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xingk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精选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7-8 07: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地理教学论文精选

花点功夫读地图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大堰乡中心学校 钟精华



读图教学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地理不读图,越学越糊涂”。地图与地理的关系十分密切,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没有地图也无法进行地理教学。古人云“左图右书”,“图”乃是地图,“书”即是地理教材,也就是说地理必须读图解意,才能学好学活,同时也道出了读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搞好读图教学并非是一件易事,怎样才能形象生动地搞好读图教学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体会。



欣赏景观图。欣赏地理景观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教材中的热带雨林气候景观、热带沙漠气候景观、温带季风气候景观;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代表建筑物;东南亚的高架屋、西亚的村庄、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云南的丽江古城等,都能让学生大开眼界,大饱眼福,从而提高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看懂一般图。要引导学生认识图例、注记、比例尺和方向,学会看懂一般性的地图,认识地图中的各种地理事物,从而在大脑中建立印象。



牢记符号图。如教材中介绍的居民点、公路、洲界、国界、未定国界、省、自治区、直辖市界、铁路、高速公路、长城、关隘、飞机场、港口、航海线、山峰、火山、水库、水电站、沙漠、时令河、湖、瀑布、常年河、湖;晴、多云、阴、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冰雹、雷阵雨、雨夹雪、小雪、大雪、雾、霜、霜冻、沙尘暴等,一定要让学生用心去记,以便随时应用。



阅读连环图。阅读连环图能弄清地理现象的成因,加深整体认识。如阅读教材中的“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盖”──“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地球卫星照片”,学生就能弄清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如阅读人口问题中的“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图,学生就能了解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加深记忆,印象深刻。



重新组合图。这是地理教师需要做的一件事。一幅地图拿在手里,什么东西都聚在一起,很让人眼花缭乱,学生更不知如何下手,教师可把整幅图拆开,分成小块,让学生逐个接受,化解难度。如读“中国政区图”,教师可按位于东北的省,位于北部边疆的自治区,位于黄河中下游的省、直辖市,位于长江中下游的省、直辖市,位于南部沿海的省、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位于西南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位于西北的省、自治区,这七大方位来读图,再让学生拼合,变成一个整体。



重视板图板画。板图是地理教师的基本功。上地理课时,随着讲解的深入,教师在黑板上粗笔勾画,能将繁琐的地理知识迁移到图上,学生感觉直观、学得轻松。如学习“黄河的治理”时,可绘一“几”字简图,标出河口(上中游的分界点)、孟津(中下游分界点)、巴颜喀拉山(黄河发源地)、龙羊峡(水资源丰富)、宁夏平原(黄河水资源的主要灌溉区)、壶口(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的位置。这样做,效果可能会很好。



制作动画图。地理教师应尝试制作课件,并且越精细越好,课件给人的感觉直观,画面清晰,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八年级教材中“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这一节内容较多,其中“我国一月平均气温”“我国七月平均气温”“我国降水量的分布”“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是学习的重点,如果将这几幅图制成课件,动态演示一月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等内容。学生将能很快地接受这些内容,教学效果就好。



大胆绘制图。要指导学生绘制一些基本的图。如绘制地形剖面图;绘制等高线图;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绘制七大洲、四大洋图;绘制中国地图等,让学生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



歌谣辅记图。歌谣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而且句式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津津有味。很便于记忆。因此,用歌谣来帮助记图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如学习“中国政区图”,为了便于学生记34个省级行政单位,可编歌谣“两湖广宁重河山,五江港澳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蒙台海福吉安。”为了对应记住34个行政单位的简称,可编歌谣:“冀鲁豫晋内蒙陕,黑吉辽新青宁甘,云贵川,藏湘赣,鄂桂闽粤琼苏皖,京津沪渝浙,港澳普新篇,宝岛台湾美名传。”



强调深读图。在学生初步认识图例、注记、比例尺和方向的基础上,进行反复读、深层次读。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图也是这个道理,读得多了印象就会深刻,不易忘记;读得多了,自然会悟出其中道理,自己的理解也会更深一层,对图中的各种地理事物,也会由陌生到熟悉,进而在脑海中打下烙印。



重视细描图。即全面细致地描图,是深读图的继续,并弥补不足,通过准确的描图,能获得对图意的理解,深化图形记忆,从而揭示各地理要素间的矛盾和联系,概括其规律,加深对图形的记忆和辨析。



