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复制链接]
106#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07: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浅论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

──以初一新教材为例

山东省新泰市泉沟镇初级中学 王汉国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根据兴趣的倾向性,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根据维持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暂兴趣和稳定兴趣。如果除去工作娱乐等其他兴趣,单就学习兴趣而言,它是指学习活动赖以产生、持续和强化的最切近的动力源泉,它与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是所谓勤奋的内在动因,它甚至使学习者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

对于兴趣的重要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二十世纪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更明确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可以说,古今中外无数学者、科学家都将兴趣作为学习成功的第一要素。

笔者就初中历史新教材的教学,论述一下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明确学习目的,培养间接兴趣。

在初中阶段,所学的课程有十几门,并不是每位学生对每门学科都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历史这门课,部分同学接触到大量的时间、人物、事件后,觉得难写难记,苦燥烦琐,于是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完全失去学习的信心。针对这种情况,要从学习历史的目的上去引导,让他们认识到学好历史的重要性,如了解历史王朝的兴衰,可以提供建设祖国的经验教训;学习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可以指导我们如何做人;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的历史事件,可以提高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通过这样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增强了求知欲。

二、进行审美化教学,培养直接兴趣。

新版的历史教材,增加了精美的图片,形象的地图,精当的史料,精彩的故事性导入,在客观上提供了引发学生兴趣的素材。作为教师,关键是如何运用。目前有些教师出于应试的需要,完全放弃对形象性材料的处理,让学生死记硬背抽象的概念,几十遍的抄写人物名词,这样不仅会泯灭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形成恶性循环。对此我们应紧紧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营造师生和谐的教学气氛,创造优美的教学情境:运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材料,形象的板书,让学生情绪上受到感染,易于同老师形成互动。这样让学生在历史的空间中自由翱翔,学生得到的是美的享受和人文关怀。

三、设置问题情境,引起探究兴趣。

许多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设疑导学已成为普遍的激发兴趣的手段。有的已形成一种系统的教学模式,可见大家对“问题”的重视。的确,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也可以启迪无限丰富的联想,形成创见性的观点;还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探索中体会发现的快乐。设问的方法有许多,可层层递进式的提问:如问“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步步深入;也可逆向提问,如中国历史第一册中的《伐无道,诛暴秦》一课,可设问:“若不雨,秦末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代历史人物发问:“如果你是商鞅,你将如何实施变法?”这样可以吸引学生参与教学,增强主体意识,渲染历史情境。总之,问题要设在关键处,设在重难点上,要在平淡中激起波澜。要注意课堂需要,不可盲目设疑,也不能连珠炮式的发问,这样没有思考的余地,效果反而不佳。

四、开拓学生视野,深化研究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已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共识,历史学科以它广博的内容和充分的借鉴价值,为这种培养提供了可能。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的结合:如某一制度政策的演变轨迹,象封建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等,可让学生讨论,上网查阅资料,并撰写历史小论文;可推荐带有研究性的历史小读物,如《上下五千年》、《中华历史名人传》、《秦汉史话》等,让学生阅读,并摘抄读书笔记;也可让学生自己出一期历史板报,组织兴趣小组进行辩论,制作剪报,了解新的考古发现,如新教材上的三星堆文化,本地的大汶口文化,学生都非常感兴趣,通过小组合作,收集了大量资料,这样既巩固强化了课内知识,又为学生未来的独立研究,成长发展受益匪浅。

最后谈一下培养历史学习兴趣应走出的两个误区:

首先,不能将如何逗学生发笑看作是培养兴趣,这是将兴趣庸俗化的表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藏在深处,你得去攀登,去挖掘,才能发现它。”那种纯粹的搞笑,只能取悦一时,不能给学生以收获,应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内在的深刻的积极性上来。

其次,不能将培养学习兴趣完全放到课下,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些教师上课只讲历史发展线索和干巴巴的知识结构,认为这样是提高效率,是精讲多练;不让学生看插图、楷体字,甚至不让学生讨论,认为这样是浪费时间,影响教学秩序。其实,这样做势必会造成学生兴趣降低,对历史学科形成背背记记的刻板印象,以后想提高他们的兴趣就困难了。

要纠正以上的错误认识和做法,还须结合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的改革、以及教学评价多样化的实施上。总之,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先导和持续的驱动力,只要做好了兴趣的培养工作,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真正提高,新课改的精神才能得到真正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07: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精机构减冗员提高行政效率

