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xingk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复制链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0: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性评价实施对策

浙江省温州二中 陈文翀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试验范围的扩大,以新课标为导向的“全程观”课程评价实施日显其对课程改革的关键作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调控教师的教学节奏为目的的过程性评价实施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本文就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为保证新课程顺利实施的过程性评价的具体操作,谈谈个人的若干想法,与广大同仁商榷。
二、过程性评价的功能和实施阶段
过程性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的最大区别是在评价功能上的拓展上,它强调通过一系列间隔性评价,来控制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与良好的状态。由此可见,过程性评价不仅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而且可以利用评价结果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过程,发挥评价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
既然过程性评价具有促进和改善教学的作用,那么必须和教学过程保持完全一致,应当与教学的计划同步进行。即在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阶段就对教学过程中和教学后计划实施的评价提前进行系统规划和准备,使对评价的规划成为教学设计和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规划转变为对“教-学-评价”过程的设计和规划,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搜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并据此分析诊断学生学习情况,动态调整教学过程或提供学习建议,发挥对教学和学习的“全过程”促进作用。因此,过程性评价的实施可以分为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就是说,不仅在教学告一段落的时候要进行结果评价,而且在教学开始的时候要进行安置性评价,教学之中要开展形成性评价,实现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三、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从评价实施度量方式的不同,评价方法有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种。新课程倡导“多用定性,慎用定量”,并指出评价应针对不同评价内容和相应的课程目标,适当选择和灵活运用评价方式。“知识和技能”内容采用笔纸或上机练习测验等定量评价方式,“过程与方法”内容拟采用 “典型作品设计”、“中期项目作业”和“综合学习活动”等完成质量的表现性评价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宜采用教师观察记录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交流合作和信息道德等形式来评价。
从前面分析看,既然过程性评价要体现教育评价的反馈、诊断和促进的作用,评价实施要贯穿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的全过程。那么,过程性评价必须做到将反映不同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得到的不同评价信息数据加以整合,形成一个全面的评价结论。评价结论中的分数或量化结果等定量分析与反映学生学习表现的定性分析相结合,能帮助改善学生自我学习策略,能为教师下一步教学计划调控提供决策依据。但目前,评价标准制定及其量化或质化所得到的数据处理还没有统一标准和技术。
四、当前过程性评价面临的难题及对策
广大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评价过程中,出现许多片面的认识,如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对立起来,认为非此即彼。过去的评价有问题,就等于终结性的评价不好。甚至主张用过程性评价取代终结性评价。应该说,两种评价从不同的角度来衡量学生的学习,各有各的优势和用途,既不会互相排斥,也不能互相取代。对目前教育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找出真正的根源,不要都扣在终结性评价的身上。面临的难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 评价标准量规设计缺乏公正性、客观性,没有统一标准和技术可以借鉴
由于过程性评价更多地采用了开放的、即时的评价方式,特别对情感态度领域和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所收集的资料和判断的标准可能都会因时而变、因人而异,就是对学习表现和效果而言,如果采用的是质性的方法,其标准也无法做到统一,其评价的过程和程序无法做到规范。
(二)评价的数据获得较费时、费力
过程性评价贯穿于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始终,那么评价的强度应该是多大才恰当,比较难以把握。如果过于强调评价,或评价的份量过重,很容易导致评价的过于频密繁琐,直至学生和教师不堪其烦。
(三)现行学业考试内容、要求和模式影响师生参与新课程评价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到目前为止,高中信息技术学业考试内容基本上是以考察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识记和理解程度和对信息技术工具的掌握的熟练程度二方面。较少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决策等方面能力和知识。这与新课程理念提倡的从三个维度全面考察的观念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影响师生对新的评价观念和方式的运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必须改革现行考试内容和模式,以促进和保障新课程的顺利进行。
针对上述困难,正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和实践的机会,本人在教学工作中就教学评价方面进行肤浅研究,下面向大家介绍高中信息技术的过程性评价实施对策,以作参考。
第一,教学前的安置性评价
安置性评价一般在一门课程或一个单元的教学开始前进行,用来检验学生是否具备了学好新的教学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已实施多年,但仍然存在学生基础水平的巨大差异,高中教材内容存在与初中学习交叉重叠的情况等现实。因此在开展新的教学前十分必要了解学生学习该教学内容必备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的相关信息,例如,为了摸清学生进入高中前先修的知识范围,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价方式,依照高中教学内容模块,填写已学过的和未学过的知识范围,并划定自己水平等级。教师首先给出各等级的标准,如下表所示,然后由学生自我评定所达到的等级。当然,这种自评存在一定局限性,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对自己估高或估低的情况。通过收集这些资料,制定学生个人发展的计划,构建过程性评价的起点。
等级

