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xingk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08-7-14 13: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及其培养



湖北省沙洋师范学校 王存真



摘要: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素质是信息时代中小学生的必备素质,信息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本文通过对信息及信息素质含义的分析,探讨了中小学生信息素质的结构和内容,并提出了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质的原则和措施。

关键词:信息 信息素质 中小学生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21世纪的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软件巨人微软的市值超过卢森堡、荷兰等国GDP的总和。整个人类社会的信息量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科学知识的爆炸式增长,使人类近30年来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百分之九十。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的学习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学生不仅可以向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学习,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在线讨论、网络会议等交互方式向全球范围内的专家、学者学习;学习材料不仅有主要以文字符号表现的课本,还有以文字、图像、图画、声音、动画等多种符号表现的电子教材;不仅可以按照线性的顺序阅读教学内容,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以非线性的顺序进行超媒体教材的阅读。中小学生面对的信息量猛增,信息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大大改变,如何在浩如烟海、漫无边际的信息中获取所需的有用信息,如何对有用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工具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等,对学生至关重要。因此,认真研究、思考学生的信息素质,并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是信息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信息素质的含义

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把信息看作是一个抽象的量,认为“信息是二次不定性之差。不定性就是对事物认识不清楚,不知道。信息就是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因此,信息可以看作是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信息就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可以说,信息是控制系统相互交换相互作用的内容。笔者认为,信息是一切物质的普遍属性,是表现客观事物变化和特征的现象及规律的内容,它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形式反映出来的。

“素质”一词,最早源于心理学,是指人的解剖生理特征,即感觉器官的神经方面的特征。现在则引申为,人在从事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在后天的教育和培养下所形成的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需的自身基础和内在条件。信息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是一个新成员,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于1974年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质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其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后来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83年,美国信息学家霍顿认为教育部门应开设信息素质课程,以提高人们对电子邮政、数据分析以及图书馆网络的使用能力。1987年,信息学专家将信息素质概括为一种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统并能鉴别信息的价值、选择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如数据库、电子表格软件、文字处理等技能。笔者认为,“信息素质”就是指个体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等利用能力,它是一种对目前任务需要什么信息、在何处获取信息和如何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而所谓学生的信息素质就是学生在利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主动参与信息活动、自觉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态度以及具备的获取、识别、加工、处理、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和利用信息去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总之,信息素质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综合性概念,它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以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以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并将它们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

二、信息素质的结构和内容

一般来讲,信息素质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人们在信息活动中产生的认识、观念和需求的总和,主要包括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对信息的内在需求以及对信息所具有的特殊的、敏锐的感受力和持久的注意力。具体表现为:①能认识到信息在信息时代的重要作用和拥有大量信息的特殊意义,确立在信息时代尊重知识、终身学习、勇于创新的一些新观念。②对信息有积极的内在需求。每个人除了自身具有对信息的内在需求外,还应善于将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需求自觉地转化为个人的内在的信息需求。③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能迅速有效地发现并掌握有价值的信息,并善于从他人看来是微不足道、毫无价值的信息中发现信息的隐含意义和价值,善于识别信息的真伪,善于将信息现象与实际工作、生活和学习迅速联系起来,善于从信息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当前及未来的中小学生均生活在信息时代,图书、报刊、广播、影视、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每天他们都要面对成千上万的信息。中小学生要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总是极为关注信息,敏感于信息,这样才能积极主动地挖掘信息,搜集、整理、加工信息,并和自己所关心的问题、所要完成的任务联系起来,才能成为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善于捕捉、发掘信息并善于创造信息的新型人才。

(二)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指一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文化素质中读、写、算的基本能力,信息常识和多媒体以及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具体表现为:①传统文化素质。传统文化素质包括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尽管信息时代读、写、算的方式已发生了彻底改变,但是传统的读、写、算能力依然是人们文化素质的基础。信息素质是传统文化素质的延伸和扩展。在信息时代,必须具备快速阅读的能力,才能够有效地从浩如烟海、丰富多彩的信息中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②信息常识。包括信息的理论知识,对信息、信息化的性质、特征及其对人类各个领域影响的认识和理解,信息的方法、原则(如信息分析综合法、系统整体优化法等)。③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包括信息技术的原理(如计算机原理、网络原理等)、信息技术的作用、特点、优势、发展及其未来等。

一般来讲,中小学生应对信息的含义、特征、作用有所了解;应对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信息源的种类及使用有所了解;应对那些展示信息的新技术如幻灯机、投影仪、电子计算机的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有所知晓;应对有效获取信息的图书分类知识、信息检索方法有所知晓。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还要不断学习更新信息知识,否则,最终将会被时代所抛弃。

(三)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人们有效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这也是终身学习的能力,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力。信息能力主要包括:①信息工具使用能力。包括会使用文字处理工具、浏览器和搜索引擎工具、网页制作工具等。②信息搜集获取能力。指人们根据自己的目的,运用科学方法,采用多种方式,从外界信息载体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③信息分析识别能力。指人们运用批判思维,对无边无际的信息进行分析、鉴别,剔除无用、无关信息,寻找有用、相关信息的能力。④信息加工处理能力。指人们根据特定任务要求,对所获信息进行整理、归纳、筛选、重组,提高信息使用价值的能力。⑤信息再生创造能力。指人们对所掌握的信息,从更新的角度、更深的层次进行加工处理,再分析、再综合,抽象升华为自己的观点,从而产生新的信息的能力。⑥信息相关能力。是指与信息相关联的从事其他各项活动的一般能力,包括人们的语言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公关能力等。