反复再现图。就是把通过“深读”“细描”已扎根于记忆深处的图形、图意和各种地理事物重新唤起,强化记忆,从而为“读图分析、填图作答”打下基础,并为地理综合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7-8 07: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精选

“第三节 地图”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山东省高青县实验中学 袁玉玲
以海拔为基础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很具地理专业水准。对于初次接触专业性地理知识的初中生来说,是很难准确把握的。从一些弯弯曲曲的线中能看出哪里是陡坡,哪里是缓坡,哪里是山脊、山谷,颇为费神。


(一)经过教学探索,示意图、等高线地形图及等高线特征紧密结合,且把等高线特征与所反映的地形概括成简短诗句,解释含义,学生易掌握,而且使同学们乐于其中。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


等高线,海拔出,两山之间是鞍部,
陡崖就在相交处,陡坡密,缓坡疏,
山峰之处有标注。低弯脊,高弯谷。





等高线,海拔出”,说明等高线产生的基础依据是海拔,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山峰之处有标注”,是说山峰所在的地方在图中是有明显的标记的,通常是用一个实心的黑等腰三角形标示出来。


陡坡密,缓坡疏”,在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呈现相对密集,线与线之间的距离较小,反之为缓坡。


两山之间是鞍部”,在紧邻的两个山峰之间,就是鞍部所在。


低弯脊,高弯谷”,“低弯”是指向海拔低的方向弯曲的一组等高线,是山脊所在;“高弯”是指向海拔高的方向弯曲的一组等高线,是山谷所在。


陡崖就在相交处”,等高线是不能相交的,若出现等高线十分邻近,从视觉上看是“相交”了,那么这个地方就是陡崖所在的位置。


(二)由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通过下面几点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以加深理解等高线地形图。


(1)确定水库及坝址的位置。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2)确定铁路、公路线。一般情况下,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道较少的线路为好。


(3)工厂区位的选择。工厂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在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从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销售市场,从而确定工业部门的布局。


(4)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等情况,再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5)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


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结合河流流向可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可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三)(综合训练)读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判断。





1.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A.①<③
B.①<②
C.①>②
D.③=④



2.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3.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开发整治的措施是
A.放牧山羊
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C.修梯田、种植水稻
D.营造混交林


解题思路:这组题是在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图判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自然地理信息分析地理现象、决策人类活动的综合判断能力。


第1题主要考查对等高线图的判断能力。首先可从图中的图例判断出这是一幅等高线地形图,然后从等高线的疏密情况、坡面线的选取情况判断出①线所在地区的坡度最大,③和④的等高线疏密情况不同,坡度也应不同,即可得到答案。


第2题主要考查对地形、气候、植物生长各知识点之间联系的掌握情况,以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推理的能力。从图中可以得到甲坡和乙坡存在的明显差异有:(1)乙坡地处北坡,(2)乙坡坡度缓于甲坡。据信息(1)可排除A、C选项,虽然甲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实际上由于此山海拔400多米,不足以产生地形雨,如果产生地形雨而甲处降水较多的话,甲坡的植被应比乙坡好。但甲处位于南坡,地形陡峻,蒸发较多,又不易涵养水源,土壤水分条件较差。乙处位于东北坡,蒸发较少,地形平缓,容易涵养水源,因此乙坡土壤水分条件好。答案为B项。


第3题主要考查对华北地区所属自然带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治理地表荒漠化主要措施的了解程度。应从治理荒坡的最基本途径是植树造林来排除选项A、C,再从乙坡位于北坡属于阴坡,排除选项B,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1.C   2.B   3.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7-8 07: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地理教学论文精选

地理教学“三段六环”浅探



山东省邹平县月河初中 张廷芳



几年来,在各种新教学论的指引下,我在学习探究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我把它称之“三段六环”教学法。“三段”即“激趣—探究—创新。”“六环” 即“导—读—议—讲—练—评”。



第一段:激趣。指“导”。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起始或前提。要贯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一般来说,要学前导趣,学中导路,学后导结。



这里所说的导,主要是学前导趣,即导语。导语的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准、新、奇、迷。准,即准确;新,即新鲜;奇,即奇特;迷,即着迷。把导语说的准确简明是第一要素。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导语,设计的问题要准确简明,难易适度,创设的情景要新鲜、奇特,富有趣味使学生着迷。总之,要最大限度地调起学生的胃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二段:探究。它包括第二环“读”,第三环“议”。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



