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真诚天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创新教学论文

[复制链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17: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创新教学论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


    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形象性,只要提供较多的具体事例,使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感性材料,就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抽象出数学概念的方法。基于这种状况,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观察力显得尤为重要。
   在培养儿童观察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仅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要指导他们逐渐懂得看问题应该从什么角度看。同时,要教会他们特别注意进行分析、比较。例如:在讲对长方体、正方体认识的时候,教师手里拿着一个长方体教具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几何图形长方体,然后要求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的?教师将学生举出的物体贴在黑板上,再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认识到虽然这些物体的形态、大小不同,但都是长方体。这时,学生只看到了长方体的表象,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引导他们观察长方体的本质特征。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将课前准备的长方体物体拿出来,要他们从三个方面观察(面、棱、顶点)长方体共有几个面?有几条棱?相对棱的长度怎样?有几个顶点?然后由各小组报告观察结果,教师将这些数据分别板书出来。据此,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观察长方体有什么特征?这时已有许多学生能够说出长方体的本质特征就是: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面的面积相等;有12条棱,相对棱的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教师在肯定了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后,把几种长方体斜放在不同的位置,问学生是否还是长方体?通过观察,学生认识到判断长方体要看面、棱和顶点,与放置无关,这样就加深了对长方体本质特征的认识。这时教师拿出正方体教具让学生再观察,并说出现在这个形体与长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观察后,学生认识到它们都有6个面,相对面积都相等;都有12条棱,相对棱长度相等;都有8个顶点。不同点是长方体每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而这个形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由此引出正方体的概念。

   为了把问题引向深入,接着教师拿出一个长方体活动教具问学生这是什么图形?当学生肯定是长方体后,教师把长方体切下一块变成正方体问:“这个图形是长方体吗?”在仔细观察后学生发现,现在6个面都是正方形了,并且其它都符合正方体所有特征,所以说:“不是长方体,是正方体”。到这时,学生的观察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已能在变化中观察出本质特征。为了巩固成绩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教师又拿出一个泥做成的长方体,然后请学生观察并想一想从哪里切下后,可转化为一个正方体?有的说:“6个面都是正方形时”。有的说:“棱长都相等时”。有的说:“长、宽、高都相等时”。至此,可以说学生已从观察表面现象发展到观察本质特征,同时比较牢固地形成了关于长方体、正方体的概念。这种先用教具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形象,再通过语言的解释,使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建立形体的概念,学生易于接受,又发展了观察事物的能力,教学效果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17: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创新教学论文

优化应用题教学,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优化应用题教学,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编题  理解  自主  实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因为应用题反映了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需要用不同的数学知识同实际生活和一些简单科学技术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既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又初步培养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往往不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不能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了解不多;学生机械地模仿一些常见数学问题解法的能力较强,而当面临一种新的问题时却办法不多,对于诸如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抽象、概括、猜想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了解不够。

因此,要改变这一切,必须优化应用题教学,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处理教材内容、精心选择、编制应用题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在教学中,我们应客观分析教学内容,处理教材内容,精心选择、编制一些应用题,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结合现实生活、提高应用题的人文性

现实的生活材料,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产生亲切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丰富的数学问题,这有利于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对生活现象提出数学问题,成为有数学头脑的人。例如,结合学习了“百分数的应用”后,我编了下面一题:

例1、近几年春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飞尘扬沙和风暴天气,有关专家指出,这是由于乱砍乱伐树木,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所致,因此,保护森林资源已成为目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某地区原有森林面积50万公顷,因人为毁林,到1999年底森林面积已减少了10%,为此,当地政府决定从2000年开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计划在2001年底使森林面积增加到64.8万公顷。(1)求该地区1999年底森林面积为多少万公顷?(2)求该地区2001年比1999年造林面积增加了百分之几?

学生通过对这样的应用题的解决,不仅获得了知识和方法,更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注重学生思维过程、提高应用题的开放性

应用题应尽可能地体现开放性,一方面为解决某个问题而提供的信息可以不足,也可以有冗余,促使学生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或补充、筛选,以获得有效信息,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从某些信息所得到的结论要有开放性,只要合理都应得到肯定。例如,在学习了“百分数的应用”后,我出示了下面一题:

例2、某校五年级共有学生78人,在参加植树劳动派一位同学去商店购买果汁,商店规定:单盒买每盒2元,买40盒装一箱9折优惠,买50盒装一箱8.8折优惠。怎样购买才能既让每个同学都能喝到一盒果汁,并且又最省钱?

