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3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天10月15日利比亚最新消息10.15利比亚最新局势新闻10月14日利比亚战斗进展情况10.15卡扎菲近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07:5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法国媒体报道,利比亚执政当局“全国过渡委员会”武装力量于10月14日进行重组,以便对卡扎菲老家苏尔特发动新一轮攻势。
目前,“过渡委”武装位于苏尔特市中心的警察局附近。13日,由于遭到卡扎菲残余力量的猛烈攻击,“过渡委”武装不得不后撤两公里至此。
据悉,占据苏尔特西北部两个居民区的亲卡扎菲武装分子仍在顽强抵抗,“过渡委”只能在外围向他们发射火箭弹。

在13日的战斗中,4名“过渡委”士兵死亡,40余人受伤。据估计,当前盘踞在苏尔特城内的亲卡扎菲武装分子约有500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07:53:06 | 只看该作者
 新华社的黎波里10月14日电 (记者朱小龙 郑开君)由中国红十字会向利比亚提供的一批人道主义救援物资14日运抵的黎波里,物资总重40多吨,包括大米、食用油和药品等。

  这与11日运抵的黎波里的43吨物资同为中国向利比亚提供的第二批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一部分。中国驻利比亚使馆临时代办王旭宏说,第二批救援物资还有一部分将于15日运抵。三次运抵的援助物资总计135吨。

  利比亚红新月会的黎波里分会负责人纳赛尔·阿卜杜说,中国的援助物资将主要用于帮助苏尔特和拜尼沃利德市的难民。

  利比亚危机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决定向利比亚提供价值5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第一批救援物资于8月19日运抵班加西市。

  (新华社 朱小龙 郑开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07:53:26 | 只看该作者

环球网实习记者赵小侠报道,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10月14日消息,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表示,“过渡委”当局正在使用卫星追踪前领导人卡扎菲的踪迹,卡扎菲目前正处于利比亚南部沙漠地区,抓到他“只是时间问题”。

利比亚“过渡委”副主席阿卜杜勒·哈菲兹·古贾13日向半岛电视台记者透露,他们正在使用卫星追踪卡扎菲的踪迹,卡扎菲正处在萨卜哈南部。古贾说:“我们已经确认了关于卡扎菲身处利比亚南部沙漠的报告。他并不是呆在一个地方。他正与一拨随从进行活动。随从包括他最亲密的助手和保镖。”

古贾补充称,利比亚“过渡委”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全面夺取卡扎菲老家苏尔特的胜利,他表示:“一旦苏尔特得到解放,我们的武装便会开始追捕卡扎菲本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07:53:57 | 只看该作者
重返利比亚

6个月后,我们重返了利比亚,是的,战争就要结束了。

虽然苏尔特的枪炮依然猛烈,但班加西的硝烟却已散去;米苏拉塔经战火淬炼是疮痍之地,的黎波里等地却开始了恢复自由的生机。

可是,卡扎菲,在哪里呢?对于600万利比亚人来说,他的生死,已不重要。

他似乎已只是沙漠里骆驼留下的脚印,被风抹去或被雨水冲掉,都不重要了。

这里是的黎波里,这里是班加西,这里是米苏拉塔,这里是苏尔特,这里是拜尼沃利德……

就是在那里,南都记者穿越利比亚的沙漠和战火,记录战争的残酷一面,见证一个国家新生的历程。

搭上诗人的车

南都特派记者 吴峻松

(于今年4月初和9月下旬两次赴利比亚采访)

10月2日,租了辆出租车,第四次踏上从班加西到埃及边境500公里的旅程。苏尔特和拜尼沃利德的战火仍在继续,但在身后越来越远。前方的路通向埃及,是能回到祖国回到家的方向。

两次进入班加西都是晚上,两次出班加西都是白天。期待着能再次欣赏下归途中的那片沙漠绿洲,那儿有草原、人家、牛羊、狗,是酷似香格里拉的风景。一晃半年了,那片绿洲,已经黄了,多数的草场已经被收割成草垛。走过利比亚,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忘记。可当了记者,却必须得去回忆,而且还要回忆得深刻些才好。我想,两次前往利比亚采访,没有比接下来的经历要记忆深刻了。

继续车行一个小时,绿洲消失了,只有笔直的黑漆漆的公路,周围是无边无际的沙漠。司机靠边停了车,车尾排气管突突作响。司机打开了前盖,车头已经冒出了烟。为数不多的汽车,呼啸而过,身后的气流骄傲地把正冒着烟的出租车和我们掀动。

幸好是上午,我想还有整个白天可以等待奇迹出现。20分钟后,诗人阿布都乐开着一辆三菱车停了下来。后座上还挂着皮衣和西装。他的目的地跟我们一样,都是开罗。诗人是名工程师。出租车司机只分给阿布都乐50美元,帮助他完成自己的任务。他们都是班加西人。而诗人并不计较。只是不知道,那出租车司机怎么把车子从沙漠中拖回去。

