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06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18:3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后反思“几个几相加”是认识和学习乘法的生长点,我通过引导学生在图上数一数,在算式中比一比,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等数学活动,加强学生对“几个几相加”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含义,为学习乘法做好铺垫。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我让学生在加法、乘法算式的自我比较中进行感受和获得,同时形成对乘法比较全面的理解,练习反馈的提问,有效地让学生感受到列乘法算式的思考方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18:36:48 | 只看该作者
《认识乘法》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3页。我把教学重点定位为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难点定位为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在教学《认识乘法》之前,我查阅了不少相关教学案例。其中大多数都是以有趣的情境引入,让学生写出相同数或者不同数相加的加法算式,接下来进行比较分类,在分类中一步步引出乘法的意义。我参照了江苏姜堰市行知实验小学王荣、于涛老师撰写的教案,依葫芦画瓢,在自己班里进行教学。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重难点的突破不到位,一方面是由于自己教学经验组织的缺乏(进入牌小的第一节数学课),另一方面就是对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握很不到位。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新课标》也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上组织、展开学习活动。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要的任务是分析教材、吃透教材,不要盲目的依赖教材,同时分析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年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经验中,虽然经常见到“几个几”的现象,但很少用“几个几”来进行描述;在以前学习的加法中,虽算过同数连加,但并不要求说出是几个几。对于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几个几做的并不是很好,以至于学生课后作业中暴露出对于乘法意义的掌握并不是很深刻。教后我想我应该在课堂上多让学生说说情境中或者算式中所蕴含的“几个几”。

另外教学加法和乘法的联系与区别环节中,对于譬如3个4的和与3和4的和的辨析不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18:37:11 | 只看该作者
《认识乘法》是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材,由于现在选择上这个内容,所以只能在一年级进行教学,但是依据学生发展的现状来看,学生基本都能接受这个内容。因此在一年级教学是可行的。

    一、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几个几”

本节课因为是初次认识乘法,所以教材十分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入手。我就根据学生喜爱的动物图片创设情境,去参观动物学校并请学生数一数和算一算,然后引导学生比较2个算式的相同点,使学生在列出的加法算式中初步感知几个几。

在引导学生比较说出几个几时学生还是说的比较到位的。

二、在动手操作中体会乘法

其实在学习本节课之前有的学生已经知道了乘法,有的同学甚至连所有的乘法口诀都已经会背了,但是他们对乘法的这个认识并不是真的对乘法的意义上的理解,只是死记硬背的。因此在教学时不能完全不顾学生的已有知识,一味的讲给学生听。而且教学的关键是真正的让学生了解乘法,针对学生的这一认知现状,我对教材进行了改编和重组。本来在认识了几个几后是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几个几,然后说一说;第二个例题是通过电脑图教学乘法各部分的名称,但是我觉得试一试和第二个例题不够生动和认知冲突,于是就把教材中第一部分的试一试和第二个例题舍去了,同样是摆小棒,但是设计的是用小棒摆三角形的活动。先在课件中给学生示范一下摆1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摆2个三角形用6根,即3+3=6,接着抛出问题“你能象这样再任意摆几个三角形吗?”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知道摆几个三角形就是摆了几个3,有的同学摆了4个3,有的摆了6个3,有的则摆了9个3,于是摆的三角形多地同学在交流时列加法算式,所有的同学都体会到摆的越多写出加法算式就越麻烦,形成认知上的冲突,用加法实在是太麻烦了,从而自觉地想到需要用个简便的算式来表示,于是就自然而然的引出了乘法。这是学生自己体会到的,而非老师强加给学生的。然后就直接在刚才写出的算式上和学生一起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各部分的练习紧密结合学生所学的几个几进行巩固练习。

但是在操作时觉得自己处理的还是不够灵活,内容不够充实。在学生说到6个三角形时,我就比较着急了,已经让学生要去体会它的麻烦了,其实当时学生举的例子还不够多,认知冲突不是特别深刻。如果能够让学生再多说几个,比如摆了15个三角形等等,那可能学生体验的就更深刻了。

三、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乘法意识

有效的数学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乘法意识作为数学意识的一种,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时就应该进行培养。所以在课上认识完乘法后我就设计了各种练习让学生去解决,钢笔,小花,画圆,鸽子送信等不同形式的练习,始终让学生自觉地用几个几去沟通和乘法的练习,让学生不断练习用乘法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现象,解决乘法问题。

特别是最后一个鸽子送信,体现了2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让学生把几个几和相对应的乘法算式对应起来,第二个层次则是并不是所有的都有对应,出现了3+3+3+2和7×8这2个算式是找不到朋友的,在发现这个情况后让学生变一变,使他们都有自己的朋友,这个练习是对乘法更深一层次的认识了。但是自己在操作时却并没有很好的体现设计意图,处理得不够好,没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通过这次的课堂教学实践,我深刻的认识到,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无法预设的。教师不可能完全按照课前设计的内容,也不可能完全按照既定不变的程序;而是随着课堂的推进,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心理规律,创设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直观形象、开放的数学活动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9 03: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