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ao1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上册优秀数学教案选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6: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三年级上册优秀数学教案选


操作感悟 体验知识——《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教研室 陆海秀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彰显课改新理念,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体验学习”。美国的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做,我就会真正理解。”而“操作感悟、体验学习”正是充分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动手操作中感悟,在体验中思考,在体验中创新,在体验中发展。下面通过《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91~9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技能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的数学理解与表达,初步建立自我评价与反思意识。
3.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具准备:师准备1根漂亮的红头绳、师生都准备一把剪刀、1个圆形、1个长方形、1个正方形以及彩笔。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礼物?(师出示一根漂亮的红头绳)。
师:谁想拥有它(从中选两个特喜欢红头绳的女生上台)。
师:他们两人都特别喜欢这根漂亮的红头绳,都想要,怎么办呢?
生:分给他们两人。
师:怎么分才合理、才公平呢?
生1:一人给一段(学生口语)。
生2:对折后从中间剪开。
生3:一人一半。
生4:平均分给他们两人。(板书“平均分”)
师:怎样分才能做到合情合理、公平公正呢?谁来帮忙分一分?(选一个学生上台演示平分绳子的过程)
(生5从容的走到台前,只见他把红头绳对折后不很熟练的用剪刀从中间剪断)师紧接着问:他分得的这半段红头绳怎么表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分数”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
(一)操作感悟,体验“1/2”的含义。
师:刚才我们一起把一根漂亮的红头绳平均分成两段,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所熟悉的事物中能否找到它的一半呢?
生1:我将一片树叶对折后,一份就是这片树叶的一半。
生2:我把我的外套沿着拉链拉开,左边就是这件外套的一半。
生3:我把外套的扣子解开,左边或右边也是这件外套的一半。
生4:如果我把蝴蝶标本(准备上交的科技作品)这样对折,一份就是这个蝴蝶的一半。
师:同学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观察的这么仔细。下面,拿出自己准备的圆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找一找,看看自己能否找到这些图形的一半?然后说说自己是怎么找的。
(1)学生演示汇报:
生1:我将正方形对折,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一半。
生2:我将圆形对折,一份就是这个圆的一半。
生3:我将长方形对折,一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一半。
……
师:同学们用对折的方法把一个圆、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些图形的一半,除了用图形表示一半以外,你还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呢?
生:可以用1/2表示。(胆怯地说)
师:现在全世界通用的表示“一半”的数学符号是1/2,读作二分之一,怎么写呢?下面同学们跟着老师书写,先画一条短横线(-),表示平均分;再写下面的数字2,最后写上面的数字1。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短横线下面的“2”表示什么?短横线上面的“1”表示什么?
生:“2”表示把一样东西平均分成两份,“1”表示2份中的一份。
(2)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师:现在谁知道这根红头绳的一半用数来怎么表示?为什么?
生:这根红头绳的一半可以用1/2来表示,她们(指刚才两个女生)都分得1/2,因为刚才我们把红头绳平均分成两段,一半就是这根红头绳的1/2。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刚才折的一半,找出这个图形的1/2,然后写上1/2,同桌互相说说它表示什么?
生:同桌两人合作,全班交流。(注意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
师:1/2不仅可以表示半张纸、半根头绳、还可以表示半片树叶、半件衣服、半个苹果呢?
师:以上用不同的图形、物品和方法表示了1/2,但这些1/2是一样大小的吗?
(所分的物品不一样,大小也不样,是不同图形、物品的1/2,所以大小是不同的,但是都表示了它们的一半,也就是它们的1/2)
(二)继续体验1/2的形成过程。
(1)我们把一根漂亮的红头绳平均分给两个女同学,如果又有两个女同学想要,你们有什么好办法使他们每人得到的同样多呢?下面用小组里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平均分给本组的四个同学,并在自己分得的那一份涂上颜色和写上名字。
(2)四人学习小组动手操作、动手实践。(教师巡视)
师:哪一组来汇报自己本小组是怎么分的,自己本人分到多少?
生1:我们组将正方形对折再对折,我分到了其中的一份。
生2:我们组将长方形这样对折再对折,我分到了其中的一份。
生3:我们组将正方形沿着对角对折再对折,我分到了其中的一份。
生4:我们组将正方形这样对折再对折,我分到了其中的一份。
师;将自己分到的一份用数表示在名字旁边。
抽取不同的折法到台上展示:


师:当李明同学手举作品时,在我头脑中的第一反映是该同学肯定是上课开小差,不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所以才会把整个正方形都涂色了。不过作为教师的我,在众多师生面前(教研员上示范课)还是整理了一下情绪,给该生一个解释的机会:
组1代表:到黑板前,手指着作品说:这个表示1/4;这个表示1/4;这个表示1/4;这个也是表示1/4。(虽然学生语言表述不算流畅,但大家都能明白他把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用四种不同的颜色来涂,每种都表示1/4。)
师:李明同学在完成任务后,把其余的三份也涂上了颜色,完成得又快又好。我们就叫它为李明折法。
师:请李红英同学接着汇报。
组2代表:我叫李红英,因为我的名字是三个字,所以我用1/3表示。
师:其他同学听后有什么想法?
生:老师说自己分到的那份用数来表示,又不要求用数表示自己的名字。
师:如果用1/3表示,要怎样叙述才正确?
生:我叫李红英,因为我的名字是三个字,其中的一个字可以用1/3表示。
师:(真棒)我们就叫它为李红英折法。但是在这里应该用1/4表示自己得到的一份。
师:第三种是邱艳同学代表组3同学展示的,我们请她来说说。
生:我们把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写上名字的那一份用1/4来表示。
师:最后一种是第4组代表王云同学展示的,我们也请他说说。
生:我们组是把正方形先对折,然后再把其中的一份分别对折,其中的一份就是1/4……
师:像1/2、1/3、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91页,认真、仔细地观察游乐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你发现哪里有我们今天学习的几分之一?
生1:我发现鸽子那里有1/3。
生2:我认为他说的不够清楚,应该是把鸽子的食盒平均分成三个小格子,每个小格子就是这个食盒的1/3。
……
(三)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在一次分月饼吃的时候,猴哥哥和猪妈妈也想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知识,他们都非常贪吃,都想吃得最多,猴哥哥想:“我要吃这个月饼的1/2”;猪妈妈心想:“我肚皮大,要吃这个月饼的1/4”,到底谁吃得多呢?为什么?
生1:猪妈妈吃得多,因为“4”比“2”多。
生2:猴哥哥吃得多,因为猴哥哥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要比猪妈妈平均分成4份的那1份大。
师:到底谁吃得多,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请两种不同意见的代表到讲台前说说自己的理由)
(还没等他们说完,生3突然冒出一句:我明白了,猪妈妈分的份数多,得到的一份反而小)
师:这时我因势利导,让生3充当一个小老师的角色,扮演辩论会的总裁判,让其他同学明白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其中一份就越小的道理。
三、巩固、拓展与应用。
(1)考考你。(谁能用分数表示下面图中涂色部分。)




