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xingk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复制链接]
141#
 楼主| 发表于 2008-8-18 08: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激发小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游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





“计算机”学科对小学生来说,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发兴趣。要使小学生的自发兴趣在时间和空间的考验中成为永恒或更加高涨,就需要教师的智慧了。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小学生能在未来教育中立于不败之地。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我们不能把枯燥乏味带给学生,使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失去兴趣,我们要使学生们学习得有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正因为这些,我在计算机课堂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了游戏的作用。利用计算机游戏的精彩,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一、利用计算机游戏,激发小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初始兴趣

在某些特定的家庭,父母谈“游戏”“电玩”色变。惟恐坏了孩子视力,误了孩子的前程。但只要我们因势利导,“游戏”“电玩”会为我们所用,能激发起小学生学习电脑的最初兴趣,带小学生走进“电脑”世界。“电玩”比我们成人的语言更能激发起小学生认识电脑、操纵电脑的强烈欲望。

小学生最主要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好游戏,根据这一特点,我把计算机课开端寓于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展开课堂学习。在给二年级学生上指法课时,如果单纯的照书本练习,小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教学。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让他们先掌握了手指分工,下一步需要在速度上有所提高的时候,我将《金山打字通》这个软件安装到计算机中,使学生进入到一个专门练习指法的游戏天地中。只见字母符号从“天”而降,由慢到快,这时需要学生快速按下相应的键,才能击落它,如果正确率高就能得高分……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一下子高涨起来,同学之间也会相互竞争,从而激发上进心,也将枯燥乏味的指法课变成了在游戏中不知不觉锻炼了手指的灵活性,提高了输入速度。

二、利用计算机游戏,使学生学习计算机充满动力

从我们自己身上也能体会到,如果要把事情干好,首先要有足够的兴趣。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要把事情圆满的完成,必须要对这件事情充满幻想和向往,才能产生做这件事的动力。学习计算机也是如此,虽然现在全社会都在宣传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和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计算机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仅靠老师和家长的教导,让学生被动地去学计算机,结果肯定会事倍功半。

那么,如果要想让学生对计算机产生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想利用游戏教学是比较好的一种手段,这样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和奇妙之处。学生们在操作计算机的时候,惊奇地发现自己可以控制显示器画面中的一切,这是多么令小学生兴奋的事情,通过计算机游戏,学生直接感受到了学习计算机的快乐,也就自然而然地去探索计算机的其他功能。于是,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也就用不着家长和老师的唠叨,他们自己就有了一种学习的动力,从而圆满地完成学业。

三、通过计算机游戏,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小学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是让学生们学会灵活、熟练、正确地操作键盘和鼠标来达到需要的目的。但我们不能让小学生只会机械地使用键盘和鼠标,而是要让他们明白键盘和鼠标的功能是指挥计算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和愿望。怎样让小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呢?计算机游戏的操作就是最好的“导体”之一。

计算机游戏的操作成为学生们对键盘和鼠标绝好的“练兵场所”,例如在《扫雷》和《纸牌》游戏过程中,学生们必须熟练操作鼠标的左键、右键、移动和单击等基本操作方法,才能顺利地完成游戏。在《金山打字通》这个软件的击键游戏中,也只有在学生熟练掌握键盘中的各个键时,才能得到高分。学生们在游戏过程中对游戏的使用技巧会自行琢磨,不用教师多说,他们也会根据计算机提示和自己的试验熟练掌握,为以后其他应用软件的使用打下基础并且建立信心。计算机游戏对学生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很大帮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在计算机教学中也同等重要。计算机教育是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国民的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师要以学生自发的兴趣为依附,特别重视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作者:浙江省缙云县实验小学 陈飞英 叶唐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楼主| 发表于 2008-8-18 08: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现代教学环境教育学习平台研究初探



青岛高科园一中 宋大海



【内容摘要】

电化教育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与教改实践基础上的一类现代教育技术,它代表着时代精神,应当扩展涵概当代所有的各类先进的教育媒体技术。教育本是综合运用各类媒体、手段、方法达到预期目的的社会行为,具有整体性。现代教育模式比起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更多的讲求的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自主性学习”,从而学生能从自身的层次出发,自主地去学习知识,老师不再象以前那样只能面对全体学生实施一个层次的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各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要求愈来愈迫切,信息技术与各科目之间不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了,它们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辅助。现代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设计、教育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与现代各类教育综合融为一体,形成的现代教育技术体系将是未来发展的总趋势,同时也对这种环境下的教学平台提出了要求。

关键词:网络环境 系统平台 多媒体

【正文】

教师、学生、媒体、信息是课堂教学互动过程中的四要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利用媒体创设的情境进行协作学习,通过媒体向教师反馈学习信息,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与教材之间的信息交往,达成教学目标。这其中媒体起到一种传输和连接的作用。以前单一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张黑板”式的声音和简单文字教学方式在多媒体面前已经显得非常的软弱了。由于多媒体自身的特点,它可以将信息以声像并茂的方式表达出来,同时还有相当的交互性、趣味性,这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形象的,也是新奇的,还能把学生的非注意力因素集中起来,能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去领略教学的情景,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课堂)、时间(课时)上打破地域界限,去认识教材中的事物,达成知识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教育的目标。

随着学校电化教育的发展,很多学校已建立了校园网和各种多媒体电化教室,硬件条件的建立为老师和学生们进行电化教育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师生们在这片天地中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授课与学习。教师讲求“授课的效果和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而学生则要求“学习的兴趣和过程的生动”。这一切正好切合了多媒体这一新兴事物的特点,而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带给了我们教学中新的奇迹,它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实时性、丰富性及信息综合性等特点,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将人们从不同的地方、角度和层次上联系起来。网络的基本功能就是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讯,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提供给师生,使他们进行共享使用,这样所有的教学资源就会呈现在眼前。

这同时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们要利用好这样的优势来进行合适的课堂教学,每一节课、每一部分内容都须进行仔细的筛选、规划、整理和研究。教师们要进行学科教学的研究,要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要进行教学内容的规划,要进行教学素材的收集,还要完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这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其综学科教学的教师们来说实在是一道难题。

如果能有这么一种模板,就像我们用的WORD、POWERPONT、FRONTPAGE的模板一样,只需将模板取出后,再作进一步的细化与整理和加工,就可以投入到教学中。这样将会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并且还会真正地将素质教育贯彻其中,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里,成为学习的主体。

作为这样一个平台它的功能就是老师将一节课中要讲授的内容通过平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自主的进行学习,完成分层次、分类别教学,这个平台可给学生提供预习、重点、难点、复习、检测和交互性练习的内容,甚至还可以加上游戏娱乐的交互练习方式。

一、从层次上说,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层次

1、准备层

在这个层次中教师完成授课的准备工作,学生完成课堂内容的预习,如: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和资料的收集与分类存放,课件的制作与WEB方式的体现,题库的收集与出题模板的定制等。

2、教学层

在这一层中师生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但一定要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的主体。学生在完成全部知识点后能进行自测,在完成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网上交流的方式(如:BBS、聊天室、QQ等即时交流手段)及师生之间的在线辅导等形式来解决学习过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3、检测层

在这一层中师生们主要是完成统一的检测和测评工作,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中的练习或测试题库来自主的检测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学生还可以采用为教师留言,教师回复的方式来解决一些不明白的问题。这种方式也可以渗透在“教学层”中,形式可以通过上述的留言簿、BBS等方式。

二、从具体的内容上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预习部分

在这个部分中老师们要提供一些必须交代和与这节课联系较密切的内容或背景资料,让学生能自己去领悟。如果这一部分能采用动画、影片等多媒体形式表达出来,效果会更好。

例如:在讲授朱自清“背影”一课时,老师在这一部分中将当时朱老先生的背景资料交代清楚,当时的写作年代的背景资料与当时作者的情况,如果能再加上一些能展现当时时代背景的影片资料就会更好。

“任务驱动”教学是现代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老师可以通过“先布置任务,然后让学生去完成任务”的“有的放矢”的方式来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为让学生加深印象,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制作课件和教学资料的搜集工作中,当然,教师必须在这个平台的“准备部分”中放入一些用得到的素材和资料,或让学生有个开放的平台能自由的搜索和收集,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讲是主动的,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从这个层面出发,我们就要求这个平台必须是开放型的,能与INTERNET或INTRANET接轨,最好能兼容一些站内或INTERNET的分类搜索引擎,供学生和教师使用。这个部分要是可交互的,即放上去的资料和素材不仅是可以供学生们取用的,而且学生们还可以将自己发现的或创作的好的资料或素材放上去,丰富这个资源库。

