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xingk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复制链接]
106#
 楼主| 发表于 2008-7-28 08: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让计算机教学充满魅力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它与语文等基础学科有许多不同之处。计算机科学技术内容十分丰富,名词术语很多,各知识点之间联系密切,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往往使得学生在入门阶段感到陌生的名词多,难点集中,头绪繁杂,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好计算机的信心。所以,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原有基础学科中的教学经验并结合计算机这门新型学科的特点来搞好计算机教学。

一、创设情境是基础

情境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它们容易接受真实的、具体的事物,在特定的情境中会产生一定的情感,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不同的情境。

1.创设美感情境

美感是人类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冲动,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心理状态。对学习而言,这种由美感而引发的冲动、注意、情感、兴趣,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丰富学生的想像,成为推动学生积极思维的驱动力。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美也是无处不在。在教学中,如果注意创造机会,捕捉契机,带领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那么不仅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大有帮助,同时也能以美启真,以美导善。

在教学制作电子贺卡一课时,我以传统贺卡导入,告诉学生与传统贺卡相比,电子贺卡表现力更丰富。我把几张精美的电子贺卡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博览”中欣赏美、品味美。活泼的动画、绚丽的色彩、优美的旋律,处处给人以美的感受。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性情,解放心灵,感受到计算机不是一个神秘的难以接近的家伙,利用人机之间可以捕捉的情愫,学生和计算机的距离拉近了,学习兴趣更浓了。

2.创设向往情境

向往是人们追求目标的一种心理。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到这种追求的需要,进而就能水到渠成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使用‘画图’软件在电脑上画画”一课时,我自制演示软件,向学生展示以前学生的优秀画图作品,利用交替变换的精美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持久拥有积极的心态和强烈的求知欲,对教学无疑大有裨益。

3.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在教学“用Word输入汉字”一课时,我先告知学生“Word”和“画图”,“记事本”一样,是一个程序,它主要的用途是处理文字。启动“Word”的方法和启动“画图”,“记事本”一样,它一般在“程序”的子菜单中。接着,我提出问题:

(1)不关闭Word窗口,怎样打开“笔记本”窗口;

(2)怎样操作能快速切换显示这两个窗口;

(3)怎样操作能同时显示这两个窗口?

(4)比较Word窗口和“笔记本”窗口的异同;

(5)在Word上能练英文打字吗?

这样学生带着问题上机摸索,并用旧知带动新知,学生容易接受。

二、激发兴趣是关键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渴望探求真理,与肯定的情绪态度相联系的积极的意识倾向。兴趣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情感和意志上去探索某种事物的真相,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前提,是成功的先导。

1.利用“首因效应”,诱发学生学习的间接兴趣

首因效应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告诉人们“先入为主”第一印象的重要作用。美国心理学家陶希的实验研究认为,第一印象的作用很强,持续的时间也长,第一印象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利用首因效应,上好每一门学科的第一堂课,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应引起我们每个教师的高度重视。

我在为学生上第一节计算机课时将学生带入机房,在适当讲述电脑室使用规则和电脑使用维护常识后,让学生面对伸手可触的计算机,看一看,摸一摸,仔细观察各部分的外貌,然后提出“你认识面前的这台机器吗?”“你知道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这些部分各叫做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认识计算机的主机、键盘、鼠标、显示器、驱动器等主要硬件组成部分。这样,一开始就通过感性接触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感官,使其很快“进入情况”,消除对电脑的隔膜和畏惧,保持初始的亢奋情绪,轻轻松松地开始计算机的学习。之后,以“电脑是人脑的延伸”为切入点,通过形象比喻,调动学生的想像力,一步步引导其理解各硬件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理解计算机模拟人脑工作的基本原理。

显然,这个开场白利用了首因效应,使每个学生以最佳的姿态进入了学习的角色,诱发了他们求知的需要,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学习的自觉性。

2.通过“近因效应”进一步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

所谓近因效应,它是指新近得到的信息,比以前得到的信息对事物的整个印象能产生更强的作用。近因效应启示我们:学习兴趣的形成与强化不仅依赖于良好的第一印象(即首因效应),而且教学过程中的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有效组织,更为重要。

课堂上,我注意导入、新授、小结的艺术,尽力让学生感受到心智的紧张、情绪的昂扬、感觉到层层递进的教学所带来的和谐教学节律。时而诱之以趣,寓知于喻;时而昭示一疑,造成悬念,使学生感到“有味、有趣、有奇、有惑”,引起学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同时,也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需要,自然也就能强化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了。

另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成功的欢乐,这也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鼓励和表扬的语言(如“你真聪明”“你干得很好”“你一定能做好的”等)、动作(如微笑、点点头、拍拍肩等)、物质(如小红花或孩子们喜欢的手工制品等),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形成学习的内动力。

三、培养能力是目标

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信息素质,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和主动高效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我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淡化学科性,加强综合性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出路之一是“淡化”学科界限,适当开设综合课。培养学生信息素质,必须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必须让学生在具体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得到实践和锻炼。这一“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过程中的“信息”是与学生各科学习内容相关的有意义的知识。例如:在计算机的文字处理软件教学中,若为举例而举例,毫无实际意义,学生自然感到厌烦。我的做法是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指导学生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输入、编辑、修改学生自己的作文,或统一修改教师精心准备的“病文”。这样做,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不仅可以愉快地完成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有助于突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强调基础性,重视发展性

由于在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程时间不长,加之各个学校的设备、配置不同,因此没有统一的教材。但我想不论使用哪一种教材都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的角度出发,选取计算机学科中的部分基础知识与技能作为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

小学的计算机教学应使学生终生受益,无论学生今后从事何种职业,他们在小学学到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都应该是有用的。所以,今天我们教给他们的知识必须是基本的和可迁移的。在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中,更应重视能力的培养,提高其信息素质。也就是说,在重视基础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它的发展性。

