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06: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浅谈如何使学生主动探索在课堂上显现  



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河口街道中心小学 祝子广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正在逐步融合,逐步改变了以教师、课堂或课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探索在课堂上显现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及做法。



一  给学生提供可探索的材料和可探索的学习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和解决不可能是自觉行为,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教师必须努力为学生提供可探索的材料和可探索的学习内容,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在课堂上显现。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探索的内容和目标,确定适宜的探究空间,学生探究的知识空间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如果探究的知识空间过小,答案触手可及,则缺乏探索的意义,也影响学生探究的热情;若探究的知识空间太大,学生感觉无所适从,根本达不到探究的目的,还会挫伤学生探索的信心。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引导学生从日历入手,探究发现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如果对学生提出:“观察你所带的日历,看看一年一共有多少个月?”这样的探究空间显然太小,学生一数即知,毫无意义。如果提出:“观察日历互相说一说你在日历上发现了哪些知识,看谁发现得最多。”这样探究的内容较为适宜。又如,在教学“圆周率”时,如果我们向学生提出:“请同学们研究一下,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这样的探究内容,显然就显得过大,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入手。如果我们向学生提出:“请同学们做几个圆,想办法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看一看这几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有什么特征。”这样的探究内容较为适宜,学生既有兴趣知道其中隐藏的奥秘,又明确怎样去探究。



二  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背景和可探究的学习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背景和可探究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广阔背景中更好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并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真正变为学生自己探究的创新过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可为学生创设这样的学习背景:“有甲乙丙三位工人师傅,甲每加工25个零件,有23个及格,乙加工20个零件,有19个及格,丙加工50个零件,有47个及格。如果有一批零件要其中一位师傅加工,你会选择谁?”通过探究,使学生认识到这个现实问题实际上可转化成“求谁的合格率高”这一数学问题。又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以下的可探究学习情境:上课开始,我拿着一捆36本课外书,从容地走进课堂。同学们在猜想:这节课老师让我们看课外书了。于是我指着这捆课外书说:“这36本课外书,我要分给你们三个小组,要求让第一组分得这捆书的三分之一,第二小组分得这捆书的六分之二,第三小组分得这捆书的九分之三,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样分法合理不合理,谁分得多?谁分得少?结果分完没有?”这样问题的创设,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探究活动立即在课堂上显现,有的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画线段图,有的一会儿测量,有的一会儿皱眉思索,兴趣盎然,学生会心地笑了,一样多。这时,学生又产生困惑,为什么会一样多呢?最后经过引导探究,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  给学生主动学习,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标准》明确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对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学习、独立学习。为实现学生自主建构性学习,教师不能把现成的方法和结论告诉学生,或亲自讲解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法则的推导过程和方法与规律的寻找过程。而要通过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反思与交流,才能促进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例如,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操作,把盒子里的物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饮料筒、魔方等)按形状分类,然后让学生触摸物体的表面,说一说有什么感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是什么样的?圆柱体的面是什么样的?让学生把这些物体在桌上滚一滚,会出现什么样情况?为什么?通过学生手摸、口说、感受、体验、发现这些物体的面也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充分感知,经历建构新知的过程,实现“再创造”。在引导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注意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探讨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和能力。



四  关注课堂人文价值,体现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的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心理、修养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属性的综合体现,它对人的学习具有动力、定向、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教学设计时,尽量做到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多为学生创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环境,提供活动、交流和探究的机会,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促使其智能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闪光点,激励他们的成功欲,培养他们乐于探究、不怕困难、奋发向上和勇往直前的学习精神,使其形成健康的个性;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唤起学生对教材情感的共鸣,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我没有满足一般化的灌输,肤浅地就知识教知识,而是充分地帮助学生通过探究,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使其知识、能力与情感协调发展,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操作学具,在钟面上拔一拔,然后让学生在1分钟或2分钟内做一些事情,体现1分钟有多长?能做多少事?让学生从中体会珍惜时间,体会人生价值;在巩固练习时,我引导学生制作自己“一周生活时间卡”。通过制作学生动手能力得到培养,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主动探索的意识得到了显现。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探索在课堂上显现,它只有正确的理念,而没有固定的模式,更没有标准的答案。总之,只有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探索学习的灵魂,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生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06: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实施快乐数学教学,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岑松江夫人小学 张魁军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快乐教学”脱颖而出。岑松江夫人小学教学教研在“爱”与“会”理念的正确指引下,树立“快乐教学”的思想,沿着“爱会课堂”教研方向,既教师“爱教—教会—会学”,学生“爱学—学会—会学”,强调教学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以学为乐的志趣,变“厌学”为“愿学”,变“苦学”为“乐学”,以人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并践行于日常的教学中,架设了梯度课堂教学研究平台----“三轮教学研究课”,有效地消除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使学习变得有趣,让学习过程变得愉快,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效提升到了又一个新的高度。在实际教学中,我校数学教师牢固地掌握了以下几点实施“快乐数学教学”的策略:一、让学生在平等、信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二、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五、让学生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六、让学生在教师榜样的情感熏陶下感受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新课改  “快乐教学”  激发积极情感   培养乐学志趣   变“厌学”为“愿学”   变“苦学”为“乐学”   以人的发展为本   促进和谐、健康地发展   实施“快乐数学教学”的策略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涌现,可谓“百花齐放”。其中“快乐教学”脱颖而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数学教育界,它已逐渐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知和运用最多的教学指导理论。



岑松江夫人小学教研在“爱”与“会”理念的正确指引下,树立“快乐教学”的思想,沿着“爱会课堂”教研方向,既教师“爱教—教会—会学”,学生“爱学—学会—会学”,强调教学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以学为乐的志趣,变“厌学”为“愿学”,变“苦学”为“乐学”,以人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并践行于日常的教学中,架设了梯度课堂教学研究平台----“三轮教学研究课”,有效地消除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使学习变得有趣,让学习过程变得愉快,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效提升到了又一个新的高度。



小学数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有关数、图形、统计等基础知识,而且还要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一定的推理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态度,养成以学为乐,乐于探索,敢于成功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和谐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我校数学教师牢固地掌握了以下几点实施“快乐数学教学”的策略。