2、重点和难点部分

我们将重点和难点部分合二为一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两部分是相关的,难点一般来说都包含在重点部分当中,而重点部分中又渗透着难点部分,二者可以合一。作为重点和难点部分往往是我们教学中要重要体现的,也往往是学生需要帮助的部分,在这一部分中教师要充当好“解惑者”的角色,给学生指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能自主的找出重点和难点,并尽力去分析解决。这部分的平台要实现协作、交答流、提问、答疑、在线辅导、个别教学等功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实时而又顺畅。

3、复习部分

这一部分是教师和学生“温故”的部分,教师在这一部分中可以放入一些例行的媒体或表现形式,如“表格”、“流水线”等,如果能用形象些的课件来完成这个任务的话就更完善了。在一部分中平台要提供给我们的也只是一些基本的资源共享、广播教学等功能。

4、题库部分

本部分只对教师开放,当用教师身份或超级用户登录进去之后方可对系统平台的题库部分进行修改、添加、删除等操作。题库需要教师使用来完成,并在不断地搜集和整理中完善、充实。在选题方面,教师应注意到适当、全面的原则,即有一部分题目应该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层次,不应出的太难,应该考察学生基础能力;还有一少部分题目可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类型的题难度可以适当可大,而且每一道题都应该有相应的注解,如:“难”或“简单”一类的词。这样为下面的第六、第七部分的出题的难易度的掌握提供了很好的依据。题库中难、中、易的题目比例应在1:3:6到2:3:5之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解题的喜悦,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会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题目一味的简单,学生很快就会厌倦;如果题目单纯地追求思考,即有一定的难度,没有逐步过度话,学生就会产生畏惧感,失去对学习的信心了。

5、练习部分

在这一部分是学生完成自测训练的模块,学生应该能自由选择题的难度和类型,所以这一部分中,平台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开放功能,供学生与平台进行选择与交互操作。

在学生做完一部分题后,系统应该能立即给出该学生的得分情况;如果要再进一步的话,应该立即判断出该学生的每一道题的答题情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题目分析功能;如果还要进一步的话,还应该由教师或者系统自动完成评题与综合分析,这样要求这个平台要有充足的扩容力、交互性和智能性。

6、测试部分

基于现代的教学中现存在着传统教学和应试教育,在这一部分中这个平台要提供一个随机从题库中出题和能自动判分的功能模块。这个模块完全可以和上面的第四部分“题库”部分联系起来,由教师进行试卷模板的定制,由平台来自动完成WEB方式的随机出题,当学生答完后可以采用“立即”判分方式,也可以采用“集体”判分方式,便于学生自选自查,教师进行统计。

7、补充部分

学生们进行学习最好是以互动的形式进行。

在网络应用中,我们经常上的聊天室、BBS、语音聊天、视频会议等方式都可以帮助实现这个功能。

例如:在聊天室里教师与学生登录不同的身份,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同一聊天室内互相以文字或语音的方式进行交流,实时解答或相互讲座都十分方便。在BBS中,学生也可以将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或自己对于某一问题的理解以帖子的形式放到BBS上,供其他同学们研究和参与,学生们可以相互之间交流,这其中就体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老师也可以上面留下问题帖子或直接对学生的帖子进行回复,这其中就有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另外,对于研究性学习,或是学生最后生成了一个报告性的内容,就可以通过BBS发帖子的形式或WEB页上超链接论文的形式来实现。

三、系统平台的基本形式

WEB页(网页)这种形式既可包含静态的文字、图片,还可以内嵌动态的文字、动画、影片、声音文件等各种形式,还可以嵌入交互性游戏(如FLASH开发的在线游戏),聊天室、BBS系统在网页上内嵌进去都十分方便,而且完全可以嵌入服务器端(不论是ASP的还是PHP的),这样智能性、灵活性就更高了。所以这个教学平台最好能以WEB页的方式来形成,学生也只要掌握基本的网络应用知识和网页编辑知识就够了,教师还要多掌握一些关于系统集成与维护的操作即可。

再者,对于这个系统平台来说,虽然要求的内容挺多,但是服务器端不要采用安装的形式,这样就可以灵活地挪用和复制平台了,可以同时出现多节课的内容,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学习资料。

四、系统平台的功能描述

综上所述,我们希望这个网络教学平台能完成以下功能:

(1)兼容各种形式的媒体;

(2)兼容各种形式的程序,包括PHP的,或是ASP的服务器端,又或是客户端程序;

(3)能兼容FTP的特点,集成存放众多的素材与资料,最好是能分类存放;

(4)能由人工添加形成相当规模的题库;

(5)能做到随机出题,出题形式灵活多变;

(6)能对大部分的题目判分或评析;

(7)提供交互功能,如BBS、聊天室、在线答疑等;

(8)最好能内嵌一种媒体集成、课件制作的工具,当然这样会加大对客户端的要求。

以上论述是我作为一名教师、一名深刻探讨课程整合与网络形式下教学的得的体会,我们只希望这个平台能尽快地实现出来,帮教师们尽快实现课程整合和网络环境下教学,帮中国教育真正远离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步入世界教育的领先行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楼主| 发表于 2008-8-18 08: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学习《指导纲要》的认识、体会



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教育室 陶振宗



  一、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
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上,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报告。大会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和《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以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等重要文件,要求各地按照《指导纲要》的精神制定适合本地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编写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教材。

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可以从管理和教学这两个方面来理解与把握。

(一)从管理的角度看课程目标

《通知》决定,“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并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改革的结合,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要积极推进,加快发展,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大力加快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工作步伐。”

《通知》为各地高中、初中、小学制定了信息技术必修课的阶段目标:“2001年,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为各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指明了分阶段达到的目标(见下表)。



《通知》要求,“各地要认真贯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信息技术课程教材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与技术相关的伦理、文化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鼓励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多样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统筹与协调,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安排选用信息技术教材,抓好精品教材的推广和使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导编写适合本地特点的信息技术课程教材,也可以省际联合编写。”

《通知》还要求,各地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全面提高中小学迎接21世纪挑战的能力。”

以上可以看作宏观管理角度的目标,简言之,就是“列入必修课,分阶段实现,立足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鼓励教材多样化,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

(二)从教学的角度看课程目标

《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里的每一句话都是非常重要的。

为便于各地落实,《指导纲要》为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分别规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初中阶段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高中阶段

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8.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对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三种安排”。

《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这句话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

大家知道,此前,我国中小学开展了近20年的计算机选修课的实验、推广、普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应用。近几年,又逐步加强了网络和多媒体方面的教学。一般说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以往的教学内容基本覆盖了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应用等各个方面。因此,信息技术课仍然“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在师资、设备、教材、教研成果、教学体系等诸多方面都有比较扎实的基础,为学生提供的教学内容也基本与课程名称“信息技术”相符。在这里强调“目前”,为以后适当地拓广、加深留下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对于理想中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到底该教什么,目前是见仁见智,经过实践、总结、归纳后,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对于怎么教,《指导纲要》指出的“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非常重要。实践表明,计算机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用“纸上谈兵”的方式不可能达到教学目的,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积极、主动地实践、探索。

前面所说的“三种安排”,指的是《指导纲要》里“课程教学内容安排”部分。其中,小学安排了4个基本模块和两个拓展模块;初中安排了5个基本模块和两个拓展模块;高中安排了6个基本模块和两个拓展模块。

小学

模块一 信息技术初步

 (1) 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如计算机、雷达、电视、电话等。

 (2) 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3) 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

 (4) 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

模块二 操作系统简单介绍

 (1) 汉字输入

 (2) 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

 (3) 学会对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

模块三 用计算机画画

 (1) 绘图工具的使用。

 (2) 图形的制作。

 (3) 图形的着色。

 (4) 图形的修改、复制、组合等处理。

模块四 用计算机作文

 (1) 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

 (2) 文章的编辑、排版和保存。

* 模块五 网络的简单应用

 (1) 学会用浏览器收集材料。

 (2) 学会使用电子邮件。

* 模块六 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 多媒体作品的简单介绍。

 (2) 多媒体作品的编辑。

 (3) 多媒体作品的展示。

初中

模块一 信息技术简介

 (1) 信息与信息社会。

 (2) 信息技术应用初步。

 (3)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4) 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

