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3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1:3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五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教材简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文质兼美,富有人情味,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文章前一部分文字浅显生动,后一部分概括优美,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的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着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
  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立足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定读书方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读、思、说、议等实践活动中完成对语言文字先领悟内化,再积累外化的过程。体会文中母亲充满感性的爱,父亲充满理性的爱。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读懂课文内容,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难点】
  对文章重点语句的感悟,理解为什么同一首诗,父母评价完全相反。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
  2、文章重点语句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受到过的表扬语批评,想一想自己当时的心情和感受。
  2、是啊,一个人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童年所受的教育起着很大作用。一个小朋友童年就听到了这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出示课题,齐读)给他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读课文前,先琢磨琢磨题目的意思,“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从文题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争取读得正确、流利并自学生字。
  3、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要求会认的6个生字和要求会写的14个生字。读一读、记一记、写一写,并把自己的识字方法和同桌进行交流。
  4、汇报交流识字成果。
  5、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帮助学生巩固识字成果:
  糟糕 确实 自豪 誊写 敬仰 判断 出版 戏剧
                 
  严厉 灵感 创作 源泉 警告 提醒 谨慎 极端
  6、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三、了解内容,理清脉络
  1、认真读、认真想是一种很好的读书习惯。带着问题走进课文,更是一种会学习的表现。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分为几部分来理解?现在,我们就去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2、学生默读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3、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读,扫除阅读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通过概括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层次:课文中讲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哪几个阶段?
    (即把课文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来理解。)

四、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精读童年的故事这部分内容。
  1、默读课文:
    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么样?父亲是怎么评价的?我有什么反映。画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画出表现表现父母的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鼓励学生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2、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段落和句子进行汇报并相机指导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母亲慈祥、和蔼、亲切的语气;父亲的话读出严厉的语气;“我”的话内容活泼,读出平缓的语气。

五、布置作业,预留问题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为什么面对“我”童年写的一首诗父亲和母亲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精彩──糟糕
           童年 母亲:精彩极了
              父亲:糟糕透了
              几年以后
              成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1:36:4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新词。

  2、回顾课文内容,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和父亲分别是怎样的评价。


二、以读悟情,体会情感

  精读“我”后来的认识这部分内容:

  1、过渡:

    我”在很小的时候还不能正确对待父母不同教育方法的良苦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能体会到父母不同的爱使他最终走向成功。

  2、默读课文:

    思考自己提出的不懂或感兴趣的问题。

    (比如:“我”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

  3、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结合理解重点词、句,深刻理解巴迪成功的原因──正确理解父母的爱意并带着自己的情感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重点引导学生重点体会以下句子的深刻含义:

   ⑴ 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⑵ 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⑶ “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与感悟,读懂文章的深刻含义,母亲的鼓励,父亲的严格要求都是爱。)

  4、总结提升:

    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是作者长大后体会到的,说明作者体会到了父母不同的爱。

  5、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拓展延伸

  1、说说自己喜欢哪种评价,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并谈谈自己都有遇到哪些这样的评价,当时有何想法,现在又是怎样认识的?

  2、联系自己的感受写想一想自己曾受过的爱,你从中汲取了怎样的力量?写下来。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母亲:鼓励、赞扬  满怀信心地前进
      爱
         父亲:警告、教育  不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练习设计】

  1、读一读,写一写:

    糟糕  自豪  誊写  慈祥  满怀信心

    歧途  公司  位置  出版  谨慎  迫不及待

  2、读句子,用加点的词再写一句话:

    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鼓舞  严厉  兴奋  赞赏

  4、读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⑴ 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⑵ 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⑶ “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5、读了这篇课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教学建议】

  1、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

    有个性才会有创新。课文的第二部分,有不少含义较深,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的句子,学生读时,肯定会有所感,有所悟,同时也会有疑问。因此,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找出文中自己感触较深联系上下文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发现难以理解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可以先试着自己回答,或与同学讨论,也可以向老师求助。让学生在读、悟、写、问、议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热情的鼓励和严厉的警告都源于爱,只不过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学习感受爱、理解爱,明白鼓励与批评在成长中的作用,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2、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学习,悟情悟理,注意到学生的实际理解接受能力和现有控制能力,教师应注意必要的和适时的给与引导和帮助。在领会文章思想感情,尤其是在体会父母对孩子不同表达爱的方式上,应强调注意通过指导朗读来加深理解,并通过适当的联系生活实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3、教学时要重视朗读,要注意朗读的层次性,读准、读通,读出感情。课文描述的是发生在“我”和妈妈、爸爸之间的事情,人物的对话,神态和内心活动的描写较多,朗读时,不同人物的身份要读出不同的语气。妈妈要读出慈祥,和蔼,亲切的语调,爸爸的语言要读出严厉的语气,“我”的内容活泼及叙述的语句要读出平缓的语调。无论是妈妈的话,还是爸爸的话都要读出“爱”。可以采用师生合作对读等多样形式交替,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积累,读中升华,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注意朗读的激励与评价,做到以评导读,以评促读,读中理解,读中升华。


【资料链接】

  1、课外阅读:

母爱如海,父爱如山

    每个母亲都是一处融合了神奇的伟大堡垒,不管它的外形是堂皇的还是朴素的,内心却都一样,保护她爱着的宝贝不受风吹雨淋,她用臂膀支撑着那片蓝天。在母亲的爱中,我们得以自由游荡,海阔天空。即使有一天母亲年迈,她依然用关切的眸子注视我们,给我们信心,给我们力量。 法国有句名言: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

    理解父亲,只有等三十以后才明白。我们开始记事儿时,父亲是通过母亲传递关爱信息的,你从远方打来电话和母亲蜜言时,你可知道父亲正侧耳聆听,双眼模糊?总以为父亲静如湖水,其实,他的内心是一团火,他在用眼睛的余光看着你迈步,他在用心去替你找寻前程。母爱是撑天的伞,父爱是明路的灯。你甚至注意不到父亲的身影,他的爱是含蓄的,等到有一天,凝视父亲的背影,看到父亲担山的肩,看到父亲挥镰的手,这时的父亲已然老了。这就是男人!

    父爱无边!

  2、关于父爱、母爱的名人名言: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意大利 】但丁

    了解自己孩子的父亲是睿智的父亲。

                          ──【英国】莎士比亚

    妈妈,您是母亲,知己和朋友的完美结合。

                           ──【印度 】泰戈尔

    人类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喊,就是“妈妈”。

                          ──【黎巴嫩】纪伯伦

    父母对子女的情,远胜于子女对父母之情。

                           ──【日本 】吉田松

    岁月呀,给母亲带来苦恼,但是不会使她的爱减少。

                          ──【英国 】华兹华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1:36:4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糟糕、誊写、出版、慈祥、谨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默读课文,把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阅作者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2、导言:

    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二、初步感知,理清层次

  1、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将课文分为“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默读课文中遇到的问题。

  3、全班交流:

   ⑴ 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破的词。

   ⑵ 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

   ⑶ 课文怎样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

   ⑷ 课文主要讲什么?


三、品读文章,体会情感

  1、出示阅读提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阅读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1~14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画出来并读给同学听,想想从巴迪父母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批划、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3、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4、点拨引导:

    (根据学生品读的句子自由调整。)

   ⑴ 语段一: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再次拥抱了我。”

     引导: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你能给同学们读一读吗?

     (齐读提示:注意母亲这时的表情,“眼睛发亮,兴奋地嚷着”。)

     导读:你还从母亲的哪些话中体会出母亲对巴迪的爱?

   ⑵ 语段二:

     引导理解母亲本来知道巴迪的诗写得并不怎样,但她觉得巴迪是个孩子,应该鼓励,这样巴迪才更有信心。

   ⑶ 语段三: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放回原处。

     引导: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其他同学有不同感受吗?

     导读:父亲还说了什么?找出来读一读。

     导读:父亲这句“糟糕透了”听起来好象对一个七八岁的巴迪来说很苛刻,但实际上这里包涵着父亲对儿子的爱,一种深沉的爱。你们还能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父亲对巴迪的爱?

   ⑷ 语段四:

     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很长的时间。


四、布置作业,体会情感

  1、有情感朗读课文。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否与小巴迪有一样的经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1:36:54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披文得意,自我感悟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迪的第一首诗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你们对这两种评价有什么看法?

  2、文中两种“评价”竟然引起了我们的不同评价:

    谁对谁非呢?老师建议大家再认真读一读课文中关于写母亲评价的句子。想一想,母亲这样评价的用意。

  3、对于母亲评价的语句,我们来读一读,加深体会,读出母亲的情感。

  4、母亲的评价是一种鼓励,是一种爱,那么对父亲的评价又该怎样看待呢?真像有些同学所说的那样“ 残酷无情”吗?父亲为什么这样评价?

  5、父亲的评价与母亲的评价有关系。那就是说,父亲的评价也是事出有因,他不想让巴迪走向极端,陷入自我陶醉中不能自拔。从根本上讲是出于父亲的一种责任心,对巴迪严格要求。现在我们分角色读1~14自然段,感受一下人物的不同心理,好吗?


二、联系生活,加深体验

  1、文中父亲母亲的两种评价的真正目的,我们清楚了,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一件招来截然相反评价的事情吗?

  2、现在大家明白了这两种评价的好处,要是问你到底喜欢哪种评价,你能说出你的真实想法吗?要求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说一说理由。

  3、看来大家倾向于鼓励性的评价,这不奇怪,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这也许是大多数的共性。可是假如生活只有一种评价行吗?大家读一读16~17自然段,看一看你又获得了什么新的启示?读完后,小组交流一下。

  4、大家理解得真深刻,找到了巴迪成功的原因—正确理解父母的用意。


三、反思文本,内化情感

  1、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体会,让老师突然感觉到同学们一下长大了许多,成熟了不少。大家都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却没有得到机会,现在老师就给每个同学都有一吐为快的机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爱的启示》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可以写对课文的感想,也可以写自己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类似情境的新认识。

  2、互相交流所写短文,相互评议。

  3、小结:

    生活中有许多爱的不同表现形式,当我们遇到鼓励式爱的时候,应戒骄戒躁;当我们遇到严格要求的爱的时候,我们要正确地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1:37:01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课时

一、紧扣课题,带疑读书

  1、就题质疑:

    上课伊始,可从课题入手,揭题后问学生:这一课的课题和其他课文一样吗?从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带疑读书,然后小组内交流初读感受。


二、初步交流,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

  2、讨论:

   ⑴ 课文主要讲什么?

