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xingk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复制链接]
78#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13: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新理念新“任务”



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 邵红祥



摘要:“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普遍采用这一教学法。本文以“门票的制作”为例,就新课程理念下“任务”的设计以及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 新理念 任务驱动 任务设计 建构主义

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审定稿)》专门在“教学建议”一栏中指出:“‘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 但如何来设计“任务”呢?笔者有幸参与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组织的新教材编写工作,在编写过程中对信息技术课程“任务”的设计有一定的认识和体会,本文以“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中的“图形图像信息的处理”任务的设计为例加以阐述。

一、“任务”设计基础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境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它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二、“任务”设计

我对新课标的“内容标准”进行了分析,认为“图形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是“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的基本知识点,主要让学生掌握图形图像的基本要素、采集的途径与方法及加工处理的基本方法等,它是掌握其他媒体的基础。同时,图形图像是学生最常见的媒体之一,如何在提供给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前提下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是设计“任务”的关键所在。当时我曾考虑过“制作一个介绍学校风景的网站”“制作一本相册”等实践活动,但都因知识点难落实或内容不够新颖等因素被否定了,最后设计了以下一个实践活动:门票的制作。

三、对新“任务”的思考

“任务”一般是指需要通过某种活动完成的事。但是作为信息技术课中的任务,要有更加高,要求任务具有学习的起点、控制学习进程和有助学生自我评价和调节的功能,。

1.“任务”的目标性

设计的任务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既含有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又涵盖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能力。例如,学生在完成“门票的制作”任务过程中,一方面对图形图像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掌握了图形图像采集、加工与处理的基本方法,可以说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2.“任务”的真实性

任务应该是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即应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不是虚构生造的任务。如有些教材中,把一首四言诗,四句分别设置为不同字体和不同字号,就是生造的,因为大部分书不会这样排版。因此,任务应当是学生感兴趣的,要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的情境中去完成。这样,学生才能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去学习。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活动中最有效的时刻就是各种学习因素处于最和谐状态的时刻。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可促使学生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为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例如,门票对很多学生来讲是生活中较常见的对象,有的可能见过不少各式各样的门票,对完成此任务容易进入情境。

3.“任务”的开放性

任务一般涵盖要学习的知识技能,但完成任务的方式可以多种,最后的作品可以是多姿多彩的。更重要是给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要给学生“留白”,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维得到发展,并有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只有一个模式、一个标准、千篇一律就不可能培养出有创造性的学生。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例如,在“门票的制作”任务中,有具体要求,又有范例,便于学生操作,但又没有限制具体内容,只提出“主题突出、美观适用”,给学生“留白”,作为实现任务的开放与延展。

4.“任务”的层次性

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每个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接受的水平,不能太难也不要太容易;二是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在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

5.“任务”的创新性

培养能力是教育的根本目标。知识和技能是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但并不是学习和具备了知识和技能就自然形成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它们需要有意识地去培养,也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而一旦具备了这些素养和能力,学生就能更有效地、创造性地利用自己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做出更有特色的、更有价值的作品。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因此,在设计任务时,不要仅限于考虑知识与技能,要站得高些,从培养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上进行通盘考虑。

