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复制链接]
169#
 楼主| 发表于 2008-7-23 06: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应该感谢鸦片战争吗”

──研究性学习课堂案例

冯长远 李明海 黄 璞



一、研究背景

宜昌市三峡高中是市级重点高中、省级示范学校,学生基础较扎实,富有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探究学习动机;丰富的学校和社会课程资源,又为学生进行开放式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近两年,一种积极和主动探究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氛围已经形成。以此为背景,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大胆从实际出发,不断探寻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和争鸣相关问题。

在准备高三(文科班)《鸦片战争的影响》一课时,偶然看到一段“应该感谢鸦片战争”的文章。作者是位大学生,观点大胆且颇有见地,使教师顿受启发。如果让学生置身历史,对这一观点进行讨论的话,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可以调动他们多渠道获取史料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史料评说历史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辩证史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首先,教师向学生推荐了有关鸦片战争的书籍,以及和鸦片战争相关的网址,指导学生利用在校时间去查阅有关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在教授“鸦片战争的影响”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近20分钟的讨论。

二、研究过程

讲授完《鸦片战争的影响》之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不拘一格。

师:提起鸦片战争,人们马上会联想起“屈辱”二字。但是,身处21世纪的中国青年,当我们平心静气地来反思这段历史的时候,从这场战争中,我们除了感受到屈辱之外,还能得到哪些认识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围绕下面一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展开讨论。

如果没有鸦片战争,中国现在会是什么样子?……中国人也许至今仍在封建专制的黑洞中三跪九叩……如果没有西洋文明的强制性介入,单靠中国人自身的进化是很难走出封建专制的……大英帝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是强盗式的赤裸裸的侵略,但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时光不会倒流,历史也不可能改写,但悲剧未必一定不会重演。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开拓未来。为此,我觉得我们应该感谢鸦片战争。正是这场战争,才使沉睡的中国猛醒过来。毋宁说,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耻辱,倒不如说,正是这场战争使中国开始觉醒,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

生1:对这位大学生的观点我不敢苟同。众所周知,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发动的旨在掠夺中国的侵略战争,自从这场战争,中华民族便陷入了灾难的深渊。直到今天,许许多多中国人甚至都不愿翻开中国近代史,因为,它留在我们民族记忆深处的是太多的屈辱和辛酸。

有人会说,正是由于这场战争,才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而我倒认为,如果没有列强的侵略,中国的近代化也许会更快。据史料记载,到19世纪初,也就是工业革命在西方世界方兴未艾的时候,全世界50万人以上的十个城市中,中国独占其六。南京是著名的丝织品产地,有丝织工人数万之众。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列强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的话,中国也会逐渐步入资本主义社会,并将融入世界大潮之中。有什么理由感谢一场给自己带来屈辱和灾难的战争呢?几千年的古老中国,没有遭受外族的侵略,不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吗!

生2:如果没有鸦片战争,中国的近代化也许会更快。答案果真如此吗?

众所周知,欧洲最著名的城市首先出现在意大利,资本主义也最早萌生在地中海沿岸。然而,几个世纪之后,当远在大西洋中的英国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时候,意大利却仍然在封建分裂和落后之中徘徊。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因为要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要让中世纪的城堡发展成为真正的近代化城市,必须具备一些重要的条件,而所有这些,则是中世纪的意大利,也是明清时期的中国所不具备的。其一就是城市的宽松和自由发展。不错,当时中国确实有一些著名的城市,但是,这些城市却被紧紧控制在封建政府手中,根本就没有宽松和自由可言,充其量不过是对自然经济的必要补充和有限的拓展,还不可能跳出封建经济的“窠臼”。其次,要使资本主义萌芽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大量的资本积累是其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但是,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又如何呢?封建政府搜刮的大量金钱,用于巩固统治的需要,耗费于剥削阶级的铺张和饮宴;而人民则求生无资,哪里还有经营“末业”的闲钱?缺乏资本的滋润和营养,资本主义的幼芽,终究难以绽放出资本主义的灿烂春花。其三,封建政府的“农本”思想和“重农抑商”政策,富商大贾以及黎民百姓“以末致财,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像条条绳索束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当然,并不否认,中国也会慢慢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也会走上近代化的道路。但问题是,这到底需要多少时间呢?是几个世纪,还是漫长的几千年?

生3:不愿翻开中国近代史,并不等于没有中国近代史。这使我想起了文章中的一句话──“悲剧未必一定不会重演”。因为没有勇气面对历史,实际上就是一种背叛啊!

当西方世界爆发一系列改天换地的伟大革命,朝着近代社会加速前进的时候,中国的康雍乾三位“英明”君主,却表现出惊人的麻木和极度的愚昧:妄自尊大、闭关锁国,囿于传统、反对变革,日益严重地制约着中国社会的进步。至于所谓的“康乾盛世”,其实,只不过是腐朽中华帝国的落日辉煌而已。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给中国的猝然一击,中国将会怎样呢?中国封建社会还会“延年益寿”,中国人还会继续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到那时,中国会被更远地抛在世界潮流之后。

不错,西方列强不断侵略中国,这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但是,这种耻辱反过来促使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忍辱负重,抗争和探索。我想要说的是,有什么比一个拥有4万万人口的民族的觉醒更为伟大的呢!

师:几位同学都论之有理,持之有据,观点鲜明。后生可畏!但从看问题的角度论,似乎略显单一。东坡居士不是说“横看成岭侧成峰”吗?如果同学们试着转换一下思维角度的话,也许看到的会是另外一番景致。不知同学们能否转换一下角度?

生4:感谢老师的启发。我认为,今天我们所要讨论的不是“该不该感谢鸦片战争”,而是我们该如何面对那段历史,如何面对那场战争。首先,我们不能忘记那场战争,因为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的耻辱;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从这场战争中吸取教训。引领世界潮流上千年的中国,为什么会从明初开始逐渐落伍了呢?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应当时时用这段屈辱的历史来警醒自己。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中华民族悲剧的重演。

师:说得真精彩!你说从明朝初期开始中国就落后于世界潮流,根据是什么呢?这个观点好像与教材的表述不一样。

生4:明朝时期,我国的传统技术的确继续走在世界前列,如中医、造船等,但仅此而已。政治上,封建皇权空前强化,厂卫横行……;思想上,书生们皓首穷经,潜心八股,整个思想界一片死气沉沉;经济上,资本主义的点点幼芽,在自然经济的茫茫大漠中,显得是那样的弱小和稚嫩……与此同时,以人为本的文艺复兴运动却在西欧如火如荼,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自治城市似雨后春笋;而当郑和下西洋已成为明日黄花时,欧洲探险家们却扯起了远航的征帆,踏上了他们走向世界的漫漫之旅……

师:(鼓掌)上面同学能够用比较法分析历史问题,值得我们学习。请同学们继续刚才的话题。

生5:记得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曾经写过这样两句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当时,整个中国处在死气沉沉之中,多么需要一场惊天动地的风雷呀!在这样的时候,一场西方列强发动的旨在掠夺中国的战争,却成为了唤醒中国的惊雷,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中华民族虽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蒙上了百年耻辱,但是,她毕竟觉醒过来了,而且正在一步步走向强大。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生3:上面同学的话给了我启示。其实,我的目的并不是要歌颂鸦片战争,而是想充分肯定鸦片战争的客观进步影响,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吧。

生6:对于同学们的观点,余心有戚戚焉!说起来让人惭愧,因为我就是不愿翻开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典型。今天,同学们的精彩论述,使我猛醒了过来,真是“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历史是不能忘记的。但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时代大背景下,重要的是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给我们以智慧和启迪;正视历史,才是我们对将来所做出的最好回答。

师:谢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也谢谢大家的精彩见解。很多同学还想阐发自己的观点,但因时间关系,今天的讨论就只能进行到这里。实际上,正如刚才一位同学所说的,到底“该不该感谢鸦片战争” 的讨论能否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经过讨论,同学们不仅品尝到了自我探究问题的乐趣,也懂得了该如何看待历史问题的道理。希望在今后的有关探讨中,能有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也希望我们能收获到更多的思想之果。

三、教师说课

有谁会真的感谢鸦片战争吗?讨论完后,我不禁掩卷长思。实际上,作为炎黄子孙,没有人会真正感谢那场战争的。那么,我们到底要感谢什么呢?正如讨论中的一位学生所言:“并不是要歌颂鸦片战争,而是想充分肯定鸦片战争的客观进步影响”──唤醒沉睡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实际上,鸦片战争代表着一股潮流──浩浩荡荡的资本主义潮流。面对这股潮流,中华民族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在抗争中崛起,在探索中振兴。这大概就是今天的学生们面对那场战争应当做出的理性思考吧!这也是我组织这场讨论所要达到的最主要目标。

为了表达思想,同学们广泛地收集和整理资料,品尝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也增强了独立处理史料的能力;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观点新颖,富于思辨,既提高了辩证思维水平,也充分表达了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独有感悟和新的视角;讨论时镇定自若、文采飞扬,展示了新时代青年独立思考、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当然,从研究性学习的发展角度而论,这场讨论也反映出了我们的一些困惑和存在的问题:如何选定值得探究的题目,井把探究引向深入?对一些敏感问题,研究和探讨是否应该有一个“度”?这个“度”又是什么呢?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应当是主角,他们需要广泛地占有材料,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尤其是要勇于创新和敢于探究。但从这次讨论中可以看出:部分学生搜集和获取的资料还很有限,对史料的运用也需要进一步锻炼;有的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一是不敢出头,二是害怕出丑;部分同学缺少自己的创见,创新的思想之火尚需在探究和碰撞之中点燃……

但是,它毕竟激发了学生们探究的欲望、创造的激情,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来。


课题主持:湖北省教学研究室  冯长远( 430000)

李明海  兼教案设计(湖北省宜昌市教研中心)

执 教:黄 璞(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 4431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楼主| 发表于 2008-7-23 06: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陈其



本文的宗旨是客观地叙述和回顾中国大陆在过去50年中,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的发展和变化。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中文里,“民族主义”(nationalism)是个带有贬义的词汇,因为它总与“狭隘民族主义”、“盲目排外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等相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历史和政治教学中一贯强调的是“爱国主义”(patriotism)教育,并且明确地提出反对“民族主义倾向”。

一、改革开放前的基本情况:1949-197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至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前,中小学历史教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50年代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历史课的教育目标中“爱国主义教育”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同时“国际主义教育”也得到强调。

在这个历史阶段中,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几个方面的历史内容加以体现。首先是中国的悠久文化传统和古代文明。毛泽东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论述“在祖国的历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1956年《初级中学中国历史教学大纲》中强调,“学生应当了解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一向站在世界文化的最前列(下线为笔者所加,下同),祖国人民对全世界做了极其巨大的贡献”。其次得到突出的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观念,通过中国历史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到“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的历史。我国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都有重大的贡献,各民族在对共同敌人的斗争里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形成了各民族友爱团结的大家庭。”再一项重要的历史教育内容是“通过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史实,通过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伟大成就,通过我国人民在争取全世界持久和平的斗争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1]

