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资料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6-25 06: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资料

《十六年前的回忆》引读代讲三例

(此文刊于00年02期《小学教学设计》其时在江苏省宝应县城区教办室工作)

  “引读代讲”就是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文章的写作特点,在关键处加以点拨,引导学生经过思考,诵读课文中的有关句段,做到口诵心思,达到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心思想,掌握表达方式等目的。下面是《十六年前的回忆》引读代讲三例。

  一、学习2—6自然段
  师:(添词读)以前父亲是——
  生:(接读)很慈祥的,
  师:(引读)从来没——
  生:(接读)骂过我们,
  师:(引读)更没——
  生:(接读)打过我们。
  师:(跳句读)他不论多忙,对我提出的许多问题,哪怕是幼稚可笑的问题,总是——
  生:(接读)很感兴趣,
  师:(引读)总是——
  生:(接读)耐心地讲给我听。
  师:(跳句读)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当我奇怪地问他——
  生:(接读)“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师:(跳句读)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生:(接读)“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师:(跳句读)后来听母亲说——
  生:(接读)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
  师:(引读)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
  生:(接读)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这里用课文中的原词或原句开头,引导学生诵读,提醒学生注意作者强调的是什么。由“从来没”“更没”“不论”“总是”“总是”体会出李大钊同志平时对子女是十分慈爱的,但在革命斗争的危急关头,却顾不上疼爱孩子;为革命紧张工作到了来不及解答爱女提出的“非幼稚可笑”的问题。使学生从诵读中体会出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同时,这个引读又改变了课文叙述顺序,把文章的句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显示出来,这又是对学生进行逻辑训练的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二、学习8—18自然段
  师:(引读)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
  生:(接读)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
  师:(引读)接着是——
  生:(接读)一阵纷乱的喊叫。
  师:(引读)一会儿,外面传来——
  生:(接读)一阵沉重的皮鞋声。
  师:(引读)“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一声——
  生:(接读)粗暴的吼声。
  师:(引读)穿——
  生:(接读)灰制服和长筒靴的宪兵,
  师:(引读)穿——
  生:(接读)便衣的侦探,
  师:(引读)穿——
  生:(接读)黑制服的警察,
  师:(引读)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
  生:(接读)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师:(引读)他们——
  生:(接读)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
  师:(引读)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先把手枪夺过来!”他们——
  生:(接读)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
  师:(引读)残暴的匪徒——
  生:(接读)把父亲绑起来,拖走了。
  这一段引读,是将课文中描写反动派来逮捕李大钊同志时的情景突出来。从“听见”“传来”看出反动派虚张声势;三个“穿”、三个“他们”则写出反动派为了李大钊一个人出动的军警人数之多、种类之多;从“吼声”“一拥而入”“夺下”“绑”“拖”等词反映出敌人的凶残。这样,就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到敌人语言的粗暴、野蛮,行动的凶狠、残暴,虽来势汹汹又内心恐慌害怕,从而激发学生对反动派的憎恨。

