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复制链接]
57#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06: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充分运用情境,激活历史学习思维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七中学 尹兆杰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是培养人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新课程从顺应时代要求、关注人的发展、以及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角度,提出了变革现行学习方式的课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分析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生理特点基础上,巧设最佳历史课堂情感氛围,让学生在最佳的环境中去感知历史,最终达到主动学习,增长才智的目的,得到情感与审美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如何巧设情境呢?我在课堂中采用的方法有:

1、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现代化教学设施,为教学手段的改革提供了条件,拓宽了教学道路。在现行教科书中,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生动的历史事件,在教材中只能一笔带过。因此,教师的任务便是借助丰富多彩的史料,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再造历史形象,努力弥补教材的不足,由此而使教学内容具有直观可感性。再通过灵活多变教学方法的运用,将空洞的历史变成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新鲜、强烈的刺激反过来又会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当学到“九一八事变”时,通过一段短短的影片再现历史,带领学生穿越时空,重返历史。将日军的侵华阴谋、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都形象鲜明地表现出来了。这不仅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拉进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也使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南京政府的反动实质有了更具体、更深刻的理解。

2、运用优美的语言,唤起学生共鸣

优美的语言能使人产生美感,生成一种积极的动力,教师可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沐浴在情感的暖流中,激发起学习兴趣,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一句简洁、有趣、活泼的开场白,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历史课堂上,教师以真挚、饱满的情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历史本身的魅力,借助教师的情感,淋漓尽致的抒发出来,去吸引学生,达到师生情感交融,引起学生共鸣,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对本学科的热爱,最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也是一种创设情境的方法。

3、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运用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画面来刺激大脑,产生较强烈的条件反射,更容易为人们所把握,所记忆。 在历史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现有的直观教具,创设不同的历史情境,从不同角度刺激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表象,促进其形象思维的形成,亦可激发他们的兴趣,更能有效地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和相互联系,加深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巧设情境的作用,我认为主要有:

1、揭示内涵,便于理解

在历史教学中,往往可以借助情境来表达历史的深刻内涵,使之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牢固地掌握。例如:在学习到张学良“东北易帜”这一目时,让学生通过分组,提前预习,搜集素材,自编一段历史短剧,然后通过课上组内几名同学声情并茂的表演,再现历史,既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又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也使全班同学加深了对这段历史的理解,真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2、鲜活历史,激活思维

情境的设置,还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使本来枯燥无味的内容,能变得鲜活、有趣起来。如在学习《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一课时,经济方面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很无味的,但在分析完第一目──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后,我让学生合上书,然后创设了以下情境:“假如你是中国当时的国家领导人的话,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改变落后的经济状况?”问题一提出来,学生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并且大胆的把自己的想法阐述了出来,着实有滋有味的当了一回国家领导人,使课堂鲜活起来,然后教师及时给予其积极的肯定和赞许。然后再引导学生打开课本,看一下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到底采取了哪些措施?是否与同学们想得一致?经过这番处理后,学生学得既快又透彻。同时,学生的发言有时也能给教师带来灵感,受益匪浅。如:有的学生谈到了可以向苏联贷款;向外派遣留学生;争取外援;发展教育事业等种种方案,既开阔了思维,又有利于在后面几课学习时借鉴其中的内容,给学生作进一步分析和理解,真可谓情境教学收获颇丰。