──浅谈唐“贞观”昌荣的政治基因

山东省章丘市官庄中学 张雁



唐太宗执政之初,针对当时社会与经济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在政权机制、用人机制、行政效率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与整治,为鼎盛一时的“贞观之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战后百废待兴的窘况迫切要求执政者出台重大改革措施。经过连年的战乱,唐朝开国之初,“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可谓一派颓景,政府掌握的人口户数由隋朝的800万户锐降到230万户。唐武德末年,霜旱等自然灾害接踵而至,田间颗粒无收,粮食价格迅猛上涨,一斗米的价值只抵得上一匹绢,一时间大量流民外涌;外加上突厥侵扰,边境州县出现骚动,这些不稳定的因素对刚刚取得政权的唐朝执政者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与此相反,唐中央及地方统治机构机构臃肿,冗员过多的现象已经显露。高祖李渊太原起兵向关中进击的途中,迫于战争的需要,大量任命官员,“口询功能,手执官簿,一日除千余人”,这里的“除”是“任命”的意思,招引人才为李唐的兴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唐朝政权建立之后,过多的官员现象又极易引发其他问题和矛盾。《资治通鉴》载:吏部“省符下诸州差人赴选,举人至省,便拜官职”,最多一次,“集者七千余人”,且全部“随才铨叙,各得其所”,官员臃肿的问题可见一斑,就连“乐工杂类”,只要“术逾侪辈者”亦授之官爵。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国库开支过大的弊端显而易见。冗员过多,也引起不良的连锁反映,官员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处事推诿扯皮,大小事务都不能决断,而要“咨禀尚书依违”,公事处理可谓“去无限程,来无责迟”。由此可见,低缓的行政效率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百废待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需要。

在“官在得人,民去叹愁”的思想指导下,机制改革工作全面展开。唐太宗目睹了“甲兵强盛”的隋朝顷刻瓦解的现实,也看到了长期战乱之后百姓的疾苦,意识到发展生产是迫在眉睫的要务,尽快理顺了执政思路,确定了“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的指导思想。用人方针更加明确,即“官在得人,不在员多”,着手机制改革。即位伊始,就明确地向房玄龄等人指出:“致治之本,惟在于审;量才授职,务省官员”。其间,他以“千羊之皮,不及一狐之腋”的典故来引喻官员任用,以“谋夫孔多,是用不就”来引戒行政效率,提出“须更并省官员,使得各当所任,则无为而治”。房玄龄等人据此就唐中央政权机构和用人机制等方面拿出了重大的改革方案,尽管沿用了隋朝的三省六部的制度,但却将三省长官均为宰相,这种增设宰相人数的做法,一方面可以防止宰相专权,加强皇权;另一方面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失误。同时又进一步明确:三省是协助皇帝执政的机关,凡是军国政要均由中书省拟出文稿,然后交由门下省讨论(可以驳回重拟),最后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辖六部,分管人事、财政、选举、军政、司法、土木工程等事务。在机构改革的同时,对人员进行了大规模的削减,精简后的唐中央机构仅有四百六十余人。新的改革方案规定,为了便于协调事务处理,朝中大臣一人可兼数职,例如:房玄龄以仆射而兼度支使,魏征以侍中而兼东宫官等;还规定主管行政事务的官员年龄到了七十岁必须离职让位,以便提高办事效率。与此同步,地方行政机构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并,根据地理位置的划分,在全国划分了河南、河北等十道,三百余州,一千五百余县。应该指出的是,设置十道并无固定长官和治所,类似汉武帝开设的“十三部刺史”制度,只是为了巡视时使用。在各项改革措施推开的同时,引入法律机制加以保障,制定《职官令》对各级政府机构、官员设置做了明确得规定,可以说这是一次全国性的成功的机制大改革。

精简机构,削减冗员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过大的反响和反对。究其原因:一是隋末战乱中,农民军“得隋官及仕族子弟皆杀之”,及至唐初,贵族人士“隐居山野,不乐仕进”的思想依然存在;其二,疏导得力,被精简的官员“使其耕桑,任其商贾”,都有“本业”,并不存在生活问题;第三,符合当时得社会形势,且有房玄龄、杜如晦等要臣的支持与推动,这使得各项改革措施得以顺利展开,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因才授任,选贤任能,使得改革成果进一步扩大。果断地裁减大量冗员只是机制改革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发挥作用。唐太宗重视人才的选用,在下令“并省”时就对房玄龄等陈述了官员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若得其善者,虽少亦足矣;其不善者,纵多亦奚为?古人亦以官不得其才比喻画地作饼,不可食”,在他看来,任用官员,宁可少而精,也不可多而滥,重要的是“得其才”,换言之,就是官的质量。贞观五年,随着各项措施的实施,社会生产条件的改善,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太宗对大臣们说:远夷率服,百谷丰稔,内外平静,非朕一人之力,实由公等共相匡辅。

纵览贞观年间在位大臣,都是有为才有位,不言“房谋杜断”,魏征、王圭等都是李建成的部署,“玄武门事件”之前力主太子先下手杀掉李世民,太宗即位后,不计前嫌,付以重任,二人深感知遇之恩,忠心竭力,成为贞观年间的名相。此外还有温彦博、戴胄、李靖等大臣都彪名史册。贞观二年,唐太宗又对房、杜二位宰相指出“公为仆射,当广求贤人,随才授用,不可埋头于日常事务,细碎务皆付左、右丞”。此后,文武全才的左卫大将军兼工部尚书的李大亮、辩对纵横皆合旨要的薛收以及贫寒出身但倜傥有略的张亮等重要官员,都涌于唐中央的政治舞台,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当然,对不称职的官员也毫不留情,坚决撤换。贞观十年,代替魏征为侍中的杨师道,就是“器非其任”的“贵家子”,办事不依理而“避嫌疑”,太宗明察后,随即贬职。

