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xingk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复制链接]
225#
发表于 2008-9-21 14: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信息科技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初探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对传统的教育体制带来巨大冲击。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世界上发达国家基本上不再单独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而采用整合方式,即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

课程整合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和教学媒体的作用,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产生凝聚效应。把信息科技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我区各中小学都在进行信息科技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把计算机当作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工具,结合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就像使用纸和笔、黑板和粉笔、投影和幻灯一样。这就要求各学科教师把计算机当作自己教学、工作甚至生活的工具。既然计算机是工具,那么如何合理恰当地使用计算机,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呢?这就要求每个教师要深刻地了解教育实践的本质,比较传统教学的优缺点,熟练应用信息科技更好地为学科教学活动服务。

一、信息科技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具体要求

1.加强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这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我区的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全区中小学的信息化教育进程,各校计算机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网络建设不断得到更新,同时加大力度进行学生多媒体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和学生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建设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为开展教育现代化打下扎实的基础。

2. 提高全区教师应用计算机的水平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大多数教师来说已成为习惯,要更新这种教学方法必然存在着许多困难,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使是非常简单的教学软件也需要学习和操练,对从来没有使用过计算机的教师来说更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循规蹈矩,满足现状。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要彻底的改变观念,跟上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步伐,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信息科技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

1.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必须参加培训和考核

教育部要求从1999年—2002年的三年内完成一轮非计算机教师的计算机培训工作。主要内容是《计算机应用教程──初级》、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网络基础等。为了适应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推进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在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要按照教育部的部署,通过培训与考核,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普遍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强信息化意识,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和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掌握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育和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不断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为开展信息科技与学科课程整合奠定基础,全面推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2.因地制宜选择软件开展整合实践

近年来出现了一批有教学应用价值的优秀教学软件,教师也在积极的使用教学型软件和一些优秀的工具型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几何画板和七彩音乐等一些软件。要按照各科的不同需求,结合这些软件的使用,对教师进行培训或组织必要的交流。

3.寻找信息科技融入学科课程的有效方法

为了更好地做好整合工作,区教师进修学院把教育技术部的信息科技研训员与研训部的各学科研训员的工作进行整合,每个信息科技研训员都要对自己整合的学科知识有所了解,指导学科教师采用现有的教学软件和网络知识,在各校开展各学科的课程整合实验,开设了多节实践公开课。如信息科技与思想品德学科的整合,几何画板运用于数学学科的教学,用Word应用于语文作文的教学,用互联网进行研究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三、信息科技与学科课程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实践课的成功与否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评价的。对于教师来说,重要的是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懂得教学规律,熟悉教学过程是开展课程整合的前提条件。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围绕学生如何学,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适时的调整。我区在南苑小学进行了两节整合实践课教改实验。一节是英语课,主题是关于圣诞节的传说。通过互联网,教师从互联网上下载了许多有关圣诞节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浏览,保存需要的图片,教师布置作业是每个学生制作一张圣诞卡。另一节是语文课,主题是“雪”。教师事先制作了一个图文并茂的网页放在服务器上供学生访问,教师采用的是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提了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通过浏览网页寻找答案,然后相互交流,相互评比,取长补短,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环境,教师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丰富的知识。

从学科的需求出发来使用计算机。我们把计算机用于课堂教学是以提高学科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教师一味地强求每一节课都使用计算机,喧宾夺主,画蛇添足,考虑的不是教学效果而是一些外在的东西,是不可取的。

不提倡、更不要求教师自己编制软件,而是希望教师采用现有的软件。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和下载对教学有用的软件并把它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精力应放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上。

信息科技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任学生自由自在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将大力开展信息科技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做出贡献。

(作者:上海市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技术部 俞咏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6#
发表于 2008-9-21 14: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用CAI教学《小小的船》



福建安溪实小 汪冬花



《小小的船》是一首情景交融的诗歌,描写秋天夜空的美丽景色。这首诗歌的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作者选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优美的色彩,鲜明的自然景物,使诗歌内容更富有想象。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感。现谈谈用CAI课件教学《小小的船》的一些体会。


一、用CAI激趣,巧妙导入新课。


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很不容易集中,上课伊始,就出示课件(一):碧蓝的天空中,繁星一闪一闪的。教师问空中还缺了什么?学生立刻有了兴趣,纷纷举手回答。教师又问:平时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学生情绪更高了。教师再点击鼠标,课件又出示了“月牙”,此时引导学生观察月牙像什么?(像小船)在此巧妙引入课题——《小小的船》。