3、突出主体,培养质疑

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在实际教学中,也要力争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课堂上理所应当让学生畅所欲言,自主互动。我在教学《世界历史》第一册中西欧的等级制度时,首先让学生就课本示意图和文中黑体字部分进行质疑,经过3分钟的看书自学和动脑思考,学生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自我发现的问题,如:①农奴和自由平民有什么区别?②自由平民和城镇平民有什么区别?③为什么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呢?④西欧的等级制度和我国西周时的分封制有什么不同?⑤这种等级制度有什么优势和弊端?学生提出一大串问题之后,作为教师的我该怎么办?当时我没有急着拿出我的思路,而是启发学生,“面对这么多问题,我们用什么办法来学习,效果最好呢?”学生个个为我出主意:有的说让我们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去解决;有的说大家分组讨论,然后大组交流;有的说先把问题归归类,看看哪个问题最具代表性。我当即采用第二种意见,师生围绕这些问题再次和课本对话,在读中悟、读中议、读中思。然后学生纷纷派代表发言,多数问题在组内已经交流会了,不会的问题经过这次发言又解决掉了一些,只是谈得不够透彻,这时我适时地给学生整体归纳综合了一下,使问题解决得更深更透一些。结果学生学得兴致盎然,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展现了学生蓬勃的生命力和智慧风采。

“学而则思”这是古人在学习中已懂得的道理,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教学工作。以上只是我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思考,其中也有很多不能经常实现的因素。但我相信只要你不断地思考和尝试,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用新理念指导教学,让自己和新课程同行,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就一定能在新课改的教学中获得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8-7-12 11: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支持发专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07: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荡起历史的双桨

──谈激活历史课堂的几种方法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仓集中学 伏军 汤珍云 223800



在历史教学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学生群体。他们认为历史课可听可不听,内容枯燥,讲解乏味,不如自己学。结果自学后发现事倍功半,效率不佳。学生不想学,老师不想教,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高,积极性几乎为零。于是出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也就不足为奇?那么,是不是历史教学真的就如他们观念中认为的那样象“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其实并非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活学历史活用历史,转变传统的“枯燥”历史课堂为生动有趣的“互动”课堂已势在必行。笔者总结几年来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方法一:课前演讲──点评历史

所谓的课前演讲不是漫无目的地即兴演讲,也非脱离现实的东拼西凑。要求学生在每一新课开始前,去寻找与课文有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背景及相关新闻报道等。在课上用3~4分钟演讲,既要有历史内容又要有自己的观点,即达到有讲有评。这里的评就是融入自己的观点。

按照要求去做,学生就会去主动搜寻,主动查阅资料。一方面,学生的自我成功体验得以满足,避免了“一言谈”的传统教法。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参与性大大提高,课堂气氛由此改变。另一方面,学生的辩证分析历史问题,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得以锻炼。进而渗透了历史唯物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无形当中,教学的双边化得以很好开展,“互动式”的历史教学也就随之而生。比如在讲授《法国革命》这一课时,学生按要求做后,事先准备好的那位学生演讲的题目是《拿破仑》。其中的一段话很出乎意料。“拿破仑固有的军事才能和政治家的英明的确让人钦佩,然而后期的反人民一面又让人唾弃。历史的教训让我们永远铭记,背叛人民终究不会有好下场的。因此,跨世纪的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人民才是真正的历史主人。”同学们掌声响起,以回报他那富有激情的演讲。这里我们不去探究其取材于何处,但课堂的教学目的已达到。于是我因势利导,试着问“那么,当时法国人民是如何为自己谱写—部壮观的历史呢?请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国革命》这一课。”

方法二:穿插图片或音乐──美化历史

这里美化历史,决非为历史涂脂抹粉、添油加醋。如果那样做不但会使历史不美,而且会失去历史的真实,失去学生的信任。所谓美化,就是通过在课堂上出示一些精美图片,挂图,或配套使用一些音乐,达到课堂历史的美化,一改枯燥死气的旧课堂。中学生正值青春花季,让他们这样默默坐在那里听着“遥远的东方曾经有一条龙”这种空泛讲说,不但学生会失去朝气,而且他们天性也会渐渐被扼杀。历史课上穿插图片或音乐,则既可以缓解疲劳,吸引学生的注意,又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知识。看着一幅幅精美图片跃然眼前,听着音乐,仿佛忘记身在课堂,爱憎分明立竿见影,比语言的表达更胜一筹。

讲到《鸦片战争》时,我出示了四张曾被英法联军掠走的文物图片,分别是青铜猴头,青铜虎头,青铜牛头,六角套瓶(都已在2000年被中国一家公司重金收回)。同时播放电影《鸦片战争》中的音乐片段。学生的爱国之情一下迸发出来,个个畅所欲言,跃跃欲试。既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又恨英法联军的野蛮,无人性的破坏。接下来的讲解自然水到渠成。

