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3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渔港基隆公开课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10:5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用㱴瑰丽流畅的语言,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雨港基隆的雨景之美,抒发了作者对基隆的无限赞美之情。

这篇文章共8个自然段。1―2自然段描绘了基隆港的雨景瞬息万变的自然之美。3―6自然段通过描绘雨的形态和声音,赞扬了基隆港雨中的景色如雄壮优雅的交响乐。第7―8自然段描绘了基隆雨后的美丽景象。第8自然段描绘了基隆雨夜的壮丽、惊奇。

文章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基隆雨景的美。分别从基隆雨的急骤、雨景的变化莫测,雨中、雨后、雨夜的景象突出了基隆雨港美丽壮观的景色。作者还将雨的形态与声音的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将雨港基隆的雨中景色描绘成了一种天然合奏的优雅雄壮的交响乐。而雨后景色描写,作者又抓住了岸上与海中的日光照射的不同景象进行描写,突出了雨后日出基隆绚丽壮观的景象。雨夜的描绘,作者更以小处着手,通过对海面各种船只上灯光和岸上路灯灯光的描写,展现出基隆雨景的美丽壮观和令人感到惊奇的特点。

学情分析:

学校地处山区,学生的基础和阅读能力参差不齐。班级共有学生38人,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同学占到近一半,而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约为15人,大部分学生基本上具备了独立预习能力和查找资料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步骤和方法,了解了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平时大部分同学喜欢读书并能做读书笔记,但由于学校的条件有限,通过网络和图书查找资料的十分有限,多数情况都是教师查找和学生共同交流,学生对水的深入认识只有上学期通过科学课,了解了水的基本性质,知道了水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本文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涉及到的有关水的科学知识学生能够理解。

要点提示

1.这篇课文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句极富感染力,教师可以在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优美,培养语感。

2.文章语言流畅,语句简洁优美。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入情入境,划分出基隆雨的急骤、雨景的变化莫测,雨中、雨后、雨夜的景象几部分,进一步感受雨景之美和壮观,与作者产生共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情感距离。

3.课文的第3、第5自然段是过度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读懂课文来理解。

4.学习本课由细节入手、细腻简洁的描绘手法。

教学建议

1.教学时,通过汇报查找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基隆港的地理位置,以及在交通运输方面的作用,增加对基隆港的了解。

2.本文篇幅不长、语句优美,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书。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可以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读书。比如:品读――一边读,一边将文中的好词佳句画下来,仔细品味,小组交流;评读――边读边评议重点词句,或者段落的意思,从中体会基隆港的美丽景色;选读――将自己喜欢的内容找出来,通过朗读,体会其含义;背读――将需要积累的内容背下来。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质疑问难等方法学习课文。

3.读懂全文后,引导学生想想课文第3、5段在文中起的作用,从而明确过渡段承上启下的作用。

4.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由细节入手、细腻简洁的描绘手法,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课后让学生仿照描写家乡雨景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雨港之美。

2、在文中找出重点词句来体会雨港之美。

3、体会雨景之美,培养审美观。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理解重点词句来体会雨港之美。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写雨景中的表达方法以及如何把景写美用到的修辞方法,从而得到如何写好作文的启发。

教学用具:PPT

教学过程:

一、揭示任务,导入新课。

1、教师往以雨为话题,谈话导入。

2、揭示课题《雨港基隆》,进行拓展阅读。

二、学习课文《雨港基隆》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引导学生谈谈雨港基隆给你留下的粗略印象。

(天气变化无常、雨景美……)

3、讨论:课文从哪几方面写雨景美?

(1)电线上的雨点;

(2)倾盆大雨;

(3)骤雨初歇;

(4)晚上雨景。学生交流。

4、划出作者描写雨景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处,并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

(1)通过说印象得来的过程,让学生感受作者的写作手法或技巧,学习作者是如何写景的?

如用词恰当,准确,句子中的修辞运用形象生动,作者仔细、认真的观察感受等,从而让学生得到写好作文的方法。

(2)试着用自己的声音的把对雨的赞美表达出来。

7、赛读:看谁读出了雨港之美。

三、作业,观察一场雪,试卷把雪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出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10:55:27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雨港基隆》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用瑰丽流畅的语言,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雨港基隆的雨景之美,抒发了作者对基隆港的无限赞美之情。本文篇幅不长、语句优美,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书。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读书。比如:品读——一边读,一边将文中的好词佳句画下来,仔细品味,小组交流;评读——边读边评议重点词句,或者段落的意思,从中体会基隆港的美丽景色;选读——将自己喜欢的内容找出来,通过朗读,体会其含义;背读——将需要积累的内容背下来。除此之外,我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质疑问难等方法学习课文。