第二环“读”。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主要载体。这里所说的“读”指的是导读教科书。



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吃透教材,确定哪些内容该精读,哪些内容该略读,哪些内容该图文并读。无论那种方法,都要根据教学目标或问题的特点,难易来确定的。精读要细嚼慢咽,品出味儿来,略读要狼吞虎咽,理出梗概大略来。这时还要强调读思结合,手脑等多种感官并用。通过读,使学生获得知识,达到基础目的,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究。



第三环:“议”。即讨论,评议。讨论什么?——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



这一环,关键做好教学的迁移,即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概念、原理、技能用于新的环境,解决新的问题。让学生围绕教材重点、难点、关键展开热烈讨论,民主探究,质疑问难,各抒己见,突破目标。



这一环,教师的导仍然很重要。目标要明确,计划要周密,方法要灵活,讨论的问题要准确,有启发性,难易适度,先解决什么,后解决什么,集中突破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心中一定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计划在运作过程中还要联系实际,灵活机动。



第三段:创新。它包括第四环“讲”,第五环“练”,



第六环:“评”。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和升华。



第四环:“讲”即教师的讲授。教师的讲授要精,要画龙点睛,要“内容图像化”。例如:我在讲“中国的地形”时,把复杂的地理事物用图像展示出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讲授时,还要理清知识体系,作出简明的小结,要“小结纲要化”。例如,我在小结“五种基本地形”时设计了“五种基本地形的纲要信号”,使学生对教材内容一目了然。



第五环:“练”。即课堂巩固练习。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练要遵循先易后难,难易适度的原则。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典型,要有层次性、综合性。练习不仅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练习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内容可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讨论探究。



第六环:“评”。即讲评。本环节是紧承上环展开的。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的效果如何,是检验是否达标的唯一标准。学生完成练习后,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希望得到评价。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把练习答案告诉学生,对练习活动作出评价。评价时,既要实事求是,又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向上性、创造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7-8 07: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地理教学论文精选

地理教学“三段六环”浅探



山东省邹平县月河初中 张廷芳



几年来,在各种新教学论的指引下,我在学习探究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我把它称之“三段六环”教学法。“三段”即“激趣—探究—创新。”“六环” 即“导—读—议—讲—练—评”。



第一段:激趣。指“导”。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起始或前提。要贯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一般来说,要学前导趣,学中导路,学后导结。



这里所说的导,主要是学前导趣,即导语。导语的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准、新、奇、迷。准,即准确;新,即新鲜;奇,即奇特;迷,即着迷。把导语说的准确简明是第一要素。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导语,设计的问题要准确简明,难易适度,创设的情景要新鲜、奇特,富有趣味使学生着迷。总之,要最大限度地调起学生的胃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二段:探究。它包括第二环“读”,第三环“议”。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



第二环“读”。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主要载体。这里所说的“读”指的是导读教科书。



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吃透教材,确定哪些内容该精读,哪些内容该略读,哪些内容该图文并读。无论那种方法,都要根据教学目标或问题的特点,难易来确定的。精读要细嚼慢咽,品出味儿来,略读要狼吞虎咽,理出梗概大略来。这时还要强调读思结合,手脑等多种感官并用。通过读,使学生获得知识,达到基础目的,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究。



第三环:“议”。即讨论,评议。讨论什么?——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



这一环,关键做好教学的迁移,即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概念、原理、技能用于新的环境,解决新的问题。让学生围绕教材重点、难点、关键展开热烈讨论,民主探究,质疑问难,各抒己见,突破目标。



这一环,教师的导仍然很重要。目标要明确,计划要周密,方法要灵活,讨论的问题要准确,有启发性,难易适度,先解决什么,后解决什么,集中突破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心中一定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计划在运作过程中还要联系实际,灵活机动。



第三段:创新。它包括第四环“讲”,第五环“练”,



第六环:“评”。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和升华。



第四环:“讲”即教师的讲授。教师的讲授要精,要画龙点睛,要“内容图像化”。例如:我在讲“中国的地形”时,把复杂的地理事物用图像展示出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讲授时,还要理清知识体系,作出简明的小结,要“小结纲要化”。例如,我在小结“五种基本地形”时设计了“五种基本地形的纲要信号”,使学生对教材内容一目了然。



第五环:“练”。即课堂巩固练习。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练要遵循先易后难,难易适度的原则。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典型,要有层次性、综合性。练习不仅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练习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内容可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讨论探究。