(2)比眼力。(下列图形中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不仅要观察是不是平均分,还要仔细看看平均分了几份。
(3)谁喝得多?说说你的理由。








师:通过生活实例进行判断说理,使学生感受不同的单位“1”,其1/3是不相等的;明白相同的单位“1”,平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反而小的道理。
(4)通过动手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想一想和说一说,我们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老师有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你知道自己是同桌两人的几分之一吗?你知道自己是四人学习小组的几分之一吗?你知道自己是这一大组(9人)的几分之一吗?你知道自己是全班同学(33人)的几分之一吗?
师:为什么都是你,一会是1/2,一会是1/4,一会是1/9,一会是1/33?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课后去讨论交流。
四、总结评价。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认识了什么“新朋友”?你对自己课上的表现满意吗?你认为哪位同学表现好?好在哪里?课后把自己新认识的“分数”朋友或者折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介绍给自己的同学、亲戚朋友和父母好吗?
[教学评析]
一、在情境中感悟知识。
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为了给学生构建思维平台,教师从课一开始,就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个分漂亮红头绳的情境,使分数在“平均分”的前提下自然地产生。再如,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后,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游乐园”中的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看图、析图、解图的能力,进一步感悟、探索几分之一的分数知识。还创设了“猴哥哥和猪妈妈分月饼”的故事情境,不但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比较分数的大小。
二、借助生活平台,引导自主探究。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分物品”、“找物体或图形的一半”却是学生经常玩的。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平分树叶、寻找衣服的一半,寻找图形或物体的一半等等真实的情境中,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找一找等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感受分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同时教师通过示范说、同桌说、小组说、判断说、辩论说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反思和修正自己观点的平台,并为自己的思维策略进行辩解的机会,为更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基础。
三、动手操作,体验建构。
    学生初次认识分数,是感到比较抽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实物作为学生的思维“拐杖”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借助实物或图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主动建构分数知识;课后让学生把自己新认识的“分数”朋友或者折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介绍给自己的同学、亲戚朋友和父母这一实践活动中,使每个人都有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和欲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6: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三年级上册优秀数学教案选

在创新中传承

广州广外附设外语学校小学部低数组 徐培敏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课堂教学中,若我们把计算教学的目标仅局限于计算本身,计算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培养计算能力,提高计算技能的层面,那显然是不够的。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特别注重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义务标准试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教学(全册60课时,计算内容占27课时)。面对这么多的计算课时,我们怎么上?
案例呈现: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走进文本:
教材给我们提供了这样情景图:


从编写意图看,教材提供“班级开联欢会,布置会场需要摆花”的现实生活题材,旨在通过例1的图片,从“没有剩余的摆花活动中”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抽象出除法算式并理解除法的意义,再通过摆花盆的操作活动,抽象出整除的除法竖式意义及写法,使学生体会到在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意义。再通过例2的图片,从“有剩余的摆花活动中”类推出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
了解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对除法竖式知道多少了?为了使了解的情况更具有代表性,课前分别从两班找来优、良、中学生各两名进行初步了解。
1、你会算吗?15÷5=(

『全部答对』
2、你能用竖式计算吗?
『一名优生能写出除法竖式,其余11名均不能。经了解,会写的学生看姐姐写过。』
3、出示竖式

告诉学生这就是“15÷5”的除法竖式。
『全部学生均能指出竖式中被除数、除数和商,但对被除数15下面的“15”表示不理解。』
4、摆一摆:提供15根小棒,要求5根一组,问你能摆几组?
『期望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商和除数的乘积”部分。但操作后,仍有学生对用“被除数-除数和商的乘积”不甚理解。他们认为要分的数是被除数15,分完的也是15,数字的相同,部分学生对从被除数15中再减去15 存在着理解困难。』
据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绝大部分学生对于除法竖式的写法所知甚少,除法竖式中被除数下面的部分,即“商和除数的乘积”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
自我思考:
怎么突破这一难点呢?
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教学,情景引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运用,对学生而言没有任何难度可言。教学除法竖式,也可采用让学生尝试写写除法竖式,结合动手操作理解除法的竖式各部分含义,从对学生的初步了解中可以肯定的是,因被除数15和分出的15数字相同,被除数“15”和分完的“15”在孩子的眼中有着相同的含义,学生无法避免会出现不理解的现象。也许在老师一次又一次强化讲解中,学生可以记住这一事实,但实际存在的不理解我们怎么应对呢?
再研文本:
再次钻研教材中,我把例1、例2结合起来,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启发了我,