3.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能力的提高,素质的形成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就能奏效的,要经过耳濡目染,亲身体验与实践的过程。计算机是一种现代化的通用智力工具,计算机的操作是一种手、眼、脑高度配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要使他们敢于实践、乐于实践,不仅使他们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方法,还要训练其动作的准确性、迅速性、协调性和灵活性。此外,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我还有意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屏幕、使用帮助信息等习惯,并能够对屏幕显示的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的方法,学到新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以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核心建构起来的科技结构,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

普及计算机教育是进行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改革的征途上,让我们以高昂的热情进入教学创造境界,不断地钻研、探索、比较、重组、运用并发展,让计算机教学充满魅力。

(作者:南昌市西湖区教委 金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008-7-28 08: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信息技术教学中驱动任务的来源探究



浙江省天台县大公中学 林鹏飞



摘要:本文从任务设计来源这一关键点着力诠释“任务驱动”这种在信息技术学科应用广泛的教学模式。文章从学校的硬件条件、学校的教育活动、渗透其它学科知识、学生的兴趣与需求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任务设计的几项心得,希望与广大信息技术教师们一起商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任务来源多方结合

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也就是说,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任务。信息技术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教育思想设想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它是指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源,通过问题解决式的自主学习方式获得知识的意义建构。它可以由先前的“教”达到“不教”,使学生原先的“学会”转化为“会学”,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其特点之一就是要围绕任务展开教学,课前首先提出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通过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来学习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因此,任务驱动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手段。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提出是最重要的,它将决定这节课学生是主动地学习还是被动地学习。任务的提出首先要综合性,它应该把学过的知识和即将要学的知识综合进去,这样学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同时还学会了综合运用知识;其次要具有实践性,任务必须能够通过实践来完成,应尽量避免抽象和完全理论化的任务出现;然后要有吸引力,兴趣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如果学生对你提出的任务没有兴趣,那任务也是失败的,所以提出的任务必须让学生感兴趣,必须有吸引力;最后要有创新性,设计的任务还需要考虑到留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任务的来源成为信息技术教师设计任务时首先的着眼点,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教学驱动任务也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信息技术仅仅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它最终将渗透到其它学科的教学中。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工具,这也是信息技术课的最后归宿。因此,在设计任务时不应把目光只停留在本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应主动出击,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学生的认识水平、学生的自身需求等方面紧密联系起来,寻找适合于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切入点,为本学科的教学所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本人总结出几点经验,与大家共享:

一、任务来源于学校的软硬件实际

没有必要的条件(比如学生需要的硬件条件和软件环境),学生是没有办法完成任务的操作。当然,如果学生有心进行的尝试性操作,教师也必须给予充分的肯定,当时确实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应给予鼓励,并在日后满足其条件。比如学生想自己看相关的讲解光盘时,我们不要替代讲解,可以通过虚拟光驱等形式在网络教室中给出,让学生随时可以找到“老师”。又如现在的学校机房,为了管理上的需要,大都安装有硬盘保护系统,当教学活动结束后,受保护部分的逻辑硬盘上的数据将不复存在。以此作为契机,在教学文件存储时,通过以前教学中硬盘保护对学生的实际教训(指硬盘保护的数据恢复功能)设计《保存自己的劳动成果》任务,通过对任务的探索,学生将学会(1)建立自己的文件夹的方法,(2)文件夹与文件的复制与移动操作,(3)资源管理器的使用,这种任务既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也为后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任务来源于学校的教育活动

作为教育教学的场所,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黑板报,作为班级的每一员,都希望能为此作出自己的贡献,但黑板报的版面、出版期数都受到限制,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去发挥,每当有黑板报评比时,各班总是为自己班黑板报的布局、内容的取舍而评论不休,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此时应与学校有关部门或班主任取得联系,因势利导,设计相应内容的电子版报教学任务,为全体同学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这种任务中隐含着以下几个知识点:(1)Word基本概念,如建立、编辑文档(2)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排版(3)视图、页面设置及文档的打印(4)Word的图形功能(5)Word的制作表格功能。教师在教学中就可针对每一个知识点在每一堂教学中进行传授,在教学时又把每节课的知识点分成更小的几个任务,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分别设计在更小的任务中。如在探索表格功能时又可设计自制日程表的驱动任务。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就会想方设法读教材、查资料甚至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在无形中掌握了知识点。

三、任务来源于与其它学科的教学整合

新课标的实施,为信息技术在各科教学中运用提供了巨大的平台,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它学科的教学中。是信息技术课的最后归宿,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信息技术的主要引路者,应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因此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应主动与其它学科的知识点相联系,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体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集效应。我们在设计教学任务时,不仅要融合信息技术的文化性、综合性,同时也要渗透其他学科知识。例如:可以从语文、数学、自然、社会等学科中挑选任务设计的素材,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在教学搜索引擎前与自然科教师联系得知正在上《环节动物》一课,与他进行合作设计了相关任务,当学生完成此信息课的任务同时,也掌握了《环节动物》一课的知识点。又如在学习电子表格这一知识点时,与数学教师联系,得知他正在进行统计初步知识的教学,我立即与他进行合作,设计了《我比别人算得好》的驱动任务,在此任务中以数学学科的知识点为切入内容,以数学教师提供的作业习题为驱动任务,任务中包括了(1)数据的录入与修改(2)公式的运用(3)图表的使用(4)工作表的美化(6)表间数据的运用等一系列有关于电子表格的知识点,学生由于学习的需要,相当完美地对此任务进行了探索,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又巩固了相关学科的知识。

四、任务来源于学生的兴趣

爱迪生曾说过“兴趣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任务的设计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观愿望,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当代的中学生,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信息浪潮的气味;更渴望到信息的海洋去冲浪,去感受,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把Email的申请与使用,软件的下载与安装,搜索引擎的使用等相关教学内容组合在一起,设计了《我的网络寻呼机》的驱动任务,通过在网上对QQ软件的查找、下载、安装、QQ号的申请、QQ的密码保护、QQ的使用等一系列子任务的探索,给学生创设了用中学、学以致用的学习情境,通过本任务的探索活动,由于任务内容的趣味性,更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完成相关的知识点学习。又如每逢节日时,学校总要举行各种活动,我抓住这种时机,结合信息的搜索与下载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了到网上寻求活动内容的任务。教师节到了,我又及时为学生设计了发送电子贺卡的学习任务。这样的任务设计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愿望。

