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ao1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年级上册优秀数学教案选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6-28 05: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二年级上册优秀数学教案选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设计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周岗中心小学 丁常娣
教学内容分析: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形很多。教材通过飞机、蝴蝶和天安门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共同的特征,再做剪纸实验,然后揭示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教材中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内容,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图形的特征,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认识了一些基本图形特征。学生学习这些知识,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一些已学过的图形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一些事物,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研究一些问题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学生:白纸、彩纸、剪刀等学习材料一份。
教学重点:
(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根据下图中一半的图形,你能猜出图中画的是什么?
(1)你们觉得这些图形美不美,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这些图形从哪儿可以分为左边和右边?请再图中指出。
(3)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图形左边和右边完全相同的?
(板书:对折    电脑演示对折过程)
2.实验。
(1)如下图,先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在折好的一侧沿折痕画图,用剪刀把图形剪下,再打开。
(2)学生动手操作。
(3)把你们剪的图形在沿折痕对折,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二、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1.揭示概念。
(1)象刚才剪下来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谁来说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板书: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2)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板书: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画出你所剪的图形的对称轴。
(3)这些图形叫做什么图形?为什么?
2.巩固概念。
A、把下面的图形剪下来折一折,看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
(1)同桌合作完成并交流。(2)全班交流。
B、把上面的轴对称图形在折一折,画出它们的对称轴,数一数各有几条对称轴。
(1)同桌合作完成并交流。(2)全班交流。强调圆为什么有无数条对称轴。
3.小结。
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是由什么决定的?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智力抢答。
(1)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对折(   )。 A.能完全重合  B.不能完全重合
(2)平行四边形(    )是轴对称图形。 A.一定  B.不一定  C.一定不
(3)数字0.3 、8都(  )轴对称图形。 A.是  B.不是
(4)圆有(   )条对称轴。 A.2条  B.4条  C.无数条
(5)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 A.1条  B.2条  C.4条
(6)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 A.1条  B.2条  C.4条
(7)等腰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 A.1条  B.2条  C.3条
(8)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 A.1条  B.2条  C.3条
(9)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 A.1条  B.2条  C.不一定,根据三角形类别定
(10)等腰梯形有(   )条对称轴。 A.1条  B.2条  C.4条
4.推理游戏:下面应该是什么图形?
5.看看哪位同学最聪明?一张方格纸,怎样剪一剪刀,得到一个十字形。(如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8-6-28 05: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二年级上册优秀数学教案选

可爱的角



河南省灵宝市第一小学 雷书红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8页的主题图和39页的例1、例2及做一做两道题和练习八的1、2题。

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爱的角”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亲身实践、经历的过程,初步认识角。

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并且知道角有大有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并会画角。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活动角、彩色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主题图教学。

师:“今天我们的一个好朋友来到了课堂中间,这个好朋友是谁呢?”(生猜测)出示“大耳朵图图”的图片,师说:“图图还给大家带来一幅漂亮的画呢!想看一看吗?

出示课本38页的主题图后问: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1:三角板,三角板上还有角;

生2:有很多的角,爷爷手中拿的剪刀上有角,足球场地上有角……

师:对了,这幅图中有许许多多的角,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2.课件演示:

师:小朋友听说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吗?故事中的小马长大了,今天小马又帮妈妈做事,要独自一人到河对岸去磨面,临走时,妈妈告诉他:“过河的时候,要选有“角”的图案标志走,,那里水浅,其他的地方水深,会淹死的。”小马来到了河边,果然,看见河里竖着3个牌子,上面都是些稀奇古怪的图案,可哪些图案才是角呢?(出示39页的例1图:剪刀、饮料筒上的弯管、水龙头图。)

【创设这样的情境,迅速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二、探索新知

1.在实物中找角。

⑴师:河里的牌子上都有哪些物体?这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吗?角在哪儿?(学生上来指。)

⑵师:请小朋友们看看大屏幕,如果我们去掉这些物体的“花外衣”,就留下了这个图形,你还认识它吗?(课件先出示四种物体,再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角,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那么这些图形叫什么?(师引导:我们把这些图形叫做角。板书课题:可爱的角)

⑶做一做中的第1题。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从你身边找找,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学生可离开座位,边指边说自己找的角。

