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xingk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复制链接]
57#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06: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实施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课程整合策略



山东金乡第一中学信息组 张桂敏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成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实施的主要途径就是完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课程整合,本文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从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实施课程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教学模式

课程整合是当今教育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育质量。那么,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核心的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搞好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课程整合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认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目前,我们大部分中小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处于一种较低的层次,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工具、一种辅助教学的方式。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也可以利用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编写多媒体课件,清楚的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的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计算机代替了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要想真正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完美结合,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当然,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与实践。在我们的硬件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整合改革中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应该发挥其带头作用。

二、信息技术教师观念的更新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存在很多的误区,典型的有:

1. 以技术学习为目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部分教师把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教给学生,就万事大吉了。 但是,我们设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它的学习范畴远大于计算机学科的内涵。教师不仅教会学生使用信息工具,更要教会学生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正确理解、判断、评价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这样说,信息技术课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是培养计算机的操作者。

2. 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由于存在“学科本位”的思想以及应付会考等原因,部分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把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割裂开来,缺乏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意识。信息技术课应融会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时时考虑到与其他课程的渗透,教师的这种意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自身整合当中,不要人为地在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划分界线,应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将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效地融入信息技术课程当中,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让学生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这将有利于信息技术教育更好地发展,也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是一种双赢的教学模式。

三、教学任务选择的关键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模式就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来展开,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独立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很显然一个合理、有针对性的任务对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促进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低水平的任务反而使学生的学习目标不但不能完成,还会造成时间的浪费、学习资源的浪费、学生思想的懒惰。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重要作用,在任务的选择上我们要尽量扩大覆盖面,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比方说,我们在学习Word文档的格式时,给学生提供语文学科方面的诗词、优秀文摘、历年高考优秀作文等,让学生来编排,不仅能学到技术,还能学到学科知识;在学习几何画板程序时,可以结合物理学科中的典型弹簧阵子运动、波形分析等内容来展开;在学VB编程时,让学生自己编程打印函数图像;在学习动画效果制作时,可以结合我们化学学科中的简单化学反应、生物学科中DNA遗传规律来设置等,不能单纯地为了学技术而学习。总之,只要教师用心准备教学任务,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充分体现。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学策略的选择包括很多内容,有教学内容的讲解方法、教学设计的过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的选择等,这些内容关注的一般是教师的准备情况。但是,在教学过程,我们更要关注的是我们的学生反应怎么样,学习效果怎么样,有没有达到信息技术课程要求我们必须达到的教学目标,我认为这才是我们搞好教学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再好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不关心它的实施过程,不考虑它的教学效果,就是一种浪费。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际,我认为重点从以下两方面改善:

1. 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过是教师演示完后,学生自由练习的局面,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关心的比较少,教与学几乎成了互不相干的活动,这是教师对学生不负责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局面中,学生几乎成了“小面人”,老师教什么他就练什么,根本谈不上举一反三和创新能力培养了。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唤醒了懒散的教师,更应该唤醒的是熟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改革中,需要整合的不仅是教师的思想和教学活动,还应该把学生拉进来,他们才是受教育的主体,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首先使学生在思想上明白,自己是主角,自己要积极要求进步。当然,教学中的新思想,新理论要潜移默化地贯彻到各科教学的始终,教学的目标要明确地告诉学生,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我们的学生也是这样。在构建教学模式上,要多采众家之长,象任务驱动教学法、问题探究教学、分组教学、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让学生动起来,教师明确自己的角色是主持者、引导者、监督者。

2. 引入嘉宾教师,加大监督力度

经过目前的调查分析,我发现大部分中小城市的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里还是不太受重视,有的竟然被忽视。既然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课堂也几乎成了学生唯一的开展与课程整合相互动的途径,那么信息技术教师有什么理由不积极行动起来,搞好自己的教学呢!为此,在我们的教学中,我试探邀请其他教师参与到教学中来。开始,邀请其他学科教师来我的课堂,只不过是为了听听课,给自己提出些宝贵的意见,当然对他们的学习也是一种帮助。因为一线教师也是最近几年开始熟悉电脑使用,所以他们也乐意来。经过了一段时间,他们确实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多建议,积极采纳后,教学效果提高了不少。目前,每准备一个教案后,我都尽量多请几位学科教师来评评课。当然,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学科教师和学生平时接触的机会多,比较了解他们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所以在安排任务上,能够切实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更好地监督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确实提高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丰富教学资源,推进整合发展

如果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课程整合就会落空。在因特网和校校通的网络条件下,网络资源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除了网络管理人员的努力以外,更离不开我们学科教师的辛勤付出。比如,搜集整理教学资源,完善各学科资源库:包括教学素材、课件教案、各种类型和水平的试题、复习指导等;还可以建立学科论坛,师生共同参与。不仅可以交流学习经验,还可以进行感情交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心理上的难题 ,真正容技术与学科的学习中,有效促进学科的整合、思想的整合。

