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初中地理教学论文精选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尝试
大连市124中学 张秀英
摘要: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发展程度,是整个智力发展的缩影和标志。地理学科的思维能力,既依赖于地理知识的认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思维能力又赋予地理知识以认识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依赖于丰富的知识作基础,形象思维常与生动直观的感性知识有联系,抽象思维的训练则又和理性知识密切相关,对逻辑思维中的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比较、判断推理等能力的培养,也都需要结合各类地理知识来进行。
关键词:地理教学;思维能力;思维习惯;思维训练
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发展程度,是整个智力发展的缩影和标志。地理学科的思维能力,既依赖于地理知识的认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思维能力又赋予地理知识以认识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从而使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掌握更为牢固,应用更为灵活。在地理教学中要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必须通过各种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点来引导学生的。
一、巧问妙解,摆脱思维定势
地理事物和现象所存在的空间极为广阔,地理知识所涉及的自然与社会内容极为广博,而其与生产生活及各学科的联系又极为广泛,因此知识间的因果关系、主次关系、包含关系、并列关系以及原理与事实、概念与应用、成因与要素、运动与规律、分布与联系、变化与特征、系统与结构、图像与判读等都是可以设计问题的思路。根据思维发展过程,结合具体知识内容,进行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比较和分类、以及系统化和具体化等设计出新颖灵活的思考问题。问题应以已掌握的知识为基础,但又不重复学生已见过的题目,使学生觉得有可钻研的地方,这样才能让他们有兴趣认真思考。训练学生从多方面想问题,而不是拘泥于一种模式,或已经形成习惯的定势。要鼓励创新,敢于打破思维定势,经常换个角度去想问题。
我试着提出了一些逆向思维或暇想性推测的问题。(1)如果地球自转方向不是自西向东而是相反,那么全球将会出现哪些自然现象?(或提示在气候类型分布方面有什么变化?)(2)如果我国的地势不是西高东低,而是东高西低或者是其他情况,试想会对我国的气候、河流等有什么影响呢?(3)如果云南西部的山脉不是南北走向而是东西走向,将会对气候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目的在于活跃思维,启发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甚至相反方向去思考问题。地理知识中的天气突变、气候异常、地形倒置、人文现象中突然出现的因素等等,往往都要打破思维定势去思考问题。一般中有特殊,必然时有偶然,经常外有异常,设问的多元性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及拓展。
二、千方百计,运用思维技巧
地理知识间的联系是多方面的,有纵向联系,如时间上的自古至今,空间上的高低之间、远近之间、起点与终点、上游与下游,常常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也有横向联系,如地理事物间的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彼此制约,区域间、城乡间的联系交往,不同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之间的渗透融合;还有多向联系,反映地理事物多层次、多角度的联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
1.拆分
将贮藏于脑海中各种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分离出若干个片断,加以创造想象来加深理解突出特征的方法。如,(1)黄河沿岸的景观分离为雪山连绵的青藏高原、辽阔的内蒙古高原、支离破碎的黄土高原、平坦肥沃的华北平原。(2)西双版纳的景观则可以分离出高大茂密的森林、傣家的竹楼、红色土壤铺成的大地、林中的大象和孔雀等。也可以反过来提出一些片断再来判断出是什么地方,如,(1)稻田、竹林、香蕉树与桔子林,这些组成了江南地区的景观。(2)雪山纵横、牦牛、雅鲁藏布江、长江黄河的源头,这些是青藏高原的独特景观。利用分想进行想象和思维训练是简便易行的方法,有助于形成思维习惯。
2.联想
在拆分的基础上,通过对若干地理事物赋予新的巧妙的关系,从而形成知识网络。
(1)接近联想:是借助地理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接近而产生的。如在空间分布上,某个地形区与其所属气候类型、植被类型、自然带的联想等。又如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带;青藏高原──雪山纵横──高原气候──植被的垂直变化。
(2)类似联想:是依据地理事物的特征,由其类似的方面得到的联想,如从巴西高原想到德干高原,从塔里木盆地想到准噶尔盆地,从南极地区想到北极地区,从黄河想到伏尔加再想到尼罗河等。这些在分布、成因、特征或某些方面有类似之处的地理事物间的联想,可以使思维范围扩大,还可思考它们之间的差异。
(3)对比联想:这与类似截然不同,是指某地理事物与其相反相异的事物的联想,如吐鲁番盆地与珠穆朗玛峰,亚马孙河流域与撒哈拉沙漠、冷锋与暖锋、夏季风与冬季风等。通过对比有助于掌握地理事物间的差异,从而更进一步地了解地理事物。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更有助于记忆地理知识。
三、丰富知识,扩大思维基础
思维能力的训练,依赖于丰富的知识作基础,形象思维常与生动直观的感性知识有联系,抽象思维的训练则又和理性知识密切相关,对逻辑思维中的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比较、判断推理等能力的培养,也都需要结合各类地理知识来进行。空间分布、空间联系和空间结构的知识是形成空间概念进行空间思维和想象的基础。思维能力本身就需要有多方面网络和思维线索,因此它们都要求学生广泛地涉猎知识,广博才能举一反三,仅凭书本知识往往是不易达到多思出智慧的。这里,丰富的知识是多方面的,生产生活实际、自然与人文现象、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各学科的有关读物等,看到、听到的要善于吸收融合,思考借鉴,为己所用。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以不断开拓思路,扩大知识面。
如,(1)没有经纬网和方向的知识就无法确定地理位置;(2)没有海陆关系、山脉走向、河流各段概念以及区域联系就无法确定相对位置,(3)没有地球自转的知识,你就无法解释时差的问题等等。许许多多的地理现象的解释都用到很多相关的知识。
四、鼓励提问,养成思维习惯
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教学中的启发诱导关系密切,但是从教师心目中还要相信学生,鼓励提问,只有在经常的循循善诱、使学生豁然顿悟之下,学生体会到通过思考获得成功的喜悦,才能激发他们继续不断地喜欢探求知识,思考问题。因此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提问,然后帮助他们一步步整理思路,揭示解题线索。教师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希望了解什么,要从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中想到自己的责任。学生喜欢思考,养成思维习惯,遇事爱动脑筋,而且愿意独立获取知识去解答困惑,这应该是教师的成功,教师要从向导和顾问的角度进行引导、指导和辅导,而不是只要求学生做装知识的袋子,教师也不应是机械传递知识的工具。
学生思考问题后,总是要用文字或语言来表达的,因此在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中,不能忽视对思维过程的了解,教师要经常提问一些“你是如何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想?”“能否再用其他方法?”等,能够用准确的、关键的科学语言,条理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如要求用简捷的语言答问题,要求步骤清楚,论据充分,运用提供的条件去思考等。只有思路清楚,才能语言流畅,思维过程叙述完整,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更提高。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更重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地理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的结合,并能在解答问题过程中获取知识,而突破教材涉及范围的水平。这显然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出新,在进行能力培养思维训练中也要能创造出新的方式,这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尤为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