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复制链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06: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精心设计 引导探索
——“圆柱的体积练习课”教学片断及反思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去高都中心小学 刘娟



[教学片断]
学生完成基本练习后,教师出示下面这道题:
把一个体积是48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木料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柱,求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题目出示后,马上就有部分学生举起了手。
生:我是这样想的,根据正方体木料的体积是48立方分米这个条件,可以求出正方体的棱长,这个棱长既是圆柱的底面直径,也是圆柱的高,然后利用直径和高就可以求出圆柱的体积。
师:你的想法很好,根据这个思路,正方体的棱长怎样求呢?
生:用这个方法不能求出正方体的棱长,因为没有哪个数的立方是48。
师:还真是这样,刚才那位同学的想法虽然很好,可是由于48不是完全立方数,用小学阶段的知识根本求不出正方体的棱长。我们可不可以大胆设想一下,不求正方体的棱长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全体学生顿时陷入沉思,教师适时组织小组讨论,并亲自参与小组交流。
生:不求正方体的棱长也可以解。我们组是这样想的,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分米,此时正方体的体积a3 = 48(立方分米),由于正方体的棱长既是圆柱的底面直径又是圆柱的高,所以圆柱的体积是3.14 × (a/2)2× a = 3.14 × a2/4× a = 3.14 × a3/4 = 3.14 ×48/4 = 37.68(立方分米)。
师:太棒了!你们组的想法真了不起!
生:老师,我们组的想法和他们不同。我们把正方体木料平均分成4份(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画出右图),其中的1份也就是小长方体的体积就是48 ÷ 4 = 12(立方分米),如果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分米,那么圆柱的高就是2r分米,这时就可以得出r2 × 2r =12(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3.14 × r2 × 2r = 3.14 × 12 = 37.68(立方分米)。
师:你们组的方法太精彩了,老师都没有想到!(边说边竖起大拇指表扬)
……
[反思]
一. 题目设计变特殊为一般,增强探索的挑战性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富有挑战性的,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完成一定量的基本练习,以达到巩固新知的效果,但另一方面要动脑筋对教材进一步开发,通过对基本习题的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成为更有利于学生探索交流和发展思维的良好素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片断中,教师对习题的设计着实动了一番脑筋,题中正方体的体积并不是27、64、125……这样的完全立方数,而是48这样一个非完全立方数,大大增强了题目本身的挑战性。学生根据常规思路无法求出正方体的棱长,思路不得不转向“只设不求”的非常规方法。
虽然用“只设不求”的方法对学生而言具有挑战性,但这种方法更具备一般性。它不仅打破了要求圆柱的体积就必须知道正方体棱长的思维定势,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二. 把握学生学习状态,引导与放手相结合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出示问题之后,教师充分估计学生可能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想法,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及时指出解题的关键:“正方体的棱长怎样求呢?”当学生发现由于48不是完全立方数,不好用常规方法解决之后,教师又及时引导:“我们可不可以大胆设想一下,不求这个正方体的棱长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引导对学生而言既是解题方法的提示,更是挑战自我的激励。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主动寻找“只设不求”的解题方法。当学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教师都注意充分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潜能,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06: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洗尽铅华,回归自然——新课程改革中的思考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三里棚学校 刘惠芬