五、任务来源于学生需求

教师毕竟是成年人,与学生在年龄上、思维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再说个人的力量也是有限,往往学生最需要什么作为教师却想不到,因此,可在学生中征求教学方案,找到最适合的任务,如有一段时间很多学生都提出能不能制作一个介绍自己作品,所以在教学利用PowerPoint进行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教学时,就设计了制作一个介绍自己的电子幻灯片综合任务,在此任务中包括了(1)PowerPoint基础(2)美化演示文稿(3)自定义动画与声音(4)幻灯片切换(5)插入影片和声音(6)演示文稿间的切换(7)超级链接的应用(8)幻灯片的打包。以达到学生熟练应用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思考用什么素材表现自己,素材应该怎样采集、组织,界面如何安排,颜色如何设计,大家纷纷想主意,想办法,等到任务完成时,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也就自然而然掌握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发散思维,思维非常活跃,如果抓住时机对学生加以指导,效果会更好。

当然,一个完美的教学任务设计完成,并不代表教学任务的完成,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度的运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至于如何更好地实施驱动任务,顺利完成知识点的教学,有待于广大信息教师的进一步探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008-7-28 08: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究







“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教学使学习目标十分明确,适合学生特点,使教与学生动有趣、易于接受。“任务驱动”的特点之一就是围绕任务展开教学,因此任务的设计、编写非常重要,既要注重方法和知识体系,还要想到融进信息技术的文化性、综合性,渗透其他学科知识。本文将重点就“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谈几点看法。

一、精心设计任务

1.趣味性与成就感的统一

爱迪生曾说过“兴趣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任务的设计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观愿望,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其出发点、主观愿望和最终目标是相互制约的统一体,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会使课堂教学失败。

下面以讲解《信息技术》高中第二册的《优美动听的声音》一节为例。用cooledit软件进行一句话的录制,然后通过改变采样频率的方法得到不同的音质,通过不同的播放频率得到不同的声音(男声变女声)。首先使学生有较高的兴趣并产生探究的愿望,然后让学生自己看书理解“声音的数字化”小知识。最后让学生用“录音机”录制一段声音并试听,并通过改变录音音量和效果来试验,并将自己理想的作品保存下来,老师可以播放学生的作品以示鼓励,从而在有趣的试验中完成教学任务。

2.完全感与探究欲的结合

信息技术课的操作课时占总课时的70%,可以说操作课上好了,信息技术课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但由于学生操作时有一个熟悉的过程,操作中难免会出现误操作,对系统的损坏在所难免。教师要让学生放开手脚去实践,不怕失败,虽然会给维护教师增添工作量,但教师也不能因小失大。教师在强调尽量不出现误操作的情况下,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出现问题也不要一味地批评,应就问题的出现加以引导并给予鼓励,不要怕出现问题而责难学生,使学生失去探究的欲望,而减少创新能力锻炼的机会。因此操作任务的设计应多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操作问题,尽量在操作前给予提示,以节约学生对细小问题的探究时间,将主题集中在设计好的几个任务上,提高课堂的效率。

如在讲到MIDI知识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同一段音乐用MIDI播放,然后用录音机进行线路录音成WAV格式,以对比的方法看两种声音的容量大小,以加深学生对MIDI音乐的印象。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许多:如没有改变录音的音源,录不到声音,没有改变“录音机”缺省的60秒录音时间使时间不够长等问题。因此要预先给予提示,并指导操作,并可以通过Wingroov等软件让学生体会Midi音乐的多乐器特点,并给学生出一道有一定难度的题:改编一首现存的Midi音乐成自己的乐曲。

3.灵活性与具体性的关系

任务的设计本身不可能考虑得十全十美,况且信息技术以操作为基础,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固化所有步骤,任务的完成是以结果为目标,中间过程应允许学生出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所以在设计任务时的操作不应作为重点,给予提示即可。但在关键的步骤上必须加以强调,特别是特定的操作、不可回避的步骤一定要给出,否则学生不能达到目的,往往会产生畏难的心理,对任务的完成产生负面影响。

二、合理组织课堂

根据任务设计合理组织课堂,是完成任务的关键。实施课堂教学,分五个步骤:

1.任务的提出:设定课题、提出要求、明确目标。

“任务”的展示千万不能泛泛而谈、含糊不清,应落到具体的某一点上。有的老师在设计任务时,认为就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其实不然,任务应有它的可行性,操作性,且有大有小,有的任务可能只有一步,而有的任务可能要结合前面已经完成的任务进行,所以应避免流于形式,走传统授课的老路。

2.教师引导:进行重点、难点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引完成任务的途径。

任务设计中已经考虑过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所以上课操作前应针对重点、难点进行必要的分析,提供“暗箱”式的思路,给予达到的途径引导。学生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遇到任务往往有一个时间差,对任务的理解也有一个过程,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使学生完成任务而少走弯路,进行必要的暗示还是需要的。但应以“暗箱”式给出,即只给出首尾而忽略中间,千万不可固化步骤,以禁固学生的思维。

3.学研结合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必要而充分的条件,引导学生学、练、研相结合,探索知识规律和奥秘、寻求获取知识、掌握科学规律的方法。

没有必要的条件(比如学生需要的硬件条件和软件环境),学生是没有办法完成任务的操作。如果学生有心进行的尝试性操作,教师必须给予充分的肯定,当时确实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应给予鼓励,并在日后满足其条件。比如学生想自己看相关的讲解光盘时,我们不要替代讲解,可以通过虚拟光驱等形式在网络教室中给出,让学生随时可以找到“老师”。

4.检验与评价

任务的完成好坏也要在任务设计中予以考虑,这样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检验与评价时就不会出现自己预想不到的结果,以免仓促之间没法解释或离题太远。当然原则上检验与评价以鼓励为主,可以这样说,学生做的永远是对的,问题出在教师的引导上,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了。