4. 改善评价方式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改革,以发展性评价为主,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做出正确判断,如用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评价,用声音评价,用笑脸评价,用展开的花朵评价,用五颜六色的礼花评价……有的甚至用一段精彩的动画片作为对学生学习获得成功的奖励。友好的人机交互方式,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情况,达到自我反馈的目的。教学评价展现开放性,学生在鼓励和赞扬声中,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和获得知识的喜悦。教师一个赞赏的眼神,同伴一句肯定的话语,卡通人物一次有趣的出现,都让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育是国家的大事,搞好教育是我们每个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课程整合的改革更离不开大家的努力,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更应该发挥能动性、积极参与进来,更好地为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献计献策,为更好地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奋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06: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网络德育课程的回归:从盲目与强制到自主与选择
──浅谈小学网络德育校本课程构建与实施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教育局 贺涛 贺金莲 郑玲玲
湖北省宜昌市外国语实验小学 余苗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中国的因特网用户已超过2亿,从教育的视角看,网络确实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小学生的生活中,个体为了取得集体的认同,有时不得不放弃个人许多个性特征,而在网络空间里个体可以毫无约束地挥洒自己的个性。他们在网上可以体验到各种人生角色的酸甜苦辣。这种丰富的体验,恰是道德教育的良好基础。但网络是自由的、虚拟的,容易使他们忘记现实社会的责任与道德要求,网络又是开放的、隐匿的,任何思想观点都可以在此公布;而参与其中的人是现实的,特别是小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成为其牺牲品。因此引入网络德育具有必要性,这就要求我们能构建和开发一套适合他们的网络德育校本课程,引导他们从对网络的盲目回归到自主与选择,从热闹的、花样的、形式的德育形式回归真实的德育课堂,落实德育主课堂,构建适合学校的校本德育课程,充分利用学生喜爱的形式,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如何构建小学网络德育校本课程进行综述,以期引起更多有识之士的思考与探讨。
小学网络德育校本课程构建分析
当前很多小学只认识到网络德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普遍缺乏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首先我们应知道网络德育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手段,围绕现代德育目标和内容,开展德育管理和一系列德育活动的过程。这种特殊的校本课程具有六性:首先是独特性,而强调校本概念就是要在本校特定的规模办学条件下,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兴趣、爱好及本校的课程资源等要素,本着尽可能满足每个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贯穿本校办学理念和传统文化,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具有延续性的网络德育校本课程体系,不要出现农村小学和市内实验小学的网络德育课程是一样。其次是它还要具备普通校本课程具备的补充性、整合性、实用性、参与性、可操作性。我们认为网络德育校本课程的内容可以是广义的、立体的、综合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校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校本德育教师、校本德育硬环境、校本德育资源库、校本德育家校互动平台、校本德育整合教材,广泛涵义应有德育信息基本资料库、网上德育整合课、网上社会实践、网上心理健康教育、网上家庭教育指导、网上德育训练基地、网上德育文化学习论坛、网上自我评价展示平台,还要具备一批能实施网络德育教学的教师等。
小学网络德育校本课程实施
1.培养一批适合网络德育校本课程教学的教师,网络德育校本课程实施仍然要发挥教师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
网络德育校本课程实施过程同样是教师(教育主体)有效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主体)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最终实现学生道德自律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网络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围绕现代化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展开,并与学校日常德育构成完整体系,以形成学校德育新的运行机制。
因而对教育者而言,网络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教师首先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教育者应当受教育。这种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问题。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把网上研究与学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成为学生在信息世界中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教会学生自己去选择。教师必须调整自己的角色,从“教会顺从”的训导者变成“教会选择”的指导者。
2.构建适合网络德育校本课程实施的校园“硬环境”
笔者所实践的单位拥有200多台宽带上网的P4电脑,全天开放和微机室和网络俱乐部,同时依托互联网,建立大型网站平台,基本实现学校、家庭、社区互联互动,学生可以随时上网,而学生家中有90%可以接入学校的网络中,访问学校的德育资源库。(如图1)
构建好硬件后,创造“绿色上网”的网络环境。网络上的信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教师无法全部的加以甄别,杜绝不良影响。但是,从技术层面来讲,对有害信息加以控制以减少影响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学校在校园网络里可以推行“绿色上网”,把色情等不良信息屏蔽掉。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家长让孩子在家也能“绿色上网”。
3.构建网络德育资源库是校本课程实施的核心,要成为网络德育的载体
师质和硬件具备后,关键是构建适合学生的大型德育资源库,有统计表明,学生上网,真正为了获取有益信息,把网上学习作为最新人生追求的只是少数,而关键是提供给青少年感兴趣的资源太少。笔者在实施程中分成三步走:
首先,构建了“我爱的家园”──德育主网站作为网络德育的主阵地。该网站名称来自同学的创意,对同学而言,学校是他们温馨的家园,在这里他们学会做人、求知,不断成长。设置的栏目也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如网络ABC介绍网络知识、网络文明公约;设立网络道德BBS,让学生参与网络道德讨论;我的天空中介绍名师、优秀学生;在小小文集中发表学生优秀作品;德育资源库可以查阅学校的各种德育资料。开设网上心理咨询辅导站,由心理学专业教师在线指导,学生通过网络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谈心,教师能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由于网上交流有很大的隐蔽性,学生不用露面,也可以匿名,当然就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隐私和心理疾患,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老师的指导,求得心理平衡,医治心理疾病。学生也在网上平等地相处,平等地发表观点,从自我教育中得到的感悟远胜于家长、教师的千叮咛、万嘱咐。在学校的网页上,还可以设置其他的风景线,如军训剪影、青春风采、名家作品阅读、经典影片欣赏、历史展厅、艺术长廊、个人主页、同步辅导……。我们要通过这一道道的风景线,用主流社会的道德规范占领网络的思想阵地。
利用自建网页,开展教育活动。如建立自己班级的主页,让学生在网上也融入到集体中去,还比如关于“环境保护教育”我们让学生自主观看动画,同时也利用网站开展科学教育,如“探索月球”专题网站。总之网站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如图2)
其次,推荐优秀儿童网站,构建德育专题网站。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遵循网络特点和网上信息传播规律,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兴趣爱好,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广大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构建的“网上德育家园”要从学生兴趣出发,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学习做人的道理”。(如图3)
最后,提供学生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我们的教科书常常拿历代的英雄人物教育我们的孩子,却从不问英雄当年读了什么样的书。“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古代经典博大精深,内涵极为丰富,这是祖先留下来的巨大财富,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瑰宝,今年温家宝总理多次公开讲话援引传统经典,言简意赅,爱之深沉。因此可以利用网站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这些也是进行学生德育教育最好的素材。如我们建立了“小学生中华经典文化乐园”,开展中华经典文化诵读工程,使每个学生做个诚信的小君子。如“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动画版”,学生在精美的动画中学习古诗词,学生可背可唱、兴趣盎然。同时栏目提供“中华经典文化诵读有声版”专栏,学生通过网站,在学校、在家中进行“读书明理”的有兴趣活动。事实证明,学生爱好这种方式,家长赞同这种先进的方式。
4.建立家校互动的德育教育平台,利用网络使德育教育走向家庭
人的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学校、家庭、社会环境对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时代,学校德育受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通过学校网站建设,提供网上留言,家校电子邮件等形式,加强家校间的联系,优化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环境,落实社会和家庭的德育责任,建立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德育合力,是提高德育效果的重要措施。
5.牢牢把握网络德育主阵地──编写德育教材,走实德育课堂
我们在构建网络德育校本课程中,将各学科课程与德育结合,特别是将信息技术课与德育教育相合,如开发了上网指导课,积极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网上人格。我校的上网指导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操作技术教育。教育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发布、传送,获取信息的原理与技术。要求学生遵守网上公德,必须以合法的言行介入网络,预防学生网上失范行为。(2)安全上网教育。教育学生学会保护个人隐私,避免网络黄毒。千万不要与未见面的网友约会,除非有人陪同,见面地点一定要在公共场所;收到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不要回信,不要保存;不要轻易地把家人的地址、电话、学校、班级等情况告诉网友。(3)网络免疫力教育。教育青少年学生对网络色情、暴力、诈骗、犯罪等不良或有害信息的正确分辨,判断和选择,免受其侵蚀。还比如在《可爱的宜昌》一课中,学生们主动上网,去图书馆,请教老师与家长,与身边的名人取得联系,了解他们的事迹,再通过学生自己编排的一些艺术形式,来对家乡人进行赞美。通过交流活动,让学生人人参与收集资料的过程,个个做学习的小主人。长期实践,我们已经开发出完整的德育网络教材。教材回归学生生活,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图4)
小学网络德育校本课堂构建与实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于其中的每个问题都应从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不断的总结经验,以适应信息时代对德育工作的要求。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学校,师生共建真善美的校园网,编写并实施有效的德育课堂教学;在家庭,家长和孩子共建一个有时代特色的、新型的家庭网络氛围;形成协调一致的网络教育环境,最终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实现网络的精神文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06: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浅谈学校信息资源的科学化管理



