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陈其
本文的宗旨是客观地叙述和回顾中国大陆在过去50年中,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的发展和变化。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中文里,“民族主义”(nationalism)是个带有贬义的词汇,因为它总与“狭隘民族主义”、“盲目排外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等相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历史和政治教学中一贯强调的是“爱国主义”(patriotism)教育,并且明确地提出反对“民族主义倾向”。
一、改革开放前的基本情况:1949-197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至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前,中小学历史教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50年代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历史课的教育目标中“爱国主义教育”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同时“国际主义教育”也得到强调。
在这个历史阶段中,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几个方面的历史内容加以体现。首先是中国的悠久文化传统和古代文明。毛泽东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论述“在祖国的历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1956年《初级中学中国历史教学大纲》中强调,“学生应当了解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一向站在世界文化的最前列(下线为笔者所加,下同),祖国人民对全世界做了极其巨大的贡献”。其次得到突出的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观念,通过中国历史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到“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的历史。我国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都有重大的贡献,各民族在对共同敌人的斗争里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形成了各民族友爱团结的大家庭。”再一项重要的历史教育内容是“通过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史实,通过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伟大成就,通过我国人民在争取全世界持久和平的斗争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1]
“国际主义教育”则主要通过世界历史教学来实现。1956年《初级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大纲》强调,在世界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必须贯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劳动教育,从而培养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加强他们对共产主义胜利的信心”;第二,“根据世界历史事实,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在许多时期中我国和外国是和平相处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是频繁的,我国人民和邻国人民的友谊是深厚的。根据世界历史事实,我们又可以充分认识到各国劳动人民在经济、文化上对世界历史的贡献,特别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经济、文化上的巨大成就,以及在世界历史上的先进性。” 世界历史教育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必须充分发扬民族自尊心、同时又必须排斥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的偏见,反对把爱国主义跟国际主义割裂开来。”[2]当时的“国际主义教育”带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意识形态色彩,因为它指出:“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结合是以无产阶级立场为基础的。”[3]
60年代前期,历史教育显出更强的意识形态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当时前苏联“修正主义”的出现和中国共产党内部的日趋明显的“路线斗争”背景有关.因此,1963年制订的历史教学大纲要求使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树立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的信心和决心。”[4]
此外,在谈及国内民族关系和中国历史的主流时,大纲强调了中国历史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人民共同的历史”;“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应该肯定各民族对祖国都有贡献,但是在几千年来的历史发展里,汉族处在主导地位,也应该如实反映。”同时,民族关系的积极方面得到强调,比如“秦朝开始,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在统一比较巩固的朝代,如汉、唐、清(鸦片战争以前),历史教学要比较突出地讲述当时我国境内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5]
在叙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1963年历史教学大纲特别提出要防止大国沙文主义的倾向,强调了世界文化的相互影响性,反对中国文化的“单向输出说”。大纲写道:“我国是亚洲的一个大国。汉、唐、明、清等朝代都有比较长的强盛时期,对亚洲和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重大的影响。同时,我国也不断吸收外国的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历史教学应当具体反映这种情况”。它还指出,“中国和邻国,有长久的友好关系。中国人民和邻国人民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友谊。历史教学应该反映这种情况。中国和邻国统治者之间的历史关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处理,防止大国沙文主义倾向。”[6]与此相应的是,大纲要求更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如“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提法,与1956年的大纲中相比,“极其巨大”中的“极其”一词被删除。
世界历史在讲述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时指出:“在世界古代史上,中国长期居于先进的地位。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尤其是对亚洲各国文化,有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同时它又提醒道:“世界历史要正确地反映世界各地区的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反映它们的贡献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各个国家、民族在不同时期的贡献,给予应有的地位。”[7]