5.扩展和细化

任务的完成不等于学习的结束,对于学生来说,求知欲的强弱与教师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学生的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任务的设计是有弹性的,那么完成的好坏也是有差距的,所以“不能让学生吃得太饱,也不能让其饿着”,这就是教学过程结束前对任务的扩展和细化,即对完成得好的学生应提出扩展的意见,对有难度的学生应给出细化的要求。如在讲到多媒体录音一节时,完成既定的任务后可以加上一句话“会录音了的同学可以考虑将VCD上的声音录下来,还不太会的同学可以参考‘录音机’的使用学会给已录的声音配上更好的效果”。

三、课外任务的设计原则

信息技术课外不是没有作业,而是任务可能比任何学科都多,但不能以传统的形式给出。我们知道,素质教育以先进的现代技术和理念为基础,信息的获取与整理是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已经被国家教育机构所重视。因此如何让学生在课余也能用到信息技术的原理和手段来获取知识和能力本身就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延伸。在设计课外任务时的原则应以应用为主,通过应用来达到巩固和创新的目的。这里所说的应用不只是信息技术书本上的东西,而是比较全面、比较广阔的范围内对新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与实践。

总之,“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结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除了具有辅导者、引导者的身份外,不具备其他任何权威。这一模式的远景将是非常美好的:即将来的教师可能完成其历史的使命、退出历史舞台,学生将可能通过计算机网络随时获取帮助、并随时成为“教师”,这种电子学习的方式已经为思科等国际性大公司所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应用到学生、应用到教室相信只是一个时间性的问题,它将完全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让每个学习者将学习当作一种终身享受。

(作者:湖北省荆门市教学研究室 刘作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008-8-2 13: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评价多元化

──语言动作思想评价艺术在信息课中的运用

山东省章丘市枣园镇中心中学 李继香 冉祥菊



你给予学生的评价还那么单一吗?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孩子们是否也渴求着你多元化的评价呢?

信息技术课,是运用电脑为主要中介的特殊的教学模式,也最终决定了它的课堂评价的特殊性。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出版社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的调查和研究发现,中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和他们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中电脑占到21.2%,高居第二位,有了这样的一个前提和基础或者说是一种绝对的优势,那么在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就应该紧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上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利用好你的评价艺术,包括语言的、动作的和思想上的。

一、“这里没有标准答案,但这是你们探索的足迹”

计算机是一种硬性的没有理念的东西,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把它看成是一个活起来的运用体或者是朋友,“我们是在合作,而不是我在利用你这样一个工具在学习”。基础理论性的东西往往是冰冷性,没有理由去探讨它的正确与否,是与不是之间是没有模糊性的,这种情况之下学生及容易产生这样一种思维的定式:计算机的学习中我不可以有自己的见解,这是一种科学性的固定性的知识。这种情况下的学生会走进一种思维禁锢的误区,不会再有自己的创造性和积极的发挥性,这个时候,作为老师的你就应该适时的给予他们语言上的积极的评价:“这里没有标准答案,但这是你们探索的足迹”。这样一来,禁锢就会消失掉,继而带之的是他们积极性、创造性的最大限度的发挥。

那么为什么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语就会打消一种在学生思维中的禁锢,而促使他们去探索和创新呢?这就是了解的含义。利用电脑学习是他们喜欢的,同时也是他们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这是指运用电脑去学习其他的科目,当然并不包括信息技术本身。那样他们可以去相关的网络上去寻找自己的需要,而要让他们去学习记忆计算机本身的知识原理时,他们却觉得无从下手了:这样一种微妙的东西,一种我可以用它来解决困难的东西,怎么会有可变的、可谈论的、可发挥的、可创新的呢?通过上面的语言鼓励和评价,他们就会明白,所有的东西都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都有我们发挥的、创新的余地,只不过我们没有及时的去发现它罢了。这样,过去那种信息技术课堂上,没有人提出“古怪问题”,没有人在高谈阔论的现象就没有了,代之的是一种人人发问,相互讨论,争相来向你发问,来向你倾听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因为你了解了他们的真正想法,真正了解了他们的需要,也能正确的和积极的去评价他们。

二、“把我的手从背后放回到胸前,让我走进你们的课堂”

以前的课堂上,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有这样的上课的情景:学生们或默默的想着问题,或奋笔疾书,或抬头凝思,而你把双臂紧拉在背后,因为失去了臂的摆动而略显不适的晃动着你的双肩,踱步在学生的两侧,当你走到那奋笔疾书的侧面时,他会不自然地吐一下舌头,继而低头去继续他的学习;抬头凝思的张开的嘴好久才慢慢地合拢,一个创新性的发问便在你的背着臂的晃动中给淹没了。

信息技术课堂上,他们也习惯了那种背臂晃动的你,但是,计算机的摆设不适应你的走动,你看到的不再只是学生的后背和侧面,学生们更是不同,指尖与键盘鼠标的接触取代了奋笔疾书,端详显示屏掩盖了抬头凝思。键盘乱了,鼠标怎么不听话了,这个显示怎么会是这样的呢?你走下讲台,按下了他的键盘,恢复了;握住握鼠标的手,呓,鼠标听话了;拍拍抬着的头,指到这里,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走过去,你的手改变了那固有的位置,老师和我们走到一起来了!