我组织学生认真讨论,进行分析解答,学生经过讨论分析,得出了以下几个购买方案:

(1)、买单盒79盒:2×79=158(元)

(2)、买40盒装一箱,再买单盒39盒:2×40×0.9+2×39=150(元)

(3)、买50盒装一箱,再买单盒29盒:2×50×0.88+2×29=146(元)

(4)、买40盒装两箱:2×40×0.9×2=144(元)

比较决策,买40盒装两箱,既让每个同学喝一盒果汁还剩余1盒,又最省钱。

学生通过解答这样的应用题更能体现他们思维过程的积极有效,而不仅仅是正确;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

二、培养认真分析题目,让学生正确的理解题意,

1、抓住关键的数学信息点

在应用题中,有一些关键的数学信息点,抓住了这些数学信息点,就象拿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

例如教学了“分数应用题”后,我出示下列一题:

例3、某人计划要加工200个零件,结果2天加工了这批零件的2/5,照这样计算,加工这批零件只要用几天?

这题的一般解法要先求出2天加工的零件个数,再求出每天加工的零件个数,最后再求出加工这批零件要用的天数。我启发学生找出这题中的一个重要条件:“ 2 天加工了这批零件的2/5”,再问学生,从这个条件可以想到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很快能说出,因为2天加工了这批零件的2/5,因此,可得,加工完这批零件要用的天数即为:2 ÷2/5=5(天)。

2、培养学生善于正确进行转化

有些应用题数量关系较为复杂,但只要善于运用转化,即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了“分数应用题”后,我布置了下面一题:

例4、某校女生的人数是全校学生人数的40%多20人,但比男生少100人,问这所学校中有男生多少人?

解答这题有一定的难度,我启发学生:“女生的人数是全校学生人数的40%多20人,但比男生少100人”可以理解成为什么?学生经过思考,认为可将条件转化成:男生是全校人数的40%多(100+20)人。

因此,可求得全校的学生人数为:(100+20+20)÷(1-40%×2)=700(人)。这所学校的男生人数则为:700×40%+120=400(人),或为:700-(700×40%+20)=400(人)。

还有的学生提出了更简捷的解法,他提出,因为40%=2/5,即可将全校学生平均分成5份,女生占其中的2份多20人,男生则占全校学生人数中的3份少 20人,因为全校人数的2份多20人比全校人数中的3份少20人要少100人,因此可求得每份人数为:100 + 20 + 20= 140(人),因此可求得男生人数为:140×3 — 20 = 400(人)。

这种解法解得十分巧妙,也使我真正认识到了在某种意义上讲,学生也是我们的老师。

三、给学生更多的自主解答权

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教师为了解决难点,讲得往往太多,规范性的要求也提得太多,学生的解题策略仅仅是遵照老师指定的某一条路径去进行,虽然能在类同的练习中发挥较好,但一旦遇到新的类型就无从下手。为此,在应用题教学中应尽可能精讲,给学生更多的自主解答时间,并做到以下两点:

1、允许解答的个性化

教学中,我们有些教师过于强调应用题的分类,这样学生一拿到应用题就生搬硬套,套上一个类型,然后按老师的要求按步就班地解答。长期如此,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淡化应用题的分类,淡化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及过程的标准化要求,引导学生只要思维策略有效就正确,并让学生真正体现解题的个性化。例如教学了“工程问题”后,我向学生出示了下列一题:

例5、甲、乙两人计划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做8天完成,乙单独做10天完成,现在两人共同加工,经过5天后,比计划多加工个120个,问乙每天加工几个零件?