第六环:“评”。即讲评。本环节是紧承上环展开的。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的效果如何,是检验是否达标的唯一标准。学生完成练习后,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希望得到评价。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把练习答案告诉学生,对练习活动作出评价。评价时,既要实事求是,又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向上性、创造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7-8 07: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地理教学论文精选

地理教学初探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大堰乡中心学校 谢必芬 钟精华



随着新课标的逐步实施,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所充当的角色正在逐渐地发生变化,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等教学观念,已不再适应现阶段的教学要求。笔者结合自身的地理教学实践,略谈地理教学ABC。



功夫花在备课上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地理教师备课应在四备上花功夫。一是备书:要深钻课标、教参、教材,弄清编者的意图,让自己的思路与编者的思路接轨;二是备人: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提问,让各类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接受新知;三是备法: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四是备物: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教师必须有效地使用各种教具,便于学生认知。



微笑写在脸庞上



教师的微笑是教育学生的“法宝”之一。微笑会像一个“加油站”,让学生激发出无穷的动力和热情,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学生进步的时候,要给予微笑,这微笑是赞许;在学生受挫犯错的时候,要给予微笑,这微笑是理解、信任;当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好奇时,要给予微笑,这微笑是支持,是呵护,更是激励。记得《学习的革命》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遣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激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我想,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微笑之中,他就学会了快乐。



本事显在课堂上



备课是战略问题,授课则是战术问题。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就是一个高级指挥员,把授课内容当做作战地图,紧紧抓住重点攻击,确定指挥方法,从战术上重视每个细小的环节,思考可能出现的情况,以保证每战必胜。为此,地理教师应在提高课堂艺术上显示自己的本事: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要多渠道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不断地丰富教学语言,要科学地设计教学板书,从而达到点缀课堂艺术的效果。



爱心装在心坎上



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学的原动力。教师应该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师爱应该是教师发自内心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任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自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赞赏挂在嘴角上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教育”是许多地理教师曾经使用过,又无意中遗忘的教育,是地理教师应该捡回的宝藏。教师应该承认差异,允许学生失败,尽可能地让学生舒展心灵,尽展潜能。地理教师在赞赏学生时,应做到:信任──学会崇拜,学会自豪;尊重──学会倾听,学会请教;理解──学会陪伴,学会感激;激励──学会发掘,学会分享;宽容──学会反思,学会等待;提醒──学会批评,学会分担。通过赏识教育,维护学生的自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气力使在刀刃上



教法改革,势在必行。首先应大力提倡并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作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学重点应放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库;其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注重学习水平层次和个性差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学习活动至关重要,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按照教材体系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养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习惯:按时预习新课,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及时复习所学知识。



激趣印在脑门上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并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创设和谐愉快的地理学习气氛,诱发学生的兴趣;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以直观性为学生提供促进理解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应不断探索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尽量让学生感到课堂上有趣味、有新奇的感受。



辅导抓在手心上



对于地理学科的学困生,教师应把辅导的重点放在课堂内,备课想到学困生──教师要认真理解教材中的重难点,对学习基础差、能力弱的学生,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讲解注意学困生──教师要认真观察学困生对自己授课的反映,让学困生把每节课听清楚,弄明白;提问顾及学困生──教师在讲授知识时要留给学困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尽量让学困生多回答问题;板演常找学困生──遇有板演时,教师要优先让学困生上台,留给学困生动手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并适时给予鼓励;作业辅导学困生──学困生的作业难以完成,教师要耐心地加以辅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7-14 08: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地理教学论文精选


用“花色品种”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的兴趣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大堰乡中心学校 钟精华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地理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妨来点“花色品种”,来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用俏皮的句子来提高学习兴趣



“才知道”──到了中国才知道只生一个好;到了澳大利亚才知道有袋子的鼠肉也很有味道;到了日本才知道樱花其实很美妙;到了德国才知道死板还有一套一套;到了西班牙才知道被牛拱上天也能哈哈大笑;到了奥地利才知道连乞丐都可以弹个小调;到了荷兰才知道男人和男人当街拥抱也能那么火爆;到了瑞士才知道开个银行账户没有几万瑞士法郎会被人嘲笑;到了美国才知道飞船能飞得很高很高;到了丹麦才知道写个童话可以不打草稿;到了朝鲜才知道对外开放是多么需要;到了意大利才知道天天吃烤比萨脸上都不会长包;到了梵蒂冈才知道从其境内任何地方开一枪都会打到罗马的鸟;到了巴西才知道踢足球的味道;到了加拿大才知道比中国还大的地方人口比北京还少;到了古巴才知道雪茄有多种味道;到了法国才知道衣服穿得很少也不会害臊;到了智利才知道火车在境内拐个弯都很难办到;到了撒哈拉才知道节约用水的重要;到了科威特才知道石油会从地下向上冒;到了两极才知道随地小便是多么糟糕。



