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复制链接]
155#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06: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小组合作学习与促进师生交往互动的探索与实践



王德鹏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进入课改实验后,我们就把小组学习作为研究课题之一,并成立了由区教研员和区兼职教研员组成的小组学习研究组,确定了4所学校为实验校,以点带面的开展研究工作。

下面结合我们的实践,从认识与思考、实践与体会、问题与反思三个方面与各位同仁进行交流。

认识与思考

一、对以往小组合作学习的回顾

小班分组的合作学习,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并形成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对改善课堂氛围,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我国近年来也有一些地区进行小班分组教学的实践,但多数地区由于受班级人数多以及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课堂教学还是以传统的班级授课为主要形式,其中有一些小组合作的做法,多局限于共同讨论解决某一问题,其实质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开展的学习活动。

二、对新课程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近年来,在教学改革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开始反思传统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实验阶段以来,小组学习的研究更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小组学习除了能有效地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等优势外,我们认为还有以下几点:

1.是师生交往互动的需要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是“主导”,因为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确立起来,并发挥主导作用的时刻,学生这个“主体”是被教师主导的,主体地位就得不到真正体现。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前提下的组织、引导、咨询和促进的作用,这就需要有一种更适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淡化教师“领导者”的“主导”地位,使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在小组内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从而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往互动奠定基础。

2.是增强内部动机的需要

许多教师都相信,适时的、有序的给与学生奖罚,能产生有效的学习行为,但这种学习是受外部动机支配的,当学生如愿以偿地得到奖赏后,学习往往会停滞下来,缺乏持续性。推动真正学习行为的动力,必须是在学习本身中发现报偿的动机,即内部动机,这种动机所要求的报偿,就是对该活动出色的结果的满足感,或是对活动过程本身的喜悦。内部动机除了好奇心、能力动机外,布鲁纳认为,同伴间的相互作用也是一种内部动机,在小组中,小组成员总是对其他成员产生着影响,能有效地促使其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3.是增强问题意识的需要

现代学习提倡以问题为线索展开学习,学习者只有时刻意识到问题的所在,才能在学习中进行有方向感的学习活动,否则学习将会陷入疲于应付大量超负荷信息的境地。在传统班级授课形式下,往往只有个别学生能提出问题,表现出很强的问题意识,而多数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地位。在小组学习中,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增加了,能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目的的,这不仅是学习方式上的变化,更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实践与体会

一、确定研究课题

我们以前也进行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小组合作学习与促进交往互动的探索与实践》课题,让老师们带着任务去实践,去探索,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二、制定研究策略

(一)分析以往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对以往的教学实践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查阅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资料,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学生在小组内各自做答,不关心其他同学的意见。

2.学生讨论不深入,合作时从众现象较严重。

3.个别学生独断专行,学生的参与不均衡。

4.学生随意性较大,有自由发挥的现象。

5.纪律较差的学生容易“溜号”,学习不主动。

(二)制定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1.加强教师培训

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并通过组织交流、研讨、展示等活动,促进研究工作的开展。

2.加强学生合作学习技能的培训

(1)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2)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

(3)学会相互信任、团结互助。

(4)学会与人交往。

3.加强学习小组建设

学习小组不论成员有几个,大小也是个组织,只有加强小组建设,才能使小组活动有序,发挥整体优势,提高学习实效。

(1)设置小组长。小组学习应不应该有小组长,一直是人们争论的问题。我们认为小组长能组织好小组的讨论、操作、发言等活动,使小组活动有序的进行。但低年级小学生组织能力不强,需要我们加强指导,随时提醒他们应该怎样去做。

(2)组长轮换制。根据儿童责任心较强的特点,进行小组长轮换,可以使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承担组长的责任,在扮演不同角色的同时,体验和理解别人的心情,同时增强学生的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心。我们应有意识地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先担任小组长,逐渐轮换到能力较差的学生,给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习借鉴的机会。

(3)中心发言人制。每个小组设一名“发言人”,代表小组进行汇报,不仅可以增强小组的凝聚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发言人也是进行轮换的。

4.提出小组内交流的方式

(1)补充式:在一人发言后,其他成员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的见解。

(2)连锁式:小组内的每个同学依次说自己的想法。

(3)赞同重复式:学习中不一定都讲与别人不同的意见,可以有相同的意见,想法相同可以重复。

(4)归纳式:可以把几个同学的意见归纳表述。

5.制定小组学习活动的准则

资源共享、尊重信任、合作互助、自律自强。

6.确定分组形式

针对我区的特点,班级人数在30人左右的,采取围坐的形式,4~6人为一组。班级人数在50人左右的,采取大小组的形式,即课上3~4人一组,课下6~8人一组。

三、小组学习对师生互动交往的促进作用

纵观以往的课堂教学,交往的片面性和单一性,是造成“满堂灌”注入式教学现象的主要原因。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小组学习的组织形式,可以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往形式,使学习活动的施动方不再只是教师,从根本上改变那种教师以自己的优势去迫使学生服从的状况,从而促进师生在交往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1.有利于沟通学生的已有经验

教学中阻碍学生主动交往的原因,主要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概括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在于将数学知识与儿童的经验沟通,由此支持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办法主动解决问题。在小组学习中,儿童可以从自己的经验出发,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知识,从而进行主动的交往活动。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往往容易受边长的干扰,对角的大小不理解。在一次听课中,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己折角比一比,在比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就提出“我的角胖,你的角瘦”,用胖、瘦形容角的大小太形象了,教师再适时的引导,指出:胖的角一般说这个角大,瘦的角一般说这个角小。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沟通学生的已有经验。

2.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教学中,如果教师总是试图引导学生研究“最简捷”的思路,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活动还是不能摆脱教师思想的束缚,交往过程中将处于“假主体”地位。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是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小组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建构的机会,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知识,在活动中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3.有利于创设民主平等的对话环境

“对话”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民主平等的代名词,用“对话”表述互动交往中的师生关系是最具概括力的,以往教学中的那种从强制开始,以形成“标准共识”而结束的问答,充其量是一种“对答”,是教师站在绝对优势的先知先觉。学生的主动交往需要心理上的“安全”,需要适合的环境,在小组中学习,学生间是平等的,教师弓下身子的参与,在学生看来也是与他们平等的,在这样一种宽松、民主的环境中,学生敢说自己的想法,思维才能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

4.有利于使教学过程顺应学生的思路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客观地讲他们不能选择学习内容,因为在每个学段学什么,是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编排的,而且他们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但他们有选择是否主动参与的权利,当教学环节与他们的思维需求相违背时,学习活动将是被动的、消极的。在小组学习中,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都在思考,这样的环境有利于暴露他们的思维需求,便于教师顺应学生的思路调整教学。如学习“比较”时,在小组学习中,有些学生对两个问题列同样的算式表示不理解,他们认为两个问题应该是两个算式,显然学生的思维与教师设想的不一致。只有了解了学生的思维需求,教师才能针对问题适时地把教学过程进行调整,使教学过程更加自然流畅。

5.有利于形成全面多元的评价方式

发展性评价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动态化,评价主体的互动化。传统教学方式的评价不论是教师评价学生,还是学生评价学生,往往过多地侧重得出的结论,忽视思维的过程。在小组学习时,学生间的评价就不只在结论上了,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他们之间的评价将随时随地的发生,更有利于形成全面多元的评价方式。

问题与反思

1.关于小组长作用

小组长是小老师吗?如果小组长的作用就是命令干什么,判定对错,那样在小组学习中,其他成员同样是被动的,谈不上自主发展,互动交往。而且小组长的答案也不是每次都正确。小组长的作用应该是组织有序的小组活动,使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2.关于小组讨论

有些教师虽然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但只有在讨论问题时,才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认为小组讨论就是小组学习。我们认为,小组学习的内涵要远远大于小组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是小组学习的一部分,我们都知道低年级的知识比较浅显,哪有那么多有争议的问题呢?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小组成员共同去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经历学习的过程,是一种互动式的交往过程。

3.关于小组活动

有些教师不论什么问题都让学生合作,小组学习活动次数多就说明活动有成效吗?教学中蜻蜓点水式的小组合作,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活动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并不能真正起到合作的目的。我们认为,小组学习活动的时间要充分,次数要适当,使学生有进行深层次思考的时间,不能刚合作就叫停。

4.关于活动差异性

在知识性较强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合作时的差异性较大。能力强的学生往往能迅速做出反应,而能力稍差的学生则因为反应慢或怕错,附和的现象较严重,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思考。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实践性的活动更有利于学生的合作,合作中的“优势互补”体现的较充分。如:“认识图形”、“测量物体”、“认识钟表”等内容。因此,我们应设计实践性较强的活动,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设条件。如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教师创设了买布娃娃的活动,提出:如果你有8元钱,买自己喜欢的一个布娃娃,还差多少钱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使知识性较强的内容增强了实践性。

5.关于合作中的独立思考

在小组合作时,教师刚提出问题,学生马上就在小组中说自己的意见,把自己的观点讲完了,合作就结束了,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听清楚对方说的是什么。这样流于形式的合作,缺少必要的思维训练,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发展的更加不均衡。因此合作学习中也应给学生留出必要的独立思考时间。(1)合作前的独立思考:在小组合作时,先让每个学生去做一做,想一想,然后向同学介绍。这样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暗示,相互补充。(2)合作中的独立思考:由组长组织,一人说其他人听,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半独立的思维状态。