无声的动作,所产生的效果不压于一句语言,它有时甚至会超过语言的评价和鼓励。手位的变化,让我们的学生感到你的真正存在,是为他们而存在;让他们在你手位的变化中体会出你对他们的满意,你对他们的认同,你对他们成绩的赞许,你和他们的相容。这不仅仅是一种手位的变化,更是一种运用动作去有意识的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而这种评价正是建立在你对你的学生的心理了解上的。

三、“思想碰撞点燃智慧的火花”

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老师的引导,需要老师的积极的、正确的和适时的评价,无论他们采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伦诸里和史密斯认为学习方式是学习者对于一种或若干种教学方式的偏爱,而学习方式在学习者的生理结构和机能的基础上,受到特定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学习方式存在着个体差异是无争的事实,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首先承认、了解并且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而不应试图“消灭”它们之间的差异。在了解了这些情况之下,对于那些不善言语的学生,他们一般不会积极地去发问,而是默默地在那里倾听别人的见解和发问,即使他们自己的见解是完全正确的或者完全符合当时的情形的。这种情况之下,他们需要的是你及时的鼓励,也就是你的积极的评价。“我和你的想法是大体相同的,不信说来让我们听一下,或者再去研究一下”,这样,思想与思想开始了一种积极的碰撞,那种从未有过的智慧火花被点燃了,接下来的是他独到的、深刻的见解滔滔不绝的流露出来,在你的课堂上,便有了一个大大的“怪圈”,以你和学生的思想碰撞而点燃的智慧的火花的怪圈。这样课堂好多台计算机被闲置了下来,这并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他们忽而集中,忽而又快速地回到自己的计算机前验证,再发现了,再不时的集中起来。表面看来,学习方式好像是统一了,没有差异了,但深层里,集中是在各抒己见,而分散,又是他们个性的发挥和集体的验证,自己的特点并没有因为统一而被抹杀,反而让他们学习方式上的差异带来了讨论和学习的浓厚兴趣。同时,你积极的和适时的评价,当然,这种评价,是不同于语言和动作的,它是一种潜意识的思想的评价,或许,这种评价更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因为,那些不善言谈的学生,最终“陷入”了你“设计”的学习、讨论、创新的“陷阱”里,让也投入到他们似乎已经认为置身于外的课堂集体中。不善言语的这部分学生,以他们单一不变的学习方式去学习,而你又不去积极的引导他们,给予他们积极的适时的评价,是极容易导致他们学习失败的,所以,你的思想上的评价不仅构建了你的课堂,更开启了智慧的大门,走进更多的学子,点燃不灭的智慧之火。

你的学生首先是人,一个社会中的人,他们是多元化发展的,只有你的评价也多元化了,才会积极的、适时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些不仅仅是信息技术教学中评价的艺术。我们的学生渴望老师的了解,那么你正好抓住了他们思维,也利用了他们思想上的积极点,评价也就显得那么积极和有效。语言的、动作的和思想上的评价都应该是我们评价的方法,而不仅限于语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8-2 13: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三任务”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信息技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而信息技术作为新兴的学科,它独特的社会地位使我们更加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作为新兴学科,它的教学体系还处在起步阶段,教学规律、教学模式也尚未定型。因此,各地在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择、师资的配备、设备的建设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我校在1994年创办以来,就确立了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特色的教学目标,并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展开IT教学研究的合作,大胆地把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引进校园、引进课堂。结合我校承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学校优质教育研究》课题──“个性发展教育”子课题的研究,借助国外信息技术的先进理念和科研力量,结合学校实际,潜心探索和建构自己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几年来,我们在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展开了深入的探索和认真的实践,进一步拓展了当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外延,深化了它的内涵,摸索出“任务驱动、任务管理、任务评价”的三任务教学模式。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就教于专家同行。

一、创设“任务驱动”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任务驱动’中学”的思想。“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学习法使我们的学习目标十分明确。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

因此我们构建了“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来说,我们把课堂教学分三个环节进行:

1.教师设计展示“任务”阶段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上课伊始,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并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教学环境。我们通常的做法是,致力于“任务”的设计,把复习旧知识的教学环节设计成为新旧知识衔接的金桥,也就是说让学生在利用已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用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思考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从内心产生强烈的“探索计算机”的欲望,以积极探索问题、要求解决问题的心态来驱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并自始至终维持浓厚的兴趣。

关于教学情景的设计,我们认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探索思考,才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才能更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潜能,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什么是真实的教学环境呢?我们的理解是:这种教学情境以及教师所设计的“任务”,一要紧扣国家颁布的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使教师有“法”可依;二要结合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践,使学生有事可做;三要拓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基础学科进行有机地整合,使信息技术课不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孤立的“术科”教育,而是所有基础学科都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四要密切联系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社会生活,使信息技术教学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以及娱乐不可或缺的一门学问和一种技能。

为此,我们在设计某一节课的“任务”时,先把本课的“任务”通过教育网的“电子黑板”上演示一遍,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白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和需要掌握的技能,让学生在学习目标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落实过程中,应当注意针对学习内容明确相应的任务。例如:为让学生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可以设置这样的“任务”,诸如让学生设置“墙纸”、“屏保程序”、“机器日期”等。也可以人为地设定一些软故障让学生去修复。讲到字处理软件时,应当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程序设计的任务就更容易设计,一个联系实际的编程题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任务等等。

2.学生自主探索“任务”阶段

这是一个全开放性的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完成对新知的理解和巩固。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在信息技术课中则可谓“百看不如一练”,照本宣科、“纸上谈兵”的教学方法是不可行的。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

学生自主探索“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上机操作来探索并完成“任务”,在教学设计上,本着“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布置三个操作练习。一个是“模仿”,即照着课本上的例子仿做一遍,让学生在模仿中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初步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的内动力;二是“改造”,即对第一个例子进行加工,在前一个题型上有所变化,举出与原题类似但又要求略高、角度较新而又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例子,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或同学们适当的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任务,进一步品尝付出努力后的成功喜悦,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信心,焕发自主学习深入探索的学习热情;三是“创新”,即在完成上述训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性练习,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加强引导,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展开想像和联想的空间,完全解放学生;学生可以互相讨论,互相指点,可以小组完成,遇到问题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方法可以多样,只要达到要求就可以。

上述教学环节是任务驱动模式的核心环节,它可以用下面的图示来说明:



3.师生评价议论阶段

课堂教学的评价,要立足于“教学过程”,采用民主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激励”学生创新进取的目的。教师要创设一个自主平等的气氛,适时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对每个问题的意见,组织讨论、交流汇报各个学习小组的或个人的不同理解,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学会比较、学会思考、学会表现自我,敢于创新。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有创新作品和思想,应该及时予以肯定或表扬,从而激励学生形成一种积极探索的氛围。实践证明,这种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浓厚兴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思考的积极性、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同时,每一堂教学活动中,都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关注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以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情感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信息处理的水平和能力。