“笑一笑”──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人笑了;内蒙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云南人笑了;云南说他地势高,西藏人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笑了;江西说他能吃辣,湖南人笑了;湖南说他胆子大,东北人笑了;东北人说他性子烈,山东人笑了;山东人说他经济好,上海人笑了;上海人说他民工多,广东人笑了;广东人说他款爷多,香港人笑了;香港人说他水果多,台湾人笑了。



二、用古诗词来提高学习兴趣



描写春天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沾衣不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描写夏天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描写秋天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描写冬天的:“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李花二首》)



描写春雨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描写梅雨的:“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梅尧臣《梅雨》)



描写锋面雨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描写夏季阵雨的:“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天上,却是山前晚照明”(崔道融《溪上遇雨》)



描写秋雨的:“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把头出菌镰生衣。



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



茅苫一月陇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苏轼《吴中田妇叹》)



描写冬雪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描写露的:“荆溪百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描写气候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



描写庐山瀑布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描写垂直地带性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描写赤道地区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送瘟神》)



描写满月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描写天气特征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眠》)



描写水循环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描写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护水土作用的:“明月林间照,青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描写生物循环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描写过去河套平原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描写地形是丘陵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陆游《游山西村》)



描写四川盆地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描写山地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描写森林美化环境的:“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三、用歌曲来提高学习兴趣



描写地形地貌的歌曲:《高原之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三峡情》《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太行颂》《黄土高坡》《歌唱二郎山》《我的家乡沂蒙山》《高高太子山》等。



描写气象气候的:《四季歌》《北国之春》《春之歌》《金风吹来的时候》《二月里来》《拉萨之春》等。



描写河流、湖泊的:《长江之歌》《多瑙河之波》《塔里木河》《黄河颂》《尼罗河畔的歌声》《密西西比河啊》《梭罗河》《太湖美》《洪湖水浪打浪》等。



描写区域地理的:《亚洲雄风》《延安颂》《我爱你,中国》《我的祖国》《北京颂歌》《新疆好》《人说山西好风光》《无锡景》《西沙,可爱的家》等。



在讲青藏高原时可播放:《青藏高原》;在讲黄土高原时可播放《信天游》;在讲内蒙古高原时可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在讲云贵高原时可播放《芦笙恋歌》;在讲中国的民族时可播放《爱我中华》;在讲新疆时可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在讲北方地区时可播放《黄土高坡》;在讲南方地区时可播放《采茶舞曲》或湘曲《刘海砍樵》;在学习台湾时可播放《阿里山的姑娘》;在学习香港和澳门时可播放《七子之歌》。



四、用歌谣来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香港、澳门”时可编歌谣:“九龙新界香港岛,人多车多土地少;旅游加工和外贸,服装电子及钟表;原料燃料靠进口,九七回归要记牢;澳门葡占四百年,赌博旅游收入高;毗邻广东珠海市,九九葡把主权交;香港澳门归祖国,‘一国两制’方法好。”



学习“中国的民族”时可编歌谣:“中华民族五十六,人口最多是汉族;少数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壮族;汉族分布遍全国,集中东部和中部;西南西北和东北,少数民族广分布;各族杂居和聚居,平等团结又互助”。



学习“黄河的治理”时可编歌谣:“黄河之水天上来,万里奔腾入渤海;卷走黄沙十六亿,填充华北沉降带;走南闯北拐大弯,泥沙滚滚多危害;淤塞河道高筑坝,造成悬河飞天外。”



学习“冰雪覆盖的地区”时可编歌谣:“南极四周,南北最近;冰雪高原,酷寒特征;最高一洲,极端寒冷;冰山体大,淡水保存;降水稀少,风速惊人;暖季景象,企鹅成群;北极地区,比较稳定;海豹憨熊,特不怕冷。”



