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3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教学设计可爱的娃娃教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09:06: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可爱的娃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生字,并积累的词语,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只有做诚实的人,才能生活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识字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引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只有做诚实的人,才能生活的快乐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会生字新词。

2、理解为什么珍妮拿到了娃娃反而不快乐了呢?

难点:体会珍妮痛苦的心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巴比娃娃、课件、生字卡、小黑板

学生准备:两人制作一份生字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激趣

2、板书课题

二、 听故事、看画面,整体感知(出示课件)

三、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1、默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

2、小组内交流识字的方法。

3、游戏“摘果子”,检查识字情况。

四、读中感悟、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读了课文,谁来说说珍妮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

4、读读第二自然段。(小黑板出示问题)

⑴你喜欢哪句,你认为该怎样读,读给大家听听。

⑵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娃娃?

5、读3自然段,小组内说说珍妮是怎样做的?用——画出来。

6、指名读第4自然段,边听边体会,为什么珍妮拿到了娃娃反而不快乐了呢?

7、提问:珍妮后来又像以前一样活泼快乐啦!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齐读第5自然段。

五、 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生字,并积累的词语,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只有做诚实的人,才能生活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识字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引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只有做诚实的人,才能生活的快乐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会生字新词。
2、理解为什么珍妮拿到了娃娃反而不快乐了呢?
难点:体会珍妮痛苦的心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巴比娃娃、生字卡、词语卡 学生准备: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激趣 谈话:今天老师上课带来了一个娃娃,(出示巴比娃娃)大家看到她,想要说些什么?(你真漂亮。你多么可爱。你……)是啊!老师也觉得这个娃娃特别可爱,所以就把她带到我们的课堂当中来,让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今天我们接着学习有关她的课文。   
齐读课题:可爱的娃娃 指导朗读课文的题目。引读:什么样的娃娃 可爱的什么可爱的娃娃到底可爱在哪儿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复习生字,初步了解课文
1、要想学好课文。我们首先要和生字宝宝,词语娃娃交上朋友。让我们再来和他们打打招呼吧!小老师带读(生字组词),开火车读 齐读生词(出示词语卡)
2、和生字宝宝,词语娃娃交上朋友。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把课文学得更好,读得更美。(翻书)
三、读中感悟、理解内容
(一)学习1段,了解珍珍珍珍以前是个怎样的小姑娘?(活泼快乐)抽读,问读。
(二)学习2段,体会布娃娃的可爱
1、有一天,在工艺馆珍珍被什么吸引住了?(导读)
2、人们对她是怎么称赞的?(出示黑板,抽一人读) 称赞是什么意思,连连称赞什么意思?指导朗读称赞的话。?她的衣服多么漂亮!她的微笑多么美丽!(感叹句啊)你来称赞一下它吧! 生练读这两处。抽人读,齐读 学生有感情地读。师:这真是一个——可爱的娃娃(导读课题)可爱的娃娃指的是什么?板书:布娃娃,美丽
(三)学习3段体会珍珍拿布娃娃的情景
导入:这么可爱的娃娃你喜欢吗?珍珍喜欢吗?你是从那句话读出来的?你能读出他对娃娃的喜爱之情吗?( 舍不得、看了又看)齐读
师:珍珍太喜欢这个娃娃了,正在这时候,闭馆的铃声响了,珍珍看看周围没人,她怎么做啊?——(导读,师小声说话,故意创设情景)指导朗读:这时她是什么心情啊?(怕别人发现,快速离开)她的动作一定很快。(抽一人读),提示:读的快 (齐读)