  三、学习20—23自然段
  师:(引读)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
  生:(接读)他那件旧棉袍,
  师:(引读)可是——
  生:(接读)没戴眼镜。
  师:(引读)长头发——
  生:(接读)乱蓬蓬的。
  师:(引说)说明他已经——
  生:(接读)遭到敌人的严刑拷打,
  师:(添词读)可他脸上的表情却——
  生:(接读)平静而慈祥,
  师:(引说)说明他仍然保持——
  生:(接读)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师:(引读)见了父亲,我是——
  生:(接读)忍不住喊出声来。
  师:(引读)母亲——
  生:(接读)哭了。
  师:(引读)妹妹——
  生:(接读)也跟着哭起来了。
  师:(引读)父亲只是——
  生:(接读)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
  师:(引读)他脸上的表情非常——
  生:(接读)安定
  师:(引读)非常——
  生;(接读)沉着。
  师:(添词读)因为他的心——
  生:(接读)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师:(引读)这个力量就是——
  生:(接读)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师:(引读)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
  生:(接读)他毫不动摇;
  师:(引说)而且面对亲人的哭喊时——
  生:(接读)也不忧伤。
  师:(引说)他要用“安定”、“沉着”来影响亲人,使亲人——
  生:(接说)化悲痛为力量,
  师:(引说)使敌人想通过他亲人的忧伤来软化他的意志,动摇他的信念的阴谋——
  生:(接说)不能得逞!
  通过上面的引读、引说,不仅使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更使学生体会出李大钊同志表情背后的内心世界,体会出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高贵品质。巧妙地化解了学生理解的难点,有力地突出了文章表达的重点,达到讲解所不能及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6-25 06: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资料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
  《语文课程标准》两次提到“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历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所没有提到的。阅读教学更为典型,阅读不但是因文会意的理解活动,而且是以文会友的对话行为。学生和教师都是文本的读者,都要与文本的作者对话,这是一种全方位、跨时空的交流。
        何为对话?《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是:①两人或更多人的谈话。②国际上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谈判。哲学意义上的对话,中国最早是老子阐释的:“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即对立两极的相互作用,最后达到一种具有再生能力的和谐状态。文学意义上的对话,集中体现在巴赫金对话小说理论中,他认为:“对话性是具有同等价值的不同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文艺学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认为:“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后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它本身便是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综上所述,对话有以下共性:首先,对话展开的前提是对话各方不能完全对立,有共通性。二是对话展开的条件是各方能互补、互促,对话各方具有平等性。三是对话的结果具有创新性。通过开放的对话,“重新建构、生成意义”,打破“二元对抗”的封闭状态。因此,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指教师、学生、文本在平等地位上产生的一种以学习语言为本体,以文本言语为中介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包括师与生、生与生、师与文、生与文之间的互动,最终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积淀语感,促进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提高全面语文素养的动态过程。
        “对话”成为语文教学必然的选择,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对话教学改变了传统阅读过程单向灌输与被灌输的主客关系。而对话教学是多向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交流,是生命主体间言语与精神的沟通、感悟和融合。二是对话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话教学改变了儿童作为工具、手段、奴隶的处境,使学习活动成为促进儿童言语和精神成长的一部分。三是对话教学顺应了开放教学的需要。开放教学实行的是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其他学科以及校外生活的沟通。这样,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的权威被消解了。“对话”的本质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一种“共享”,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只是一种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精神交流,通过“对话”获得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的过程。
        对话有两个层面上的意义,一是师生之间的对话。首先,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平等的。《语文课程标准》摒弃以教师为轴心,学生绝对服从教师的“教师中心论”,也不主张以学生为轴心,教师无原则迁就学生的“学生中心论”,认为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蹲下身来看孩子”。其次,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互动的。这种对话是一种双向交流,双方是互相促进的。师生之间的互动依赖于三个技巧:“倾听”,倾听的目的是为了吸收,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倾听要充满期待与耐心。“表达”,表达要有中心,有条理,有依据,还要注意表达的表情和语气。“应对”,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表达的内容和方法,灵活、迅速地处理偶发事件。另外,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有意义的。这种对话是一种启发,一种提高,是意义建构活动。我们应该做到四个“关键词”——“吸收”:能接纳对方的信息并转化为营养。“宽容”:容纳对方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思考”师生各种不同的观点进行碰撞,引发进一步思考。“提升”: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促进新意义的生成。
        二是人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从根本上说,言语理解就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过程,文本是一种语言,它像一个“你”一样自身说话,它不是一个客观对象,而更像对话中的另一个人。在“对话”中,文本不断地向学生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现实视界”与文本的历史视界不断融合,不断形成新的视界。这样,“对话”就成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意义联系的纽带。在“对话”中,双方并不只是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也不是由一方去消灭或征服对方,而是双方都会受到对方的影响,在学生和文本之间对某一个问题达到意义的认同和共识。
        在阅读教学中,要实现学生与言语作品的“对话”,首先,初读整体感知,巧妙选择话题。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感受文本,进行“对话”,对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形式整体感知,感知文本的“语表层”。其次,熟读文本精思,自主领悟话题。要以学习文本的言语为本体,选择文本独特的言语形象、言语蕴含、言语情感、言语音韵、言语规律等有价值的话题作为对话的主题。通过对文本中的言语进行熟读精思,潜思体会,切己体察,含英咀华,自主领悟话题的外延和内涵,产生个性化的感悟。再次,研读探究交流,多元解读话题。文本作为言语作品,它是“言”和“意”的统一体。语文教学的本体价值就是促使学生言与意的积极感悟、内化、转换,进而运用个性的言语表达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案例评析: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堂实录(江苏铜山 滕衍平)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板书课题)。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课文给你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生:李大钊同志临危不惧。
        师:请你把你的话写在黑板上。
        生:李大钊同志特别爱国。
        生:李大钊很了不起,他很伟大!
        生:李大钊关心他的家人。(老师分别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在黑板上)
        点评:黑板的“易主”,使学生一下子进入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角色。
        师:课文是需要细细品味的。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课文,一同走近那段历史,去感悟李大钊同志的风采、形象。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书边思考,并做批注。
        (学生默读课文,边阅读边在书上圈画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和问题。)
        点评: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感悟课文必须让学生自己“亲近”课文,和作者对话,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
        师:我发现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自己的读书感受,接下来我们一起交流,好吗?
        生:读课文的第17节,我认为最能看出李大钊的临危不惧,“他没有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说明他已经受了苦刑,据我查阅的资料,敌人在这期间曾对他使用了“剥指甲”等酷刑。可是他仍保持着“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他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师:你很细心,这是文章中的一个细节,被你发现了,读书就应该这样。对于这一部分谁还想说?
        生:(激动地)敌人实在是太残忍了。在电影、电视里,我以前看过这样镜头……李大钊真坚强!
        师:我理解你的心情。
        点评:对话促发了学生的思维,促发了学生的灵感,师生心灵才相通,情感相融。
        生:他见到自己的亲人,一定会有很多的话要说,可是他在敌人的恐吓下并没有慌乱,也没有因为见到自己的家人而激动,他仍用“安定”“沉着”的表情感染他的家人,暗示他们要坚强。这都说明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
        师:他是我们党早期的创始人之一,他对革命有着必胜的信念。
        生:从课文的第7节中,我读出了李大钊的爱国之情。他把自己的安全问题已经置之度外,心里想的是国家。
        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手指着课本)咱们书上的这一张照片就是李大钊在他临刑前留下的,面对死亡,他是那样的平静,你们看,他那浓黑的眉毛下神情多么坦然。
        师:我要为你竖起大拇指,你的目光关注到了课文的插图,思考的角度与众不同。你是怎么知道这张照片是李大钊临刑前留下的?
        生:我是在网上看到的。
        师:大家都来看看这幅照片,是不是这样?
        生:他的表情很坚定。
        生:我在咱们学校的宣传挂图里看到过这幅画,下面有他的一句话:“人生之最高理想,在于求达于真理”,他说的那句名言,我今天终于感受到了。
        师:处处留心皆学问呀!谢谢你把这句名言介绍给我们。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好不好?
        生:好!(学生齐读)
        生:在李大钊被捕时,他“不慌不忙”,“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说明他有胆识,心里已经有了被捕的准备。
        师:是呀,无论是被捕前还是被捕后,我们都能感受到李大钊那一份坚定的爱国热情和坚定信念。谁愿意读一读这一部分?
        (指名读,大家自由读。)
        生:李大钊不但爱自己的国家,他也爱他的亲人。父亲不管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给“我”讲解。
        师:这一次,父亲“含糊”地回答,使你想到了什么?
        生:局势很紧张。
        生:老师,在法庭上,我觉得课文里的“我”确实很机智、很勇敢!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你看,课文里几次提到敌人,都是那样的残暴。可是“我”却“骗”住了敌人,保住了哥哥。
        生:(急切地)我补充一句,当时的“我”很小,敌人这么凶狠,“我”都不怕,更能看出“我”勇敢、机智。
        师:课文重点回忆李大钊,为什么这里写了这么多“我”的事呢?
        点评:高质量的对话离不开“点拨”,“点拨”的功用就在于“化难为易,引向深入”。
        生:(兴奋地)我知道了。父亲在敌人面前是那样的“镇定”“沉着”,是父亲的行动影响了“我”。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
        师:读出问题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好呀,请讲。
        生:她哥哥是干什么的?
        师:你们说她哥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我”受父亲的影响,变得这么勇敢、机智,她的哥哥一定也受到父亲的影响,也会是一个搞革命的青年。
        师:有道理。不过关于她哥哥的事情,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阅一下资料。
        点评:课堂是动态的、生成的,生成的课堂信息有时会成为有效的学习资源。“她哥哥是什么样的人?”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李大钊同志的形象。
        师:课文最后“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此刻他的心里会想说些什么呢?此时无声胜有声。在那样的时刻,李大钊不能说,现在就让我们把他心中的话儿说出来吧!
        生:我的好女儿,你懂事了,你长大了。
        生:好孩子,我很快就要被害了,你们一定要接着我的工作做下去。
        生:女儿,我为你感到自豪、感到欣慰!
        师:读书,就是要把自己融入书里。你们读进了书里。
        生:他的目光里充满了希望!
        师:好!好一个“希望”的目光!
        点评:对话式的课堂是师生情感、体验、生命的交流。一个“希望”的目光,包含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悟,让老师惊叹!这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师生彼此间分享精神与幸福。
        师:读书要读进去,还要能读出来。对于这篇课文谁还有自己的想法要说?
        点评:读书要读进去,到字里里行间去品、去悟;还要读出来,从整体感受,跳出课文谈课文。
        生:我课前在图书室里看了一篇文章,里面说李大钊是被军阀张作霖用绞刑绞死的,他们对李大钊“三绞处决”,为了延长李大钊的痛苦,绞杀整整进行了40分钟。
        师:(沉默)同学们,我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痛斥那些魔鬼,那些刽子手……此刻,我相信你们的心情会和我一样激动。请你们完整地再来读一读课文,再来感受课文带给我们的深深回忆吧。(学生读全文)
        师:读到这儿,你们对于课文又有了什么样的感受和见解,请你们再一次把它展示在黑板上。(学生踊跃上前,又写下“忠于职守”“坚强”等词汇。)
        师: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收集、阅读关于李大钊的文章,相信你们对他还会有更深、更全面的了解。(下课)

        评析:
        案例中,师生、生生之间平等对话,面对学生的见解,教师给予的是密切的关注,亲切的呵护,让“有益”的课堂生成的信息开出灿烂的花朵。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以学定教,尽管学生的发言是无序的,但这样的课堂犹如一首散文诗,形“散”却神“聚”!教学中教师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书的实践中“学会读书”,这是为孩子们的明天着想。让我们为孩子们的发展“构建智慧”——读书的智慧,做人的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6-25 06: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资料

师板书“灯光”,问:看到这一课题,你有怎样的联想?

生1:给我们驱散黑暗,带来光明的就是这灯光。

师:好,自然的联想。

生2:灯光,让我想到了电灯的发明者——爱迪生。是他的发明,让我们现在拥有了五彩斑斓的电灯。如果没有他的发明,可能我们现在还在黑咕隆咚中。

师:好极了!“灯光”两字,让你记住了一个伟人的名字!