陕西省宝鸡市益门中学 任志



学校信息资源,即与学校教育教学有关的信息、资源的总称,在信息化社会,对于信息资源的整理、检索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其资源效率的发挥。随着计算机在学校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资源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已显得十分迫切。

一、学校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

学校信息资源管理无处不在:学生的学籍档案管理、成绩的统计分析、教师档案管理、图书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等等。在没有计算机的学校,对其管理都是建立在纸张登录阶段,没有实现电子化管理,个别学校利用计算机建立了相应的电子档案,但因为其结构设置及存储形式的不合理,数据存储冗余量大,检索不易,可扩充性差,数据接口单一,维护量大,出错率高,还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化管理。

二、学校信息资源科学化管理的优势

学校信息资源科学化管理的实质是为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学校图书资料上万册,如何让借阅者根据关心的内容(如作者、主角、主要内容)很快地找到所需书籍?学校光盘存储的教学资源,检索目录的编制显得尤为重要,若能根据课题快速定位,就会节省教师浏览光盘的时间,既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也让教师资源的利用不是负担,能切实地提高工作效率,乐于利用。如果老师用几个小时在资源库中寻找自己所需的内容,那会提高老师利用资源的积极性吗?如果统计分析学生成绩时,只需输入原始成绩,计算机就可以计算出结果,分析表就可同步得出,提高工作效率是显而易见的。

三、信息资源电子化的建立

在建库初期,应先科学规划,分析数据特征,模拟检索计算需求,选择相应平台,预留数据交换接口。这一设计阶段多为用户所轻视,而造成后期更新、维护困难,就如盖高楼大厦,失误在根基。

在建库时,应保证文件的相对独立性,即相对独立的内容存储为一个文件,并应与其他文件少有链接。如Excel文件,两个文件之间应尽量避免引用,而把引用局限在一个Excel文件之内,不然链接文件的移动或丢失,将直接导致“断链”而发生错误。

我们用到的多是关系型数据库,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规则:

(1)数据库中的每一个表都必须符合下面几个特征:

● 表中的每一个单元的内容只有一个值;

● 所有字段的名称都不相同;

● 记录的前后次序和字段的左右次序可以变化,不受限制;

● 数据库中表的上下次序不受限制;

● 表中不应有内容完全相同的记录;

● 表中的每一个字段都必须有相同的数据类型。

(2)表中的数据必须规则完整。

对于一个数据库,为了数据本身的完整,必须设置许多规则。例如,我们在建立学生档案时,学生的学号不能小于0,如果一个学生的学号小于0,那么它或者受到了破坏,或者发生了错误,这就是数据规则完整,而它不能仅仅依靠使用者的主观遵守。