6.关于小组争议

新的教学理念,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思维更加活跃了,也就出现了新的问题。在小组中学生对自己的观点不轻易放弃,产生争议不下的局面。如学习“对称图形”时,学生对小房子是否是对称图形产生了争议,有的认为是对称图形,因为房子的整体是对称的,有的认为房子的右边有小窗户,不是对称图形,如果去掉窗户才是对称的。学生又说如果去掉窗户也不是对称的,因为门边还有一个把手呢。一节课下来也没有达成共识。这是在低年级小组活动中及待解决的问题。

7.关于异质分组

人们对合作学习进行过深层次的研究,多数赞同“异质分组”的意见,认为在小组中保持差异可以有效的促进优势互补。我们在实践中也是这样做的,但发现这样做容易造成学生发展的更加不均衡。原因有:(1)不利于教师的指导。在一个小组内差异过大,教师从什么层面指导呢?(2)能力差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如当能力差的学生讲出一种方法时,能力强的学生总是说:“你讲的那是什么,太笨了,我的这个方法多好。”我们对学生也进行过说理教育,但低年级的学生在活动中总是记不住。(3)能力差的学生容易产生依附感。由于能力强的学生讲的方法总是最好的,能力差的学生干脆就不想了,听他们的就是了。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在不断研究的同时,有些教师尝试了个别小组组内同质的做法,就是把班内能力稍差的学生单独组成一个到两个小组,活动时教师侧重于这些小组的指导,发现这样做能力差的学生更容易建立起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06: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洋溢智慧迸发创意



展秀婷



2001年秋季,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的课程改革试点实验工作在全国38个地区全面启动后,课程改革如同万象更新,充满朝气的春天,走进我市新城区30所小学45位数学教师3764位学生的生活。

一年来,我们着重抓了组织管理、学习研讨、课题研课等几方面工作,通过实验,师生洋溢出了集体的智慧、显示出了个人的特色,迸发出了创造的热情,这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扩大与推广课改实验一个良好的开端。

一、管理促落实

如何把实验的30所学校45位教师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提高,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统一要求;分组活动,资源共享;点面结合,齐抓共管;差异发展。

1.统一要求。即对全体实验教师提出统一的学习的要求、上课的要求、活动的要求。

(1)学习的要求:要求每位教师准备好2本笔记本。一本作为摘录本。一方面摘录有关书籍、杂志上的好思想、好做法;另一方面,写一些感想、体会,哪怕是几行字也行。一本是听课本,专门记录课改后学生的变化,收集典型的案例。

(2)上课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要注意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④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要实现七个转变:

①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②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③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④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⑤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⑥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⑦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3)活动的要求:即精心准备,积极参与,由“客”变“主”。就是根据活动的内容,精心准备材料、问题,在活动中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不能只作听众。除此之外,还要按时参加活动,有事请假,每次活动都要有记录。

2.分组活动,资源共享。由于参与课改实验的30所学校各方面条件差异较大,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合理利用教师的资源,我们采取了双周四下午分组活动制。把45位实验教师分成四个组,每个组都有热点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教师,有老、中、青教师,有男、女教师,并把同一学校的教师分别放到不同的组内。这样,使各实验小组在组内接触的学校多,获得的信息广,在单周学校集体备课时,同一学校又能获得多组的信息,达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每个实验组设有两个组长,负责召集本组成员制定活动计划,开展小组活动。

3.点面结合,齐抓共管。为了取得课改的第一手资料,我们不仅注意抓面上的小组活动,还注意到实验学校去广泛听课,并将逸夫小学的杨幸琪老师和南湖小学的李筱莹老师确定为重点调研对象,追踪听课,以便更深入、更细致地了解课改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提出符合课改要求的决策。

4.差异发展。即使不同的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一年来,各小组分别活动22次,组织研究课69节,实验教师的足迹遍布大部分实验学校,绝大部分实验教师在组内上了研究课。这对实验学校,尤其是对偏远学校的影响和震动很大,如东风园艺场子弟学校、药科校附小、二塘煤矿子弟小学等学校领导非常高兴,纷纷表示欢迎这样的活动多进行一些,它不仅对实验教师是个促进,也是对整个学校的教学也是个促进。

二、学习促转变

课程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它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师要突破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做法的束缚,以新的理念、新的做法来操作实验教学,这就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了提高实验教师的整体水平,全体实验教师不仅参加了南宁市组织的十场通识培训,还进行了岗前课程标准培训、教材培训,做到了先培训后上岗。最重要的是边实验、边反思、边学习,教师们在这一过程中把自己摆了进去,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就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较深层次的问题,找到了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期末评价问题,老师们一致认为既要有知识方面的评价,又要有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的评价,既要有教师评,也应有学生自评、小组评和家长评,南师附小设计了学习过程评价表,园湖小学、药科校附小设计了学生成长记录袋,把这些内容较好地融了进去,使参与课改的学生得到的是全新的评价结果,自己也是评价的主人。又如:课程标准提出要“提倡算法多样化”,经过实验,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下降。又通过学习、交流,教师们一致认为“提倡算法多样化”对发展学生的个性确实很有好处,但是,教学的目的是促使学生获得发展,所以,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向更好的算法学习,向更高的目标奋进,为百以内加减、竖式计算这些后继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这一过程不能是教师强加给学生,应该是学生在计算中,在交流中自觉、自愿地接受。这样的学习,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使课改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三、科研促提高

为了使课改工作的针对性、目的性更强,根据课改的目标、重点以及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我们学科提出以“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课题的专题研究,并申报获得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所基金资助项目”。每个实验小组围绕这一专题选定一个研究内容进行研究,而研究主要以案例研究为主,教师们通过剖析个案,找出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增加了课改实验的科研含量使课改实验始终保持在科学、有序的基础上,既有集体的智慧,又有个人的特色,提高了课改实验的水平。

四、交流促改进

课程改革是在全新的思想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它与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实验教师在学习、实践中会有很多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困惑,为了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败,我们在学科大组下设置了四个实验小组,两周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次,实验教师从教学进度、课程标准的把握,到课例的设计,难点的排找,都一一通过研究来解决。一学期在大组内交流两次,开学初一次,传达上级对课改的精神,提出一学期的要求,讨论制定本学期的活动计划,期中一次研讨。一方面及时总结、交流每阶段的课改工作,确保新课程的实施沿着正确的轨道推进。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很多好的做法可以及时得到推广。如本学期研讨会的资料交流活动,把教师们设计的特色作业“物品价格调查员”、“画生活,提问题”、“数学信息本”、“我设计的钟”、“规律世界”、“快乐的星期天”以及学生的评价表、教师自行设计的教具等很快在实验区推广,加快了课改的步伐,创出了本地的特色。同时,通过交流,也发现了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如:

1.课程内容不但没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而教材压缩的不是内容,而是练习。要按照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加强学生的体验,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时间上很难保证。

2.数学实践活动每册都有,如何处理知识与活动的关系的问题。

3.数学概念、规律要不要揭示,什么时间揭示的问题。是不是等所有学生都感受到、体会到才能揭示,还是大部分学生感受到、体会到就可以了。

通过一年的实验,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课改的理念新,内涵深,转变观念是根本。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会有教师主动学习、主动研究,自觉接纳新思想,否则,在实验中将抱着老一套不改,以挑刺的心理参与实验。当实验出现一些问题时,就说三道四,泼冷水,扯后腿。另外,还要转变学校领导的观念,预防领导还用老一套单纯用考试分数评价教师的现象,为实验教师创设良好的实验环境,只有这样,校本研究才能正常进行。

另外,培训上岗是前提。教师的成长既要有内因的作用,也要有外因的影响。为实验教师提供通识、课标、教材的培训是必要的,这能使教师们少走弯路,保证学有所依,思有所据,为完成课改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参加这次课改的,大多是青年教师,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年富力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在学校是骨干,经过一年的实验,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在课堂上努力创设学生获取、分析、讨论、利用信息和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逐步建构师生共同参与,良性互动,不断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将“制度课程”转化为“体验课程”,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数学课堂中张扬个性,增长才干,提高能力,不断优化教学过程,这正是搞好课改的关键所在。

第四,教学研究是推动器。教学研究不仅能使课改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还能锻炼教师,促使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通过一年的实验,很多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如南师附小的陈国毅教师、中山南小的杨辉林教师,他们都是刚毕业的男教师,一开始缺乏经验,面对一年级学生的吵、闹,无组织、无纪律感到束手无策,声音叫哑了,人累坏了,再好的设计根本无法实施。针对年轻教师普遍存在的这种现象,在实验小组中进行了讨论,大家共同出主意,想办法,老教师无私地介绍自己的经验,青年教师虚心地学习,很快他们执教的班级纪律稳定下来了。教学方面,他们点子多,课堂活,但不注意基础知识的教学,课堂上学生玩得愉快,但看不到与知识的形成,学生的发展的联系。经过小组内多次研课,讨论、修改等方式磨练,他们进步非常明显,现在已成为骨干,多次承担研究课的任务,陈国毅老师还应人教社邀请,到海南省上示范课,向海南教师介绍经验;杨辉林老师在全市上的研究课受到与会专家、教师的好评。

五、几点思考

1.要加强校本研究,使教师成为课程的主人。在交流与研讨中发现,不少教师的等、靠、要思想较严重,碰到问题,习惯于向上面要标准答案,不习惯于个性化的探索,可以说,教师习惯于执行,不习惯于创造,严重影响了课改的质量,造成了一些生搬硬套的现象。所以,加强校本研究,使教师在思想上认识自己的地位、作用,成为课程的主人,对课改的成功与否致关重要。

2.实施数学课程标准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1)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数学课程标准中出现较多的是“经历”、“体验”、“感受”等词语,无论是在教学目标还是在教学建议中都非常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规律的过程中,而不是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不能压缩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