【在此处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通过学生找一找、指一指、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同时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变“静”为“动”,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⑴现在,用一个小圆点来代替图钉,如果用两条直直的线来代替两根硬纸条,你们想象一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还是先来看看大屏幕吧!(课件演示将图钉和两根硬纸条隐去,出现几何图形角。)

【这里充分利用媒体优势,由实物直观过渡到抽象直观,突破重点;巧用媒体的动画特点,从实物过渡到图形,为后面的画角打下基础。】

②你想知道这个小圆点叫什么,这两条直直的线又叫什么吗?快把书翻到39页,在这页中找答案。(学生自学。)

③请看这个角,这个点叫什么?(顶点)这两条线叫什么?(边)(课件依次出示。)

⑵师: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呢?(课件出示此句话。)

【这个环节用设疑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进行自学,避免了教师的满堂灌,体现了我们河南省灵宝市数学实验课题“引导──自学”中的“我能读”。】

3.用彩纸折角。

⑴折角

师:现在请赶快拿出彩纸,用这张纸折出可爱的角。

⑵感知角

请小朋友们用自己折出来的角,像这样(示范:用角的“顶点”刺刺自己的手心)感觉一下,然后说说自己的感觉。

⑶展示角

师选择生折好的各种角分别贴在黑板上。

师:仔细观察这些角,你们发现了什么?(或者问学生:你能说出这几个角中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

师:对!角是有大有小的。

⑷认识角

师:刚才小朋友们折出的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在哪儿?请和你的同桌用小手指一指。(学生互相指)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折一折、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感受角,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同时初步感知了“实物中的角”是尖尖的、平平的、直直的特点,从而知道了“数学中的角”中的各部分名称。】

4.做活动角。

⑴师:小朋友们,我们都会用一张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了,那如果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能不能做一个活动角呢?好,请大家拿出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试做一下。

⑵学生做角。(小组合作完成)

⑶课件演示:做活动角的过程。

⑷介绍活动角:我们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成的角,它可和一般的角不一样,你们看,它能动吗?我们把这个能动的角叫活动角。

⑸玩角(课件演示)

游戏:听口令,变大小。

生玩后,问:小朋友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在此环节给学生自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尝试,使学生在操作、讨论中学会新知。】

5.画一画。

⑴生画角

师:我们认识了角,那你能画出一个漂亮的角吗?(学生试画)

⑵阅读课本

师:你们画对了吗?请打开数学课本到39页,仔细看下面的例2,看一看书中是怎样画角的?和你画的方法一样吗?(学生看书)

师问:你是怎样画的?能大胆地告诉给其他的小朋友吗?

三、课间小憩

师: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学唱一首有关角的歌──《可爱的角》:(课件演示)

我的名字叫做角

我有边儿是两条

一个顶点两条边

所以我叫角角角

【课中安排学唱《可爱的角》这首歌曲,旋律是学生熟悉并喜爱的,加上简明扼要的歌词和动作,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

四、课堂活动(课件出示)

1.辨角。

用你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练习八的第1题)



【在学生对角建立起概念的前提下,让学生做该练习,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增强分析、判断能力。这个练习可以叫它“跟随”练习,即刚学会一个新的概念,认识一个新的内容之后,紧跟着的一个比较容易的以选择和判断为主的练习。】

2.数角(练习八的第2题)。

师:小马看见小朋友们都认识了角,非常高兴,看看天色不早了,赶紧赶路,跑了一会儿,看见图形王国里面有许多图形,但小马不知道各有几个角?小朋友们能帮助它数一数吗?



【这是一道“巩固”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做一次运用,难度稍加大,但学生能做出来,并且能找到练习中的规律,能享受到一种成就感。】

3.剪角。

用一张长方形纸,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4.小小设计师。

师:你能用角画出更美丽的图案吗?赶快设计吧!

【在接近尾声的时候,设计了富有开放性的题目,旨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第4题能将本课所知识溶于一张美丽的画中,让学生用数学的知识将生活的空间点缀的更加美丽,在孩子的画中还寄托着孩子们的思想和心愿。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大胆创新,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促进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五、全课总结

师:小马帮助妈妈磨好了小麦,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课件出示)回到家,妈妈问它:“聪明的孩子,你真棒!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你认为你这节课表现的怎样?

