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28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三九年级上册语文《陈涉世家》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8:5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三九年级上册语文《陈涉世家》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分析教材】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基本篇目《陈涉世家》,是《史记》中的名篇。按《史记》的体例,对全国政局有深远影响的人的传记才可以称为“世家”,司马迁将陈涉列入“世家”,是对这位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的充分肯定。本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主线贯穿全文,记  叙了这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军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着眼于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力统治的斗争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学习本文要特别注意陈胜对当时形势和起义前途所作的分析,以增强对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必然性的认识;另外,对《史记》几个主要成就在文中的体现也要很好地把握,如:成功地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形象;善于谋篇布局,情节曲折生动,对历史资料注重剪裁取舍等等。

【分析学生】
  有利因素:学生在历史上已学过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为学好本文打下了历史基础;从初一到初三学生已学过文言文近30篇,特别是通过《曹刿论战》等文章的学习,对古代作家怎样布局谋篇、处理材料运用语言等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学好本文打下了文言基础。
不利因素:
  1、作品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在秦末,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对学生认识这场革命运动暴发的必然性,理解陈胜的形象可能有一定的影响,故将“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经过,背诵第二、三段中的重点语句”作为两个教学重点。
  2、本文长句、难句、通假词、古今词、活用词较多,会给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带来一些困难;另外本文要求掌握的文言判断句与现代文的判断句格式有较大的不同,学生可能会混淆,所以将以上知识作为教学难点。

【设计理论与思路】
  设计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理解不仅仅取决于合理的阅读活动过程,还涉及读者用怎样的方式来阅读。在目前流行的众多阅读中,采用RE阅读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一齐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较好地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
  设计思路:采用RE阅读教学本课。
       (RE阅读,是根据史密斯“ 阅读也是一种表达”的命题而来的。R和E分别 是英语“阅读”和“表达”的第一个字母。)
  全程分四个系统:
  1、“读──说”系统,疏通文句,解决学习重点一,突破难点;
  2、“读──写”系统,翻译句子,编写剧本,为课本剧演出作准备;
  3、“读──演”系统, 巩固学习重点一,为解决重点二打基础;
  4、“读──背”系统,完成学习重点二。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 了解《史记》及有关常识。
   ⑵ 了解关于判断句的基本形式和变格。
  ★⑶ 认识农民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⑷ 背诵二、三节中要求背诵的部分。
  2、能力目标:
   ⑴ 学习本文成功地塑造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形象的写法。
   ⑵ 学习本文注重剪裁取舍以突出重点的写法。
   ⑶ 培养学生读说能力、说写能力、想象能力、表演能力、组织能力等等。
  3、情感目标:
    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国家多作贡献。   
 
【教学方法】
  讨论法、读书法指导、实际训练法。

【教具准备】
  1、文字投影片3张。
  2、图片投影3张。
  3、录像片断一节。

【教时安排】
  三教时。
  第一教时:指导学生读说,疏通句意文意,解决学习重点一,突破难点;
  第二教时:指导学生动笔写,编写剧本,分组排练;
  第三教时:实际训练法,课本剧演出、评议,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录像播放农民起义的片断,导入新课。
  2、文字投影,打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

二、新课学习
  1、读──说:
   ⑴ 听读:
     播放录音朗诵,标出长句停顿节奏,给难字注音,整体感知课文。
   ⑵ 自读:
 
     读准以下字音:
     阳夏人  少时  闾左  当行  度已失期  数谏
     陈胜王  社稷  被坚执锐  骑千余
   ⑶ 自说、互说:
    ① 说难词的解释,难句的翻译。(投影片打出题目)
    ② 说长句难句的朗读停顿理由。(投影片打出题目)
     (教师巡回辅导,随时解答问题,并搜集共性问题以供全班讨论)
  
