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7-7 06: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朱瑛 赵银丽  





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我”的发现,描写了一个小男孩以他的纯真、善良、执着、专注,将冲上海滩滞留在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条一条不断扔回大海的故事。课文内容平实自然,却感人至深,发人深省。文章对话描写突出,通过语言和动作反映了人物心理和品质。教学中应挖掘这个特点,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从而受到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教育影响。

学习目标:

学会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进一步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通过2—6段的演读,体会捡一条小鱼就是挽救了一个小生命,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的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学习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海底总动员》光盘

教学流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

上节课,咱们初步学习了《浅水洼里的小鱼》这一课,老师想看看一夜过去了,你们还认不认得这些词语娃娃。(课件出示本课词语)孩子们读读词语吧,看谁读得又响又准。(学生自由读词语。)

1.指名读

(多次指名读,评价语中强调“在乎”)

2.理解“在乎”

       师:“在乎”是什么意思,(相机板书)如果把“在乎”送进美丽的大海,在这儿,会有哪些可爱的小生命在乎大海妈妈。

生:小鱼在乎海妈妈,可爱的大海龟在乎美丽的大海……

3.揭题

过渡:是呀,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在美丽的大海生活得多自在,有一首儿歌说过大海是鱼儿的妈妈。生活在您幸福的怀抱里,多么自在,多么快活。可是有一天晚上,一个巨浪打来,清晨小鱼们发现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成了一群──生齐读(浅水洼的小鱼)

师:孩子们,昨天我们已经读过这个感人的故事了,大家还想再读读吗?

生:(想)

二、走进故事,体验感受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师:读书就应该是这样,带着一种想读的心情走进课文,自由读课文第一段。读着读着哪一个词,哪一个句子牵动着你的心,让你开始担心了,就请用笔轻轻地画下来。

1.交流感受

①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小鱼都会干死。

②品读句子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话。读着读着,你的心也许再也无法平静,你一定更加担心了。你为谁担心了,说出来吧!

③交流读后感受

师:善良的孩子们,你们的感受紧紧地牵动着老师,这几百条,甚至几千条可爱的小生命用不了多久就要被太阳蒸干。(课件出示沙滩,放大的“蒸”字缓缓地从地平线冒出来。)用心去读读这个“蒸”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好像看到小鱼在苦苦地哀求人们救救它。

生2:水洼里的水快没了,小鱼快渴死了。

……

师:(课件播放悲伤的音乐)是呀,我们从这个“蒸”中感受到……感受到……感受到……当音乐响起之时,我们仿佛听见可怜的小鱼在向我们倾诉他的痛苦,在向我们苦苦地哀求,有好象自己成了那些可怜的小鱼的同伴,在和他们一起诉说心中的痛苦。

师:可怜的小鱼,此时此刻,你在想些什么?

假如你是小鱼,你会想些什么?

(3)指导配乐读

引:让我们一起表达出小鱼的痛苦吧!(生读)

让我们再一次缓缓道出小鱼的哀求吧!(生读)

(二)学习2—6自然段(课件:小鱼围困在海滩上的画面,师配乐过渡)

过渡:看到这成百上千的小鱼儿被围困在海滩上的浅水洼里,也许有人会捡回家慢慢享受这海中的美味,也许有人会停住脚步观赏这些小生灵在烈日下如何挣扎而死,也许有人会将正在跳跃的小鱼儿埋起来,然后用沙子筑起一座座精致的坟墓……可是一位年仅七八岁的小男孩的行为紧紧吸引着作者的视线,令人深深敬佩。

1.自由读课文2—6节,找出让你最感动的地方,用笔轻轻地划下来。

2.交流最感动的句子:

预设:

句子1:“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句子2:“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句子3:“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小鱼仍进大海。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向小组汇报你从哪里看出小男孩非常在乎小鱼。板书:(男孩小鱼)

(2)根据学情相机引导品味感悟

(3)引读句子

师引读:是呀,正因为他心中有着太多太多的在乎,因此当有人问他时,他会这样说……(生接读)

师引读:他不是凭着一时的好奇在玩一种游戏,而是在执着地完成一项使命。因为他知道──(生读)

师引读:他知道这么多小鱼,自己是捡不完的,但他还是尽力地捡着,扔着。因为他知道──

是什么使这位小男孩这样执着地去做,那是──爱(完成板书:画一个爱心)

三、拓展

(一)设想

1.看到小男孩的行为,此时此刻的作者还站得住吗?

       2.这时,不远处的渔民看见了小男孩的行为,他会怎么做的呢?(随机设计)

       3.被小男孩深深感动着的你们还坐得住吗?(完成板书)

       (二)播放《海底总动员》小结

  师:瞧,有了你有了我,有了我们大家的一颗颗爱心,浅水洼里的小鱼找回了自己的快乐,(播放《海底总动员》)。

教学在乐曲声中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7-7 06: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巧改教材,精彩无限

──《蓝色的树叶》教学案例与评析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朱 瑛





教学现场:

在学完课文接近尾声时,老师请同学们看课文插图,找出林园园和李丽,通过图文对比,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老师这样引导──

师:同学们,课文中的林园园你喜不喜欢?