这题的一般解法是先求出这批零件的个数,再进而解答,我启发学生能否找出更简捷的解法,有些学生经过分析,提出了不同的解法:因为甲4天能加工计划的一半,乙5天能加工计划的一半,因为甲、乙共同加工了5天,乙正好加工了计划的一半,甲5天则要超过计划120个,而甲加工完计划的一半只要4天,这120 个零件即是甲1(5-4)天的工作量,因为甲4天的工作量乙要5天才能完成,因此可得,乙每天加工零件的个数为:120×4÷5=96(个)。

这些学生的个性化解答,不但达到了我们教师教学的一定标准而且,真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应该是新奇独特、别出心裁、突破常规或几方面兼而有之。应用题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当然,这就要求给学生的思维以较大的自由空间,给学生以较多地选择余地。

首先,要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通畅,创造才能可能。其次,要注意引导学生更多地解答方法,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应用题复习时,我出示了下列一题:

例6、某人要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630个,10天完成,后来因为采用了新工艺,实际只用了9天就完成了任务,求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加工几个零件?

这题的一般解法是先要求出这批零件的个数,再进而解答,我要求学生认真进行分析,找出更简捷的解答。有的学生提出,因为原计划每天加工630个,要10天才能完成,实际只用了9天就完成了原来10天才能完成的任务,即把原来1(10-9)天的工作量平均分配在9天完成,因此可得,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加工的零件个数为:630÷9=70(个)。这种解法真是一种独特的创新法。

3、在应用题教学中应进行适当的变式,通过变式教学使学生掌握的不只是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是一类问题的解决,能透过问题的现象看出问题的本质,领会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例如教学了行程问题后,我先布置了下面一题:

例7、 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相距210千米的A、B两城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比乙车每小时快10千米,几小时后在途中相遇?

在学生解答完例7之后,我对本例作以下变式,

(1)、把“两车同时开出” 改为“甲车先出发1时”。

(2)、把“两车相向而行”改为“两车朝AB方向同向而行”

(3)、把本题改为“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相距210千米的A、B两城相向开出,1小时后,乙车以每小时比乙慢10千米的速度从B城开出,3小时后在途中相遇,求甲、乙两车的速度?”

这样,通过解答后的比较,揭示其共性,突出其差异,使学生形成纵横交错,有机互补的认知网络结构,学生解题可以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解题方法,学到数学的思考方法,使学生的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得到同步发展。促进思维的灵活性,把握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引导学生加强课外实践、拓宽教学时空

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独立解决具有新背景的问题,但知识背景不是教师所能全部传授的。因此,应用题教学的时空范围,应突破课堂和教室这狭窄的时间和空间,更多地融入社会,体现教学的过程性,体现大数学教学观,这也是数学教学教育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向学生提出一些专题调查任务,或为课堂教学收集材料,或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例如:我向学生布置下列一些研究课题:

1、某商店某一类商品每天毛利润的增减情况;

2、银行存款中年利率、利息、本息、本金之间的关系;

3、如何利用估算某建筑物的高度?

学生围绕某一研究性课题开展调查,让学生多了解利息利率、市场经营、住房建筑等实际知识,尔后在教师的启发下,将某一实际问题化归为数学问题,再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之。教学的重点,不能再停留在自变量的选取,等量关系的寻找上,而是通过实践、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化归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它。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增加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经验,有利于解应用题的素材结累;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解应用题的兴趣。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每一个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师,应依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精心安排,认真落实优化应用题教学,始终着眼于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提高,那么应用题将促进素质教育,学生素质也将会在应用题教学中得到显著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17: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创新教学论文

在课堂教学中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的变革。但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角色应怎样转换,教师应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怎样组织课堂教学,成为许多教师的困惑。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中,应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呢?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下面我就新课程试验教材第一册“10的认识”一节,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故事引入   激发兴趣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喜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而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我采用动画、故事、游戏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提供活动材料,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从而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活动之中,自觉的去探索、去发现。如:在教学“10的认识”时,我首先提问同学:我们学过去的数谁最大?同学们都异口同声的回答:9最大。于是,我就给同学们讲了《9骄傲的故事》:“9”觉得自己是最了不起的数字,于是就骄傲起来,谁都看不起。为了改掉“9”的骄傲情绪,“0”和“1”决定教育教育它。于是,“0”跑到了“1”的后面,组合成了一个数字,结果,“9”看了看,羞得低下了头。同学们,你想知道,“1”和“0”组成了什么数字吗?“9” 为什么感到了害羞呢?通过这个故事的引入,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一书中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的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这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愿,严重伤害了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而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师生是朋友关系,“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数学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必须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心理安全的情形下积极探索,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如:在教学 “10”的认识时,我首先让9位同学走上讲台,让下面的同学数一数讲台上有几个同学;然后,我又走入同学中间,再让同学们数一数,现在讲台上有几个人。通过这样,使同学们感觉到老师和同学们走到了一起,成为了他们的朋友、伙伴。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让学生开动自己的脑子,观察一下老师所占的位置是第几个,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从那边数是第几个。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和同学们一起数、一起笑,使得课堂气氛活跃,把师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使得学生消除了拘束感,能够自由自在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开展游戏  激发兴趣