身处信息时代,如果只是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丰富的信息知识,而不具备较高的信息能力,还是无法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搜集、获取、传递、加工、处理有价值的信息,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适应信息时代对中小学生的要求。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诸要素中的核心,它不仅体现着中小学生所具有的信息知识的丰富程度,而且还制约着中小学生对信息知识的进一步掌握。中小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不然难以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下去。

(四)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涉及信息开发、传播、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道德要求、道德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道德关系。与传统道德相比,信息道德更加注重以“慎独”为特征的道德自律。传统的道德关系,大多为面对面的直接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虽然传统的道德也讲“慎独”,但实际上对个体行为起重大作用的往往是强大的道德舆论压力。而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由于以信息化的数字为中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便呈现出间接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直面的道德舆论抨击难以进行,而个体的道德自律便成了正常的道德关系得以维系的主要保障。

为了维护信息权利,规范信息行为,稳定信息秩序,中小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利用、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应该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不得危害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许多违反信息道德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在查阅资料时私自剪裁、撕取自己认为有用的章页,据为己有;

②借阅资料不按时归还,延误他人查找、利用相关信息;

③不分良莠,随便从网上下载信息;

④将封建、淫秽的信息通过网络任意传播,毒害他人心灵;

⑤因好玩而在网上大搞恶作剧,使正常的信息活动陷入混乱。

作为信息社会中现代人的中小学生,应自觉抵制信息污染,培养信息道德,提高信息素质,为创建理想的信息环境尽一份责任。

构成信息素质的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四个要素都要重视,不可或缺。

三、中小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素质作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如同传统社会中要求人们具备“读、写、算”一样,是每一个公民的必备素质。现代教育要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信息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是现代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要求,是适应21世纪挑战的需要,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一)中小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不仅要求他们很好地掌握信息知识、信息理论,同时还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能力、兴趣、品德的实际,联系信息技术在生产建设和社会生活中运用的实际,联系当代最新科技成就的实际等,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让中学生用制作多媒体文稿的方式,来演示某一化学试验的现象、过程和特征。

2.因材施教原则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和家庭提供的信息技术环境条件不同,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有差异,在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质的过程中,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例如,在理论教学中,教师不是一味地讲授同一难度的内容,而是利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面向全体学生讲授,然后在余下的时间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对于优等生,可以提出一些提高性的题目,指导他们上机完成;对于中等生,指导他们上机练习和巩固本节课知识;对于差等生,教师给予重点辅导,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知识。

3.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中小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依照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形象,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充分感知,进而抽象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运用直观性的语言和其他更具直观性的教具(如挂图、录像、计算机等),使学生获得具体认识,形成鲜明表象,为思维的发展打下基础。例如,讲窗口的基本操作、键盘及键位时,不应脱离机器在黑板上讲,尤其在讲授WPS这种操作性非常强的软件应用时,更离不开演示。

4.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针对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而提出来的。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一日千里,要求人们必须不断学习新技术。现代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许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改变,如CPU的型号不断更新,主频不断提升等。这就要求教师密切关注学科发展动向,多阅读新资料,多使用新软件,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向中小学生传授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

5.协作性原则

有效的协作能够使人们更快乐、更充分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能分享他人的思想观念而后做出回答,有利于激发动机,改善思维,加深理解,相互促进。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其他陌生的专家、学者及学习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机会大大增多。团体研究、合作学习、小组问题解决以及任务分配的讨论均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得到加强。因此,在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质时,应遵循协作性原则,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合作。例如,在学习电子邮件的使用时,两个学生可以合作,一个发邮件,一个收到邮件后做出回答。

6.系统性原则

社会是一个大系统,由包括教育系统在内的众多系统构成。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不只是教育部门的责任,也是国家、社会以及其他部门,如经济部门、宣传部门的责任;不仅是教师的任务,也是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行政人员、计算机专家和学生家长的任务。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要深入研究,计算机专家要加强指导,教育行政人员要积极配合,学生家长要全力支持,只有各方面协调一致,共同努力,才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适应信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二)中小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措施

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提交了一份《关于信息素质的总结报告》,提出有信息素质的人必须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评价和使用所需的信息,有效地利用所需的信息;有信息素质的人最终是指那些懂得如何学习的人,懂得如何学习是因为他们知道如何组织信息,如何找到信息,知道如何利用信息。从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出发,根据信息科学本身发展的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可采取以下措施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

1.深入研究,加强论证,为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信息素质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随着近几年来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在我国出现的,许多与信息素质有关的问题还未解决或还未完全解决,需要深入研究,加强论证,为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提供理论上的说明、指导。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目前国内和国外已有哪些与信息素质有关的研究文献、研究资料,对信息素质的研究已取得了哪些成就,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②信息的管理、组织方式对整个学校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所产生的影响中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

③信息资源的特征(长度、格式、年限)如何影响其效用,如何对信息资源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

④由于电子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强烈冲击,传统媒体的地位和作用将如何变化;

⑤进行控制实验,将基于资源的学习与传统条件下的学习进行对比研究,看学生从中获益多少,等等。

2.全社会协调统一,共同努力,为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

社会是一个由诸多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信息素质教育也是一项规模庞大、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因此,国家的各级组织和机构应协调统一,代表政府、教育、工商、新闻各界的知名人士应共同努力,尽力营造有利于中小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良好氛围,推动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例如,举办信息素质研讨会,组织研究和传播信息素质的社会团体,出版与信息素质有关的刊物、书籍,建立信息素质网站。同时,向中小学生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信息资源,引起媒体关注,加强舆论宣传力度,培育有利于信息素质培养的氛围。要让在校的中小学生认识到,他们不仅需要掌握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从各种资源中搜集、获取信息,如何将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析、综合和评价,学会探索,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3.开展文献信息课教学,加强计算机网络化建设,为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提供实践保证

