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今夕何夕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资料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08: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资料

课文以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春游活动为题材,写了春游时玛莎丢失背包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故事从春游那天的午餐讲起。当小伙伴们发现玛莎不吃午餐时,都从不同方面表示了关心,但哪种关心是玛莎此时最需要的呢?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感悟,就会懂得: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这个故事贴近学生生活,童趣盎然,文字浅显易懂,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教学中还应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在读中强化对新词的感悟和运用。
教学建议
一、情境导入。
1、师:你们每天在一起学习、生活,都是亲密的伙伴,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几位外国的小伙伴,好吗?这几位小伙伴,就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里。齐读课题。
2、播放课件:玛莎高兴地走来,说:“嗨!你们好,我是玛莎,很高兴认识你们!真巧,我们今天要去春游,你们和我一起去吧,好吗?”
二、初读课文。
1、师:借拼音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把它们和在文中连成的词一块儿多读几遍。
2、字词教学。
     (1)小老师带读(有注音),想带读哪个就读哪个。
     (2)开火车读(有注音)。
     (3)集体读(无注音)。
3、学生自由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三、读懂课文。
1、学生边读边观察插图,想想图中谁是玛莎,谁是维加、安娜和安东。
2、(贴人物图)指名上台找伙伴,并说说是怎么知道的。
     3、师:认识了小伙伴,我们一块儿去春游吧(播放课件),小伙伴们去春游,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中午,大家都在吃午餐,只有玛莎站在一旁。
     4、“玛莎怎么了?”结合学生答问,指导读好玛莎说的话。
     5、“小伙伴们是怎么关心玛莎的?”(点击课件)结合学生答问,分别训练朗读维加、安娜、安东的话,相机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该环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愿意说哪个小伙伴,就读哪个小伙伴的话或哪一部分,并由学生自己评议读得怎样,该怎样读,想读的都来读一读。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体会小伙伴们从不同方面给予玛莎的关心,也加强了对一些新词的感悟和运用。)
例:学生答安娜关心玛莎的部分。点击课件,展示玛莎说的话,指名读、评议,并用句中“丢”字组词、说一句话,说说与“粗心”、“忘记”意思相反的词,想读的齐读。
6、师:你们最喜欢谁,为什么?请同桌交流。
7、分角色读课文。
(1)四人小组读,老师参与。
(2)集体分角色读。
四、质疑问难。
1、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让他们自己讨论解决。
2、四人小组讨论:维加和安娜看到安东把面包分了一大半给玛莎后,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
    五、拓展活动。
   1、师:你们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用行动关心过别人?
   2、四人小组演一演自己助人为乐的事,也可演今后打算采取怎样行动。
   3、播放课件:玛莎表示今后要像大家一样用行动去给别人最需要的帮助,并向大家告别。
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国王采用了非常独特的方法(即让孩子们种煮熟的花种)来选继承人。到选举那一天,许多孩子手捧鲜花相拥走来,只有雄日捧着空花盆。故事的结局看似离奇,却合乎情理。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受到了诚实的美德教育。
教学建议
设计案例1 (以自主识字为教学侧重点)
一、巧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充分利用导语。“从前,有个国王……”,当说到“国王到底选择谁呢”时直接导入课文。
    二、自主探究,寻找识字方法。
    1、初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谈自己认生字的办法,在交流中改进或增加识字方法)
    2、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师:你认识其中的哪个字,就请你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说说你以什么方法记住它的。
生:我编个顺口溜记住了“煮”字,“一位记者掉进水里”。
……
三、自主学习课文,在文中巩固生字。
在课文中寻找生字朋友,找到有生字朋友的句子多读几遍。
自由读文,找到有生字的词语:“花盆、挑选、宣布、十分、发芽、规定、盛开、一丝、表情、煮熟”。读词语,自由组合这些词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连成一段通顺的话,介绍这个故事。
设计案例2 (与口语交际《该怎么办》整合)
一、问题设置。
你是个诚实的孩子吗?你有因为诚实,得到过表扬的经历吗?