方法三:编演历史短剧──再现历史

编演历史剧不是一日之功,也并非适合每一节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提前去准备,去捕捉隐藏在课本之外的“大教材”,去搜集去查找,然后让学生自己分工排练,当然教师应加以宏观指挥,以免离谱。必要之时,教师也可闪亮登场,这样效果会更佳。

历史剧搬进课堂,学生仿佛看到历史的画面,有身在其中的感受,活生生地将历史再现出来。若有创新,也可将历史反串,让学生找错,学生会更加勇跃参与。如此一来,学生锻炼了表演能力,增进了知识,丰富了课堂。例如讲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事先让几位同学自行设计精心组织了一场历史剧。周恩来、张学良、蒋介石及其夫人都让学生模拟,学生于是找资料,模拟语言、学谈话姿势,甚至坐下来看了一段《西安事变》电影。结果,当堂表演时,将历史人物的特定场合、语言语气都基本到位,学生们又一睹当年西安风云的精彩,同时将这段历史牢牢熟记于心。

方法四:讲述历史故事──生动历史

中学生由于处于特定的年龄层次,其爱玩的天性并未改变,特别爱听故事,如果在历史课上,通过有针对性地讲述一些历史故事,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但同样讲故事,平铺直叙,一提而过,不但不会激发学生兴趣,反而会使他们倒胃口。那么如何讲故事才能使历史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特·蒙荷拉比把语言的表达效果概括为一句话影响力=15%声+20%色+25%姿+40%情。在历史课上,如果你声情并茂地讲述历史故事,学生会紧随故事的节奏,时而凝神聚听,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怒形于色,时而含唇微笑。当然,我们所选的故事不能为了讨好学生的“故事欲”而滥讲故事,应做到内容健康向上,紧扣课文环节,时机把握适度,收放心中有底。这样,一切尽在你巧妙安排之中,学生也就会在意犹未尽之余轻松掌握历史。

方法五:参观名胜古迹──走近历史

长时间呆在教室谈历史教学,固然可以达到丰富学生历史知识的目的,但其眼界却未必开阔。如果有条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亲自触摸一下“历史”,那切身的体会是无法与课堂内教学相提并论的。走出去,学生的思想得以释放,积极性发挥到了极至。这也是使历史课堂知识从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一个很好途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会带着许多心存疑团的历史问题走进现实,通过参观名胜古迹,会使许多教师无法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己“看”出来,“记”下来,然后“讲”出来。

如讲到西汉历史时,当时考古学家正在挖掘泗阳三庄汉墓。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我便组织学生前往。学生看到一件件出土的文物,那层层设计的墓室,都深深地烙在脑海中。特别是用奴婢陪葬,学生更加体会到西汉的阶级差别。爱憎分明不用细说,贫富差异带来的安葬之别更加历历在目。那时代的缩影可以说在参观与聆听中得以体验。

以上就是我几点不成熟的见解。当然,这五种方法不能代表全部,还可以通过模拟历史法庭,采访调查历史见证人,积累交流历史卡片,漫步历史影视等方法,同样可达到效果。在此不加多说。总之,激活历史课堂方法得用心去体会,让实践来验证。这也是新课改下教师胜任此行的不二法门。零零碎碎说了许多,如有不到之处,敬请同行多加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07: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



陕西宝鸡市益门中学 李志明 721006



创造教育是指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创造品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以帮助学生树立创造理想、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造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的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模式。

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智力,丰富学生知识容量,锻炼学生技能技巧,而且对学生的未来成长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