目前,我国中小学基本上没有开展文献信息课教学,中小学生缺乏系统的文献信息知识教育,缺乏有关文献信息检索、鉴别、归类、整理的技能训练。因此,应重视和开设文献信息课,循序渐进地向中小学生系统传授有关文献信息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和熟悉各种信息源(图书馆、因特网等)的使用规则和方法。在文献信息课教学中,应根据中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尽量把复杂的图书、期刊检索途径与检索方法用通俗化的语言加以阐述。同时,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教给学生通过查找书刊的索引号、期刊名、书刊分类目录等途径快速地查找到书籍的方法。在开展文献信息课的同时,学校必须加强电子图书馆建设、计算机网络化建设。如果没有一个方便学生查阅和拥有丰富信息量的现代网络化的图书馆,那么教师和学生们一旦遇到难题或需要查询信息资料就难以在短期内获得及时的信息支持,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学校的信息素质教育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要想使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新的突破,就必须加大对图书馆的资金、管理的投入,使馆舍、库藏书籍的数量、质量、管理员工的业务素质、管理水平、自动化网络化建设水准迈上一个新台阶,以适应信息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

4.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是中小学生信息素质培养和提高的关键

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发表的教育报告中所指出的:“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学质量、也即教师质量的重要性都不过分……。在传授人类积累的自然知识方面以及在开发人类创造力方面,教师始终是主要的责任者,始终起主导作用……。”没有教师的转变,没有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信息素质教育,当然也不可能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因此,应建立和完善在职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制度,使各类学科教师对迅猛发展的教育信息、网络技术有一个及时、全面的学习和了解;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巨大优势对教师进行训练,如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从理论到实践综合训练,利用各种局域网、互联网方式,突破时间限制,不脱产从网上学习;应进一步加大学校教育投资,加强教学软硬件建设。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认识,强化信息意识,开发和利用网上信息为教学服务,创设有利于中小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学习环境,指导、组织他们感知、探索、协作,学会发现,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同时,给教师提供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学科领域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作为终身学习者,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为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5.增进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常规课程的整合,为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探索新道路

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因此,应充分发挥其作用,把信息素质的精神、意识、伦理整合到其他常规课程的教学中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在小学阶段,信息素质教育可结合语文、数学、自然等学科的教学,以游戏软件等形式,让学生通过文化娱乐活动,操作、接触、熟悉电脑,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和价值,对计算机网络先产生一种好感,进而产生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在中学阶段,信息素质教育除了把它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外,还要开设专门的信息素质课程作为必修课。教学内容除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外,还应包括对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的要求。例如,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对个人信息和著作权的保护,对信息使用、发布的责任,对学生探索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等。一些学校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探索,如上海市宝山区虎林路小学在Internet环境中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探索实践中,通过“明确方向,提出建议;主题搜索,制作卡片;归纳整理,阅读理解;展示观点,深入认识”这样一个学习流程,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4 13: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信息技术课的课堂纪律

──浅谈信息技术课的教与学

山东桓台第二中学 韩克



一天在某教育论坛见一帖子,题目曰“信息技术课的课堂纪律如何把握?”内容是“我在上信息课时总出现这样一个现象,不知是否是通病:学生总会在下面叽叽喳喳,交头接耳,而且感觉比较嘈杂。有些同学是在讨论问题,而有些则在混水摸鱼说些无关的话。对于这样的场面,该如何掌握,以致教学能顺利进行,教学效果达到最好?”回者甚众,都在感慨为何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如此难教,也有不少真知灼见,从各个角度提出许多好的建议和方法。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看完之后我也深有同感,感触颇多。

课堂纪律的杂乱只是表面现象,其深层次的原因不外两点:教与学。教师教学热情高,学生学习兴趣浓,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信息技术课有它的特殊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处于一个过渡期。在对这门课本身的认识还有待深入的时候,必然会有学生不满足,包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材教法等方方面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去看信息技术课,出现一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像信息技术总在发展变化一样,信息技术教育本身也需要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2003年4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颁布后,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正式成为高中必修课中的一科。这也给我们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学生眼中的信息技术课

谈到信息技术课,尤其谈到课堂纪律,就不能不提到在学生心目中,信息技术课到底是一门怎样的学科,他们怎么看待现在的信息技术课,他们心目中信息技术课是什么样子。为此我在学生中做了调查。由于学生层次不同,条件各异,接触信息技术的深度、广度不同,在谈到信息技术课时,差异还是比较大的,但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对信息技术课怀有感激和兴奋的心情。认为信息技术课确实为他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从最初的入门到入迷,学习有明确的目标。有此观点的同学占少数,主要是以前对计算机缺乏了解和必要的接触。随着神秘感的消失,新鲜感也没有了,但总的来说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