二、用CAI释疑,深入理解课文。


本诗有三句话。第一、二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是理解课文的难点。教学时,点击课件(二)后,引导学生观察月儿的形状,通过观察,学生很快明白月儿是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再用鼠标点击一下,海面上便出现一幅小船的辅助图,通过动画效果,小船慢慢地与空中的月儿复合,此时教师就问: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呀?看着演示,读着课文,想着情景,学生顿悟:“弯弯的”“小小的”“两头尖”等词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一二句诗的含义了。


三、用CAI导航,引导学生想象。


学生在理解前两句诗的含义后,教师又点示课件(三),边点示边向学生描绘:有个小女孩看见夜空中这一轮弯弯的月儿,两头尖尖的,像一只漂亮的小船,她想:要是能坐在小船似的月儿里,看看美丽的夜空景色,那该多好啊!想着想着,她仿佛看见这辽阔的蓝天变成大海,月儿变成小船,自己坐上了小船,观赏美丽的碧空。此时,学生沉浸在课件设置的情境中,仿佛自己就是小女孩。教师趁热打铁问:假如你坐上小船,会看到夜空中的什么呢?学生顿时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五彩缤纷的夜空,教师又按一下鼠标,课件上呈现了“蓝蓝的天”和“闪闪的星星”,再把学生从想象中引入课文,学生通过读悟出第三句的意思。四、用CAI创境,朗读陶冶情感。


对诗有了一定的理解了,再借助CAI,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即点击课件(四),画面是课文扫瞄上来的彩图,同时播放乐曲《小小的船》,把学生又一次带入繁星闪烁的美景中,在优美抒情的乐曲中朗读诗歌,这样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心情愉快,琅琅上口。这种美的情境,美的旋律,的确能陶冶儿童的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14: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用CAI教学《小小的船》



福建安溪实小 汪冬花



《小小的船》是一首情景交融的诗歌,描写秋天夜空的美丽景色。这首诗歌的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作者选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优美的色彩,鲜明的自然景物,使诗歌内容更富有想象。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感。现谈谈用CAI课件教学《小小的船》的一些体会。


一、用CAI激趣,巧妙导入新课。


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很不容易集中,上课伊始,就出示课件(一):碧蓝的天空中,繁星一闪一闪的。教师问空中还缺了什么?学生立刻有了兴趣,纷纷举手回答。教师又问:平时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学生情绪更高了。教师再点击鼠标,课件又出示了“月牙”,此时引导学生观察月牙像什么?(像小船)在此巧妙引入课题——《小小的船》。


二、用CAI释疑,深入理解课文。


本诗有三句话。第一、二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是理解课文的难点。教学时,点击课件(二)后,引导学生观察月儿的形状,通过观察,学生很快明白月儿是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再用鼠标点击一下,海面上便出现一幅小船的辅助图,通过动画效果,小船慢慢地与空中的月儿复合,此时教师就问: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呀?看着演示,读着课文,想着情景,学生顿悟:“弯弯的”“小小的”“两头尖”等词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一二句诗的含义了。


三、用CAI导航,引导学生想象。


学生在理解前两句诗的含义后,教师又点示课件(三),边点示边向学生描绘:有个小女孩看见夜空中这一轮弯弯的月儿,两头尖尖的,像一只漂亮的小船,她想:要是能坐在小船似的月儿里,看看美丽的夜空景色,那该多好啊!想着想着,她仿佛看见这辽阔的蓝天变成大海,月儿变成小船,自己坐上了小船,观赏美丽的碧空。此时,学生沉浸在课件设置的情境中,仿佛自己就是小女孩。教师趁热打铁问:假如你坐上小船,会看到夜空中的什么呢?学生顿时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五彩缤纷的夜空,教师又按一下鼠标,课件上呈现了“蓝蓝的天”和“闪闪的星星”,再把学生从想象中引入课文,学生通过读悟出第三句的意思。四、用CAI创境,朗读陶冶情感。


对诗有了一定的理解了,再借助CAI,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即点击课件(四),画面是课文扫瞄上来的彩图,同时播放乐曲《小小的船》,把学生又一次带入繁星闪烁的美景中,在优美抒情的乐曲中朗读诗歌,这样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心情愉快,琅琅上口。这种美的情境,美的旋律,的确能陶冶儿童的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14: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信息素养