总之,在进行新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13: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信息技术与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陕西省横山中学 杜平
摘要:由于信息技术课在中小学的全面普及,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就教法与学法而言,是一次机遇与挑战。本文就信息技术的学科思维,由此而引发的教法与学法变化及其二种模式,实践和结果作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思维;任务驱动;思维模型;实践与创新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成为人类创造能力的延伸和智力拓展的得力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地位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教师的教法与学生学法的变化,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成为我们每一位处于教育一线上的人员眼中的新亮点。信息技术与学习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使教学成为一种有目的的,沿着特色教学的模式发展。如何确定信息技术课在中小学的地位,开拓学生的学习思维,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对于我们教育实践与方法探索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本文拟以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在学校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的教与学与中小学生学习方法的合理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信息技术课的学科思维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该课程设置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这说明,学生学习的不仅是一门知识,一种技能,更重要的是一种“素养”。体现出一种学科思维、一种学习方法。
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的来源、产生、获取、识别、转换、组织、存储、处理、检索、表达、评价和其他相关问题的学科。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对信息“获取──处理──应用”的技术。仔细地分析每一过程,在思索“信息素养”的同时,也看出应备的学科学习方法,也即学科思维。
1.信息获取。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但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寻找信息,并能通过多种传播媒体如网络、书报杂志、电视或是调查、参观、考查等自身实践,进行对信息的获取。这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态度,对学生来说,渗透着一种由“要我做”向“我要做”的思想转变,也即是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2.信息处理。信息处理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流程,包括对信息的综合、归类、建档(存储)、交流。这之中,向学生渗透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有归纳、综合、抽象、联想,找出相关性,相异性,就一般(表面)现象对事物进行分析,培养创新能力。
3.信息应用。在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学生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突出主动性与亲和能力,以便与他人进行交流。在掌握大量信息资料之后,通过分析,并以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对事物进行深层次的认识。这样,可以跳出“学校──家──书本”的小圈子,进入社会、自然等大范围,开阔了眼界,也促进了其他文化课的学习。
学校有学校的群体教学、门类教学的优势,通过各种方式的教育,使学生把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的能力转化为一种习惯性思维,成为享用一生的优良品质与财富。通过信息技术课的教育,使学生以此融会贯通,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学法思考
信息技术不能等同于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后者是存在着优势和不足的,这是每个教师在授课前必须思考的问题。时下,课件制作的话题俯首皆是,各种制作工具、作品也是如此。我们不排除其中的精品,但也有很多一部分是一时的即兴之作,即使是前者,有时也只是证明了一种结果(或模拟一种过程、环境的再现),未必都能把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楚地展示给学生,而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的一种方法,一种用其他方法解决不了或是不能很好说明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任务驱动。在课堂授课或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展示给学生的是任务,师生在这种解决问题的驱动合力中主动配合,共同完成某一问题,这不仅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也应有意识地渗透于其他学科,把问题解决与知识的一体性结合在一起,起到了融会贯通的作用,这样也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偏科、挑食现象。
2.能力培养。我们力图使学生明白:信息技术是一门课程,也是一种认知工具。这种工具不是神秘的操作过程和昂贵的设备。相反,应用起来应如我们吃饭的筷子和洗脸的毛巾一样自然、方便。传授的重心除让学生学会知识,同时也要教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能力与创新精神。这种“任务驱动”式训练的反复刺激,学生便慢慢地把这种能力应用到其他领域。
3.师生位置与协作精神。我们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为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将军”,这种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应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学生的任何活动都是主动的和有目的的,教师则是“军师”,是过程中参与组织、指导、策化者,目标是使过程更加优化。这种“主体”与“主导”的结果是,学生间的合作、师生的协作,成为一个自然的过程,一种社会化大生产下生存的优良品质。
三、思维模型
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目标与其他学科是一致的,也即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作为一种学科思维与其他科目的融合中,可试以以下模型进行解决:
1.一般模型
这里提到的一般模型是指结合信息技术的学科特色,教师首先对任务进行分析和处理,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资料(课件、网页等)、进行学习,信息技术是一种辅助工具(包括该课程本身),以最终完成任务。因教师只在过程中起组织、指导作用,故学生的积极性较高(见图1)。
教师         学生
图 1
2.积极模型
在学生中多次实施一般模型,并且结果很满意者,可选的模型,该模型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一般情况下,以综合任务为选题初衷,教师在定位时要把握学生的学识层次,认知能力。做到高低年级有区别,并注意激发其学习热情、兴趣。因主要以学生自主为特色,教师的遥控功能要在无形中准确控制。最终在总结中要评价科学适中,既要不打击学生热情,防止断其“后路”,又要中肯而不夸大,防止学生的疏大、浮躁、自傲、盲目情绪,模型如下(见图2):
教师         学生
图 2
四、实践和结果
两种模式是有先后顺序的,一般模型在多次操作,学生反映良好的前提下可试以积极模型,这对教师是一个考验。在教学中,我分别以数据库语言Foxbase+2.10中程序结构、高中历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为例,进行了以下诱导(图3):
图 3
在两个模式中,我们始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经过有目的的诱导后,大多数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这一方法,并能应用于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以笔者所带的10个班与另外的8个班进行从高一年级到高三年级的全程比较(见图4):
五、结语
信息技术课的全面开展,无疑会影响到中小学的教与学。特别是地处不便的边远山区,面对着国家大力倡导的开发西部与素质教育的大环境,如何积极地探讨适合新时期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14: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谈计算机训练对促进智障学生发展的几点功能



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培智学校 吴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聪明;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聪明的工具和镜子。”又说:“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 计算机操作训练既要用手,又要用脑,是手脑结合训练的一种好方法。笔者在培智学校担任计算机训练教学工作多年,在实践中发现合理地开展计算机教学,对智障学生进行训练,可以有效开发学生学习潜能、补偿学生缺陷。现就谈一谈计算机训练促进智障学生发展的几点功能。

一、计算机训练有助于补偿学生心理偏差

智障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方面,通过计算机操作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在心理稳定性上有所增强。接触计算机一段时间,计算机的神秘感逐渐消失,学生会坐不稳、注意力分散、情绪波动较大,教师通过合理地改变教学的形式和时间安排,稳定住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地,当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后,他们对计算机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连续两节课的训练练习都不会感觉累,从自卑到自信,从表情呆板到兴奋活跃,学生的自控力、意志毅力都有所增强。

学校某个电脑训练组里有一个学生,在平时的课堂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总是会不由自主地看看其他同学。笔者在电脑训练课堂上有效地针对该生进行了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训练课初期,笔者为该生制定了规定时间内打字的任务,如果没完成就要惩罚做值日工作,如果完成就可以听音乐以示奖励。打字任务从一开始五分钟的打字量逐渐增加到半个小时。通过半个学期的训练,该生从一开始边打字边分散注意力,到后来能比较聚精会神地连续打一个小时的时间。在每次打字训练完成后,将其所录入的文档打印出来,该生看到自己录入的一页页工整的汉字,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当该生再返回到语文、数学课堂中的时候,较之以前,其自控能力、注意力集中情况已明显好转。