   ⑷ 小小组中说:
     讨论以下题目:
    ① 哪句话表现了陈涉年轻时的远大抱负?
    ② 起义的导火线是什么?
    ③ 哪句话表现了陈涉的博大胸襟?
    ④ 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哪几种?
    ⑤ 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什么?
    ⑥ 简述起义的具体步骤。
    ⑦ 为什么本文详写起义前的形势分析、起义的准备、起义的过程,略写起义军进攻发展速度和农民政权的建立?
   ⑸ 班级中说:(质疑、析疑、答疑)
    ① 多人说重点句子翻译。
    ② 代表说起义的原因和结果,解决学习重点一。
    ③ 讨论总结规律,突破难点:
     A、长句朗读的正确停顿的规律:
       按意义停顿(先根据解释疏通文意,然后朗读,不读破句。例句投影打出)
       按语法结构停顿(主语/谓词/宾语,一般介宾短语、偏正短语不中间拆开。例句投影打出)
     B、文言判断句的格式:
       基本格式:……者……也; 
   
       变格:……也;……乃……
      
          变格中的“……也”易与其它句式混淆,可讲清:古汉语判断句中,谓语是名词或名词性的短语充当的,结合上文区别:
          夫战,勇气也。(谓语“勇气”是名词,是判断句)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是动词,非判断句)
          二世少子也。(谓语“少子”名词短语,是判断句)
   ⑹ 集体朗读:(巩固知识)
     读重点语段,读准长句的停顿,读出判断句的语气;加深理解起义原因及过程,认识陈胜远大的胸襟和非凡的才略。 
  
  (设计说明:RE阅读认为:一边读,一边尝试“说”,这样个人丰富的经历、经验就会加入阅读过程中去,会不自觉地在读物与读者之间建立一个区域广泛的敏感区。并且“说”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听力、 领悟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唤起和组织读者的知识经验储备。)
 2、读──写:
   针对班级学生的语文基础分别安排以下两种写的作业,使不同语文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得。
   ⑴ 基础较差的学生书面翻译重点语段句子,特别是要求背诵的两段。
   ⑵ 基础中上的学生分四大组将课文改编成剧本,两组写起义前的准备,两组写发动过程。(图片投影供参考,文字投影打出改编要求)
   ⑶ 确定剧本后每组指定一名“导演”组织排练,要求全组人人参加。
  (设计说明:RE阅读认为,“读——写”系统就是用文字对阅读理解的成果给予定型。“读”是“写”的基础,“写”是对读物的更严密深入的一种阅读或者说通过写可以对读物有更深切的理解,阅读时语言符号的表象的鲜明性、生动性、适切性都会在“写”的时候于人脑中再现,“读”通过“写”使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3、读──演:
    (增加感性认识,巩固学习重点一,为完成学习重点二打基础)
   ⑴ 放录音,小声读课文,为演出创设氛围。
   ⑵ 分组上演课本剧。
     要求:
    ① 故事情节尊重原作,可加以合理想象、创造。
    ② 语言通俗化、口语化,言行突出人物个性特征。
    ③ 适当运用道具。
   ⑶ 师生评议。
  (设计说明:“说”主要动嘴,“写”主要动手,“演”则主要动体,“形诸于体,谓之表演”,在戴尔的“经验之塔”结构模型中,“演戏、表演”被定为“做的经验”它最直接、最具体,学习者最容易理解,也便于记忆。)
  4、读──背:
    (完成学习重点二)
   ⑴ 背诵。
   ⑵ 重点句子默写。
  (设计说明:学生经过多种方式的读、说、写、演以后,对课文内容、文章脉络、人物形象等基本熟记于心,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背诵文章规定的章节,想必已不再是难事。)

三、终结反馈
  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设计练习。(略)

四、作业
  整理本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的字。
    
  文言文学习活动是一种很紧张、很艰巨、很枯燥的活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的多样化是保持学生有意注意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学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证明,单调刺激使人疲劳、分散注意,而RE阅读却能纠正这一现象,特别是有故事情节的文言文尤其适应这一方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8:50:27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要点】

  1、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2、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材料处理详略得当。

  4、背诵课文重点段落。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是讲清大泽乡起义的原因和经过,了解人物对话的语气表达方式;教学难点是对多义词不同含义的理解,以及对文中有关迷信活动的正确认识。

  2、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和课文注释,并凭借工具书疏通字词句。在此基础上,教学中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并通过背诵,加深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学过中国古代历史,能说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于哪个朝代,起义的领袖是谁吗?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检查预习

  1、《史记》是一部什么书?