评析:

“可爱的角”这节课的教学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愉快地投入学习,本课始终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为主线来进行教学,以《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来组织教学。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力时间较短,如果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导课时设计了“小马过河”的故事情境,使学生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另外本课以“小马”这个学生喜欢的小动物活跃在教学的所有环节中,让学生时刻处在愉快学习的状态中,使教学活动处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

2.渗透现代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在学习数学的活动中体现和发展起来的。“做角、玩角、唱角”等活动意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主动获取知识。特别是最后的拓展练习──“小小设计师”,更是本课的亮点。

3.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小组合作,主动探究实践。

《数学课程标准》把合作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本课考虑了这一点,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如在“做活动角”时,让学生在组内做角,重视了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最后的延伸题目“小小设计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先说设计思路,然后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在动手的过程中不仅得到知识技能的训练,同样也是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主动探究的精神。

作者简介:

雷书红,女,小学高级教师。现在河南省灵宝市第一小学工作。近4年来,一直从事新课程教学,多次作市级观摩课;连续4年参加新课程培训工作;多篇教案、论文与课件均获国家、省、市级奖;其中《认识钟表》、《10的加减法》两篇教案均被编入西南师大出版社《教学教案选》;教案《认识钟表教学过程》在《中小学数学》刊物上发表;论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索》被《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选中,发表在其书。2002年被评为河南省灵宝市“优秀班主任”;2003年被评为河南省灵宝市“优秀教师”;2004年被评为灵宝市优秀团员;2005年评为河南省灵宝市首届“教研骨干教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6-28 05: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二年级上册优秀数学教案选

数学广角

──排列组合(一)

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张珂



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教材的例1通过2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属于排列知识,例1给出了一幅学生用数字卡片摆两位数的情境图,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小组交流摆卡片的体会:怎样摆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教材以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生活场景为依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将学习活动置于模拟情景中,给学生提供操作和活动的机会,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为学生今后学习组合数学和学习概率统计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体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密码箱中密码的排列数等等,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使学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经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规律的探索过程;

2.使学生初步学会排列组合的简单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设计理念:

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遵照《课标》的要求和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实物投影、动手操作、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做到:

a、创设情境  活用教材

我对教材进行了灵活的处理,创设了“六一”参观体育馆这样一个情境,在一个又一个的活动情境中渗透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和组合规律的过程,在活动中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发现规律。

b、关注合作  促进交流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充分应用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与同伴交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知识,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思维活动也更加活跃。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马上就是“六一”儿童节了,你们打算怎么度过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呢?

学生自由回答。

师:老师决定今天这节课带大家去体育馆玩一玩,你们愿意吗?

(课件出示体育馆的场景,学生兴趣盎然。)

[创设参观体育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抓住了“童心”,为新课的顺利进行作好了铺垫。]

二、合作学习,构建模型

1.初步感知。

师:瞧!有这么多运动员在这儿参加比赛,现在想请大家给运动员试着编一个号。

课件显示:



学生同桌讨论,指名回答:12和21。

2.合作探究。

师:(课件在原基础上加一个3)如果是1、2、3三个数字呢?能编出几个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请大家拿出数字卡片动手摆一摆,组长把大家的讨论结果记录在答题卡上。比比看,哪个组找的最多。

(活动开始,教师巡视。)

以组为单位派代表上台汇报,将答题纸展示在投影仪上。

师:有的组摆出了4个不同的两位数,有的组摆出了6个不同的两位数,你们是怎么摆的?有什么好办法?

(鼓励方法的多样化,对各组的不同方法进行肯定和表扬。)

结合发言,引导学生进行评价,选出优胜组。

师生共同归纳:用数字排列组成数,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确定十位上的数,然后考虑个位上有哪些数可以与其搭配。

板书:不重复、不遗漏、有顺序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让小学生经历了简单的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由2个数过渡到3个数的排列,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探索交流空间,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乐于合作的习惯。]

3.握一握。

师:刚才各组同学都合作得非常好,大家真了不起!(走到优胜组旁边,伸手和优胜组的4名同学握手)向你们表示祝贺!

师:握手是我们见面时表示礼貌的一种方式,提到握手啊,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如果组内的4名同学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呢?猜猜看!

(指名回答,学生进行猜测。)

师:究竟是几次呢?请大家互相握握看吧!

请一个组的同学上台演示,其他同学一起数数。

[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意识,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从根本上体现了课堂的发展按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行。]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乒乓球赛。

师:这里在干什么?