在有余数除法的竖式中,学生能非常清楚的感知到“20”即分出去的数,也就是“除数和商的乘积”,“余数”即不能继续分的数。
二次思考:
学生对整除的除法竖式中“除数和商的乘积”可能存在不甚理解的现象,但学生可从有余数除法竖式中,教学中结合动手操作,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被除数中减去分掉的数”,也就是“除数和商的乘积”,得到“余数”。教学中就可反其道而行之,先教学有余数除法竖式的意义和写法,再借助有余数除法竖式的意义和意义,突破整除除法竖式中遇到的困难。
据此我设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有余数除法算式和竖式的读写以及竖式每一步的意义。
3、在操作活动中加深学生对“余数”的认识和理解。
4、能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余数的含义及除法竖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商和除数的乘积”。
教学程序:
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把例1、例2的图片蕴含的内容相融合,只出示例1图:光明小学三(1)班的孩子准备开联欢会了。
1、
你从图上能发现什么信息?
搬15盆花布置教室。
2、提出问题:由你来摆放这些花,你想用几盆花摆一组呢?
『问题的开放性、答案的自由性,更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和兴趣。2盆、3盆、4盆、5盆……放一组均可。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用几盆花摆放一组的想法很多,且能自然表述出自己摆放的方式。』
二、
操作实践中认识余数,形成算式。
1、
用你手中的圆片代替花盆,摆一摆。
2盆一组,可以摆7组,还剩1盆;
3盆一组,可以摆5组,刚好摆完;
4盆一组,可以摆3组,还剩3盆;
5盆一组,可以摆3组;
6盆一组,可以摆2组,还剩3盆;
……
『操作活动中,可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出摆的结果,有的可以刚好摆完,有的还有剩余。自然引出余数。不同的摆放形式,使得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状态也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2、
学习“余数”。
问:为什么有的刚好摆完?有的还有剩余呢?
『剩下的不够摆一组。』
3、
写算式:你能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你摆的结果吗?
『从操作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学生第一次接触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写法,很多学生写出这样的形式:15÷271。』
4、
分类并整理算式,规范除法算式的读写。
『学生自然将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分成两类,为下面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做好铺垫。同时规范有余数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
三、
竖式教学,探究意义。
1、
想一想,除法竖式怎么写?指几生说一说。
『通过课前对学生的初步了解,绝大部分学生对于除法竖式的写法不清楚,让他们尝试着说一说,再出示规范的除法竖式,可在直观演示中加深他们对除法竖式的认识。』
2、
提取有余数除法算式,并出示其竖式,探究有余数除法竖式的意义。
15÷27(组)……1(盆)为例。

1)提问:你能指出除法竖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吗?
『结合刚才的操作活动,看着有余数除法算式,绝大部分学生能清楚表述出:15是被除数,2是除数,7是商,1是余数。』
2)仔细的看一看,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和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经过上一环节,学生能清楚的看出,竖式和横式除了共有各部分名称和写法不同外,竖式中多了一个数,即1414表示什么意义呢?』
3)研究竖式中被除数下面的数的意义。
『大部分学生能明确的指出,14就是2盆一组,从15盆花中分出的数。至此,难点虽然有所突破,但目标还未完全达成。』
4)再次观察算式中的每一个数,分掉的数和谁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
『有生指出:15减去14就得到余数1。也有生发现:14实际是72的乘积。然后通过同桌中的交流加深有余数除法竖式的认识和理解。』
5)如果没有圆片,你怎么试商?
『学生脱口而出说想乘法口诀二七十四。为什么这么想?因为14比被除数15小。继续追问:为什么不想“二六十二”?生说:商6的话,还剩下3盆没摆,2盆一组,还可以再摆一组。小结在:试商时,我们想乘法口诀,试的商和除数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比被除数小,』
3、
探究整除的除法竖式的意义。
提取:15÷35(组)
1)你能写出这个除法竖式吗?怎么写?
『经过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写出15÷53的除法竖式。』
2)探究整除除法竖式的意义。
同桌互相说一说,竖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经过有余数除法竖式的研究,学生不仅能顺利指出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对于被除数15下面的那个15,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是分出的15个,也是除数5和商3的乘积。』
3)没有圆片,怎么想出商5
『学生几乎都能说出:想口诀“三五十五”。』
4、
小结。
四、
实践运用。
1、
基本练习:

『出示“做一做”中的题目,巩固所学的竖式书写,强化学生对除数竖式意义的理解。』
2、
解决简单除法问题。
出示:

『教学情景的创设更加完整丰满,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更真切的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性。』
3、
比一比:
要求写出两个除法算式,用竖式计算。(有余数和没有余数的各一个。)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再一次发挥,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写出自己的除法竖式。写算式的过程中,实际也是有余数的除法和整除的除法进一步思考的过程。』
4、提高:24÷
)=


24÷(
)=(
......

『开放题的设计,全员参与中,做到了“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还很好的总结了本节课,学生在填写答案的过程中,很自然的要思考余数、除数之间的关系,为下节课学习“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做好铺垫。』
探讨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教学中虽然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学,但教材却赋予它新的内涵,学生虽然在生活中“余数”有一些感性的认知和体验,但却缺乏清晰的认识和用数学方式思考的过程。教学中在突出意义的理解,也不能放松指导除法计算的基础知识——试商。
开放的数学问题。经过多次文本的研讨和课前对学生简单的调查了解,更清楚的明确本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结合教材提供生活场景,提出了开放性问题“由你摆,你想每组摆几盆花?”从而满足更多孩子内心的渴望和需求,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很容易被激发起来,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注重观察、操作活动。接下来的操作环节,不仅满足了学生进一步的心里需求,而且更为直观的让学生认识到本节课要学的新知点之一——余数,也就是分不完的数,剩下的数,不够再分的数……结合现实情景,学生直观认识“余数”后,自然引出有余数除法算式的教学。规范的读写是学生今后学习的基础,尝试说一说后,出示“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结合横式和操作活动,在重点“理解除法竖式意义的”基础上,观察并逐步认识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这样层层递进,不断强化了学生感观表象,更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最后在互相交流、比较、分析中思考和归纳,逐步抽象出数学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
重视在比较、观察中发现问题间的本质。“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对学生而言是全新的知识点,它不可能由学生自行探索、尝试、发现得出。老师直接出示的有余数除法竖式模型,如何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认知?教学中通过摆圆片的过程、观察横式、比较横式、竖式的异同之处,抓住教学重点的同时,顺利击破难点,为学生理解整除的除法竖式意义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视开放性、发展性的练习设计。比一比的练习活动,即照顾的全体学生学习的个性学习需求,又使学习内容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学生自写有余数和整除的除法算式各一道,看似简单,但事实上学生出的一道题,就需要判断是否符合“有没有余数”这一条件,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了多种符合条件的除法算式,在竖式计算中进一步强化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凸现了教学重难点。最后出示的“24÷
)=
);24÷(
)=(
......
)”题目本身具有很大的开放性,答案的不唯一,能更加促使学生自我探索的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6: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三年级上册优秀数学教案选