另外一种看法是对信息技术课“深恶痛绝”。我刚听到这个词的时候不禁有些诧异,到底是什么导致如此强烈的对抗情绪呢?经调查发现有这几点原因:一是学习内容重复单一。初中学了什么,高中还学什么,而且是单纯的重复,并没有从重复中进一步深入。二是教学仅局限于教材。很少有老师能对教学内容范围进行有效拓展,而且在教的时候以书为权威,唯书是从。教材编写也存在问题,有的内容很不严谨。例如“‘桌面墙纸’文件的扩展名为‘.bmp’”,难道jpg文件就不能作为“桌面墙纸”了?三是为考试而学。考试考什么,你就必须学什么,不考的就不可以学。就是你发明Linux,只要你不会用OE发E-mail,你就是不如其他人。这部分学生占大多数,普遍认为“上课学的是早已会的内容,想学的老师又不教”,因此产生抵触情绪,上课时无心听讲,“自学”其他东西。

当然,也存在极少数学生就是贪玩,只对“玩”的内容感兴趣。

二、教师眼中的信息技术课

在其他学科的教师眼中(甚至在大多数人眼中),担任信息技术课可算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好差事”:课时少,没有升学压力。但信息技术课的任课教师却有不少的苦恼。首先是人们的重视程度不够。从学生到一般教师再到领导,都认为信息技术课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尤其在以升学为目的的高中阶段。其次是由重视程度不够带来的软硬件发展不协调。有时一节课跑来跑去修机器、调软件,老师烦恼,学生抱怨,最后还不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还造成教材与信息技术发展不同步,而任课教师缺乏再培训、再“充电”的机会,只能对着学生“老生常谈”,也使得学生“怨声载道”。三是信息技术课教学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前无车,后无辙,翻开报纸杂志,长篇大论的都是“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而对信息技术课本身教学有指导作用的不多。

三、分析现象,把握本质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训练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

与以往相比,信息技术课的性质和地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认识的深入是一回事,教育观念的转变和课堂实践的落实更是重要的。信息技术课在各地各校的开设情况千差万别,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落实起来恐怕更存在很多人为因素,同时也有很多单个人所不能掌握的变数。学生想学的东西老师不教,老师教的东西学生都已经会了。信息技术课上的尴尬很值得反思。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曾指出,“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特征是有明显不同的,每一个学段的目标、内容必然有其清晰可辨的特征。将课程任务进行轮廓性分野,尽力给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设定合理的空间……各学段课程任务的轮廓性分野是这样确定的:小学──初步接触信息技术,形成感性经验;初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开始学习使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高中──在持续经历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发展,培养主动追求信息文化的能力。”

四、激励策略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的一贯做法。问题症结找到了,就要寻求解决的办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就从兴趣入手,采取激励策略,使学生爱学、乐学,从而彻底扭转不利局面,解决信息技术课堂纪律杂乱的问题。

所谓教学激励,就是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激励的功效,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呢?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的激励策略。

1.需求激励

为什么一些同学对某些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欲望不强呢?并非他们没有学习的需求,而是因为这些同学对自己的学习需求意识不强,没有显现出来,我们姑且称之为“隐性需求”。对一些知识的需求明显,我们就称之为“显性需求”。对于不同需求的学生,教师就要结合其不同的显性需求来激励其自觉挖掘自身的隐性需求。笔者认为,这种激励策略在计算机“基本技能”的教学中特别有效。

2.情境激励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因而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虽然目前信息技术可以创造许多情境,但是空有情境,而不注意情境的科学合理性和激励性,情境可能就成了教学中的“空中楼阁”。因此,要想使情境具有强的驱动力和启发性,需要教师及时的激励。在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多采用此类激励策略。

3.兴趣激励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顺势诱导,把他们的兴趣引导到学习中来,学生才可能乐学、爱学、活学。也就是说,对知识的讲解和操作的演示要注意学生的兴趣,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事物切入,并顺势诱导,教学才能引人入胜。

4.任务激励

学习每一个知识、技能都组织一些有关的任务,通过一个个循序渐进、有梯度的任务来驱动学生,通过一个个任务完成后的成功和喜悦来激励学牛。当然要注意任务的目标性、典型性、渐进性。

5.实际激励

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许多同学没有学习兴趣,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清楚学了有什么用。因此,教师在学习之前就要让学生知道学习之用处、与实际的关系,这样就可以消除学习者“不知

学有何用”的困惑。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特别要注意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的结合和类比,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通过形象、生动的实际事例化解学生畏难情绪,激发学习欲望。

6.相关学科知识激励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抓住不同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兴趣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激励其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如,有的学生对数学有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电脑制作的数学课件或几何画板等来激发学生。又如可用Windows98中的“画图”,结合美术课内容开展“电脑画图”的比赛活动;用Excel做物理中“平抛运动”的实验数据分析,并用WPS2000写成实验报告;用网上BBS分享学习、生活中的喜悦,解决平时学科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等等。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只要我们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把握好激励的时机,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和实施有效的激励策略,教学效果肯定会改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13: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电子作品评价模式的探索

