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复制链接]
197#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07: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快乐学数学



黄旭茹



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数学,达到学习的自动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从中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信心,认识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会用数学”,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下是我的课堂教学实录:首先,播放一段小明购物付错钱的录像,大体内容是:小明买该付1元钱的商品,但由于小明不会认人民币而错付了一张1角的纸币。由此引起学生的争论,并通过四人小组合作,以1元、1角为例认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然后,创设一个坐车到商店购物的情境。课件出示动画汽车,醒目地标上1元字样。“上车1元,请小朋友自觉投币。”由学生自由用各种不同的1元币值上车,从而理解1元=10角。 最后,创设一个购物付款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学习用品办一个文具商店,每个小组招聘一名售货员,其他组员充当顾客,开展购物活动。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掌握元、角之间的关系,并且真正体会1元钱的币值,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文具商店”这一真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还让学生学会简单计算和如何付钱的方法,并体会到付钱的方法有多种形式。同时,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人民币、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将数学课与生活融合在一起,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学生学得自主、投入,效果自然不错。

二、游戏教学,体验乐趣

儿童的天性爱玩、爱动,而且注意力集中不持久。在教学过程中,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相关的游戏,如送信、夺红旗、开火车、小猫钓鱼、摘苹果 、红花配绿叶等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这些游戏能照顾到点又能覆盖到面,信息反馈及时,学生兴趣盎然,其乐融融。例如:在学习30以内的加法后,我设计了一个凑21点的游戏活动,这个游戏活动包括了30以内所有进位(不进位)的加法。只要学生熟悉游戏规则,只要开始了游戏,其学习效果令人惊喜。每个四人小组都尽情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有的把头凑在一起看牌的点数,有的坐下来做记录,有的翘起小屁股趴在桌面上出牌,有的走出座位向老师请教。因为牌上有实物点,对于计算暂时不熟练的学生,还可以借助数点数的方法来计算;对于大部分学生,只要小组长的两张牌刚出手,“等于多少?”的话音未落,对方小组员已迅速抢答出得数,再继续多要一张牌,又要一张牌,只见他们已咧开嘴,边笑边做出小超人胜利的动作,手舞足蹈以庆祝自己的成功。看到每个同学都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活动中乐此不疲地学习,我感觉自己真开心,好像回到了跟他们一般年纪的童年。游戏教学,不是靠老师出色的教,而是靠学生自主的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大量的时间给学生游戏活动,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计算方法,教师的工作更加高效。这样自由的数学课堂,难怪他们这么喜欢上数学课。课后,我布置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合作以纸牌为学具,在小方格本上进行口算练习,每天只要求做一页,但班上许多学生做了三页、四页,最多的做了六页,常常让老师大为吃惊。以往总有听老师说某某学生总不自觉完成作业,而现在,我们的学生在没有强迫,也没有奖励的情况下,不但及时完成作业,而且还自觉完成额外的作业。这种转变,我只是把以前重复的、枯燥无味的计算题作业设计成游戏活动,由学生用纸牌自主生成计算题目的形式来完成作业,学生们竟然乐此不疲,把做作业变成了快乐的游戏。学生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这是多少老师梦寐以求的啊!

三、体验成功,增强兴趣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意识潜藏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也要给予充分地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信息反馈进行激励和强化,使学生从反馈信息中看到自己的创造天赋,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例如:在学习“7加几”时,我让学生自己去创造计算方法。比如,怎样算“7+5=?”有位学生站起来说:把7分成4和3,把5分成3和2;3+3=6,4+2=6,6+6=12,所以7+5=12。如果按照以往的态度,教师会强烈地否定这种似乎繁琐的选择。而我却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满腔热情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啊,原来你对6+6比较熟悉,把7+5转化成6+6来计算,很好,你真聪明!还能继续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吗?”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体会到几乎每一道加法题都有丰富的解题方法。在他们面前展开的是丰富和生动的学习生活,都能让他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就更加浓厚了。

四、激励评价,拓展兴趣

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课堂上,我把学生当作平等的朋友来对待,热情关心、循循善诱,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优点,进行“激励式”的评价。“你们听,这位同学说得多完整啊!老师真佩服他!”“你说得真好,如果声音再响亮一些,就更好了!”“太棒了!还有谁能超过他!”……这些话语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这些激励式的评语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推动力,在潜意识中产生向表扬目标努力的追求,对学习的态度是乐意的、主动的。当学生遇到困难,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便说“你肯定行,再动动脑筋,好好想一想!”如遇到沉默寡言、不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我更是一次又一次满怀期待地说:“你先试一试,轻轻的说给老师听一听。”“真不错!声音稍微响亮一些,同学们就听到了。”“老师知道你一定行,这不,说得多好、多响亮啊!”这一切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高度尊重,高度信任,学生在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中进行思考和学习,感到学习是一件开心的事。