生:不喜欢

师:是呀,她那么小气,不帮助别人,我也真的不喜欢。可从“脸红了”这三个字中,我又喜欢上林园园了。你们猜猜,老师为什么会喜欢林园园?

生1:脸红了,说明她认识到自己错了。

生2:脸红了,说明她是个知错能改的孩子。

生3:脸红了,是说林园园不好意思了。

生4:林园园后悔了,才会脸红。

……

师:对。我们现在来改改课文,使林园园变成一个大方、乐于助人的孩子,好吗?

出示课件:我会改

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李丽画好了近处的房子,远处的小山。她正要画树,可是绿铅笔找不到了。

李丽看看旁边的林园园,她已经把树画好了。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我用一下行吗?”林园园说:“。”

李丽高兴极了,她接过绿铅笔就画。她画呀染呀,不知不觉地把铅笔尖用完了。她正在发愁,这时林园园看见了说:“。”

李丽拿着尖尖的铅笔又画了起来。一不小心把铅笔尖弄断了。看看断了的铅笔尖,李丽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林园园看见了又说:“。”

风景画画好了,老师举起李丽的风景画,同学们都夸李丽画得好。李丽听了,望着林园园笑了,林园园也笑了,笑得那样甜。





师:同学们,老师一边读,大家一边想,看林园园应该怎么说,才能变成一个大方、乐于助人的孩子?

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我用一下行吗?”林园园怎么说才显得大方?如果你是林园园,你会怎么说?

生1:我连忙说──

生2:我急忙说──

生3:我大大方方地说──

生4:我毫不犹豫地说──

师(追问):说什么呢?

生1:拿去用吧,别客气。

生2:给,尽管用吧。

生3:这支就送给你吧,我还有一支呢。

……

李丽画呀染呀,不知不觉地把铅笔尖用完了。她正在发愁,这时林园园看见了会怎么说?

生1:别发愁,来,我帮你削一削。

生2:铅笔就是来用的,用完了再削一削就是了。

生3:没关系,来,我帮你削一削。

……

李丽拿着削尖的铅笔又画了起来,一不小心,把铅笔尖弄断了。李丽伤心地哭了,这时,林园园又会怎么说呢?

生1:不要哭,不要哭,来,我再帮你削一削。

生2:别难过,来,再削一削就是啦。

生3:林园园连忙安慰她说:“不要哭,没关系,我一不小心也会弄断的。”

生4:不要哭,我帮你削一削,我把这支绿铅笔送给你啦。

……

(课堂上同学们真诚的帮助,发之肺腑的纯真的语言令听课的老师异常感动。)

风景画画好了,老师举起李丽的风景画,同学们都夸李丽画得好。李丽听了

望着林园园笑了,林园园也笑了,笑得那样甜。

此时,老师边画笑脸,边引导大家:因为帮助别人既快乐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同学们,经过咱们的改编,我们这篇课文还叫《蓝色的树叶》吗?

生(齐):不能

师:那应该叫什么?

生:绿色的树叶。

师:同学们,生活当中你喜欢哪个林园园?

生:喜欢大方的林园园。

生:喜欢乐于助人的林园园。

师:是啊,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大家都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别人,关爱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面请同学们试着完成“我会改”的练习。(发下练习纸,让学生尝试改编课文。)

案例评析:

新课程提倡,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教者,既要立足教材,又要活用教材,超越教材。《蓝色的树叶》中所讲的事例,是我们生活中时常发生的,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人,像文中的林园园一样,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不愿伸出援助之手。课文虽符合该单元的教学主题,但却是个反面例子,负面影响较大。学了这篇课文后,林园园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永远是个吝啬、小气、自私、不乐于助人的孩子。虽然课文最后也有一句话,“林园园看到那些蓝色的树叶,不由得脸红了。”但很多老师往往会一带而过,不去深究。而本案例中的教者,却抓住这一文本细节,生发开去,巧改教材,收获了无限的精彩。

一改,提升了人文价值。“我们现在把课文改一改,使林园园变成一个大方、乐于助人的孩子。”这一改,不仅改变了教材,而且从此改变了林园园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负面教育变成了正面引导,反面典型成为正面形象,提升了人文价值。改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均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净化和引领。

二改,扎扎实实实践语言。课标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案例中,教者立足文本特点,巧设“改写”训练,创设了语文实践的环境,提供了语文实践的机会,拓展了语文实践的天地。

我们常说,阅读教学要把写挤进课堂,但怎样才能使写成为一种学生表达的必须,这就有一个情境创设问题,一种兴致所至的问题。案例中的改写,既使学生美好的愿望如愿以偿──让文中的林园园留给读者一个美好的印象──大方、乐于助人,又使语言文字训练找到了落脚点,可以说是一石二鸟,且改写是在口语交际之后进行,梯度分明,步步深入。海德格尔说“语言就是人的存在,人的存在就是语言”。在改编的过程中,孩子们真正走进了林园园的内心,实现了真正的“移情体验”。因为他们的情感被激发,思维被激活,智慧被打开,所以“吐”出的语言精彩无限,接下来进行的“我会改”作业练习,则水到渠成,学生并不因要求拔高而感到困难。改编,不仅使原本平面的教材、负面的影响,变成了立体的教材,积极的效应,而且使语言文字训练落到了实处。