1、比较课文中的雄日与《该怎么办》中的小松,思考:同样是诚实的孩子,得到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
2、如果你遇到雄日那样的当国王的机会,你会捧着空花盆去参加检查吗?
3、小组内议一议,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虽然,有的话不好意思说出口,其实这就是走进诚实的第一步。
二、观察《该怎么办》中的小松,思考: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做呢?
1、组内讨论,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互相提问或提意见。
2、评一评,谁的做法好。
三、根据小组内评选出的最佳做法,排演《该怎么办》的新结局。
四、思考:做个诚实的人,真不容易,请谈谈你的困惑或想法。当个诚实的人不容易,那我们该怎么办?
1、自己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意见。
3、选派代表,举行“当不当诚实的孩子”的辩论会。

语文园地七
教材简析
    1、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启发学生发现部件构成新字的识字方法。
   2、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让学生通过读句子,积累句子并巩固生字。通过这些句子让学生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作用。
   (2)“我会写”:让学生积累反义词,巩固学过的生字。
   (3)“我会读”:读一篇讲好品质的童话故事。
   3、口语交际:看课文图画,让学生围绕“诚实”话题展开交流。
   4、展示台:让学生把生活中自主识字发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让学生运用熟字相加组成新字的识字方法,体会汉字的钩子规律。练习用本组所学的生字组词。
教学建议
例: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围绕着“诚实”这个主题进行。画面上讲的事在生活中经常发生,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做?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交流彼此的想法与做法。课前,可以制作一段动画,也可以用图画或现场表演创设情境。
情境一:有一天,小松正玩得开心,一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
(1)如果你遇到这种事情,该怎么做呢?和小伙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把你的做法与小伙伴合作表演给大家看,同学间相互评议。
情境二:小松如实地向爸爸说明了情况,爸爸却打了他。
如果你是小松,你会怎么想?怎么做?跟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情境三:你打碎了花瓶,并诚实地向爸爸认错,你的爸爸会怎样做?
先说一说,再找一个小伙伴与你合作表演。


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新埭中心小学     毛仲华

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以科学知识为专题编排,由识字8、《棉花姑娘》、《地球爷爷的手》、《兰兰过桥》、《火车的故事》四篇全文注音的课文,一片连环画形式的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五篇主体课文和语文园地组成。各部分内容都展现了大自然神奇、有趣的一面,同时也展现了人类开发自然资源,创造性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人类物质条件的一面。人文精神的光彩在课文中时时闪现灵光:桥梁专家源于自然、挑战自然的奇思妙想;善于观察,能主动发现问题的儿子,鼓励孩子主动探求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的答案的爸爸;号称有一双大手的地球爷爷……这些角色都折射出单元的主题——“有趣的自然界”。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孩子们在巩固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必能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及对人类文明产生的自豪感。激发学生向往美好的自然环境的积极情感,愿意为保护环境贡献出自己的热情和力量。
单元编排充分体现了编者对儿童生活、心理上的了解和年龄特征的把握。课文运用了浅显的儿童化语言,采用生动形象地描写介绍了工业、农业、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方面的科学常识,每篇课文都引人入胜,都能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从小学科学、爱科学。
教学本单元,我们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地自主学习生字,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本组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导他们主动地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单元目标分析
从三个维度的角度分析,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可具体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是认识58个生字,在教学中分层次逐步达到:生字音、形的组合在具体语境中分辨和理解的目的。掌握运用拆字编顺口溜识记生字的方法。按正确的笔顺规则书写35个生字。有积累文中好词佳句、自己喜欢的段落的主动学习的意识。能在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中收集自己感兴趣的相关资料,做一次关于调查自然界的实践活动。