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 邵红祥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创新教育的全面推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兴起了一种基于学生电子作品创作的教学模式,而其中的评价活动将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本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既采用多元评价标准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又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电子作品评价模式。
关键词:电子作品 评价模式 网络环境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创新教育的全面推进,课堂教学、课外学生自学过程中学生电子作品创作蔚然兴起。①电子作品创作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导下,利用网络资源,自己进行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电子作品的形式将这一学习过程表达出来。电子作品创作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教师和学生尽情享受到了教育多样化、个性化的益处,也充分感受到了它的魅力,可是“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这是基于学生电子作品创作的教学模式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电子作品评价模式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教学对评价的要求
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依靠自己的经验去建构真实世界并用自己的经验解释实在。在教学上,这一理论强调学习者背景和学习情境的作用,认为学习是在原有认知结构(个体背景)和外界(情境)的积极交互中建构新的认知结构,而这一交互主要是通过丰富的活动和问题解决的方式实现的。因此,建构主义教学导致了学习经历的变化,而学习经历改变同样要求评价的方法也要有所转变,评价的对象从面向知识转向能力,评价的范围从一元技能转向多元技能。
在电子作品创作模式中,学生的知识建构是通过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来解决或制作电子作品等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在开展评价时,应致力于反映学习者对信息的理解和主动建构过程,获取的数据也必须和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在制作作品时表现出来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和创造性相关。同时,学生在意义建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值反映,而是多维度、综合能力的体现。问题解决过程往往由发现问题、定义问题、信息搜索、整合信息和解决方案等技能组成;电子作品制作也可分为设计,组织,内容,演示等多项指标。因此,建构主义教学中对学生必须进行不同维度的综合评价,从而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果。
2.新课程对评价的要求
信息技术新课程对评价非常重视,提倡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来促进教与学,其中,尤其重视过程评价、作品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由此来检查学习效果、增强过程体验和改进学习方法。然而,目前的评价形式有走向套路化的倾向,通常表现在使用一定的量规通过小组、教师或学生个人填表完成。虽然,这样的评价中也非常注重过程方法,在内容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也无所忽略。但是,这样的评价对学生的能动力是存在盲区的,在激发学生的内心动力方面有很大欠缺,在诊断信息的反馈方面不够及时。同时,③新课标还提出了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提高评价的效率和效果;利用信息技术记录和收集学生学习过程的信息,帮助实现过程性评价。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评价,我们有必要在学生的创造性上拓展,有必要对新的评价模式进行探索。
在传统教学中,评价往往是在教学之后进行的一种孤立的、终结性的活动,目的在于对学习结果进行判断。而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和技术本身就是教学的目标之一,评价具有指导学习方向、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激励的作用,正是由于有了评价的参与,学生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因此,评价是镶嵌在真实任务之中的,评价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是一个进行之中的、嵌入的过程,是信息技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见图1)。
图1 评价在教学中的位置
为此,我们要提高评价的长期效益,通过评价让学生从自发到自觉深化学习,真正落实着力培养信息素养这个教学总目标。
二、电子作品评价模式的设计和实现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断。为了指导和评价学生电子作品的创作,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评价的作用。根据建构主义和新课程对电子作品评价的要求,我们要对学生的整个创作过程进行多元化评价,要提高评价的效率和及时性。因此,我们在设计电子作品评价模式时,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的评价模式,在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一种开放的、及时交互的评价环境。其设计结构图如下所示。
图2 “电子作品网络评价模式”结构图
当学生完成电子作品时,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将作品上传至服务器,而对学生电子作品的评价通常采用“实时评论”和“量规”来进行。一方面,每个学生有可能对同一作品有不同的看法和建议,他可以用文本的形式表述出来,通过交流共同提高,如图3-①所示。另一方面,也可采用“量规”来进行评价,④所谓“量规”(rubric)是指教师和学生用来评价教学效果的评价工具,它指明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量规由一套明确定义和描述的指标范畴体系构成,这些指标是教学活动中学生将要完成和评价的任务目标的重要构成要素,每一个指标分为不同的完成等级或不同分值的能力水平,并清晰地说明满足不同水平和分值需要达到的要求,如图3-②所示。
评价量规明确地规定了学生学习最终要达到的要求,此时,教师可以运用量规对教学活动项目、学生学习小组或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学生运用量规可以对自己进行自评、对学习小组进行评价、对学习伙伴进行评价。评价结束以后,可利用计算机迅速地统计出量规的具体分值,并通过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分析评价结果,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及时的反馈,如图3-③所示。
图3 电子作品网络评价的实现
利用网络实现电子作品的评价,用多元评价标准取代单一评价标准,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评价,提高评价效率;利用信息技术记录和收集学生学习过程的信息,帮助实现过程性评价。当然,在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如涉及情感、态度、体验的内容,无法由网络评价代替教师进行评价;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13: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基于学习社区的信息技术课堂改革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嘉信西山小学 李俊
内容提要: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以教师的讲解、演示为中心,它“重传授知识,轻实际运用”,这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而现在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学科教育,怎样改革现在的课堂教学,这成为一个很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运用北师大信息学院为我们构建的学习社区网站平台,很好地实现了这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改革。
关键词:学习社区 网站 教学改革信息技术课
我们知道,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讲解──演示──上机练习”,以教师的讲解、演示为中心,学生是被动地接收、模拟性的操作。这种教学形式没有充分体现出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工具来使用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往往体现出遇到实际问题,只能生搬硬套课堂上的模式,不会创造性能动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重传授知识,轻实际运用”的传统计算机教学已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
而现在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学科教育。而信息素养就是以“熟练运用常用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的搜集、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素养。现在我们每个信息技术组的老师对这培养目标都很清楚,但我们怎样实施才能让这目标落到实处呢?自从北师大信息学院为我们构建了学习社区信息平台网站(http://www.jxxs.net)后,这问题终于找到了突破口。于是我们以平台为依托,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
针对学生用到学习社区平台网站的所有的功能模块,包括小组学习、Blog(学生用Blog写日记)、知识宝库、班级留言、网络硬盘等。我们确定了以下几方面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目标。
(1)培养学生资源搜索能力:包括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收集资料和如何甑别有用的资料等。
(2)培养学生管理资源的能力:1.如何在平台资源库里建立相关的文件夹,并分门别类地把各类资源放好;2.如何下载和使用在平台资源库里的资料;3.如何有指向性地提出问题。
(3)培养学生资源共享的能力:1.如何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体会;2.如何利用网络硬盘有指向性地与他人共享资源。
(4)利用平台各种功能最终实现网上交流、网上协作、网上探究。
根据以上目标,我们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一年的实践下来改革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以用平台进行学习为主线,紧密结合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信息素养包含了技术和人文两方面的意义:从技术层面来讲,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从人文层面来讲,信息素养也反映了人们面对信息的心理状态,也可以说面对信息的修养。从技术层面来看的话,我们在课堂上让学生用学习社区平台来渗透信息技术课的内容,这样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去学习信息技术,使每一个环节都具有很鲜明的任务驱动,从而使学生形成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这种意识和能力是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的,学生不会像以前的信息技术课那样,因为要他掌握这知识或能力而产生负担。要使它们之间很好地结合,一方面要求这学习平台开发得要好,事实证明北师大信息学院为我们构建的这学习社区平台理念先进,很好地构建了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更体现出新形式下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实现了学习社区平台与信息技术课的无缝结合;另一方面要求我们信息技术老师要了解新形式下信息技术的培养目标,吃透现在上课用的信息技术教材。
下面我简单举一些课例,让大家了解我们的做法。比如,我设计了一个课题为《宇航探秘》的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主要通过学习平台来实现。让学生学会了平台中分组学习的小组资源、分组学习的小组作品、分组学习的小组讨论、班级留言、提问答疑、在线消息、校园论坛的“宇航探秘”子论坛等网络工具的使用,同时通过做宇航探秘活动的作品,使学生在非常感兴趣的环境下掌握了word或powerpoint等知识。在初步掌握word的基础上,我通过让学生在平台Blog中写日记,让学生掌握了用Blog这网络工具来写日记的方法,同时对Blog在线编辑器与word的排版编辑功能进行了对比,既巩固了word的知识,又加深了对Blog的理解。
二、与其他课程内容相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融合为一体,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培养协作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在信息社会中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我们的学习社区平台是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也是一个多样的学习工具。它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为我们各科实现网络教学提供了服务,这样我们信息技术课通过用平台就很好地实现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整合。上面说的《宇航探秘》的主题探究活动就是一个与科学课整合的例子;上面说到的用Blog写日记就是一个与语文课进行整合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有时我们甚至和其他学科的老师一起合作来完成一节课或一系列知识点的学习,这样形成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探讨氛围,进行优势互补,促进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的不断渗透与融合。
三、突出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实现网上交流、网上协作、网上自主探究
在依托学习平台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和各学科的整合要求和掌握的学习目标是各不相同的。但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重视学习社区平台上的在线消息,班级留言,论坛、提问答疑、分组学习和网上搜索引擎等工具的使用,而且都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或用主题探究的学习活动来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这证明我们始终把网上交流、网上协作、网上自主探究的这些信息素养作为我们最终的培养目标。
一年多的改革,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得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一年下来,信息技术课程大纲要求要用三年才能掌握的东西,但实验班的绝大部分学生现在用一年时间已经掌握了,而且他们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及心理状态都远远好过非实验班的学生。但一年的改革下来也存在了一些问题,下面分析一下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对策。
1.由于学习社区平台网站设计的理念比较先进,所以我们对平台各功能模块作为教学和学习的工具的认识和挖掘还有个过程,这过程也必将制约着我们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度。所以我们今后还要不断虚心向北师大的专家和教授请教,同时我们信息技术组之间,老师之间还要不断地加强交流,以不断加深认识。
2.我们还要继续通过学习社区平台的使用积极主动与各学科融合,整合技术手段与课程内容、整合学习环境、整合人力资源,并充分运用平台资源,开展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促进全体师生信息素养的迅速提高。
3.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信息素养是参差不齐的,但我相信,只要我们重视对暂时落后的学生的辅导,同时随着学习平台网站的进一步铺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相信这种差异会越来越少,学生的信息素养也会越来越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13: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依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高健