    《史记》是汉代司马迁编写的一部史书,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史记》不仅史料翔实,而且文笔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因而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强化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推行强硬政策,对农民实行残酷剥削,大大加重了税赋和劳役的征发,这些急政暴行,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农民起义一触即发。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安微宿县境)率戍卒900人揭竿而起,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陈胜领导的这场农民起义虽只有半年,但严重地动摇了秦王朝的封建统治。

  3、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并说出其含义。

  阳夏(jiǎ) 嗟乎(jiē) 適(zhé)戍 当行(háng)
         
  陈胜王(wàng) 罾(zēng) 篝火(gōu) 忿恚(huì)
         
  笞(chī) 徇(xùn) 酂(zàn) 柘(zhè)
         
  谯(qiáo) 砀(dàng) 社稷(jì)  


三、教师朗读课文后指导学生理清叙事线索

  提问:围绕着农民起义这一中心事件,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明确: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第1段介绍农民起义的领袖;第2段记叙起义的原因和谋划情况,第3段写起义的经过和取得的胜利。


四、研读第一段

  1、阅读理解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⑴ “之”的三种不同用法;

   ⑵ “也”“哉”所表达的语气;

   ⑶ “尝”“毋”“苟”等词的含义。

  2、学生口译并讲评翻译情况。

  3、质疑和讨论。

    提问:本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陈胜的?

    讨论明确;这一段从籍贯、身世、志向等方面来介绍陈胜。

   ⑴ “与人佣耕”,表明陈胜是个被剥削受压迫的穷苦农民;

   ⑵ “怅恨久之”,说明他对所处的贫困地位的不满;

   ⑶ “苟富贵,毋相忘”,表达出他有福同享的思想意识;

   ⑷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他的远大志向。


五、布置作业

  预习课文2、3段。要点:掌握多义词;找出文中通假字和活用的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8:50:3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口头回答上节课布置的预习要点,教师作补充,从而掌握文中的多义词、通假字及词类活用用法。


二、研读第二段

  1、阅读理解课文,讲清重点字词句(结合文中注释与语境进行):

    皆次当行 会天大雨 等死 以数谏故 诚以吾众 宜多应者 威众 间令(与“又何间焉?”比较) 往往语

  2、学生口译并讲评翻译情况。

  3、质疑和讨论。

    提问: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在段中画出有关句子。

    讨论明确: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苛重的劳役和残酷的刑法。“发闾左適戍渔阳900人,一次征发就达900人,可见当时徭役之重;“失期,法皆斩”,说明秦朝法律的苛酷,从而表明起义是统治者逼迫出来的。

    提问:陈胜、吴广是怎样谋划起义的?怎样看待他们所采用的迷信手法?

    讨论明确:首先,陈胜、吴广正确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天下苦秦久矣“,道出了秦王朝的残酷统治及广大平民百姓的怨恨之情;同时,陈胜还分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提出借扶苏、项燕之名“为天下唱”的主张;最后,他们为起义制造舆论。采用“丹书鱼腹”、“篝火狐鸣”等迷信的方式,这是根据当时的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的斗争策略,说明陈胜、吴广的足智多谋。

    提问:这一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语言、动作、外貌)

    明确:以记叙人物的对话为主,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了陈胜、吴广的革命精神和非凡的才能。


三、研读第三段

  1、阅读理解课文,讲清重点字词句(结合文中注释和语境进行)

    多为用者 忿恚尉 借第令毋斩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比至陈 豪杰 被坚执锐 刑其长吏

  2、学生口译并讲评翻译情况。

  3、质疑和讨论。

    提问:这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讨论明确:写了三方面内容:

   ⑴ 并杀两尉;

   ⑵ 为坛而盟;

   ⑶ 胜利进军。

    总之,写了起义的经过和胜利情况。

    提问:“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的思想含义是什么?