“自然肃物,百司匪懈”,积极的行政效能促进了百业俱兴。机制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各机构的行政效率,为此,也出台了一系列提高效能的措施。贞观元年,御史大夫杜淹向太宗禀奏:“诸司文案,恐有稽失,请令御史就司检校。”虽然宰相封伦认为,让御史到各部门取检查工作,未免“太为烦碎”,但是,原则上也同意“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察”。各级官员经办事项也进行了严格的时间规定。皇帝的制书一旦“成案”,必须“即日行下”;下级机构接到制书要立即“更誉”、“符移”,不得“稽缓”。经办“官文书”也有严格的时限。《唐令》规定,官文书“在曹常行”即一级政府机构停留的时间,“小事五日程,中事十日程,大事二十日程”。对需要几名官员会签的文书也规定了严格的时限。“通判及句,经三人一下者,给一日程;经四人以上,给两日程,大事各加一程,若有机速,不在此列”等等。

制定法律条款,严格监督机制,确保行政效能最佳发挥。唐朝各级行政机构的职责、官员的考核内容在《唐律》、《官职令》、《考法》中做了详细规定。机构超编要受到惩罚。《唐律。职制》中,对各级主管官员私自“超编”规定了严厉的惩罚条例,规定:“诸官有员数,而署置过限及不应置而置者,一人杖一百,三人加一等,十人徒二年”,用法律来约束官员超编是贞观年间机构精简,官员较少的有力保证。无故缺勤或者擅离职守要受到惩罚。官员每日出勤要接受多次“点检”,“若点不到者,一点笞十”。不值班或轮流值宿者要受到惩罚。“诸在官,应值不值,应宿不宿,各笞二十”,地方官员必须在所管辖的地界内值守,“私自出界者,杖一百”。处理事务出现错误要受到惩罚。若非故违而失错旨意者杖一百,故意违者徒二年。严惩失职和办事拖拉的官员。司门外朗韦元方,没有及时放行夜间外出紧要公务的特使,被贬为华阴令;宰相高士廉搁置侍郎密奏,“寝而不言”,一度被贬为安州都督。注重考察地方官员的政绩。唐太宗指出“欲令百姓安乐,惟在刺史和县令”,还亲自过问地方刺史的选用,把他们的名字写在屏风上,随时记录他们的善恶事迹。贞观八年,又派李靖等十三人为黜陟大使,巡视各地,迁优黜劣。

唐太宗从隋朝灭亡的事实中吸取教训,深知“吏良,则法平政成;不良,则王道驰而败”的道理。应该说,贞观时期人才济济,吏治清明,与精机构、选良才、去冗员分不开的,这一举措对唐朝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裁减大量冗员,极大地促动了在职官员进行勤政廉政,提高了各级机构的办事效率,节省了国库开支,减轻了人民的负担,缓解了阶级矛盾,很快形成了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的大好局面。做为中国封建社会昌荣鼎盛期的“贞观之治”,其政治基础莫过“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07: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非智力因素

──好奇心、求知欲的培养

北京市丰台区大成学校 马新元



好奇心是由新奇刺激所引起的一种朝向、注视、接近、探索心理与行为活动。是人类行为最强烈的动机之一。其强弱与外界新奇性和复杂性密切相关。求知欲是一种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知识和不断探究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感到自己缺乏相应知识,就会产生探究新知识或扩大、加深已有知识的认识倾向,这种情境多次反复,认识倾向就逐渐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求知欲。

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人就能比较早的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求,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爱好。

孩子的学习往往受兴趣的支配。如果孩子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那就不但学不好,而且会觉得负担很重,产生畏难情绪和厌倦心理。反之,只要有兴趣,他们的思想就集中,容易学得好、记得牢,即使学习时间长些,内容多些,也不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开发孩子的智力,必须注意激发其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好奇心、求知欲的产生和培养与环境的刺激有着密切的关系。丰富多彩的环境是激发和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必要条件,而单调、枯燥的刺激会抑制和扼杀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创设适宜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问题情境、情绪气氛)对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至关重要的。从事教育工作三年以来,我经过不断的积累和总结学习,我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正确的引导与培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不能直接用已有的知识处理,但可以间接用已有知识处理的情境。问题的难度是形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是说在初中教学中对学生的提问一定要用启发式问题。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等人指出:“当感性认识与人的现有认识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不相符时,人的兴趣最大。”

例如在历史课上讲河姆渡、半坡居民生产状况时,可以让学生看书,然后让学生回答:“河姆渡、半坡居民已经掌握了哪些生产技术?”但是,这么讲学生就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失去求知欲望。所以,我在上课时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考古学家在挖掘河姆渡、半坡遗址时,出土了若干打磨得非常光滑的骨器、石器、陶器,有箭头、鱼叉、鱼钩盆、碗等物品,在一个窖穴里,还发现了稻谷、蔬菜子、麻布等物品。请根据以上材料想象河姆渡、半坡居民当时的生活情况?”这样就用一个启发、探究式的问题代替了枯燥的问答,既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创造思维、展示自己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二)保护学生好问的积极性

