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xingk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子有方-家教观念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11: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子有方-家教观念

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郭承志/编译



敏锐的思维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需要严格的训练和培养。人们通常认为聪明的孩子与生俱来就思维敏锐,其实不然。事实上,聪明的孩子因为能迅速回答出问题而不善于思考或懒于思考。相反,反应较慢的孩子却常常在深深地思索。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敏锐思维的能力呢?

创造家庭思考环境

从娃娃开始及时引导.有位母亲通过朗读简单的诗词引导她5岁的孩子思考问题。她先读一首诗:如果世界上堆满了馅饼,如果海水全部化为墨水,如果所有的树都结满面包和奶酪,那么,我们喝什么?然后,她问孩子:“一个句子以‘如果’开头,是不是意味着它不是真的?”由此引起孩子联想出一连串问题。培养孩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将使孩子终生受益。

提出问题让孩子思考领孩子去博物馆,与孩子一同阅读,同孩子一起看电视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提出问题促使孩子发挥想象力。参观博物馆时不要走马观花,简单地欣赏作品,不妨提出“恐龙如果复活了,地球会变成什么样”之类的问题。

全家参与

只要引导得法,在自己家的小天地中即可取得良好思维习惯的最佳效果。孩子的年龄不论大小,也应创造机会使他们说出值得一听的主意来,这并不需要安排正式课时。一家人围聚一桌共进晚餐,议论一天中发生的种种事情,这就是一个指导孩子最好的机会。

讲笑话

幽默风趣能在笑声中使孩子们懂得对事物的评判标准远非仅有一种。一个奇妙的双关语之所以能引起哄堂大笑,就因为它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词意。

打破传统观念

人类进步的历史状是不断彻底改变传统观念的历史。爱迪生发明电灯前,人们满足于油灯照明;若不是计算机带来根本性变革,会计们只能够终日在纸张、笔墨、帐簿中忙碌。孩子们很少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更敏锐于对“从来如此”的事情提出质疑。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一辈子都保持大胆质疑、勤奋探索的习惯。

提出违背常规的问题

能提高孩子思维能力的问题是趣味性强、令人迷惑。激发想象力、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要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可以试试提出这类问题:要是所有汽车全部漆成黄颜色的,会有些什么正面效果,反面效果?”(好处是可以降低汽车的油漆成本;坏处是在停车场难找车子。)

准确表述

准确表述不仅能防止误解,而且能使思维更敏锐。准确辨别词意是项艰巨的智力训练。它能帮助孩子弄明白他到底在想什么。这里介绍一个家庭游戏:蒙住一个孩子的眼睛,让另一个孩子在两幅相似的画中挑选一幅进行描述。然后解开蒙布,让被蒙住眼睛的孩子指认出所描述的是哪幅画。那些描述往往很模糊,孩子搞不清究竟是哪幅画。这种游戏既可教会孩子更准确地表达,又可教会孩子更细致地观察事物。

尽可能地听取不同意见

小孩子大多数只顾说出自己的想法,没有耐心去等待别人把话说完和简单地重复说过的内容。由于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就容易忽略那些能开阔视野的见解。因而要引导孩子听取别人的意见。例如孩子说邻居家的小伙伴是“笨蛋”,就要让他去问问哥哥、姐姐对那个孩子的评价。这就可能使孩子看到自己未曾想到过的方面。同样,让孩子留意新闻、广播等等对同一事实的种种不同分析,对孩子学会集思广益大有好处。

坚持不懈

小孩子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学会逻辑思维。这就像学骑自行车,头一两次刚学会一点,可转眼之间就全忘了。但一旦最终掌握了其中的技巧,你一辈子都忘不了。

思维需要苦练,但苦有所值,苦有所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11: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子有方-家教观念

让孩子做个快乐天使



徐沛琦



我们当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无忧无虑、天天快乐。可是,快乐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性,而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技巧。那么,怎样让孩子做一个快乐天使呢?作为一名年轻的妈妈,我从近8年来的教子经历中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

如果孩子能与周围的人相处得很融洽,表明其已具备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的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孩子往往是快乐的。这就需要我们作父母的首先要为孩子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让孩子从一出生就能感受到良好的家庭气氛。因为人类对情绪的觉察在婴幼儿时期就已存在。一个孩子在牙牙学语前,就能够从周围的情绪气氛中敏锐地感到是否安全、快乐。所以,和睦的家庭是孩子认识和体味快乐情绪的第一课堂,而母亲无疑是最重要的“老师”。我的最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做法是,教孩子学会有礼貌地向他人打招呼。当孩子还在襁褓中时,每天早晨醒来,微笑着对孩子说一声“早上好”,入睡前则唱些轻柔的“摇篮曲”。如今,7岁的女儿一睁开眼睛,就会笑眯眯地说:“妈妈早上好!爸爸早上好!”临睡前则道声晚安,已成为一种习惯。对外人也是如此,勿需嘱咐,她就会主动问好。在别人的赞扬声中,女儿感受到了“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快乐。