目前,随着课改的流行,在基础数学的研究中存在着一些不好的现象:如浮躁、盲目追求一种形式,精力过多地集中到一些细枝末节上等等。数学是一门严格的科学,对于它的研究,我认为应当摒弃这些不好的现象,保留好的传统。
一、基础数学教学应洗尽铅华,回归自然,追求返朴归真的理念。
基础数学教学应追求返朴归真的理念,将数学教学直观化、精简化;精、简、朴、实才是数学的本质;教学的本质不是展示教师的才华,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们的国情决定了,一些地区和学校不同程度缺乏引进课程资源的条件。因此,教学效果的好坏并不单纯靠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而重要的是要精心设计,在课堂上引导得法与巧妙驾驭。
数学课堂应该返朴归真,应该摈弃教学手段的花俏,追求教学方法的得当和自然,教师在基础数学研究和课堂教学中只要能真正认识,并灵活运用最基本的数学方法,跳出了把数学当作知识、题目传授的陈旧理念,化“枯燥无味”为“生动活泼”,化“灌输模仿”为“顺水推舟”就是把握住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达到课课程改革的目的了。
二、洗尽铅华,回归自然,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师在基础数学研究和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认识并灵活运用最基本的数学方法,可作好如下几点:
1. 我们教师要正确处理用好教科书和引进相关资源的关系。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许多老师由以前的以本唯本直至现在的冷落课本。特别是在公开课上,很少有老师再用课本上的例子,大家都在忙着到处找例子,我想,工作在一线的老师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天天大海捞针去例子换例子吗?再试想一下,是不是你换的例子就比教材上的例子更能体现数学的本质?也许,我们可以从另一个层面来理解“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我们教例子是为了使学生借助例子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所以对数学老师来说,换例子不重要,重要的是探寻例子背后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
    我们在教学中既不要像以前那样以本唯本,也不能冷落课本。而应该是尊重教材,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设计意图,真正抓住教材所想实现的教学本质,用好教科书,落实教材的基本要求。当然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以教材为中介,更是以教学资源为中介,在教学中,要适当引进相关课程资源,重视学科间的联系,做得好,会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促进数学学习。
2. 教学应设计简明实用,教学手段应有实效。
现在的有些教师认为有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 ,片面追求形式,使一些课过于“华彩”,而这样的课使得我们第一线的教师,只能远观而不能亵玩焉,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师而言,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该用则用”。不必用的完全可用传统教学手段,无需浪费人力物力制作多媒体课件等,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不必借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方体的六个面,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个长方体的纸盒,自己把纸盒拆开,并重新合上,充分感知长方体有六个面,相对的面相同。我们常说:“看的不如说的,说的不如做的”。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比单纯的观看多媒体展示更能充分感知长方体的特征。任何的数学课堂,都应牢记一点:学生能说的,要尽量让学生说;学生能做的,要尽量让学生做。多媒体课件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不宜过分依赖,要敢于放手,让学生有亲身体验的机会。
3. 重视课堂语言的锤炼和运用。
语言是思维的体操。长期的教学让我感受到:言简意明的提问语和提示语能让学生很快地明白问题的主题,或者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源。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先告诉学生糖占糖水的百分之几就是含糖率,然后马上反过来让学生说说什么叫含糖率,通过正反两问加深了学生对含糖率的理解。又如:学生说出试验100粒,发芽100粒,算出发芽率是100%;接着说试验83粒,发芽率是100%,那发芽几粒?这样一说让学生感受到发芽率是100%,不一定是100粒,而是指试验的种子全部发芽。然后又引出发芽率是105%正确吗?让学生充分感知发芽率不超过100%。
4. 还要注重在练习上要精选精练。首先,选题力求来源于生活,使数学变得更加直观,这样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研究教材要把知识归纳总结成系统,如同形成一个知识网络,便于加强学生理解和巩固;同时,精选习题,少做没有思维的题目,学生不仅减了负,也避免了精力的不必要浪费。
总之 “返朴归真”就是着重于教学生以基础数学的本质,而不拘泥于抽象的形式。老师们要用好教科书,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不追求表面的花里胡哨,不追求时髦,课堂上引导得法与巧妙驾驭,使学生乐学、会学、思维活跃、知识扎实,真正的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才是我们数学教学的根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06: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美丽的“陷阱”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教研室 陆海秀
在一次小学数学毕业测试中,有这么一道应用题:“有一个啤酒厂为了回收空啤酒瓶,规定每3只空啤酒瓶可以换1瓶啤酒。一天,李师傅买了两箱啤酒共24瓶,喝完之后拿空瓶换啤酒喝,李师傅最多可以喝到多少瓶啤酒?”测试完毕,引起老师们的争议:有些老师认为李师傅最多可以喝到35瓶啤酒;有些老师认为李师傅最多可以喝到36瓶啤酒。老师们各抒己见,众说纷纭,正确答案到底是多少呢?下面我们不防先撷取不同思维层次学生(随机取样)的一些解题方法,以飨同行!
初始水平学生的解题方法:
方法1:24÷3=8(瓶酒)
方法2:24÷3+24=32(瓶酒)
方法3:24÷3=8(瓶酒);8÷3=2(瓶酒)……2(个空瓶);
8+2=10(瓶酒)
方法4:24÷3=8(瓶酒);8÷3=2(瓶酒)……2(个空瓶);
(2+2)÷3=1(瓶酒)……1(个空瓶)
8+2+1=11(瓶酒)
[通过对一个学校的学生进行卷面随机取样抽查(以下呈现的数据方法同样),发现用以上四种解题方法解题的学生占抽查总数的33.6%,再通过事后与部分学生的交谈,在他们的思维领域中,解决“李师傅最多可以喝到多少瓶啤酒?”这个问题时,这部分学生有些忽略了原装的24瓶酒,有些没有形成空瓶循环换酒的思维策略。]
中等水平学生的解题方法:
方法1:24÷3=8(瓶酒)
8÷3=2(瓶酒)……2(个空瓶)    24+8+2=34(瓶酒)
方法2:24÷3=8(瓶酒)
8÷3=2(瓶酒)……2(个空瓶)
(2+2)÷3=1(瓶酒)……1(个空瓶)
24+8+2+1=35(瓶酒)最后余2个空酒瓶,不够换1瓶啤酒。
方法3:24+24÷3+(24÷3+1)÷3=35(瓶酒)
[这部分学生在解决“李师傅最多可以喝到多少瓶啤酒?”这个问题时,已经初步具有空瓶循环换酒的策略意识以及李师傅最多可以喝到的啤酒瓶数应该包括原装的24瓶啤酒,只是在最关键处即换剩2个空啤酒瓶时不懂得如何去取舍(包括我们部分教师在内),这也是教师们激烈争论的问题焦点。通过调查统计,运用这种解题策略的同学约占抽查总数的 28.7%。]
思维水平比较高的学生的解题方法:

1×12+24=36(瓶)