能力目标主要是有独立识字的想法,能运用多种识字方法科学、合理地学习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要求分角色朗读的课文能入情入境地投入角色当中。有初步的合作能力,交流学习体会时,表达清楚经过独立思考后的想法。有目的、有专题地收集课外阅读资料,丰富自己的自然知识。情感目标融合于前两个目标之中。

识字8
一、教材分析
本课由五句谚语组成,不仅形象地介绍了一些简单的天文、气候等方面的知识,还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谚语这一中华民族古老而质朴的语言形式,从而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和积累谚语,丰富自己的知识。本课虽为谚语,但韵文味道很浓,各句虽然意思独立,但从韵脚来看全文一气贯通,体现了汉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学习课文时,学生或许能说出课文中一些句子的意思,但不是直接从大自然中探求感悟而来,而是从书本、影视中得来的间接的知识。因此,增加学生的感性体验,把本课的学问性知识转化成体验性知识,是教师的着力所在。
学生对识字课已经很熟悉,而且积累了许多的方法和经验,很多学生能够留意生活中的汉字,具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互教互学中扩大视野,体验与伙伴合作的乐趣。
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处、眉”等几个生字。会写“北、角”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4、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主动识字、主动积累谚语。
教学时间:2课时。
二、教学建议
本课在教学时,可分为三大教学板块:我会读、我知道、我在想。
(一)“我会读”主要体现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先让学生借助于工具——拼音来识字,然后摆脱拼音,让学生依靠脑力来识字。先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然后一步步缩小语境,直至脱离具体语境也认识这个字。这一板块主要体现了变“教学”为“学教”的教学理念。“学教”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不仅是一种时间顺序的调整,“以学定教”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改变,两者都表明了学生在新课堂教学中的根本地位。
1、先让学生自己借助于工具——拼音来识。,
2、然后齐读投影片上没有注音的课文,遇到障碍时再回到课文中借助
拼音读。
3、缩小语境,指名读词语卡片。
4、再次缩小语境,指名读词语生字卡片。
5、每一个同学在自己的小组内自豪地向组员展示自己的成果: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我知道”是让学生先在小组后集体交流课前预习成果,不但要介绍自己读懂的句子,还要介绍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方法读懂的。在展示的时候,鼓励学生可以用语言、画画、表演等方式来解读课文,使理解的方式多元化。
(三)“我在想”鼓励学生真的提问题,提问后大家围绕这些问题课后讨论。变“教本”为“文本”的教学理念渗透于该教学板块中。`教科书仅仅是众多文本之一,社会知识、生活经验、师生交流、教师和学生本人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从父母那里学,到同学那里学,到课外书中学,到大自然中学。

30、棉花姑娘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生动形象的童话故事,采用拟人手法,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课文内容浅显,各段句式相似,语言符合儿童特点,以对话为主,生动有趣,很适合学生自读自悟。
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读好请求的语气。
教学时间:2课时
二、教学建议
本课教学分为二个板块:
(一)        认字、写字
1、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较少,教师完全可以放开,让学生通过自学学
会。
2、全班交流识字经验,并赛一赛。首先让学生谈一谈对这一课生字的
印象,如音难、形难的,交流巧妙的认字方法,然后全班赛读。
3、本课要求写的字有6个,其中4个上下结构,2个左右结构,首先让
学生仔细观察这三组字,找一找特点“星、只”上小下大,“需、常”上大下小,“请”左窄右宽,“就”左右大致相等。其次,注意“雪”中“”的书写变化。
    (二)朗读感悟
学生喜欢读童话故事,喜欢故事中的小动物,往往能与这些小动物的情感产生共鸣,与他们同喜同忧,读好课文是件易事。
1、转换角色,细读课文。
(1)“你最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地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教师在评价时,不应局限于课文中的答案,只要学生的想象合理,符合逻辑,都应给予肯定、鼓励。
(2)找到喜欢的角色,划出他们的对话,转换角色有感情读一读——让学生转换角色,融入童话世界,化“物”为我,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当学生朗读这些对话时,教师要利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你真一只有礼貌的燕子;青蛙,你会捉田里的害虫,真了不起……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做一做头饰,在课堂上戴起来读课文。
(3)讨论什么是益虫、什么是益鸟,以及他们是什么样的,是怎样捉虫的。讨论时,教师可适时地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2、共同表演,走进童话世界。
(1)        你想表演谁,怎样表演,交流交流,演一演。
(2)        选拔小组在全班面前表演,并适度地评一评。
3、复述或创编故事。
本课情节简单,语言表达以对话为主,很适合学生复述,如果知道了更
多的益鸟和益虫,有能力的学生完全可以创编故事。
三、教学理念