二、计算机训练有助于补偿学生身体缺陷

智障学生手脚及身体动作缺乏灵巧,身体感官的协调性比较差,尤其在精细动作方面更为突出。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训练可以有效地补偿这方面缺陷,学生接触计算机就要从最基本的熟悉键盘、打字开始,即进行“坐”“视”“击打”的基础训练,通过训练学生双手的肌肉功能得到充分锻炼,眼、口、手的协调性有较好地发展。例如,有的学生,其身体协调性很差,双手很难完成一些比较细小精确的动作。但通过计算机教学训练,他们也可以完成每分钟打字30个左右,五指在键盘上分工明确,基本上可以不用看键盘初步达到盲打。长期的训练带动了他们双手和身体其他感官的相互协调,与训练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计算机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智障儿童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记忆短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拼音和汉字的掌握往往比较困难,而学习好拼音是掌握汉字的基础,借助于计算机汉字字库的强大功能,让智障儿童通过拼音输入,手脑并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认字、识字质量。在培智学校,识记五笔字根相对于智障学生比较困难。学生操作计算机最基础的录入方法就是使用“智能ABC”的拼音输入法打字,每一次的输入,学生都会对输入字词的拼音进行一次学习和巩固。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能熟练掌握课本中学习过的生字词,还可以补充认识掌握课外的大量字词。

在学习汉字录入的时候,学生录入的内容可以是正在学习的语文教材,通过录入练习,学生边读边看,还可以有效地回顾课文内容。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加和学生录入技能的提高,录入的文本逐渐过渡到一些课外书籍,可以先用一些带有拼音的文本,之后再使用不带拼音的书籍。在平时的练习时,教师还可以进行一些口述,让学生敲打出响应的内容。这样反复地训练,学生的识字能力肯定会有所增强。

四、计算机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智障儿童对事物感知缓慢、感知范围狭窄,并且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审美情趣方面与正常儿童有明显的差异。网络的强大功能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创设审美情景、激发智障儿童审美兴趣、挖掘其审美潜能。心理学研究表明:新奇的剌激容易引发人的注意,唤起人的兴趣,而呆板的、多次重复的东西会降低注意的水平。网络上新奇多变、丰富多彩的内容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网络上大量精美的图片往往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各种形状不一、颜色各异的图片丰富了智障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我校网络电脑训练室的学生,通过训练,学生在掌握“画图”软件的基本操作后,可以根据在互联网上的图片进行简单的创作练习,有别于以往僵化的思维想像模式。网络上大量的图片对学生的思维想像逐渐产生影响:逐渐地,有的学生可以画出形象卡通的机器人,有的学生能够使用不通的色调搭配画出自己的名字,甚至有的学生能够画出一幅比较完整的山村风景,而且在色彩的搭配上也体现出一定的合理性。

五、计算机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培智学校计算机的训练不仅仅局限于打字,还包括训练学生的操作、思维等能力,丰富多彩的训练内容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训练学生的操作、思维能力的时候,教师设计了一个计算机的游戏探险历程。在课前预先制定了一个多媒体课件,设计了四个关卡,比赛谁能够先克服各个难关到达目的地,在每一个关卡,都有不同的作业,有的是写词语,有的是完成数学练习题,在正确完成相应的练习后计算机会出示一些图片或播放一些音乐以示鼓励。面对着各种各样的难题,学生大都会冥思苦想,争取把问题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穿插一些努力学习的思想教育,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回到课堂进行语文、数学等科目的学习时自然就会有动力。

在手脑配合的计算机训练中,智障学生的智力、能力和适应行为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和补偿。而智障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好奇和渴望,也告戒我们在科技进步的时代不能排除和摒弃他们,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计算机教学在特殊教育中存在着无限的发展潜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14: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信息技术课程怎么了?



河南省内乡县实验高中 朱景耀



走进21世纪,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信息社会的来临,提升人的信息素养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研究的热点课题。我国政府也作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决定。自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经过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不懈努力、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信息技术教育在软、硬件建设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眼前的现象不容我们乐观。

现象一:信息技术课在大部分学校处于可有可无的状况,“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信息技术课随时都要为升学让路,课节一缩再缩,毕业班基本不开信息技术课。

现象二:传统的升学制度仍然以主科、副科、其他作为分水岭,主科领导潮流,副科稍逊风骚,其他(如信息技术等)声色暗淡。

现象三:大部分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机房设备陈旧,人多机少,满足不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内化信息、创新信息的欲望。

现象四:许多中小学没有专业的信息技术课教师,而是有物理教师、数学教师或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即使有专业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往往身兼数职,既是信息技术课任课教师,又是打字员、网络管理员、多媒体设备维护员,工作繁杂而职责难明,且教师培训跟不上,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慢,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很难保证。

出现这些问题,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主要是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综合性和人文性认识不够、不透,不少学校将建立的微机室、校园网仅仅作为标榜现代化的摆设,学生将进入微机室上课当作放松自己、玩玩游戏的好去处,名不符实;其次,不少学校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误区,片面追求升学率,素质教育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教育观念沉旧、内部管理机制落后,教育教学方式呆板,软硬件建设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客观原因则是,高校招生制度没有根本的变化,进入高等学校深造仍然是每个进入普通高中学生的惟一首选。信息技术课不纳入高考,不计入高考总分,在这个仍然以高考质量评价一所高中办学水平的时代,使得考生和学校不得不急功近利,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忽视了信息技术课。