三改,于情境之中进行口语交际。乐于助人、富有爱心是孩子们的天性。案例中,教者创设的“我们现在把课文改一改,使林园园变成一个大方、乐于助人的孩子”的话题,学生特别感兴趣,他们展开想象,小手高举,热情高涨。改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亲切话语的引导下,全身心地投入,自由畅快地想象,从最初的言语转化到最后的大胆表述,其思维的合理、想象的丰富,令人扼腕。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7-7 06: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自主合作,质疑导学

──《称赞》教学设计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朱瑛





设计理念



《称赞》一文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开篇课文。这是一个童话故事,文中四幅插图就是一套连环画。它描写的是相处融洽、富有人情味的小刺猬和小獾善于发现对方优点,互相称赞、互相鼓励,在一起快乐生活的故事。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明白: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就得先学会称赞别人,赞扬和鼓励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和动力。



阅读即老师、学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本设计从课题入手,设疑导入,利用口语交际,看图学文,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自主识字,畅快阅读,步步深入,理解故事的人文内含。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



找出班上一个平时缺点较多的同学,老师亲切地称赞他的优点,并请该生谈谈自己受到称赞的感受。板书课题,换词理解,学生设疑,如“谁称赞谁?”“他为什么会受到称赞?”“他受到称赞之后的感觉如何?”等等。



二、口语交际,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出示由四幅插图组成的课件,观察谁是图中的主人公。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刺猬和小獾是怎样说的,然后用自己的话将四幅图编成一个故事说一说。  



三、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通过编故事,已经激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强烈欲望。此时,趁热打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认认生字,并交流自己的识字方式。如编儿歌顺口溜识字、同学帮助识字、查字典识字、采用拼音帮助识字、语境识字、用生活经验识字等。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平舌音“刺”“糙”和后鼻音“凳”。



四、畅读课文,交流感受



扫清了识字障碍,又有了口语交际内容的铺垫,学生能够自主阅读课文了。此时给足学生阅读的时间,让他们痛快地读,美美地读,没有任何负担地读。读后交流,课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你喜欢谁?为什么?



五、自由组合,读文体会



学生可能分成三个方面的意见:喜欢小刺猬,喜欢小獾,两者都喜欢。此时将学生重新组合成三个小组,速读课文,找出课文相关语句来证明自己的意见,充分说明自己喜欢的原因。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解决相应的疑难问题,如: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猬为什么还要称赞他呢?体会重点句“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在文中的作用及其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内含。



六、朗读表演,体味人物情感



小刺猬和小獾称赞对方是真诚的,是富有人情味的,该如何朗读他们的语言,才能表达出他们的情感呢?在畅读体悟的基础上,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课文,在朗读表演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此环节可分六步:1.自选角色;2.揣摩角色(要想演好,必先读好,要记住台词,要揣摩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情,有些动作和台词还可以想象、创造);3.同桌或组内演练;4.代表表演;5.师生点评(要从表情、动作、台词、配合等方面点评);6.评后再读(此时的读,学生的兴趣更浓,情感更投入),因为朗读表演,学生会用全部身心展示自己对角色的心理、情感等方面的体验与理解,努力把无声的文字符号演成有声有色的话剧,因此他们会在朗读表演中感受到称赞带来的快乐。



七、回归全文,释疑质疑



读了课文,学生针对课文提出的问题已能解决。此时出示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采用谁质疑谁释疑的方式,解决问题。相机引导,你还有新的疑问吗?



八、拓展延伸,运用赞赏的眼光发现别人的优点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文章,学生的学习不能起于教材,止于教材,而应结合生活经验,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从而达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从刺猬、小獾那温馨的交往中,体会到了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称赞别人。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发现同学的优点,用合适的语言赞美同学的优点,使同学们体会到被称赞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7-7 06: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走进秋天,走进大自然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模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秋天为主线,在赞美秋天、讴歌秋天的同时,也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识字1》收集了描写秋天的景色、气候和丰收景象的三组四字词语。有些词语对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较生僻,也较难理解,可结合具体情景画面进行教学。真正理解了词意,用心感受一下,会觉得这些词真的很美。

《秋天的图画》是一篇足足百字的小文。文章虽短,却勾画出了一幅秋天山野的美丽图画,道出了劳动创造美的真谛。

《黄山奇石》一文描述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黄山上创造了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奇石多因其外貌而得名。而且一块奇石,就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篇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科普小作品,它以拟人的手法、韵文的形势表现出来,读来琅琅上口。让孩子们在领略植物王国的奇事的同时,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奇妙。

《古诗两首》选取的是苏轼的《赠刘景文》和杜牧的《山行》,是两首描写深秋时节美景的古诗:荷已尽,菊已残,但橙黄橘绿;百花谢,枯叶飘,但枫叶似火。触景生情,诗人怎能不提笔抒怀呢?

《语文园地一》鼓励孩子们由文中走向生活,走进秋天,走进大自然,去发现美、创造美、展示美!