游戏是儿童最乐于接受,最愿意参与的一种活动,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有趣、轻松、愉快。在一节课接近尾声时,我就设计了“拍手游戏”,让一名同学在“9”之内任意拍,然后,让全班同学根据这个同学拍手的次数,拍手相应,凑足10。游戏开始了,同学们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拍手声整齐、响亮、准确,课堂气氛空前高涨。游戏结束后,同学们的脸蛋都兴奋的红红的。从而,训练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巧设练习题  激发兴趣

练习题的训练,是对一堂课的检测,如何在练习题的训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是新课程的改革的一项要求。我在教学“10的认识”时,设计了这样一组小鸭子吃鱼的练习题:在多媒体屏幕上打出一组小鸭子和一组小鱼,(标有数字)让同学们自己用线连起来,由于同学们对小鸭子和小鱼都非常感兴趣,因此,同学们在做这道题时,兴趣盎然。再如:为了训练学生对10以内数进行倒数,我设计了“倒计时火箭发射”游戏,在多媒体屏幕上利用动画进行火箭发射,让同学们一起高声倒计时进行发射,整个过程,同学们都兴趣高涨,连下课铃声响了都没有听到,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教学中,只要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联系实际,创设情景,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17: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创新教学论文

有效利用“错误”资源 小学数学论文
有效利用“错误”资源


内容摘要:

本文从“允许出错,保护自尊心;正确引导,增强自信心;巧用错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并将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资源,因势利导,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来达到使学生减少错误,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保护自尊;增强自信;培养思维。

不少教育专家指出: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而更多的教学资源则是在课堂中产生的。这其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就是一种教学资源。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作为教师,绝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要允许学生出错,并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在充分利用好”错误”这一教学资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巧用错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良好的数学情感与态度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克服困难和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材料。“它来自学生,贴近学生,教学时又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也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由于学生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教师,首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观,尊重、理解、宽容出错的学生,不斥责、挖苦学生。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而心情舒畅,情绪饱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这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必须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进行,拥有快乐、宽松、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认知和创造具有极佳的激励作用。因此,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试想,学生由于怕说错,怕老师批评总是惴惴不安,怎能变成敢说、敢做的创造性人才?

我在教学中就用开“绿灯”的方式对待学生的错误,在课堂上提倡几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这盏“绿灯”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了切实的保护,人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答错题被老师斥责的忧虑,更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他们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习,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敢问,勇于大胆创新,以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投入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师生的关系也非常融洽。

  其次,面对学生已出现的错误,教师应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替学生想想,想想学生此时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因此,我告诉学生:“失败乃成功之母,学习就是在不断出现错误、不断纠正错误中前进的,克服了错误,就会获得胜利和成功。”在教学中,我不断引导学生在反思中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及鼓励下,在错误面前敢于正视错误,锤炼自我,增强战胜困难、学好数学的信心,并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逐渐形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敢于克服困难的坚毅性格,以及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巧用错误,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

培养学生发现意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是教学重要目标之一。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给学生假设一个自主探究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发现意识的有效途径。

有一次,学生在教学有余数的小数除法时,在计算下面一题:38.2÷2.7,并要求学生进行验算。如:大部分学生的结果是错误,有的同学得出的商是 1.4,有的同学得出的余数是4。针对这一较为典型的错误,我把它作为一个判断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先判断答案是否正确,接着追问:“你是怎样发现错误的?”学生在富有启发性问题的诱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很快找到了三种判断错误的方法:

(1)、 余数4与除数2.7比,余数比除数大,说明是错误的。

(2)、 验算:1.4×2.7+0.4≠38.2,说明商是错误的。

(3) 验算14×2.7+4≠38.2,说明余数是错误的。

紧接着,我再带着学生分析,找出正确的商和余数。由于计算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了10倍,商里的小数点不能忘记,余数是被除数扩大10倍计算后余下的,所以余数也扩大了10倍,正确的余数应把4缩小10倍,得0.4。

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本来就应该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出现偏差和错误是很正常的,关键是在于教师如何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上面的例子中,我从学生的现实学习中选取错例,充分挖掘错误中潜在的智力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发现意识。

三、巧用错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最近,我在教学中遇到这样一个实例:在一节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课上,学生们兴致盎然地学完了新课知识后,我就让学生完成(人教版第十一册)第101页“做一做”的题目。当完成到第2题的第三个图形时


  出现了这样一个场面: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它的对称轴是4条,这时,有一个学生却站起来说:“老师,不对,应该是2条。”“不,是4条”,“2条!”……一石激起千层浪,霎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争论声,一双双眼睛都看着我,期盼着我一槌定音。究竟是2条还是4条呢?既然有学生提了不同意见,何不将学生抛过来的球再抛给学生,让出现的问题转化成一种教学的资源,由学生主动去探究呢?我微笑着对同学们说:“请大家安静,刚才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究竟是2条还是4条,口说无凭,你们能想办法证明一下吗?。” “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那就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吧。”我吩咐道。过了两分多钟,有学生叫了起来:“老师,真的只有2条哎!”。“是2条!”,赞同2条的声音越来越多。“你怎么知道它的对称轴是2条呢?能跟大家说说吗?”我指名第一个说2条的同学回答。“老师,我们小组是将图形剪下来,对折发现的。”说完,他当场演示了一番。“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我又问。“老师,我是这样想的:既然他是一个轴对称图形,那对称轴的两侧图形应该能完全重合。”学生的确很聪明,我在心里赞叹道,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但显示出了他们的创造潜能,

课堂的气氛十分活跃……“叮铃铃”,下课铃声响了,这道看似极为普通的一个图形、却占去了这堂课相当一部分时间,但是我认为值得!因为我巧用了学生的错误,把错误作为教学资源,使其变废为宝。让我的学生在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使孩子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做”数学的乐趣。

通过这个教学实例,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中巧妙地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智力发展的教学资源,机智、灵活地引导学生从正反不同角度去修正错误,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利用错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审视条件、问题、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深化认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办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每个数学老师都可能经常遇到与上面这个教学中的实例类似的情况,但不同的处理方法所得到的教学效果却是完全不同的,试想:如果我当时在课堂上轻易地包办代替,将正确的结论呈现出来,而不就错因势利导,那么,这么好的教学契机就会错过,而学生就不会获得良好的思维空间,更不会碰撞出这么多的智慧的火花。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每个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并将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资源,因势利导,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来达到使学生减少错误,提高教学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17:3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创新教学论文

讲究解题策略提高解题能力——应用题总复习建议
讲究解题策略提高解题能力——应用题总复习建议

小学阶段应用题的整理和复习是数学总复习的重点和难点。要在有限的复习内,提高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关键在于改进应用题复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这里结合实例谈几点建议。

一、梳理归纳,明确复习目标

大纲的“教学要求”指出,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得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应用题复习的指导思想。就应用题复习内容而言,大纲在“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 中,明确规定:整数、小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三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以一、两步计算为主,最多不超过三步(只限于比较容易的),至于四步计算应用题作为选学内容(不作考试要求)。应届毕业生虽然使用通用教材,但在教学内容与要求上,应按大纲“调整意见”组织复习。

两、三步计算应用题的复习重点是熟练掌握其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掌握解应用题的步骤,会分析数量关系,会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简单化、具体化。能正确确定中间问题,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会检验应用题的答案。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涉及的典型应用题包括归一问题(归总问题)、求平均数问题、相遇问题等。复习重点是学会分析并掌握它们特殊的数量关系,找出典型应用题特殊的解题规律和解答方法。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重点是掌握分数、百分数三类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和结构,会正确地解答;会正确地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及工程问题。

二、重视反馈,把握复习难点

及时反馈矫正是“掌握学习”与“目标教学”的成功经验。总复习要了解、弄清学生差错与思路阻碍所在,及时反馈矫正。

忽视认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能力差,是复习难点之一。

对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不明确,是复习难点之二。

缺乏应用题的解题思想方法与解题思路的思维训练,是复习难点之三。

应用题的综合运用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是复习难点之四。

例1

(1)儿童活动中心图书室,第一次买来故事书660册,第二次买来的比第一次的3倍还多66册。两次共买来故事书多少册?