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从总体发展情况看,这些不足是前进中的问题,在今日的现实条件下,有些局限也是难以避免的。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唱老调、走老路是不行的,只顺应形势,锐意改革,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全社会共同努力,进一步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工作

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循序渐进,统筹规划。其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离不开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当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信息化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加快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学校自身要团结奋斗、自力更生、不懈努力,尤其是薄弱学校要借助“校校通”工程的东风,在软硬件建设方面下点功夫,促使教育观念、内部管理机制、教育教学方式有所创新,力争缩小校际间、城乡间、地区间的差距。

二、制度创新,强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认识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制度上创新,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缩短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期。

设想一:借鉴国外的做法,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以立法的形式保证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注意政策的可操作性,以便于监督、检查,保证方针的贯彻落实。

设想二:在适当的时候,国家可采取考试杠杆的作用,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高考的范围,促使其真正得到落实。

设想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完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配备标准,在教学工作量计算、职务聘任和工资待遇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激励信息技术教师敬业乐业,同时吸引更多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投入到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中来,满足信息技术课师资需求。

三、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1.师资培训,着力提高施教者素质

教育靠教师,名校靠名师。有专家指出:“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也不是资源,是教师,是教师的素质”。教师的整体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和能力,将决定信息技术教育的成功与失败。目前,由于专业人才缺乏,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多半是半路出家,专业素养不高。要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必须采取分层培训、逐步提高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尽快建立一支数量足够、业务精良、敬业乐业的信息技术师资队伍。

2.强教科研,探索新模式

目前,各级教研部门均没有设立专职的信息技术教研员,其职能通常由其他教研员兼任,由于信息技术专业性强的特点,使他们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教研活动。学校一般也未设立信息技术教研组,缺乏教研的氛围。我们要建立系统的信息技术教研机构,定期组织教研活动,以教研促科研,以科研带教研,带动学科教师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并将成功的课题、案例进行推广。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新兴的学科,必然需要探索其发展轨迹,开创面向素质教育的模式。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站在国家未来发展的全局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战略高度,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革新传统的观念和看法,培养出更多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14: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美国PT3项目简介及对我国职前教育信息化培训的启示



内蒙古赤峰学院教育系 张艳明



摘要:本文从分析美国PT3项目现状着手,概括了进行职前教师信息化培训的必要性,并结合PT3项目的优势,提出改进我国职前教师信息化培训的思路。

关键字:PT3 职前教师培训 信息化 信息技术

21世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的培养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这势必对学校教学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作为教学一线的实践者,如何掌握教育领域中的新事物──信息技术,并将其熟练运用于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已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可见,对教师进行信息化培训势在必行。

职前教师教育(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是教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在于为教育系统提供和培养合格的教师队伍。在信息化背景下,职前教师培训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部门的普遍重视。美国自上世纪末启动了一系列教师培训项目,PT3就是其中之一,其目标着眼于培训未来的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从事教学。本文即从PT3入手分析美国职前教师培训的现状,并借鉴其成功的经验,提出我国职前教师培训的改进思路。

一、 美国PT3项目的现状分析

(一)PT3项目的背景、目的

所谓PT3(Preparing Tomorrow’s Teachers to Use Technology),即“培训未来的教师使用技术”的简称,是美国联邦教育部于1999年启动的针对职前教师技术教育的大型资助项目,旨在鼓励和扶持对职前教师进行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是为“培养未来教师使用技术”而创立的项目。

该项目源于当今美国教育的时代背景,作为发达国家,美国在上世纪末已基本实现了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但调查发现,当他们花费了数十亿美元为学校装备了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设施后,仅有1/4到1/3的教师能在教学中熟练应用。很多职前教师仅知道如何使用计算机,如何上网,而还没有学会如何很好地使用技术创建和实施高质量的富含技术的课程来进行教学,很多职前教师的课程与技术整合的技巧有限,不能充分利用技术来促进和改善学生的学习。

为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教育信息化的重心逐渐转向教师培训,对教师进行职前教育成为教育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自1999年pt3项目实施以来,仅在2年时间里就资助了441个教育技术应用与培训项目,包括网上教学项目,受资助者包括学院、大学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教师,参与项目的教师达到全部教师的52%,项目资金达到3亿3750万美元。这一投资巨大的项目由高等院校、州政府、学区、非营利组织等共同承担,其目标为加速培养满足信息时代要求的高质量教师,研究、发展和推广成功的职前教师技术教育模式,以使未来的教育者精通技术使用,也能更有效地将技术整合到教学中,保证进入课堂的新教师具备有效使用计算机和现代学习技术的能力,创建信息时代的教学环境。

(二)PT3项目的成功经验

PT3是适应时代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教师培训新形式,纵观PT3项目实施的6年,我们可以总结出其成功的经验:

1. 革新传统的教师培训内容,重视技术的培养

依据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要求,美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进行了改革,更加重视对职前教师技术使用能力及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例如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PT3 项目是在实习学校培养职前教师的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PT3 项目让教育技术教员和学科教学法教员走到一起,为使职前教师完成实际教学体验而共同设计所需的实习环境。为了支持职前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发使用技术,PT3@ASU 项目特别强调要为这些老师提供及时地支持,这些支持包括技术和教学法两方面,如帮助他们获得上课所需要的技术资源,指导他们在特定教学环境下恰当地使用技术等等。

另一个例子是内华达大学拉斯韦加斯校区(the University of Nevada, Las Vegas)和克拉克县学区(Clark Country School District )一起实施的THREAD (Technology Helping Restructure Educational Access and Delivery)项目,该项目是通过提供合作规划过程、专业发展机会、可用技术资源和一对一支持等方式,创建职前教师学习技术的浸入式环境。其主导思想是“技术应该像线一样编织在学生的各项学习活动之中”,旨在使职前教师深刻认识并熟练掌握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学院为此改善了技术条件,让师生有机会接触多种技术和资源。同时教育学院还和学区教师一起设计职前教师的实习,帮助职前教师按照ISTE 标准整合技术。正是由于对技术的特殊重视,该项目获得美国教师教育学院联合会2002 年技术创新应用最佳实践奖。

2. 建立促进职前教师技术培训的多方合作

美国教育部鼓励中学、大学、教育类机构之间的合作,也包括学校和企业、组织之间的合作。例如,衣阿华州立大学教育学院和四所k-6 学校的TechCo项目(The Technology Collaboratives for Simultaneous Renewal in Teacher Education ),即以John Goodlad 的“同时革新”理论(theory of simultaneous renewal)为依据,主张教师教育学院和中小学必须一起合作才能完成对教师技术与教学整合能力的培养。为此,二者分别为合作做出相应的工作:衣阿华州立大学教育学院从2000 年开始每年成立一个学生实验组,从二年级开始连续三年系统学习富含技术的教师教育课程,每门课程都要求去学校实习。而四所k-6 学校正是其实习点,为此他们特设了一些新的专业发展结构,比如每月每个学校都有一天为技术服务日,主要接受由衣阿华州立大学教育学院的教师和实习生对学校教师提供一对一的帮助。这样在衣阿华州立大学教育学院和四所k-6 学校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合作氛围,实习生可以在四所k-6 学校的课堂充分发挥在教师教育课程中所学到的技术与课程整合方法,并因此促进了实习学校技术与课程整合总体水平的提高。这样的合作既可以促进大学和实习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可以相互促进彼此的教学效果。

3. 学习者合作社区作用的体现

在合作学习成为一种趋势的信息时代,教师职前培训也深受这一时尚的吸引,之所以要建立这样一个合作社区,是因为研究发现:要想在教室里充分地使用技术,必须要与他人合作,创新需要见多识广,需要与他人交流经验,而这种交流的社区在教师职前培训领域还屈指可数。匹兹堡大学PT3项目即是其中一个,该项目的核心思想是要建立一个学习者的合作社区(the Collaborative Communities of Learners, CCOL),在社区中参与者是平等的,可以不断地反思、提出质询。每一个参与者也即学习者,因为每个人都会在这个社区中从别人那里学到很多东西。这个项目所建立的CCOL 包括了14所机构的未来教师、大学教员、实习导师和学校管理人员,这些机构有大学、公立学校、私立学校、非营利机构和公司。通过各种形式的项目活动为参与者创设交流经验、分享成果的环境,使得合作社区的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我国教师职前教育信息化培训的误区分析

当前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工作主要由师范院校来承担,而职前教育信息化的培训主要体现在高校对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培养上,尽管当前广大师范院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基本上仍只是作为师范专业的公共选修课来实施,并且由于师资和各种条件所限,此类课程都只在内容和形式上完成最基础的教学需要,而与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存在着很大差距。这些差距严重阻碍了学生在校期间相关信息技能的提高。

1.在内容上,简单地用计算机基础课代替信息技术教育

纵观目前高校的信息技术课程设置情况,我们发现大多数院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只是停留在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教授诸如传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电子制表软件、数据库以及一些课件制作软件等基本计算机技能的层面上,其实这些计算机基础知识早在初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都已接触,此类教学内容无疑是低水平的重复,并没有在实质上体现高校信息技术培养的优势。

高校师范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应该是为他们开设有关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方面的课程,并给学生提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途径,可目前开设的诸如《计算机应用基础》之类的课程普遍存在着内容老化、缺乏网络支持的现象,更未涉及信息观念、信息化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问题。

2.在模式上,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技能的培养

由于条件所限,目前师范院校的信息技术课还主要以传授基本理论和演示基本操作为主,学生实践的课时相对较少,使得学生缺乏运用信息技术的经历,缺乏运用技术提高教学效果的感受,缺乏主动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由此,结合高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在教学模式上应采取学生主动实践、主动运用、主动探究的模式,使“技术”能真正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3.在策略上,教育实习远不能满足职前教育信息化培训的要求

目前师范生所能接受到的职前培训仅仅以教育实习的形式体现出来,而4~6周的实习主要是专业实习,大多数学校根本就没有提供其他时间开展信息技术的教育实践运用,实习教师缺乏实际操作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机会和条件,这与信息化培训的要求之间产成了极大的矛盾。因此,高校应该考虑采用新的方式,对“准教师”们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使其适应信息时代对新一代教师的要求。