一  让学生在平等、信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感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交流过程。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与教学效果之间起着一种潜在的“中介”作用。调查表明:“学生不喜欢学校的第一位因素不是课程的压力,而是师生关系,学生需要老师的信任、公平、鼓励和表扬。”因为任何一个教学目标只有通过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沟通这个潜在的和谐环节才能得以实现。没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扮演好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交谈,如:“谁想说说......”“请你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课后,也常常和同学们一起交流、探讨或其它活动等。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另外,教师还关怀、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个学生,和学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使这种新型的民主师生关系成为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一种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良好互动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事实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焕发出求知的积极情感,才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二  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就是给学生提供让问题意识萌芽的合适土壤,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等方式,把枯燥的数字、符号,抽象的概念、公式,变成有实用性、愉悦性的具体场景,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



    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我让学生先在脑中再现春夏秋冬自然风光,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更换,周而复始;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如星期一到星期日),使学生初步理解“循环”的含义,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又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时,我从学生的学号入手,创设游戏情景。上课伊始,学生就从自己熟悉的学号开始游戏复习旧知——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自然数按能被2整除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等知识,引入新课——自然数的另一种分类“质数和合数”。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再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说,学生的认知来源与生活,只有对知识产生兴趣,才能产生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的开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我创设了一个“猴王分饼”的故事情境——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 1一块。猴2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2两块。猴3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猴3三块。引出数学问题—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一上课,先听一段故事,学生非常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思考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通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新知,使学生感到学习很有趣,不枯燥无味。



三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认识的愉悦性是自己去体验感受知识,愿意学、主动学才是学生发展的先决条件。新课标提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强调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跳出“书本——教室”这个小圈子,让学生从自己生活中,从社会生产实践中寻找数学问题,使学生从封闭的教室走向开放的社会大课堂,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由活动,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实现数学再创造。



例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一课时,我组织学生“猜张老师的电话号码”和用学号描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游戏下课”,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应用和掌握新学知识,享受获取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喜悦。



又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在新授的开始是根据“猴王分饼”的故事引发出几个分数让学生猜想哪些分数的大小相等呢?于是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再请学生说说那些分数的大小为什么相等?然后让学生通过“模拟分饼”折纸的小组活动验证自己的结论,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分数的分子、分母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怎么变化的?小组观察、讨论、发现规律,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得出性质后,再让学生说出猴王的想法,并回答如果小猴子要四块,猴王怎么办?既前后照应,又让学生在帮猴王想办法的过程中,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变与不变的思想),感受和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受到班内同学的影响,同学之间的交往和对话是多元的。新课标明确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与同伴一起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经历了认知历程,情感相互感染的历程。因此,要让学生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分享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模拟分饼”,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分工合作,动手操作学具圆形纸片。让学生在画画、剪剪、涂涂、比比等过程中合作学习,经历知识的形成的过程,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动,使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探究乐趣。



五  让学生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历史的飞跃。中国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给数学课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这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厌学情绪、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真正的体现学生为主体,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节课时,本来这节课的内容是相当抽象和枯燥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可以在教学课件中设计这样一个环节:一只卡通熊带领大家参观新建成的小区,整个小区的环境是由学生已学过的各种图形组成的,有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等。然后问大家:“这个小区漂亮不漂亮,你发现它们都是由那些图形组成的了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了,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问题。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和生动的情景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



又如:在讲解“圆的面积”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的方法这一重点,可以先在电脑上画好一个圆,接着把这个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共16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有关?从而导出求圆的面积公式。使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六  让学生在教师榜样的情感熏陶下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师有其自身的情感熏陶与激励促进作用。皮亚杰认为,好的“构造”可以是学生在良好的环境和气氛中,依靠对教师的认识、模仿和领悟并在老师的熏陶下达到一个新境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的培育时,教师自身的心理品质和严谨的教风显得由为重要,表现为良好的情感调控能力和富有自制力,注意情感的传递效应。教师的讲评、板书、批改和教育中所显露出来的品质对于学生是一种感化,是一种榜样的力量。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要更多地掌握和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尊重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规程中情感体验方面的差异,从而使教师不仅能够传授知识,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



学生是鲜活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而他们的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的教育。所以,当代教师应当以“快乐教学”的理念来实施教学,让快乐教学成为一个新的教育里程碑,让快乐的阳光普照校园,让我们的学生尽情编织童年的梦想,享受数学,享受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06: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数学课堂应为学生创设什么样的空间  



湖北省江陵县白马小学 陈大滋



  教育学家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那我们现在的教就是为了学生今后的学习。学生怎样才能由老师的教变为自己的学呢?这就需要我们的课堂教学重视完成认知目标,情感意志,态度观念以及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深层次的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使他们学会学习。



一、为学生创设“说理”的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就是毕业以后很多年,学校里教的东西渐渐忘了,还有一些东西是忘不掉的,忘不掉的东西才是教育。”有许多教师对所授知识,尤其是遇到重难点时,生怕学生有所闪失,总是一讲再讲,以为这样反复强调,学生就能牢固掌握,就会忘不掉。教师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其实那样做,由于缺少了对学生心理的一种顾及(滔滔不绝的下面有几个学生在听呢?),缺少了学生的主动探究活动,并非就能产生好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不易忘记的应是在愉快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经过主动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所以,教师不能“大讲特讲”,要尽量为学生创造“说理”的机会和开拓学生“说理”的空间。



以前每次数学教研活动后每位教师对所上的课进行点评时,总有这样一种感觉,课堂中总觉得老师讲的要比学生说的多,一些本该由学生说的,全都由教师代替了,其实有些问题学生能够回答,而且可以回答的很好,可是却被老师剥夺了权利。为此,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尝试着去改变过去的“滔滔不绝”。复习旧知时,变老师“倒片子”为学生说,探索新知时,让学生猜、议、评,在关键处、疑惑处、转折处再加以点拨,并且考虑同龄人的语言比教师成人化的语言更易于同龄人接受,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凡是学生中有人能回答的,尽量让学生来回答,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巩固、小结时,也让学生说收获,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概括;试卷评讲时,尽量让学生上台讲应用题列式的理由。讲评作业时,鼓励学生拿到作业本后,经过自己思考,主动对老师讲错在哪里,怎么错了,实在不明白的地方,我再给予讲解。



