?写出探究报告。

  二、自编小故事──《水蒸气的旅程》

  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讲述水蒸气受温度影响而形成的云、雨、雪、露、雾等奇妙自然现象。

  三、到打火机生产厂调查、了解打火机的灌装过程,完成有关丁烷气体的液化、汽化的调查报告。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4 07:16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江苏省海门市江心沙学校 吴广法



  教学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3.学会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4.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推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和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难点: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教学理念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探究。

  教学方法

  采用边学习、边实践、边观察、边分析、边讨论、探究,要多思考、多猜想、多推理和理论联系实际;并用物理语言进行小组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樟脑丸、试管、试管夹、筷、火柴、酒精灯、碘锤、滴管、水、烧杯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首先从复习着手,在黑板上自上而下写出气态、液态、固态。让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固态和液态的相互转化,液态和气态的相互转化,并由学生上黑板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的过程,然后让学生猜测固态和气态之间物态是否可以相互转化呢?

  二、学习新课

  (一)活动:学习自主学习──学生分组实验──—合作探究《人工造“雪”》

  对于人工造“雪”实验我们作了改进;把碘粒改为樟脑丸,锥形瓶改为试管,铁架台改为试管夹。

  在实验时要向学生说清楚实验器材,提醒学生在试管中加少许樟脑九,给试管加热时需要微微加热,筷放在试管的中间,不能触及樟脑丸,加热一会儿后,看到试管内有较多白气向上冒,这时移去酒精灯或移去被加热的试管。熄灭酒精灯,待樟脑九降温后小心取出筷。同时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物理现象,要多猜想,多分析,最后归纳得出结论。

  观察物理现象。

  把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填入下面空格里。

  加热时:樟脑丸由( )态直接变成( )态,条件是( )热。

  冷却时:樟脑丸由( )态直接变成( )态,条件是( )热。

  筷上出现:( ),它的形状像( ),颜色是( )色。

  学生讨论、探究、交流:

  把你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与同组的同学讨论、探究一下,同时进行相互交流,得到正确答案,并得出结论。

  结论: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

  引出课题:四 升华和凝华

  (二)演示:

  碘锤──磺“搬家”

  请两位同学上讲台演示,并边做实验边讲解,把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告诉同学们。

  想一想:

  碘锤内有一些碘粒,在下端微微加热,让碘锤冷却一会儿,在上端凹部分滴几滴水,可以发现内凹部分的内表面上析出的碘比容器壁上的多,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三)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讨论:

  自然界中“雪”是怎样形成的?让学生探究,教师指导。

  举例:

  1.“霜”是怎样形成的?

  2.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为什么?

  3.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4.樟脑丸变小了。

  5.灯泡发黑了。

  在上述几个例子中,要特别强调:物态变化中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以及变化过程中的条件,即升华的条件是要吸热,凝华的条件是遇冷。如冰冻衣服晾干,是因为衣服下的冰吸热升华成水蒸气,初始状态是冰,最终状态是水蒸气,条件是吸热,物态变化是升华。

  (四)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人工降雨》,探究《人工降雨》

  讨论:

  1.《人工降雨》的方法有几种?

  学生回答:

  2.《人工降雨》中,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所经历的物态变化的过程。

  让学生讨论相互交流、共同探究、教师指导。

  这里干冰到雨经历了三个物态变化的过程,一是干冰的升华降温;二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三是小冰晶下落遇到热的气流溶化成小水珠,小水珠越结越大,小水珠的重力大于上升气流产生的浮力时,水珠下落到地面就形成雨。

  3.探究干冰粉喷洒在舞台上就形成白雾,那么舞台上的白雾是怎样形成的呢?

  干冰粉喷洒到舞台上,迅速升华降温,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来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

  4.物态变化有六种,可分为两大类:

  吸热和放热两类。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小结这堂课学到的知识:一是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和概念。二是升华和凝华的应用。三是学到了探究物理、学习物理和触摸物理的方法。

  四、布置作业

  略。

  提示:

  医学上采用冷冻疗法,是采用液态氮的沸点-195.8℃来获得超低温,从液态氮中取出治疗棒在病人“疣子”的部位接触,使“疣子”冷冻而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4 07:16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陆区中学 马建荣
  设计理念

  本节课,课标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热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来探究物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并知道物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进一步能运用相关的知识来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相结合的应用能力。学习本节内容所运用到的思想方法,将贯穿整个物态变化的学习过程。

  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为起点,以物理知识为载体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和物理知识的认识。教师在学生的整理过程中,通过举例、设问、讲解、点拨等多种方法,适时引导,教师以引导者,共同学习参与者的身份来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合作、科学家探究的学习氛围,提供学生知识和能力发展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掌握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是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准备

  学生实验,六人一组。每组配备熔化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两支、海波、蜡、水、火柴、坐标纸。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熔化和凝固

  师:春天来了,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固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你见过哪些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生答:冬天到了,气温下降,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工厂的铸造车间里,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了固态的铸件。

  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刚才我们提到的冰化成水是熔化,水结冰是凝固。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液态是熔化,铁水铸成工件是凝固。

  除此之外,蜡、松香、沥青、玻璃等物质也能熔化和凝固。

  二、展开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   1.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2.是不是每一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都相同?

  假设与猜想  1.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应该不断上升。

         2.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应该不变。……

  设计实验论证

  教师:为了让我们发挥团结协作能够更快更好的完成探究实验整个班级组成一个科学研究组,老师作为组长,下面分成八个小组每组六人,每组推举一个小组长一个工程师。(小组讨论推举小组长和工程师)

  组长组织讨论  1.怎样组装这个实验装置?

           2.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3.怎样作好分工使实验有条不紊?

  (小组讨论并汇总给工程师)

  教师:八个工程师组成一个工程组把每个组的讨论结果汇总。

  (一)上讲台演示组装实验装置的过程。

  (二)讲述实验中注意的事项:

  1.温度计要完全浸入被测物体中。

  2.实验时让物体受热均匀要不断搅拌。

  3.注意酒精灯的使用安全。

  (三)分工:报时一人,报温度值一人,报物质状态一人,记录一人,照顾仪器一人,搅拌物质一人。

  (四)实验物质:海波和石蜡。

  (五)进行实验。

  1.海波与石蜡的熔化曲线的分析



  (教师选择一个组的熔化曲线,请该组同学画在黑板上,如上图

  教师:其他各组的曲线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大致形状如图所示。我们将这一曲线分为ABBCCD三段,请同学们结合实验,讨论下列问题。

  ①AB段。在这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②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

  ③在BC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海波加热?

  ④在CD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

  ⑤石蜡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怎样变化?

  熔点:

  晶体(教师):除了海波以外,其他晶体物质,如各种金属、冰、固态酒精等,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点叫做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非晶体:像石蜡这样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没有固定的熔点叫做非晶体。

  2.凝固曲线

  教师:如果让熔化了的海波和石蜡冷却,记下液态海波和石蜡在冷却凝固成晶体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可得到凝固曲线近似上图的形状。请大家思考并回答:

  ①DE段。海波是_____态,_____热(填“吸”或“放”),温度____

  ③EF段。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__热,温度_____

  ③FG段。海波是_____态,_____热,温度_____

  ④石蜡在凝固是温度怎样变化?(不断降低)教师:晶体的凝固也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在凝固时温度不断降低没有固定凝固点。

  3.学生练习

  ①读物质的熔点表。

  请学生看课本上的熔点表。教师读一种物质的熔点并加以解释。

  教师:钨的熔点是3140。钨在熔化时温度保持在3140不变。

  (学生模仿教师读几种物质的熔点并加以解释)

  ②学生回答

  ·温度是70的萘是____态。

  ·铁、铜、铝在常温下是____态。

  ·水银在-30时是____态。

  ·酒精在-100时是____态。

  ·想想议议:中国北部的漠河冬季气温最低达到-523,应选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为什么?(应选用酒精温度计。因为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在-523的情况下,酒精是液态的。水银的凝固点是-39,在气温低于-39时,水银是固态的。所以水银温度计在冬季的漠河无法工作。

  4.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教师:现在请大家结合熔化和凝固的实验听一段海波的自白,并回答问题。

  我叫海波,我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48。现在我的体温恰好是48,请你们告诉我,我是应该熔化,还是应该凝固呢?只要你们说得对,我就照你们说的办。

  (学生讨论并回答)

  48既是海波熔点也是它的凝固点。此时海波是熔化还是凝固,关键要看海波是吸热还是放热。固态海波在温度到达熔点时,吸热则熔化。液态海波在温度到这一温度时,放热则凝固。所以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

  (评估与交流)教师  在这个实验中有些同学做的非常成功,但是也有些同学没有成功。那么请那些没有成功的小组由组长带领自己分析一下自己失败的原因在哪里,然后再跟成功的小组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

  (归纳总结)

  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有明显的区别: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这个温度分别叫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但是不论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吸热,凝固时都放热。

  所以,晶体实现熔化的条件可概括为两条:一是温度到达熔点,二是吸热。凝固的条件是温度到达凝固点,同时要放热。

  2.通过以上的学习,请大家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①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什么总是0?(学生思考并回答)