学生的创造精神是指树立科学发展观、热爱科学、参与科学、献身科学的心理品质。一个人不热爱科学,没有创新意识,缺乏不畏艰苦、坚韧不拔的攻关意志和高尚的情操,要想在科学领域有所突破是不可能的。科学意识与创造精神紧密联系。要在科学领域有所作为,离不开创造精神;而创造精神又依赖于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指导。因此,既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也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教师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一要积极启蒙和正确引发学生的科学潜能、开创科学途径。在知识传授中,要适当留有问题悬念,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质疑、思考、感悟、探究中体验科学内涵,萌发科学灵感和创新机遇。同时,还要辅助于科幻读物、科技实践、科技制作等,增强科学意识,体验科学的成就感。二是启迪学生热爱科学的人文精神。在创新中发现科学现象、探索科学奥秘、转化科学成果,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寓科学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将科学家、杰出人物不畏艰险、不屈不挠、勇于拼搏、勇于创新的人文精神和高尚情操展现揭示,以启迪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献身科学,增强学生的科学人文观。

二、学生创造个性的培养

创造个性是在创造活动中个人心理品质特征的反映。它包括好奇心与求知欲、独立性与自主性、勇于怀疑与富于冒险的精神等。

教师培养学生个性品质,就要做到:

1、营造创造心理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要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安全的课堂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敢于发散思维、质疑提问;敢于否定教学内容;敢于否定教师观点;敢于对复杂的现象和奇怪的事物发表不同见解。要解除束缚学生好奇心的心理障碍和清规戒律,抛弃封闭学生多向思维的条条框框,让学生在宽松平和的空间里打开想像闸门,奔放思维激流,积极发言,阐述见解,增强求知欲望,开启创造心灵。

2、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必须重视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更新观念,变革模式,大胆摒弃旧的传统教学方式中的陈规陋习,消除求异思维中挫伤学生能力的发展、压抑学生独立思考的种种因素,教育和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标新立异。

3、培养学生冒险精神。实践证明,任何一项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反复试验、反复失败、直至成功的漫长历程,其中不少项目不泛险象环生。在学生创造个性的培养中,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实践、敢于冒险、敢于拼搏;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试验,教师要亲自指导、科学推理、规范程序、规范操作,避免险情发生。

三、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创造思维是指主动地、独创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要创新,既要有创造精神和创造个性,还要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说,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人类智慧的核心。很多脍炙人口的艺术创造,如维纳斯的雕像、二泉映月的琴声、蒙娜丽莎的油画等,都源于作者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创造思维还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一是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敏锐快捷地思考问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二是打破心理定势。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克服惯性思维形成的心理定势,通过触类旁通、随机应变、收集新信息、研究新事物,发展思维的变通性。三是消除从众心理。人们的思维可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求同思维容易使人们注重演绎,忽视归纳,盲目从众,唯师唯上,对群体压力不假思索、盲目屈从。求异思维则是从多种假设和构想中探求答案的一种科学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提供、大胆创设启发学生求异思维的若干问题,以利于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从多层面解决现实问题。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有一脑筋急转弯,说是一桌有四角,锯其一角,尚剩几角。运用创新思维分析具体锯法:沿对角线锯,剩三角;按其中一角的角分线锯,剩四角;当锯路不通过任何一角时,则剩五角。用不同角度和求异思维方式创设锯法,答案有三。这就否定了传统思维的四角方桌锯其一角尚余五角的单一结论。再看下例:点燃四支蜡烛,风吹灭其中一支,还剩几支?静态思维者会不假思索地得出尚余三支的结论,而以动态的、辩证的创造思维去思考,则会认为吹灭的不再燃烧,当其他几支因未被风吹灭而燃尽时,而灭了的一支则剩下了。从以上二例不难看出,创造思维始终是结合具体情况、依据具体分析来完成判断的。因此,其辩证性强,解决问题更趋全面合理。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课堂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把创造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同教材内容、现实生活和学生特征等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探究摸索,不断实践总结,不断改革创新,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寻求学校创造教育的有效方略,以培养、造就杰出的创新型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07: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多媒体激活历史课堂教学