二、学情分析

“年年岁岁花相似”,对于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人们往往不是很关注。秋天来了,又去了,对于八九岁的孩子们来说,秋天是什么?除了树叶黄了,庄稼丰收了,真不知道他们还能说出些什么来。还有就在我们身边的自然景观、自然趣事,孩子们是否用心关注过?通过本组教学,在引导孩子们发现秋天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探索大自然的伟大与奇妙的同时,相信他们会渐渐养成乐于观察、勤于发现、用心感受的良好习惯。本单元识字、写字量较大,但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年的自主识字的经历,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相信他们能较好地掌握。

三、教学目标

1.在语境中自主识字61个,规范书写4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从文字中发现美,在头脑中浮现美,在朗读中表现美。用心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3.在学文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4.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积淀美,并付诸实践。

四、整体构想

《识字1》《秋天的图画》《古诗两首》这三篇课文都是描写秋天的,所以将其组合为第一模块──美丽的秋天;《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描述的是大自然的伟大与奇妙,将其定为第二模块──神奇的大自然;第三模块就是鼓励孩子们去发现和创造的《语文园地一》──我发现,我创作。

模块一 美丽的秋天

教学内容:《识字1》《秋天的图画》《古诗两首》

整体构想

1.走近秋天认识美。随文识字,读中感悟识字,在整体感知词语、文章的意思的基础上,出示与文章内容相匹配的秋天的画面,让孩子们欣赏画面,认识秋天的美。

2.走进秋天感受美。从画面走向文字,感受文字的魅力。在配乐中情景朗读,用心感受秋天的美,并用自己的声音表现美。

3.走进生活展示美。

把字写美观。

语文实践活动:画出自己眼中的秋天、创编秋天的童话、“诗配画”活动……

识字1

教学目标

1.主动识记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词语背后的美,并能在特定的环境中再现这些词语;培养积累词语、收集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天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仔细观察过吗?秋天是什么样的?(生自由汇报)

播放幻灯片,使学生眼中的秋天更加丰富,更加多姿多彩。然后再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识字写字

(一)读中识字

1.自读词语,边读边画出生字。

2.拼读生字,在词语中识记。

3.同桌互相听读,相互纠正读音。

4.师出示生字卡片,主动识记生字。

5.班内交流自己识字的好方法。

6.师指名认读,共同纠正读音。

(二)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扩词练习。

2.师出示带有本课生字的自编儿歌,指名阅读。

景色宜人气候爽,

层林尽染五谷旺,

天高云淡山河美,

春华秋实瓜果香。

(三)写字

1.指导观察字型,发现规律。

2.特别提醒

范写:

“尽”“层”“色”上窄上宽

3.描红,临写。

4.自评,小组互评,选出“小小书法家”。

三、朗读感悟

1.师配乐范读,生边听边想画面。

2.生自读,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3.边读边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内交流。

4.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简单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5.练习运用。师播放幻灯片,试说出与画面相对应的词语。

6.生配乐美读,读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四、实践活动

1.根据你对本课词语的理解,联系大自然,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吧!

2.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整理在《采密集》上,再收集一些秋天的词语写在上面。

秋天的图画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悟秋天的美好,体会并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在听读、自读、美读、评读、背诵的过程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识字写字

1.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自行解决。

2.把画出的生字多拼读两遍,然后再读一读该词所在的句子。

3.指名认读,师生共同纠正发音。

4.扩词练习。

5.写字。

(1)分析字形,数笔画记住字形。

(2)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3)描红、临写、同桌互评。

二、朗读感悟

(一)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互相听读,互相纠正。

3.小组内练读、赛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出示文章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

(二)品读感悟

1.师配乐范读,生边听边想像,注重体会朗读所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生自由练读,注重由“文字”到“画面”的想象过程。

3.重点导读。投影出示句子: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蹈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出的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体会“秋天图画”色彩的美丽。

4.小组内互读。组内每人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互帮互学,读好每个句子。

5.班内赛读、评读,看谁读得最美。

6.指一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本文的简笔画,引领全体学生根据画面提示,试着背诵全文。

7.配乐齐读全文。

三、积累语言

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摘抄下来。

四、写话练习:创造童话故事

秋天到了,各种水果都成熟了,森林里正在举行一场水果比美大赛。苹果、梨、香蕉……都……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背诵两首古诗,理解诗中所表现的秋天的焕然生机,再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3.培养孩子乐于背诵古诗,积淀经典文化底蕴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识字写字

1.自主认读生字条里的所有生字。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解决。

2.小老师领读。

3.同桌互相听读。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5.同桌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6.扩词练习。

7.写字:

(1)分析字形,掌握规律。

(2)师范写“枝”“刘”,提醒此二字的第四笔均是“丶”

(3)描红、临写,评出优秀。

二、朗读感悟

(一)《赠刘景文》

(二)整体感知

1.自读两首古诗,读准字音。

2.同桌之间听读。

3.小组合作交流,通过读诗,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之处?