──21世纪教与学的新坐标





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为了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的要求,学校教育要从记忆型教育转为信息型教育,即让学生从记忆信息为主转向对信息的应用和创新,这正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的方向。2001年2月份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因此21世纪教育的新命题是信息教育,而信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一词最早来源于美国,简单地讲信息素养即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等的能力。1998年美国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包括: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批判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到最好;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能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能积极参与活动来探求和创新信息。综上所述,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三个层面: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信息技术(技术层面)。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目标和任务

信息素养正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2001年1月,亚太地区首届“网络时代的教与学──实践、挑战与前景”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广州举行,与会专家指出信息素养不仅已成为当前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成为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尽快将其纳入从小学到大学各学科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将会有力推动学校教育思想和教学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各个环节的全面变革。为了给人们提供最佳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使其成为出色的终身学习者和未来劳动者,就必须使其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亦即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就成为教育的首要课题,教学必须以“信息素养”作为新的立足点。

作为担负着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主要责任的中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信息素养”的核心

掌握信息技术是培养、提高信息素养的必要手段和方法,但不是最终目的。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是信息加工能力,它是新时代的学习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信息的加工包括:寻找、选择、整理和存储各种有用的信息;言简意赅地将所获得的信息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即从了解到理解;针对问题,选择、重组、应用已有信息,独立解决该问题;正确评价信息,比较几种说法和方法的优劣,看出它们各自的特点、适应的场合以及局限性;利用信息做出新的预测或假设;能够从信息中看出变化的趋势、变化的模式并提出变化的规律。

四、我国信息教育的误区

1.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等同于计算机课的教学

普及信息教育和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绝不是等同的。目前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从大纲的制定、教材编辑到课堂教学、教师的观念等,实际上还停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上,地点上看还是教室、机房轮流转;形式上看还是班级授课制,先讲后练或边讲边练;内容上看各年级各种教材都是雷同的,主要有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常用软件的使用、计算机设计语言等,还有很多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的考试还是纸上谈兵式的考计算机操作,就像是学游泳而只要默写游泳的动作要领;即使在新兴的互联网领域,人们也只关心学生是否会做网页, 网页做得是否漂亮,网页中是否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各地各级别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电子排版、电脑绘画和网页制作大赛如火如荼,至于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能够探索到什么、怎样探索、如何加工,并没有引起有关人士足够的重视。比如高三的毕业生能否快速利用互联网查询各高校的招生信息,然后进行有效分析以帮助自己确定报考志愿,这样的过程和基本能力。这就使信息技术的教育目标发生了偏移。

2.认为信息素养的培养只是信息技术课的任务

由于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主要弊端就是“学科本位”,加之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其本身的信息素养并不高,所以很多人认为信息教育只是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还没有意识到信息时代的到来,还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基本技能,已成为进入21世纪的一张“通行证”,所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是我们21世纪教育的新命题,各学科教育思想和教学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各个环节正面临着全面变革。信息时代就是网络时代,而网络是一个新的文化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发生了改变,使学生学会用计算机写字,用计算机绘画,用计算机学习音乐,用计算机帮助他们学习数学、语文、英语和探索、学习其他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培养敏感的、主动的信息意识,能从丰富的信息中选择和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能简单通俗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将信息传给别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信息素养的人,作为提高21世纪中华民族的民族素质,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未来世界,不单是信息技术课的目标,也应是整个教育界的教育目标之一。

3.忽略信息技术教育的时效性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发展快、更新快的特点,具有时效性,因此必须不断更新内容,信息技术教育有其动态性的一面;而我们素质教育主阵地还是课堂,学科内容要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即大纲、标准、内容不能随便改动;这就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时效性产生矛盾,跟不上“潮流”。

解决的方法一是借助网络,信息量最大、最全、传播速度最快、覆盖面最广的是网络。网络可以使你耳聪目明。如现在各种各样的网校如雨后春笋,蒸蒸日上。二是“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可以参加一些IT产业的社会活动,如参观网站、公司等;“请进来”,可以请一些IT业界的专家做报告,讲解当今最前沿的信息知识,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4.忽略了信息道德的培养

网络事业迅速发展,因特网上不仅体现人类科技应用的正面效应,而且也折射出人类道德的负面阴影,如网络病毒、网络色情、网络欺诈、网络黑客等。对青少年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都会产生巨大的负作用。因此加强网络净化、加强青少年的网络伦理、道德、意识的培养,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五、教与学的新坐标──信息素养