学生只有对他感兴趣的问题,才有着强烈的探索精神,喜欢追根究底。所以,如果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就说明他对这一学科的某些内容产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正确引导,积极鼓励,使他们的兴趣进一步滋长、扩大,从而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提供强大的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努力学习。因此,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问题的质量如何,一定要有热情、耐心,正确引导。任何厌烦、搪塞和斥责的态度,都会挫伤学生好问的积极性,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独立性是各种人才所必备的心理品质,缺乏独立性,处处依赖他人,是不可能成为有首创精神的人才。作为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这一方面的培养,积极鼓励学生由于好奇心引起的各种探索活动,给学生以充分的“解放”和“自由”,这是培养学生独立性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要经常注意学生提出的不寻常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想法。例如历史课上讲大汶口文化时,学生发现:“大汶口居民之前社会没有贫富差别,而大汶口居民出现了贫富分化。”随后提出“这一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贫富分化?”作为教师首先应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给予表扬鼓励,但面对问题时不能直接解答,而应该有意识的启发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寻找答案。面对问题,我给学生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有一千块钱,我一分钱没有,让你分我一半,你愿意吗?”有的同学马上就明白了:“当然不会,那是私有财产,这就出现了贫富分化。”紧接着学生又提出:“那么大汶口居民以前怎么没有私有财产呢?”我又给他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在一个原始森林,又冷又饿,想打只野兔充饥,可你一个人又打不着,这时你看见你看见一个陌生人,他跟你一样,你会怎么办?”这样,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自己不断的思考寻求答案,而且就把一个非常枯燥的问题变得非常生动有趣,进一步提高了他们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在学生想知道还不知道时,及时、热情、耐心、巧妙的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不但满足、强化和鼓励了学生的求知欲,也使他们在自己的活动中增长了才干。

学生的学习,既需要聪明才智或学习能力,更需要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饱满的学习热情、坚强的学习毅力等非智力因素。人的学习和成才的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相互影响,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传统的教育观念只重视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忽视非智力因素对知识获得的作用。从心理角度来看,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正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目前的教育改革中引进非智力因素、重视非智力因素,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重要措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07: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浅谈历史课改实践中教师教育观念及行为转变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教育集团第七中学 邱小红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试验稿)》要求课堂教学“要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提倡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新课程目标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并重,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其能力和完善其人格。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新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观念、行为角色都要随之发生变化。

笔者自2004年9月开始使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下册,经过近一年的课改实践,在讲课、听课、以及新教材教法、学法中有一些较为深刻的体会。

首先,教育理念的转变。笔者强烈的感受到自己就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实施者和研究者,因而努力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新课改教学的实施提供先决条件。

体会一,学生观的转变,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本人在思想上已把学生看作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性可以教育引导的人。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健康成长的具有创造能力的。在历史教学中要面对全体学生,对每一个学生充满信心和爱心,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动脑筋”和“活动与探究”锻炼学生的动脑、动口和动手能力。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训练和展示自己的独特的才能,让他们能实实在在的体验到成功和被其他人欣赏的滋味。特别是在小制作活动中,当同学们拿出自己用橡皮泥或胶泥,模仿制作的形形色色的商周青铜器,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观摩时,教室里立即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老师和学生一起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体会着中华民族先民们的聪慧与伟大。在学习“昌盛的秦汉文化”一课时,让同学们观看89页的四个兵勇,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用黄泥制作出来。尔后将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进行评奖。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加强,同时更加浓厚了他们学历史的兴趣。再如小游戏:用各地不同的方言说一句话,再用普通话重复一遍,这既让学生真实感受了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必要性,又锻炼了他们口头表达的能力。

体会二,本人在教育教学尊重学生的独特性。中学生有着自己的个性、情感、兴趣、爱好、需要、动机。尤其是新时期的中学生,他们有敏锐的观察力,活跃的思想,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对世界有自己独特的判断,有自己的选择。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对他们的想法做法,合理的、正确的能够给予热情的肯定,相左的也要加以鼓励引导,注意保护学生积极思维的品质。这样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会渐立渐固,学生也敢于发问,敢于主动与老师质疑。因此也就有了如“小讨论: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说中,哪一派的学说更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这一讨论中的学生根据上网查找的资料,课堂上剑拔弩张,放胆争鸣,各抒己见的白热化情景。由于教师不时对新的不同的观点给予肯定,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了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学方法的更新。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当作研究者,而不是当作接受者。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的过程、研究的过程。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学习,都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接受、判断、筛选、组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吸收新知识,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原知识结构之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再对新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判断、综合形成新的观点。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的同时,也是一个研究者。教师也是一个研究者,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分享彼此之间的思想、经验、知识,交流彼此之间的情感、体验,进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才能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经过近一年的历史新课程标准教材的教学和反思,我体验到一节好的历史课,不在于教师个人的滔滔不绝的讲述,眉飞色舞的表演,而在于学生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是否和老师一起走进特定的历史情景,同喜、同悲、同忧。要达到如此境界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课堂上组织学生分小组辩论秦始皇的功过;角色扮演并评判刘邦、项羽等人物;生活中的“破釜沉舟”透视;史图结合画出陈胜、吴广起义进军路线图;历史课本剧表演等。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参与分析、参与研究。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不仅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研究的积极性,课堂上形成了融融的学习氛围,而且与学生平等交流,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得到尊重,建立起了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和谐的关系得以巩固。