  ②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话是什么道理?(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学小结与延展

  教学总结:本节课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掌握了晶体与非晶体熔化与凝固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了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通过这次的探究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技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延伸:物理作为一门科学探究性学科来讲,不仅要求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而且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真正体现社会──科学──社会三者的统一。比如:利用这节课的知识学生应该能够解释北方的冬季较冷,为了妥善地保存蔬菜,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结冰时放出热,窖内温度不致太低。现在,人们研制出一种聚乙烯材料,在1540的范围内熔化或凝固,而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人们将这种材料制成颗粒状,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壁,天气热时颗粒熔化,天气冷时又凝固成颗粒,能调节室内的温度。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4 07:16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汽化”教学设计



江苏省无锡市江南中学 童丽瑾



    【设计思想】

  1.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汽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汽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科学探究,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本节课通过“探究水的沸腾”“探究蒸发与什么因素有关”两个探究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使学生获得才干,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只有当学生对物理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兴趣,进而发展到具有研究物理的志趣。对于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二学生,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本节课共有实验八个,大多是学生亲自动手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通过实验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学生终身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道汽化物理现象及汽化的两种方式;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认识蒸发现象,理解蒸发快慢的条件;

  4.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5.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6.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物理现象的物理道理。

  【教学器材】

  1.电教器材:计算机、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

  2.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火柴、自制三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棉线、热水、手表、小塑料、酒精、纸盒、玻璃板、酒精棉球。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入课题

  实验:在黑板上用酒精棉球写下“液体”两个大字,过一会儿“液体”两字不见了。

  教师:黑板上的“液体”到哪里去了?

  学生:液体变成气体到空气中去了。

  实验:在白色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排尽空气后封口,并将其放火热水中,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教师:酒精到哪里去了?

  学生:液态酒精变成气态酒精。

  实验:塑料袋从热水中取出,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学生:塑料袋瘪了,酒精又回来了,袋中的气态酒精又变成了液态酒精。

  教师总结:物理学把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这节课我们首先研究汽化现象。

  二、新课教学

  首先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和自然现象中汽化现象的实例。如湿衣服晾干、水壶里水烧开、打火机打火、使用液化石油气、洒在地上的水变干、洗过的头发用吹风机吹干等等,再通过讨论对汽化现象进行分类,总结出汽化现象可分为两类,蒸发和沸腾。

  (一)探究水的沸腾

  1.提出问题。

  教师从日常生活中烧开水的问题引入,使学生对沸腾现象产生新的探索欲望,迫切希望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一现象。

  教师:水沸腾的现象也许大家都见过,但是否观察过水沸腾的全过程?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的可以大胆提出来。

  学生甲:水沸腾有什么特征?

  学生乙:水沸腾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丙: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变化?学生分组讨论。

  2.猜想。

  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猜想一下问题的答案。

  (1)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2)水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

  (3)水沸腾过程中如果继续加热温度不变;

  (4)水沸腾过程中,如果继续加热,温度升高。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水的沸腾。

  3.设计实验。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选择器材,并汇报实验方案。

  教师: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要缩短水沸腾前加热的时间,既能节约能源,又能减少污染,用什么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呢?

  学生讨论提出各种方案:

  (1)烧杯小一些,加热水少一些;

  (2)烧杯上加一带孔的纸盖;

  (3)将普通酒精改为三芯酒精灯。

  4.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指导学生重点观察。

  (1)点燃酒精灯后,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2)当温度升高时,水中是否出现气泡?这些气泡是怎样变化的?

  (3)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对它加热,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变化?

  (4)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水还会继续沸腾吗?

  (5)水沸腾时,烧杯里水面以上部分是否透明?

  5.分析与论证。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及图表的分析,总结归纳出水沸腾的条件及规律:

  (1)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3)沸腾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6.讨论和交流。

  学生甲:水沸腾时的温度为什么不是100℃而是96℃?各组水沸腾时的温度为什么不同?

  讨论结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不太纯、气压的高低、温度计不太标准等都可以影响水沸腾时的温度。

  学生乙:当酒精灯熄灭,停止加热,沸腾并没有停止。

  讨论结果。沸水吸收了石棉网的余热,所以水沸腾还能继续一段时间。

  (二)沸点

  教师:刚才从实验中得到液体沸腾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我们把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沸点表,总结得到:

  1.不同的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

  2.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3.同一种物质的沸点与气压的高低有关。

  应用沸点的知识解决几个实际问题。

  (1)能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2)能用纸做的锅在火上烧水吗?为什么能用纸锅烧水?

  学生分组实验,用纸锅烧水。

    (三)蒸发

  教师引导学生将蒸发现象和沸腾进行比较,总结得出: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1.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天气睛朗时,洗过的衣服很快就干了,阴雨天洗过的衣服就不容易干了,说明蒸发是有快慢的,那么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

  (2)猜想。

  教师从日常生活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教师:要使洗过的衣服干得快可采取哪些措施?

  学生:衣服应展开并放在通风有阳光的地方,干得快。

  教师:思考一下,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影响的因素可能是温度高低、空气流动快慢……

  (3)实验探索。

  器材:两块相同的铁片、酒精灯、水、酒精、滴管、小扇子、酒精棉球。

  学生应用现有的器材设计实验并进行分组实验。

  [实验1]取两块相同的铁片,给其中一块微微加热,用滴管在冷、热铁片上分别滴一滴酒精,稍等片刻发现加热过的金属片上的酒精先干。

  结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实验2]取两块相同的铁片,用滴管在铁片上分别滴一滴酒精,将一块铁片上的酒精摊开,稍等片刻,表面积大的酒精先干。

  结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关,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实验3]取两块相同的铁片,用酒精棉球在铁片上涂上两个大小相等的印记,用扇子(或垫板)给后涂的印记扇风,扇一会儿发现后涂的印记反而先干。

  结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上方空气流动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得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4)想一想。

  ①为什么装入保鲜袋中放进冰箱的蔬菜就能保鲜?

  ②我国西部地区严重缺水,当地人民利用处于地下很深的暗渠道输水,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

  2.探究蒸发是否需要吸热。

  (1)提出问题。

  液体沸腾需要吸热,液体蒸发需要吸热吗?

  (2)实验探究。

  [实验1]:用蘸有酒精的棉花球,在手背上擦一下,手背感觉凉爽。

  [实验2]:取一温度计,读出温度计的读数,在温度计的液泡上包上酒精棉球后,温度计示数减小。

  (3)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说明:液体蒸发需要吸热,液体蒸发有致冷作用

  (4)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①夏天人出汗后,电风扇吹一下就凉快多了。

  ②狗在夏天因没有汗腺,无法出汗,它是如何散热的?

  ③高烧病人除了吃药打针外,可以通过哪些辅助手段帮助降温退烧。

  (四)课堂小结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与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总结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阅读课本第87页科学世界《不烫手的开水》。

  3.课本第83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2)。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4 07:16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四川省郫县郫筒镇中学 王 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沸腾是液化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活动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教具与学具】

  水槽、塑料口袋、冰棍、苹果;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24套)

  【教学过程】

  一、实验与发现

  师把滴有酒精的塑料袋(不让学生看见内有酒精)挤瘪,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

  学生观察现象

  师取出此口袋放入冷水中。

  学生观察现象并猜想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师请学生闻一闻、看一看口袋内有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塑料袋在热水中鼓起,而在冷水中变瘪了,学生代表回答。教师点拨,总结出汽化和液化。

  (在这个演示实验中,并不先告诉学生内有酒精,而是让学生观察“鼓起”“变瘪” 的现象,再通过“闻一闻”“看一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探索欲,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体现从现象到物理的课程理念。)

  二、探究与发现

  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师:一群业余登山队员登上一座高山后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如饭是生的,鸡蛋也煮不熟,把手伸到“开水” 中也不烫手等,队员百思不得其解,请同学们帮帮忙,能解释这些“怪现象”或者能向老师提出什么问题吗?

  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发现和提出问题。

  (1)与气压有关。

  师:肯定,说明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继续学习。

  (2)水沸腾后不烫手,说明温度低,若继续给水加热,温度会不会继续上升?

  师: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继续上升?水沸腾时究竟有什么特征,最好通过什么来观察?

  学生:实验。

    2.设计实验。

  小组讨论,提出设计方案,教师引导,适时点拨。

  3.进行实验。

    小组探究,一人计时,一人记录,一人观察现象,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白纸上。

  4.分析与论证。

  (1)请小组代表总结在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生1:水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到水面破裂。

  生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度保持不变。

  生3:我停止加热,水也停止沸腾了。

  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3:沸腾要吸热。

  (2)请小组代表仿照晶体融化曲线描绘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曲线。

  师:指导学生观察图像,得出沸点的定义。

  (3)指导学生看“小数据”。

  师:为什么我们测出水的沸点与书上的不同呢?