三、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师配乐范读两首古诗,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生说说自己“听诗”的感受。

3.生自由练读──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美,感受诗的韵律美。

4.配乐赛读、评读。

5.指导背诵。

四、实践活动

1.从两首诗中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进行“诗配画”活动。

2.开古诗朗诵会,每组出两个节目,一个集体朗诵,一个个人朗诵

(山东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 潘华)

模块二 神奇的大自然

学习内容:《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流程:

板块一:自主识字 整体感知(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2.小组合作读,{要求:互相帮助,读的正确,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自主识字

1.同桌互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生字,然后同桌交流。

2.汇报生字。小老师领读识字组词。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4.游戏检测。生与生之间互动玩猜字游戏。评选出“识字小能手”。

再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两篇课文{要求读流利}

2.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3.展示朗读。

写字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

2.学生观察生字,说发现。

3.老师指点重点笔画。

4.学生练习,老师随机指导。

板块二 朗读感悟 {第二课时}

以《黄山奇石》为例

赏读

1.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老师有感情,略带夸张的语气解说}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后的感受,体

会黄山石头奇妙与美丽。

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部分,练读。

3.小组内展示朗读,{评选朗读之星}

诵读

1.配乐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师生评议}

2.指导朗读:

出示: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那个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①读出自己的感受。②抓住重点的词,如:飞、落……读出仙桃石的那种奇妙。

出示: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①用边读边想象的办法读出“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岩石的奇妙。

②“……”要读出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的语气。

(师根据生展示的内容随机指导)

3.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同桌比赛看谁背的有感情)

演读:

1.自由练习表演朗读:{可以加上动作,可以想象发挥}

2.扮演小导游:把自己喜欢的部分介绍给大家。

《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的朗读可以穿插在《黄山奇石》环节中,也可以单独进行。步骤如上。

板块三 积累、运用语言(第三课时)

1.择你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

2.画你想象中的“天狗望月”“狮子抱球”“仙女弹琴”,然后给图配上文字。

3.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模仿课文2.3.4自然段的形式,来说一说吧

(山东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 贾丽丽)

模块三 我发现,我创作

口语交际、展示台

一、导入

学完了本组课文,我们感到了秋之“爽”,天高云淡,秋高气爽,金秋时节,神清气爽;;我们感到了秋之“美”,大雁南飞,山河壮美,春华秋实,劳动创造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田野,走进大自然,去发现我们眼中的秋天吧!

二、活动过程

1.课前搜集有关景点或秋游路线的资料。

2.找小伙伴交流,说说各自想到什么地方秋游。(鼓励意见相近的同学组成小组)

3.小组讨论本组秋游计划。

4.班长主持全班讨论,各组陈述本组的想法和理由,集中意见。

5.统一意见后,具体商量秋游活动的计划。

6.商量准备工作和秋游活动的分工。

7.向老师提出意见。

8.根据计划进行秋游。

三、活动展示

此次秋游,大家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美丽的秋天,现在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眼中的秋天展示出来吧!

1.说一说。说说秋游中的见闻或有趣的现象。

2.贴一贴。利用秋游路途中采集的各种树叶标本制作叶画、书签。

3.画一画。用彩笔来描绘一幅你眼中的秋天的美景。

4.写一写。本单元我们积累了许多描写秋天的词语和优美的句子,你能试着运用它们把这次秋游的活动写下来吗?

5.组织班级评选优秀作品,并将其粘贴出来,展览、赏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7-7 06: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口语交际教案设计的“三个元素”

──人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备课建议

重庆市九龙坡区教研室 陈昌发



走进课堂,关注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现状,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是白白浪费40分钟”,他们无事可干,无话可说。这样的口语交际课怎能实现“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目标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如何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效率呢?从大量成功的口语交际课的案例中不难发现,只要把握规律,抓住口语交际的三个关键元素“情境”、“冲突”、“互动”来设计规划自己的教学,口语交际课一样可以像阅读课那样精彩,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关于“情境”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情境”是口语交际教案设计的第一元素,是打开口语交际大门的“钥匙”,我们备课的首要任务就要创设适合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进入角色,有话可说。没有情境,口语交际课的确难以为继。有人说“情境创设成功了,口语交际课也成功了一半。”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怎样创设情境?以人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为例,对第一单元的《秋游》,我们可以创设多重情境: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秋天美丽的情境,激发学生向往秋游的情感;创设班内有意见分歧的具体情境(如学生选定的某个秋游地方,一些人去过,而一些人没有去过;一些人赞成去这个地方,而另一些人不赞成。我们秋游选择走什么地方?理由是什么?);可以创设说服老师的比赛活动情境(假如老师不同意我们选择的地点,理由可能是什么,我们怎样说服老师。比一比,看谁最会说服他人);围绕秋游又可以创设秋游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具体讨论解决办法等。

再如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我想这样做》,我们可以创设下列情境:盲人到商店购物被营业员“坑”了,你看见了怎么做,怎么说;盲人从商场出来,突然下起雨来,他慌慌张张地往家赶,你怎么做,怎么说;要过公路人行道,盲人想要加快脚步,而过往汽车丝毫没有减速,你怎么做,怎么说……除了盲人,还有其他类型的残疾人也需要我们的帮助。这样,我们教学设计就会有许多情境可以创设了。

教学设计中,情境创设可以从哪些方向思考呢?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一是朝具体化的方向去思考。比如教材提到怎样帮助残疾人,笼统提如,学生说得必然空泛。从具体的方向思考,残疾人包括盲聋哑及肢体残疾等情况,我们就可以创设各种残疾类型所面临的困难情景;单是盲人,在生活中就会遇到各种特殊的困难情境;单是生活中的困难情境──过马路,我们朝更具体的方向思考,就可以创设盲人雨中过马路 “慌慌张张”的情境。这个“更具体”的情境较一般情况而言,学生多了设身处地为盲人“着急”的心情,“话”自然就会多起来,这样我们还怕 “冷场”吗?二是可以朝生活化方向思考。可以设想,《秋游》的教学时间正好是学校师生酝酿秋游的时候,如果我们将计就计,真的组织一次秋游,现在就真正要讨论自己班即将组织的秋游方案,学生还会没有话说吗?三是朝活动化方向思考。比如《秋游》中设置“辩论擂台”活动,设置“看谁最会说服他人”的比赛活动,让学生参与兴趣会更浓,表达欲望会更强烈。