(课件播放录像片段:乒乓球比赛。)

师:三个运动员每两位只打一场,他们要决出冠军需要进行几场比赛?

如果老师也参加进去呢?

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言。

2.搭配服装。

师:激烈的比赛结束了,马上就要进行颁奖典礼了,这里有两件衣服和两条裤子,同学们,获奖选手可以怎样搭配衣服呢?

(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拿出学具卡片,独立解决问题。

汇报交流,投影展示,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设计。

师:你想让他们穿哪套呢?你是怎么想的?

3.付钱问题。

师:为了奖励获奖运动员,组委会决定给他们买一份特别的奖品。

(课件出示奖品盒以及标价:5元。)

现在有一张5元,2张2元、5张一元,可以有几种拿法?

学生摆学具,上台汇报,教师及时进行表扬。

[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新知识,三个层次的情境安排,给学生留有充足的空间,让他们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畅谈收获,全课小结

师:今天大家玩的开心吗?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学习收获。

评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始终以小组合作为主,改变了重教师“讲”知识、轻学生“构”知识的教学模式,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和儿童的认知特点,创造性的设计教学,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置于参观体育馆这样一个模拟情境中,凸现了数学学习的生活化。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给了学生很大的学习空间,创设了给运动员编号、搭配衣服、买奖品等活动情境,使得学生始终在玩中感受数学,在玩中体会排列的知识,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使学生完全在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总之,这节课教师注重把数学和生活相沟通,让学生在知识的活动中得到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习得知识,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6-28 05: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二年级上册优秀数学教案选

第七单元统计

浙江省绍兴县实验小学 陆醴骅
目标导航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2.数学思考
学生能根据简单的问题,选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
3.解决问题
学生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
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物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实践能力。
要点扫描
1.课标解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统计的观念日趋重要。《标准》不仅把“统计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标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本学段要求的是“有所体验”。
要使学生逐步建立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统计活动的体验中,就要留给他们足够的动手实践和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动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等活动过程的体验,来感受统计的意义,形成统计的观念,体会统计的好处。
2.内容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本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随统计数据的增大,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这是重点;让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难点。
3.学情认识
本课时的学习是在学生一年级原有的基础之上来学习的,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数学建模和学习经验来学习本课时的知识内容。
本课时的内容应选择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尽量增加学生的学习独立性,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要互相交流各自想法的基础上,汲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要经历的过程中重点在注意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合作性,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法去体验过程,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4.学法点拨
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体系和生活经验,通过小组合作相互讨论研究,选择喜欢的统计方法来体验统计的全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实施要领
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再过几天就有一个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我们学校也要在这一天举行联欢会。总务处陈老师想给大家买点水果,但他想不好该买些什么,你们说他该怎么办?
【此处用情景引入,激起学生兴趣。从要求学生帮忙,来理解统计的意义。】
所以,陈老师要在我们班进行调查。你们说我们该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呢?
【这里由学生自己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自由发言,共同探讨,最后决定用小组的形式进行调查。】
二、展开
1.你觉得你们在进行小组调查时要注意什么?
【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先思考后行动的行为习惯。】
2.如果你是组长你会怎样又快又好的开展小组调查?给每个小朋友一分钟时间。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为下面的讨论做基础。】
请你在小组中说一说,选一种你们组认为最好的方法进行调查。我们将评选最佳合作奖与最佳创意奖。在进行调查之前先把相关的表格介绍一下。
我最喜欢的水果调查表
我最喜欢的水果



此表格用不用由你们小组的调查方法决定。
我最喜欢的水果小组调查表
第_____组     组长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__
水果

总计











总计人数


3.完成小组表格。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
4.学生汇报,教师对调查情况进行记录。填写班级总表。
我最喜欢的水果统计
水果

数 据 收 集

总 计



































总计人数






要求:
讲清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的?有几种水果?每种水果各有几人?
【在这里各个小组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方法,有举手法,正字法等。在这里让学生体会各种统计方法】
5.学生点评,选出最佳合作奖与最佳创意奖。
6.我们已经知道了每小组的情况,那么整个班呢? 请你用口算的方法算出总数。
7.从这张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就可以完成陈老师的调查表了。让我们一起来填写。
绍兴县实验小学六一水果购买调查表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学校将要组织学生进行联欢会。因不知水果具体喜爱情况,现在××班进行调查。
××班最喜欢的水果统计表
水果名称