  让学生发现条件:在标准大气压下。

  5.评估、交流与合作。

  请小组代表总结实验设计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分析为什么各组测出的水沸点不同?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a.忘记加纸盖;b.水盛得太多;c.测量中产生误差,造成水的沸点不一样。

  6.布置课后探究“纸锅烧水”。

  (我在处理这个探究实验时,别出心裁地讲了一个看起来并不精彩的故事,而正是这个故事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引起了学生在认识上的冲突,激起了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我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坚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设计实验的能力。通过评价、交流活动,既让学生发现了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认识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又让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生活与发现

  提供以下现象,让学生观察讨论并从物态变化的角度归类。

  a.刚从冷藏室中拿出的苹果,表面不断凝结小水珠(演示);

  b.打湿的衣服干了;

  c.冰棍周围冒“白气”(演示);

  d.冬天,室内玻璃窗上的水珠;

  e.洒在地上的水不见了。

  学生分类,教师肯定,并且说明:在物理学上称b、e这一类物态变化叫蒸发,它属于汽化现象,而a、c、d这一类物态变化叫液化。

    1.蒸发。

  (1)请学生比较“湿衣服慢慢变干了”与“水沸腾后一直加热,直到把烧杯里的水烧干”,这两种汽化现象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教师点拨思路,分析出蒸发与沸腾这两种汽化现象的异同。

  (2)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晒衣服的?

  请其他学生回答这位同学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讨论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要素。

  (3)学生分小组“想想做做”。

  请小组代表说出自己的感觉,观察到的现象。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总结出:蒸发、吸热、致冷。

  (4)请学生解释图4.3-5。

  (5)请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有关蒸发的现象。

  2.液化。

  (1)请学生讨论a、c、d现象是属于液化外,还有什么共同点。

  生:冷、温度低。

  教师点拨并设问:怎样可以使气体液化?

  生:降低温度。

  (2)教师演示:给密封的乙醚气体加压。

  学生观察现象,小组讨论,总结出在常温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四、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

  1.教师介绍液化石油气和火箭燃料。

  2.指导学生阅读“STS:电冰箱”。

  3.介绍科学世界“不烫手的开水”。

  4.请学生谈谈本堂收获与体会。

  5.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

  (由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引入蒸发和液化,体现了从现象到实质,从生活到物理。通过“拓展与延伸”,让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学生自己得出规律,培养了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观察、讨论、发表见解,既体验成功,也增强了学生合作、互助的能力,还可弥补班额较大时对弱势学生关注的不足。)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4 07:17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温度计”教学设计



湖北省宜昌市第六中学 石弘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学生实验器材

  每4人一组。每组:盛有不同温度水的烧林两个,自制温度计1个,实验用温度计一个。

  教学过程

  请学生欣赏章首图──雾淞。

  师:面对这样美丽的风景,你想知道哪些有关它的知识?

  学生提问:例如,它是怎么形成的?雾淞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为什么我们这里没有这种风景?

  师: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要探知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第四章《物态变化》.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都与温度有关,我们的探究就从温度开始。

  师:关于温度,你了解哪些?

  (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应该可以说出温度的定义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温度值,如沸水的温度,人体正常体温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温度的定义及单位。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进一步介绍摄氏温度的规定、读法、写法。

  请学生观察教材第71页“自然界的一些温度”,使学生对自然界中常见的温度值有一定的了解,对于表中的空白,可以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温度值处于这个温度的范围,对于具体的数值可以让学生课后查阅有关资料再填上。

  师:今天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学生回答出大致的温度值即可)

  师:你是凭什么知道今天的气温的?(凭感觉)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但这种判断每次都是正确的吗?有没有哪位同学有过凭感觉判断温度不准确的经历?(学生举例说明,感觉不一定可靠。)

  师:要准确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请每组同学观察温度计。

  师:对于温度计,你想知道有关它的哪些知识?(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板书在黑板上。)

  师:(教师出示自制温度计)我这里有一只小瓶,大家讨论一下,能用这只小瓶分辨出每组桌面上的两杯水哪杯温度高?哪杯温度低?并认真观察它是如何辨别出两杯水温度高低的。

  学生实验、观察,并得出:这只小瓶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你能将小瓶进行改进,使它能测出具体的温度值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只要刻上刻度就可以了。

  师:怎样刻上刻度?

  生:……

  师:刻上刻度的自制温度计虽然可以测出温度,但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学生自由讨论)对自制温度计进行修改。(如小瓶太大了,不方便,可以缩小为玻璃泡,并将其中的液体改为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将吸管换成封闭的玻璃管,并将内径变细等。

  师:把我们自己设计的温度计与真正的实验用温度计进行比较,找一找有什么不同?让每一小组的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相互讨论提出有哪些错误的操作。

  教师总结归纳。

  学生回答课前提出的有关温度计的问题。

  教师布置课后探究:日常生活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温度计叫体温计,它是用来测量人体体温的温度计。请大家课后思考一下,体温计与我们今天用的实验用温度计在设计上应该有什么不同?并将你思考的结果与教材对照一下,你的思考是否正确。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4 07:17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温度计”教学设计



广西南宁市第四中学 梁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温度的概念;

  ③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值;

  ③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③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使用温度计易错之处。

  教学教具

  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烧杯(每桌3只,中等大小)、多媒体课件、开水、冷水若干。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看一看:教师播放与温度有关的图片。

  教师根据图片提问:你们是否想了解冰雪是怎么形成的?衣服为什么被晒干?樟脑丸放久了为什么会变小?

  教师板书:第四章物态变化

  二、想想做做

  1.温度。

  想一想①:冬天和夏天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想一想③:冷到什么程度,热到什么程度,天气预报是如何表示冷热程度的?

  (学生回答)

  师生总结温度概念。教师板书:第一节温度计

  2.温度计。

  想一想,议一议:①如何判断两杯水温度的高低?②哪种方法更准确?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板书)

  做一做:用手感觉冷、热、温水,得出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想一想:③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

  (学生回答)

  师生总结:使用温度计测量较准确。

  三、想想议议

  1.问一问:你想了解有关温度计的什么知识?

  (学生提问,教师板书)

  2.原理。教师演示自制温度计,引导学生回答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板书)

  想一想,议一议:为了更准确地测量温度,温度计应怎样改装?(学生讨论回答)

  3.看一看、说一说:温度计的构造。

  (学生观察实物并回答)

  4.想一想、读一读。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温度的表示方法、单位、符号、读法,然后练习读数。

  5.看一看、比一比。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三种温度计的不同,同时进行量程、分度值的教学。

  6.做一做,议一议。

  学生测量热水温度并上台演示,师生总结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多媒体演示)

  正确方法

  (1)看清量程和分度值,并估测。

  (2)玻璃泡不能位于容器底及侧壁,必须全部浸没在液体中。

  (3)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5)读数时眼睛要平视(以上各点均配有图片)

  错误方法(图片略)。

  7.做一做,议一议(体温计的使用):

  学生演示游戏(两人),学生评价并说出理由同时进行体温计构造的教学。

  四、教师投影与自然界中的一些温度有关图片并引导学生看课本第71页表格。

  五、小结

  学生谈一谈本课的收获,教师归纳。

  六、动手动脑学物理

  1.课内:课本第741页第2题。

  2.课外:第741页第3、4题。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5 07:43
标题: 回复: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水果电池”探究教学案例



广东省恩平市沙湖镇水楼学校 温炬红



  一、课题确立的背景:



  世界上最早的化学电池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设计并制成的。他把铜和锌作为两个电极插入食盐溶液中,制成了最简单的化学电池。在这个电池中,一个电极是铜片,另一个电极是锌片,电解质是稀硫酸。化学反应发生在电解质和电极之间,因为两个电极带异种电荷,它们之间就存在了电压。电压引起了电荷的流动。



  我们设想,用其他方法取代伏特电池替代,减少环境污染,用水果代替其电解质,看看效果如何?



  二、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影响水果电池电压的因素有哪些?



  2.猜想:与水果的种类、成熟程度、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关。



  3.进行实验:



  找一些铜片和铝片,再剪一些比铜片和铝片大一些的纸片在醋里浸一下。在一个铝片的上面放一个纸片,在纸片上放个铜片,一个简易的化学电池就做好了,铜片是正极,铝片是负极,浸湿的纸片就是电解质。不过,这样的一个“电池”产生的电实在太微弱了,只能用灵敏的电表测到。如果把许多这样的“小电池”垒起来,让一个“电池”的铝片放在另一个“电池”的铜片上(这时铝片和铜片之间不要放纸片),这时产生的电流就强了一些,几个“电池”垒起来就能点亮一个发光二极管(一种通过很小电流就能发光的半导体元件)。如果很多这样的电池垒起来,电流就会很强了。也可以把铜片和铝片插进一些蔬菜水果里,如插在西红柿、柠檬里,这样就可以做成一个有趣的“水果电池”。



  水果(苹果、梨子、橙子、橘子和西红柿等)中含有大量的水果酸,是一种很好的电解质。如果在水果中插入两个电极,就会象化学电池一样能产生出电流。影响水果产生电流大小的因素很多,有水果自身的原因(如水果的种类、水果的大小和成熟程度),还有外界的原因,如插入水果的两个电极的大小、两电极间距和插入的深度等因素。在研究多种变量的探究中,关键是要控制好变量,即在探究某个变量产生的电流的影响时,其它的各种变量保持不变,并在对照中发现该变量的影响效果。我们制造水果“电源”,这款电源,主要原料是马铃薯,大约有150多个。