(2)儿童活动中心图书室,第一次买来故事书660册,比第二次买来的3倍还多66册。两次共买来故事书多少册?

学生审题与分析数量关系时,对例1两道题没有弄清“谁与谁比”,“谁作标准数”(1倍数),常造成解题生误。

例2

修一条水渠,前15末平均每天修120米,后15天共修2250米,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例3

甲、乙两列火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3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4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在解例2时,学生对怎样把部分量的平均数和部分量的总数转化为总数量常出差错;解例3时,由于没弄清时间、速度、路程三者的关系,会把先求“速度和”误为先求“速度差”。

例4

一个工厂,男职工有172人,女职工的人数相当于男职工人数的3/4,男女职工一共多少人?

例5

某村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35%,还剩下800米没有修,已经修了多少米?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如例4、例5,学生常发生两种错误:一是不能正确判定单位“1”,分不清用乘还是用除;二是受整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影响,误认为“甲比乙多几(百)分之几,乙就比甲少几(百)分之几”。

三、讲究策略,注重发展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核心问题,是在应用题复习中渗透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发展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筑实基础,重视结构训练。

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结构原则启发指导我们,重视结构训练,才能打好扎实的解题基础。以三步计算应用题复习为例,可组织补条件、补问题等形式的结构训练。

例6

(1)补条件。装订小组要装订书12000本,计划30末装订完,(),实际多少天完成装订任务?

(2)改变问题,使它成为三步计算应用题。大众饭店第一次运进面粉150包,第二天运进的比第一天的3倍多50包,第二天运进面粉多少包?改变问题()。

(二)指导学法,强化思路训练

1.操作说理,拓展思路。

复习应用题要精心选定例题,重视学生思维过程,对中、下学生可通过操作、图示,以形象思维为抽象思维的支柱。

例7

一根钢筋不到10米长,小强用米尺从一头量到5米处作一记号A,再从另一头量到5米处作一记号B,这时A、B间的长度正好是这根钢筋的1/4。这根钢筋长多少米?

选定这道题为复习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因为它有别于一般例题,可以防止解题模式化。复习时,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寻找“量率对应”关系。对中、下学生可引导作图思考:

交叉部分的对应分率是1/4×2,比单位“1”多1/4,由此找到(5×2)米的对应分率是(1+1/4)。

2.比较辨析,深化思路。

有比较才有鉴别。复习时要创设比较辨析的思维条件,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问题中,灵活选用分析—综合法、对应法、转化法、图示法、逆推法、假设法等思考方法,深化解题思路。

例8

选择题。有两袋大米,甲袋米用去1/3,乙袋米用去1/5,剩下的重量相等,求甲袋米重量是乙袋米重量的几分之几?

(①1/3÷1/5②(1-1/3)÷(1-1/5)③(1-1/5)÷(1-1/3)④1/5÷1/3)

例9

(1)一项工程由甲乙两工程队合做4天可以完成,由甲工程队单独做6天可以完成,如果由乙工程队单独做多少天可以完成。

(2)一笔钱,买套装可以买4套,单买上衣可以买6件,单买裤子可以买几件?

(3)一批糖果,分给幼儿园大小两个班,每人分得4粒,正好分完,只分给大班儿童,每人可得6粒,如果只分给小班儿童,每人可得几粒?

例8

运用选择题形式,让学生比较辨析,可让学生说明“选”与“不选”的原因,以加强复习题的比较功能。

例9

把有一定思考难度、数量关系复杂、算理不易理解的题目,放入同类题组中,让学生类化实现迁移,较容易理解它的算理。这三小题的正确列式都是:1÷(1/4-1/6),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异中求同。

(三)融会贯通,提高综合运算能力。

1.引导反思,提高评价能力。

“反思”指解答应用题后回过头来认真地再作一番思考。反思的内容有:①思解题过程是否合理完整;②思列式意义是否合符题意;③思有无多种解法;④思解法是否最佳;⑤

思答案是否正确。反思是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主要方法。复习中可运用检验,发挥复习题多功能的作用。

例10

服装厂计划一个月生产衬衫40000件,实际上半月完成5/8,下半月完成的与上半月同样多,这个月实际比计算多生产多少件?