“国际主义教育”则主要通过世界历史教学来实现。1956年《初级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大纲》强调,在世界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必须贯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劳动教育,从而培养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加强他们对共产主义胜利的信心”;第二,“根据世界历史事实,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在许多时期中我国和外国是和平相处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是频繁的,我国人民和邻国人民的友谊是深厚的。根据世界历史事实,我们又可以充分认识到各国劳动人民在经济、文化上对世界历史的贡献,特别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经济、文化上的巨大成就,以及在世界历史上的先进性。” 世界历史教育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必须充分发扬民族自尊心、同时又必须排斥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的偏见,反对把爱国主义跟国际主义割裂开来。”[2]当时的“国际主义教育”带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意识形态色彩,因为它指出:“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结合是以无产阶级立场为基础的。”[3]

60年代前期,历史教育显出更强的意识形态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当时前苏联“修正主义”的出现和中国共产党内部的日趋明显的“路线斗争”背景有关.因此,1963年制订的历史教学大纲要求使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树立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的信心和决心。”[4]

此外,在谈及国内民族关系和中国历史的主流时,大纲强调了中国历史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人民共同的历史”;“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应该肯定各民族对祖国都有贡献,但是在几千年来的历史发展里,汉族处在主导地位,也应该如实反映。”同时,民族关系的积极方面得到强调,比如“秦朝开始,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在统一比较巩固的朝代,如汉、唐、清(鸦片战争以前),历史教学要比较突出地讲述当时我国境内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5]

在叙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1963年历史教学大纲特别提出要防止大国沙文主义的倾向,强调了世界文化的相互影响性,反对中国文化的“单向输出说”。大纲写道:“我国是亚洲的一个大国。汉、唐、明、清等朝代都有比较长的强盛时期,对亚洲和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重大的影响。同时,我国也不断吸收外国的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历史教学应当具体反映这种情况”。它还指出,“中国和邻国,有长久的友好关系。中国人民和邻国人民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友谊。历史教学应该反映这种情况。中国和邻国统治者之间的历史关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处理,防止大国沙文主义倾向。”[6]与此相应的是,大纲要求更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如“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提法,与1956年的大纲中相比,“极其巨大”中的“极其”一词被删除。

世界历史在讲述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时指出:“在世界古代史上,中国长期居于先进的地位。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尤其是对亚洲各国文化,有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同时它又提醒道:“世界历史要正确地反映世界各地区的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反映它们的贡献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各个国家、民族在不同时期的贡献,给予应有的地位。”[7]

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几个关键性事件的评价则基本持否定态度。比如对新航路的开辟评述为,正是从此以后“欧洲殖民者在美洲、亚洲等地区展开疯狂的殖民掠夺,造成许多国家的贫困和落后。他们掠夺的大量财富在欧洲转变为资本”。圈地运动和殖民掠夺是“构成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内容。”关于一系列重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如英国、法国、美国和1848年欧洲革命,教材指出,虽然他们在当时是起过进步作用的,但它们建立起的制度“仍然是一个人剥削人的制度”。对当时的西方民主评价为“资产阶级用宪法和议会做幌子,以‘自由’,‘平等’为口号,标榜民主”;“对封建制度而言,资产阶级民主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它绝不是真正的民主,而是资产阶级的专政。”[8]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极左思想达到顶峰。北京市教材编写组编写的一套历史教材,就体现了“文革”色彩,历史教学最大地发挥了与现实政治结合并为它服务的作用。毛泽东语录成为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的指导思想,如“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9]“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学习历史的目的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在思想文化方面大力批判孔夫子;更加着重描写农民起义,突出“阶级斗争”在历史中的作用,反映“人民创造历史”的思想,赞扬历史上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爱国主义行动。教材讲述了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春秋末期的柳下跖起义、秦末农民起义、东汉黄巾军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唐末农民战争、南宋钟相和杨幺起义;元末红巾军大起义、李自成领导的农民战争。教材高度评价了清初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讲述了三个主要事件,即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平定叛乱和抗击沙俄,

中国近代史教学,根据毛泽东的“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的论述,突出了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法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也就是说,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描述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和为救国而进行的改良和革命的历史事实来实现。当时,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相当高:第一,它“同以往中国人民历次革命斗争一样,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第二,“它粉碎了帝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的迷梦;它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10]?

二、改革开放后的变化:1978-1991年

1976年“四人帮”的倒台,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毛泽东的接班人华国锋坚持认为凡是毛泽东说过的话和做出的决定都是绝对正确的,必须不折不扣的遵照执行。在思想理论界,仍然有浓厚的“文革”遗风。这个过渡阶段的特点在中小学历史教育中也得到反映。1978年3月颁布的历史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要求,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热爱人民群众、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11]比如,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中,着重叙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热爱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要求,是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提法,看来是“文革”中热爱毛泽东的一种继续。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爱国主义是由几个具体的“热爱”组成的,仅仅“热爱祖国”一项是不够的。

中国历史教学继续强调“我国各族人民是聪明、勤劳、勇敢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能工巧匠,出现过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创造了灿烂的古代科学文化。我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对人类做出过巨大贡献。”[12]世界史教学中依然强调“中国是世界上的一个大国,地广人众,历史悠久,富于革命传统和优秀文化遗产。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世界上曾经处于前列地位,并对亚洲和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重大的影响。世界历史教材要在有关部分结合中国历史,正确体现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13]它还提出:“封建时代,历史上的文明古国中国,继续在世界上起着重大作用。”[14]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个阶段,对历史的描述也出现了趋于“客观”的特点,比如上面引文中的“曾经”一词的增加。

对于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论述,据当时国内形势的要求和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新增加了“历史教学既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提法。在教学内容中则要求体现“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局面是长期的,分裂割据的局面是短暂的”和“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的原则。[15]

1983年至1989年,总体上讲,是中国思想理论界比较“开放”的一段时期,当然其中也有过反复,比如出现过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和反对“资产阶级精神污染”的运动。但无论如何,在教育方面,邓小平在1983年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成为此后中国教育的不可动摇的指导原则。

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和要求”方面明显地体现出新思想.它再次强调其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的功能。除在古代部分继续强调中国的古代文明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外,承认了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在近代落后的事实。此外,它明确提出:”资本主义制度和封建制度相比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它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对于西方民主的评价,虽然仍然认为“它只是少数人的民主”,但是承认它“在历史上曾经起过进步的作用。”[16]

1988年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与以往的大纲相比,有如下的变化和进步。在“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中有关中国史部分增加如下观点,即“各民族一律平等,维护民族团结,是历史教学中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民族压迫和外来侵略,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历史教学应当充分反映。”[17]

中国古代史的“思想教育部分”,“爱国主义思想”仍然放在首位.它指出:“爱国主义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珍贵历史遗产,是使我们的国家兴旺发达的巨大力量。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优秀历史人物辈出,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中国近现代史的思想教育部分也首先强调的是爱国主义思想:“一部中国近代现代史,是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解放和生存,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进行艰苦卓绝,可歌可泣斗争的历史。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因此,讲授中国近代现代史的内容,应着重向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18]

有关世界历史内容的处理原则包括:“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都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其不同程度的成就,丰富人类文明的宝库。历史教学应根据他们的贡献和作用,恰当地反映他们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对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的估计更加客观,表述为:“我国历史悠久,经济、文化的发展曾经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亚洲以至世界作出了贡献。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也对我国产生了影响。”此外,值得注意的变化是,教学大纲强调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联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家之间有时和平相处,有时发生战争。历史教学要叙述各国历史上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也要叙述一些重大的战争。”[19]

世界历史部分的思想教育首先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人民有责任支持和同情世界各国人民反抗侵略和压迫的斗争,有责任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这比过去传统意义上的狭义国际主义教育拓宽了。在更广义的层次上讲,它还意味着“在世界历史教学中,应重视向世界历史上的优秀人物,如民族英雄、革命志士、科学家、思想家学习,培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和高尚情操,树立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如在世界历史课本中,对美国革命时期的爱国主义斗争和行动,如波士顿茶党,来克星顿之战以及抗英英雄保尔·瑞维尔等的讲述,就是这一原则的体现。另一方面,它要求培养“事物相互联系的观点”,体现了历年历史教学大纲未曾出现的新观念,即“世界各地的文明是在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中发展起来的。善于吸收外来先进事物的民族才能迅速进步,永葆活力。要树立放眼世界,虚心学习、取长补短的精神。”[20]

在这个大纲基础上编写的世界历史教材开宗明义地写道:“学习世界历史意义重大,第一,中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世界紧密联系的,要想更好地理解中国,必须了解这个世界”;其二,“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必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各民族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的成就,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此外,它还指出,“学习世界历史,像学习中国历史一样,也可以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因为各民族都有自己值得骄傲的爱国主义的民族英雄。”[21]

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某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更趋于客观。如对“新航路的开辟”,原来多持批判态度,新大纲和教材则给予更客观全面的分析:“新航路的开辟,新大陆的发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文艺复兴”被评价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化运动”,它以“人权”代替“神权”,孕育了欧洲的近代资产阶级文化;关于启蒙运动中产生的许多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则赞扬了他们崇尚理性,和对封建制度的抨击;对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革命的叙述更加充实,体现了注重科学技术是重要的生产力的观点,是人类历史前进的巨大推动力的基本观点,对它们的评价也更加积极。

1989年春夏之交在中国发生的政治风波和随后东欧发生的剧变,对中国的中小学的历史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历史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作用更加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91年8月,根据江泽民的指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1年8月制订了《中小学历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要求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中国古代文化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的教育。这个纲要是对当时使用的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加强和补充,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和有针对性的:通过中国文化史及近现代史的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反帝爱国的光荣传统;树立反‘和平演变’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和紧迫感”。[22]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通过以下史实要达到以下要求:一、通过“灿烂的古代文化”,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对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二、通过“近代的屈辱与斗争”,认识到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腐败统治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和屈辱,学习近代史上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献身的崇高思想品德;通过现代史的教育,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几十年来的成就培养热爱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思想。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知道当代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及所面临的竞争和挑战。[23]

