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楼主 |
发表于 2011-10-31 10:31:31
|
只看该作者
在教一年级的日子里(8):2011年9月6日
安徽和县乌江镇中心小学 秦克波(杏花江南)
2011年9月6日星期二 晴
最后一遍音乐铃声停止了,我以头戴扩音器被同事善意取笑为卖狗皮膏药者的形象跨进班级。教室里一点不安静,讲小话的、下位的、同桌捣捣戳戳的,不一而足。我不气恼,嘴里念叨着:“上课铃响──”,小家伙们都从不同状态中回归一种:端坐身体,集体应和“书本放上”;再来:“不讲废话──”,他们接“小嘴关上”。
本来在人教论坛上也找了一些,但那些养成教育儿歌要么太长,不适合提醒学生迅速进入安静状态;有些虽短,但不押韵,或者字数不等,均不可取,干脆我就自编了四句。昨天孩子们接得尚不齐整响亮,今日就有模有样了。
我满意地点点头,开始复习昨天学习的三个单韵母a、o、e。小郦很厉害,昨天居然动员全家,剪出了80多棵智慧树、自制了400多枚小书签。我买的书签早已奖励完了,还欠了9个孩子10枚书签(王佳亮抄写又工整又漂亮,打了100分加一颗星,我答应奖励两枚)。
在我的领读下,全班唱起了汉语拼音情景歌:“大公鸡,oo啼,阿姨带我到村西;小白鹅,ee叫,连忙问声早上好。”然后指名背诵,背熟有奖;接着出示加上声调的单韵母卡片,打乱顺序,指名读。抽了七八个小家伙,有两个对a的第三声、e的第二声认读不准,照例读对有奖。
接下来就进入了学习单韵母i、u、ü的新课环节。
我的作业份量布置不重,一般是每个字母抄一行,每行7个。
在拼音教学方面,我非常赞成韩兴娥的观点:“拼音说到底是帮助识字的工具,而不是另一套文字,拼读能力是在阅读过程中逐步提高的。这个概念很重要,因为到目前为止,许多教师对拼音教学没有清晰的认识,费了很多心力和时间,把它当做了另一套文字来教了。”
拼音能力不是用死记硬背人人过关的办法提升的,在今后大量的课外注音读物的诱惑下,孩子们的拼读水平自然会提高,因为有故事磁铁一样地强烈地吸引着他们。
上周读了《唏哩呼噜和他的弟弟》四章,可是发现小不点们不大愿意听。反思之后,感觉不是我的朗读水平问题,关键是书中一些语言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不太好懂;尽管我能把深奥的词语转化成浅显易懂的词汇,可是破坏了流畅性,而且由于小豆包们阅历和认知有限,对于故事的理解能力也有限。不可否认,故事有教育意义,孙幼军先生的文笔也不错,但目前读,不大合适,或许到下学期孩子们会感兴趣。我决定从明日开始换读商晓娜的《一年级的小蜜瓜》,这是以一年级小女生的口吻叙述的一年级的学校生活,大概比较对路。试试。
中午提前一个小时去布置教室,后面的黑板报、黑板报下方的瓷砖和前面黑板下方的瓷砖都贴上了智慧树,我用标签纸写了每个孩子的名字,粘贴在树干上。这样,每个人都有了一棵属于自己的智慧树。数学朱老师对我说:“下午一进班,感觉教室很漂亮,白色的墙壁瓷砖,绿色的树木模型,真不错。”
只有一棵光秃秃的智慧树还不行,必须让它开花、结果。而一朵花一枚果子都需要十颗星星兑换,而一颗星星需要十张奖卡兑换,这样有层次的鼓励,会催发孩子们更大的上进欲望。
我有意识地把机会向少数同学倾斜,在纪律、作业、发言、背儿歌环节,关注奖卡获得较多的孩子。到下午第一节,陈乐攒够了十张奖卡,我在得星排行榜上贴了一颗蓝色星星(颜色是他自选的)。陈乐成为得星第一人,小脸喜悦荡漾。
【作者简介】
秦克波,网名杏花江南。人民教育出版社小语论坛版主。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教龄23年,指导学生发表习作914篇。撰写教学随笔56万字。在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58篇。
近期心愿:享受诗意的教育人生,书写幸福的语文传奇!
人生格言:不在乎他人的毁誉永远做最好的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