(2)创新与传统的关系。课程改革不是全新的东西,它不仅不是对传统的全盘否定,而且还应从传统中吸取精华。我们不能为了创新而否定过去的一切。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这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重要的是不能囿于传统,传统中薄弱的地方,如与现实生活脱离,对感性体验、数学思想方法重视不够,缺乏实践;重记忆,轻思考,重模仿、轻创造等确实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要大胆地改。教学中要着眼于人的整体发展,关注个性的张扬和价值观的体现,寻求传统与创新的结合点。

(3)课标、教材与课堂教学的关系。课标是教学的目标,教材是载体,课堂是实施教学目标的主阵地。课标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师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来实现的。教材的内容,利于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就用;反之就改,甚至不用。教师应树立“用教材教”的思想。这样,对课标内容的透彻理解,对课标精髓的深刻领悟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就可能在课堂上出现形似而神散,有形式而无内容的现象。

(4)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和指挥者。教师要放弃多年来在课堂上建立起来的中心和权威的地位,学生能做的,教师千万不要代替,学生有困难的,教师帮他一把就可以了。否则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能真正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也自然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5)开放性与基础性的关系。教学要开放,不是不要基础。没有基础就谈不上开放,教学的开放是伴随着知识的传授同步进行的,它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不但没有削弱,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06: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着眼实处着手实事着重实效

