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41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三九年级上册语文《范进中举》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8:4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三九年级上册语文《范进中举》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教学目的】
  1、探讨小说中的讽刺艺术;
  2、学生对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协作交流能力;
  3、写作模仿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小说中的讽刺艺术。

【教学难点】
  如何在小说中运用讽刺艺术(通过对比、夸张的手法达到讽刺效果)。

【电教手段】
  计算机网络教学,学生和教师在网络机房进行学习(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探讨)。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集体责任感、交流创新能力。

【课件制作】
  素材搜集来自互联网和教学参考资料,DreamWeaver MX 制作网络课件。
  使用软件工具还包括:WORD、ASP、FLASH5.0、FireWork MX、CUTEFTP。

【教学环境】
  计算机网络机房(校园网宽带接入国际互联网)。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封建科举制度简介,作者吴敬梓简介。

二、明确任务
  1、探求小说讽刺艺术的表现手法。
  2、根据学习过程的提问,讨论问题并做出结论。
  3、模仿讽刺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写一段讽刺小作品。

三、协作学习
  1、思考问题,形成小组观点,并用 BBS 交流。
  2、形成各自结论作品。
    为了完成任务,同学们需要经历哪些过程?请仔细看下面的步骤,并按要求一步步进行。
   ⑴ 分好三人小组(课前已经完成)。
   ⑵ 小组成员阅读《范进中举》文章中,5~9自然段。思考:小说的讽刺艺术表现手法是什么?(讨论,把小组的结论写下来。)
     示例:我们小组认为,……
   ⑶ 故事欣赏(《范进中举》的图片故事)。
   ⑷ 范进中举前后有什么变化?胡屠户又有怎样的变化?作者用什么写作手法来体现这种变化的?(阅读课文,并作出总结,写下来。)
   ⑸ 在“自由阅读”资料中任意选择一篇讽刺小说阅读,思考:小说中运用了什么方法来体现讽刺效果?(学习建议:选择一篇小说,仔细阅读,分析其中运用了什么手法达到了讽刺的效果,小组成员讨论,并写下你们的结论。)
     教师在网络课件中列出如下资料:
     
《国王说再来一次》──马克·吐温(美国)(短篇)
《官场现形记》节选──李宝嘉(清朝)(中篇)
《报 应》    ──佚名(现代讽刺小说)(短篇)  
 



     示例:我们小组认为,小说的讽刺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
   ⑹ 小说的讽刺艺术表现手法究竟是什么?请做出总结。
   ⑺ 创作并讨论。模仿并运用小说讽刺手法,小组创作一段讽刺小作品。最后到讨论区发布小组结论和作品,和同学们交流。

四、探讨交流,给出评价
  小组成员在 BBS 上根据各个小组的发言,评价各个小组的作品。
  教师在课堂上给出总结性评价。
  课后,根据小组的课堂表现、发言记录、课件中“评价标准”给优秀小组鼓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8:49:19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习本文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达到强烈的讽刺艺术效果的方法。

  2、感知艺术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忘不了在冷漠笑声中走完人生之旅的孔乙已,他的人生悲剧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与《孔乙已》在主题上大致相同的姊妹篇《范进中举》。


二、整体感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情况)

  说话题:用“竟然”一词说话。

  范进中举后,竟然喜疯了;众乡邻竟然拿酒拿米来了;胡屠户竟然对他恭敬起来了;张乡绅竟然送房送银子来了……

  范进中举前,范母饿得两眼看不见,左邻右舍竟然视而不见;向岳丈借盘缠,竟然被丈人骂了个狗血喷头;与张乡绅同在一个桑梓,竟然从未与范进亲近过……

  从对比中让学生分析各类人群的共性:趋炎附势。在这三类人群中,写得最有戏剧性变化的是哪个人物?(胡)他的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精读品佳

  分板块品读:

  一组:品“胡屠户的语言”;“你这现世宝…带挈你中了相公”;“你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像你这尖嘴猴腮……”;“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大胆……”;“品貌又好,……哪有我这贤婿体面的相貌”。