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素养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的、必然的要求,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各学科的教学必须融合信息教育,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教与学的新坐标。

1.信息技术课是培养信息素养的主阵地

21世纪,信息素养是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基础能力,而信息技术课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信息素养的人:即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及网络操作技术和对信息的加工能力。其中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对信息加工能力的培养并重,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前者以后者为目标。

首先,利用信息技术课得天独厚的条件,培养学生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如计算机的使用、各种信息处理软件、网络浏览器、网络通信工具的灵活使用等;其次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敏感的、主动的信息意识,能根据自己学习的目的去发现信息,收集、整理必要的信息;然后是培养学生善于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检索、筛选、鉴别、使用、表达和输入信息的能力,能言简意赅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将信息传递给他人;能充分利用信息工具进行各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为其他学科实施信息教育打好基础。

此外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工具科,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要以实践为主面向应用,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的建构学习,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纸上谈兵”和“无机教学”。

2.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各学科的整合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由于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信息的流量日益增大,信息的更新日益加快,要适应发展,就要不断地学习和补充新知识,完成这样大量、快节奏的学习任务,只靠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这就产生信息技术教育与各学科教育的整合问题。现代教育技术引入了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提出了基于网络的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机房虚拟现实,在模拟的情境之中,进行对话练习,不但练了听力、口语、丰富了词汇量,更重要的是使学习过程更接近于生活、更接近于实际,而使学生的英语表达,更灵活、更自如;又如在语文作文的评议批改环节中,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选择学生中的优秀作品或典型错误的作文发送到每个学生终端机上,供全班同学共同赏析和评议,这种基于多媒体网络的评议批改,由于全班都能同时看到同一篇作文,利用留言板等网络工具或直接在下载的原文上加批注,就能使每个学生都来积极地参与评议和修改,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对个体或整体进行指导,整个过程亲切而愉快,是传统作文教学无法比拟的。

在类似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愉快地完成里学科学习任务,还学会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评价、调查、推理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

3.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是关键

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是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因此教育部门应注重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应达到两个目标:一是教师能将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自己设计、制作多媒体网络课件,并根据教学需要应用于教学;二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一种信息的环境,授之以渔,让学生运用自己的信息技能进行自主建构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教师的这种评价方法反过来又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4.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创建一种信息的氛围

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首先要求教育部门加大投入,硬件的建设是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国家教育部要求每12个教学班至少配一个网络机房,上课单人单机,现在又把 “校校通”和“校园网”工程推上日程。目前,有的学校已经走到了前面,不但完成了校园网的建设,每一台电脑都能够接入Internet,有足够的多媒体网络机房,还建成了电子阅览室、电子模拟实验室,甚至选拔一批有一定信息素养的学生,每人一台电脑组成信息班,进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教育教学。

互联网是知识最渊博的“教师”,如果说我们教师有“一桶水”,那么互联网就是知识浩瀚无垠的海洋,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使学生置身于信息的氛围之中,进行超前的、自主的建构学习。

其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资源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造一种信息的环境和氛围。比如学生可以在网上分组讨论、交流,进行协同学习,培养学生之间合作共事的能力;学习E-mail、新闻组BBS、聊天室、虚拟环境等Internet上提供的服务,同教师进行平等自信的交流与讨论,实现网上辅导、网上答疑;可以利用文件传输(FTP)资料库下载和上传数据、文档,利用数据库统计数据,并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另外还可利用校园网的管理系统,进行教师与学生的管评、 学生成绩的管理、教务管理、图书管理等实现办公自动化。使学校处于一种信息化的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意识。

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未来的一切都是基于网络发生的,信息来自四面八方,信息量最大、最全、传播速度最快、覆盖面最广的信息载体当属信息高速公路。熟练地从网络中获取信息、使用信息,就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信息科学技术,就必须成为一个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这足以说明,一以贯之的学习和教育的重心必须转移,学校教育和一切与学习相关的机构必将做出相应的变化。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也就成为教育的首要课题,教与学必须以“信息素养”作为新的坐标。

(作者: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 杨剑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9#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14: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在计算机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山西省阳泉市上站小学 冯文丽