 (5) 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6)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软件简介。

 模块二 操作系统简介

 (1) 汉字输入。

 (2)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3) 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 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

(5) 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

 模块三 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1) 文本的编辑、修改。

 (2) 版式的设计。

* 模块四 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1) 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

 (2) 表格数据的输入和编辑。

 (3) 数据的表格处理。

 (4) 数据图表的创建。

模块五 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1) 网络的基本概念。

 (2) 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

 (3) 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及下载。

 (4) 电子邮件的使用。

*(5) 网页制作。

* 模块六 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 多媒体介绍。

 (2) 多媒体作品文字的编辑。

 (3) 作品中各种媒体资料的使用。

 (4) 作品的组织和展示。

模块七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1)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2) 计算机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

 (3)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4) 计算机安全。

 (5) 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

 (6) 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高中

模块一 信息技术基础

 (1) 信息与信息处理。

 (2) 信息技术的应用。

 (3) 信息技术发展展望。

 (4)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5) 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

 (6)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

模块二 操作系统简介

 (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发展。

 (2) 汉字的输入。

 (3) 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 文件、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

 (5) 系统中软硬件资源的管理和维护。

 (6) 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

模块三 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1) 文本的编辑。

 (2) 其他对象的插入。

 (3) 特殊效果的处理。

 (4) 版式设计。

 模块四 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1) 网络通信基础。

 (2) 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

 (3) 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和下载。

 (4) 电子邮件的使用。

 (5) 因特网上其他应用。

 (6) 网页制作。

* 模块五 数据库初步

 (1) 数据库基本概念。

 (2) 数据库的操作环境及其操作。

 (3) 数据的组织与利用。

模块六 程序设计方法

 (1) 问题的算法表示。

 (2) 算法的程序实现。

 (3) 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

* 模块七 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 多媒体制作工具及其特点。

 (2) 各类媒体资料的处理与使用。

 (3) 多媒体作品的制作。

 (4) 多媒体作品的发布。

 模块八 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

 (1) 信息的数字化表示。

 (2) 计算机的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

 (3) 软件系统简介。

 (4) 计算机的安全。

 (5) 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

 (6) 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楼主| 发表于 2008-8-18 08: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教材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一些中小学校(如北京景山学校)以课外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始了计算机教育的探索与试验。到了80年代初,原教育部中学司组织了小规模的计算机教育实验,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建立了“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实验中心”,并陆续召开了前两届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把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推向了一个高潮。此后,原国家教委分别于1986年和1991年召开了第三、第四届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成立了由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任组长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领导小组,在北京师范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建立了“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制订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进一步健全并规范了指导、协调和管理体制,落实了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经费,使我国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事业得以健康、蓬勃地发展起来。

随着这项事业的发展,中小学计算机教材的建设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成熟、逐步完善的过程。到2001年初,各地的教研部门、出版社以及一些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又编辑出版了多种信息技术课教材。这些教材各有特色,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回过头来进行一些分析与总结,对于编好新教材、搞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一)不同时期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材

据有关部门估计,20年来,我国的中小学计算机选修教材已出版了二三百种之多。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早期的、以程序设计为主线的、面向基本应用的等类型。

1. 早期的计算机选修课教材

1981年在瑞士洛桑召开了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前苏联学者伊尔肖夫提出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第二文化”引起了巨大反响,以学习BASIC程序设计语言为核心的计算机课程在世界各发达国家的中小学逐步开展起来。我国初期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实验也是随之而展开的。当时,教材建设还没有跟上来,大部分教师选择了谭浩强、田淑清、谢锡迎编著的《BASIC语言》的早期版本作为高中计算机选修课的教材。可以说,这本《BASIC语言》在推动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面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随着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实验的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逐渐摸索出不少经验,同时,教育部召开的“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所制订的《中学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也为教材的编写提供了依据。开设计算机选修课的学校、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有关的大学等,纷纷为本校或本地区编写了专供高中计算机选修课教学使用的教材。作为国家中小学通用教材编写与出版机构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了包括“电子计算机简介”“BASIC语言初步”“数的进位制”和“逻辑代数初步”等四部分内容的“高级中学数学选用教材”《BASIC语言──电子计算机初步知识》。这些教材比较适合当时在中学开设的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解决了很多地区无书可用的问题。人教版的《BASIC语言──电子计算机初步知识》在第一年就发行了10万册,之后的两年中又陆续发行了十多万册。

这一时期,中小学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主要以BASIC语言为核心,除了受“计算机文化论”的影响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得已而为之。当时的中小学,只有能力配备Apple机或更低档次的微型计算机,而这类机器只能运行固化的BASIC解释程序。一般说来,这一时期的计算机选修教材大多数脱胎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相关课本,主要是逐条讲解BASIC语言的语句格式、语法、有关的算法、简单的程序设计过程等内容。也有一部分教材(如上面介绍的人教版课本等),涉及了二进制、逻辑代数、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但总体上看,这些教材都很不成熟,往往带有较大的局限性。

2. 以程序设计为主线的计算机选修教材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几年的实践,从事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的教师和有关人士发现,以程序设计语言为核心的教学往往事倍功半。人们很快就意识到,对于全体学生而言,中小学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较好地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而以BASIC或Logo等易学易用的语言为“载体”,介绍基本的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从而了解、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倒是可行的。于是,北京、天津、上海、广西以及其他地方又编写、出版了不少以程序设计为主线的计算机选修教材。1987年初,人民教育出版社与“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实验中心”合作,按照第三届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1986年,福州)制定的《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试行)》的精神,编写、出版了包括高中课本《程序设计》与《应用软件》和初中课本《Logo语言》以及相应教学参考书在内的一套计算机选修教材,供装备了AppleⅡ机的学校选用。这些教材,满足了当时我国中学计算机教育事业较快发展的需求。到1992年6月,人教版的《程序设计》累计发行了150多万册,《应用软件》发行了近100万册,《Logo语言》发行了25万册。换言之,从1987年到1992年的这5年间,全国大约有近300万学生使用人教版的教材接受了计算机教育,加上使用其他版本教材的学生,接受计算机教育的学生累计人数应在1 000万以上。

可以说,人教版的《程序设计》和《Logo语言》体现了这一时期中小学计算机选修教材的特点──以程序设计为主线。在以程序设计为主线的教材中,一般是由简到繁地介绍编程序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在介绍有关的思路与方法时逐步引入相应的语句。在整体上,往往采用许多优秀教师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两个循环”结构,按先入门再提高的顺序,首先介绍如何利用计算机完成计算、显示输出、输入信息等任务以及转移、子程序、循环、设置与读取数据、使用数组等基本方法与思路,然后再做进一步的拓广和加深。在这类教材中,对于编程序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分析得比较透彻,详细地讲解了程序的处理步骤,明确地贯彻了“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和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路与方法,重点介绍了主要的常用算法,渗透了有关数据结构方面的知识。

中小学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和教材从以“语言”为核心发展到以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为主线,是一个进步。这是广大教师和教研人员辛勤劳动、努力探索的成果,是经过几年的实践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后发生的。然而,这种进步仍然囿于“计算机文化论”的影响,仍然受制于教学设备的有限功能。从教学效果看,对于偏爱计算机的学生来说,这种教学和教材都是成功的,但对于全体学生来说,就不那么乐观了。据了解,大多数学生一旦通过了计算机课的合格考试,就会把所学的知识、所掌握的技能束之高阁,然后就很快地把它们遗忘得干干净净了。个中的原因很多,与社会实践脱节无疑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3. 面向基本应用的计算机选修教材