总计

芒果


桃子


西瓜


葡萄


调查结果如下:
我们一共调查了(   )个小朋友。喜欢吃(   )的人最多,喜欢吃(   )的人最少。喜欢(   )比(   )的多。
所以,我们提议买(   )。
8.我们把调查表填写完了,让哪位小朋友去交给陈老师呢?
【在这里设计这个环节使学生再一次运用统计,明白当人全到齐时我们可用举手法也可用正字法。】
三、揭题小结
像刚才我们所经历的水果的调查,选谁送信的过程,就是统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6-28 05: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二年级上册优秀数学教案选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第四小学 朱飞



教学任务分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9页的“数学广角”其主要的教学内容是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这部分内容,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向学生渗透有关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当然在“摆数”、“握手”等活动中,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互相沟通,也促进知识的互补和互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分析:

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不少学生通过平时的奥数辅导都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再如组合题中用钱买物品等,学生基本上都能准确地回答出结果。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节课时,教学的重点应该偏重于让学生说一说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理由,体会到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好处。并在设计“摆数”、“握手”这些活动时难度再稍微提升些,尽量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事可做。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教案时也要做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环节,灵活处理教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三只小动物的头像、两顶小雨伞图片、上锁的大门图片、纸条、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3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看它们是谁呀?(边说边贴出动物头像:小刺猬、小鸭、小鸡)小刺猬、小鸭和小鸡三个好朋友今天准备到企鹅博士家去做客呢,可是刚走了一半路,突然下起雨来,它们三个只有小鸭和小鸡带了伞,小刺猬没带伞,怎么办呢?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①小鸡和小刺猬拼一把伞,小鸭自己打一把伞。②小鸭和小刺猬拼一把伞,小鸡自己打一把伞。③小鸭和小鸡拼一把伞,小刺猬自己打一把伞。)

▲当学生在回答以上方法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相应的动物头像帖在伞的下面。

师:大家想的办法都不错。的确,三只小动物都和你们一样试了上面这三种方法,可最后它们却选择了第③种方法,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来呀,当它们开始用前面两种方法时,可没走几步,小刺猬身上的刺就把小鸭和小鸡给刺疼了,所以只能选择第③种方法。

(教学设计意图:不拘泥于教材,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又渗透了简单组合及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方法的数学思想,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二、用开密码锁的方法进行数的排列活动

师:三只小动物到了企鹅博士家,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边说边在黑板上贴出图片)咦,锁上还有一张纸条呢,让我看看纸条上写着什么呢?(教师读纸条上写的内容:欢迎你们的到来,为了考考你们的智慧,请你们先想办法把这把密码锁打开,锁的密码提示是:请用数字1、2、3摆出所有的两位数,密码就是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的第4个。──企鹅博士留。)

师:三只小动物都犯傻了,怎么办呢?同学们能不能给他们帮帮忙?

(生略)

师:那么我们就先每人拿出数字卡片,自己摆一摆,边摆边记,完成后,再小组内交流汇总,组长把整个小组摆出的数全写出来,当然重复的数字不用再写,然后全组同学一起把这些两位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找到密码。

▲ 学生先自己摆、记,然后小组汇总、排列、交流,教师进行巡视并作适当指导。

(教学设计意图:以帮小动物开密码锁的方法来进行数的排列教学,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感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摆数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活动操作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学习中应用。这里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再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参与学习过程。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适当增加了难度,让这个密码出现在所有的两位数从小到大排列的第4个,这也是做到了“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设计意图。)

师:你们找到密码了吗?是多少?你们是怎么找到的呢?