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几个关键性事件的评价则基本持否定态度。比如对新航路的开辟评述为,正是从此以后“欧洲殖民者在美洲、亚洲等地区展开疯狂的殖民掠夺,造成许多国家的贫困和落后。他们掠夺的大量财富在欧洲转变为资本”。圈地运动和殖民掠夺是“构成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内容。”关于一系列重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如英国、法国、美国和1848年欧洲革命,教材指出,虽然他们在当时是起过进步作用的,但它们建立起的制度“仍然是一个人剥削人的制度”。对当时的西方民主评价为“资产阶级用宪法和议会做幌子,以‘自由’,‘平等’为口号,标榜民主”;“对封建制度而言,资产阶级民主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它绝不是真正的民主,而是资产阶级的专政。”[8]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极左思想达到顶峰。北京市教材编写组编写的一套历史教材,就体现了“文革”色彩,历史教学最大地发挥了与现实政治结合并为它服务的作用。毛泽东语录成为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的指导思想,如“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9]“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学习历史的目的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在思想文化方面大力批判孔夫子;更加着重描写农民起义,突出“阶级斗争”在历史中的作用,反映“人民创造历史”的思想,赞扬历史上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爱国主义行动。教材讲述了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春秋末期的柳下跖起义、秦末农民起义、东汉黄巾军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唐末农民战争、南宋钟相和杨幺起义;元末红巾军大起义、李自成领导的农民战争。教材高度评价了清初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讲述了三个主要事件,即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平定叛乱和抗击沙俄,
中国近代史教学,根据毛泽东的“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的论述,突出了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法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也就是说,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描述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和为救国而进行的改良和革命的历史事实来实现。当时,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相当高:第一,它“同以往中国人民历次革命斗争一样,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第二,“它粉碎了帝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的迷梦;它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10]?
二、改革开放后的变化:1978-1991年
1976年“四人帮”的倒台,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毛泽东的接班人华国锋坚持认为凡是毛泽东说过的话和做出的决定都是绝对正确的,必须不折不扣的遵照执行。在思想理论界,仍然有浓厚的“文革”遗风。这个过渡阶段的特点在中小学历史教育中也得到反映。1978年3月颁布的历史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要求,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热爱人民群众、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11]比如,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中,着重叙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热爱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要求,是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提法,看来是“文革”中热爱毛泽东的一种继续。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爱国主义是由几个具体的“热爱”组成的,仅仅“热爱祖国”一项是不够的。
中国历史教学继续强调“我国各族人民是聪明、勤劳、勇敢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能工巧匠,出现过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创造了灿烂的古代科学文化。我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对人类做出过巨大贡献。”[12]世界史教学中依然强调“中国是世界上的一个大国,地广人众,历史悠久,富于革命传统和优秀文化遗产。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世界上曾经处于前列地位,并对亚洲和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重大的影响。世界历史教材要在有关部分结合中国历史,正确体现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13]它还提出:“封建时代,历史上的文明古国中国,继续在世界上起着重大作用。”[14]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个阶段,对历史的描述也出现了趋于“客观”的特点,比如上面引文中的“曾经”一词的增加。
对于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论述,据当时国内形势的要求和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新增加了“历史教学既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提法。在教学内容中则要求体现“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局面是长期的,分裂割据的局面是短暂的”和“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的原则。[15]
1983年至1989年,总体上讲,是中国思想理论界比较“开放”的一段时期,当然其中也有过反复,比如出现过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和反对“资产阶级精神污染”的运动。但无论如何,在教育方面,邓小平在1983年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成为此后中国教育的不可动摇的指导原则。
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和要求”方面明显地体现出新思想.它再次强调其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的功能。除在古代部分继续强调中国的古代文明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外,承认了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在近代落后的事实。此外,它明确提出:”资本主义制度和封建制度相比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它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对于西方民主的评价,虽然仍然认为“它只是少数人的民主”,但是承认它“在历史上曾经起过进步的作用。”[16]
1988年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与以往的大纲相比,有如下的变化和进步。在“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中有关中国史部分增加如下观点,即“各民族一律平等,维护民族团结,是历史教学中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民族压迫和外来侵略,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历史教学应当充分反映。”[17]
中国古代史的“思想教育部分”,“爱国主义思想”仍然放在首位.它指出:“爱国主义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珍贵历史遗产,是使我们的国家兴旺发达的巨大力量。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优秀历史人物辈出,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中国近现代史的思想教育部分也首先强调的是爱国主义思想:“一部中国近代现代史,是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解放和生存,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进行艰苦卓绝,可歌可泣斗争的历史。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因此,讲授中国近代现代史的内容,应着重向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18]