1986年以后,各地开设计算机选修课的中小学陆续装备了较高档次的AppleⅡ机。这类微机可以配备软盘驱动器,可以运行DOS或CP/M操作系统,可以使用电子报表程序、字处理程序和数据库系统等许多种软件。随后,我国自行研制的CEC系列中华学习机大规模地入主中小学校和学生家庭市场。中华学习机具备中文处理能力,可以运行各种中、英文软件。此外,IBM PC系列微机逐步成为社会用机的主流机型,我国的中小学校也开始装备这种机器。与此同步,我国的计算机科技工作者开发并完善了多种中文操作系统,为计算机应用的普及打开了大门。当时,国外有人做了一项统计,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中,真正靠编程序使用计算机的人数不超过25%,如果把样本空间扩大到全社会,需要掌握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的人数比例就微乎其微了。从那时候开始,在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领域里,“工具论”的主张逐渐地占了上风。持“工具论”观点的人认为,计算机只是一种信息处理工具,学生只要掌握基本应用方法就可以了,不必学习程序设计。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中小学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和教材,也逐步朝着面向基本应用的方向转变。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的《应用软件》,就是为编写面向基本应用的教材而做的一些尝试与准备。这本教材大约使用了5年,近100万学生利用它学习了有关DOS或CP/M操作系统以及Wordstar,Viscalc和dBASE等软件的知识和用法。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设备不断更新,绝大多数学校所用的机型经历了“低档微机→AppleⅡ或CEC系列中华学习机→较低档的IBM PC系列机→80x86机→多媒体机”这样一个过程,教学的软件环境则从DOS逐步提高到Windows 3.x和Windows 9x。与此相适应,面向基本应用的计算机选修教材也在不断地变化与更新。

(1) 适合DOS环境的教材。

1992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了包括《计算机教程(CEC机版)》和《计算机教程(PC机版)》以及配套的学生上机手册和教学参考书在内的两套新的高级中学计算机选修教材,分别供装备了AppleⅡ/中华学习机或较低档次IBM PC系列微机的学校选用。此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也出版了一套相同类型的教材。这两套教材是1993年至1998年这一时期使用面较广的教材。到1998年为止,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计算机教程(CEC机版)》和《计算机教程(PC机版)》这两种课本发行了100多万册。此外,各地也出版了适合本地区或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面向基本应用的计算机选修教材。

在适合DOS环境的面向基本应用的教材中,主要介绍DOS操作系统和字处理软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方法,有关BASIC程序设计的内容仍占相当大的比例,同时也涉及了计算机原理和系统结构的初步知识以及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程序设计部分比例较大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对设备、师资、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考虑。应该说,这类教材只是从以程序设计为主线到面向基本应用的一个过渡。

199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还出版了两种名为《Logo程序设计(PC机版)》的教材,分别供小学和初中开设计算机选修课的学校使用。这两种教材,以DOS环境下的Logo系统为工具,向小学和初中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以及用有关的Logo命令指挥计算机完成诸如画图、奏乐、计算、字处理、表处理、管理文件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这两种教材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因而也属于面向基本应用的教材之列。

(2) 适合Windows 3.x环境的教材。

1995年前后,教学设备的更新使得在中小学计算机选修课上引入Windows 3.x 系统与丰富的应用软件成为可能。自1996年起,人民教育出版社陆续编写、出版了初、高中实验教材《信息学教程》和高中选修教材《计算机教程(Windows版)》。各地和有关的出版社也陆续出版了适合Windows 3.x 环境的计算机选修教材。这类教材以3.1或3.2 版的中文Windows为应用环境,以“书写器”和WPS或Word为工具介绍文字处理的知识与方法,以“画笔”为工具介绍图像处理的初步知识和有关方法,以Excel为工具介绍表格处理的知识与方法,以FoxBase或FoxPro等为工具介绍数据库的初步知识,以“文件管理器”为工具介绍与磁盘文件有关的知识与方法。在这类教材中,程序设计仍占一定的比例,但已经降到了次要的地位。此外,有关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和保护软件著作权的内容也引入了教材,并占有了比较重要的地位。

适合Windows 3.x 环境的计算机选修教材的寿命不长,这是因为不久以后Windows 95很快地取代了Windows 3.x,同时,大部分地区中小学计算机选修课所用的设备也得到了及时的升级或换代。

(3) 适合Windows 9x环境的教材。

1995年以后,Windows 95和Windows 98陆续占据了IBM PC系列微机的应用领域。随着教育投入的加大,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软硬件更新的速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学设备滞后于社会应用领域的差距越来越小,为中小学计算机选修课与社会“接轨”提供了保障。为了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人民教育出版社、各地教研与管理部门以及相关的出版社等,纷纷编出了许多种Windows 9x环境下的面向基本应用的教材。例如,在此期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小学选用课本《计算机(Windows 95、98版)》第一~第四册(每册供一学期教学之用)和初中选修教材《计算机教程(Windows 95版)》以及高中选修教材《计算机教程(Windows 95版)》等“0起点”的计算机选修教材。此外,还出版了高中试验教材《计算机(Windows 95版)》,供在初中学完计算机选修课后升入高中的学生选用。

与以前的教材相比,适合Windows 9x环境的面向基本应用的计算机教材更为切合实际需要,教材中介绍的知识与方法,可以应用于安装了Windows 95或Windows 98的计算机设备;学生通过计算机课掌握的技能,可以直接用于家庭与社会上的主要应用领域。在教学内容方面,这类教材一般都较为合理地安排了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图像、文字与表格处理以及数据库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加强了对因特网和多媒体知识的介绍,例如,访问因特网、收发电子邮件、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等等,使中小学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得更为紧密;有关程序设计的内容所占的比例更小了,要求也降低到让学生一般了解的程度;计算机的原理、应用、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一般都以资料的方式供学生自行阅读。这类教材中,对于成功的教学思想与方法的体现更为鲜明、准确,编写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所遵循的原则更趋合理。

4. 信息技术必修教材。

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大会上,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报告。大会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和《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以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等重要文件。会议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在5~10年内使全国90%左右的中小学校能够与因特网或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连通。会议还决定,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从此,中小学的计算机选修课将逐步改变为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教学目的也逐步从普及计算机知识与应用技能转向信息技术教育这一更具深度与广度的层面。

为了落实教育部的决定,各地自2000年起纷纷按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制订了适合本地情况的信息技术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并组织编写了新一轮的信息技术必修教材。到2001年秋,仅各地送交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就有20多套。为满足信息技术必修课的需要,人民教育出版社也为各地的中小学编写、出版了12册一套的必修课课本《信息技术》,其中包括:彩色版的小学课本第一~第四册(每册使用一学期,供经济较发达地区选用);黑白版的小学课本第一~第四册(每册使用一学期,供经济欠发达地区选用);初中课本第一、第二册(每册使用一学年,供一般地区选用);高中课本第一、第二册(每册使用一学年,供一般地区选用)。其中的初、高中《信息技术》还配备了相应的教学参考书。此外,人民教育出版社还与有关部门合作出版了许多可供信息技术必修课使用的教材。例如,配合104集大型系列电视教学片《中学生电脑课堂》使用的《中学信息技术(计算机)通用教程》(上、下册,配有VCD光盘);供南京市及周边地区使用的《小学信息技术教程》(共4册)、《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程》(第一、第二册)、《高级中学信息技术教程》(第一、第二册);供内蒙古自治区选用的一套试验课本《信息技术》(小学三册,初中两册,高中两册)……

从各地送审的情况看,多数信息技术教材仍属于面向基本应用的教材,主要内容覆盖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各个模块,其中包括:计算机与Windows 9x系统的基本操作;图像、文字与表格处理的基本应用;因特网的初步知识以及访问各种网站、收发与管理电子邮件、制作简单网页的方法;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和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方法;数据库的初步知识与使用等。部分教材注意了加强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并能够按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处理、应用为线索介绍有关的知识和方法。

(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教材的体系结构

经过20年来的实践,中小学计算机选修课的教材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成熟、不断完善的过程。新一轮的信息技术必修教材则继承了前面的成功经验,并以此为起点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从结构上看,这些教材经历了一个模仿、改进和自成体系的过程。

1. 程序设计语言说明书式的结构

用于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最初阶段的教材大部分脱胎于大学的专业课本,主要是讲授BASIC语言,一些学者戏称之为“学院派”的教材。这类教材往往采用了程序设计语言说明书的编写结构,即先介绍一些有关知识的来龙去脉,接着就尽可能详细地罗列出各种概念、名词、术语等,然后再逐条介绍各类语句的格式、功能、相关语法和应用举例等内容。

这种结构的教材,便于教师“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例如,一开始就介绍有关的知识、概念、名词、术语等,脱离了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打击了他们想尽快地学习、掌握、应用计算机的热情和积极性;介绍BASIC语句时的顺序,一般都是赋值→显示输出→键盘输入→转移→分支→循环……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求;重点与难点的分布很不合理,讲到分支语句以后,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会因难于领会和掌握等原因而放弃进一步选修这门课程……