1、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课标》积极倡导人文性,强调语文课不能过分地进行理性分析,必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学生的情感投入,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创的理解,本课的教学即重视让学生在自主的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2、加强读书实践。语文学习的过程不在于接受系统的语文知识,而在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的教学形式“以读为主,读读议议”,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是学生的读书交流活动。教师则是一名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让读书活动在有序、有质中推进。
3、推进综合性学习。《课标》倡导综合性学习,提倡学科间的沟通,课内课外紧密结合。本课的教学鼓励学生带着资料走进教室,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去收集整理资料,去大自然中观察、讨论。

31、地球爷爷的手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童话。课文通过桃子落地的事,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小学生好奇心极强,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总想问个为什么。他们通过读课外书、看电视或请教爸爸妈妈已经了解了很多科普知识。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从最贴近学生的生活入手,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在自读自悟中了解科学常识,激发学生探求科学现象的强烈欲望。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各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感受读
书的乐趣。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
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教学时间:
2课时。
二、教学建议
本课可分为四个教学板块:
(一)、认字、写字
由于知觉整体性的作用,儿童对汉字一般是先知觉其整体轮廓,再细辨个别笔画。所以笔画的多少与认字的难易无关,本课图文并茂,学生非常喜欢,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边阅读边识字。本课要写的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观察、描绘、交流体会,还可辅助结构图(左窄右宽或左宽右窄)。
(二)、理解感悟
1、激趣导入
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学生爱玩纸飞机,而纸飞机必然落下这一现象,正与课文的核心内容密切相连。因此以次为切入口,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感悟地球爷爷说的话
“读了地球爷爷的话,你们知道了什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后在全班面前发表交流和讨论的结果。这是一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时应教给学生合作学习中一些规则,既要鼓励大胆地说,更要鼓励虚心地听,在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后,教师应化抽象为具体,努力让学生亲自感受。比如拿些磁铁和回行针,让学生体验以下“引力”,理解“引力”一词,还可以让学生回忆生活,说说还有哪些现象能证明地球爷爷是有手的。
(三)朗读
1、朗读展示。
2、赛读,分角色读,表演朗读,配乐朗读等,读出兴趣,读出趣味。
(四)实践活动
1、做一个实验,证明地心引力。
2、了解牛顿,了解牛顿的伟大成就。
3、读一些有关地球知识的书,在全班交流。
三、教学理念
1、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构建。

32、兰兰过桥
一、教材分析
《兰兰过桥》是根据茅以升作品改写的。这是一篇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同时让学生了解了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这是一篇科幻读物,学生学习兴趣一定很高,虽然第一次接触这类课文,但文章语言平实、生动,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学习和练习的内容,理解起来不是很难,况且学生见过桥,对桥有直观的认识,但对桥的特点和作用不太了解,要把握住“潜水桥”和“充气桥”的特点还需多读书。同时文章中提到的两种“桥”在当时是作者的幻想,而在现在都已变成现实,学生可能在生活中看过或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一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和课外知识进行理解。文章篇幅较长,有12个生字,特别是有一些长句子读起来有些困难,教师要注意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停顿,把课文读好。
教学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表意见,并乐于与人交流。
4、了解新型大桥的神奇,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
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创造愿望。
教学时间:
3课时。
二、教学建议
本课教学分为三大教学板块:
(一)认字、写字