三、PT3项目对我国教师职前教育信息化培训的启示

中国的教师职前培训现状不容乐观。师范生的职前教育信息化培训关系到21世纪教师的素质,关系到21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此,推进职前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伟大工程。综合美国PT3项目经验并考虑国内现实状况条件,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优化当前国内的职前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

(一)改革现有师范院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为培养信息时代的准教师,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质内涵,应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能力不仅仅是掌握简单的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基础知识,而是包含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应用和创新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既要注重基本概念技能的传授,也要注重教学策略、方法和教学设计的示范,要让学生明白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另外,在教学模式上,单一的传授理论和演示操作远远不能满足让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实践的需要。因此,在前期理论和演示的教学中,指导教师应充分注意信息技术的创新性使用,给学生做好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的表率,并给学生提供主动实践、主动探究、主动创新使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习期间尝试性地运用这些技术,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就能探究创造性技术的使用了。所以在教学模式上,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未来的教师在接受专业培养期间就接受良好的信息技术熏陶,为他们日后适应信息化的教学环境铺平道路。

(二)建立校际交流,实现各校优势互补的合作培养机制

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教育学院和四所k-6 学校的TechCo项目为我们做出了多方合作的典范。当前我国的师范教育面向的用户主要是中小学校的基础教育,高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若与信息化开展较好的中小学进行合作,其发展前景将是非常乐观的。不仅能给师范生提供真实的教学环境来运用信息技术,并进行探索创新,提高学生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同时也能提高中小学校的教学效果。另外,这些中小学校教学一线的教师,往往不乏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教师,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拜师学艺”,用这些教师优秀的实践经验,指导实习生的信息化教学实践尝试。

另一方面,从事职前教育培训的高校之间也可以建立校际间的交流,开展同一项目的不同学校之间也有各自的特点和优长,校际间的交流可以起到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的作用。通过校际交流,教师可以接触到不同的学校文化、教学情景,融合不同的教育教学思想,这对于丰富教师经验,提高教师素质是极其有效的途径。尤其在中国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扩大优势教育资源的辐射影响,将是全面提升我国教师质量和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整合到学科教学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种时尚,吸引了包括从中小学基础教育到高校专业教育各阶层教育工作者的注意,课程整合如雨后春笋般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起来,这也正是适应我国课程改革的需要而出现的必经之路。当代课程改革极为强调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目标综合课程、研究性课程等早已进入中小学课堂并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教育摆脱独立学科单一教学,缺少必要的学科综合这一困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做了大胆地尝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教学的工具、学生认知的工具、重要的教材形式、主要的教学媒体。这一理念正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需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信息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结束语

美国,作为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国家之一,其教师职前教育培训也必须随着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深入而不断调整、革新。任何一个国家的传统的教育模式都会面临信息时代的考验和挑战。当然,作为信息化教育起步较晚的我国,教师的职前教育培训也需要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作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我们应着眼教育未来发展的前景,设计出适于信息化背景的职前教师教育培训模式,力争使每位“准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前就具备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并能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应用信息技术以提高教学效果,为今后从事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借鉴美国PT3项目的经验,以适合中国具体国情作为前提,来分析我国职前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中的误区,并提出改革思路,使之适应信息社会对明日教师提出的要求,从而推进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将大有裨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14: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浅谈建构主义环境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山东省沂源县第二中学信息中心 代明群



一、引言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一般只重视基本概念的识记与操作。教师以讲授为主,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果使一部分学生丧生了学习的兴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任务驱动”就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它的主要结构是: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在信息技术教与学的各个环节,要把握时代特征,明确培养目标,立足课程教学,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和策略。

二、以“任务”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完成任务”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进行创造。现代信息技术瞬息万变,这就决定了教师只能引导、帮助学生学会掌握信息的方法,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素质不断提高。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通过“任务驱动”,使“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达到完美结合。

首先,提出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引索”,是问题提出的表现,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将所要讲授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分层提出具体任务和要求,并对如何完成这一任务作一些方法上的阐述。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分层领取本节课的任务,从而避免一刀切的现象。教师的引而不发,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操作欲望和好奇心。

其次,创设学习情境,自主学习。创设情境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了解学习任务的必要性和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学习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完成任务的动机。学生带着任务或问题,自主地进行学习,通过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学生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经验,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操作时间,让学生大胆去试,使他们在使用中体会、感受和领悟。这期间,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可由教师统一示范,集体解决;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可作单独辅导。这是学生消化和吸收知识的阶段,是学生由不会到会,由初识到熟练掌握的阶段,也是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发挥各种能力的阶段。

再次,点拨启发,形成建构。教师一方面要通过引导,把握整个教学过程的内容、进度和方向,给学生以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激活思维状态,传授思维过程,训练思维策略,提高思维能力,进一步促使学生的意义建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最后,效果评价,完善建构。评价是实施任务驱动的关键之一。在学生完成任务后,要在课堂上展开评价,它包括: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教师评价等等。评价的另一目的是作品欣赏或方法交流,让学生在思路上能否得到一些启发,看一看其他同学是如何完成该任务的,在方法上和自己有什么不同。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集思广益,开拓思路,鼓励创新。积极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强大的动力。