[这种思维的学生用24个“○”表示24个空啤酒瓶。第一次先用3个空啤酒瓶换得1瓶啤酒,喝完换来的这瓶啤酒后再另外拿两个空啤酒瓶凑够3个空酒瓶又换得1瓶啤酒,依此类推,每次喝完就换,一步一步记下喝过的啤酒瓶数,当喝完换来的第11瓶啤酒时,与余下的1个空啤酒瓶加上借来的1个空啤酒瓶,又可以换得第12瓶啤酒,喝完第12瓶啤酒后再去还瓶子,因此最后得出李师傅最多可以喝到36瓶啤酒。]
    方法2:喝完两箱啤酒(共24瓶)后,第一次换啤酒:
24÷3=8(瓶酒);
喝完第一次换来的8瓶啤酒后进行第二次换啤酒:
8÷3=2(瓶酒)……2(个空瓶)
喝完第二次换来的2瓶啤酒后,加上余下的2个空瓶,进行第三次换啤酒:(2+2)÷3=1(瓶酒)……1(个空瓶)
喝完后有一个空瓶+余下的1个空瓶=2个空瓶
此时剩下2个空啤酒瓶。李师傅可以向亲戚、朋友、邻居、厂家或商店借一个空啤酒瓶,凑够3个空瓶,然后换得一瓶啤酒,喝完之后再去还瓶子;或者李师傅在商店当场喝啤酒并马上退瓶子。
24+8+2+1+1=36(瓶酒)
[从这个思维角度思考的学生,通过一步一步的记下每次换得的啤酒瓶数,当最后换剩两个空啤酒瓶时想尽一切办法先“借”后“还”,因此最后得出李师傅最多可以喝到36瓶啤酒。]
方法3:24÷3=8(瓶酒)
(8+1)÷3=3(瓶酒)

先从别处
借来1个空瓶
3÷3=1(瓶酒)

喝完这瓶酒后再去还瓶子
24+8+3+1=36(瓶酒)
[喝完两箱啤酒(共24瓶)后,第一次换得8瓶啤酒,喝完换来的8瓶啤酒后,此时李师傅可以先借来一个空啤酒瓶,凑够9个空瓶,然后又换得3瓶啤酒,当又喝完换来的3瓶啤酒后,最后用这3个空瓶换1瓶啤酒,喝完这瓶酒后即可还瓶子]
[不管是用“○”图形表示空啤酒瓶(方法1);还是通过一步一步的推理(方法2、方法3),这部分同学思考的角度都是想方设法先“借1”后“还1”的解题策略,最后才得出李师傅最多可以喝到36瓶啤酒。通过调查统计,运用这种解题策略的同学约占抽查总数的9%。]
方法4:假设空啤酒瓶为a,瓶中酒为b。
3a=a+b 2a =b
24+24÷2=36(瓶酒)
方法5:

24+24÷(3-1)=36(瓶)
方法6:由空啤酒瓶换啤酒的规定:每3只空瓶可以换1瓶啤酒,可以知道每3只空瓶可以换一只空瓶和一只瓶子里的啤酒。这就相当于用2只空瓶换一瓶啤酒(不含酒瓶),算式:24+24÷2=36(瓶酒)
[用字母表示(方法4)、用线段图表示(方法5)、用语言叙述(方法6)这三种解法的学生,他们思考的角度都是先找出3只空瓶换一瓶啤酒的对应关系即用2只空瓶换一瓶啤酒(不含酒瓶),然后用一一对应的除法求得李师傅最多可以喝到36瓶啤酒。通过调查统计,运用这种解题策略的同学约占抽查总数的6%。]
以上撷取的是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题策略,同时展示了部分学生最原始的思维过程(检测完毕后进行的部分同学交谈和随机抽样的卷面分析),学生有最初的理解策略,即认为“李师傅最多可以喝到8瓶啤酒、10瓶啤酒、11瓶啤酒、32瓶啤酒;逐步过度到35瓶啤酒和36瓶啤酒”,他们在理解题意时有的借助“○”图形、有的借助“线段图”、有的借助a、b等字母符号、有的通过动手画一画、动手摆一摆、一步一步的记下喝过的啤酒瓶数,有的丢掉了思维“拐杖”,直接上升到语言表述,总而言之,学生经历了具体到形象,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最终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下面谈谈老师们激烈争议的问题焦点:
第一种意见认为:李师傅最多可以喝到35瓶啤酒。
理由是:题目中没有说明可以借啤酒瓶,并且向亲戚、朋友、邻居、商店老板借酒瓶或者说在商店当场喝啤酒后马上退酒瓶都是不现实的举措,通俗的讲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当最后换剩2个空啤酒瓶时,不符合“每3只空啤酒瓶可以换1瓶啤酒”的规定,理应“忍痛”舍去2,因此李师傅最多可以喝到35瓶啤酒。
第二种意见认为:李师傅最多可以喝到36瓶啤酒。
理由是:题目的问题是“李师傅最多可以喝到多少瓶啤酒?”问题强调的是“最多”。并且条件是喝完两箱啤酒(共24瓶)之后拿空瓶换啤酒喝。在不再多花钱(或不负债)的基础上,不管用什么方法(先借“1”后还“1”或者……),只要能求出李师傅最多可以喝到的啤酒瓶数即可。所以第二种意见的老师以及笔者本人赞成李师傅最多可以喝到36瓶啤酒的几种解题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提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因此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合作交流”是针对当前时代和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能力的需求提出的,而笔者认为本题向“亲戚、朋友、邻居或商店老板借一个啤酒瓶”,正是“合作交流”这个教学理念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与检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反映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人际交往能力。并且我们的学生接触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所以当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后,更应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解题策略的开放性和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题中隐藏有一个美丽的“陷阱”,即当最后剩下2个空啤酒瓶时,是“借1”还是“弃2”呢,这是本题的关键所在,也是问题争论的焦点,同时也彰显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是“循规蹈矩 ,不敢越雷池半步”还是“思维开阔、富有创新精神呢”,从侧面也反映我们一部分教师对课改新理念的理解比较滞后。从上面呈现的数据可以发现,处于初始理解水平的学生大约占了33.6%,他们对于题意的理解比较困难,所以这部分学生基本上没有考虑到原装的24瓶啤酒,或者没有形成空啤酒瓶循环换酒的策略意识,所以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图形、符号、线段图以及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动手摆一摆或者一步一步的记下换酒瓶数、一步一步的进行推理等策略来帮助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同时要注意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要注意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思维水平,并且教师对数学问题的设置要力求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发展性、挑战性,设计一些思维含量比较高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对信息材料的处理和对问题的合情推理能力以及灵活应变能力,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应有的发展,成就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06: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新课程理念下对教学本色的思考