再次,是真真切切把学生待为朋友。第一,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由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由课程的执行者实施者向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转变。要想使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师自己转变为“伴奏者”、“研究者”及“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那么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就必然要把学生当作朋友式的合作关系平等对待。教学中要用心倾听学生的观点、见解,即使是错误的看法,教师也要耐心倾听。要艺术性的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与学生交换看法,纠正其错误观点,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朋友关系,而不是旧的传统的那种被动式的师讲生听、师主生从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并向传统观念发起挑战。在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展开的教育教学能够刺激我们的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不就正好达到了使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人”的目的吗?学生的心灵得以开放,个性得以张扬,创造力得以开发,这也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梦寐以求的。 第二,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上,要以尊重、理解、宽容、赞赏的态度来处理师生关系。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情感、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选择、判断和意愿,维护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同时还应该学会宽容,尽可能的尊重学生的多样性,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会欣赏他人,这样才有利于在师生之间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朋友关系。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浪潮,我们肩负重任,只要我们更新观念,反思传统,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学习为舟,以研究为桨,以人格为帆,新的课程改革才会驶向成功的彼岸。我们的历史教学势必走出新的天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07: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历史教学应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逆向考察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 马执斌



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本身是顺着时间流逝的方向进行的。由古及今,时间的不可逆性决定了历史不能重演。严格地按照时间顺序去考察历史,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顺向考察历史就成为人们惯常的思维方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人们强调严格地按照时间顺序学习历史的原则,就是重视这种顺向考察历史的惯常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这无疑是必要的,因为时间是历史前进的标志,只有严格地按照时间顺序学习历史,才能使学生看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反之,打乱时间顺序,历史就会成为一团乱麻,谁也无法捋出头绪来。但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顺向考察是不够的,还必须适当引导学生进行逆向考察。

所谓“逆向考察”,是指反着时间发展方向的考察,也就是从该事物以后的历史去考察该事物。乍听起来,这种做法是不合情理的,但细捉摸,这种做法却有着充分的客观依据。因为历史的发展不仅是永无复返的,而且是延绵不断的。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定位置,都处在普遍的联系当中。正像北宋著名诗人苏轼在《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一词中写道的那样:“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诗人望着从武昌黄鹤楼下滚滚东去的江水,推想那恰似新酿成还未过滤的葡萄酒般的碧绿江水,还带有上游岷山、峨眉山积雪消融汇聚而成的波浪和濯锦江挟带的无限春色。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形象的逆向考察。后代的历史保留着前代历史的遗物,发展着前代历史的胚芽。所以,后代的历史不仅提供了认识前代历史的可能性,而且只有通过分析后代的历史才可能对前代的历史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任何历史事物,当它出现的时候,它本身的全部内容、全部性质不可能立即暴露无遗,总有处于隐性状态的东西。而隐性状态的东西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转变成显性状况的东西,从而被人们所认识。马克思说:“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反而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因此,资产阶级经济为古代经济等等提供了钥匙 。”①道理就在于此。

在本轮新课程改革中,湖北宜昌第六中学王英姿老师讲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她运用逆向考察的思维方式设计了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案,并且付诸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江南地区的开发》这课书有三个子目,“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淝水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其中,“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科书以“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核心,组织材料,三个子目内在关系很紧密。第一个子目“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着重介绍了从公元3世纪初期到公元4世纪初期中国北方历史发展的简要脉络。主要事件是司马氏代魏,建立西晋;西晋灭东吴,结束分裂局面;西晋皇族纷争,导致西晋灭亡;北方少数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北方汉族豪门大姓为逃避战乱,而举族迁移到江南。这样,北方南迁的豪门大姓就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带到江南。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条件和人力资源。第二个子目“淝水之战”,以383年前秦南征,欲灭东晋,从而发生淝水之战为中心,上挂下连,极其简略地勾画出东晋和十六国时期的历史概貌。主要事件是西晋灭亡的第二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定都建康,史称“东晋”,偏居东南一隅;在北方,公元4世纪后期,氐族人苻坚建立前秦,统一黄河流域;383年,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淝水之战以后,前秦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割据称雄的混乱状态,南方取得暂时的安定;到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灭掉东晋,建立宋朝;此后,宋、齐、梁、陈,南方四个短命的王朝更替代兴。在这些事件中,淝水之战最为重要。它奠定了南北对峙的政治局面,为江南经济的开发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第三个子目“江南地区的开发”,内容单一,比较具体地讲述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情况。前两个子目的内容跟第三个子目的内容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前因后果,它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局。

一般说,教科书怎么写,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怎么学。但是,王英姿老师别具匠心。她没有按照教科书先因后果的逻辑顺序去讲授这节课,而是先指导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具体情况,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江南地区经济之所以得到开发的原因何在?这样,因果关系一颠倒,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全班学生在积极的探究、研讨的学习活动中,智力得到充分地开发,因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这个优秀的教学设计成功的奥秘就在于教师适当、合理地运用了逆向考察历史的思维方式。

王英姿老师这个教学设计的实例,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启示。笔者受到的启示有以下两点:

第一点,逆向考察是开展探究式学习的一条途径。提倡探究式学习方式是我国本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的在于引发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的变革,凸现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要求和国家需要。但是,大多数历史教师对于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感到困惑。特别是一些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师,他们不断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农村中学图书资料少,没电脑,既便是有一两台电脑,可上不了网,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十分匮乏,学生无法开展探究式学习,我们该怎么办?”我们也不只一次地向这些教师进行解释:“农村中学图书资料少,没电脑,上不了网,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匮乏,确实给老师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带来许多困难,但这并不等于说农村中学的老师就根本无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尤其是我们历史学科,它不像物理、化学、生物学科那样,必须购置一定的教学设备。譬如生物课,要让学生观察草履虫,就非要有显微镜不可。对于我们历史教师来说,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的主要障碍,不是客观的物质条件,而是主观的教育理念。老师如果不能革除根深蒂固的灌输知识的陈旧教育理念,就无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尽管我们的解释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承认,它对农村历史教师的实际帮助不大。王英姿老师对旧的以灌输知识为主的填鸭式模式深恶痛绝。在这轮课程改革中,她下决心摸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她备课,不光备教材,还备方法,备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她看来,“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她讲授《江南地区的开发》这节课,运用逆向考察的思维方法,将因果关系—颠倒,没有增加什么课本以外的新材料,而充分利用课本上提供的教学内容,就引发了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兴趣。这一成功的教改实践,不仅印证了我们的观点──“对于我们历史教师来说,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的主要障碍,不是客观的物质条件,而是主观的教育理念”,而且告诉我们,适当、合理地引导学生逆向考察历史,是实现探究式学习的一条途径。

第二点,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逆向考察有助于克服惯常思维定势所产生的惰性和障碍,让创新思维的能量释放出来。因为顺向考察是历史教学的惯常思维方式,从大脑生理角度看,顺向考察历史在大脑皮层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由于不断得到强化而形成稳固联系;再从认识论角度看,顺向考察历史的实践活动逻辑经过多次重复,逐渐在大脑中得以稳固,形成固定的思路、程序和方法,这样就产生了惯常思维定势。

惯常的思维定势对解决常规性问题有利,然而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不可能总遇到的是常规性问题,遇到没有先例可循的新问题,新情况,惯常的思维定势不仅不能奏效,而且会产生惰性,成为解决问题的障碍。所以,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逆向考察,有意识地破除惯常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是十分必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08-7-19 07: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论历史科自主学习能力的系统培养



广西全州县全州高中 蒋祖云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然而,在这场“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而最终又回复到原来的模式。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往往只是追随一时的热点,顾此失彼,没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

我在几年来的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中,也经历了多次的曲折和反复。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

一、 探索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它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这方面能力的开发训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 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

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2、 探索概要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基本要领

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几大段的复杂内容,学生靠死记硬背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可以借鉴语文科的学习方法,如找出每一句的重点词(动词或名词),简化句子,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同时,可结合数学的“集合”概念,对各条信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分析重组,形成明确的知识框架,便于系统掌握。

3、 探索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

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经济专题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文化专题下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各方面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用“集合”的方法,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

二、 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

对教材知识的进一步挖掘和联系,包括学科重点知识的挖掘、学科内知识的联系、跨学科知识的综合等。它是学生学习能力强化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近年来高考对学生知识能力考查的重点。只有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和联系,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1、 善于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

教材各部分的文字材料、图表等,首先直接反映相关部分的主题,体现为显性知识。同时,它们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它部分的主题,体现为隐藏性知识。在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对隐藏性知识深入挖掘和联系,并进行知识的迁移。如1865年,美国从俄国购买阿拉斯加,对美国领土扩张这一主题来说是显性知识,在隐性知识上则反映出:俄国在1865年之前是一个地跨欧亚美三洲的大帝国。教材中这类隐藏性知识不少,可作为学生能力开发的重要题材。

2、 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如辛亥革命失败,直接原因是袁世凯篡夺,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等方面。根本原因则可以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社会性质,它决定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从革命的特点可以分析革命属于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革命的失败,又可以得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规律性的结论。

3、 积极开拓学科内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

对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建构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关键,也是高考命题能力测试的重点。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比和综合。在横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在纵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所属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专题线索。以此提高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4、 探索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联系

重视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跨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也是近年来高考能力考查的重点和趋势。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以正在学习的内容为立足点,联系其它学科中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或对比,从多学科的角度,更为完整地理解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综合知识解答相关问题。如学习到美国西部开发问题,可以联系到当今中国西部大开发这一政治时事热点问题,同时又可以联系中、美两国西部的地理因素进行比较,从而对中、美两国西部开发的区别和联系形成一种正确的。

三、 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历史学科知识的运用,一方面,是解答各类历史试题或与历史相联系的综合试题,这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最普遍手段。另一方面,是指导解决现实问题,包括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这也是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作用的终极体现。

1、 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各类考题、练习题

  当前,考试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唯一手段,或者说是最重要手段。因此,解答考题的技巧,也就成为学生学习能力一个重要方面,而进行各种题型的练习、考试训练,则是培养这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练习、考试和讲评的不断重复和提高,使学生逐步形成适应命题考试的能力。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几乎每个学校都相似,这里就不再分析。

2、 对学习测试效果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

每次考试后,通常由教师进行分析、点评。但由于教师教学时间的限制,平时更多的训练甚至考试,需要学生借助参考答案,进行相互批改或自我分析、评价。通过学生转换角色的自评互评,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命题的基本思路,把握命题的一般规律,了解答题的基本要求、掌握答题的基本要领,从中发现自己在解答问题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失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