实践告诉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把握得好,少讲比多讲收到的效果确实要强。为了不削弱少讲所发挥的功能,教学中配以无声的体态语也显得十分重要,使学生从教师的眼神、肢体语言中有所反应,产生一种心领神会、心灵相通的感觉,利于形成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做到少声胜多声,无声胜有声。



二、为学生创设“提问”的空间



“问题”是促进创新的原动力,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上,必须做到融科学性与艺术性相一致。



首先,从问题质量的角度看,高质量的问题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低劣的问题则是浪费时间。如:“对不对?”“是不是?”等等,如此的问题纯粹是一种语言浪费,学生可以不假思索的回答:“对!”“不对!”“是!”“不是!”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人云亦云”的不良习惯,也容易滋生惰性。其次,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常见到的是“自问自答”式的提问,或“连环炮”式的提问。通过现象看本质,其共同点在于:教师“边问边答”或“问”得过多,且注重的是形式上的完美,突出的是对知识的灌输,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说,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不发问,但并不是问得越多越好。日本的一些教育家就曾将课堂提问分为“重要的提问”和“徒劳的提问”。“重要的提问”是必须的,因为它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具体目标,富有启发性,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我们需要减少的是“徒劳的提问”,直至没有。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为学生创设“多问”的空间。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我开门见山的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关于圆,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你还想知道圆的哪些知识?”学生一听,于是纷纷举手,有的说:“我已经知道了圆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  。”有的说:“我想知道圆还有哪些特点和特性,它的面积怎么求?”还有的说:“我想知道我们的车轮为什么要用圆,生活中圆有哪些应用?”……让学生把想问的问题都提出来,无疑比教师自己设计许多问题牵者学生的“鼻子”走效果要好的多。又如,在上“利息”这一课时,我也先让学生自学,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就有学生提出了“老师,书上讲存款既利国又利民,我认为只利民不利国,因为国家派专人替我们保管钱,不但没有收保管费,反而贴利息给我们,这哪儿是利国呢?” 这个问题,看起来与这节课要学习的利息的计算没有多大联系,但是我不讲,学生会疑云重重。我先肯定了这位学生敢于怀疑课本、敢于提问的精神,接着就拿这个问题反过来问学生:“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大家不得其解时,我适时的补充了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最后的教学效果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这就是我给学生创设“提问”的空间的功劳。



三、为学生创设“书写”的空间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必须要重视板书的重要性,但这种板书应该既有教师的,又有学生的,不能使黑板仅成为展示教师“教路”的“屏幕”,也应让学生在其上展示“学路”。很多情况下,教师少写而让学生多写,并学会尊重学生的板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记得在一盒教学录象带中看到过名师吴正宪老师的一堂课:学习分数时,吴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上黑板来表示1/2,学生中有用线段图的、有画各种实物图的,等等,直观上,板书乱七八糟,打乱甚至挤掉了老师的板书设计,可吴老师并没有擦掉这些,而是很欣赏的用红笔把学生们的“杰作”圈起来。这种做法无疑比教师在黑板上直接板书要好得多,同时也体现了她对学生创意的一种保护,对学生的一份真诚,表明她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是从心底里做起的,而这一切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在课堂教学中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同样一个思考题,在不同的班级用相同的时间,由我和一个优秀学生分别讲和书写步骤,到单元考试时这道题的正确率是学生讲的班级比我讲的班级高,这说明了学生是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讲的,而我是从成人认知角度出发,讲的重点不一样(或许还有学生对学生讲的新鲜感吧)而导致这样的结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就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让学生自己概括结论,并提供黑板由他们去书写,有时甚至课题也让学生去书写。虽然他们的字迹不如教师的美观规范,语句也不够通顺,但那才是他们自己的东西、感兴趣的东西。对于学生板演结果的对错,由其他学生去判断,这比教师自己操办所产生的效果要好得多。



四、为学生创设“操作”的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体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的演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固然重要,但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一次讲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我把圆片剪成无数个小扇形,拼成近似的长方形边讲边演示。一节课下来浑身汗水,可是反馈作业发现错误很多。后来我再讲圆面积公式推导时,我一改自己演示实验变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得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学生亲自动手后,公式理解了,作业正确的多。后来我在讲圆锥体积公式推导时,我让学生自己带上各种底面积相同和不同的,高相同和不同的圆柱和圆锥,到学校沙坑里去进行测量,这样学生亲自动手后,感受很深,得出的结论印象深刻。实验操作让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远比让学生观看教师的演示好的多。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适当为学生创设“说理”“提问”“书写”“操作”的空间,是为了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更好的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美国华盛顿一所大学有句名言说得好:“我听见了,我忘记了,我看见了,就忘记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作为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动口说理提问,动手书写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要引导他们学会学习,使学生的各方面在“做数学”当中都能得到发展,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06: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的思考与实践  



桥口区教校教研室 杨从海 桥口区水厂路小学 黄利刚



随着数学新课程的推进,从1963年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就明确提出小学算术的教学要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历年的数学教学大纲也对此有较明确的提法。从教材的编排内容来看,也注重了与生活的联系,从练习生活的主题图到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应用题。可以说在对我国小学数学的历史回顾中,我们不难发现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不是从今天才开始,而是有较长的历史渊源。而促使我们更进一步去思考、研究这一问题,是因为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数学生活化”这一提法大行其道,好象数学课如果不联系生活,也就没有了新课程的味道。于是乎,铺天盖地的生活情景席卷而来。老师们在对每一节公开课的设计上总是要挖空心思地去联系生活、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去学习数学。当然,联系生活实际使枯燥的数学知识焕发出生活的气息,确实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可是,在热闹的生活情景背后,也促使我们进行了深入地思考:



思考一:抽象的数学能为具体的生活所取代吗?