生3:灯光,是很平常的,作者为什么要写它呢?课文围绕灯光又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师:你能抓住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是一种不错的读书方法。相信,只要你认真思索,一定能够找到答案。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这灯光到底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全班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读课文:或默读,或轻声朗读,或边读边在书上圈圈点点划划。

六七分钟后,有学生举手了。

生:我知道这篇文章跟前面一篇《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写作手法相同,都采用回忆的方法。而且都是首尾呼应。

师:能前后把文章联系起来思考,不错。你又掌握了一种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

生:我知道,这篇文章通过回忆战争年代一位营长在战斗中,看到一本书上孩子在灯光下读书的情景,使他萌发了要让普天下孩子都能见到那明亮的灯光,因为有了这一心愿,他就在那次战斗中用小小的火柴划着了一丁点微弱的星光,战友们就是靠着这微弱的星光战胜了敌人,而他却牺牲了。

师:多完整的阐述啊!你很了不起,一下子就把文章的主要意思说出来了。

生:老师,我已经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篇课文了。就是在教育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不要忘了那些曾经为了革命的胜利而献身的先烈们。

师面带微笑:你真行!读了一遍课文,就已领悟了文章的主旨。

这节课就在我及时的、恰当的鼓励声中,学生劲头十足地研读起了文本。

感悟:

整堂课我力争用激励的能符合不同学生个性的评语去鼓励学生,希望学生在我的激励下能读出、能找到各自不同的对文本的感悟、理解。看来,效果还行。

时下语文课理念求“新”,教法重“形”,学生由语文学习的“主人”提升到语文学习的“主宰”的位置上,导致了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作为”。这种教师主体地位的退让的语文课,看似热热闹闹,实质华而不实。阅读接受理论认为:“把读者的作用强调到决定一切、至高无上的地位,就有片面性了。”因此,私下认为,阅读教学的视野不应着眼在“迎合”学生口味上,更多是对学生生命和精神成长的“关注”。为人师者,要用智慧引领智慧,要用情感去陶冶情感,要用精神去激励精神,这才是“平等中的首席”应当承负的文化重任。

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6-25 06: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资料

《一夜的工作》课堂实录

(此课获浙江省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

执教:蒋军晶

地点:湖州市人民大会堂

执教班级:湖州市东风小学

时间: 2005年11月29日下午

1.抓住教学研读点“审阅”,感受总理工作的劳苦。

师:同学们,正如刚才有的同学所说,我们的总理为了振兴中华,呕心沥血,日夜操劳。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讲,他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三个小时。三个小时,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我们的总理是不是真的这样日以继夜地工作的呢?我们今天一起学一篇著名作家何其芳写的《一夜的工作》。请同学们放声自由地读一读这篇课文──《一夜的工作》。我建议,难读的地方请你反复读,围绕总理一夜的工作特别让你有感触的地方也请你反复读,听明白了吗?

生:放声自由读课文。(三分钟)

师:可以交流了吗?你对哪个语段或者句子反复读了,为什么?谁先来读?

生:我反复读了“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我觉得这些话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因为身为国家总理,办公室居然这么简单。我觉得他真是一个简朴的总理。

生:我反复读的是“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我从这些句子看出了周总理审阅文件十分认真,看每一句都是非常仔细的。

生:“总理站了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我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我读了这一句十分感动,总理他一个晚上没有休息,只有上午睡了一觉,下午还要继续工作。

生:“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厚厚的一叠文件说:‘我今天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总理要批这些文件非常的累,非常的辛苦,而且非常关心自己的下属,让他睡觉,自己批阅文件。

师:同学们,初读课文,我们从课文不同的地方读出了自己不同的理解与感受。我们再来从整体上把握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总理这一夜在忙些什么?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看到了周总理这一夜的工作”。他都在认认真真地审阅每一个人拿来的稿子。

师:这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总理这一夜都在──审阅文件。在你们的理解当中,“审阅”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生:“审阅”,我觉得是非常认真地看。

生:我觉得“审阅”的意思是审查和阅读。

师: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这样,对吧?审阅不仅仅是阅读,而且要审查,作为总理,还要作出批示。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面有一份总理曾经审阅的文件,文件上的圈点勾画及旁边的文字就是总理的审查意见以及作出的批示,看到了吗?

生:(齐)看到了。

2.研读总理怎样“审阅一份文件”。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要进一步地去了解总理是怎样审阅一份文件的,你们觉得,应该反复读课文的哪个段落?

生:第四自然段。

师:对,就这个段落。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这个段落,一边读一边体会。

师:同学们,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总理是怎样审阅文件的,你会用哪个词?(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专心致志、日以继夜)

师:读了这一个段落,让我们强烈感受到了总理审阅文件时的那一分认真、仔细、负责以及一丝不苟。其实这一切我们早就想到了。但是,我又在想,我们真的都想到了吗?总理审阅文件的认真仔细的程度,总理审阅文件时的每一个细节乃至每一个动作,我们真的都想到了吗?有没有出乎你们意料的地方你们所没有想到的地方?

生:我没有想到总理居然看一句就用铅笔在那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竟然是这样仔细地看这篇文章的。

师:请你注意朗读时的轻重缓急,读出你的出乎意料。

生:(有感情地朗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

师:读得不错。同学们,你们看一看,“一句”这个词,在这一句里出现了几次?出现了四次,也许读好了这个词,也就读好了这句话,请你们再来读一读。

生:自由感情读。

师:没想到的是总理一句一句地审阅。同学们,这是蒋老师收集到的总理曾经审阅过的文件(教师手拿文件),我粗粗地数了一下,一共有400多句。同学们,整整400多句啊,总理是怎样审阅的?请你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

生:(深情地读)“总理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

师:还有你没有想到的地方吗?请你来。

生:“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总理这么忙,这么累,但是我没想到他批阅每一份文件都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

师:同学们,我们没想到的是总理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总理审阅文件的时候问旁边的专家一两句,就是这段话中哪个词的意思?

生:我觉得是这段话中“咨询”的意思。

师:那么 “备咨询”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准备被咨询“的意思。

师:这里是“谁准备被谁咨询”?

生:这里是“作者准备被周总理咨询”的意思。

师:同学们,从“咨询”与“备咨询”两个细节中,你看到一位怎样的总理?

生:我从“备咨询”这个细节中,看出了周总理是一位工作认真负责的总理。(不辞辛劳、虚心求教、谦虚、一丝不苟)

师:同学们,我们有了新的理解,我们在读课文时要把这种理解体现出来。我们一起来读好吗?“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读──

生:(齐读)“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回到这份报告,请你迅速浏览一下课文的第一段,想想这份报告最初的作者是谁?

生:这篇报告最初的作者是周总理。

师:是周总理自己!当我们联系上文知道了这一情况,再联系“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你有什么话想说?

生:我想说,周总理他对自己写的文章还这么认真仔细地阅读,他真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

生:我觉得周总理的工作态度是极端认真的。他自己写的稿子,他看到了有错误的地方一定要精益求精,把它改到最好。

师:好,同学们,带着自己这份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读吧。

生:自由读。

师:可以放开声音读,从这一段话中还有让你所想不到的吗?

生:(略)……

3.情境体验读总理怎样“审阅一夜文件”。

师:同学们,总理这一夜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审阅的仅仅是这一份文件吗?

生:(齐)不是。

师:其实初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总理工作了一夜,请你再默读课文,究竟课文哪个地方写出了总理整整工作了一夜?你从哪里可以推想出总理这一夜都在认真仔细地审阅着文件?

生:默读课文。

生:(说多处理由。)

师:同学们,下面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感受总理这一夜是怎样审阅一份又一份文件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当夜幕刚刚降临,我们的总理就坐在了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他拿起今天所要审阅的第一份文件,只见他──

生:(齐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师:同学们,夜已经很静很静了,很多人包括作者已经进入了甜美的梦乡,但是我们的总理却依然坐在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继续审阅着文件,只见他──

生:(齐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师:同学们,东方欲晓,晨曦微露,天就要亮了,我们的总理终于拿出了他今天所要审阅的最后一份文件,只见他依然──

生:(齐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师: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要问我一两句,同学们,看到了总理一夜的工作,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总理工作非常辛劳。

生:我觉得这真不愧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啊!

生:我觉得周总理的工作十分认真负责,而且精益求精。

生:我觉得周总理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4.读写结合,感悟总理怎样“审阅一生文件”。

师:同学们,现在我想问的是,是不是仅仅是作者所看到的这一夜,总理才这样劳苦地工作?

生:(齐)不是!

师:其实作者跟我们想的一样,你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

生:我从课文当中“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这句话可以看出周总理每夜都是这样工作的。

师:同学们,作者只看到了总理一夜的工作,我们也仅仅读到了总理一夜的工作,我们凭什么说总理每一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呢?让我们去看一段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所作的总理一天的工作记录。

1974年7月26日

下午3时起床

下午4时与尼累尔会谈

晚7时陪餐

晚10时政治局会议

晨2时半约民航局同志开会

晨7时办公

中午12时去郊外迎接西哈努克亲王和王后

下午2时休息

师:同学们,尽管这是一份简简单单的记录,但是你一定有新的发现,有话想说。

生:我从这份文件中可以看出周总理每天休息的时间很少很少,他第一句写了“下午三时起床”,最后一句写了“下午二时休息”,这中间仅仅隔了一个小时而已。

师:我们可以确定地说这一天他只休息了一个小时。

生:我从这份报告看出周总理从起床到休息这段时间,他都在开会或者接见外宾,他没有一次是在中间休息的。

(低缓的音乐想起)

师:同学们,可能我们并不知道, 1974年我们的总理已经身患绝症,而且病情不断恶化,原本健康的他,这时候体重急剧下降。许许多多的人,都劝他每天多睡两个小时,但是我们的总理却简单地说:“我做不到。”同学们,面对这样的总理,你还有新的话想说吗?把你们想说的话迅速写下来。

生:写话。(三分钟)

师:同学们,你有什么话想对总理说吗?