在创新中传承

广州广外附设外语学校小学部低数组 徐培敏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课堂教学中,若我们把计算教学的目标仅局限于计算本身,计算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培养计算能力,提高计算技能的层面,那显然是不够的。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特别注重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义务标准试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教学(全册60课时,计算内容占27课时)。面对这么多的计算课时,我们怎么上?
案例呈现: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走进文本:
教材给我们提供了这样情景图:


从编写意图看,教材提供“班级开联欢会,布置会场需要摆花”的现实生活题材,旨在通过例1的图片,从“没有剩余的摆花活动中”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抽象出除法算式并理解除法的意义,再通过摆花盆的操作活动,抽象出整除的除法竖式意义及写法,使学生体会到在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意义。再通过例2的图片,从“有剩余的摆花活动中”类推出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
了解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对除法竖式知道多少了?为了使了解的情况更具有代表性,课前分别从两班找来优、良、中学生各两名进行初步了解。
1、你会算吗?15÷5=(

『全部答对』
2、你能用竖式计算吗?
『一名优生能写出除法竖式,其余11名均不能。经了解,会写的学生看姐姐写过。』
3、出示竖式

告诉学生这就是“15÷5”的除法竖式。
『全部学生均能指出竖式中被除数、除数和商,但对被除数15下面的“15”表示不理解。』
4、摆一摆:提供15根小棒,要求5根一组,问你能摆几组?
『期望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商和除数的乘积”部分。但操作后,仍有学生对用“被除数-除数和商的乘积”不甚理解。他们认为要分的数是被除数15,分完的也是15,数字的相同,部分学生对从被除数15中再减去15 存在着理解困难。』
据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绝大部分学生对于除法竖式的写法所知甚少,除法竖式中被除数下面的部分,即“商和除数的乘积”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
自我思考:
怎么突破这一难点呢?
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教学,情景引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运用,对学生而言没有任何难度可言。教学除法竖式,也可采用让学生尝试写写除法竖式,结合动手操作理解除法的竖式各部分含义,从对学生的初步了解中可以肯定的是,因被除数15和分出的15数字相同,被除数“15”和分完的“15”在孩子的眼中有着相同的含义,学生无法避免会出现不理解的现象。也许在老师一次又一次强化讲解中,学生可以记住这一事实,但实际存在的不理解我们怎么应对呢?
再研文本:
再次钻研教材中,我把例1、例2结合起来,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启发了我,

在有余数除法的竖式中,学生能非常清楚的感知到“20”即分出去的数,也就是“除数和商的乘积”,“余数”即不能继续分的数。
二次思考:
学生对整除的除法竖式中“除数和商的乘积”可能存在不甚理解的现象,但学生可从有余数除法竖式中,教学中结合动手操作,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被除数中减去分掉的数”,也就是“除数和商的乘积”,得到“余数”。教学中就可反其道而行之,先教学有余数除法竖式的意义和写法,再借助有余数除法竖式的意义和意义,突破整除除法竖式中遇到的困难。
据此我设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有余数除法算式和竖式的读写以及竖式每一步的意义。
3、在操作活动中加深学生对“余数”的认识和理解。
4、能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余数的含义及除法竖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商和除数的乘积”。
教学程序:
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把例1、例2的图片蕴含的内容相融合,只出示例1图:光明小学三(1)班的孩子准备开联欢会了。
1、
你从图上能发现什么信息?
搬15盆花布置教室。
2、提出问题:由你来摆放这些花,你想用几盆花摆一组呢?
『问题的开放性、答案的自由性,更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和兴趣。2盆、3盆、4盆、5盆……放一组均可。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用几盆花摆放一组的想法很多,且能自然表述出自己摆放的方式。』
二、
操作实践中认识余数,形成算式。
1、
用你手中的圆片代替花盆,摆一摆。
2盆一组,可以摆7组,还剩1盆;
3盆一组,可以摆5组,刚好摆完;
4盆一组,可以摆3组,还剩3盆;
5盆一组,可以摆3组;
6盆一组,可以摆2组,还剩3盆;
……
『操作活动中,可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出摆的结果,有的可以刚好摆完,有的还有剩余。自然引出余数。不同的摆放形式,使得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状态也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2、
学习“余数”。
问:为什么有的刚好摆完?有的还有剩余呢?
『剩下的不够摆一组。』
3、
写算式:你能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你摆的结果吗?
『从操作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学生第一次接触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写法,很多学生写出这样的形式:15÷271。』
4、
分类并整理算式,规范除法算式的读写。
『学生自然将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分成两类,为下面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做好铺垫。同时规范有余数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
三、
竖式教学,探究意义。
1、
想一想,除法竖式怎么写?指几生说一说。
『通过课前对学生的初步了解,绝大部分学生对于除法竖式的写法不清楚,让他们尝试着说一说,再出示规范的除法竖式,可在直观演示中加深他们对除法竖式的认识。』
2、
提取有余数除法算式,并出示其竖式,探究有余数除法竖式的意义。
15÷27(组)……1(盆)为例。

1)提问:你能指出除法竖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吗?
『结合刚才的操作活动,看着有余数除法算式,绝大部分学生能清楚表述出:15是被除数,2是除数,7是商,1是余数。』
2)仔细的看一看,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和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经过上一环节,学生能清楚的看出,竖式和横式除了共有各部分名称和写法不同外,竖式中多了一个数,即1414表示什么意义呢?』
3)研究竖式中被除数下面的数的意义。
『大部分学生能明确的指出,14就是2盆一组,从15盆花中分出的数。至此,难点虽然有所突破,但目标还未完全达成。』
4)再次观察算式中的每一个数,分掉的数和谁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
『有生指出:15减去14就得到余数1。也有生发现:14实际是72的乘积。然后通过同桌中的交流加深有余数除法竖式的认识和理解。』
5)如果没有圆片,你怎么试商?
『学生脱口而出说想乘法口诀二七十四。为什么这么想?因为14比被除数15小。继续追问:为什么不想“二六十二”?生说:商6的话,还剩下3盆没摆,2盆一组,还可以再摆一组。小结在:试商时,我们想乘法口诀,试的商和除数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比被除数小,』
3、
探究整除的除法竖式的意义。
提取:15÷35(组)
1)你能写出这个除法竖式吗?怎么写?
『经过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写出15÷53的除法竖式。』
2)探究整除除法竖式的意义。
同桌互相说一说,竖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经过有余数除法竖式的研究,学生不仅能顺利指出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对于被除数15下面的那个15,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是分出的15个,也是除数5和商3的乘积。』
3)没有圆片,怎么想出商5
『学生几乎都能说出:想口诀“三五十五”。』
4、
小结。
四、
实践运用。
1、
基本练习:

『出示“做一做”中的题目,巩固所学的竖式书写,强化学生对除数竖式意义的理解。』
2、
解决简单除法问题。
出示:

『教学情景的创设更加完整丰满,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更真切的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性。』
3、
比一比:
要求写出两个除法算式,用竖式计算。(有余数和没有余数的各一个。)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再一次发挥,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写出自己的除法竖式。写算式的过程中,实际也是有余数的除法和整除的除法进一步思考的过程。』
4、提高:24÷
)=


24÷(
)=(
......

『开放题的设计,全员参与中,做到了“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还很好的总结了本节课,学生在填写答案的过程中,很自然的要思考余数、除数之间的关系,为下节课学习“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做好铺垫。』
探讨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教学中虽然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学,但教材却赋予它新的内涵,学生虽然在生活中“余数”有一些感性的认知和体验,但却缺乏清晰的认识和用数学方式思考的过程。教学中在突出意义的理解,也不能放松指导除法计算的基础知识——试商。
开放的数学问题。经过多次文本的研讨和课前对学生简单的调查了解,更清楚的明确本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结合教材提供生活场景,提出了开放性问题“由你摆,你想每组摆几盆花?”从而满足更多孩子内心的渴望和需求,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很容易被激发起来,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注重观察、操作活动。接下来的操作环节,不仅满足了学生进一步的心里需求,而且更为直观的让学生认识到本节课要学的新知点之一——余数,也就是分不完的数,剩下的数,不够再分的数……结合现实情景,学生直观认识“余数”后,自然引出有余数除法算式的教学。规范的读写是学生今后学习的基础,尝试说一说后,出示“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结合横式和操作活动,在重点“理解除法竖式意义的”基础上,观察并逐步认识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这样层层递进,不断强化了学生感观表象,更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最后在互相交流、比较、分析中思考和归纳,逐步抽象出数学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
重视在比较、观察中发现问题间的本质。“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对学生而言是全新的知识点,它不可能由学生自行探索、尝试、发现得出。老师直接出示的有余数除法竖式模型,如何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认知?教学中通过摆圆片的过程、观察横式、比较横式、竖式的异同之处,抓住教学重点的同时,顺利击破难点,为学生理解整除的除法竖式意义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视开放性、发展性的练习设计。比一比的练习活动,即照顾的全体学生学习的个性学习需求,又使学习内容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学生自写有余数和整除的除法算式各一道,看似简单,但事实上学生出的一道题,就需要判断是否符合“有没有余数”这一条件,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了多种符合条件的除法算式,在竖式计算中进一步强化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凸现了教学重难点。最后出示的“24÷
)=
);24÷(
)=(
......
)”题目本身具有很大的开放性,答案的不唯一,能更加促使学生自我探索的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6: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三年级上册优秀数学教案选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常家镇台李小学 于志花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9页--100页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 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 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 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准备:
苹果、桔子、梨。试题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这节课我们来一个吃水果比赛活动。你们愿意参加吗?(愿意)谁愿意把你的水果分给你的好朋友吃呢?(我愿意)
刘莉同学到讲桌前把自己带来的桔子分给他的两位好朋友吃。边分边说我的桔子有9瓣(10、11瓣),分给王惠2瓣,分给李丹阳3瓣,分完后,他的两位好朋友分别说出我吃了这个桔子的2/9,我吃了这个桔子的3/9。
二、探究新知
(一)通过刚才的分桔子、吃桔子活动。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 小组讨论(教师参加到小组活动中)
2. 小组汇报。
(1)我们小组讨论后发现了这样一些数学信息:王惠吃了一个桔子的2/9,李丹阳吃了一个桔子的3/9。
提出的数学问题:他俩一共吃了这个桔子的几分之几?
               还剩下这个桔子的几分之几?
(2)我们小组发现的数学信息和他们小组的发现的数学信息一样,但是问题不一样:
李丹阳比王惠多吃了这个桔子的几分之几?
刘莉吃了这个桔子的几分之几?
3. 教师小结: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好棒呀!你们会解决吗?
学生齐声回答:会!
学生1:2/9+3/9=5/9
学生2:1-5/9=4/9
学生3:3/9-2/9=1/9
学生4:1-(2/9+3/9)=4/9
4. 你们是怎样想的?
学生1:刚才我做2/9+3/9时是这样想的:2/9是2个1/9,3/9是3个1/9,2个1/9加3个1/9等于5/9。
学生2:我在算1-5/9时,看到还剩下4瓣桔子,就觉得等于4/9。
师:好!你是通过观察得出的结果。很好!
学生:老师我还有不同的想法。
师:说说吧!
学生:1是那个桔子,桔子有9瓣,所以1就是9/9,9个1/9减5个1/9=4/9。
师:你说的太棒了!
学生3:3个1/9减2个1/9等于1个1/9是1/9。
学生4:老师我算1-(2/9+3/9)=4/9时,先算2/9加3/9等于5/9,再算1减5/9就等于4/9了。
(二)以小组为单位分苹果、梨或桔子吃比赛。(把你小组在吃水果比赛中,发现的信息记录在本子上,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1. 分水果吃活动。
2. 交流汇报
组1:我们小组通过分梨吃活动,发现的数学信息是  同学吃了梨的2/8,同学吃了梨的3/8,同学吃了梨的1/8。提出的问题有:(1)他们三人一共吃了几分之几?
并且是这样解决的:2/8+3/8+1/8=6/8
(2)还剩几分之几?1-6/8=2/8
生1:我认为第二个问题还可以这样解决:
1-2/8-3/8-1/8=2/8
生2:还可以这样解决:1-(2/8+3/8+1/8)=2/8
师:刚才你们交流的真实棒极了!
组2:我们小组分的是苹果吃。同学吃了苹果的1/6,同学吃了苹果的2/6,同学也吃了苹果的2/6,他们一共吃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没有吃?并且是这样解决的:
1/6+2/6+2/6=5/6
1-5/6=1/6。
组3:我们小组还是分桔子吃。桔子有10瓣,每人分的这个桔子的2/10 ,我们5人一共吃了这个桔子的几分之几?是这样解决的:2/10+2/10+2/10+2/10+2/10=1
生1:我认为还可以这样解决:2/10×5=1
师:太棒了!你还能用分数乘法来解决。分数乘法到五年级才学到。
组3:三个同学各吃了2/10,还剩几分之几?
是这样解决的:1-2/10-2/10-2/10=4/10
生2:1-(2/10+2/10+2/10)=4/10
生3:1-(2/10×3)=4/10
(三)小结:同学们在快乐分吃水果活动中,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学的好棒呀!老师也特别的高兴!
三、拓展应用
1. 出示口算卡:
2/4=1/4=    2/7+5/7=    4/8+1/8=     1/3+2/3=
4/6-3/6=    5/9-3/9=    1-4/7=       6/7-3/7=
2. 一块巧克力,小东吃了1/8,小红吃了3/8, 一共吃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3. 思考:
(1)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剪断,每一段的长度是绳子总长度的几分之几?
(2)把其中一段绳子再对折剪断,得到的每一段的长度是绳子总长度的几分之几?
四、总结
1. 这节课你学的快乐吗?有什么收获?
2. 对!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板书课题。齐读)。同学非常聪明,通过分、吃水果活动,你们自己探究出了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你们表现的太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6: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三年级上册优秀数学教案选