数学作为一门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数学把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共同性质抽象概括为概念时,其事物的具体内容和其他属性就被抛开,仅仅考虑抽象的形和数的性质及其关系。例如几何中的“点”“线”“面”等概念就已经舍弃了所有属性,从具体事物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中抽象出来,“点”不具大小,“线”没有粗细,“面”没有厚薄,只留下了空间形式。所以,数学一开始就具有“抽象”的特点,不可能为具体的生活所取代。否则,也就丧失了数学最本质的特征。



思考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需要密切联系生活吗?



数学是关于数和形的科学,它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不同,并不以客观世界的具体物质运动形态为研究对象。“数”和“形”都抽象地存在于人的理性思维世界。从根本上说,数学对象来源于现实世界,是具体事物的抽象。



数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对现实世界抽象的结果,甚至是对抽象的对象进一步抽象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数学才有今天的蓬勃发展。因而,数学的研究对象与日常生活经验就有了远近之别:有的与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较为接近,他们可以在自己的经验基础上探究并建构起这些数学知识;有的是人类理性思维的结晶,远离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学生很难通过自己的经验探究、发现这些数学知识。



心理学认为:儿童在各个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同的特点。在生理方面,身长、体重、骨骼、肌肉、大脑及神经系统等都有不同发展和机能差异;在心理方面,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接受能力等方面也各有显著的特点。小学阶段,学生思维还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度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这就决定了儿童数学必然是依赖外界东西最多的数学。思维的形成,必须从外在的可见活动开始。这既是人类教学经验的起源,也是个体智力发展的过程。因而,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但是,我们在使用这些生活情景时,也会发现:小学数学很难直接面对一个现实问题,它必定是忽略了一些生活中无法控制的因素。



思考三:数学与生活是什么关系?



翻开科学史我们不难看到,数学是从数数、测量等人类生活的实际需要中发展起来的。在数学形成为一门学问以前,它一直融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中。这可以说是数学发展的原始阶段。在数学形成一门有组织的、独立的和理性的学科以后,才逐步使普通人对其产生了神秘感和深奥感。



可以说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画”,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它不仅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也在提高人的思维能力上起着独特的作用。



生活是数学知识产生的基础,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为学生创设了现实性的情境,便于理解数学的价值,丰富学生对数学的应用。但是数学终归还是数学,它不能永远在生活中徘徊,数学有应用的广泛性,又有严密的逻辑性,生活化的数学只有上升到逻辑化的数学才能广泛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而数学教学既要有生活化作基础,又要有数学化作保障,实现生活化和数学化的统一,这样才能体现数学的工具性和普遍适用性。



数学教学要以生活为原形,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进而还需形成逻辑的数学,数学教学是一个由生活化逐步向数学化转化的过程,最终要达到数学化地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所以我们认为,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要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正如《课程标准》中所强调指出的:“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这是由数学学科的特点及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所决定的。但是,我们并不认同“数学生活化”这一提法,因为,数学来源于人类生活、实践活动,也来源于数学知识内部的矛盾运动,不可肤浅的理解“数学生活化”,更不能形而上学的提出“生活数学化”。这样就会使我们混淆数学与生活的意义,片面追求生活化的情景,从而导致“学生思维的卡通化、浅表化”这一严重的后果,对数学概念产生误解。我们同时也认为:不应片面提倡“数学生活化”的同时也不应唯一地强调“数学教学的形式化”。也就是说,正确处理“生活与数学”的关系应被看成搞好数学教学的关键所在。我们不仅应当帮助学生很好地去实现由“生活”向“数学”的过渡,而且,还应当帮助学生很好地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运用到学校中学到的各种数学知识、方法。



实践与探索



在以上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确立了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和生活联系的途径与方法研究”为研究专题,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



1.生活材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我们认为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而言,有许多内容是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通过丰富的生活素材的选择与运用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有用性,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从生活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作用:



(1)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景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问题情境不仅包含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信息,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学习数学是枯燥的,特别是学习计算,学生的情绪更低,为此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感受到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性。



(2)数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选取生活中的例子作为数学课堂教学情景素材,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知识,把所探究的知识运用于生活,把数学教学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中,能使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生活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进而进行数学探究活动。但应当明确的是,当数学问题提出后,这一生活情境也就丧失了其价值,我们应关注的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



2.生活材料在数学教学中的基本特征。



谈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问题,我们很自然就涉及到情景创设的问题,因为,这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用道的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也是最主要的方法。但是,怎样的生活情境才是数学教学所需要的呢?我们通过分析、比较→实践→再分析、比较这一过程,对生活情境的创设也有了一些认识与收获。



我们认为,当前在情境创设上有以下不良的倾向:



其一,现实情境中的无关因素,大大干拢了课堂的进程,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有的教师不能在有限的数学课堂时间内尽快地实现从生活原型到数学模型的过渡,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有效地捕捉数学信息,而对情境本身作过多具体的描述和渲染,喧宾夺主,迷乱了学生的眼睛。



其二,教师对数学本质的关注减少,数学课的“数学味”变得越来越淡。一些教师在备课中为创设情境寻找素材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动忽视了“备数学”、“备学生”,忽视了现实情境背后所隐含的数学线索,抓不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即使所创设的情境再吸引人,也很难说是一堂成功的数学课。



其三,过于追求情境化,丧失了情境的本来价值。有些教师认为创设了情境,迎合了新课标理念,也不管情境是否适当,有没有起到实际作用,有没有意义,特别是一些低年级孩子,往往被情境所吸引,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所以说,并不是每节课都要一定从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



我们认为情境创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情境作为数学知识的载体,是为数学服务的,应依据数学知识的线索,努力创设“良好的”、“合适的”情境,并充分挖掘情境背后的数学关系,“数学地”理解情境,让情境多一些“数学味”。情境的创设应着力在“有意义”上。通过实践研究我们认为有意义的情境应具有以下特征:



⑴有意义的情境应该贴近学生生活。情境问题是学生自己做出发现的土壤,所以情境问题的选择范围可包括任何有利于做出数学发现的问题,如果条件合适,情境问题可以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真情实景。而一些抽象的数学系统和传说中的故事、神话、童话等模拟想像的情境,虽不具备真情实景,同样可以是学生数学发现的源泉,就是情景问题。情境应该是学生熟悉的素材,由此带着学生走向抽象的数学。