A

B

C

D

标准

全部或
C1C2C3C4C6
C1C2C4C6或C1C2C3C6
C1C2C3或C1C2C4或C1C2C6
C1C2
都没有学
内容模块

C1:操作系统C2:文字处理C3:表格处理C4:多媒体C5:程序设计C6:网页设计

当然,安置性评价也可以使用测验方式,获得学习新的教学内容所必须的先前知识的掌握程度信息。例如,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中“信息加工与表达”部分的教学之前,通过文字处理、多媒体信息搜集与处理等方面的表现性评价任务获得学生在这些方面表现的样本,为随后的教学及其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第二,科学、客观地设计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设计符合科学性、人性化、客观性的形成性评价,关键是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量规,在制定评价标准或评价量规时,首先要根据评价目的划分出能客观反映有关学习过程和结果的重要维度或重要方面,然后为每个方面制定不同水平的评价等级。如对信息技术基本原理的学习中,为了评价学生理解知识的效果,可以设计“完全理解、较为理解、基本理解和有待理解”评价指标等级。而对那些信息技术软件操作技能的学习中,为了评价学生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序,可以设计“非常熟练、熟练掌握、基本掌握、有待掌握”。
用信息技术提高过程性评价效率,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反思和教师改进教法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编制评价题目、实施和管理评价过程、汇总分析评价结果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可以提高评价的效率和效果。信息技术教师应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评价活动。可借助合适的信息技术搜集、管理评价素材,辅助评价题目的编制和评价标准的制定等。目前,会考知识内容明确规定用选择题形式考察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这些要求达到的测验,可以采用计算机自动测试软件及其批改系统来进行,其优势有评价反馈快,试题区分度分析精度高,学生个人误答率清楚等,又如可以用网站投票了解对某一操作技能或知识理解的学习情况。
第三,创新教学后的总结性评价,引导平时阶段性评价
要创造条件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协调发展,避免只重视知识记忆和计算机操作,忽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倾向;要注意结合学生平时学习表现和过程性评价结果,改变单纯以一次测验或考试为依据,评定学生一学期或整个学段学习情况的局面,适度加大过程性评价在期末成绩评定中的比重。按不同权重合理分配总结性评价中知识和能力的比例。2005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终结性评价指导方案》提出,普通新课程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的终结性评价是模块学业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对新课程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的学生学业进行科学地评价,为有效地引导信息技术教学实施中新课程理念和目标的实现,模块终结性的评价与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共同作为学生学分认定的重要依据。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详细、准确地描述评价的内容与要求。在明确终结性评价的内容与目标的基础上,列举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运用题等题形的练习。由此可见,已经开展新课程实验的省区明确将传统会考总结性评价转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和目标所要求的综合评价,将将平时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列入学生毕业学分认定的范围。并且在学业终结性评价的测试中,增加了考察学生信息素养全面养成的综合运用题。这对于一线老师有目的地实施平时阶段性的表现评价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也对学校、家长和学生认识过程性评价的意义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更是有效实施新课程提倡的过程性评价工作起到保障作用。
第四,使用学习报告单代替成绩单
学生学习报告单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载体,也是对学分进行管理的工具。学习报告单既应包括各学习领域的学业成绩,也应包括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的评价,而且对学生获奖情况、参加校内外活动的情况做出记录。当前,为了全面实施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作准备,首先应该改革单纯以学业考试成绩等第分为唯一评价标准,使用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学习报告单为衡量评价工具,促使教师学生家长乃至学校教育管理者的评价观念提升和转变。下面附录1是本人在已结课的市级获奖课题《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与实践的研究》使用过的学生成长档案表,用它来评价我校高一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学业水平,以供大家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0: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对高中信息技术课新教材使用的体会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 谢航



江苏省实施新的高中课程改革已经一年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科学教育出版社)这套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新课标指出,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是要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这套教材对于改变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这一年来,我对新教材的教学有一定的收获,也有困惑,本文就新教材的使用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全面把握教材内容,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再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地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仍旧会“穿新鞋走老路”。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将新课改的理念贯穿与课堂教学之中。

首先,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钻研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形成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一个要求贯穿于教学中的“纲”;而教材是教学的具体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

其次,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的想、大胆的想、给予他们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新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

只有对教材理解透彻、感悟独特并对学生学情了解清楚的教师才会做到目标定位准确、恰当,重点、难点设计合理、合情;只有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教师才会用教材教而不仅仅是教教材。全面了解和掌握新教材的整体结构,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特点,明确学习目的和方法。例如新课程标准中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加深了信息文化教育的价值,因此基础部分的内容标准充分体现了技术过程与文化过程的统一,从而在根本上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必修模块主要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其中不论内容标准、范例、活动建议及描述过程中所使用到的行为动词均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应该尽量全面考虑,能够根据需要为学生创设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的情境,让学生能通过学习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并能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二、重视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实践探究

(一)自主探究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的特点,巧妙设置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探究状态。学生进入探究情境后教师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学中自究,在自究中自悟。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注重学生自学方法的指导,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自学探究的实效。

(二)合作探究

学生在自学探究后,提出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疏导、整理出几个重点问题供学生合作探究。学生可以小组间相互启发、相互探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面对面的对话、答辩、争论。教师只需在关键处加以指点或导拨。通过交流讨论,学生能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开阔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可以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创新。

(三)实践探究

引导学生自己归纳一节课所得,把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启发学生提炼探究方法,把知识活学活用等。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设计恰当的分层次的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学生做完练习后,可让学生评议,使学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然后自我纠正,这样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在此阶段,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以教材为凭借,把探究活动向课外延伸,通过观测,调查,查阅文献资料,观看影像资料和上网等形式,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担任《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课时兴趣很大,可没多久,兴趣就没有了;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对玩计算机很感兴趣,一批学生沉迷于游戏世界、发邮件、上QQ聊天之中。但对信息技术课却没有兴趣。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适应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了呢?还是我们没有关注到学生的本质需要呢?我的教学体验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以教师和知识为本,做到以学生和能力为本,要利用教材来教,坚持一个原则,教会学生学习。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学生尊重、敬仰教师,这就形成了一种生机勃勃的信息技术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和谐、亲切自然的氛围中接受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我在教学实践中对新教材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和困惑,主要有:

(一)高中新教材与初中现行的技术性的教材相比,跨度较大,衔接有断层,在教学中有时无所适从;由于地区差异,学生知识水平的严重不均衡,有的初中根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再加上部分学校不重视,没有按要求开课,课时不足(每周一节),师资缺乏,使得课程实施较为困难。因此必修教材中的知识用36课时完成有很大难度。

(二)高中新教材在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上是下了笔墨的,理念很好,但是我感觉书中涉及的知识面广度有了,深度不够,泛泛而谈,如果光讲不动手,开始学生可能会听,但很快就会失去兴趣;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有空的感觉,因此心中比较迷茫。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让我们借鉴,我们只有靠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

(三)新教材中使人感觉有些简单的内容复杂化,有些让学生一看就明白的内容还用大量的篇幅在那里阐述。由于信息技术课在中学教学中的实际地位,因此教材中有些安排的实践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后去完成,好像不太现实,有些理想化了,这就必然对信息技术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一定的影响。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只是一种课程资源,我们如何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投入到新课改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都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需要不断总结的,我们每一位教师与新课程改革同行,衷心祝愿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越走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0: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让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归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中心小学 隆平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我们正逐步走向信息化时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也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虽然现在我国的教育在不断改革和创新,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当前的教育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传统的升学制度仍然是以主科的成绩为主,其他科目(如信息技术)成绩只是作为参考,或者有时候连作参考都轮不上。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教育在现在的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是何等的卑微。难道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真的是如此的卑微吗?回答是否定的。

早在2000年10月25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就已经做出了“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决定。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独创性的学科,它有太多的空间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地设想。信息技术教育,是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锻炼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提高信息素养的主要方式。而素质教育也正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二者相辅相成,具有互动作用,为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提供条件。

我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要面向素质教育,以提升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最高目标,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任务,以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因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是信息技术学科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是大量的灌输知识性的内容,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由于信息技术教学摒弃了传统学科中所形成的常规思维模式,对学生来说非常新鲜,学生的创造欲望能得到极大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信息技术教育允许学生别出心裁,鼓励学生多提新问题、多独立钻研、主动探索、以获得新的知识和技术,培养创造性思维。

二是信息技术学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操作过程是以抽象思维为基础的,要解决反抽象的东西转变成形象的东西,必须通过对问题的归纳、分析从而研究出一般性的规律。