辽宁大连市长海县第四中学 王斌 116503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对历史教学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更是强调了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其核心理念。从现在的课程改革中我们不难看到,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不再为考试而学,而是能够面向实际,学以致用,才是历史教学的真谛。而课堂是历史教学主阵地,在这里学生学习的是学习历史的方法、是点石成金的手指。因此,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是我们不断研究的课题。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与学科的整合已经是我们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作为一种工具、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日益突现其重要性,它以其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的优越性不断地征服着我们每一位学生和老师。因此说,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现代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多媒体教学能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多媒体教学,能以形象生动的文字、声音、图像来再现历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和策略,按照媒体的功能,择优运用录音机、录像机、幻灯机、投影机、电子计算机以及相应的软件,构建成操作性强、效果好的教学设计新模式,把书本的静态描述变成动态的多媒体教学,使形、声、图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中国现代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节是教学难点。学生对长征的意义、长征的艰苦及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很难深刻地领会。我们在教学时,把剪辑好的《四渡赤水》、《大渡河》片断给学生看,使他们真切地看到了红军爬雪山的艰险,过草地的困难和四渡赤水的机智灵活。为了造成强烈的课堂气氛,播放录像的同时,老师又声情并茂地朗诵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同时电脑CAI课件显示出长征经过的主要地点及路线。这一课,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了,他们的第一信号系统受到强烈的刺激,情绪显现出了历史课上少有的兴奋状态。在既有可感性又有可见性的教学氛围中,老师不需要费更多的口舌,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同时又解决了目前历史教学存在的高密度、大容量的现实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世界历史出于地域的关系,学生较难把握。比如在《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中,张骞通西域是课文中的重点,其中通西域的意义又是难点之一,书本的叙述和教师的讲解显然是不够的。可以先通过电脑呈现出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学生先找出西域的大致地理范围、出发点、最远点,所经主要国家、主要山脉,然后电脑生动地展示出路线,既形成了对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路线的印象,又能学习识读地图的方法。学生可以想象张骞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西行之路的艰难,学习他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辱使命的精神。

二、多媒体教学能振奋学生的思想情感

多媒体教学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又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是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

情感是人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历史学科在情感教育方面占有独特的优势,而爱国主义情感则是历史课情感教育的一个突出方面。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十分注重学生爱国思想情感的培养,注重用历史事实拨动学生的心弦。如《鸦片战争的烽烟》一课,让学生认识到清政腐的腐败、人民的愚昧,是情感教育的重点。教学时,首先通过电脑CAI课件显示本节课讲的四个问题:(1)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外形势;(2)鸦片输入的危害;(3)虎门销烟;(4)林则徐的爱国思想。然后,播放专题片《鸦片战争》中有关清朝政府腐败和国家落后、欧美各国的发展、英国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的片断,生动地再现鸦片的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给清政府造成的危机。使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罪恶,而林则除为了民族的利益,不畏强敌查禁鸦片,将230多万斤鸦片付之一炬的“虎门销烟”,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教师通过提供事实、创设情景,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节录的片断中,那些因吸食鸦片而受害的民众的形象,时刻揪扯着学生的情感;而林则徐的壮举,则使他们意气风发,精神倍增。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其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也逐步加深。

学生这些情感的产生,靠的是教师课堂教学结构的合理安排和大量生动画面的运用。如教师用语言描述,即使再绘声绘色,也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众所周知,我们所讲的历史,就是过去一幕幕生动场面夹杂着众多人物活动的组合体。历史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加之时代的阻隔,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行为、思想及感情,对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往往难以理解,而多媒体教学是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的最好方法。多媒体还能够用两个或多个画面的同步显示功能,通过比较、综合、分析,形象地再现课本知识,促进学生的“已知”与“新知”的联系,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向系统、全面的方向发展。