两次到利比亚,一直想有个合适的人深入聊聊。采访的人物要么背诵经文教义,要么回答的都是电视里传播过的民主、自由。我想,与诗人聊天该不至于太干或者太湿。

阿布都乐告诉记者,2月17日当天,他就写了一首诗,他的弟弟录成了歌曲,成为第一个在电台里播放的革命歌曲。

他这样写道:“你们还要说他是主人吗?你们还喜欢他的思想吗?你们还以为他是你们危难时期的骑士吗?我们以真理的名义起誓,这些都是错的,我想你们会成为有理想的人。”

听到这我想起在班加西法院前的一次民兵集会上,上百民兵们鸣枪高呼的气氛,令所有人血脉贲张。翻译告诉我那原来也是一首诗歌:“街巷、街巷、不要忘记了它(卡扎菲曾说要找遍每条街巷杀死革命者),这就是布拉格(东部),他的儿女们已经开始战斗。”

不光写诗,阿布都乐自己在卡扎菲被推翻后,还自己办了份文学报纸。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卡扎菲执政的42年里,利比亚的教育几乎封锁了所有的其他思想存在的空间,可是利比亚到处都是诗歌般的口号,诗歌般的涂鸦。那他们的思想和文学天赋又是来自哪里呢?阿布都乐告诉记者,即使在卡扎菲时代的白色恐怖中,利比亚相好的朋友们之间都会秘密讨论。

其实,当卡扎菲秘密迫害异见者的时候,人们也就开始了秘密谋划自己的新世界。革命也好、生活也好,也就如同这沙漠中的公路上,绝望中总会有奇迹,有志者也总会同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07:54:19 | 只看该作者
真实的利比亚

南都特派记者 郭继江

曾经觉得利比亚是一个遥远的故事,遥不可及,当自己确定要去经历这场战争时,才一门心思买书恶补。

飞机进入埃及,欺诈、敲诈成为埃及与利比亚交界处的噩梦,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下来,我开始固执地认为———这个长期被侵略、被奴役、在大沙漠艰难成长的游牧民族,在面对困难的选择时,诚信已经不被放在第一位,他们首先想到的是生存,为了生存可以放弃一切,一切都可以作为生意交换,哪怕面对自己的族群。作为这个庞大族群的带头人,卡扎菲的命运可想而知。其实,他本身的血液和42年执政生涯里,就无处不呈现生意和交换的成分。

当到达班加西,才发现看到的一切都是表象,埃及和利比亚是彻头彻尾的两个国度。在长达半月的采访中,无论是的黎波里、苏尔特还是米苏拉塔,600万利比亚人仍然流淌着不羁的血液。那些在教义管束下的年轻人可以在网络和电视上毫无保留地看到来自西方的潮流和思想,因此,卡扎菲竭尽所能也无法追赶他们思想的步伐,革命因此而爆发。我在想,在这样一个波涛汹涌的国度,下一个领导者,还有无可能是未来的卡扎菲?

利比亚的真实故事是,一个善变而激进的民族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一举夺下暴君的政权,年轻的他们一举一动也完全承袭了当年卡扎菲“九月革命”的基因,历史总是在不断轮回,周而复始且惊人的相似。27岁夺取政权的卡扎菲怎么也没有想到42年之后自己的政权被一群平均年龄不满25周岁的青年夺取。这是一场充满激情的革命。追求自由与贫富无关,有中产者作为后台,一群无所畏惧的年轻人冲锋陷阵,北约空中协助,一场以自由之名的革命打响,独裁者自然不堪一击。这就是我见到的利比亚,一个实实在在的利比亚,当然,我用照片事无巨细地记录了这一切。

偶然的必然理由

南都特派记者 张东锋

过了埃及塞卢姆口岸,顺利进了利比亚。摄影同事说拍张照吧,这才反应过来,看了半年多的利比亚革命,一下子就在眼前。

出乎意料,从塞卢姆包车去班加西,大约五个小时,除了沿途镇村、城市会遇到哨卡外,一路上几乎毫无战争痕迹。

东线本来确实没啥战事,但即使到了班加西城内,除了解放广场、K atiba军事基地等革命爆发前后发生过大规模冲突的地点外,也很难让人联想到战争、革命,只有从一些建筑上的枪眼去分辨,你才能想象一下:哦,这里可能打过仗。

当然,到处悬挂的三色旗,还有大街小巷的标语、涂鸦,还是让人感受到一些别样气氛,暗示这里已“改天换地”了。

真正大规模激战的地方数都数得过来,布雷加、的黎波里、米苏拉塔……据说那边一些沿途的水泥电线杆都被机枪硬生生打断,但相对整个利比亚版图来说,这些重点城市也只能算得上“局部”。