河北衡水市河西小学 吕敬芬



什么是教学本色,就是教学的本来面貌。目前,有的课为了求全、求美,求活,作秀成分较多。教师和学生欢欢喜喜度过一堂课,过后,学生连基本知识都没有彻底掌握住,三维目标的实现更无从谈起。正如以下所说:注入式,满堂灌;启发示,满堂问;探究式,满堂跑。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造。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怎样做呢?前不久,笔者有幸参加了《全国小学本色教学与教学本色学术会议研讨会》,有的特级教师亲自授课,专家们对观摩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并与他们进行了零距离的交流互动。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明确“三维目标”。
它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包括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方法、评价、管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有什么样的目标。目前我们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放松双基,二是课程与课时目标混淆。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过程与结果就落实好了三维目标。“过程”与“结果”是一对辩证关系。要把握好这个“度”,高了不行,低了不行,恰到好处正好。其实,教学目标的落实很实际。
如《百分数的认识》(钱守旺):1、通过大量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感受百分数产生的价值。2、通过课前预习和课上交流,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3、结合相关数据,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再如《尝试的学问》1、通过对“鸡兔同笼”问题的探索,经历尝试、失败、分析、调整、发现等过程,对“尝试”这一方法有所了解和体验,借助尝试能解决一些新问题。2、了解一些数学史,受到古老数学文化的熏陶;培养不轻易放弃、善于从失败中学习等良好的品质。
每节课不提倡必须把三维目标当作帽子放在前面,如《确定位置》1、知识与技能: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会用数对的形式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数对产生的必要性和优越性。3、情感、态度和和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对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
它是这次新课改的一大亮点。“情境”好比是楼房中的载重墙,不能因局部装饰而拆去;如身体中的盐,缺少了就会生病;似汤里的佐料,放入之后感觉味道很鲜美。数学课本身知识很是枯燥无味,对于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但要注意的问题是:
1. 不要把它绝对化。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有的课不好创设,如《分解质因数》、《比例》等。
2. 不要把它复杂化。如讲“9加几”,播放课件:水里有9只鸭子,先是飞过几片云彩,再是几只小鸟,接下来是一些花草,最后游过来4只鸭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提一个什么数学问题?生:云、小鸟、花草……最后才千呼万唤始出来:9只鸭子加上游过来的4只,一共有多少只?
3. 不一定是生活内容。如《分解质因数》,师:(板书)4、5、6、8、12、36。师:请你用两个整数相乘形式表示一个数,但不能用1相乘。生:?师:(板书)如12=(2)×(6)。生很快写出其它几个数。师:请用最多个整数相乘形式表示一个数,不能用1相乘。生:?师:(板书)如12=(2)×(2) ×(3),生明白很快写出其余几个数。下课了,生问:这节课学得是什么内容?师:你们都会了,就是分解质因数呀!这就是教师独具匠心的设计,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体现了真水无香,大教无痕的高尚境界。