三、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历史教材编写的新趋势:1992—

1992年初,邓小平在中国南方巡视和考察时,强调坚持改革开放,以改革来解放生产力。关键是解放思想,是要改革开放,不要再无谓地纠缠于这个改革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争论。他并且强调,要发展经济,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24]此后,中国的思想理论界也进入更加“务实”的阶段。在历史教学领域也出现了新趋势,首先是爱国主义教育内涵的进一步拓宽,其次是传统意义上的狭义的“国际主义教育”向“国际意识教育”方向发展的趋势。更加强调“改革开放”的观念和加强理解其他文化传统,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了解世界的发展趋势的教育,把对“国情”的认识与对“全球情势”的认识在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联系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楼主| 发表于 2008-7-23 06: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邓小平“南巡讲话”以来,中国国内的变化是巨大的,走向世界的速度也是令人瞩目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剧烈的转型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商业社会转化;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从长期的闭关自守的社会向国际性开放国家转化。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中,激烈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新型人才的竞争。历史教学在培养这种人才方面怎样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近年来中国的历史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上海市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比较敏锐地发现、吸收、借用国外的新思想、新观念,为我所用。目前上海使用着自己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材和普通高中历史教材。它的初中课本目的性比较明确、观念比较新。学习世界史的目的是“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掌握人类怎样从古代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的阶段和规律;通过学习历史活动主体──普通人民群众和伟大历史人物的事迹,培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和献身真理的高尚情操;注重对世界各民族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的介绍,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力,强调科学技术如何作为社会重要的生产力,推动人类历史的前进。教育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增强中国青少年为发展中国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信心和力量。”它强调自古以来,世界各国的文明是在互相交往、互相影响中发展的。特别是哥伦布等人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了全球范围内人类交往的新时代,并把世界联成一个整体。它从世界各民族和文明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的角度出发,引伸出当前的中国需要加强与世界各国往来和合作,参与世界竞争的道理。[25]

上海的高中历史课本有几个突出的特点,突出体现了教育要“面向世界”的原则。第一,它接受近年来中国史学界的新观点,即以15世纪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才真正成为一个整体,才有了真正的世界史。第二,在结构体系上进行突破,采用中外史合编的结构体系,主要目的是“更有利于学生了解今天世界与中国现状的由来”;第三,这样编排的目的还是为了学生通过联系、比较各国历史特别是中外历史问题,更深刻地理解历史。如第一册的第四章中讲述了17世纪前期至18世纪后期欧洲亚洲大陆六国,即中国、俄国、莫卧儿帝国、奥斯曼帝国、德国和法国的历史,并且指出,它们在17-18世纪世界历史发生转折性变化的时候,有的努力跟上近代化的步伐,有的却故步自封,造成各自的盛衰。第五章的设计很有突破,题目为“17世纪前期以后和18世纪中西文化发展的不同途径”。它把西方近代自然科学、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特别是法国的启蒙思想,与中国清朝文化,特别是乾嘉考据学加以比较。这种对比和联系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在近代为何落后的根源。它既是对西方近代思想文化传统中精华的肯定,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清后期闭关自守和文化禁锢政策的批判。这应当说是在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念态度和价值观”,吸取世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检讨自己文化传统中缺陷的大胆尝试。这种教育比起传统的“国际主义教育”来说,不但对学生有更深刻的启发性,而且还把“爱国主义”情感建立在更开阔而理性化的基础上。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作为政治中心和文化的首善之区,在1999年制订颁布了面向21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它最新的突破是在7-12年级构建了中国史和世界史“融合—分部—融合”的课程结构。在初中阶段(7-9年级)构建了中国史和世界史相互融合的新体系,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注重学生对人类文明脉络的整体把握,形成完整的历史图景和正确的历史观。”高一和高二年级(10-11年级)采用的是中外历史分部深化的体系;高三年级(12年级)采用中外文化史合编的新体系。[26]当然,对这种中外合编的办法,也有许多不同看法,如认为削弱了学生对中国历史的认识。

北京市《历史课程标准》把历史课的教学目标分为彼此独立,然而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即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次历史教学大纲一般把“思想教育”作为最重要的目标,而且内容涵盖较窄,政治性较强。这里“思想教育”的提法被“态度与价值观”取代,不但减轻了较重的政治色彩,而且大大拓宽了其内涵。比如它指出,历史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理解、尊重其他民族,有民族的平等意识和共同发展的观念;使学生了解世界众多民族发展的历史,认识国际团结与合作的必要性,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此外,它还提到历史教学要“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意识,继承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传统美德。”

“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的区别,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初中的教学目标是:开阔视野,能从中国看世界,也能从世界看中国,具有对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认同、尊重和宽容的态度,形成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世界意识。11年级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在价值观和态度方面的目的是:使学生明了世界发展趋势,顺应时代潮流;……以宽容开放的心态看待世界上的不同文化,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在12年级开设的《中外文化史》(选修)是要使学生“热爱和尊重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文化遗产;具有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的使命感;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具有理解和尊重的态度。”

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直属于国家教育部的国家级出版社,担负着编写占有全国70%左右的基础教育教材的任务。与其并行设立的课程教材研究所,则担负着对中国和外国发达国家的课程、教材和教学理论的研究任务。目前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在全国范围使用的基础教育历史教材主要有三套: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教材六册;高中教材有两套,第一套是1993年开始使用的新编《中国近代现代史》两册,1996年开始使用的《世界近代现代史》两册;第二套是1997年秋开始在江西省(文化发展一般地区)、山西省(文化发展一般地区)和天津市(大城市)使用的试验教材。

新编的试验教材是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于1996年5月编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编写的。这个大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制订的历次大纲相比,有了许多新的突破,更加符合新的国情和世界形势,符合时代的特征,对历史教学的性质、任务和目的做出新的探索。大纲规定,在高中阶段,开三种历史课程。第一,必修课,为中国近现代史,在高一年级开设;第二为文科限定选修课,包括(1)世界近现代史,在高二年级开设;(2)在高三年级开设中国古代史;第三为任意选修课:包括中国文化史,在高一年级开设;世界文化史,在高中二年级开设。

在思想教育的总体目标上,这套新教材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牢固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改革、开放意识和参与世界竞争的意识,具有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为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的历史责任感。”

中国古代史的教学目标制定为,“除掌握基本内容外,应着重掌握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与贡献,等;中国古代史教学要求进行如下的思想教育,首先是爱国主义思想,“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内容,以及中华民族对世界历史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其次,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各族人民为促进统一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史实,培养学生民族平等与共同繁荣的观念,进一步树立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27]

中国近现代史“要在掌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着重掌握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中国人民探索救国道路,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步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思想教育有几个方面,其中特别强调的是:第一,爱国主义思想。通过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备受侵略的事实和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事迹,教育学生汲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继承和发扬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从历史事实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第二,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树立从国情出发,面向世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坚定信念;第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上各族人民捍卫祖国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斗争史实,尤其是新中国实现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国内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祖国的平等成员,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睦是实现祖国强盛的重要保证,从而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28]

为了使学生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国情,着重讲述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曲折历程和中国近代思想的逐步解放过程。特别增加了林则徐放眼看世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发展,戊戌变法时期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形成和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同时加强了洋务运动,近代工业兴起和民族工业的发展内容。教材特别讲述和分析了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世界的事实和原因,对清后期的腐败也持批判态度。如讲述鸦片战争的背景时指出“从清朝后期开始,清朝政治的腐败日益暴露。官场中,结党营私,互相倾轧,卖官鬻爵,贿赂成风。军队里,装备陈旧。操练不勤,营务废弛,纪律败坏”,并且指出,19世纪上半期“清王朝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皇帝和多数大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在思想文化上,它批判“乾嘉学派”,赞扬了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对后来洪仁干的《资政新篇》,赞扬了其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这些事实“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在“清朝后期的文化”一章中,突出叙述了“向西方寻求强国之道的思想界。为强国御侮,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弃‘贵华夏’、‘贱夷狄’的传统偏见,向西方学习,既学‘西艺’,又要学习‘西政’”。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也肯定其积极的一面。对义和团的评价也更加客观,一方面指出其“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爱国性质,“灭洋”的口号“虽然能够广泛地动员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义和团运动虽然是爱国的,但属于“旧式的农民战争”。

世界近现代史教育目的也体现了新意,它说:“要在掌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认识世界近代史的发展过程,进一步了解近代以来世界形成统一整体的进程,近现代世界格局的变化和科学技术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要达到的思想教育目的包括“社会发展的观点”,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具有曲折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改革与守旧、开放与封闭、进步与反动始终影响着历史的全过程,但社会进步的总趋势不可逆转,从而进一步树立坚持改革开放,追求社会进步的观点。世界历史教育还要求通过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格局变化的趋势的讲述,“培养学生面向世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为人类进步事业奋斗的信念和责任感”;在世界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思想是要“通过学习世界近现代史上民族英雄、革命志士以及其他优秀人物的事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通过比较世界上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并结合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明确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树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它还提出要形成“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通过了解世界近代史上科技、文化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掌握科技文化知识,是时代发展的要求。”[29]

从选材的内容上看,西方的优秀文化传统开始得到更多的篇幅。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得到进一步客观的评价。如对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评价,就把中国史学界的三种不同观点介绍给学生:①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交往做出特殊贡献的历史人物;②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对印第安人来说,是一种灾难;③“进步与正义”两条标准进行评价,认为哥伦布航行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行为基础上的客观进步性。除了继续批判葡萄牙和西班牙对殖民地的掠夺,使殖民地人民陷于灾难之中,给殖民主义者带来了巨额财富外,新航路开辟的进步意义得到新的补充:认为它对世界,特别是欧洲有着重大的影响。它引起了所谓的“商业革命”,使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扩大了经济和文化的往来,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有了联系,世界各地区的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出现。

世界近现代史在讲述17、18世纪的东西方世界时具有启发性地指出:这两个世纪欧洲经历的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以及此间出现的启蒙思想,使西方由此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然而与此同时,在亚洲,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封建国家“却闭关自守,正在走向衰落,他们日益落后于世界巨变的大趋势,最终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势。”对于日本明治维新课本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对作为中国的近邻和国情基本相近的日本面临西方威胁时所采取的改革措施,特别是它的“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的举措,都给予了肯定。对它的意义归纳为“日本自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并走上独立发展道路,成为亚洲强国。明治维新还为亚洲国家一些立志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族振兴的人们提供了某些经验。”[30]

对于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这一章,突出体现了对西方文化传统的客观态度。认为“文艺复兴后,面向现实世界、注重实践和理性的风气促进了科学和文学艺术的迅速发展。”在文学艺术方面介绍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等流派。总体评价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31]。

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对历史的重视,赋予历史课更大的责任。1999年4月25日,江泽民致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的一封信中再次强调了学习中国历史和外国历史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全党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对中国历史的学习,特别是要在青少年中普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以使他们学习掌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力量。”江泽民认为,学习中国历史的益处在于:弄清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奋发图强的精神,增强唯物史观,丰富治国经验。同时,他还强调:“我们也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历史。历史知识丰富了,能够‘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眼界和胸襟可以大为开阔,精神境界就可以大为提高。”[32]