秒的认识



唐山市路南区东新街小学 刘研



一、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五册第59-61页,练习十四1、6题。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 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 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 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
    1. 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2. 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钟表、家用小闹表。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
放映课件(新年到,鞭炮声声,小孩子欢天喜地,午夜将要到来,春节联欢会上新年钟声敲响前全体倒计时的情景,镜头定格在运动的钟面上。)
生:(情不自禁地高声跟着数)10、9、8、7、6、5、……
(新年的钟声敲响)
师:跟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又倾听了一次新年的钟声。那么,谁能说说, 10、9、8、7、6、5、4、3、2、1应该用什么时间单位?
生:秒。
师:(用疑惑的语气重复)秒?
板书:秒
(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是相连相通的,新年、鞭炮、倒计时……又是小孩子最喜欢、向往的情境,利用这些熟悉的情境,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兴奋起来,也让他们在不经意中调集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二)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1. 认识秒针和1秒。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生:时、分。
师:我们没有学过“秒”啊,你是怎么知道“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呢?
生:钟面上有秒针。
生:……
师:(放映课件,展示钟面模型)哪一个针是秒针?
生:最细最长的那一个。
师:秒针是怎样计时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生:(到前面)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
师:哦,原来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就是这样?
(放映课件:钟面上秒针一动,同时滴答一响。)
生:(笑)是!
(“秒”这个时间单位学生早有认知,几乎所有的大挂钟都有秒针,只是从前让学生有意去忽略它,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可能不注意到那个形状特殊的“高个子”。所以由学生自己引出课题,由自己传授知识。教师在这里扮演疑惑、验证的角色,吸引学生“帮助”教师解惑。)

2. 体验1秒的长短。

师:一秒钟就是这么滴答一下,你能做些什么呢?
生:拍一下手。(做动作)
师:(跟着做)对,很好!
生:我眨一下眼就是一秒。
师:(跟着做动作)你没错,真棒!
生:我写一个1字就是一秒。
生:我跺下脚就是一秒。
生:……
(在这堂课中,把学生对秒的体验预设为重点,新课程着力强调“经历”,对于抽象的、非物化的“时间”,通过学生自己用声音和动作等来配音、配动作,使学生有了具体的、物化的感受。三年级的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生活经验已经足够丰富,学生自由发挥,增加感性认识。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与能力,能在实际动作中体验“1秒”的长短。)

3. 1秒的价值。

师:短短的1秒钟,滴答一下就过去了,我们实在做不了什么事情。但是现在科技发达,很多现代化的工具1秒能做很多事情,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也能在1秒的时间里走很多路程,谁知道一些这样的知识?
生:(没有人说话,面面相觑)
师:(出示课件)
飞机               每秒约行250米
火车               每秒约行55米
小汽车             每秒约行20米
喷气式飞机         每秒约行500米
卫星               每秒约行7900米
有的电脑           一秒可以计算约3万亿次
……
生:(惊叹)
(增加知识积累。这些孩子年龄较小,家庭状况也并不太好,课外书很少,我预料到不太可能有学生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所以事先准备了大量资料,让学生通过课件自由选择获得和关注的内容,开阔他们的眼界。)
师:怎么样?时间很珍贵,连1秒钟都不能小看,对吗?谁记得2004年8月27日的雅典奥运会上,刘翔获得男子110米栏世界冠军的成绩是多少?
生:12秒91。
师:在微不足道的还不足13秒钟时间里,刘翔成了闻名世界的飞人,为我们祖国争了光,如果他慢上1秒,站在领奖台上获得金牌的就不是他了。如果你去问他,他一定会告诉你:1秒,对他来说无比重要。同学们,还有什么事情也让你觉得连1秒钟的时间都非常重要呢?
生:发射火箭的时候也要倒数10、9、8……
生:我们开运动会的时候也是1秒1秒地算。
生:……
(通过介绍,学生明确1秒虽然短暂但是用处也非常大,正是由那么多的“秒”才构成时间长河,使学生自己意识到要珍惜时间,并借机渗透做比较短的事情就可以用“秒”来记时。教师饱含激情的语气和刘翔闯过终点的精彩瞬间让学生也激情澎湃,为他取得的成绩而骄傲,也为祖国而骄傲。)