    讨论明确:这句话表达了陈胜等人敢做敢为,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对封建等级制度进行否定。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提问:哪些词语表现了起义军的胜利进军情况?结尾一句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攻”“下”“收”“皆下”等动词,表明陈胜、吴广起义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结尾一句进一步反映起义的影响、号召力之大;农民起义风暴席卷各地,猛烈地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同时也告诉人们,这场农民运动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四、布置作业

  背诵“陈胜、吴广乃谋曰……吴广以为然”和“召令徒属曰……吴广为都尉”两段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8:50:39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讨论本文的主题思想

  提问:陈胜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作者对这一历史人物持什么态度?试说明理由。

  讨论明确:作者对陈胜是肯定和赞扬的。“世家”是《史记》中为那些对全国政局有影响的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司马迁将陈胜与一般的王侯齐观,可见对他首先发难的功绩是予以充分肯定的。
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活动,归纳出主题思想:本文生动地记叙了陈胜起义的过程,刻画了陈胜、吴广的英雄形象,赞扬了他们反抗暴秦专制的历史功绩。


三、讨论本文的写作特色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启发诱导,明确:

  1、围绕中心来选材组材。文章围绕着秦末农民起义这一中心事件,详略得当地记叙了起义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作者首先简略地交代了主人公陈胜的身世和抱负,继而详写起义的原因、谋划情况、起义的经过及得取得的胜利。条理清楚,主次分明。

  2、通过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全文共写了三次对话。第一段陈胜与同伴们的对话,表现了他远大的志向和反抗意识;第二段陈胜同吴广的对话,反映了他们善于斗争的智慧和才能;第三段陈胜同戍卒的对话,表现出陈胜反抗阶级压迫的英雄气概。不仅如此,作者还善于根据人物不同的身分和处境,写出对话的语气。如“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与“等死,死国可乎?”两句,皆为疑问句,但语气表达方式同中有异,前句“也”相当于“啊”,表达的语气肯定意味强些,表现了“佣耕者” 对陈胜的话根本不相信;后句“乎”表达的语气委婉些,含有征徇的意味。从而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四、布置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8:50:46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意,详细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这段历史事件。

  2、掌握本文一词多义等文言文词语,学会梳理文言文知识。

  3、多方面感知陈胜这一历史人物形象。

  4、初步了解有关《史记》的简要文学常识。


【教学重点】

  课文一词多义等的知识梳理和对陈胜这个人物形象的客观认识。

 
【教学课时】

  拟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总体设想

  古文教学一般注重诵读,本文边幅较长,知识点也多,如果一味全篇诵读下去也很枯燥,不如分段一边诵读正音,一边进行知识点的教授来得简洁。因此,本文分三段,分段落进行教学,最后完成对陈胜这一历史人物形象的评价。


二、分析课文

  1、第一段:

   ⑴ 诵读正音:夏( )辍( )怅( )鸿鹄( )

   ⑵ 问题分析:文段很短,只描写了陈胜寥寥两句话,有何作用?

     明确:点出陈胜少有大志,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

   ⑶ 知识梳理:

    ① 实词解释:之 怅 为

    ② 翻译句子:苟富贵,无相望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③ 一词多义:之

  2、第二段:

   ⑴ 正音解释:闾 谪戍 屯 度 数 为 唱 王 间 帛 罾 祠 篝

   ⑵ 问题分析:

    ①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② 起义前他们做了哪些准备?

      明确:直接原因其实就是起义的导火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准备:a、诈自称扶苏之兵以号召民心。

         b、装神弄鬼以加强造势。

   ⑶ 知识梳理:

     一词多义:或 王 次 书 为 以

     词类活用:苦 目

     古今异义:当行 往往 篝火 有种

     通假字:指──旨 以──已 唱──倡

   ⑶ 句子翻译:

    ① 天下苦秦久矣

    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3、第三段:本段加强诵读后在讲解分析,因为有些字比较难读。

   ⑴ 正音解释:籍 毋 乘 会计 长吏

   ⑵ 知识梳理:

     一词多义:故 数 等  

     通假字:被──披 

  4、概括文章文段大意和总结人物形象。

   ⑴ 文段大意:少时佣耕显大志,

          失期当斩谋大计。

          巧施苦肉称为王,

          乱世时常造英雄。

   ⑵ 陈涉的人物形象总结:

     少有大志,有洞察力,多谋略,有胆有识,敢于反抗的奇异领导者形象。

  5、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课文第二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18: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