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一个孩子,可能因为他所喜爱的电视节目被挤占而整个晚上都苦着脸;而另一个孩子,却可以因为看书或做游戏而照样觉得开心。这表明,如果一个人的乐趣只是集中在一件事上,那么,他快乐的基础就太脆弱了。有的父母过早地培养孩子某一方面的特长,让孩子上“特长班”,并以为那就是“开发智力”。结果孩子往往因不感兴趣而厌学、沮丧;若孩子感兴趣,或因“特长”长于同龄人而受到赞扬,他的快乐感也可能仅仅定位于这一点,在别的方面很少得到快乐。我认为,要尽可能尊重孩子的愿望,多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让孩子由于“自主”而感到快乐。在这方面,我的原则是,以大人的有意识的培养带动孩子的无意识的参与,让孩子在参与中体会到快乐,家长决不生拉硬拽。

教孩子战胜困难和挫折

调查表明,童年完全没有尝过痛苦和挫折的人,长大后十有八九不快乐。适当地对孩子“心狠”一点,当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要急于替他解决,而是鼓励他自己想办法战胜它们,这对孩子是大有裨益的。有多少次,女儿走路摔倒了,我不去扶她,让她自己慢慢爬起;有多少次,女儿把鞋穿反了,我不去管她,让她自己重新穿好;有多少次,女儿请求:“妈妈你替我做吧!”我总是说:“再想想办法。妈妈帮忙可以,代替可不行!”孩子终于认识到,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战胜困难是最大的乐趣。

此外,当孩子情绪低落时,我们及时安慰;当孩子胆怯畏缩时,我们及时鼓励;当孩子大发雷霆时,我们及时诱导……只要我们努力为孩子在生活中寻求快乐,为孩子提供产生快乐的动力,我们的孩子就一定能成为快乐的天使,同时也是一个正直、善良、有勇气、有信仰的人。这是人类永恒的美德!

让快乐的日子永远属于我们的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11: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子有方-家教观念

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



屈晓红



所谓创造教育,简而言之是指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育。具体一点,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和研究发明创造的规律和创造方法,发展他们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素质、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对幼儿而言,创造教育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通过创造性组织幼儿教育活动,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培养幼儿的创造素质,为造就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的教育。

近年来,幼儿创造力的理论探索、培养开发成了研究热点。虽然幼儿创造教育研究的对象及内容有所拓宽,但仍然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之一:急功近利,过分炒作,认为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间,人人是创造之人。”这一观点使研究者已经认识到幼儿创造教育的“基础性”,认识到幼儿生活中的处处创造,不仅研究语言、思维领域的创造性,而且还研究艺术、社交活动、环境对幼儿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的关系。但是幼儿创造教育的研究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表面的描述阶段。在许多教育者看来,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创造性思维是可以“培训”出来的。所以,人人都谈幼儿创造教育,个个都谈如何培养、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并且口号化,形式化的推广某种方法。实际上,这样会使幼儿自觉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强制达到,致使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空间。

误区之二:把创造力的培养等同于创造技能的培养。

面对新世纪创造教育的要求,许多幼儿园在实施教育的活动中,均将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作为不可缺少的目标,但是由于一些教师的片面理解以及受到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影响,往往不顾孩子的思维发展水平,只一味地强调创造教育就是在原来教育的基础上搞点小发明、小制作。强迫孩子动手“加工”已做好的成品或者搞一些动手能力的评比,借以展现幼儿的“创造力”。如果孩子的动手能力强,便会称孩子为创造天才,而那些动手能力稍差和不会“加工”的孩子,会被老师批评:“看你笨的,不会创造,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会做,你还能干什么!”这样断然地将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划等号,只会颠倒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创造想象、创造精神在培养幼儿创造力中的地位。

误区三:把创造思维等同于求异思维。

在幼儿创造教育中,老师为了培养幼儿“标新立异”的创造力却常常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地追求求异思维。笔者曾经去一所幼儿园见习,当时在上美术课,老师正教幼儿画小兔子,黑板上挂了一幅范画,所有的孩子都开始画了起来,老师在巡回指导时有些刻意地要求孩子画出与范画不一样的画:“红红,你怎么和老师画的一样,你不会自己想一个别的样子!”“亮亮,你怎么和丽丽画的一样,快改了!”。老师对与和别人不一样的画,在评价时,会大大鼓励,表扬幼儿,而对于相似的画,则反应平平,甚至有些埋怨,这难道是我们的创造教育吗?未免有些太刻意了,这样只会将“求异”变为一种目的,一味强调求异思维也会导致教育的偏要。