王芳芳
迎泽区,居并中,临汾河。近年来,以“科技先行”为主导的迎泽区教委,紧紧依靠教科研发展教育,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
──先后承担了国家及省市区的教改实验课题10余项,参与实验的学校达20多所,实验教师达80%,其中部分实验项目已通过了专家鉴定组的鉴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先后被评为省级“德育示范区”、“两基合格县区”、“普及实验教学先进区”、“师范教育先进区”,省“教育先进区”,教改实验“先进组织单位”。
进入新的世纪后,我们一方面依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大背景的需要加快教育创新,依据素质教育的需要提高教师素质;另一方面积极发挥教育科研工作的“生命线”作用,探索以适应时代要求、适应本区教育实际、适应广大教师心态的教科研工作新途径,尤其是通过课改实验,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实际的教科研工作方法,促进了我区教育的发展。
过去的一年多,对我区而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区的教学管理工作紧紧围绕我区的课改工作思路,即“抓住一个核心,坚持两个结合,突出三个环节,力争四个突破”做了大量的工作。“一个核心”是以课程改革实验为核心;“两个结合”是指实验基地校与全区实验校相结合,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与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相结合;“三个环节”是指认真实施、评估总结、交流推广;“四个突破”指在教科研方式上有突破,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突破,在教学方法的改变上有突破,在评价方法上有突破。
现就一年多我区在教研管理工作方面的一些实践与探索,与大家交流。
一、教研工作机制
(一)以课改实验为龙头,形成生动活泼的教研工作机制。
我区积极发挥教育科研工作的“生命线”的作用,通过课改实验,形成了一套符合实际的教科研工作方法。我们深深地感到:新时期的教育科研工作应放在深化教育改革,建立现代教育新体系的大背景上去把握。应该用新的视角去观察,用新的思维方法去研究探索,从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健全完善了教科研机制。也就是选准切入点,抓准着力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1.发挥区教研部门的核心作用,加强教科研工作的指导。
工作中,我们区教研部门发挥多重作用,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指导。一是发挥“调研部”的作用,认真落实“课改”工作职责,主动深入课堂一线,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二是发挥“参谋部”的作用,及时学习掌握教育部有关精神,结合本区实际,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为“课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发挥“策划部”的作用,根据“课改”的方针目标,制定措施,分解目标,狠抓落实,带头实施和落实好“课改”的整体部署,并且分阶段、按重点、定任务、定标准、严考核。四是发挥“信息部”的作用。畅通信息之间的交流反馈,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简报、课改信息报、研讨会、研讨专辑等形式及时记录,反馈全区课改的进展、经验,相互间互为借鉴,共同服务于课改。
2.建立实验基地校,以点带面,滚动发展,带动全局。
为了确保实验能尽快出经验、出成果,针对我区实验较多,而教科研人员较少的实际,我们采用了抓住重点、以点带面的策略,全区建立十个数学实验基地校。由教科研人员深入基地校,蹲点指导,和实验教师共同开展研究,创造经验成果,再分阶段面向全区汇报展示,提供案例,以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区的数学实验滚动发展。
承担课改实验以来,我区的教研人员,主动适应新形式,积极探索教科研工作新方式,赢得了基层、专家、教师的信任,提高了教研实效。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健全了教研体系,构建了教研工作组──专家指导组──校际网络片──中心备课组──基层教研组等健全的教研网络。
二是能在把握课改精神的基础上深入基层,指导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用成功的经验帮助教师实施新课程,并且注重了实验资料的整理、积累与利用。根据不同学校的情况,分别采取了以下活动方式(1)与校领导座谈,确定了学校主要研究方向──听课,发现问题──通过座谈、讲座初步解决问题──将转化的理念反馈到教学实践中──以教学片断或案例的形式呈现研究成果,全区推广。(2)对部分教师进行跟踪听课指导,帮助教师完成发现教学问题──研究对策──改进教学 的科研过程。(3)尝试一课多教,积累实验的经验。(4)指导教师开展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的探索。经过探索,我们认为这种教研方式,能使教研人员真正扎下去,和基层共同开展研究,全面了解各校的师资教研水平。协助基层学校开发课程资源,使教研人员成为基层学校课改工作的合作者、组织者、策划者、参谋者。
3.深入开展课题牵动战略,积极推进课改进程。
一年来,我区以课程改革为重点,承担了多项国家、省、市、区级课改研究专题,其中承担人教社教材实验的课题有“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与管理”、“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典型案例分析研究”;承担国家级研究课题有“问题式学习研究”等,同时要求各校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专题,实验教师再根据学校专题确定个人研究课题,形成了“人人要参与、校校有专题、全区成体系”的科研格局。实验过程中,我们一是帮助每一位实验教师掌握开展实验的程序与方法,引导教师明确,教师搞科研就是要把课改中不清楚不明白有困惑的问题作为课题研究。二是抓好实验方案的制定,要求分阶段、操作性强。三是抓好实验的过程。区教研室及各校都建立了实验档案,及时对实验进行检查、指导与积累,力求各种实验教学采样、收集完整、准确、归类清楚;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清楚完整;数据资料整理分析科学合理。
在一系列的教研工作机制形成过程中,我区的课改实验中教科研风气蔚然成风,先进的理念逐步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二、教育教学管理
1.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扎实有效地进行教材教法研究
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抓好教材教法研究,深入进行教学改革是进行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我们的措施是:
一是深入指导课堂教学,使课改的思想在教学中得到落实。为了解教学一线的实际状况,教研人员深入基层,跑遍了全区40多所学校,一年多来,听课指导达500余节,对实验基地校则采取蹲点、跟踪指导的方式。上午在学校听课、评课、上研究课,和老师共同探讨新的教法与学法,下午回教研室搜集整理资料,汇总各校经验成果,加强自身业务学习。除此之外,教研人员还做到了基层学校随叫随到,以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为一线教师树立了榜样。
二是成立数学中心备课组。课改中,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向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帮助实验教师开好头、起好步,我们采用了典型引路的方式由数学中心备课组分别对本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通览解读,帮助教师把握学科特点和改革方向;分阶段设计典型课例、案例,拿出教学指导意见。
数学中心备课组成员利用假期对新教材进行了认真的钻研,对整本书的特点进行分析,汇编了《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专辑,以单元进行较为详细的教材分析,提供教学设计思路及典型课例的设计,对一线教师尽快把握课标、教材,实施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三是开展了阶段性研讨课。一年多来,教研室举办了实验年级研讨课和中高年级研讨课,努力体现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研讨的形式将听课、评课(自评、点评)交流、讨论、质疑、总结、指导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多项互动、合作参与的优势。
2.信息、资源共享,卓有成效地进行实验资料管理。
我区参加课改实验以来,进行了新型备课形式、内容的探索。出台了符合新课程标准精神的《实践与探索──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学设计指南》,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的教材、课型,为大家提供了备课建议思路及说明、多样化的备课样本、教学案例及设计思路,供学校选择。此专辑对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广大教师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教研人员以及一线教师在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及时解决并及时汇编案例、教学实录、教学设计,将好的经验做法及时推广交流,使实验教师受益匪浅。
这样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探索研究,实验教师从方方面面总结自己在实践中的所思所得,形式多样:有单元分析、课堂实录、案例、手记、单元优秀课例等等。教研室认真评选,汇编成册,推广交流,实验教师在实践再发现、再总结。真正体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有效地解决了实验中教师的困惑,提高了教师教科研能力。
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做到了次次研讨活动有专辑,从参加课改以来已有六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专辑在全区推广,实现了资源共享。
对经验资料的严格管理使得我区约有50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论文评选中获奖。我区推荐的40余篇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教学手记在《人民教育》等国家级刊物刊登。
3.以师资培训为重心,全面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向教师提出了严峻挑战,教师将面临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材、教学策略的挑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推进课改实施的关键。一年多来,在教研室的统一部署下,先后分阶段进行了20余次的培训,我们的做法是:
(1)实验前期分阶段进行各个层面的通识培训,保障课改的顺利实施。
为了使广大教师了解课改的意义,领会课改精神实质,更新教育观念,我们把师资培训工作作为实验前期准备的重点,2000年暑期,我们对全区各个层面的领导与教师分阶段进行了通识培训,培训的方式有:课程专家讲座、参与式培训、个案研究等等,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为课改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2)实验启动后进行各级各类教材、教学培训,积极推进课改向纵深发展。
为使广大教师深入理解课标精神,尽快熟悉、掌握、灵活运用新教材,教研室本着课标与教材相结合、教材与教法相结合、典型课例与一般课例相结合的原则,分别组织了课标解读、教材辅导、专题讲座、信息传递等形式指导教学实践。两年中,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逐级培训等方式进行辅导,使教师们受益匪浅,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聘请人教社的专家亲临我区进行实验教材的一级培训,专家与实验教师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帮助广大实验教师深刻领会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理解编者意图,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用好、用活实验教材;聘请教研室的教研员分学段进行了课标解读,帮助广大数学教师理解课标精神,掌握其精髓。二是组织典型课例的研究和示范教学,使广大教师在研讨中把握教材内容,同时倡导我们的教师不仅要做教材的使用者,更要做教材的开发者。
(3)以赛代训,不断营造培训的热点与高潮。
课程改革实验是一项开创性的实验,它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涵等方面较之以往有非常大的突破,对所有参与课程实验人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有全新的要求。但在实验中,我们看到了课改实验对实验教师的冲击和触动较深,他们改革的步伐和力度较大,而部分非实验教师对课改实验的目的、意义,体会得还不够深刻,认为课改和自己的关系不大,为此,我区以赛代训,调动全体教师广泛参与课改实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营造全员参与课改的热点和高潮。
①组织参与了迎泽区青年教师“我与课改同成长”演讲比赛。
这次活动参与面广,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大家没有把比赛当成一次单纯的演讲赛,而是把它当作一次学习、交流、与提高的过程,教师们反复学习新课标,领会新理念,交流新思想;参赛教师在认真总结与反思的基础上撰写演讲稿,使比赛成为一次全员学习的过程。
②组织参与了特色教案、优秀案例、优秀论文的评比。
这次评比活动,内容要求为结合学科特点,谈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真正关注学生、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如何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使学生经历、体验探索学习的过程;如何在课堂上实现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等等。
③举办两年一度的教学大赛。
这次大赛充分展示了一年多来我区的教学研究成果,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显著的转变。备课、处理教材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师生关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氛围初步形成,充满生命与人文气息的课堂景观出现在我们面前。
④进行两年一度的论文评选。
从参评的论文中看,内容广、质量高、论证深刻、主题鲜明,充分反映了我区的课改实验成绩,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教师进行专题研究的积极性。
三、评价测评制度
我区从参加实验以来,树立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评价理念,实现评价的教育性、激励性、发展性功能,形成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与多元化的评价内容。
(一)积极启动发展性评价
一年多来,我们在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过程等方面做了大胆尝试。
1.开展激励性评价,呵护孩子的自信心。
实践证明,良好的自信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基础。对学生而言,他们所经历的每一次评价或测试都是建立其自信心的好时机。为此,评价绝非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只到期末才进行,也绝非只通过书面考试量化考核就能对孩子进行全面科学地评价,必须尊重差异,注重个性,特别是在每一次的考试与评价中精心呵扩他们的自信心,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的欲望。
我区教师在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的基础上从日常教学的每一次评价入手,保护孩子的自信心。一是课堂上变了以往非对即错的程式化评价,打破了标准化答案的禁锢,取而代之的是充满热情的鼓励性评价,如:“你真棒”、“学得不错”、“这个想法很有新意”、“没有想好,先坐下,再想想,一定会想出来的”、“今天的作业写得不够理想,再努力呀!”……教师的热情鼓励与真诚赞赏,帮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二是用一些学生喜欢的卡通标志或图案来激励学生,如有的老师在对学生进行非学业内容评定时,用“小猴子”代表爱动脑筋,用“大雁”代表遵守纪律,用“小白鸽”代表爱清洁,用“啄木鸟”代表能自觉地改正错误……教师将学生的奖励定期反馈给家长,使家长也能与教师合作,共同教育好学生。三是抓住契机,给孩子写一些随机评语。为了及时地帮助每一位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或不足,老师们都注意选择恰当的形式,以写悄悄话、作业中反馈等形式给孩子写随机评语。比如,有一个孩子学习不够扎实,写作业经常“偷工减料”,他的老师给他写了这样一段话:“人生像一座桥,知识也像一座桥,如果你在造桥时偷工减料,将来你的彩虹桥也会倒塌的。”亲切的语言像春风、像细雨,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学生和家长注重了学习的过程,学生获得了良好的心理体验。
其次,是在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上进行了改进。一是对部分评价结果采取暂不公开的形式。新的评价理念指出:评价不是给学生一个结论或给学生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了保护部分学困生的自尊心,教师们采取了定期公开评价结果和部分学生的评价结果不公开的办法。我区的一位老师在布置学习园地的时候,将原来的红花评比台变为红花评比袋,孩子们将自己的每一次红花都放入自己的红花袋中,只公布红花得数最多的同学,其余的则鼓励其继续努力,这样既起到了评价的激励作用,又保护了大部分学生的自尊心。二是将百分制考核变为“等级+评语”式考核。考试,历来是孩子们所发愁的,特别是分数之差,让许多孩子背上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为此,我区所有的学校都将百分制改为“等级+评语”式评价,并取消了“不合格”这一等级,用诸如“优秀、良好、较好、再努力”、“优秀、良、你进步了、再努力”等评价等级来代替。有的教师还能别出心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用比较生动有趣的图来形象表示,如用不同的面部表情表示等级,用不同的颜色表示等级,用送星星的形式来表示等级……三是关注个体差异,采取延缓评价的方式。当学生测试不理想时,可以要求暂时不评价,待重考满意后再给予评价,学困生,允许他们提出半开卷或请求老师的帮助。日常的作业、提问、活动、操作都分为不同的档次,允许学生进行不同的选择。
2.注重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我区在课改中,改变了将纸笔测验作为唯一或主要评价手段的状况。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日常的评价,体现动态的评价管理。
一是建立成长记录袋。我们采取了抓点带面、典型引路的方式,先在基地校开展研究,再面向全区推广。我们的经验是:
(1)成长记录袋的内容不可贪多求全,要有针对性。即为了尽量避免增加老师和学生的负担,我们让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问题来建立记录袋,既可以是某一学科的记录袋,也可以是某一教学难点的记录袋。如:应用题记录袋、思考题记录袋等。对于在某方面有兴趣、特长或在某一方面有差距的学生则让其根据自己的情况个别建立。
(2)记录袋中资料的收集、整理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最初,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只有学生的照片,单元测试卷,内容单一,完全不能记录学生的成长,经过老师的指导,记录袋中的内容逐渐充实丰富起来,有自己得意的作品、每一次进步的痕迹、每一次得到的奖励、每一阶段学生的自评与互评、老师写给自己的话、家长写给自己的话……学期结束时要求老师、学生认真总结反思记录袋中的资料,给出客观评价。
二是课堂测评、单元测评、期末测评相结合,新的评价理念要求淡化分数概念,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评价。因此,我们提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通过课堂、单元、期末各个阶段的测评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判断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测评中我们改进了单一的纸笔测验形式,结合学科特点及测评内容,选择了多样化的测评方式,将动口、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1)客观测验,主要指形成性单元测试卷和期末测试卷。(2)问题情境测试,主要指设置活动情境进行能力测试。(3)行为观察。主要指课堂上或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参与活动的情况进行跟踪记录与评价,随时给学生提出建议,引导其积极的发展。
3.开放评价过程,实现评价本体的多元化。
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各校在评价中结合评价内容采用了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参评、教师综合评定的民主、开放性的多元评价方式,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要求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教师综合评价相结合。为了充分调动家长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不少学校制定了《家校月评价反馈》细则,家庭、学校分别对孩子的学习、品行等方面,有侧重地进行评价反馈。
在评价中,为了避免教条的理解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我们强调并不是所有评价都要多方参与,而应有重点,知识组成的评价,主要由教师、学生完成,情感与态度、学习方式由学生、同学、家长、老师共同评价。同时,为了减轻教师、学生的工作量,评价表采取选择的方式,在已给出的鼓励性评价中做出选择。
(二)抓好期末评价与考试的改革
期末评价与考试的内容、形式历来是老师、学生、家长最为关注的。科学的评价与考试对于确保课改实验顺利实施,引导学生、家长、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有重要的意义。
1.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即评价必须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命题时要遵循学科课程标准,题目难易适度,题量适当,既关注知识技能的考察,更关注实践与应用,使成绩考察成为一种激励手段。
2.改进了测评方法。新的评价理念告诉我们,只凭一张考试卷已经不能有效地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标准,不利于学生将知识整合并应用于实践。评价中我们根据不同的评价考试内容、学科特点,采用了灵活多样的形式。
(1)除纸笔测验外,增加了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形式。比如,低年级数学学科的期末测试由3部分组成,口算试题、检测试题、实践试题,分基础知识、实践与应用、思维训练三部分,实践题充分体现开放性,允许学生在几天或一周内完成,允许学生独立或于他人合作完成。
(2)考试内容上加强了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为了让学生愉快地面对考试,发挥考试的激励性与发展性功能,我们在考试的命题内容上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A.注重了试题的形式活泼。我们改变了以往单纯写、算的出题方式,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故事情境、猜谜等形式引入了试题。如,一年级数学期末试题中安排了这样的一些考题:
你猜过灯谜吗?下面3个灯谜各猜一个数字,请把你猜到的谜底写在括号里。并把你的理由说给同学或家长听。
B.注重了试题的开放性。开放既指答题时间的开放、解题方式的开放,也指试题答案的开放。以一年级数学试题为例:
这样的试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符合逻辑都可以算对,学生只要答出一种,就给四颗星,答出两种以上就给五颗星。
C.注重试题的实践性,在期末测试中都把实践题作为试题的一部分,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
以五年级数学实践题为例。
同学们,想美化一下你的居室吗?让我们从窗户做起,做一名小小的“窗帘设计师”吧。
1、设计图样。
窗帘样式一定要作到让家里成员人人满意,所以,你可不要独断专行哦,请先征求你爸爸、妈妈的意见,再结合你的意见,设计一个满意的窗帘样式,把图样画出来。
2、测量尺寸。
根据你的窗帘样式,量出你所需要的尺寸,计算一下大约需要买多少布。
3、资金预算。
根据家里的经济状况,结合你的个人爱好,选择一种既经济又美观的布料,初步核算一下,做这样一个窗帘需要多少钱。