应该说明的是,这类教材的不成熟是与当时我国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正处于实验与探索阶段这一事实密不可分的。尽管如此,它们还是为广大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向成材之路的大门,在使用这类教材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学生中,涌现出一大批程序设计高手,他们在当时的各种程序设计竞赛中各领风骚,后来其中的不少人成了计算机科技领域里的皎皎者。

2.“两个循环”结构

随着教学实验的深入,人们对于如何搞好中小学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成功的经验。1987年左右,北京师范大学的潘懋德教授在北京教育学院计算机教师进修班上授课时提出了程序设计教学中“两个循环”的概念,主张教学中的第一个“循环”先介绍最基本的内容,待学生通过使用一些基本的语句掌握了基本的程序设计方法后,再在第二个“循环”里进一步地补充、拓广和加深。此后,许多一线教师在教学中都采用了这种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一时期的许多计算机选修教材,都采用了这种按“两个循环”安排教学内容的结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程序设计》和PC机版与CEC机版的《计算机教程》等,都是这种结构教材的典型。其他出版社编写的以程序设计为主线的教材,一般也采用这种“两个循环”结构。

“两个循环”结构的教材摒弃了“学院派”教材的弊端,突出了“任务驱动”的编写思路,在以程序设计为中心的教学阶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据许多第一线教师反映,这类教材易教、易学,特别适合学生自学。

3.“基础→应用→提高”结构

随着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普及,特别是面向基本应用的教学占据主导地位以后,教材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类教材一般都按“基础→应用→提高”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这里所说的“基础”,指的是与开机、关机、图标、菜单、窗口、鼠标、键盘、文件系统等方面有关的一些使用计算机系统时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以及访问因特网、简单的图像处理等;“应用”指的是文字处理、表格处理、防治计算机病毒、声音与影像处理、网页与多媒体制作以及数据库等方面的知识与应用方法;“提高”指的是有关程序设计、计算机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信息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初步知识。下图是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的结构框图,用它可以作为这种教材结构的代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楼主| 发表于 2008-8-18 08: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基础→应用→提高”结构,已经成为面向基本应用的中小学计算机选修教材的典型结构,在其他版本的新编信息技术教材中,大部分也都采用这种结构。这种结构,比较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教师和学生使用。一般说来,完成了“基础篇”的教学,学生就可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就可以上网,就可以用计算机完成一些简单、实用的处理任务;完成了“应用篇”的教学,学生就可以学会常用信息处理领域的有关知识与基本操作方法;完成了“提高篇”的教学,学生就可以较为系统地了解一些与他们的生活、学习相关的信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初步知识、思想、方法等内容。使用这类教材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更加有益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较成功教材的特点

与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事业同步,教材建设工作开展了近20年。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开设,又为教材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市场。近20年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了40多种可供中小学使用的计算机选修教材和信息技术必修教材。这些教材与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一道构成了总数多达二三百种的教材“大军”。与其他学科的教材相比,这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其中的功过、成败也是见仁见智。但是,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教学实践证明,其中有许多教材是比较成功的。这些教材各有侧重,一般说来,以下几方面的特点是共有的。

1. 立足基本操作

教育部2000年印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应以培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线。教材内容以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应用为主。”显然,编写信息技术教材时,必须立足于让学生掌握有关的基本操作,从而培养他们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否则,信息技术课存在的必要性将大打折扣,忽视基本操作的信息技术课将无法为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从另一方面看,对于“0起点”的学生来说,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与核心的信息技术是一个知识与技能的汪洋大海。如果把这些知识与技能看做一个个的节点,学生要面对的又是一个巨大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节点之间绝非简单的线性连接,可以说是一个“超链接”结构。为了引导学生自如地遨游于这个知识与技能的海洋,从而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编写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时,就应致力于帮助学生克服面对高科技产品而产生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帮助他们建立学好这门课的信心。实践证明,为达到此目的,以一系列的基本操作为切入点,是搞好教学、编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捷径。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的使用与维护,以及文字处理、数据表处理、图形处理、音像处理等方面的基本应用,还包括因特网的访问、信息资源的使用和简单的程序设计等。众所周知,计算机硬件系统和各种应用软件日趋“完善”,商家还在不断地为它们开发新的功能。面对这些庞大、繁杂的,甚至可以说是无尽无休的系统,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去学习、掌握其中的所有知识与技能。对此,信息技术教材应为他们组织一个知识与技能的最小子集,引导学生从掌握一系列的基本操作方法入手,逐一学习有关的教学内容。所谓基本操作,指的是那些必不可少的、能完成相应系统最基本的处理功能的、在掌握它们以后可以举一反三的操作。

纵观已出版的计算机教材和信息技术教材,凡是比较成功的,一般都注意了这三方面的问题,编写时都体现了“立足基本操作”这一重要的特点。

2. 渗透基础知识

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有关信息技术的名词、术语、概念以及基本的工作原理等,已经成了一个公民必须了解的常识;是否掌握信息及信息处理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已经成了衡量人们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因而,让学生了解、理解或初步掌握有关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就成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信息技术的理论、思想、方法涉及半导体物理、电子工程、布尔代数、数字逻辑等众多学科。由于学生受到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年龄及心理特征等方面的限制,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可能也没必要向他们系统地介绍这方面的内容。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比较成功的教材一般都采用了“渗透基础知识”的编写原则。所谓“渗透基础知识”,就是在以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线、以基本操作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适时、适量、学为所用地引入相关的知识、思想与方法,用到一些,介绍一些,暂时不用的,以后用到时再介绍。也就是说,这类教材打破了信息技术学科体系本身的惯例,合理选材、妥善编排,为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顺序。

实践证明,紧密结合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渗透”的方式介绍有关的基础知识,可以使知识点的分布更为合理,有利于教学中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同时,也可以避免由于“坐而论道”给学生造成的枯燥感,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3. 注重“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是一种以典型示例引导教学的模式。许多教师也称这种教学模式为“以任务带功能”。十几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这种教学模式非常适合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

在信息技术教材中体现“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就是从一个个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边看书边操作,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完成相关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适时向学生介绍需要了解、掌握的概念、思想和方法。这样,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去学习,有明确的方向与目的;可以按照完成任务的步骤循序渐进,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可以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在完成任务时获得成就感,增强学好这门课的信心。实践证明,这样做更便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等教学策略的实施,有益于保护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精神,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有事半功倍之效。

较为成功的计算机教材和信息技术教材,一般都注重“任务驱动”。需要进一步注意的是,编写教材时,要为学生设计好恰当的任务,往往还需要经过反复推敲。用来引导教学内容的任务,要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最好是利用非计算机手段难以完成的。除此以外,还要考虑任务的规模、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一般说来,任务的规模宜小不宜大,规模过大,会偏离“任务驱动”的本意;每个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过多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前后任务之间能有一定的联系是比较理想的,但不要强求,否则会加大设计难度,造成牵强、掣肘等弊病。任务是手段,便于学生学习、掌握有关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才是“任务驱动”的目的。因此,教材中不提倡设计一个统领全局的“任务”。

4. 以学生为主体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兴趣。对于“0起点”的学生来说,最急切的愿望就是要看到计算机、了解计算机、动手使用计算机。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较成功的教材都以认识计算机系统为开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实物了解微机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学会最基本的操作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埋下适当的“伏笔”。对于有关的历史、应用、结构、原理等部分内容,要么结合具体的信息处理任务分别介绍,要么放到后面,待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以后,再加以概括、总结。这类教材在为各章节设计“任务”时,让学生对相应的信息处理感兴趣,也是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没有充足的上机课时保证,学生无法掌握应学、应会的内容。目前,在有条件的学校里,有经验的教师每节课一般只“讲”十分钟左右,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交给学生。计算机课的理想教学环境是人手一机,学生上课的最佳过程是边听讲(或边看书)、边操作。实践证明,其效率远远高于“讲一节、练一节”的做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的“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一般说来,较成功的教材都是以学生“一边听讲(或边读书)、一边上机操作”的学习过程为依据来安排教学内容的。