(3)在设计数据库表时必须符合规范化。

数据库设计者的任务就是组织数据,而组织数据的方法应能消除不必要的重复,并为所有必要信息提供快捷查找途径。为了达到这种目标,必须把信息分离到各种独立的表中去的过程,叫做规范化。

规范化可以是用许多指定的规则和不同级别的范式来进行的复杂过程。大多数简单数据库的规范化可以用下面简单的经验规则来完成:包含重复信息的表必须分离成独立的几个表来消除重复。

例如:有一个有关学生选课信息的数据库表,它包含了如下表所示的一些信息:

现在假设上高数课程的学生有200名,那么高数的主讲老师将会显示200次,而且都是重复的。在建数据库的过程中当然要避免这种低效率,应当把表分成两个独立的表来规范化,一个用来表示学生,另一个用来表示课程。如下表:

这样表就被规范化了。所以,如果要改变高数课的主讲老师时,只要改变一个记录即可,而在没有规范化以前,这步工作将要重复200次。

(4)满足数据的完整性。

所谓数据完整性就是要限制数据库内可能出现的值以保证数据库的有效性。要做到数据完整性,要注意以下几点:

● 实体完整性

也就是说表的主关键字段的任何部分不能为Null。

● 参考完整性

如果在一个表中含有同另一个表中的主关键字相对应的字段(这个字段称为外部关键字),那么,这个字段上的值必须为:

①取空值,即这个字段的值都为Null。

②等于另一个表中的主关键字的值。

●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和参考完整性用于任何关系数据库系统。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则是针对某一具体数据库的约束条件,由应用环境决定。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四、常用数据库处理软件

Excel:便于简单数据的计算,检索方便,字段、记录维护容易,无需专业知识和代码即可实现小型数据库的管理。

Access和SQL数据库:专业的数据库软件,数据的检索、计算等功能强大,查询方便快捷,需较专业的数据库知识。

为了进一步提高软件的易用性和自动化,则可在相应的数据库平台上开发数据库应用软件,这需要专业的数据库知识和软件开发设计能力。

诚然,初期建库过程工作量大,但建好后的资源利用率将大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信息资源的检索快捷方便与否,也直接影响着教师应用资源的积极性,作为管理人员,则应提供高效的管理,服务与教育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06: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设计学习

──适合信息技术选修课的一种学习形式

湖北省襄樊市教学研究室 王问洋



通过近十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已经积累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经验。有些教学方式如“任务驱动”“主题活动”等,都得到了比较广泛的推广应用,成为信息技术常态课教学模式。对于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这门全新的课程,有关专家和部分教师对“选修课如何选”在网上教育论坛进行了讨论。“如何选”确定了选修课的学习内容,“如何教学”则事关选修课的实施方式和教学效果。设计学习是技术课程的一种基本学习形式,信息技术课程是技术学习领域的一个科目,在信息技术选修课中采用设计学习形式,突出了选修课的特点,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是提升学生技术素养的一个重要过程。

一、信息技术选修课的特点

1. 信息技术选修部分与必修部分内容比较,必修部分是面向大众取向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学习层次上是一种“傻瓜化”的学习和操作;选修部分侧重技术取向,体现的是比较系统的、专业化、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技术课程本身价值的独特体现。

2. 选修课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学习一个模块,可以对一个内容进行比较系统、深入的学习。从技术的起源,发展历程,到目前的应用,相关技术的比较等,从技术的角度作比较深刻的分析,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技术思维。而必修部分在相同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学习诸如“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系统简介”“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等多种学习内容,内容容量的不同,在学习方法上也应该有所不同。

3. 选修课是必修部分的后续学习内容,学生在学完必修内容后,已经具备了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而目前各种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已经Windows风格化,像“文件”“编辑”等菜单项具有相同的操作方法和意义,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集中精力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

4. 学生可以从多个模块中选择自己有兴趣和特长的内容学习。“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尤为重要。学生对有兴趣的任务甚至可以在课堂以外自觉地持续进行相关的学习活动,这在一些科技兴趣活动小组中得到印证。

二、信息技术设计学习的意义

设计学习是技术课程的一种基本学习形式,体现了技术学科的特点,它独特的学习方式是中学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在设计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想像、怀疑和批判能力,将思路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比较权衡和交流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技术的探究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都将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有效的开发。

目前通用技术课程在我国普通高中仅处于萌芽状态,而通用技术课程由于内容繁杂,从师资、场地、经费,甚至安全等方面实施起来非常困难,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发展。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普通高中已经得到了普及。因此对学生技术教育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信息技术课程上。目前我国中小学进行的信息技术教育,其主要意义在于教会了学生能利用常用的软件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譬如利用搜索引擎查找所需的资料,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演讲文稿等,限制在提高学生信息能力教育方面。在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应用,意念的表达与理念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设计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等等方面留下了空缺。

三、设计学习的五个主要过程

1. 对技术问题的发现与确认

技术研究的是“做什么”“怎么做”。选修部分的五个模块,代表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五个不同方向。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学生确定选修模块之前,对五个模块的应用方向、学习目标和内容特点等向学生作初步的介绍,以利学生进行选修。在学生确定了学习的模块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结合技术的应用方向,引导学生对技术问题的发现与确认。譬如在“数据管理技术”模块学习中,教师可以介绍“数据管理技术”的实质是对大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在此基础上实现数据的查询、统计和分析,而实现的方法是通过数据管理技术。教师可以举一、两个具体事例,如派出所的户籍管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学生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后,可以进行类似的发现。例如有一个班级的学生发现了建立一个班级图书管理系统的问题:每个同学家里有不少自己喜爱的图书,但毕竟数量有限,如果把全班同学的图书拿出来“共享”,可称得上一个小图书室了。但是教室里没有空间容纳,如果建立一个图书查询系统,就知道哪一种书找谁借了。