生:总理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给了千千万万的人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你的品质。您,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生:总理,你的工作量是那么大,你的工作时间是那么长,你的工作态度又是那么的认真,你真不愧是人民的好总理啊!

师:三个“那么”让你从三个方面感受到了我们的好总理。

生:敬爱的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你一心一意为人民,人民热爱你;你勤勤恳恳为人民,人民爱戴你;你鞠躬尽瘁为人民,人民尊敬你!

5.个性化感情读作者心声。

师:是啊,你感觉到了一位鞠躬尽瘁的总理。如果总理的心里不装着人民,人民的心里又怎会装着他?同学们,我们的作者何其芳看到了总理一夜的工作,联想到总理一夜又一夜的工作,心潮澎湃,百感交集。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和情感。

生:自由读最后两段。

师:同学们,作者当时是什么心情?

生:作者当时是非常激动的心情。

生:作者当时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的。

生:我认为作者当时是十分自豪的,他为新中国有这样的总理而感到骄傲。

师:同学们,作者当时是那么的自豪和骄傲,以至于后来他想对全世界呼喊,好像全世界的人都能听见他的声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那一段话吧。

(略)

由《一夜的工作》引发的两点思考

姚永安

蒋军晶老师在浙江省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中上了《一夜的工作》这一课。尽管这一课最终获得了本次比赛的第一名,但还是有一些老师觉得蒋老师这一课上得不够“新”,不够“深”,与“审美期待”有距离,因为蒋老师以前的课总是给人一种震撼甚至可以说是让人措不及防的冲击,例如他上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母爱》、《麋鹿》等。

以上情况让我想到了18世纪末,浪漫主义兴起了,狂飙运动兴起了,拉斐尔受到一帮特别讲究独创性、讲究艺术天才的人的反对。这种联想让我很兴奋,促使我去追问那些质疑此课至少觉得这一课上得不够“新”,不够“深”的老师,追问他们理想中的课堂应该是怎么样的。我满怀期待地想从他们那里捕捉到一些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独创性观点。可是,当我真正倾听了他们的想法之后,我内心却极其担忧,引发了我对下面两个问题的思考:

有的老师问:何其芳写的这篇《一夜的工作》并不“好”,需要这样文本细读吗?

关于文本无用论与教材颠覆

“文章只是个例子”被千万次地引用,由于老师们的“多元解读”,自然这个“例子”已不仅仅是叶圣陶先生笔下的“原型”了。既然是个例子,在部分老师的眼里自然可以推倒重来,安排一个另外的“例子”取而代之。以前王崧舟老师上这篇文章的时候,作为引子,引用了《你是这样的人》,有老师在评课时就提出过换个“例子”的说法:“如果把那首诗做为正文,把课文作为一种辅读的材料来说明那首诗,效果恐怕还会更好一点。”于是在这样的怀疑主义与批判精神的引领下,教材被阉割、重组、甚至剔除。教材似乎可以随意颠覆、超越。

教材真的可以随意颠覆、超越吗?

来看看现代汉语词典上对“例子”的阐释:用来帮助说明或证明某种情况或说法的事物。这就牵涉到我们的课文在说明或证明什么。艾布拉姆斯将作品在 “文本”、“作者”、“读者”、“世界”四个维度去观照,如果作品放在了教材中,那势必还有“编者”因素。当文本还没有被教师和学生解读的时候,作为一个软载体,就已不再是原初完全开放的文本。此时的文本已经在教材的编排体系、课程价值实现等的干扰下重新被编码,也就是说作为单独的一个文本你可以作多维度的解读、参悟,但是一旦成了教材体系下的文本,必然有了修辞学的标准,而修辞学的标准是“得体”的标准。在此种情态下,文本失去了它的独立性,同时还需要服从教材编排体系所赋予他的特点、规律和意义,否则教材就只是读本或文章集了。试以《一夜的工作》为例,就文本的所涉及的话题来说,可以换成《你是这样的人》,但是由于两种文本无论在体裁上、材料的选择上、语言的表述上还是情感表达的话语方式上,都存在着诸多的区别。可能就单独的文本可以做替换,但是当文本背后由于被赋有编者意图而承载更多的隐性内涵的时候便不能随意更换,毕竟,语文教材的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模式来构建的,是根据“学生语文能力生成和发展的心理规律来构建的”,是“语文教材的心理学化。”可能你的视阈关注的只是其中的某个点,而不是全盘,因此以自己的个人喜好而对教材进行更替,这本身就缺乏科学观。

以上所述,我都是想说明,那些持“何其芳写的这篇《一夜的工作》并不好,不需要文本细读”观点的人,忽视了《一夜的工作》的教材意义。用他们的观点来推理,现行新课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根本没有教与学的必要,因为很多文章是小学生的优秀习作,这些文章并不是什么经典文学作品,是“不好”的作品。

更为重要的是“何其芳写的这篇《一夜的工作》并不好”这完全是一次个人判断,并且这种明显带有个人偏好的判断只有在“文学欣赏”的领域才能成立,在文学欣赏的领域,你甚至可以讨厌世界上任何一部文学经典。但是,在语文教学领域,让学生自己去接触去体会去判断文本,完成教材或显或隐的教学目标而不把个人的喜好过于强势的迁移到学生身上,是一种有责任心并且是科学的表现。

有的老师说:蒋老师是一个很有思想的老师,但这篇课文的教学,他只是引导学生体会周总理工作的劳苦、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感觉不过瘾,没有深度。

关于解读的随意性与言语放逐

杰拉德?格拉夫(Gerald Graff)认为文学研究中发生了所谓“理论的爆炸”。由于语文教学滋生于文学解读这一土壤,因此也充满了各种主义。诠释学、结构主义、建构主义、解构主义等文学理论及其他文学作品研究方法在教学中的介入,使我们逐渐走出封闭圈,不少老师也在这些理论的引导下设计出了很多富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如蒋老师以前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以及《母爱》的教学。

但是,如果理论成为一种时髦,或者成为界定一堂课的好与坏,便会与现实语文课堂教学的形成一次错位。一些老师在教学中行必某某理论,教必做“加法”,特别是一些展示课,老师们不遗余力地将对文本的理解一股脑儿地在课堂中“炫耀”出来。一位浙大人文学院的教授在听完一些“深度”课的时候说“这样上,我们怎么办?”这句略带揶揄的话,不禁让人想:真的需要这样讲求“深度”吗?

就拿《一夜的工作》为例,在教什么的问题上,有些老师认为文章语言没有可以深挖之处,应该朝着各种主义范畴之内进行解读,例如从利科等接受美学理论出发,“文学文本不只是表层句子所构成,还有体现在话语中的深层意义,而话语需通过解释者的‘整理’和理解,才能变成一首诗、一个故事等,在此意义上,整理也成为一种文学样式。”“文本的意义就不局限于作者的意图或意思,它是向读者的理解开放的,文本的语境只有就它是想象的而言才是现实的”,从这些角度切入,对文本做纯粹个人化的“整理”,“复而发明”,可以从“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新总理”这声呼告中作纵横捭阖的分析,分析周总理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运用大量周总理的生活实例结合“总理过来把转椅扶正,就走进后面去了”这个细节,分析儒雅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特气质;从“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透视建国初期的政治举措与相关制度;甚至从我与周总理的接触折射中国知识分子在当时的精神状态等等。可能有些老师会觉得荒诞,但如果了解可以从“晏子使楚”解读“规矩”内核,可以从“珍珠鸟”阐释“笼子”的符号意义,那么上面的“整理”应该都在“情理之中”。

为了营造“充满思考”的课堂,于是上面的诸多处理《一夜的工作》的方式便会带上“思辩”的崇高,一些老师认为“若语文课堂没给学生提供足以让其燃烧的环境,没有刺激起他对精神世界的强烈好奇,学生就不会产生表达的欲望,没有表达欲望却为了配合老师的训练而进行的表达几乎是无效的。在这个背景下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的训练,对学生而言是痛苦的,对教师而言是做作的”,为了增加效度,便采用“在各种新奇的精神历险中,学生对语言有一种新奇感,他们才乐于高效以及富于想像地使用语言。”

教材真的可以这样去“整理”吗?