情境创设要有互动性,使学生产生兴趣,要新颖,使学生感到高兴。数学知识有一个特点,就是知识几年不用就忘光了,即使是数学公式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在关注学生获取知识、关注成绩的同时,也要关注过程,过程也是一种美好的东西,尽可能让学生体会到。如《鸡兔同笼》(二年级)(片段)师:老师喜欢两种小动物,谁猜对了,就能和老师握握手。生:猜……师:对了,鸡和兔。问:鸡有几脚?兔有几只脚?生:鸡2只,兔4只。师:鸡要变成兔子成4只脚,怎么办?生:翅膀向下,当脚。师:好想象力丰富,就这么办,你们模仿一下。生:两手朝下,弯着腰。师:兔子要学鸡变成2只脚,怎么办?生:把前两腿收起来,像袋鼠一样跳。师:好。你们模仿一下。生:把两手高高举起,跳两下。师:兔子变鸡。鸡变兔子。生:在座位上带动作做。(练习几遍熟悉后),师:现在都明白怎么变脚了,看题:课件共5头,脚16只,几只兔?几只鸡?师:怎么办?画图试一试,板书:鸡兔 生画:
    解释:假设都是鸡,才有10 只脚,还剩下6 只,就接着往每只鸡上添2只,凑够16 只,所以 2只鸡,3只兔。有了成功的推导过程,公式的得出,自然是水到渠成。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即使是将来忘记了公式,也能很快回忆起来,比熟记“求最大公约看边,求最大公倍拐弯”这样的顺口溜,要高出一筹。
三、课堂预设与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矛盾的统一。教师设计与安排体现教师引导性;生成是学生的活动与思维,学生是主体。现在我们呼唤高水平预设与精彩生成。如:《有余数除法》师:板书127÷( )﹦5……2 问:( )填几?生1:(127-2 )÷5. 生2: 127÷5. 生3:余数可以不用吗?师:自己编题试一试。生编:63÷8=7……7, 19÷8=2……3, 23÷7=3……2, 24÷9=2……6, 29÷5=5……4, 80÷9=8……8小结:余数﹤商,可以不用余数;余数=或﹥商时,要用余数。智慧教师抓住了精彩瞬间,形成了生命的课堂。在教学中应注意:有生成没变成教学资源,预设缺乏可变性;教师被学生牵着走,完全开放,片面理解主体性;怕学生认识超前。如《尝试的学问》是想通过对“鸡兔同笼”问题的探索,经历尝试失败、分析、调整、发现等过程。改变数据(12头30腿),让学生独立尝试。预设1:从1鸡11兔(或1兔11鸡)开始,“地毯式”搜索直至找到正确结果为止。2:跳跃的尝试:跳过几个尝试;或直接折半从6鸡6兔开始。也许学生素质存在着差异性(四年级),题目一出来,好多同学就用鸡兔同笼的公式算出了结果。这堂课显然有预设,但没有生成,学生们的认识超前了。
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不能是为了教材而使用教材,教师要做到“大气”,有“大”的数学教育观。要以知识为载体,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找到数学知识源头,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如《体积的问题》这堂课,只是一道普通的数学课后题,在142 页第10题(人教版),执教老师没有把眼光仅仅放在这道题的结果上,而是根据结果积极的产生联想,不断的提出一些新的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
(教学片断)
课件:在一张18 厘米,13厘米的长方形纸的四角剪去边长是4厘米的小正方形,就能折成一个缺一面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有多大?(小组讨论)生:200立方厘米。师:你能不能试着大胆的提出一些新的问题?生:去掉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后,体积有多大?生:去掉1厘米的,体积有多大?师:最多去掉几厘米,最少去掉几厘米?为什么?。课件:依次播放小正方形由小到大(1厘米到6厘米)师:看到这六幅图,你能想到或者猜测到什么呢?可以用手式比划一下。生:手式由低-高-低。师:怎么证明你们的猜测是对的呢?生:动手亲自验证,分组计算。课件:用图表形式呈现。问:你看出哪些信息?师:通过研究整厘米数得到两个并列第一,看到这种现象,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和问题?生:分组计算边长2.1~2.9的长方体的体积。问:边长2.5、体积260最大,是不是这道题就完成了?……让学生体验、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研究是无止境的。教材,在这里得到了升华。引用特级教师华应龙的点评:一句话,一辈子;一道题,一堂课。
    总之,我们要把握好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有如“放羊倌”。学生需求你时,你上去帮;学生不需要你时,你就走,时隐时现,放而有度,引领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06: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给学生一个点金的手指——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初探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白鹤小学 张晓