前不久,在《中国电脑教育报》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谈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出于职业的敏感,我饶有兴趣地通读了全文。我首先被文中的一个问题吸引了“信息技术课应该教给学生什么?”难道就是教学生练练打字,制作表格、画画图吗?果真如此,那么只要参加电脑培训班好了,又何必从中小学开始就开设信息技术课呢?

目前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法,上课时一再强调重点、难点,一再叮嘱学生哪些知识要记等等,却忽视学生信息意识、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等的培养。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有这么一段语:“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课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要创设实践环境,让学习者自主在去探究、去发现,教师应该从完全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向知识传授者、指导者和设计者的多维角色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营造学生信息素养环境

为了促使教师尽快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学校通过经常性的全员培训,使教师人人都能运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能利用校园网进行网上教学交流,会独立使用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制作课件。计算机可以插入视频、模拟动画、聚集资源、网站链接等,把知识内容以一种更灵活、更具变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占有大量的学习资源。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的有机组合,增强了课堂的艺术气氛和感染力。

 许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虚拟情境教学、实验演示教学、信息加工网络教学、交流互动网络教学、自主学习网络教学、协同合作网络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模式。教师正从知识的选择垄断者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学由重视单向的封闭系统转变为多重多向的开放系统。

二、利用首因效应,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如果提不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谈不上信息素养的培养。现实中,计算机高手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电脑方面的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加之平时刻苦努力的实践操作,就会日见成绩。领略到学习带来的愉快后,就会更加精神振奋,乐此不疲,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有信心。如此一来就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天长日久,学习信息技术就成了一种乐事,一种必须了。