2. 制定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类似于语文课中的“写作提纲”。学生在信息技术必修部分的学习中,由于单个任务短小,习惯于拿来就干。而在选修部分中,任务一般需要比较复杂的过程完成,没有比较完整的规划,容易走弯路,甚至无法达到预期目标,重新开始时间不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选题内容和实际情况,讲解知识和设计方法,帮助学生明确任务,掌握设计方法。设计任务书一般应写明设计题目、任务和要求、实施步骤、参考资料、人员组织、测试方式。本过程关键是引导学生亲历规划与设计,让学生掌握软件的开发过程,有利于加速我国软件人才的培养。

3. 制作实施

设计学习的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按设计方案,具体制作,调试。这是设计学习中占用时间最长的一个过程。学生一方面获得教师的技术指导,掌握技术的使用要点;另一方面利用工具软件完成各个任务。利用工具软件完成任务,学生在必修部分的学习中已经获得经验,学习重点应放在技术的“新”字上,对比较易懂的部分,教师可以制作工具软件的使用教程,或提供一些相关学习资料,当学生遇到问题时,通过这些帮助获得数字化学习。

4. 优化设计方案

方案优化过程就是根据设计要求使用简单的方法对已完成的设计进行测试,在分析测试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或更换方案。在必修部分学习中,对任务完成结果或作品的评价,往往重视对对优秀结果或作品的评价,忽视对欠佳作品的评价,即使作品存在什么问题,也由于课时紧,没有改正的机会。优化设计方案过程,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达到甚至超过设计方案的过程。譬如在完成多媒体作品后,为作品制作一个漂亮的封面,就是一个优化的过程。

5. 撰写作品说明书

撰写作品说明书的过程,又是学生思维发生巨大转变的过程。以前学生完成的作品是自己制作自己使用。而撰写作品说明书,就是为了你制作的作品能被他人使用。考虑的是别人的需要和方便,出发点不同,需要学生有更高的人生境界。作品说明书一般包括作品的用途、运行环境、使用方法等。

设计学习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随着信息技术选修课教学面的不断扩大和深化,我们相信设计学习的学习形式将会得到普遍的应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06: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机房管理的十个关键



山东金乡第一中学 张桂敏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为信息技术的顺利实施提供稳定和谐的环境呢?由于各类学校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学生一人一机的条件还是不能完全的满足,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充分融合也只不过是教师的行为而已。鉴于此,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成为了学生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主要途径,那么学生的上机条件已经具备,完善的因特网也可以畅游了,关键的问题就是保证学生的上机时间,为此良好的机房管理才能保障这一切。下面我从几个方面阐述机房管理的十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安装稳定的计算机系统

首先选择一套正版的系统软件,如Windows 98,Windows XP等,然后选择一台性能好的学生用计算机,将硬盘重新格式化,操作系统安装在c区。系统安装完成后,修改桌面属性,如分辨率,桌面方案,背景等,再修改网络属性中的IP地址、DNS、网关等。再分出D、E两区,D区留给学生存放自己的文件,E区用来存放计算机常用的程序,如Win 98系统、office 2000、ghost程序、教学软件等。

二、安装常用工具软件

在中学,我们每班的人数都比较多,人多了当然水平就参差不齐了,所以安装的软件要多而不乱。在练习指法方面,可以安装一些小程序或者小游戏性质的,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信息课的兴趣。必要的工具软件也不可少,如OFFICE 2000、FLASH MX、AUTHORWARE、几何画板、VB等。

三、做镜像

对已经安装完毕,运行正常的电脑,重新启动后按住F8键,进入DOS状态,运行E盘下的ghost程序,执行命令partition→to image,对C分区做镜像,镜像文件保存到E盘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以后计算机出现问题后,可以通过镜像文件进行恢复。

四、克隆

机房内的其他电脑主机全部拆开,取出硬盘,进行一次大工作量的克隆。虽然这次工作量比较大,但相对逐台安装而言,还是理想的选择。将拆下的硬盘连接到那台安装完毕的“样机”上,但要注意,对于样机先进入CMOS检测硬盘是主盘还是从盘,连接好后,还要对两个硬盘进行检测,再进入DOS,运行E盘下的ghost程序,执行其中的关键命令DISK→TO DISK。克隆完成。当然克隆可以选择已经克好的电脑作为新的样机同时进行克隆。所有的硬盘都完成后,修改其网络属性中的IP地址。

五、教师机的配置

教师机在机房中处于管理地位,当然需要安装相应的教学工具软件,比如,我们这里使用的是lanstar系列的教学软件、网络还原方面的教师机端程序、网络管理软件sygate、杀毒软件诺顿等,当然还要有和信息技术教学相关的应用程序。

六、创建注册表文件

因为人多机少,很多电脑屏幕经常被学生改的面目全非,有的不堪入目,所以教师经常禁止桌面和其他程序的使用。方法就是在教师机上建立一个注册表文件,禁止桌面属性、控制面板、注册表的使用、E分区等,在每台电脑上都运行该注册表文件。当然相应的解除文件也应创建,方便教师的更改。