三是信息技术学科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其学习过程是一个培养坚韧意志、深刻思考、坚强毅力的自我修养的过程。学生上机要通过手、眼、心、脑并用使大脑形成的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上机体会各种功能、分析操作方式,都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而培养出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能力。

正因为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灵活性,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发展太快,直接影响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向和内容的稳定性。长期以来,许多领导感到信息技术课难指导、难评价、难控制、难以捉摸,因此采取不过问的“冷”处理办法。而外界则认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十分有趣而受宠的。可以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出现了“围城现象”。 那么信息技术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来认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呢?作为一名刚刚从教的新教师,我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想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传统的升学制度所带来的。传统的升学制度仍然以主科、副科、其他作为分水岭,主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领导潮流,副科(如地理、生物、历史、体育)稍逊风骚,其他(如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劳技等)声色暗淡,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当然也就直接导致了信息技术教育如今的地位。

其次是欠缺一套适合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系统。传统评价系统中虽然也有适合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但是信息技术教学中许多重要的因素难以包括进去,这些因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往往占有较重的比例。

那么如何来使信息技术教育回到其应有的位置上来呢?

第一,信息技术教育的归位或者说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生命力可以寄托于取得“应试资格”,希望能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中考,甚至是高考。我在网上看到有很多的评论都不赞成这种改革,其原因主要是怕原来尚有生命力的信息技术课程就此夭折。但我认为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中高考这种改革是值得期待的,因为这样一来既可以显示出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又能得到学生和学校领导的重视,让其教学质量可以有一个较快的提升。

第二,改变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地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内容不是系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而是以建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的的训练活动,其具体教学训练媒介是各种应用软件的学习。这种教学活动中既含有一定的文化性,更具有很强的技术性,还有由于软件自身具有较强的自述性,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对教材的依赖性较小,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播者变化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甚至成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教师的角色地位应该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构造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发现问题和规律,探索软件未知领域的功能。(2)构造层次丰富的任务,组织对任务的讨论分析,分析任务实现过程中的现象,使学生建构自己的能力。

第三,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尽快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化。信息技术中许多东西不是讲明白、听懂就能解决问题的。现代应用软件系统都很庞大,也不可能处处由教师讲解,更重要的是面对开放式软件环境,建立创造性工作和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要通过探索掌握软件的应用技能,同时随时需要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学习新内容的需要。

最后,研究形成一套适合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系统。因为信息技术教学中有许多重要因素是不能用传统的评价系统来评价的。要研究形成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系统,应该转变观念,充分考虑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和深层意义。只有积极的评价系统才能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形成过程同诸多较成熟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它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为中心,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而研究信息技术教育的规律及其实施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用性、灵活性,在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只有尽快让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归位,它才能根据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为发展中的信息技术教育事业增添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0: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中学教育技术应用中存在的误区和对策



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黄翠平



摘要: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现代化教育中的应用,加快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概述了目前现代教育技术使用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并对如何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误区 教学观念 多媒体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渗透,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教育技术给现代化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标志。然而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中却存在着种种误区,因此如何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位老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以下特点:重点和立足点是学生的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它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它的研究内容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属性;教育技术是先进教育思想与先进的教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现代教育技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丰富着自己的内涵。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的几个误区

在我国社会改革中,教育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在教育发展中,观念更新又滞后于装备更新。正是教育观念的滞后,才引发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误区。

1.在主观思想上误把教育技术先进等同于教学先进

教学的过程是信息传输的过程,信息传输需要手段,而现代教育技术为信息的传输提供了各种先进手段,因此有些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先进就是教学先进,为了体现教育技术的先进,把一些应该用实验演示的问题也做成三维动画来表示,有的甚至整堂课教学的每个环节全部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表面上看教育技术很先进,实际上只是“花架子”。教学观念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陈旧的,只是披了一件先进教育技术的外衣,这丝毫不代表教学的先进。应该强调的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必须以先进的教学观念为指导,坚持启发式、交互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如果背离了这一原则,再先进的教育技术都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误认为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代替所有传统教学模式,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教学模式将过去教育的单一讲授型发展为学生、教师、媒体三者互动结合的多元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通过现代教学媒体主动学习知识的方式。但是现代教学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也有自身的缺陷。

首先,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中起的只是辅助作用,也只能起到教学服务的作用。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使学生明确教学目的,还要注意调节他们的学习注意力,并及时的反馈纠正,这也是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体现。然而有些教师没有把握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和计算机多媒体的辅助功能,造成了本末倒置。

其次,教师授课时的肢体语言、情感色彩对学生的感染力也是计算机永远无法替代的。而多媒体教学模式弱化了教师人格示范的作用,把教学课堂由“人一人”对话变为纯粹的“人一机”对话,久而久之,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易使学生养成孤独、冷淡等不良的心理特征。

3.过多使用多媒体课件,易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整个教学过程全部使用多媒体课件,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全部用大屏幕显示出来,自己充当了一名放映员的角色,教学效果并不良好。另外在制作课件时一味追求多媒体效果,过多地使用声音、图片、动画来展示教学内容,结果弄巧成拙,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偏离了知识传递的主题。还有的教师不管学科和所传授知识的特殊性,一律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公式推导、例题演算的过程一下子显示出来,这样既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消化的时间,也无法实现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

4.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师培训中只注重信息技术,忽视现代教育理论

长期以来,为了应对教育信息化的挑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都加强了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这对提高教师素质和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一些学校只把制作课件或网页设计作为教师培训的主要目的,忽视了对教师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学设计方面的学习和提高。而教师在培训中只注重制作技巧的学习,盲目追求课件形式的精美,对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的学习很不重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对现代教育技术概念的片面理解,只重视了信息技术而忽略了现代教育理论。

三、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1.全面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真正内涵,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一提起现代教育技术,人们更多的想到的是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却忽视了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现代教育理论。其实现代信息技术只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资源和技术支持,并不能代表现代教育技术全部。那种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利用现代媒体传递教学信息的一种技术是片面和不完整的。

当前,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加快进入学校,但是这些新技术只是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资源和环境,新技术本身不会孤立地在学校中发挥作用,它只有在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指导下,体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时代精神,才能对教育教学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教育观念是陈旧的,仅仅把新技术应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则新技术不仅不能发挥其优势,反而会成为强化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的手段和工具。因此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只有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才能正确应用新技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2.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教师仍应当是决定教学效果的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现代教育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表达和阐述教学内容,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永远无法替代的。因为课件的教学设计,内容组织都是靠教师来完成的,课件的构建和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决定着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及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认知习惯等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同时教师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组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观察问题,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知识探索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这种默契交流也是计算机无法实现的。