学习“科学考察的宝地”时可编歌谣:“南极地区,资源丰盛,铁矿煤炭,淡水储存;海洋生物,鱼虾成群;冰川地质,需要考证;长城中山,南极扎根;北极考研,大功告成;深海取样,采雪钻冰;科学考察,如同会诊。”



五、用成语来提高兴趣



描写地壳运动的:用“沧海桑田”;



描写冷锋过境时,形容天气的:用“风雨交加”;



描写地球运动的:用“星移斗转”;



描写海陆间的循环的:用“百川归海”;



描写太阳当空照的:“如日中天”;



描写地理环境的:“山清水秀”、“山重水复”、“白雪阳春”、“鸟语花香”。



补充成语,使之成为省市名称的:



气吞山(河)──(南)辕北辙;  习以为(常)──(熟)能生巧;



执法如(山)──(东)山再起;  因小失(大)──(同)心同德。



六、用谜语来提高学习兴趣



地理谜语:“说它多大有多大,日月星球全容纳,无人知它始和终,也没左右和上下。”(宇宙)“千颗星,万颗星,北天星星数它明,有它给你指方向,夜里航行不用灯。”(北极星)“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一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是刮风。”(太阳)“船出长江口”(上海);“空中码头”(连云港);“用圆规画圆”(太原);“大言不惭”(海口);“银河渡口”(天津);“蓝色之洋”(青海);“举头望明月”(仰光);“动脑发财”(智利);“双喜临门”(重庆);“夸夸其谈”(海口);“莹火虫”(昆明);“千里荒漠”(长沙);“久雨初睛”(贵阳);“船出海口”(上海);“当兵三年不知立正稍息”(哈尔滨);“两个胖子在一起”(合肥);“风水宝地”(福州)。



七、用谚语来提高兴趣



描写西北地区温差大的:“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描写昼夜变化的:“过了冬,长一葱”。



描写青藏高原高寒气候特征的:“一年有四季,全年备寒装。”



描写植物对气候有指示作用的:“枣发芽,种棉花”。



描写光照对植物影响的:“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阳李子酸透心。”



描写气候植物垂直变化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描写动物识天气的:“蜻蜓飞得低,出门带雨衣。”;“知了拼命叫,天热气温高。”;“泥鳅吐气泡,雨天将来到。”;“乌龟潮,大雨兆。”



描写秦岭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马前桃花马后雪”;



描写开垦草原后带来草场沙化的:“一年开草原,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



描写新疆风沙大的:“一年一场风,从春吹到冬。”;“一天要吃二两土,白天不够夜里补。”



描写黄河含沙量大的:“一碗水半碗泥”。



描写生产的:“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春雨贵如油。”;“蚕无夜食不长,马无夜草不肥。”



描写气象的:“天上扫帚云,地上雨淋淋。”;“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满。”;“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冷在三九,热在三伏。”;“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睛。”



八、用别称来提高学习兴趣



“樱花之国”(日本);“风车之国”(荷兰);“火山之国”(印度尼西亚);“钟表之国”(瑞士);“花园城市”(新加坡);“圣城”(耶路撒冷);“汽车城”(底特律);“狮城”(新加坡);“雾城”(伦敦);“音乐城”(维也纳);“酒城”(慕里黑);“表城”(伯尔尼);“水城”(威尼斯);“雨城”(乞拉朋齐);“花城”(广州);“山城”(重庆);“蓉城”(成都);“春城”(昆明);“火洲”(吐鲁番);“冰城”(哈尔滨);“日光城”(拉萨);“草原钢城”(包头);“购物天堂”(香港);“莲花宝石”(澳门);“东方甜岛”(台湾);“歌舞之乡”(新疆);“植物王国”(西双版纳);“世界屋脊”(喜玛拉雅山脉);“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黄金水道”(长江);“塞上江南”(河套平原);“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



九、用课外活动来提高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报,阅读杂志,上网,不定期编辑地理小报、墙报;



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如请专家谈“热点问题”(中东和平、气候异常、环境保护、臭氧空洞、经济一体化等);



组织兴趣小组:如天文观察、环境监测、乡土调查、地理摄影、学具制作等;



经常组织地理知识竞赛、地理游艺宫活动;



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型社会调查或乡土考察,并及时写出相关小论文;



暑期开展夏令营活动等。



十、用激励性的语言来提高学习兴趣



地理教师在印制试卷时,可在试题中增加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如:把自信写在脸上,把成功写在纸上,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这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题目比较简单,试试看。不过,可要仔细哦!充分调动你的手、口、眼、脑,勇敢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相信自己,你能行!这是你的天空,无需紧张。打开智慧的大门,挑战自我,异想天开,尽情地遨游吧。成功就在你面前!友情提示,只要你仔细审题、冷静思考、沉着应答,肯定会有出色的表现。相信自己,你定会成功!