三、 任务驱动教学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信息技术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其优势是明显的,但也会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教师主要是进行方法的引导,学生有更多时间动手摸索,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因而在同一节课内,全班同学所掌握的知识多少会有不同,容易造成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和教学知识点的疏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课堂小结和知识点的回顾,使得学习能力差的同学或操作有疏漏的同学能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回顾,跟上教学进度,全面掌握知识点,达到教学目标。同时,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提高。此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任务时,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尽可能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实用性、可行性的任务,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

(一) 好任务设计关

“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设计、编排非常关键。

首先,从总体上设计任务。教师在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第二,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同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第三,“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

第四,任务设计要具有开放性。教师在设计“任务”时,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和僵硬化,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判断,帮助他们克服思维定式。同时,每个“任务”注重讲明思路,理清来龙去脉,渗透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尽可能多地产生学习迁移。

(二)教师角色的定位

“任务驱动”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

角色转换有两重含义:一是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二是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自己所担当的角色,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灌输被动接受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可有可无、无事可做,而是比传统教学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更加不可缺少。因此,不能认为只有站在讲台上讲课才是教师的本分。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搭起支架;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在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后,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进一步完善任务创作;在任务完成后及时做好评价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14: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展望



内蒙古赤峰学院教育系 张艳明  



摘要:信息化是当今社会改革发展的大趋势,教育也同其他行业同受沐浴、共披恩泽。偏远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同祖国其他地方一样,迎来了教育信息化革命的高潮,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少数民族地区获取信息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文结合网络的优势及应用实际,分析了教育信息化在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实现教育信息化、网络化应采取的策略和努力方向。

关键字:教育信息化 网络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

Content abstract:Information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society reformation, the education is benefited alike other profession. It is similar to the other place of motherland in the reformation of the liberal, the outlying minority area of Inner Mongolia faces the high tide of information revolution. As the cor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network and multimedia has become absolutely necessarily tools on obtaining information . This text combines advantage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network,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of the information education in minority area of Inner Mongolia. And point out the strategy and the direction by which realize the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of education.

Key words: The information education The education of network The minority area

当信息技术及网络教育在发达国家相当普及、在我国东南沿海逐渐广泛应用时,位于我国西北边陲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也迎来了信息化教育的浪潮。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因此,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方法、接受新信息、开拓新视野成为学校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恰恰为学校冲破这一瓶颈提供了便捷、通畅的交流平台,也为处于内地、信息不畅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一段历史了,但由于历史及其他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还面临许多困难:

1、后继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办学条件差,常规教学所需的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与发达省市的学校相比都有较大差距,信息化的多媒体教学设施更显得落后,学校信息化教育所需的设施设备投入基本上只能靠政府。首次投资配置的设备大部分现已淘汰,无法满足现在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的需要。因为经费问题,不能及时更新换代,严重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教育信息化中出现的重硬轻软、设备利用率不高现象

教育信息化实施至今已有一段时间,但实施中尚存在着重硬轻软的现象。一些学校将 “信息化”理解为搭建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购买PC机,而应用软件和课件的开发使用却被忽略;校园网网上信息陈旧,信息更新维护工作极其困难,结果使大量设备闲置,只能作为客人参观时展示的门面,宝贵的资源浪费和长期的资金积压,令学校有苦难言。由于信息闭塞,观念落后,认识不足,一些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中显得有些盲目。

3、适合教学使用的教育软件跟不上需要

一些学校尝试着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发教学软件,虽然初衷是好的,然而这往往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极大消耗。一些资金力量较为雄厚的学校不惜投巨资聘请专业人员或找专业公司开发应用软件,这样做不仅投资较大,而且也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软件开发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对教育有深刻的认识,对学校的管理、教学等方面有深入的理解这样才能够开发出真正满足学校需求的软件。另外,民族语言软件、资源的缺乏,给教师的应用、学生的学习也带来了一些不便。

4、教育观念、教育改革相对滞后

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缺乏对新技术、新教育手段的正确认识,在学校的传统教育下,有的教师以为题海战术就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再加上地区家庭教育文化落后,家长对网络的认识不够,导致很多的家长让自己的孩子远离网络。很多教学实践证明,只要运用正确,网络不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有利而无害。学生能不能正确利用网络,在于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是不是能正确引导。因此,真正实现网络教育信息化、还有很长很艰难的路要走。

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网络化不仅仅是设备的信息化、网络化,更重要的是使投入的硬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实现真正的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例子,北京四中是全国重点中学模范学校,素有“中学小清华”之称。北京四中云集了中学教育界各学科权威的教师,采取集体备课、分层次、启发式教学。北京四中每天下午3:25准时放学,从不补课,寒暑假也不例外。历年来北京四中高考成绩一直位列前茅,高考升学率为100%。95%以上的学生考入全国一类大学,而其中又有40%的学生考入北大、清华。正是硬件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教育思想、理念的信息化、网络化相结合,创造出了这样的成绩。

二、对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正确审视

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根本目的是应用,网络环境搭建成功后,当务之急是如何合理运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化课堂教育、教学及管理,怎样利用名校的资源来帮助我们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各方面的素质。在教学领域网络的服务效能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利用网络优化课堂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资源的整合