3.吸收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多媒体的运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虽然不够形象直观,但它有现代教育技术代替不了的优势。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有两个:第一,教师写的过程,给学生留下了消化和思考的空间;第二,写的过程是教师把学生带进逻辑思维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制作课件时应当注意吸取这两个优点。同一屏幕上出现的文字多少应严格掌握,公式推导过程应逐步显示出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消化。

多媒体教学固然有它教学内容广泛、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过程生动形象、教学效率高等优点,但也不可过于追求多媒体效果。滥用媒体素材、过多地添加动画效果将影响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不能抓住知识重点,影响教学效果。

4.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强化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更新教育观念

现代教育技术真正运用于教学实践,必须通过一线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来完成,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与运用程度是现代教育技术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可以促进他们深入进行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必须由教师去掌握和使用,而教师的行为又是受思想观念所支配和制约的。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控制着行为的方向,错误的思想观念指导下的实践比盲目的实践更可怕,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更新教育观念则是比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更为重要的事情。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使教学更加生动而富有效率。我们应走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的误区,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指导下,合理运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其优势,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教育真正走向现代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0: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信息技术课堂观察新理念



山东省安丘市东埠中学 徐孝清 刘晓明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达成教师课堂目标的难度,而新课程的实施,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融入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之中,实行积极有效的课堂观察,及时把握学生动态,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点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关键。

关键词:课堂观察 课程改革 新理念

新课程的实施,使得教学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的教育向差异性的教育转变。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教学变成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教学不只是课程的执行和传递,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教学的过程变成了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内容、过程和结果等方面与其它学科相比,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它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并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信息技术课堂明显区别于其它学科的课堂,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特点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暴露无疑,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融入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之中,一直是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积极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其中,实行积极有效的课堂观察,及时把握学生动态,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点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关键。

一、课堂观察的含义、原则

所谓课堂观察,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 (或偶然)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教学反应的行为方式。日本教育家圾元昂认为,新老教师在技能上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对学生反馈信息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及时评价。这一切的立足点是课堂观察,通过有效的观察,教师才能把握住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反应,了解教学效果,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课堂观察的原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计划性原则:可靠的观察来自周密的计划,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教学的关键处设立观察点,有目的地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针对不同的反应按事先设计的方案作出调节。正如巴斯德所言:“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盲目、无计划的观察,只会造成视觉盲点,或对有价值的反馈信息视而不见,或将观察到的课堂现象束之高阁,或不知所措,失去了课堂观察的意义。

二是准确性原则:准确的课堂观察有助于教师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这里的准确有三层含义:(1)全面观察,不要以偏概全。教师的视野应开阔,善于捕捉带有共性的反应,环视全场,兼顾前后,不能老盯着眼皮底下的几个学生。(2)及时发现,防止问题堆积。知识结构是环环相扣的,教师的忽略,可给学生留下疑点,并浮现在脸上。若教师及时发现,早作调整,不会有多大影响;若教师无视学生反应,依旧故我,则造成疑点堆积,困惑加大,一脸茫然,此刻再作解释为时已晚。(3)细致分析,不被假象迷惑。表面现象并非都真实可靠,有时学生高喊“懂了”不一定发自内心。教师的观察切不可停留于表面,而应仔细思考,深入底里,真正把握住学生的脉搏,方可有的放矢。

二、新课程对信息技术新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的教师定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教师是塑造儿童心灵的天使。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创造性的劳动。

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教师具有以下五方面的特征:

1.专业化。专业化的基础是“术业有专攻”,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具有完成课堂必须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不仅能够达到工作的要求,能够胜任工作,而且能够建设性地开展工作。

2.规范化。规范化是实现课堂观察、完成课堂目标的基本内容,它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职业规范,并能时刻以该职业规范为准则完成课堂目标。

3.制度化。制度是行为的规范,是实现课堂目标的保证。信息技术课进入中小学课堂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或更为完善的规章制度,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加强自我约束,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和主观主义对工作造成的冲击。

4.理性化。即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意识,能正确的认识并理解自己所承担的工作。由于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特点,使得信息技术教师课堂目标达成难度较大,这就要求教师尽量客观、冷静、理性地对待工作,不掺杂过多的个人情感,不因个人情绪和好恶而影响工作。

5.自主化。即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觉悟,自觉履行岗位职责,诚实、守信,勤勉、主动,自学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信息技术课堂在“外人”的眼中是混乱的、甚至的有点失控的,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根本的一点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课堂的与众不同,我们绝不可能将信息技术的课堂与其它学科的课堂相提并论,因为课堂管理方面的相关理论在这儿不起作用,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起作用的是手段和经验,即所谓的课堂观察组织能力!

三、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五个观察维度

1.组织能力。它包括教材的组织、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其中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教学设计是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对课堂常规的一贯要求、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等是教学活动组织能力的关键因素。

2.注意中心。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在课堂的注意中心应从自己的思想或教案转移到全班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既要观察自己是否把注意中心放在学生身上,又要观察当学生自主活动时,自己的注意中心是否在于学生活动的反馈与调节。

3.教学机智。开放的课堂更需要教师机智的品质。教师必须敏捷的观察并快速的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还要灵活果断地采取恰当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推进教学发展的进程。在一次信息技术公开课上,老师正在上课,一位“小游戏迷”又偷偷地进入了“游戏乐园”,老师发现了,但他并没有生气,更没有因此而严厉叱责学生,他只是轻轻地对学生说:“学微机就要向高手看齐,你现在认为游戏好玩并沉湎其中,但你能否编出好的游戏也让其他人觉得好玩呢?”学生不能应答,他便教育说:“我们还没有学到这种水平,所以今天还是要认真听课,等学好本领后,再领略游戏的魅力也不迟。”这种上课的机智,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待人处世的一种能力、一种行为方式、一种文化。

4.教学态度。心理学研究发现,虽然有的教师很有经验,对学生很负责任,但学生的发展并不理想。心理学把教学态度分成两类:一类为非交往性态度,另一类为交往性态度。前者与教学效果的相关系数极低,后者才会产生积极影响。我们强调对学生的交往,一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负责;二是呼唤课堂上教师的热情与宽容,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坦率与自发性。好奇是人的天性,初中学生尽管已趋向成熟,但好奇心仍很强烈,教师对学生的好奇心应该包容、满足、鼓励、利用,因势利导,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5.教学境界。教学水平有三个相互贯通的层面:授受知识、启迪智慧、人格生成。教师要关注这三者的整合发展,并努力向更高的教学水平进取。同时,信息技术课应彻底转变观念,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用创新的思维和眼光去启迪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并作为一种教学境界去追求。

四、信息技术课堂观察新理念

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对立课堂观察新理念,才能让信息技术课堂有条不紊,活而不乱,为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1.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在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和监控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才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随时对课堂活动作出调控。