幼儿天生就具有创造性,他们的行为和做事情的方式是与众不同的,当学龄前儿童进行发散思维的时候,他们的创造力应该得到鼓励,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具体帮助幼儿表现和发挥出他们的创造力。

●创造心理安全的环境,帮助幼儿适应变化。使幼儿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会受到打击和嘲笑,验证自己想法时不遭到孤立,能够在与周围环境不断交互作用中,显示出创造性的潜能。

●帮助幼儿认识到有些问题不是很容易能回答得出来的。这可以避免焦虑情绪的出现,从而激发创造力的发展。

●鼓励幼儿去寻求多种答案。使他们能对自己提出的答案进行比较,找出最适合这种情景的回答。

●奖励表现出创造性的幼儿。让幼儿认识到他们创造性的观点以及大胆、出奇的想象是受大人重视的。

●帮助幼儿体会创造带来的快乐。要让幼儿发现,在做某些事情时,自己能找到答案是件有趣的事情。

●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幼儿自觉积极地参与活动,使其创造的智慧和结晶在环境的刺激下激活起来。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珍贵的存在,当孩子由原来喜欢质疑到“没有问题”,由入学时的“问号”到毕业时的“句号”,无不说明幼儿创造能力是能够开发也是最容易受压抑和挫伤的。让我们珍惜这种创造的存在,为培养创造型人才,迈好这关键的一步,使孩子将来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11: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子有方-家教观念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未来社会角色的体验



矫素萍



角色游戏是幼儿较喜欢的一种游戏,同时,也是较难玩“好”的一种游戏。所谓难玩“好”,是因为:一方面孩子们生活经验缺乏,另一方面则是难以掌握所表演的社会角色,如售货员、医生、邮递员等的行为、语言乃至社会义务。正因如此,幼儿教师就更应该重视角色游戏的指导,为孩子们将来充当真正的社会角色打下基础。

一、角色游戏是幼儿对未来社会角色身份的初步体验

在角色游戏时,孩子们充当着不同的角色,而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身份就有不同的表现,如各种语言、动作、形象等,这些不同的角色就是孩子对未来社会角色身份的初步体验。体会不同身份的角色,一般多从“娃娃家”开始。因为大家都称父母是人生的第一启蒙老师。所以,孩子们最先熟识和接触的就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对角色身份的体验也就是从爸爸妈妈开始的。孩子们在游戏中充当爸爸妈妈的角色,就会自然地去模仿爸爸妈妈的言谈举止,学习他们的日常行为,将孩子们自己理解的爸爸妈妈表现出来,这就是孩子们对角色身份的初步体验,而这初步体验对孩子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爸爸的身份决定了他应该干什么事,说什么话,持什么样的态度;妈妈的身份、孩子的身份都将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孩子们会刻意地去表现特定身份应有的工作、语言、行动。例如:爸爸在家里不干活,下班回家只看电视、喝茶水,而妈妈却不停地忙家务、干这干那等,这都是当前家庭存在的真实现象留给孩子的印记。再比如:理发员与顾客的身份差异、医生与病人的身份差异、乘务员与乘客的身份差异等等。这些不同身份的角色所承担的不同的社会责任,孩子们也在游戏中有了最初步的体验,对他们将来可能充当的社会角色有了最初的感受。正因为如此,在角色游戏中,孩子的各种表现应引起教师的充分注意,以避免一些不良因素影响孩子,使孩子的认识、感受出现偏差,如商店的售货员态度蛮横、医院的医生敷衍病人等等。