首先,网络方便快捷的展示功能丰富了课堂教学信息类型,加大了课堂知识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网络改变传统教学中单调的板书等形式,图文声像并茂地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获取教学信息,提高了学习效率。

其次,利用网络资源能够突破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利用多媒体资源将微观的(细胞结构、染色体等)、宏观的(天体运动)、抽象的(原子运动、电子云等)等不易观察的、不可再现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

另外,运用网络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体现在三个变化上:一是改变备课方式。由“备教材、备教法”变为“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媒体和网络”;二是改变教学的时空观。多媒体教学课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历史和现实的限制,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优化;三是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由过去“我教,你听”“我灌,你受”的没有活力的课堂变为“我学,你引导”“我做,你帮助”的活跃课堂,静态变动态了,学生更加有积极性了,学习难度降低了。

2、开展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会选择,学会提出问题,学会运用网络资源学习。为学生开辟丰富的网络资源,让学生在学好教材的同时,有更多的选择,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制作的课件通过校园网、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文字、声音、图像、视频集于一体,使得教材、教法、师生间的交流变得非常方便和简单;在组织教学过程中,突破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致学于乐”,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实现庞大的网络教学资源共享

教学资源共享是多媒体教学网络信息资源系统的一大优势,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学习发达地区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课件。能实现多媒体走进教室,我们的学生每节课都能接受到图、文、音、像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教师还利用“校校通”资源平台,将自己的精品课件、优秀教案、论文、试题等随时上传到校园网上,相互切磋,取长补短;还可以自由选取搜集资源库中的多媒体素材,为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交互功能,实现网上交流

网络环境下多向互动的多种传输系统为信息交流创造了条件,网络是学习的平台,也是学校、教师对外交流的重要渠道。学校应采用“开放式”办学的思想,加强对外交流,把优秀的教师从“网”上请进来,自己从“网”上走出去。

(1)实现优秀教师与教师的交流

因为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优秀学校参观一遍,不可能和所有的优秀教师都交往一次,但是通过因特网,教师就可以不出办公室,任意浏览全国各地的名校、访问各地的优秀教师,了解其教育、教学新动向,吸收其教育、教学管理的精髓。

(2)实现师生交流

教师是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教师的作用在于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主动的建构他们的知识结构。教师与学生通过BBS论坛实现师生互动、资源共享、发布信息、协作学习,在论坛中,教师和学生可以一对一、一对多交流,通过论坛中讨论,相互帮助、解决问题。还可以利用电子信箱、留言板等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独特的想法及时与教师交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师生之间思想的沟通。

(3)实现学生与学生的交流

网络使教学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与切磋的空间,为学生的合作性学习提供了空间,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例如讨论组、E-mail信箱、ICQ或UCQ等多种形式,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择优使用,让信息通畅,学生可以通过交流商议来自主学习。为避免学生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浏览、聊天,教师要在其学习的过程中实施监控。让网络成为有准则和约束的空间,使学生在享受开放性、自主性的同时,能够自觉地用公认的学习准则去适应网上学习。

网络使我们的教师、课堂与世界各地近在咫尺,使我们与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技术等亲密接触。网络资源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获取、收集、运用、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要全面地反映网络应用的优势,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开发网络应用功能,为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的教学而不断探索!

三、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策略和努力的方向

1、改变教育者对网络功能的认识

教育部门应重视网络教学。许多学校在网络教学上已作尝试,但在实践中过多的注重硬件上的投资,却忽视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研究探索。许多教师也只是把网络当成一种教学的辅助工具,而不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新瓶装旧酒,难以达到网络教学理想的效果。网络技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这种模式下教师学生地位职能任务的变化、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学生情商的培养发展、合作学习的理论探究等,都是需要教育者弄明白的问题。

2、提高师生信息化学习意识,加大网络使用力度

首先,在信息建设应用上调动广大师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是普及信息教育的关键,是一次重要的思想变革,必将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学校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略和机制,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针和要求,以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教育部门应重视网络教育问题:教育部门应培养广大师生的用网意识,让他们从网络中获得好处,增加网络的吸引力。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增加,不仅可以提升网络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也可以获取一定的收益,以弥补网络管理和建设的投资,减少学校的财政负担,坚定学校领导的信息化建设信心,使信息化建设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3、科学规划,着眼未来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实践不但要“请进来”,更要不断探索适合民族地区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要“走出去”,建成适应民族地区学校发展的教学资源。能通过网络把我们民族风情、学校面貌、师生状况展现给外界。让外界来了解我们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民族风情。

4、重视信息管理人才建设

人才是学校信息化工作中的关键因素。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重视网络信息人才工作,要积极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引进具有高学历的网络信息专业毕业生担任教学任务,建立一支稳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专业技术队伍,可确保高校网络工作、信息工作的正常、安全、可持续运行。

四、结论

展望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教育的前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中要重视教育观念转变、硬件设施、教育资源软件、教育教学应用要符合民族地区的特点和要求。其中,教育观念是关键、硬件设施是基础、教育资源软件是核心、教育教学应用是目的。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加以研究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民族学校信息教育更上一层楼,取得切实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5 16: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