诸多思辩可能会拓宽学生的思考领域,但如果采用“在各种新奇的精神历险中,学生对语言有一种新奇感,他们才乐于高效以及富于想像地使用语言。”,在这里,我不能像李海林先生去旁征博引证明言语与语言对语文教学的意义,我只能粗浅的认为上面所提到的两方面本身也是二元的,有先天的无法调和的一面。在上面的随意的解读中,可以看到“新奇的精神历险”等属于“精神实践”层面,而它的归结又在“使用语言”这个点上,而这又是属于“工具实践”层面,利用思想性去驱动工具性,就像高谈劳动的崇高而为了促进锄头的锋利一样,不在一个领域(层面)上的两个事物连调和都是困难的,更何况是产生合力呢?试图通过精神历险达到语言训练,导致的结果是造成言语的放逐和语用能力的缺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6-25 06: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资料

张华教授评王崧舟《一夜的工作》
     作者:张华
   
     我很希望你们能与王老师再多接触一会儿。但主持人把我推到这儿来,我就开始谈。
     无论是我对王崧舟老师的评论,还是我接下去要谈的话题,请各位老师都不要太认真。我在开始讲之前,想说明一点,在我们国内的大学里工作的、专门写各种教育学、心理学、包括写如何进行语文教育的这方面的书的所谓专家、教授们,他们在讲课或作报告的时候,不让大家昏昏入睡者,寥寥无几,所以你们千万不要太对他们充满一种神秘感,我坦白地讲,刚才王崧舟老师的这堂课,我就上不了。于是,我没有资格评王崧舟老师的课。但因为我过去也是一个老师,只是遗憾没有亲自教过语文,但是,我教过初中,也教过不少学科,于是,我是从作为一个老师的角度,来和大家一起欣赏、回味这节课,而不是对他做什么评论。接下去,我要和大家一起用一个半小时,来谈两个内容。第一个内容,就是和大家一起共同欣赏一下王崧舟老师刚刚领大家进入的、至今使大家眼泪未干的这一堂课,准备讲几句话。
     第一点,我想对《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发表一些看法。
     这篇课文描述的是我们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平凡的一夜的工作,但在这平凡的一夜工作中揭示了很多道理和很高尚的一种情愫。对这篇课文,对周恩来总理,我觉得这样的主题太沉重。我非常崇敬这个人,这个人的特点如果概括起来的话,第一点就是人格伟岸。这个伟岸的人格是跨越阶级、跨越国界的,于是,谁和他接触,谁都会崇拜他。他是靠那种伟岸的人格感染人。第二点是他的包容精神。那是常人难与比拟的,海纳百川,任何对立面他都能够包容。这是一种不得了的精神,比方说,周恩来在后来临去世的时候,也就是王崧舟老师说的做第五次大手术的时候,当把他的腹部切开,因他患的是晚期膀胱癌,他的小腹里整个肠子都拧在了一起,根本没有办法做手术,怎么样切开又怎么样缝合,一动都没动。这种痛苦是难以想像的。因此,我说他的包容、容忍的精神,是不得了的。第三点,他是那种儒家精神在当代的复演、复制最好的人。他是共产党的大儒,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新,也就是儒家的那种崇高的精神在他身上特别突出。但第四点,我必须再说一点,那就是,周总理的人生是一个悲剧的人生。这一代的领导人很多人都是悲剧的人生,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太多的悲剧我们不堪回首。比方说,中华民族历史上自有文字记录以来,发生灾荒最严重的一次就是三年自然灾害,那是1959年至1961年这三年,饿死三千万人。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的事情,是史无前例的。所以对周恩来这个伟岸的人格、这个伟大的精神,在当时那样一个历史背景下,他的人生注定是悲剧的。所以,这个话题我都不大敢想,而这样一个话题让我们的小学生来接触,必定是永远也不能理解这一点的,只能是理解某一方面的情感,或者说是体验某一方面的情感。所以,我想讲,首先对这篇课文,我觉得在这个时候安排这篇课文,在我个人来看,恐怕不是最恰当的,这是其一。其二,这篇课文恐怕和王崧舟老师选的那首诗比起来,其可解读的价值远远比不上那首诗。我在想,如果把那首诗做为正文,把课文作为一种辅读的材料来说明那首诗,效果恐怕还会更好一点。但我不知道,教材的选编为什么选择这样一篇课文,目的我不清楚,但我觉得这样一个话题,让五年级的学生来接触的话,是太沉重,太沉重了。这是我对课文的想法。
     正是因为这么一个如此艰难的题材,我们王崧舟老师把它上得如此的有声有色,这就集中显现出了一个艺术家的风范。我不知道你们的感觉怎么样,王老师就像一个艺术家一样,是一个艺术家在上课,而不是一个平常的老师在上课,我真的是有这种感受,老师们,因为我也被他的课所感动。
     第二点,我想谈一谈学生给我的印象。
   
     这班35个学生,他们给我的印象是那么好,那么可爱。尤其是孩子们和王老师一起在上这节课时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呈现出令我非常感兴趣、印象很深刻的情景,集中反映了我们的孩子可爱的一面。比方说,他们在学习课文时有一些非常有趣的镜头。第一个镜头就是导入的时候,也说不上导入,其实就是在进入学习,在读宋小明的诗的时候,在我看来那已不是一夜的工作的导入,而就是在接触周恩来的精神境界,读后让学生来谈对那首诗的感想时,有一个同学说“周总理充满了爱心”,而且联想到了他所看到的一些情节——周恩来和夫人邓颖超到孤儿院去照顾孤儿,一下子就把这首诗和他的生活经历结合了起来,这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这使我们想起了周恩来那种充满爱心的、无边际的,可以跨越种族的爱心的博大。这是第一个镜头。再比方说,他能够把痛苦藏在心里,把微笑留给别人,我们的小朋友讲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就是周总理在理发、刮胡子的时候咳嗽了一下,结果朱师傅不小心把总理的下巴刮破了,我们的学生理解为这是把痛苦留给自己,把微笑留给朱师傅。这个例子非常有趣,但是从这有趣中你们想到吗,非常宏大的在成人看来那么有意义的,能够提高人的精神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感的非常有意义的东西,成人想像出来的东西,在孩子看来可能不是你所想像得那样。我们的诗人宋小明写出的周恩来把痛苦埋在心里,那是什么样的痛苦呀?这个痛苦反映了中国几千年以来的痛苦,我们中国的政治是政道和治道,两种东西合起来叫做政治。政道一般是由皇帝、第一把手来负责的;治道是由宰相来做的,这两者之间在历史上充满了冲突。一方面他的功劳要给毛泽东主席,就像过去的宰相要把功劳给皇帝,当然另一方面自己还要做工作,忍受各种各样的痛苦,还要拼命在政治上保全自己,要在政治上不倒是很难的,所以这种痛苦太复杂了,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我们只能意会。而我们的孩子理解到的痛苦就是刮胡子刮破了的那点痛苦。这使我想到了一个例子。在古希腊的时候,有一个国王,他有个爱将,这个爱将骁勇善战,所向披糜,特别厉害,敌方就想,我要想战胜这个国家,必须得离间这个国王和他的爱将的关系。于是,他们就用离间计,对国王说,你的爱将要谋害你,而且说有什么什么证据。而恰在这时,他的爱将端来了一杯水,拿来几个药丸,国王马上把敌方来的使离间计的这个人送来的那封信丢在一边,顺手把爱将拿过来的药丸接过来,一口就吞了下去。这个故事,经常被人们拿来称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说明国王非常英明,非常勇敢。但小孩子看了这个故事怎么说呢,孩子说:这国王真厉害,他一口就把药吞下去了,他怎么不嫌苦啊?——孩子这样来理解。所以,从刚才我举的有趣的例子中,我们也可以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在我们认为,我们赋予某篇课文或某一个情节的价值或追求,在孩子看来,可能根本不是成人所想像的那个样子。这是我听课后的第二个印象。第三点印象,也是令我非常感动的,就是孩子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能够敏锐地捕捉到那个宫殿式的建筑和室内的简单陈设这具有强烈对比关系的情节,而且发表了非常好的评论。第四点,就是在文章的后面,渐入佳境,进入高潮。孩子们在练习纸上所写的东西,孩子们所表达的一种想法,以及一种情感的流露,孩子们都有情感的投入,让我们感动。这是从孩子们身上,给我留下的几点印象。
     第三点,我来谈一谈对王崧舟老师的印象。
     我的第一个感受,王崧舟这节课之所以上得好,首先是因为他有艺术家的充满激情的心灵。因为他有这样的心灵,于是,他在上这样的课的时候,首先感动的是他自己。他自己首先被这种氛围所感动,于是,用自己的情感自然流露,而又感染了我们在座的学生。所以,他的课自始至终充满情感,最后,一个堂堂男子,也涌出了激动的泪水。整节课,我都看到他的眉头紧锁着,因为他被一种情绪所控制着,所感染着,所以,当他的课结束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做“道始于情”。如果一个老师无精打采地来到课堂上会是什么样子?但如果一个老师带着充满了激情的心灵来到课堂上,又会是什么样子?在我看来,老师充满激情地来到课堂上,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也是我们教师从你自己工作的异化的状态中摆脱出来的一种思路。老师最大的悲剧,或者说成人的最大悲剧之一,就是不得不接受他的工作的异化。
   