⑵有意义的情境应该能有利于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情境本身是为探究服务的,所以创设情境不能高投入、低产出,教师必须在要创设一个能提炼出数学本质问题的情境(也就是情境与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之间应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要把情境看作是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源泉”,把学生的问题意识看作是学生在观察、收集和处理情境中相关问题的信息时形成的认知冲突的反映。情境就不仅应给学生营造一种宜于学习的场景,而且还应提供一个能够原创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场。)以促进探究向深层次推进。



⑶有意义的情景应该能有利于学生展开数学思考。也就是说我们要关注情景内容的问题性,有效的数学情境要能够让学生“触景生思”,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引起他们更多的数学联想。数学向学生传达的是一种“模型”的思想,这种模型经常是有生活原型的,但生活原型中又往往掺杂了许多与数学无关的因素,把这些无关因素剔除,形成对数学的本质理解,就可以看作是一种“数学化”的过程。



情境一是要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能与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相联系,同时又会产生新的认知冲突;二是要应该是弄清本课的知识要点,明确建模的目的,从各种生活素材中进行优选与组合,并对生活问题进行必要的合理简化,显示其基本的数学要素和本质特征。三是要具有衍生性,也就是通过这个情境能够产生一连串、由浅入深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



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充分挖掘、拓展学生的探索空间,使学生经历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都能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数学情境的创设不能随心所欲,一定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亲历把现实情境“数学化”的过程,只有创设了有效的教学情境,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真正地充满活力,学生的数学素养才会有质的提升。



3.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材料的途径与方法。



(1)选择适合于数学教学的生活材料,凸现有用性。



《数学课程标准》一书中强调指出:“素材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提供有趣的、具体的、富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如游戏)活动,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合理选择生活材料不仅要从知识系统出发,考虑的前后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更要关注数学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重视创设问题情境,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准备状态。但实践中,教师普遍关注的是材料的新(新颖)、奇(奇特)、趣(贴近学生,有趣味性),而往往忽视了学习材料的数学味,忽视数学的本质,在看似“热闹”的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认为,选择生活化学习材料既要关注现实性,又要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既要体现适度的开放性,又不宜过分繁杂;既要关注趣味性,还应减少生活经验对数学思考的干扰和影响。我们认为,选择生活材料一是要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寻找适合学生的,能体现数学知识生活原型的学习材料,成为生活化学习材料选择时首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二是要体现适度的开放性和挑战性,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化学习材料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挑战性。而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选择不当,学生或为复杂的情境所困,或在过度的开放和挑战面前束手无策,影响对生活现象的数学思考。因此,选择生活化学习材料还应考虑适度的开放性和挑战性。三是要处理好生活思考和数学思考的关系,数学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学习数学地思考。但当学生面对现实生活材料时,往往习惯于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如果学习材料选择不当,学生容易纠缠于生活经验思考,而影响数学思考目标的达成。因此,选择生活化学习材料还应处理好生活思考和数学思考的关系。



(2)对生活材料进行重组与加工,凸现有效性。



数学问题需来源于生活,但有时又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教材中的知识是相当平时单纯的,条件与结论的信息都是相匹配的。为了符合数学训练的需要,问题的情景都比较单调,且所求问题要求明确,答案唯一而且解决实际总是需要排除事实情节的干扰,从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答案。所以,教师应重组教学材料,使教材中的应用题具有现实生活的原汁原味,尽量做到贴近生活。



加强生活材料的“应用性”。研究表明,当数学和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儿童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同时,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发现的数学概念、形成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更能促进学生在以后遇到相关问题时自觉地运用有关的数学经验去思考、解决问题。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赋予数学知识以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的、应用性很强的学习材料。主要体现在:1、学习材料来源于生产、生活的实际,并为学生所熟知,即“从生活中来”;2、应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及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到生活中去”,比如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时,课前先引导学生到银行、商店去调查,了解关于存款、取款、利息、折扣等方面的一些知识。课堂上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有关利息和折扣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解答。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既学会了知识,又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



注重生活材料的“针对性”。 课堂教学毕竟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选择、再造生活材料的目的也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所以在选择、改造生活材料时不仅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应该考虑如何引起学生对“数学自身特点”的强烈关注。应追求一种:“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在活动中生成数学,寓数学学习于实践活动之中的教学境界”,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设计、重组生活材料使之适应数学的教学。



增强生活材料的“问题性”。 选择和使用生活化学习材料,创设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因此,增强生活材料的“问题性”是我们尤其应该关注的。一方面,我们要剔除生活材料中的一些无关因素,创设适合于数学学习的问题情境;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综合多种信息,增强材料的“开放性”与“综合性”,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



(3)有效地运用生活材料,凸现思考性。



合理选择生活化学习材料为凸现学生的数学思考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但如果学习材料使用不当,依然难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我们认为通过生活材料的运用实现方法的获得与数学模型的建构是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我们知道,即使最简单的数学也是抽象的产物,从不具大小的“点”到没有宽度的“线”、没有厚薄的“面”都是从现实原型中提取的“理想化”的思维产物。关于这个提取过程,皮亚杰曾经描述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四五岁的孩子为了数清楚一些石头,把它们摆成一行,然后从1一直数到10。数完后,又从另一端开始数,发现也是10。他接着把石头摆成一个圆圈,依次数下去,发现了同样的道理。他究竟发现了什么呢?他没有发现石子的性质,而是发现了排列顺序的动作的性质。因为这些石子是没有顺序的,是他的动作使之成为直线顺序或圆形顺序或任何一种顺序。所以,从这里获得的经验与石子的物理性质没有关系,确切地说,与石子可以毫无关系,而完全可用数学符号来代替。这就是逻辑数学经验的获得,一个依赖于外界事物而又超越其具体形态的抽象过程。