  二组:品“胡屠户的神态”;“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

  三组:品“胡屠户的心理”;胡屠户心里想:“天上的文曲星果然是打不得的……”;“那只手……再也弯不过来。”。

  四组:品“胡屠户的动作”;“攥得紧紧地”、“将拳头舒过来”;“连忙缩回去”、“往腰里揣”。

  每组推选一位有表演能力的同学上台表演,看谁能将胡屠户趋炎附势的小人相表演得最好,优胜者发“最佳表演奖”。

  小结人物形象:看了这四位同学的表演,我们由此可知:胡屠户是一个 的人。(由学生归纳:欺贫爱富、贪图钱财、口是心非、前倨后恭……)

  问题过渡:一个成功的人物刻画,能反映出一个深刻的社会主题。吴敬梓用那支高超的画笔,漫画式地勾勒了胡屠户的种种丑态。从作者对他的细笔勾勒中,我们认识到这个社会是一个对权势者敬畏、对不幸者冷酷无情的社会。

  追根索源,学生根据人物分析和课文内容谈自己对封建社会的认识。

  说话格式:由文中  这一点,我知道封建社会是一个    社会。

  (由众乡邻送米送酒这一点,我知道封建社会是一个趋炎附势的社会;由张乡绅送房这一点,我知道封建社会是一个官官相卫,互相拉拢的社会;由胡屠户道出城里张府、李府称肉的情况,我知道封建社会是一个官僚阶级有巨大的特权,且贪污腐败的社会……)


四、创设意境

  1、老师小结:

    封建社会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一旦爬上去,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这个巨大的诱惑使得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不惜用一生的青春去追求。范进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他对功名的追求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当突如其来的喜讯从天而降时,他为自己能够立刻成为身价百倍的官僚阶级中一员而神魂颠倒,他疯了。疯了的范进与孔乙已相比,哪一个要幸运?(至少范进实现了他多年的梦想。)

  2、现在让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大胆的设想:假设范进巧遇孔乙已,这将是一场怎样的对话?(要求学生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来刻画人物)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所发现的社会“黑点”:

    生活中存在黑暗和腐朽,也存在虚伪和欺诈。但不管社会如何变化,我们始终相信,历史的车轮总会向前滚动。黑暗和腐朽,虚伪和欺诈,必将都败在正义和真理的脚下。


【板书设计】
 

 
练习说话:

  1、整体感知:
    用“竟然”一词说话。

  2、精读品佳:

    胡屠户是一个   的人。

  3、创设意境:

    由文中   这一点,我知道封建社会是一个   的社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8:49:28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析范进和胡屠户的形象(前后对比)。

  2、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

  3、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

  4、认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世风。


【教学重难点】

  1、范进、胡屠户的形象对比(重点)。

  2、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介绍作者吴敬梓及《儒林外史》。

  1、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又字文木,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

  2、《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计五十五回,课文节选第三回的后半回,原题是“周学通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儒林外史》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为影,全书故事没有一个主干,但有一个贯串其中的中心,即反对封建科举、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作品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监生等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讽刺小说中,这本书获得很高评价。小说虽以明朝为背景,反映的却是清朝的社会现实。

  3、明清科举制度简介:

    童试──秀才(生员、相公、进学)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他们的第一名分别叫解元、会元、状元。


二、整体感知

  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以下问题。

  1、围绕“中举”这一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小说可分成哪两个部分?

    中举前和中举后。

  2、说说中举前、中举后各写了哪些事?用四字短语概括。

    屠户贺喜 范进借钱 范进发疯 屠户治疯 乡绅拜访

  3、读这篇小说中,你觉得哪个人物最可笑又可厌?

    胡屠户。

  4、胡屠户可笑在哪里?找出课文句子来回答,并归类。

    对范进的称呼:“现世宝”──“贤婿老爷”。

    对范进外貌的描述:“尖嘴猴腮”──“才学又高,品貌又好”

    贺礼:“一副大肠和一瓶酒”──“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动作:“腆着肚子去了”,“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那手早颤起来”,“干思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对女儿婚姻的态度:“倒运”,“累了我多少”,“可怜可怜”──女儿像有些福气。

  5、胡屠户的表现可用四个字概括,哪四个字?