4. 认识几秒。

师:还有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都在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所以一起兴奋的数着新年钟声敲响前的最后几秒。刚才新年钟声敲响前的倒计时是几秒完成的呢?(重复播放刚才倒计时的情景图,学生又不自主地跟着数数)
(再一次观看动画,让学生刚才散乱的思绪收回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直观演示“10秒”是怎样数出来的,而且是由学生自觉自愿地数,让学生经历10秒是由10个“1秒”组成的过程,学习计算几秒的方法。)
生:(抢答)10秒。
师:你怎么看出是10秒的?
生:秒针从10走到了12,经过10个小格就是10秒。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老师再考考你们,我写一个“秒“字的时候,秒针从1走到2,经过了几个小格,就是几秒?
生:秒针从1走到2经过了5个小格,就是5秒。
师:谁能象老师一样出题考考同学们?你做了一件什么事,秒针从钟面上的几走到了几?
生:我写一个“针”字,秒针从3走到4经过了几秒?
生:秒针从3走到4经过了5秒。
生:我系红领巾的时候,秒针从5走到8经过了几秒?
生:秒针从5走到8经过了15秒。
(在给同学出题的过程中,学生同时也在思考几秒钟究竟能做什么事情,锻炼对较短时间的估计能力,以便能够把课堂学习的知识应用的生活中去。对学生提出的明显不能完成的事情教师及时指导,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让学生亲自体会一下,改善学生的错误印象。比如说脉搏的跳动,我就是让学生真的按照中医诊脉的方法找到寸关尺的部位,体验一下脉搏跳动的速度,并且为他们看时间,让他们了解10秒钟自己的脉搏大概跳动了多少下。)
师:同学们反应真快,拿出你的钟表来考考你的同桌好不好?
(学生活动)
(让所有的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会拨、会认、会出题,充分认识几秒。学生在这时候争先恐后,十分高兴。手中的学具钟表可以拨时间,闹表可以计算时间,学生玩得不亦乐乎。)

5. 教学1分=60秒。

师:有没有被同桌考倒了的同学?
生:没有。
师:同学们真棒!这样的题目太简单了是吧?
生:是。
师:又轮到老师出题了,老师出道难些的题,同学们怕不怕?
生:不怕!
师:我们知道1时=60分,因为分针主转动一圈的同时时针转动一个小格,所以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是60,秒是一个比分小的单位,它和分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用你手中的学具钟表转一转,或者观察一下你手中的小闹表,然后把结果跟小组成员汇报讨论一下,看看是不是一致的。
(学生活动)
(教师板书1分=(    )秒)
师:谁把你们的观察结果向大家报告一下?
生: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个小格。
生:它们之间的进率是60。
生:秒针走一圈是60个小格,是60秒,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所以分等于60秒。
生:……
师:大家观察到的都是这样吗?
生:是。
师:老师也观察一下。同学们跟我一起看好不好?
(放映:课件,钟表的秒针转动一周,分针移动一个小格)
师:真的是这样啊,秒针转动一圈经过60个小格,也就是60秒,分针经过一个小格,也就是1分,那么……
(板书:60)
生:(齐读)1分=60秒
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连这么难的问题也能研究出来,真棒!既然1分等于60秒,那平常我们说的半分钟就是多少秒?
生:30秒。
(1分=60秒是本课的难点。但由于有1时=60分的知识基础,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感到非常困难。在教学设计中考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交流而得出结论,老师给予适当指导。要让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看看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正确的结论,这样结论的得出水到渠成。小组汇报时候注意培养学生活动意识和交流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力和习惯,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当把学习方法的指导放在重要位置上。)

6. 体验1分的长短。

师:刚才我们同学说拍一下手就是1秒,半分钟需要拍多少下手?
生:30下。
师:1分钟呢?
生:60下。
师:好,咱们来做个拍手游戏。男同学拿笔,在练习本上写数字,从1开始写起,看女同学拍完1分钟后,你们写到了数字几。
(学生活动:男生写数字,女生拍手。教师带领拍手,掌握好节奏。然后交换。)
师:(统计结果:最快的可以写到72,最慢的写到31。)一分钟的时间,我们写字的话可以写这么多,那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想一想,然后,看看谁一分钟时间做的事情最多、最好、最别出心裁。
(放映课件,钟面滴答滴答的行进一分钟)
(再次放映课件,学生自由活动)
师:谁来说说,你们做了些什么事?
生:我写了35个字。
生:我把上衣脱下来再穿两回。
生:我系了三次红领巾。
生:……
(通过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再一次体验“秒”,难度也随之加大,鼓励学生估算出大概的时间,渗透估算意识,并把活动延伸到课外,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拍手、写字,是在教师控制下的动作体验活动,活,但绝对不会乱;安静地想一分钟也是体验的过程,比拍手体验更准确,而且是让学生亲眼盯着钟面上的秒针转动了一圈,再一次巩固1分=60秒的结论;自由活动是学生自由发挥的过程,需要学生有创造性。经过前两次的体验,学生基本能够正确控制自己行动的时间。体验过程动静交替,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知识习得的过程,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

7. 小结

师:同学们这一分钟做的事情可真是不少。那么,我们这一节课有多少个1分钟呢?
生:40个。
师:这40个1分钟里你有什么收获?
生:……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说明同学们也会充分利用时间,你们真棒!不过,老师还想让同学们思考一些问题,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大多数钟面上都有秒针,我们这节课学习了看秒针认识时间和看秒针知道经过几秒,那么除了有秒针的钟表之外,还有其他的计时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几秒的时间吗?老师这里有一个电子辞典,这个位置有两个小小的数字,它们就表示秒,你们还能搜集到其他的计时工具吗?如果搜集到了,下节课把它带到课堂上来,让大家认识一下。
(计算秒的工具还有秒表,但不常见,家长的手机上一般有这个设置,学生可以通过询问和自己操作找到,不过带到课堂上的可能性不大。带有“秒”计时的电子表也不太常见,所以需要搜集,下节课展示给了他们充分准备的时间。)

(三)作业

1. 课后练习十四第1题,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学生在课上做,集体订正。
2. 课后练习十四第6题。学生回家自己看钟表统计时间,然后完成。

(四)总结全课

(重新回到主题图,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图)
师:同学们,时间是由一秒、一分、一时、一天、一年组成的,每倾听一次新年的钟声,我们就长大了一岁,到现在我们已经倾听过九次新年的钟声,对吗?时间在不停流逝,一去永不会重新回来,在过去的时间里,你们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了吗?愿我们能够做时间的主人,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古人说过: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
生:老大徒伤悲!
师:让我们再一次倾听新年的钟声,倾听时间远去的脚步声……
(放映课件:全体倒计时,新年的钟声敲响)
钟声回响中下课。
(最后总结重新回到主题图,情境设置具有完整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6: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三年级上册优秀数学教案选

《吨的认识》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中心小学 杨科艳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1、12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和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计重量的能力。

3.学生能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合作交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并通过学习渗透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对吨和千克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若干只装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可容纳50千克左右水的大塑料桶1只。

课前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重,并组织每个学生提一提装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创设情境:出示4个动物过桥图: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是好朋友,一天,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发现小桥边有一个标志,是什么呀?(限重1吨)

师:“限重1吨”表示什么意思?