二、关于“冲突”

情境要能够成功,取决于另一个关键因素“冲突”。我们备课时,要善于制造学生的内心矛盾冲突。学生有了“冲突”,才有积极的思维参与;才有更强的言语冲突,才有更强的表达意愿,才有说不完的话。心理矛盾冲突,不是孤立呈现的,而是融进交际情境中;而交际情境也要有冲突,否则交际情境不能持久,交际也不能深入。

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我的想法》,如果没有一定的心理冲突,学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就可能变成问答题,甚至就是判断是非了,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这节课就不会有多少“交际”了。假如我们创设下列心理“冲突”,学生还会没有话说吗(1)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我听到两种说法:一些人说王宁选自己,真勇敢,很能干,而另一些人说自己选自己当班干部不光荣,你怎么看?(2)班上改选干部,如果投自己的票,我就可能当选;但是大家知道我投自己的票当选,有些人肯定会冷嘲热讽。我投自己的票吗?(3)班上同学××说改选干部时要投自己的票,接着另一位同学也说要投自己的票,那你投自己的票吗?(4)投票结果出来了,你差一票就当选班干部。而你恰好没有投自己的票,别人说你“真蠢”。你怎么看?有了这么多的心理冲突,学生就要不断要思考,他还会没有话说吗?

如何制造合适的心理“冲突”呢?有一个方法值得我们注意,这就是“对等冲突”。所谓“对等”,是说制造的冲突有两面性,学生从“左”去看有道理,而从“右”看还是有道理,这个“左”“右”的冲突空间尽量相当,不能一边十分在理,而另一边却明显没有道理。不对等,学生没有思考的必要,学生也懒得去思考,当然就没有话说。《我的想法》创设的四个问题的“左”“右”都有较大的弹性空间,都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说出一些道理。本册口语交际教材内容,最能说明这个对等冲突的大概属第四单的《应该听谁的》。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骑驴》本身就创设了“左”“右”相当的一系列心理冲突,我们稍微提炼即能激发学生思考。如,驴本来是可以让人骑的,问题是小毛驴骑了两个人,该不该?骑一个,是该老人骑呢,还是该小孙子骑?如果老少都不骑让驴闲着又如何呢?每个难题都可以从两个方面找到理由,每次冲突,都可以说出合理与不合理的方面。这样,为学生制造对等的辨析空间,就能充分激发学生思考与表达的欲望。

三、关于“互动”

从前面的案例中,我们已经发现,多重情境其实就有多对冲突,多对冲突交锋过程的来来回回,就是“互动”。不过,教学实际中,不少“互动”面窄、单调,忽略大多数学生,致使口语交际还是“冷场”。因此,在口语交际课设计中除了要考虑“情境”与“冲突”外,还要特别如何设计更多层面、更大范围的“互动”。

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教师在设计时要考虑学生情况,如一个景点,有的学生去旅游过,有的没有去过。我们要注意不能把话语权只给去游过的同学,而应该思考如何让没有去的同学也有话说。我们可以让去过的同学当“导游”介绍该景点的景色,没有去过的同学组成“游客”听介绍问情况,实现互动;然后换一个景点,也许原来当“游客”的人就去过这个地方,他便转为了“导游”。我们要尽力让“导游”“游客”互换角色,让全体学生都充分互动。其次,可以进行“游风光发布会”,比谁介绍得美,同时组织“最佳游客”评选活动,比谁听得清,复述好,让每个学生都是谈话主体,都是交流的主动者,使全体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都得到训练,水平都得到充分发展。

“互动”就意味者必须有多个回合。这“回合”怎样才能“多”起来呢?一般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多向”互动多回合。我们的交际不能只是师生之间,还要注意生与生之间、同桌之间、男女同学之间等不同方向。二是“多式”可以多回合。从交流形式看,我们可以用讲述──倾听──问询的三个基本方式进行口语交际。我们还可以由此生发出新的方式,如插话、辩论、演讲、表演、采访、复述、转述等更多的形式。形式多了,回合自然就多了。三是“多层”能多回合。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给予他们不同的锻炼机会,优秀者可以示范演讲,而潜能者可以复述。示范演讲是在练说,而复述同样在锻炼学生的表达。这不同的层次的练习,结合不同的方向和方式,交流互动的回合自然就多了。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合作》不少老师认为是本册较难设计的一课。如果我们创设的情境、冲突巧妙,还能多向、多式、多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或讲一个合作故事,或赞扬会合作的人,或做“合作才能成功”的实验,或采访合作中的人物等)地互动,这个课就不会那么难了。

