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儿园语言教学设计小班诗歌活动《谁最羞》教案及评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 16:07: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班诗歌活动《谁最羞》

活动目标:
    1.感知小鸡、小鸭、小兔、小袋鼠的行走方式,初步尝试自主学习。
    2.能和着节拍进行模仿。
    3.学习诗歌,感受诗歌天真活泼的情趣,体验小袋鼠的害羞心理。
活动重点:
    感知小鸡、小鸭、小兔、小袋鼠的行走方式,并能进行模仿。
活动难点:
    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小袋鼠的害羞心理。
课前准备:
    歌曲《乖孩子》。诗歌挂图,小鸡、小鸭、小兔、小袋鼠行走的动画课件。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播放歌曲《乖孩子》,老师带领幼儿一起活动,融入新课的情景当中。
    2.创设语言情境,导入新内容。
    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许多新朋友。你们看一看、说一说有谁。(出示诗歌结构图,鼓励幼儿认真观察图上的小动物形象。)
    二、基本部分
    1.指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图中的小动物都是谁。
    2.谁知道他们都是怎么走路的。(可以用语言和动作等不同的方式表达)
    3.播放动画课件,让幼儿观察课件中小动物的行走方式。
   (1)提问:看看他们是谁?他们是怎么走路的?(依次出示小鸡、小鸭、小兔子,引导幼儿观察后回答问题)
   (2)鼓励幼儿继续观察并进行模仿。
  (3)引导幼儿用语言进行表达。
    小鸡,跟着妈妈,走。
    小鸭,跟着妈妈,游。
    小兔子,跟着妈妈,跳。
  (4)课件出示小袋鼠,引导幼儿说一说小袋鼠是怎么走路的。
    师:你们仔细看一看,小袋鼠在哪里呢?
    幼:妈妈抱着呢。
    师:小鸡、小鸭、小兔子都是跟着妈妈自己走的,小袋鼠是怎么样的?
    幼:它要妈妈抱,真难为情!
    幼:小袋鼠是大懒虫。
    (这时幼儿都哈哈大笑起来,嘲笑小袋鼠。)
    师:瞧,小袋鼠被你们这么一笑,脸色都变了。变得怎么样了?
    幼:它难为情了,脸都红了。

    师:真的,小袋鼠的脸变红了。小袋鼠听见大家笑话它,会怎么想?
    幼:它会不开心的。
    幼:难为情,脸就红了。
    幼:害羞了,下次不要妈妈抱了。
    师:小袋鼠听了小朋友的话,害羞了。请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身体动作来表示?
    (5)鼓励幼儿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示“羞”。
    (6)小结幼儿的回答,并和幼儿一起带着害羞的表情朗诵这句诗歌,注意纠正幼儿“羞”的发音。
    4.完整欣赏并学习朗诵诗歌。
    (1)师:刚才我们一起念的诗歌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谁最羞”。请你们看着图,仔细听老师念一遍。
    (2)师:诗歌里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诗歌内容,熟悉并理解诗歌内容。)
    (3)师幼一起边做简单的身体动作边念诗歌。
    (4)教师念小动物的名称,幼儿接念后半段,同时做相应的动作。
    5.小结:鼓励幼儿自己独立行走,不要大人抱。
    三、结束部分
    1.引导幼儿替换诗歌中小鸡、小鸭、小兔子、小袋鼠等形象,进行诗歌仿编。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爸爸妈妈抱,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附:谁最羞
    小鸡,跟着妈妈,走!走!走!
    小鸭,跟着妈妈,游!游!游!
    小兔子,跟着妈妈,跳!跳!跳!
    小袋鼠,它要妈妈抱,羞!羞!羞!
教案评析:
    小班幼儿刚到幼儿园,要融入一个大家庭当中是不容易的,他们会产生极度的焦虑、思念、恐惧等不同的情况,对家人还有强烈的依赖心理。诗歌《谁最羞》短小、简单,表现了各种动物形象自主独立的心理。鼓励幼儿像小鸡、小鸭等小动物一样“长大了要自己行走”,尝试自己克服困难,从而帮助幼儿迈开“独立”的人生第一步。小班幼儿也有自己的是非观念,能简单判断生活中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行为是不好的。在这个环节中,幼儿通过观察图片,感知小袋鼠的行为,自然而然地对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抱的行为产生了初步的羞愧感。而教师则顺势就会达到教育幼儿“长大后要自己独立行走”的目的。关于害羞动作的想象和夸张的表演,让幼儿对“羞”获得了深刻的体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5 07: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