     我不知道我表达清楚了没有?就是我们的工作尽管让我们养家糊口,让我们活下去,但同时也异化我们。什么叫异化我们?就是说我们和我们的工作是分离的,或者说我们并不真心喜欢我们这份工作,我没有溶进这份工作当中去。比如说,我是个语文老师,但我和我教的语文是分离的,我和我教的学生是分离的,于是,你每工作一天,都在经受一次苦役,但你又不得不去做,因为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来选择。而且,就这项工作还有很多竞争,这样,人就不得不面对自己每天所从事的工作的异化。而当人充满激情地和自己的工作融为一体的时候,首先对老师来讲,是摆脱了一种异化的状态,所以自己就活得好。因此,这首先不要把它看作是拯救学生,而要看作是拯救自己,对我们自己好。所以,从王老师充满激情的心灵当中,我感觉到,他喜欢这项工作,他爱学生,他爱语文,我看到的不是王崧舟老师在讲,而是语文在说什么,而换一个角度,又好像不是语文在说什么,而是王崧舟老师在说什么,在这节课中,由于他充满激情,也就把他所教的课文以及这35个孩子,都在心灵上面融为一体,这是他为什么能够达到较高的境界的一个理由。
     第二个印象,王老师是一个有智慧的教师,他充满了教学的智慧。比方说,当孩子有一个问题的时候,他就及时地捕捉这个问题的实质;当孩子有需要的时候,有特殊需要的时候,他能够及时出现在学生的身边;当孩子想说某句话而没有说出来,但他能够带着孩子说出来……这都是智慧的体现。比方说,老师们,有一个情节你们注意到了吗?当孩子们描述这个宫殿式的建筑和室内的简单陈设的时候,王老师有句话:你们说说这宫殿式的房子里面应该有什么?这一个问题就把我们的孩子们一下子拉进了周总理工作的场景,孩子和周总理拉近了,孩子和课文拉近了。孩子们说,应该有个文件柜,还应有几张沙发,还应有个留声机以及几张古典的碟片,还应有一幅走起来轻软一些的地毯等等,当孩子们描述还应有什么的时候,事实上,他们的心里就在想:我能为你做点什么?这里,既是课文在呼唤着孩子的心灵,也是孩子在发自内心地想,我能为你做些什么。于是,情感就自然展现出来了,这一个问题,就让孩子们进到课文中来,这就是智慧。再比如说,到后来,当孩子们的情绪非常饱满的时候,王老师又放出了音乐,屏幕上打出了几个字,后面是,总理当时正在想什么呢?一下子就把孩子和周总理融为一体,就是假如我是总理,我当时在想什么,我要把它写下来。这许许多多的环节,都是教育智慧的一种体现。
     智慧是什么?在我们中国的文化当中,智慧叫做“以道观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出来的都不是智慧,你只能去体会,这叫“以道观之”。意念是“以我观之”。说那些不可说的东西,就是在体会智慧、表达智慧,这是非常悬妙的,是把人和这世界融为一体的,用孔子和孙子的话来说,就是“天人合一”,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智慧的境界了。在西方,智慧还是什么?它源自古希腊的一个神话,来自一个叫赫尔莫斯的神——智慧之神,他是专门在上帝和人间传递信息的,是上帝的信使。到后来,在20世纪,在西方诞生了一个词,这个词叫“解释学”,解释学就是集中体现出一种智慧的表达。作为一个老师,说出学生想说而没有说出的东西,这就叫智慧,这是西方人的概念。总之,王老师体现出了一种教育智慧的力量。
     第三点,总体来看,这堂课给我的感觉,是登山,就像登泰山一样,一开始是缓缓的,然后渐入佳境,到了一定程度来到中天门,再后到南天门,一览众山小。它是层层的一种递进,然后层层地提高,渐入佳境,最后达到高潮,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他不是按着一个个环节,按着备课本中的那样按部就搬地下来,而是像登山一样,不断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体验一种更高的境界。
     四点,这堂课王老师上得美伦美幻,但还有没有其他的思路来上这堂课呢?
     如果你来上这节课,你准备怎么上?你再怎么向王老师学,你终究学不来,因为,你不是王崧舟。于是,我们就要想,我们到底要向王老师学什么?假如我来上这节课,我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思路。
     让我来想一想,我想到这样几点:
     1、这堂课首先是从用两个字的词来概括,到用四个字的词来概括,直到后来用一句话来概括,然后又来替换文中的一些词,如“极其简朴”,它是这样从部分到整体,直到一个较高的境界。但是,假如我们不从部分到整体来进入这一境界,我们从整体到整体行不行?我们一开始,首先不把这篇课文用几个词来概括它,而是整体感受这篇课文。我甚至觉得我们能不能不把宋小明的那首诗与课文分离开来,而是整体地把它读完,体会完,然后再去谈对这篇课文的想法。一开始就进入一个整体的境界,一开始就饱受一种情绪的感染。然后等我们的学生已经充分地表达了对这篇课文的想法的时候,再来谈对某些词的含义的理解。这样处理行不行?是不是一条思路?
     2、 王老师在后来的45分钟时间里,他的语言和情感是一体的。但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因为他的很多情感还没有调动起来,所以他的很多话是主持人的语言呢?还是平常我们上课的语言?一开始,王老师是主持人的语言,每个地方都是非常优美、流畅、充满激情的。所以,我在想,假如我们不用这种主持人的语言来上,而是用一种自然的语言,就像我们平时谈话的语言来上课,又会是什么效果?就是说,我们在上课的时候,究竟是要把它“做出来”,做得尽善尽美地那么好呢?还是让它自然流畅?这两者可不可以结合?这有没有可能来探讨?
     3、 这堂课让学生读得再多一点,体会的再多一点,然后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来表达,可不可以?
     4、 这堂课使我想到一个西方学者的话,就是:有时候我们追求意义,不需要解决问题。这节课是一堂意义的课,是完全在一种情感的包容当中,在一种情感的体验当中走完了这么长的时间不觉得累。但是,我们要想,我们追求意义和提出问题这二者的关系如何处理?我们能不能把追求意义和让学生提出问题结合起来?提出什么问题呢?提出这篇课文本身的问题,提出其它的问题,可不可以?就是说,能不能让学生在一种情感的氛围当中,再做深入的理性思考当中,谈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看法,谈自己对总理的看法。当然,这种谈并不是用怀疑主义、玩世不恭地谈,而是负责任地谈,是自己动脑子去谈对问题的看法,行不行?在我看来,我们这堂课还可以把对意义的追求,情感的体验和对问题的质疑,这几者结合得更加紧密一点。
     是我对这节课还有没有新的思路方面简单地来概括一下,谈谈自己的想法,因没有任何准备,我自己也没有任何语文教学的经历,谈得不着边际,请大家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6-25 06: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资料