2.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相结合。教师在课堂观察过程中,既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课堂中的全面情况加以监控,同时还要根据课堂情境的特点和学生表现,对课堂活动的某些方面或某些学生的个人行为进行重点观察,以达到对课堂活动的深入了解。特别是一些调皮的学生,到了信息技术课堂,其特点将暴露无疑,对这部分学生,教师既要做到重点观察,又要注意教育方式方法。

3.保持观察的自然状态,不干扰学生的正常学习活动。教师的观察应与教学行为自然融合在一起,既要有意识观察,又不露明显痕迹,不对学生形成明显的压力,不让学生感到教师处处在监视自己。

4.排除各种主观倾向,进行客观观察。实践表明,教师心理活动的某些主观成分有时也会左右他的课堂观察,从而形成不准确甚至错误的观察结果。以下几种效应对教师的课堂观察会有消极影响,应加以排除:(1)期待效应。指根据自己的结论期待事实的发生。例如,对好学生有正向期待,一般不做消极分析,对差生有反向期待,一般也不做积极分析。(2)平均值效应。有些教师习惯于对学生做班级整体评论,也就是往往把学生群体看的都比较好,或都比较差,这样容易造成对学生个体评价的不公正。(3)中心论倾向。即遵守一贯的正态分布原则,中间大两头小,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有过强的固定性。(4)互动倾向。即一种光环效应,一好百好。对学生的主要印象可以影响到对他的其他印象。例如,教师特别看好学生的成绩,一般认为只要成绩好其他方面也都好,成绩差其他方面也不怎么样,等等。(5)标签效应。指教师一旦发现某个学生身上不好的东西,就下结论,贴出了标签。这个标签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改变,并可能传递给其他教师而影响他们的观察,班主任的标签往往影响力较大。

目前教师从事课堂观察研究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与困难。教师职业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单兵作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而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资源共享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做到与其它学科教师的相互配合,促进信息技术学科的综合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0: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与解决策略



四川省苍溪中学校 赵坤明



【摘要】信息技术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同时强调其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倡导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信息素养就是以“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表达与交流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素养。即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而信息技术教育又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迅速、系统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主渠道。

【关键词】信息素养 现状分析 策略与整合

自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通知要求,“从2001年起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经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的中学及部分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学校虽然都积极地响应号召,但由于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学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因此,往往在实践的过程中却偏离了开设这门课程的宗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笔者已从事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多年,亲身感受了这门技术的发展与革新。在此,愿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分析一下当前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误区)与不足。这些误区只有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本文仅阐述自己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可能还很不成熟,只求抛砖引玉。

一、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一)配套设施跟不上

很多地方存在“有软件没硬件”、“有硬件没软件”、“有计算机无网络”,即使订了教材,教师也安排正常课时上课,但是配套设施的不足往往导致很多内容没法讲,讲了没法用,有理论没实践,对于技术性和实践性如此强的学科,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说,学生也根本搞不清楚上这门课到底为了什么,所以只能应付了事。

(二)观念转换滞后

虽然我国已经在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却根深蒂固,不论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对一门课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它在中考、高考当中所占的比重,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基本没有列入考试范围的科目,谁都不愿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于这门课具体怎样上,大家都不会很重视。他们关注的是“前途”,而不是“素质”,在他们看来,前途与素质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三)课时设置不足,教学内容难以取舍

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阶段的总教学课时应为70~140学时。但目前不少学校安排这门课程只开设一学年(高中一年级),并且每周课时数仅为1节,除去期中、期末停课复习和节假日休息,实际每学期教学课时数大约在30~35节左右,与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相差甚远。更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最新颁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中对必修部分的“信息技术基础”的课时仍未做较为合理的规定。而选修课在普通高中的命运则被彻底砍掉(特别是广大农村中学,在当前高考制度的大环境下,选修课的管理永远也不会得到落实)。由于教学课时严重不足,教师在制定和执行课程教学计划时捉襟见肘,无所适从。如果按照教材的章节教学,教学内容只能完成一半;如果不按照教材的章节教学,又该讲些什么内容呢?有人主张学生喜欢学什么就讲什么,但学生兴趣不一,知识程度不一,又该如何讲呢?

(四)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教学枯燥无味

我国设立教育技术专业的历史并不长,培养的人才也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学校的需求,现在站在中学教育技术工作岗位的教师很多不是教育技术相关专业毕业的,而是从其他教学岗位转轨过来,通过培训走上教育技术岗位的,这类教师往往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不少教师仍以自己“权威”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其他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照本宣科,以一种完成课时任务的姿态去应付这门课。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叫灌输给学生,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接受老师灌输的被动地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教学媒体充当了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这种教学模式违背了“认知学习理论”,所以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的体现出来。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通常都会认为教材就是经典,老师讲的都是对的,不容质疑,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出来的多是知识型人才,而很少是创造性人才。江泽民同志曾说过,“一个没有创造性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显然这种教学模式是不适合信息技术发展的。

至于上机实践,对他们来说,挑战性就更大了,有时根本无法应对。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上机课变成了无任务的打字课、上网课,放任自流的游戏课、聊天课。教师的任务就是开机房,实践课中往往见不到教案,也没有明确的教学任务,有的地方学生整个学期上机就是练打字,还有的地方小学学打字,初中也是学打字,到了高中还是在打字,好像只有打字才算实践,好像计算机的作用只是能打字一样。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杜子德认为,“计算机不是一种普通的工具,而是一种智力工具,中学的计算机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如何驾驭计算机帮助人类完成智力任务,而不只是类似打字的机械任务”。

(五)教育目标定位不准

随着计算机课向信息技术课的转变,“现在计算机已成为教育的工具而不是教育的目标”。但是当前我国不少地区的中学信息技术都着重讲授程序设计语言,如QBASIC语言,这实际上是把培养和掌握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能力作为中学信息技术的主要教育目标,而不是通过中学信息技术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计算机这种先进的现代化工具,都具有使用和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一位外国专家作了这样的比喻:“在使用计算机之前要求学生掌握程序设计语言,就好像在允许学生使用圆珠笔之前要求他们必须先理解圆珠笔的构造、必须先搞清楚圆珠笔内的墨水是如何转移到纸上的科学原理一样”。虽然学校的教师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学生也花去很多时间和精力学习,但结果不仅是收效甚微,而且严重偏离了这门技术开设的宗旨,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六)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实用”

由于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实用”,处理教材时像阅读“软件使用说明书”,课堂则像“短期电脑培训班”。