三、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看不见的感情冲击力,兴趣具有短暂、容易减弱或迁移的特点,兴趣在学习中是最活跃的因素。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美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从这个意义讲,兴趣即是学习的原因、动力,又是学习的结果。传统教学手段,显示不同历史时期的问题,不仅耗时多,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少,而且抽象的内容也难以令学生产生兴趣并掌握知识。而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密度,重现生动传神的历史画面,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如讲《甲骨文与青铜器》一节,可出示青铜器的模型,或运用幻灯,使学生通过对青铜器的观察,总结出青铜器铸造技术高、工艺水平精、种类繁多的结论。教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关于慕尼黑阴谋问题时,播放“第三帝国的兴亡”的片断,学生从中看到了张伯伦兴高采烈、急冲冲地见希特勒的样子,以及希特勒并不以此为满足的那种冷冰冰的态度。两者表情所形成的强烈对比,就可以让学生看出张伯伦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和希特勒欲壑难填的本质特征。

又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再如讲授“西安事变” 内容时,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各派的态度是学生难以弄懂的难点,我播放了电影《西安事变》中的五个片断:(1)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2)宋美龄及蒋介石的顾问端纳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而斡旋;(3)何应钦兵围西安,轰炸渭南、华县;(4)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去西安调停;(5)张学良送蒋介石到南京。进而提问学生:张、杨既然实行“兵谏”,但为什么不处决蒋?宋美龄和何应钦同属国民党人,为什么宋庆龄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而何应钦则要用武力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是中国共产党最凶恶的敌人,为什么共产党还要派代表团去西安调停,也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学生联系五个电影片断,经过思考,就很容易回答上述问题,弄清了国内各派别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及目的,从而解决了难点问题。

四、多媒体教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主要的智慧努力不应该放在记忆上,而应当用在思考上。真正的学校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必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多媒体教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切人点,它能开启学生闭塞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是相互联系的思维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只有对复杂的历史材料正确地进行分析、综合和概括,才能揭示事件或现象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所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如讲“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内容时,先播放有关介绍金字塔的录像及照片,引导学生观察:金字塔外观宏伟、庄严;内部结构复杂,装饰精致;工程坚固耐久。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金字塔作什么用?在地处沙漠地区、没有机械设备的前提下,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积极发言,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建造方案。

又如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内容时,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这样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烈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大肆铺张;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者手里呢?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禧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再如在《世界历史》的教学中,介绍二战前世界形势,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归纳概括出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共同特征。然后,用电脑CAI课件显示三国法西斯上台的背景:他们都是在危机的年代(政治或经济危机),垄断资产阶级统治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上台的;对外都奉行侵略扩张政策,对内实行专制集权;国民经济被纳入战争轨道。最后,得出结论(用投影显示):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使世界人民面临一场新的世界战争的威胁。这样,学生就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探索性学习,独立思考,自觉地掌握知识。采用多媒体手段,克服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思维缺陷,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五、 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要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单靠语言来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它不仅可以寓真理于具体、生动活泼的形象中,而且使已发生的历史事件经过艺术加工,再现在学生面前。它可以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取得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采用怀有浓厚兴趣,从而能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的情感。

如讲“鸦片战争“内容时,可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了解了毒品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了防毒反毒的教育。

历史教材中的优秀德育素材,很多学生在小学、初中教材或故事中已接触过,如果再重复叙述,必然导致学生反映冷漠,达不到教育目的。利用多媒体,把这些素材以生动、具体、形象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就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由于这些生动形象的榜样信息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示范导行作用,从而成为学生仿效楷模。

如讲《抗击外来侵略》这一节内容时,可播放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击退沙俄侵略三段录像片,使活生生地民族英雄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与民族英雄同喜共悲,与历史脉搏一同跳动,在激昂的气氛中于心灵深处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强烈感染。

多媒体教学能使过去的抽象、苍白的历史事实,以多种形式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形式多样、新颖独特地引起学生注意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逐层深入地设计问题,强化了由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训练,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惰性。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传统的单个媒体是难以与这种视听组合的多媒体教学相媲美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一堂生动的历史复习课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史组 李三军



临近期末,我们的历史课结束了,早在两周前我就开始安排学生自行复习。为了督促学生认真复习历史和检查他们的复习效果,起初每次上课的时候,我利用近半节课的时间提问学生。回答不好的同学,我给予了批评。在老师的强大压力下,多半学生能自觉地复习功课。但我明显地感到,学生学得不情愿和不起劲。而且总有一些学生“顶风违纪”,不重视历史的复习。怎么办呢?历史课每周只有两课时,我教的班级又多,不可能每天督促学生去背诵和记忆的。看来强制性的提问效果并不佳,学生并不“乐学”。怎样使学生由“要我学”为“我要学”呢?