    前倨后恭。

  6、小说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出胡屠户怎样的性格?

    通过对比,表现出胡屠户欺贫爱富、嗜钱如命、趋炎附势、贪财虚伪的市侩性格。

  7、乡邻们的变化说明了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表现了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嫌贫攀富,冷漠势利,整个社会都弥漫着冷漠炎凉的气息。

  8、张乡绅是个怎么样的人?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道貌岸然 老奸巨滑

    他和范进称兄道弟,为的是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杨知县,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好为将来仕途发展作铺垫。

  9、张乡绅对待范进态度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反映了当时官场结党营私、官官勾结、相互舞弊的事实。


三、课堂小结

  从小说中三类人的变化,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奉承,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表现出了科举制度下的世态炎凉,这正是范进所生活的社会环境,那么,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同学们自己先自读分析。


四、布置作业

  1、自读分析范进的形象。

  2、体会小说用了哪些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8:49:34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二、讲授新课

  1、速读课文,划出描写范进的有关内容,说说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

    自私虚伪,热衷功名利禄,梦寐以求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

    家中断粮,仍要去参加乡试,置老母和妻子挨饿于不顾,可见他急切地艳羡功名富贵。

  2、范进为什么会发疯?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是喜极而疯。范进中了举,几十年来的贫苦屈辱一旦改变就惊喜得发疯了。

    说明他的灵魂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之深。

    从中举之后看,范进已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新贵,他得到了他想要的功名富贵,但他也马上表现出虚伪,圆滑世故的性格,对胡屠户态度变化,与张静斋称兄道弟,这就表现他已被科举制度所腐蚀、所同化,同流合污。

  3、范进中举,喜极而疯,那么中举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

    范进中举,从一个人的命运看,是于他有利,改变了他的命运,但是透过范进看当时的读书人,悲剧普遍存在,如果不能中举或中举后变成疯子、傻子,就是一场真正的悲剧,表面看来是喜剧,本质看来是悲剧,从个人来看,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场中,是范进的人生悲剧,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们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

  4、文中多处引人发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讽刺。本文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讽刺艺术。讽刺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对比、夸张、反语以及直接写实等。本文主要用了对比、夸张和细节描写直接写实三种。

   ⑴ 对比:

     上节课分析的围绕着范进中举前后在贫富、哀乐、荣辱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在人物关系上是“冷”和“热”的鲜明对比,以及范进本人从唯唯诺诺到圆滑世故的变化。

   ⑵ 夸张:

     范进喜极而疯,胡屠户一巴掌居然能治疯。

   ⑶ 细节描写直接写实:

     白描式的细节描写,如“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十几回。”“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了过来。”前后矛盾的细节描写,如范进中举前,胡屠户离开范进家“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范进中举后,胡屠户离开范进家“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夸张性的细节描写,屠户打了一巴掌后,手掌弯不过来。范进的细节描写。卖鸡时和发疯时的表现,让我们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下文人的迂腐、病态和畸形的心理。


三、课堂小结

  小说以范进中举为中心事件,对范进中举前后的境遇进行了对比刻画,形象生动的刻画了他周围的人,尤其是对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和范进“中举后”的不同表现,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世态和人心,揭露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

  2、预习《香菱学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8:49:41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领会小说中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

  3、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


【重点难点】

  1、重点:

    分析范进这一人物形象,领会小说中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难点:

    理解范进中举反而喜极发疯这一现象。

    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

    乾隆下江南时按照惯例,大到官员,小到普通百姓都应到场迎送,可是当年却有一个人以种种借口推辞不去,而是在家优哉游哉。大家知道是谁这么傲慢,连当朝天子都不放在眼里吗?