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秘诀。“以趣促学”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愉快地去思考,愉快地去活动,主动去学习,而且还能使学生向“会学习、会创新、会开拓”的目标靠拢,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07: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浅谈新课程数学课中教师的角色转变



胡春颖



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对广大教师带来教育观念、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一系列变革,新课程倡导一种课程共进的文化,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特别是数学课,教师不再是一种只知“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索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做好角色的转换。我想 :新课程标准最大的特色就是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不仅包括指定学习的计划和学习的目标,还包括和“促进者”一起指定课程计划和管理方式,使学生亲临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因此教师应由管理者变成组织者,由控制者变成帮助者,由仲裁者变成促进者,由实施者变成开发者,由传授者变成参与者,由主导者变成引导者,由教书匠变成研究者,并由教学大纲的执行者变成决策者。下面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教师应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的促进者。

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动手, 这就要求教师调整改变教学行为和策略,转变角色,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递者,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将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实践经验带到数学课堂中,促进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在愉快中学习,掌握新知识。教育本质上应该是民主的,只有民主的教育,才会有个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惟有自我意识的觉醒,才能有个性潜能的释放。所以,教师要重视营造民主的氛围,做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让每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都得到尊重,有发言权,积极进取,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小学一年级关于元、角、分计算的数学课上,我设计了富有生活情趣的购物活动。在讲台边的桌子和墙壁上,摆挂了许多小商品,有铅笔、本子、橡皮、皮娃娃等,分别明码标价。我“给”每个孩子三元钱,让孩子自己去“购买”想要的东西。孩子们拿着买了的东西,要说明三元钱是怎么用的,当然有“小售货员”监督。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不同的计算方法购物,生活化的课堂别开生面。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了数学知识,又在愉悦的氛围中张扬了个性。这时,一个“小售货员”向我举报:“老师,他买得不对。”“怎么回事?”我询问。“他用了三元钱,拿了三元多的东西。”举报的孩子回答。没等我再询问,那个买得不对的学生已经开口了:“打折。”他把买的东西和打折的价格计算得分文不差。你能说这孩子调皮吗?不能。这是孩子的童趣,是他在发挥着聪明才智,我连忙说说:“哦,可以打折。”我没有否认那个想出打折的孩子,因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打折”,数学来源于日常生活,这有利于促进孩子的个性张扬。

二、教师应成为学生数学学习中谦虚的探究者。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既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对于为人师者而言,我们一直在勉励自己:“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直到现在,我们也不能说这句话是错误的,只是带有某种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一桶水到底有多少碗?即使再大的桶也是有限量的,决不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怎么办?教师只有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从一个教人者转化为学习者,转化为和学生并肩的共同探究者,在共同探究中共同发展。事实上,教师比学生知道得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个神话早已被学生打碎了。如果教师再去维护所谓的“师道尊严”地位,只能被新课程无情地淘汰。在小学一年级的新课程教材中,有很多地方涉及到这样的题目,比如让小朋友把小动物身上的算式与相应房子上的得数连一连,其中会碰到其中有一两道是没有得数可以连的,细心的小朋友发现有问题回叫嚷道:老师有一道不能连。如果这时教师说:“不能连就别连了”那也就过去了。相反,如果这时教师能把自己当作与学生共同的探究者,问一问那怎么办呢?小兔不是没有家了吗?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这样,小朋友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比如,有的小朋友说可以改一下小兔身上的算式;有的小朋友说可以改一下房子上的得数,有的小朋友还会想出给小兔重新建一座房子写上正确的得数等等许多我事先想不到的办法,这样不仅让学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而且也能自己解决问题。因此,能不能与学生一起探究,依然是一个新课程的理念问题,依然是一个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角色定位问题。教师只有确立与学生共同探究的角色,才能与学生一同成长,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三、教师应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习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中心,通过相矛盾的事物引起学生认识的不平衡,引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活动,监测学生发现的反思,参与学生开放式探究,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研究方法和步骤。在教学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积主动地利用教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教师不在缠绵于知识点的微观课程结构之中,倾心于教学情况设计,教学资源的组织者。例如:一年级新教材“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教学时教师可利用插图导入新课,让学生扮演小白兔买铅笔,“15根铅笔,卖出9根,还剩几根?”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尝试解题列式,在小组中发言交流,然后由小组为单位推选一人向全班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算法:其一,15根铅笔一根一根地减,减至9根,得6根。其二,把15根铅笔分成10和5,10-9=1,1+5=6。其三,把9分成5和4,15-5=10,10-4=6。其四,也可能这样做:9+6=15,15-9=6。还可能出现其它算法,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给予鼓励或实际指导。这样课堂中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探索,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多样性。使教师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四、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中真正的赏识者。