  由于马铃薯本身带有含磷的酸性物质,通过与铜丝和采用镀锌的钉子连接便可产生化学反应,在把镀锌的钉子插入马铃薯后,用铜丝再把每个马铃薯连接起来便可产生微弱的电量,理论上,任何带有酸性物质的柑橘类水果都可通过此方法提供电力。



  考虑到需要足够的电力才能让带动音响进行工作,我们总共使用了500磅马铃薯,每个马铃薯可产生大约0.5伏特、0.2毫安的电量。通过并联,500磅重的马铃薯一共产生了5伏特、4毫安的电力。



  把这些马铃薯放入卡车之后,该“马铃薯电源”成功地对收音机进行音乐播放提供了电源,音箱里发出了悦耳的声音。当然,这些用过的马铃薯不能食用。电池很快就腐烂。



  4.分析论证:与我们的猜想一致。



  三、小结与反思:



  水果电池理论上能代替成品的电池,但其成本比较昂贵,虽然污染小了,付出的代价与使用价值不成正比,本着学习知识的态度,开展此次活动。



  四、提出新的问题:希望科学家们制造出更环保的电池,为人类服务。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5 07:44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教学设计

山东省新泰市龙庭一中 刘伟元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电路和电流的概念及认识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会正确使用电流表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后,由学生大胆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交流评估的过程,初步领会科学实验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熟练应用电流表测量电流、会根据问题的提出设计实验并选择器材并进行实验,从而掌握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新课程标准只要求学生真正经历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对探究结论的正确性不做评价。新教材更突出过程与方法、更加注重合作交流等新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技能;
2.切身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3.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并且在正确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并能通过交流、总结、反思得出初步结论这几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具准备
实验仪器:小灯泡多只(不同规格)、电键、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实物展示台、多媒体等等。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激智启疑
把任意两个灯泡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闭合开关,灯泡就会发光。
闭合开关,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来,经过灯泡,流回电源的负极。)
提出问题:大家猜想一下,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并联电路电流值之间什么关系呢?
安排学生可以先初步实验,并先猜想串联电路电流什么关系。
二、开放思想、大胆猜想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猜想:
小组1: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因为我们的串联电路中灯泡一样亮。
小组2:我们猜想串联电路中电流从正极出发越来越小。因为我们的灯泡靠近正极的比较亮。
小组3: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从负极往正极越来越小。因为我们的灯泡靠近负极的比较亮。
小组4: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靠近电源两极比较大,中间比较小。因为我们的两只灯泡一开始靠近负极的比较亮,把它们互换位置后,靠近正极的又比较亮。
同学们一下子提出这么多的猜想,哪种猜想正确呢?实验是检验对否的最好方法。
三、设计方案、合作交流
各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
有的组提出测两个点的电流:①电源正极和甲灯之间的电流;②电灯乙和电源负极之间的电流。
有的组提出测三个点的电流:①电源正极和电灯甲之间的电流;②电灯甲和电灯乙之间的电流;③电灯乙和电源负极之间的电流。
通过讨论,大多数组认为测三个点的电流较好。(下面电路图中的A、B、C点)
对于用几个电流表去测量选定的三个点,有的组认为同时用三个较好,测一次就能同时看出各点的电流是否相同;有的组认为用一个较好,理由是:不同的电流表测量时可能有误差,同一处的电流用不同的电流表测量结果也可能稍有不同。
师生讨论交流,结论就用一个电流表分别测A、B、C三点的电流。
四、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教师提醒学生实验时要注意正确使用电流表,把实验结果如实地记录下来,填写在下面的实验记录中,并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也记下来。
试验次数

A点的电流IA

B点的电流IB

C点的电流IC















五、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师:请大家分别分析一下实验数据,然后作出结论。
生: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多数同学的实验做得最准,向你们的大胆猜测和成功的验证表示祝贺!其他同学的敢于猜想,敢于发表意见,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的猜测和实验,我们来猜测和探究并联电路电流之间的关系。(重复以上五个教学程序)
生: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板书)
师:同学们,我们再想一想我们的实验中还有哪些问题存在?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或要吸取的教训,好不好?
(课件展示)
①实验设计中有没有不合理、不充分及不妥善之处呢?
②操作中易出现什么问题或故障呢?(提示:小灯泡是否都发光?电流表是否正确接入?读数是否与所需量程对应?)
③有什么因素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呢?有没有不符合规律的数据?

教师提出:换用不同的灯泡再做实验或者把三个、四个灯泡串联起来,多测几个点的电流,看一看各点的电流是否都相等?
经过同学们的多次实验,自己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板书)
六、评估交流、总结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景设置、启智置疑;开放思想、大胆猜想;设计方案、合作交流;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辨证、得出结论;评估交流、总结反思,探究了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对于本节课,大家还存在什么疑问和还想知道的问题呢?
有的学生提出:既然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同,为什么两个灯泡的亮度不一样呢?
有的学生提出:用同样的电源,分别接上两个不同的灯泡时,为什么电路中的电流不同呢?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以肯定,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请学生在课下继续交流探讨,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继续探究这些问题。
本节课目的明确,安排合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对探究过程极为重视,对学生活动极为重视,这些都是探究教学的基本要素。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一个重要的规律──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我还复习了如何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另外我还知道,猜想并不可靠,必须通过实验来证实。
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内容
2.写出本节实验报告
板书设计
五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5 07:45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教学设计

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状元学校 邓卫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初步培养学生的电学实验操作技能。
(4)初步了解开关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时的控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2)通过例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3)使学生得到安全用电的初步教育。
教具及实验器材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初中物理电学磁性元件一套,1.5V干电池60节,2.5V的小灯泡(灯座)60个,开关60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1.复习常见电路元件符号的画法。

2出示一长串小彩灯,并接通电源使它发光。

3多媒体放映家庭照明电路中用电器工作情况。

4.激趣引入新课。
1.练习电路元件符号的画法。

2.观察小彩灯的发光情况。

3.思考小彩灯及家用电路元件的连接。

4.讨论提问。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电路元件符号的画法。

2.通过观察小彩灯的发光现象及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工作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强烈的求知欲。










1.强调电学安全操作要领,防止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

2.介绍常见实验器材。

3.问题:你能否选用一些器材使一盏灯亮?


4.学生在黑板上连通电路使灯泡发光后,要求全体学生画出电路图。

5.提问:如果给你两盏灯和一个电源,你能同时使两灯都发光吗?有几种接法?


6.利用多媒体进行分析、归纳。
1.牢记电学安全操作要领。


2.认识各种器材。

3.学生上台利用磁性元件在黑板上连接电路,使灯泡发光。

4.画电路图。



5.学生动手、动脑,相互讨论,然后画出电路图,再连接实物图。



6.设计由3盏灯组成的电路图。
1.树立安全用电意识。



2.能认识常见的元件。

3.培养学生初步的电学实验的操作技能。


4.初步练习根据实物图画简单的电路图。


5.初步练习简单的电路设计实验方案,培养相互协作的情感态度,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6.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1.在学会连接串、并联电路后,引导学生对照实际电路,观察比较在不同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方式、电流路径、开关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有何不同。

2.师生共同对各组汇报的问题进行初步的评价和筛选,确定部分合理的问题进行探究。




3.要求各组学生将设计好的实验方案画好电路图。

4.学生连接电路,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学生注意观察开关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

5.教师准备视频展示台。





6.师生共同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板书结论。

1.学生小组讨论、相互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2.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学生自行确定探究的方向。





3.学生分组讨论后画出电路图。

4.按照电路图沿着一定的顺序连接好电路,并进行实验。


5.学生到视频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同时也分享其他同学的成果,弥补自己的不足。

6.学生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实验验证。
1.培养学生善于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有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胆量。



2.学习制定简单的实验方案,体验对所探究问题的合理性进行筛选的过程。并培养学生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3.巩固电路图的画法。


4.再次练习实际电路的接法,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5.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独立尝试,体验成功的乐趣,并使他们的综合技能得到提高。


6.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使他们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1.多媒体播放:夜晚的路灯,满天星彩灯串,高大建筑物上的装饰彩灯。

2多媒体投影电路图:A B C D 这四个电路哪个是串联电路,哪是并联电路?为什么?