在班加西,与当地人交流越多,你就会越发觉得革命太偶然了:就是一群人上街游游行,结果却被镇压,然后大家就愤怒了,拿起石头反抗了,哗啦啦革命就来了,再然后卡扎菲就跑了,联合国都升起三色旗了。

不能否认,如果在前线,如果去一些医院,或是参加一场葬礼,你都能感受到利比亚人在这场争取自由的斗争中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但在很多城市,过渡是平静的,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原来自诩强大,垄断了几乎所有资源的这么一个“强人统治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坚不可摧啊。

众所周知,单就统计数据而言,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成绩单还是很显眼的,报道说其国民识字率达到了88%,人均家庭收入超过1 .3万美元,这些在整个非洲国家中都是很高的。

问题就来了:连医疗和教育都推行免费的了,利比亚人为啥还不满意?换句话说,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抛开卡扎菲家族的垄断统治、任人唯亲和官僚腐败,你会听到很多有关“卡扎菲思想怪异”的例子,比如进大学要先学“绿宝书”,比如突然不许学外语了。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有一天一名男子突然被卡扎菲的人带走了,原因是他每天虔诚礼拜,而卡扎菲认为,人们应该更信仰他。

为啥革命?政客们、部落头领们可能出于利益的考虑,也许还有各种各样历史的、现实的、宗教的、经济的等等因素,但从普通利比亚人的看法出发,我觉得可以这么概括一下:就是追求一种作为正常公民的自由、安全和幸福感。

几乎见到每个采访对象,我都会问他们对这个国家领导人和未来的期许,答案大同小异:要工资,要真正的教育。听起来多简单啊。

当然,更重要的还有自由。据说,在义军中有很多富贾商人。至少我们就碰到过一个“富二代”,家里仅汽车就有7部,但他的兄弟还是去前线了。他说,自由比金钱重要。

这应该算是这场偶然革命的必然理由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07:54:40 | 只看该作者


利比亚大事记

●2月18日:利比亚反政府示威者集会要求总统下台

●2月22日:军队动用歼击机驱散示威者冲突致近百人死

●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

●3月19日:十余国家军事干预利比亚美军称获初步成功

●4月30日:北约在利首都炸死卡扎菲的小儿子和3名孙辈

●5月19日:北约空袭利比亚海军击沉卡扎菲部队8艘军舰

●6月15日:利反对派三路合围首都卡扎菲愿无条件下谈判

●6月27日:国际刑事法院签发对卡扎菲父子的通缉令

●7月15日:美国北约等39国及组织承认利反对派政权

●8月14日:反卡扎菲武装称已占领的黎波里近郊城镇扎维耶

●8月23日:反卡扎菲武装占领阿齐齐亚兵营,控制利首都的黎波里

●8月25日:反对派政府正式开始在首都的黎波里执政。

●9月10日:利比亚执政当局向卡扎菲老家苏尔特发动进攻

●9月25日:利比亚执政当局部队攻入卡扎菲老家苏尔特

●10月9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阿卜杜·贾利勒在的黎波里宣布,执政当局的武装力量已经推进到卡扎菲老家苏尔特市中心,对拜尼沃利德的战斗也进入到了最后阶段。

●10月11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访问了仍在激战的苏尔特,称完全占领还需两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07:55:01 | 只看该作者
 中新网10月13日电 据外电13日报道,埃及军官和军火商透露消息称,大批来自利比亚的武器库存正穿越利埃边境,流入埃及西奈半岛的黑市,加剧了该地区不稳定的因素。

  自卡扎菲政权8月被推翻以来,埃及安全部门官员已在通往西奈半岛的路上以及连接埃及和加沙地区的走私通道中截获了多枚地对空导弹。军火商也表示,在西奈半岛的秘密市场上已有火箭弹和高射炮出售。

  这一事态引起了人们对西奈半岛安全稳定的担忧,该地接壤以色列及加沙地区,地理位置敏感,目前局势已经动荡不安。经此地流入加沙地区巴勒斯坦武装手中的武器无疑将加剧巴以之间的紧张局势。

  一名退休的埃及军事情报长官说,“我们不希望看到埃及成为武器走私的大通道。”据他称,已有都枚地对空导弹在利比亚通往埃及亚历山大港及该港通往加沙地区的道路上被截获。他认为一些巴勒斯坦组织正与利比亚进行武器交易。

  美国和以色列的官员已经呼吁埃及采取措施保护西奈半岛的安全稳定。自埃及年初爆发革命以来,该地向以色列输送天然气的管道已多次遭到武装分子的袭击破坏。8月份该地发生的一起袭击事件造成8名以色列平民死亡,促使以色列开展报复行动,导致6名埃及士兵死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20:4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