一提到数学教育,人们关注的是学生学到知识的多少,学业成绩如何,至于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价值、地位都无情地忽略了,学生更多体验到的是数学学习的苦涩和知识的深奥……不少人都深信“勤学苦练是100分的榨油机”,而对儿童是否享有幸福的数学学习生活,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数学奇境的探索和渴望,则从来没有为孩子想过。数学,究竟给我们孩子的童年留下了什么?是给学生一堆金子,还是给学生一个点金的手指?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我们是否口服心服一个新的观念?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是:建立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比获取知识重要。只有在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中,儿童才能体验到数学奇境的乐趣,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者和开拓者。那么,怎样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活用教材,构建探究式学习方式呢?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问题
数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数学家和教材编者头脑里特有的,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生活处处的数学。因此,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以数学眼光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这是学习数学的本源。给学生一双用数学眼光洞察世界的慧眼,这是孩子明天的生存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有一双火眼金睛,使他们看到数学就在周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留心就能发现它,使每个孩子都高兴地叫起来:“数学,我捉到你了!”   我们给孩子的不是起早贪晚,聚精会神得来的沙金,而是一个点石成金的手指。与其“学会”,不如“会学”。使学生对数学不再感到神秘陌生,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喜欢自己动手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问题。
例如学习“认识人民币”时,在课堂上布置一个“小小超市”,根据买卖货物的情景,让学生带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布什的人民币共1元在超市中买东西,活动中要求:用所发给的钱,看谁买的东西多,买的东西好。买后要进行评比,活动后进行集体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要说出自己买了哪几样商品,每样商品多少钱(分别用分、角来表示)。通过活动,学生不但认识了元、角、分,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会进行换算,而且深深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周围。从而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二、提出数学问题,发展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新教材在提供现实背景,创设教学情境后,一般不给学生现成的数学结论,而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留给孩子尝试、讨论、发展和充分想象的时间和空间,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提出数学问题,萌发创新意识,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启蒙,积滴水以成涓流,汇细流以成江河,在教学中放手让孩子大胆尝试、求异、求新、敢于提出问题,是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必由之路。而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例如:“小白猫和小花猫一共有15只”(出示小猫图),你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发现给全班同学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比一比哪个小组提的问题又多又好,计算的又对又快。
生1:小白猫和小花猫一共有15只,小白猫有9只,小花猫有几只?15-9=6(只)
生2:小白猫和小花猫一共有15只,大猫有7只,小猫有几只?
15-7=8(只)
生3:一共有15只猫。左边有4只,右边有几只?
15-4=11(只)
生4:一共有15只猫,钓到鱼的有8只,没钓到鱼的有多少只?
15-8-7(只)
这些学生列出的算式,具有想象力,突破了根据静止的画面所列出的7-2=5的算式。而学生想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可能发生什么情况?数量关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于是他们敢于提出一般学生没想到的问题,具有创新意识。新教材中为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机关报意识,提供了这样具有丰富内涵,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的题目,为学生提供“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佳境,孩子就敢提问,会提问题,以自己独特见解解决问题,成为一个主动学习的聪明的孩子!
三、多种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给学生一个点金的手指
数学课堂的学习不在于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的新理念。因此,精心设计,提供所要探究事物的数学材料,启发引导学生去探究,让学生学会怎样去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会怎样创造性的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练就了这种本领,具备了这种能力,今后无论在任何新的情境或遇到任何新的问题,都能知难而上,自行探究,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例如:学习“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时,教师采用动画课件生动有趣的呈现教材:树上有12只小鸟,飞走了4只,现在树上还有几只?
学生根据画面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生1:我是一只一只数的,数上还有8只小鸟
生2:我是用12只一只只的减去4只,树上还有8只
12-1=11   11-1=10    10-1=9    9-1=8
生3:我是这样做的,把12分成10和2,10-4=6    6+2=8
生4:因为4+8=12,所以12-8=4
以上问题的答案,是学生自己亲身研究出来的,他们亲身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所以能争先恐后的抢着发言,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小就喜欢数学,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由学会、到会学。
综上所述。只有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儿童探索数学微妙,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神奇,让学生自己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和方法解决问题孩子才能走出数学苦旅的沙漠,奔向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的绿洲。总之,我们给学生的不是一堆金子,而是一个点金的手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06: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重视思维训练 活跃数学课堂

上海市浦东新区晨阳小学 杜宏杰
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我们教学的主要任务不再仅仅是积累知识、传授知识而已,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为此,我们必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有效的思维情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诱使学生把学习活动变成自己的精神需要,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品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思维情境、训练学生思维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它集中表现为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及时改变观察和理解的角度,揭示本质联系,机智地解决问题。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使思维活动常常受到束缚。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克服思维定势,拓宽思维领域,就有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应用》时,我就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先出示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然后把一个钢球浸没在容器内的水中,要学生求出这个钢球的体积。学生兴趣很高,但一时又说不出答案,有学生试探说:“能不能告诉我们球的体积公式?知道了公式,只要找到公式中未知的量,不就可以求出钢球的体积了吗?”听到这话,我马上补充说:“如果不告诉你们球的体积公式,能求这个钢球的体积吗?”学生一时被这问题噎住了——不知道球的体积公式,怎么求钢球的体积呢?过了一会儿,有学生提出:虽然我们不能直接求出球的体积,但是我们可以先求出水的体积。只要把玻璃容器里水面上升的体积求出来,球的体积不就求出了。这时,我问学生:“那水面上升的体积怎么求呢?”经过思考,有学生认为,可以先测出水面上升的高度,再从玻璃容器内部量出长和宽后计算体积。正当学生为此感到高兴时,我又问:“那水面上升的高度怎么测呢?”有学生马上回答道:“先记录好原先玻璃容器里水面的高度,再测一下钢球放入后水面的高度,然后把这两个高度减一减即可。”通过上述教学,教师巧妙地把数学学习内容转换成一连串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探求的欲望,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创设探究情境,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小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经常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不能抓住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为了克服思维的表面性、绝对化与不求甚解的毛病,教师可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充分暴露,使思维深刻。
例如在教学《克与千克》一课时,我创设了一个“比轻重”的情境,先让学生看两袋苹果,说说哪一袋苹果重。因为这两袋苹果明显一袋多、一袋少,所以学生仅凭“用眼看”就能轻而易举地区分出来。接着我又拿出两包看起来差不多大小的饼干,让学生猜一猜哪包饼干重。学生们在猜测以后,我让大家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于是同学们便想到了“用手掂”的方法。通过掂一掂,比较出了哪包饼干重。此时我追问学生:那每包饼干到底有多重?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呢?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很自然地想到了“用秤称”。通过本节课创设“比轻重”这样一个情境,使学生逐步体会出比较物体的轻重可以通过看——掂——称这样层层深入,让学生在一步步的深入中对克和千克进行感知,从而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达到培养思维深刻性的目的。
三、创设质疑情境,训练思维的变通性
“任何卓有成效的发明创造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疑问是思维的源泉,是创新的基石。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让学生在思维中提问,在提问中思维,从而使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得到较好地发展。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表示下面这个正方形的1/4?