3、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历史把握现在、预见未来。一方面,学生可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分析现实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加深对当今种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并尝试对其发展趋势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或预测。另一方面,以历史的经验和价值观来剖析自我,客观地分析和理解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与挫折,并进一步探索和调整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

四、 打破“权威”的信仰, 树立“信仰”的权威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来说,教师、教材、学习辅导材料等是“权威”,这些“权威”的积极作用不可否认。但“权威”不等于“真理”,总要受到时代或个人认识的局限。因此,学生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就要坚持“信仰”,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物。“当仁,不让于师”,对一些问题大胆提出质疑,通过师生之间交流探讨获得“真理”。

1、 找出历史教材中的的缺陷或错误

现行中学历史教材存在缺陷和错误是众所周知的,2000年,《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曾连续多期刊登文章,指出其多达几百处的缺陷和错误,这些大多是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发现的。即使是新版教材,由于教材编制体制及编者知识和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也存在诸多问题。学生能在学习中发现并指出其错误所在,体现了学生的历史考据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

2、 对历史教材的某些“权威”观点提出质疑

历史学科研究的不断突破创新,使历史教材的滞后性更加明显,特别是一些陈旧的历史观点和结论,已经明显的过时,甚至被证明是错误。学生在学习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历史事物、判断历史结论,大胆地对教材的某些观点结论提出质疑,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和主张,并引用史实加以论证或驳斥,不能盲从“权威”。

3、 对相关学习参考资料、练习题提出质疑

  当前各种教学参考、学习辅导资料、习题让人目不暇接。一方面,要求教师慎重选择;另一方面,也对学生提出了分析鉴别能力的要求。即使是“权威”的课外资料,也不见得比教材“完美”,缺陷和错误在所难免。许多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中经常发现一些问题和矛盾,如辅导资料与教材有矛盾或不同的参考资料有冲突,而习题的答案错误或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则是家常便饭。学生在使用这些资料中要学会发现问题并提出质疑,通过教学交流寻求解决。

4、 对老师在教学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提出质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权威”,但教师的话并非句句是“真知灼见”,由于教师个人知识能力及认识的局限性,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教师不要回避和掩盖,而要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质疑,通过师生交流甚至争论解决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对学科综合学习能力要求的强化,教单一学科的教师与学习多学科知识的学生之间,知识和能力的互补性更加突出,学生能对教师提出质疑,甚至反过来指导教师,也不足为怪。

五、 开发研究性、创造性学习能力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是创造力的开发。要开发创造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品格,鼓励知识的运用和创新,指导正确的创造方法的和提供良好的创造环境。在教学中可先由教师示范,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造力的开发训练:

1、 自己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

在教学中,学生要由被动转为主动,思考方位的转换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转换一下角色,站在教师或命题者的角度,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既是学生创造力开发训练的有益尝试,同时又可以加深对教师或命题者的认识和理解,对学习和考试都有很大益处。设计题目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可先参照相关练习题或试题,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然后再发展到自己独立设计,要尽量突出其创新性、综合性、现实性,同时也可增加一些趣味性。

2、 对历史事物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提出假设推理

通过对史实的了解,必然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认识,要把这种认识提升到理性高度,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论点。对教材中没有下结论或结论模糊的历史问题,要大胆尝试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同时尝试对一些历史事物的发展可能性作出大胆的推理和假设,可通过与之相类似的历史事物的对比、借鉴来提出问题,如:假设甲午战争中国获胜,又该如何评价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如果袁世凯不告密,戊戌变法是否会失败?等等。这些假设的提出,说明学生已经以逆向思维或发散性思维的形式,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探究历史的真谛。

3、 选择专题深入研究

4、 写出研究报告或小论文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趋势。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是对学科内某一重点、热点或现实问题的研究,也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研究。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内容、学习研究能力、研究需求或兴趣取向,确定相应的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的方式、手段、需要的材料、研究的步骤、分工、预期取得哪些研究成果等。通过研究性学习,做出阶段性或总体性的研究报告,或写出研究专题小论文,以此训练检测学生的学科研究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同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要鼓励学生超过自己,并以此为荣,让学生能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摘取更丰硕的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9 07: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


做一回丝绸之路上的导游



江苏省镇江市姚桥中学 周正华



一、背景介绍

本专题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的《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主要内容是《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当教师布置这课的预习任务时,有学生突然问:“老师你有没有去过西域,去过丝绸之路?”我只好实话实说:“老师没去过,但很想去。”看到这个学生似乎很失望的样子,我有点于心不忍,于是试探着问“你想不想去呀?”这下他来劲了,“谁不想去呀?”他得到了全班学生的附和。看到学生们激动的样子,我顺着话说:“可是限于目前的情况,我们却去不了西域,不能亲身体验一下丝绸之路上的风土人情,怎么办呢?”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又快没了,我马上又说:“不要失望吗,老师这里有一个计划;或许可以满足你们的部分愿望,但是需要你们配合,你们有兴趣吗?”“有,老师,你快说,什么计划?”学生们七嘴八舌,但我却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的强烈求知欲,我立即将刚刚才设想的计划各盘托出:“我们可以临时组成一个旅游团去西域,去丝绸之路,但这个团必须生活在汉朝,它需要一个导游,这个导游必须是个西域通,必须要能把西域和丝绸之路的情况介绍给旅游团的成员,这有一定的难度,你们愿不愿接受这个挑战呢?”我的激将法顿时收到了效果,当即就有学生举手,争着做导游,我立即做了分工,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负责导游.一组作为旅游团成员向导游接问,并让他们课后做准备,下—节就以这种方式完成对新课的学习任务。