七、安装还原软件

虽然每台电脑上已经安装了镜像文件,但是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因学生的人为因素造成程序安装混乱,所以安装相应的还原软件,使每台电脑在重新启动后都能回到原来的最佳状态,当然,保护硬盘分区时,D分区尽量的放开,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还原卡的使用当然也能起到稳定机房的目的,但是经常出现和软件冲突的问题。根据我们的使用情况,网络还原精灵的效果较好,它提供了还原、转储、信息传送、文件传输、注销、关机等特别实用特别好用的功能,确实方便了教学。

八、教学中常见问题与对策

1. 显示问题

显示问题常见的有黑屏、屏幕扭曲、分辨率问题等,这些问题的检查办法有:电源、电源线、信号电缆的连接情况;通过显示器上的按钮来处理屏幕的扭曲、颜色、亮度、对比度问题;显示器本身出现问题。

2. 启动问题

机房的电脑在一天天的使用情况下,经常出现无法启动一直处于蓝屏状态,或者出现其他的提示而无法进入Windows,常见的有disk error……等等。一般情况下,先制作一个WIN 98启动盘,从CMOS中设置软盘启动第一,进入DOS执行E盘下的ghost程序,运行其中的关键命令:partition→from image。恢复后,只要更改一下IP地址和用户名就可以了。

3. 网络问题

机房内的电脑处于一个局域网内,如果从网上邻居中看不到其他的电脑,只能看到自己的,说明网卡没有问题,那么要做的工作有:检查hub的运行状况、网线连接状况(包括两端),一般出现问题的地方是水晶头,重新做一个换上。当然有时候可能是软件冲突问题,可以将网卡卸载了,重新安装驱动程序、修改属性即可。如果连自己的也看不到那网卡可能就有问题了,可以通过网卡的属性检测看出,只有更换网卡了。

九、加强对学生教育

学生机房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唯一途径,提供和谐、稳定的环境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那么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必须遵循一定的机房管理规则。同时,教师要做好人文管理,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管理效应。对那些动手能力强、“调皮捣蛋”的学生,只要加强引导和教育,多与他们沟通,就可以让他们成为管理机房的好帮手,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管理机房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创造了锻炼实际动手能力的良好条件。

十、教师及时管理

一般情况下,教师不仅负责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还担任着机房的管理工作,如果没有一节节的及时管理,问题堆积起来,恐怕要耽误的不是一个机位问题,而是很多学生宝贵的上机时间。所以,一方面我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机房的管理规定,最起码作到进入机房一定要对号入座,按机房管理要求做好检查工作并填写上机记录,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课后,要引导学生把鼠标、板凳、键盘归位;每天都安排值日生做好卫生、防尘等日常工作;另一方面加强上每节课时微机以及网络运行情况的监视,发现故障及时排除或汇报,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进行,不堆积任何可以解决的问题。硬件方面:及时检查记录各种故障现象,如元器件老化等,做好故障处理;网络方面:安装网络管理软件,提高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以上十个方面是我工作几年来的总结,希望能得到各位教育同行的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06: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有效工具

浙江省乐清市大荆镇第一中学 鲍亨永
摘要:本文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博客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为基点,简要阐述了博客的相关理论和技术以及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博客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发展的有效工具的观点,最后做了总结和前景展望。
关键词:博客 教师专业化 成长与发展 有效工具
1.引言
以信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传播媒体正在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对人们的社会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几年一种“博客(Blog或Weblog)”,或称“网志”,风靡互联网世界,备受网民的青睐,被人们认为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实践不断地在得到证明,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发展和推广,迅速会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任何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都会在教育领域得到应用和实践,从而推动教育的发展和实践,为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效果创造条件。博客作为一种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逐步被引入到现代学校的教育教学领域中。本文将探讨博客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中的作用,引导教师利用博客促进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2.博客:理论与技术
当前,博客应用非常普通,而且随着博客技术含量的不断增加,发展越趋成熟、可靠和应用方便。只要在google搜索里面输入“博客”二字就可以搜索到27,700,000项与博客相关的网页,并且每天不断地增加,这足以说明博客在当前互联网络世界中所占的地位,并将会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因此,我们要学会利用博客这项技术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2.1 博客定义
博客作为近几年新兴的事物,书本和网络上有关介绍博客的定义很多,总的来说,博客就是个性化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技术,以文字、数字、文本和多媒体等方式,把日常所想、所闻和所思的各种思想精华迅速及时地积累和保存起来,超越传统时空局限,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通过它可以将工作、爱好和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博客种类很多,很丰富,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博客可以分为商业博客、教育博客等等。
我们认为,随着教育博客的大规模普及、推广和应用,传统的教师成长模式将发展巨大的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的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模式,我们深信,教育博客将推动人类教育事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2.2 博客特点
根据上述提到的博客的定义以及我们对博客的实践体验中,可以得到博客的以下几个特点(如下图1 SRES模型):
展示与记录(SR:Show & Record)。如同一本普通的日记本,将自己的很多的东西逐一地记录下来,并通过网络这个技术平台迅速、及时地展示出来。
体验与参与(E: Experience&Enjoy)。要求作者本身亲自参与进行实践,要会简单的使用电脑操作的技能和手段,通过博客的后台管理去实现信息的发布。
共享与分享(S:Share)。发布在网络上,可以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成功与快乐,烦恼与忧愁,而且成果可以得到别人的评论,这对于创作者而言,就很有成就感。这也是博客所提供的一个最大的特点之一,利用这个技术平台,可以将自己的信息、成果随时发布出去,实现了知识的共享,让别人可以分享自己的信息,在这个知识传播过程中得到了知识的增值。
当然除了上述的几个特点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一些特征,比如不需要花费一分钱就可以在网络上通过注册免费得到一个博客的空间,即刻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博客,操作起来十分地方便快捷,不要使用者太多的技术水平含量;提供博客的服务的网站很多,而且大多数比较专业,如:博客网(http://www.bokee.com)、博客(http://www.blogger.com)、博客公社(http://blog.blogchina.com)、博客联盟(http://yourblog.blogbus.com)、Blogbus.com:提供最专业的blog服务(http://www.blogbus.com)、成长博客(http://blog.cersp.com)等等;可以随时就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进行记录、写作,不受任何时间和空间的约束。
3.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
所谓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按照职业岗位需要,实现学科专业发展和教育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科知识的专业化;二是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教师专业化包括两种行为:一种是教师行为,一种是国家行为。教师专业化是各级各类职业教师的专业化。(摘自《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专业化成长与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当前,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广和全面实施以及当前国际教育背景的新形势下,教师专业化的观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关注的焦点。
在如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技术不断地产业化,并将推广运用到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多媒体教学手段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工业时代的教师发展和知识/信息时代的教师发展特征比较如下表1。
表1:工业时代的教师发展和知识/信息时代的教师发展特征比较
工业时代