真的“极其不简单”——王崧舟《一夜的工作》教学片断赏析

作者:殷光黎    文章来源:《山东教育》2006(9)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一夜的工作》教学观摩活动,他那充满激情和智慧的语文教学,令几十名学生心潮澎湃,泪流满面,几百位教师拍案叫绝,敬佩不已,大家异口同声地讲:“真的极其不简单。”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对总理的这一夜都有了自己独特而真实的感受,哪一点让你感触特别深呢?让我们选择某一点,再次走进总理的一夜,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去深切地体会和理解。(生读画句子)

    生:我对总理“简朴”这一点感受特别深,如“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了不起的发现,还有哪些同学也发现了这句话,(生举手示意)还没有画出的赶紧画出。(生补画)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有没有哪个词儿跳了出来?为什么?(师示句,生读句)

    生:极其简单。(教师点画)

    师:“简单”的前面为什么要加上“极其”呢?请大家再读读句子。

    生:因为周总理办公室内的陈设还比不上普通的人,所以作者在“简单”前加上了“极其”。

    师:“普通的人”是指什么人,而你现在见到的是谁的办公室。

    生1:普通的人就是千千万万一般的人,就是平民百姓。而我见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的办公室,陈设只是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转椅还是小的,台灯也只有一盏。

    生2:总理的办公室很高大,而且是宫殿式的,但里面的办公用具却少得可怜,真的是“极其简单”。

    师:“高大的”“宫殿式的”,请大家注意这两个词,再读读句子,你想到了什么?

    生1:“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是非常豪华的,里面的陈设也应该是很高档的,但没想到里面的陈设非常非常的简单。

    生2:今天这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是总理的办公室,过去也许是一位大人物住的。

    师:这屋原来的主人,比皇帝还要大,想知道吗?我来告诉大家:他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摄政王,什么是摄政王?就是专门管着皇帝的那位亲王。够大的了吧!你想想当时这屋里可能会有些什么?

    生1:可能会有许多珠宝玉器、名人字画。

    生2:会有琳琅满目的古董文物,金银器皿。

    师:大家说得真好,会有的,肯定会有的。但是这间曾是如此金碧辉煌的屋子,现在成了我们敬爱的总理的办公室,我们只见到——(生读句)。

    师:总理的办公室里有名人字画吗?有珠宝玉器吗?有金银器皿吗?……(生逐一答:“没有”)是呀,我们万万没有想到,总理的办公室里只有——(生:“一张不大的写字台”),只有——(生:“两把小转椅”),只有—— (生:“一盏台灯”),如此而已,你说这“简单”之前能不加上“极其”吗?让我们一起再去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的办公室——(生读句)。

    师:你能给“极其”换个词吗?

    生1:非常。(师:不够)

    生2:特别。(师:还不够)

    生3:十分。(师:更不够)

    生4:超级。(师:够吗?)

    师:能换吗?(生:不能)让我们再次去感受一下总理办公室陈设的”极其简单”——(生读句)

    师:现在这屋子里的主人是谁? (生:是总理)是呀,是堂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啊,他的权利大不大?(生:大)他工作担子重不重? (生:重)但是在总理的办公室,我们竟然看到的只是——(生读句),请你告诉人们,在总理的办公室我们只看见了——(生读句)

    师:简单吗?

    生1:简单。

    生2:极其简单。

    师:在极其简单的背后,你感受到极其不简单的是什么?在你内心深处产生了怎样的情感?让我们以这样的情感将你所见到的总理办公室大声地告诉自己、告诉世界——(生读句)。

    师:同学们,总理的一夜看似极其简单,其实极其不简单的地方还很多,让我们再次走进总理的一夜,你还会有更新的发现,更深的感受。

    [教学赏析]

    王崧舟老师的观摩课《一夜的工作》,关于“极其简单”的教学,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教学片断,真的“极其不简单”。

    一、激情中充满智慧。中国古代有一句话“道始于情”。小学语文是感性的,强调情意浓浓,需要师生、文本之间的多向的、深层的情感交流。王老师在课上自始至终充满着激情,言谈举止,动人心弦,喜怒哀乐,溢于言表。他被文本感动着,也被学生感动着,同时也感染着在场的学生和老师,真情在课堂上流淌,生命在教学中涌动。这种激情源自王老师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对学生的深切关爱,对教学的深刻追求。激情中的教学行为,彰显着王老师的教学智慧。他对教学规律性的把握,对文本创造性的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及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都表现为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学生生命、关注个性,追求幸福愉悦的教学。他总是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及时地出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激励和赞赏,给学生帮助和方法,给学生信心和力量,给学生关怀和情趣,推进着每一位学生不断发展。教学如行云流水,出神入化,达到了心相通、情相融、行相随的理想的艺术化的境界。

    二、简约中追求和谐。母语学习的主要形式是感悟。而感悟是一种省去烦琐的逻辑推理过程,在经验范围内做出综合性,直接性、快速性结论的体悟式思维模式,其基本特点是整体把握。王老师在课上坚持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去整体感悟,坚持一点突破,以点带面,点点相连,涵盖全文。教学内容由“繁”变“简”,教学环节由“碎”变“整”。这一教学片断始终紧紧围绕“极其简单”组织教学:切入,整体感知——突破,深刻感受——拓展,真切感悟,从一段话读出一个词,从一个词读进一段话,又从一段话提炼一组词。三大环节,事—理—情,“教”,层层推进;“学”,步步升华。课上没有烦琐的分析,但有深刻的感悟。教学过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自主与合作、主体与主导、文本价值与独特体验、独立与合作、尊重文本与超越文本,相伴共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王老师在追求朴实的教风,踏实的教程,扎实的效果,以最经济的教学手段,获取了最高值的教学效益。

    三、三维中夯实双基。阅读教学应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突出语文的本体任务:落实知识和能力。应引导学生以语言文字学习为核心,整合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优化。王老师的课不仅上得情意浓浓,而且扎扎实实。他以文本语言为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和最主要的情感源头,深入探究语言的意蕴,感悟总理的精神。坚持学生是对话的主体,对话的主要形式是读书。他着力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维,使其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明其意。坚持了以读为本,以读攻读,反复诵读,让学生零距离地与语言文字交往。如紧扣“极其”读进文本,感知内容;突破“极其”,巧用比较: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的多层次比较,读透文本,感受意蕴;推敲“极其”,理清思路,求得理性的规律性的认识,读深文本,感悟神韵。王老师并没有在朗读形式上变花样,在朗读技巧上做文章,而是精心设计了诵读的层次和坡度,加强情感的激发和情境的创设,从而达到常读常新,百读不厌,渐入佳境。扎扎实实地让学生经历了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积累、感悟、内化、运用、生成的过程。知识和能力的目标,通过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得以落实,同时又生成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6-25 06: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资料

训练与感悟齐飞——兼评王崧舟老师《一夜的工作》

 作者:城中小学 衡成荣 泰山小学 王 瑛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虽然教龄不长,但却经历了语文教学课改的浪潮。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过多地强调对语文知识的传授——分析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归纳写作特点。生动的语言变成了各个问题的答案,学完课文,学生的脑海里堆砌的是知识的零部件。“讲得过多,问得过死”,“都是训练惹的祸!”于是,现在的众多的语文阅读课淡化了“训练”,惟“朗读”是尊,不少教师误认为通过朗读能解决阅读课的一切问题,于是“默读”被取消了,“动笔”被封杀了,“深思”被挤掉了。一堂课下来,总觉得浮躁、热闹有余,语言训练不足。怎样才能让语言训练与朗读感悟在课堂上比翼双飞呢?王崧舟老师《一夜的工作》为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一夜的工作》讲述了作者在陪同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时,目睹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这篇文章在我上小学时就已经进入教科书了,但是由于对于周总理生活的那个年代不熟悉,也因为对周总理到底是何许人,也知道的不多,所以,说实在的,我一直都没有真正去理解和领悟《一夜的工作》所表达的歌颂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对作者抒发的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戴的思想感情也没有切身的体验。而现在的学生对当时的情景更是知之甚少,如果只是普通的讲读,或是让学生去自主朗读感悟,我想现在的学生对于课文中总理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感还是难以领悟的。但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一夜的工作》,紧抓“语言训练”与“朗读感悟”,既训练和优化了学生的语言系统,又丰富和完善了学生的精神境界。

     一、深情导入,引人入胜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课伊始情即生。王老师利用曾经感动了整个中国的一首诗来“激情”,用自己煽情的语言营造追寻先人的场景,渲染思念故人的氛围,架起了师生文本间情感的第一座桥梁,使得学生“不觉转入此中来”。

     师:同学们,一年有许多个日子值得咱们去纪念。有那么一个日子,应该让我们终身牢记!1998年3月5日,这一天,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就在那一年,有一位叫宋小明的诗人,他怀着对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戴写下了这首诗(深情地):(课件展示,师有感情地诵读)

《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                  
       在你的胸前写下: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爱握在你手中,
       用你的眼睛诉说:你是这样的人

       不用多想, 不用多问,
       你就是这样的人!
       不能不想,不能不问,
       真心有多重?爱有多深?