因此,角色游戏中的体验虽是幼儿对未来社会角色的初步体验,却有可能直接影响着孩子们未来人生的质量。

二、角色游戏是幼儿对未来社会角色交往的初步体验

让幼儿学会交往并善于交往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角色游戏正是培养孩子养成正确的交往行为的一种游戏活动。因此,游戏角色间的交往应传递给孩子文明、和谐的交往方式。在幼儿与幼儿间的自然交往中,他们会以自己的思维、言行进行交往。而在角色游戏中,则要让孩子们去模仿成人的身份,进行成人间的交往,这对孩子们来说是困难的,但也是需要的,更是非常重要的。初次模仿成人的交往,会给孩子们留下极深的印象。比如:医生与病人交往时,医生应怎样说,持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样的表情,两者配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等等。再比如:玩“娃娃家”时,由于客人来得多,吃饭时没了筷子,这时孩子们就会学习运用成人交往的方法,到邻居家借筷子,这一“借”的行动,就是孩子们学习交往的成功实践。孩子们一旦要模仿成人的交往,必定要先观察、学习成人的交往方式,在观察的过程中,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不同层面便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便在游戏中展现出来:菜摊前的讨价还价;商店里对商品的介绍、挑选、询问;邮局里的填写、对答……。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着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与不同人物的交往,体验着交往的感受。同样这最初的体验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以避免不良的交往方式影响孩子们的正常交往。

三、角色游戏是幼儿对未来社会角色情感的初步体验

情感与人一生的生活质量关系重大。正常的情感可以使人对生活充满热爱,激发人们快乐的情绪,激励人们按照正确的轨迹去走完充实的人生之路,这期间,人们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生活、建设生活,奉献社会、造福人类,社会才能向前发展,人类才能进步。

反之,扭曲的情感将给社会造成危害。现今,许多的青少年犯罪其原因多在于情感的扭曲,或父母离异、或缺少关爱……。所以,情感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体验着“大情感”。孩子们的情感体验也直接影响着他们未来社会角色的情感的形成。例如:在充当妈妈爸爸的角色时,他们会自觉地关心照顾自己的孩子,这是家庭亲情的体验;在充当医生的角色时,他们会对病人细心周到,这是社会亲情的体验;在发现别人有困难,他们会主动去帮忙,这是乐于助人的体现……。这些情感的自然表露,说明孩子们的情感真实、自然、纯洁,对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品格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不正确的情感体验,则会给孩子们纯洁的心灵留下一抹阴影。例如:小朋友在玩“商店”的游戏时,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一位“老奶奶”买了东西拿不动,这时旁边有三个“顾客”,竟无一人去帮助她,后来在老师的参与、启发下,才有一人去帮“老奶奶”拿东西。这个事例说明,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淡漠已影响到了孩子们,如果不注意修正,其影响是恶劣的。上述情况就是孩子们自觉不自觉地将一些不良社会现象没有选择地在角色游戏中表现了出来。因此,教师在组织角色游戏时,一定要注意孩子们的情感表现,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帮助孩子塑造美好的情感。比如:通过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表达爱孩子的情感,从而体会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在爸爸妈妈的关爱中学会关心他们。再比如:扮演医生的角色,就应该有医生的医德,关心病人、态度和蔼、认真治疗……让孩子学习医生救死扶伤的美德。通过这些游戏角色,孩子们对未来社会角色的情感有了最初的体验。

总之,孩子们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的言行举止,体验着成人的感受。这最初的体验,将对孩子们承担未来社会的真正角色有着深刻的意义。正确、规范的体验,能给他们以美好的启迪,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洒下健康的幼芽,帮助他们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走出坚实的步伐。反之,将会影响孩子的人生质量。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重视角色游戏中孩子们的最初体验,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未来社会、人生的美好,并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走向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11: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子有方-家教观念


怎样建立良好的母子依恋关系



戴莉



婴儿出生后,母亲要给孩子喂奶、换洗尿布、洗澡,要与孩子一起游戏,给孩子讲故事,逗孩子高兴,教孩子认识周围事物和社会常识等。因此,可以说与婴儿交往最多的是母亲。母亲在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婴儿在与母亲交往过程中,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会了与人分享、谦让、合作、团结、友爱、关心别人、有礼貌等等良好社会行为以及最初的社交技能。在母子交往中,母子依恋的形成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母子依恋是指婴儿与母亲间的感情联结。表现为婴儿努力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母亲的密切的身体联系。具体表现为婴儿注视、追踪母亲,对着母亲微笑、哭叫,要母亲拥抱等行为;与母亲在一起,接近母亲就会感到愉快、舒适,同母亲分离就感到痛苦;遇到陌生人或到一个陌生环境就产生恐惧、焦虑,一旦母亲出现就能使他得到安慰。

母子依恋一旦建立,婴儿就时常表现出情绪欢快、活跃,喜欢操作物体,好探索,尝试接近新事物。所以母子依恋有助于婴儿形成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养成自信、勇敢、好奇、探索的良好性格,并促进婴儿智力发展,培养婴儿乐于与人相处、信任人的基本交往态度。