因此,我很注意在课堂一开始就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上来。如将计算机的概念、组成等抽象化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成色彩鲜艳、中心突出的画面,并配之以声音强调计算机的组成部份,使其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接着进一步提问:“你们知道计算机有哪些功能?由哪些部分组成?”学生纷纷举手,兴奋地告诉我:“可以作为电视看,可以作为写字板写字,可以作为录音机听音乐……”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浓,课堂气氛活跃,从而顺利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当然,在以后的信息技术课中,我也很注意收集一些跟所学内容有关的有趣的内容给学生观看,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的培养

信息技术教育中,要特别重视信息活用能力的培养,即以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根据问题的分析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算法,如何评价与完善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工具的掌握更为重要。在信息活用能力的培养中,与具体机器、软件操作能力相比较,应更注重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课堂的时间是短暂的,为了给学生更多提高信息素养的机会,可以结合教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课堂进行延伸,让学生创造出好的作品。

1.结合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创作作品,让学生自己交流,亦可推选出好的作品展示。

2.开展“系列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

3.学以致用,提倡用信息技术去解决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鼓励学生使用计算机。

4.积极创造环境,让学生在学、用信息技术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并成为一种习惯。

四、帮助学生提高对信息的分析、评价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在信息的海洋里,既有对社会进步有利的信息,也有大量不利于社会进步的信息“垃圾”;既有真实有效的信息,也有虚假骗人的内容。所以,面对大海一样的信息,学习者必须学会如何评价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应该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提高对信息的分析、评价能力。为此,我经常在课堂上强调:“同学们,你们在网上查寻资料的同时,不要因为贪玩和好奇进入一些不健康的网站。你们应该有一双‘火眼金星’来识别网上这个五彩缤纷的大世界。”我还打电话到一些同学家里,告诉他们家长,让他们配合做好工作,如注意别让孩子进黄色、暴力网站,教育孩子不要通过QQ盲目与人交朋友等。除此,学校还经常召开大会,邀请有关人士来校作报告,通过一些逼真的画面和有声有色的描述,让学生了解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提高他们对信息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我平时还非常注意对学生进行信息伦理道德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对计算机系统的破坏或利用计算机进行非法活动是一种不道德、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

五、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几种方法和途径

1.善于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是信息技术课的一种教学方法,由教师设置适当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不仅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一种学习方法。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时,教师应首先设置情景,提出一个主题,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将要在一个什么样的主题范围内、什么样的框架下进行学习研究,然后围绕主题布置任务,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学习研究。比如,在讲利用互联网搜索信息时,教师可以将情景设置为:假如学生要写一篇关于奥运会的文章,要求通过互联网搜索有关奥运会的信息。在情境中布置了任务,接下来就是让学生独立地尝试着从互联网上获取所需的信息,完成任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适时地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教师的指导就学会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三个要点:第一,教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起到指导者的作用,既不能放手不管,也不能完全包办;第二,通过小组协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第三,任务的设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让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整合起来

学校中的信息技术教育不应只限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应将信息技术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特别应重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以信息技术促进其他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其他课程的学习,充实、完善和补充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整合既有利于其他课程内容的学习,又有利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而且它对学校的教学改革、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如前面所提到的为作文课寻找资料的教学,学生不仅增强了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还掌握了浏览器和搜索引擎的使用、网页保存等技能,教学效果特别好。

3.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我校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建立已有三年的历史。我主要教学生用Word制作小报,用Frontpage制作网页,用Flash制作动画。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致很高,他们除了能灵活运用我所传授的部分知识外,有好几个学生能独自钻研电脑制作方面的书籍,并把从书上获取的知识用到作品制作中去。

总之,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要符合信息技术的层次性和实践性,提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具有高素质信息素养的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13: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中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分析



河南省三门峡市崤山西路24号外国语中学 程青云



继电视、广播、报纸之后,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第四大媒体,电脑和互联网已成为中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网络在给中学生带来丰富的精神产品和无限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网络所具有的魅力和健康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其中“网络心理障碍”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代文明病。自私孤独抑郁、网恋、游戏成瘾、色情并称四大“网络心理障碍”,已成为困扰中学生“网虫”的主要病症。

网络心理障碍在医学上的解释是指患者往往没有一定的理由,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国际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浏览,以致影响正常生活,损害身体健康,并在生活中出现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网络心理障碍的起因应追溯到口唇期,婴儿通过哺乳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并保留了对代表母爱的温暖、关怀、安全等美好感觉的回忆和思念,而患者通过上网,重新获得这种从口唇期结束后就似乎消失而又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满足感。学习中遇到困难、受到挫折、社会交往恐惧等,为了寻求解脱,而沉溺于网络之中。网络心理障碍导致的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混淆现实生活和虚拟生活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自残意识和自残行为。

中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产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学生有着天然的、自发的积极探索外部世界的心理倾向,且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成熟的青春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易出现思维的片面性。青春期的学生对自我和社会的评价易理想化,中学生普遍有一种英雄情结;“追星”、崇拜偶像都是这一心理因素的外在表现。他们总爱把自己置于某种想像的环境中,扮演或模仿自己内心的偶像。孩子在成长中产生的心理变化,往往为家长所不解甚至忽略,随着生理的迅速发育,他们会很留意自己外表的变化,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潜意识里会觉得别人都在关注自己,进而渴望表现自我、乐于被人赞赏甚至崇拜。孩子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很难得到这一心理的满足,而在网络游戏中却能满足他们这种自我夸大的心理。