思索良久,考虑到初中生有较强的游戏和竞赛心理,我小心地借鉴电视娱乐节目中的分组知识问答的形式,来上我们的历史复习课。

第二天,当我夹着书走上讲台时,照例同学顿时安静下来,我似乎感觉空气突然凝固了起来。同学们都不敢抬眼看我,唯恐与我目光交接的结果是自己被点中回答问题,并担忧可能落入尴尬的境地。

“今天不个别提问了,我们来做个游戏怎么样?”话音未落,课堂的空气顿时解冻了。学生们都长舒了一口气。接下来我向学生介绍了游戏或竞赛的规则:

1. 按照座位的排列顺序,将全班分为四组,每列是一组;

2. 每组必须回答我所提出的历史问题(内容当然和课本有关);问题分为必答题和风险题;必答题每题10分,回答正确得分,回答错误不扣分;风险题,视难易程度有10分、20分和30分题,每个小组讨论选出一名代表选择题目和作答,回答正确加相应分值,否则倒扣相应分值。

3. 具体操作:第一项必答题。主持人(教师)任选第一组内一名同学回答问题,其他同学不准传递信息。若答对了,加10分。若答错了,全组集体站着学习。但此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回答,若答对了,此同学可坐下,本组不加分。本组同学直到下个轮回,正确回答问题后方可坐着学习并加分。

第一组完成后,依次是第二、第三和第四组。视课堂时间而定轮回次数。

第二项风险题。由组内自行决定选出代表选择分值回答问题。无论回答正确与否,只有分数的增减,不实行连坐制度。

4. 奖惩:得分最高组的同学,将有机会抢答下节课我所提出的问题,回答正确者将赢取小奖品(小小记事本)。

另外,我还要求,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保持安静、遵守纪律,否则倒扣此组5分。

布置完毕后,别样的历史复习开始了。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真是活泼又严谨。必答题中,哪个同学回答正确时,整个组的同学都欢呼起来;哪个同学要是回答不出来,别的同学就埋怨他不好好复习致使大家集体站立学习受到连累。你再看那个同学羞赧无地自容了。最后的抢答题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他们讨论热烈,有的在选代表上出现分歧,有的在选择题目分值上观点不一,但最终都达成了一致。……

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

第三天,又是这个班的历史课。还未到上课时间,课代表就急匆匆地赶到办公室,要我提前上课。他说还要再比一次,上次输得不服气,这次他们都好好准备了。我听了二话没说就往教室奔去……

通过这次历史复习课,我真切感受到教改的必要性和成效。我想,与强制提问的方式进行历史复习相比,我的这堂历史复习课更有成效。首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原本沉闷的提问解说变成了在学生主动学习与参与,这正体现了新教改的精神;其次,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原来在强压下都不情愿学习历史的学生,为了小组的利益,为了赢回自尊,他们迸发出一种空前的不服输的精神,自己主动复习历史。这远比强压要好得多吧;再次,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精神增强。他们在选择题目分值时讨论,在选择代表时讨论,为得到10分而激动不已,为失去10分而悔恨埋怨,这难道不是他们集体主义的表现吗?最后,事实胜于雄辩,期终考试成绩下来了,这个班级在我所教的七个班中历史成绩是最好的。我颇感欣慰。

教改的路还很长,这堂历史复习课使我对教改充满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主体性教学模式在历史新课程中的应用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韩庄一中 王永刚 277602