▲请几个小组的学生汇报找密码的过程。(略)

师:那么刚才你们摆两位数时,你摆出了几个呢?请用手势表示一下。

▲学生举手后,问没摆全的学生是怎么摆的,问全摆出的学生又是怎么摆的,学生出现的情况可能有:有把1、2组成12,然后再交换位置变成21;1、3组成13,交换位置后是31;2、3组成23,交换位置后是32。或者是随便摆一个看一个的。或者是这样摆12、13、23、21、31、32等。对这些摆法可让学生去比较一下,得出第一种方法有序地去摆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让刚才不是用第一种方法去摆的学生按这种方法再重新摆一摆,感觉一下是不是比刚才方便多了。

师:同学们都摆得很好,都动了脑筋,要想摆得快又不漏掉,我们应该选择一定的顺序去摆。

(教学设计意图:既然是数学活动课就该让学生充分地摆,充分地说,以“摆”来帮助思,以“说”来表达思,在“摆”中发现问题,在“说”中交流问题,解决问题。)

(三)模拟小动物之间的握手来解决组合问题。

师:通过大家的帮忙,企鹅博士家的密码锁被打开了,小动物们可高兴了,它们激动地互相握起手来,小刺猬边握手边在想:“我们三个互相握一次手,一共握了几次手呢?”(教师边说边在小刺猬的头上打个问号。)

▲ 学生猜好后,教师指出可以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三人模拟小动物握手,一人数握手的次数,找出答案。最后通过模拟得出:3人一共握了3次手。

师:排数时用了3个数字,握手时是3个学生,都是“3”,为什么出现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学生交流后得出:两个数字可以交换组成2个两位数,而两个人握手不能交换只能算一次。)

(教学设计意图:模拟小动物握手,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己找出答案,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最后通过比较,找出区别,在区别中强化知识,此种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四)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使知识得到巩固。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今天,我们不仅帮3只小动物解决了不少的问题,还学到了许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

师:那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份兴奋的心情,来做几道题吧!

1.(出示实物投影)第101页第1题,问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练习设计意图:通过“搭配衣服”这个练习,不但使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而且巩固了所学知识。)

2.(出示实物投影)一张5元,4张2元的纸币及3个1元的硬币,还有一辆标价为8元的跑车。

(1)买1辆玩具跑车够吗?买2辆够吗?

(2)如果买1辆,可以怎样付钱?

(练习设计意图:这个练习,把书中的“做一做”中的买“5角钱的拼音本”改为买“8元的玩具跑车”,在巩固简单组合的基础上,还加入了估算的练习,提高了这道练习题的层次,训练学生多元化、多角度综合地考虑和解决问题。)

3.打靶游戏。

规则:每一列必须从下往上打,但打哪一列可任意选择。

(1)像图1这样的靶,打的顺序一共有多少种?

举例:①→③→④→②



(2)像图2这样的靶,打的顺序一共有多少种?



(练习设计意图:这个练习如时间不够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完成。这个设计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更高层次的运用,让优生能“吃得饱”。同时,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有所回味,起到课后延伸与发展的作用。)

(五)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为什么?

(小结设计意图:并不要求学生一定要讲出学到什么知识,只要学生对今天的课有所体会,不管这个体会是高兴的还是难受的,是有关知识点的,还是情感体验的,只要学生有所收获,这节课就是成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6-28 05: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二年级上册优秀数学教案选

“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与评析







执教:江西省遂川县荧屏小学   彭曙萍

评析:江西省遂川县教育局教研室 邓园生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排列与组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5.让学生初步感悟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感悟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具准备:CAI课件,彩纸剪好的衣裤若干。

学具准备:每生1-6 数字卡片各一张、5角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实践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打乒乓球吗?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看一场乒乓球赛,同时老师还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乒乓球比赛活动中有关的几个数学问题。请大家准备好5角钱,准备买票入场。(学生操作──在桌上摆5角钱。)

师:谁能告诉大家,你拿的是几张几角的?(学生回答各种拿法。)

师:噢,你们想到的5角钱的拿法可真多,真是棒极了!那我们就一起买票进场吧。

二、动手操作、体验新知

出示课件:(乒乓球赛场)

1.感知排列。

师:比赛前,运动员想请你们为他们编号,愿意吗?

要求:①请从1、2、3三张数字卡片中每次选两张组成一个两位数的号码,不许重复;

   ②三人一组,一个人当记录员,其余两人摆数字卡片,看哪组编的号码最多。(小组合作完成,然后回答所编的号码。)

2.讨论排列方法。

师:怎么有的组编的号码多,而有的组却编的少呢?有什么好办法能保证既不漏数、也不重复呢?(学生自主探索后教师指名汇报。)

小结:方法①:先摆3个数,再把它们换位,一共有6 种方法。方法②:先把1摆在十位,再把2 和3 分别摆在个位,即摆成12.13;再把2摆在十位,把1 和3 分别摆在个位,可摆成21、23;最后把3摆在十位,把1 和2分别摆在个位,可摆成31和32,一共也有6 种方法。方法③……

3.评议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摆法。

4.感知组合

师:好了,我们把排好的号码发给这些运动员吧。(演示课件:发号码情景。)

师:运动员还想请同学们帮个忙。请你们替他们选取运动服,你们乐意吗?