此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测量、计算面积、成本核算、图纸设计、色彩搭配等数学、美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
四是注意了在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在这次期末评价中,各学科分别结合学科特点在实践题部分设计了一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评的要求。如,让学生以“我最自豪的事”、“我给自己提意见”、“我的自画像”为题谈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或课堂,与同伴交流,在学生的自我分析、判断、调节过程中,成为评价主体。
通过对评价测评的管理,给教师、学生、家长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教育要改革,必须加大管理工作力度。就是从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不同角度引导教师统一认识,凝聚人心,提高素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认为,科学的管理促进了课改进程,使严格的管理既严得有依据,又严得合情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发表于 2008-7-21 19: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学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发表于 2008-7-22 06: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作为课程改革中的广大一线教师,工作的主阵地就在课堂,工作的重点是实施新课标,用好新教材,工作的核心是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当我们用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 我们因单纯强调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本身的情感需求;因过于强调学习结果而忽视了教育过程的真实价值;因片面追求机械统一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丰富的个体差异……在这样的课堂上,儿童最可珍贵的好奇心、想像力、独特性、创造力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日渐流失,生命也由此失去了应有的光彩。这些,无不是教育的遗憾和悲哀。

而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经过一年多来的课改实践,我们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在探索中有了一些初步的感受。

一、回归教学常态,尊重实际需求。

自从课堂教学的育人目的被功利性目的所取代,如以单一传授双基为目的,为获取考试好成绩,我们的课堂教学就逐渐远离了常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像训兽场上的动物,因不能自主体验喜、怒、哀、乐而感到孤独”,甚至在“头悬梁,锥刺股”古训的教诲下,形成自虐性的上进心理。生活,对这部份学生来说,是学习以外的事情,而学习,则是为了未来的生活。

另一方面,为将教师价值展示给人看,和对功利性目的的过份追求,我们的不少研究课,竞赛课更是远离常态。倾力做课,努力演课,以课堂的完善、精致和体现所谓的“素质教育”获得评委好评。这种过多地关注形式上的花哨,预定教学环节的推进,及其对精彩过程展示的课堂,漠视了教师与学生的自然需要与心理需求,还具有常态的特征吗?这种对素质教育肤浅的理解,对教学失去导向意义的评价,使一些虽具有责任心,而不具有主见的教师不断地、努力地、且不情愿地追求这种缺乏常态的“好课”。追求的结果带给他们的又是什么呢?因课堂失去教师自我而感到困惑,因师生无法勾通而感到焦虑,因教学任务重而感到压力,因教学质量排名重而感到紧张。在这种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们的教师还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吗?

出于对现状的忧思,我们倍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学生是稚嫩的小树苗,需要根植于促进生命成长的土壤;而我们的教师,盼望既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又能与学生一道享受充满阳光的生活。因此,走出教学误区,回归教学常态,应是课堂生活化的前提,应是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第一步。

课堂回归常态,走进生活,不是以不负责任的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而是将耗时费力而形成的短暂的教学精彩转为持久的、经常性的精彩。这种精彩,是不以功利为目的,而是以育人为目标的常态下的精彩;这种精彩,所耗精力使教师能够承受;这种精彩,并非完善无缺,但它令人信服,能使其他教师增强教学成功的信心,使他们觉得通过努力,也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与教学条件下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我们实验区,有人问一位课堂教学变化显著的教师最深的体会是什么,他直言不讳地说:“我不愿绞尽脑汁去详尽地设计教学过程,不愿将教案写得像剧本,极富现场感,而是设想师生如何轻松愉快地投入课堂;我尽可能用简单的手段,极少的教具取得最佳的效果,因为我每周担任十几节课,如果不这样,只能吃力不讨好。其实,一开始并不容易,因为要轻松自然地上好每一堂课,不仅需要吃透教材,还需要了解学生,更需要广泛的知识和灵活处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日子久了,就不感到很难了,而且上课没有做作感,觉得平常而自然,师生情感融洽,学生也很欢迎。”可见,上好常态下的课是不容易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这种付出,是非常有价值的,必要的,因为它是一个教师真正走向成熟与成功的标志。

二、实现教学民主,放飞心灵翅膀。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土壤,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催生学生健康成长的阳光雨露。只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在民主化,生活化的课堂中,教师要具有诚挚的态度与爱心,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心态,要尊重学生,宽容学生,使学生觉得师生是朋友、伙伴。课堂的民主性不仅体现在师生关系的情感和谐上,而且还应体现在对教与学关系的矛盾处理中,使学生以宽松的心态,自主的思维,亲历认知过程,让学生因能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而对学习充满自信。而在这一点上,过去不为大家所重视。常出现师生关系民主而在授知上是专制的,学生情绪放松而思维却禁锢。在教学中如何做到解放学生的口,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脑,放飞学生心灵的翅膀,使课堂教学体现真正的民主性?

1.避免认知强加,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民主。

这是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在如何计算“9+6”的问题上,同学们一边摆小棒一边积极的探讨多样化的算法。学生1说:“接着数小棒,10、11、12、13、14、15,得数是15。”学生2说:“我摆小棒数出得数是15 。”学生3说:“从6根中拿出一根放到9根里,就有10根,加上刚才剩下的5根,就等于15根。”……..同学们的讨论是热烈的,不停地闪出思维的火花。面对学生的多种算法,我们以往总是不尊重或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感受,以“权威”的姿态将所谓最优化的方法强加给他们,或以“对不对”、“是不是”的假民主掩盖教师教学的专制,迫不及待的将认知结果交给学生。 其实,我们在进行认知强加的同时,也剥夺了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这种权利的丧失,将直接扼杀他们处于萌芽状态的个性化的思维方式。

面对同样的情景,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教师是这样处理的:首先让学生们到讲台前介绍自己的算法,并加以肯定的评价;再让他们说出自己喜欢的算法及其理由;最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学生能逐渐体会到不同算法的特点,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在这里,对学生不同算法的尊重,就是对他们不同思维方式的尊重。这种尊重,会保护学生最宝贵的独特思维并促进其发展,最终形成创新能力。

2.摒弃教师权威,允许学生说“不”。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由于对教师“权威”的过分强调,通常只有教师对学生说“不”。学生在“只能这样,不能那样”的学习情景中,因缺乏自己的独立见解而逐渐丧失灵性,泯灭个性。而在新课程中,课堂教学的本质意味着师生间的交往,交往就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必须珍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还给学生说“不”的权利,以理解、欣赏的态度面对学生说“不”,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挥与主体性格的形成。

在一节教学生“写数字”的课上,我们的教师没有按通常的方法让学生机械地描红或一笔一画地照老师演示临写,而是让学生当小老师指导她写数字。当教师写完“5”这个数字让学生评价时,学生大声地说:“不好!”她没有表现出丝毫不快,随即请教小老师哪里不好。学生天真而又直率的提出了各种意见。有的说:“老师将横笔写长了。”有的说:“老师写下面的竖弯时,转弯的地方不圆”......她虚心的接受了学生的意见,认真重写了一次。尽管这次写得比上次好多了,但是,学生仍然挑出了不易察觉的毛病,并再次大声地说“不好”。于是,教师又一次请教学生…….当这位教师在黑板上第五次一笔一画、显得有些艰难地写出这个字时,与前几次不同的是,她没有直接问学生写得好不好,而是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五个字中,哪个字写得最好?”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最后一个字写得最好!”这位老师终于松了一口气,说:“看来,要写好一个字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我们仔细看、认真写,就会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在这里,面对学生一次又一次的说“不”,教师并没有认为因此而失去面子,反而一次又一次的倾听学生意见,认真进行修改。教师多次的书写不成功,不但没有减弱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反倒使教师从昔日高高在上的“神坛”走了下来,不再居高临下,师生间的关系平等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自然会发生变化。于是,学生的头抬起来了,手举起来了,话也多起来了。他们主动参与、大胆提问,积极性、主动性被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来,这一切,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变为现实,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生存沃土。

因此在新课程下, 我们一定要以平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所说的“不”,如果他们说得对,老师不妨承认自己错了;如果他们说得不对,老师也可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即便是学生因心理失衡或感情偏激而出现的与教师“唱反调”,教师也应以宽松的心态对待,尽可能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从而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品性人格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创新精神得到真正的培养。

3.拒绝虚假情感,实现师生情感的真正交融。

心理意义上的教学是人与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师生双方不断地进行情感交流,才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因而新课程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所谓交往,就是共同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居高临下,动辄训斥、挖苦、讽刺学生,必然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学生既不敢参与课堂教学,也不愿意参与课堂教学。如果教师就像朋友,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师生间有了真情实感的交流,那种生机勃勃的学习氛围就会悄然形成。

这是小学一年级“认识物体”的教学:课堂上,老师以富有童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体进行初步感知,然后让学生们用具体实物拼摆自己喜欢的玩具或物体。教师巡视着,一个小男孩磨磨蹭蹭地来到老师身边,拉着老师的衣角,老师停下来,微笑着问这个孩子怎么啦?原来他想让老师欣赏她的杰作──一辆“坦克”。老师跟着他走过去,弯下一米七几的个子,以欣赏的眼光看了看孩子别出心裁的“坦克”,露出由衷的微笑,高兴地说:“这个坦克可真威武!还有长长的炮筒呢!”学生听了,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十分得意地说:“我长大了要开坦克,保卫祖国!”教师摸了摸小男孩的头,十分亲切的说:“从小有志向,将来你一定行!”