目前,大多数学生还都是“0起点”的。为“0起点”的学生编写信息技术教材时,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对操作步骤的描述一定要细致入微。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出版了许多计算机“普及”读物,懂一点儿计算机的读者看了以后,觉得“没有什么用”;完全不懂计算机的读者,看完以后“还是不懂”。一些供中小学使用的计算机教材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书详略不当,许多内容必须为读者讲明白,但作者却“想当然”地认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成功的计算机教材和信息技术教材,一般都把这类问题看做前车之鉴,在编写时能够时时、处处、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从学生的需求、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够做到哪一步等方面出发去安排教学内容。介绍具体的操作步骤时,一般都能做到叙述细致,没有任何歧义,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指定的任务。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域里,“授之以渔”“教的目的在于不用教”已经是不争的共识。成功的教材在这方面也下了很多功夫。在为“0起点”的学生打下必要的基础以后,对于学生可以通过思考、探索,以自学方式掌握的内容,课文中就不再细说,而是安排一些诸如“想一想”“试一试”之类的小栏目,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从而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习惯和能力。

(四)编写信息技术必修教材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与计算机教育相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有了较大的拓展。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必修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也指明了“信息技术课程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中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应该是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中心任务。为达到此目的,建议编写新一轮的信息技术必修教材时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以《指导纲要》为依据

教育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已明确指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应以培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线。教材内容以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应用为主。”同时,还为不同的教学阶段规定了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例如,小学有“信息技术初步”“操作系统简单介绍”“用计算机画画”“用计算机作文”等4个必修模块和“网络的简单应用”“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等两个选修模块;初中有“信息技术简介”“操作系统简介”“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网络基础及其应用”“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等5个必修模块和 “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等两个选修模块;高中有“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系统简介”“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网络基础及其应用”“程序设计方法”“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等6个必修模块和“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数据库初步”等两个选修模块。在制定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时,应以这些精神为依据,编写教材时,更要注意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的相关内容为依据。

我们说要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为依据,指的是要按照这个文件的精神来安排教材的内容。有些教材机械地按照其中的“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所规定的模块顺序编写教材各章节的内容,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例如,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课程教学内容安排”规定的第一个模块分别是“信息技术初步”“信息技术简介”和“信息技术基础”。于是,许多教材的第一章或第一单元就是“信息技术初步”“信息技术简介”和“信息技术基础”,并在这部分内容里“系统”地介绍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的术语、概念甚至理论。这样做有悖于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教学中使用时,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又如,学生掌握了鼠标操作、学会了用键盘输入字符,就可以访问因特网了。这部分内容往往是学生急于了解、掌握的,而且学生一旦率先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对于学习其他知识和方法就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许多教材仍把有关因特网的内容安排到文字、表格等处理之后。究其原因时,一般的回答都是“在《指导纲要》中,这部分内容属于第 个模块”。这样的安排,既不利于学生由易到难地学习有关的知识与方法,也使他们在学习中失去了许多利用网上资源、培养获取与使用信息能力的机会。

“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为依据”有其丰富的内涵,编写教材时,要考虑学生的基础、能力、情感等诸多因素,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要妥善处理各模块之间的关系,要为学生建立一个合理的学习环境和教学顺序,使教材尽量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2. 以教学试验为基础

众所周知,一套新的教材要经过一定时间和一定规模的教学试验,需要根据试验中获得的经验、数据等进行不同程度的修订。信息技术教材也不例外。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和《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的精神,各地和众多出版社很快地推出了许多种信息技术教材。这对于尽快地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的教学,无疑是非常必要的。从已经送审的20多套教材看,其中不乏经过认真、卓有成效的教学试验后编写的。以教学试验为基础编写的教材,无论在整体结构上,还是在细微的部分,都经得起推敲,而且一般都各有特色。例如,在北京市送审的一套教材中,有关常用应用软件的内容所占的篇幅很小。这是因为当地学生的家里大部分都有计算机,几年来的教学试验表明,他们掌握了一种应用软件的基本用法以后,一般都具备了自学其他软件的能力,而且都可以通过探索自行掌握许多拓展性与技巧性的功能,因而,新编的教材中就避免了耗费过多的笔墨去近于重复性地依次介绍完成文字、表格、图形等处理的应用软件的相关用法。但是,也有一部分教材跳过了教学试验这一非常重要的环节。没有教学试验基础的信息技术教材往往千篇一律,而且大多数以《指导纲要》规定的教学模块名称依次作为各章或各单元的标题。其细部的结构往往是按照社会上流传的某些计算机学科图书的惯例来安排的,有经验的教师一看便可以发现其中的漏洞、冲突等问题。严格地讲,这种出版物不能称之为教材,至少不能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为了使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事业能够健康地完成跨越式的发展,建议编写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机构,认真搞好相关的教学试验,充分分析、研究、利用试验中获取的信息,从而编出确实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便于教学使用的合格教材来。同时,建议有关部门把好教材审查这一关,把教材是否经过教学试验作为接受审查的必备条件。

3. 充分考虑师资力量的现状

据1999年底的不完全统计,全国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学校只有近6万所,从事中小学计算机教学工作的教师大约在10万人以下。然而,我国中小学校的总数已接近70万所。为了落实教育部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的规定,在今后的几年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学校要增长10倍以上,每所学校都将增加几名信息技术课的教师。这些教师中,有新毕业的师范院校学生,也有从其他学科转行来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这门课的教学还不是很熟悉,甚至其中有些人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掌握也还不尽如人意。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必修课师资力量的不足已经成为一个重大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当然,各级师范院校会不断有新的毕业生从业,国家与地方的教育管理部门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些因素,只能缓解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不能在短时期内解决根本的问题。因此,编写信息技术教材时充分考虑师资力量的现状,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一般说来,为了适应信息技术必修课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编写新教材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一些功夫。

按有经验教师的授课过程展开教学内容。

在中小学领域里,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在此期间,广大教师积累了非常丰富、非常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许多有经验教师的授课效果非常好,学生能够用最少的时间学会、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思想、方法和技能。编写新的信息技术必修教材时,最好能够请这些有经验的教师执笔,按他们的授课过程展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体现科学、高效的教学设计。实践证明,由有经验的教师执笔编写的教材,一般都能达到易教、易学等目的。使用这样的教材,不但可以使经验不足的新教师能够较为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可以使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知识掌握得不那么好的新教师同步提高自己。

以“边读书边上机”为学习环境介绍基本操作。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介绍相关的基本操作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且应该占有较大的比例。实践经验表明,理想的教学环境是每个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单独使用一台计算机,一边读书一边操作是学好相关内容的最佳过程。因此,编写教材时最好能够以“边读书边上机”为学习环境介绍基本操作。使用这样的教材完成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可以尽量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对于师资力量薄弱的地区,效果会更为显著。

编好教学参考资料。

成功的教材必须配有实用的教师用书和教学素材等教学参考资料。对于师资力量薄弱的地区,教学参考资料尤其重要。在教师用书中,应该为教师提供详细的教材分析、教学建议等内容,应该有优秀教师编写的参考教案,应该有可供教学中使用的参考资料等。有条件时,应该为教师提供配合课本使用的电子文件。有了这样的教学参考资料,可以使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尽快地进入角色,尽快地掌握有关的思想、方法等,在教学实践中尽快地提高自己。

4.以信息技术为主线

目前已经出版了许多种名为《信息技术》的必修教材,但从整体上看,其中的大多数仍然以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应用为主线。时间紧迫,来不及进行必要的教学试验,无暇作深入的研究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般说来,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仅是课程名称的变更和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深化,教材的体系结构也应该有较大的改变。编写新的信息技术必修教材时,是否应该从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应用、呈现等环节来把握?是否应该以信息技术为主线来编排?如何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中各模块的比例及深度?……所有这些以及其他许多相关的问题都是值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的。

5. 加强总结与归纳性的内容

以基本操作为切入点,以“渗透基础知识”和“任务驱动”等方式编写的信息技术教材,有易教、易学以及其他许多长处,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例如,有些一线教师反映,使用这类教材时,不少学生有“一学就会,过后就忘”的现象。对此,编写新的信息技术教材时,应注意加强总结与归纳性的内容,及时引导学生对具体操作与实际应用过程中涉及的有关知识、思想、方法等进行必要的归纳、概括与总结,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与深化。某些现行信息技术教材,在这方面已经有所为,例如,人教版初、高中的《信息技术》里一般都有“单元小结”“本章小结”等内容,但从教学的需要与效果看,无论在所占的篇幅、讨论的深度与广度等方面,都还应该再加强。