摘要: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如何在现代教育中推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历史使命。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新环境、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训练思维方式和理论实际相结合六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在基础教育中如何推行创新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江泽民主席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要靠教育。因此在当前积极推行的学校素质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作为一名计算机课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而且使学生学会了进行独立思考和科学的思考,为他们以后发展为创新型人才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计算机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作为一名计算机课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1、树立全新的教育观。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首先,明确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其次,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推行创新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再次,创新能力需要终身培养,创新动机需要终身激励,因而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2、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变革。首先,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成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远距离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的教学。其次,由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基于知识归纳型或演绎型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协商"、"问题提出"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树立全新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了客观条件。


3、在计算机教学中,要与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相整合。不仅要培养学生在现代信息环境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法律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创设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摇篮。第三次全教会"决定"指出:"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而通过计算机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通过变化无穷的画面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区,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我在讲授电脑绘画《缤纷四季》一课时,自制了课件,通过几幅不同季节的图画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并用动画的渐变效果完成四季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季节的变化,体会其多变的美,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和创造欲望。使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一改以往那种被动沉闷的局面。而且,在教学实践中,我还体会到,把计算机引入各科教学中不仅可加大教学的密度,节省时间,而且能根据教学需求将其内容动态地加以分解、组合,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使抽象的讲授形象化,既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亦可拓宽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式教学模式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通过互相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知"。可见,营造"疑"与"思"的良好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创造思维的心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应克服扼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行为,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潜在的教育因素,采取问题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情境。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较强的问题,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对于在回答疑难问题时出现的不同主张和见解要"沙里淘金",肯定其中的合理成份。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或唱"独角戏"的老方法,还学生以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敢于质疑发问、想象猜测,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如在(基本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设计一些易出错的程序,让学生自己对这些程序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错误,进一步完善程序的功能,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在计算机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


主体性和创新性密不可分,创新是主体性的最高体现。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创设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把他们智慧的火花尽量激发出来。在课堂中,由于时间有限,倾向于训练基本功,掌握基本操作,而课外则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教师要有意识的加以引导,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延伸到课外,把课外这个第二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外成为课内所学知识有益的巩固、补充,从而促进课堂教与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1、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在计算机教学开始时,就让他们在业余时间不断积累有关计算机的各种知识,到对计算机了解到一定程度时,我把他们积累的各种知识,定期举办成一个展览会,让学生们在这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跟上时代的步伐。


2、我运用金山画王笔软件和窗户中的画图教学,与美术组共同举办了我校小学生电脑制作绘画,贺卡课外兴趣小组。电子绘图与美术教学联系紧密,它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学生的美感越好,美术基础越扎实,那么学生用电脑创作出的作品就越佳,就越能体现学生自己的风格。我在全校同学面前展示他们的作品,肯定他们辛勤创作的成果,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我结合字模块教学,与语文,数学,科技,体育等学科共同联合举办不同主题的电子板报竞赛。关于字模块教在其他学科中丰富多彩的应用,我也做了一些实践和探索,我发现在教会学生制作课程表,写通知,排版等简单的操作,但还没有更深层次的应用时,学生学着学着,兴趣就不浓了。为此,我与语文、数学、科技、体育等学科教师进行探索,发现实行老师指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综合类电子板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电脑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4、我在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教学中,把简单的电子文稿的演示逐渐转入电子动画的创作,让学生结合自己学过的电子绘画,电子音乐进行创作,运用多种电教手段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定期为学生们展示他们的动画作品,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学习兴趣。


5、我把简单易学的电脑图片处理软件和传统的摄影相结合,开设电脑摄影课外兴趣小组,把电脑引入摄影的后期制作,对照片进行再加工,结果学生创作出生动活泼的电脑作品,有时能把自己的照片处理成明星照,这些都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电脑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6、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扩大了学习、讨论和交流的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教会学生使用网络,就是教会学生掌握21世纪信息化社会生存的手段。自从我校开设了网络知识课后,使学生的眼界大开,激发了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都迫不及待地上网,根据兴趣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甚至有些学生还在家中和家长一起浏览学校的主页,或用电子邮件写信。许多同学还教会家里的老人上网,给他们远方的亲友发去电子邮件。