         

题目一出来,同学们就立刻展开了讨论,没过多久,全班出现了好几种表示方法,如:

        

这时,我问学生: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同学们一听,还有别的表示方法,有的表示怀疑,有的则试图寻找其它的表示方法,过了一会儿,有学生站起来说:“只要固定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旋转两条对角线就能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话音刚落,很多同学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于是我马上因势利导,让学生按他的方法去试一试。结果大家发现试下来的结论居然与这位同学所说的完全一样。通过上述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质疑情绪,而且还帮助学生拨开疑云,疏通障碍,变阻为通,真是一举多得。

四、创设辨析情境,训练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能够根据事实和情况,善于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对自己和别人的思维过程及结论进行评价。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联系学生实际,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开展适当的争辩活动,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从而训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例如在教学《复合应用题》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学校买来180米电线,第一次用去60米,第二次用去85米,剩下的电线比买来时短了多少米?问题一提出,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要求剩下的电线比买来时短多少米,需要先求出剩下的电线有多少米,然后再利用买来的电线长度减去用去的电线长度来求剩下的电线比买来时短多少米,即180-60-85=35(米),180-35=145(米)。不过,有一学生却不这么认为,他说:“解答此题不需要这么麻烦,只要将第一次用去的60米与第二次用去的85米相加就可以了。”听到这话,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花。有的说,没有把给的条件都用上求得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有的说,要求“剩下的电线比买来时短多少米”应该最后是求两数相减,而现在最后求的是两数相加,结论肯定是错误的;还有的说,问题要求相差多少米,而现在却求了用去多少米,求的与问的根本不统一,所求的结论一定是不对的。就这样,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交流得非常热烈,过了好长时间,大家的目光才渐渐地聚集到了我这里。这时,我对全班学生说:“大家的解法都对。” 学生们很惊讶,为什么那位学生的解法也对呢?同学们很困惑,于是我马上借助下图引导学生分析此题。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剩下的电线比买来时短的米数,其实就是第一、二次用去的米数和。至此学生们才明白原来判断一道应用题的解法正确与否不应以某个字或某句话作为依据,而应该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上述教学,不仅使学生明白了道理,消除了头脑中的模糊概念,而且还达到了培养学生思维批判性的目的。
五、创设活动情境,训练思维的创造性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确立“活动教学”的新理念,创设活动化的学习情境。如,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适当地操作,让学生“做中学”、“玩中学”、“学中创”,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一概念时,我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活动化的学习情境,我先发给每个学生10只小圆片,要求 “试”着分成两堆,没想到这一试收获还真不少。大多数学生对尚未教学的“平均分”知识,已有一定的感性经验,全班学生中虽然有15%是非平均的分法,但有85%的学生已经应用了平均分的意义,即分成的两堆数量同样多。于是我马上就平均分的学生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等分的思路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一个一个分,或两个两个、三个三个地分,结果每堆各5个;第二种是根据估计每堆可以分3个,结果剩下4个,接着每堆再分2个,得到的结果也是每堆5个;第三种是从10个圆片中取出4个作为一堆,这时剩下的另一堆是6个,通过比较6个比4个多2个,则从多的一堆中取出1个,补到少的一堆中去。这些别具一格的“平均分”方法,只有在学生动手的前提下,结合合理的想象所得到的特殊收获。这样的操作活动,学生不但学到了“平均分”的概念,并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平均数”的内涵。同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一情境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总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精心设计,适时组织,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像春雨润物般的渗透,才能取得一些成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06: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小学生数学理趣培养初探