(课件出示:运动服:红上衣、蓝上衣、黄裤子、绿裤子。)

师:你觉得可以怎样搭配衣裤呢?

(小组讨论,动手摆一摆,然后指名在黑板上集中呈现搭配好的衣裤组合模型。)

师:同学们想出了4 种搭配方法。第一场比赛有三个运动员上场比赛,下面让我们以热烈地掌声欢迎运动员上场比赛。(鼓掌)

(课件演示:三位运动员穿好学生设计的服装在乐声中闪亮登场,互相握手问好。)

师:瞧,他们还在互相握手问好呢!同学们想一想,有三位运动员,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得握几次手?小组合作试一试,体验后再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再问:如果每两位运动员打一场球,三位运动员要打几场呢?

师:一切都准备好了,让我们一起观看比赛吧。

(出示课件,师生观看乒乓球比赛录像。)

三、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师:比赛结束了,该向运动员发奖品了。

(出示课件:奖品──奖杯)

师:奖品都准备好了,如果再给它们配上颜色,那就更漂亮了。谁能给奖品图案涂上颜色?如果给你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颜色,分别涂在奖杯的乒乓球、支架、底座这三个部分,你能设计出几种不同颜色的奖杯?

(先让学生尝试,再小组合作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小组反馈的情况,课件演示6种涂色方法。)

四、总结全课、畅谈感受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怎样学会的?还想知道什么问题?

评析:

本节课的设计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对象,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教学本节课时,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有目的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改编和加工。教师在课堂上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为目标,以“乒乓球比赛”主题活动为主线,引领学生生动活泼地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

上课伊始,教师就组织学生摆一摆,加强外部操作的直观性,引导学生操作、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课中,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为运动员编号、自主探索不漏号、不重复的编号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过程,体验了探索的成功或失败。

3.转变角色,在师生民主平等的交流中探讨数学。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的角色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就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变不平等的“家长式”师生关系为“学友式”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真是棒极了!”、“你们乐意吗?”、“选择你喜欢的摆法”等教学语言都体现了教师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和学生在师生民主平等的交流中探讨数学,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6-28 05: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二年级上册优秀数学教案选

“统计”教学实录与反思


执教:江西省遂川县新江中心小学 邹庆兰
评析:江西省遂川县教育局教研室 邓园生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例1,“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难点:把收集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学实录:
一、激趣引入、自主探索
1.创设情境,体验收集和整理数据。
师:老师今天很高兴,带了点礼物想送给大家,大家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生:想。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礼物?(出示动物卡片)
生:是一些小动物。
师: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那你们能告诉老师喜欢哪种动物吗?
生1:我最喜欢猴子。
生2:我最喜欢熊猫。
生3:我也最喜欢熊猫。
生4:我最喜欢马。
生5:我最喜欢鸭子。
……
师:那你们能说说我们班上喜欢什么动物的人最多?
生1:我认为是喜欢猴子的人数量最多。
生2:我觉得是喜欢熊猫的人数最多。
生3:我猜测应该是喜欢马的人数最多。
师:有的同学说喜欢猴子的人数最多,有的同学说喜欢熊猫的人数更多,怎样才能知道喜欢哪能种动物的人数最多呢?
生1:我建议喜欢熊猫的同学站一排,喜欢猴子的同学站一排,喜欢马的同学站一排,喜欢鸭子的同学站一排。
生2:我认为这种办法很麻烦,我们可以在纸上写出这四种动物,然后用画正字的方法去统计喜欢各种动物的人数。
师:你们觉得这种办法怎么样?
生:很好。
师:这个同学聪明,提出这么好的一个办法,那我们就以画正字的方式去记录本班同学喜欢各种动物的人数。
①小组长统计各喜欢动物的人数。
②老师收集数据,老师报学生以画正字的形式记录喜欢各种动物的人数。
2.小组合作,自主搜索,完成统计图。(1格表示工作单位)
①学生报统计结果,学生说教师板书:
喜欢的动物