1999年6月中旬,改革开放后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强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首要任务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他再次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德育方面,他指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等等。”为了体现教育“要面向世界”的宗旨,会议做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特别强调,要“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

在这种新形势下,历史课无疑在下一个世纪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同时在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走向世界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也正在积极地研讨和制定中。它将体现新的时代要求,在以下几方面体现新意。对历史学科的性质、任务、目标的表述至少要体现这样的思想,即“历史学科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以面对21世纪的挑战的总体目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史学科是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意识培养,加强保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尊重理解其他文化传统和文明成果的意识,增强学生在未来国际竞争、合作、交流中能力的重要学科。”传统上的“思想教育目标”将可能被“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或其它类似的提法)所取代,其内涵也必须加以丰富,例如增添“培养学生尊重理解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增进国际间各民族的理解,汲取各国文化和文明中的精华的意识,以这种客观的历史理解和开阔心态为中国和世界服务”这样的提法。

四、小结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曾经而且还将受到特定时代的若干主要条件的影响:第一,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第二,国家在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问题上的方针和政策;第三,国际形势和与此相适应的国家制定的外交战略和政策。换言之,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所反映的基本思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科书的的编写基本上是一种“国家行为”,不是“私家之言。”当然,专业历史学家和历史教育家的思想和研究成果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过去的50年中,中国中小学的历史教育毕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而调整和变化。在毛泽东逝世后的邓小平时代,特别是1992年以来,中学历史课中“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的内涵和内容方面,以及在两者的辨证关系上都发生了可观的变化。

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在前30年的时间里,主要体现如下的基本思想:;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世界文明有重大贡献,长期处在世界文明的前列,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众多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能工巧匠;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为中华民族文化、经济的发展、中华文明是是中国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并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国境内的各民族一律平等,在经济、文化方面交流、融合,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在共同抗击外来侵略,保持中国的独立和统一的共同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中国人民为捍卫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社会进步而进行的探索和斗争的内容得到强调。中国50年来、特别是近20年来在各方面的成就。所有这一切历史事实,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

就国际主义教育而言,在最初的30年中,其定义和内涵,受马克思主义传统意识形态和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在五十、六十年代特别强调“无产阶级立场上的国际主义”;1966年至1976年,特别强调“三个世界”的理论,在历史教材中要体现联合第三世界反对美苏“霸权主义”的宗旨。也就是说,受到时代的局限,其内涵是相对狭窄的,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性和政治性。而且就“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的相互关系而言,似乎二者是不能够彼此兼容的。当然这是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决定的。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的中小学历史教学带来了深刻变化。20年来,虽然有所曲折和反复,在两种“主义”的彼此关系上孰重孰轻,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就如何保持自己优秀传统和吸收西方文化精华的尺度上如何恰如其分把握的问题上也曾经出现过争论和反复。但是无论如何,主要的进步在于,在爱国主义教育得到进一步强化的同时,传统上的“国际主义的教育”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变迁,正在向“国际意识”和“全球观念”教育的方向转化。通过历史,了解世界发展的轨迹和方向,不但尊重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精华,更要了解、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情感。为世界的和平、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文化的交流等进行多方面的合作。改革开放,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的传统和文化吸收他人长处为我所用,积极进行国际合作和竞争,归根结底,还是对中国的发展和振兴有益,而一个现代化的繁荣稳定的中国,对世界的稳定和发展有利。总之,面对21世纪的严峻挑战和对新一代人才新素质的要求,中国领导人和教育工作者产生了很强的紧迫感,他们一直在努力思考如何把中国的年轻一代培养成在保持中国文化精华、热爱祖国的大前提下,成为胸怀更加宽广,眼界更加开阔,更富于竞争力、更具备世界意识和全球眼光的新世纪人才。通过相对客观的、平衡的、生动的、令人信服的和面向世界的历史教育,中国的历史教学无疑将在培养中国21世纪人才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楼主| 发表于 2008-7-23 06: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反思历史明理启智
──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张桂芳 旷江蓉 徐雁
历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也是人类在各个领域不断创新和战胜挫折的奋斗史。历史的经验教训是人类付出重大代价之后体验到的,是思想的财富。“欲知大道,必先治史”。历史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借鉴历史,明理启智。学史使人明智,这里的智,既包括“鉴往知来、察人观事”的认识智慧,也包括“开拓进取、推陈出新”的创新智慧。史学的宗旨在于“经世致用”、“彰往而察来”,学习历史要注重从中领悟做人行事的智慧。治国安邦的道理、军事外交的谋略、科技发明的创见、思想观点的深刻、文学艺术的魅力以及个人成就的历程,无不给后人以智慧的启迪。历史学习有助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如:思考事物发展的成败得失,培养理性判断力和“合理精神”;体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如何和谐共处,培养人文精神;“见贤思齐,见不屑而自省”,爱善憎恶、追求真理,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等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历史中都可以寻求借鉴。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必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在历史中汲取养分。”笔者1999年曾对一般意义上的所谓成功人士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有处级以上干部66人,教授、学者40人,成功的企业家35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认为从历史中受益较大:61人认为增加了自己的文化修养;64人认为从杰出人物的事迹中得到启迪;8l人认为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历史智慧的熏陶可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的借鉴、历史的智慧,不是无意识可以得到的,需要对历史的感悟、理解和反思。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应是反思历史寻求借鉴的过程。历史的经验只有与学生的认识产生共鸣,通过主观感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智慧。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在课本上明确写出一些重大事件给予人们的“经验教训”,学生则往往对此无动于衷。因此,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反思历史,直接制约着历史教学社会功能的发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课例一“文化大革命”
对这样的内容,教师一般的处理办法是:蜻蜒点水,划上几个知识点,再随便说上两句就过去了。原因是“不好深谈,避免误导”。
十年“文革”,中国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所换来的经验教训应该让后代去感悟、汲取。历史教育应该告诉后代历史的真相和教训,避免后人重蹈前人覆辙,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健康发展。本着这样一种认识,北京市历史教研室、丰台分院历史组和北京第十二中学历史组共同组织了高二年级“文化大革命”研究课,由旷江蓉老师执教。
“文化大革命”研究课的教学,分为三个步骤:

步骤一:通过感受历史场景,引发学生的疑问和探究的兴趣。“文革”的往事,对高二学生来说是不可思议、难以理解的。从心理学上讲,感同身受容易引起共鸣。“文革”是学生父辈或祖辈亲身经历的历史,在上课之前一周,教师先让学生去采访曾经经历过“文革”的长辈人:家人、亲朋、老师等。学生调查的对象,有当年“造反”的学生、当年挨批斗的本校教师、“九一三”事件的当事人等等。学生了解到的是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真切的历史,因而拉近了与那段历史的距离,切身感受到了这段历史与党和国家以及普通中国人命运的直接联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历史情感被调动起来,带着疑惑和探究的愿望“走进”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上课时,教师播放了“文革”的录像:我的一张大字报、红卫兵运动的狂热、破“四旧”与打砸抢、林彪的表演、“四人帮”的张狂、周恩来的沉重、邓小平的冷峻……一幕幕的历史场景在回放,看录像的学生再也不是看热闹,再也不能置身事外,一个沉重的问题撞击着他们的心灵:“历史为什么会是这样?!”
步骤二:通过引导探究“文革”发生的历史原因,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为了使学生“论从史出”地思考和认识问题,教师事先给学生印发了材料,并介绍了有关书目。课上的问题探究先以分组讨论的方式,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表看法。学生情绪激动,思维活跃,组内就有了争论,于是他们请当时听课的老师与他们一起探讨。各组代表发言时,不时有学生站起来质疑,教学过程突破了预先的设计,变成了自由讨论和辩论,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活动始终围绕着主题展开。最后教师将大家的认识归纳为几个方面:
历史的原因:中国长期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绝对服从最高权威的意识;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
现实的原因:领导层内部的分歧与矛盾没有正确的解决方式。
制度的原因:没有健全的民主和法律制度;个人凌驾于组织和法律之上。
个人的原因:个人崇拜和独断专行;群众对权威的迷信和盲从。
国际背景:苏联的背信弃义,使“反修防修”成为政治任务和一种政治口号。
其他因素:坏人的利用。
学生的发言意犹未尽,教师引导:“我们回顾和认识这段历史,目的是防止这样的历史悲剧重演。同学们可以再进一步想一想,我们应从这段历史中汲取哪些教训?建议大家写一篇学习随感,我们再作进一步交流。”
步骤三:通过思考:“我们应从这段历史中汲取哪些教训?”进行拓展性学习,提炼历史认识,达到教育目的。我们看了学生写的学习随感,基本上都是自拟题目、观点鲜明的小议论文。如:“‘文化’大革命,留下了什么”。“‘文革’之我见”、“历史不能忘记──我看‘文革’”。学生的认识主要有:
一个党,特别是一个国家的执政党,必须有健全的党内民主制度;一个国家,必须依法治理。
决策者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国情,不能凭主观愿望制定政策。
要正确理解和处理群众、政党和领袖之间的关系。
青年学生不应感情用事,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不盲从。
要找到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位置,言行应符合社会进步的需要。
在历史教育中,类似“文革”这类敏感的历史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和处理?学生的小论文中的观点,也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历史不能忘记──我看“文革”
李浩宇……在感情上,人们不愿回忆以往痛苦的经历。现在许多中老年人都尽量回避有关“文革”的问题,甚至是想永久的忘记。因为在那里,自己变得丑陋、脆弱,在那里有过自己的血泪冤屈。
然而,历史是应该回顾的,历史不仅是包袱,也是遗产。回顾过去并非以古非今,而是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伤痛苦楚更会让人清醒,历史只能被正确认识,而不能抹杀。谁也无法割断自己与历史的联系。人无时不刻地书写着自己的历史,承担着历史的责任。所以,我们要谨慎地迈出人生的每一步,认真写好自己的历史,并要公正、清醒地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巴金老人曾经提议建造“文革”博物馆,保护“文革”时期留下的珍贵史料,但是遭到许多人的批驳反对。
不敢正视历史,不敢剖析自己,是懦弱,是畏缩,是幼稚可笑的。连这点实事求是的精神都没有,不敢正视错误,怎能经住考验……
本课确定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以史为鉴”。以此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学生理性地思考和对待那段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如果教学仅仅停留在对现象的了解、对混乱局面的渲染和对错误的谴责上,教学效果就会适得其反。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探究“文革”发生的历史成因。只有搞清了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才能悟出避免之道。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样化的:个别学习(调查访问,引出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探究)──全班讨论(观点的交流与交锋)──课后反思(深化认识,寻求借鉴)。本课采取的“三步骤”教学策略,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是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从教学论的角度看,是激发动机、调动情感在先,引导探究、深化认识在后,合乎认知规律。
这节课的教学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要相信学生的理性判断力,敢于让学生贴近真实的历史。第二,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对核心问题的探讨上来,注重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思维方法。第三,要适度增加开放性,使学生在拓展性思考中体验历史学习的意义,受到深刻的历史教育。
课例二 “巴以冲突探源及思考”
现实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大都可以从历史上追根溯源。历史学习要关注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和认识现实,并通过探究与反思获得借鉴。北京四中是北京最好的中学,学生有很强的思辨能力,在巴以冲突成为国际政治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引起大家广泛关注的时候,课本上的相关知识已经无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个历史与现实交错的复杂现象。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徐雁老师以“巴以冲突探源及思考”为题,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这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借鉴了十二中的“文化大革命”一课的模式,但又有所不同,如下所示:

具体说来分三个步骤:
步骤一: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的热点问题。在真正开展此项主题研究前,教师作了一下调查,发觉学生中对巴以问题,有的出于兴趣非常关注(主要是男生),有的由于不了解而显得冷漠(女生居多),还有很多学生因为巴以冲突几乎天天上新闻,也就不把它当新闻,反而显得麻木了。经过思考,教师觉得学生之所以对此问题不像想象的那样感兴趣,主要是因为大家对此问题的由来不了解。于是教师无论在课上课下都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这一问题,尤其是在课下,经常找些与巴以问题有关的话题与同学们展开讨论,同时布置作业要求大家搜集关于巴以冲突的材料。两个星期过去了,学生们搜集的相关资料越来越多,对此话题的讨论也越来越深人。“热爱源于了解”,随着学生对这一问题了解的增加,他们对这一问题也越来越感兴趣。有不少人产生疑惑,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提得最多的是“巴以冲突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巴以冲突究竟能不能得到解决?最快什么时候能解决?如果能解决,怎样的方案能被接受?”
步骤二:引导学生探究“巴以冲突”的根源,了解这个看似解不开的死结是怎样系上的,并思考如何才能解决。在学生们对巴以冲突感兴趣并对其根源产生困惑后,教师趁势引导,给大家推荐可参考的书和杂志,建议他们上网查资料,给他们提供利用网络资料的一些原则,还为学生联系了去中国社会科学院采访中东问题专家。
经过进一步接触资料和专家的点拨,学生们对巴以冲突的探究开始有了思路,对于其产生的根源有了不同的看法,对如何解决也有了不同的设想。于是教师根据学生们的兴趣及他们对巴以问题根源的看法,在与同学进行协商的基础上,将全班学生进行了两次分组。第一次是探究“巴以冲突”的根源,将全班分为五个小组:历史根源、地理探源、巴以冲突的不断升级、国际主要政治力量对巴以问题的态度及原因、领导人的个人因素。第二次分组,则按他们的政治倾向将学生大体分为支持巴方的、支持以方的、中立的,后又进一步分为代表巴方、以方、美方、阿拉伯国家、欧盟、俄国、中国各方面意见的小组。
在学生们有了各自的看法后,下一步是创设合适的交流环境。完成这种交流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第一节课主要解决探源问题,第二节课主要完成“解决”问题。由于学生有参与课堂讨论和表现自己的强烈愿望,所以课堂交流的形式就是师生共同商讨的结果:第一节课用电脑软件、历史小品、战地采访、学者访谈等形式进行巴以问题的探源;第二节课模拟即将召开的中东和会,搞一个“联合国中东和会北京四中特别会议”,尝试着解开巴以冲突这个“结”。
步骤三:通过思考“巴以冲突究竟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教训、哪些启示”,来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提炼历史认识,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历史是典型的“人学”,学习历史不仅仅是要弄清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训练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学生们对此发表了各自的见解,问题集中到人类应该怎样解决战争与和平问题。最后,教师安排主持人播放以反对战争、颂扬和平为主题的 FLASH“Save The Earth,四中电视台记者”对老师进行“采访”。老师作了有针对性的发言:“对巴以问题而言,尽管争取和平解决的艰难有目共睹,但战争的残酷足以警视世人,生命是最可宝贵的。不管我们面对怎样的历史纠葛、怎样的文明冲突、怎样的政治利益,当用成百上千人的生命的法码来衡量时,战争与和平,孰重孰轻自有分晓。现实生活中的中东问题还未得到解决,相信同学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还会继续,而我们对于生命与和平的思考也还会继续。战争与和平,这是国际社会永远关注的主题,我们期待着,人类的理智能超越仇恨与偏执,我们期待着和平的橄榄枝能拨开战争的阴云,地球上的人们能和平地共享大地和蓝天。”教师的点拨,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升华。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历史进行深刻反思往往由一种对心灵撞击的东西所引发。“文化大革命”之所以能引发学生思考,就是这种反常的历史现象对学生心灵有很大的触动。“巴以冲突”之所以能引发学生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考,是因为学生感受到了如在眼前的历史画面。
下面是此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课堂活动场景片断:
场景一:大屏幕上是一张巴勒斯坦儿童的相片,黑色阴影遮住了他的半张脸,其无辜无助的大眼睛正凝视前方,相片上赫然题着“STOP THE OCCUPTION(停止占领)”。一曲西方宗教歌曲的旋律轻轻响起,学生主持人说道:“近来巴以冲突在不断升温……在这块千疮百孔的土地上,已无和平的天使,只有堕落的战神。……我们无法回避这样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同自己的同类过不去。……今天我们突兀地把这个话题提出来,只是想探讨,如何才能给和平一个机会,给绿色一寸土地。”
场景二:学生自制FLASH软件正在展示,音乐伴奏中,阿拉法特和沙龙出现,阿拉法特高喊:“我们要以土地换和平。”一身戎装的沙龙则喊道:“我们要以和平换和平。”一片混战的画面,FLASH中一个低沉浑厚的声音响起“WAR NEVERCHANGS(战争从未改变什么)”。随后,阿拉法特和沙龙的相片被装进相框挂在墙上,出现一个数标轴,代表战争的曲线正在趋减,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响起:“我们要探索它的根源,使之尽可能少地发生。”(教室内学生们陷入沉思)
场景三:学生自编自导的历史剧在上演,尽管他们穿的是四中的校服,但挂在胸前的牌子已清楚地显示他们是迦南人、以色列人、波斯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巴勒斯坦人、英国人……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巴勒斯坦这块“流着牛奶和蜜的”土地上,几千年来的历史恩怨被浓缩、被展示。
场景四:大屏幕上投出一组照片,一对父子在街头躲避枪击,最终死去。学生介绍道:“这不是好莱坞的枪战片,这是一对巴勒斯坦父子在回家途中死于以军枪下的真实记录。当我们在四中明亮的大教室上课时,当我们在家享受轻松的音乐时,巴勒斯坦的少年却在为最基本的生存权担忧。”紧接着,大屏幕上又投出一张巴人体炸弹爆炸后的惨景,屏幕前一学生扮成以色列士兵正在走着,一女学生高喊:“巴勒斯坦独立万岁!”引爆了人体炸弹,紧接着学生“战地记者”出现,在难民营分别采访一个以色列少女和一个巴勒斯坦少女。她们的回答内容迥异,却共同表达出对和平的盼望,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场景五:以一张四中学生与拉宾蜡像的合影为背景,学生以专访拉宾的形式,介绍这位“铸剑为犁”的和平使者。扮演拉宾的学生说:“巴勒斯坦人民,我们注定要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我要告诉你们,以嘹亮的声音告诉你们,我们已流了太多的血,我梦想着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能和平地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场景六:大屏幕上打出学生自制的FLASH软件,以世界地图和联合国纽约总部的图案为背景,模拟“联合国中东和平会议北京四中特别会议”会标醒目闪现,教室布置出“联合国大会会场”,大会主席、巴方代表、以方代表、美方代表、欧盟代表、阿拉伯国家代表、俄方代表、中方代表已各自就坐。当“巴以双方”的代表由于在陈述各自观点批评对方观点而情绪激动时,“中方代表”站起来说:“尊敬的主席,尊敬的各位代表,我们是来开会的,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的,不是来立异的……”
学生为这些场景所感染,他们的心灵深处也受到震动。如在讨论“大国态度与巴以冲突”时,学生们展示了一幅自己画的反映各国政治态度的漫画,画中代表美国的是个满脸愁容的绅士,代表俄国的则是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北极熊,代表中国的是个手拿橄榄枝的美猴王。美猴王在发言中极有见地地指出:“巴以冲突之所以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是因为不断地有大国插手;但现在如果没有大国的参与,这一问题也很难解决。”而在讲“地理因素与巴以问题”时,饰美猴王的学生高屋见瓴地指出,中东地处三大洲交汇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必然成为民族大迁徙时各种文明沉积和交汇的地方,这也必然为以后的冲突埋下伏笔。在进行课后总结时,相当多的学生都已超越巴以问题本身,而谈自己心灵深处对和平、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对献身于世界和平的勇士的敬仰。
萧伯纳说:“我不是你的教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面对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充分体会到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究的挑战与乐趣,学生则体验到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事情,历史与现实密切相关,历史不断地启迪着人类,从更为客观和广阔的视野,去看待和设计人类的未来。
这节课的教学给我们的启示是:
第一,历史学习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应该寻找适合的切入点,特别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历史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现实。
第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学习,宜采取“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的责任在于明确探究的任务,指导学习的方法,将“反思”引向深刻,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历史现象引导到历史思考,从而达到“以史为鉴,明理启智”的目的。
第三,历史学习过程中,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习效果。形象的材料、实际的调查,会使学生真切地贴近历史,感悟到一些新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楼主| 发表于 2008-7-23 06: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素质教育与多媒体教学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以“世界近代史”课程为例

广州暨南大学  陈奕平



“世界近代史”一直是我校历史系的主干课程之一。多年来,我系一直在探索和实践多项教学改革措施,其中包括素质教育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要求与应用

1.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的一般要求和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特殊要求。

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专家学者们基本都认同由过分注重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要性。那么,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它包括什么内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曾撰文指出,“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人才素质又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以此定义出发,高校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基础性思想品德,使其具备内在的、整体的、稳定的素质和发展的基础和基本条件。也就是说,高等教育不能再过分注重专业教育,而应注意专业能力、思想文化素质及为人处事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培养。这既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21世纪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

具体到高校历史教学,我们认为: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从过去以传授历史专业知识为主转向历史专业知识、分析写作及自我选择与钻研等能力、人文素质及为人处事心理素质等方面教育的结合,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注重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与充分发展个性的辩证统一,造就新世纪的新型人才。

2.“世界近代史”课程素质教育的具体做法。

根据前述要求,本人在“世界近代史”课程(以下简称“本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教育改革尝试:

首先,开展“双向交流式”教学,克服我国传统教学中“先生讲、学生记”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模式弊病。具体做法有两个:一是,课前要求预习,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二是,开展专题课堂讨论。在进行专题讨论之前,列出有关的书名和重要章节及相关论文,并要求学生做摘要和写心得,在规定时间选择部分学生上台发言,或由正反双方自己推荐代表发言。

比如,我在给2000级学生上《世界近代史》课程时,在第2周就布置了讨论专题──“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与郑和下西洋的比较”,向学生指定了《郑和下西洋》(范中义,王振华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黄邦和等主编)、《哥伦布》(索蒂略斯著)、《哥伦布评传》(马达里亚加著)等著作,并要求学生到图书馆和网上(指定学术期刊网和人大复印资料网)去查找相关资料,做摘要和写心得,在第6周上交摘要和心得。最后,在第8周选定部分有代表性的学生上台发言,发言中间或结束时欢迎其他学生评论或反驳,老师在结束时进行点评。

这种“双向交流式”的教学方法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检索、查阅、运用资料、工具书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渐将学生引入科研的殿堂。

其次,利用本课程中丰富的人文知识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如讲解文艺复兴、马克思主义、殖民主义、欧美工业革命与近代化等章节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历史人物的评价及文化艺术品的点评,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等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第三,更新教学内容和体系,构建以资本主义发展为主线的世界近代史授课体系,适当增加近代社会与文化部分内容,同时将中国部分的内容纳入世界近代史的教学中,使学生更易了解作为整体的世界近代史全貌,并对中国与外国之间的联系和比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压缩讲授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时间,留更多时间讲重点和难点,介绍教师本人和国内外史学领域的新发现、新观点及其他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启迪学生的思维。

第四,针对生源复杂(内地生与港澳台和海外学生)的特点,采取了“因材施教”的办法,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对基础好、思路活跃且肯钻研的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如多看中文专著、论文,甚至英文专著等。

第五,在课程考核方式上,本课程在注重期末考试的同时,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约占总成绩的60%-70%,而将平时成绩(考勤、作业、提问和讨论)的比例提高,约占30%-40%。另外,为了贯彻启发式教育,在期末考试评卷过程中对思路宽、有自己见解且阐述合理的答卷适当给予高分。

第六,利用放影片、举办讲座和讨论会等形式,丰富学生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

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本课程还将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引入教学活动,改变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

在学校的资助和鼓励下,近年来我们大量收集相关图片、音像和文字资料,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软件(包括POWERPOINT软件和网页),并利用我校电教中心的网络平台建立“世界近代史课程网站”。有了网站,大纲中要讲的内容就可以少讲或精讲,利用更多的时间讨论与内容相关的背景、影响和各种学术成果。在课堂上,通过网络展示章节纲目、主要参考书、人物和历史场面、所引用文献原文、历史地图、著名著作的封面和部分内容等等,图文声像并茂,使学生对历史产生“亲近感”,加深对空间概念的理解。

三、素质教育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

如何将素质教育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可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素质教育要求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全新知识结构;科技本领和人文素养的相互渗透与有机融合;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与个性充分发展的辩证统一。而多媒体教学,尤其是互连网正是实现上述要求的有力手段。

我们的初步做法是:利用教室的互连网设备,现场指导学生在网上查找资料;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软件或网页),经教师修改后与课程网站连接,达到资源共享。这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大知识面,掌握一定的多媒体技术,也可以不断充实本课程资源库,解决教师建设课程网站精力和时间的不足。

比如,我在给2001级学生上《世界近代史》课程时,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查找有关“东西方现代化比较”的著述并做摘要。首先,将学生分成3个组,分别负责查找“著作”、“ 1994年前相关学术论文”(无网上资料)和“ 1994年后相关学术论文”(可查学术期刊网),并做摘要,写心得。每个小组的分工,由组长负责。规定学生交作业时间,并要求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摘要和心得。然后,指导学生将摘要制作成网页。最后,由教师将资料传到教学网站,并要求大家上网浏览,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如果能够长期坚持,不断变换主题,那么网站内容将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充实、扩大。

四、教学改革的效果

经过近两年的教学改革,我们从学生的反映与调查中看到了改革的成效。我曾设计了一个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如下:

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调查

l.你认为历史教学中应否开展多媒体教学?

A.应该  B.不应该  C.不知道

2.你认为多媒体教学(合图片、影片演示)能否增加你对历史的“亲近感”及加深对历史空间的理解?

A.能够  B.不能够  C.不知道

3. 你觉得本课程设计的课堂讨论对提高学生检索、查阅、运用资料的能力及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否帮助?

A.有  B.没有  C.不知道

4.你觉得本课程教学中的课堂提问与即兴讨论是否能够活跃课堂和启发思维?

A.能够  B.不能够  C.不知道

5.你觉得教学中应否有更多的课堂提问与即兴讨论?

A.应该  B.不应该  C.不知道

6.你认为老师应否指定更多的著作给学生阅读?

A.应该  B.不应该  C.不知道

7.你是否愿意参与制作有关历史内容的网页或POWERPOINT?

A 愿意  B.不愿意  C.不知道

从统计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支持开展多媒体教学,他们认为多媒体教学增加了对历史的“亲近感”,加深了对历史空间的理解;同时,学生对互动式教学也反映很好,对素质教学表示赞成。这样的结果使我们认识到改革的必要,也加强了我们改革的信心。

五、结语

通过本课程的初步改革实验,我们认为在传统学科中开展素质教育和多媒体教学十分必要,也是可行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多媒体教学,将彻底改变以往教学手段单一、内容体系不够新颖、学生参与性不强的不利局面,不断活跃“教”与“学”场面,以提高学生素质。

但同时也应注意,开展素质教育和多媒体教学是需要教师、学生及学校多方面的配合,不但要求教师、学生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计算机技术,也要求学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比如学制、教学设备配备等必须跟上。

[收稿日期]2003年4月

[作者简介]陈奕平,男,1966年生人,现为暨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楼主| 发表于 2008-7-23 06: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探析



重庆师范学院历史系 朱琳



摘 要:东西方都提倡人文教育,但一个走向对科学的信仰,另一个则走向对道德的崇拜。实际上,科学教育和道德教育都是人文精神的一种表现。本文着眼于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从创新教育、情感教育、公民教育、美育教育等方面阐述人文精神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表现,为今天的历史教学改革提供一个设想。

关键词:人文精神;教育;

历史教学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936(2003)01-0111-05

一、人文精神与教育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们就在不断地探索着神、自然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人文主义精神就是人类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人文主义“humanism”是由拉丁词根humanus演化而来,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称人文主义是一种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意义的思想态度,阿伦·布洛克也认为人文主义一词是西方历史上的一种关于人的问题的认识、解释,同样教育本身也是对人的一种培养。

在西方,从智者学派提出的“七艺”教育到今天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人文主义已经成为西方教育的传统。但是我们发现西方的人文主义教育往往注重的是对理性的追求和对科学精神的信仰。可以说西方的教育是在人文主义精神的旗帜下,宣扬科学精神。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就有对理性、科学精神的崇尚,“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成为这一时代的标志。在教育上,从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时起,有夸美纽斯的“泛智论”、洛克的“白板说”,直到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科学知识的传授一直在西方的教育中居于主要地位。这种对科学的重视和对科学现象、规律的研究促成了自然科学的繁荣,同时带来了西方的进步与发展。但是由于过度注重自然科学,忽视了对人道德修养的培养,因而促成现代西方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

在我国,先秦儒家在很早以前就站在“仁者爱人”的角度阐发儒家的精神实质,无论是董仲舒的“性三品”、魏晋的玄学,还是宋明理学家所探讨的“礼”和“性”,都是对人本身的关注,所以儒学就是一种“人学”。那么在“有教无类”思想指导下的儒学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的教育。儒学教育关注人本身,但是并不像西方人文主义教育那样关注人的权利和自由,无数莘莘学子追求的是“内圣”,注重道德修养的自省,儒家教育往往成为一种道德规范和修养的教育。这种对道德的过分注重却导致了对自然科学的忽视。我国不是没有领先世界的先进技术,但是这些先进技术仅仅成为家传的秘籍,没有上升到理论成为科学,我们缺少的是一种科学的精神。在教育中更缺少科学的精神,从春秋到宋代逐步形成的《十三经》是儒家教育的经典,但是却从来没有涉及到科学与科学的教育。这种道德教育使中国成为古老的礼仪之邦,却没有使中国一直站在科学技术的顶峰。

东西方教育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单纯的科学教育和道德教育都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今天我们进行教育改革就是要吸取历史发展的经验,建立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我认为:今天的教育就是要发展人,培养人,在教育中体现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是一种珍视人的个性而又全面发展的精神,它并不是一种具体化的东西,而是一种智慧,一种不仅是思想性的,而且是行动性的智慧。人文精神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和意义的精神。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就是吸收东西方教育的精华,既体现科学精神的创造性也体现道德修养的塑造性。现代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张扬个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对科学的追求和对自身完整人格的塑造。

二、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

(一)历史教学内容与人文精神

历史作为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其自身的发展就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有了人,社会才变得丰富多彩,只有人类才会用行动书写历史。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历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类发展史,历史本身也证明了人的伟大作用。凡是认识到人的力量,以人为本地采取相应政策的国家才会走向富强,反之,泯灭人性的存在、蔑视人的力量的时代终究会被历史吞没。从中国历史来看,历代初期的几位皇帝都很注重人民的生活,实行与民休息,国家便逐步走向繁荣,“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的出现都是这个道理。但随着统治者个人权力的膨胀,横征暴敛、鱼肉百姓的政策相应出台,最终使国家走向灭亡。秦末农民大起义、黄巾军起义等,人民都以自己的方式展现人对历史的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历史是人创造的,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是社会兴衰的动力、社会前进的必要因素。因此,人文精神应当贯穿整个历史教学内容的始终。

(二)历史教育观念中的人文精神

历史学科是一门社会科学,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起一种正确的社会观念。历史教学并非像历史研究一样,有弄清历史真相的任务,而是在一定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观念。正如2002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所要求:“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中吸取智慧,提高人文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历史要为今天服务,历史教育更要为今天服务,历史教育必须用时代的观念来理解历史。正如历史教学专家李德藻所说,“作为本体,历史指人类经历所创造的一切,它是过去的,即定的,不变的;作为认识,它指人类对自己过去的回忆与思考,因而它是现在的、不定的、可变的。”今天,用时代的人文精神来理解历史,诠释历史,已成为历史教育的关键。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待历史,用历史的观点来窥视现代,让历史为人所用,为今所用,是历史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所以应当培养学生用现代人文精神来理解历史,诠释历史,并在历史学习中理解人文精神,发扬人文精神,强调个性、勇于创新。

(三)历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与人文精神

历史教学大纲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教学实践的准绳。前面我们谈到了历史观念中的人文精神,但观念的转变最终只有体现在历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才能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得到贯彻。