在现代教育中要重视赏识孩子,这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教师能不能真正做到赏识每一个孩子,还是有许多问题值得讨论的。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这个案例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小学一年级的体育课上,教师在自己的运动衣上贴了许多“小红星”,这是为了赏识孩子们而准备的。在课堂上,哪个孩子有了好的表现,老师就会把“小红星”贴在该生的额头上。孩子们表现得主动积极,课堂上不断出现精彩的场面。而这位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的时候,贴在自己身上的“小红星”掉了一个,有个孩子很懂事地捡了起来交给了老师。老师接了过来,又贴在了自己身上,一言未发。这个时候,教师如果能奖赏这个孩子一个“小红星”,或者说声“谢谢”,不是很好么。令人费解的是:教师身上的“小红星”又掉了一个,又有一个孩子认真地捡了起来,去交给老师。“不要了”,老师一边说着,一边摆着手。孩子看着老师,愣了一下,有些犹豫地将手上的“小红星”抛掉了。乍看起来,新课程的理念与实践之间似乎只有一步之遥,但跨出这一步却并非那么简单。在我的课堂表现好或者有进步的的孩子能拿到一张笑脸,孩子们会因为拿到一张笑脸而兴高采烈,也会因为不小心遗失一张笑脸而哭鼻子,说明他们重视我们老师的赏识,在乎自己获取的小小成绩。“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在实施新课程的课堂上,就更不应该忽略“小事”了。我想教师要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赏识者,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件“小事”。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还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的目的。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师的角色,放手让学生自己活动,自主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07: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刍议自主探索



朱惠琴



经过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我深深地体会到《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力度大,改革思路清,指导思想具有先进性、创造性。最突出的是: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以人为本,以发展为目的,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本文试从《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数学课程内容、数学学习方式和数学教学的方面来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谈谈个人的体会,旨在抛砖引玉,赐教于同行。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自主探索的信心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课程目标分为发展性领域和数学知识领域。在发展性领域中提到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意志力和自信心)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交往、拨动“情、趣”这条弦,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对学生要“信得过”,“放得开”,同时受到激励、鞭策和鼓舞,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学中要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在融洽、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精神,为学生自主的发展提供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首先,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空间和时间。学生是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的学习能力,而且,只有经过一个让学生相对独立学习的过程,才能达到使学生完全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既要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尽可能让他们自己获取知识,出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诱发者、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重在启发引导、点拨与激励,促进和完成从教到学的转化,使学生学会学习。

其次,当看到学生计算或解题中的错误,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问一问“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请其他同学帮他找一找“错在哪里?”请他自己说一说“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尽量让学生去想去说,从不同的角度,完善学生自己的知识,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思维能力。

再次,要及时反馈,评价鼓励。教学中要注意及时发现和肯定困难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点滴进行,对那些解题中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样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或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学生对数学的自主探究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二、发挥主体作用,培养探索的精神

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而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而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的个性差异。因此,导致了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的严重弱化,失去了自主思考、学习的余地。现代数学教育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创造,强调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实质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和内容,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能力的同时,学会学习的策略与发现的方法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控制授课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学为主的学习过程。教师重在“导”字上下功夫,在连接处导、在关键处导、在疑惑处导、在求异处导、在课堂上努力做到:

1.让学生多讨论。实践证明,讨论最有利于调动学生投入探索,最有利于师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也最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从而使学生的认识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讲变为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独特见解,并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思。特别是小组讨论是发展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全体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完善的好形式。

2.让学生多“质疑问难”。“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显然,加强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学生不仅要“学会答”,而且更要“学会问”。学生能够质疑问难,是对知识内容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与思考。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更是培养创新意识所不可少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教学生学会在本节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提出问题,在教学中留有余地,给适当的思考时间,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加活动,把学生推到思维活动的前沿,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主动权,使学生得到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机会。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时才能积极主动地通过操作充分感知和建立表象,为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教师要热情鼓励,精心诱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操作过程,促进他们手、眼、脑、口多种感官并用,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建立正确、清晰的表象,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让学生多“求异”。要求学生在求“变”、求“新”中学习知识,获得思维的发展。让学生说与别人不同的话,用与别人不同的方法,提与别人不同的问题等等,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习惯与能力。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用不同知识去剖析题目,纵横沟通,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在求异中创新,选择最佳解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三、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也作为认识的对象,理解、总结自己学习的全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解题的策略,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观察,学会操作,学会思考,学会归纳总结,形成学习的能力,受益终身。