应该说,人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材编排的每个训练都突出了“情境”、“冲突”、“互动”这三个元素。笔者以为,既是“元素”,应该是每个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的必然考虑元素。有了这三个元素,我们可以组合,生成多种变化,设计出更精彩的口语交际教案。当然,并非所有的口语交际教案都必须让这三个元素平均呈现,我们可以结合话题内容在设计时注重突出某些元素。

总之,能创设一个个情境,伴随一对对冲突,开启一次次互动,这就算得到了口语交际设计的要领。笔者建议,在口语交际备课时不妨来个“三问”:我创设了“适合”的情境吗?我设计了“对等”的冲突吗?我设计的互动回合“多”吗?如果您的答案是肯定的,我想,您的口语交际教学一定会很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7-7 06: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识字2



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习目标

①会认“棋、弹”等11个生字。会写“胡、戏”等8个字。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③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校园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课前准备

①     物投影仪。

②     展示校园生活的课件。

③     轻音乐磁带。

④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看图引入

①     展示学校生活的图片(可做成课件),学生边看边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②     说说自己的学校生活,以及对学校生活的感受。

学习生字

①     借助图画读本课词语,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

②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学互读互听,相互正音。

③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重点读准“琴”(前鼻音)和多音字“模”。

④     抢答游戏:下面的字你会认了吗?(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⑤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咱由交流识字经验,总结识字方法。如,“戏”字用“加一加”的方法或者熟字“鸡”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特别注意“琴”字的下面是“今”,不是“令”。

看图读词

①     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哪些词语在图画中能找到?再读一读。(难点:“观天气”,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知道一个女孩在做记录,一个男孩在观察百叶箱中的温度表。)

②     哪些词语是图中没有的?找出来读一读。

③     再次练读词语,朗读展示:喜欢读哪一行就读哪一行。

指导书写

本节课指导学生练写“胡、戏、棋、钢”四个字。

①     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描红。

②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胡:左高右低,左右宽窄基本相等。

戏: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又”的捺变点。

棋:左边的木字旁捺变点,右边的“其”,中间是两横。

钢:金字旁的竖钩起笔不要超过第二横。

③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第二课时

复习字词

①     自己读词语,如有不认识的字,向同学请教。

②     指名读词语,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感情。

③     同桌互相读生字,互相检查。

④     用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开火车读。

诵读词语

①     老师配乐范读。

②     学生评说老师的范读。

老师提示:

a.要边读边想像,读每个词语都要读出一个画面来。

b.要读出词语的韵律。

③学生有滋有味地练读词语。

指名学生读第一行词语,相机评议,最后齐读。

①     主读后面三行词语。

a.学生自由读后三行,结合图画,边读边做动作边体会。

b.指名读。喜欢读哪行就读哪行,学生读后可以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为什么喜欢这行词语?为什么要这样读?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和语言。

c.男女生比赛读。

指导书写“观、弹、琴、养”

①     学生观察范字,描红。

②     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重点提示:

观: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左边“又”字捺变点,右边“见”字的撇不宜长,竖弯钩要舒展。弹:左窄右宽,左右长短基本相等。

琴:上边的两个“王”字要写扁一些,中间的撇、捺要舒展。

养:中间的“竖撇”要一笔写成,不要中间写个“王”,下面写成“介”。

③学生找学习伙伴互相欣赏别人写的字,提出改进建议。

读读说说

学生先读一读课后的“读读说说”,理解题目的意思,再来个“生字开花”。比一比看谁说得多,说得多,从中理解字的意思并积累词语。

拓展活动

学校还有哪些有趣的活动?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同学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7-7 06: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中“我会填”“我会写”教学设计及思考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城南小学 朱晓赛



【教学片段】

1.学习逗号、句号、问号、叹号的用法。

出示“,。?!”的卡通卡片。知道它们是谁吧?谁和它们打打招呼?

生:问号,你好!Hello,句号……

师:这几个标点娃娃都有自己的房子。你写日记的时候都请它们到自己的房子里去了吗?现在我们就去找找它们的房子吧!

(创设童话情境,引导学生对标点强烈的注意。)

小黑板出示:

1.我今天吃青菜了

2.今天的青菜太好吃啦

3.今天你吃青菜了吗

师:小朋友们自己读读,应该把它们请到哪里?

(让学生根据阅读经验尝试填标点。)

生:问号的房子在第三句,因为“今天你吃青菜了吗”是问问题。

师:你真会动脑筋,小朋友们同意吧?一起来问一问。

(通过评价,强化“问号是用在问句后面”的意识。)

师:句号和叹号的房子请另一个小朋友上来找。小朋友们来评一评。

生:将句号放在第一句后面;叹号放在第二句后面。

学生读句子,体会标点符号表达的语气不同。

师:这时候“,”来了,它哭了,说,怎么我的屋子找不到了呢?谁来帮帮它?

出示:今天早上(   )我吃了青菜。

生:贴逗号。

师:原来逗号娃娃和它们是两类人,它的家在句子没说完的地方。

(强调逗号在句子没说完的地方。)

师:找到了黑板上的房子,我们再到课本里来帮它们找房子。学生在练习里填标点。

2.看图写句子。

师:刚才小朋友们能在课本里将这几个标点娃娃的房子找到,你能将它们在日记中的房子找到吗?

生:能!

