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教师论文:浅谈古诗词学习中的背景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2:4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新版的中学语文课本中,独占一席之地。古诗词教学的情境,是与古诗词内容有关的课堂气氛与情感体验的总称,是课堂教学获得成功的必备因素之一。而在古诗词教学情境的创设中,适时适量地介绍、补充一些背景资料必不可少。如果对作者所处时代情况不清楚,诗人的人生轨迹模糊,那么他们在诗词中具体描绘的情况、抒发的情感,学生就会懵懵懂懂,也就谈不上有所感悟和受到熏陶了。但在对其背景资料的使用上教师亦不可行之过早。

    我在使用古诗词的背景资料时往往会过早的把与文本蕴含的与情感有关的背景资料直接呈现给学生,本以为会有助于学生对其诗词主题的理解,而实际上对诗词的理解是非常主观的东西,应该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最重要的应该是每个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自己去感受体会,在自己心中建构古诗词的意境。无论对错,这是学习古诗词应该做的。我原来的做法实际上是掐断了学生自己对文本的思考,对文本的想象与联想。而这与学习古诗文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不可否认,古诗文学习中背景资料是一项重要的工具。但应该在学生品读文本,解读文意的基础上,再对背景资料作相应的了解,而不应该由老师全权包办,古诗词文本都是非常值得赏析的,学生可以从原文中初步读出诗歌的情感,或悲或喜,然后再借助相关的背景资料,对这种情感的了解进行深化、细化,从而深入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或喜或悲的情感,这种情感与这位作者联系又有怎样的特点。最终得到古诗词的主旨。

    此外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背景资料“活化”。例如,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采用多媒体先播放“安史之乱”的史实音像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历史,形象地感知唐朝天宝年间,玄宗骄奢,不理政事;奸臣当道,权倾天下的社会现实。亲眼看到安禄山起兵反唐,潼关失陷,尸横遍野,长安混乱,百姓逃散,田园荒芜的凄惨景象,之后,教师可补充描述道:“乱世之中的诗人,一路西行,颠沛辗转,来到成都,一时无处栖身,只好求助亲友在成都的浣花溪边搭起一座茅屋,暂避风雨。不想,到了八月间,一场秋风,无情地卷走了屋顶上的茅草,接着一场大雨,瓢泼如注,诗人彻夜难眠,凄苦之中,感慨万分,写下了这篇不朽之作。”设置这样的背景情境,拉近了学生与诗人的时空距离,帮助学生产生与诗人思想感情相契合的心理情绪,为学好此诗开了个好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3: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