师:你对“吨”有什么了解?

2.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识”(出示课题,板书)

(二)新授:

1.直观感受一吨水的重量

(1)估计:刚才每个同学都提了这样的一桶水,你估计这桶水有多重?为什么?(10千克)

(2)经历:现在我把这样的4桶水倒入这只桶内,这只桶中的水大约有多少千克?谁认为自己能提起这40千克的水?

(3)学生排队尝试

(4)这样的一桶水是10千克,4桶这样的水是40千克,100桶这样的水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5)谁听清楚了1吨就是(    )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6)想象一下,如果装了1吨的一桶水让你提,你能提得起来吗?

2.直观感受学生体重,加深对1吨的印象。

(1)找个喜欢的同学相互做背一背的游戏,了解对方有多重。

(2)汇报:你背的是谁?有多重?

(3)如果按每个同学25千克计算,4个同学有(    )千克,(    )个同学就有1000千克重,也就是1吨。

(4)让40个学生站立,相互观望,感受40名学生的群体。

3.联系生活,强化对“吨”的认识

(1)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重量用“吨“作单位。下面这些物体的重量都是1吨,你能用吨来说一句话吗?

一头牛重500千克,2头牛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000千克,就是1吨。

一头猪重100千克,10头猪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2)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用吨来作单位?

(3)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用吨作单位的东西。课件出示:

蓝鲸 大象 大型机床

万吨货轮 一车皮的煤 一大堆木材

出示: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一般用吨来作单位名称。

4.在具体情景中进行单位化聚(注意让学生说出推理过程)

(1)常见的拖拉机载重2吨,也就是(    )千克。

(2)T是“吨”的国际单位制符号。有段路路口有一个限载重5T的标志,这个路口最多能让一辆载重(    )千克的车通过。

(3)当年曹冲称得大象是6000千克,也就是(    )吨。

(4)(课件出示地磅、车辆衡图片)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我们现在可以用地磅、车辆衡直接称出一些很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再也不用向曹冲当年那么麻烦了。

(三)解决问题

1.我们一共学了几个质量单位?他们分别怎样使用?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块橡皮重约10(    )

(2)1头猪重约120(    )

(3)1袋水泥重约50(    ),1拖拉机水泥约重2(    )

(4)中国举重运动员张国政在雅典奥运会上将160(    )的杠铃举过了头顶。

2.课件出示情境图:“还记得熊老弟、牛大哥、小鹿和小马一同来到了一座小桥边想过桥的事吗?他们能同时过桥吗?怎么过桥?”

3.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4.如果我们全班同学每人每天节约1千克水,大约多少天就能节约1吨水?

5.节水教育:在我国西北地区,是严重缺水的地区,出示图片。倡导学生“节约用水。”

(四)课堂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06: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三年级上册优秀数学教案选

《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浙江省绍兴县柯桥小学教育集团柯北校区 石柳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92—9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及操作、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建立分数概念的过程,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去寻求分数,能自己往下写分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成功感。
教学重、难点: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初步建立几分之一分数的概念。
教学用具:各类卡片图,各类折纸。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T: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在奥运赛场上有公平、公正的裁判员,在法庭上有公平、公正的大法官,在学校里老师又用公平、公正的方法来教育我们,你也想做一个公平、公正的裁判员、小法官和小老师吗?(想!)那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出示:小华、小丽两个小朋友。
a:出示6个大苹果,怎样公平、公正来分一分。(要求学生说出“平均分成两份”,学生上去分好。)
b:出示四罐牛奶,怎样公平、公正来分一分。(“平均分成两份”,学生分。)
c:出示两个汉堡,又该怎样来分?(齐分,学生上去分。)
(小结:我们都把它们进行了“平均分”板书。)
d:出示一个大饼,你能公平公正地来分一分吗?你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数来表示吗?
揭题:我们要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它叫做“分数”(板书)
(二)探究新知,不断摸索:
1.认识
T:刚才我们把一个大饼通过平均分分成了两份,其中的一份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分数来表示,这个分数就是“”。那“”怎么来书写呢?跟着老师一起写(学生举起手指一起写),先写“──”表示平均分,再写2表示把大饼平均分成了2份,再写1表示其中的一份,读作二分之一(齐读“”两遍,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边演示边说:把大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教师拿起分好的大饼:左边这一份是整个大饼的,那右边这一份呢?(齐说:
同桌活动:从信封中拿出各种折纸,你能折一折这些图形的吗?(请学生交流,注意语言的表达。)
T:老师也忍不住想来折一折了(拿起一个正方形的折纸,随便一折,将它剪下,举起一块说是“”。)(学生反对,强调没有平均分不能用分数来表示。)
T: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没有碰到过的例子?(学生交流。)
2.自己再想一个分数,把这个分数折出来,画出来。
请学生同桌合作,利用折纸,折出自己想出的一个分数,用画阴影部分的方法表示好,并请画得最快的几个小朋友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写上你所表示的分数。(教师选取部分,一起评价,并说说这个分数所表示的意思,注意学生语言的表达)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一口气来说一说:
2.用手势来判一判:
3.根据分数在图中涂阴影,仔细观察,比较一下这些分数的大小:
4.它是一个长方形,把它这样对半平分,再平分……在每一块上涂上颜色,你知道每种颜色是整体的几分之一吗?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今天,你收获了多少,能一起来分享吗?
2.课外,请你再去折一折,你还能折出多少分数来?
3.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20: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