“抽象”的意义在于其浓缩了事物最为重要的一般特征。这样的特征在教学中可以不拘于“严格定义”的程式,但一定要能够成为学生建构理解时的突出信息,成为分析现实生活的一条经脉。这取决教师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眼光以及将数学不失真地还原到生活的能力。当然,数学毕竟是“思维的自由创造物”。当我们一方面把生活之于数学教育的重要性突出出来时,另一方面,又不可忘记数学发展的抽象本性,生活化是有限的。我们数学教学中所运用的情境应该更关注其数学化的过程。



一方面要注意将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即发现现实问题中的数学成分,并对这些成分作形式化处理。另一方面,还要再把具体问题转化成抽象概念,建立数学问题于数学形式系统之间的关系。数学教学中,二者必须结伴而行,相辅相成。因为数学和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但同时数学作为一门严谨的科学,以其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于现实生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所以,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数学情景使数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有机的结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到数学知识,还能使凝结在生活情景中的丰富的数学内涵、数学思想、数学的精神和美随着教学的展开尽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较好的发展。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在数学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更多的是配置生活原型,创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情境。当然有些问题情境不能真实地在课堂中展现出来,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经历过,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把问题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亲自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努力使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生活,使问题情境的创设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使学生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06: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湖北省宜城市郑集镇王洲小学 徐虎 余江琴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现代社会,知识不是单一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情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教学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知识具体情境性,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优质的情境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一、创设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玩具(汽车、火车、坦克、手枪……),图片(奥特曼、机器人、孙悟空、哪吒……),水果(苹果、梨子、香蕉、桔子……)],



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



生1: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



生2:摆整齐。



生3:把好玩的放在一起,好看的放在一起,好吃的放在一起。



生4: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导入课题,探求新知。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各小组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生1:我们组整理玩具有:汽车、火车、手枪……



生2:我们组整理图片有:奥特曼、机器人、哪吒……



生3:我们组整理水果有:苹果、梨子、香蕉……



(学生回答分类理由和方法时,教师适时引导,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评价。)



师:各小组再按不同标准把东西分类细化。



各小组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生1:我们把汽车放一起,把火车放一起……



生2:我们把奥特曼放一起,把机器人放一起……



生3:我们把梨子放一起,把苹果放一起……



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把自己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创设质疑情境,引发自主探究



创设质疑情境,就是在教师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上课时,对老师提出的质疑情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据这一特点,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十几减8》时,我一开始就给学生制造一个悬念:“徐老师昨晚做了一个梦,你们想知道老师做的是什么梦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想!”这样通过激趣诱思,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紧接着就讲述我的梦,“老师梦见齐天大圣孙悟空对我说,他在蟠桃树上摘了8个仙桃,树上还剩几个仙桃呢?梦里的问题老师怎么也解决不了,你们谁能帮一帮老师?”低年级孩子乐于帮助他人,乐于尝试解决困难,乐于展示自己的才能,一下子全都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全都想帮帮老师。于是,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1个仙桃,那么还剩下3个仙桃,算式是11-8=3(个);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2个仙桃,那么还剩下4个仙桃,算式是12-8=4(个)……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知识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验证、总结,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才能灵活地、创造性运用于实际,体现数学的价值。从表面上看,这个质疑情境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创设更好地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三、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



“玩”是孩子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



如:在教学《掷一掷》时,我首先告诉同学们,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摸球的游戏。我手上拿的纸盒里装着标有数字1、2、3、4、5、6的乒乓球各一个,请你来闭着眼睛随手摸一个球,可能摸到几号球呢?



(教师摇晃盒内的球后,请一个学生闭眼摸一个,同时请学生们猜一猜他摸到的是几号球?)



生1:他摸到的是6号,



生2:不一定吧?他可能摸到2号,也可能摸到3号。



生3:我看他说不定摸到的是4号或5号或6号。



(学生猜后,教师让摸球的学生出示摸到的球。猜对的同学欢呼雀跃)



师:想一想,我们能事先确定摸到几号球吗?



生1:不能,1号到6号都有可能被摸到。



生2:6个球被摸到的机会是一样的。



师:如果想摸到的球肯定是6号,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1:多放几个6号球。



生2:不行,要全部放6号球。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每个球都有可能被摸到,只要有一个球不是6号,就有可能摸到这个球,如果全部是6号,随便你怎样摸,摸出的球肯定是6号。



创设以游戏情境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和理解“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应用价值,初步掌握“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方法。于学生而言,他们没有等待知识的传递,主动建构了知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于老师而言,没有去填“鸭子”,只是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多种学习条件,营造了一个人性化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玩得巧妙、玩得高明,不是为玩而玩,而是让学生在玩中生疑,让学生在玩中质疑,让学生在玩中释疑,获取知识,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7-7 06: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新算法的提出  



宁波市江北区宁镇路小学 唐军军



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二十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一般的孩子在幼儿园大班时就学会了十以内加减法,进入小学后,二十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稍加练习也能熟练掌握。但是,孩子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就不是那么轻松了,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大大下滑,计算的准确率也降低了,两极分化初露端倪。有的学生由于计算速度跟不上,开始拖拉作业,成为数学学习困难者。



在一次20以内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检测中,四年级44名智力正常的学生每做对一题的平均用时是3秒;最慢的学生每做对一题平均用时6.8秒,是速度最快的学生的6倍多;后9名学生每做对一题的用时5.6秒,是前9名学生的近3倍。可见,即使到了四年级,多数学生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速度还没能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以及退位减法的困难呢?