新的《课程标准》目标就是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由此可见,人文精神已经成为历史课程标准的核心精神,在人文精神指导下,历史教学关注历史人物的奋斗,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人的发展。

(四)历史教材与人文精神的发展

教材是学科内容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教材中贯穿了人文精神才会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历史教材编写的开放,就是对人的一种尊重。历史教材由原来的“人教版”一统天下,变成“内地版”、“沿海版”、“广东版”等多种版本并行。教材编写的开放在给学生、教师、学校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使编写者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学习过程,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编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材。

我们进行历史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历史专家,而是让学生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教给学生一种历史思辩的能力,所以在历史教材内容的选择方面,不要求细求多。精选历史内容会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学到有用的丰富的历史内涵,为学生今后的成长服务。同时历史教学的内容应当更加接近生活。历来历史教学的内容都是以政治史为主要内容,以王朝兴替为主线。在今天,历史教学的内容应该增添一些联系生活的内容,如科技、文化、音乐、艺术以及人际关系等,使历史不再成为过去的史实,而能为现实服务。历史教材不应该把学生看作教学内容的接受者,而应该是教学内容的创造者和开拓者。学生不是知识的奴隶,而是知识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学内容的编写应该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历史的学习不再是教师传授的过程,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新版本的历史教材应当更突出人性,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为中心。龚其柱先生主编的历史教材中教材内容的生活化、教学内容展现的多样化、习题设计的可操作性、教学过程的人性化等特点代表着历史教材的改革方向。可见,新编的历史教材改变了过去对人的束缚,认识到人的价值,以人为主地分析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变被动为主动。

(五)历史教学的手段与人文精神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打破了过去教师、黑板、学生的教学形式。采取许多更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现代的情景教学、快乐学习和一些新的教学方式的探讨、新的民主的师生关系等,都是对人的一种关注,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

总之,人文精神既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其指导思想。但是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许多人仍把人文精神理解为“文科教育”,不仅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内容、观念、课标、教材、教法的精神实质,而且学生的主体性也没有很好地发挥。这表明,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人文精神在具体教学中的体现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

三、人文主义精神在具体历史教学中的体现

(一)“创新精神”的体现

创新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从历史人物的事迹入手,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的创新。

历史史实可以作为榜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能力。例如: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创造性地提出“皇帝”一词,并延用后代;他统一的度量衡、货币成为后代商品交换的标准;他修筑的长城成为几百年来中国人抵御外辱的重要手段。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就是对孔子等先秦儒家思想的改进与创新;宋明理学又是对汉唐以来儒学的创新。即使在同一朝代同一时期也分不同的学术派别,各学派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特色,展示着自己的创新。

从历史人物的评价来看,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从一个角度评价历史人物。这同样有利于学生个性自由地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但不同的角度却有同一标准,那就是历史史实。如对南唐后主李煜的评价,如果从政治家的角度来看他是个荒淫无道的君王;从文学家的角度来看,他却是才华横溢的词人;从社会学家的角度来看,他又是中国“小脚”制度的始作俑者。不同的时代对历史人物有不同的评价,例如岳飞,今天我们认为他是民族英雄,但在当时──一个非常推崇“内圣”的时代,他却被一些人指责为急功近利。不同的角度最终会形成不同的结论,这都体现着学生的个性自由,有利于创新教育。

从研究性学习来看,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方法,学生可以通过不同主题的选定来学习同一阶段的历史。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个性的塑造。例如,以新课标中中国古代史部分(三)统一国家的建立为例,这一部分主要讲述秦汉历史。在这段讲述中我们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课题。有的学生喜欢政治风云的变幻,他可以从秦灭六国入手,探索秦建立的政治机制以及以后秦巩固国家机器的措施,直到秦的灭亡、汉的建立。有的学生喜欢外交风云,他可以从秦的“远交近攻”立题,研究到楚汉战争中刘邦收买人心,再到西汉的“和亲政策”。有的学生可能喜欢军事,那么可以以秦国大将蒙恬为突破口看看秦灭六国时的宏大场面,以及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原因、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及四面楚歌的困境。或许还有学生喜欢社会生活,那么可以从秦汉饮食、服饰入手到张骞通西域后习俗的改变……如此等等,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觉可以立出不同的课题,他们都会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带上自己的个性,每段历史的掌握都有个人的见解,同时也完成了这一段历史内容的学习。

(二)情感教育的体现

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传统道德教育是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情感教育。历来我们培养人才的情感重点就在这几方面,所以在此不做过多的论述。

关于科学情感的培养:科学精神是一种理性精神,是一种执着的追求真理的精神,一种怀疑的精神。对这种精神的体验则是一种科学的情感,也就是对真理的情感。历史学科作为文科范畴,一直进行的是人文情感的教育,但是理性的体验与人文的情感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融相通的。理性的体验一定是人的感受,而人文的情感也一定要赋予理性的判断。

历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具备人文修养,而且要具备科学情感。历史中古人对权威的批判、对真理的不断追求,成为今天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体验。这种科学情感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养成对科学的信仰和对真理的追求,形成良好的人格,为今后发展和参与社会竞争做准备。这种科学情感可以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学习历史,提出历史问题,解决问题,历史才会进步,时代才会前进。

个人奋斗情感的培养: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是有价值的,强调个人奋斗情感的体验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和奋斗的艰辛,这有利于发挥人自身的价值和创造性,也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利用历史人物的讲述培养学生追求成功的价值观,同时使学生从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中,学会正确塑造个人未来的能力,增强自信,为现代社会的竞争提供精神动力。追求个人的成功是历史中许多人物名垂青史的原因,西方的历史人物更是个人奋斗的典型代表。

情感毕竟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历史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感染同时要把这些情感付诸于行动,才会形成个人的品格、个性。这样,历史教学才是有效果的、有用的。

(三)公民教育的体现

人不仅是单个的“人”,而且还是社会中的一员,在现代社会中人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居民,更应是享受权利并承担义务的公民,所以在教育中必须强调公民意识。公民意识就是对社会的关注,对社会的责任与奉献。在现代社会中,培养学生的法制、民主、公德意识是公民建设的目标,同时也是我们历史教学所要达到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社会,关注生活的能力,使学生有社会意识与社会责任,勇于承担责任,使学生成为具有人文精神的合格公民。

历史上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凡是有所成就的无不关注着社会,并致力于解决社会的实际困难。在他们的著作与作品中时刻都体现着作者对所生活时代的洞悉观察,只有这样他们才对历史有所贡献。所以增强公民意识是历史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美育教育的体现

美育教育不仅存在于美术、文学作品的欣赏中,而且存在于教学过程始终。在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美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历史中欣赏美、感受美,并且学会在生活中创造美。教师讲述语言的美妙是激发学生审美的开端,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往往贯穿着教师美丽的语言。从教学内容来看,在无数生动的历史画卷中,虽然没有客观的线条,但是却用鲜活的方式向我们讲述着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历史中让我们感受到美的不仅是万里长城的雄壮,更应该是无数劳动者建造的辉煌和先烈们为保卫家乡所付出的艰辛。如此,历史教学当中的人物、故事、作品、成就等等都会成为美的象征与代表,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学会去感受它们,用真实的感情去理解它们。

美不仅是对历史事物外表的赞美,更应是历史是非衡量的标准。历史上许多奸臣都拥有美丽的“外衣”,但是他们都是邪恶的化身。美应该成为学生价值观的标准。在教学中要创设美的情境,情景给人联想,使学生用想象贴近历史,感受历史。在评价历史的过程中,让学生用美的理念联系历史,从而学会在生活中创造美。上述人文精神的体现仅仅是笔者的一种理想,在现实的历史教学中更多地表现为口号,还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这些理想的实现还存在许多阻力。就历史学家来说,作为历史学科的代言人,他们对历史的理解是建立在历史学科的基础上,因此强调历史教学中对学科的重视,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一些受传统政治历史观影响的历史学家,一提到人文就把它与人文主义、资产阶级自由化联系起来,或者简单地把人文与文科教育混为一谈,而加以反对。再从中学教育的实施者──中学历史教师来看,由于长期受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教育观念的转变很难。加上由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实行教育改革的同时,对师资的培训没有同步进行,造成师资力量薄弱,所以教师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本身也存在困惑。至于学习的主体──学生,则由于长期受生活环境和家长的影响,对教育的理解仅仅是被动的学习,高考体制的束缚也使他们不得不被动地应对,主体精神得不到发挥。因此人文精神在历史教育中的实施仍然任重而道远。只有排除阻力,加深社会、教师、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才能培养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改革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楼主| 发表于 2008-7-24 07: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实物史料与历史教学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何大进



[摘 要]实物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它对丰富历史教学和培养创新才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实物史料,直观性,历史教学

相对于其他知识类型而言,历史具有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的特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是史料记载或折射出的历史而不是历史本体,认识历史的主体和客体,始终存在着时空上的异位与分离。因此,我们必须借助“史料”这一“中介物”去感知历史,认识历史。而史料又主要分为文字史料和实物史料两大类,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实物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实际运用。

一、实物史料的作用

实物史料指各类文物、古迹、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虽然多为片断性的,但它却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因此,无论是在历史研究中,还是在历史教学中,实物史料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实物史料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具有多向思维的创新人才。

历史教育的总体目标,一是传承文明,二是培养创新人才。所谓传承文明,既包括传授历史知识,继承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也包括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历史规律的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正是建立在继承与探索的基础上的。但长期以来,学生处于一种凝固化和一统化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丰富多彩、纷乱繁复的历史长卷往往成为年代、数字、概念和规律的堆砌,不少学生因而形成了一种狭窄的、封闭的、迷信权威和崇拜师训的思维定势。这种状况,严重地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思维的创造性,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以实现历史教育的总目标呢?实现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是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而其中一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有效地利用实物史料。因为当前的创新教育,说到底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多向性思维能力。运用实物史料,展示人类文明的足迹,不仅能能够开拓视野,陶冶性情,而且可以让学生感悟历史,直接与历史对话。例如,观看秦始皇陵兵马俑,学生们将会有身临其境之感,真切地感受到秦军严明整肃、威武雄壮的阵容和奋击万里、排山倒海的气势,由此而加深对秦始皇横扫六合、廓清宇内这段历史事实的理解。观察春秋战国时代的货币形制,学生们可以从刀、铲,纺轮等不同的贷币形制,分析货币从劳动工具而来的史实,从而能够加深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理解。教师亦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侧向思维和逆向思维。