   ⑵ 读后有什么感受?

   ⑶ 你能解决从课题中知道的哪些内容?

     (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能说到什么程度就说到什么程度。)


三、分层探究,升华体验

  1、把课文分为两部分:

    七八岁时写的一首诗,得到妈妈的赞扬,同时受到爸爸的批评。对这件事,作者的认识不断发展。请根据作者认识的发展,把课文分为几部分。学生可能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也可能分为三部分,老师均应予肯定。然后小结,第一部分是写七八岁时的即时感受,是感性的描写;第二部分写成长过程中的认识,也是感性的叙述;第三部分写成年后的认识,是理性的升华。

  2、七八岁时的即时感受:

   ⑴ 学生默读、画注。作者细致描写了妈妈赞扬的语言,赞扬时的神态、动作和自己的感受;细致描写了爸爸批评的语言和自己的感受。请用“  ”画出重点词句,体会妈妈赞扬的热情和爸爸批评的严厉,体会作者对赞扬与批评的不同感受。

   ⑵ 学生交流重点词句,并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

   ⑶ 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朗读。

   ⑷ 大组交流朗读。对来自妈妈的赞扬,爸爸的批评,作者的感受非常强烈,又截然不同,谁能把他内心的感受读出来。

     (老师要相机指点:对妈妈赞扬的感受:自豪、兴奋;对爸爸批评的感受:伤心透了。前者是热烈的语气,后者是低沉的语气。)


四、课后练习,积累语言

  1、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1:37:0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积累词句,体会情感

  1、听写以下短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订正,再读一读:

    眼睛(发亮)  既(腼腆)又得意洋洋  有点(迫不及待)

    怀着(一种)自豪感  实在(等不及)了  把头埋得(低低的)

    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2、背记自己喜欢的三两个句子,互相交流启发。


二、分层探究,读中感悟

  1、十二岁的感受:

    七八岁时,作者不理解父亲的批评,十二岁时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对妈妈却一直心存感激。请认真读读课文,体会作者认识的变化。(此部分以读代讲)

  2、成年后的认识:

   ⑴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

     成年以后,作者也成了一名著名作家,对这件事又有什么新的认识?默读课文,画出最能表达作者新认识的语句,多读几遍,再想一想,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也可以用提问题的形式,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

   ⑵ 全班讨论,适时指导。教师要适时对下面的重点语句给予点拨:

     句1:我越来越认识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指导:结合问题指导:成年后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儿时是‘多么幸运’”,这是为什么?要让学生明白“母亲的力量”是指赞赏的激励作用;“警告的力量”,是指批评的伤害或警示作用。作者小时的幸运是既有赞扬的激励,又有批评的警醒。在理解句子意思以后,要让学生多读几遍,在朗读中加深感受。

     句2:这些年来,……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指导:“两股风”,指赞扬的力量和批评的力量;“生活的小船”,指“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句义的理解可联系句1理解,要让学生理解到,来自母亲的赞赏,激励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来自父亲的批评,提醒自己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错路。

     句3:我从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指导:结合问题指导:为什么说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联系句1和句2指导,即联系赞扬的作用和批评的作用指导。

     在理解句2和句3的意思后,要把最后两个自然段的话连起来读。应腾出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熟读成诵。


三、总结课文,表达感受

  1、质疑:

    学习课文中还有哪些自己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

  2、总结:

   ⑴ 想一想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⑵ 学完全文,你有什么感受。

  3、联系实际,体会情感:

    以“父母关心我成长”,说说对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感受,既要把事情说明白,又要说出自己内心感受。先在小组说,再推荐说得最好的在班上说。


四、内化情感,课后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以“父母关心我成长”为内容,写一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1:37:1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从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2、导言:

    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错的词。

  2、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

  3、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4、写生字。


三、尝试自读,讨论交流

  学生默读课文,也可以轻声读书,可以查找资料,可以直接在课本上画画写写(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加一点批注,有疑问的地方打个问号),还可以写读书笔记。学生既可以同座交头接耳;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谈得来的同学切磋。(老师则密切关注学生的自学状况,释疑解惑。)


四、朗读课文,领悟情感

  1、师范读,后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读。最后请几位学生读个别段落。

  2、朗读指导要点:

   ⑴ 母亲和父亲对“我”的诗不同的评价及“我”不同的反应。如,母亲的兴奋和赞美,父亲的严肃近乎冷酷;“我”听到母亲表扬后盼望父亲回来的心情、表现等孩子的一系列体验,都应努力读出来。

   ⑵ 课文最后两段,是作者对两种评价的冷静思考和独到见解,是成年后的理性认识,也应有别于前面的朗读。

  3、想想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17: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