       把所有的伤痛藏在你身上,
       用你的微笑回答: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生命归还世界,
       人们在心里呼唤:你是这样的人

      (生热烈的鼓掌)
   师:请读一读宋小明为总理写下的这一首诗,读一读,诗的什么地方感动了你?放开声音读吧!
……
   师:为什么诗人会写下这样的诗句?究竟是总理的什么感动了这位诗人?我们一起走进总理的一夜。请大家拿起课本,大声朗读《一夜的工作》。

    王老师的导语与诵读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饶有情致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这样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恰当的轨道,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预设的情感剧场,为下面的朗读感悟作了铺垫。

二、抓住关键,读中感悟

王崧舟老师是非常重视对学生语言意识,即语言的感受、认识、把握能力的培养的。他常会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地方,去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把简单处变得不简单起来。他注重训练学生对语言的直观感受和直接把握,亦即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知识的活学活用,融会贯通,一种在阅读中锤炼出来的对语言的真切领会和深刻理解,甚至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的默契和灵悟。于无声处响惊雷,于平淡处显奇崛,像王老师处理重点体会周总理“生活简朴”处,就显得极其不简单。

师:(板书“宫殿式”)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个词?以你的经验猜测一下,这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过去的主人可能是谁?

生:有钱人。

师:不是每个有钱人都能住“宫殿式”的房子。

生:皇亲国戚。

师:胆子再大点。

生:皇帝。

师:我告诉你们,这座房子过去的主人比皇帝还大,(学生小声议论)你想想看,比皇帝还大,会是谁呢?

师:不猜了,我告诉你们,这座房子的主人就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皇帝的摄政王载丰,什么叫摄政王?管皇帝的那个亲王,比皇帝还要厉害的那一个亲王。你们不妨想一想,比皇帝还大的亲王,他的房子里曾经会有些什么东西?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想,可能会有些什么东西?
    ……

师:这是一座有着无数珍珠玛瑙、古董玉器、名人字画金碧辉煌的宫殿。然而当这座宫殿成为周总理的办公室时,你看见了什么?生读。

师:有金银珠宝吗?
生:没有。
师:有绫罗绸缎吗?
生:没有。

师:有珍珠玛瑙吗?

生:没有。
师:什么都没有,只有什么,再读。
生:(齐读)“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课堂中,像这样引领着学生去阅读、理解、揣摩、感悟的地方比比皆是,有的重锤敲打,有的轻轻提过;有的密不透风,有的疏可走马。有取有舍,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这就是对“抓住关键词句,指导学生朗读感悟”的最好诠释。

三、训练语言,情感对话

王崧舟老师既有深厚扎实的传统功力,还有求新求精的创新意识。他的课堂充分考虑到了儿童的审美情趣,可以说是做到了“美丽大方,易识易认”。他所创设的“让语言与精神协同共生”的教学场景,令学生置身其中,如沐春风;教师的倾情投入,激情引领学生与课文情感对话。教师情,学生情,课文情“三情”共振,情意浓浓。

师:同学们,他在思考些什么?一个堂堂大国的总理,从政治,到军事,到经济,到文化从国家大事到平民百姓,想一想,他有多少问题要思索?有多少疑难要解决?想一想今天晚上他在想些什么?

(出示一段话,师范读:“夜很静,周总理一句一句地审阅着文件,那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他想着                   。)请你把他想的写下来。
(生写话)
    师:来,同学们,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走进总理的夜晚,走近他的内心世界。他想着……
    生: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决不能休息,我今天晚上一定要审阅好文件。国家大事,千万不能疏忽,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我这样付出是应该的。
    生:明天,我将要参加一个重大会议,这次某某地又发生灾难,不知救灾工作有没有做好,这次某某村又是特困村,不知干部有没有做好工作,这次某某市发生特大火灾,不知道伤亡人员家属有没有得到安置?
    师:这才是我们的总理啊,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我们总理的身影。他想着……

生:新中国成立,人民自己当家作主,我一定要把自己的任务做好,使自己的祖国越来越强大。
    生:明天,不知道大家怎么样了,时间一天天过去,天已渐渐转凉了,老百姓有否衣服穿,时间一天天过去,农民们应该丰收啦,不知道大家吃不吃得消这么辛苦?
    生:我要尽快地完成各项工作,报答人民群众对我的恩情。
    师:(深情地)多么朴素的感情哪,他要报答党和祖国人民的恩情,他要完成的是党和祖国人民的重托。一个夜晚,不简单,不平凡,……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夜晚,读。——生接读。
    课件出示: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师有感情地朗读。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高声对全世界说。

生齐读。

师:孩子们,你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告诉全世界的?
生:自豪
师:请你带着自豪的心情读。生读。
生:激动。
师:请你带着激动的心情读。生读。
师:孩子们,请你们把这段文字化为自己的心声告诉全世界。全班起立,一起大声告诉全世界。

生有感情诵读。

“心入于境,情会于物。”此时,书本上的语言已内化为学生内心深处的话语,惟有声声朗读最能传情达意。这样的朗读是一种极具个性的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这样的读写训练,已经完全变成了学生的精神诉求,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语,倾诉着对周总理的崇敬与热爱,王老师用一种高明的读写回诵的方法,让总理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心中丰满起来,让总理由文字变成了一组连环画,从而使语文教育变成一种感性教育,从而使感性得到复活,也实现了“语言训练”与“朗读感悟”的比翼双飞。
    四、纵情挥洒,升华情感

王崧舟老师到课的收尾处,已全然没有技术的雪痕,一种充满美感的无言之教胜却许多苦心孤诣。他以一组数字、一首歌曲、一个短片,在我们面前重又塑造出了一个心中只有他人,没有自己的人;一个撒去骨灰,没有墓碑的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王老师用前面的苦心经营、层层堆砌,自此大浪回潮,牵出人们心中固有的情思,引出人们对周总理的深切缅怀,令人荡气回肠。课结束时,学生所有的语言都化为胸中的情感,让所有的语言都在精神中栖居着,可谓余音绕梁、绵延不绝。

   师:同学们,总理的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总理最后的日子。

(课件出示字幕,师深情叙述总理生命最后一段历程)……
   师:面对这样的总理,你有什么话想说?
   ……
   师:说的好啊,同学们,我们的心应该永远刻着我们的总理的名字,为什么?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啊,一起读这首诗《你是怎样的人》,读。
  (生齐声诵读《你是这样的人》这首诗)
   师:(激昂地)同学们,1998年3月5日,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作曲家,叫三宝,他读了这首诗,被这首诗深深地感动了,他更为总理的伟大的人格和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写了一首无比感人的歌曲,让我们全体起立,一起走近我们伟大的总理。
(播放歌曲《你是这样的人》,学生起立,看剪接录像)。
师:(挥泪,哽咽地、悲伤地挥手)下课。

   当看到总理的笑容时,谁会不爱慕?当看到总理的工作时,谁会不敬仰?当看到总理在病榻时,谁会不心酸?当看到送别总理时,谁会不悲泣?当看到总理的忠骨化为祖国的锦绣山河时,师生们没有谁不把满腔的情思挂在眼角的泪滴上。总理的遗爱长留。课到了最后,已经不是简单的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03: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