我们的这门技术从诞生那一天起,其教学内容就一直在变,因此其“课程标准”也很难像其他一些基础学科那样相对固定。这是由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我们不应该把它看作是课程建设的一个巨大的障碍。然而,不知是我们的教育专家们在制定课程标准时思考欠妥,还是我们基层学校在理解课程标准上有误呢,我们走了不少极端。再看几年来这门技术的变化:计算机基础知识、电子表格与文字处理等应用软件的使用、编程语言构成了其基本内容。编程语言从Basic到QBasic;文字处理从WordStar、UCDOS到现在的WPS、Word……,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最近的教材中又增加了因特网基础与网页制作等相关知识。多年来,我们的教材就像是各种计算机软件简易使用说明书的大汇编,我们的课堂就像是各个软件公司举办的一连串培训班。我们的课程安排告诉学生,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是训练学生学习计算机常用软件使用技巧的一门课。假如,语文课上教师只给学生讲解钢笔的用法,那么,学生把语文课改称为“钢笔课”不也是很自然了吗?把信息技术课称为计算机课并非出于学生的习惯,恰恰道出了这样一个道理。而且,学生家庭计算机的配置普遍高于学校计算机的配置,教师在课堂上越来越频繁地要面对学生在软件使用技巧上比他们更高明的尴尬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教授几个常见的办公软件,配上一段编程语言,哪怕再搭上若干网络工具,也很难维持本这门技术的水平。即使我们再改进教学方法,也不可能提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发展下去,信息技术教育必将走向衰亡。

(七)教材编排不合理,缺乏知识连贯性

现在我们教育系统的一些“专家”们把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安排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重复出现。即把三个阶段的学生都看成是一个“零起点”,是一个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白痴”,教学内容严重重复。还美其名曰:“为了照顾各地信息技术教育平衡,做到教育公平……”。我认为这些做法完全违背教育规律,更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按照这一观点编写的教材怎能让学生学得进去;按这一观点上课的课堂怎能让学生听得进去?这样的教育又怎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八)缺乏考核机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非高考科目,在中学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缺乏行之有效考核标准和较为健全的考核制度。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学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学生的成绩单上没有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一席之地。有的教师虽然自定标准给了学生一个成绩,但与高考无关,与学生成绩的名次无关,客观上对学生学习该门技术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尽管有些省份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把信息技术课列为全省会考内容,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省会考的结果不影响高考,所以学校和学生都不重视。考试通过与否都可以参加高考,所以有些学生甚至都不愿参加此类考试;会考的组织管理要比高考松散得多,考试纪律也要乱许多,由于考试纪律差,考试成绩中就有水分,会影响到一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时,甚至可能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二、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在中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它旨在从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未来公民的适应社会、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在实践的初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基于上述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现状的讨论,我们不难看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一)学校领导重视不够

过去在中学开计算机课的时候,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学校的领导对这门课认识不够,加上自身对计算机接触不多,所以很少去关心,致使一些学校软硬件的配置不能保证教学的需求。现在,虽然把计算机课改为信息技术课,培养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很多学校领导仍然没有真正认识到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和意义,对课时安排、课程质量等问题关注较少,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定位也很模糊,所以导致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身兼数职,不受人重视,把大多数时间耗在教学以外的杂事上,而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

(二)教材编排问题

信息技术课程没有统编的教材,采用“一纲多本”的形式,教材编写的指导原则是以培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线。以教材内容以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应用为主体。在实际应用当中,由于对课程宗旨领会不够,很多学校在选择教材时比较盲目,造成所选教材不符合自己学校的学生现状,加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灵活把握教材,以“照本宣科”的方式讲授教材,不能立足于学生现状和生活实际,导致课程的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三)信息技术教师素质

1.专业技能不高:针对这一情况,教育部已经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了在职培训,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进行了专业知识和教学业务等方面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还需长期的努力。

2.没有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时刻关注IT行业的动态,教学内容在不断更新,还要学习与教学内容有关或无关的其他知识,硬件和软件都不能缺。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立足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他们走入未来社会作好充分的准备。

3.教学设计不良:笔者在与信息技术教师接触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很少精心去设计一节课。

信息技术课往往是分为两个部分:理论课与上机课。很多教师在理论课上照本宣科,在上机课上留了作业,辅导一下就行,很少花时间去设计课时、设计内容、合理安排与利用上机时间,也不能立足实际应用让学生在学技术、学软件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解决策略

针对当前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笔者的解决策略如下:

(一)“两课”有机整合,提高学习效率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新课程标准》中综合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然后主动地去查阅资料,获取相关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最后用板报、网页、多媒体报告等形式展示成果。可见,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将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进行有机地整合,统一安排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根据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取舍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解决信息技术课时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又会为信息技术提供大量活生生的具体实例,使学生们能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应系列化,各学习阶段应衔接,教学内容应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反对“唯实用论”和“纯工具论”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首先要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证,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产生兴趣,认识到信息技术是自己走向现代信息社会必须掌握的工具。在教学内容上,第一步,要让学生学会根据具体研究问题寻找信息源;第二步,要学会如何综合处理大量数据,剔除“假”信息;第三步,要给学生讲解常见的信息模型及其参数的实际意义,利用模型参数正确认识信息;最后,还要让学生掌握传递、发布信息的方法与技巧,参与到信息社会的活动中。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方式,但应特别注意的是,本课程的任务是传授信息技术,而不是讲解某一个软件的使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然要使用计算机收集信息,编制文稿、图表,但这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而是学会使用计算机这种智能工具来解决一些智能问题,使学生手脑并用,心智相长。为了让学生能够事先掌握必要的工具,是否可以考虑在小学依旧开设计算机基础课,进行计算机入门教育,掌握诸如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访问因特网、打字和绘图等基本技能;在初中阶段,开设计算机应用课程,讲授常见的办公(字、表处理)、多媒体、网络(网页制作)软件、计算机病毒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到高中开设信息技术课时,学生就已经具备了比较全面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授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信息技术基础及信息处理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就实现了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使信息技术必修课变成“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的教育。

(三)引入竞争机制,完善考核制度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应当作为基础学科,列入高考 “3+x”的内容中。即使是目前,信息技术教育也应当列入学校的正式考试科目,实行“等级制”,并逐步过度到“一票否决制”,即:将信息技术的等级合格,作为学生参加高考的“通行证”,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和较为健全的考核制度,以“考”促“学”,以“考”带“学”,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电脑制作比赛,为学生们的学习搭建舞台,营造环境,对学生中的优秀作品应及时反馈、讲评、展示,使学生们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互相竞争的学习气氛。合理的考试评价将是改变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尴尬局面的最重要举措。