二、探索“任务管理”的路子,规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当前课程改革中列在必修课之中的“信息技术”课是原来选修课“计算机”课程的拓展和提升,其中自然而然的存在着许多旧有的“选修”计算机课程的痕迹和弊端。诸如:先前由于硬件设施的局限,许多学校未能开设计算机课;有的即使买了电脑开了课,但是缺乏相应专业的教师而“矮子里面拔大个儿”;又因为这门课不列入考试科目,至今不少学校一旦有了紧急任务,就临时宣布“计算机课暂停”;再加上至今仍然困惑着我们“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全国各地各校的办学设施、办学条件相差悬殊,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教学理解和认识也大相径庭,导致了国家制定的信息技术教学大纲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许多困惑。以我校为例,由于计算机硬件到位,校园网络健全,教师队伍相对过硬,所以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了较为正规的计算机教学。但现在的教学大纲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都是零起点,许多知识点多次重复出现,中学教材总体来说内容陈旧,缺乏前沿意识。诸如此类的现象,体现在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就是学科地位重视不够,教学内容难以准确把握,学生仍然是以上机为轻松娱乐,造成了课堂教学不够规范的现象。为此,我们在推进“任务驱动”的同时,提出了“任务管理”的思路。

任务管理,就是通过任务驱动,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用“任务”来控制课堂教学的程序,用“任务”来管理教学活动,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大致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好授课内容:课堂上的一切活动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为中心而展开,不枝不蔓,环环相扣。

2.管理好授课时间:科学而又灵活地管理好课堂45分钟。既要使大多数学生都能真正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又要在计划时间内完成整体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统筹安排课堂教学时间的全局观念,不可在枝节问题上,甚至突发事件上过多地纠缠。

3.管理好学生活动:树立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的观念,教师的一切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能理解、接受、掌握并会运用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

管理好课堂上的学生活动,这是“任务管理”这一环节的难点,也是重点。要使学生能愉快接受、进而乐意执行教师的教学安排,最终能自主学习并有所创新,那么,管理好学生的活动就是重中之重。这里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① 从教材的角度上看:“任务”内容是否科学具体?是否紧扣教学大纲?是否难易适度而便于操作?是否适应大多数同学的水平?

② 从学生的角度上看:“任务”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是否能使学生有章可循、有事可做?是否有利于后进生的进步提高和优秀生的拓潜发展?

③ 从管理的方法上看:“任务”是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动脑,还是教师越俎代庖,或者简单地管卡压?这里既有教学观念的转变,又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更新

4.管理好课堂上的突出事件:教师在备教材备学生的同时,就已尽可能多地考虑到课堂上可发生有利情景和不利事件,有备无患。一个有经验的教师既要善于捕捉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短暂的闪光点,使这星星之火在大多数学生中间燃烧起来;还要善于化解已经暴露或可能爆发的不利事件。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教学方法问题,还包含着教师的师德修养、心理健康和人格素质等因素。

5.管理好教学设施:这是信息技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不同的地方。管理教学设施设备,是课堂教学能圆满完成的硬件条件。这里既有日常的维护保养,还包括教师对自己的设施设备曾经出现和可能发生的情况要有清晰的了解,准备随时应急措施,保证课堂教学。

三、科学灵活的“任务评价”,是激励学生探索创新的催化剂

教学评价是一种承前启后的工作,既是对前面工作的总结和反思,也是对下一步工作的启迪与规划。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评价原则要科学

科学的评价活动是指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我们的评价原则是:激励为主,注重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

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才能,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注重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2.评价主体多元化

多元,指的是改变过去以教师为评价主体、单由教师评价学生的一元化现象。例如:评价者可以是教师个人或教师小组,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也可以是家长、社区、有关部门、相关媒体等。

3.评价方法要灵活

教师要善于结合不同的学习内容、区别不同的学生个性、而采用多角度、多层次评价方法。诸如:对大多数学生要肯定其当前的进步,采取鼓动激励的方法;对少数确有突出成绩有较大发展潜能的学生要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提更高的要求,使之发现不足,振奋其拼搏精神;而对于个别后进生,要从不同的角度,尽可能多地发现其有利因素。多引导,多激励,使之树立赶超别人的信心。

4.评价实施要及时,要贯穿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进步发展,而不是“秋后算帐”。因此,评价活动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有经验的教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能随时发现并及时捕捉学生的进步,哪怕是点滴的成绩,而进行及时肯定和鼓励。我们知道,对于一个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哪怕是一句漫不经心的表扬,有时会对他产生极大的心理震动,甚至影响他的一生。教师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要善于利用这个有利武器,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才能,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大大增强,很多学生在电脑绘画、网页制作、程序设计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创新意识。在其他方面,学生更是体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新能力。五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全国、省、市计算机大赛,有近50人次获一、二、三等奖。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更多的实践和积累、探索和创新,以培养具有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探索能力的人才,我愿与广大教育同仁一道为继续探索信息技术教育的模式而努力。

(作者:广东省东莞市新世纪英才学校 卓明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08-8-2 13: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新综合科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上南中学北校 钟焱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教育的全面变革,这种变革过程包括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过程。这种整合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一拍即合的,它有它的发展过程与整合的广度与深度。作为一名新综合科学教师,充分认识信息技术与新综合科学的整合方式,才能处理好这个变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关系,才能加深对现代课程改革的认识,才能圆满完成历史赋予新生代教师的光荣使命。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第一种方式是:取代板书,丰富授课内容。

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了这种形式的整合,以Powerpoint、Aotherware等软件的应用为代表,而这种形式沿用至今,并且有很多新软件纷纷出现,成为老师开课的首选辅助技术。其优势在于(1)节省板书的时间,尤其对理科科目来说,其一节课的信息量可以大大增加。(2)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尤其对生物、地理等科目来说,能够把微观世界或者宏观的宇宙展示在学生面前,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而对于综合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基础知识的新综合科学来说,第一种方式整合的两个方面优势都能够在教学中得以体现。