十一、用趣闻来提高学习兴趣



无土之国──太平洋上的瑙鲁共和国是一个由珊瑚礁组成的国家。面积狭小,人口稀少。千百年来,数不清的海鸟在这里栖息繁殖,留下了大量的鸟粪,鸟粪经过化学变化,形成厚达十米的磷酸盐,但岛上没有供农作物生长的土地。因此,该国大量出口磷酸盐,进口泥土。



无水之国──西亚的科威特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国内没有河流、湖泊,严重缺乏食用水,形成“水比油贵”的国情,大量出口石油,同时大量进口淡水。



无河流之国──世界上有八个国家没有河流,它们是亚洲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也门,非洲的利比亚和吉布提。



无兵之国──欧洲袖珍国安道尔,位于法国与西班牙之间,国家最高权力属于法国和西班牙两国元首。该国无军队,只有42个警察,也没有监狱,犯人应遣送到法国和西班牙服刑。



无新闻之国──位于大洋洲的瑙鲁,又是全球唯一没有新闻的国家。国内既无报纸,也没有有线电台和电视台。全国只有一个邮递员传递信息。



有多个首都的国家──宪法规定有两个首都的国家是波利维亚;有三个首都的国家是南非共和国;有四个首都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7-14 08: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地理教学论文精选

浅谈地理教学三维目标的设计



山东省高青县实验中学 袁玉玲



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通过明确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提示旨在达到目标的最优内容和方法,并且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标准。只有认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科学地研究,缜密设计,才能比较理想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课时目标设计依据



1.教科书、课程标准



课时教学目标要通过课程标准及教学内容分析设计,因为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不同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各有所侧重。



2.学生



教学目标的实现要通过学生来完成。学习重、难点由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思维规律及特点决定。分析学生学习此内容时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适应性,以便为不同状态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最佳发展的教学条件。



二、课时目标设计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基于三维目标的关系思考,尽管课程目标是从三个维度陈述,其实质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过程与方法”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桥梁、纽带,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与地理技能,以及形成正确的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主渠道,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途径。过程常常蕴藏着一定的方法,一定的方法须体现在一定过程之中,并通过一定过程掌握一定方法。“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物质载体;“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终结性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形成实效性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动力,在探索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是实现教书育人的基本功能。但它不能独立或直接进行,只有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2.主体性原则



教学目标的陈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体现出地理教学过程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由理念到实践的真正实施的开始;体现出教师角色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由控制者变为帮助者,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的真正转变。



3.层次性原则



不同班级、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经验或经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国家课程标准制定的是某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是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的标准,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也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要求。



4.可测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必须具有可测性,否则,就不能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评价功能。因此,要求目标陈述精确、标准、具体、规范。



5.动态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通过综合考虑各因素在上课之前制定下来的。课堂上,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常出现偏离原来教学目标的情形,此时,把课时目标作些微调,关注学生即时表现,加以适当影响、引导,既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又保护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自主精神,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课时目标陈述技术



课时目标陈述基本方式可分为两类:一是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此方式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如:“能在地形图上识别不同地形”。二是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如“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一般认为,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行为主体(学生)、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如“学生(主体),知道(行为动词)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条件)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表现程度)。不同的行为动词表现了不同层次的学习结果。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对不同教学内容应达到的要求,恰当选择行为动词来明确地表述应达到何种结果,以加强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和教学质量的可测度性。对需要从多个侧面多角度考虑的问题,如“两极地区异同”,作为面对全体学生的标准,可这样陈述:“至少各写(说)出三点”。



四、课时目标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学生主体地位要明确。行为动词要将学生活动外显,利于测量。如“理解”“掌握”“会读”等难于把握,不利测量。



2.在课时目标中,一个知识点的三维目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体现教学目标的系统性、层次性。如“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一知识点的三维目标是:联系当地实际或观察课本插图和搜集的图片,通过分组讨论、发表看法等过程与方法,说出当地或课本插图及自己所见其它地区的民居与气候的关系,感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树立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观念。三者的实施有机结合,形成完美的整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01: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