1、要“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就要在生字教学环节发挥学生学习生字的主动性,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重、难点。如初读课文时请学生根据自己识字情况划出生字,并用各自喜欢的方法或同桌小老师的帮助识记,然后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通过努力认识了什么字,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在互相交流过程中,加强对生字的熟悉程度。这体现了尊重个别差异,倡导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
2、学习生字要不断地在不同地方反复出现,才能提高识字效果。在句子中的生字学生是否还认识呢?在初读的基础上,在请学生找出自己读课文时有困难的句子再轻轻练读,然后汇报朗读。
(二)理解课文
1、从课题入手质疑,最后问题集中在:兰兰过的桥是怎样的桥?初读课文提炼信息:潜水桥、塑料桥;再读课文:找到分别写这两座桥的句子好好读读,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座桥?与同桌讨论为什么喜欢这座桥,并在全班交流:做“小导游”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桥”,在交流过程中结合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世界上还有哪些有趣的桥?交流学生课前收集的“桥”资料,教师也可以提供短小的文字、图片资料供学生阅读。
3、未来的巧“桥”可能是怎样的?启发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像的翅膀,然后用语言描绘。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思维品质的提高。所以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必须发展其思维能力。初读课文后能很快概括出文中主要介绍的两种桥,是最初的阅读信息提炼;向别人介绍自己喜欢的“桥”,旨在把书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完成第二阶段的信息提炼;最后交流“桥”的资料是第三阶段的语言信息提炼。
在本课教学中,情感贯穿与语言学习始终。语文课中的情感渗透不能脱离语言,在“介绍书中的桥一有感情朗读一交流各种桥的资料一想像未来的桥”始终都体现一个“情”字,学生在对“桥”萌发兴趣的同时,也不由自主地对科学产生了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08: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资料

33、火车的故事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介绍火车种类的常识性课文,分别介绍了、修建青藏铁路等有关我国铁路建设的成就,展现了我国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借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文中有许多专业术语:“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都可能为学生的理解和朗读造成困难,也可能造成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不如前一课,教学时要加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要注意把主要时间放在帮助学生读好课文上,对于那些专业术语,如果学生提问,简要说明即可,也可以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查找资料了解一些,课堂上不必花很多时间在解释科学知识上。
教学目标:
1、认识“郊、列”等14个生字。会写“名、发”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它们的特点。
4、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激发创造
的欲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多种方式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二、教学建议
本课分为三大教学板块:
(一)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采用由“字一词一句”步步深入:如初读课文后,认读生字卡片,读“速”;读词卡“速度”、“提速”;找出课文中带有这两个词的句子练读,指名读。学生会找出两句话:1、这样的火车速度快,污染小,真称得上是“绿色环保型”火车了。2、爸爸告诉小明,我国的火车不断提速。通过赛读、个别读、小组读等形式把句子读好。
(二)理解课文
本文教学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出主要问题,然后师生讨论解决问题。如课文第三自然段学生会提出以下问题:什么叫“蒸汽机车”?什么是内燃机车?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是怎样的?为什么说“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是“绿色环保型”火车?那么多问题,其实只要解决了最后这一个问题,其他问题也就得到解决,教学这一段可以从这一问题入手。1、结合生活理解“绿色环保型”汽车。马路上有没有注意到有些车子对空气污染严重(汽车、摩托车的尾气)?在生活中或电视、书本上见过对环境没有污染的车子吗?2、为什么说“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是“绿色环保型”火车呢?看一组资料来研究:(结合课文插图)
{蒸汽机车(第二幅图上面的车头就是蒸汽机车。它烧煤炭,从上面的烟囱冒出浓重的黑烟。)内燃机车(它烧汽油、柴油或煤气,不会产生多少烟。第一幅图上画的就是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师出示图片并讲解:电力机车的车顶上有两根电线。它行驶时,下面靠两根铁轨,上面靠两根电线提供能量。)磁悬浮火车(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火车,速度快,接近普通飞机。这种火车只有中间一根铁轨,最特别的是它是浮在轨道上的。请看第三幅图,画的就是磁悬浮火车。它在日本、德国常见,我国上海也有。)}