我认为,这和我们运用的计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法有关。我查阅了原浙教版的教材以及人教版和北师大版的新课标教材,发现这几种教材所展示的算法不外乎数数法和数字推理法。数数法就是通过数数来计算,包括借助实物数数和单纯数数两种。数字推理法指的是包含凑十法、拆分法等的运用数字进行推算的方法。例如要算“9加6的和”,先算“10+6=16”,再算“16-1=15”,就是运用了数字推理的方法。新教材中有多种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法就是运用了各种数字推理的策略。



然而,数字推理法对学生的思维要求高,需要的思维步骤也多,并不利于学生熟练掌握最终到达脱口而出的地步。以运用最为广泛的凑十法为例,求9加3等于几,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前就需要这几个思考过程:一、判定该题是不是进位加法;二、如果是进位加法,怎样才能凑成10。这样确定方法后才能进行下面的运算:



9+3

=9+(1+2)

=(9+1)+2

=10+2

=12



从上面的运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一个过程,而且属于不能直接运用题中数据,需要拆分才能进行简便运算的一类。所以,看似简单的凑十法,其思维是不简单的,包含着一系列逻辑推理过程,它的认知基础与一年级学生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计算的困难。



那么,怎样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呢?我认为,用数的组成来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一种可行而且有效的方法。



“数的组成法”是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和是该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的方法。就是把一个数分成和是该数的两个数(0除外),穷尽所有的分法,并把这些分法罗列出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数的组成法”对于从事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的老师来说可能不陌生,一般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用的就是数的组成法。例如教学“和是9的加减法”的时候都会让学生说一说:9可以分成1和8;9可以分成2和7;9可以分成3和6;9可以分成4和5。学生熟知了数的组成,计算速度比之数数法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运用数数法给学生搭了一级台阶后,就用数的组成法让学生熟练计算。例如3+4为什么等于7,让学生数一数就知道了;但是在计算时,却需要学生在大脑提取相关7的组成的信息,这样才能使计算更加迅速。那么,我们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时候,同样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先运用数数法或数字推理法为学生做好铺垫,然后用数的组成法来让学生熟练计算。



以11的组成为例,11有下面几种非零自然数的分法:11可以分成1和10,11可以分成2和9,11可以分成3和8,11可以分成4和7,11可以分成5和6。其中,11分成1和10是把11分成一个一位数和一个两位数,转换成加减法后不属于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类,多数学生能熟练掌握;其它四组则是由两个一位数组成11,属于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类,也是学生计算的难点,是数的组成法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12至19的数也一样,如果分成一个一位数和一个两位数的组合,那么转化成的加减法不属于进位退位的一类;而如果分成两个一位数,转化成的加减法则一定属于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一类。也就是说,在运用数的组成教学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时候,我们只需要选择11至19各数的一位数组成。



在对11至19各数的进一步拆分中可以看出,随着数的增大,这些数的一位数组成的对数却越来越少。例如17只能分成8和9,18只能分成9和9,而19则不能由两个一位数组成,也就是说,不存在和为19的进位加法,或是被减数为19的退位减法。这样,在11至18各数的一位数组成中,11、12各有4组,13、14各有3组,15、16各有2组,17、18各有1组,一共20组,比2至10的组成还少了5组。而这20组,包含了20以内(不包括20)所有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也就是说,单从数量上看,学生掌握11至18各数的一位数组成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从11至18各数的组成中的每一组两个数的大小来看,是不是在一年级学生所能掌握的范围之内呢?



从日常经验可知,5、6个物体杂乱摆放,我们的大脑能立刻反映出准确的个数,但是7个以上的物体杂乱摆放,普通的成人也必须经过数的过程才能知道准确的个数。这是受注意力广度的限制。心理学研究表明,在1/10秒的时间内,成年人一般能够注意到6—8个排列不规则的黑点。儿童的注意力范围则更小。也就是说,7至10的加减法学生已经很难直接运用具体形象思维来解决,而需记忆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帮助。既然学生能借助记忆力和逻辑思维的帮助掌握7至10的组成,那么,只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一定的练习,学生同样能循序渐进地掌握11至18的一位数组成,因为组成的元素是一样的,都是一位数。只不过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的时候两个一位数加起来不超过10,而学习11-18各数的一位数组成的时候,两个一位数加起来超过了10。其实,这两部分内容合起来就是一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只不过教科书中没有采用这种说法而已。



而一旦学生掌握了11至18的一位数组成,解决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也就等同于10以内的加减法的思维过程,计算速度就理所当然地得到提升了。



我们知道,在小学阶段的数的运算中,无论是多位数的加减乘除,还是小数、分数的计算,最基本的类别只有两类:一位数加一位数和一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加一位数中不进位的部分(也就是10以内加减法),多数学生能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一位数因为有着乘法口诀的帮助,绝大多数学生也能脱口而出。而一位数加一位数中有进位和退位的部分对多数学生来说,还需要一系列思维过程才能得到计算结果,成为这部分学生学习后面的计算的拦路虎。而“数的组成法”改变了旧有的思维方式,从而解决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这个计算上的难题。



可以说,“数的组成法” 是计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全新的思维方式,是学生加减法思维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将解决多数学生计算学习中的一个重大障碍,从此进位和退位只是计算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无需原有的复杂的思维过程。这对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减低学生两极分化的程度,减少数学学困生的数量,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7-7 06: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集锦

引导学习反思 促进自主学习  



福建省德化县实验小学 毛建铭



数学学习中的反思是普遍存在的。反思,简单的说就是对过去经历的再认识,数学学习中的反思就是对原有学习经历的回顾、重新思考。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一切知识最终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才能得以完成,反思是建构主义的一个核心特征。我国著名理学家朱熹早就提出了“学、问、思、辩、行”的学习模式,实践证明,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提供给学生学习反思的机会,多关注学生的反思行为,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对学生来说终身受益。



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对学生学习的反思还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原因之一,小学生的反思行为大多数处于一种下意识的、不自觉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还不会反思、或者不善于反思。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反思?反思什么?怎么反思?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总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错误,有时只要学生稍微反思一下就能发现,并能独立的加以更正。比如,抄错数据、得出了不符实际的答案(小明的身高138分米;一共2.8人)等。原因之二,我们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反思对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水平的重要性,没有及时去培养学生自觉反思的习惯。因此,教给学生一些反思的方法,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是我们数学老师迫在眉睫的一大任务。现笔者根据数学学习过程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展开简要论述,以期有更多的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思,使我们的学生能在不断反思中更有效地学习数学、学好数学。



一、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和对自己的学习做一个评价,就是训练学生整理思维过程和思维策略,通过自我评价、自我赞赏,提高学习信心,逐步养成反思的习惯。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课堂教学一结束,教师立即打开课本布置作业,让学生埋头于习题中。教师来回于学生中间,对“接受较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在这里,学生完全没有了反思的机会。



