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教科研论文: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导学问题设计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07:4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  要:为顺利实现小学与初中学习的有效衔接,我县在小学中高年级尝试采用前置性学习,以问题来引导学生的课前预习。导学问题不仅是学生课前预习的向导,还是课堂教学的线索,其优劣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数学教学中导学问题的设计应该关注知识的迁移点、发展点、关键点,以及学生理解的盲点,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问题  导学  设计  策略



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我县在小学中高年级课堂开始探索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研究,明确提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指导思想,从操作层面提出“三先三后”的显性要求:即先学后教、先生后师、先练后评。2010年暑期,我们提出“问题导学”的教学构想,并在县内多次开展研究活动,学生的问题意识明显提高,学习状态有了根本的改变。

“问题导学”,顾名思义就是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导学问题不仅是课前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向导,也是课堂师生共同研究活动的主线。导学问题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成效。因此,我们在设计导学问题的时候,必须在“导学”上做足文章。

我们认为,一个好的导学问题一般包括这样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找寻新知生长点,即编组有助于迁移新知的练习,通过练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通过问题直指新知迁移点;二是找寻生活中的知识原型,为概念的有效建构提供表象认识(这一点在概念教学中尤其重要);三是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即围绕文本中例题的重点与过程展现不够充分的地方设问;四是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困惑与问题,以备课堂质疑。

下面,笔者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中高年级的教学内容,谈谈导学问题设计需要注意的几条策略:

一、导在新知迁移点

“为迁移而教”是教育领域十分流行的口号,也是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关注的理念。多数小学数学新知的学习都建立在旧有知识的锚桩之上,围绕新知的生长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唤醒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提炼出有利于新知学习的概念、法则等等,为知识的顺利迁移做好铺垫。

比如,五年级(上册)《小数加法和减法》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学问题:

(1)做一做。竖式计算并验算。

58+203         1007-478

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         )。

(2)学一学。预习例1,想一想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试着在书上完成第48页“练一练”第1题。

(3)想一想。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

(4)问一问。我想提出的问题是(        )。

这组导学问题的设计围绕着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间的异同展开,先让学生重温整数加减法计算过程,提取“数位对齐,低位算起,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的计算经验;继而通过对“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的追问,使学生明确把小数点对齐,其实就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这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一脉相承的。在计算时同样需要从低位算起,同样得遵循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的计算法则。所不同的是,小数加减法需要对齐上面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计算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应该说,这三个问题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这一导学问题着眼于沟通整、小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学习实现对新知的自主建构。

二、导在知识发展点

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许多数学知识,尤其是一些数学概念的建立都必须依赖于生活实例的支撑。在设计导学问题时,引领学生有意识地关注生活实例,并通过相应的观察与操作活动,积累一些感性经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形成概念。

例如,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学问题:

1.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

2.做一做。用长方形纸剪一个三角形,你能说出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吗?

3.学一学。认真阅读教材第22~23页,思考:怎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4.问一问。我想提出的问题是(             )。

生活中含有三角形的物体很多,如果不是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学生往往熟视无睹。安排课前“找一找”,学生有了时间与空间上的保障,因而能够寻找和发现许多含有三角形的物体,在寻找的过程中,学生有可能萌生思考:“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设计成三角形呢?”从而增强自主学习和课堂探究的内驱力。而“做一做”和“学一学”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感知了三角形,也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抽象概括出三角形的特征进行了铺垫。

三、导在自学关键点

就教材例题而言,多数例题都有关键点,引领学生关注并正确理解这些关键点,将有助于学生理解例题中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教师在设计导学问题时,可以通过设计相应的追问,把学生的自学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比如,五年级(上册)《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例1,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学问题:

(1)学一学。自学课本,思考:18表示的是什么?用18÷2求的是什么?试着将例1的表格填写完整。

(2)想一想。你能想到用其他方法来列举吗?比如说画图。

(3)算一算。计算每种情况下面积的大小,说说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4)试一试。如果换成是24根栅栏,你能像书上这样列举吗?

在这道例题中,正确理解18根1米长的栅栏与长方形周长之间的关系是关键。要“一对一对”地列举出所有的可能,就要先求出“长与宽的和”,即用18÷2。上面的设计,着力引导学生看懂文本,并鼓励学生尝试用其他的策略来列举,同时,通过变换题目数据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以满足学生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

再比如,《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例2,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学问题:

(1)学一学。思考:“最少订阅1本,最多订阅3本”表示什么意思?它包括哪几种情况?

(2)试一试。你能用简洁的方法把例2第一种思路的7种不同的方法列举出来吗?(比如说借助文字、符号或图形)

就这个例题而言,准确解读“最少订阅1本,最多订阅3本”的意思是关键。正确分类是“一类一类”地数出来的前提。其次,教材并没有把例2的第一种思路完整地列举出来,而提醒学生个性化地进行列举,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例题。用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例题的重点与难点之处,并尝试对问题进行思考和理解,这样在课堂交流时,学生自然就有话要说,有话想说,交流会变得顺畅,思维会更加活跃,也更容易理解与把握知识。

四、导在理解盲点处

教材往往是对动态知识的静态处理,而且这种处理往往省略了一些过程性的东西。也正因这种“固化”的处理,使得一些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不知从何下手,因而我们最好能设计系列性的导学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真正走进教材文本,理解文本。

比如,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例3,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学问题:

(1)学一学。思考:你是怎么理解“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的?书上第一张表格是从1个3人间列举的,这时2人间的10是怎么得到的?3人间为2时,2人间的后面怎么画了道横线?3人间为3时,怎么算2人间的间数?你能继续往下列举吗?

(2)想一想。如果从只住1个2人间想起,你会吗?在书上的表格中填写好。

(3)试一试。如果住宿的人数改成24人,这时可以全部住3人间吗?可以全部住2人间吗?这时又该怎么列举呢?自己试一试。

这道例题的列举过程,教材回避了只住2人间或只住3人间的情况,因为23人单纯住2人间或3人间都不满足题意,因而在列举的时候是从1个3人间开始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只住某一种房间的情况却是客观存在的。当住宿人数变成24人后,我们的列举就应该从0个3人间开始。再说用表格来列举,如何完成表格的填写过程,每个数据又是如何思考并计算得到的,也是学生理解时容易出现的盲点。通过这种连续性的提问,使静态的教材变得生动,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够逐步展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07:42:31 | 只看该作者
五、导在思维创新处

对于课前自学,也有一些教师持怀疑态度,总感到教材毕竟已经呈现了一些解法,学生看书后会不会囿于教材中的解法,而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为避免学生思维的惰性,我们在设计导学问题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与解决问题,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比如,上面提到的《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例1的预习,除了引领学生思考18与18÷2的意义外,我们还注意引导学生用与教材不同的方法(如画图)进行列举。从教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采用画图的方法不仅同样可以清楚地得出四种不同的围法,而且画图的方法还能清楚地看出围成长方形的面积的大小,而由此引出周长一定的情况下,长、宽的大小与面积的关系就显得十分自然。

上面主要介绍的是新授课的问题设计,就练习与复习课而言,练习课的问题设计重在知识的构建与演练,复习课的问题设计重在知识的梳理与建构。总之,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设计要着眼于引导学生看懂文本,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创新,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2: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