(将两道习题结合,让标点练习与写话练习互相推进。)

师:那我们呆会儿就写篇日记,看哪个孩子标点用得好。在写日记前我们到屏幕上的动物园里玩一玩吧!

(课件出示课本中的猴山图。)

看,你在动物园里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很多猴子在假山上玩。

师:都玩些什么?你能不能说说其中的一只猴子?

生:那一只猴子把香蕉皮当成帽子在跳舞。

生:我看到一只猴子坐在假山上一边吃,一边看着前面。还有一只猴子挂在山上,一只手拿着一个大苹果……

生:那两只猴子好像在做游戏,可能在说悄悄话,它们在说:我们躲起来,别让那边的小朋友发现……

师:真可爱的猴子!我想小朋友看到的肯定还有很多。先静静想一想,然后跟小组里的小朋友说说,哪个小组的孩子说得最好呢?

学生在小组里面说、听,教师适当指导。

师:我们再看看,动物园里还有更多有趣的猴子呢!(课件出示:猴子的各种玩耍吃食图片)可以边看边和你的同桌指手划脚,说说点点。

(更加投入地参与“去动物园”的情境。)

师:哪个孩子刚才记住了画上的猴子就请你介绍给大家听听吧!

生:刚才有一只猴子最有意思了!它和那只猴子都在吃冰条,吃得津津有味,冰条上的水都流下来了,我也想流口水呢!

师:是冰棍不是冰条。你说得我都想流口水了!相信大家还见到了更多有趣的猴子。请你们把它作为日记写下来吧,就像你去动物园看到猴子一样。要注意,把逗号、句号、问号和叹号的房子找对!

(再提醒注意标点应用。)

学生拿到作文纸开始写。

【教后反思】

“写话时期”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如何处理激发学生写话兴趣和培养学生写作习惯之间的矛盾呢?笔者试图以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教学片段(第一次出现写话练习)为例,通过以下三点整理自己对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思考。

一、写话兴趣源于课堂情趣

阅读学习一年多、日记刚刚起步的学生几乎都没有句子、段落的概念。他们不会分段,对问号、叹号理解也模糊不清。而标点符号凭停顿和语气处理,是学生难以掌握运用的抽象符号。这需要教师时常提醒,直到学生能正确地使用标点为止。因此本册教材也安排了两组标点符号的练习,本课是第一次出现标点练习。

怎样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标点符号,从而更好地朗读课文、树立写话自信呢?

笔者引入教学时十分重视儿童情趣,让标点符号变成小朋友们的朋友,让小朋友帮标点找到自己的房于。逗号和句号是学生填空时最不明白的地方,我将逗号另外处理,创设“逗号哭了”的情境,让学生特别注意逗号和其他标点的区别。这样的处理使学生更轻松地了解了逗号的特点。

通过这种有趣的给标点娃娃找房子的游戏,让学生深刻地感知标点的位置和作用,能够让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就像识字教学一样,标点也是一回生二回熟,第一印象需要浓墨重彩地处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快乐的找房子游戏中得到了学习的快乐。──通过这样的引入,相信孩子们以后见到标点符号时,露出的是笑容。用童话或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标点,甚至用这种方法了解段落,学生运用写作技巧、树立写作信心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二、写话真实出于生活实践

课程标准提倡低年级的写话要有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即“我手写我心”。但学生对写话却有畏惧之心,因为看图说话和提要求写话都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没有一个自然的、主观的开头就谈不上“我手”写“我真心”了。

考虑到学生这个学期初已经开始写日记,而且对日记习以为常,我就创设“大家去动物园中玩”的情境,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大胆地想象自己到动物园中游玩,又在课文图片的基础上另外找了几张图片帮助学生想象、回忆。事实证明用这种方法避开“无从入手”的拦路虎是可行的。学生们果然结合生活、展开想象,结合上课时看到的图片,把二者整合到自己的“日记”中去。很多学生的“日记”非常真实,有些学生把以前去动物园的事情写出来,又加进了在图上、课件上看到的猴子。

笔者认为把写话练习放到日记中的方法有这样几个优点:

(1)让学生没有“写话要费力想”的概念,而是和平时写日记一样轻松自如。

(2)日记是生活的一部分,把写话的内容融入日记的形式来写,是一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造想象。学生既在写话中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又在日记练习时发展了口语、观察能力。

(3)获得写话成就感后,学生能更加用心地写平时的日记。

(4)让学生能在文本和生活之间出得来进得去,逐渐将写作融入生命之中。

三、能力发展来自实践练习

语文要在实践中发展。不断在完整的实践中比较、改进写话技巧,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提高。课文中第一个练习侧重比较各个标点;第二个练习侧重说写实践。如果单出示带标点的句子的练习,那么也许课堂上知道了怎样填标点符号,回家写日记时还是没有正确运用的意识。若和平常的语文园地一样把标点练习和写话练习分开,学生对标点的感觉就是脱离文章的,不真实的。为此笔者设计时将二者紧紧结合在一起,说话前做标点练习,写话前提醒用对标点符号,写话后又要求检查标点。这样学生马上就能在写话中更好地认识、使用标点,并在平时的日记中更留意标点符号。可见语文园地中各个版块的内在联系可以挖掘得很深。

无论如何,写话水平的提高需在写话中实现,其间的技巧指导、习惯养成都应该融入日记中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04: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