其实,教师要舍得花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反思自问:1、今天老师讲的是什么知识?(整理内化,构建知识体系)2、我知道了多少?(对照检查,确定补习方向)3、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对书中的哪些地方还存在疑问?(质疑提高,培养创新精神)……然后有问题的可以举手提问,师生集体商讨解决。这种课堂空间的安排必然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的整理和内化,从而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可以起到“磨刀不误砍柴功”的作用。在课末这样的反思,教师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让学生敢想,更敢说。



同时,在引导学生反思自问时,也应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根据问题的具体情景(如板书、教师的语言暗示等)来进行简单的回顾总结,这种总结是受具体情景制约的,如果不对它进行提炼、概括,那么它的适用范围就很有局限,不易产生迁移。因此应在总结时让学生反思整个学习过程,结合数学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在思维策略上回顾总结,分析具体内容中包含的数学基本思想方法,对具体内容进行再加工,从中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一般数学思想方法。



二、完成作业——引导学生反思自查



现在的学生作业做完了就往组长那儿一扔,便去做自己的事情。把作业交给老师去评,错了,返回订正,再送老师批改……有的学生甚至要在这样的循环中来回数次。这种重复,不仅不能使学生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反而会产生一种厌烦情绪。学生在这样的往复中,增加自己麻烦的同时,也给老师增加了负担,不但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还会滋长不负责任的坏习惯。



上述情形的现出,大多是因为学生在作业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作业中经常出现解题过程单一、思路狭窄、解法陈旧、主次不分等不足。还有的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不求甚解、粗心大意,满足于一知半解,在解题完之后,忽视对结论的反思,经常出现结果不符合实际,数据出错等现象。



例如:小强带着15元钱购买了4瓶牛奶,牛奶每瓶1.5元,剩下的钱买矿泉水,每瓶2.5元,可以买多少瓶矿泉水?

学生完成的算式是“(15 -1.5 × 4)÷ 2.5 =3.6(瓶)”。



但大部分学生可能未认识到结果的不合理,这时对结果的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角度来剖析作业错误的原因,指导学生自觉地检验结果,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使学生在纠正作业错误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的本质。同时通过这一反思过程,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样、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着眼于相互联系的数学认知结构。



在教学实践中,我要求学生在作业完成后不要急于上交。而是要给自己提这样的三个层次的问题: 1、我今天的作业和昨天相比怎么样,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浅层次的反思)2、我认真检查了吗?我都做对了吗?(中层次的实践反思)3、当学生反思习惯的养成达到一定水平时,可以引导学生这样问自己:这道题有没有别的解法?(深层次的质疑反思)在批改作业过程中,为了检查学生的反思情况,打开作业本,不急于用红笔在学生作业本上做对或错的符号。而是认真“扫描”,发现有错误的,总是把本子退给学生,让他自己去独立检查找出来。那些没有认真反思自查的学生经过这样多次的“教训”之后,就会觉得:与其要被退回重查,还不如自己进行认真反思自查。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把反思的结果写在作业本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反思结果,进行方法上的指导、疑难问题的解答、反思质量的评价。



三、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反思自究



一个人对解决问题的体验是有时效的,如果不及时进行总结,这种经验就会消退,从而也就失去宝贵思想方法的训练机会,失去从经验上升到规律、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机会,这是教学上的一种最大浪费。因此,为了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必须使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反思,对自己是怎样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技能和技巧、走过哪些弯路、从中获得哪些经验教训进行认真的剖析,逐渐培养随时监控自己的数学思维活动的习惯。



学生解决问题时,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一定的“尝试错误”,再加上缺乏对解题过程的反思,不对解题过程进行提炼和概括,为完成任务而解题,导致解题质量不高,效率低下。解题是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但是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养成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是具有正确的解题思想的体现。为提高解题质量和效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过程,确定解题关键,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解题思路,使解题的过程清晰、思维条理化、精确化和概括化。



例如:解决应用题“一个人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200个,6天可以完成;现在要在5天完成,每天需要比计划多加工多少个零件?”时,学生按常规的解法是“200 × 6 ÷ 5 - 200=40(个)”,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反思:“有没有其它的方法?”通过思考,学生探究出另一思路:“假设把原来第6天加工的200个零件平均分到前5天去做,那么就是5天完成了全部任务,所以每天需要比计划多加工200 ÷ 5=40(个)。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比较、反思两种方法,使学生体会到第二种方法的优势。



四、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反思自省



没有一个学生不希望自己优秀。在对自身学习态度的反思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比,清楚的知晓认真学与不认真学的结果差异。从而坚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信念,认真学习。无数事实证明,人总是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提高的。每周我都主动与班主任进行协调,利用十几分钟的时间集中进行反思。让学生自己好好回顾在近阶段中的表现,进行深入的反思。就集体或其他人的学习状况也可以开展类似一家之言的评议,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在不断的总结中反思、纠正、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这样的反思训练,首先,要求教师有这样的观念:并不是知识传授的越多,积累的越厚实,就等于学生良好知识结构与数学能力的形成。教师的发问不能替代学生的独立反思,要重视培养善于思考的学生。其次,为了把反思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需要教师带头进行反思,为学生树立榜样,营造良好的氛围。诸如,“这节课最精彩的地方是XXX提出的一个问题”;“在……地方老师处理的不够好,有待于老师改进”。……这样潜移默化的对学生施加影响。另外,还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调动学生反思的积极性。教师根据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开展反思学习争星比赛,一周一总结,一周一评比。这样长期训练,直到学生能自觉反思,最终养成了反思的习惯。



反思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学生对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或成功进行反思,进而修正或强化。事实上,学生这种自我发现问题、自我调整、主动应对的过程,不正是我们老师所追求的学生自我教育的境界吗?学生学会了反思,就相当于给学生请了一位尽心尽责的老师,随时随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有效指导,从而可以实现自我教育,提高学习的效率。哲人笛卡儿说过“我思故我在”,我们说:“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多反思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6: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