学生解答后,还可以从多方面原原题进行检验。

2.改变角度,学会多向思考。

复习中适时改变学生解题思维的角度,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等优良品质。因此,复习解应用题时,既要让学生解顺向题,也要让学生解逆向题,既要发展学生定向思维,又要发展学生多向思维,指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思路去解答应用题。

例11

从甲站到乙站,快车每小时行84千米,3小时可以到达,普通客车的速度是快车的5/7,普通客车几小时可以到达?

解法1:按“路程÷速度=时间”思路,列式84÷3÷(84×5/7);解法2:按工程问题和分数应用题的思路列式1÷(1/3×5/7);解法3:以快车速度为“1”用倍比法思考,列式3×(1÷5/7);解法4:用列方程方法思考,列式(略)。例12某工程队修一段180米的公路,前3天修了全长的1/5,照这样计算,修这条公路一共用多少天?

学生可能列出以下几种算式:

①1÷(1/5÷3),②3×(1÷1/5),③3÷1/5,④(1-1/5)÷(1/5÷3),⑤180÷(180×1/5÷3),⑥3×〔180÷(180×1/5)〕。

诸如上述两例,复习时要引导学生全面地观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佳。

例11

的1÷(1/3×5/7)与

例12

的3÷1/5都为最佳解法。

一题多问也是改变思维定势、换一个角度思考的好形式。

例13

一条绳长10米,第一次剪去全长的1/4,第二次剪去全长的35%,______?

可提出问题:①第一次剪去多少米?②第二次剪去多少米?③两次共剪去多少米?④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剪多少米?等等。

3.纵横沟通,发展综合思考能力。

应用题复习要串点成线、串线成片,沟通应用题的纵向、横向联系。综合应用题综合了两种以上数量关系,学生解综合应用题的过程,是大脑思维活动全面启动,综合运用多种思考方法的解题过程。除了运用一般解题方法外,还要运用试探法、假设法、验证法等,应选择一定数量的综合题让学生解答。

例14

一辆货车和一辆客车从甲乙两地沿同一条公路相对开出,当货车行了全程的4/5,客车行了全程的1/3时,两车相距18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货车和客车行驶时交错而过,求甲乙两地距离有三种思考途径:

一是以客车来说,18千米的对应分率是1/3-(1-4/5);二是以货车来说,18千米的对应分率是45-(1-1/3);三是从货、客车行驶总路程看超过“1”,18千米的对应分率是(1/5+1/3-1)。

4.联系实际,加强数学应用意识。

复习时,要运用“问题解决”的思想和方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编拟复习题,让学生先讨论,再解答。

例15

小明和小刚都积攒了一些零用钱,他们所积攒的钱数比是7∶4。在支援灾区活动中,小明向灾人民捐赠了22元,小刚捐赠了10元,这时他们剩下的钱数相等。小明原来积攒了多少钱?

运用图示,引导学生找到(22-10)元的对应分率是(1-4/7)。

5.利用弹性习题,拓宽解题思路。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复习时可选择有思考性的综合题让学生课余思考,以激发学生求知欲。

例16

有甲、乙两家商店,如果甲店利润增加20%,乙店利润减少10%,那么两店的利润就相同。原来甲店的利润是乙店利润的百分之几?

引导学生思考:把甲乙两店利润相同时设为“1”,那么甲店原利润为1÷(1+20%)=5/6,乙店原有利润为1÷(1-10%)=10/9,甲店利润是乙店利润的5/6÷10/9=3/4=7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17:3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创新教学论文

将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在实处
将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在实处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六年级数学中有许多联系密切,但容易混淆的概念。如何使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呢?我通常的做法是,利用教材,借助比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例如:在进行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对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结构,解法与解题思路的异同有清楚的了解,我抓住两点进行教学,一是比较的标准-- 弄清两数相比时,以哪个为标准;二是比较的结果--弄清不同的比较形式所得出的比较结果的含意。同样,在教学中借助线段图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要求学生先画作为标准的线段,再画表示与这个标准相比的线段。