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中心小学 方华忠



小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般地说,人类对韵律、节奏、语言和美的感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较之数学来讲,学生更感兴趣,而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常常使学生难以理解,对数学望而生畏,因此不容易对数学产生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对学生培养数学兴趣的要求;提出了“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由此可见,如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理趣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在活动中的生趣
1. 在应用活动中生趣。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广的学科,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百分数知识时,教师要求学生搜集饮料瓶、商品外包装上的百分数;搜集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如在报纸上写着的百分数),让学生解释含义,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使学生进一步关注以后生活中的百分数。再如讲到“比的意义”这一节时,可让学生了解人体中大致的比,如拳头的周长与脚长之比是1:1,身高与胸围的长度之比为2:1,身高与脚长之比为7:1,体重与血液重量的比为13:1,知道这些有趣的比,你能用这些知识解决哪些问题?学生兴趣高涨,动手实践,计算验证。
2. 在操作活动中生趣。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发好动,他们的思维发展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弄学具,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圆形面积时,先让学生动手把圆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然后说一说学过图形与圆形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操作过程得到圆形面积=πr2。这种从动手操作到语言叙述,从语言叙述到公式的得出,就是由直观到抽象、由具体到概括的过程。在这种有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发现和解决了数学问题,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得积极、主动,尝到了探求知识的乐趣。
3. 在情境活动中生趣。数学教材有自己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可产生学生兴趣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接近和探究事物本质及其因果联系的实质,这一过程本身乃是兴趣的源泉。”教师应挖掘这些因素,充分发挥教材中内在的潜力作用,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兴趣。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由学生出题,教师与学生比赛,看谁判断快,学生对教师的“秘诀”产生了兴趣,迫切想要了解,强烈的求知欲望已经成为一种求知的“自我需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种情境的创设已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利用多媒体设计情景,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4. 在课外活动生趣。课外活动能创造一个非常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参加,因此它比课堂教学更加开放,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如开展数学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探索教学规律,发现规律,增强学习兴趣。又如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小知识,如古老的数学计算方法、数学符号来源,数学家们的生活片断、诗歌中的数学,让学生领略数学的丰富世界,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
二、在感悟中激趣
外在活动引发的兴趣只是暂时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内化为对数学内涵的欣赏和追求,让学生从感悟中领略数学的魅力。
1. 感悟“美”。数学中的美不同于美术中的线条、造型、色彩的视觉美,不同于体育中的体形、动作、力量的运动美,也不同于各种的音响、节奏、旋律的听觉美。数学本身的内在美瑰丽多姿,充分挖掘数学中的美,让学生进行体验并感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数学对称图形时,出示一幅幅对称美丽的画面,在学生的赞美声中教师进行引导:为什么大家对这些图形都说美,是数学中对称的神奇力量。从而让学生透过美的现象,感悟到数学的对称美。又如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用语言是这样叙述的: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用字母来概括就是(ɑ+b)+c=ɑ+(b+c),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用数学方法来表示太简洁了,从而感悟到数学中的简洁美。当然数学中还有许多的美(如统一美、奇异美等),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美的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2. 感悟“趣”。学生能感悟到数学是有趣的,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在苦在累也是乐而不疲。①巧用修辞手法激趣。有时对数学资源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使学生兴趣倍增。如在教学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中,戏称0为大方的穷光蛋,这一比喻,不但把本课时中的难点凸显了出来,学生的兴趣一下子高涨了,下课后还谈论着这一有趣的称呼。风趣的语言,恰当的手法让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使数学更具吸引力。②找有趣数学现象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为了巩固计算方法,必须进行练习,但大量的练习往往枯燥乏味,有位教师充分利用回文算式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当学生知道计算方法后,出示了63×12,21×36,14×82,28×41四题,计算后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创造这样的有趣算式吗?没有一个学生不想计算的,纷纷进行笔算寻找。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中的一些有趣现象,如数字黑洞、回文数等,让这些材料成为数学课堂中的有趣的教学资源。
3. 感悟“理”。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它需要思考、分析、推理,用科学的方法来说明理由,用辨证的观点来分析事物解决问题。如果能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理,必将激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①在深入分析中感悟。在对一些生活现象用数学进行分析、思考,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理性。如小摊上转圈摸奖活动,让学生运用概率的初步知识,计算后才知道中大奖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每次总是拿出去的钱多,回收到的钱少,揭穿了老板赚钱的方法,让学生感悟到用数学知识冷静的思考、分析才能看清事物的真面目。②在辨证的思想中感悟。辨证的看待事物才能看出事物的实质,才能灵活的运用方法。如在教学小数和分数相乘时,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提供了多种方法,有把小数化分数,同除以一个数后计算,分数化小数计算等等,然后共同分析在什么情况下用哪种方法合适,每种方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让学生辩证的看每一种方法,从而达到灵活运用。在这一过程中用辩证的方法感悟到数学的理性。③在探索推理活动中感悟。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课本上提到了用量角度数相加,剪角相拼和折拼这三种方式,然而这三种只是从操作上得到,因此有一定的误差,有学生对内角和是180度不信服,此时可引导进行推理验证。先出示长方形,用对角线分成两个任意直角三角形,得到任意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然后让学生探究任意三角形内角和也是180度,可将任意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角三角形内角和为360度,然后减去两个直角180度,正好等于180度。通过这样严密的推理,让学生心服口服,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理。
三、在激励中促趣
有人曾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一次次的成功就会给学生带来无限喜悦和美好的憧憬,从而可不断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1. 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体验成功。教师应设计适合不同能力水平的作业,使广大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成绩,让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如6□7>649,□里可以是( )。对于差生只要求能够填出几个,对于中等生能够全部填出,对于优等生应概括出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这种形式的练习题让差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积极评价,体验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者。小学生很在乎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给予学生多一些鼓励性的评价,尤其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进步时,教师应及时对其激励性评价。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九暖,冷言一句三伏寒。”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切莫让自己的评价使学生对学生数学失去兴趣。
小学生对数学理趣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慢慢的积累和影响,一旦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那么学生会对学好数学产生很强的自信心,会不懈的学习数学知识,甚至会在数学中做出一些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18: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