五、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为走出传统教学中"重求同,忽视求异,重集中思维训练,忽视发散思维训练的泥滩,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砸碎应试教育的模式和框架,克服单纯传授知识的倾向,注重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具体来讲,就是要通过挖掘教材中能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的思考信息朝多种方向扩散,提出各种设想、多种解答。如在讲授windows98的目录操作和文件目录属性的设置后,可故意将学生以往建立的文件拷贝到一个隐含的目录中,学生上机时便发现自己的文件"不见了",纷纷提出为什么?此时再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他们便可能找?quot;被删除、被更名、被设置为隐含属性、被复制到其它目录中后再删除源文件"等多种答案。教师再对他们的想法给予进一步分析,肯定其正确的方面,通过这样的学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近年来,我在计算机教学中还进行创新设疑启思,不仅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而且还培养他们的收敛思维。收敛思维是在解题中,尽可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众多的方法进行比较,从中确定出最佳方案。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开阔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然后在众多的解法中,经过归纳、判断和比较,最终得出一个最优化的结论。我在教学生如何灵活进行文字编辑时,学生要思考用几种软件把文字进行编辑,是WORD2000中,还是记事本中,或是窗口画图中等问题,这时,学生充分发挥了发散思维,思维活跃,思考着究尽用哪一种方法比较好呢?我抓紧时机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文字编辑。这种教学方法,经过课后的检验,学生掌握得很好,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应用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举一反三,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学习活动顺利进行。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在教学中的有机结合和应用,更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


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辩论,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其主要途径有三:一是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指导学生用计算机编辑文稿,用窗口画笔画出简单的彩图和制作书签,卡片,用计算机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帮助老师完成考试成绩的计算与管理等。二是通过辅助教学,来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优势,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根据现有条件尽可能地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知识和大量材料,这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教学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觉力。三是通过解决学习上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入。现代教育技术所强调的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14: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学校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维护的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时代的愈加临近,计算机正逐步进入人类的工作生活。绝大多数学校为适应教学的需求,也都开始配置高性能计算机,建立起了多媒体网络教室。因为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都是基于Windows 98系统,所以正确安装和维护Windows 98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而言,安装Windows 98系统需20-30分钟或更长时间,机房内几十台计算机,如果有不同的声卡、显卡或网卡,那么安装驱动程序就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再加上常用的软件如Office 2000,WinZip,防毒软件等的安装,所需时间是可想而知的。如何能一劳永逸,或者说减轻维护计算机的工作量,是每个机房老师和管理员值得共同探讨的问题。

2000年初,我市各校基本上都配备了新的机房,学生机是同创典雅赛扬系统,主机是同创神舟PⅢ型,都配备有100M网卡,能够通过主机代理服务实现上网,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同时安装了同创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能够对学生机进行广播教学、双向演示、网络影院,以及监控、锁定和关机等。如此机房,对于使用者来说,的确可谓是得心应手,而且因为是品牌机,享有保修三年的优势,硬件之忧可以高枕。

但接下来出现的问题却使人避之不及,伤透脑筋。我们的学校从初一到高三,几十个班级,从早到晚,机房很少有空闲时间,中午、傍晚还向教师开放。这中间,不乏有计算机高手,但更多的是刚开始接触计算机的新手。面对一个如此复杂的群体,面对如此之高的使用率,计算机程序被删、出错、性能下降、死机、开不了机器,是常有的事。如果不行了就装,那么机房管理员三天两头装机器是肯定的事了。

二、Ghost软件解决法

为了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减轻负担,保证计算机的正常使用,我们对此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最早使用的一个软件是Ghost。几年前,就看见计算机商店对新装的计算机直接复制Windows98。而经验告诉我们,复制的Windows98是不能启动的,需要有专门的软件。Ghost就是一个很好的软件,它能够生成一种“.GHO”的备份文件,当机器出现不正常、软件损坏、不能启动等情况时,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备份文件恢复,而不需要动任何脑筋,更省却了安装、配置等烦恼。这些工作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做到,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安装配置好计算机的软件,杀毒、整理完毕后,在D盘或E盘上建一个Ghost文件夹,把Ghost文件拷贝进去。然后最好关闭系统,选择重新启动计算机并切换到MS-DOS方式,在DOS状态启动Ghost程序。

2.进入Ghost主界面后,依次点击Local—Partition—ToImage,然后选择需要备份的硬盘。选择备份盘后,屏幕上出现了该硬盘的分区(sourcepartition)情况,再选择需要备份的分区,单击OK。再往下是给备份文件起一个名字,以及存放在什么位置。操作完成后敲回车键,最后单击Yes,Ghost软件会自动生成一个“.GHO”的备份文件。

3.注意:存放“.GHO”备份文件的硬盘分区必须足够大。例:所要备份的C盘内容有600兆,那么,用来存放备份文件的D盘或E盘最好也要有600兆空间以上。

4.当机器出现问题或需要恢复机器时,先进入MS-DOS状态,然后启动Ghost。依次单击Local—Partition—FromImage,单击上次备份生成的“.GHO”文件,然后选择想恢复的分区,最后单击Yes,就能恢复到备份时的状态,而用不着重新安装Windows 98了。

三、Backup隐含分区法

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备份文件被删除,或是找不到存放备份文件的磁盘区,那么,Ghost也是无能为力。而这种情况,我们也经常碰到。所以,有没有更好一点的方法呢?

