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1-10-27 13:10:30
|
只看该作者
把握情感,找准细节,扣准节奏
----------------------【家庭万花筒】教学反思
【家庭万花筒】这课历史知识知识丰富,但不是简单的历史片段罗列,历史知识只是形,那种传统精神才是神,“形散神聚”是本课的特点。
那么,这节课的神又在何处呢?
学习各种家庭形式,勾勒千年时代变迁,最终只是突出了一个精神:和为贵,孝为先。这份“和谐、孝敬”的情感就是串起珠子的课堂“丝线”。
串珠的丝线找到了,如何教学摆在眼前。又是一番费尽周折的寻找与尝试,找到《弟子规》的动画片,找到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的故事,结果试教时课堂容量大得惊人,足足上了60分钟。
找准细节:三个家庭形式的确立还只是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一个宏观历史框架。只有面上的浮光掠影怎会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历史在于细节,细节孕育情感,它不是纸上的年代与数据,它是温暖的,它是五光十色的,只有引导学生深入细节体验之中,童心的脉动才能与历史合拍,情感的丝线方渐渐捻成。
三个家庭的形式被证明是可行的,但为什么不能就在这三个家庭中寻找展现“和为贵、孝为先”的精神素材呢?
是啊,如果深入发掘,这些素材俯视皆是。
它在1号汪家32口人不离不弃共度难关的故事内;
它在2号《家有儿女》的重组家庭照样和谐、温暖的氛围里;
它在3号郑义门3600多人、360多年不分家的传奇中;
它是郑义门老宅里那泓百年不枯清澈甘甜的孝感泉;
它是郑义门厅堂前那口召千人共食响彻云霄的和谐钟;
它是……
下定决心,一定要为课堂设计“瘦身”。摒弃那些“”节外生枝的黄香与《弟子规》们吧,简单即为美,复杂的事物往往没有力量,能从原有的历史材料中拓展出各种情感的体验点,尽量重复利用,深挖巧掘,那才是对教材与主题的深度把握与解读、创造。一个世界的大门轰然开启,和谐钟的作用、孝感泉的故事、有序堂的名称,换种角度去思考,处处皆是情感教学的契机,“神聚”的终南捷径已然展现眼前,每条道路都闪现旖旎的风情,引诱着我的跃跃欲试。
扣准节奏:找准了课堂的节奏,教学既适合了孩子的学习心理,又适合了历史题材的特点,情感之水方能逐渐升温。而节奏却又是富于变化、幻彩多姿的。
它是由近及远的,起承转合的。从现代家庭回溯到古代家庭,由近及远,让孩子体会到“历史从来都不是遥远的故事”。
它是回环复沓,螺旋上升的。从三户家庭的重点介绍到结课时播放从古至今家庭变化的知识短片,重温脉络,点面结合。
它是前后对比,欲扬先抑的。这是在课堂教学“明代分家的法律”条文中采用的策略。窃以为是本课做得最好的一笔:
第一步:请孩子说说自己现在有没有分家,教师现场调查数据,有30几个家庭。
第二步:请其中一个孩子猜测,如果在明代,爷爷奶奶健在而你们分家了,你爸爸会受到怎样的惩罚。一个孩子说:大概会被爷爷奶奶批评吧!还有一个孩子说:大概会罚钱吧!
第三步:电脑出示明代法律:父母健在分家要杖打一百,出乎孩子猜测之外,众人笑成一片。
就这样,整堂课在多种节奏中努力“鲜活”着历史表情,生动幽默的情感氛围,让枯燥的历史知识焕发出奕奕神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