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1-11-14 16:45:39
|
只看该作者
这十点是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
阅读教学:
现在的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上不是很准确。在教学目标上,各年级段有超标,有未达标的,有越位,也有不到位。
(2)对阅读教学的内容把握上有偏差。有老师还认为分析内容是教语文的全部。
(3)在教学方法策略,基本上还是在分析内容的模式上。
有效性不高,实效性不强,学生就对阅读教学兴趣不高,我们对孩子的起点把握不准,什么都问,什么都讲,滋长了厌学情绪。课堂上,老师强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只是口头上,还没有落实到课堂上。
建议:
一、准确把握各个年段的目标,强化目标意识。
低年级目标:
许多名师的课,因为不是用自己的学生,上了课就走,所以目标意识不强。
强调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主要是字词句的教学。
中年级的年段目标:
1.继续进行字词训练,包括培养学生字词能力,理解词句,除了理解词句表达的意思,还要体会词句表达的效果。
2.要进行段的教学。中年级的教学更多以段为例,展开阅读教学,段的教学包括三个意思:归纳段意,知道这一段讲了什么内容;理清段序,理清这段话先讲什么,再讲什么。了解段的写法,是用什么表达方法来写清意思的。
3.加强朗读,训练默读,朗读在低年级的基础上,要流利地读,有感情地读,读出作者表达的情感,还要训练默读,目前是比较重视朗读,忽视默读,其实,默读是比朗读用的频率更好的阅读方式。让孩子逐渐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能力,教给孩子想什么,在什么地方想,在读时,画画,注注,批批,读后要有点自己的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
4.略读课文初知大意,用比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捕捉到课文大意,训练阅读的速度。几遍读书法,第一遍扫除读的障碍,做到读正确;第二遍,读后能知道主要讲什么,不仅有初步的印象,还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第三遍,感受课文的语言,这篇课文写这件事,哪些地方写的好,在自学领悟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在写法上如果有心得,就再进行交流,主要是整体把握。
5.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侧重词句段的教学。
高年级是句段篇的教学。
1.小学教学中词句教学贯穿始终,高年级要领会词句的含义,以及感情色彩。
2.在篇的教学上,要三个维度整体把握。第一,概括课文内容,要把握过程,重在培养能力而不是走过场,关键要有指导。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不同文体的课文,有针对的教给这一类课文概括的方法。例如:一般的记叙文抓六要素;写景状物的,游记的课文根据游览顺序,抓表现移步换景的句子;小说,散文,说明性的文章都有各有各得套路。第二,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抓住语言,不能只抓局部,要整体把握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以及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在这个基础上让孩子用自己的体会的感情去读课文。只抓局部的词句不是好办法。第三,领会基本表达的方法。两个层面,第一层面,一般的记叙,描写的方法,第二层面就是具体的不同的文章表达的方法。这是解决读写分离这样的教学现状的重要措施,阅读教学固然要关注阅读,但也要关注表达。从读学写,从读到写,做好读写结合的迁移。
3.学习不同文体文章的方法。这是改变单一内容分析的模式的策略。如:诗歌教学,是有意境的,诗人是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在教学中要从这些特点上入手,千方百计把学生引入到诗人的意境中,我们让孩子读诗歌想画面,形成动得画面,表达自己看到了什么,这些画面有的可能相同,有的相近,有的可能不同,我们都可以允许,在进入意境之后,会唤起孩子的情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再进行诵读。
4.根据需要,收集加工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浏览是和精读,略读一样重要的能力。浏览比略读的速度是更快的读,是跳读,不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
每一课要设计有个性的目标,依据年段目标,单元训练目标,我们确定教什么,不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不学什么。在设计具体的课时目标时,我们要兼顾得意得言。在语言形式,文章写法上有所得。如果在目标中忽视得言目标,就不是好目标,而且这个得言,一定要符合年段目标,要少而精,不能面面俱到。
如:《穷人》的目标
1.初读课文,概括小说讲了一件什么事。(概括能力)
2.细读课文,抓住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的部分,知道这些部分讲了什么意思,体会这样写的作用。(解释的能力)
3.评价桑娜是怎样的人。(评价的能力)
二、全面认识,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用好教科书,这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但教科书不等于全部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剔除语文教科书中有余的内容,(每一篇课文都有大量的信息),舍得,有舍才有得。语文老师就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二度开发。
抓三点:抓语言训练点,抓方法习得点,抓能力培养点.教科书不是阅读教学的全部,我们要认识到母语教学的课程资源,相关资源为我所用,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服务。包括多媒体资源、生活中的资源、文本资源。
例子:美国的习作教学。让学生给班级中的孩子写优点,每个孩子写班中孩子的优点,再让孩子把收到的这些优点后的感受写下来。这样的一个例子,看出教师要善于抓住生活资源;看出教语文,学语文其实是教学生如何做人。
通过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主要培养孩子的哪些阅读能力:
第一,提取信息的能力,有简单的信息,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第二,对文本做出解释的能力,比如,对语言的理解,揣摩,品味,包括理解意思,表达的效果,作用。例:《猫》说他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一天一夜不会来呢!(吧呀呢)
第三,对文本做出判断推断的能力。如:《惊弓之鸟》第二段讲原因时有四句话,第一句讲结果,第二句分析原因,第三四句,根据原因做出判断。非常严谨,先讲果再讲因,再讲根据因果做出的判断,抓住这样的段落,可以训练思维。
第四,对文本做出评价的能力。如:《桂林山水》抓句段,进行赏析,谈感受。对语言,对表达方法都可进行评价。
三、研讨以阅读方法、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从内容分析转向以阅读方法和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的路上,建议,自学在前,先学后教。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在低段,学好拼音后就能鼓励孩子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生字,到高年级一点点加大自学的能力,如自学提示,自学单。在自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简单的就马上解决,不是这课中需要解决的就以后再说,剩下大家所关注的问题进行指导。这就是以学定教,找准教学的起点。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很多原因是老师没有找到起点,应找准起点,顺学而导。
老师在指导的时候,要关注:
1.营造教学氛围。要创设愉悦、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老师教学产生一个场。
2.善于把每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好的课是多数学生学习的课堂,不好的课时少数学生展示的课堂。
3.唤醒。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善问到善问
4.导向。是引导,但不是牵引。
5.放手。给足时间,开放空间。让学。不要过于强势,过于强势的父母培养不出自理能力强的孩子,过于强势的老师,培养不出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如:魏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教。(叶老)
6.帮扶。发动主导作用,问题引入,用方法注入,用朗读示范,(如长句子的读,低年级老师就应该示范)用话语点拨,用生成促学,用评价激励。
好的教学不是展示教师才华的教学,而是展示孩子从不懂到懂的学习过程,既要预设更要注重生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