这是令人心动的一幕,在这里,教师几句看似平常的话语,不经意的几个动作,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了诗情画意,处处闪动着人性的光辉。这里没有居高临下的评判,没有虚情假意的表扬,有的是师生情感的真正交流融合。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的身心无不是放松和愉悦的,教师真正将关爱与智慧的甘露滴撒在学生的心灵中。

将尊重植入我们的课堂,将真情注入我们的课堂,将关爱倾入学生的心灵,让每一个学生生活在阳光中,这就是实验区教师的共同追求。经过一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我们在课堂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建立起平等对话的机制,师生共同构建知识。让我们的孩子在因需要而自主选择的同时,感受到精神的轻松和愉悦,生活的丰富和多彩。

三、追求过程真实,自主体验构建。

“什么样的教育最有价值?能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感受到真实生活的教育才是最有价值的教育。”因此,“真实”是课堂不竭的生命力。

1.融入真实生活,使课堂因开放而更具活力。

知识来源于生活,必然又要回归生活。在新课程的课堂中,我们必须开放我们的课堂,让外面的“水”流进来,让里面的人走出去;不仅是形式上的,还有内容上的。因此,我们要勇于打破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界限,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的教学资源,开展多渠道的学习,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增加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的机会,将我们的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活力。

片段一:一年级“数数”课,一位教师带着学生在操场上自由的数数;他们开阔的思维着实让我们吃惊:有的数乒乓台、有的数篮球架、有的数小树、大树、有的数自己身上的钮扣......有一群鸟从空中飞过,同学们这样描述,有许多鸟我数不清楚,难道许多不是数学吗?有几个孩子在地上数蚂蚁,也许这就是他们研究生物的开始......他们不断地发现可以数的新鲜事物,真的会让我们应接不瑕。

片段二:一节高年级的“统计”教学。课前教师布置了一道让学生调查、了解自己所在社区或村子人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自己家庭一年来的主要开支等情况的社会活动题目,上课时学生们就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了广泛地交流和热烈地探讨,教师也紧紧根据学生提供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统计分析,并作出统计图。短短的一节课,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学生不但亲历了“统计”的真实过程,理解了统计的现实意义,而且始终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可见,只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才能让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更真实,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从而在蓬勃的欲望中获得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这样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因此,在新课程下我们一定要开放我们的课堂,真正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体现出知识的生活价值。

2.重视学习过程,构建真正属于学生的知识。

求真,是人类传承知识的准则。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去的教育仅注重知识的准确与严谨,注重知识结论的传授,忽略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较典型的表现是,将学生的大脑当容器,以教师的结论代替学生的认知。这种未经学生体验和内化的知识对学生来说,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真知吗?不是。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内化和认可的知识,才是真正有效的知识。

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提供给学生认知冲突的机会,善于引导学生获得知识,使学生体验主动获得知识的乐趣。很可能,经过引导,学生仍然不能知道,但是,经过了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很不一样的。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一分钟,都是有效的。这就是"引导"的价值。

一个深刻的例子源于高年级“圆的认识”一课。课上教师没有按教材的编排亦步亦趋带领学生学习“圆”的一些知识和特征,而是安排了一个拼装汽车的过程,通过不同装法汽车的行驶情况比较,引导学生分析导致结果的种种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通过了大胆实践、反复尝试,终于找出一个“圆”的圆心位置,逐步理解和掌握了“圆”的一些特征。这个过程可能复杂了,但是,学生经历了分析的过程,以后再碰到这样的问题,他也能够自己去查找资料,去分析,去创造。“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让学生在终身的学习中受益。

3.关注课堂细节,追求育人过程的真实性。

生活化的课堂追求育人过程的真实性,而这种具有价值的育人过程是靠一个又一个真实的细节支撑。可以说,没有细节,就不会有育人的过程。而细节的育人价值呈现方式不具有明确性,它往往转瞬即逝,需要教师慧眼发现。因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投射在学生心灵与言行中,如果教师能关注细节,善于发现细节中的育人价值,并以此为催化剂,便能在看似不经意之中,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趋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在促进学生学科知识掌握与技能发展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其品性人格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以敏锐的眼光和教学的机智关注与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细节。

数学课上,一次的偶然机会,教师发现一位学生忘了带学具盒,另一位学生主动的将自己的学具借给他。老师没有放过这个不引人入胜的细节,立即肯定了这个孩子的行为,结果他发现,不仅这个孩子越来越乐于助人,班上其他的孩子在别人需要帮助时都主动的伸出自己的手。

这使我们体会到,空洞的道理和抽象的说教,不能深入儿童的心灵,而关注并处理好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细节,才能催生学生自身内部善与美的萌芽;点燃情与智的火花。

所以抓住了细节,就抓住了课堂生命的全部。将课改的理念融化在一个个真实的细节中,将关爱与智慧的甘露滴撒在学生的心灵,就会让学生生活在充满阳光的生活中。

四、重视偶然因素,恰当处理偶发事件。

生活中的课堂是没有彩排的,每一次都是现场直播。而“现场直播”的课堂最具有鲜活性、生命力。当学生心灵开放,思维多向,行为活跃,课堂定会因不可预测因素的出现而波澜起伏。也许,偶然的因素会使教师措手不及,造成教学秩序的暂时失控,但是,我们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相反,若能巧妙地处理不可预测的因素,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定能掀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高潮,激发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堂,也会因此而更加生动活泼,充满生活的乐趣。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位女教师正带领学生进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学习。清晨的寒风吹进教室,冻得每个孩子都缩着身子,还瑟瑟发抖;拨弄小棒的小手始终不听主人的使唤,弄得小棒遍地滚;教室里还时时发出脚踏地板的声音……课没法再继续进行下去,这位年青的教师突然宣布:“同学们,不做作业了。我们到教室外面做游戏去,愿不愿意?”“愿意!”几乎是异口同声,教室里炸开了锅。来到操场上,教师牵着孩子们冻僵的小手,围成一圈跳起了欢快的“踢踏舞”;渐渐地,孩子们的脸变得红润了,脚变得暖和了,欢快的笑声响彻整个校园在这里,教师没有教条地遵循预定的教学设计,而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感受,对学生给予了父母般的关爱。也许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但知识在此时此地是那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不约而同的欢呼声早已证明他们的获得更多更多……

因此,我们要正视因偶然因素给课堂造成的“不顺”,要敢于打破课堂的“预设”,以教学的机智撑起荡漾在波涛中的课堂之舟,使师生在愉悦的体验中抵达认知的彼岸。实践证明,生活化的而非程式化的课堂教学必然有一些“从未见过的,无法预见的情景,这对教师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力量”,教师在其中体验理性与感性释放的愉悦和创造性所渗透着的欣喜。

我们追求真实,只有在真实的生活化的教学中,课堂这个师生生命的绿洲才会生机勃勃。

五、正视个体差异,发展个性潜能。

这里的“个体”有两方面所指:一是学生,二是教师。

就学生而言,实施“个性化”教育,发展学生个性潜能,是对人的价值主体地位的尊重。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最显著的特征是对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的关注。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必然存在着差异和个性,也正是这些差异构成生活的丰富内涵,形成生活的多姿多彩。所以,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发展,是构建生活化课堂的基础,也是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努力追求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1.尊重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多样性发展。

从多元智慧的角度来理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强智慧和弱智慧。学生智慧的多元化,让他们在不同的领域有着层次不同的发展。有的学生形象思维发展较好,因而美术方面特别突出;有的学生因为语言发展较好因而语文方面突出,有的学生因思维严谨、逻辑性强而数学方面突出……如果我们忽视学生是有着不同家庭背景、不同认知方式、不同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的生命个体,不问青红皂白“一刀切”,必然会抹杀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本来进校时有着千差万别的学生,从学校毕业出来就成了模式化的产品,这何尝不是教育的悲哀。因此,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给每个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促进学生多样性发展。

2.承认程度差异,让所有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每个学科都用既定的、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而忽略了学生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站在学科本位的位置上,对学生作出片面的评价,极大的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感情。这样,不仅抹杀掉了学生之间的程度差异,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的因得不到充分满足而饥渴,有的因达不到要求而痛苦万分,而且还会让老师在教学时,缩手缩脚,为达到机械统一的目的而摧残学生。新课程在学段目标的制定上,就充分承认学生的程度差异,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发展目标,让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不同的发展,同时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因此,我们承认学生的程度差异,就会让学生找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位置,就会以同样的心态对待不同的学生,给每个学生以称赞和鼓励。而在教师的称赞和鼓励声中,每个学生都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另一方面,生活化的课堂除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还要重视并鼓励教师教学的个性化,这在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的学生若面对各科各年段教师用统一的教材和缺乏个性的模式化的方法实施教学,他们怎能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怎能体验到生活的乐趣,他们的个性又怎能得到张扬。这种无个性的教学实际上是对学生个性的扼杀,它将导致学生创造力的衰微,而将学生加工成统一的“标准件”。