有这样一道题:(1)两捆电线:一捆长120米,比另一捆短三分之一,另一捆电线长多少米?(2)有两捆电线,一捆长120米,另一捆比它短1/3,另一捆长多少米?在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小题的不同点,再比较相同点。通过比较,学生明白,第(1)题是第一捆长度与另一捆比,另一捆长度作标准,第(2)题是另一捆长度与第一捆长比。第一捆长度作标准,虽然比值相同,但由于比较的标准不同,比较所得的结果的含义也就不同。因此这两小题的数量关系式不同,解题方法也就不同。在列出分数乘除法算式后,我再次引导学生对这两个算式进行比较,加深了学生对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进一步弄清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的能力。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我通常做法是引导学生从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综合到根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进行分析、综合,重视概念教学,计算教学和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后,我出示这样一道题:“一个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木块,?表面全部涂上红颜色,然后把它分成棱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块,其中三面有红颜色,二面有红颜色,一面有红颜色,没有红颜色的各有多少块?”初看这道题,似乎不大好下手,我没有急于让学生求成。而是先让学生说出正方体的特征,?然后让学生探讨把大正方体分成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块怎样分割?在取得一致结论后,接着让他们思考:分成的小正方体共有多少块?

再想一想:三面、二面、一面涂有红颜色的小木块在割开前各分布在大正方体木块的什么位置?(可画图帮助分析)。在弄清这几个问题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求答,通过分析,学生推出:以大正方体的一顶点为小正方体顶点的小正方体有三个面涂有红色,因为大正方体共有8个顶点,所以这样的小正方体有8块,以大正方体棱长的一部分为一条棱长的小正方体二面涂有红色,计有2X12=24(块);只以大正方体一个面的一部分为小正方体的一个面的小正方体一面涂有红色,计有4X6=24(块)?这样的小正方体,后用64-8-24-24=8(块)得出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

三、注意对学生进行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培养六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了推理能力。

因此,我在进行工程问题的教学时,不是直接把知识告诉学生,而是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知识,研究思考问题,在进行分数的工程问题教学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首先,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加工900个零件,小王独做需要10小时完成,小李独做需要15小时完成,两人合做几小时完成?”在学生分析了烽量关系,求答以后,我先后又出示了这样两题让学生解答:(1)加工1800个零件,小王独做需要10小时完成,小李独做需要15小时完成,两人合做几小时完成?

(2)加工180个零件,小王独做需要10小时完成,小李独做需要15小时完成,两人合做几小时完成?

解答完毕,我提出这样几个问题:①如果继续只改变要加工的零件总数,想一想两人合做完成任务的时间会不会变化?是多少?②为什么只改变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并不改变合作的时间?③我们把工作总量用“一批零件”代替具体数量行不行??④把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这是一道什么应用题?⑤这道分数应用题是研究哪几个量之间的关系的?思考、解答完毕,老师以肯定的口气告诉同学这样的题叫做研究工程问题的分数应用题。

由整数的工作问题的思路发展到分数的工程问题的思路是知识本质的抽象,是解题思路的飞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思考问题,通过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活动,自己得出结论,不但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知识,而且在求知过程中发展了抽象概括和推理能力。

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的学科。如何使学生在小学的最后阶段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都得到较大的发展,这是我们六年级数学教师长期的有意识的教学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17:3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创新教学论文

教学设计的实质是问题设计
教学设计的实质是问题设计

充分暴露数学思维过程是数学教学的主要指导原则,简称为过程佳原则。过程性原则要求数学教学要充分地暴露数学思维过程,它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观念都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数学教学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设计出一个(或一组)问题,把数学教学过程组织成为捉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学数学,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数学教学设计就是问题设计。教学设计中的好问题,首先要是一个“初始问题”。所谓初始问题,就是那些可以导致数学知识(概念、定理、法则、方法甚至思想、观念)产生的问题。初始问题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决不仅仅在于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进入“愤”和“悱”的境界(当然这个作用也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初始问题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了一个好的切入口,确立了一个好的方向,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找到了一个好的载体,也为数学课提供了一个好的结构,使数学课成为解决初始问题(以及后续问题)的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18: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