(四)读中感悟、理解珍珍的痛苦心理
1、 过渡:珍珍拿到了自己喜欢的可爱的娃娃,她该多高兴啊!她真的很高兴吗?(看图,引导观察珍珍的面部表情)(不高兴)
2 、哪句话是写这幅图的?抽人读“盯着”什么意思?动作表演“盯”,表演出来。(出示:盯着) 为什么珍妮觉得人们都在用眼睛“盯”着她?(做坏事,害怕,心虚)
3、思考:还有哪些语句告诉我们珍珍不高兴。 我们接着往下看。请孩子们自由地读一读,找一找。
4、汇报交流:什么情况下会感到“心惊肉跳”。心惊肉跳 :只是雷声让她怕吗?(相机出示:心惊肉跳,又冷又饿 害怕 大哭)为什么会这样呢? (及时读词,抽人读、 分角色读句子)
5、相机指导:又冷又饿 害怕 (体会珍珍心情,抽多人读 齐读 分组读)
6、珍珍多伤心啊,珍珍为什么会大哭起来呢?(抽人读 齐读)
7、从珍珍的表现来看,你感受到珍珍拿到布娃娃后的心情是怎样的? (珍珍非常羞愧,心虚,悔恨,后悔,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抽人读 分角色读,分组读,齐读(让我们用朗读来体会珍珍的心情吧)
8、谈谈体会,为什么珍妮拿到了娃娃反而不快乐了呢?(不诚实,拿别人东西是错误行为 ,娃娃不属于她,她心虚,后悔,害怕!)
9、提问:珍妮后来又像以前一样活泼快乐啦!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齐读第5自然段。(这是她诚实的表现,只有诚实才会快乐)
10、珍珍去承认错误的,她会对工艺管的伯伯说些什么呢?工艺管的伯伯又会说些什么呢?(同桌练习,抽人演,师评)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升华:通过学习珍妮和这个可爱的娃娃之间的故事,你觉得珍珍是个怎样的孩子呢?学了课文,你觉得可爱的娃娃指的只是布娃娃吗?还有哪个娃娃。因为她怎么样?板书诚实)
五、拓展发散
1、我知道,我们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一个诚实快乐的孩子,可是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今天却非常烦恼,你愿意帮助他吗?请孩子们认真听故事,我们帮丁丁把快乐找回来吧!
2、老师讲故事:丁丁和东东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东东画了一幅非常漂亮的画,准备交到学校参加艺术节的书画比赛。她放到桌上,离开了教室,丁丁好奇地拿来看,不小心把画撕坏了,他害怕东东责骂他,连忙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东东回来了,看到被撕坏的画伤心地哭了。丁丁听了非常难过,不知道怎么办好? 听了丁丁的故事,你说丁丁该怎么做呢?
3、总结:是呀,诚实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只有诚实的人才会得到快乐,我希望我们孩子都是诚实的人,都是活泼快乐的人!
六、作业: 收集有关“诚实”的故事、格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09:07:05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教师首先帮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这种情境的创设可以是一则谜语,一个娓娓动听的小故事,一段录象,一段美妙的乐曲等。 在教学《可爱的娃娃》时,我是这样引入课题的,我出示实物,一个漂亮的芭比娃娃,问学生你想对她说什么?指导学生观察说话,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很顺利地就引入了课题《可爱的娃娃》。很快进入情境,入境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本节课一个良好的开端。 这节课我重点突出对孩子“读”的训练,通过不同层次的读,如细读,精读,赏读,不同形式的读,如男女生读,小组读,个别读,齐读,读出对文章的理解,读出孩子自己的感受,从而理解文章的中心,知道”诚实”的道理,只有诚实才是快乐的。字词的教学我采用集中识字,随文识词的方法,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词,达到更好的效果。课中穿插写字教学,如对“ ”的书写顺序的指导,说话训练,如珍珍是怎样给工艺馆的伯伯承认错误的?让孩子们想象说话。 全文我抓住“可爱”这个文眼,引导学生思考谁可爱,为什么可爱?最后得知布娃娃可爱是因为美丽,珍珍可爱是因为诚实,让学生知道诚实是美好的品质。 学以致用,学习了知识和道理还要学会运用,教学最后,我还设计了一个拓展运用,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孩子们去为主人翁想办法,引出只有诚实的行为才是正确的,快乐的。课后我布置作业收集有关诚实的故事和格言,也是为了拓展语文学习,让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增大语文的学习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实际上课操作中,对学生的字音纠正有些处理得不及时,教学提问提得不太准确,尤其教学机智不够,结尾刚总结完诚实就下课了,我仍然讲了拓展内容,讲得匆忙,学生注意力也有些分散,致使拓展内容效果不太好。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节课中还有很多遗憾,但是,我仍然觉得上教研课能让自己更快地成长和进步,多钻研,多上课,多总结,多反思,那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8 00: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