其次,中学生在学校面临繁重的学习压力,长时间处于压抑紧张的状态,而不能放松释放。回到家中,父母还要以各种方式补课、请家教,这些导致中学生处于一种生理和心理压抑和苦恼期,长期受压抑需要一条途径加以宣泄,而上网无疑是最为理想的途径。

同时由于孩子父母工作繁忙或单亲家庭导致孩子和父母交流极少,部分家长极少关注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变化,把对孩子的爱简单理理解为付出,而不管孩子的自身成长的需要。我做过简单的调查,学生回家后,家长问孩子的第一句话是这一周考试了吗?得多少分?造成孩子对家长特别反感,而不愿把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告诉家长,还有一部分家长工作繁忙或天天沉迷打牌,或为感情困扰而自顾不暇,这些因素都影响到家长与孩子的相处时间和亲密程度。而中学生缺乏独立能力,而中学生交际范围和能力也十分有限,当他们在依附于家庭,却无法从家庭得到温暖时,便会转而利用网络的交际功能从中寻找温暖,也易因此沉迷于网络。

再有,由于我国目前性教育滞后,中学生生理上趋于成熟。但性心理却极为不成熟,对性普遍存在神秘感。在这种心理驱使下,极易受不健康的网站和游戏的诱惑而不能自拔。中学生沉溺于上网,尤其是黄色网站,其危害性极大。首先会使他们迷失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世界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会影响中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其人格的分裂,不利于中学生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塑造。其次,迷恋网络还可能使中学生产生精神上瘾。一旦离开网络,便会产生精神阻碍和异常等心理问题和疾病。表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就是举止失常、神情恍惚,性格愈加怪异。

再次,由于各级教育部门对学校的教学评估方法,高考选拔人才的形式等原因,中小学教育的功利性越来越强,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多侧重于学业,以学生成绩为中心构建教学体系。这种教育方法不但使学生面临沉重的学习和思想压力,也会过早地把孩子的发展方向局限于某一方面。

在中小学附近都有网吧存在,而这些网吧中又普遍存在刻意吸引学生上网的现象。青少年由于存在爱模仿、爱表现的心理特点,所以各种网络流行语言极易在校园内盛行,社会环境的改变和各级管理部门监管的漏洞也是青少年沉迷于上网的原因。

网络时代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都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这对于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工作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带来了新的课题。开展校园网络文明建设工程,任重而道远。只有正确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做出积极的、超前的应对。只要我们扬长避短,未雨绸缪,对网络给中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以防范,创新工作方法,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各级社会监管门扎实工作,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样才能开创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13: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信息技术获奖论文选


浅谈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河南省信阳市游河高中 杨继军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充当知识的传播者,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是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的主体,要求教师能主动投身课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教师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身份的变化要求技能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应用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编制教学软件。促进了课程向个性化、生活化、系统化方向的发展,实现了课程教学和知识的融会贯通。

一、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革命促使了人们思想的变革,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枯燥,多媒体计算机进入了课堂迎来了教学的春天。教师通过计算机创设意境、渲染气氛,将与教学有关的知识运用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信息,在课堂上展示出来,配以大量的视听,动漫等手段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手段的更新既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上课以讲述为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了课堂容量,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模拟演示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计算机控制各种媒体,可把书本上、语言上难于表达理解的内容直观化,使学生从中间接地获得准确的感性知识。“百闻不如一见”。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等新概念的建立对与思维还不完善的初中生来说很困难。以往是一遍遍的口说手比划的。肉眼无法看到,语言又难于解释清楚,很费劲,也抽象。如今利用图形、动画、音效等各种媒体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将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生动地模拟和再现物质微观的结构、状态和变化过程,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直观性使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避免了学生由于对知识难以理解而产生厌学情绪。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键的断裂和形成过程。有些反应挺复杂的,反应原理的解释要用到键的知识,键也是微观的。传统教学中往往用到模型、挂图。但过于静止、抽象,不易理解。怎样才能把微观粒子宏观化、平面空间化?图形动态化是个关键。如今计算机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电脑控制各种媒体,还可把书本上、语言上难于表达理解的内容直观化,使学生从中间接地获得准确的感性知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加强。

另外,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把很大一部分时间用在板书上,节奏慢,课堂容量小。有了计算机则可以提前编课件,把必须的板书和习题提前写好,上课时只需轻轻一点即可达到效果。这样既可节省时间,又可把更多的时间用来补充一些新知识,或辅导学生,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演示实验,优化化学实验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既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态度,又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一些学校要么苦与资金匮乏没有标准的实验室,要么人数太多,很多演示实验,一般老师只能在讲台上演示。这样,只有讲台前面几排的学生才看得清楚实验现象,后面很多学生都看不清楚。也有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实验,或一些无法实际操作的实验,在课堂上都不能很好地演示。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如模拟错误实验造成的后果:在试管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加热后生成的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启谱发生器被堵塞引起的爆炸;氢气点燃爆炸等等。通过演示模拟实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需要注意的是模拟实验是绝对不能代替实验操作的,还是应该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强劲优势在于它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开辟了更加宽广的道路。在教学中,必须深入研究和实践如何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使之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才能体现出多媒体计算机辅教学的真正价值。

当然,技术的运用,一定要符合教学规律,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更不可能代替老师的课堂教学。老师的主要任务是要营造一个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加强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04: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