内容摘要:新课程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主要从情境教学、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情感教育和师生关系等方面,结合自身的课改实践来探讨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历史情境教学  学生的主体地位  历史实践活动探究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新课程更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面对新课程标和新教材,我们应该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呢?本文结合自己课改的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动力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图片、录音、录像、电影、电视、课件的展示,学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具体、形象、生动、感人、逼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多方面、多角度的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好像身临其境,并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主动创新,最大限度地拉进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距离他们遥远而难以记忆的历史。为此,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利用教学情境。如在上《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我没有用常规上法,而是给学生创设了表演情境。我把学生带到课外,分成两组,一组代表北京人,一组代表山顶洞人。让学生通过对围猎等生活情况的模拟来再现原始社会及原始人的生活情况,来区别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有什么不同。通过这种方式,一下子把课本中的较抽象空洞的问题情趣化了、实践化了,学生们以饱满的激情,圆满地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

在创设历史情境时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缩短学生与历史、与教材的距离,架起学生与历史之间的桥梁。如讲《重庆谈判》一课,先放电影《重庆谈判》剪辑和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毛泽东为什么不顾个人安危来重庆,毛、蒋的合影是否意味着和平的降临?短时间内,就把学生的思绪带到了六十年前那段情景之中,学生探索、求知的大门随之打开。

二、用探究、讨论、辩论的方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把教师定位成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角。在教学中,只有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其主体性才得以体现。探究,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习内容的感知、理解,使学生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针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组织广泛的讨论交流。要求全部参与、形式多样、气氛活跃,尽量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积极地就历史问题进行质疑、讨论、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西安事变》一课中,有位学生质疑:该不该放蒋介石。我觉得这位学生的质疑很有代表性,这个问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又能促发学生主动的去学习。于是我进行分组讨论、交流、争辩。全班学生以极大的人情投入到讨论中去。他们在探讨和交流中增长知识,在辩论中形成观点,从而培养了能力,加深了对西安事变的理解,接受了教育。

在教学中多运用讨论辩论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情绪放松,思维活跃,使学生从被动式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讨论辩论的方式由于强调了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因而更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通过学生实践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提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目的。要达到这样的结果,教师就要把课堂让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要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地学习,就要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历史课中解脱出来,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活动。

我在给学生上宋元科技一课印刷术方面的内容时,要求学生课前用橡皮、萝卜等刻字,再用墨水把字印出来,并计算每刻印一个字所用的时间。到上课时我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没想到的是几乎全班的学生都争先恐后的亮出他们的作品。当他们谈到他们的刻印作品时,都说费时且有难度,字刻错的、划破手的情况都有。然而正是这次的难忘经历让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活字印刷术的优点、活字印刷术发明的伟大意义以及发明家毕升的聪明才智。通过这样的学生实践活动,学生对历史课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发学生去主动学习。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完成了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因而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以突出。

在课堂上给学生活动空间是有限的,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历史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当地一些历史文物,唱革命歌曲,编辑史海浪花、创办历史园地小报,撰写历史小论文等。这些活动既拉进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

四、以情感为纽带,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情感是人在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能激励人的行为,改变行为效率,它具有动机作用。积极的情感会促使人们去追求、探索、接近目标。在历史教学中,建立以情感为纽带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能使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悦,表现欲得到发挥,好胜心得以实现。

师生之间以情感为纽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信赖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问难、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那些独到、新颖的见解,要及时的表扬、鼓励,多进行赏识教育。任何人都有一种实现自我价值和获得成功的渴望,而价值和成功是通过他人的赏识、鼓励实现的。因此,对于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以鼓励和赏识,这会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愉悦感,进而推动他们不断的进步。

只有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注重情意教学,才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才能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充分主动的获取历史知识,展示其个性,体验成功的快乐。

主体性教学模式是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项互动。其突出特点是是强化了课堂要素间的联系,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历史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引导学生自主的去探索;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情意教学的作用。让每个学生动起来,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把学习变成一种活动,一种需要和乐趣。

主体性教学模式的运用是新课标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着力提升自身素质,转变教学观念,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成为一种异彩纷呈的综合性艺术,完成自己的光荣职责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7 11: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