信息时代

备注

教师由一个学生通过各个阶段的学习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后取得一定的文凭才有资格
教师由一个学生通过各个阶段的学习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后取得一定的文凭才有资格
基本上差不多

基本上一个教师在学校里所学校的知识与技能可以维持很久
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需要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更新

知识更新速度慢
知识更新速度十分迅速

教师几乎很少出去培训和交流,获取新的知识
教师需要每天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定期出去培训和交流

教师成长速度慢
教师成长速度很快,通过各种平台来展现教师自己的水平和能力

教师的教学很少得到现代教学媒体的支持
教师的教育教学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支持和保障

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以课程为中心开展评价
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开展多元评价

知识封闭、不能共享成果
知识开放、共享各种成果、及时发布

……
……

通过以上对工业时代的教师发展和知识/信息时代的教师发展特征的比较分析,我们认为:
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是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时代在进步,科技发展迅速,要求教师学会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促进自己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知识更新如此迅速的今天,教师对于信息的拥有已经不再是困难的事情了,关键是要学会如何利用信息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思维、教学行为等,因此,对于教师而言,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与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光靠理论支持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也是不现实的,必须要有实践的行为,否则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是很抽象、理论的。而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无疑为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可以让教师在专业化成长道路上有很多的可行的实施方案。
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需要可行、合理、有效的多元评价制度。传统的教师评价是建立在对课程的单一评价上,以学生的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教师业绩评价的单一手段,因此,这对教师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必须要建立可行、合理、有效的多元评价制度,为推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使教师自身朝这一方向去努力。
4.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有效工具
博客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很多相同的特征与一定的关系(如表2),博客技术的催生和发展,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有效工具。
表2: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博客之间的关系
教师专业化成长



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博客应用十分普遍、广泛
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
博客使用方面简单,适合广大教师应用
需要可行、合理、有效的多元评价制度
博客可以记录和展示,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日记本的形式记录下来,发布在网络上,对于评价教师的业绩来说,不再是空虚的、形式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
教师专业化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地参与实践,不断提升和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博客具有体验与参与的特点,让使用者自己去体验和实践,这正好符合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这是契合点
教师在使用别人信息的同时,也要不断创造新的信息,并及时地发布出去
博客正好是信息发布的平台,使用博客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自己的感想和启发发布出去
……
……
教师可以利用博客作为知识信息存储的工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博客将自己的教学信息及时存储起来,发布在网络上,而且在存储时已经将发布的信息及时地进行了有效的归类,这对于今后的使用来说是非常地方便、可靠和科学有效,对教师而言,这是很好的知识信息存储的工具。
教师可以利用博客作为有效的反思工具。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发布在自己的博客空间上,无形中对自己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而且这种反思是需要教师自身真实地参与体验,将自己反思的结果和信息发布在网络上。
教师可以利用博客作为课题研究的工具。教师有科研课题或者项目时,就可以申请一个博客空间,将自己的课题研究发布在博客上,如本人的2006年浙江省教育年度规划课题《面向学生发展的中小学技能类课程信息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在申请前,我就申请了一个博客(http://blog.cersp.com/36430.aspx),在博客上随时发布一些自己最新的成果或者转载别人的一些研究成果,经过实践表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课题研究形式。
教师可以利用博客发布自己的成果。教师可以将自己的一些教学反思、课题研究成果等及时地通过网络博客这个领技术壁垒发布出去,使教师有一种成就感,而且有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和动机,无形中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可以利用博客促进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教师在利用博客为自己服务的同时,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也会在不断地得到提高和发展,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程度就越高。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博客技术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是非常有益的,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有效工具。
5.结论与展望
博客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凸现他本身的特有功能,但从实践看来还是有不少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1)中小学教师需要构建良好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
(2)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很多时候还只是停留在“低认知水平,简单技术操作”、“只有技术,没有思想”的现象上;
(3)很多中老年教师没有网上学习的习惯和氛围;
(4)如何引导教师用好博客,这对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非常地重要;
(5)由于基于博客的学习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需要一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又是对教师自身的大考验。这些问题和现象都是无法避免,需要突破的。
从博客在教师教育领域的发展前景来看,博客将成为信息时代人们可以终身应用的学习和知识管理工具。它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营造网上学习氛围的契机,将改变人们被动阅读,只读不写的学习、工作方式。同时利用博客构建属于教师自己的电子档案袋,进行有效的过程性评价,这将改变我们对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方式。
博客,记录我们教育、学习、生活的点滴经历。
博客,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14: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浅论“社会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湖北省沙洋师范学校 王存真