母子依恋不是遗传决定的,它是婴儿在母亲较长时间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依恋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期(出生~3个月)。这个时期婴儿不能区分母亲和别人,他们对所有人的反应都一样,只要看到人的脸,听到有人说话就高兴,手舞足蹈;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这时期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对母亲的脸更为偏爱,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咿呀学语、依偎、接近,而在其他熟悉的人面前这些反应就少一些,对陌生人反应更少;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

这个阶段的婴儿出现了明显的对母亲的依恋。与母亲在一起特别高兴,当母亲离开时则哭闹不停,别人无法让其安静,而当母亲一回来,他就马上停止哭泣并转为高兴。母亲在身边,就能安心游戏,母亲一离开则紧张、哭泣、大喊大叫或边哭边追随,对陌生人则有怯生反应;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这个阶段的婴儿把母亲作为一个交往的伙伴,并认识到他有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交往时双方都应考虑对方的需要,并适当调整自己的目标。这时婴儿与母亲的空间上的临近性逐渐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比如母亲要离开一会儿时,只要给孩子解释清楚,孩子就不会强求母亲留下,自己可以呆在一旁玩。虽然母子依恋关系形成于6个月至2岁这个时期,但6个月以前是母子依恋形成的铺垫期,所以不能忽视6个月前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

由于母亲与孩子的交往态度和行为方式不同,因此母子关系也有不同类型。心理学家经过研究把母子依恋分为三种类型:安全性依恋、回避性依恋和反抗性依恋。

安全性依恋的婴儿与母亲建立了稳定的感情联结。母亲在场使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他们能安静地玩玩具,偶尔靠近或接触母亲,不时用眼睛看看母亲,与母亲有距离地交谈,而且能够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操作,对陌生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当母亲离开时,其操作、探索行为会受到影响,婴儿明显地表现出苦恼、不安,想寻找母亲回来。当母亲回来时,婴儿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并很容易宽慰、安静下来,继续去做游戏。

回避性依恋的婴儿对母亲并无特别密切的感情联络。这类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不会哭闹,继续玩自己的;当母亲回来时,也往往不予理睬。有时也会欢迎母亲回来,但只是短暂的,接近一下又走开。

反抗性依恋的婴儿被称为“矛盾性依恋”。具体表现为当母亲要离开时婴儿显得很警惕,甚至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当母亲回来时,他紧紧盯着母亲,希望得到母亲安慰。但是当母亲亲近他时会生气地拒绝、推开。

以上三种类型中,安全性依恋是良好、积极的反应,回避性和反抗性依恋是不良的、消极的反应。安全性依恋有利于儿童认知、创造性的发展,有助于儿童稳定、愉快情绪的形成,对儿童成长为适应社会的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母亲们要注意母子良好依恋关系的建立。那么,怎样建立良好的母子依恋关系呢?

首先,母亲要给予婴儿积极的反应。人们往往认为只要多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充分满足孩子生理需要就能建立起良好的母子依恋。而有关研究表明,母子依恋不是建立在婴儿与母亲交往时间以及婴儿生理需求满足基础之上,而是取决于母子交往中母亲对婴儿所发出信号的敏感性和对婴儿是否关怀。研究人员(克拉克斯特瓦特)从反应性、积极的情绪表达、社会性刺激三个方面考察了母亲与婴儿交往时的行为,结果显示安全依恋性婴儿的母亲在这三个方面得分最高,而回避性和反抗性婴儿的母亲在这三个方面的得分都低。因此母亲在抚养孩子过程中,对婴儿发出的信号要作出积极的反应。具体措施是:

(1)学会辨别孩子不同信号的含义。如:根据孩子哭声的长短、高低就能判断婴儿的需要;根据婴儿面部表情和四肢动作知道他们的情绪状态。正确辨别孩子的信号是母亲对婴儿积极反应的前提条件。如果母亲经常对孩子的信号反应判断错误,孩子与母亲间就会缺乏正常的情感交往,那就不利于母子依恋的建立。

(2)母子交往中,母亲要用热情、温和的语言与婴儿交流,鼓励、支持孩子独自玩耍,如通过捉迷藏逐渐延长母亲离开的时间和距离,使孩子知道母亲会回来的。母亲做出示范怎样与人友好交往,如微笑、点头、主动打招呼、亲切交谈等。如果母亲对孩子的信号长期冷漠,对孩子的态度变化无常,就会形在回避性依恋和反抗性依恋。

(3)多多关注孩子。心理学家(谢弗和埃默森)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与成人的身体接触。不喜欢抱的婴儿通过寻求与母亲目光接触,使自己得到宽心。不喜欢抱的婴儿和喜欢抱的婴儿一样都能形成良好的母子依恋关系。母亲在与这样的孩子交往中,目光是交流的无声语言。当婴儿注视母亲时,母亲要立即注视婴儿,并用语言或玩具逗引儿童。