3.问题:比较串、并联电路有哪些不同?
1.相互讨论交流,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不同的看法可进行辩论。

2.学生独立分析并回答。



3.个别回答,相互补充。
通过观察五彩缤纷的灯的世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能产生美的感觉,从而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2.再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讨论,加强对所学知识巩固。
小结和练习
1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收获。

2.思考题
1学生自我总结。


2.完成思考题。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5 07:45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

江苏省无锡市外国语学校 陈德军
教材分析
深究本节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其必需的开放性远不仅是空间问题。研究性学习的开放系统必须具有使学习能螺旋上升式推进的特性,在本质上是学习的质的转变性。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电路和电流的概念以及认识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自主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这节内容是本书探究活动的一个小结,是本学期学生经历的环节最完整、最规范的一次探究活动。
教学目标
1.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技能;
2.切身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3.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思路和方案,并且在正确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并能通过交流、总结、反思得出初步结论这几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
实验仪器:小灯泡2只、电键、电源、导线、电流表、实物展示台、多媒体投影仪等等。
教学流程和探究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播放自制课件,展示节日里的彩灯,马路上的路灯等。)
教师提问: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大家了解了简单电路的组成,串联和并联,以及如何用电流表测电流。那么同学们对电流和电路还想了解些什么呢?
生1:我想知道节日里的彩灯是怎样连接的?马路上的路灯又是怎样连接的?
生2:我知道,马路上的路灯是并联的,因为这样,如果一个坏了不影响其它灯的工作。
生3:那么节日里的彩灯呢?它们是怎样连接的?为什么有的彩灯亮,有的彩灯暗?
生2:我虽然不知道,但我有办法证明他们是串联还是并联的。
师(微笑):什么办法?
生2:只要拧下其中的任意一个灯泡,看其它灯是不是依然亮着。如果依然亮着,那么是并联,如果不亮,那么就是串联。
师:大家说,她的办法好不好?
生(齐答):好!
生4:老师,老师,我想知道彩灯为什么一闪一闪的?马路上的路灯就不闪。
生5:我知道,彩灯的亮暗与通过它的电流有关。通过它的电流越大,它就越亮。
师:同学们是否有兴趣揭开彩灯的亮暗之谜呢?彩灯的亮暗与通过彩灯的电流大小是否真的有关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生(齐答):有兴趣,好!
师:本节课,我们先来探究一下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投影打出课题: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二、新课教学
小实验: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现有的器材,连接成一个串联电路。观察灯泡的亮暗,并猜想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怎样。
(各小组实验)
师:问题提出来了,同学们都有些什么样的猜想呢?小组讨论一下?请写下你们的猜想。各小组汇报一下,并说说你们猜想的依据。(把各小组的猜想写下来,并标上组别。)
小组1: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因为我们的串联电路中灯泡一样亮。
小组2:我们猜想串联电路中电流从正极出发越来越小。因为我们的灯泡靠近正极的比较亮。
小组3: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从负极往正极越来越小。因为我们的灯泡靠近负极的比较亮。
小组4: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靠近电源两极比较大,中间比较小。因为我们的两只灯泡一开始靠近负极的比较亮,把它们互换位置后,靠近正极的又比较亮。
师:同学们的猜想似乎都有道理,那么我们能不能想办法来验证一下呢?通过什么方法呢?生(齐答):做实验。
师:好,做实验。那么实验前我们必须先设计一下这个实验怎么做。
(放幻灯,指导学生设计实验。)
(小组讨论完成。设计完后,请一组同学上台与大家交流一下实验方案:请学生派出代表到投影仪前,将他们小组的实验电路图展示给大家。)
小组1代表:我们小组需要的实验器材是:一个电源,两个灯泡,开关一个,导线若干,还有电流表一个。我们的实验方案是: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分别测量A、B、C三点电流,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如果A、B、C三点电流相等,那么猜想1正确;如果C点电流大于B点电流,B点电流又大于A点电流,那么猜想2正确;如果反过来,A点电流大于B点电流,B点电流又大于C点电流,那么猜想3正确;如果A点电流和C点电流都比B点电流大,那么猜想4正确。
师:他们的设计方案是否可行?
生:可行。
师:其它小组的同学是否还有补充?
小组2代表:我们认为他们还应变换两个灯泡的位置,因为万一A点电流大于B点电流,B点电流又大于C点电流,他们就认为猜想3正确;可是如果变换两个灯泡的位置后,情况改变了呢?那么结论就不可靠了。
师(肯定地):也就是说,你们认为这个实验不但应该多做几次,还应该变换两个灯泡的位置后,重复实验。这样才能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大家认为呢?
生:齐点头。
小组3代表:我认为还应换两个灯泡重复他们刚才的实验,这样更准确。
师:那么这样好不好?马上大家分别用自己身边的器材做实验,然后我们把实验结果分享一下。这样,不但灯泡换了,连电源也换了,实验的准确性提高了吧?
生:好。
小组4代表:老师,我还有建议。我们认为他们应该用三个电流表一起测量,这样实验只要做一次。因为如果做三次,电池的电量就改变了,最后一次的电肯定比第一次的少,这样实验就不准确了。
师(肯定地):非常好!也就是说,你认为他们没有很好的控制变量。大家说,这样的改进好不好?
生:好!
师:还有没有其它补充?
生(摩拳擦掌):没有了。
师:同学们,大家的实验是否有数据要记录?你打算把它们记在那里呢?我们是否应该设计一个数据表格?
生:好。
(小组讨论设计数据表格)
师:把设计较好的数据表格拿到投影仪下展示,统一数据表格后宣布开始实验。
(生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实验结束后):我们请各组派代表汇报一下实验结果。(教师把各小组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写在投影纸上)
师:请大家一起分析一下我们的实验数据,然后作出结论。
生(齐答):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某某组的同学猜得最准,让我们用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其他组的同学敢于猜想,敢于发表意见,同样值得大家学习。
师:同学们,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此实验的可信度如何?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或要吸取的教训,好不好?
(幻灯显示以下问题供讨论)
①实验设计有不合理、不充分及不完善之处吗?(仅测二三次电流,是否能归纳出普遍适用的结论)
②操作中出现过什么失误或故障吗?你是怎么解决的?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小灯是否都发光?电流表是否正确接入?读数是否与所需量程对应?)
③测量结果是否可靠?有什么因素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吗?测量的数据中有没有不符合规律的数据?
三、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收获)
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一个重要的规律──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我还复习了如何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另外我还知道,猜想并不可靠,必须通过实验来证实。但是,我对小灯泡为什么一闪一闪的,还是没弄明白。
四、应用与拓展
师:你通过本节课学习,还发现或产生了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吗?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那为什么会在串联电路中还是有一盏灯亮而另一盏灯暗的现象呢?
五、课后作业
1.你认为对于这节课还学到了什么?在我们的探究过程中还存在哪些缺陷?
2.关于电流和电路你还想了解些什么?能提出问题吗?可否试着进行探究?
附:学案
探究报告
[提出问题]
[你的猜想](要有你的猜想依据)
[设计实验]
1.你认为这个实验如何进行(仪器、步骤等)
2.你会设计这个实验的电路图吗?请把你设计的电路图画在下面(你认为应该有几组就设计几组):
3.记录数据的表格你会设计吗?请在下面设计:
[进行实验]把测到的数据填入上表,并把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扼要写下来。
[分析论证]测量结果说明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
[评估]实验设计有不合理地方或不充分、不完善之处吗?
比如:仅测两到三次电流,是否能归纳出普遍适用的结论?
我相信你还有很多:
操作中你出现了失误或故障吗?如有你是怎么解决的?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
比如:1.灯泡亮了吗?
2.电流表是不是正确接入?
3.读数时是否与所需量程对应?
我相信你也有很多:
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有什么因素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吗?
[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比如:1.你学会如何使用电流表了吗?
2.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是:
3.……
4.……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探究,你还发现或产生了什么值得探究的问题吗?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5 07:46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电荷》的教学设计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学 刘艳
一、教材分析
《电荷》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第一节,本节的教学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验电器、电荷量及其单位、元电荷、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其中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是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时又是教学难点。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 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 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用具
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乒乓球,散开的塑料包装绳,碎纸屑若干。
四、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观看动画“怒发冲冠”、录象“女孩头发竖起来”。
2、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进行新课:
1.摩擦起电 带电体
学生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衣服会粘在皮肤上,是因为梳子、衣服在摩擦过程中带了电的缘故。
介绍防止衣服产生静电的方法。
建议学生回去查找有关静电防止和应用的资料。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
(2)接触带电
除摩擦外,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女孩头发能够竖起来,是因为人体与带电体接触而使头发也带了电。
3.两种电荷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
演示实验: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实验:
用手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捋的次数越多,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导学生分析: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
归纳:
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1)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负电荷: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
例1: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例2: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2)用验电器来检验。
观察实物知道验电器的主要构造,通过实验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和作用。
实验(演示、分组):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此时金属箔片带_______电,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变____________。
换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做上面的实验。