参考资料:

基隆

基隆市是台湾省北部最大的港口城市,位于台湾岛最北部。下辖七个区、七个附属岛屿,总面积132.76平方公里,人口37.5万。是台湾省的第五大城市。

基隆古名又叫鸡笼,一是说基隆山象鸡笼形状而得名,又一说认为该地以前为高山族凯达喀兰人住地,“鸡笼”是“凯达喀兰”的闽南方言译音。明末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张燮著的《东西洋考》里,就有鸡笼山地名出现,清代古志里则有鸡笼社、鸡笼港、鸡笼城等记载。清光绪元年(1875年)设基隆厅,才把鸡笼改为基隆,其含意是“基地昌隆”。

基隆台湾省重要海港城市和渔业基地。在台湾省本岛东北部,纵贯铁路和南北高速公路的起点。全市辖7个区、7个附属岛屿。总面积132.76平方公里,人口35.02万人。基隆古称鸡笼。清代古志里又称鸡笼社、鸡笼港、鸡笼城等。清光绪九年(1883年)改设基隆厅时才把鸡笼改今名。其含意为“基地昌盛”。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基隆,1642年被荷兰殖民者所取代,1667年被郑经(郑成功之子)的部队赶走。日本入侵时期(1895—1945年)设基隆郡基隆街,后来街升格为市。基隆三面环山,北临港湾,入口处有和平岛和桶盘屿横扼门户,成天然防波堤。气候湿润温和,雨量多,雨期长,素有“雨都”、“雨港”之称。基隆有市街始于1723年。1851年开始与外国通商。1860年清政府正式辟为商港。1889年建成第一座码头。日本侵占台湾后,分四期建港,至1935年形成现代化商港。1945年增建了仙洞的货柜码头和特种货物码头以及八斗子渔港。现在基隆港是仅次于高雄港的台湾第二大港,是台湾到上海、香港、马尼拉、长崎等重要港口的航运中心,每年进出港船各约5000多艘,货物吞吐量约850万吨。基隆是台湾重要渔业基地,拖网渔业和标枪渔业均很发达,每年产量约占台湾鱼产量的1/5。市内有台湾最大的鱼市场。港口东北产名贵珊瑚。基隆还是国民党的海军基地。基隆重工业主要有采煤和造船。此外还有电力、化肥、水产加工等。附近有台湾最重要的产煤区和北部最大的火力发电中心。主要名胜古迹有观海亭、慈航寺、灵泉寺、清代炮台遗址等。

情人湖位于基隆市西郊的大武仑山区,为山间洼地蓄水而成的小湖泊,共有六条溪涧注入其中,湖面形如五爪,湖岸曲折而富变化,周遭岩层交错、林相树种完整,极具自然之美,基隆市政府在此兴建有火车头展示馆、游客中心、环湖步道、钓鱼台、景观亭、吊桥、观鸟亭、登山步道等,使情人湖成为基隆市西郊一处不可多得的休闲去处。

列为一级古迹的海门天险,位于基隆市中正区三沙湾的山上,即俗称二沙湾炮台,全区占地400多坪,在基隆诸炮台中最是恢宏,区内城门、炮座、营舍墙基皆以岩石建筑而成,若自远处凝望海门天险,只见丛绿的高岸上,矗立着一幢巍峨城门,气势雄浑。

和平岛旧称社寮岛,位于基隆港北端,原为一座孤立的海岛,后因和平桥的修建,而与基隆市相连;由于附近海岸属于沉降海岸,加上气候影响及海水侵蚀,造就了许多奇岸怪石的景观,又因紧临市区,而成为基隆市郊最热门的旅游地之一。

基隆中元普渡——鸡笼中元祭,始于清咸丰4年(1854年),是台湾最负盛名的鬼月祭祀活动,每年的祭祀活动由地方15姓人士轮流担任主普,自农历7月1日开鬼门起,陆续举行主普坛点灯放彩、迎斗灯、灯车游行,至15日前夕放水灯达到高潮,接着公普祭祀、跳钟馗清坛,直到农历8月1日关鬼门,整个祭典才算完成。

狮球岭位于基隆市区之南、高速公路大业隧道上方,连接虎头山和基隆山,岭高虽仅155公尺,却居高临下控制整个基隆市。

清光绪9年(1883年),刘铭传聘英国技师在此建立炮台,于翌年的中法战争中,成功地阻止法军向南推进,并迫使其退守澎湖;马关条约割台后,狮球岭也凭藉着险要的地形,迫使日人转由澳底、盐寮一带登陆,是基隆著名的古战场,而岭上的炮台遗迹,现则被评定为三级古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2 23: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