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1-11-22 12:54:4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部分生字词。
2体问:课文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二、学习第2?4自然段
1师范读。 2讨论作答。
(1)孔子是怎样拜师的?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着句话,从中你会感受到什么?
(2) 从那些词看出孔子旅途艰辛呢?能想象出途中的情景吗?
(3)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话。
3孔子老师是怎么样的?图中哪一位是老子?(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用第二自然段中第二句话来描述)
4分角色朗读二人的对话,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1)文中“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联系生活实际能体会到什么意思?
5师引导过渡:后人很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那么孔子和老子留给我们的是什么样的印象呢?你读后有什么样的感受或启发呢?
(1)小组讨论。 (2)派代表发言。
(3)师总结:同学们说的很好,孔子和老子是古代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勤学好问,谦虚礼让,诲人不倦,弟子满天下,得到了世人的尊敬和佩服。从他们身上,我们懂得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同学们应抓紧时间,努力学习,走进知识的海洋,文化的宝库。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 作业
作业题目、类型:
①待学生通读全文之后,设计了以下一个积累巩固型的作业。
( 一 ) 、词语盘点:
1、摘录形容孔子的词语:
2、摘录形容老子的词语:
3、从上述词语中,我能找到两组近义词:(拜访 —— 拜见 等候 —— 迎候)
②待学生通读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理解了“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体会了“终于”一词的内涵后,设计以下这项理解运用型的作业。
( 二 ) 、小练笔:
相距上千里的路途,孔子连续几个月的时间忙着赶路,急于求学。一路上,他的头发( ) ,胡子 ( ),衣服 ( ),脚趾( ),但他不顾( ) ,不顾 ( ),终于走到了洛阳。
③待文本学习完毕,学生对孔子的虚心求教的这种认识有了一个新的高度。设计了以下拓展升华型的课外作业:
( 三 ) 、资料链接
收集一些孔子的名言,并借具工具书尝试着理解。
板书设计:
拜 孔子 师(老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 (大思想家)
“学海无边苦作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