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小结:验电器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由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几部分组成的。它利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
5.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库仑是一个比较大的单位。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上所带的电量,大约只有10-7库仑,一片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量,大约有几十库仑。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物质的组成、元电荷的概念。
元电荷:最小的电荷。
电子:带有负电的最小的电荷。
6.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演示实验:取两个验电器A和B。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可以看到A和B的金属箔都张开了。
改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重做上面实验,可以看到只有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而B仍然闭合。
实验现象说明:电荷在金属杆中定向移动。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巩固小结(板书设计):
5.1 电荷
1.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摩擦起电。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
3.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
5. 电荷量的多少叫电量,单位是库仑(库),符号是C。
元电荷:最小的电荷
电子:带有负电的最小的电荷
6. 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金属靠_____________________导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5 07:47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河南省开封市第27中学 王正武
教学过程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在学生的实验桌面上,有电池组,2.5V的灯泡两个,3.8V的灯泡两个,电流表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首先教师要求学生画出有两个灯泡的串联电路图,并把任意两个灯泡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闭合开关,使灯泡发光。
闭合开关,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来,经过灯泡,流回电源的负极。)
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二、进行猜想
让学生分组讨论,选代表发言,提出自己的猜想。概括起来,有两种相反的意见:
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理由是: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通路。
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不相等,靠近电源正极的电流大一些。理由是:电流通过灯泡时使灯泡发光,要消耗一些电能,所以电流通过灯泡后会减小。
对两种猜想教师都要表扬,说明学生经过思考,动了脑筋。哪种猜想正确呢?实验是检验对否的最好方法。
三、设计实验
各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各小组的方案主要不同之处是把电流表放在何处,测几个点的电流,用几个电流表去测。
有的组提出测两个点的电流:①电源正极和开关之间的电流;②电灯乙和电源负极之间的电流。
有的组提出测三个点的电流:①电源正极和电灯甲之间的电流;②电灯甲和电灯乙之间的电流;③电灯乙和电源负极之间的电流。
通过讨论,大多数组认为测三个点的电流较好。(下面电路图中的A、B、C点)
对于用几个电流表去测量,有的组认为同时用三个较好,测一次就能同时看出各点的电流是否相同;有的组认为用一个较好,理由是:不同的电流表测量时可能有误差,同一处的电流用不同的电流表测量结果也可能稍有不同。最后统一意见,用一个电流表分别测A、B、C三点的电流。
四、进行实验
教师提醒学生实验时要注意正确使用电流表,把实验结果如实地记录下来,填写在下面的实验记录中,并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也记下来。
组别

A点的电流IA

B点的电流IB

C点的电流IC






五、分析论证
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实验记录,根据测量结果说出得到什么结论?
大多数组测量的结果是A、B、C三点的电流相同(即IA=IB=IC);但有一个组测出的A、B、C三点的电流却不相同。这是为什么?教师请其他组与这个组进行交流,共同寻找原因。各组提出的问题有:
1.是否电流表有问题?建议换一个电流表重新实验;
2.是否电路连成了并联?建议认真检查电路;
3.是否每次测量时用的灯泡不同?建议三次测量时不要更换灯泡;
4.是否电路没有连接好?建议认真检查电路。
这个组的同学认真听取了其他组的建议,经过检查发现是电路连接处有接触不良的现象。实验中用的是插件,有的地方插的松一些或没插好时,电流表的指针就会来回摆动,三次的示数会有不同。
六、再次实验
一次实验不一定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教师提出:换用不同的灯泡再做实验或者把三个、四个灯泡串联起来,多测几个点的电流,看一看各点的电流是否都相等?
经过同学们的多次实验,自己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七、评估交流
这节课通过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探究了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师特别提出:应该表扬第一次实验中得到的结论与其他组不同的这个组,因为他们实事求是,这是科学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的结果不同,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得到了很多的启示,知道了一些在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这节课,又一次对学生进行了探究问题的方法训练。
最后,教师请学生提出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和还想知道的问题。
有的学生提出:既然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同,为什么两个灯泡的亮度不一样呢?
有的学生提出:用同样的电源,分别接上两个不同的灯泡时,为什么电路中的电流不同呢?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以肯定,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请学生在课下继续交流探讨,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继续探究这些问题。
点评:
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探究实验课,目的是要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自主地探究实验得出结论。
本节课目的明确,安排合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对探究过程极为重视,对学生活动极为重视,这些都是探究教学的基本要素。
老师也可以用类比的方法从反向证明该结论的正确性。如可以说若一个人打吊针时,橡皮管中的水流如和人的血管中的水流不相同,会出现打针的部位皮下鼓一个大包,可见若电流不相同,也应该有类似现象出现。(点评者:常银汉)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5 07:47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河北省鹿泉市上庄镇中学 任聚恩
  一、设计思想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
  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即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
  2.强调认知过程对学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即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鼓励将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中。
  为了体现这些新的理念,“电流和电路”一节的设计思想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扩展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给学生的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提高能力留有充足的空间。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对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等抽象知识的学习,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教学器材
  1.电教器材: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课件。
  2.实验器材:两节电池组成的电源,开关,小灯泡,小电动机,小门铃,导线,铅笔,橡皮,金属钢笔帽,塑料笔杆,硬币。(以上 器材均为两人一套)
  三、过程设计
教学



教学方

法和手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引入
课题
设问

讨论
问题:(1)世界上如果没有了电,会是什么样子?(2)你想知道有关电的哪方面的知识?筛选本节学习内容,告诉学生其他电的知识,以后将逐步学到。
展开联想,积极讨论回答问题。

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电学知识。
创设情景引起注意,激发学习动机,

扩展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


电路
学生实验

1

讨论
提示实验警钟。

巡回指导学生实验。
三次动手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小门铃发声,小电机转起来。

讨论探究,为什么小灯泡会发光,小门铃会发声,小电机会转。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发现用导线将电池、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有了“电”的流淌路径,从而产生
电路的概念。

计算机投影演示猜想
演示、点拨学生思路。
观看、讨论、猜想。

了解电路是如何形成的。
利用现代化手段使抽象变为形象。

观察

讨论
引导学生观察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
观察自己所连接的电路,联系自家的家庭电路讨论、回答问题。
培养观察能力。由简单电路联想到家庭电路及其他复杂电路的组成。
设问

学生实验

2

讨论
问题:(1)前边学过,光是一种能量,热也是一种能量,电是不是一种能量?

2)在电路中电能由谁提供?最终电又变成了什么?

3)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手电筒、收音机、计算器中的电池会用完吗?
思考探究。

用一节于电池、开关、小电机组成电路,观察小电机转速变慢,讨论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猜想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问

启发

(电脑投影)
问题:请大家想一个法子,把你连接的电路记录下来,回去告诉爸爸妈妈,看谁想的办法最简单,最明白,最能说明问题。

出示电脑幻灯片,电路实物图。巡回指导。
观察电路。

讨论探究。

观察符号图例。

画出电路图。
了解到实际连接电路前应该先画出设计电路图。
(电脑投影)

观察有问

题的电路
幻灯片展示问题,提出只移动一根导线将电路改正的要求。动画修改。
通过观察找出问题所在。设计纠正方案。动手画出正确的电路图。
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实验

3

(电脑投影,

动画和图片:
引导实验。

播放投影。
在实验(l)连好的电路上,把开关去掉,分别换上橡皮、三角板、金属钢笔帽、硬币、铅笔杆、钢尺等学生用品。

观察电路通不通,灯泡亮不亮。提出问题,讨论,引出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通过实验对比,感知导体和绝缘体。
二半
极导
管体
(投影介绍)
介绍半导体、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
看、想、发表各自的见解。

播映动画

演示实验

启发
问题:水流有方向,马路上的人流有方向,电流有没有方向?

动画演示实验介绍。
观看演示实验,当电流从电表的红接线柱流入时,指针顺时针偏转;从黑接线柱流入时,逆时针偏转。

探究电流的方向。

布置

作业

布置课本P95动手动脑学物理23题。
回家动手练习,实验。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5 07:48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一中 李劲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
  (2)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 培养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区别。
  (2)能说明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发展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知欲。
  (2)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明白复杂事物由简单事物构
  【教具及实验器材】
  多媒体课件,1.5 V干电池 80节,2.5 V的小灯泡80个,开关80个,导线若干。

















1.多媒体放映2002年中山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的有关资料。

2.激趣引入新课。
1.学生上网获得中山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信息。

2.学生思考提问。
1.使学生了解家乡的情况,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使学生了解上网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3.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













1.介绍实验器材,讲实验要求(特别提醒你)。

2.提问:你能否选用一些器材使一盏灯亮?

3.提问:给你两盏灯和一个电源,你能同时使两灯都发光吗?有几种接法?