摘要:本文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提出如何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时激发求知动机,通过“网络”等传输媒体创造社会文化情境,更好地指导学生自学,在社会文化情境的交互作用下,形成学生认知过程的构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 文化情境 培养学生 自学能力

所谓维果茨基开创的“社会建构主义”思想(social constructionism)是指人在和他人的相互作用之中,建构自己的认识与知识。也就是说,知识和理解是认识主体建构的。这种知识构建的活动是在社会文化的背景之中,作为个人的认识活动与社会文化情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形成的。

无数科学家的成功之路无不显示出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通过“社会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作了初步实践探索:

一、“兴趣”激发求知动机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事物发生兴趣,才会去探索、才会自学。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但这种好奇心持续的时间比较短,这就要求教师去引导和加强这种好奇心。

一门功课往往是学好了才喜欢,喜欢了会学得更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教师要利用这个过程,使学生从刚开始的喜欢,从而有了一点成绩,进而更喜欢它,最后学得更好。

二、“任务”养成自学习惯

让学生在学习后有成就感,使得他们有了再学习的动力,从而渐渐地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刚开始学习一种新内容时,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他们就会感到无聊,就想去接触更新的东西。

如在学习汉字的输入与文章的编辑这部分内容时,刚开始学生对字体、颜色、字号、图片插入等操作觉得很好玩,渐渐得等他们都“玩”遍了,这种热情也随之消失了。为了维持他们有再学习的动力,在接下来的课中,我每节课都布置一个新任务,如写一份邀请书、列一张“六一”节目表、作一份贺卡等,让学生每节课都能看到自己的学习作品。我再把学生的好作品收集起来让其他小朋友看,鼓励他们把自己作的贺卡用电子邮件的方式相互赠送,看谁收到的、发出的贺卡最多。这样不仅完成了任务,也维持了他们再学习的动力,同时还让他们不由自主的学习如何收、发电子邮件。

三、“争论”促使自觉学习

我发现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讨论时间,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师生之间的讨论是有所不同的,后者学生是少说多听,而前者却时多想多说。在同学之间争论问题时,每个人都会毫无顾忌的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当意见发生冲突时,他们会求助老师或书本,甚至动手实际验证它的正确性。我经常有意制造一个问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最后把结果告诉我,而几乎每一次他们都会发生意见冲突,进而查找资料,遇到看不懂的会来问,最后通过实践证明后告诉我结论。但是每次当一个问题刚刚解决就马上产生新问题,因为这是他们在找资料时发现的,可是我并不马上让他们去求解,只有我觉得这个问题适合他们这个年龄的孩子去研究时才会交给他们,若我觉得不适合他们,我会直接用简单易懂的话解释给他们听。

四、“媒体”传授自学方法

学习方法是进行自学的关键,好的学习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计算机这门学科的特点在于它具有声音、图像、图形、文字、动画等多种媒体,正是由于这些媒体使得它更容易自学。

计算机的有关书籍光读是无法获得好的效果,只有先试再读再试才有效。如在学习WORD编辑时, 我先让学生自己熟悉其中的各个菜单,不作任何要求,只是让他们“玩”,等“玩”了一节课后再讲并且提出要求,这样就使得学生有目的有方法的进行操作了。有了这样尝试,在自己学习WINDOWS 界面下其它软件时就掌握了方法,他们会先无目的的操作熟悉一通后,再看书进行有目的的选读内容,最后进行有目的的操作。

同时我发现帮助信息的使用对学生的自学很有益。为能让他们习惯使用“帮助”功能,在他们学习纸牌游戏时,我先教他们如何使用帮助,然后并不教他们纸牌如何玩,只告诉他们“帮助”信息中有纸牌游戏的规则,因为想玩就迫使他们不得不去使用“帮助”,以后我和学生中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我可以解答学生所提出的任何问题,除了有关游戏的问题,就是在课堂上所玩的也不“教”他们,如果他们想知道如何玩自己去看帮助。

我经常教给学生一些软件的学习共性,至于它们实际上如何使用就要求学生自己去学习操作。其实在这样的操作过程中,已经培养了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

五、“网络”培养自学能力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的传统权威正在逐步丧失。网络时代大众媒体的多样化,知识、信息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如何引导学生非常方便地获得各种知识和信息,是现今教师应当努力的方向。

面对当今社会,教师的任务是要帮助学生适应、学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教会他们如何在网络中查找资料、选择资料、整合资料。网络使知识的传授更加方便,如何把外部的信息变成内在的知识,这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加工。而这加工的方法就需要教师的组织和指导。教师要教会学生以批判、创新的态度去对待知识,教会学生用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去加工各种信息,从而提高学生探索、实践的效率,进而达到提高自学能力的目的。如:在国庆前夕,我在课堂上提出一个任务,让学生自己到网上查找国庆节的有关资料,等到国庆以后把这些内容进行讨论,如果在查找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用电子邮件与我联系。这样学生在这次活动中下载了很多有关庆国庆的图片,还找到了多年前庆国庆的资料。

自学能力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无论是刚学电脑的低年级学生,还是学了几年的高年级学生,教师要无时无刻的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21世纪的今天,只有学会学习的人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利用网络、书籍等各种学习渠道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在社会文化的背景之中,作为学生个人的认识活动与社会文化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了学生的知识建构,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学有所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5 14: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