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5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品德与社会公开课教案《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23:3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介绍了近代历史上人们生活的变化,和当时人们的生活境遇,它对近代人们的生活作了总结,这一部分内容突出了历史学科的人文性,也充分的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一课介绍了一些让学生习以为常,但在历史曾经是新鲜事物的现代工具的传入,所以上好本课的关键在于了解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在工业革命后火车、轮船的传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有线电报,电话以及照相和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在中国的出现,以及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这几个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和当下生活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对历史进行纵向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正确的历史发展观、进步观。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工业文明的传入,它在改造着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深刻的变化也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但是,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客观上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社会进步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包括沉重的历史代价)的正确的认识,能够形成一个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唯物史观。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复习式导入,5分钟)
  1、设问:同学们,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发展趋势?
  (问题主旨: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所发展,出现了工业化的趋势;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现民主政治,有民主的趋势;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提倡民主与科学的趋势。)
  2、教师导入:上面我们谈到的仅仅是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变化,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
  二、讲授新课:(35分钟)
1、学生整体预习课文。
2、请学生朗诵教材“淞沪铁路”材料。
3、设问1:近代交通在中国出现主要指的是哪些新式的交通工具?
  (问题主旨:火车和轮船。)
   设问2:你知道中国第一条铁路和第一艘轮船的名称吗?
  (问题主旨:淞沪铁路、“黄鹄”号轮船。)
  4、教师讲述:介绍历史上我县象达乡打地主赵氏因为和乡里的人员发生矛盾,要到省上告状,但当时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只有坐轿子到省会昆明告状,结果走了一个多月才到昆明的故事,让学生深刻的了解交通工具变化的重要性和便捷性,今天从我县到省会昆明坐车仅需8个小时,乘飞机仅需45分钟而已。
5、小组讨论:在19世纪初,火车、轮船的传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讨论向导: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也便利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6、教师讲述:中国近代,不仅在交通方面出现了新的运营方式,而且在通讯方面,也出现了新的通讯方式,那就是电报。(并运用《水浒传》里宋江家父病危,而通知宋江回家的艰难旅程来阐述电报的方便,并告知学生我们现在运用的电子邮件和短信已经取代了电报)
  7、设问:在历史上,还没有影片、电视录像带及DV等设备时,如果想把一件事、一个人的真实面目保留下来,采用.文字描述 、口头流传  、拍成照片那种方式更好?
  (问题主旨:.拍成照片。因为文字描述和口头流传都可以失真,而且因理解不同,主观的成分增加得越多,就越远离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果用照片来记载呢,就能较客观一些。进而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三个插图:“《定军山》剧照”“《渔光曲》剧照”“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这三幅图片都生动地记录了真实的情况。)
 8、设问:那么,中国电影历史上的三个“第一部”分别是什么?
  (问题主旨: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电影节奖的影片:《渔光曲》。)
9、设问1:造纸术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问题主旨:中国,并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设问2:活字印刷术是谁在什么朝代发明的?
(问题主旨:毕升在宋代发明的。)
设问3:一个社会要进步,那就必须宣传一些新的思想,那宣传新思想是通过什么途径进行的?
(问题主旨:主要是通过创办报纸和印刷发行书籍进行宣传的。)
 设问4:当时的主要报纸有哪些?
  (问题主旨: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申报》刊载新闻、评论等内容。还有1902年在天津创刊的《大公报》。 )
设问5:请问您们手上的《现代汉语词典》是哪一个出版社出版的?
(问题主旨:商务印书馆,它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当时和今天使用的课本和字典都是由它出版的。)
10、教师讲述:在历史上,文化的宣传非常的重要,因为中国印刷术传入了西方,使西方国家大量印刷《圣经》,才使新教运动更早的到来等等事例,都说明印刷对这个社会多么的重要。
 11、设问:请同学们看课本,看一看民国政府当时曾着重在哪几方面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 问题主旨:一是剪辫,二是易服,三是废止缠足,还有跪拜之礼、称呼等。并让学生诵读教材相关内容,进而加深印象)
  12、教师总结:我们了解到历史上这些社会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活,当然,在这一个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轮船只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才能出现;铁路的数量也很稀少,平均每个人只有几厘米长。电影和报纸,只有在城市才能看到。至于照相,则只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在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习惯势力也是很难在短期内改变的。但是,无论如何,这些都是我们社会进步的苗头,都是我们社会前进的动力,也正是这些微妙的变化,才使我们中国一步步进步,使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面对历史上的这些新鲜事物,一方面是西方列强侵华,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传到中国,另一方面它的出现,又是历史的必然,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所以我们应该用进步的历史观念来看待历史上的这种变化。

五、课后作业
    请结合本课内容,写一遍关于社会进步主题的感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23:33:02 | 只看该作者
六、课后反思
           通过参与本轮国培计划,使我对历史教学本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成高校课堂成了我努力的一个目标,同时通过国培,我对很多课堂有了更加精准的把握,我在思考和与同事交流的基础之上,再次对本课教学进行了设计和修改,我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走访当地知名人士,对本土的历史教学资源有了更深刻的把握,于是在本课第二次设计的过程中,我使用了两个本土的案例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丰富的把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8 09: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