其次,母亲要了解孩子的气质特征,针对孩子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养育方式。托马斯、切斯研究表明,孩子的气质类型会影响母亲对他们的抚养方式。他们在追踪考查了大量婴儿的基础上,将婴儿气质分为三种类型: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容易型婴儿的生理机能活动有规律,容易适应新环境,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他们情绪稳定、愉快,对成人的抚养活动反应适度。困难型婴儿生理机能活动无规律,情绪波动大,易怒、好哭闹,对新环境和新事物常常退缩,适应环境较缓慢,在没有压力或在适应的环境中,对新刺激慢慢发生兴趣。婴儿气质类型的不同影响着母亲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态度和行为。由于容易型婴儿易于教养,母亲就会给他们更多的关怀、抚爱,交往态度和方式也较积极、愉快,婴儿也会因此觉得自己被父母所关爱、重视,因而情绪、行为表现更加积极、愉快,从而形成良好的母子依恋关系。对于困难型婴儿,母亲通常会束手无策,或因照顾不好孩子感到内疚,或怨恨、责备孩子,要不就是在孩子的坏脾气面前让步。对迟缓型婴儿,母亲往往失去耐心而责备他们,给他们造成压力。这样的教养方式都不利于安全性依恋建立。所以孩子出生后,母亲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特征,针对不同的气质采用不同的教养方式。

对于容易型的儿童,母亲可以制定一个周密的时间表进行喂养,但要注意逐渐训练他们自己玩耍。

对于困难型儿童,母亲特别要有耐心、爱心。母亲应该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由于这种类型儿童生活无规律,母子之间要经历较长时间的“磨合期”才能相互适应。母亲要放弃一些不必要的主观要求,不要强求孩子立即成为生活有规律的人。因为气质是天生的,很难予以纠正,所以,对年龄较小的婴儿,母亲应该多迁就孩子。但当孩子断奶后就要逐步训练他们生活要有规律。当孩子发怒时母亲要想法转移其注意力,而不能对其态度粗暴。总之,困难型儿童需要母亲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爱心。

对于迟缓型儿童来说,由于他们对新环境和新事物表现为退缩、紧张、适应环境能力较差,因此母亲对这种儿童一定要多给予鼓励、帮助,不能认为这些孩子“没出息”。要想法逐步让他们适应新环境,不必强求快速达到成人所要求的目标。如第一次到一个新环境,孩子往往会躲在母亲怀里或身后,有的甚至哭起来。这时母亲就应紧紧搂着孩子,不断地说:“别怕,别怕,宝宝真勇敢!”第一次在新环境中呆的时间短些,以后逐步延长时间。

总之,良好、积极的母子依恋关系的建立没有一套统一的模式。母亲要有爱心、耐心,要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气质特征,选择恰当的方式抚养他们。不管孩子属于哪种气质类型,母亲都要对孩子的信号作出敏感、积极的反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11: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子有方-家教观念


孩子需要从母亲那里得到什么



编译/林嵘



母亲被认为是担任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们必要的鼓励角色的一方,母亲与父亲所起的作用是不能等同的。在大多数家庭中,母亲扮演着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困难的主要角色,这令许多女士感到无所适从。“我所读过的书告诉我:孩子们需要的是这样、那样。”一位母亲告诉我:“这使我感到我永远都做得不够,有时我感到自己像一块洗碗布被挤干了,但我仍然想为我的孩子做一切事。”

然而孩子们所需要的并不是等同的,作母亲的必须考虑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我曾与成百上千位母亲及成千上万个孩子作过交谈并参阅了有关育儿方面的研究资料,从中提取了有关什么是孩子们最需要从为他们操劳的母亲那儿得到的一些观点的精华。

培养他们的爱心

母亲们有必要向孩子说明亲切有礼地待人接物与学业及体育方面出类拔萃同样的重要。

那些在情感方面得到一定培养的孩子会产生心理学家丹尼尔所说的情感智商,即协调自己与他人需要的能力,这类人有比别人更多的机会在生活中遥遥领先。贝尔实验室所进行的一系列调查表明:那些成果丰富的工程师并不一定是智商最高的,而是那些能与同事进行良好沟通的工程师。

母亲通常培养孩子们的交友技巧。一位同事告诉我在他还是个孩子时,他曾在交友方面遇到困难。当时一位队友受伤了,这位朋友的母亲坚持要他打个电话,问问那个男孩感觉怎样。“妈妈,”我的朋友反对道,“他甚至不知道我是谁。”“他会知道的。”他的母亲回答道。这个电话标志着亲密友谊的开始。“我的母亲让我明白:友谊起源于你对他人所表示的关切而不是要他人对你表示关切”。我的同事回想起这件事时说。