1.教学生学会读书。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读书和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学会学习,首先要诱发学生“读”的欲望,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如教师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话题,激发学生自学课本,探求下节课新知的强烈动机和兴趣。其次,在具体指导读书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三边”:第一、边读边记。划出重点和记录不理解的地方。第二、边读边说。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知识的形成过程或结论。第三、边说边想。知识的形成过程怎样?结论是怎样得到的?结语中的关键字眼是什么?

2.教学生学会观察。数学观察力强的人,善于发现图形的特点、数量关系的特征和数学知识问的内在联系,从而进行正确恰当的判断,合乎逻辑的推理和准确迅速的运算,因此数学学习必须重视数学观察力的培养。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应要求学生做到有明确的目标、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把观察与思维想像结合起来,提高观察的效果。

3.教学生学会思考。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是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因此,在指导学法过程中,要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为主线,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边想,边看边想,边做边想。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机会,多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提供一点表达思维的机会。教学生做到三个“善于”:善于带着预习中和问题思考;善于随着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的思考。

4.教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学生要真正理解以至运用一定的方法,必须学会归纳学法,然而归纳学法并非易事,须经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少教师总爱自己小结,其实,很多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小结。通过学生小结,能及时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发现新的问题,进一步促进主体性的发展。如每节课的总结阶段,“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懂得了……”“学到了什么知识?”等这一类问题,让学生归纳总结,既巩固了新知,检查了效果,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又达到了“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效果,提高了学生全面的数学素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07: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谈谈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陈奕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要培养学生吸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精神,小组合作学习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社会性的绝好机会。合作交流不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也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必要手段。我认为小组合作的实效性主要包括:

一、进行合作学习的时机。

小组学习也好,合作学习也好,关键是学生有没有这样的需要,有没有这样的可能。作为教师要抓住合作学习的时机,具体表现为:

1.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举手如林时。这时教师不能满足每一位学生发言的需要,可以让学生相互说说,满足学生倾诉的欲望。我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我让学生先自由地在小组内摸一摸、玩一玩、滚一滚,然后在小组内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结果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从长方体谈到长方形,再由特殊的长方体谈到正方体,气氛热烈而融洽。他们把自己所知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情况描述得既详尽又细致。这样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地说,激活了学生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提炼、概括,促进了数学学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每个人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可以即时进行交流,有许多精彩的发言就是在这种热烈的交流氛围中产生出来的;让学生体验到自我的力量,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当提供的材料需要资源共享时,当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相互启发时。这时靠个体的力量不能解决,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会主动地小组讨论,合作完成。这是我们经常说的“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学生会觉得有讨论的需要和必要。

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时,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用学生们自己准备的各种形状的物品来搭积木。学生兴致很高,经过小组的讨论,依据自己的想像,自主选择材料,最后拼摆出了许多很有新意的造型,使学生体验到创新学习的成功喜悦,也增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3.形成了不同意见,需要交换时。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你能用10根小棒摆几个正方形?经过实际操作,有学生说摆2个,有的说可以摆3个,两种答案争论不休。面对这种情形,我没有加任何评价,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去讨论去争议,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最后这个问题就在学生的自我探索中迎刃而解了。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

二、合作的组织机制。

小组学习是介于集体学习与个别学习之间的学习组织形式,它的组织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慢慢地培养。像角色的分工,交流时遵守的原则,都应在合作中不断的完善。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教给学生合作的规则和技巧,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其次要精选内容,低年级可以在学生“学说话”的时候,高年级可以在教学的重点、难点的地方,安排学生讨论;最后还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如果只有表述而没有倾听,那么这种组内“交流”就失去了大半价值,至多不过在梳理表述者的思维和锻炼语言能力,而不能达到交流最重要的功能:在交流中丰富个体的知识建构,反思思维过程,培养创新能力。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每个学生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要让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特别关注小组学习中保持沉默的人,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三、评价的引导作用。

1.创新评价机制。

改变以往学生与教师一对一的交流,改成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改变对学生个体的评价,改成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在教学比多少时,我出示了一幅图,让学生凭经验和直觉提出问题,我并不加评价,而是将评价的任务交给学生,学生先是思考哪个答案正确,进而认识到其中的道理。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加强,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2.教师不宜过多或过早地对方法和策略进行“评价”和“择优”。