随着这两年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校校通”工程的开展,许多中学参加信息技术高考的条件已经成熟,而且信息技术的高考也可以采用“笔试+上机”的形式,可以有效地节约设备资源。其次,考试并不等于应试教育,没有考试的教育也不等于就是素质教育。按照我国的国情,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参加高考,有利于扎扎实实普及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有利于国家选拔信息技术方面有潜力的人才,有利于培养信息技术领域创造性人才,有利于我国跨越与发达国家的信息鸿沟,成为信息强国。

(四)加强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模式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认知理论”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在老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老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者。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学媒体不再是充当灌输的工具,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的工具。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任务驱动式、主题式、研究学习式、探索式、分组协作式等多种形式,其中任务驱动式是正在蓬勃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我们信息技术课教材应该基于这种教学模式而编写。

(五)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教育可以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解决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在培养学生熟练使用技术的同时,强化与加深他们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总之,我们只要本着事实求是的观点,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矛盾观来分析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同时又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敢于正视这些问题,采用科学的态度,不断改革,锐意进取,就一定能够把这门学科建设好、组织好和管理好。只有这样,信息技术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08: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与解决策略



四川省苍溪中学校 赵坤明



【摘要】信息技术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同时强调其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倡导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信息素养就是以“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表达与交流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素养。即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而信息技术教育又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迅速、系统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主渠道。

【关键词】信息素养 现状分析 策略与整合

自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通知要求,“从2001年起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经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的中学及部分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学校虽然都积极地响应号召,但由于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学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因此,往往在实践的过程中却偏离了开设这门课程的宗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笔者已从事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多年,亲身感受了这门技术的发展与革新。在此,愿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分析一下当前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误区)与不足。这些误区只有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本文仅阐述自己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可能还很不成熟,只求抛砖引玉。

一、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一)配套设施跟不上

很多地方存在“有软件没硬件”、“有硬件没软件”、“有计算机无网络”,即使订了教材,教师也安排正常课时上课,但是配套设施的不足往往导致很多内容没法讲,讲了没法用,有理论没实践,对于技术性和实践性如此强的学科,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说,学生也根本搞不清楚上这门课到底为了什么,所以只能应付了事。

(二)观念转换滞后

虽然我国已经在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却根深蒂固,不论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对一门课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它在中考、高考当中所占的比重,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基本没有列入考试范围的科目,谁都不愿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于这门课具体怎样上,大家都不会很重视。他们关注的是“前途”,而不是“素质”,在他们看来,前途与素质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三)课时设置不足,教学内容难以取舍

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阶段的总教学课时应为70~140学时。但目前不少学校安排这门课程只开设一学年(高中一年级),并且每周课时数仅为1节,除去期中、期末停课复习和节假日休息,实际每学期教学课时数大约在30~35节左右,与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相差甚远。更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最新颁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中对必修部分的“信息技术基础”的课时仍未做较为合理的规定。而选修课在普通高中的命运则被彻底砍掉(特别是广大农村中学,在当前高考制度的大环境下,选修课的管理永远也不会得到落实)。由于教学课时严重不足,教师在制定和执行课程教学计划时捉襟见肘,无所适从。如果按照教材的章节教学,教学内容只能完成一半;如果不按照教材的章节教学,又该讲些什么内容呢?有人主张学生喜欢学什么就讲什么,但学生兴趣不一,知识程度不一,又该如何讲呢?

(四)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教学枯燥无味

我国设立教育技术专业的历史并不长,培养的人才也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学校的需求,现在站在中学教育技术工作岗位的教师很多不是教育技术相关专业毕业的,而是从其他教学岗位转轨过来,通过培训走上教育技术岗位的,这类教师往往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不少教师仍以自己“权威”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其他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照本宣科,以一种完成课时任务的姿态去应付这门课。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叫灌输给学生,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接受老师灌输的被动地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教学媒体充当了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这种教学模式违背了“认知学习理论”,所以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的体现出来。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通常都会认为教材就是经典,老师讲的都是对的,不容质疑,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出来的多是知识型人才,而很少是创造性人才。江泽民同志曾说过,“一个没有创造性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显然这种教学模式是不适合信息技术发展的。

至于上机实践,对他们来说,挑战性就更大了,有时根本无法应对。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上机课变成了无任务的打字课、上网课,放任自流的游戏课、聊天课。教师的任务就是开机房,实践课中往往见不到教案,也没有明确的教学任务,有的地方学生整个学期上机就是练打字,还有的地方小学学打字,初中也是学打字,到了高中还是在打字,好像只有打字才算实践,好像计算机的作用只是能打字一样。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杜子德认为,“计算机不是一种普通的工具,而是一种智力工具,中学的计算机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如何驾驭计算机帮助人类完成智力任务,而不只是类似打字的机械任务”。

(五)教育目标定位不准

随着计算机课向信息技术课的转变,“现在计算机已成为教育的工具而不是教育的目标”。但是当前我国不少地区的中学信息技术都着重讲授程序设计语言,如QBASIC语言,这实际上是把培养和掌握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能力作为中学信息技术的主要教育目标,而不是通过中学信息技术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计算机这种先进的现代化工具,都具有使用和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一位外国专家作了这样的比喻:“在使用计算机之前要求学生掌握程序设计语言,就好像在允许学生使用圆珠笔之前要求他们必须先理解圆珠笔的构造、必须先搞清楚圆珠笔内的墨水是如何转移到纸上的科学原理一样”。虽然学校的教师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学生也花去很多时间和精力学习,但结果不仅是收效甚微,而且严重偏离了这门技术开设的宗旨,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六)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实用”

由于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实用”,处理教材时像阅读“软件使用说明书”,课堂则像“短期电脑培训班”。

我们的这门技术从诞生那一天起,其教学内容就一直在变,因此其“课程标准”也很难像其他一些基础学科那样相对固定。这是由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我们不应该把它看作是课程建设的一个巨大的障碍。然而,不知是我们的教育专家们在制定课程标准时思考欠妥,还是我们基层学校在理解课程标准上有误呢,我们走了不少极端。再看几年来这门技术的变化:计算机基础知识、电子表格与文字处理等应用软件的使用、编程语言构成了其基本内容。编程语言从Basic到QBasic;文字处理从WordStar、UCDOS到现在的WPS、Word……,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最近的教材中又增加了因特网基础与网页制作等相关知识。多年来,我们的教材就像是各种计算机软件简易使用说明书的大汇编,我们的课堂就像是各个软件公司举办的一连串培训班。我们的课程安排告诉学生,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是训练学生学习计算机常用软件使用技巧的一门课。假如,语文课上教师只给学生讲解钢笔的用法,那么,学生把语文课改称为“钢笔课”不也是很自然了吗?把信息技术课称为计算机课并非出于学生的习惯,恰恰道出了这样一个道理。而且,学生家庭计算机的配置普遍高于学校计算机的配置,教师在课堂上越来越频繁地要面对学生在软件使用技巧上比他们更高明的尴尬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教授几个常见的办公软件,配上一段编程语言,哪怕再搭上若干网络工具,也很难维持本这门技术的水平。即使我们再改进教学方法,也不可能提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发展下去,信息技术教育必将走向衰亡。