4.利用多媒体进行分析、归纳。
1.学生讲述“特别提醒你”的原因。

2.学生实验:先画电路图,再接实物图。

3.学生动手、动脑:先画电路图,再连实物图。

4,设计由5盏灯组成吊灯的电路图。
1.使学生认识到复杂的事物由简单事物构成的道理。

2.会用简单的图设计实验方案。

3.培养学生初步的电学实验的操作技能。

4.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1.鼓励学生在学会连接串、并联电路后提出问题。

2.师生一起对问题进行初步的评价和筛选,确定合理的问题进行探究。

3.要求学生将设计的实验方案画成电路图。

4.再强调“特别提醒你”
注意事项。

5.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6.板书分析论证后形成的结论。
1.学生小组讨论后提出问题。

2.学生确定探究的方向。

3.学生小组讨论后画出电路图。

4.学生进行实验。

5.学生在多媒体上展示成果,分享其他同学的成果,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6.学生对成果进行分析论证。
1.培养学生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有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胆量。

2.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研究的计划和实验方案。

3.鼓励学生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并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认识到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4.培养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既坚持原则,又尊重别人。

5.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1.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合作解决问题: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用电器串联和并联的例子。

教师:演示一串彩灯和烧水壶等。
1.学生之间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懂的问题协商解决,不同的看法进行辩论。

小结和

思考

1.请学生谈本节课的
收获。

2.思考题
1.学生自己总结。

2.完成思考题。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5 07:48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电流和电路”教材分析

纪宪华
  电流和电路的教学,教师们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力图从“新”这个角度浅谈第五章教材的各种功能以及对课程实施的建议,仅供参考。
  一、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1.教材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第一节开始用一个小实验迈入电学门槛,编者用了贴近生活的三种用电器──灯泡、电机、门铃,让学生“想想做做”,目的在于感知、领略电的美妙之处(一按开关,灯亮了,电机转了,门铃响了),引发学生的兴趣,尝试成功的喜悦,产生强烈求知欲。从而引入下文──灯亮是因为有电流流过灯泡。
  学习电流方向后,教材简介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以及发光二极管。这个知识的安插,是因为它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只求学生了解,无需详细学习。再如电池一节,编者用彩色照片出示了学生常见的锌银电池、充电电池、手机电池等。此类的知识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上网学习、调查研究、查询资料,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是课本上的所有知识都在课堂中学,也不是只有讲过的内容才算学过”。
  2.教材中体现了两个“渗透”。
  (1)将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渗透于教材之中,从而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例如空气开关,光敏、声敏电阻的应用,生物电,漏电保护器。对于这类的知识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重点讲述。完全可以利用课前、课后五分钟或黑板报中的物理园地,课外小组的活动,由有专长的学生开办讲座、发表小论文,以发挥他们的特长,还可达到张扬个性的目的。
  (2)物理概念的渗透。新教材第一节短短的六行字中便出现了“电流”“导线导电”“金属中有大量自由电子”等过去需两三节课才能讲清楚的知识。在电路一节中提到“电能”,这些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知识,教材也打破常规,采用了渗透的方式让学生逐渐深入了解,教师只要做到“无需言传,只求意会”的教学境界即可。
  教材在初二第一学期最后一章安排了“电流和电路”的学习,本身也体现了“教材本身不过分强调学科的逻辑特点”,而注重基于学以致用的兴趣,从有利于学生认识规律和探究出发,设计教材结构。在学习了电流和电路后,接着安排了第五节“家庭电路”,分明是从学生生活需要出发,上述宗旨体现得更为明显。
  3.注重探究,注重教学方式多样化。
  (1)本教材有两个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这两个探究旨在:
  A.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
  B.鼓励学生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C.培养学生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处理信息的能力;
  D.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
  这两个探究的特点:
  A.是经历了7个探究后的又两次探究。
  B.是最完整,最规范、难易程度最理想的探究过程。
  C.无论探究过程的提示,还是探究过程的难度,都体现了由易到难、由具体到独立的循序渐进原则。
  D.必须有电流知识、电流表的使用做铺垫才能达成的探究。
  E.课程内容、目标对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没做任何要求,因此是个典型的以知识为载体,重过程、轻结果的探究。
  F.明显提出评估和交流合作的探究。
  G.是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于一体的载体。
  因此这两个探究是本章的两个重点。了解上述探究宗旨和特点,抓住机会,学生的探究能力才会有飞跃。
  (2)这里建议增加两个课外探究。
  一是探究物质的导电性能:利用电流表或者小灯泡、两个小碳棒、电池、导线、开关,检测铅笔盒中的尺、铅芯、圆规、纽扣、布、厨房中的盐水、醋、水、油等物质的导电性能。并写出实验报告,谈出自己的见解。
  二是调查了解人体上的生物电:请教老中医,查询资料,注意电视节目的有关内容、医疗器材的原理,了解人体的脉络、人体电流、脉络能量等生物电知识。注意各学科间的渗透。
  (3)课本中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栏目,如“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小资料”“科学世界”,目的是提倡多种方式学物理。非课程标准中的知识可采用各种活泼的教学形式,通过不同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例如,对于“科学世界”,可以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举行小博士解读活动。对于“动手动脑学物理”,则可以要求学生课下动手做实验、开辩论会、进行小论文交流等各种形式的学习。这些非标准的知识不再是我们教学中的绊脚石,反而成为我们向学生传授“方法”的载体。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知识的传播是一种渗透过程,犹如我们在孩子渴望的心田里投下一块海绵,要他们自己去吸收更多的知识,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主动,以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兴趣、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另外,新课程标准以更明确的形式告诉我们,教材如同参考书,只要我们了解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完全可以不受教材束缚,形成一个有“个性”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学研究对我们就更为重要了。
  二、引发兴趣的笔墨重,且绚丽多彩
  第五章的开篇语是“功勋卓越的电与磁”,这是学生经历了“有趣的声”“色彩斑澜的光”“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4章学习后,更进一步感受到: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有用,有用到“电和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功勋。它为什么有这么高的“荣誉”?新颖的开篇语不仅使学生对物理的认识迈上一个台阶,并且激励学生主动开启这个既普及又神奇的科学殿堂。他们一旦步入电学殿堂,就会亲身体会到“电与磁”功不可没。
  第五章是整个电学的开篇,这就奠定了它的关键地位,赋予它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兴趣又是成功的敲门砖。教材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无论从语言的叙述还是到版面的设计及各种栏目的设置,都非常注重激发学生兴趣。例如,让人眼花缭乱线路板的彩照,引人入胜的开头语,那么多的为什么,精巧设计的想想做做、想想议议栏目……甚至电路元件照片与其电路符号的对应,都独具匠心地用大小两个圆呈现给学生使人感到活泼且生动;触电、急救的卡通彩图……更有“三线插头”“试电笔”“空气开关”……这些基于“学以致用”的知识的安插,给我们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提供了素材。教师应从教材中挖掘这方面的功能,利用它们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使其浓厚的学习兴趣顺水推舟地保持下去,这样,关键的第五章就能顺利通过。
  (三)本章的知识网络
  本章的主线是电流,教材紧紧抓住这个主线,将知识编织成串:从开始“灯泡亮了,因为有电流通过”“灯泡中的电流靠电流维护”“电流的方向”“电流的强弱及测量”“电流可否同时流入两个灯泡,流出后再汇合”(引入串并联电路)“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清晰的主线又分出了电路的支线,其目的在于:1.使学生了解电路概念的建立是今后学习的需要;2.使学生了解电路是电流路径。
  第一节课电流、电路内容齐头并进,显得知识跳跃、杂乱。但仔细分析,它体现了电流、电路的辩证关系,下面就是本章的知识网络。

  教师更好地把握知识结构是达成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识目标。
  (1)从能量的转化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能说出生产、生活中应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事例。
  (3)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及安全用电意识。
  2.技能目标。
  (1)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会使用电流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前面已谈过,不再重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见新课程标准)
  知识技能目标与旧大纲相比要求普遍降低,知识点减少,这样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宽阔的教学天地,不必担心讲不完怎么办,学不会怎么办。对于不属于课程标准中的知识可以利用各种形式学习。这些知识是铺垫,是载体,是拓宽,是在学习中获得学法的过程,是渗透的过程。
  四、教学建议
  1.用好51-4的彩图实验,这个实验虽很简单,但它的作用却很大。
  (1)它得出了只有电路闭合才有电流的结论。
  (2)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电路中不接入电源是不会有电流的,从而引入本节第二个环节:电源和用电器。
  2.电流的形成可以用拟人类比的方法展现给学生:在某马路两端挤满准备越野赛的同学,在没有任何命令前提下,他们杂乱无章地动,发令枪一响,恰似一个无形的推力施加于每一个可以移动的同学,于是他们都朝一个方向定向移动,马路上各处同时出现人流。这样再类比到自由电子的事定向移动,用这些拟人类比再配上卡通片、投影片,学生可在轻松的环境中领会电流的形成。
  3.第三节常见的电流小数据,应引起足够的认识,学生应了解常用用电器的大致电流。例如,液晶显示器中的电流,手电筒中的电流,家用电路中的电流,以充实学生的生活经验。
  4.关于两个探究,在课程目标中谈了许多。我认为下列问题应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
  (1)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是探究成功的关键。
  首先在探索前应设置一定的情景,促使学生质疑。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可见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对教学的成败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起重要作用。
  例如,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特点,不妨将两个电阻不一样的小灯泡串入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明显不一样,教师充当错误者,造成假象。也可用类比水流、高速路上的车流展开讨论。讨论时最好树立对立面。学生要证明自己的猜想的正确,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不管质疑的水平高低,教师都不能当灭火器,都要坚持的原则是:重过程,轻结果。只要学生动手、动脑参与了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维护学生的探求欲望。
  学生在探求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而气馁,合作不利而失去信心,教师在设计学生探究方案时必须考虑周全,抓住任何一个学生探求的闪光点进行激励,使他们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2)学生积极思维是探究成功的保证。
  初中生由于生理及心理特点,他们往往被一些有趣的现象所吸引,而忘记了探究的目的和对象。不善于动脑思维,这是探究成功的最大阻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要让学生思维活跃,关键是“诱”。该处的“诱”可以让学生猜想:或许他们会认为电荷越走越慢,电流越来越小;或许会认为电子经过用电器会消耗一部分,故出来后减小。挑起这些争论会打开学生的思路。
  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特点的过程中,课本给出了研究的电路图,重点是数据的获得,以及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教师千万不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包办代替,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发表见解,哪怕是错了,也是正常现象。要让他们相信:错误、挫折和成功是形影相随、永不分离的!只要他们肯动手、动脑,就会走向成功。而对于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的探究,学生在了解了探究的程序的基础上,一切程序都可以放开,放开不等于自流,所以课堂开始如何调控学生的情绪和欲望是关键。教师要使课堂沉浸在浓厚的研讨氛围中,探究才能成功。
  (3)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是探究的精华。
  实验中“凑数”是不少学生的不良习惯。由于种种原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存在着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实事求是,对造成误差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从各组实验数据中得出一个客观的、普遍的结论。只有从小养成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品质,将来“重大发现”和发明才不能从你身边溜走。
  在第五章教材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悟出了:课本不仅仅是为教师教学服务的“教材”,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学材”。作为一种新的尝试,还需不断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纠正,使之日臻完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5 07:49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河北省鹿泉市上庄镇中学 任聚恩
  一、设计思想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
  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即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
  2.强调认知过程对学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即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鼓励将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中。
  为了体现这些新的理念,“电流和电路”一节的设计思想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扩展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给学生的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提高能力留有充足的空间。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对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等抽象知识的学习,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教学器材
  1.电教器材: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课件。
  2.实验器材:两节电池组成的电源,开关,小灯泡,小电动机,小门铃,导线,铅笔,橡皮,金属钢笔帽,塑料笔杆,硬币。(以上器材均为两人一套)
三、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引入课题
设问讨论
问题:(1)世界上如果没有了电,会是什么样子?
  (2)你想知道有关电的哪方面的知识?
  筛选本节学习内容,告诉学生其他电的知识,以后将逐步学到。
  展开联想,积极讨论回答问题。
  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电学知识。