有的!在联想机器的随机软件中有一个叫Backup的文件,使用它能够生成一个隐含分区,把刚装好软件的机器做一个备份,存放在隐藏分区里。因为不用担心备份文件被误删,那么肯定会比Ghost更安全,更可靠了。具体做法如下:

1.把硬盘用FDISK或DM划分为两到三个区。记住,最后一个区是用来做备份用的,备份完以后,这个区会被隐藏,看不见。这个分区最好留1GB到2GB的空间。

2.然后把软件安装配置完毕,运行Backup,出现Backup主菜单,选择备份。敲回车键后,系统自动进行备份。完成后,隐藏最后一个分区。

3.当需要恢复机器的时候,使用联想恢复盘启动机器,自动进入Backup程序,选择“恢复”,几分种后,机器就恢复完成并自动启动。

四、计算机保护神ProMagic

用联想Backup的确能很轻松地恢复出备份时机器所装软件,速度与Ghost基本相似。在想要恢复的时候,用恢复盘启动BACKUP程序,需要的时候敲一两下回车键就行了。但是,如果要每节课都恢复所有的机器,使机器都回到同一起跑线,用软盘一个一个地启动,再恢复,似乎又太累了。怎么办呢?

用计算机保护神ProMagic。ProMagic能将一些信息添加到主引导分区中,然后在开机的时候由用户定义是否对原先的系统进行备份,在完成系统备份之后,可以随意定义手动恢复、定时恢复,或是每次恢复,又可以让系统还原到用户所指定时间的正常状态。ProMagic还可以在开机的时候加上口令以防止别人随意使用你的计算机,并对CMOS进行保护防止别人修改或CIH病毒攻击。

1.安装ProMagic。首先把已经安装配置好软件的计算机进行查毒、扫描,清除垃圾文件,确保系统正常。然后运行ProMagic安装程序,需要的时候敲回车键,安装完成后,系统提示重新启动计算机完成下面的设置工作。重启后,首先进入ProMagic设置画面。先确定系统显示模式,例如:640 480像素,16色。即定义ProMagic窗口大小和色彩位数。接着系统要求确认硬盘的分析状况是否正确,确认正确之后按下ESC键或鼠标右键继续。最后输入用户名,产品序列号,重新启动计算机完成ProMagic安装。

2.配置和使用ProMagic。以后每次启动计算机,屏幕上都会出现ProMagic的启动界面,在出现界面的瞬间,按下ALT+F10,屏幕上就会出现使用者操作模式,直接敲回车键通过用户管理模式进入操作系统,敲F10进入管理者模式。只有进入管理者模式才能对ProMagic进行设置。设置窗口左边为一排按扭,包括安装、还原、储存、设定、用户管理、工具箱等一系列功能。中间部分是每一功能的说明。下面就常用操作做一些简单介绍。A.“安装”:由此进入操作系统的时候,就和没有安装ProMagic的情况一样,此时安装、删除软件均不受保护。B.“还原”:对数据资料进行还原。ProMagic还具有多点还原的功能,可以在计算机出问题时,将系统还原到以前曾经储存的状态。C.“储存”:将一些使用者操作模式下所安装或修改的文件、软件等储存到受保护的状态,下次选择还原时就可以还原到最后一次储存的状态。D.“设定”:可以设置系统ProMagic显示模式、是否关闭软盘启动、COMS是否保护、启动方式(每次还原/定时还原/每次保留/显示菜单)等。E.“用户管理”:可以修改ProMagic的管理者密码和用户口令,调整分区属性、禁用选项等。

使用ProMagic在计算机的管理方面的确省了很多力,最主要的是它能设定恢复的时间和次数。根据教师教学需要随时调整,它恢复时间极短,几个GB 的内容几秒就能完成,用于学校计算机房的教学及管理很适合。但最后还需要提醒一下,再好的软件,也肯定存在着自身的缺点,也肯定会被更好的软件所替代。ProMagic在恢复的时候有时会出现死机,还有无法恢复的现象,这时,必须删去ProMagic,才能重新安装软件。