6. 及早考虑“非0起点”教材的编写

目前已经出版的计算机选修教材和信息技术必修教材,大部分是为“0起点”的学生编写的。一般要用来在小学三年级或四年级、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分别从“0起点”开始讲授相关的课程。随着普及信息技术必修课进程的发展,几年之后,信息技术必修课将会变成“小学→初中→高中”系列化的课程。到那时,除了小学以外,初中、高中的教学将是前一学段教学的延伸。对于不同的学段,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法的体现、课程的衔接等诸多方面,都会对教材提出新的要求。显然,小学、初中、高中全都从“0起点”开始的现行教材将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经济发达地区,不仅是高中,初中与小学的计算机教育也已经开展了许多年。这类地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必将超前教育部的要求。此外,欠发达地区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因此,教育部关于全国各地陆续于2001年、2003年和2005年分别在高中、初中和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很有可能提前在很大的范围里得到落实。所以,有关机构和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必修教材建设的人士要及早考虑“非0起点”教材的研究、试验与编写工作。

7.注意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不少学者认为,信息技术课应该是一门过渡性的课程。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计算机应用的深入普及将成为社会前进的必然结果。当大部分家庭都拥有计算机这一信息处理工具时,在中小学专门开设信息技术课就变成没有必要的了。信息技术教育的任务,将由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来完成。许多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我国,有关的机构和学者也正在进行着不同角度的探索、研究与实验。例如,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已经领导、组织实施有关“课程整合”课题的研究工作多年;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的李克东教授和“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王本中主任等负责的“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项目已经有几千所学校参与……在编写新一轮的信息技术必修教材时,应该注意这方面的发展动态,应该吸收相关的成果。

此外,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等都是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而明确提出来的。因此,在信息技术仍然是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的前提下,也应从相反的方向考虑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问题。在这些方面,大多数现行信息技术教材做得还是非常不够的,需要加强。

三、结束语

以上谈的是我们学习《指导纲要》和其他相关文件以及在教材建设工作中积累的认识、体会、看法等,目的在于向大家汇报,与大家交流、共享,以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其中涉及了前一阶段的某些问题和不足,指出来的目的是以利今后的工作,绝无以今天的眼光挑剔以往之意。需要说明的是,这也只是一家之言,难免有失于准确、全面,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和大家一道共同努力,把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特别是教材建设事业推向深入发展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楼主| 发表于 2008-8-18 08: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加强信息道德素养教育促使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当前,人类正处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阶段,信息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并且渐渐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道德、情感等心理因素。人们要迎接社会的各种挑战,必须具备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信息素养恰恰是现代人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育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是人的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信息系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2)信息的分析、评价能力;(3)信息的处理、运用能力;(4)信息道德能力。

近年来,随着光缆进学校,宽带网进小区,营业性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广大青少年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信息获取渠道,使基于网络进行自主拓展学习成为可能,这无疑对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广大青少年的信息素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在数字化乐园中,是非、善恶和美丑俱存。电脑及其网络对青少年具有“挡不住的诱惑”和极强的吸附力。其次,在多媒体教学和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由于过分地强调人机交互,以虚拟的情景替代了现实的存在,忽视了师生情感交流,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由于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纯工具意识和纯技术观的作用,使得人们只关注信息技术教育中技术层面的问题,只看到电脑及网络的“亮点”和优势,而忽视学生人文、伦理、道德、法制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忽视了信息网络的负面效应正对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形成阶段的青少年产生的消极影响。同时,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良的或者不道德的行为。

对此,笔者认为,信息道德能力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道德教育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传统德育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领域的延伸。下面是笔者几年来在小学信息道德教育中的一些做法。

一、把握时机 及时教育

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是互动的。教师在一节课内不可能长时间地讲事实、摆道理。因此,进行道德教育还必须把握时机,有机渗透,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譬如,当首次上信息技术课时,学生进出机房无序,我就及时指出:出入机房的秩序好坏很能说明我们的文明程度。进而编制了一条上机规则:入室换鞋,出入有序,专心听讲,认真操作,爱护公物,保持整洁。规则内容对称,孩子们读起来朗朗上口,在齐读规则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良好的行为规范教育。由于好奇心的驱动,孩子拉键盘抽屉用力过猛,或乱敲键盘、乱按鼠标,这时我就教育他们要像爱护自己家里的财物一样爱护学校的电脑。在开关机时,我提醒学生一定要按照程序进行,否则会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当有学生将别人的文件删除、更名、乱加修改后保存、移动存储位置,或在Word教学中输入不文明的言语时,我就及时教育他们:如果别人动了你的文件(别人侮辱你),你的感觉会怎么样?学生经过深刻反思,认识到这完全是因为自己想耍点“小聪明”和以己为中心,图一时快乐的思想在作怪,而行为已损害了别人的利益。教师把握时机,虽言简意赅,孩子的心灵却经历了激烈的碰撞,这对培养孩子心中有别人,克服自私心理是很有益处的。为此,我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信息技术课上机的规则,以规范学生的上机行为,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挖掘内涵 善用整合

信息技术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从表面上看来没有德育内容,其实,只要教师认真阅读教材、分析材料并找出其中的内涵,结合当前实际,运用有效的方法加以引导,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例如,当我谈到“计算机病毒”时,随即提及电脑“黑客”的一些不道德行为和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犯罪活动的事例,使学生深深地认识到:“黑客”的行为不仅危害了社会,而且也毁掉了自己美好的前程。学生在为这些“黑客”惋惜的同时,稚嫩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再如,宁波版《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材中,就有许多可以挖掘的德育题材。当学生们用画图软件画好电脑时,可以让学生写上“联想”和“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文字,我就借“题”发挥,从国际上的计算机知名品牌,谈到创造自己的品牌,再将我国目前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同西方发达国家作比较,引导学生只有努力学习,将来才能为国家的信息技术事业作贡献,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才不会受制于人。学生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引导,他们的学习劲头被激发出来了。又如,教材里的“网上游北京”“美丽的地球家园”“保护青蛙的宣传牌”等都是很好的德育题材。

此外,教师还要钻研教材,创造性地分析和处理教材,善于运用课程整合,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意识和行为,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又能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例如,今年的9月18日,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件七十周年纪念日,我就以此为契机,结合信息技术课的“文字的插入与删除的修改”教学内容,给定网址,提出问题:当时我驻东北军队有20万之众,而当时日本兵只有一万,却在短短半年时间里,整个东北沦陷了,为什么20万人打不过1万人?要求学生在网上查阅、下载“九·一八”事件的有关资料,并作适当修改。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相互协作,最后得出结论(是因为蒋介石的卖国不抵抗政策)。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发挥主导 重视交流

在现实世界中,师生面对面的“对话”真实亲切,双方能很快地感知彼此的感受,这种“来自现实,又面向现实”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在基于网络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在一定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开展自主、创新性地学习。学生在与机器长时间交往过程中,面对的是“冷冰冰”的机器,虚拟的情景替代了现实,人机对话替代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无疑扼制了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是极其不利的。但同时,我也认识到:虚拟网络环境下的“对话”营造了一个平等、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展现学生真实的自我是十分有利的。因而,有效地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正确、合理地利用虚拟环境给小学生身心发展带来的积极因素,避免其负面影响是促进小学生人格健康、和谐发展的关键。对此,我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和虚拟的网络环境中频繁地再现教师的角色和行为,以统一的视角考虑各个阶段的学习和辅导策略,顺利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再如,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不是简单地出一个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搞“研究”,而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设计不同的任务,当好任务的设计者。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我又充当了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知识)的咨询者、关系的协调者和情感的支持者角色。当学生完成了任务后,我又成了成果的评价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真正起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加强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学到了新知,培养了能力,又锻炼了意志,体验到求知的艰辛与乐趣以及成功带来的喜悦,促使他们的人格健康、和谐地发展。

四、网络建设 净化环境

网络给现有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和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便利和契机。我们在加强信息道德教育,引导网上行为规范的同时,要努力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拓展学校德育的新渠道、新空间。目前适合青少年的信息网站还很少,各个站点的内容更新较慢,而且有关信息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因此我们要着力加强校园网的软件建设。学校主页内容丰富,设有星星火炬、健康教育、学生天地、开口说英语、校园风景、人文背景等专栏。由于内容健康,又贴近学生实际,学生上网浏览倍感亲切,乐此不疲。此外,我们正在着手建立校园网平台和丰富教育资源数据库,拟将“心理咨询室”“班级黑板报”“知心大朋友”等搬到网上,建立和管理好学生的BBS论坛,以占据有利的网络阵地,创建良好的舆论氛围,净化网络环境,丰富校园文化,营造一个适合小学生人格健康、和谐发展的现代信息网络环境。