(七)教材编排不合理,缺乏知识连贯性

现在我们教育系统的一些“专家”们把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安排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重复出现。即把三个阶段的学生都看成是一个“零起点”,是一个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白痴”,教学内容严重重复。还美其名曰:“为了照顾各地信息技术教育平衡,做到教育公平……”。我认为这些做法完全违背教育规律,更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按照这一观点编写的教材怎能让学生学得进去;按这一观点上课的课堂怎能让学生听得进去?这样的教育又怎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八)缺乏考核机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非高考科目,在中学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缺乏行之有效考核标准和较为健全的考核制度。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学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学生的成绩单上没有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一席之地。有的教师虽然自定标准给了学生一个成绩,但与高考无关,与学生成绩的名次无关,客观上对学生学习该门技术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尽管有些省份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把信息技术课列为全省会考内容,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省会考的结果不影响高考,所以学校和学生都不重视。考试通过与否都可以参加高考,所以有些学生甚至都不愿参加此类考试;会考的组织管理要比高考松散得多,考试纪律也要乱许多,由于考试纪律差,考试成绩中就有水分,会影响到一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时,甚至可能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二、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在中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它旨在从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未来公民的适应社会、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在实践的初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基于上述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现状的讨论,我们不难看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一)学校领导重视不够

过去在中学开计算机课的时候,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学校的领导对这门课认识不够,加上自身对计算机接触不多,所以很少去关心,致使一些学校软硬件的配置不能保证教学的需求。现在,虽然把计算机课改为信息技术课,培养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很多学校领导仍然没有真正认识到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和意义,对课时安排、课程质量等问题关注较少,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定位也很模糊,所以导致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身兼数职,不受人重视,把大多数时间耗在教学以外的杂事上,而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

(二)教材编排问题

信息技术课程没有统编的教材,采用“一纲多本”的形式,教材编写的指导原则是以培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线。以教材内容以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应用为主体。在实际应用当中,由于对课程宗旨领会不够,很多学校在选择教材时比较盲目,造成所选教材不符合自己学校的学生现状,加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灵活把握教材,以“照本宣科”的方式讲授教材,不能立足于学生现状和生活实际,导致课程的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三)信息技术教师素质

1.专业技能不高:针对这一情况,教育部已经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了在职培训,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进行了专业知识和教学业务等方面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还需长期的努力。

2.没有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时刻关注IT行业的动态,教学内容在不断更新,还要学习与教学内容有关或无关的其他知识,硬件和软件都不能缺。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立足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他们走入未来社会作好充分的准备。

3.教学设计不良:笔者在与信息技术教师接触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很少精心去设计一节课。

信息技术课往往是分为两个部分:理论课与上机课。很多教师在理论课上照本宣科,在上机课上留了作业,辅导一下就行,很少花时间去设计课时、设计内容、合理安排与利用上机时间,也不能立足实际应用让学生在学技术、学软件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解决策略

针对当前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笔者的解决策略如下:

(一)“两课”有机整合,提高学习效率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新课程标准》中综合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然后主动地去查阅资料,获取相关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最后用板报、网页、多媒体报告等形式展示成果。可见,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将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进行有机地整合,统一安排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根据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取舍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解决信息技术课时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又会为信息技术提供大量活生生的具体实例,使学生们能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应系列化,各学习阶段应衔接,教学内容应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反对“唯实用论”和“纯工具论”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首先要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证,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产生兴趣,认识到信息技术是自己走向现代信息社会必须掌握的工具。在教学内容上,第一步,要让学生学会根据具体研究问题寻找信息源;第二步,要学会如何综合处理大量数据,剔除“假”信息;第三步,要给学生讲解常见的信息模型及其参数的实际意义,利用模型参数正确认识信息;最后,还要让学生掌握传递、发布信息的方法与技巧,参与到信息社会的活动中。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方式,但应特别注意的是,本课程的任务是传授信息技术,而不是讲解某一个软件的使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然要使用计算机收集信息,编制文稿、图表,但这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而是学会使用计算机这种智能工具来解决一些智能问题,使学生手脑并用,心智相长。为了让学生能够事先掌握必要的工具,是否可以考虑在小学依旧开设计算机基础课,进行计算机入门教育,掌握诸如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访问因特网、打字和绘图等基本技能;在初中阶段,开设计算机应用课程,讲授常见的办公(字、表处理)、多媒体、网络(网页制作)软件、计算机病毒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到高中开设信息技术课时,学生就已经具备了比较全面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授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信息技术基础及信息处理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就实现了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使信息技术必修课变成“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的教育。

(三)引入竞争机制,完善考核制度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应当作为基础学科,列入高考 “3+x”的内容中。即使是目前,信息技术教育也应当列入学校的正式考试科目,实行“等级制”,并逐步过度到“一票否决制”,即:将信息技术的等级合格,作为学生参加高考的“通行证”,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和较为健全的考核制度,以“考”促“学”,以“考”带“学”,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电脑制作比赛,为学生们的学习搭建舞台,营造环境,对学生中的优秀作品应及时反馈、讲评、展示,使学生们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互相竞争的学习气氛。合理的考试评价将是改变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尴尬局面的最重要举措。

随着这两年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校校通”工程的开展,许多中学参加信息技术高考的条件已经成熟,而且信息技术的高考也可以采用“笔试+上机”的形式,可以有效地节约设备资源。其次,考试并不等于应试教育,没有考试的教育也不等于就是素质教育。按照我国的国情,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参加高考,有利于扎扎实实普及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有利于国家选拔信息技术方面有潜力的人才,有利于培养信息技术领域创造性人才,有利于我国跨越与发达国家的信息鸿沟,成为信息强国。

(四)加强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模式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认知理论”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在老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老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者。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学媒体不再是充当灌输的工具,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的工具。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任务驱动式、主题式、研究学习式、探索式、分组协作式等多种形式,其中任务驱动式是正在蓬勃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我们信息技术课教材应该基于这种教学模式而编写。

(五)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教育可以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解决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在培养学生熟练使用技术的同时,强化与加深他们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总之,我们只要本着事实求是的观点,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矛盾观来分析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同时又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敢于正视这些问题,采用科学的态度,不断改革,锐意进取,就一定能够把这门学科建设好、组织好和管理好。只有这样,信息技术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06: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