多一些表扬和鼓励

我们都知道表扬能使人创造奇迹,过多的批评会导致孩子过多的自责,使他们贯于为了获得成功而作一些冒险。

表扬也有正确的方法与错误的方法。大多数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可以细数总总,而在表扬时却言语含糊──“你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这种评价会使片刻的光彩顿然消逝。因此表杨应具体些,与其说“你很勇敢”不如说“我为你摔倒了以后仍然爬上车而感到自豪。”这样明确地说明了为什么这种行为值得表扬。

每个人都有一个“要害区”,这个区域一旦受到表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母亲,你可能比谁都了解对于你的孩子来说什么是重要的──可能是音乐、体育或某一课程,如果你不了解,问一问没什么不对。

其次,由于孩子们一时间内只能吸收那么多的表扬,因此小量而频繁地给予一些表扬。一分钟一百次鼓励胜过一次作一百分钟的表扬。

谈论“禁忌”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们放眼接触到的尽是毒品、酒精与性。一些母亲担心谈论诸如此类的禁忌行为是在鼓励他们这么做。但事实正好相反,调查发现:那些与父母作过坦诚交谈的孩子更不易涉及毒品与酗酒。

母亲们尤其可以有技巧地与孩子们谈论这些敏感的话题。首先,让你自己对这些现象有所了解,而后询问你的孩子他们所知道的。六、七岁大的孩子可能是在操场上听到这类事或在电视上看到这类事。指出你与他们谈论这类事是为了让他们了解其危险性,而不是不信任他们,让他们明白你愿意回答任何问题或与他们谈论他们的烦恼。

将界限适当放宽

孩子们需要得到无条件的爱,这样自尊自爱的种子才会得以生长。这种无条件的爱并不意味着你不设定任何界限,设定界限是向孩子们显示他对你来说很重要。当一个孩子越界时,向他们说明你对这种行为而不是他们本身感到失望。

随着孩子的成长,界限自然要放宽些。尤其是男孩子,他们想与他们的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心理学家埃文索?贝斯索曾描写道:男孩子们第一次碰到玩具卡车时,心里就响起车子开动的轰鸣声,这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想冒险并表现他们所见过的男子汉的力量。随着男孩子的长大,他们的界限也应适当地放宽些,作母亲的既不要感到自己被抛弃了,也不要感到自己很懦弱。

母亲是孩子们巨大的鼓励之源。心理学家埃顿?萃丝在调查了250个学龄儿童后发现:近一半的孩子更想获得一份母亲而不是父亲的工作。其中一个原因,贝斯索推测道:孩子们更想了解他们母亲所做的事并想参观他们母亲的工作地。

指明方问

孩子们需要一个道德指南针。这意味着不仅在重大问题上灌输是非观,而且在日常琐事上灌输是非观。

一位母亲看到她五岁大的儿子骑着他的朋友──邻居七岁大男孩的车子。“汤姆不用这辆车,”他儿子说,“他在学校。”他认为自己这么做没什么不对,因为他的朋友不会介意。但这位母亲坚持让他的儿子把车子送回去:“在没有征得他人同意下使用他人的财物是不对的。”

当一位母亲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正直、忠诚给予足够的重视,她们就为孩子树立了一个价值体系,这将成为孩子的无价之宝。最好的道德指南是母亲自身的行为,如果母亲自身逃避责任,无视他人的权利或食言,她的孩子就失去了行为的向导。

你也许不希望听到这类话:“可是,妈妈,你就是这么做的。”

与孩子一起玩耍

在短时间内,母亲们通常关注所谓重要的事──捕捉孩子们的情况,辅导功课。然而在我们这个生活节奏紧张的社会里,孩子们渴望的不仅仅是这些,他们更希望与母亲一起共度美好时光。

这并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仅需拥有一种嬉耍的态度,一种愿意把做功课的时间变成嬉戏或把做家务转化为游戏的态度。

一位朋友允许她的孩子们与他们的朋友在厨房打闹,玩具、颜料与泥土不时地飞落到食物里。几年以后,她上大学的儿子带了一位老朋友回家吃饭。“我总想能来你们家实在太好了,”那位朋友说,“我们曾在这里拥有欢声笑语──汤里也飘落着玩具。”

作母亲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但并不意味着是一种负担,有时你需要少一些责任感──让你对自己的要求见鬼去吧,与你的孩子玩在一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11: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子有方-家教观念