五、教师人格 潜移默化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的可塑性极强,并善于模仿,因此与其朝夕相处的学校、班级和教师都会对他们的行为举止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时,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教学过程既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观察、发现、了解教师的过程,教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直接对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所以我平时十分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以良好的师德和人格魅力、精湛的教艺、深厚的专业知识教育和启迪学生,努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与威望,以塑造孩子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道德能力水平,促使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六、家庭社会 密切配合

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几年来的实践告诉我,道德教育必须常抓不懈,渗透在学生成长的全过程。要使信息道德教育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光靠信息技术课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我平时还注意与班主任老师配合,发现问题要及时引导纠正。此外,我还经常与学生一起分析沉溺于网上游戏与聊天的利弊,与班主任一起利用班队课、晨会和午谈课时间加强教育。当前,全社会正倡导和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已成共识。由此留给孩子们的“空闲时间”就较为充裕,特别是双休日,有的家长无暇顾及或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这为孩子单独在家上网或光顾营业性网吧创造了条件。我曾利用双休日对某一网吧作过一次调查,发现“网上冲浪”者非聊天即游戏,而真正在进行查询资料或作一些有益工作的人几乎为零,这不能不说是网络的悲哀。更令人震惊的是,在这些“顾客”中,青少年竟占100%。“零”和“一百”两个数据有力地说明了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家庭、社会的积极配合,大家齐抓共管,才能收到实效。为此,我还经常与家长联系或上门家访,和家长进行沟通,共同探讨如何控制学生单独上网的时间和次数,变“封”、“堵”、“压”为正确引导和教育。同时,我还通过学校积极向社会呼吁: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对营业性网吧的管理和整治工作,还青少年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这样,内外因共同发挥作用,收到了较好效果。

总之,小学生是信息道德素养比较薄弱的群体,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和左右,从而导致他们不道德意识和行为的产生。教育者在加强对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时,要注重信息道德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信息道德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及时教育,正确引导,同时通过净化网络环境和依靠家庭和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袭,促使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成为符合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

(作者:浙江省宁波市曙光小学 姚永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楼主| 发表于 2008-8-18 08: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信息技术课程中运用数学思维方法教学模式初探



鲍懿佳 江苏省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



  内容提要:本文从数学思维的方法论方面,提出了数学思维方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的新思路。阐述了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数学思维方法教学模式的方法和原则,以及在组织、形式和手段等方面应注意的事项,给出了相应的教学案例。

  主题词:数学思维方法,研究性,教学模式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主要内容都属于电脑操作方面的,以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主。尤其在信息技术会考实行的今天,大多数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师都把练习作为学生成绩提高的主要方法。而这种做法的效果也是明显的,多练题,多操作,多记忆,在省会考中通过率就较高,似乎学生的电脑能力也随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应该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但是,当我们看着学生反复地练习那些模拟题,反复地记忆着理论题,而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忘却性无比大的时候,是否会有一丝怀疑:信息技术课真的该这样上吗?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而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时候是否少了一点思?长时期的困惑促使我思考,我想到了数学。电脑与数学本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先的许多电脑专家都是学数学出身,是否可以借鉴数学学习方法,将它引用到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来?带着这样一个想法,我开始有意识地在课堂中渗透各种数学思维方法。本文就从数学思维方法论的角度就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法谈谈自己的设想和实践。

  一、 归纳设计法

  归纳是通过对某类事物中的若干特殊情形的分析得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归纳思维的认识依据在同一类事物的各种特殊情形中蕴含的同一性和相似性。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他的一本小册子《数学归纳法》中,对数学归纳法的思想作了通俗而精辟的论述。“归纳法不仅能帮助我们‘前进’,而且也能‘退后’。当遇到一个复杂问题,可先退一步,把问题退到一个最简单而又不改变问题实质的地方(即:一个不失原问题的一般性的简单命题),着手解决这个不丧失原问题实质的简单问题,一旦把个简单问题想透了,运用归纳法来一个飞跃前进,继而解决整个问题。”

  课例1: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主要有新建、重命名、剪切、复制、删除、属性等操作。操作方法多种多样,学生经常糊涂。现在请学生分析如下:
  (1) 先思考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操作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
   A、 菜单栏
   B、 工具栏
   C、 单击鼠标右键
  (2) 再实践文件(或文件夹)的其他主要操作也可通过这几种常用方 法实现。
  (3) 归纳:文件(或文件夹)的许多种操作使用这三种方法之一大多可实现。进一步推导出其它软件的操作也可用这三种方法。

  想透了这些情况,就可运用归纳法大踏步前进,解决一般性的操作问题。教师不用详细讲解各种操作方法,学生也不用去记忆每种操作的具体方法,而在碰到具体问题时运用思维来推导操作方法,计算机的操作已不停留于简单的操作层面,而成为一种技能永久地驻留于大脑中,电脑水平得到飞跃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归纳法拓宽了我们操作的途径。

  二、一般化与特殊化设计法

  一般化又称普遍化,它是研究对象或问题从原有范围扩展到更大范围进行观察的思维方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一般化主要表现在对操作方法的推广。一方面将操作环境放宽,另一方面将几种常用的操作方法普遍化。特殊化是把研究对象或问题从原有范围缩小到较小范围或个别情形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通过变换不同的操作环境,不同的操作条件,从而引发不同的操作技巧,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

  课例2:Word软件中的操作

  在归纳法的基础上,已经知道大多数软件的操作以常见的三种方法(菜单栏、工具栏、快捷菜单)来实现,而其中更以菜单栏的操作最为普遍,从而得到对电脑操作的一般化概念。而在这普遍化的操作中,如果变换条件,操作方法又是有不同的技巧:

  变化1:格式刷
  “格式刷”的按钮只在工具栏中存在,操作方法也有其特殊之处。
  1、选中具有所需格式的文字
  2、单击“格式刷”按钮
  3、拖动鼠标,选中所需更改格式的文字。
  4、重复2、3操作。
  若把第2步改为双击,则可以连续执行第3步操作。

  变化2:工具栏中的“插入表格”按钮
  直接点击“插入表格”按钮,只可以有4×5表格。若继续拖动鼠标,向外拖拉,则可以扩大行与列的数目。

  变化3:选定操作
  1、 将光标定位在待选段落的前面(注意光标的形状为  )
  2、 单击则选中当前行
  3、 双击选中当前段落
  4、 三击选中全文

  在任何一个软件中,都会有一些变式,这些变式是需要记忆的。但是偶然中有必然,特殊中也会有规律,在多次的实践之后,学生自然也会摸索出这些规律,从而进一步提高操作中的思想性。

  三、类比设计法

  类比的方法是同中求异,反映着同一性中存在的差异性。类比能使我们从已有的结果体系推想新的结果和体系。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类比推理对于探索新的结果是大有好处的。

  课例3: Word中的字号设置与FrontPage中的字号设置

  在Word中,字号的设置有“磅”或“号”两种形式。“号”从初号到八号逐渐减小,有16种字号;“磅”从5磅到72磅逐渐增大,有21种(另外还可自己输入磅值)。

  而在FrontPage中,字号从1号到7号,加上普通型共有8种。这里的7号字代表36磅,1号字代表8磅,与Word中字号的设置有所区别。

  通过这种分类比较,学生对两者的差异有了鲜明的记忆。并且对今后的学习也有帮助,懂得了从相同中找差异,从细节处着手,对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相当的帮助。

  四、化归设计法

  化归是把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到一类已经解决或者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最终求得原问题之解答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课例4:VB中连加(乘)问题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VB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而其中尤以连加和连乘最为典型,学生难以理解。现试用化归法来做讲解,问题简单明了。
先思考两个数连加的问题:
  s=0
  s=s+1
  s=s+2
  推广到三个数连加的问题:
  s=0
  s=s+1
  s=s+2
  s=s+3
  ……
  最终可得到:
  s=0
  s=s+1
  s=s+2
  s=s+3
  ……
  s=s+n(n为任意正整数)
  归纳如下:
  s=0
  for i=1 to n(n为任意正整数)
  s=s+i
  next i

  通过化归法,有许多很复杂的问题都可以化繁为简,在教学中起到良好的作用。学生由浅入深,易于理解,也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发挥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结束语: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种教学方法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基础。将数学应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是给错综复杂的教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本身也包含了创造的因素,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十分有利。同时,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到同步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13: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