如何应对课堂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以适应课堂教学和调动并发挥学生积极性的需要,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素质。本专题原不在教师的教学计划之中,之所以确立它是为了调动学生探讨历史问题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也是探讨课堂教学新形式的一项尝试。

二、研究过程

师:经过几天的精心准备,我大汉朝的西域旅游考察团终于决定出发了,我代表大汉皇帝对此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预祝旅途愉快(众笑),出发。

导游1:大家好,我是导游,本次旅游将由长安出发,穿越河西走廊,最终到达大秦,大家在旅途中有什么需要,有什么问题可以找我,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众笑)。下面请大家上马,我们出发。

导游2:好,请大家下马,现在大家到达的地方就是河西走廊,当年张骞出使西域时就曾路过这里。

旅游团成员1:导游,能不能介绍一下张骞的情况。

导游3:可以,这本是我的服务内容。张骞是我们大汉朝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曾经于武帝建元三年(板书并注明公元前138年)和元狩四年(注明为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过西域,历尽艰难,掌握了有关西域各方面的第一手详细资料。促成我大汉与西域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我大汉境内种植的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植物、骑的大宛马,都是经由此君带回来的,也是通过他,我大汉的丝绸、漆器等物品才得以源源不断地输往西域。

旅游团成员2:说得对,我听爷爷讲,当年我曾爷爷就是因为去西域同胡人做丝绸生意,我们家才开了绸庄的。

导游4:好,大家注意我们现在到达的地点是敦煌,再往西,就是玉门关和阳关了,请大家加把劲。(稍停)大家快看,前面就是玉门关、阳关了,出了关,我们就要离开大汉了,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干损害我大汉声誉的事,一定要让西域人知道,我大汉子民都是高素质的人(众笑)。另外,请大家注意一下,往西就要进入沙漠了,请大家换骑骆驼,并备足水和干粮,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导游5:大家第一次穿越沙漠,的确很辛苦,好了,大家坚持一下,前面就是大宛国,我们可以在那里休整一下。大家在长安看到的汗血马就是该国的特产,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我们还可以试骑大宛马,过把瘾。

导游6:大家快点,我们就要到大月氏国了,张骞第一次来西域就是为了联合这个国家,对付匈奴的,可惜没有成功。我听说该国原来不在这个地方,是后来西迁过来的。

导游7:大家整理一下行装,下面的旅途比较艰苦,我们将进入安息国了,我们将要穿越很长的沙漠,另外,在该国大家也可以买点纪念品,要知道,该国的商人很会做生意,因此,该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品,大家到时候可以开开眼界,说不定还会找到我们大汉朝的东西呢?

旅游团成员3:大家快看,果然有很多汉朝商人在卖东西呢?咦,那不是长安城有名的绸庄安泰绸庄的张掌柜吗?对,还有长平绸庄的李掌柜,想不到在这里还能看见他们。

导游8:这几天来,大家都在安息国境旅游,真是又辛苦又高兴,不过我们还要继续呀,再过一两天,我们就要到本次旅游的终点──大秦国,大家加把劲吧。

导游9:各位游客,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大秦国,该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与我们大汉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个国家的疆域很广,该国的皇帝和贵族都很仰慕我国的文化,对来自汉朝的丝绸等都赞不绝口,也许到了那里大家会有新体验,让我们自己去体会吧。

导游10:大家也玩得差不多了,沿途以来,我们接触了不同的地域和风情,现在,我想考大家一个问题,谁知道我们是怎样来到这里的,途经哪些地区呢?能不能给这段旅途起个名字呢?

旅行团成员4:我们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过阳关,越过沙漠,到达过大宛国,安息国,最后到达了大秦 (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勾勒出一条路线)。

旅行团成员5:我看长安的很多商人都来西域大秦做生意,卖得最多的是丝绸,我看就叫这条通道为“丝绸之路”,怎么样。

导游10:“丝绸之路”,好名字,我想当我们回到长安后,这个名字很快便会传开的。

师:欢迎大家回到长安,大家一路辛苦了,但我相信大家的收获也很大的。想必通过这堂课,大家再也不会觉得历史很枯燥了,其实历史是很精彩的,很鲜活的,只要大家多思考,多动脑筋,历史课一定让我们变得聪明,睿智起来的。

三、教师说课

教学应当从实际出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这是新的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灵魂。教师不应拘泥于课本,应该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通过改革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式,把最生动的历史知识呈现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去感悟历史,并由此产生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

这节课的设计,本来就缘于一次偶然的机会,然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却能完整生动地把原来僵化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通过这种参与活动,学生的潜能被很好地发挥出来,这也许给教师一种启示,就是无论是什么学科,只要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就一定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06: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