阅读这组资料后,再请学生说说通过资料发现什么(速度、污染),结合解决重点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夸夸“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读好最后一句话。把握难点,搭建阶梯,化难为易。本课的专业术语、句子难读,采用由"字一词一句"的方法,在练读好字、词的基础上,读好句子就容易一些,最后读课文也就不成为大问题了。课文中众多的新词及专业术语也给学生理解句子和课文内容造成困难,教师提供了课外的资料,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研究”,发现:内燃机车比蒸汽机车产生的烟少,而电力机车、磁悬浮火车根本就没有烟,而且速度很快。教师不用花很多口舌,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便使难点迎刃而解。
(三)朗读、背诵
本课赞颂了祖国铁道事业的迅猛发展,朗读指导时可以采用“夸一夸”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自豪情感,如“真称得上是‘绿色环保型’火车了”,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话夸夸它们,再用书本上的话“夸夸”。本课的很多句子有专业术语,不好读,背诵更有困难,不要求学生全篇背诵,但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背一背。
三、教学理念
坚持“以读为本”是本课遵循的一大教学理念。《课标》提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一年级学生“多读书”是课堂上参与语文实践的最好方式。本文因为有很多难懂的专业术语,朗读是难点,教学时安排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读准、读好课文,并在读中有所感悟。
倡导“综合性学习”是本课遵循的又一大教学理念。首先是学科知识的综合,因为本课是常识性的课文,在立足于语文学习的同时也有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获取其他信息的义务;其次还体现在学习方式的综合,比如,阅读资料解决问题、角色扮演等,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均衡地发展。

34、小蝌蚪找妈妈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采用连环画形式,通过文学语言与多幅连环画面互相依附、互相补充、密切配合来塑造形象,叙述故事的发生、发展过程。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妈妈一起捉害虫,情节生动,富有童趣。再加上采用的是连环画的形式,所以学生应该有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小蝌蚪是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和喜爱的一种小动物。所以教学本课时,有条件的可以事先组织学生观察蝌蚪和青蛙,把朗读课文和观察生活结合起来,效果更好。学生虽然熟悉小蝌蚪,但对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却未必了解。而且,有可能对一些问题感到困惑,比如:小蝌蚪的尾巴是怎么不见的?小蝌蚪为什么和她妈妈长得不一样等等。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发现。
教学目标:
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通过朗读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观
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读书。
教学时间:
3课时。
二、教学建议
本课分为三大教学板块:
(一)识字、写字
1、借助图画猜一猜。自己看图、尝试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猜一猜,实在猜不出来的,做个记号。
2、借助小组学一学。小组里面一起想办法认识生字。互相读,互相听。
3、借助课文记一记。在读课文时随机识记生字。
(1)在展示小蝌蚪的图片时,通过观察蝌蚪的颜色记住“灰”;
(2)通过创设情境表演,辨别、记住“迎”和“追”。
(3)观察青蛙的图片或实物,识记“顶、披、鼓”。
4、结合语言环境写一写。
(二)朗读感悟
1、读课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3、观察青蛙的图片,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通过做动作等形式帮助理解。
4、观察小蝌蚪的图片,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读出喜爱的语气。
5、看图观察:小蝴斟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6、找出相应的段落重点细读。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读一读;采用表演的形式,自编自演,在情境对话中进行朗读的指导:小蝌蚪有礼貌、有些关切、有些着急,鲤鱼亲切、热情,乌龟认真、和气。
(三)实践活动
1、实地观察小蝌蚪和青蛙,或在家长的帮助下,抓几只小蝌蚪养一阵子,观察青蛙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2、通过上网、看书、请教等各种形式,查找关于青蛙是益虫、小蝌蚪尾巴消失之谜、蝌蚪的生活习性等资料,课间交流。
3、语言的积累活动。
(1)        读一读,说一说。
碧绿的衣裳    碧绿的(   )      雪白的肚皮    雪白的(   )
长长的尾巴    长长的(   )      大大的脑袋    大大的(  )
(2)        说出表示颜色的词。
(3)        读读说说。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        )已经(            )。
三、本课设计特点:
1、读中感悟。整堂课,始终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开展个性化阅读。让学生主动地去读,读懂意思;兴致勃勃地去读,读出情感。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质疑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始终是积极的。