有关世界历史内容的处理原则包括:“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都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其不同程度的成就,丰富人类文明的宝库。历史教学应根据他们的贡献和作用,恰当地反映他们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对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的估计更加客观,表述为:“我国历史悠久,经济、文化的发展曾经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亚洲以至世界作出了贡献。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也对我国产生了影响。”此外,值得注意的变化是,教学大纲强调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联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家之间有时和平相处,有时发生战争。历史教学要叙述各国历史上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也要叙述一些重大的战争。”[19]
世界历史部分的思想教育首先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人民有责任支持和同情世界各国人民反抗侵略和压迫的斗争,有责任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这比过去传统意义上的狭义国际主义教育拓宽了。在更广义的层次上讲,它还意味着“在世界历史教学中,应重视向世界历史上的优秀人物,如民族英雄、革命志士、科学家、思想家学习,培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和高尚情操,树立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如在世界历史课本中,对美国革命时期的爱国主义斗争和行动,如波士顿茶党,来克星顿之战以及抗英英雄保尔·瑞维尔等的讲述,就是这一原则的体现。另一方面,它要求培养“事物相互联系的观点”,体现了历年历史教学大纲未曾出现的新观念,即“世界各地的文明是在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中发展起来的。善于吸收外来先进事物的民族才能迅速进步,永葆活力。要树立放眼世界,虚心学习、取长补短的精神。”[20]
在这个大纲基础上编写的世界历史教材开宗明义地写道:“学习世界历史意义重大,第一,中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世界紧密联系的,要想更好地理解中国,必须了解这个世界”;其二,“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必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各民族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的成就,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此外,它还指出,“学习世界历史,像学习中国历史一样,也可以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因为各民族都有自己值得骄傲的爱国主义的民族英雄。”[21]
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某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更趋于客观。如对“新航路的开辟”,原来多持批判态度,新大纲和教材则给予更客观全面的分析:“新航路的开辟,新大陆的发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文艺复兴”被评价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化运动”,它以“人权”代替“神权”,孕育了欧洲的近代资产阶级文化;关于启蒙运动中产生的许多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则赞扬了他们崇尚理性,和对封建制度的抨击;对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革命的叙述更加充实,体现了注重科学技术是重要的生产力的观点,是人类历史前进的巨大推动力的基本观点,对它们的评价也更加积极。
1989年春夏之交在中国发生的政治风波和随后东欧发生的剧变,对中国的中小学的历史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历史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作用更加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91年8月,根据江泽民的指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1年8月制订了《中小学历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要求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中国古代文化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的教育。这个纲要是对当时使用的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加强和补充,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和有针对性的:通过中国文化史及近现代史的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反帝爱国的光荣传统;树立反‘和平演变’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和紧迫感”。[22]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通过以下史实要达到以下要求:一、通过“灿烂的古代文化”,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对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二、通过“近代的屈辱与斗争”,认识到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腐败统治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和屈辱,学习近代史上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献身的崇高思想品德;通过现代史的教育,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几十年来的成就培养热爱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思想。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知道当代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及所面临的竞争和挑战。[23]
三、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历史教材编写的新趋势:1992—
1992年初,邓小平在中国南方巡视和考察时,强调坚持改革开放,以改革来解放生产力。关键是解放思想,是要改革开放,不要再无谓地纠缠于这个改革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争论。他并且强调,要发展经济,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24]此后,中国的思想理论界也进入更加“务实”的阶段。在历史教学领域也出现了新趋势,首先是爱国主义教育内涵的进一步拓宽,其次是传统意义上的狭义的“国际主义教育”向“国际意识教育”方向发展的趋势。更加强调“改革开放”的观念和加强理解其他文化传统,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了解世界的发展趋势的教育,把对“国情”的认识与对“全球情势”的认识在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联系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