其次,实物史料可以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填补历史研究的空白。

我们对历史的了解,一般是依据当时保留下来的文字记录和后人根据这些记录所修订的著述。然而,在我国原始社会尚无文字,有关这段历史的文献资料大多是根据神话口传所撰写的,如“女娲补天”。“黄帝战蚩尤”、“大禹治水”等等。司马迁虽然依据口传资料写成《史记·五帝本纪》,但他自己对此都有所怀疑,承认“唐虞以上,不可记已”[1]。后来,随着考古学的兴起和考古技术的不断更新,这一历史时期的大量文化遗址才逐渐被我们所认识。现在教材中有关原始社会的历史,都是根据考古材料编撰而成的。

自王国维以来,以甲骨、简牍、档案等实物史料证史的“史料革命”成为新史学的重要内容,尤其对于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更是如此。例如,上世纪末发现的长沙走马楼吴简,便引起了史学界的极大关注。这批简牍形成于魏晋时期,多是赋税、户籍类内容,总量约10万枚,超过我国此前发现的历代简读之总和[2](p.42)。因此,它对我们研究东汉末年和魏晋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实物史料可以订正史书,辨别文献资料记载的真伪。

由于年代久远和社会动荡,我国有不少古籍都已散佚,许多文献资料上的记载无法得到核实,许多错漏之处也无法得到纠正和弥补,因而留下了许多历史疑案。这些疑案,有不少必须通过实物史料才能解决。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学研究已经成为各种科学方法的汇集,地质、地理、考古、生物等科学,无一不为历史研究提供工具。因此,历史学家必须“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通过各门学科提供的工具,辨别史料的真伪,认识历史的真相[3](pp.177-178)

例如,中国古代的军事名著《孙子兵法》,系春秋末孙武所作。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孙武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闾说:“子之13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4]但《汉书·艺文志》却称《吴孙子兵法》为82篇。两种说法,孰是孰非,成了历史上的疑案,甚至有人还怀疑今本《孙子兵法》的作者到底是春秋末年的孙武,还是战国时期的孙膑。直到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的竹简《孙子兵法》,才使这一疑案得以冰释。从出土残简中发现了《吴向》、《四变》等不见于现存史籍的重要佚文,而《吴向》是记载春秋末年的时事,可见孙子即是孙武。出土的《孙子兵法·孙子传》残简中还提及了13篇之事,从而证明了《史记》中关于13篇的记载是可靠的。再如,《孙膑兵法》系战国时齐国军事家孙膑所作,《汉书·艺文志》记载有“《齐孙子》89篇,图4卷”,但《隋书·经籍志》中却不见此书目,因而后人怀疑是否有此兵书。在1972年出土的银雀山西汉墓中,也发现了这部失传一千多年的《孙膑兵法》。这部兵书在内容和特点上都不同于《孙子兵法》,它不但证实了《汉书·艺文志》中的记载,而且有助于我们了解战国时代的军事和政治。

第四,实物史料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观察与想象提供实物依据。

实物的特点是立体感和直观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对实物的观察,学生的思维便可超越时空的界限,再现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历史。司马迁写《史记》,曾“西至空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5],足迹几遍全国,遂有《史记》这部传世之作。宋代著名学者苏辙对此曾感慨地说:“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杰交流,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6]当然,我们不可能在教学活动中,率领学生遍访名山大川,探寻历史遗踪。但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能够反映实物史料的插图、模型和电化教学手段,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例如,古代兵器中的刀、枪、剑、戟、乐器中的磬、瑟、笙、萧,酒器中的爵、觚、觯、角,以及其他各种生活用具、劳动工具、服装、古钱币等等,无论教师如何讲解,仍然达不到出示实物、模型和图片那样的效果。因此,实物史料在教学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二、实物史料在直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直观性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一条重要原则。早在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便从理论上论证了直观性教学原则,他宣称直观性是教学的一条金科玉律,认为:“只要有可能,应该用感觉去接受一切东西。”[7](p.48)因此,实物史料在直观性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教学内容和条件的不同,实物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运用历史实物图片

从教学的直观性来看,图片不如实物,但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一般中学用于教学的历史文物或文物模型毕竟有限,有的学校甚至没有。而历史实物图片搜集起来比较方便,教材上也配有不少历史文物和文化遗址的插图,因此,运用历史实物图片,是历史直观性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在直观性方面,图片虽然不如实物,但比语言的描述仍然要形象得多。例如,讲述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教材前的彩色插图《自由引导人民》。这幅油画是19世纪法国著名画家德拉克瓦描绘七月革命时街垒斗争的情景。在七月革命日的日子里,德拉克瓦亲眼目睹了法国人民为推翻复辟王朝所进行的英勇斗争。为了将这激动人心的一幕表现出来,他画了一百多幅草图,然后加以综合,终于完成了巨幅油画《自由引导人民》(又名《1830年7月27日》)。这幅油画采用的是象征和写实的手法,画中硝烟迷漫,一位妇女左手持枪,右手高举着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蓝、白、红三色旗,正在召唤着起义者冲锋陷阵。这位妇女既象征着自由女神,又是起义者的真实写照。她的前方,横卧着许多尸体,她的后面,跟随着一群冲锋的战士,整幅面面惊心动魄,令人震撼。从画面中,学生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法国人民追求自由,勇于献身的精神,由此而加深对法国七月革命的理解。

这类实物插图有不少,有效地运用它,不但可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另外,还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运用一些教材之外的历史实物图片,只要运用得当,均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直接运用实物或实物模型

有些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实物和模型来进行直观教学,其效果比运用图片资料更好。例如北京人的体态特征,教材中有一幅北京人的头像复原图,这虽然能给学生一种直观印象,但还不足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能在课堂上展示北京人的头像模型,其效果便大不相同了。学生们不仅会兴趣盎然地听教师讲解,甚至会用自己和头像模型比较,从而加深对北京人体态特征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展示的实物并不要求是真品,一则真品比较珍贵,教师个人和一般的学校很少保存;二则也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培养的对象是中学生而不是鉴赏文物的专门人才。当然,有些文物还是可以收集到的,如生活器皿、古钱币、旧邮票和旧书报等等。现在一般用于课堂展示的文物都是复制品,有些是在文物商店购买的,有些则要由老师自己动手制作。有些教师具有一定的雕塑和工艺制作能力,他们用泥土、石膏,木块和竹片等材料仿制古代器物,制作精良,形象逼真,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设置文物陈列室,为学生提供一个进行直观教学的场所。当然,就我国当前的教育状况而言,具备这种经济实力的学校还不多。因此,对学生进行直观历史教学,还可以利用当地的博物馆和历史文化遗址,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座谈,对他们进行现场历史教学,以此加深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例如,观看秦始皇陵兵马俑,学生们可以感受到秦军严明整肃、威武雄壮的阵容和奋击万里、排山倒海的气势,由此而加深对秦始皇横扫六合、廓清宇内这段历史事实的理解。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面对阴森凄凉、触目惊心的“遇难同胞遗骨陈列室”,学生们在感到压抑、震撼和愤怒的同时,会加深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并会激发起一种奋发图强,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民族情感。

三、运用实物史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正确运用实物史料,是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如果运用不得当,甚至是盲目运用,那就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有可能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降低教学质量。因此,在运用实物史料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紧扣教材

所谓明确的教学目的,便是要突出教材的重点或是解决教材中的难点,以深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可以演示战国时期的犁、锄,斧,铲等铁器农具模型,由此可以加深学生以下几点认识:第一,战国时铁器已广泛使用,并且已逐步推广牛耕;第二,战国时的农具与我国现在农村中的农具相差不大,证明那时的农业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第三,两千多年来,我国农村生产力的提高相当缓慢,因此必须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实现农业现代化。但我们应该知道,实物史料毕竟是教材之外的补充材料,运用它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和深化教材,因此,在运用实物史料时,必须扣紧教材内容。另一方面,在运用实物史料时,还必须注意合理安排时间。因为教学时数是有严格限制的,而运用实物教学一般来说,都需要占用较多的时间。如果在历史教学中,频频使用实物史料而与教材中的难点、重点相脱离,其结果必然是喧宾夺主,与教学目的相违背。那就走向了另一极端,既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又冲淡了教学中的主题。因此,在运用实物史料时,一定要注意有的放矢,紧扣教材。

2.语言描述应该准确、具体、生动

无论是展示历史实物图片,还是展示实物或模型,教师都应注意描述时的准确性、具体性与生动性。例如,在讲“王莽改制”时,为了揭示王莽政府利用改变币制掠夺广大人民的实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原来通行的五铢钱和后来发行的大钱,并且指出一个大钱的重量不到两个半五铢钱的重量,却要当50个五铢钱使用,获利高达20倍。通过这一介绍,学生便可认清王莽政府掠夺财富的手段及其垮台的原因。再如,在展示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时,教师可以先补充一点背景材料:这幅壁画取材于《圣经》中耶稣被他门徒犹大出卖的故事。达·芬奇创作这幅壁画时一丝不苟,力求完美,因此进行了反复修改,花了3年时间才完成了这幅壁画。在此基础上,教师便可进而介绍画面内容:

耶稣已经预知自己将被出卖,要钉死在十字架上。当他与其12个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时,他悲哀地对众人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这时,全场为之震惊,有的怀疑,有的激动,有的愤怒,有的在表示自己的诚实,只有犹大,惊惶失措,畏缩一团,右手紧握钱袋,双眼紧张地注示着耶稣。在画面中,人物的神态、性格,画面的结构和线条的明暗等,都用高超的现实主义艺术手法,处理得十分和谐。

经过这段描述,学生便可加深对这部作品内涵的理解。反之,如果没有这段描述,或者在描述时,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浮光掠影,泛泛而谈,那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任何实物史料的展示,都需注意语言描述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应该注意考古发掘新成果并具备一定的文物考古知识。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注意考古发掘的新成果,因为新的发掘成果,往往可以改变某些传统认识。例如,1965年云南元谋人的发现,便将中国远古人类活动的年代提前了近一百万年。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说明长江流域同样孕育了祖国的灿烂文明,从而改变了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仅仅处于黄河流域这一传统认识。由于教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有些新的发掘成果不可能立刻在教材中得到反映,因而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以介绍。但是,教师在介绍发掘新成果时应该注意,该成果必须是史学界已有定论的。对众说纷纭,尚处在探索中的实物史料,一般不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以介绍。另一方面,历史教师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文物与考古知识,否则,便有可能犯错误,闹笑话。例如,唐三彩是陶器,教材中已经指明。但由于其表面光泽,色彩鲜艳,酷似瓷器,有的教师便信口开河,将唐三彩说成瓷器,这就犯了常识性的错误。总之,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素养,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否则的话,便有可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了。

4.应该注意实物史料的真伪和来源。

前文已述,实物史料的使用,可以订正史书,辨别文献资料的真伪,但就所获实物史料的本身,首先要注意的是它的真伪和来源,以及辨别其真伪的依据。用伪造低劣的秦俑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带领学生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其教学效果是判若云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02: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