  创设情景引起注意,激发学习动机,扩展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
电流和电路
学生实验
1)讨论
提示实验警钟。
巡回指导学生实验。
  三次动手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小门铃发声,小电机转起来。
  讨论探究,为什么小灯泡会发光,小门铃会发声,小电机会转。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发现用导线将电池、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有了“电”的流淌路径,从而产生电路的概念。
计算机投影演示猜想
演示、点拨学生思路
观看、讨论、猜想.
了解电路是如何形成的。
  利用现代化手段使抽象变为形象。
电路的组成
观察讨论

  引导学生观察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
  观察自己所连接的电路,联系自家的家庭电路讨论、回答问题。
  培养观察能力
  由简单电路联想到家庭电路及其他复杂电路的组成。
电源
用电器
设问学生实验(2)讨论
问题:(1)前边学过,光是一种能量,热也是一种能量,电是不是一种能量?(2)在电路中电能由谁提供?最终电又变成了什么?(3)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手电筒、收音机、计算器中的电池会用完吗?
  思考探究。
  用一节干电池、开关、小电机组成电路,观察小电机转速变慢,讨论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猜想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路图
设问启发(电脑投影)
问题:请大家想一个法子,把你连接的电路记录下来,回去告诉爸爸妈妈,看谁想的办法最简单,最明白,最能说明问题。出示电脑幻灯片,电路实物图。巡回指导。
观察电路。
讨论探究。
观察符号图例。
画出电路图
  了解到实际连接电路前应该先画出设计电路图。
想想议议
(电脑投影)观察有问题的电路
  幻灯片展示问题,提出只移动一根导线将电路改正的要求。
  动画修改
  通过观察找出问题所在。
  设计纠正方案。
  动手画出正确的电路图。
  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导体和绝缘体
学生实验(3)(电脑投影,动画和图片。)
引导实验
播放投影。

在实验(1)连好的电路上,把开关去掉,分别换上橡皮、三角板、金属钢笔帽、硬币、铅笔杆、钢尺等学生用品。观察电路通不通,灯泡亮不亮。提出问题,讨论,引出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通过实验对比,感知导体和绝缘体。
半导体二极管
(投影介绍)
介绍半导体、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
看,想,发表各自的见解。

电流的方向
播映动画演示实验启发
  问题:水流有方向,马路上的人流有方向,电流有没有方向?
  动画演示实验介绍。
  观看演示实验,当电流从电表的红接线柱流入时,指针顺时针偏转;从黑接线柱流入时,逆时针偏转。
  探究电流的方向。

布置作业

布置课本P95动手动脑学物理23题。
回家动手练习,实验。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5 07:49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一中 李劲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培养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区别。
  (2)能说明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中路的实例,发展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2)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明白复杂事物由简单事物构成。
  教具及实验器材
  多媒体课件,15V干电池80节,25V的小灯泡80个,开关80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




1.多媒体放映2002年中山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的有关资料。
2.激趣引入新课。
1.学生上网获得中山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信息。
2.学生思考提问。
1.使学生了解家乡的情况,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使学生了解上网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3.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







1.介绍实验器材,讲实验要求(特别提醒你)。
2.提问:你能否选用一些器材使一盏灯亮?
3.提问:给你两盏灯和一个电源,你能同时使两灯都发光吗?有几种接法?
4.利用多媒体进行分析、归纳。
1.学生讲述“特别提醒你”的原因。
2.学生实验:先画电路图,再接实物图。
3.学生动手、动脑:先画电路图,再连实物图。
4.设计由5盏灯组成吊灯的电路图。
1.使学生认识到复杂的事物由简单事物构成的道理。
2.会用简单的图设计实验方案。
3.培养学生初步的电学实验的操作技能。
4.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探究串并电路的特点
1.鼓励学生在学会连接串、并联电路后提出问题。
2.师生一起对问题进行初步的评价和筛选,确定合理的问题进行探究。
3.要求学生将设计的实验方案画成电路图。
4.再强调“特别提醒你”注意事项。
5.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6.板书分析论证后形成的结论。

1.学生小组讨论后提出问题。
2.学生确定探究的方向。
3.学生小组讨论后画出电路图。
4.学生进行实验。
5.学生在多媒体上展示成果,分享其他同学的成果,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6.学生对成果进行分析论证。
1.培养学生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有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胆量。
  2.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研究的计划和实验方案。
  3.鼓励学生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并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认识到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4.培养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
  5.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应用
1.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合作解决问题: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用电器串联和并联的例子。
老师:演示一串彩灯和烧水壶等。
1.学生之间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懂的问题协商解决,不同的看法进行辩论。

小结和思考
1.
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2.思考题
1.
学生自己总结
2.完成思考题。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5 07:49
标题: 回复: 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

广东南海市石门实验学校 王映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目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如何去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2.会正确连接电路;
3.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切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思想情操目标:1.激发主动进行探究的意识;
       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内容分析
重点:科学探究全过程的体验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领会。
难点:主动探究意识的激发。
关键:探究方法的引导。
教法与学法
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具与学具
多媒体课件、电流表、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记录纸。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时间
  一、提出问题
  1.在串联电路中闭合开关后有由电源正极经用电器流向电源负极的电流,要想知道通过灯泡的电流,你认为电流表应在何处测量?
  2.你认为以上同学们的讨论可以归纳为一个什么问题来探究?
  二、猜想与假设
  你认为你上述问题有哪些可能的答案?
  三、方案设计(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的名称和数量。
  2.画出测量电流的电路图及连接图。
  3.写出实验的步骤。
  四、方案实施(进行实验)
  1.连接电路。

  2.测量并记录数据。
3.换用两个不同的灯泡重复上面的实验。
  4.扼要记录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五、分析与论证
  1.测量结果说明什么?
  2.跟你的猜想或假设有何差异?
  3.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六、结论
  评估:
  对你的实验设计的合理性,操作过程,以及测量结果进行评估。
  交流:
  1.让学生把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2.改正错误和不足,并为自己的正确观点进行答辩。
  七、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
  1.你在实验中是否发现了新的问题?
  2.你想不想进行探究?
  3.你认为这个新的问题可能有哪些答案?

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设疑,引导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记录。



学生设计,教师指导。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学生分析并论证。



学生自我评估。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教师引发,学生提出新的探究课题。

3



3



5



10



4



10



5
课堂小结:
1.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环节:
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与交流
2.你的体会和报告(在课本上完成)。
5
教学思路设计说明:
  1.本节课实际上是要用电流表来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利用这个知识做载体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从中学到探究的一般方法,了解探究过程的几个环节。
  2.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双向互动为原则,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激发学生探索热情。
  3.通过评估和交流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附: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一课仪器清单
  1.教师演示用:
  电路示教板1块,电流表3个,小灯泡(15V3个,小灯泡(25V3个,小灯泡(38V3个,开关1个,电池(带盒)4节,导线10根。
  2.学生用:(学生32人,分16组)
仪器名称
数量
小灯泡15V
16×2
小灯泡25V
16×2
小灯泡38V
16×2
电流表
16×3
开关
16×1
电池(带盒)
16×4
导线
16×10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