信息技术与新综合科学这种形式的整合,占了整合比例的绝大多数,也是因为这种整合的主流地位,使得人们有丰富的教学案例来反思与总结,所以认识比较全面。以下是一些这种整合中需要注意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1、处理好课件设计与有效利用的关系

处理好这对关系适用以下一些原则:

(1)适度信息量原则。指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信息资源,提供适度的信息量,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解决教学难点、重点,同时兼顾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对信息进行加工。

(2)交互性原则。在信息技术与新综合科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要重视课件的交互性,不仅强调课件的操作简单易学,而且要突出学生的参与,这才能有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更好地对自己的思考进行建构。(而这一方面本人认为是目前的整合中比较薄弱的一个方面。)

(3)适度运用原则。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情境,把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理解,让他们思考,让他们交流,让他们质疑。

(4)艺术性原则。课件的展示不但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使人赏心悦目,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做到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

2、处理好多媒体演示与培养实验动手能力之间的关系

在新综合科学这门课中实验占了很大的比重。多媒体演示能够带给学生对新知识直观的认识,却不能替代实验带给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以及实践精神与科学素养的提高。所以在按要求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更要重视实验的规范性。

3、处理好学生思考、探索与计算机辅助展示的关系

计算机速度快、容量大,有独特的动画特技,能全过程地展示问题的产生过程,以及问题的解决过程。但是我们应当牢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机器的演示过程不能取代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老师要善于提问引导、总结归纳,起到教学中主导的作用,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计算机辅助这个载体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第二种方式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资源与课程进行整合。

网络的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向第二个方式,即资源课程的发展。探究性课程、研究性课程的出现更加确立了信息技术对课程发展所起到的无可替代的资源性优势。在这种整合中,学生们是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为自己建立一个研究的方向,确立一个研究的课题,搜集相关的资料,组内明确的分工,记录下研究的过程,做一个研究报告,写一篇小论文。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了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是学生们学习资料的来源、信息交流的平台;而教学目标的改变(着重培养学生的是: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信息分析加工能力──协作能力──探索和创新能力)。使老师主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协调者。

对于新综合科学来说,这种整合方式的优势更明显了。新综合科学本来就是一门包罗万象但又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而有了网络这种信息技术的资源,使学生更容易在身边找到所学知识的影子。而对老师而言也有利于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于是学习不再拘泥于课堂之上,也不再拘泥于老师为学生准备的资料,学习的空间更开放,而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筛选资料。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搜索、课件的演示等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课堂教学不再枯燥而是尽可能地调动了学生所有的感官,无疑带来了一种新的活力,实现了新综合科学教学的目标。但是在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的关系:

1、利用网络媒体知识的实时性、丰富性不断更新、充实、完善课本知识,做到教学内容与时代同步,与科技发展同步,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模式。

2、充分认识课外知识的无限性,课外知识只能是课本知识的补充。对网络知识,教师应该精心指导,替学生选材,做到与课堂教学的同步,与学生知识层次同步,与学生身心发展同步。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第三种方式将是:使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组织架构进行全面的改革和信息化。

展望未来,当上述两种方式在较大范围内、在不同层次得到推广和使用,并取得很大成绩时;当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得到充分发展和科学的探讨、细化时,必然会促进教育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架构的改革,从而完成整个教学的信息化,将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达到信息技术和课程改革的更高的目标。

教学内容的变化,将由原来的文本性、线性结构形式变为多媒体化、超链接结构形式。利用多媒体,尤其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使学生在学习某一内容时,可跳转到和该内容相关的任何知识点和资源。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材和工具书变成多媒体化,它们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像及模拟的三维景象教材的信息化表述。

教育内容的一系列改革会对现有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目标产生强烈冲击,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将成为主体。而这些能力包括:信息处理(获取、组织、操作和评价)的技能;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和协作的能力。

于是在教学中我们面临的课题将是处理好计算机媒体与教师、传统媒体的关系。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我们时常看到不同的教师使用同样的软件,产生不同的效果,这里教师的专业修养、教学经验、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风格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创意和教学设计,在影响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中,教师对学生的热爱、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任何先进的信息技术所无法取代的。教师优秀的板书能科学地展示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具有概括、完整、合理、持久、易操作等特点,也是计算机多媒体无法取代的。不管何种媒体教学,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信息技术它辅助学生认知的功能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将极大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工作方式、教学模式乃至教学理念。《新综合科学》这一课程,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实践天地。教师要用新的方式工作,从新的视角考虑问题。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教师把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信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与传统媒体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楼主| 发表于 2008-8-2 13: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树立教育新观念,推进教育信息化







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着现实生活。掌握信息技术是适应时代的基本要求,可以说21世纪不掌握信息技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等于文盲。信息技术给人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它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更多、更新的传播媒体,而且给我们创造了更多、更丰富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类传播是紧密相连的,人类传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日益丰富多彩。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信息技术,提高人际传播和交往的技能,是信息社会中的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将成为我们每个人社会生活的必需。

关于教育信息化,我们不能仅仅把它理解为“多媒体化和计算机网络化”,尽管多媒体与网络理所当然是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先锋,但学校教育的多媒体化和网络化决不能等同于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远比这大,一般理解的教育信息化,即指在教育与教学中,开发并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建立信息社会需要的教育环境。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教育信息化就是要利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一个能使教育者和学习者方便地获得信息和交换信息的环境,特别应指出的是,教育信息化中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是指围绕学校教学活动周围的一切事物,是教学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内外条件的总和。

由于各地教育行政领导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程度不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等,城乡差别及教育工作者的水平层次等原因,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从马鞍山地区来看,就存在着诸多误区。

误区之一:重网络建设,轻信息应用。我市近几年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各校都组建了校园网或上网教室,这是一项投资大、技术含量高的工作。校园网建成了,上网教学也开展起来了。但通过一阶段的工作,问题就显现出来了:学校大都以上网教学为起点,对学生进行普及上网教学,浏览WWW、收发E—mail,两、三节课就可以教完,学生掌握得也很快,接着就放手让他们上网,可学生们不是上游戏站点玩游戏就是上网聊天,教师没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也无法有效地进行控制管理。一方面上网没有实效,另一方面对网络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如此大的投入,效果却不明显,学校开始迷惘:难道这就是教育信息化工程吗?