人数

猴子

12

熊猫

14


8

鸭子

4

师:从这个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什么?
生1:可以知道喜欢各种动物的人数,喜欢猴子的有12人,喜欢熊猫的有14人,喜欢马的有8人,喜欢鸭子的有4人。
生2:我还知道喜欢熊猫的人数最多,喜欢鸭子的人数最少。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所收集的数据除了在统计表中表示出来,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出来?
生1:用统计图表示。
生2:用涂格子的方法表示。
师:你们能教教老师怎样涂吗?(出示统计图)
































































猴子

熊猫



鸭子

生:一个格子表示1个人,喜欢猴子的有12人就要涂12格;喜欢熊猫的有14人,就涂14个格子;喜欢鸭子的有4人,就涂4个格子;喜欢马的有8人,就涂8个格子。
(教师在黑板上涂,涂到第7格。)
师:现在格子不够了怎么办呢?小组商量商量,看看有什么好的办法?
(学生小组交流)
②学生合作交流尝试多种方法。
组1:我们组认为在马旁边的格子再涂5个格子,合起来刚好是12个格子。
组2:我们组认为现在格子不够了,就在上面再画5个格子合起来刚好是12个格子。
组3:我们组认为在图的下面画5个格子,这样合起来也是12个格子。
组4:我们组觉得一个格子表示1个人不够,就用1个格子表示2个人,涂6个格子就是12人,这样更方便一些。
师:你们觉得哪种办法好?
生1:我们认为组4的方法好,这样不用涂那么多格子,可以节省时间。
生2:我也喜欢组4的方法,这样很方便。
生:……
师:既然你们都喜欢组4的办法,那我们就以这种办法去完成统计图。
③学生合作,动手操作完成统计图,并选有代表性的上台展示,学生评论。
④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涂得非常好,当我们在遇到数据比较大时为了方便,可以用1个格子表示2个单位或者是更大的数子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统计(板书课题)
⑤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师:刚才我们把统计图完成得非常好,现在我们一起看看你能从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生1:我知道喜欢猴子的人数比喜欢熊猫的人数少2人。
生2:我知道喜欢鸭子的人数最少。
生3.我知道喜欢猴子的和喜欢熊猫的一共有26人。
生4:我知道喜欢熊猫的人数最多。
生5:我知道喜欢熊猫的比喜欢鸭子的人数少6人。
三、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1.师:同学们学习得可认真啦!你们喜欢参加些体育运动吗?
生(齐):喜欢。
师:谁来告诉老师喜欢参加些什么体育运动?
生1:我最喜欢跑步。
生2:跳绳。
生3:我喜欢打球。
生4:我也喜欢参加跑步这项运动。
……
(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板书体育运动名称)
师:老师把同学们喜欢的体育运动板书在黑板上,下面我们推举一位统计员上台以画正字形式统计我们班上喜欢各种体育运动的人数。
①学生自己报,统计员统计。
②汇报统结果。
最喜爱的体育运动

人数

跑步

12

跳绳

16

打球

10

③小组合作完成统计图。
师:同学们画得真好,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1:我是用一个格子表示2个人,喜欢跑步的有12人,就涂6个格子;喜欢跳绳的有16人,就涂8个格子;喜欢打球的有10人,就涂5个格子。这样又好涂又好看。
生2:我也是按这样的方法来涂的。
师:你们能说说你从统计图中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1:我从图中可以知道喜欢跑步的比喜欢跳绳的少4人。
生2:我从图中可以知道喜欢打球的比喜欢跳绳的少6人。
生3:我从图中可以看出喜欢跑步的和喜欢打球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4:我知道喜欢跳绳的比喜欢打球的多6人。
生5:我知道喜欢跳绳的和喜欢打球的一共有26人。
生6:我从图中可以看出喜欢这三种体育运动的一共有多少人?12+16+10=38人。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出色,统计是我们生活中常常要用到的一种重要的数学知识,统计表和统计图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统计到的数据。通过看同时也可以依据统计出的数据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如果收集的数据过大,可以用一个格子表示2个单位或更大的数去制作统计图。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课后请同学们调查每个同学家一星期丢弃塑料袋的情况,把数据填写入统计表中,并把数据大小制作统计图。
丢弃塑料袋个数

7

8

9

10

11

其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4 03: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