(作者:江苏省太仓市荣文高级中学 张剑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1#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14: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中学计算机教育的误区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迅速普及已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时代对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们现在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已跟不上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结合本人的教学经历和了解到的一些情况,简述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几个误区,与同仁探讨。


误区一:为"考试"而教学,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


我国尚未把计算机教育归入"普九"课程体系,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基础性学科,在课程设置上,还没有给"电脑课"一席之地,只得去挤"劳技课"。因此,出现了同是高一年级,在同一城市有的学校每周上二节电脑课、有的上一节,而有些学校索性不开课。教学内容上的差异就更不用说了。


为了理顺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原国家教委九七年十月印发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对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课时提出了要求,这只是指导性的,并没有数理化要求那么严格,存在较大的弹性。国家也没有编制统一的教材,允许各地自编教材。这就造成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材多而杂,笔者所在市有的学校选用山东编的教材,有的选用本省的,还有的学校选用中专教材。部分省市为了进一步规范、统一中学计算机教育,举行计算机统考,但形式不尽相同。如:上海把计算机列入高中会考,成绩不及格高中不能毕业,而福建刚举办中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不过考试不合格照样毕业,有考试必然要制定考试大纲,下属各校不论设备如何及学生情况,不论当地经济发展状况都按此指挥棒进行教学。一些教师为了在考试中考出成绩,在计算机课时本已不足的情况下,只得挤掉上机时间,减少上机课时,拼命出练习,搞"填鸭式"教学。


笔者了解到某沿海重点中学,98年初装备了一间586/166MMX的多媒体网络机房,电脑公司在各工作站的硬盘上都装了WIN95操行系统,并做了DOS-WIN95双启动,这间机房当时是很先进的,可是该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学习一年的电脑,却从未见过WIN95的蓝天白云,一年下来,对计算机的好奇和热情已荡然无存。在DOS逐渐淡出WINDOWS大行其道的今天,出现这种怪事原因很简单,因为该省制定的计算机考试大纲只考DOS,自编教材中没有涉及WINDOWS。


误区二:为"实用"而教学,把社会上电脑教学的模式搬到中学课堂


社会上各式各样的电脑培训都有一个特点:教的都是当时流行的软件,对这些软件的安置、设置,对计算机理论很少涉及,追求的是学以致用、立竿见影。学员回到单位或家里,一般都有较充足的上机时间,熟练、巩固即可用于工作中。社会上这样把计算机当作一种工具来普及教育,强调操作技能是很有必要的,无可厚非。


笔者在外校交流中常遇到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把计算机知识分为"有用的"和"没用的"两类,对于二进制转换、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DOS命令,这些"无用的"一笔带过,或整节不讲,集中精力讲WINDOWS95、WORD、EXCEL等当前流行的软件,把中学电脑教学办成电脑操作技能培训。


我们知道,中学生没有足够上机时间,或没条件上机,或因升学的任务重、压力大,不愿在这方面花太多的时间,学而不用,造成他们不太可能熟练掌握这些软件的操作技能。再说,谁能保证若干年后,这批学生进入社会,还用WORD、EXCEL。


中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同样肩负着素质教育的任务,计算机课不能简单地看成劳技课,如:"修理自行车"劳技课,教师可以不讲自行车的力学原理。而电脑课,如果只强调实用化的操作与作用,对其原理采用"黑箱处理",使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就违反了科学教育精神。科学的教育应该是由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几部分相互关联构成的。


误区三:为"教学"而教学,忽视学生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


计算机教育近几年才兴起,许多教师还没经验或受数、理、化等其他学科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影响较大,大多采用讲解式和灌输式教学方法,上课时一再强调上课的重点、难点在哪里,一再叮嘱哪些知识要记住,使学生头脑成为仓库,为教学而教学。却不去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在亲身实践中体会、提高,在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甚至争论中提高学习兴趣,开阔思路。


95年国际中学生信息学奥赛金牌得主赵鹏同学回忆说,他高中的计算机教师对程序、对算法并不精通,但他教出了两个奥赛金牌选手。该教师总是以朋友式的态度对学生起指导方向的作用,给他们创造一种寓学于实践的环境,鼓励学生创造思维,突发奇想。学生有了问题,他就给学生找资料,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或仅给予点拔。这对我们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08: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