在教学中,学生有时候并不需要也不想老师过多过早地进行评价,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已有的经验和自己的个性喜好来作出对于他来说是合理的、最佳的方法与策略。学生能说的教师千万不要代说,学生能做和教师千万不要代做。过多过早地进行评价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生思维的发展。

有效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使他们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让每位同学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1#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07: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欣赏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王剑



真正的教学不再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也不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而是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事实上,教学实践也越来越多地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是被动的接纳者,他们总是通过自身的感悟、操作和体验,凭着他健全而完整的个体,卷入了课程,从而生成了新的课程体验,得到新的知识积累。

本节内容出自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轴对称图形”。是由张店区一名年轻的骨干老师出示。在进行拓展练习时,其操作情况如下: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图形,问学生这是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于是两种不同的观点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甲方:这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乙方:这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因为左边和右边不一样。

甲方:从中间画一条线,左边和右边一样大,说明它是轴对称图形。

乙方反驳道:左边和右边一样大就一定是对称图形吗?只有完全重合才是对称图形。

甲方仍然不甘示弱:这个图形从中间对折可以出现一条对称轴。

乙方:谁说从中间对折的这条线就一定是对称轴?

甲方同学终于陷入了沉思……

案例反思: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巧妙地为学生创设争辩的机会,慷慨地把时空让给学生,孩子们有了自由的实践和空间,充分发表了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双方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争论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争论中,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取人之长,学会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孩子们碰撞出来的是智慧的火花,课堂上充满的是自主学习的动人情景。教师成为活动的组织策划者,成为课堂活动的热心参与者,不断分享学生思维碰撞的快乐。

我们知道,学生本身就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所具有的主体能动性及丰富的创造潜力,使他们在课堂中展现出令人敬重与钦佩的活力。而正是这种富有生机的活力,才使得进行中的课堂连续不断地生成着新的发现、新的感受、新的收获、新的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07: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引导儿童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徐德兵



现代教学论认为,亲身体验是儿童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引导儿童在亲身的体验中学习数学,有利于儿童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儿童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知识产生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中许多知识的产生源于生产、生活的需要。通过提供材料、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自然体会已有知识的不足和新知识产生的必要性。如教学面积单位时,在认识平方厘米后,要求学生用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度量课桌桌面的面积。学生在亲身的度量活动中体会到此时用1平方厘米作单位度量太小、太麻烦,教师趁机提出:“你能不能设计出一个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帮你度量?” 平方分米这个单位就应势而生。又如,在学习厘米的认识后,引导学生测量课本、橡皮的厚度,让学生体会用厘米作单位度量不够精确,于是需要一个更小的单位──毫米。

二、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形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但数学知识到底是如何运用于生产生活中的呢?显然,这是不可能完全从课本中得到的,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体验。如教室的玻璃破了,让学生讨论怎么在窗框上量尺寸:(1)、量出的长度应比玻璃所嵌套的外框的尺寸稍大一些还是稍小一些?(2)、精确到什么单位比较恰当?而在给教室铺地板砖时,购买的地板砖面积应比教室面积稍多一些好还是稍少一些好?为什么?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对如何运用计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又如,学习了圆的周长后,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某林场决定对一片树林进行间伐,凡树干直径30厘米以上的都可以砍伐。现在有一棵树,你怎么判断它该不该砍伐?一个学生说:“把树砍倒后量出半径就行了。”有人反驳说:“树干直径不到30厘米是不能砍伐的。”经过讨论,最后达成共识:根据能砍的树的半径算出周长。只要量一量树干的周长,就知道能不能砍了。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对知识有了更进一层的认识。

三、在探求规律的过程中体悟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事实上,许多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非常生动、有趣的“原型”。从这些“原型”出发体验、理解数学规律,能使学生产生深刻的理解。如教学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情景:星期天,小明过生日,爸爸妈妈为他买了一块蛋糕。小明想:平均每个人能吃这块蛋糕的1/3。爷爷奶奶和4个同学也先后来庆贺小明的生日。请你想一想,随着人数的增加,平均每人吃到的蛋糕是怎样变化的?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当学生用1/3﹥1/5﹥1/9来表示这个变化过程时,其中的规律已不言而喻。

引导儿童在体验中学习数学,提高了儿童的参与程度和学习兴趣,是促进儿童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发表于 2008-7-26 12: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不得不引起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19: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