2、演中理解。一年级学生对表演特别感兴趣。通过“小蝌蚪找妈妈”过程的表演,学生不但了解了青蛙的变化过程,而且对语言文字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兴趣盎然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实践中积累。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发大量的教学资源,解除学生的困惑,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究精神,并在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
语文园地八
一、教材分析
“我会读”中的短文《我发明的机器》和口语交际《未来的桥》,都注重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因此教学中,要充分肯定学生学习成果,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未来的桥》可以和《兰兰过桥》的学习结合起来,但要避免学生设计的桥千篇一律,鼓励学生设计多种多样的桥。
    这个园地中的“展示台”也比较特殊。一定要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像,讲出小猴子们是怎样把皮球捞上来的。只要学生的想像基本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对于能从画面上的事物(大树、石子、木棍)找到捞球办法的,要给予充分肯定,因为他们观察细致入微。这次展示活动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看图和根据情况合理想像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读懂短文并发现拆分、整合的识字方法,并运用同样的方法认其他字。能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在字形、字义上的区别。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能大方、清楚地把小组设计的未来的桥介绍给大家。能发挥想像,看图讲故事。
2、过程与方法: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通过组内的说说、议议、评评,在不断的尝试和相互的帮助中,理解和领悟学习内容。同时,在情境表演、积累、实践等活动中,学生更爱语文,更爱生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识字、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志向。鼓励学生大胆创想,并有自我展示的勇气。
二、教学建议
这个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教学板块:
(一)        我的发现
教学时主要体现识字的自主性。识字教学要充分体现学习的自主性,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议论,在积极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识字方法,积累识字方法,交流识字方法,使识字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1、读一读:把生字的音读准,把韵文读通顺。
2、找一找;短文一共讲了几个字?
3、想一想:用这种方法认字好吗?
4、用一用:用这种方法认一认其他的字。
5、背一背:韵文短小,读起来琅琅上口,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背下来。
(二)日积月累
1、我会填。先让学生尝试独立填。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找一找几组词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再让学生口头扩词。最后,补充几组词,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如:“象”和“像”,“迎”和“追”,“称”和“秤”。
2、我会读。采用小组合作形式,互读互听,把短文读正确读通顺,用擂台赛等形式,鼓励学生展示读。最后,可以让学生想像一下:我也是一名科学家,我发明了……
(二)        口语交际
教学中要开发学生的想像世界。丰富的想像力是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突出表现。教学中,要保护学生大胆想像的自信心,不能因求同思维扼杀学生创造力的萌芽。同时,进行合理的引导。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参与的面要广,让更多的学主在锻炼中成长。
1、实践活动
(1)结合课文《兰兰过桥》,引导学生设计“未来的桥”,并画出大桥图样。
(2)把各个小组的设计方案布置成一块展版,请学生评选优秀设计。
2、语言交际
(1)小组准备阶段:研究已经设计好的图样。讨论:怎样向小猴子介绍,才能让他采用自己的设计方案?
(2)小组交流阶段: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请其他小组的同学或老师当小猴子,介绍自己设计的桥。其他小组的同学对发言可以提出质疑或建议。推选出比较好的同学,全班交流。
(3)情境表演。
情境一:小兔的妈妈病了,让小兔去请河对岸的大象医生来看病。可是,河面上没有桥,也没有船。怎么办呢?这时候,桥梁设计专家走过来……
情境二:20年后,我们都成了著名的桥梁设计师。今天,恰好是一次大型交流会,大家都拿着自己的设计成果谈开了……
(四)展示台
1、仔细观察:图上画了谁?发生了什么事?
2、重点指导想象:哎呀,皮球掉进小河里了,小猴怎样捞皮球呢?
3、小组里把整个故事连起来说一说。
4、推荐代表上台讲,评比班中的故事大王。
5、把这个故事回家去讲给父母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作文网友  发表于 2010-5-23 06:58:00
厚厚及板块难难难可耐考难闹,你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05: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