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并非是无源之水的教学行为,更不是刻意追求所至,它来自于教师情感的个性,思维的个性,行为的个性及至阅历、学识、能力等方方面面的整合。因而教师在教学中所显示出的个性具有差异性、倾向性和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与替代性,对于教学风格鲜明的教师,这点尤为突出。倡导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倾向,是对教师人格与生活方式的尊重,使教师能按自己的意愿创造课堂,创造生活,体现生命的真正价值。同时,因教学风格的多样性,学生从不同风格的教师身上受到情感与理智,行为与人格的多方面感染,学生的思维也因教学风格的多样化而消除麻木与呆滞,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例如,有教师因爱心的坦露而教学具有亲和力,有教师因性格开朗而课堂活跃,有教师因强于理性思维而课堂严谨,有教师因学识广博而课堂妙趣横生……总之,风格鲜明的一堂堂课,好比为学生打开一本本引人入胜的书,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所以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也是一种课程资源。因为学生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包含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方法,求知的智慧。

倡导教育的“个性化”,既是对学生价值主体地位的尊重,也是对教师个性解放的呼唤,是对教师潜能的开发与有效利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因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体、全面发展”,若无教师的共同发展,其目标的实现只能是一句空话,若无独具个性的教师在各自的教学中进行富有个性的探索,构建生活化的课堂也将是一句空话。因为,差异与个性,才构成生活的丰富内涵,才形成生活的多姿多彩。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就构建了师生生命的绿洲。我们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这片绿洲将草更绿,花更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发表于 2008-7-22 06: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有效教学及评价策略的研究”探索之一



董惠平



2001年9月,我区作为省级实验区,首批参加了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的实验工作。全体实验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课改实验工作中,一年多来,在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数室、省、市教研室的指导下,我们区实验教师认真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纲要》、《数学课程标准》,在课改实验中,积极合作研究、勇于探索、实践,使我区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实验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得到了整体推进。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我们以《小学数学实验教材有效教学及评价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带动实验工作。在更新观念,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方面;在“有效使用教材策略”、“有效备课策略”、“有效上课策略”、“有效评价策略”的研究方面;在改进教研方式、加强合作研究、提高教研质量方面;在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创造性,激发教师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实现自我生命意义价值方面做了点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一、更新观念,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教材是课程标准规定下的课程内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转化的“文本”,它涵盖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习活动在心理上和实践中主动获取的学习内容。由于在课堂教育教学中与学生直接发生关系的是教师,而任何课程教材所蕴涵的内容都需要每位教师进行处理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去实施。所以,教师是关键,是真正掌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向的人。正因为如此,教师是否能真正领会课程教材的内涵、把握教材中丰富的信息并将其实施于课堂教育教学中,成为新课程教材的创生者、开发者、体验者、实践者,这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积极组织实验教师参加全国级、省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数学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等培训活动外,结合我区课堂教育教学实际进行了研讨式的细化培训,例如: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录像课、研究课、教学片段等现实的例子以新的理念、新课标、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开展讨论、交流与剖析。使实验教师认识到了新课程下的教材是怎样变化的;教师应如何以新的课程观,新的视角来看待教材,看待课堂教育教学、看待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的生命价值,看待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角色、责任与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让新课程教材真正成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励学生自我实现、不断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的信息资源”。教师又应如何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用好用活教材,并对教材从多角度去做出理性的重建,把适合与教师讲解、学生看得懂的教材资源变为源于学生切身生活体验的、适合与学生思考、探究和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精神、促进学生发展的信息资源。这些理念上的认识、观念上的转变都是教师在课改中有效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二、有效使用教材策略的研究内容

“有效使用教材策略”的研究内容包括:

1.有效利用教材资源。

深入领会教材内涵,把握教材中丰富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使用价值。

2.改变教材信息资源的呈现形式或调整、补充教材资源。

利用多媒体、自制课件、提供动手操作材料等手段协助教学,力求把教材静止的信息资源变为动态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合理提出数学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开发新的教材信息资源。

利用学生身边生活中的或当地特色的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为教学所用,大胆、合理地进行补充开发新的信息资源,并进行重新设计,使之更有利于突出教育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更好地体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总之,就是要提倡教师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衡量、分析教材,创造性地用好、用活教材。力求通过有效使用教材策略的研究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利用一切可用信息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提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促进教师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能更好地体现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三、充分发挥实验教材的优势,创造性地用好新教材

实验教材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总体培养目标,体现了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注意从形成学生学习经验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且画面更加生动、美观使之更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教材在教学内容、教材结构、编写题例和呈现方式上既注意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又注意体现了开放的教材观、开放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注重所提供的练习不仅是连续的,而且是实际有用的,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持续不断提升的过程,持续不断的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在编排设计上体现了教材只是教学的基本资源,为教师留有了较大的允许改进和补充的空间,所提供的载有知识内容的信息资源及呈现方式,提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同时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较大空间,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学生的条件,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教师用书也为教师留有较大的思考余地。那么教师应如何有效使用好教材呢?

1.充分有效地运用教材信息资源。

新教材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力求形成“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以儿童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数学的思想方法,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交流和运用,以达到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自觉应用意识、同时感受数学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只有深入的理解、研究和挖掘教材中所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才能合理、有效的使用好教材。例如:实验教材的第一册第二单元的“比一比”中的“小兔盖房”,教材特别注意结合儿童已有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了较完整的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为学习新知识背景图,小动物所表现出的表情也丰富多彩,单画面而言,就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这里也较好地体现了幼小衔接)因为我们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在听童话故事中慢慢长大的,他们喜欢童话故事,也乐于接受这种形式。同时故事中渗透了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这样的教材资源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进行比较,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又如:第三单元“1~5的认识”中的“野生动物园图”以及第六单元的“6~10的认识”教学中“美化校园”等等,都为设计了富有童趣的问题情景图,为学生提供了经历数概念产生过程的现实背景引导学生结合生动的画面识数的。教材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思考性,注意选择了学生喜欢的素材作为数学知识的载体如充分利用小动物图帮助学生认识数。不仅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各个数概念的内涵,同时给学生提供了经历数概念形成过程的情境、机会和空间,有利于学生在现实背景中抽象出数概念,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如: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材注意了信息资源的现实性、探究性。提供了通过参观博物馆乘车的情境引出数学问题的情境主题图,提出了要解决“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的实际问题所需的信息,如两辆客车每辆车准乘70人,有四个班去参观,每个班的人数都是已知的。这些信息学生很感兴趣且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很容易激发学生提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如“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客车?”学生可以列出每两个班人数相加的算式,并在合作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同时教材提示教师在这儿可以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或解决学生学校生活的现实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与实际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

再如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这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其目的是:让学生亲自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并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新教材对《乘法的初步认识》的编写无论在内容还是呈现形式上较以往都有很大的突破。教材提供的信息资源:首先是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通过这一学生熟悉而又特别喜爱的场景,暗示出生活中有许多一组一组出现的数量,并且每一组的数量是相同的。这样设计使数学贴近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建立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例1则以学生的操作活动入手,展示小朋友们用小棒摆出的作品。教材这样设计提示教师在进行乘法的教学时要从学生的活动入手,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然后再给出相同加数连加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乘法。

我们的教师在使用教材时,注意在深刻体会教材的编排意图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

如何实现课程标准所明确指出的“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呢?由于乘法的产生是有其必要性的,是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经常遇到许多相同加数相加的情况,在长期的记录过程中由于感觉到它的麻烦,于是创造出一种简单的记录方法,并逐渐形成算式,演变成了乘法。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如何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积极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自经历乘法产生的这一过程,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活动经验,去自主开展活动呢?(教师把公园游玩设计为本节课的一条主线,用这一情景串起整节课的内容,一方面使教学前后呼应,形成一个整体,另一方面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新知。)

将主题图设计为动画课件,并添加上富有情趣的事物,特别是公园里有几个小朋友在做用小棒摆图案的游戏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会联想到自己的学习经验产生也想摆一摆的愿望,“小朋友在干什么?”(画外音)“你们会摆吗?你们会摆什么呀?”……“你们会摆这么多作品,那么咱们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摆自己喜欢的作品。比一比在规定时间内能摆出多少个相同的作品)此处在游戏中为学生学习新知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学生用小棒创作出了美丽的作品,在学生提出问题“所摆出的作品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学生会列出许多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加法算式的特点,并让学生想像:如果继续摆下去,摆100个图案,所列的加法算式会怎么样?使学生充分感知到这种加法算式算起来很麻烦,激发学生产生想简便方法的愿望。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索一种简单的表示方法,然后再根据学生研究探索的情况由教师引出乘法。这样学生可以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乘法的知识并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体验了简化加法,有了自己的简化方法之后,才呈现出来的。这样的教学不再是教师机械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

为学生提供这样的信息资源,使学生真正成为了数学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思考、个性和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感受成功的愉悦。

把新知的应用设计仍然放在公园这一大情境图中,通过观察公园中孩子们在儿童乐园游玩的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自主选择,并用今天学习的乘法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游乐的过程中学会应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同时双基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因此,在教学时,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信息资源,也需要教师将课程和教学整合,当好课堂创造的主角,为学生创设和提供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自主探索的、获得成功体验的、主动发展的和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不断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改变教材信息资源的呈现形式和改进、补充教材资源

改变教材的呈现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创新思维空间。新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精神,也注意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但当前所有教材提供的信息资源所呈现给学生的只能是静态的画面,这种呈现形式有的还需学生去被动的理解画面的意思,不利于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不利于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较大空间,我们提倡教师在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学生的条件,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改进教材的呈现方式。使之给学生提供的信息资源更有利于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个性、富有成效,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改变教材的呈现形式,把静止的画面变为动态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有利于引发学生产生数学问题的情境呢?许多实验教师进行了创造性研究和探索。例如: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加减混合”,教材是配合例题安排了情景图,目的是用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和计算顺序,同时还在算式中用线标明了计算顺序和第一步算出的得数。如将这样的画面直接展示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去理解画面的意思,再讲解画面的基础上,理解算式的意义与运算顺序。对此,改进了教材的呈现形式(1)将例题情景图制作成课件,用动态的画面生动的反映出湖里天鹅只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过程,然后提问“看到了什么?”(我看到湖里有4只白天鹅,从远处飞来3只,又飞走了2只)“你能根据动画情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湖里还有几只?)“你们能自己列个算式计算出来吗?小组合作解决,好吗?”…… 改进教材呈现形式(2)教师用美丽的画面表示第一幅图:湖里有4只天鹅,教师将飞来的3只天鹅同时放进画面,再将其中的2只慢慢的移出画面。问题同上。学生对动态情景非常感兴趣,能引发学生主动提出数学问题,且有利于学生在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理解算式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