家长参与的力量



陈娣 徐蕾



我们在组织方案教学活动时,得到了家长的全力支持和帮助。如在组织“水”的方案教学活动前,我们心中没有底:幼儿对水了解多少?他们的兴趣与需要是什么?他们会怎样研究水?后来,我们在家长会上说出这些顾虑,立刻得到了家长们的热情支持。有的家长说:“我们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查资料,或从网上下载资料。”有的家长说:“我们会在家中与孩子一起研究,支持孩子的探索行为。”还有的说:“我可以帮助你们联系参观自来水厂,让孩子了解自来水是怎样来的。”更有家长表示可以到幼儿园来做“妈妈老师”或“爸爸老师”,做孩子的伙伴,与孩子一起参加方案活动。家长们的支持着实让我们感动。以下就是家长参与活动的一些片段。

调查阶段

场景1:双休日一大早,宝宝妈妈便带着宝宝来到了书城。在查询电脑后,他们便直奔目标,收集有关水的资料。星期一,宝宝抱着厚厚的一叠书,骄傲地对小朋友说:“看!这是我带来的资料!”

场景2:性格有些内向的飞飞一到幼儿园便把奶妈推到老师跟前:“这是我妈妈从网上查到的资料。”厚厚一叠资料,图文并茂,孩子们爱不释手。

场景3:门卫阿姨送来一个邮包,原来是谅谅妈妈特地用快递送来的关于自来水厂的资料。

场景4:凡凡爸爸拿着从网上抄录下来的资料对我们说:“因家中没有打印机,所以只能手抄了。”

在调查阶段,热心的家长通过各种渠道为孩子准备了图书、VCD碟片等多种资料。每当孩子们在研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问题时,他们便主动地去查询资料,支持和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探究阶段

片段1:有一次,烨烨提出了“透明的水是干净的”观点,引起了争论。谅谅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透明的水不一定干净,里面可能有许多细菌。”冰冰也不赞同。这事让在医院工作的金晶妈妈知道了,她带来了两瓶水。这两瓶水虽然看上去一样,但通过高倍显微镜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中一瓶水中有许多细菌。金晶妈妈还和孩子们进行了“为什么不能喝生水”的讨论,孩子们终于信服了谅谅的观点。

片段2:由于自来水厂不适合孩子们实地参观,谅谅妈妈就到自来水厂拍摄了自来水净化的整个过程,然后到幼儿园做起了“妈妈老师”。她边放录像,边与孩子们讨论黄浦江水是如何净化成自来水的。孩子们对其中的过滤环节特别感兴趣,他们找来许多材料,尝试将污水过滤、净化。洋洋通过多次观察、记录与比较,发现污水要经过好几次过滤才能变成清水,使用不同材料的过滤效果是不同的,等等。

片段3:当孩子们研究“动物、植物都需要水”的内容时,一位家长特地到养鸽场拍摄了鸽子饮水的镜头,给孩子们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孩子们对这方面的研究更有兴趣了。

片段4:在孩子们提出“怎样让污水变成清水”的问题后,我们得到了子昂爸爸的帮助──到污水处理厂参观。在参观过程中,孩子们提出了一连串问题,他都一一给予解答。孩子们对污水处理中的曝气池特别感兴趣,池中冒出的无数泡泡令孩子们疑惑不解:“这些颜色像巧克力的小泡泡到底是什么?”子昂爸爸介绍说:“它能给池中好的细菌提供氧气,使它们在污水中继续生存,最终吃掉坏细菌。”孩子们第一次听说细菌有好坏之分,非常惊讶。冰冰说:“我真想研究研究好的细菌,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有个孩子惊讶地发现路旁的树叶有些发黑,就提出了疑问。子昂爸爸与孩子们讨论?这个问题,原来树叶是受污水的污染而变成黑色的。

在探究阶段,孩子有疑问时,家长及时介入,利用各种资源给予孩子全力的支持和帮助;孩子进行集体学习和讨论时,家长启发、引导孩子纠正错误,构建知识;孩子乐于探索时,家长为他们提供条件与机会,使孩子对研究充满信心。

在实施“水”的方案教学活动中,我们深切体会到:

①家长是方案教学活动的有效资源,家长支持、参与儿童活动的程度,直接与幼儿园“集体学习”的有效性有关。

②家长应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这种互相沟通、交流、支持的过程有利于儿童探究精神的培养。

③家长参与儿童的活动能促使教师与家长互动,一方面教师可运用专业素质影响或支持家长的教育行为,另一方面家长可运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拓宽教师的视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4 01: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