误区之二:重教育信息化工程,轻CAI教学。在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学校中有许多也是CAI教学搞得很好的学校。校园网的建成和上网教学开展起来后,原来做课件的教师又要管理校园网,还要组织上网教学,工作量大大增加,教师的精力有限,且其他能得心应手地制作课件的教师也不多,故课件制作也停步不前,学校又陷入了迷惘:难道搞了教育信息化,CAI就不搞了吗?

误区之三:网络教学与辅助教学、上网教学混为一谈。有不少学校在上网教室的基础上进行了网络教学,开展了课题研究,但在具体工作中还是使用传统教学思想和模式。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搞了网络语文教学、作文教学、多学科整合教学等,但收效平平,有的甚至还不如传统教学的效果好,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针对一堂课要做一个几十个页面的网站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们开始对网络教学缺乏信心,积极性也降了下来,课题研究工作困难重重。

鉴于教育信息化目前发展的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 提高认识,树立教育信息化新观念

全球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冲击着政治和经济等诸多领域,教育也不例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而教育的进步又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发展信息化,不仅要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教育使多数人能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因而信息化社会对全民族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些发达国家,从幼儿园开始就让孩子接触计算机。法国教育部最近宣布了一项为期三年的发展计划,到2000年,每个学生都要介入多媒体学习活动。幼儿园孩子学电脑绘画,小学学生低年级学电子邮件,高年级学用WEB服务器,初中生上Internet网,大学生人人有个人网址。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网络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树立新观念。因而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在中学教育领域中提出信息教育的观念,目的在于使人们能全面认识信息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能意识到信息教育不单纯是开设计算机课,学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其他学科教学服务。强化信息教育,为的是能更好地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有科学精神、有创新能力,有很强信息观念和信息能力的全面发展的新人;为的是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的新规律,推进教学模式的变革。

(二) 重视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

一个现代人,不仅需要有读写算的能力,还要具有计算机的常识,并且具有使用计算机的意识与能力。因此,“信息素质”可以理解为由信息时代带来的对“素质”内涵的新的补充,即除了平常所指的“素质”之外,一个现代人必须具有信息意识、信息常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相关素质,及具有道德、技术和人文三大素质。信息教育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即要求受教育者具有一种使用计算机与其他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工作、生活中问题的意识。这是想不想得到和敢不敢用信息技术的问题。其次,教育者必须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不作非法活动,也知道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和其他计算机犯罪活动入侵。这是信息伦理修养问题。再次,还应该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科学技术常识,让他们基本上能够阅读有关的一般通俗科普信息文章和参加有关的讨论,谈论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这是知不知道信息技术的问题。另外,我们要引导学生,让他们具有基本的信息能力、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的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文字处理能力等;具有信息采集能力、信息通信的能力、信息的组织与表达能力、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信息系统的分析与查错能力、对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信息结果的分析与报告能力等。这是能否应用信息技术的问题。

(三) 切实重视学校实践基地的建设

要重视教学实践的作用,要与社会各部门横向联合建立实践基地环境,让学生置身于各种实践活动中,获得实践信息,发展自我能力。

实践与参观,调查与访问,包括参加社会实践和参与各种实验活动、参观自然界和调查社会生活的各种现象,永远是学生教育信息最基础的来源。皮亚杰在儿童早期认识理论研究中发现,结合日常生活情景进行教学对儿童具有实战感、形象性、感染力,创设日常生活情景与实践环境,引导学生从中接受教学信息,积极探索并与同学老师协作交流,主动进行意义建构,这样的教学对儿童认知与情感的发展特别有利。应当鼓励学生研究一些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组织学生编成小组到社会中对课题相关的内容进行走访、调查、测量、统计,同时在课题研究中充分利用电脑和网络搜索相关信息、整理信息并在整理中培养创造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另外要多尝试具有挑战性的实践与研究,这样可以增强中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社会责任感,强化他们对学习必要性的认识。

(四) 重视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的信息化

中小学教师要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信息技术的运用,要把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作为学生的认知内容,而不是演示播放工具,要通过教学设计,运用教育信息化的成果改革具体学科的教学过程。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学过程信息化,要切实重视运用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与成果并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首先应进一步加强教学网络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大各学校现代教育投入装备的配置,力争在教室中安装多媒体计算机、闭路电视和校园局域网,并与Internet网连接,使教师和学生能充分享用国内外的各种信息资源。其次是要抓好软件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光盘、自制软件在教学中的作用,并充分利用原有的投影、幻灯、录像等开展教学。第三,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科的特色探索教学信息化的模式。例如组织以项目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项目活动的教学中将信息技术的学习融入综合知识的学习之中;组织以学生的信息能力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新信息为目的,采取对策、选择内容等。第四是要尽快在各学校开设不同层次的信息教育课程。

(五) 充分重视网络时代的德育新课题研究

网络的迅速发展,冲击了传统的学校德育内容和方式,网络传播所具有的跨形态的、多元化的文化特性会冲击学生未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伴随信息传播的各种信息垃圾会弱化学生并不坚强的道德意识,在教育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若不构筑好德育堤坝,就可能会严重削弱我们多年来的德育成果,学生的思想教育可能会失控。因此,一定要重视网络德育的研究,重视对学生实施网络伦理教育,探索行之有效的网络德育新方法、新模式。

(六)培养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加大培训的力度,明确教师必须掌握的信息知识与技能,在大面积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也要有重点地加强学科教师专业水平的训练,利用各种教师培训中心和区域内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技术优势,尽快地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总之,未来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教改步伐,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教育内容、方法、体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重视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的信息化,重视网络时代学校德育工作新课题研究,把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作者:王大龙 马鞍山市教育委员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19: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