  2、引出作者吴敬梓。简单介绍其生平资料及作品《儒林外史》,引出其中最有名的一篇《范进中举》。

    板书课题:

   
范进中举

 



    关于作品《儒林外史》: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讽刺艺术的最高峰,给后世的谴责小说以直接影响。它以整个封建社会为批判对象,以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生活和心灵的描绘与剖析,勾画了一群“儒林”的丑恶形象。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结合课后第三题给课文划分层次。

   
          中秀才 胡屠户“贺喜”(第1节)
中举前(1~4节) 借盘缠 范进遭骂   (第2节)
          断炊烟 范进卖鸡  (第3~4节)
          见报贴 范进发疯   (第5节)
中举后(5~12节)打贵人 胡屠巴结  (第6~9节)
          送贺礼 士绅附势(第10~12节)
 




三、分析社会环境的特点

  1、范进的生活在中举前后有很大的改变,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分析书中的细节部分。

    附板书:

   
中举前──穷困潦倒,受乡邻冷遇、丈人辱骂

今  (住茅草棚,卖鸡买米,拱手作揖)  欺贫爱富

昔                    趋炎附势
比                   (社会环境)

中举后──丈人巴结,乡邻捧场,乡绅附势

 



  2、提问:这篇小说里的环境描写和《孔乙己》的有何不同?

    提示:前者是显性的,直接交代社会环境,而后者是隐性的,通过范进中举前后他身边的人对他态度的变化表现当时社会环境的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8:49:4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范进、胡屠户两个主要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节课内容概括社会环境的特点

  明确:欺贫爱富、趋炎附势


二、分析主人公范进

  1、提问:课文是怎样描写范进的喜极发疯的过程?

    讨论并归纳:范进喜极发疯的过程可分作四层。

    明确:昏厥→疯跑→跌倒→疯走集上

  2、提问:课文写范进的喜极而疯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一旦中举,那就平步青云。范进末中举前穷愁潦倒,受尽屈辱。中举后,即能吐尽几十年的苦水闷气,从此将身价百倍,富贵荣华。因此,这是范进梦寐以求的,一旦到手,竟喜极而疯。文章着重刻画范进颠狂的丑态,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3、提问:你认为主人公范进是怎样一个人?

    讨论并归纳:范进是一个热衷功名的下层知识分子,大半生穷困潦倒,到54岁才考进秀才。他中举之前,穷得揭不开锅,邻里没有一个借米周济他。他地位卑微,受人歧视,岳父可以任意辱骂他。他中了秀才.社会地位才有所改变,可是胡屠户对他的态度仍然十分粗野傲慢,臭骂他,训斥他,他总是习惯的“唯唯连声”,逆来顺受,甘受屈辱。范进中了举,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几十年来的贫困、屈辱一旦过去,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旦出现,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一旦改变就使他惊喜得发了疯。那可憎可笑的疯癫形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范进的喜疯病被胡屠户一骂一打治好后,他回忆疯颠中的情景,别的都“昏昏沉沉”记不得,唯独“记得是中的第七名”。课文刻画了范进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

  4、小结:

    本文着力刻画了范进这个热衷科举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描述了穷秀才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经历,深刻揭露并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三、分析胡屠户形象

  提问:胡屠户是本文刻画的又一主要人物.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这些变化?表现胡屠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

  1、语言描写:

  2、动作描写:

  3、细节描写:

  小说对比描写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性格,跃然纸上。


四、提问

  讽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征,找找全文可笑的地方,想一想在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

  讨论并归纳:

  在笑的背后隐含着作者对科举制度怀着深恶痛疾的态度,作者痛感科举制度已把读书人腐蚀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作者借小说人物的塑造,深刻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五、小结

  课文用对比的手法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进颠狂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睑,批判的锋芒不仅对着科举制度而且指向整个封建社会。


六、延伸

  试比较范进和孔乙己的命运有什么异同?


七、作业

  请学习《范进中举》中的描写人物的方法,用几句话写一写身边的同学,请不要出现所写同学的名字。(可以是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

  要求:写出人物的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19: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