又例如:一年级上册第58页“用数学”,老师们认为这幅插图设计得非常好,它选取了学生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形象,画面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受学生们的喜欢。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创新思维空间,教学时,实验教师灵活地运用了这幅插图,把它做成了课件,变静态为动态,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美丽的大森林”的整体情境,以旅游团到大森林中游玩的形式引导学生走进情境中,再根据教学内容依次拉近小鹿和蘑菇图、小鸭图、小猴图,让学生逐一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形式深深地吸引了低年级的学生,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这幅插图还可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小动物的可爱,从而很自然地实现了“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学生帮助小动物逐一解决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的编排设计是这样的:出示主题图,先出现两群羊,每群10只,使学生看出有20只羊,继而又来了8群羊,请学生估计有多少只羊。这部分内容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知100有多少,体会它比以前学过的20大得多,了解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老师们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教材。老师们认为开始的主题图,如果10只一群、10只一群地出示,虽然有利于学生估数,但这样学生能很快地十只、十只地数出羊群的只数是100,学生在后面数100个物体的个数时,就可能会受其影响十个、十个地数。而这样的数法,要比一个一个地数要高一个层次,因为数数的单位由“一”一下子变成了“十”。那么,怎样更有利于让学生把100以内的数逐个数出来,让学生体会数是数出来的呢?为此,对这一部分进行了调整、补充。(老师在课前和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口头数到一百多,当然,这个数数只是唱数,要让学生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却有困难,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的数感的层次还比较低。)

(1)向学生提供贴近生活的信息资源。体现做中学,通过充分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数是数出来的。选取了4样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物品(铅笔、橡皮、糖、幸运星),每人一种,都是100个。方法:先估数,再让学生自己数一数。使学生充分感知100以内各数的含义、感受到要准确地数出事物的个数,应该边点边数,手口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1#
发表于 2008-7-22 06: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2)培养学生的数感。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我们力求通过提高学生的估数能力,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认知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3)数数之前先估数,让学生对物体的个数有大体的感知。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例如:先请学生数出10个物品,感知10个物品是多大一堆,再数出10个物品,让学生感知20个物品是多大一堆,然后以10个一椎,20个一堆为参照物,估计自己那一袋物品大约是多少。通过让学生实际数一数,看谁估数和数数的结果比较接近,向学生渗透估计的方法,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

(4)对于信息资源的处理方式上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就数数而言,学生能口头数到一百多,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数的基础。以这种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反复点数的过程中,建立起百以内数的概念,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构建的学习方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运用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引导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反复点数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百以内数的概念,培养数感,并借助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展、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

3.创造性地开发新的教材信息资源

要让教材成为充满诱惑力和吸引力的信息资源,那么信息资源的“趣味性、现实性与挑战性”应当是首当其冲的。在开发新的数学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提倡教师利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创造性地开发那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同时又含有数学现象和数学规律的实际问题的资源信息为教学所用,大胆、合理地补充开发,对教材进行重新设计,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更好地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切实为学生创设出“贴近生活”的、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励学生自我实现的问题情境,以达到有利于“让学生做数学、研究数学”的价值趋向,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例如一年级上册107页的“用数学”中只提供给学生一组小兔子图,实验教师将这组信息作为练习内容,重新创设了新的信息资源,精心用电脑绘制了6种不同颜色的小动物打印出来,并配有六组精美的彩色背景图。教学时以小客人来做客的形式让学生自己从信封中请出小动物,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粘到背景图中,这样不仅留给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的机会,且能出现多种信息,深受学生喜欢。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他们通过自己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展示汇报的形式,根据自己设计粘贴的图意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了问题。以“小马图”为例,学生根据自己贴的画面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了“一共有多少匹马?”这个问题,然后他们就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有的小组按群来分,列出了“3+4”和“4+3”两个算式;有的小组按颜色来分,列出的是“5+2”和“2+5”;有的小组按大小来分,列出了的是”“1+6”和“6+1”。同是一幅图,都是为了解决“一共有多少匹马?”这个问题,但是学生却想出了这么多方法,可见这种设计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大,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

又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的内容,教材原来的安排是第一课时认钟面和整时;第二课时认识半时。我们在了解了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本单元的内容编排进行了调整:将认整时和认半时安排在一个课时内。这样,可以将整时和半时对照着认,既有利于克服半时这个难点,也使知识更加完整,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教师创造性地开发了新的信息资源:“小虎乐乐──认识钟表”。并制作成动画片,资源中创造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动物形象──乐乐,而且以情境串的形式将该形象贯穿本节课的始终。创设的第一个定格情境:妈妈让乐乐5点回家,乐乐经常回家晚了,因为他不认识表。(钟面上的时刻是6时)“小朋友,乐乐为什么会挨批评呀?”(学生中认识时刻的会说这是6点,妈妈让他5点回家,他晚了,所以挨批评。)“你怎么知道这是6点呀?”学生介绍认6点的方法,由此引出“整时的认识”,让学生试拨时刻,进一步体验“整时” 。 “小朋友都认识这是6点,那5点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能试着在自己的钟表上拨出来吗?” (在课前的调查中,了解到至少一半以上的学生会认整时,所以大胆地让学生试认试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主人的作用。)

第二个定格情境:“认识半时” 。“小朋友们帮助乐乐解决了难题,乐乐学会看表了,他现在可遵守时间了。他和小伙伴约好了打篮球,他准时到了。”动画课件演示乐乐打篮球的情境。“小朋友,你们知道乐乐打篮球的时间是多少吗?”(可能有的学生认识这个时刻是9时半,也可能有的学生认为是10时半,就让学生展开争论,在争论中越辩越明,自己对半时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在拨和认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半时” 。至此,半时的认识这一难点的突破,是在学生逐步的体会和感受中完成的。

在认整时和半时的部分,没有一个时刻是老师领着认的,都是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讨论、交流、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领会,主动学习知识的,将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

学习信息资源的趣味性、新颖性、探究性往往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欲望,有利于激发学生充分调动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方法,使其获得对问题的创造性解决。例如: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统计”,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统计知识,这节课对于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体会到统计的作用、统计的必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教材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是通过教师带领同学们统计校园内花坛上每种颜色的花的数量,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为了直观比较每种花的多少,引出条形统计图,使学生直观感受条形统计图。教材这样设计提示教师要使数学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建立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要使学生体验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我们在学习、分析教材提供的信息资源基础上,认真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同时思考,“怎样能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怎样能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怎样能使学生初步学会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相关的问题,初步体验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统计”教学“应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的过程”。我们创设了富有儿童情趣信息资源,并编制成动画片。 “快乐一日游”──统计,以森林里的小动物要组织“快乐一日游活动”的事例作为情境引入,小动物们得到消息后纷纷来报名。提出问题“要知道报名的每种小动物的只数怎么办?”,学生自然会从自己的学习经验中想到用“数一数”的方法,但当他们用以前“数一数”的方法去数的时候却发现这个方法不行,学生会积极思考能够数出每一种小动物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索)这时的合作探索就显得格外必要。学生会自主探索出的他们的新方法,可能会用数字、符号等方法去表示小动物,并随机记录数据,这正是统计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验到必须用这样的方法才能数出每种动物的只数,使学生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课标明确提出“统计观念主要表现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在教学中,实验教师创设了让学生帮助为小动物准备午餐的情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学生在准备午餐需要的食物及其数量时,都是依据刚刚统计的每种小动物的只数来做出决定的,如:因为兔子有7只,所以买7个胡萝卜,每只兔子1个。 实现了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初步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初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在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十几减9”这一课时。有的教师重新创设了教学信息资源:“小小魔术师”──“十几减9”。是一名小魔术师在舞台上表演魔术的情境,小魔术师一手拿魔术棒,一手拿帽子,魔术棒一点:变出9只小鸽子。小魔术师:“我给小朋友带来了十几只小鸽子。猜一猜,我可能带来十几只呢?” (旁边设有一个对话框)会极大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猜测魔术师可能带来了十几只小鸽子。教师将学生的所有猜测都写到黑板上,并告诉学生这里面藏着许多数学问题,看看那个小朋友能发现它,那你就是最了不起的小小数学家。(带来13只鸽子,变出9只,还剩多少只?)通过提问题学生把所有十几减9的算式都能列出来了,再以其中的一个算式为例让学生自主探索十几减9的算法,这个过程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解决,以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后,黑板上所有的算式放给学生自主完成,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使学生进一步感觉学习数学知识是非常有趣的。

一年多来的学习与研究促进了实验教师在学习和实践中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改变。形成了对教材使用策略、备课策略、上课策略及评价策略地自觉探索与研究的氛围,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能在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中,自觉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衡量、分析教材内容,创造性地用好、用活实验教材;努力把静态的教材资源转化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活动的动态的活动资源;开发新的教材信息资源;精心设计教育教学方案;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逐步体现了教师角色的转换。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真正成为新课程教材的创生者、开发者、体验者、实践者,成为教育教学的决策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21: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